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公开课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一册《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一册《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一册《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复习课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理解真核细胞的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真核细胞的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3.理解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性。

(二)能力训练点1.通过学习真核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和功能,培养学生识图能力。

2.在指导学生学习细胞微观结构时,培养和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对微观世界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1.通过学习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一个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对学生进行适应、整体等生命科学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

2.通过学习比较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地球上绝大多数生物是真核生物这一事实,使学生树立生物进化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重点:(1)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2.难点:(1)真核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亚显微结构。

(2)叶绿体与线粒体的立体结构。

3.疑点:(1)生物膜的功能。

(2)细胞液的概念。

4.解决办法(1)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直观教学法,化抽象为直观,便于学生观察,使学生易于接受。

(2)图文对照阅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通过对比,进一步明确细胞结构的特点。

(4)适时练习,巩固理解。

三、教学方法教师讲解与学生活动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思考,使学生通过观察、阅读、练习,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教师举一些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四、教具准备精心制作相对完整的多媒体课件五、学生活动设计1.观察图片、动画等,理解抽象结构的构成及特点。

2.阅读教材,包括文字和图形。

3.比较分析结构异同。

4.完成课堂练习。

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设计导入复习课:1、了解亚显微结构的概念及动植物细胞比较。

通过CAI展示一个只表示出细胞壁、细胞质(含叶绿体、液泡)和细胞核的细胞图(其他结构用点表示),提问学生:利用什么设备才能看到这些细胞结构?(答:光学显微镜,把细胞放大几十倍、几百倍,得出显微结构的概念。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第一章:细胞膜的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细胞膜的定义和功能让学生理解细胞膜的结构特点1.2 教学内容细胞膜的定义和功能细胞膜的结构特点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细胞膜的定义和功能,细胞膜的结构特点互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细胞膜的重要性和作用1.4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细胞膜的存在和作用2. 讲解细胞膜的定义和功能3. 讲解细胞膜的结构特点4. 进行课堂互动,回答学生的问题第二章:细胞膜的成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让学生理解不同成分在细胞膜中的作用2.2 教学内容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不同成分在细胞膜中的作用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不同成分的作用互动法: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成分的重要性和作用2.4 教学步骤1. 回顾细胞膜的概述,引入细胞膜成分的话题2. 讲解细胞膜的主要成分3. 讲解不同成分在细胞膜中的作用4. 进行课堂互动,回答学生的问题第三章:细胞膜的功能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细胞膜的主要功能让学生理解不同功能在细胞膜中的重要性3.2 教学内容细胞膜的主要功能不同功能在细胞膜中的重要性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细胞膜的主要功能,不同功能的重要性互动法: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功能的作用和重要性3.4 教学步骤1. 回顾细胞膜的成分,引入细胞膜功能的话题2. 讲解细胞膜的主要功能3. 讲解不同功能在细胞膜中的重要性4. 进行课堂互动,回答学生的问题第四章: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让学生理解不同结构对功能的影响4.2 教学内容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不同结构对功能的影响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不同结构对功能的影响互动法: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结构对功能的影响4.4 教学步骤1. 回顾细胞膜的功能,引入结构与功能关系的topics2. 讲解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的关系3. 讲解不同结构对功能的影响4. 进行课堂互动,回答学生的问题第五章:细胞膜的研究方法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细胞膜研究的方法让学生理解不同方法在细胞膜研究中的应用5.2 教学内容细胞膜研究的方法不同方法在细胞膜研究中的应用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细胞膜研究的方法,不同方法的应用互动法: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和应用场景5.4 教学步骤1. 回顾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关系,引入研究方法的话题2. 讲解细胞膜研究的方法3. 讲解不同方法在细胞膜研究中的应用4. 进行课堂互动,回答学生的问题第六章:细胞膜的流动性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细胞膜的流动性概念让学生理解流动性在细胞膜功能中的作用6.2 教学内容细胞膜的流动性概念流动性在细胞膜功能中的作用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细胞膜的流动性概念,其在细胞膜功能中的作用互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流动性对细胞膜功能的影响6.4 教学步骤1. 回顾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关系,引入流动性话题2. 讲解细胞膜的流动性概念3. 讲解流动性在细胞膜功能中的作用4. 进行课堂互动,回答学生的问题第七章:细胞膜的信号传递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细胞膜信号传递的过程让学生理解信号传递在细胞内的作用7.2 教学内容细胞膜信号传递的过程信号传递在细胞内的作用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细胞膜信号传递的过程,信号传递在细胞内的作用互动法:引导学生思考信号传递的重要性7.4 教学步骤1. 引入细胞膜信号传递的话题2. 讲解细胞膜信号传递的过程3. 讲解信号传递在细胞内的作用4. 进行课堂互动,回答学生的问题第八章:细胞膜的疾病与治疗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细胞膜疾病的原因及影响让学生理解细胞膜治疗的方法及原理8.2 教学内容细胞膜疾病的原因及影响细胞膜治疗的方法及原理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细胞膜疾病的原因及影响,细胞膜治疗的方法及原理互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细胞膜疾病的危害及治疗的意义8.4 教学步骤1. 引入细胞膜疾病与治疗的话题2. 讲解细胞膜疾病的原因及影响3. 讲解细胞膜治疗的方法及原理4. 进行课堂互动,回答学生的问题第九章:细胞膜的研究进展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细胞膜研究的最新进展让学生理解细胞膜研究对科学发展的意义9.2 教学内容细胞膜研究的最新进展细胞膜研究对科学发展的意义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细胞膜研究的最新进展,对科学发展的意义互动法:引导学生关注科学研究的最新动态9.4 教学步骤1. 回顾细胞膜的研究内容,引入最新进展话题2. 讲解细胞膜研究的最新进展3. 讲解细胞膜研究对科学发展的意义4. 进行课堂互动,回答学生的问题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细胞膜研究的拓展方向10.2 教学内容细胞膜研究的拓展方向10.3 教学方法互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细胞膜研究的未来发展10.4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回顾本课程的主要内容3. 讲解细胞膜研究的拓展方向4. 进行课堂互动,回答学生的问题5. 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细胞膜的定义和功能补充说明:细胞膜由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和糖类组成,其中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教案: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一、教学目标:1.理解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掌握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特点;3.了解细胞膜系统的多样性和功能分工;4.理解细胞膜系统在物质传递和细胞内外交流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2.细胞膜系统的多样性和功能分工。

