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论文

合集下载

互助县循环农业论文

互助县循环农业论文

互助县循环农业论文互助县循环农业论文一、树立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理念一是加快建立绿色经济核算制度,推动循环经济快速发展。

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方法没有计算资源的机会成本和环境污染的损失,与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制约着循环经济的发展。

因此,建议互助县有关部门要加快研究制定绿色经济核算制度,尽快在全国范围率先内付诸实施。

二是完善和实行绿色GDP考核体系。

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可持续发展、生产与消费意识,增强发展循环经济的自觉性。

把循环经济和环保指标纳入干部政绩考核指标体系。

各级领导要切实转变农牧业经济发展的传统理念,在农牧业生产中注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

二、加强政策引导1.政策支持循环农业经济是政府导向经济,而不是市场导向经济,为此政府要倡导和推动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向着有利于循环农业经济的方向发展。

强化政府政策引导有利于建立起良好的制度环境。

产业政策应强调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环境保护,促进农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有利于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一是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主要包括:(1)农业投入政策政府要安排并落实农业和农村的预算支出,严格执行预算,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

对一些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必需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直接投资或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支持。

(2)土地承包政策土地承包政策应继续稳定,依法保障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保护农民对承包土地的使用权,这是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基础。

(3)社会保障政策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农民的生产生活,为互助县农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后盾。

二是建立政府激励机制。

政府要加大激励和惩罚力度,建立激励机制,引导循环农业经济发展。

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使得农牧业循环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有利可图,使农牧民对环境保护得到更多的效益,引导循环农业经济健康快速地发展。

二要设立各种奖励政策,对于进行农牧业废弃物资源化的`企业或者个人,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或奖金鼓励,对超标施用化肥或者农药等相关农牧业生产资料征收相关费用或税收,从而达到防止过度使用的目的,减少系统内的物质投入,诱导农牧民发展循环经济。

《2024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南平市为例》范文

《2024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南平市为例》范文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南平市为例》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

在此背景下,农业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以其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友好性,逐渐成为农业发展的主流方向。

南平市作为我国南方的重要农业区域,其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示范作用。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南平市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以期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南平市农业发展现状南平市位于福建省北部,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

近年来,南平市农业发展迅速,但同时也面临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

为了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南平市开始探索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三、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1. 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在南平市的农业生产中,通过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资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例如,利用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生产有机肥料,再用于农田施肥。

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还减少了环境污染。

2. 产业链整合模式通过整合农业生产上下游产业链,形成闭环的产业链条。

例如,养殖业与种植业相结合,养殖业的粪便用于种植业的有机肥料,种植业的剩余物又可以作为养殖业的饲料,实现了产业链的良性循环。

3. 绿色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如节水灌溉、生态养殖、病虫害生物防治等,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资源利用效率。

四、南平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践与成效南平市在探索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方面,通过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整合等措施,提高了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了环境污染;另一方面,通过绿色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产品质量。

同时,南平市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农机制造、农产品加工等,形成了良性循环的产业生态。

五、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建议虽然南平市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2024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南平市为例》范文

《2024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南平市为例》范文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南平市为例》篇一一、引言南平市,位于我国福建省,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关注,农业循环经济逐渐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文旨在研究南平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分析其发展现状、问题及挑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二、南平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南平市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首先,南平市积极推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如秸秆还田、畜禽粪便制作有机肥等。

其次,通过实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提高了农田的灌溉和排水能力,有效减少了水资源浪费。

此外,南平市还注重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三、南平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分析南平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业链的整合与优化,通过将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紧密结合,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二是资源的高效利用,通过科技手段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三是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通过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等措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四、南平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与挑战尽管南平市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

首先,部分农民对循环经济的认识不足,缺乏积极参与的动力;其次,农业循环经济相关政策法规尚不完善,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此外,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投入,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五、优化南平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策略针对南平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以下优化策略:一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和参与度;二是完善政策法规,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三是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推动农业循环经济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四是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经验。

六、结论南平市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完善政策法规、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以及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措施,可以进一步推动南平市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循环经济论文】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

