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

合集下载

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

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

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1. 教育学基本概念•教育学:研究教育问题的学科,涉及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和组织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通过有计划、有系统地创设条件,对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进行引导和促进的一种社会活动。

•教育内容:教师所教授的知识、技能、价值观等的总称。

•教育方法:实施教育活动的方式和手段,包括讲授、讨论、实验、实践等多种形式。

2. 学习理论•传统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接受外界刺激和机械重复来形成条件反射和习惯性反应。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外部刺激和反馈对学习的影响,重视奖惩机制,以及通过模仿和反应来促进学习。

•认知学习理论:关注学习者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认为学习是通过观察、思考、理解和解决问题来理解世界和获取新知识。

•社会文化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社会互动的结果,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和对话来获得新知识和技能。

3. 教育评价与测量•教育评价:对学生学习成果、教师教学质量以及教育机构整体效果进行综合评估和判断的过程。

•教育测量:采用科学方法和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心理特征和发展过程进行度量。

•评价标准:评价过程中使用的量化或定性的指标和标准,包括成绩、行为表现、态度、情感等维度。

•评价方法:评价过程中采用的具体手段和方法,如考试、问卷调查、观察等。

4. 教育心理学•学习理论:研究学习过程、动机和条件对学习的影响以及学习策略等问题。

•认知发展理论:研究儿童和青少年认知能力的发展规律,揭示认知发展的各个阶段和转折点。

•社会发展理论:研究儿童和青少年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以及社会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人格与情感发展理论:研究个体人格、情绪和道德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探讨个体发展中的心理健康问题。

5. 教育管理与领导•教育管理:组织、指导和协调教育活动的过程,包括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等环节。

•教育领导:以教育为目的,通过影响他人行为来实现组织教育目标的过程,包括领导风格、沟通和决策等方面的内容。

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

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

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1.教育的本质特征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2.广义的教育的三个形态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3.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4.教育的起源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勒图尔诺、沛西.能)、心理起源说(孟禄)、劳动(社会)起源说(苏联米丁斯基、凯洛夫)5.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阶级性。

道统性。

专制性。

刻板性。

象征性。

6.近代教育(l)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3)教育的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7.20世纪后的教育(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8.教育的人口功能第一,控制人口数量,控制人口增长;第二,改善人口素质,提高人口质量;第三,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第四,有助于人口迁移。

9.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1)教育的政治功能第一,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第二,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第三,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2)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第一,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第二,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第三,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第四,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内容的取舍;第五,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体制;第六,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10.教育与生产力(经济)的关系(1)教育的经济功能:第一,教育再生产劳动力;第二,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2)生产力对教育具有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第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第三,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第四,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的专业设置;第五,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11.教育与科技的关系(1)教育的科技功能第一,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再生产;第二,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第三,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第四,教育促进科研技术成果的开发利用。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考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考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考知识点汇总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是必考科目之一,其涵盖了广泛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本文将汇总一些必考知识点,以供参考。

一、教育基础知识1、教育学的基本概念:了解教育的基本概念、特点、目的和功能,以及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2、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理解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教育目的:掌握教育目的的概念、层次结构和实现途径,以及不同教育目的论的观点和特点。

4、教育制度:了解教育制度的概念、类型和特点,以及我国现代学制的演变过程。

二、课程与教学知识1、课程理论:掌握课程理论的基本概念、类型和特点,以及课程编制的过程和方法。

2、教学理论:了解教学理论的概念、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以及不同教学理论的特点和应用。

3、教学方法:掌握常用的教学方法及其特点、适用范围和局限性,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4、教学评价:了解教学评价的概念、类型和原则,以及教学评价的过程和方法。

三、学生发展知识1、认知发展:了解认知发展的概念、阶段和特点,以及认知发展对教育的意义和影响。

2、情感发展:掌握情感发展的概念、阶段和特点,以及情感发展对教育的意义和影响。

3、品德发展:了解品德发展的概念、阶段和特点,以及品德发展对教育的意义和影响。

4、个性发展:掌握个性发展的概念、类型和特点,以及个性发展对教育的意义和影响。

四、班级管理知识1、班级管理理论:了解班级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以及班级管理的意义和作用。

2、班级组织建设:掌握班级组织建设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以及班级组织的类型和特点。

3、班级日常管理:了解班级日常管理的内容和方法,以及班级日常管理的意义和作用。

4、班级突发事件处理:掌握班级突发事件处理的原则和方法,以及班级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理。

