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加与减教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加与减教案6篇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加与减教案6篇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加与减教案6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讲话致辞、教育教学、书信文档、述职报告、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speeche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letter documents, job report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加与减教案6篇教案的编写需要充分的研究和准备,以确保教师具备足够的知识和资源来支持教学活动,教案应当反映出学生的需求和水平,以便调整教学方法和材料的选择,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加与减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加与减教案北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加与减教案北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加与减教案北师大版第一单元加与减本单元教学内容从生活实际出发,并且是在已经学习了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三个数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

教材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两步运算的运算顺序,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在探索两位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对本单元知识的学习,既是对以前学习加减法知识的延伸拓展,又是为进一步学习三位数及多位数加减法奠定基础,在整个小学阶段的运算中具有重要的纽带作用。

第1节谁的得分高(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教材第2~3页的内容。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1.从不同角度比较。

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他们谁说得对?”对话情境图。

师:同学们,这对好朋友针对游戏的结果进行了争论,你觉得他们谁说的有道理?说说你的理由。

预设:生1:我认为淘气说得不对。

虽然有两次的得分比笑笑高,但不能因此就肯定淘气会取得胜利。

应该看看谁的总分高。

生2:笑笑说的对。

淘气共有两次得分比笑笑多,共计多2分,而笑笑一次就多出了3分,总成绩是笑笑得分高,所以应该是笑笑获胜。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主动动脑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让学生有所思有所答,大胆发言,勇于创新。

引导学生理解淘气是受“三局两胜”的规则的影响,笑笑是根据“三次总分高获胜”的规则来判断比赛结果,从而感受这两种方法的合理性。

2.计算。

师:刚才同学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比较,那么到底谁获得了最后的胜利呢?让我们开动脑筋,亲自动手来算一算吧。

我们先来计算淘气的总分。

学生试做,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想来分享一下你的计算方法?预设:(1)20+30+40=90(2)4+1=590+5=95(3)师:同学们果然是数学计算小能手,用了这么多种方法进行计算,最后都得出了正确结果。

老师也有一种运算方法,同学们仔细观察试着说说你的理解。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1单元 加与减(北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1单元 加与减(北师大版)

第1单元加与减第1课时谁的得分高【教学内容】教材P2~3,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

【教学目标】1.能够从图表叙述的具体情境中提取数学信息,会读表格,提高收集信息的能力。

2.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够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3.能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体验算法多样化。

4.在计算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1.能读懂表格中蕴含的数学信息,会分析数量关系。

2.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够运用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套圈游戏吗?(PPT课件出示教材P2情境图)你们看,淘气和笑笑也来参加好玩的套圈游戏,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1.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有序观察图意,指名回答。

(1)根据每个小动物下面的数据可知套中每个小动物应得多少分。

(2)离淘气和笑笑越远的动物,套中后得分越高。

2.说一说,从表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有序观察,指名回答。

(1)淘气三次分别得24分、30分、41分,淘气套中的是兔子、小鹿和鸭子。

(2)笑笑三次分别得23分、44分、29分,笑笑套中的是小猫、熊猫和企鹅。

3.他们谁说的对?(1)质疑:想一想,谁能获胜?(指名回答,并说说理由)(2)出示淘气说的话“我有两次都比笑笑得分高,我肯定获胜”,代表指读。

(3)指名说说淘气说的是哪两次。

(4)同桌讨论淘气说的有道理吗?他是怎样想的?代表回答,集体交流。

(5)小结:淘气可能受了生活中“三局两胜”规则的影响。

(6)引导学生读一读机灵狗说的话,明确套圈游戏的比赛规则。

(7)出示笑笑说的话,引导学生结合表格对笑笑的想法进行讨论、交流,达成共识。

4.算一算,他们分别得了多少分?到底谁获胜?(1)提问:要计算淘气共得多少分,如何列式?(2)引导学生思考:要计算淘气共得多少分,就是要把淘气三次所得的分数加起来。

