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复习版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是它的战斗性,一方面表现在它是在与 各种资产阶级的卫道士和形形色色的假社会主 义学说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表现在 它在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进行无情的揭露和 批判的同时,提出了运用革命暴力夺取资产阶 级政权的战斗口号,向无产阶级提供了改造旧 世界,建立新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3. 开放性
科学社会主义是建立在
实践的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 开放的思想体系。它在一定 的历史条件下,继承了全人 类优秀历史文化遗产而产生, 也会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 化,随着无产阶级解放事业 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而充实、丰富,在总结实践 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吸收当 代的各种文化成果而不断地 向前发展。
第二章
落后国家首先进入社会主义的客观必然性
(2)对未来社会提出许多积极的主张 和天才的猜测,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素材;
(3)提出了一些含有历史唯物主义萌 芽因素的见解,为唯物史观的创立提 供了有益的启示。
2. 历史局限性:
(1)他们的学说的理论基础是唯心史观, 因而不能把社会主义建立在对社会发展 规律的科学认识上。
(1)莫尔:《乌托邦》; (2)闵采尔:“千载太平天国”; (3)康帕内拉:《太阳城》。
3.主要特点(P31)
对理想社会制度的空想的描写。
三、 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的主
要特点
(1)以理性论作为批判剥削制度和论证理想 社会的武器;
(2)采用法律条文的形式,把理想社会法律 化、制度化;
(3)带有明显的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的色彩 。
七、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意义
1. 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者从理性原则来批判 资本主义和从头脑中构思未来社会的唯心史 观,把社会主义建立在对社会的发展规律的 科学认识上;
2.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者期望通过阶 级调和以及用示范改良的方法实现 理想社会的幻想,揭示了阶级斗争 是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的正确道路;
3.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者看不到无产 阶级的伟大历史作用和只想依靠少 数人变革社会的缺陷,找到了实现 社会主义的阶级力量--无产阶级。
(2)他们不了解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 展的直接动力,因而找不到改造资本主 义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
(3)他们不了解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 历史使命,因而找不到变革资本主义, 实现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
六、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1. 客观条件:三个历史条件
(1)社会经济条件--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 展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明朗与激化;
科学社会主义在广义上是指整个马克思主 义,它集中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目的、理想 和实际上的政治效用。在马克思主义各个组成 部分中,只有它才可以在整体意义上和马克思 主义成为同义语。
第一章
一、对古代理想社会观的评价
(1)积极意义:
反映了人们反对剥削压迫,反对贫富对立 ,实现财产公有和人人平等的愿望,在历史上 曾唤起并鼓舞广大劳动人民为建立理想社会而 斗争,对近代空想社会主义产生过启发作用;
(2)政治条件--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 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3)思想文化条件--19世纪人类文明的发 展以及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等领 域取得的新成就。
2. 主观条件:两大理论基石
(1)唯物史观的创立,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 科学提供了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
(2)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为社会主义从空 想到科学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
导言
1. “社会主义”一词的含义
“ 社会主义 ” 是个多义词,其含义包括 三个方面:
(1)社会主义思想体系; (2)社会主义运动; (3)社会主义制度。
2. 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
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的是无产阶级 领导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变革资本主义 社会制度进而创建社会主义、共产主 义社会制度的伟大历史进程;揭示的 是无产阶级自己解放自己并最后解放 全人类的普遍规律。
3. 科学社会主义的学科性质
科学社会主义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 ,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关 系四大系统,是以政治为先导,着重 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 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关系之间的 相互作用及其总体发展的一般规律的 科学。
4. 科学社会主ຫໍສະໝຸດ Baidu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中的地位
科学社会主义在狭义上是指马克思主义的 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它同马克思主义的哲学、 政治经济学一起,构成马克思主义完整的理论 体系,并且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 ;
八、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特 征
1. 科学性
它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石,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主张按照社会发展 的客观规律来建立一种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 制度,其基本原理和设想在许多方面都为后 来的革命实践证明具有客观真理性。
2. 革命性
其革命性具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它的阶级性,公开申明它是关于无产 阶级解放的学说,是为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 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服务的;
四、 19世纪初期的批判的空想社 会主义的主要特点
(1)采用详尽的理论论证的形式说明资本 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性;
(2)摆脱了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 (3)开始了将理论付之实践的尝试。
五、 19世纪初期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 功绩和局限性
1. 历史功绩:
(1)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 会的全部基础,提供了启发工人阶级 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思想材料;
(2)局限性:
不具备实现的客观条件,只是对过去时代 的美化、迷恋或对未来社会的虚构,并带有原 始共产主义或平均主义的色彩,对近代空想社 会主义有消极的影响。
二、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1.产生背景
资本主义由家庭手工业向工场手工业过渡, 资本的原始积累和英国的“圈地运动” 。
2. 代表人物及其代表思想或代表作
2. 落后国家首先发生革命是社会形态转折 的常态
1. 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落后国家首先胜 利的条件
(1)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加剧, 帝国主义战争造成资本主义 统治战线的薄弱环节;