三、教学准备:1.教材:生物教材相关章节;2.实验器材:显微镜、玫瑰酚溶液、洋葱片;3.实验材料:盐水、二氧化碳、小分子染料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细胞膜的组成和结构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细胞膜的照片,引导学生回忆细胞膜的形态和位置,并引发学生对细胞膜的探究兴趣。

2.探究细胞膜的组成与结构(20分钟)通过研究细胞膜的结构,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片细胞膜的实验,帮助学生理解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特点,并解释细胞膜的选择性通透性。

3.总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细胞膜的组成与结构,理解细胞膜的功能。

第二课时:细胞膜系统的多样性1.导入(5分钟)通过引用生活中不同的细胞膜系统的例子,如肌肉细胞的骨骼膜,引发学生对细胞膜系统多样性的思考。

2.学习细胞膜系统的种类(20分钟)通过讲解细胞膜系统的种类和功能分工,帮助学生了解细胞膜系统在细胞内外物质传递和交流中的作用。

3.总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细胞膜系统的多样性和功能分工,并了解不同细胞膜系统的重要性。

第三课时:细胞膜的作用1.导入(5分钟)通过举例子说明细胞膜在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性方面的作用。

2.学习细胞膜的作用(25分钟)通过讲解细胞膜在物质传递、细胞间通讯和细胞外环境适应等方面的作用,帮助学生理解细胞膜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3.实验(15分钟)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如使用小分子染料观察细胞膜的渗透性示例,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进一步加深对细胞膜作用的理解。

4.总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细胞膜的作用,如物质传递、细胞间通讯和细胞外环境适应,并了解细胞膜与细胞内其他结构和器官的关系。

公开课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学设计

公开课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学设计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能力目标初步尝试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⑴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2)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合作精神和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过程物质分开,得到较纯的细胞膜。

师(过渡)重视生物学知(二)细胞膜现在,同学们已经体验了细胞膜的制备过程,科学家将这样提纯获得的细胞膜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分析,以此来鉴定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和含量。

我们一起来看课本,享受已经发现的研究结果。

【屏幕显示】细胞膜的成分和含量表识的学习,重视学习生物科学研究的过程,引导学生从中领会生物科学的方法。

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训的成分师(讲述)细胞膜中主要含有脂质和蛋白质,此外还含有少量的糖类。

他们的含量分别是师生总结、学生落练比较、分析得出细胞膜的成分。

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能力、概脂质(约50%)蛋白质(约40%)糖类(约实笔记,落脚到课括能力、解决实2% -10%)。

在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本知识点勾画际问题能力。

含量最多,科学家在各种膜的研究中还发现,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就越多,这和我们前面了解的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着这一功能也是相一致的,因此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了重要作用,比如当细胞发生癌变时,膜上的蛋白质种类及含量就会发生变化,通过医学的检测我们就可以确定体内是否出现了癌细胞。

【屏幕显示】与生活的联系知识落到实处,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内容探究(三)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2.控制物质进出。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

第三章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解释细胞膜在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中的重要作用。

2.能力目标:进行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3.情感目标: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2)理解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2.教学难点(1)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2)理解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三、教学方法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问题引导法、资料分析法四、教学用具多媒体视频、课件、教科书、黑板、粉笔五、课时安排1 课时六、教学过程1、导入:有位专家这样说:“我确信哪怕一个最简单的细胞,也比现在设计出的任何智能电脑精巧!”他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细胞这个基本的生命系统的物质成分,我们可以将水、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物质机械地组装起来形成一个细胞吗答案是否定的,细胞的各组分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堆砌,而是通过形成结构和功能都密切联系的各基本结构,今天我们就进入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的学习。