24年北师大版秋季二年级上册数学《加与减》教学设计

24年北师大版秋季二年级上册数学《加与减》教学设计
5.总结与拓展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
(2)教师给出一些拓展问题,如“如果小明再买3个苹果,他现在有多少个苹果?”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五、课后作业
1.请同学们回家后,找一些生活中的物品,尝试用加法和减法表达它们的变化过程。
2.家长监督孩子完成作业,并签字确认。
六、教学反思
教师在课后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次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2.反馈机制:
-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让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存在的问题。
-教师根据评价结果,给予学生个性化的反馈和建议。
3.持续改进:
-根据评价和反馈,持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十四、教学记录与跟踪
1.学生学习档案:
-为每个学生建立学习档案,记录其在加法和减法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挑战。
2.数学故事分享: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听到的数学故事,或者教师讲述与加法和减法相关的数学故事,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家长参与:
-鼓励家长参与数学教学活动,如家长会上的数学游戏展示,增进家校合作。
十三、教学评价与反馈
1.定期评价:
-定期进行数学知识测试,评价学生对加法和减法的掌握情况。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学习态度,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发表教学论文,分享教学经验。
十一、教学反思
1.教学效果分析:
-分析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反应,评估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通过作业和测验成绩,评估学生对加法和减法概念的理解程度。
2.教学方法反思:
-思考是否采用了合适的教学方法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反思是否有效地使用了教学资源,如PPT、模型等。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加与减教案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加与减教案

第一单元加与减教学目标:1、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生活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读懂情境中或表格中蕴含的数学信息,会分析数量关系,并运用10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能有条例地叙述自己的思考过程,能计算10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4、在计算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顺联准确计算10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时间:7课时谁的得分高(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从图表叙述的具体情境中提取数学信息,会读表格,发展收集信息的能力。

2、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够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3、能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4、在计算的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够运用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我们一起去玩套圈游戏,看看谁的得分高。

二、探究新知1、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指名口述题意。

2、出示统计表,说一说你从表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3、小组讨论:谈们谁说的对?4、独立完成:算一算他们分别得了多少分?到底谁获胜?(1)计算淘气的总分24+30+41=95先与同桌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再向全班同学汇报。

可以用竖式计算:2 4+ 3 0————5 4先把前两个数抄写来,相同数位要对齐再进行计算,得数是53。

在54 的下面对齐数位写出41,54与41相加,先算各位,在算十位。

结果是95、5 4+ 4 1————9 5也可以把三个数字都抄下来,相同数位对齐,再进行计算。

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加与减全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

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加与减全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

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加与减全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第一单元加与减第一课时谁的得分高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

教学目标:1、掌握两级的运算顺序和用竖式计算的书写方法。

2、培养工整书写,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发现数学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竖式计算的简便写法和利用竖式计算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与方法:课件。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老师谈话导入。

课件出示:教材第2 页情境图及成绩统计表。

师:这是淘气和笑笑进行套圈比赛的成绩记录。

观察这张表你了解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讨论,自主发言学生可能会说:淘气第一次得24分,第二次得30分,第三次得41分。

淘气第一次得24分,笑笑第一次得23分,淘气第一次得分比笑笑高。

淘气第二次得30分,笑笑第二次得44分,笑笑第二次得分比淘气高。

淘气第三次得41分,笑笑第三次得29分,淘气第三次比笑笑高。

师:同学们发现数学信息真不少。

还有同学看出了淘气的得分两次超过了笑笑,真细心!二、自主探究1、进行估算课件出示:教材第2 页对话情境图。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对好朋友因为比赛的输赢发生了争执,你觉得他们谁说得对呢?为什么?生讨论,汇报。

2、尝试计算。

师:刚才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做了粗略的比较,觉得笑笑说得有道理,可能是笑笑获胜了。

那么到底谁获胜了呢?让我们来算一算,看结果是怎样的。

先计算淘气的总分吧!学生试做,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方法。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得?学生可能出现多种计算方法:无论学生做出怎样的方法,教师都应给予肯定。

