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暑假四川大凉山支教

合集下载

善行天下的青年志愿者协会

善行天下的青年志愿者协会

事迹介绍:2002年,长江职业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

协会以“奉献、友爱、
互助、进步”为宗旨,发挥了服务他人、服务校园、服务社会的作用。

11年来,10000多名青协成员走遍了200多所敬老院,服务过1000多位孤寡老人;贵州和武汉本地贫苦地区,开展义务支教三年,惠及学生2000余人次;参加义务卖报400余次,多次牵头举办的“衣加衣”“红安募捐”“金手指”等校园活动,为山区儿童、白血病儿童筹集善款3万余元;参加义演、社会公共义务服务200余场,事迹先后被长江商报、武汉晚报等媒体报道。

2013年暑假,青年志愿者协会在指导老师姜红的带领下,到海拔3000多米的四川大凉山彝族自治区大山深处支教,把长职志愿者的旗帜插在了大凉山上。

10000件实事,10000件好事成为他们奋斗的目标。

11年来,他们不仅为此践行着,还拉动周围十余所高校共同开展公益活动。

新科小学的农民工子女;患有白血病的朱允哲小朋友,敬老院的老人们,只要是社会的弱势群体,都是他们的服务的对象。

“义务支教”、“义务卖报”、“关爱智障儿童”、“为玉树灾区称多县寄校募捐”、“访问敬老院”、“红色教育”、“雷锋日打扫校园”、“麦田计划武汉高校爱心图展”等系列活动处处都有他们的身影。

感动词:他们是来自校园的一批大学生,他们像一粒尘土,微薄、微细,却又随处可见。

在这十一年的道路上他们迈着坚定的脚步,为无数人送去温暖;他们虽然很渺小,却塑造了伟大;他们用纯朴、善良和持之以恒的坚定行动,告诉了我们“温暖”的含义。

大凉山支教真实感受

大凉山支教真实感受

大凉山支教真实感受
我来到大凉山支教,在这里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

我看到了这里的贫困和落后,但更多的是感受到了这里孩子们的真诚和纯真。

在这里,我和孩子们一起上课、一起玩耍,一起分享生活中的点滴。

他们的笑容和渴望知识的眼神让我感到无比感动。

虽然条件艰苦,但孩子们的热情和勤奋让我深刻地明白了知识对于他们来说的重要性。

我也看到了当地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和努力。

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尽力教育孩子们,让他们拥有更好的未来。

我深深地感动和钦佩他们,也感到了自己的渺小。

在这里,我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珍贵性。

我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了大凉山的传统舞蹈、手工艺和民俗文化。

这让我更深刻地了解了这里的历史和文化,也更加热爱这片土地。

这段支教经历让我更加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机会,也更加感恩自己的成长和教育。

我相信,在我们每个人的努力下,大凉山的孩子们一定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 1 -。

四川凉山支教日记(桂耀敏)

四川凉山支教日记(桂耀敏)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四川凉山支教日记(前期)分享一组数据:2012年9月,教育部公布义务教育随迁子女超1260万,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2200万。

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

其中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

笼统的看着这些冷冰冰的数据,可能你心里会想中国那么多人,在这些冰山一角能代表什么。

又或者支教能改变些什么,我们的力量那么微薄,能让每一个孩子得到什么,能让他们过上充满爱的生活么……我想我不会告诉你一个肯定的答案。

爱是在潜移默化中慢慢的影响着我们,影响着孩子。

我们不能彻底的改变什么,却能影响一部分需要爱的孩子学会自信、学着去相信梦想。

清晰的知青路,模糊的留守生活希望似灯塔,为迷茫的船只指引航行的方向。

-------龚世奇“支教”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名词,渐渐的走入我的生命。

多年来,我读着一篇篇公益故事,听着一首首爱心之歌,却不曾相信终有一天自己也能踏上知青之路,去感受大地母亲养育的另一群儿女,学着去陪伴,去爱,去传递希望。

但是,无形中“留守”给我蒙上了面纱,她模糊了我过去的所闻所见。

她告诉我在中国有这样一个弱势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远走他乡离开年幼的孩子,外出打工,用勤劳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但他们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包括内地城市,也有的父母双双外出去繁华都市打工。

暑期社会实践日志支教

暑期社会实践日志支教

日期:2023年7月20日地点: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某乡村小学天气:晴朗一、启程清晨,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轻轻地唤醒了我。

