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发展三个时期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合集下载

日本90年代末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启示

日本90年代末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启示

中日出口贸易额占GDP的比重对比
7、资金外流
• 国内投资环境恶化,2011年6月,一批批中国投 资客已络绎成为加拿大温哥华等地的房地产投资 者与美国加州豪宅、酒店、旅馆的买家。 • 日本泡沫经济时日本买家亦曾经大肆进入美国的 房地产市场。
第三,日本经济的繁荣和萧条对中国的启示
• 经济繁荣的启示
• 经济衰退的启示
政府的贡献
在政府主导下,50年代后期,日本的经济完全恢复, 1956年日本制定“电力五年计划”,建立电力工业和用石 油取代煤炭,由此带来的良好影响带动了耐久性消费,出 现的战后第一次经济发展高潮,时称神武景气。 1958年后,政府开始引导企业生产如汽车,电视等家 用电器和钢铁,出现了第二次经济发展高潮,称为岩户景 气。 当日本申办成功1964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后,日本 政府耗资达30亿美元,用作兴建运动场馆,以及修建相关 配套,如交通设施及供水系统,日本为了东京奥运的直接 场馆投资为295亿日元;而间接投资(公路、地下铁等交通 建设、上下水道铺建等)则达9,600亿日元。房地产市场迅 速发展,再一次拉动了经济,时称奥运会景气。
日本民众消费投资趋向
• 图为2013年4月22日,杭州某首饰有限公司黄金展 厅内,一位带着耳塞避免干扰的工作人员躲避疯 狂的顾客。
6.出口导向型经济
中国(过去十年)和日本(80年代)的经济都受益于出口导 向型增长,而内需不足。 中国出口占全球出口总额从2000年的4%上升到2012 年的11%,超过了日本的峰值水平(1986年出口占全球的 9.8%)。
5.00
4.00 3.00 2.00 1.00 0.00 1975 1977 1979 1981 1983 1985
泡 沫 经 济
1987 1989 1991 1993 1995 1997 1999 2001 2003

日本市场经济模式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日本市场经济模式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日本市场经济模式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日本市场经济模式曾被誉为创造了亚洲奇迹,堪称各个国家在本国经济发展中的一块模版。

20世纪5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表现出持续的高涨,发展势头锐不可当,仅仅只用了几年的时间就恢复了战前的经济水平,所以一度被西方国家认为是“经济奇迹”。

但是,从80年代开始,日本经济就开始出现大滑坡,并且又如之前经济持续增长一样表现出持续的不景气。

在短短的时间内日本经济将成功与失败两方面先后展现,为我们全面认识日本市场经济模式提供了正反两方面资料,也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经验和教训。

中国和日本同属于东亚文化背景下的国家,在经济模式与发展战略的选择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全面认识日本市场经济模式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创造了制造业辉煌的日本市场经济模式日本的市场经济模式在二战后经过50年代的经济恢复,在60、70年代的高速增长中,逐渐定型。

从构成经济增长的各要素的关系看,日本市场经济模式有以下一些特征:(一)日本的市场经济是典型的政府导向型市场经济模式政府导向型的市场经济主要表现为政府对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向和配置方式具有更大的权利。

日本政府主要通过政府引导、政府保护企业、政府政策调配等途径对社会资源配置进行调控。

(二)日本的市场经济是对国际市场高度依赖的外向型经济从50年代开始,日本就确立了“贸易立国”的经济发展战略。

而后日本利用欧美国家和西欧国家进行产业调整的机会,抓住有利时机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对外贸易体制,实现了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

所以战后日本市场经济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在“贸易立国”战略指导下走向国际化的过程。

(三)日本的企业制度是一种团队精神很强的企业制度从古代社会遗留下的依附关系,在市场竞争的压力和日本特定文化的背景下,变成了员工对企业、小企业对大企业、大企业对银行、企业对政府的服从和忠诚关系。

员工对企业的服从和忠诚在日本企业的内部又变成了高度的敬业精神和相互配合的团队精神。

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历程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历程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前沿经济 —




战后 日 本经济发展历程对 中国径济发展的启 示
口 马丛 丛 山西 财 经 大 学 国 际 贸 易 学 院

要: 战后 的 日本 经 济发 展 历程 与我 国现 阶段 的经 济 发 展 状 况 有 很 多相 似 之 处 , 文 在 回顾 战 后 日本 经 济 发 展 历 程 的 基 础 上 , 该
虽 然 中 日两 国在 各 自的 经 济 增 长 时 期 存 在 很 多 的相 似 点 和
共 同 的 情 境 , 是 由于 所 处 的时 代 不 同 , 日两 国在 经 济 发 展 过 但 中 程 中 的非 类 似 性 也 有 很 多 , 要 表 现 在 以下 几 点 : 一 , 日两 主 第 中
代初 , 日本的实际经济增长率 达到了 1%, 了 2 0 到 0世纪 7 0年代
时, 日本 的 G P 已经 超 过 了 当 时 的 西 德 , 为 仅 次 于美 国 的 资 N 成
展方式、 节能减排、 构筑循环经济等的政策和理念 , 如何尽快落实和
实 现 以上 政策 和 战略将 成 为产业 结 构调 整 和优 化 的关 键 。 们要 吸 我
达 到 一定 水平 后 往 往 导 致 金 融 资 产 膨 胀 发 生 ,而 金 融 资 产 危 机 引发 流动 性 和 信 用 紧 缩 , 而导 致 实 体 经 济 衰 退 。经 过 近 几 十 年 进 的快 速发 展 , 国虽 然 已 经 发 展 成 为 世 界 第 二 大 经 济 体 , 金 融 我 但 制 度 还 不 完善 , 且 现 在 还 面 临 着 国 际 收 支 双 顺 差 、 民 币升 值 而 人 压 力 等 一 系列 亟待 解 决 的 问 题 。 因此 , 们要 顶住 来 自美 、 我 日等