三个数连加的竖式以前没有用过,如果交流不出来,教师可作为参与者交流。

提示学生观察:由于这三个数中有一个是整十数,计算时,采取竖式和口算结合的方式比较简单。

师: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淘气的得分是95分,现在大家再计算一下笑笑三次一共得多少分?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并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学生分小组交流计算结果和方法。

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第一单元加与减练习一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第一单元加与减练习一教学设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养成认真听讲、积极发言的良好习惯。
2.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鼓励学生克服困难,独立思考,形成自信、自主的学习态度。
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使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上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对20以内的数字有了较为熟悉的认识,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但在运算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运算速度慢、准确性不高、对运算规律理解不深等问题。此外,学生在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也有待提高。针对这些情况,本章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完成课本练习一中的全部题目,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注意运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2.结合生活实际,设计至少两个加减运算问题,并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如画图、列式等,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3.家长协助学生进行一次“家庭购物”活动,让学生负责计算购物清单中的总价,并计算找回的零钱。此举旨在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1.注重基础知识巩固,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熟练掌握20以内的加减运算。
2.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加强学生对加减运算规律的理解,培养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5.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在团队中的沟通与协作水平。
-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讨论给予及时反馈,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加与减∣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加与减∣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加与减∣北师大版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加与减∣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第一单元的加与减。

我们将学习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并通过实际例题来巩固所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掌握它们的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是学生对于加法和减法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重点是学生能够正确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PPT、黑板、粉笔、练习本等教具和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通过一个实际情景,例如:“小明的妈妈买了3个苹果,又买了2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思考。

2. 例题讲解:我通过PPT展示一些加法和减法的例题,并进行讲解。

例如,我讲解如何计算“2+3”、“42”等。

3. 随堂练习:我在讲解完例题后,给出一些类似的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

例如,“5+2”、“74”等。

4. 小组讨论:我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如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如“小明有5个糖果,他给了小红2个糖果,他还剩下多少个糖果?”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设计了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包括加法和减法的符号、运算方法以及一些实际问题的例子。

七、作业设计为了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我布置了一些作业题目。

例如,“2+3=?”、“42=?”等。

同时,我还准备了一些答案,以便学生能够及时核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进行了反思,认为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良好。

学生对于加法和减法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并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然而,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时还存在一些困难,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关注和指导。

对于拓展延伸,我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进行加法和减法的练习,并尝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同时,我也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阅读材料,让他们深入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应用和发展。

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加与减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

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加与减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

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加与减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一加与减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是在已经学习了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三个数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

教材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两步运算的运算顺序,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这既是对以前学习加减法知识的延伸拓展,又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三位数及多位数加减法的基础,在整个小学阶段的一级运算中具有重要的纽带作用。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过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这次着重学习运算中的竖式计算。

也就是说学生基本掌握了竖式计算的法则,继续运用以前学过的计算法则计算。

因此,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就能很好地解决类似的教学问题。

教学要求1.掌握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用竖式计算的书写方法。

2.会用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培养书写工整,计算认真的好习惯。

4.培养发现数学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建议1.充分利用情境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实际生活中确实存在着需要用连加、连减或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的问题。

教学时要充分发挥教材情境图的作用,首先要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切实感受这些画面中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此外联系画面思考所计算的问题,使抽象的加减法计算变得生动具体,也进一步体现了加减法计算在生活中的适用性。

2.以旧引新,突破难点。

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是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更是本单元教学的基础,且以前学习的一位数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的解题思路,更为本单元的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课时安排1谁的得分高1课时2秋游 1课时3星星合唱队1课时4练习一1课时谁的得分高。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1单元-加与减精品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1单元-加与减精品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1单元-加与减精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一单元,主要内容是加与减。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加减法的基础,对于学生后续学习数学知识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材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实际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概念,学会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和识数的能力,但是对于加减法运算还是初次接触,需要通过具体的事物和例子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很高,但是由于个体差异,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不尽相同,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学会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学会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原理,能够灵活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概念。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准备教学课件、教学素材和教学道具。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课本、练习本和文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加与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加减法的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具体的例子,呈现加减法的运算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概念。