今天,是我为期两周的支教活动的第一天。

带着满心的期待和一丝紧张,我踏上了前往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路途。

火车上,我遇到了一群同样参加支教活动的志愿者。

大家相互介绍,交流着支教心得和教学经验,气氛十分融洽。

我了解到,他们中有的是师范专业的学生,有的是刚毕业的教师,还有的是热爱公益的社会人士。

虽然身份不同,但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为孩子们带去知识和关爱。

二、抵达经过十多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抵达了目的地。

一下车,就被当地的热情所感染。

校方派来了几位老师来接我们,他们亲自开车将我们送到了学校。

学校位于一个山清水秀的小村庄,四周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和连绵起伏的山峦。

校园虽然简陋,但孩子们的笑脸却让人感到温暖。

三、初识学生第二天,我们正式开始了支教活动。

首先,我们进行了简单的自我介绍,并询问了孩子们的名字和年龄。

我发现,这些孩子们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眼神中透露出对知识的渴望。

上午,我们上了语文课。

由于孩子们的基础普遍较差,我们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

从简单的拼音教学开始,逐步过渡到生字、词语和短句的学习。

虽然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但孩子们的进步让我们感到欣慰。

下午,我们上了美术课。

孩子们对画画充满了兴趣,纷纷拿出自己的画笔,在画纸上尽情地发挥。

看着他们认真专注的样子,我心中充满了感动。

四、生活点滴支教的生活并不轻松,除了教学工作,我们还要负责孩子们的日常生活。

每天早上,我们都要起床做饭,为孩子们准备早餐。

午餐和晚餐则由当地村民提供。

在生活方面,我们也遇到了一些挑战。

比如,洗漱条件有限,洗澡成了难题;饮食上,由于不适应当地的饮食习惯,我们有时会感到不适。

但这些困难并没有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反而让我们更加珍惜这次支教的机会。

五、难忘瞬间在这两周的支教过程中,有许多难忘的瞬间。

有一次,我在教孩子们学习拼音时,发现一个叫小明的孩子特别聪明。

大学生支教经历分享

大学生支教经历分享



成果展示
前言:
扛过一杆旗,不只是为了让它不倒,还要
让它继续飘扬,把彝辉人的故事继续书写
下去,把彝辉人的精神继续延续下去。
简单培训、撰写策划、项目申请、募集物资
累并快乐着
前言:
人们和媒体往往更多的去关注那些天灾 人祸、娱乐八卦,而很少去关注那些与 生俱来的贫困。关注彝谊生辉,关注大 凉山贫困儿童!
有禁毒巡回演讲、关爱留守儿童、生态环境保护宣传等活动。截止 目前,共开辟7个支教点,捐赠军训服装近3000套,衣物1000多套,
图书近两万册,建立爱心书屋7间,资助贫困儿童资金数万元,发放
体育器材和节能灯价值达3000余元等。
协会介绍

团队成立以来连续四年获得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策划大赛一等奖。 2011年,彝谊生辉开展的“走进凉山,情系彝区”的大型公益活动 被江苏团省委表彰为“江苏省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并受到《中国 青年报》、《凉山日报》、德昌电视台、无锡教育电视台等新闻媒 体的关注和报道。2012年,”同一片蓝天下,让孩子影响孩子“策 划顺利从24800多个团队策划中晋级前48,入围谷歌杯大学生公益 创意大赛决赛。同年团队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团队“。
积极践行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奉献自我、服 务社会的平台,并在实践中培养、强化大学生勇于负责,甘于奉献
的精神;注重实践育人,单向服务为行动,双向获益为引导,使大
学生在实践中广泛学习与挖掘自身价值,不断成长。 “彝谊生辉”服务团队自从成立以来,队员先后8次深入四川凉山
州德昌县义务支教(寒暑假时间),举办了5次大型火把节,此外还
我所展示的,我所讲的都是有限的。 如果大家对公益和志愿服务感兴趣的 话,也可以投入到公益的星星之火中! 我们期待着你们的加入!

去四川大凉山儿童的艰难上学之路的作文

去四川大凉山儿童的艰难上学之路的作文

去四川大凉山儿童的艰难上学之路的作文在四川省西南地区有一个叫大凉山的地方,这里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内,海拔超过3000米,山脉绵延不绝。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时至今日,我还记得第一次读到《送东阳马生序》里这句话时脑海里浮现出的场景:一个穿着单衣薄衫的书生背着书箱、拖着单鞋在寒风中弯腰前行,他渺小又倔强的身影与周边茫茫大雪和深山峡谷形成了鲜明对比。

那是我第一次知道,求知欲真的可以让一个人成为战无不胜的神。

上大学之前,我一直生活在泉州这座位于祖国东南的沿海小城,家境不算殷实但也不愁吃穿,所以文中所讲述的艰难求学路让我印象格外深刻。

只是我没想到,在绝大多数孩子连饥饿、贫穷的记忆都没有的今天,依然有孩子正走在那条艰难的求学路上。

求学十六载,日日如挑战“从祖国大西南的阿普路村小学,到冕宁县第二中学,再到成都市石室中学,南京大学电子学院,我走了一条很长的路”“初中时,我拥有了自行车,去县城走读”“大学时勤工俭学靠自己负担了全部学费、生活费”“高海拔的阳光,让我的皮肤变得黝黑,但书本中的知识,让我的眼睛变得明亮”6月,正值毕业季。

南京大学电子学院学生陈时鑫在网上发布了自己的论文致谢,寥寥百字,却字字扣心,被不少人称之为现代版《送东阳马生序》。

大学四年中,陈时鑫9次拿下奖学金,并在大四那年获得了香港中文大学计算机全奖直博录取书。

在论文致谢里,他回忆了自己从小学到大学的求学历程和经历的种种坎坷。

第一道关,是战胜贫穷。

陈时鑫出生于四川大凉山冕宁县回坪乡阿普路村,这个村庄坐落在山脚下。

小时候的他常常爬到山顶,低头就能看到县城的全貌,抬头映入眼帘的是一道道绵延起伏的山脉。

山外有山,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比喻,但对他来说却是望不到头的困境。

2017年,冕宁县才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

在陈时鑫的记忆里,贫穷是常态,奶奶瘫痪在床,还有三个在上学的孩子,家里借了很多钱,除了基本的生活开支,父母再也拿不出更多的钱了。

美女大学生为支教剃光头

美女大学生为支教剃光头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74素材前沿\暖新闻ZUOWENYUKAOSHI 撒播阳光,传递美好,温暖中国的力量□编辑/高明燕美女大学生为支教剃光头3月上旬,大连艺术学院影视学院表演专业2014级大四女生付一冉来到大凉山支教。

