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如梦令PPT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如梦令李清照(共8张PPT)

如梦令李清照(共8张PPT)
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 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
喝的大醉而不知
玩够了玩到很晚才划船向回走,
归路。 到回家的路。 这首《 如梦令》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的美的享受。
小船竞相从荷花丛中冲出来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结语
这个爽性的女孩,这一幅生动 的画面,这一幕美丽的情趣, 无不在显露她率真、率性、爽 快而多情的个性,细腻动人, 别是一家。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
兴尽晚回舟, 玩够了玩到很晚才划
船向回走,
误入藕花深处, 却误走入荷花丛中
争渡,争渡, 小船竞相从荷花丛中
冲出来
惊起一滩鸥鹭。 惊得满河滩的水鸟都飞
了起来。
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沉醉不知归路。 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 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 常记溪亭日暮,
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 如金,句句含有深意。开头两句,写沉 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尽”归家,又 “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 流连。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 不尽。 这首《 如梦令》以李清照特有 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 境界优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 的美的享受。
作者简介 初步感知
如想梦象令联想李清照
欣赏感悟

《如梦令》PPT课件3 (共23张PPT)

《如梦令》PPT课件3 (共23张PPT)

如梦令
李清照
如梦令
苏轼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为向东坡传语, 人在玉堂深处。 别后有谁来? 雪压小桥无路。 归去,归去, 江上一犁春雨。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词之为体,要眇(miǎo)宜 修。……诗之境阔,词之言 长。
—— 王国维
如梦令
宋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挫折的名言 1、 我觉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为一点小障碍而不走路呢?——鲁迅 2、 “不耻最后”。即使慢,弛而不息,纵会落后,纵会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的目标。——鲁迅 3、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战胜挫折的名言 1、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2、每一种挫折或不利的突变,是带着同样或较大的有利的种子。——爱默生 3、我以为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邹韬奋 4、斗争是掌握本领的学校,挫折是通向真理的桥梁。——歌德 激励自己的座右铭 1、 请记得,好朋友的定义是:你混的好,她打心眼里为你开心;你混的不好,她由衷的为你着急。 2、 要有梦想,即使遥远。 3、 努力爱一个人。付出,不一定会有收获;不付出,却一定不会有收获,不要奢望出现奇迹。 4、 承诺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美好的东西往往不会变为现实。 工作座右铭 1、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2、 反省不是去后悔,是为前进铺路。 3、 哭着流泪是怯懦的宣泄,笑着流泪是勇敢的宣言。 4、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5、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国学经典名句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7、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青春座右铭 1、爱的力量大到可以使人忘记一切,却又小到连一粒嫉妒的沙石也不能容纳。 2、把手握紧,什么也没有;把手伸开,你就拥有了一切。 3、不在打击面前退缩,不在困难面前屈服,不在挫折面前低头,不在失败面前却步。勇敢前进! 4、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 5、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 激励向上人生格言 1、实现自己既定的目标,必须能耐得住寂寞单干。 2、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 3、为了不让生活留下遗憾和后悔,我们应该尽可能抓住一切改变生活的机会。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加不幸。 5、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你更强。 6、打击与挫败是成功的踏脚石,而不是绊脚石。 激励自己的名言 1、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得不到的收获。 2、销售是从被别人拒绝开始的。 3、好咖啡要和朋友一起品尝,好机会也要和朋友一起分享。 4、生命之灯因热情而点燃,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 5、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 6、有识有胆,有胆有识,知识与胆量是互相促进的。 7、体育锻炼可以(有时可以迅速)使人乐观(科学实验证明)。 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素。(注意:传统观念认为勤奋和机会是成功的要素,但是经过统计学和成功人士的分析得出,乐观是成功的第三要素) 9、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10、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PPT 语文版 (共12张PPT)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PPT 语文版 (共12张PPT)

