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慢性病与心理学的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区慢性病与心理学的关系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根据对当代疾病谱变化的调查结果指出:世界上80%以上的人在一生的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疾患已经成为当代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我国是个人口大国,心理求助需求的增长和心理咨询业相对滞后的现状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急症,在社会快速发展,改革继续进行,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这个矛盾越发显得突出。

有许多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消化性溃疡、糖尿病、癌症、肝炎等,病人在患病后,由于躯体长期受疾病的折磨,心理上或多或少会有焦虑、抑郁、烦躁、恐惧等不良情绪存在,这些负性情绪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就会影响慢性疾病治疗及康复的疗效。遗憾的是,目前我国的许多人还没有认识到心理因素与心身疾病的关系,我国90%以上的心身疾病病人拒绝看心理医生,而临床上的许多医生,也常常忽略这类疾病的心理矫治。实际上我们的第3条已经指出对待病人要文明礼貌服务。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其实这不仅是从医德上要求医生,也应该是医生对病人治疗的一部分。

疾病是一种普遍的人类现象,它使人处在一种不和谐、不平衡、丧失或减弱能力和不舒适的状态,因为,病患是“一种已经被改变的生存状态”,这种改变可能是暂时的,也有可能是长久的,甚至是终生的。它迫使人们无法正常的生活或活动,无法参与到每天的工作和娱乐之中。而这种状态使人体味出一种对熟识世界的丧失感或隔绝感。这种状态会因其持续时间的长短、变化的程度、以及变化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我们说,疾病以及由疾病引发的相关问题,并不仅仅是医学领域的问题,更是一种心理及社会问题。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就指出:我们一定要明确的一点是我们面对的不是一个人的“病”,而是一个带“病”的人。这就是说在我们接诊病人时,关注点不应该仅仅是一个单一的病痛而是患有这个病痛的整体的人。它不仅包括了生理上的因素还应包括了精神和社会的因素。在很多时候往往后者起的作用还更大。我想大家可能都会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在大医院的门诊常会遇到这样的病人,做了很多检查,各种物理检查和生化指标显示这个人是“健康”的,没有问题的,但病人感觉就是难受、不舒服。确实,有人曾统计过,在门诊病人中,有近80%的病人的健康问题是由社会、家庭、婚姻、感情、压力、焦虑、抑郁等原因引起,归根到底是心理因素造成的。也许是我们的专家忽视了心理因素的作用,也许是没有太多的时间问及病人更多的背景资料,也许是思维定式驱使他们依赖于物理检查和生化检验等手段。但结果却造成了病人不满意和医患关系的不和谐。其实,这类问题全科医生应该是能够解决的,因为他们有整体的医学观,有充足的时间问及病人更多的背景资料,有对病人更充分的接触和了解。全科医生作为“健康的保护神”和医疗保险系统的“守门人”,生活和工作在社区中,有责任也有能力对心身问题做出筛检,并对筛检出来的“问题病人”进行跟踪和随访,对问题确实严重和不能解决的病人给予及时的会诊和转诊。慢性病人容易出现以下心理异常。

1主观感觉异常,注意力转向自身

健康人精力集中于工作或学习,心理活动经常指向外界客观事物。人患病后,注意力转向自身,感觉异常敏锐,甚至对自己的心跳、呼吸、胃肠蠕动的声音都能听到,心中总想着自己的病,而对其他事物很少关心,这容易被别人误解为自私或冷漠。

2心境不佳,情绪不稳

生病属于负性刺激,势必影响病人的情绪,形成不良的心境,容易看什么都不顺眼,好生闲气,好发脾气,给人以不近人情的感觉。病情越重,病程越长,这种异常情绪反应越严重。这种消极情绪,不仅容易被人误解,使人不愿意接近,而且还不利于病体康复。

3被动依赖,情感脆弱

由于不断受到亲人的关怀与照顾,病人会变得被动、依赖性增强,本来自己可以做的事情也不愿意动手;情感变得脆弱,甚至幼稚,像孩子似的,总希望亲友多照顾、多探视、多关心自己。

4多疑、敏感

病人往往会变得神经过敏,疑虑重重,听人低声谈话,就以为是谈自己的病,对医护人员和亲友的好言相劝也常半信半疑,甚至无端怀疑医护人员给自己开错了药、打错了针。这种异常心理不仅会对医患关系起破坏作用,也不利于病人安心养病。

5紧张、焦虑、恐怖

许多病人入院后会感到紧张,特别是看到周围的病人死亡时,会产生恐惧心理,怕疼痛、怕开刀、怕变残、怕死亡。这种心理对康复极为不利,会削弱病人的主观能动性,使机体免疫力降低。

6抑郁、对生命失去了信心

有些病人在治疗过程中丧失了治疗的信心,产生抑郁心境甚至有自杀趋向。

以上种种都要求医生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积极干预。社区医生可以在为病人进行身心两个方面治疗的同时,有针对性地给病人提供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指导,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矫正患者不良的生活和行为习惯。为社区居民提供有关心理保健、心理咨询等各项服务,旨在防治心理疾病和心身疾病,提高社区公众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