战后日本经济快速发展存在问题及对我国启示

战后日本经济快速发展存在问题及对我国启示

战后日本经济快速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我国的启示摘要:日本在二战之后的迅速崛起令世人瞩目,但其存在的问题在日本不断发展过程中日益显现。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的经济崛起与战后的日本经济相类似,研究日本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应对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经济发展问题启示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战争中遭受了毁灭性的破坏,战争结束时,日本的国民财富45%毁于战火,40%的城市建筑变为废墟。

然而在短短几十年内日本的经济就能崛起并且位于世界前列。

20世纪50年代末,日本经济就恢复到了战前水平,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并且在90年代初年人均gdp超过了美国,但从1995开始,日本的经济开始下滑,辉煌的经济成果的背后隐藏着众多消极后果及负面的影响,时至今日,某些危害仍然在困扰着日本经济,日本的经济仍然没有走出低迷的状态。

一、战后日本经济取得的发展战后日本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经济成就,集中表现在以下四个阶段:恢复期、起飞期、高增期、萧条期。

恢复期:1945-1955年,这一重要时期日本完成了农地改革、解散财阀等改革,铲除了封建残余思想在日本国内的统治地位,从而转轨为先进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体制,为日本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扫平道路。

起飞期:1956-1960年,从1955年以后的10年里日本经济平均增长率达到9.2%,gdp由1955年的17万亿日元增长到1965年的41万亿日元,这期间日本主要投资电子、石油化工、汽车、电视等,使得各项经济指标均超过战前水平。

另外,在此期间日本开拓了海外市场,通过赔偿被侵略国,而占据东南亚市场,为企业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由于日本国土面积狭小,资源匮乏,相反东南亚经济落后、资源丰富,没有得到更好的开发与利用,日本的大举进入赢得了市场又获得了宝贵的资源,其战争赔款起到了一石二鸟的作用。

高增期:1960-1995年,通过前期的准备,日本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体制日臻完善,为其经济的高速增长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使经济有了显著的提高,令世人惊叹。

日本经济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经济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及此后的相当长时间里,“泡沫”和“失去的十年”是日本学界讨论最多的问题,经过了长达十多年的讨论之后,这些争论终于尘嚣落定,不再成为研究的焦点。

这一方面反映了日本经济已经走出了衰退的阴影,另一方面也说明在对“泡沫”和“失去的十年”的研究中,已经逐步形成了共识。

中国今天的情况与日本泡沫经济时期极其相似。

对于日本经济来说,再谈泡沫显然已经过时,而对中国经济而言,如何对发生在日本的情况能有清醒认识,则是当务之急一、日本经济泡沫回顾日本泡沫经济是日本在19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出现的一种日本经济现象。

这是日本战后仅次于60年代后期的经济高速发展之后的第二次大发展时期。

这次经济浪潮受到了大量投机活动的支撑,因此随着90年代初泡沫破裂,日本经济出现大倒退,此后进入了平成大萧条时期。

1985年9月22日,世界五大经济强国(美国、日本、西德、英国和法国)在纽约广场饭店达成“广场协议”,此后日元迅速升值。

当时的汇率从1美元兑240日元左右上升到一年后的1美元兑120日元。

由于汇率的剧烈变动,由美国国债组成的资产发生帐面亏损,因此大量资金为了躲避汇率风险而进入日本国内市场。

当时日本政府为了补贴因为日元升值而受到打击的出口产业,开始实行金融缓和政策,于是产生了过剩的流通资金。

由于上述因素叠加在一起,日本国内兴起了投机热潮,尤其在股票交易市场和土地交易市场更为明显。

以转卖为目的的土地交易量增加,地价开始上升。

银行则以不断升值的土地作为担保,向债务人大量贷款,刺激了消费欲望,从而导致了国内消费需求增长,进一步刺激了经济发展。

1989年,日本泡沫经济迎来了最高峰。

当时日本各项经济指标达到了空前的高水平,随着中央政府金融缓和政策的结束,日本国内资产价格的维持可能性便不再存在。

由于土地价格也急速下跌,由土地作担保的贷款也出现了极大风险。

当时日本各大银行的不良贷款纷纷暴露,日本金融遭受严重打击。

二、中国当前经济形势与日本泡沫经济时期相似之处从日本泡沫经济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日本在泡沫形成过程中的宏观经济呈现如下一些特征:依赖外向型经济,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带来了大量的外汇储备;本币面临巨大升值压力并且出现了大幅升值;经济高速增长、宽松的货币环境和较低的通货膨胀率;房地产价格和股指快速上涨。

日本经济的兴衰及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经济的兴衰及对中国的启示

关于社会发展阶段的研究——日本经济的兴衰及对中国的启示摘要:当中国从世界经济大舞台的边缘走向中央的时候,我们不禁想到三十年前高速发展的日本经济。

当前中国的经济状态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日本经济有着很多的相似点。

本文将通过对日本经济成长和衰退的研究以及与中国经济的类比,反思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而得到一些处理经济问题的启示。