(2)国内的社会矛盾尖锐化,人 民除了起来革命就没有别的 出路;
(3)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 阶级没有能力把国家引上资 本主义发展道路
(4)无产阶级革命性强,有农民作同盟军,有成 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3. 开放性
科学社会主义是建立在
实践的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 开放的思想体系。它在一定 的历史条件下,继承了全人 类优秀历史文化遗产而产生, 也会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 化,随着无产阶级解放事业 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而充实、丰富,在总结实践 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吸收当 代的各种文化成果而不断地 向前发展。
第二章
落后国家首先进入社会主义的客观必然性
(2)对未来社会提出许多积极的主张 和天才的猜测,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素材;
(3)提出了一些含有历史唯物主义萌 芽因素的见解,为唯物史观的创立提 供了有益的启示。
2. 历史局限性:
(1)他们的学说的理论基础是唯心史观, 因而不能把社会主义建立在对社会发展 规律的科学认识上。
(1)莫尔:《乌托邦》; (2)闵采尔:“千载太平天国”; (3)康帕内拉:《太阳城》。
3.主要特点(P31)
对理想社会制度的空想的描写。
三、 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的主
要特点
(1)以理性论作为批判剥削制度和论证理想 社会的武器;
(2)采用法律条文的形式,把理想社会法律 化、制度化;
(3)带有明显的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的色彩 。
七、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意义
1. 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者从理性原则来批判 资本主义和从头脑中构思未来社会的唯心史 观,把社会主义建立在对社会的发展规律的 科学认识上;
2.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者期望通过阶 级调和以及用示范改良的方法实现 理想社会的幻想,揭示了阶级斗争 是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的正确道路;
3.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者看不到无产 阶级的伟大历史作用和只想依靠少 数人变革社会的缺陷,找到了实现 社会主义的阶级力量--无产阶级。
(2)他们不了解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 展的直接动力,因而找不到改造资本主 义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
(3)他们不了解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 历史使命,因而找不到变革资本主义, 实现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
六、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1. 客观条件:三个历史条件
(1)社会经济条件--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 展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明朗与激化;
科学社会主义在广义上是指整个马克思主 义,它集中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目的、理想 和实际上的政治效用。在马克思主义各个组成 部分中,只有它才可以在整体意义上和马克思 主义成为同义语。
第一章
一、对古代理想社会观的评价
(1)积极意义:
反映了人们反对剥削压迫,反对贫富对立 ,实现财产公有和人人平等的愿望,在历史上 曾唤起并鼓舞广大劳动人民为建立理想社会而 斗争,对近代空想社会主义产生过启发作用;
(2)政治条件--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 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3)思想文化条件--19世纪人类文明的发 展以及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等领 域取得的新成就。
2. 主观条件:两大理论基石
(1)唯物史观的创立,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 科学提供了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
(2)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为社会主义从空 想到科学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
导言
1. “社会主义”一词的含义
“ 社会主义 ” 是个多义词,其含义包括 三个方面:
(1)社会主义思想体系; (2)社会主义运动; (3)社会主义制度。
2. 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
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的是无产阶级 领导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变革资本主义 社会制度进而创建社会主义、共产主 义社会制度的伟大历史进程;揭示的 是无产阶级自己解放自己并最后解放 全人类的普遍规律。
3. 科学社会主义的学科性质
科学社会主义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 ,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关 系四大系统,是以政治为先导,着重 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 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关系之间的 相互作用及其总体发展的一般规律的 科学。
4. 科学社会主ຫໍສະໝຸດ Baidu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中的地位
科学社会主义在狭义上是指马克思主义的 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它同马克思主义的哲学、 政治经济学一起,构成马克思主义完整的理论 体系,并且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 ;
八、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特 征
1. 科学性
它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石,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主张按照社会发展 的客观规律来建立一种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 制度,其基本原理和设想在许多方面都为后 来的革命实践证明具有客观真理性。
2. 革命性
其革命性具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它的阶级性,公开申明它是关于无产 阶级解放的学说,是为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 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服务的;
四、 19世纪初期的批判的空想社 会主义的主要特点
(1)采用详尽的理论论证的形式说明资本 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性;
(2)摆脱了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 (3)开始了将理论付之实践的尝试。
五、 19世纪初期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 功绩和局限性
1. 历史功绩:
(1)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 会的全部基础,提供了启发工人阶级 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思想材料;
(2)局限性:
不具备实现的客观条件,只是对过去时代 的美化、迷恋或对未来社会的虚构,并带有原 始共产主义或平均主义的色彩,对近代空想社 会主义有消极的影响。
二、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1.产生背景
资本主义由家庭手工业向工场手工业过渡, 资本的原始积累和英国的“圈地运动” 。
2. 代表人物及其代表思想或代表作
2. 落后国家首先发生革命是社会形态转折 的常态
1. 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落后国家首先胜 利的条件
(1)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加剧, 帝国主义战争造成资本主义 统治战线的薄弱环节;
(2)国内的社会矛盾尖锐化,人 民除了起来革命就没有别的 出路;
(3)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 阶级没有能力把国家引上资 本主义发展道路
(4)无产阶级革命性强,有农民作同盟军,有成 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