教书、吃饭、睡觉,她与这片大山、山里的孩子无缝对接。

大山里的条件比不得城市:缺少洗发水,没有24小时热水,甚至手机有时没信号,教室也是临时搭建起来的。

每天早晨,付一冉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洗漱,可一头长发,打理起来却耗时费力。

当地条件有限,如果长期得不到及时清洗,可能会滋生虱子等寄生生物。

于是,付一冉作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剃成光头!她在微博上说,这样不仅可以面对真实的自己,更可以简单省事,一心支教,而且头发还能再长出来。

付一冉剃光头支教的事情传开后,引来了热议声一片。

原本是低调的支教行动,却突然成了网红,付一冉拒绝了多家媒体的采访,她说自己只想好好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暖心密码:比光头更耀眼的,是人美心善。

外卖特别备注温暖网友一天上午,家住上海市静安区永兴路37弄的90岁崔老伯早早出家门,坐在小区长椅上等候自己中午的外卖。

和往常一样,11时刚过,外卖员准时送来了午餐。

趁他不注意,外卖员悄悄撕掉了餐盒上的收据。

原来,收据上的备注写着:请交给90岁爷爷(注:应为外公),然后把单子撕了,免得老人心疼钱。

谢谢。

崔老伯的外孙花先生说,“之前外公自己烧午饭,吃得很随便。

”担心其营养跟不上,夫妇两人每天中午为外公点外卖。

“每天我都写同样的备注内容,就是不想让老人家看到费用,否则吃不踏实。

”考虑到外公年事已高,牙口不好,花先生的妻子都尽可能选软糯食物,荤素搭配,做到营养均衡。

夫妇两人常去看望外公,每次外公都会紧紧握着他俩的手,不愿松开。

“我们最大的心愿就是外公能活到100岁,能一直对老人好。

”■暖心密码:老有所依,是最大的幸福。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大凉山支教作文

大凉山支教作文

大凉山支教作文你能想象自己跑到大凉山去支教的情景吗?我就这么干了,现在想起来,那可真是一段超酷又超有意义的经历。

我刚到那儿的时候,就像个外星球来的人。

那山啊,又高又大,把小村子围得严严实实的,感觉像是个与世隔绝的小天地。

村里的房子呢,有的破破旧旧的,但墙上都画着一些特别有民族特色的图案,花花绿绿的,可好看了。

第一天走进学校,我心里那叫一个紧张。

那些小娃娃们啊,眼睛亮晶晶的,像星星一样看着我。

他们的小脸蛋都黑黝黝的,透着健康的红晕。

我站在讲台上,结结巴巴地做自我介绍,他们就笑,笑得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不过那笑声可没恶意,就是那种很纯真的笑,一下子就把我和他们的距离拉近了不少。

上课可真是个大挑战。

我本以为我讲的东西他们肯定能听懂,毕竟我在城里也是给学生讲过课的。

可到这儿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

我在黑板上写个数学公式,底下好多小脑袋都是一脸懵。

我就只能换个超级简单、超级直白的方式给他们解释,就像在讲一个超级有趣的故事一样。

比如说,讲加法的时候,我就说:“假如你有两个糖,你妈妈又给你三个糖,那你一共有几个糖呀?”这一下,好多小爪子就举起来了,争着回答问题。

看着他们那积极的样子,我心里可美了。

除了上课,我们还有好多课外活动。

大凉山的自然风光那是没话说,我就带着这些小娃娃们去山上“探险”。

其实就是找个小山坡,带着他们认识认识各种植物啊,动物啊。

我指着一棵草说:“这个叫什么什么草,要是不小心划破手了,可以用它来止血哦。

”小娃娃们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眼睛里满是好奇。

还有一次,我们一起在村子的空地上举办了一个小型的运动会。

别看他们平时没什么正规的体育器材,跑起来、跳起来可一点都不含糊。

那一个个小小的身影,就像充满活力的小旋风。

在大凉山支教的日子里,我也从这些小娃娃身上学到了好多东西。

他们的生活虽然没有城里孩子那么富裕,可是他们特别容易满足。

一个小本子、一支铅笔就能让他们高兴半天。

他们对待小伙伴也是特别真诚,要是有谁没带吃的,大家都会把自己的东西分给他。

2015大凉山小女孩写“世界上最悲伤作文”

2015大凉山小女孩写“世界上最悲伤作文”

2015大凉山小女孩写“世界上最悲伤作文”
2015大凉山小女孩写“世界上最悲伤作文”
一位在大凉山支教的朋友分享了这篇四年级彝族女孩的,看完后心疼、心酸,情绪全无,整个人都不好了。