提问:我们学校的校园与校外环境是以什么作为界限呢(自由发言)师: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有结构使细胞和外界隔绝开来,那就是细胞膜。

我们首先进入第一节的学习(板书:细胞膜—系统的边界)2、教学目标达成:对于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同学们有没有这方面的感性认识也就是说你能不能列举出一些证据来证明细胞膜这个系统边界的存在S:直接借助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观察得到。

T:很好,电子显微镜可以看清楚细胞膜的存在,光学显微镜虽然不能看见细胞膜,但是却能够清楚的观察到细胞与外界环境是有界限的。

除了这样的直接观察,我们还能不能通过一些其他的感受间接感知细胞膜的存在呢(用图片的方式介绍科学家进行显微探针感受阻力的实验:一开拓学生的实验思路;二激发学生兴趣)用显微注射器将一种叫伊红的物质注入变形虫体内,显微镜下观察发现,伊红会很快的扩散到整个细胞,却不能很快逸出细胞。

3.1《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

3.1《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

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一、学习目标1.通过教材知识的学习,结合教师引导性讲解,能够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通过进行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实验,能够掌握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3.通过观看细胞膜相关动画及视频,能够认识到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的作用,并说出其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2.教学难点(1)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2)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过程四、教材答案和提示(一)问题探讨1.提示:气泡是光亮的,里面只有空气。

细胞是一个具有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的复杂结构,而且是一个立体的结构,在显微镜下,通过调节焦距可以观察到细胞的不同层面。

光学显微镜下不能看见细胞膜,但是能够观察到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是有界限的。

2.提示:在电子显微镜诞生之前,科学家已经能够确定细胞膜的存在了。

依据的实验事实主要有:进入活细胞的物质要通过一道选择性的屏障,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能进入细胞;用显微注射器将一种叫做伊红的物质注入变形虫体内,伊红很快扩散到整个细胞,却不能很快逸出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用微针触碰细胞表面时,细胞表面有弹性,可以伸展;用微针插入细胞内,细胞表面有一层结构被刺破;如果细胞表面结构受损面过大,细胞会死亡。

(二)实验提示:细胞破裂后细胞内物质流出,细胞膜和细胞质中的其他结构质量不一样,可以采用不同转速离心的方法将细胞膜与其他物质分开,得到较纯的细胞膜。

(三)练习基础题1.C。

2.A。

3.C。

拓展题1.提示:把细胞膜与窗纱进行类比,合理之处是说明细胞膜与窗纱一样具有容许一些物质出入,阻挡其他物质出入的作用。

这样类比也有不妥当的地方。

例如,窗纱是一种简单的刚性的结构,功能较单纯;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要复杂得多。

细胞膜是活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活细胞的生命活动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而窗纱是没有生命的,它只是被动地在起作用。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公开课(新)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公开课(新)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讲课人:指导老师:教研组: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体验科学家研究细胞膜的历程。

2).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能力目标:进行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3.情感目标: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制备细胞膜的方法中蕴含的科学道理,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二、教学重点:1、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难点:1、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2、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四、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相结合五、课时安排 1课时六、教学过程裂,让细胞内容物流出来?用针扎?镊子剖?师:细胞内的物质是有一定浓度的,如果把细胞放在清水中,水会进入细胞,把细胞胀破,细胞内的物质流出来,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细胞膜了。

依据红细胞吸水胀破的实验原理,接下来的实验步骤比较简单,同学们也看了实验视频,老师就不再重复讲了。

细胞太小了。

细胞膜的成分师:我们学习了科学家制备细胞膜的过程,许多有关细胞膜化学组成的资料,都来自对哺乳动物红细胞膜的研究。

我在发给你们的导学案里提供了三个材料,请第一组讨论材料一并总结出你们的结论。

第二组讨论材料二,第三组讨论材料三,现在开始你们的讨论。

材料一:1859年,欧文顿选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动物细胞膜的通透性进行了上万次的研究。

发现凡是易溶于脂质的物质,也容易穿过膜,反之,不容易溶于脂质的物质,也不容易穿过膜。

材料二:科学家对细胞膜化学成分深层分析发现,细胞膜会被蛋白酶分解(提示:蛋白酶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只对蛋白质分解起催化作用的物质)。

材料三:以下是细胞膜的分子构成模式图,结合材料①和②,观察图形找出细胞膜的第三种组成成分。

板书:细胞膜的成分讨论时间结束,第一组有哪个同学能大胆的说出你们的讨论结果吗?师:第一组得出的结论是细胞膜含有脂质。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生物教案(通用6篇)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生物教案(通用6篇)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生物教案(通用6篇)一、教学分析:首先,我从这四个方面进展教学分析。

(展现幻灯片)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前两章学习了细胞的定义以及组成细胞的分子,后面将要学习细胞的物质、功能以及生命历程,所以《细胞的根本构造》这章处于过渡的地位,在整个必修一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整章甚至整个高中生物学习过程中都占有重要地位,起铺垫作用。