譬如中国古人形容暮春风物为“绿暗红稀”,以绿代叶,红 代花,暗代茂盛,稀代飘零,已经很妙了,而李清照“绿肥红瘦” 则更妙。因为肥瘦普通用以形容人类或动物,至于花草则万不能 以此加之。今忽曰“绿肥红瘦”,以从来不相联之观念,连结一 处,所以觉得分外令人惊奇。
《象征派的创始者李金发》
三比
李清照两首《如梦令》的异同
二比
哪一组用词表达效果更好?
绿肥红瘦
浓淡Leabharlann 与绿( 暗 ) 红( 稀 )


绿暗红稀春已暮,燕子衔泥,飞入垂杨处。柳絮欲停风不住, 杜鹃声里山无数。 竹杖芒鞋无定据,穿过溪南,独木横桥路。樵子 渔师来去,一川风月谁为主。
这首词的主旨在于表现暮春时节落拓无依的羁旅之愁。上 片浓艳,下片疏淡。 “绿暗红稀”正是李清照《如梦令》中之“绿肥红瘦”, 意味着绿叶成荫,而百花凋落。从“绿”、“红”二字见色彩 之艳丽,而“暗”、“稀”二字,却又给人以迟暮之感,全篇感 情基调已由这四字定下,以下乐景,哀景亦由此发端。“春已 暮”点明时节. 《宋代无名氏〈凤栖梧〉鉴赏 》
积累描写雨后花草树木的古诗词
花重锦官城…… 天街小雨润如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格言 220、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221、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冯两努——香港著名推销商) 222、绊脚石乃是进身之阶。 223、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 224、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225、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226、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227、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228、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29、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230、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231、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 232、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233、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 234、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235、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236、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237、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238、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 239、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40、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爬 241、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242、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243、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244、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245、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246、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247、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248、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249、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250、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如梦令ppt课件

如梦令ppt课件

国际影响
如梦令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有助于提升中华文化的 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词牌的意境
总结词
如梦令的意境深远,通常以描绘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为主,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
详细描述
如梦令的意境通常与梦境、回忆、离别等情感紧密相连,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如“月色” 、“花影”、“小楼”、“玉阶”等,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怀旧 之情。同时,如梦令也常常运用象征、暗示等手法,表达出更深的意蕴和哲理。
二二三”节奏,如“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词牌的句式
总结词
如梦令的句式特点在于其简练明快的语言风格,通过简短的语句表达深沉的情感 和意境。
详细描述
如梦令的句子通常比较短小,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这种简练的句式使得如 梦令更具有一种清新、自然之美,同时也能够更好地表达深沉的情感和意境。
意象表达
通过意象表达情感和思想 ,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
运用修辞
比喻
通过比喻使抽象的概念更 加具体化,增强作品的形 象感。
拟人
将非人类事物人格化,赋 予其人的特征,使作品更 有趣味性。
排比
运用排比句式,增强作品 的节奏感和气势。
表达情感
情感渲染
情感共鸣
通过描绘场景、刻画人物等手法,渲 染情感氛围。
03
如梦令的代表作品
李清照的如梦令
总结词
李清照的如梦令是宋代词坛的杰出代表,她的作品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深受后人喜爱。
详细描述
李清照的如梦令共有五首,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这首词通过描绘溪亭日暮的场景,表达 了作者对逝去岁月的追忆和感慨。李清照的如梦令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 的经典之作。

《如梦令》教学课件(15张ppt)

《如梦令》教学课件(15张ppt)