令我纠结、难过的不仅仅是这个名叫苦依五木的孤苦女孩的命运,还有大凉山,这片美丽却又贫穷的大山里,千千万万个孩子的命运。

我从大凉山回来已经快一个月了。

这一个月来,每每一闭眼就看到孩子们黝黑的.面孔、明亮的眼睛。

那是世间最天真、最好奇、最真诚的眼神,也是最懵懂、最无知、最空虚的眼神。

这是一篇世界上最悲伤的小学作文,令人心碎。

作者柳彝,名叫苦依五木,一个大凉山的小学四年级彝族小姑娘。

《泪》
爸爸四年前死了。

爸爸生前最疼我,妈妈就天天想办法给我做好吃的。

可能妈妈也想他了吧。

妈妈病了,去镇上,去西昌。

钱没了,病也没好。

那天,妈妈到了,看看妈妈很难受,我哭了。

我对妈妈说:“妈妈,你一定会好起来的,我支持你。

把我做的饭吃了,睡睡觉,就好了。


第二天早上,妈妈起不来,样子很难受。

我赶紧叫打工刚回家的叔叔,把妈妈送到镇上。

第三天早上,我去医院看妈妈,她还没有醒。

我轻轻地给她洗手,她醒了。

妈妈拉着我的手,叫我的小名:“妹妹,妈妈想回家。


我问:“为什么了?”
“这里不舒服,还是家里舒服。


我把妈妈接回家,坐了一会儿,我就去给妈妈做饭。

饭做好,去叫妈妈,妈妈已经死了。

课本上说,有个地方有个日月潭,那就是女儿想念母亲流下的泪
水。

一段支教路 一生牵挂情--记玉林北流市北流中学副校长顾梅

一段支教路 一生牵挂情--记玉林北流市北流中学副校长顾梅

“现在,我工作起来更有干劲和激情了!”顾梅说。

她到四川省大凉山区支教,在那里受到了“心灵的洗礼”。

虽然只支教了短短一个学期,却是她24年教育生涯中最难忘的一段经历。

顾梅,广西高考优秀评卷员、玉林市首批骨干教师、玉林市优秀教师、玉林市名师培养对象、北流市十佳师德标兵、北流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现为玉林北流市北流中学副校长。

2019年9月,她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主动报名到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民族初级中学(以下简称普格民族初中)支教。

为梦想走上支教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地,曾是全国连片深度贫困地区之一。

2019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开展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教育帮扶行动的通知》,顾梅就主动报名到普格民族初中支教。

对顾梅的这一举动,有人不理解,甚至有人认为她是为了升职。

“我在做决定时没想那么多,只是觉得这是我想做而且有能力做的事,家人也很支持。

我认为能多帮助人,多为社会做奉献,人生会更丰富更有价值。

”顾梅说。

2019年9月初,顾梅动身前往普格民族初中。

该校坐落在一座高山上,是普格县最大的单设初中寄宿制学校,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楼、综合楼、图书室、形体室等。

走进该校,顾梅就喜欢上了这里。

但由于水土不服,各种问题接踵而来:饮食习惯的不同造成了身体不适,她常年饮食清淡,而普格当地的群众普遍喜麻辣,这让她颇感不适,喉咙也因此出了问题,需要每天服药,支教结束了还没完全康复;普格海拔高,她有严重的高原反应,而且9月的普格比广西冷得多,早晚温差大,她一时难以适应;学校在山上,外出购物要走很长一段山路,来回要两个多小时,给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虽然困难很多,但顾梅还是坚持了下来。

到普格一段时间后,顾梅发现,当地的问题多且复杂,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首要是通过教育改变学生的思想观念,让他们明白读书可以改变生活、改变命运。