学情分析:作为季延中学的高一年学生他们已有了肯定的学问根底:知道了细胞的分子组成,初步了解细胞膜;初步把握了显微镜的使用;同时细胞膜的功能对于学生而言是抽象的、不易理解的;2、力量根底:肯定的自学力量;肯定的分析材料和推理推断的力量;3、情感根底:我们的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泼,上课布满热忱、积极发言、擅长表达自己;具有合作精神;教学目标分析:依据课标要求和教材的详细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构造和心理水平,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学问目标:知道如何选用提取细胞膜的试验材料,明的确验方法,理解的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及功能。

详细内容如下4点:(展现)(1)能够解释选择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作为试验材料的缘由(2)能够明确提取细胞膜采纳的试验方法;(3)能够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推理得出细胞膜的主要成分;(4)能够简述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具有的功能;力量目标:能找出试验材料和试验方法,并进展试验,提高实践力量、猎取信息力量等。

通过以下三点进展具体的阐述。

(1)尝试从已有学问背景中找出制备细胞膜的方法的试验材料和试验方法;(2)通过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的试验,提高动手操作力量,进一步娴熟把握使用显微镜的技能,提高实践探究力量;(3)通过对资料、图片的分析和推理,进一步提高提取信息的力量和推理力量。

情感目标:通过体验制备细胞膜的试验,体验自然科学根本的讨论方法,培育科学兴趣,提高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1)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和过程,体验自然科学根本的讨论方法,逐步形成科学素养;(2)通过对细胞膜成分与功能的资料分析探究的学习,培育科学兴趣,探究科学精神,进一步提高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以课标的要求为动身点,在吃透教材的根底上,考虑到学生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但对抽象的学问理解把握力量仍有待提高的现状,我确定了如下重难点。

高中生物必修1《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优质公开课课件

高中生物必修1《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优质公开课课件

课堂练习
1.科学家常用哺乳动物红细胞作材料来研究细胞膜的 组成,是因为:( B ) A.哺乳动物红细胞容易得到 B.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内没有核膜、线粒体膜等膜结 构 C.哺乳动物红细胞在水中容易涨破 D.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细胞膜在光学显微镜下容易观察 到
2.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 膜上的( B ) A、磷脂含量 B、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 C、糖的种类 D、水含量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但细胞膜 的这种控制作用是相对的!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图示靶细胞表面受体
进 行 细 胞 间 的 信 息 交 流
(1)细胞分泌化学物质(如激素)通 过膜表面的受体传递信息
进 行 细 胞 间 的 信 息 交 (2)相邻两个细胞的 流 细胞膜接触,信息从一 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 胞。例如:精子和卵细 胞的识别和结合
息交流
啊,伟大的细胞膜呀!
没有你,我会是何等模样!
细菌 高等植物细胞
高等动物细胞
哺乳动物成熟的 红细胞
想一想为什么要选用哺乳 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在发育成熟过程中,哺乳动物 红细胞的核逐渐退化,并从细胞 中排出,为能携带氧的血红蛋白 腾出空间。因此哺乳动物的红细 胞的结构简单,缺少其他膜结构 的干扰适合做这个实验。
下列哪些动物是哺乳动物呢?
原理:
细胞吸 水膨胀
高渗溶液
细胞失 水皱缩
正常红 细胞
实验流程
滴红细胞稀释液 (生理盐水) 结果
滴蒸馏水
(低→高) 制作装片 观察
观察
吸水纸吸引
滴蒸馏水 (引流法处理)
实验结果:
人正常红细胞的光镜照片
人部分红细胞已涨破的光镜照片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理解细胞膜作为系统边界的意义。

2. 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掌握细胞膜的选择性透过性特点。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细胞膜的结构: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糖类等。

2. 细胞膜的功能:物质运输、信号传递、细胞识别等。

3. 细胞膜的选择性透过性:被动运输、主动运输等。

4. 细胞膜的流动性:膜融合、胞吞、胞吐等。

5. 细胞膜的生理功能实例:神经冲动传导、物质跨膜运输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细胞膜的结构、功能和选择性透过性。

2. 教学难点:细胞膜的选择性透过性原理及其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直观展示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2. 结合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细胞膜的选择性透过性。

3. 案例分析,深入剖析细胞膜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

4. 小组讨论,激发学生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细胞膜的作用和重要性。

2. 细胞膜的结构:介绍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糖类等成分。

3. 细胞膜的功能:讲解物质运输、信号传递、细胞识别等作用。

4. 细胞膜的选择性透过性:解释被动运输、主动运输等机制。

5. 细胞膜的流动性:介绍膜融合、胞吞、胞吐等现象。

6. 实例分析:分析神经冲动传导、物质跨膜运输等实例。

7. 实验操作:安排实验,让学生观察细胞膜的选择性透过性。

8. 小组讨论:探讨细胞膜选择性透过性的意义和应用。

9. 总结:梳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10.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互动: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时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细胞膜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他们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对细胞膜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细胞膜系统边界教学设计(共3篇)

