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在近代社会的变化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在近代社会的变化发展
经济是基础,经济决定政治,文化的变化发展。教育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是一定社会,一定经济,一定政治的反映。通过对教育变化发展的研究,可以了解社会的发展变迁。
春秋时期的学术下移使得下层人民也有机会受到教化,虽然教授的是周礼,但毕竟人民开始接触到知识,教育。汉武帝时期创办太学——专门的教育机构,教授人民四书五经,仁义礼智信。虽说是为了统一和禁锢人民的思想,但是政府学校的开办,使得人们认识到知识教育的重要性.唐宋时期由于科举制度的进一步强化和发展,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
总观1840年以前的中国教育,以四书五经为教材,以教化人民为目的,而教育的根本目的——传授知识并没有得到重视。1840年中国大门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以后,教育也开始发生变化。鸦片战争前期,一些明智之士已经看到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距,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自然文化。随着五口通商和西方传教士对西方书籍的传译,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认识到西方的确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于是西式学堂开始出现,政府开始派遣中国人出国留学。
1860-1890年间,学校主要是由官府或是传教士创办。官府创办的学校主要是教授学生学习西方文字,用来翻译西方书籍,主要是机器的使用说明书,还有就是作为外交储备人员,在中西交流中充当翻译,沿袭国际法等等。因为这一时期,作为中国对外交流的官员十分忙碌,要马不停蹄地道歉,谈判,签字,所以作为为国家服务的学校,培养外交接班人,改善屈辱外交很重要。另一部分学校为教会学校。宗教本无政治意义,但传教士却怀着政治目的进行传教。大家都知道,传教士是西方列强侵略的先头部队,目的是渗透中国,分裂瓦解中国,为西方侵略者服务。所以教会学校就是为传教这一目的创办的。教会学校大多面向普通民众,教授民众学习西方文字,并且设立翻译局,大量翻译西方著作,其中不乏激进的改革变法思想,对维新派影响较大。当然,教会学校还大肆宣扬基督教,因此教会学校毕业的大部分为基督教徒。教育本为开化民智,虽说但清朝末期的学校传播了先进知识,但主要目的是为政治服务,官办学校是为培养政府需要的人才,而基督教更是以侵略为目的,利用思想武器妄图分化民众。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惨败意味着洋务运动的破产。开始有人质疑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意义。于是,人们开始主动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学堂更是成为了传播西方变革思想的场所。一部分学堂中的激进知识分子开始呼吁变法图存,知识阶层开始发挥作用,变法至上而下的开展,虽然变法失败,但至少废除了八股取士。且变法思想在民间也得到一定传播,促进了民风的开化和思想的解放。值得注意的是,此时女子学校也已产生,但仅有满足贵族少女可以入学。1902年,吴馨将家塾扩大规模,改名务本女塾,该学校以培养学生成为贤妻良母为宗旨,注重家教,认为“女子为国民之母,欲陶冶健全国民,根本须提倡女教”,故取名务本。
辛亥革命后建立起的中华民国传扬自由,民主平等,废除清朝的旧法,教育也是仿照西方体制。学校不再作为取士的基地,而是真正以教化民众,传播知识为主。民国政府的《教育宪法》规定:“教育文化应发展国民之民族精神、自治精神、国民道德、健全体格、科学及生活智能。国家应注重各地区教育之均衡发展,并推行社会教育,以提高一般国民之文化水平。”当时民主平等的思想在社会已有一定基础,思想也已得到解放。所以民国时期学校数量有大幅增加,也有更多的人愿意进入学校学习知识。学校会有洋文老师教授西方语言,西方的进步思想,激进思想也在教学中得以传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1919年因为巴黎和会外交失败而导致的学生运动。学生成为主力大军走出学堂反对政府,并且得到工商业者的支持,使得五四运动声势浩大,影响深远。民国时期的女校也培育出了许多的进步女性。这些女性不再以三从四德,贤良淑德为目标,真正追求个性自由的解放。我认为这是民国教育最值得肯定的一点。
2004年秋季,高中新课程改革正式启动。首批进入高中课改的是: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四省区。这是新高中课程改革的第一阶段。
2、第二阶段(2005年)
2005年秋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只有江苏省。
3、第三阶段(2006年以后)
2006年进入课改的有五省(市):辽宁、天津、福建、安徽、浙江。
2007年有五个省市进入课改:北京、吉林、黑龙江、陕西、湖南。
2008年进入课改的有四省区:山西、江西、河南、新疆。
2009年进入课改的四省区:河北、湖北、云南、内蒙古。
2010年进入课改:广西、贵州、青海、甘肃、西藏,至此全国全面实施新课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