一、日本经济的成长1.1日本经济崛起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撇开政治因素不谈,单从经济发展立场来考虑,按照罗斯托《经济成长的过程》中的界定,日本在十九世纪末的二十五年里就已经进入了经济的起飞阶段。

那些阻碍经济增长的问题得到解决,增长成为各部门的正常现象。

农业劳动力逐渐从农业中解脱出来,进入城市劳动,人均收入大大提高。

经过了六十年的发展,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日本成功的进入了经济成熟阶段。

经济中已经有效地吸收了当时技术的先进成果,并有能力生产自己想要生产的产品。

新的主导部门逐步建立,代替旧的主导部门,国民收入中有10%~20%稳定地用于投资。

经济成长所依靠的是对工业设备部门的投资,并由此带动了经济成长。

在这个阶段里,对外贸易对整个经济的作用加强,而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者的比重下降。

到了二十世纪50年代,即日本经济崛起的前夕,日本已经达到了高额群众消费阶段,此阶段工业高度发达,经济的主导部门转向耐用消费品的生产,社会对高额耐用消费品的使用普遍化。

越来越多的资源用来生产耐用消费品;技术工人和城市人口的比重都比前阶段有一定提高;用来供社会福利和保障之用的一部分资源逐渐增大;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在日本经济崛起的前夕,它已经发展到一个很高的层次上了,因而为它之后的迅速崛起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1.2日本经济的崛起1.高速增长阶段日本从1955年开始进入经济的高速增长时期。

1956~1973年日本保持了年均约10%的高速增长,这与日本池田内阁在1960年出台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有着很大的关系。

日本经济泡沫兴败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启示_兼论日元升值的正面影响

日本经济泡沫兴败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启示_兼论日元升值的正面影响

销调查、特殊保障条例等措施,要求日本开放市场、禁止垄断,批评 日本低汇率、低内需、高出口的宏观经济政策及官企结合、内部交 易等经济制度。石油危机之后,美国采取扩大内需的经济政策,日 本采取了与美国相反的扩大出口政策,抑制通货膨胀,形成了内需 低沉不振、出口强劲增长的局面。1980 年至 1984 年,日本的消费 和投资分别平均增长约 3%和 4%,出口平均增长约 10%。1986 年 和 1987 年日本贸易顺差占 GDP 比率和贸易顺差绝对额达到 80 年代最高点,分别为 4.3%和 870 亿美元,1987 年,美国的贸易赤 字比率和绝对额也达到高点,分别为 3.2%和 1437 亿美元(表 1)。 如果 1985 年不出现日美贸易摩擦加剧下的日元升值事件,日美贸 易不平衡还会继续加重。
1988
796.3 (2.8)
1989
571.6 (2.0)

15.3

(0.1)
81.6
- 70.0
- 442.9
- 1041.9
- 1126.8
- 1332.5
- 1437.0
- 1265.5
- 1058.8
(0.3)
(- 0.2)
(- 1.3)
(- 2.8)
(- 2.8)
(- 3.1)
(- 3.2)
9.7 5.8 4.1
利润
17.9
3.9 - 1.6 27.6 25.6 14.7 - 6.9
资料来源: 日本内阁府:《经济财政白书》, 2005 年。
日元升值后,日本出口及经济增长速度减慢。1986 年,以日元 计的出口增速从上年的 3.9%变为- 16.8%(表 2),企业设备投资增 速从 16.4%下落到 6.2%,下落 10 个百分点,矿工业生产和企业利 润变为负增长,消费和 GDP 增长速度明显减慢(表 3)。1985 年日 元升值后日本经济全面下滑,这一变化被称为“日元升值冲击”、 “日元升值萧条”。但这一冲击或萧条时间很短。1987 年,日本经济

现代日本经济发展历程及其对于中国的借鉴意义

现代日本经济发展历程及其对于中国的借鉴意义

现代日本经济发展历程及其对于中国的借鉴意义一、现代日本经济发展历程1、二战后日本经济状况及其发展两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军事经济畸形发展,随着日本被击败,遭到美国的空袭,二战结束时日本经济陷于濒临崩溃的边缘:以东京为首,全日本119个城市严重被炸被毁,战争的轰炸破坏的40%的城市建筑,船舶的吨位从战前630万吨下降到135万吨,煤产量减少了一半。

此外,由于战败,日本对外贸易业几乎中断了,1947年出口下降为7%,进口下降为14%。

结果在国内农业等产业生产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就出现了严重的物资不足,进而通货膨胀愈演愈烈,以1934~1936年间的消费物价指数为100,1947年就上升到了10910,提高了108倍。

1946年人均实际国民收入只是战前的55%,城市就业人口人均收入只是战前的31.2%。

在此起点上,1946-1955年的10年间日本一方面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另一方面将战时经济改组为平时经济。

恶化的经济从1947年开始好转,几经曲折逐步上升,农业生产开始恢复,粮食危机解除,工业生产恢复的同时恶性通货膨胀结束。

实际GNP增长了1.16倍,年均增长8.9%,工矿业增长4.5倍,年均增长18.2%,农业水产业生产年均增长6.3%,城市居民家庭消费水平提高1倍。

战后日本经济濒临崩溃,但是日本经济有战前积累的较好基础,同时有美国的扶持,以及朝鲜战争的刺激,加上政府较好的政策引导,使其在10年间就将经济恢复到了战前的最好水平。