教师可以运用教学道具和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加减法的过程。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加减法的实际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际运算,巩固对加减法的理解和掌握。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加与减第1课时 谁的得分高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加与减第1课时 谁的得分高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加与减第1课时谁的得分高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一单元加与减的第一课时,“谁的得分高”。

我们将通过比较两组数据,学习如何用加法和减法来计算每组的总分,并比较得分的高低。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计算两组数据的得分,并比较高低。

3. 学生能够培养基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比较两组数据的得分高低。

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在不同的情况下,如何选择合适的加减法来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将会通过一个有趣的体育比赛情景来引入本课时的内容。

比如,我会模拟一场篮球比赛,让学生看到两支队伍的得分情况。

2. 讲解与示范:我会通过课件和计分板,向学生展示如何用加法和减法来计算两支队伍的得分。

我会详细讲解每一步的计算方法,并让学生跟随我的示范一起做。

3. 小组讨论:我会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在不同的情况下,如何选择合适的加减法来计算得分。

每个小组将会得到一些卡片,上面有不同的得分情况,他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加减法来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在学生理解了基本的计算方法后,我会给他们一些随堂练习,让他们独立完成。

这些练习将会覆盖本节课的所有知识点。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会简洁明了,主要包括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和比较得分高低的规则。

七、作业设计作业将会包括一些计算得分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比如,我会给出两组数据,让学生计算每组的得分,并比较哪一组的得分更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是否掌握了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他们是否能够理解如何比较得分的高低。

对于那些还没有完全理解的学生,我将会提供额外的辅导。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的加减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这就是我对于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加与减第1课时“谁的得分高”的设计。

北师大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加与减》复习教案

北师大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加与减》复习教案

《加与减》单元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加与减》。

二、教学目标:1.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学与日常生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读懂情境图中或表格中蕴含的数学信息,会分析数量关系,并运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能有条理地叙述自己的思考过程,能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①能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②运用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运用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配套资源:《加与减》ppt课件《加与减》专项突破五、学习设计(一)课堂设计思维教育应该跟上知识教育,因为思维是知识的本源,是生产知识的机器。

可以说思维学习比知识更重要。

学习运算是为了解决问题,不是单纯的为了计算而计算。

引导学生学会“从头到尾”的思考问题,如何提取信息、如何思考问题、如何寻找计算算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学生明确运算顺序是计算教学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结合生活经验明确每一步计算的实际意义,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1.收集信息、解决问题(100以内的连加)师:同学们,这个表是我国运动员在近几届奥运会上获得的奖牌数,从图中你可以发现什么数学信息?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什么数学信息?出示课件图:通过情境引入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复习,在这个表中蕴含了丰富的数学信息。

解决问题的前提是能够正确的收集信息。

师:该如何列算式呢?这个结果是多少?可以怎样计算?出示课件图:100以内连加的计算方法:(1)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2)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用所得的和与第三个数相加;②列一个竖式直接把三个数相加,相同数位对齐,个位满几十就向十位进几。

2.收集信息、解决问题(100以内的连减)师:大家回答的都很优秀。

2008年一共获得10枚奖牌。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加与减》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加与减》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加与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加与减》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以及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对数字有一定的认识,但加减法的运算还是一个新的学习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进行加减法的运算,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会正确进行加减法的运算。

2.难点:学生能够解决一些实际的加减问题,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2.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图片、实例等,用于引导学生学习。

2.学具:准备一些小卡片、小动物模型等,用于学生操作。

3.练习题:准备一些实际的加减问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些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用小卡片、小动物模型等进行实际操作,巩固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实际的加减问题,学生独立解决,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决一些复杂的加减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加减法的理解。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1单元-加与减精品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1单元-加与减精品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1单元-加与减精品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讲述了加与减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加与减的含义,掌握加与减的运算方法,并能运用加与减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建立加与减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字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加与减的概念和运算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困惑,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练习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运算能力不同,需要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加与减的含义,掌握加与减的运算方法,并能运用加与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实例和练习,学生能够培养数学思维和运算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加与减的概念,掌握加与减的运算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加与减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运算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具体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运算能力。