返回
早期作品,韵调优美,多写闺中生活和离 别相思.公元1127年,北方金族攻破了 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南逃。 李清照夫妇也随难民流落江南。南渡不 久,其夫病死,她精神上受到沉重打 击.1129年金兵南下,她又在浙东亲历变 乱,生活颠沛流离.多年的背井离乡,她 那颗已经残碎的心,又因她的改嫁问题 (张汝州,妄增举数 )遭到士大夫阶层的污 诟渲染,受到了更严重的伤害。此后即 在孤寂中度过晚年.南渡后,深厚的故土 之思, 凄苦的身世之感,一并抒发在她的 作品里,风格突变,社会意义也大了.
注释:
①如梦令:词牌名。
②雨疏风骤:雨点稀 疏, 风声急骤。
③浓睡:沉睡。 ④残酒:残余的酒意。 ⑤卷帘人:这里指侍女。 ⑥绿肥红瘦:绿叶多而 红花少。
译文:
昨夜雨小风急,我从沉 睡中醒来,酒醉没有全 消。试问卷帘的侍女, 她却说海棠花依然如旧。 知道吗?应是绿叶更加 茂盛,红花却已凋零。
绿 肥 红 瘦 : “花瘦,人瘦,因何而 瘦?应是春愁”。
雨夜浓睡-----无忧无虑
主仆问答-----怜惜花叶
纠正误语------活泼多情
惜花伤春
借对酒醒后询问花事 的描写,曲折委婉的 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 春之情。
李清照两首《如梦令》的异同
应 是 绿 肥 红 瘦
知 却 试 否 道 问 海 卷 知 棠 帘 否 依 人 旧
浓昨 睡夜 不雨 消疏 残风 酒骤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
注释 译文
鉴赏
相关图片
李清照(1084~约1155),宋代杰出 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婉约派代表词人。 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合称“济南二安”。 她写的词也独具一格,称“易安体”, 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名字被用作外太 空月球环形山的女性。 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父李格非, 北宋齐州人(驻所在今山东省济南市历 下区),齐鲁著名学者、散文家。母王 氏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很有文学修养, 知书善文。十八岁时,李清照与赵明诚 结婚,夫赵明诚,为吏部侍郎赵挺之子, 历任州郡行政长官。金石考据家。他们 的生活很优裕,收集了大量的书画金石, 共同从事学术研究.

如梦令课件ppt

如梦令课件ppt
如梦令通过意象和语言的运用, 将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 在阅读过程典文学的一部 分,其意境的营造也受到文化背 景的影响,如儒家思想、道家思 想等在如梦令的意境中都有所体
现。
04
如梦令的艺术特色
语言特色
语言明快
李清照的《如梦令》语言 明快,节奏轻快,给人一 种流畅的感觉。
05
如梦令的文学价值与社会影响
文学价值
独特的艺术风格
01
如梦令以其清新脱俗、婉约柔美的独特艺术风格,成为中国文
学中的瑰宝。
丰富的意蕴内涵
02
如梦令的词作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情感和意蕴,传递着作者对
人生的感悟与思考。
重要的文学地位
03
如梦令作为中国文学的重要遗产,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社会影响
语速
根据词的情感和意境,控制语速的快慢。在表达欢快、轻松的情绪时,语速可以稍快一些 ;而在表达悲伤、沉重的情感时,语速则可以慢一些。
配乐与演绎
配乐选择
选择与《如梦令》情感和意境相匹配的音乐 作为背景音乐,以增强朗诵的效果。
演绎技巧
在朗诵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入一些演绎技巧 ,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以增强情感的 表达效果。同时,要注意保持自然、流畅的 演绎风格,避免过于夸张或刻意的表演。
03
如梦令的词句解析
词句结构
01
02
03
词牌名
如梦令是词牌名,常见的 如梦令有五种不同的格式 ,包括单调、双调、三叠 和四叠。
句式结构
如梦令的句式结构通常为 七言一句,每首词由若干 句组成。
韵律要求
如梦令的韵律要求严格, 每句最后一个字必须押韵 ,且平仄交错,节奏感强 。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PPT课件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PPT课件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宋·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注释: 如梦令:词牌名。 雨疏风骤:雨点稀疏,晚风 急猛。 疏:指稀疏。 浓睡:酣睡 残酒:尚未消散的醉意。 浓睡不消残酒:虽然睡了一 夜,仍有 余醉未消。 卷帘人:有学者认为此指侍 女。 绿肥红瘦:绿叶繁茂,红花 凋零。
女主人公为什么不自己去看看,却问 卷帘人?“试问”的“试”字反映了作者 的什么心理? `
女主人公昨夜就已知道,经过风雨之后, 今朝的海棠定是落红满径了。之所以试问,不 是真有疑问,而是自己不忍亲见落花的悲惨, 一个“试”字,将这种复杂的心理委婉地传达 出来。贴切入微,曲折有致。
“试问”的结果如何呢?“却” 字有何内涵?
山东济南人。父亲李格非为当时时著名学者, 母亲王氏也是擅长诗文。李清照通晓音律,长 于诗词,工散文,能书画,是位才华出众的女 词人。十八岁嫁给太学士赵明诚为妻。早期生 活优裕,夫妻和谐,情趣相投,家庭美满,与 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走近李清照
公元1127年,金人的铁锤砸烂了京都汴京 的琼楼玉苑,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 高宗赵构仓皇南逃,重新立国,史称南宋。李 清照夫妻二人也被迫逃离山东青州故乡,辗转 南渡到建康(今南京市)。明诚家在青州,有 书册十余屋,被金兵洗劫一空。 公元1129年8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 四十六岁。
赏析
当此芳春,名花正好,偏那风雨就来逼 迫了,心绪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 酒吃得多了,觉也睡得浓了。悠悠然醒来, 天已大亮。但昨夜之思,却已然如隔在胸, 所以一起身便要询问意中悬悬之事。因而, 她急问清算衡宇、启户卷帘的侍女:海棠花 何样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还不错, 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变!”女主人听了, 嗔叹道;“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 是红的见少,绿的见多了吗!?”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ppt课件(22页)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ppt课件(22页)