细胞膜系统边界教学设计(共3篇)

细胞膜系统边界教学设计〔共3篇〕第1篇:《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学设计《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p1.地位作用本节课是高中生物新课改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三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生物的物质根底和细胞的种类的根底上进展的,所以学好本节内容既能帮助学生稳固前面的知识,又能为学生学习动物和植物的代谢作好铺垫,它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主要内容细胞膜是细胞中必不可少的构造。

本节课主要讲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教材首先介绍了细胞膜的成分,随后教材联络生活实际,简要讲述了癌细胞的一些特征;其次教材分析^p 了细胞膜的功能;最后简要讲述了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与功能。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做了一下微调,从学生已学过的细菌的细胞壁入手,简要说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与功能。

紧接着从学生能体验到的细胞膜的功能入手,讲细胞膜的功能,生物学有这样的关点,功能是由构造决定的,构造又是由成分决定的,自然过渡到细胞膜的成份。

最后联络生活,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能解释预测肿瘤的化验单。

3.教学目的教学总是具有教育性的,随着消费、科技和整个社会的开展,为了进步全民族的素质,作为老师更应该在重视知识教育的根底上,重视对学生的才能培养和思想教育,因此根据国家教学大纲、教材以及学生心理、生理特点、认知规律和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把本节的教学目的确定为:知识目的a.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b.解释细胞膜在维持细胞构造和功能中的重要作用。

才能目的a.培养学生识别生物图的才能和分析^p 归纳总结的才能。

b.培养学生根据科学实验史料建构生物学知识的才能。

c.通过玉米胚的染色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才能。

情感目的a.让学生理解生命活动的物质根底和构造根底,建立起生命活动的物质性观点。

b.树立构造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为了更好地解决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细胞膜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2. 使学生掌握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及其作用。

3. 培养学生理解细胞膜的选择性通透性。

4. 引导学生探索细胞膜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内容1. 细胞膜的基本概念细胞膜是细胞内外环境的分界线,是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组成的。

2. 细胞膜的组成成分细胞膜主要由脂质、蛋白质和糖类组成,其中脂质占40%,蛋白质占50%,糖类占2%-10%。

3. 细胞膜的功能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稳定、物质交换、信号传递等功能。

4. 细胞膜的选择性通透性细胞膜具有选择性通透性,可以让水分子和某些离子自由通过,而其他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5. 细胞膜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细胞膜是细胞内外交流的桥梁,对细胞的生长、分化、免疫、信号传导等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直观展示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2. 结合具体实例讲解细胞膜的选择性通透性。

3. 开展小组讨论,探讨细胞膜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4. 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细胞膜的基本概念、组成成分、功能、选择性通透性及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2. 教学难点:细胞膜的选择性通透性原理及其调节机制。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细胞膜的基本概念和组成成分2. 第二课时:细胞膜的功能3. 第三课时:细胞膜的选择性通透性4. 第四课时:细胞膜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5. 第五课时:课堂小结、练习与讨论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细胞膜基本概念和组成成分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探讨细胞膜功能和选择性通透性时的表现。

3. 练习题:分析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情况,检验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如:1. 学生对细胞膜基本概念和组成成分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在探讨细胞膜功能和选择性通透性时的参与度。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的教案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的教案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的教案教案标题: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学目标:1. 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2. 理解细胞膜在细胞内外物质交换和细胞通讯中的作用。

3. 掌握细胞膜在维持细胞内稳态和对外界环境变化的调节作用。

教学重点:1. 细胞膜的组成和结构。

2. 细胞膜的功能和作用。

3. 细胞膜在细胞内外物质交换和细胞通讯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 理解细胞膜的多功能性。

2. 理解细胞膜在细胞内外物质交换和细胞通讯中的复杂作用。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

2. 细胞膜模型或图片。

3. 实验器材和试剂,用于进行细胞膜通透性的实验。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细胞膜的图片或模型,引出细胞膜的主题,并提出问题:细胞膜在细胞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2. 知识讲解:通过PowerPoint课件,介绍细胞膜的结构和组成,以及其在细胞内外物质交换和细胞通讯中的作用。

重点讲解细胞膜的多功能性和对细胞稳态的重要性。

3. 实验演示:进行细胞膜通透性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以加深对细胞膜功能的理解。

4.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细胞膜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调节作用,以及其在维持细胞内稳态中的重要性。

5. 小组讨论:分成小组,让学生就细胞膜在不同情境下的作用展开讨论,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细胞膜在细胞内外物质交换和细胞通讯中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全面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理解其在细胞内外物质交换和细胞通讯中的作用,同时也能够认识到细胞膜在维持细胞内稳态和对外界环境变化的调节作用。

同时,通过实验和讨论,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细胞膜的多功能性和复杂作用。

公开课: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学设计

公开课: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学设计

公开课: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学设计膜撑开,最终导致细胞膜破裂,从而获得细胞膜。