【循环经济论文】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

【循环经济论文】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1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1.1生态资源问题我国农业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还存在许多生态资源问题,具体有3个方面:首先,耕地面积日益减少,耕地质量随之下降;其次,各类重工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生态污染问题,影响了农业生产环境,不仅如此,大面积的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问题,造成可耕地面积锐减,土壤费力不足,无法满足农业发展需求;最后,结构性缺水情况比较严重,农业用水不足。

1.2产业化经营不足我国目前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还有待提升,大规模的农产品加工产业较少,造成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同时需要投入更大的农业污染监控成本,且废物循环利用效果不佳。

许多乡镇缺少大规模的加工企业,加工水平低、技术不足,造成农作物增值效果较差。

1.3产品质量不足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一些农户、农民、加工企业对产品安全缺少认识,也没有掌握相应的知识经验,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缺少完善的监测体系,造成市场中的农产品有很多安全隐患,进而导致我国农产品与国际市场接轨能力较差,甚至还存在一些无标生产、销售的情况。

这种情况不仅造成农产品质量下降,还会影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1.4技术模式落后目前,我国许多地区在农业生产和种植方面仍旧采用传统的模式,对土壤资源的利用能力不足,且在生产过程中过度依赖化学产品,如农药、化肥等等。

过度施加化学产品会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土壤肥力,进而导致农作物营养缺失,同时破坏周围生态环境,对后续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带来巨大的影响,不仅会大幅提升生产成本,还会降低产品质量。

2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2.1强化环境治理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强化耕地保护工作,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控制耕地退化、污染等问题,合理改造耕地,采用科学的方法增加耕地费力。

对污染较为严重的工业生产企业,如电力、冶金等企业,要严格地监管和治理,对效率低、污染大的中小型企业进行全面的整顿治理。

针对规模大、排放大的企业,要进行严格的监控和管理,确保生产废物、废水处理合格后再排放。

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思考论文

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思考论文

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思考论文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思考论文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是我国农业法的必然之路,虽然近些年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的循环农业经济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对于市场对新农业的要求来说,还存在不足,本文就发展循环农业经济进行一番探讨。

一、前言农业作为直接利用自然资源进行生产的基础性产业,是人类对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影响和依赖最大的第一产业,其对整个国家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我国当前的农业生产状况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表现在资源严重浪费、环境质量下降、产业链条较短、经济效益偏低等,因而需要寻找一种新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循环农业经济为解决这一难题提出了新的思路。

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经济,不仅有利于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也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客观需要。

二、循环农业经济的概论循环农业经济是循环经济理论在农业上的具体实践。

也就是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结合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技术学等基本理论,采用循环生产模式, 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 建立农业经济增长与生态系统环境质量改善的动态均衡机制,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

其实质是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充分利用高新技术的基础上,调整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内部及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严格控制外部有害物质的投入和农业废弃物的产生,最大程度地减轻环境污染,把农业生产经济活动真正纳入到农业生态系统循环中去。

三、我国循环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在实践中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农村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 但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 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乃至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引领中原经济区建设,还有许多障碍性因素亟待破解。

1、思想上认识不足,观念陈旧,循环经济意识淡漠。

农村循环经济论文

农村循环经济论文

农村循环经济论文一、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与必要性(一)循环经济的内涵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造福人类的社会经济行为,是在物质的循环、再生、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

它是通过将资源回收和循环再利用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并以资源使用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再循环为基本原则。

(二)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与必要性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落实党的“十八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的重大举措,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面对农村经济增长缓慢、生态环境恶化严重、资源相对匮乏的形势,若要实现经济、环境协调健康发展这一目标,发展循环经济是必然选择。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转型期,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困难挑战逐渐增多。

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对推进农村循环经济的形势要求更为紧迫,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日益尖锐,如湖南、安徽等农业省长期以来因一些农村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资源被严重破坏、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化肥、农药、重金属对地表水污染等影响,农村的发展基础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等问题,导致生态环境状况恶化,同时对人民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发展循环经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承载了亿万农民的新期待,农村生态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农民的身体健康、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的长治久安,对打造“三个强省”及构建和谐美好和富强安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资源节约与循环能解决农业大省农村贫困的紧迫问题安徽是典型的农业大省,根据2013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安徽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8098元,低于全国8896元的平均水平,安徽省的农民居民纯收入排在第20位,处在中等偏下的收入水平。