阿木(化名)是普格民族初中的学生,家里有5个兄弟姐妹,由于缺少经济来源,他们的生活十分拮据,全靠姑姑接济。

竹内亮:我在大凉山,看到越来越好的生活

竹内亮:我在大凉山,看到越来越好的生活

37传达给世界各地的人。

7年时间里,他不断行走、拍摄、记录,至今制作超过200集、有着两亿播放量的“网红”纪录片《我住在这里的理由》就是这样的“旅行式”纪录片。

“现在是个交通发达,人口流动激烈的时代,一个人为什么要生活在那块土地,一定有着很深层次的理由。

”这是《我住在这里的理由》的开篇语。

而这次选择中国脱贫攻坚的主题,竹内亮笑称是被公司的摄影师徐亮“洗脑了”。

“徐亮以前在大凉山参加过支教活动,他对大凉山的感情特别深,进入公司第一天,他就说‘导演,我想拍大凉山的纪录片’,但一直没有机会。

他非常有执念,就一直跟我说。

”徐亮向竹内亮说,他觉得疫情之下,大家都在关注城市生活,对偏远农村的关注度不够,而且今年中国政府很大的一个工作主题就是脱贫攻坚,不拍感觉有点遗憾。

“最近我也一直在拍武汉、南京,的确是只关注大城市,没有关注偏远的地方。

我本来没有很关注,但徐亮一直说,‘大凉山多么有魅力,我们应该关注脱贫的主题’。

好的,那就去看一下。

”竹内亮一开始也有忧虑,拍这个主题是不是太政治化了?“我不想拍太政治化的片子,拍纪录片不是为了去宣传政府。

”竹内亮向《中国报道》记者表示,他们谋划拍摄的时候,刚好解读中国工作室也要拍摄脱贫攻坚主题的纪录片,“目标一致,我们就合作了。

我被徐亮‘洗脑’了,也想看看大凉山现在的变化。

虽然拍摄需要经费,但真心话,不是为了钱。

”竹内亮说,这是一个能真实反映大凉山情况的纪录片。

“他们不干涉拍摄内容,我们想怎么拍就怎么拍。

如果他们要求我们必须拍什么、必须去夸政府,那我们肯定不会合作。

这次合作非常开心,以后还想跟他们一起拍摄更多纪录片。

”中国报道:这次拍摄的主线是什么?到了大凉山有什么感受?竹内亮:这个纪录片就是一个日本导演去体验中国大凉山的彝族生活。

变化太大了,太厉害了。

其实这不是竹内亮第一次去大凉山。

2010年,竹内亮还担任日本NHK 导演的时候,拍摄了《长江·天地大纪行》,“我们用了一年时间,拍摄长江沿岸人们的生活。

留美高中志愿者支教大凉山

留美高中志愿者支教大凉山

留美高中志愿者支教大凉山作者:农夫来源:《绿色中国》2017年第01期近期,一个留美华人高中生大凉山支教的汇报总结获得网上热议。

8月20〜27日,16岁的留美高中生李芸鹏在暑假期间回国赴四川省大凉山自治州美姑县拉木阿觉乡马都村爱心小学支教一周,完成了一次青少年个人公益行动的有益探索。

就读于美国百年名校纽约圣三——珀林(Trinity-Pawling School)中学的李芸鹏,是北京人。

他从小就生活在北京,家境条件比较好,没有吃过苦。

李芸鹏小学就读的北京汇文一小和初中所在的北京人大附中都是全国名校,而他也是其中的佼佼者。

李芸鹏曾经在全国数学、物理、英语竞赛中夺得一等奖,也获得过北京市东城区三好学生等诸多荣誉。

按照常人的理解,远离父母到异国求学,暑假回国应是和家人团聚享受父母的呵护才对。

是什么原因促使16岁的李芸鹏到生活异常艰苦的四川大凉山支教呢?“这个想法前几个月就有了,我想山区的孩子们条件比较苦,我只想为他们做点事,然后我就开始筹划这件事,联系了绿色啄木鸟环保公益组织。

” 李芸鹏向记者淡淡的说着。

李芸鹏所说的绿色啄木鸟环保公益组织是以改善北京环境,提高北京乃至中国人文明形象为宗旨的志愿组织,在全国有近4000名志愿者。

而绿色啄木鸟的组织者王涛就是李芸鹏妈妈的朋友。

在王涛的大力支持下,李芸鹏最终将支教地点确定在四川省大凉山自治州美姑县拉木阿觉乡马都村爱心小学,并与当地“苦荞花开支教团队”肖善文老师取得了联系。

李芸鹏为此次支教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你能做得更好!希望帮助大山里的孩子们增强学习的信心以及改变命运的斗志。

孩子们的命运能否改变还说不好,但到达大凉山后李芸鹏对世界的认识又进了一步。

虽然李芸鹏对此行的艰苦程度已有心理准备,但到了马都村,在北京长大的他才亲身感受到山里孩子求学的艰难。

学校孤零零的背靠着大山,如同一座废弃的宅院。

四面透风的教室,破烂不堪的宿舍和被褥,以及一排排黄泥巴的房子和背后光秃秃的山梁。

四川凉山支教惨案

四川凉山支教惨案

四川凉山支教惨案
5月xx日,xx教育集团总裁、xx高新区xxxx公益服务中心(简称“xxxx”)理事长xxx,在四川省凉山州考察支教项目过程中不幸遇难,享年55岁。

事发前两天,xx在凉山州考察了三所支教项目学校。

xxx一行到凉山考察的行程安排是:4月xx日中午到凉山,5月xx日上午返程。

计划先考察部分支教项目后,参与xxxx的学期中培训。

然而,还未完成考察计划,就不幸遇难。

成立至今,xxxx前后在凉山州美姑、昭觉、盐源等地累计合作了23所支教校点,为大凉山输送了xxx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老师,共计服务超过了xxxxx余人次的凉山孩子。

抖音大凉山支教惨案

抖音大凉山支教惨案

抖音大凉山支教惨案
去年5月3日,教育家、公益慈善家的梁兴安先生在赴四川凉山考察支教项目的过程中,不慎坠崖身亡,他55岁的生命永
远定格在了大凉山。

今年6月29日,重庆市星星帮扶基金会正
式更名为“重庆市兴安帮扶基金会”,以此纪念、缅怀梁兴安先生。

梁兴安1966年11月28日出生于陕西省安康市,199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08年获中欧国际工
商学院EMBA硕士学位。

他曾任教西北大学经济系,后作为联合
创始人创办深圳世联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任领科教育集团总裁、领科教育集团上海校区校长。

据悉,梁兴安生前热心教育,倾心公益,于2014年任阿依
土豆公益中心理事长、重庆市星星帮扶基金会理事长。

任职7年时间里,一直奔波于上海和凉山之间。

在梁兴安的带领与推动下,阿依土豆支教项目取得了里程碑式的进展。

支教“ 游子”:15年辗转

支教“ 游子”:15年辗转

支教“ 游子”:15年辗转,赴一场乡村之约——记云贵山村支教教师、足球教练徐召伟作者:孙雨萱来源:《教育家》 2020年第33期文|本刊记者孙雨萱“支教过程中,我和山里孩子的情感一天天加深,感情深厚了再想‘挥刀斩断’,根本不可能。