思考:破坏细胞后,还需要什么方法才能获得较纯的细胞膜呢?师生共同总结概括出超声波破碎的方法原理:超声波能够产生高频振动,将细胞膜破碎,从而分离出较纯的细胞膜。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研究,积极思考,探究实验方法教学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教学。

让学生亲身体验制备细胞膜的过程。

锻炼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态度。

内容探究二)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自主研究,积极思考设问引导学生思考:细胞膜的成分是什么?师生共同总结概括出细胞膜的成分:磷脂和蛋白质。

设问引导学生思考:细胞膜的功能是什么?师生共同总结概括出细胞膜的功能:维持细胞的形态、控制物质的进出、参与细胞信号传导等。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研究,积极思考,探究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教学设计意图通过探究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细胞膜的重要性和作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内容巩固练教师的组织和引导请大家回答下面的问题:1.细胞膜是什么?2.细胞膜的成分是什么?3.细胞膜的功能是什么?4.制备细胞膜的方法有哪些?学生活动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教学设计意图通过巩固练,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加深学生对细胞膜的认识。

师(引导)我们已经了解了细胞膜的成分和含量,那么它的功能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我们可以从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入手。

学生(思考)细胞膜的功能应该是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同时控制物质的进出。

师(讲述)非常好,同学们的回答非常准确。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就是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同时控制物质的进出。

这个过程需要通过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来实现。

比如,当细胞需要摄取营养物质时,膜上的蛋白质就会打开通道,让营养物质进入细胞内部。

而当细胞需要排出废物或分泌物质时,膜上的蛋白质就会将其排出。

另外,细胞膜还可以通过信号转导的方式传递信息,让细胞做出相应的反应。

屏幕显示】与生活的联系师(引导)那么,我们可以从生活中找到一些例子来说明细胞膜的功能。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公开课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公开课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公开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细胞膜的功能和结构特点,理解细胞膜在细胞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3. 引导学生掌握生物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细胞膜的组成成分2.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3. 细胞膜的功能4. 细胞膜的功能特点5. 细胞膜与细胞内外环境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细胞膜的组成成分、结构特点、功能及功能特点。

2. 教学难点: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细胞膜的功能特点。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细胞膜的相关知识。

2. 利用多媒体课件、模型等教学资源,直观展示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 结合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细胞膜的重要作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细胞膜的作用和重要性。

2. 讲解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介绍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如蛋白质、脂质和糖类。

3. 展示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利用课件和模型,讲解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4. 讲解细胞膜的功能:介绍细胞膜的物质运输、信号传递和细胞识别等功能。

5. 分析细胞膜的功能特点:讲解细胞膜的选择性透过性和流动性。

6. 联系生活实例:举例说明细胞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7.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就细胞膜的相关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细胞膜组成成分、结构特点和功能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问题的深度。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细胞膜知识的理解。

七、教学拓展:1. 细胞膜与其他生物膜的比较。

2. 细胞膜的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

八、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展示细胞膜的结构模型、功能示意图等。

2. 实物模型:细胞膜的物理模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名师教学设计《细胞膜—系统的边界》完整教学教案

名师教学设计《细胞膜—系统的边界》完整教学教案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解释细胞膜在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中的重要作用。

2.能力目标:进行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3.情感目标: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1.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2.理解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教学难点]1.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2.理解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教学过程]引入问题:1、大家在小的时候有没有玩过肥皂泡,肥皂泡是怎样的气泡是光亮的,里面只有空气。

2、细胞是不是也跟肥皂泡一样很简单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而且是一个立体的结构,在显微镜下,通过调节焦距可以观察到细胞的不同层面。

3、大家身体最外层是什么器官呢如果它破了,我们会怎样皮肤,会痛,很容易受细菌的感染。

人体有皮肤可以保护自身,与外界相隔开。

那么,细胞的边界是什么呢细胞膜我们今天就开始学习细胞的基本结构,首先是细胞膜:板书:细胞膜——系统的边界问题:光学显微镜下能否看见细胞膜光学显微镜下不能看见细胞膜,但是能够观察到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是有界限的。

科学家在电子显微镜诞生之后,用它清晰地观察到了细胞膜;但在此之前,已经能够确定细胞膜的存在了。

依据的实验事实主要有:1.用显微注射器将一种叫做伊红的物质注入变形虫体内,伊红很快扩散到整个细胞,却不能很快逸出细胞。

2.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用微针触碰细胞表面时,细胞表面有弹性,可以伸展;用微针插入细胞内,细胞表面有一层结构被刺破;如果细胞表面结构受损面过大,细胞会死亡。

3.鸡蛋的卵黄部分就是一个细胞,轻轻碰触完整的卵黄表面,可以感受到它有弹性,用尖锐的物体挑破它,黄色的浆液就流散出来。

也就是说,那层包裹着黄色浆液的透明薄膜就是细胞膜了细胞膜作为细胞的边界,它化学成分与功能和细胞的稳定性密切相关,而我们要研究细胞膜的化学组成,首先要把细胞膜与细胞的其他成分分离开,下面我们就结合实验,体验一下细胞膜的制备:板书:一、实验:制备细胞膜对于一个实验来说,合适的实验材料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细胞膜的定义、结构与功能。

