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技术在新课程改革中的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在新课程改革中的作用分析

梁健阜新市细河区教师进修电教部

摘要:本文论述了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课程整合、课程建设、课程资源建设等各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改革课程整合课程资源

当前,新课程改革方兴未艾,新课程体系所具有的创新性和实践性,为信息技术的教育和应用开创了新的机遇。作为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指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新课程改革注重课程整合和优化,更加强调学习内容与生活、社会、科技的联系,以及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和利用的能力,要达到这样的要求,显而易见,靠以往“讲授—记忆”的学习方式是无法实现的,必须有多样化的学习方法和实践活动。

信息技术已经在教育实践中证明其在课堂辅助教学中的显著作用,然而,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中,如果仍然将信息技术定位于“教学辅助工具”,还是认为信息技术的应用就是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课件”,那么,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使用的表演性、随意性将无法得到有效的改观,同时也必然导致对信息技术“大投入,低产出”的质疑。由此可见,新课程改革中的信息技术,不再只是“辅助的角色”,它是新课程改革所必须的,并且在新课程改革中必然要扮演新的角色。因此,本文就信息技术在新课程改革中的作用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信息技术是课程整合的平台,信息技术同其它学科整合后能够提高教学质量

课程整合是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它是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因此,新课程改革更加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强调课程间的整合。在这一整合的过程中,由于信息技术既具有知识性的特点,又具有工具性的作用,所以它既可以与其它学科进行整合,又可以成为其它学科间整合的平台。信息技术进行整合可以有这些方面:其一,信息技术作为学科课程与其它课程整合。这种整合方式主要用于具有相关内容的课程之间,比如“POWERPOINT”与“作文教学”,“FLASH”与“美术”。其二,信息技术作为学习资源与其它学科整合。众所周知,互联网是当今世界最大的资源库,无论什么课程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源。当然,要想有效的使用这些资源,就必须掌握使用的方法,课程整合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通过整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不同学科提供与之相关的教学资源。其三,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学习方式与其它学科整合。现在日渐兴起的远程教学、网上学习正是这种整合方式的应用。

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它从“技术”这一角度出发,必须同其它学科的整合后才能体现出来。长久以来,传统的班级课堂授课虽然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有许多教学

内容如果不借助媒体,特别是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仅靠教师讲解是很难使学生达到掌握现代知识的要求,例如,在数学中利用长方形的知识来求解圆的面积公式,传统的方法是很难讲得清因素之间的关系的,学生对圆的面积公式演变过程的掌握是相当模糊的,笔者利用FLASH MX做一只动画课件,由于比较生动形象,全班学生对这个公式理解达到98%,也就是说,只有一个学生对此还不是十分理解。最近几年,各校都在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是一个方向,我参加几次这方面的教学活动,几乎涉及到每门学科,例如数学中的几何、语文课《石拱桥》、物理的《力学》、英语、音乐、美术、历史地理等,同学反映都是比较好的,从教学效果来看也确实是比较好的,当然这种方法也不是万能的,有的不需要运用媒体,这要各位教师自己把握。如果运用信息技术上课,对提高每堂课的利用率是大有好处的。每堂课的板书是必不可少的,但板书要占用一定的时间,运用媒体后,就可改少板书时间,增加教学时间或学生课堂练习时间,从而提高每堂课的利用率。课前用软件编一些小练习,课堂上让学生练习,成绩好的学生可以做一些比较难的练习题和做较多数量的题目,成绩差的学生也有相应的练习,从而顾及到每一位学生,达到提高课堂的利用率的目的。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使更多的学生能同教师保持一致,做到脑、心、手的统一,从而达到提高课堂的利用率的目的,从而更进一步的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二、信息技术是教师教学的工具,是学生认知的工具,从而促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主张多元的学习活动,学生应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动手实践。学生在学习方式上的转变,关键在于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了变化,在教学中,教师将从“主体”转向“主导”。因此,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不能再局限于教师的“辅助工具”,更应该是发挥其在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诱发行为等各方面的优势,努力使教师的教学更具有拓展性。教师在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可以在课堂外利用信息技术收集、处理、学习和使用各种有用的教学信息,特别是当前网络的普及为广大教师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网络上极其丰富的教育信息资源可以很大程度的满足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的“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要求。

在新课程改革中,特别倡导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不管是哪种学习方式,其核心都是要学生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和能力,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要达到这样的目标,仅仅依靠教师的“讲授”和教科书,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建立多元化、开放的学习途径和方法,其中特别应该掌握信息时代的产物:多媒体、计算机、互联网等。比如利用互联网进行研究性学习。事实上,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互联网的推广,我们的学生已经对它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还不断在尝试、在学习。只要我们因势利导,信息技术必然会给学生的学习方式带来巨大的转变。同时,学生运用计算机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活动的开展,必然给我们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带来新的教学理念和形式,丰富、有趣、优质的学习资源使得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活动不仅变得更加生动、有效,而且还有利于开发和提升学生的潜能。因此,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工具,不仅有助于达到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目的,还有助于他们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