对我们的启示是:要有效利用自己的优势和长处来发展经济,同时要把握好发展机遇,因为这样的机遇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才会产生,而且政府正确的引导会对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2、日本经济的黄金时期日本经济企划厅1956年的白皮书有一句名言:“现在已经不是战后了”,标志着日本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但此时,日本GDP仅为美国1/15,第一产业比重仍较大,此后日本开始赶超欧美,在1956-1973年日本经济进入了高速增长时期,日本由此走向了经济现代化。

日本经济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经济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业者,他们基本上属于低收入人群。

说明安倍政府的就业政策,仅仅属于摊薄了就业的大饼,增加的主要是低收入就业。

而这些人缺乏基本的社会福利保障,就业与生活并不安定,致使日本国民整体生活水平并没有太大的提高。

“安倍经济学”实施已近4年,大企业利润增高,但日本企家庭的消费支出没有增加,拖累了内需的扩大。

同时,在量化宽松的刺激下,物价的上涨,使一部分民众感到生活开支的提升与压力的增大。

然而,“安倍经济学”第二支箭的成果不仅不稳定,而且,还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后果。

2013年日本政府债务已经突破1000万。

日本市场经济模式的特点及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日本市场经济模式的特点及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日本市场经济模式的特点及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一、日本市场经济模式的特点1. 制造业为主导日本经济模式以制造业为主导,该领域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巨大的角色。

制造业既是日本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也是日本在全球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的主要领域,这一点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同样具有启示意义。

2. 竞争激烈日本市场竞争激烈,自我要求严格,对产品品质、原材料、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严格把关,传承卓越的精神和对品质的高度追求,使得日本企业在全球市场获得了良好的声誉,并促进了日本在质量管理上的突出地位。

3. 高度集中的资本日本的经济结构以资本集中、家族企业为特点。

象征日本资本集中特征的三家大银行和三家大保险公司,以及家族企业长久不衰和世代相传的企业文化、组织特点等因素,都在日本市场经济模式中起到了重要影响。

4. 高度的社会和谐主义日本在市场机制中注重对人的关怀,尊重人的尊严和自由,企业和个人形成一个和谐的股份共同体,阐明了一个正确的市场经济发展方向,同时也注重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与平衡。

5. 具有较高的科研投入率日本的市场经济模式对科技投入的高度重视也是人们所熟知的。

日本拥有高度发达的科研系统,对研究与发展的投入率在发达国家中名列前茅,这为日本公认的“技术创新战略”奠定了基础。

二、日本市场经济模式对中国的启示1. 推动制造业的发展在全球制造业格局下,中国与日本的制造业竞争实力较为接近。

中国制造业体量庞大,但大部分的制造业企业都处于低端状态,产业中的技术和研发环节存在瓶颈。

借鉴其制造业为主导的模式,需要加强创新能力,在技术、品质、服务等方面提高竞争力,通过“双创”打破制造业的低附加值状态,实现高质量的制造业升级和发展。

2. 提高产品品质水平质量是日本市场经济模式中的关键之一。

可以从破除制作假冒伪劣产品、提高技术水平、完善售后服务等方面来提高中国产品品质水平。

此外,还可以继续推进质量安全认证等相关工作,促进企业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战后日本经济快速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我国的启示

战后日本经济快速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我国的启示

战后日本经济快速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我国的启示自战后,日本经济发展迅速,由一个战争破产国家,成为一个先进工业国家。

但是,日本经济的高速成长期也伴随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首先,日本在高速增长期间经历了“泡沫经济”,这导致了1991年的泡沫经济崩溃。

在此期间,银行与公司之间建立了暧昧的金融关系,导致了银行资产质量的下降。

为了避免金融系统的崩溃,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政策并以债券进行融资。

这些政策推动了经济的增长,但也加剧了政府的财政赤字和债务。

这个问题告诉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健全的金融体系。

在我国,银行也存在类似的金融关系。

此外,我们需要重视政府财政的可持续性,以避免出现财政状况无法控制的情况。

其次,随着日本经济快速发展,原材料依赖增强,农业和服务业比例降低。

这导致了对与发达国家的贸易依赖增大。

同时,外国进口商品的价格波动和汇率波动会对日本经济造成影响。

这个问题告诉我们,需要实现经济结构多样化,避免过度依赖制造业。

同样,我们需要关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的风险,特别是在贸易政策上。

此外,为了应对汇率波动,我们需要加强外汇储备和金融市场完善。

第三,与日本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并带来了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

污染和资源耗竭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负面影响。

这个问题告诉我们,应对环境和资源问题应该变得更加重视。

在发展新产业技术的同时,应该增加对环境的投资。

在管理和监管层面,我们应该引入更加严格的政策来保护环境和资源。

最后,日本经济快速发展期间,社会保障和福利体系的建设相对滞后。

这导致了人们的福利和社会保险的不足,造成了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这个问题告诉我们,应该重视社会保障和福利体系建设。

我们需要扩大社会保障与福利范围,并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保障。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需要提高全民素质,以缩小贫富差距。

总之,虽然日本经济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一些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提供了借鉴经验。

日本经济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经济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经济发展对我国的启示日本经济发展对我国的启示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在遭到严重战争破坏,陷于瘫痪边缘的基础上,迅速恢复和发展,在短短的二三十年内,跃升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实现了经济的崛起。

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我国是一个很好的启迪,本文主要从产业政策和企业制度这两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日本经济产业政策企业制度启示一、引言众所周知,二战结束后,日本作为一个战败国,在一片废墟之上经历了短短二三十年的时问就实现了经济腾飞。