安徽省农业人口较多,是农民工输出大省,农民在省内就业难,据统计,2012年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49万人,其中大部分是外出打工,而非在本地就业。

研究论文:循环农业发展必要性及路径

研究论文:循环农业发展必要性及路径

113787 农林学论文循环农业发展必要性及路径引言当今社会主流的物质变换方式是“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排泄”,这种不合理的模式已经诱发严重的生态危险信号,我们必须为此有所行动,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及发展实践证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一条可供选择的重要途径。

循环经济的宗旨是可持续发展观,提倡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对我们的自然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在此前提下,以环境无害化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及废物资源化回收利用技术作为三大技术载体,以实现污染物最终排放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并由此促使社会经济行为转向生态化,逐步改善以前盲目追究经济效益的不可持续发展观和粗犷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循环经济的核心是“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

循环农业的基础是循环经济的原理,指将循环经济的理想信念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思路综合运用到现代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同时配合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措施组织农业生产的进行,以达到农业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以及经济发展这三者之间的有机融合,以此良性循环,从而构成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的新型的生态的农业发展模式。

该模式的主要特征为可对农业的消费方式及增长方式从根本上进行转变,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循环农业的发展将循环经济的“3R”原则落实到现实活动中,农村推广应用沼气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也是发展循环农业的一条良好途径。

由此可见,发展循环农业与循环经济是实践与理论的关系,两者紧密相关,相辅相成。

一、发展循环农业的必要性当下的农业生产活动可以说是一种“高碳农业”,与倡导的“低碳理念”相违背。

相关研究表示,我国平均每年生产的各类农作物秸秆就有7亿吨,畜禽粪便达40亿吨,农业对化肥的需求量约占世界化肥总需求量中的25%;全球农业用地大量释放出可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与人为产生的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相比,前者是后者的1.3倍,相当于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为150亿吨。

高碳农业的高耗能、高污染也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因素之一。

循环农业论文15篇(发展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考及建议)

循环农业论文15篇(发展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考及建议)

循环农业论文15篇发展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考及建议循环农业论文摘要: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产业部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作物的自然生长以获得收成。

传统农业对生态资源的利用是粗放型、掠夺性的,往往形成“先掠夺、再补充、再掠夺”的恶性循环,造成农田肥力下降,降低产品品质,并形成大面积污染。

循环农业强调农业发展中的生态耦合效应,有效利用不同作物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互补、互利因素。

关键词循环农业农业论文农业循环农业论文:发展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考及建议内容摘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本文结合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现状及经验,对循环经济进行思考,并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了更好的在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建议。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经济体现。

它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1,2]。

它不仅是一种以生态学和生态规律为基础的发展模式,同时也是一种资源和生态环境融合发展的新经济模式,对人类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的融合起指导作用。

如果将循环经济的理念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可以促进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同时可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它可以解决很多农业问题,例如治理环境污染、转化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普及农业科普知识、合理利用各地乡镇农村企业留下的不良资产等。

目前,农业循环经济在我国已经有一定的发展,但还很不成熟,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对此,笔者提出发展我国循环经济的七点建议。

强化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意识。

农业生产的指导思想是要进一步强调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的统一,走“优质、高产、高效、可持续”的道路[3]。

由于广大农民缺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强烈意识,因此应以多种形式多种手段介绍循环经济的知识,加强宣传引导,使他们尽快树立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理念,加快其在我国的发展。

具体的建议如下:加强农业循环经济的基础理论研究。

发展循环农业经济论文

发展循环农业经济论文

发展循环农业经济论文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农业经济面临更多更严峻的挑战。

面对这一挑战,循环农业经济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解决方案。

本文旨在探讨和分析循环农业经济的重要性,并提出在未来如何加强和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方法。

一、循环农业经济的概念及重要性循环农业经济的核心理念是从一开始就将农业发展视为一个循环过程。

这种经济模式通过优化种植和养殖、土壤管理和废物回收,并将这些过程糅合在一起,使得生产过程更加环保、可持续和高效。

循环农业经济不仅将有机废料转化为肥料和能源,还能减少对化肥、农药和能源等输入的依赖,从而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和成本。