(1)这首词记叙了一件什 么事? 词人的一次郊游 (2)词人写作的是当天的 事吗? 不是,“常记” (3)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季 节? 夏天,“藕花深处” (4)词人是一个人去的吗? 不是,“争渡” (5)为什么会误入? “沉醉” (6)为什么词人会常想起 这件事呢?
有趣,值得回味
地点: 溪亭

时间: 日暮
翻译:
昨儿夜里下起稀疏雨水,但吹着阵 阵强风,乘着酒醉酣睡,一觉醒来仍 解消不了残剩的酒意。惺忪之际问着 来卷帘的侍女,却回道:海棠花还是 照旧如常。你知道吗?你知道吗?应 该是绿叶肥嫩、红花憔悴呀。
简评:
这首小词委婉地 表达了作者怜花惜 花的心情,也流露 了内心的苦闷。词 中着意人物心理情 绪的刻画。以景衬 情,委曲精工。轻 灵新巧而又凄婉含 蓄。极尽传神之妙。
情节: 沉醉 回舟 误入 惊起 诗情 景致: 彩亭 碧水 红荷 银鸥 画意 白鹭 晚霞
记 事件: 醉归
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美好事物的情操。
词人回忆了一
次愉快的郊游情 景,因醉在归途 中误入藕花丛中, 把栖息的水鸟都 吓飞了。表现了 作者早期生活的 情趣和心境。
“兴尽”是用“兴尽而返”的典故:
明确:你哪里懂得,娇嫩的海棠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么能经得起狂风骤雨呀。表明词人对窗外 景象的推测与判断,暗含着“必然是”和 “不得不是”之意。含有不尽的无可奈何 的惜花情在,可谓语浅意深。
“绿肥红瘦”历来为人称道,说说 好在哪些方面?
三.艺术特色
• 1.这首小令写法别致。曲折委婉,意境层层叠进, 虽只六句,却几度转承,时时宕开一笔; • 2.通过主人公与“卷帘人”的对话来展开全文。 这种写法,真实可感,画面感强;行文上显得紧 凑而有内容; • 3.成功地运用代指手法。以“绿”“红”代指叶 和花,以“肥”“瘦”代指多少,语言凝练,生 动鲜活 。