同时,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合作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小物品,如玩具、图片等,用于展示实例和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2.教学材料:准备一些练习题和实际问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教具展示一些实际场景,如玩具堆、水果盘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物品有几个?”“如果再加入一个物品,总共有几个?”等,引起学生对加与减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或黑板,呈现一些加与减的实例,如3个苹果加上2个苹果等于几个苹果,5个橘子减去2个橘子等于几个橘子等,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

第1单元 加与减-2022-2023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第1单元 加与减-2022-2023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第1单元加与减一、教学目标1.能够掌握加减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准确地做加减法运算。

2.能够灵活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增强数学兴趣和信心。

二、教学重点1.加减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能够准确地做加减法运算。

三、教学难点1.灵活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增强数学兴趣和信心。

四、教学内容1. 加法1.1 加法的概念加法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例如:3 + 4 = 7,其中3和4是被加数,7是和。

1.2 加法的运算法则(1)加法满足交换律:a + b = b + a。

例如:3 + 4 = 4 + 3。

(2)加法满足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

例如:2 + (3 + 4) = (2 + 3) + 4。

2. 减法2.1 减法的概念减法是指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后所得的差的运算。

例如:5 - 3 = 2,其中5是被减数,3是减数,2是差。

2.2 减法的运算法则(1)减法没有交换律。

例如:5 - 3 ≠ 3 - 5。

(2)减法满足结合律。

例如:12 - (6 - 3) = 12 - 6 + 3。

3. 综合运用3.1 加减法的性质(1)加法的逆运算是减法,减法的逆运算是加法。

例如:7 + 3 = 10,10 - 3 = 7。

(2)加零数等于原数本身。

例如:5 + 0 = 5。

(3)减零数等于原数本身。

例如:5 - 0 = 5。

3.2 加减法的应用(1)用加法和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例如:小明有5本书,他又买了3本书,现在他有几本书?小明有5本书,他又买了3本书,他现在一共有8本书。

(2)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小明走了5公里,回来又走了3公里,他现在走了多少公里?小明走了5公里,回来又走了3公里,他现在一共走了8公里。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板书、口头解说的方式,依据课文内容进行讲解。

2. 互动法采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提问、教师回答等方法,使学生参与其中,达到互动的效果。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加与减》教案新北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加与减》教案新北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加与减》教案新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2.让学生能够运用加法和减法进行简单的计算。

3.引导学生发现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1.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2.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2.正确运用加法和减法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实物小道具。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导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发学生对加法和减法的认识。

2.教师利用实物或图片对加法和减法进行简单的演示,让学生能够形象地感受到加法和减法的意义。

Step 2:讲解1.对加法和减法的概念进行简单的解释,引导学生正确理解。

2.引导学生发现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如加法是增加,减法是减少。

3.介绍加法和减法的符号及运算方法,让学生能够正确运用。

Step 3:练习1.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对加法和减法的理解。

2.通过练习题的形式让学生熟练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Step 4:归纳1.复习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回顾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及运算方法。

2.引导学生总结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Step 5:拓展1.在学生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后,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解决一些需要思考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Step 6:作业布置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完成并批改。