循环农业经济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循环农业经济中,废弃物被再次利用,作为肥料和能源,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

同时,循环农业经济模式中的农作物和养殖基地的组合也可以最大化土地的利用率,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2. 保护环境:传统的农业模式中使用大量的化肥、农药和能源等,这些化学品不仅污染了土壤、水和空气,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威胁。

而循环农业经济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诞生的。

通过废物回收和再利用,减少对原始资源的依赖,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压力。

3. 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大力发展,也将加速推动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产能力的提升,改进商品质量和提高农作物品种的多样化。

这些都将建立新的职业和商机,促进当地社区和经济的繁荣。

二、推动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1. 法律和政策支持:为了鼓励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法律和政策,以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这将使得循环农业经济更具市场竞争力,并为农民和企业提供更好的机会进行农业经营。

2. 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推动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科技创新可以帮助农民改进他们的农业技术和依赖可再生能源,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并减少对原始资源的依赖。

3. 建立循环农业经济基础设施:为了推进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建立起相关的基础设施。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意义及措施探析论文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意义及措施探析论文

聚丙烯酸引发壳聚糖水凝胶的制备及特性研究1. 引言水凝胶是一种由水和高分子物质构成的具有网络结构的材料。

壳聚糖是一种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和渗透性,被广泛应用于药物输送、组织工程和生物传感等领域。

聚丙烯酸是一种常用的聚合物,具有较好的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可以通过与壳聚糖的交联反应形成水凝胶材料。

本文旨在研究聚丙烯酸引发壳聚糖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其特性。

2. 制备方法(此部分需保持详细准确,可参考实际研究方法)首先,将壳聚糖溶解在醋酸溶液中,使其形成透明溶液。

接着,加入适量的聚丙烯酸和引发剂,通过化学交联反应引发聚丙烯酸和壳聚糖之间的交联反应。

在反应过程中,合理调控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使反应达到理想的程度。

最后,将反应得到的混合溶液进行凝胶化处理,形成聚丙烯酸引发壳聚糖水凝胶。

3. 特性分析(此部分需根据实际研究结果进行对应描述)3.1 水凝胶的力学性能通过对聚丙烯酸引发壳聚糖水凝胶的拉伸实验,得到其拉伸强度和伸长率。

实验结果显示,水凝胶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延展性。

这些特性使得水凝胶在应用中能够承受一定的拉伸和变形,符合生物组织和器官的物理性能要求。

3.2 水凝胶的结构形貌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制备的聚丙烯酸引发壳聚糖水凝胶进行观察。

结果显示水凝胶具有致密的网络结构,结构中有丰富的孔隙分布。

这种孔隙结构有助于水凝胶的药物输送与释放,并提供更大的比表面积,增强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

3.3 水凝胶的溶胀性能研究了聚丙烯酸引发壳聚糖水凝胶在不同介质中的溶胀性能。

实验结果显示,水凝胶在不同pH值和温度下的溶胀率均随介质变化而变化。

这种溶胀性能可针对不同应用需求进行调控,以达到理想的药物释放速率和控制释放效果。

4. 应用展望聚丙烯酸引发壳聚糖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和可控释放性能,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4.1 药物输送水凝胶可以作为药物载体,通过调控水凝胶的溶胀性能和药物的包载量,实现药物的缓释和控制释放,提高药物的疗效和降低副作用。

循环利用经济论文2200字_循环利用经济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循环利用经济论文2200字_循环利用经济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循环利用经济论文2200字_循环利用经济毕业论文范文模板循环利用经济论文2200字(一):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途径与循环经济发展论文摘要:农作物秸秆的合理有效利用是当前农业农村非常棘手的首要问题。

秸秆科学合理转化利用对于促进新时期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意义和作用重大,节省农村能源消耗,减少燃烧污染环境,其作用和利用渠道较多。

综合利用好秸秆以及机械化还田技术,其目的是减少农村能源消耗,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还田作为农业大国,中国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

秸秆资源综合利用促进农村经济水平提升及生活条件改善,推动资源节约利用。

农作物秸秆是宝贵的生物质资源,玉米秸秆富含营养和可利用成分,除了供作饲料以外,也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原料资源。