孩子们需要我,我也需要孩子们,因为我本身就是一个孩子,需要他们给我最简单的爱。

”这是大方县对江镇元宝小学支教教师徐召伟在马云乡村教师颁奖礼上说的话。

从家乡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县辗转至3000多公里外的贵州大方县,从刚刚告别大学象牙塔的怀梦青年成长为一心坚守山区方寸讲台的沉稳园丁,徐召伟已跨过15年的支教岁月。

他不认为自己多年的支教行为多么高尚,也不热衷于炫耀自己的教育经历和成果。

对他来说,支教是一份自己喜爱的事业,和孩子们相处是人生难得的乐事,其他都不重要。

3段支教路,与山里娃断不开的牵绊徐召伟大学就读于石河子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4年校园时光,他沉浸于书山诗海,爱上了诗歌和戏剧,向往着自由和远方。

2005年,他大学毕业便考取了教师资格证。

在很多人忙于找工作的时候,他满腔书生意气,不想重复循规蹈矩的生活,总想做些“更有意义”的事。

支教,就是他为自己选择的道路。

“那时年轻气盛。

”他笑着追忆过往。

彼时,他并未将之视为长期事业,最初的计划是支教一个学期,体验一下与以往不同的生活,再慢慢为将来打算。

15年前,互联网不如现在便利,信息很封闭,能够获取的支教信息并不多。

选择云南,是因为它满足了学文学的人内心多少都有的那份对文艺和感性的追求。

恰好徐召伟的一位朋友去云南丽江旅行时,了解到当地一所乡村小学——宁蒗永宁乡木底箐小学教师紧缺,亟需志愿者帮扶,便联系了徐召伟。

徐召伟立即报了名,匆忙赶赴自己的第一场支教之旅。

木底箐村有“泸沽湖后花园”之称,自然风景优美。

不过在2005年,村子作为普米族聚集地,仍相对隔绝闭塞,生活条件艰苦,连喝上干净的水都成问题。

但看着孩子们淳朴腼腆的笑脸、听着家长们殷切热情的嘱咐和乡亲们口音浓重的嘘寒问暖,每天吃着白水煮萝卜缨子的徐召伟还是觉得很满足。

巴蜀风拂,索玛花开——关于凉山的支教记忆

巴蜀风拂,索玛花开——关于凉山的支教记忆

巴蜀风拂,索玛花开——关于凉山的支教记忆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题记。

支教生活已经到达尾声,最近心中一直有个声音萦绕于耳畔:你,到底,收获了什么?回顾这一年来的点点滴滴,像一副灵动的画卷一样,在我的脑海里浮现。

从最初的陌生到熟悉,再从熟悉到习惯,这其中有欢乐,有迷茫,也有彷徨,但现在更多的,是不舍。

有时我在想人的一生之中能够有多少经历让你终生难以忘却呢?我想这一年的支教工作,将会是我人生中最珍贵、最无价的一笔财富。

我不会忘记孩子们伴着高原红天真烂漫的笑脸,不会忘记同事们对我的嘘寒问暖,更不会忘记紫薇学校对我的关怀备至,感谢这一年来出现在我生命中的每一次相遇。

2019年,为了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加大对凉山彝族自治州教育的帮扶的号召,肩负巴蜀“学科+”成果推广的责任与使命,我作为教育部首批卓越校长领航工程马宏名校长工作室第二期、三期成员,来到了西昌市第二小学紫薇分校,担任四、五年级的音乐教师,并挂职德育主任。

秉承巴蜀人“教育是做的哲学”的教育理念,我很快便融入到了二小这个大家庭中。

接下来我将以片段式的文字,分享我在凉山的支教生活:一、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儿时生活在内蒙古一个偏僻的小镇上,那里经济落后,教育教学资源稀缺。

小时的我心里就想着,以后要走出内蒙,去外面的城市看一看。

出于对重庆的喜爱,毕业后我又留在了重庆,来到巴蜀小学校任教。

巴蜀小学是一所看重素质教育的学校,学生们能够在巴蜀律动教育的沃土上自由生长。

不仅如此,巴蜀非常看重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每年通过阳光互助成长杯赛课、挂牌课、教研课、示范课等一系列以赛促课、交流提升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最好的职业能力发展平台,而我也是在巴蜀这块沃土上成长了起来。

当我看到学校到凉山支教报名的信息后,为了感恩这一路上帮助过我的恩师、学校、同事;为了帮助像我一样向往着城市,渴望着未来的小朋友,我主动报名申请了这次支教工作。

最新-大凉山支教老师王思佳的特殊毕业典礼 精品

最新-大凉山支教老师王思佳的特殊毕业典礼 精品

大凉山支教老师王思佳的特殊毕业典礼王思佳,一名支教老师,来自山东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在这里已经度过了近5个月生活生涯。

据王思佳介绍,她是河北廊坊市人,自小生活在城市。

一次偶然的机会,通过大凉山支教联盟一公益组织,了解关于凉山学校的一些信息后,毅然决定来支教。

7月7日,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的王思佳同学,却在大凉山的一所村小里完成了学院专门为她一个人举行的特殊毕业典礼。

原来,王思佳在大三实习期间,通过大凉山支教联盟公益组织来到凉山州西昌市的金新小学支教。

因支教点至今还在上课,王思佳无法返校参加7月1日学院举行的毕业典礼。

为此,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覃川代表学校,来到多公里外的凉山,为王思佳颁发毕业证书,当天,金新小学的400余名师生共同见证了这个特殊的毕业典礼。