如梦令-李清照PPT课件

如梦令-李清照PPT课件

.
11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 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 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
.
12
结语
这个爽性的女孩,这一幅生 动的画面,这一幕美丽的情 趣,无不在显露她率真、率 性、爽快而多情的个性,细 腻动人,别是一家。
.
13
念堂。
.
20
推荐:豪放派代表,苏轼的词。 《江城子·密州出猎》、 《念奴娇·赤壁怀古》、 《水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头·明月几时有》。
.
21
.
14
昨天夜里雨点虽然稀疏, 但是风却使劲吹不停,我 酣睡一夜,醒来之后依然 觉得还有一点酒意没有消 尽。于是就问正在卷帘的 侍女,外面的情况如何, 她只对我说:“海棠花依旧 如故”。知道吗?知道吗? 应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
.
15
一剪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diàn) 秋。轻解罗裳,独 上兰舟。云中谁寄 锦书来,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小船竞相从荷花丛中冲 出来
惊得满河滩的水鸟都飞 了起来。
.
8
.
9
“常记”明确表示追述,表达作者对游玩的眷恋,地点在“溪亭”,时间是“日 暮”,
作者饮宴 大 醉 ,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沉醉”二字 显 露了 作者心底的欢愉,闺中友情,美丽的风景,游玩兴致,无不让人陶醉。 “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留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 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
生活和思想感情。代表作 《一剪梅》、《如梦 令》 、 《醉花阴》等 。 晚 期 有《声声慢》 等。
.
5
.
6
常记溪亭 日暮,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如梦令》课件(共35张PPT)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如梦令》课件(共35张PPT)
疏通词意
常常,经常
溪边的亭子。
太阳落山,时候已经不早。
大醉,形容醉的程度深。
回家的路
乘船而归
游兴得到满足
不小心
荷花。
奋力把船划出去

水鸥和白鹭的总称
依旧记得经常出游溪亭,一玩就玩到日暮时分,深深地沉醉,而忘记归路。一直玩到兴尽,回舟返途,却迷路进入藕花的深处,怎样才能划出去,船儿抢着渡,惊起了一滩的鸥鹭。
第二层,三、四两句写误入藕花丛中。“尽兴晚回舟”,我们好像看到诗人踉踉跄跄从亭子上走下来,解开拴船的绳索,撑开小船向前去。划呀,划呀,可是,酒喝多了,头脑不太清醒,船到底划向哪里,诗人也许不太明白。由于酒后发力,用力过猛,小船儿一头撞进了藕花丛中,“误入藕花深处”,却将一叶扁舟摇荡于盛放的荷花丛中。“误入”这里把诗人酒眼朦胧醉的憨态全部写出来。这里把自己原来的主观愿望与酒后的`神志模糊,作了对比与交待。又照应开头的“常记”(长久记忆),因为这首词遥追忆。
热爱生活
热爱美好事物
研读探究
1、作者为什么会“不知归路”呢?
诗人“不知归路”,一是因为酒醉, 二是因为她尽兴而心醉。
2、炼字“惊起一滩鸥鹭”一句中“惊”字的妙处。
“惊”字既暗写了船行的快,又生动地写出停栖在小洲上的水鸟被吓得惊慌失措的情态。
4、展开联想与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画面。
我喜欢的原因
我感受到了词人带来的是巨大的惊喜和深深的陶醉。花香、酒气,使词人暂时摆脱了封建社会名门闺秀的重重枷锁,显现出她开朗、活泼,好奇、争强好胜的少女的天性。
于是有争渡之举。当读到“惊起一滩鸥鹭”时,我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生命活力。
夏日绝句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如梦令》ppt课件