五、教育教学技能知识1、教学设计: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以及教学设计的步骤和应用。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与基本能力必考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与基本能力必考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与基本能力必考知识点一、教育教学理论1.教育学基本原理:教育的内涵、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法则等。

2.教育心理学: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学习理论等。

3.教育社会学:学校与社会的关系、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的公平性等。

4.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法、教育规划、教育法规等。

二、教育教学方法1.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教学设计的原则、教学设计的步骤等。

2.教学评价:评价的基本原则、评价的方法和技巧等。

3.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的意义、方法和步骤。

4.教育教学技术:教学技术的概念、常用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等。

三、教育教学内容1.教育教学目标:教育教学目标的分类、层次和特点等。

2.课程标准: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及其重点、难点内容等。

3.教育教学素材:教学素材的选取、使用等。

4.教材与教辅:教材的选用和使用、教辅的作用和选择等。

四、教育教学策略与方法1.教学策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激励策略、评价策略等。

2.课堂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研究法等。

3.不同类型学生的教育教学策略:特殊教育学生、优秀生、问题学生等。

4.教学手段与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手段、信息技术教育资源等。

五、教育教学组织与管理1.课堂组织与管理:课堂纪律、课堂秩序等。

2.学校组织与管理:学校管理机构、教育管理人员、教育管理制度等。

3.教育教学管理技能:领导技能、组织技能、沟通技能等。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教育教学与基本能力必考知识点,考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考试大纲进行有针对性地复习。

同时,了解教育教学最新动态,关注教育和教育政策的变化,也是教育教学与基本能力考试的必备知识。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笔记知识点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笔记知识点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笔记知识

一、教育教学理论基础
1.教育的定义和特点
2.教育目的和任务
3.教育的原则和规律
4.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5.课程目标和课程标准的意义和作用
二、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
1.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和方法
2.课程编写与评价
3.教学设计的原则和要求
4.教学目标的确定和评价
5.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6.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教学评价
1.教学评价的基本概念和目的
2.教学评价的原则和方法
3.教学评价的形式和内容
4.学生学业评价的形式和内容
5.教学评价结果的运用和反思
四、教育心理学知识
1.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
2.学习理论和学习方式
3.教育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4.儿童行为问题的处理
五、教育法律法规和教学伦理
1.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学生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
3.教学伦理的基本要求和行为准则
4.教师道德的培养和实践
六、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的教学知识与能力
1.小学语文的教学理论和方法
2.小学数学的教学理论和方法
3.小学英语的教学理论和方法
4.教学材料和教具的选择和运用
七、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1.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
2.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3.信息技术资源的筛选和利用
4.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和教师应对策略
以上是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的重点笔记知识点,
考生可以根据这些知识点进行学习和备考,提高复习效率和通过率。

同时,还应加强实际教学经验的积累,注重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一、教育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2.教育的属性教育的本质属性:育人,即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特征,也是关于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3.教育的起源生物起源说①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而不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

②违背了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

③第一个正式提出的,开始转向科学解释。

④代表人物:法国的利托尔诺,英国的沛西·能。

4.教育产生的原因教育产生的根本原因——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5.教育的历史发展★★中国最早的教育形态出现在——夏朝;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六艺:礼(礼—政治、历史和以孝为本的伦理道德教育)、乐、射、御、书、数。

二、教育学的发展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1)中国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孔子教育思想主要集中在《论语》中:1.孔子关于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庶、富、教”2.教育对象:主张“有教无类”3.教育内容:《诗》《书》《礼》《易》《乐》《春秋》——孔子整理修订偏重社会人事、文事,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