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制造的产品已经横扫英国摩托产业.超越了汽车大国美国。

在钟表、摄像机、光学仪器行业抢夺了钟表王国瑞士的市场。

总之,日本在很短时间内就爬上了国际社会金字塔的顶端。

很多人一直在思索日本到底是以什么方式或是靠什么手段来实现经济腾飞的。

今天,我国正值经济飞速发展期,研究战后日本发展的问题对我们来说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诚然,日本经济的腾飞发展与二战后欧美各国对其提供的各种援助是密不可分的,亚洲两场局部战争的爆发也促进了日本战后经济的复苏步伐。

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日本政府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这对二战后日本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最根本的作用。

二、超赶型的产业政策(一)日本产业政策的特点以产业政策为中心,运用各种经济的和行政的手段,全力扶植战略产业和大企业的发展,使之以强劲的国际竞争能力,实现赶超欧美经济大国的长远战略,这是日本经济发展最突出的特点之一。

战后日本产业政策是日本政府通过全力扶植各个时期战略产业的发展,最大限度地享用后发利益,一举实现百年来赶超欧美工业大国战略目标的根本手段。

在战略产业选择方面,根据动态比较优势的经济学原理,依照比较收入弹性值、比较劳动生产率和扩大就业率三大基准,优先确定扶植钢铁、石油化学、合成纤维、汽车、产业机械、家用电器和电子设备等重化工业。

此,在技术引进时,要从总体上对自己国家的生产要素现状、市场规模、社会文化环境、吸收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考虑,突出重点,多渠道、多形式引进适用的先进技术;要明确社会经济发展的日标,根据本国同情和社会经济条件,全方位地选择适用的关键技术。

日本战后高速增长时期“共同富裕式经济增长”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战后高速增长时期“共同富裕式经济增长”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战后高速增长时期“共同富裕式经济增长”对中国的启示目录一、内容描述 (2)二、日本战后高速增长时期背景分析 (3)1. 战后日本经济现状及挑战 (4)2. 日本政府政策与措施 (6)3. 高速增长时期特点与成就 (8)三、“共同富裕式经济增长”理念解读 (9)1. “共同富裕”概念及其内涵 (10)2. 日本“共同富裕式经济增长”表现 (11)3. 经济增长与共同富裕关系分析 (12)四、日本战后经济增长对中国启示 (14)1. 重视经济发展战略规划 (15)2.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17)3. 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 (18)4. 重视民生改善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19)五、中国在实现共同富裕中的实践与探索 (20)1.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及挑战 (22)2. 中国实现共同富裕政策措施 (24)3. 地方实践案例与经验总结 (25)六、中日对比下的中国策略优化建议 (26)1.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27)2. 加强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建设 (29)3. 深化改革开放,优化营商环境 (30)4. 倡导勤劳创新,弘扬共同富裕价值观 (31)七、结论与展望 (32)一、内容描述日本战后高速增长时期,被称为“共同富裕式经济增长”,这一时期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在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日本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在这一过程中,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了全民共享经济增长的成果。

这一发展模式对当今中国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日本战后高速增长时期的成功经验表明,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日本政府通过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实施有效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推动科技创新等手段,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政府同样需要发挥引导和调控作用,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日本战后高速增长时期的成功经验还表明,要注重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八十年代日本经济危机及对中国的启示

八十年代日本经济危机及对中国的启示

八十年代日本经济危机及对中国的启示从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到1998年东南亚经济危机,再到2008~2009年出现的次贷危机,经济危机伴随着人类历史上经济的发展从未被消除,也无法彻底完全的解决,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完成经济的腾飞,就必须逐步探索,从前人跌倒的过程中避免自己的再次受伤!日本同样作为一个东亚国家,中国的经济和日本的经济又很多的相似之处,所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了解日本的经济发展是至关重要。

尤其是日本八十年代的经济危机,我们可以从中借鉴、学习!日本作为世界上的一个持续经济增长的国家,其经济发展速度也一直令全世界经济界,学术界所瞩目。

众所周知,日本是从战乱的废墟上所建立起来的国家,其经济增长速度却足让各个国家惊叹,上个世纪60年代日本的池田内阁提出在十年内,使日本的国民收入翻一倍,这个目标,然而这个目标仅在七年内就已经达到了。

1970年的GNP是1960年的245%,而到了1973年则达到了301%,14年就实现了翻两番。

八十年代初期日本也就用了几年时间就连续超过了意大利、法国、英国和德国,成为仅此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强国。

在这种背景下,1985年9月,美国、日本、英国等5国财长和央行行长在美国纽约的“广场饭店”举行会议,决定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主要货币有秩序地下调,以解决美国的巨额贸易赤字问题。

这便是著名的“广场协议”。

“广场协议”签署以后,各国开始抛售美元,导致美元持续大幅度贬值。

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美元对日元贬值达50%,也就是说,日元对美元升值了1倍。

在“放任升值”阶段,为了应对日元大幅升值局面,1985年10月,中曾根首相的私人咨询机构提出了扩大内需的政策建议。

1986年9月,将经济结构调整政策具体化。

为应对因日元升值导致出口受阻所带来的“高日元萧条”,日本政府采取了“扩张性财政政策”;日本中央银行则采取了“超宽松的货币政策”。

近代日本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近代日本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近代日本发展对中国的启示摘要:日本,一个岛国。