《如梦令》ppt课件

词的意境
李清照的词注重意境的创 造,善于运用自然景物和 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来表现 情感。
02
《如梦令》的词意解析
词句解析
总结词
对词中每个字、词进行深入解读 ,探究其含义和用法。
详细描述
这首词中的每个字、词都有独特 的含义和用法,通过对这些字、 词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 整首词的含义和意境。
意象解析
》的意境和美感。
现代视角下的文化解读
总结词
从现代文化视角出发,探究《如梦令》 所反映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
女性形象与社会地位
分析《如梦令》中女性形象所反映的 社会观念和文化价值,以及现代女性 在其中的共鸣。
历史背景与文化传承
探讨《如梦令》所处的历史背景和文 化传承,以及它对现代文化的影响和 启示。
宋代女性文学地位得到一定程度的提 高,出现了不少优秀的女诗人,《如 梦令》作者李清照便是其中的代表。
词的兴起与发展
词作为宋代文学的主要形式之一,逐 渐兴起并发展成熟,为《如梦令》的 创作提供了良好的文学环境。
个人背景
01
02
03
李清照生平
李清照生于书香门第,自 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为后 来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
历代评价
清代评价
清代文学家评价《如梦令》为 “词中神品,千古绝调”,对其
艺术价值给予了高度肯定。
现代评价
现代文学史家认为,《如梦令》 以其深刻的情感和思想内涵,展 现了作者的高尚情操和卓越才华。
国外评价
国外文学评论家也给予了《如梦 令》高度评价,认为其具有世界
文学的品质和价值。
与其他作品的比较
与《声声慢》的比较
02
通过讲解、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词的意境

如梦令ppt课件

如梦令ppt课件
情感的表达作用。
如梦令的鉴赏价值
文学价值
如梦令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具有极高的文学价 值,其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 。
艺术价值
如梦令所呈现出的音乐、绘画、舞蹈等方面的艺术美感, 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珍品之一。
历史价值
如梦令作为中国古代历史的见证之作,具有极高的历史价 值,其反映的历史事件和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内容,对于我 们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如梦令的艺术特色
语言优美
如梦令的语言优美、清新、自然,常常以简练、明快的语言来表 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意境深远
如梦令的意境深远、悠长,常常以细腻、柔美的笔触来描绘自然景 物或日常生活,使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结构紧凑
如梦令的结构紧凑、精炼,常常以短小精悍的形式来表达诗人的情 感和思想,使诗歌更加易于记忆和传唱。
04 如梦令的鉴赏与解读
如梦令的鉴赏角度
文学角度
从文学的角度欣赏如梦令,关注 其语言、结构、意境等方面的特 点,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和思
想。
艺术角度
从艺术的角度欣赏如梦令,关注其 音乐、绘画、舞蹈等方面的艺术表 现形式,以及作品所呈现出的艺术 美感。
历史角度
从历史的角度欣赏如梦令,关注其 时代背景、历史事件、文化背景等 方面的内容,以及作品所反映的历 史风貌。
这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它以清新淡雅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清新明丽的溪亭日暮图景,表达了作者愉悦欢快、 热爱生活的情感。
秦观的《如梦令·遥夜沉沉如水》
这是秦观的代表作之一,它以深沉哀婉的语言,描绘了一个静谧深沉的夜晚景象,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思念故 人的情感。
03 如梦令的创作背景与情感表达