Step 7: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巩固学生对加法和减法的理解。

北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 加与减 练习一 教案

北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 加与减 练习一 教案
第4页共5页
反思 是学习的主人,教室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领导者和合作者,不单单是知识的传授者,在教 学中教师要特别体现引导学生思考和寻找眼前的问题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体验之间的关联方 面。提供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的机会,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的情境与空间。
第5页共5页
分析 经验使学生明白,什么是有价值的数学信息。
教学 策略 教学 内容
经历探索连减计算方法的过程,能从具体的情境中获取信息,发现问题。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 教科书第 8-9 页
1.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教学 目标
2.培养书写工整,计算认真的好习惯。 3.培养发现数学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北师二上第一单元《加与减》
练习一
课题
练习一
课型
新授课
教材 分析
通过学生在已有的 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连减法计算,教材注重利用情境图发展学 生获取有价值的数学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复习本单元学过的知识,巩固和提高学生理解算式中每 一步的实际意义,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学情
二年级学生思维依旧是形象思维为主,通过表象认识事物远远多于抽象认识。所以应结合学生的生活
师:先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一下,梳理好了请一个代表汇报,与大家分享。
二、 探究 新 知, 经历 过程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想法。 组织交流,学生可能会说: ·连加、连减用竖式计算时写成一个竖式比较简便。 ·加减混合运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并且比较简便。 ·计算加减混合运算一般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
第1页共5页
师:学习了加减混合运算,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你有什么想法呢? 生:运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先算加法,再算减法;有时却完全运用连减 就能解决问题。 师:说得非常好,就应该把我们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现在我们就试试吧! (课件出示教材第 8 页第 1 题右面的习题) 师:同学们,仔细看看,你们了解了什么? 生 1:做成这只猫头鹰用了三种瓜子。 生 2:一共用了 80 粒葵花子,西瓜子比葵花子少 25 粒,南瓜子比西瓜子少 39 粒。 师:你想知道什么问题呢? 生:淘气用了多少粒南瓜子? 师:是啊,用了多少粒南瓜子呢?试一试:用我们所学的知识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指导,了解不同的算法后,组织学生交流。 学生可能会说: ·80-25-39=16(粒)。我是想葵花子 80 粒,西瓜子比葵花子少 25 粒,就要减去 25 得到西瓜子的粒数;南瓜 子比西瓜子少 39 粒,就要再从西瓜子的粒数里面减去 39 才是南瓜子的粒数。 ·我觉得因为“西瓜子比葵花子少 25 粒”“南瓜子比西瓜子少 39 粒”,就说明南瓜子最少,实际就是比 葵花子少 25+39=64(粒),所以可以从 80 里面减去 64 得出用了 16 粒南瓜子。 如果学生没有提出第二种方法,教师可以适当介绍。 【设计意图:在学生讨论得出规律后,要适时进行练习,使学生在练习中能够学以致用,体会到数学的应用 价值。】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加与减教案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加与减教案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加与减教案一、内容概述本单元的教学主题是加与减,主要围绕着二年级上册数学的基础运算展开。

教学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的加法和减法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为后续的数学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内容包括:认识加减法的基本含义,掌握简单的加减法运算方法,理解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等。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基础的数学运算技巧,同时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本单元主要分为几个小节:从数的相加入手,让学生了解加法的意义及基本计算方法;接下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介绍减法概念及其应用;通过动手操作和实际情景的运用加深学生对加减法概念的理解和运算技能的掌握;最后通过练习题目的解答,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通过这样的安排,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加与减的知识,掌握相关的数学技能。

1. 介绍本单元的教学背景和目标,强调加减法在数学中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进入二年级上册的数学学习,学生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基础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技能,例如数的认识、数的比较、数的排列等。

在此基础上,本单元将进一步深化学生的运算能力,从简单的数的基础运算转向加与减的实际应用,帮助学生建立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

学生应掌握基本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能够熟练计算一定范围内的加减法题目。

此外学生需要理解加减法的基本含义和实际应用,能够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小组合作、观察思考等方式掌握加减法运算,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应用数学的自信心。

加减法作为数学的基本运算之一,不仅在数学学科内部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无论是购物计算、时间计算,还是长度和重量的计量,都离不开加减法。

因此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是让学生认识到加减法的重要性,并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加减法。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加与减第2课时 秋游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加与减第2课时 秋游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加与减第2课时秋游北师大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一单元加与减的第2课时,秋游。

我们将通过实际情景,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学会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加减法的理解。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加减法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学生作业本、练习题、小卡片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今天是秋游的日子,我们班的小朋友们都带了很多好吃的东西。

我请大家来分享一下,你们带了什么好吃的?2. 讲解加减法:同学们,你们看,我这里有一些水果,有苹果、香蕉和橙子。

如果我把苹果和香蕉放在一起,我们就可以数一数,一共有几个水果?(引导学生回答:3个水果)。

这就是加法,我们把两种东西放在一起,看看一共有多少。

那如果我把苹果拿走一个,还剩下几个水果呢?(引导学生回答:2个水果)。

这就是减法,我们从一种东西中拿掉一部分,看看还剩下多少。

3. 实际操作: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小卡片,上面有数字和图片。

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我把一个图片拿走,请同学们算一算,还剩下几个?(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加深对减法的理解)。