有关化验结果表明,玉米秸秆含有30%以上的碳水化合物、4%蛋白质和1%脂肪,可青贮,也可直接饲喂。

就食草动物而言,2千克玉米秸秆净增重能相当于1千克玉米籽粒,经各种处理后,利用率提高,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物秸秆作为新资源进行综合利用,既可提高各种农业资源利用率,又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1农业循环经济内涵循环经济充分利用废弃物,减少对生态环境破坏,促进低排放、低投入及高效率。

切实调节现代农业生产及资源配置关系,形成生态环境质量、农业产出与收入间的良性循环。

2秸秆综合利用形态与效能2.1秸秆肥料通过直接还田和堆沤还田及过腹还田,辅以特殊工艺及科学配比,可以加工制造成优质高效的有机复合肥。

直接粉碎还田翻耕掩埋,农作物植株相互间铺上碎秸秆,发挥增肥保温效果;粉碎秸秆与畜粪混合发酵成有机肥,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秸秆燃烧生成草木灰作钾肥施入农田,提升肥力。

2.2秸秆饲料秸秆富含矿物质、有机质及微量元素,可作为饲料。

农作物秸秆作为畜牧业饲料的主要利用途径,利用率较高。

使用微生物发酵法处理秸秆,经过一系列转化,秸秆含有的纤维素、木质素等有机质分解,营养价值显著提升,变成适口性极强的秸秆饲料,蛋白质增加50%以上,作为畜禽精饲料使用效果好。

发展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考及建议论文

发展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考及建议论文

发展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考及建议论文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和资源的日益紧缺,循环经济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发展趋势。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亦应该将循环经济理念引入农业领域,加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本文将从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现状出发,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首先,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并不理想。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中资源的利用率仍较低,大量农业废弃物未得到有效利用,导致了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农业生产方式以大规模化的化肥农药使用为主,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此外,农产品的运输和包装过程中也存在大量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为了发展我国的农业循环经济,首先需要加强农业生产的绿色化。

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农药使用过多,导致了大面积的土地退化和农产品的质量下降。

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在农业技术研究和推广上的投入,加强科技创新,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和模式,逐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同时,还可以通过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如沼气发电、生物质能源的开发等方式,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资源,实现循环利用。

其次,我国应该加强农产品的流通环节的改革和创新,减少浪费和环境污染。

目前,我国农产品的销售普遍存在中间环节过多、流通效率低下的问题。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农产品的电子商务平台,直接将农产品从生产者销售给消费者,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流通效率。

同时,通过改进农产品的包装和运输方式,减少塑料包装的使用,推广环保的包装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最后,我国应该加强农业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

农业废弃物不仅包括作物秸秆、畜禽养殖废弃物等有机废弃物,还包括农药废弃物、兽药残留等对环境有害的废弃物。

我们应该推广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如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农药残留处理技术等,将废弃物转化为再生资源。

同时,加强对农业废弃物的监管和管理,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综上所述,发展我国农业循环经济是一个重要的任务。

我们应该加强农业生产的绿色化,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循环农业论文-农业论文_2

循环农业论文-农业论文_2

循环农业论文-农业论文我国发展循环农业保障体系建设研究1健全循环农业资金投入保障体系在建立发展循环农业的过程中,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应当建立资金投入保障机制。

循环农业资金投入保障体系建设初期,其资金投入主要靠国家及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

在循环农业基本建成和正常运行后,其自身将会实现资金的累积,同时还有外部资金的融入。

首先,政府对农业投入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预算。

在财政资金比较紧张时,可适度调整各项投入,以应对其资金投入不足问题,保证资金投入能按循环农业发展需要适当增加。

必要时,可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建立相应的责任约束机制,明确各级政府对循环农业投入的职责,确保形成稳定可靠的建设资金来源,完善循环农业的投入机制。

其次,在推进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过程中,政府可以制定相关优惠政策,综合运用税收.补助.参股.贴息.担保等多种手段,给予农户及其他投资者优惠,调动生产者及投入者投入资金的积极性。

最后,从总体上应该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行为商业化,运行机制良好的资金保障体系。