《如梦令》ppt课件

《如梦令》ppt课件

走近作品
创作背景
此为忆昔之词,非当时当地所作。李清照十八岁之前到汴京,二十四岁时,翁 舅赵挺之被罢相,不久她便随丈夫赵明诚“屏居乡里十年”,离开京城到了青 州,也离开了与她有诗词唱和之谊的前辈晁补之、张耒等人。赵明诚是金石学 家,“屏居”初年,李清照的创作雅兴,一度转移到与丈夫共同搜集、整理、 勘校金石书籍方面。所以此词当是作者结婚前后,居汴京时,回忆故乡往事而 写成的,也就是词人十六七岁至二十三四岁之间的作品。细审作者行实,此词 大致可系于她十六岁(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之时,是时她来到汴京不久 ,此词亦当是她的处女之作。
跟踪检测
2.“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 夸张。“万里”极言作者所见大地之广、长江之远。
跟踪检测
二、读《如梦令》,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请简要概括这首词的语言特点。 这首词用词简练,平常的口语一般,娓娓道来;朴素平易不事雕琢, 富有一种自然纯净之美。但却画面感很强,意境悠远,极富生活气息。
内容展示
诗词翻译
还记得那次在溪边亭中游玩,日色已暮,沉迷在优美的景色 中忘记了回家的路。尽兴以后大家乘着夜色赶快掉转船头, 却不料走错了路,小船划进了藕花深处。怎么出去呢?怎么 出去呢?叽喳声、惊叫声、划船声惊起了一滩鸣鹭。
主旨点睛
这首词回忆了词人早年经久不忘的一次溪亭畅游经历 , 表现 了词人开朗奔放的性格 , 潇 洒 飘逸的风姿 , 表达了词人对往 昔生活的怀念之情。
如 梦 令
(宋)李清照
走近作品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约1151),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 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 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 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 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 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 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
一比
你认为哪种主题更合适?
A表达了词人寂寞的心情和浓浓的感伤 B表现了词人活泼好逗,情趣雅致的性格 C……
注释:
①如梦令:词牌名。
②雨疏风骤:雨点稀 疏, 风声急骤。
③浓睡:沉睡。
④残酒:残余得酒意。 ⑤卷帘人:这里指侍女。 ⑥绿肥红瘦:绿叶多而 红花少。
鉴赏:
这是一首清新可喜的小词。清晨女诗 人从沉睡中醒来,还带着一些酒意,隐 约记得夜间曾听见急风夹杂着雨点敲打 窗户,不由得担心正在盛开的海棠花。 赶紧问正在卷帘得侍女,侍女回答:海 棠还和昨天一样。女诗人显然不满意侍 女的粗心,有些埋怨地说:“知道吗? 经过一夜风雨,现在应该是绿叶多红花 少啊。短短地一问一答,把女诗人对落 花的痛惜、对春天的留恋表达得淋漓尽 致。尤其是最后一句,诗人不说叶多花 少,而说“绿肥红瘦”,非常传神。
故土之思,凄苦的身世之感,一并抒
发在她的作品里,风格突变,社会意
义也大了。
李清照纪念馆
在济南趵突泉公园内漱玉泉 北侧、柳絮泉东,有中国历史 上杰出的女作家,婉约派词人 的卓越代表李清照的纪念堂。
因她有《漱玉集》在世, 后人便依此确定她的故居就在 漱玉泉畔。纪念堂系仿宋建筑, 大门上挂着郭沫若写 的“李清 照纪念堂”匾额,堂前还有他 题定的楹联:“大明湖畔趵突 泉边故居在垂柳深处;漱玉集 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者,丈夫赵明诚是宰相赵挺之之子,
历任州郡行政长官。他们婚后的生活
很优裕,收集了大量的书画金石,共
同从事学术研究。南渡不久,其夫病

死,她精神上受到沉重打击。1129年 金兵南下,她又在浙东亲历变乱,生

活颠沛流离。此后即在孤寂中度过晚
简 介
年。她工诗能文,所作词尤为宋朝一 大家。早期作品,韵调优美,多写闺 中生活和离别相思;南渡后,深厚的
下一页
二比
哪一组用词表达效果更好?
绿肥红 红( 稀 )


THANKS
FOR WATCHING
演讲人: XXX
PPT文档·教学课件
如梦令


应 知 却 试 浓昨 令
是 否 道 问 睡夜
绿 海 卷 不雨 肥 知 棠 帘 消疏 红 否 依 人 残风 瘦 旧 酒骤
李 清 照
《孟子》曰: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是以论其知世也。”
知人论世
要讨论作者所处的时代,才能了解作者
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
济南人,父亲李格非是当时著名的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