4. 例题讲解:我们来看一个例题,小明有3个苹果,妈妈又给了他2个苹果,请问小明一共有几个苹果?(引导学生回答:5个苹果)。

这就是加法,我们把小明原来的苹果和妈妈给的苹果加在一起,看看一共有多少。

5. 随堂练习:请同学们完成练习题,题目是:小华有5个橘子,他吃掉了2个,请问小华还剩下几个橘子?(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巩固对减法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加法:A + B = C减法:A B = C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小明有3个篮球,他又买来了2个篮球,请问小明一共有几个篮球?2. 小华有7个糖果,他吃掉了3个糖果,请问小华还剩下几个糖果?答案:1. 小明一共有5个篮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加与减教学目标:1、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生活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读懂情境中或表格中蕴含的数学信息,会分析数量关系,并运用10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能有条例地叙述自己的思考过程,能计算10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4、在计算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顺联准确计算10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时间:7课时谁的得分高(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从图表叙述的具体情境中提取数学信息,会读表格,发展收集信息的能力。

2、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够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3、能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4、在计算的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够运用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我们一起去玩套圈游戏,看看谁的得分高。

二、探究新知1、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指名口述题意。

2、出示统计表,说一说你从表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淘气 24 30 41笑笑 23 44 293、小组讨论:谈们谁说的对?4、独立完成:算一算他们分别得了多少分?到底谁获胜?(1)计算淘气的总分24+30+41=95先与同桌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再向全班同学汇报。

可以用竖式计算:2 4+ 3 0————5 4先把前两个数抄写来,相同数位要对齐再进行计算,得数是53。

在54 的下面对齐数位写出41,54与41相加,先算各位,在算十位。

结果是95、5 4+ 4 1————9 5也可以把三个数字都抄下来,相同数位对齐,再进行计算。

2 43 0+ 4 1————9 52、计算笑笑的总分。

笑笑的三次成绩分别是23、44、29,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一下小小最后的总分是多少?列式:23+44+29=96结论:淘气95分,笑笑96分,笑笑的总分比淘气的高,所以笑笑赢了。

3、小结;100以内的连续加法,同学们在做题时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个位相加满10,要向前一位进1,三、巩固练习1、竖式计算下面各题34+26+29= 37+28+34= 16+35+57=2、下表是我国运动员在近几届奥运会上获得的奖牌数。

金牌银牌铜牌1996年 16 22 122000年 28 16 152004年32 17 14(1)先估计一下,哪年获得的奖牌多?(2)1996年获奖牌多少块?16+22+12=50(3)2000年获奖牌多少块?28+16+15=59(4)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办,你估计我国运动员将会获得多少金牌?(5)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100以内的连续加法,同学们在做题时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个位相加满10,要向前一位进1,计算时要认真、仔细。

教学反思:也许是刚开学,较多学生度过了一个比较长的暑假,把进位加法忘记了,也就是个位满十,忘记向前进一了。

同时,也有较多的学生忘记了写单位。

但整节课,学生是活跃的,积极的。

很多学生都能认真的积极回答问题。

(谁的得分高)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从图表叙述的具体情境中提取数学信息,会读表格,发展收集信息的能力。

2、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够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3、能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4、在计算的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够运用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口算练习: 54+19 46+27 30+24 54+4343+40 39+28 26+48 13+24+352、笔算练习:1 72 63 5 1 92 43 5 1 8 3 6+ 2 9 + 1 4 + 4 4 + 2 8————————————————二、练一练1、投飞镖比赛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奇思 35 23 30妙想 40 26 20(1)说一说从表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2)你能看出奇思与妙想谁获胜吗?钰同伴交流。

(3)奇思一共得了多少分?妙想呢?2、跳舞小组有17人,唱歌小组有36人,腰鼓组有11人。

三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3、计算24+16+27 49+17+3215+26+44 33+29+254、下表是我国运动员在近几届奥运会上获得的奖牌数。