4.论教学的原则与方法①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世界最早启发)②因材施教:③学、思、行结合: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④温故知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记》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教学原则:1.教学相长: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尊师重道: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3.藏息相辅:课内外相结合: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4.豫(预防)时(及时)孙(不陵节而施谓之孙、循序渐进、学不躐等)摩(观摩)5.启发诱导: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6.长善救失:(2)西方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苏格拉底:产婆术、助产术、问答法(西方最早启发)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1)教育学学科的建立★★夸美纽斯(近代教育学之父)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该书被认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笔记知识点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笔记知识点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笔记知识点重点知识点总结1. 教育学知识- 教育学的定义和特点-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教育学的基本原理- 教育学中的重要概念2. 教育心理学知识- 学习与记忆的基本过程- 学习的类型和因素- 学习策略与方法- 学习困难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学习环境对学习的影响- 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和特点3. 教学设计与评价- 教学目标的确定和分类- 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 教学方法与策略- 教学资源的设计和利用- 教学评价的目的和方法- 教学评价结果的运用4. 课堂管理与组织- 课堂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学生行为管理的策略- 课堂组织与课堂氛围的建设 - 学生参与与合作的促进5. 学科教学知识与能力- 语文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数学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英语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科学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社会与生活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 艺术与体育教育的原则和方法6. 教育法律与职业道德- 教育法律法规的内容和适用-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伦理与教育的关系- 教师职业发展与提升7. 班级管理与教育指导- 班级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班级管理的策略和方法- 学生发展与个性特点的认识- 学生心理健康与解决方法- 学生生涯规划的指导与帮助总结: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涵盖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学设计与评价、课堂管理与组织、学科教学知识与能力、教育法律与职业道德以及班级管理与教育指导等方面的知识点。

掌握这些重点知识点,是一名小学教师必备的基本素养。

同时,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综合运用各个知识点解决实际教育教学问题,提高教学能力和教育素养。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笔记知识点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笔记知识点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重点笔记知识点
1. 教育教学理论
- 教学目标的概念与特点
- 教学目标的分层及其作用
- 教学目标的设计和评价原则
2. 教育教学原则
- 个别差异原则及其在教学中的体现
- 激发学生研究兴趣的原则
- 知识结构的渐进性原则
- 实践性教学原则
3. 教学设计与教具使用
- 微教学设计的要素
- 教学设计中的课堂组织形式
- 教学设计中的评价方法
- 教学设计与教具的搭配和使用
4. 学生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学生发展的基本规律
- 学生心理特点及其对教学的影响- 教师对学生心理的矫正与引导
5. 课程标准与教材使用
- 中学课程标准的基本原则
- 教材分析与教材评价
- 教材使用中的教学策略
6.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 多媒体教学的特点与应用
- 合作研究的原则与方法
- 讨论教学的基本要求与技巧
- 实验教学的设计与管理
7. 教学评价与教学改革
- 教学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 教学评价的方法和手段
- 教学评价与教学改革的关系
以上为《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的重点笔记知识点,希望能对你的备考有所帮助。

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

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

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一、教育学基础1. 教育的定义与功能- 教育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个性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 教育的功能包括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

2. 教育目的-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知识、能力和品德。

-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求。

3. 教育原则- 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教学。

- 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思考和主动学习。

- 循序渐进:按照知识逻辑和学生认知水平逐步推进教学。

二、心理学基础1. 学习心理- 学习动机: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 学习策略:学生为达成学习目标采取的方法和技巧。

- 学习迁移:已学知识在新情境中的应用。

2. 发展心理- 认知发展:个体认知能力的成长过程。

- 情感与人格发展:个体情感和性格的形成与变化。

3. 评价与测量- 学生评价:对学生学习成果和行为表现的评价。

- 心理测量:运用科学方法对个体心理特征进行评估。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1. 教学设计- 确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所要达成的具体目标。

- 教学内容组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顺序和结构。

- 教学媒体选择: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辅助工具。

2. 教学实施- 课堂管理:维护课堂秩序,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 互动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互动。

- 反馈与评价: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及时反馈和评价。

3. 教学反思- 教学经验总结:对教学实践的回顾和总结。

- 问题诊断与解决:识别教学中的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

- 持续改进: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

四、课程与教材1. 课程设计- 课程目标:明确课程所要达成的知识、能力和态度目标。

- 课程内容:根据课程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 课程结构:合理安排课程的教学顺序和组织形式。

2. 教材分析与运用- 教材结构:分析教材的编排逻辑和体系结构。

- 教材内容:理解和掌握教材的核心知识点。

- 教材活用: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材。

五、教育评价1. 评价类型- 形成性评价: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的持续性评价。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笔记知识点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笔记知识点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笔记知识点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是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该部分主要测试考生对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学能力的运用。

下面是该科目的重点笔记知识点。

一、教育心理学1.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和社会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等。

2.发展心理学:包括儿童生理、智力发展、语言发展、情感发展等内容。

3.教育评价:包括以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为核心的综合评价,以及对学生学业水平、学法和学风的评价方法。