可通过提高循环农业的投入与产出效益,吸引信贷.非农企业资金.农户个人等多方面的资金,以形成可持续的循环农业发展资金投入机制。

通过各级银行设立专项信贷资金。

同时应鼓励.引导相关工业.商业.农业企业对循环农业进行投资。

2加强循环农业的政策法规保障体系建设发展循环农业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法律体系保障。

我国应从法律上确定处理农业废弃物的基本方针,包括处理标准.设施标准和委托标准等方面。

明晰各级政府对农业废弃物管理的责任,逐步引入市场机制,从政府主导废弃物管理过渡为以市场机制为主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

各级政府应按法律政策的规定,统筹规划,负责制定本行政区域内废弃物的处理计划,对设施建设进行受理.许可和指导,对排放单位实行监督。

采用委托.招标.特许.批准.许可等多种行政方式,引导相关企业从事农业废弃物收集.运输和处理。

循环经济农业经济论文(全文)

循环经济农业经济论文(全文)

循环经济农业经济论文1、农业循环经济的具体进展模式分析1.1基塘生态农业循环模式从根本来讲,基塘生态农业进展的循环模式主要是由陆地的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相结合,这种科学的生态系统是基于高效益以及低消耗的前提下,是一种农业循环经济进展的可利用的模式,也是在农村比较容易实现循环进展和推广的模式之一。

原因在于,农村地区拥有丰富的淡水生态系统资源以及陆地生态系统资源,基塘生态农业进展有着良好的基础并且可以做到有效的推广,经济进展又得到提高,可以说整体效果相对中意。

1.2“四位一体”的农业循环模式四位一体的农业循环模式是首先由辽宁省提出来的,具体是指以沼气为纽带来带动整体生态综合的工程。

四位一体模式能够很好的与农业资源循环模式结合起来,这点能够促进农业经济的全方位进展,得到了良好的实践效果,是农业经济进展模式的创新典型的代表。

由于农村地理优势明显,平原的农林牧符合农业循环经济模式能够最大限度保证资源的合理运用,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快速进展,更为主要的是,为其他农村地区的农业循环模式进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和带头作用。

2、农业循环经济进展模式的策略农业循环经济进展策略的提出是切实能促进农业循环经济的贯彻的方式,所以需要根据我国农业经济进展的实际状况来提出相关的策略,保证农业循环经济的全面进展和全面贯彻,进一步提升农业经济进展的效果,具体来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加强农业循环经济的宣传和推广力度首先要加强农业循环经济进展的宣传和推广的力度,使得农业循环经济的概念深入人心才能够切实的提高农业循环经济的应用效果,强化农业循环经济的主题的作用,在具体的农业经济进展过程中对农民进行大力宣传和大力推广,宣传农业循环经济的优点,让农民切实看到农业循环经济进展的益处才能够转变农业经济进展的模式,摒弃过去传统的掠夺式的进展模式,推崇现在和谐式的进展模式,将两者进行对比之后才能够从根本上改变之前粗放型的经济进展模式,才能够做到可持续进展,让农业经济进展模式得到创新,惠及三农。

农业循环经济:建设农业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

农业循环经济:建设农业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

农业循环经济:建设农业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论文摘要:我国在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正在以历史上最脆弱、最严峻的生态环境,供养着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进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

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如何建设农业生态文明,直接关系着我国未来农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全面建设的进程。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建设我国农业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

论文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农业生态文明;建设一、引言当工业文明进入20世纪后半叶,高度地消耗资源,大量砍伐森林,向环境排放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各种废弃物,出现了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丧失、土地沙漠化、水资源短缺等一系列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使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我国在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正在以历史上最脆弱、最严峻的生态环境,供养着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进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1]可见,生态环境建设已被提到了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重要高度。

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如何建设农业生态文明,直接关系着我国未来农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全面建设的进程。

本文提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建设我国农业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