金牌银牌铜牌1996年 16 22 122000年 28 16 152004年32 17 142008年38 27 23(1)2000年一共获得奖牌多少枚?( 2 ) 2000年一共获得奖牌多少枚?(3) 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三、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教学反思:有些学生不会看表格,需要认真把表格看清楚,理解好。

同时,一部分的学生不喜欢动手算,喜欢口算,而口算时,又忘记进位,或忘记借位。

秋游教学目标:1、能够从情境图中提取数学信息,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2、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连减运算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连减运算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运用100以内数的连减运算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计算24+16+27 49+17+3215+26+44 33+29+25三、探究新知:1、出示主题图,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说图意。

2、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3、两队都上船后船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1)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2)组织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列式的?90-45-25=20(人) 45+25=70(人)90-70=20(人)9 0 4 5 4 5 9 0-4 5 -2 5 +2 5 - 7 0--------- -------- -------------- ----------4 5 2 0 7 0 2 04、70人乘车返回学校,第一辆车上有38人,第二辆车上有24人,还有多少人没上车?38+24=62(人) 70-62=8(人)三、巩固练习:1、计算下面各题。

85-49+27= 57+42-69=64+25-39= 82-45+38=2、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38+42-36= 52-43+77=91-38-25= 97-36+43=46+26+34= 73-49+35=四、总结: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在计算时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时要认真、仔细。

五、教学反思:学生对于题目理解掌握的还是比较好的,喜欢先求出一共有多少人上船,上车,再求有多少人没上船,没上车。

另外的一种思维,学生掌握的不是很好,因为不是很容易理解。

练习课教学目标:1、能够从情境图中提取数学信息,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2、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连减运算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连减运算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运用100以内数的连减运算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竖式计算57+42-69 = 91-38-25= 64+25-39= 82-45+38=38+42-36= 52-43+77= 91-38-25= 97-36+43=二、练一练出示课件1、胡萝卜15元,鱼28元,妈妈带了50元,够吗?(1)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2)张阿姨还剩下多少元?2、计算77-33-25= 96-39-45= 100-91-8 36+27-483、机灵狗不小心把报刊的统计表弄脏了。

一班二班三班四班《儿童报》26 28 34《小画报》32 37 3《小故事》39 40 45 2合计98 99 100(1)哪个班定的报刊最少?(2)二班订了多少分《儿童画报》?(3)三班订了多少分《小画报》?(4)四班订了多少分《小画报》?多少本《小故事》?三、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教学反思:学生对于例题的理解还是掌握的比较好的,但是,对于后面的练一练,感觉就是不会,由于题目太密了,根本连写的地方都没有,而且题目的表格是多种求法,要较详细的讲解,分析,学生才会明白。

特别是第5页练一练的第3题,题目太密了。

星星合唱队教学目标:1、能够在图文叙述的具体情境中获取数学信息,发展分析问题的能力。

2、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发展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准确计算。

教学难点:运用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竖式计算48+42-36= 52-43+77=91-38-25= 97-36+43=46+26+34= 73-49+35=二、探究新知1、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说图意。

2、说一说,合唱队人数比原来多了还是少了?3、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1)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2)组织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列式的?15-9=6(人)52+6=58(人)52-9+15=58(人)5 2 4 3- 9 +1 5————————————4 35 8三、巩固练习1、说一说列式算一算(1)淘气今年8岁,叔叔比淘气大九岁,阿姨比叔叔小五岁,阿姨今年多少岁?(2)图书角原来有75本书,借出46本,还回12本。

图书角现有多少本书?2、竖式计算24+36-19 75-46+25 34+28-4990-65+42 87-69+54 72+25-68四、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教学反思:学生对于例题的理解还是掌握的比较好的,但是,对于后面的练一练,感觉就是不会,由于题目太密了,根本连写的地方都没有,而且题目的表格是多种求法,要较详细的讲解,分析,学生才会明白。

特别是第5页练一练的第3题,题目太密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