这么远来为学生送毕业证书,难免会有人想到这是否是一场作秀呢?昨日,覃川也表示,这绝非是一场作秀,是被学生的精神感动,值得他这样去做。

为了自己的学生她放弃了回校参加毕业典礼昨日下午,在凉山州西昌市川兴镇金新小学操场上,几名学生正在操场上欢快打篮球,此时学校已经停课,迎接明后两天的期末考试。

金新小学是一所民办学校,坐落于海拔较高的高寒山区。

学校硬件条件简陋,两排破旧的水泥毛坯房、一个小篮球,一个简单的食堂,几间学生宿舍,就是这所小学的全部。

目前,学校连电都没接通,不少学习用具来自外界的捐助,师资力量较为缺乏。

在这里,王思佳等16名老师,却担任着400多个孩子的教学任务。

今年2月14日,王思佳来到了金新小学,开始了支教生活。

金新小学校长罗滢介绍,以前许多支教老师刚到一个陌生的支教环境开始还有一些新鲜感。

最后,多数人会因当地交通不便、物资匮乏、条件艰苦等原因离开。

而王思佳选择了坚持,她是小学六年级的班主任,主要负责学校思想品德课程,以及代上部分高年级的语文课。

今年6月30日,金新小学迎来毕业季,举行毕业生欢送晚会。

对于王思佳来说,也是毕业季,需要回学校参加毕业典礼。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支教纪实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支教纪实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支教纪实——心系祖国,奉献青春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加强对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教育结对帮扶,发挥中小学名校长在教育扶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2020年初,我作为郭彩霞校长工作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第一小学的一名小学教师,主动申请来到凉山彝族自治州支教,深入教学第一线,开展教育教学研讨。

这是人生第一次离开大城市踏上这块古老而神秘的土地,彝族同胞们生活栖息的神圣土地---大凉山。

与其说是一次扶贫助教活动,倒不如说这是我走进我国极度贫困的村落,所进行的一次洗刷认知的探访。

民风-淳朴.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国最大的彝族同胞聚居区。

位于四川省南部川滇交界处,幅员面积六万余平方公里,居住着460万人口,常年生活在两千到三千米的高山上。

主要经济作物以玉米,土豆,苦荞为主。

至今仍保持着他们古老的生活习俗。

特别是超生情况严重,每户的孩子数量3到9个。

很多没有上户口,也没有上学。

由于缺水,缺电,缺路,缺信息,扶贫工作阻力很大,困难重重。

“破旧的学校,篮球场只有‘’身躯褴褛‘’的篮球架,遇风起沙,遇水成潭的运动场,教室里残破的桌椅,泛黄的四墙,咿呀作响的椅子,用了几次还在用的课本,卫生条件欠佳的卫生间,墙体快要脱落的瓷砖……教室窗外的大山映衬着学校的偏僻,破旧..”我翻着学校的历史相册,心里不禁酸了一下,这就是几年前这所学校的样子。

我很难想象在几年前这种-没有明亮诱人的食堂,没有明亮干净的教室,连新课本都是一种奢侈…..的校园生活。

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在国家大力的支持,喜德县实验学校完成了改造,并且投入使用。

崭新高大的教学楼,明亮干净的食堂,配备先进教学仪器的教室,还有那绿茵茵的足球场,完备的体育设施…..我望着活蹦乱跳的孩子们,看着他们的笑脸,心里想到:“学校无论是破旧还是漂亮,校园在变,但孩子们脸上的天真的笑容从未改变。

”在校园之外,我有幸走进并实地了解了几户农家。

这里的民风淳朴,性格开朗,热情好客。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文部分
“希望之翼,展翅凉山”四川支教队实践纪实
1.1千里赴约,春晖凉山支教再起行!
2015年7月11日至7月18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春晖志愿服务队四川分队前往四川凉山进行支教,支教内容涵盖合唱、篮球主题性支教、民风体验等内容,通过课堂教学、、志愿支教、家庭走访、特殊专访、与社会公益人士交流等方式开展支教,针对当地子女设置主题课程,深入麻风村病人家庭感受麻风村子女成长环境,对已走出麻风村子女进行调研,与奋战在改善麻风村工作一线的公益人士学习交流。

大营盘小学,即希望之翼学苑,位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大营盘麻风村。

大营盘小学位于县城北面10公里的大营盘康复村,创建于1986年,全村5个村民小组1084人,由县教育局和卫生局共同创办。

招生范围为该村5个村民小组,是一所主要解决麻风病人子女入学的特殊学校。

实践地在一个麻风村里,麻风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病变在皮肤和周围神经。

临床表现为麻木性皮肤损害,神经粗大,严重者甚至肢端残废。

目前麻风村及麻风康复者面临的问题已由原来的地理隔离转变为文化区隔,麻风村长期处于封闭状态,村里的病人和他们的子女很难有机会接触外界,同时心理也较为封闭,很难融入社会。