二、农业生态文明的内涵和基本特征人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

目前,人类文明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阶段。

农业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跟自然生态有着天然的联系。

农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原始农业阶段、传统农业阶段和现代农业阶段。

原始农业和传统农业是一种完全的生态化农业,但是其效率低下;工业革命以来,科技进步的成果使农业逐渐摆脱了对自然的极度依赖,却一度走向了“控制自然”的另一端。

工业革命使农业摆脱了传统靠天吃饭、效率低下的问题,迎来农业发展的机械化、技术化、商品化、工业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考
【摘要】农业是我国的基础型产业,随着近年来生态环境的恶化,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走农业循环经济这一条道路。

因此,本文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如何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几个对策进行了浅要的分析。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经济走的是传统的粗放型增长的道路。

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人口、资源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如何寻找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使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21世纪是农业发展的重要阶段,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我们必然的选择。

1.何谓“农业循环经济”
上世纪60年代,全球人口激增,由于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带来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的状况日益严重。

社会现实促使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循环经济”一词便是这个背景的产物。

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最早提出“循环经济”一词,主要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它实际上是把生态学规律引入到经济活动之中,通过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实现污染物尽可能的低排放,以达到保护环境,使人类社会和环境
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农业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系统内部的一个子系统,要求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正确运用循环经济的相关理念,运用循环经济学的具体方法来组织农业生产活动,通过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来节约农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以达到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

2.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困境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的农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由满足我国人民的温饱到农业产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着人口的日益增长,农业发展也面临着一些困境。

首先,我国虽然有着丰富的农业资源,但是人均占有量较少,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可耕地的数量和质量逐年下滑,草地功能退化,森林面积萎缩,这种情况仍在持续之中。

其次,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采取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生态平衡失调,不利于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最后,土壤生产能力降低和滥用农药,造成农产品质量下降,污染严重,不合格产品增多,在国内国际市场失去信任度,严重影响了我国农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3.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所面临的问题
3.1对农业循环经济认识不到位
现阶段,我国部分地区领导人对农业循环经济的认识还不到位,一般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没有认识到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发展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是没有认识到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
经济形态,而将之简单的等同于保护环境。

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必然会造成舆论宣传不足,重视不够,也必然致使人民群众对农业循环经济的不了解,就更谈不上发展了。

3.2相关法律体系不健全
近几年来,我国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行可持续发展。

但是,落实到具体经济活动中,还有许多尚不明确的地方。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一个涉及很多领域的系统工程,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和政策的支持。

但是,由于我国的农业循环经济尚处于开始阶段,所以法律体系也还不健全。

能提供保障的,只是散存在《农业法》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中的几个法条和规定。

3.3缺乏相关的技术和资金
农业循环经济体系的建设,对广大的农民来说,是一个新兴事物,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又存在有周期长、投入高等特点,所以需要长期的技术和资金支持。

而这些都需要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法律的保障。

这两方面,上文已经进行了分析。

有鉴于此种情况,很多地方就不能形成低风险的长效运行机制,致使缺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所需要的技术和资金。

4.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对策
4.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
应该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宣传力度,充分依托现代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平台,提高地方领导和人民群众对于农业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以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

深入探讨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提高思想认识的前提下,经济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到集约型转化,着力提高资源利用率。

4.2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和经济制度
为了更好的维护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要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用法律的形式将参与农业循环经济的各个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需要履行的义务加以明确,制定技术方面的施行细则,完善行业的市场准入机制,实行绿色环保无公害食品的标示制度。

要加大政策方面的支持力度,改革各种类型土地的产权制度,保证农民对土地有长期稳定的承包权,积极鼓励农民对荒地和较贫瘠土地的开发和改造。

要结合当地情况,制定短、中、长期的农业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4.3保证和加强对农业循环经济的技术和资金支持
各级财政要保证和加强对农业循环经济的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农村的金融机构建设。

国家要积极运用各种经济杠杆,鼓励社会资本以各种方式投入到农业循环经济建设之中,以保证农业循环经济有多层次多渠道的资金来源。

同时,在技术方面,一方面要引进专门人才,特别是掌握了国际先进技术的高科技人才,直接投入到农业循环经济建设中去,提供智力支持。

另一方面,要加大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掌握新思想新技术,这样才能促进机制的创新。

同时还要引进先进的设备,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以及农产品的利用率,促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总之,面对我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只有大力推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才能真正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有利于我们最终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学敏,付立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2010,3.
[2]李春红.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及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201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