从明治维新开国开始,走上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

日本的经济发展创造了许多奇迹,也遇到了诸多问题,透过日本的经济发历程,我们中国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关键词:日本、经济发展、经验、教训日本,与中国衣衫带水的国家,无论是古代、近代还是现在,中国的发展与崛起都绕不过日本这个国家。

日本,作为亚洲为数不多的发达国家,其经济实力自然非同一般,其经济的发展历程更是与一般的欧美发达国家与众不同。

中国与日本在19世纪与中国一样都受到了欧美列强的入侵,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而日本却在列强的坚船大炮下,打开了国门,走上了资本主义国家的道路。

日本,自此走上了强兵富国的道路。

从明治维新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成长为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战败国的日本受到诸多限制,但是日本仅仅30年的时间又一次跻身世界大国之列,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一个有一个奇迹,被西方国家视作经济发展的典范。

但是到了90年代,日本经济陷入了长期的大萧条之中,直至今日仍然没有走出泥潭。

研究日本的经济发展历程,发掘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以及衰落的原因,以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经验和教训。

中国现在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逐渐暴漏出来,这些问题急须解决,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将直接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乃至社会的稳定。

而日本作为中国的近邻,文化传统、生活习惯都极为近似,其经济模式与经济发展的历程都值得中国借鉴。

明治初期,日本在天皇的领导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以稳固新生的政权。

另一方面,明治政府派遣以岩仓具视为首的使节团出访欧美,以学习西方国家先进的发展经验。

岩仓具视等人在考察德国时,拜会了德国首相俾斯麦,俾斯麦的谈话给使节团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大久保力通在给西乡隆盛的心中写到:“听了俾斯麦的一席话,开始感到日本的前途大有希望了”。

使节团回国后,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

首先,明治政府专门设立了以大久保为首的内务省,具体承担改革日本的内政、发展资本主义的任务。

日本的六次产业发展及其对我国乡村振兴的启示

日本的六次产业发展及其对我国乡村振兴的启示

3、发展特色产业:根据各地区的自然资源和文化特色,发展具有区域特色 的产业,提高乡村经济的竞争力。例如,在风景优美的乡村地区发展旅游业,吸 引游客的同时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4、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农民的技能和素质,加强对农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 养和引进,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5、优化产业结构:在保证农业生产的基础上,推动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提升乡村经济的综合效益。例如,在乡村地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等,提 高乡村经济的附加值。
乡村产业振兴与产业扶贫在发展过程中都面临着一些挑战。产业结构不合理、 资金和技术缺乏、市场销售渠道不畅等问题制约着二者的发展。为了应对这些挑 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因地制宜,根据当地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发展具 有地域特色的产业;二是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就业技能; 三是加强政策支持,
为了实现产业融合和六次产业发展的目标,需要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政府 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各类产业融合主体的培育和发展,推动技术创新和 人才培养。需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村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资本和 企业参与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产业融合和六次产业发展。
总之,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产业融合和六次产业发展是实现农村经济转型升级 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政策引导等手段,推动产 业间的有机融合和相互促进,可以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协同发展。 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推 动产业融合和六次产业的健康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五、品牌建设与国际推广
日本次演示化产业注重品牌建设和国际推广。政府鼓励企业创建自主品牌, 并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国际推广。例如,日本的动漫、音乐、时尚、美食等产业在 全球范围内都享有盛誉。我国在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可以借鉴日本的国际推广 经验,加强我国文化产业的品牌建设,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日本经济大起大落带来的启示

日本经济大起大落带来的启示

[ 关键 词 ] 日本经 济 ;大起 大落 ; 革 ; 新 改 创 [ 中图分 类号 ]F 1 . [ 献标 识码 ]A [ 12 2 文 文章 编 号 ]10 0 0—94 (0 2 0 9 9 2 0 )6—0 2 —0 08 3
刚 刚迈 入 2 世 纪 , 本 官 方 就 确 认 , 后 1本 第 l l 1 3 战 3 3次 经 济 周 期 已 于 20 00年 l 达 到 景 气 上 升 过 程 的峰 顶 , 后 0月 随 陷 入 新 一 轮 衰 退 , 今 1本 经 济 仍 在 衰 退 中 挣 扎 。 这 是 1 迄 3 3 本战后最严重 的一次经济衰退 。 据 1本 政 府 20 3 0 2年 的最 新 统 计 和 预 测 , 本 名 义 和 实 3 1 际 G P增 长 率 20 年 度 分 别 为 一24 和 一09 ,0 2年 D 01 .% .% 20 度 分 别 为 一09 和 0 0 。 1本 银 行 及 一 些 重 要 国际 机 构 .% .% 3 的预 测 也 认 定 , 本 经 济 已 出 现 战 后 最 严 重 的 负 增 长 。 失 3 1 业率屡创新 高 , 是 1本经 济 衰退 空 前 严重 的重要 表 现 , 也 3 20 年 l 月 1本 的 失 业 率 达 到 55 , 按 欧 美 统 计 口径 , 01 1 3 .% 若
最坏纪录 。
有 文 盲 的 国 家 , 视 教 育 使 1本 在 短 期 内跻 身 于 世 界 发 达 国 重 3
家 之 列 。但 到 了 2 0世 纪 9 o年 代 , 识 经 济 兴 起 , 否拥 有 创 知 是
新 能力 成 为衡 量 一 个 民族 是 否 有 活 力 的 重 要 指 标 。 在 新 的
大批 能 扎 根 于 国 内 和 生 产 实 践 的 工 业 化 人 才 。但 创 新 精 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经济发展三个时期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马 世 杰(昆明理工大学 管理与经济学院 昆明 650093)摘 要:就发展阶段而言,中国经济现状与日本70年代的初期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以此为参考,我们可以借鉴日本在70年代初期解决一些经济问题的可行之处。