2. 使学生掌握细胞膜的特点及其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3. 培养学生对细胞膜研究的方法和技术的认识。

4. 提高学生对生物科学的热情和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细胞膜的定义与结构1.1 细胞膜的概念1.2 细胞膜的组成成分1.3 细胞膜的结构模型2. 细胞膜的功能2.1 物质交换与信号传递2.2 细胞膜的生理功能2.3 细胞膜与细胞内外环境的关系3. 细胞膜的特点3.1 选择性透过性3.2 流动性3.3 稳定性与适应性4. 细胞膜的研究方法和技术4.1 荧光标记法4.2 膜融合技术4.3 膜蛋白提取与纯化5. 细胞膜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5.1 细胞膜药物传递系统5.2 细胞膜生物传感器5.3 细胞膜材料的研究与应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细胞膜的定义、结构、功能、特点及研究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细胞膜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实例。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细胞膜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

4. 实验演示法:演示荧光标记法、膜融合技术等实验原理和操作过程。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和参考书籍: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等相关教材。

2. 实验器材:荧光显微镜、膜融合实验设备等。

3. 网络资源:细胞膜相关的研究论文、视频资料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细胞膜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以及对细胞膜研究方法和技术应用的认识。

3. 实验操作:评价学生对荧光标记法、膜融合技术等实验操作的掌握程度。

4. 课程论文:引导学生深入研究细胞膜的某一方向,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六、教学实施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什么是细胞膜?它在细胞中起什么作用?”2. 讲解细胞膜的定义与结构:介绍细胞膜的概念、组成成分和结构模型。

3. 讲解细胞膜的功能:阐述物质交换、信号传递等生理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讲课人:指导老师:教研组: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体验科学家研究细胞膜的历程。

2).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能力目标:进行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3.情感目标: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制备细胞膜的方法中蕴含的科学道理,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二、教学重点:1、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难点:1、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2、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四、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相结合五、课时安排 1课时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展示一个地球师:同学们,在这个地球上老师用黄色标出来的区域属于?【过渡】:任何系统都有一个边界,边界把系统内部和外部分隔开来。

例如,国与国之间有国界,人体的皮肤、黏膜就是人体内部与外界环境的边界。

那么细胞与外界的边界呢?早在以前科学家为了研究细胞的边界,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们用显微注射器将一种叫做伊红的物质注入变形虫体内,伊红很快扩散到整个细胞,却不能逸出细胞。

这说明了什么?师:细胞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它的边界就是细胞膜。

也就是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的内容: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板书: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生:中国。

学生思考回答:细胞有边界。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

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师:细胞膜作为细胞的边界,它由哪些物质组成?具有怎样的结构?要研究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及结构,首先我们应当想办法获取细胞膜。

下面给同学们观看体验制备细胞膜实验视频,在这过程中大家要注意实验使用的材料、方法和步骤。

播放教学视频板书:一、制备细胞膜师:看完视频,我们解决几个问题,第一,获取细胞膜的材料最好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师:为什么?师:对,植物细胞最外层有细胞壁,选植物细胞做材料,我们还要想方设法去掉细胞壁,比较麻烦,所以要选没有细胞壁的动物细胞。

【过渡】:可是动物细胞的类型很多,比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蛙的红细胞、口腔上皮细胞,应该选择哪种类型的动物细胞?师:观看刚才的视频同学们都知道选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但我们要知道原因,我们看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里面有细胞核以及线粒体、高尔基体等细胞器,生:动物细胞。

生: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

生: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回答问题。

让学生体会正确选择实验材料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增加学生对哺乳动物红细胞的了解。

它们也有膜结构,这些膜和细胞膜混在一起,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就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可以避免细胞膜与其他膜结构混合。

总的来说它满足三无优点:无细胞壁,无细胞核,无众多细胞器。

【过渡】:好了,实验材料选好了,我们遇到了第二个问题,如何使细胞破裂,让细胞内容物流出来?用针扎?镊子剖?师:细胞内的物质是有一定浓度的,如果把细胞放在清水中,水会进入细胞,把细胞胀破,细胞内的物质流出来,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细胞膜了。

依据红细胞吸水胀破的实验原理,接下来的实验步骤比较简单,同学们也看了实验视频,老师就不再重复讲了。

师生一起总结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特点。

生:不行,细胞太小了。

细胞膜的成分师:我们学习了科学家制备细胞膜的过程,许多有关细胞膜化学组成的资料,都来自对哺乳动物红细胞膜的研究。

我在发给你们的导学案里提供了三个材料,请第一组讨论材料一并总结出你们的结论。

第二组讨论材料二,第三组讨论材料三,现在开始你们的讨论。

材料一:1859年,欧文顿选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动物细胞膜的通透性进行了上万次的研究。