他们善良淳朴但也胆怯自卑。

他们对于社会生活以及人际交流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障碍。

从日常生活、身体素质到文化教育、思想性格等方面,他们都处于社会边缘地带,不受社会关注。

春晖2012年起与中华希望之翼服务会开始合作。

自四川凉山大营盘的第一批毕业学子来到青岛即墨职训基地后,春晖志愿服务队便与中华希望之翼服务会保持着更紧密的联系,春晖志愿服务队成立“希望之翼”支教队,每周末前往即墨希望之翼基地给来自四川麻风村的朋友教授英语、计算机等文化课程。

2013年暑假,春晖志愿服务队还与新一期毕业的大营盘朋友共度夏令营,在与四川朋友的相处中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春晖与希望之翼学苑的合作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张平宜作为一名跨越海峡的爱心大使,也一直是一代代春晖志愿者学习的榜样。

2015年7月,我们计划前往四川大营盘支教,走近麻风村孩子的生活,为他们带去春晖人的关爱,帮助他们实现属于自我的梦想。

发扬服务、坚持、团结、进步的春晖精神,践行青年志愿者的社会使命,鼓励广大师生投入到关注麻风村病人及小孩、关爱社会弱势群体的行列中,帮助麻风村小孩建立自信自爱与自主生活的能力。

1.2走进大山,我们准备好了
1.2.1课程准备
支教队总结七年支教历史,创新性提出主题支教模式,针对支教地情况开设篮球班、合唱班,招募专业志愿者并制定课程,积极与台湾希望之翼服务协会教师团队进行沟通,反复修改20次以上,并多次进行试讲。

1.2.2物资准备
支教队的全体队员都做了充足的准备。

在支教前期我们开展了蛋雕义卖、学校募捐、瓶心而动等一系列资金筹集活动并将筹集到的善款全部用于购买支教物资如篮球、排球等一些体育器材及其它折纸、气球等物资,便于后期开展篮球等一系列主题性支教课程。

1.2.3队员培训
前期请中华希望之翼服务协会老师、学校学生工作管理者以及具有支教经验的高年级学生,从支教地基本情况、志愿者基本礼仪、支教敏感问题、大学生短期支教意义深化以及暑期社会实践宣传等多方面进行培训。

并与聊城、铜仁支教队集体进行了支教交流会,同时交流学习。

1.3主题性支教,总有符合你的梦想
1.3.1大海带进大山“,带孩子们观海听涛
“老师,海底世界长什么样子呀?海里有小鱼limo吗?”一群小朋友围绕在春晖志愿服务队志愿者身边好奇地问到。

“海底世界有各种各样的鱼,没关系,老师画给你们看!”
于是,志愿者以脸盆当画笔,筷子做画笔为孩子开始作画。

由于支教对象为大凉山深处麻风村村民后代,对大山外的世界充满好奇却又畏惧,志愿者们充分考虑孩子们的心理需求,把蔚蓝的大海展现给他们,告诉他们外面的世界很美好!今天的的“蓝色海洋”特色主题课程带孩子们走出大山,在蔚蓝的海洋遨游,认识神奇的海洋生物。

志愿者将远从青岛大海边的带来的海星和贝壳展示给孩子们,孩子们争相传阅。

志愿者还给孩子们
1.3.3“温度“支教,我们用艺术温暖你
在支教过程中,志愿者们为孩子们带来第一堂课的是西方音乐欣赏,让孩子们未出大山也能欣赏经典英文歌曲,并将广为流传的英文曲目“take me to your heart”教给孩子们。

志愿者在讲台上深情款款地领唱,孩子们在台下也会积极配合,努力地大声跟唱,歌声里洋溢着满满的温暖,也触动了每一位志愿者的内心。

深情的歌声回荡在山谷之间,也荡漾在每个人的耳畔。

在美术课上,孩子们用志愿者送给他们的彩铅,一笔一画地手绘美丽的向阳花。

老师在课堂上的循循善诱,不仅教会孩子们绘画的技巧,更向孩子们传达了向阳花的美好寓意:永远向着阳光生长。

当生活给你一百个理由哭泣,我们更要用一千个理由去微笑。

经过老师们的讲解,孩子们的脸上无不洋溢着灿烂而又温暖的笑容,大声喊出:“要做向阳花,积极,乐观,向上”的口号。

志愿者们也希望孩子们能拥有阳光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阴霾和苦难,努力寻求幸福。

英文歌曲、美术等艺术类课程的开设不仅丰富充实了孩子们的课堂,为平淡的生活增添乐趣,更培养了孩子们的艺术兴趣,为他们的艺术梦想搭建平台,创造了机会。

志愿者们用心,细心,贴心的教育更让孩子们拥有积极乐观、善纳他人的生活态度。

1.4“野外烤鸡”增进友谊,我们不说再见
支教的最后一天,每个学生团队分发一只鸡(由协会购买),要求带到校外其烤熟并在规定时间前带回,学校不提供烧烤柴火及用具;由学生团队、指导老师(负责一个学生团队的志愿者)协商烤鸡的地点和方法;每一个团队集合完毕,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向校外出发,在野外搜集柴火、自作烤架进行烤鸡;将烤鸡带回,制作成学生和志愿者共度的最后一顿晚餐。

学会了怎样团结合作解决实际问题,也让志愿者体验到大山里生活的不易;志愿者和学生有了更多沟通的时间,双方的友谊得到加强。

十几天的支教很快就结束了,但就像我们特别的晚餐,在所有人的心中留下了永恒的记忆。

此次支教活动,春晖志愿服务队顺利完成了主题支教任务,并得到了当地师生的一致好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