进入对日本80年代中后期泡沫经济的研究则引发了中国是否会重蹈日本80年代覆辙的思考。

随后,简介90年代日本的长期萧条来看待已经出现的中国萧条论。

最后,整体回顾日本经济发展经历的过程:从70年代初期的繁荣到80年代中后期的泡沫形成、破裂到90年代的长期萧条,我们能得到一些关于宏观调控、金融安全方面的启示。

关键词:相似; 泡沫经济; 萧条; 宏观调控目前很多人认为,中国经济出现了泡沫,并且和日本上世纪80年代的泡沫经济相似,这种判断的潜台词认为,中国如果不防止泡沫的出现,将可能出现类似日本的长期萧条。

但是,通过对日本经济发展的三个具有特点的时期进行研究分析,我们会发现:首先,当前中国经济现状与日本80年代中后期存在的差异太大,具有明显的不可比性,相反,中国目前的经济状况倒更像日本上世纪70年代初的经济状况;其次,由于发展阶段和宏观调控政策的不同,中国不会重蹈日本80年代的覆辙;再次,我们现阶段讨论中国经济萧条有些杞人忧天,为时过早。

最后,我们纵观从繁荣到泡沫到萧条日本经济走过的轨迹,我们能得到了一些启示和思考,比如:宏观调控的教训,金融危机的预防还有对当前一些问题应抱有的积极看法。

一、与我国经济现状相似的70年代初期日本经济,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一)、我国经济现状与70年代初期的日本经济更为相似。

首先,不可否认当前我国与日本80年代中后期的泡沫经济,有某些相同之处。

例如,从表面上看来,宏观经济都表现良好,投资和出口高速增长,成为经济增长的两大动力,外汇储备迅速增长,经常账户盈余占GDP的比重处于较高水平,汇率升值、房地产和股票等资产价格猛涨等。

但是通过关键的发展阶段对比,体现出来的更多是差异。

日本当时已经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中国当前仍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广大的农村市场还没有完全启动,在经济增长时期和产业结构方面有很大的差异。

从发展阶段、宏观经济状况来看,我国目前经济状况与日本上世纪70年代初期更接近,相似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宏观经济总量:日本从1955年到72年左右,保持了一个高速增长时期,两位数的增长,从数来看,和我们现在比较像;经济总量位次上讲:1968年,日本从数量上完成了追赶欧美的任务,1970年代初,GDP的绝对量居世界第三位,低于美国和前苏联;中国现在是第四位,07年和德国差不多是并列第三,这个比较接近。

2.国际环境:(1). 石油涨价问题。

第一次石油危机发生于1973年,油价从过去的每桶2.5美元涨到10美元,涨了四倍。

而现在国际油价攀升的趋势是尽人皆知的,油价甚至超过每桶100美元。

日本所需的石油百分之百依赖进口,而中国现在石油进口依赖度也接近50%。

(2). 在外力压制下的汇率升值问题。

1971年8月,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突然宣布美元对黄金不挂钩,要求日本及西方各国货币升值,结果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在此之前,日本一直实行固定汇率制)。

日本不得不在当年8月31日宣布日元从360日元升值308日元,升值幅度14%。

对日本来说,这是第一次在美国的逼迫下升值,1985年9月的“广场协议”已是第二次。

我国虽声称实行自主的人民币汇率改革,但也不能完全排除美国及西方国家的威逼因素。

(3). 外汇储备。

70年代初日本对美贸易就出现大量顺差,并发生纺织品贸易摩擦,对美顺差使日本的外汇储备急剧上升,从1970年的44亿美元,猛升到1971年的154亿美元,一年增长了4倍。

与中国的现在情况十分类似。

3.国内的资产价格和通胀情况:(1). 当时资产价格的暴涨与中国现在的情况很相近。

为了消除日元升值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日本政府采取了扩大内需的政策。

大力发展“日本列岛改造计划”。

在列岛改造论的煽动下,1972年到1974年,地价涨了50%。

列岛改造的风潮和我们现在的盲目开发也有点像。

不仅是地价飞涨,股市也在上升,东证股指,1970年是148.35点,1971年是199.45点,1972年涨到401.7点,不足两年涨了1.7倍。

(2). 70年代初日本也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当时日本的通货膨胀主要是源于石油上涨,带动国内的物价上涨,国际油价上涨很快传导至国内市场。

CPI 指数在1972年是4.9,1973年马上到11.7,1974年23.2,一直到1978年才降到4%左右的正常水平。

这一点和我们现在十分相像。

国内物价的上涨也主要来源于国际能源、原材料的上涨。

房地产、股市等资产价格上升后,造成人工费上升,然后传到下游的消费品价格特别是副食品价格上升,如果控制不好,副食品价格的上升会很快逆向传导,结构性的通胀可能演变为恶性通胀。

4.其他社会发展状况:就经济以外的其他的社会发展问题而言:一是,严重的公害问题。

日本长期追求高速增长,结果导致环境的破坏和公害的泛滥,以至于在70年代初出现了震惊世界的“四大公害诉讼”案件。

中国现在的环境状况不容乐观,甚至比日本当时的状况还要糟。

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两者要兼顾已经成为地方政府发展难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需要很长一段路走。