发现凡是易溶于脂质的物质,也容易穿过膜,反之,不容易溶于脂质的物质,也不容易穿过膜。

材料二:科学家对细胞膜化学成分深层分析发现,细胞膜会被蛋白酶分解(提示:蛋白酶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只对蛋白质分解起催化作用的物质)。

材料三:以下是细胞膜的分子构成模式图,结合材料①和②,观察图形找出细胞膜的第三种组成成分。

板书:细胞膜的成分讨论时间结束,第一组有哪个同学能学生分析讨论后回答。

培养学生分析材料,发现问题,总结归纳的能力。

细胞膜的成分大胆的说出你们的讨论结果吗?师:第一组得出的结论是细胞膜含有脂质。

第二组哪个同学来说出你们讨论的结果?师:那么第二组得出的结论是细胞膜含有蛋白质。

请第三组代表说一下你们讨论结果。

师:很好,同学们经过讨论都得到正确的结论,现在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包括:脂质、蛋白质、糖类。

脂质二、细胞膜成分蛋白质(板书)糖类其中脂质约占细胞膜总量的50%,蛋白质约占40%,糖类占少量,所以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过渡】:但是细胞膜的成分不是永远不变的,如果细胞癌变,细胞膜的成分就发生异常,并可经医学检验出来。

师:从细胞膜的分子结构模型来看,一层细胞膜是由上下两层磷脂分子层构成的基本支架,所以在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

磷脂分子层间嵌入很多种蛋白质,不同的蛋白质功能不同,因此蛋白质在细胞膜上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的功能越复杂。

细胞膜有什么功能呢?三、细胞膜的功能(板书)【过渡】: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它最明显的功能是分隔作用,将细胞与外界分隔开。

在原始海洋还是一片混沌的时候,有了细胞膜这个边界,将细胞与动荡不安的原始海洋分开,保障了内部环境的稳定性。

所以细胞膜就好像学校的围墙一样,围墙把校园与校外分隔开来,保证了校园环境的稳定,让同学们可以安心的学习。

【过渡】:那么膜的出现是否意味着让细胞与外界没有了物质交换呢?师:从图解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对细胞需要的物质可以从外界进入细胞,细生:不是。

利用学案指引,培养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堂听讲容易接受,并能跟上老师的教学进度。

注重与现实生活练习,让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用诗歌形式描述生物学知细胞膜的功能胞不需要的或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不容易进入细胞,抗体、激素等物质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细胞产生的废物也要排到细胞外,但是细胞内的核酸等重要成分不会流失到细胞外,由此可见,细胞膜就像边防检查站一样,对进出的物质进行严格的检查,所以细胞膜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SARS病毒又可以进入人体细胞呢?师:是的,环境中一些对细胞有害的物质有可能进入,有些病毒,细菌也能侵入细胞,使生物体患病。

【过渡】:细胞膜的第三个功能是: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我们人是多细胞生物体内,各个细胞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与周围的环境密切联系,不断地与外界环境发生着物质和信息的交流,而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多种多样。

比如通过激素: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如激素),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再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如此看来,激素并不是要作用于我们机体的每一个细胞,比如你的心肌细胞上如果没有识别这种激素的受体,激素就不会作用于你的心肌细胞。

这就像你网上买东西,快递员将东西送到你家,他先确定信息无误后再把东西交给你。

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还可以通过细胞膜的直接接触来传递信息,例如精子和卵细胞可以通过膜表面的信号分子进行识别和结合,达到信息交流的目的。

例如羊的精子可以识别羊的卵细胞的信号分子,而不识别马的卵细胞。

细胞进行信息交流的第三种方式是在相邻两个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

例如高等植物细胞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起信息传递作用。

【过渡】:我们刚学习了细胞膜的这么多功能,你认为细胞膜伟大吗?这是一首赞美细胞膜的诗,请大家一起来朗读一下。

生:细胞膜的控制作用是有限的,是相对的。

老师指挥学生齐声朗诵:是你,隔开了原始海洋的动荡;是你,奏鸣了生命的交响;是你,为我日夜守边防;是你,为我传信报安康。

啊,伟大的细胞膜呀!没有你,我会是何等模样!识,培养学生感悟生物世界的美。

细胞壁我们知道植物细胞膜外面还有一层细胞壁,它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能起到支持和保护的作用。

细胞壁不能成为植物细胞的边界,因为细胞壁具有全透性,所有的物质都可以穿过,不能像细胞膜那样可以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所以说细胞壁不能认为是系统的边界,细胞膜才是边界。

认识细胞壁的成分和作用。

解决学生心中疑惑:为什么植物细胞壁不是植物细胞的边界?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体验了制备细胞膜的方法,跟随科学家的足迹,了解了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现在我们来做练习巩固一下。

(课件展示练习)七、板书设计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一、体验制备细胞膜1、选材: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2、原理:吸水涨破脂质二、细胞膜的成分蛋白质糖类三、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