二是,当时的日本处于社会老龄化的前期,中国也面临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如何避免和近可能的减缓老龄化社会所带来的的社保问题和老龄化社会带来储蓄率降低引发投资减少进而影响经济增长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二)、70年代初期日本经济对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可借鉴的地方。

经济发展阶段不一样,所采取的经济政策不一样,最后导致的结果也就不一样。

既然中国现在的经济状况和70年代初日本更相似,我们就更应该借鉴日本70年代初的一些经验和教训。

总结70年代初日本经济的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如:石油危机,通货膨胀,产业结构调整及经济社会发展所遇到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三面得到启示:1.加强宏观调控,准确制定应对危机的政策:70年代初期日本的通货膨胀的状况相当严重:当时由于物价上涨发生了许多哄抢商品的事件。

针对恶性通货膨胀,日本决策当局迅速采取了紧缩对策,央行在1973年4月、5月、7月接连提高利率,每次约提高0.5%,一直提高到7%。

通货膨胀在1978年终于得到收敛。

日本经济学家小宫隆太郎指出日本较快地从当时危机中走出的基本经验是,“货币供给政策应以物价稳定为第一考虑要素”。

1 这为我国应对目前出现的通货膨胀问题应对措施提供了启示,即:货币政策的实施应该以稳定物价为首要目标。

接着就是石油危机,由于石油危机的爆发,日本整个包括政策当局以及企业,产生一个1 车维汉:《日本经济长期萧条成因评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7年第1期共识,这个共识就是“资源无限供给的时代已经结束”。

今后的发展必须要转变增长模式,即从过去的数量增长向质量增长转变。

同时政府和企业达到了共识,应对石油危机,上至政府提出发展研究新能源及制定节能措施,下至企业普遍采取“减量经营”模式,缩短战线,通过裁人、减少过剩的设备,尽可能瘦身。

相比欧美经济强国在石油危机后的苦苦挣扎,日本成功过渡进入80年代,这与当时政府面对危机准确决策、企业的敢于创新改变息息相关。

在全球石油涨价的背景下, 我国在政府干预下对中石化和中石油的进行补贴,努力抑制油价在国内市场的上涨,目的是想减缓油价上涨造成的通胀加剧。

但是全球市场化的趋势是必然的,我并不相信长期的政府介入会存在,怎样应对危机,怎样与全球同步是中国企业特别是资产重组后被鼓励的立志于跻身世界前列的企业必须面临的问题,所以政府和企业怎样面临能源危机以及切实地实现政策,我们可以借鉴当初日本的经验。

2.加速调整产业结构,完善经济法制:在这一时期面临的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到石油危机带来的一系列能源、经济问题,日本经济开始了加速调整产业结构。

淘汰高能耗的产业,改变过去那种能源密集型的产业,使产业结构从过去的“重厚长大”,转向“轻薄短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实现产业结构软化、服务化和高附加值化的目标。

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一直面临体制的、政策的、自身存量结构的障碍,怎样加速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一直是我国产业发展面临的难题,这需要我们政府高瞻远瞩、正确领导,企业大胆创新才能尽快实现。

日本是经济法制最为完备的国家之一。

其经济法的特征是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而不停地修订法律。

这一时期,最明显的经济法律制定和修订是环境法制方面。

在“四大公害”诉讼过程中,各地区的民众纷纷开展反公害运动并酿成严峻的社会问题,迫于形势政府不得不下决心治理公害、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

在国民、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下,80年代初期,日本的环境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并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

就目前而言,我国在完善经济法制方面可以说有了可喜的进步,如:去年10月1日颁布实施的《物权法》和今年起执行的新劳动合同法,但是在环境保护方面特别是与经济建设相配套的环保法治建设方面仍需做更大的努力。

3.转变增长、发展方式,将经济政策落到实处:在70年代初期,日本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逐渐由粗放转化为集约型,“大消费大投资”的经济特色发生了改变, 80年代中期在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向上的转变基本完成。

我们回过头来看中国,我们也提出了与日本上世纪70年代初期相似的政策和理念,例如,转变发展方式,“节能减排”,“绿色GDP”,构筑循环性经济等等,这些政策无论从政策本身还是采取这种政策的背景,都有相似性。

今后关键是要将上述正确政策和战略思想真正落到实处并且更好更快地实现。

二、我国会不会重蹈日本八十年代的覆辙(一)、日本八十年代中后期的泡沫经济。

日本泡沫经济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1987——1989年是泡沫经济的极盛时期。

随着1985年《广场协议》的签订,日元开始急剧升值。

1988年日元汇率升至1美元兑120日元,与1971年固定汇率制下的日元相比,升值了2倍。

结果导致日本出口商品价格上涨,从而削弱了日本在全球贸易市场的竞争力,但政府所采取的一系列财政或金融的措施使国内需求大增。

简单的来看,当时日本经济泡沫的形成是: “地价和股价相互推动,循环上涨。

地价上涨,企业和家庭资产价值上涨,企业股价随之上升,土地担保价值升高,从银行获得贷款增多。

企业利润和经济增长预期上升,实质利率与风险折扣下降,居民消费、房地产投资、企业设备投资热情高涨,资产价格和实体经济互推上涨,形成巨大泡沫。

”21990年,2 袁钢明 《日本经济对我国的启示:股价地价催生泡沫》随着日本股市泡沫的率先破灭,日本房地产泡沫也随之破灭。

日本经济进入到了长期的萧条中。

(二)、中国不会重蹈日本八十年代的覆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