二、教育学1.教育目标:教育目标的分类以及确定教育目标的原则。

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分类以及确定教学目标的原则。

3.教学法:教学法的分类以及不同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4.课程与教学:课程与教学的基本概念,教学组织与设计的基本原则。

三、课程与教材1.课程理论:包括课程开发、课程评估、课程等内容。

2.教材原则:教材编写的原则、教材评价以及选择教材的方法。

四、教学评价1.教学评价的基本概念:包括教学评价的意义、功能以及与学生评价的关系等。

2.教学评价的方法:主要包括正式测试评价和非正式评价的方法,以及评价工具的选择方法。

五、教育法律法规与教育政策1.教育法律法规:包括《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2.教育政策:包括当前教育中的政策措施、教育发展的规划等。

以上是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的重点笔记知识点,希望可以对备考有所帮助。

考生可以结合相关教材和教学实践经验进行深入学习和思考,灵活运用于实际教学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教育知识和能力知识点总结

教育知识和能力知识点总结

教育知识和能力知识点总结教育知识是指对教育相关理论、方法及实践经验等方面的知识的总称。

教育知识和能力是教育工作者必备的基本素质,是保证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条件。

下面我将从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教育方法和教育管理等方面进行知识点总结。

一、教育理论1. 教育的本质和功能教育的本质是指教育的根本特性和内在属性。

在教育的定义中投入术语纷繁,但对于教育的本质,德国教育学家弗里德里希·尼采费说:教育是建立在对幸福公平、正义、人质共存环境的根本尊重和热爱之上,而且是在保护该种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

教育的功能是指教育所起的作用和所具有的效果。

传统上对教育功能的认识主要分生产功能、社会功能、发展功能和人格修养功能等。

2. 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教育的目标是指教育的确定目标和标准。

教育的目标要根据当今社会的特点和各个时期,以及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目标来确定。

教育的任务是指教育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所承担的社会功能。

在现代社会,教育的任务主要是要发展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等。

3. 教育的原则和规律教育的原则是指教育活动符合一定的基本要求和规范。

教育的规律是教育活动中普遍存在和不可忽视的普遍性和内在规律性。

教育原则主要包括自由发展原则、全面发展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活动性原则和差别教育原则等。

4. 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教育的内容是指教育活动应该包括的教学内容。

教育的内容应该以现代科学知识为基础,并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实际需要来确定。

教育的方法是指教育活动的方法和手段。

现代教育方法包括问题解决法、合作学习法、情景教学法、信息技术法等。

二、教育心理学1. 学习理论学习是指在受到外界刺激时,个体通过感知、认知、思维、想象、觉知等心理过程,使行为、态度、价值观、技能等方面得到改善和提高。

学习理论主要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和社会文化学习理论三种。

2. 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的认知活动和信息处理的心理学分支。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记忆、思维、知觉、语言、智力等。

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

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

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一、教育知识必背知识点1. 教育的定义:教育是指人类社会对未成年人和青少年进行有目的、系统的培养与教育的一种社会活动。

2. 教育目的的分类:(1)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心理、智力、道德、身体、美育等各方面的素质。

(2)职业教育: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特定职业技能。

(3)国民教育:培养学生崇尚国家、文化、民族的精神。

3. 教育的形式的分类:(1)学校教育:通过学校进行的教育。

(2)非学校教育:学校以外的教育方式。

4. 教育行政管理机构:教育部门、人民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学校管理层。

5. 课程的分类:(1)核心课程:教育部门规划的、学校必须开设的课程。

(2)选修课程:学生自主选择并报名参加的课程。

6. 教育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7. 教育质量评价指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教学质量评价、教师评价、学科水平评价、学校满意度评价。

8. 教育教学常用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述知识来达到教学目的。

(2)探究法:学生自主探究知识,教师起到指导作用。

(3)讨论法:学生自由发挥、交流思想,教师仅起到引导作用。

9. 教育教学常用手段:(1)板书:教师用黑板或白板记述课堂内容。

(2)多媒体教学:使用电子、影像等多种手段辅助教学。

(3)小组合作: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互相支持、互相学习。

10. 毕业生就业指导:(1)签约招聘:学校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合同。

(2)职业规划: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职业前景等,进行职业规划。

11.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1)品德评价:交往态度、学风纪律等。

(2)能力评价: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等。

(3)兴趣爱好评价:体育运动、艺术、社会公益等。

12. 教育中的性别教育:(1)性别意识:了解自我性别特征和社会角色认知。

(2)性别平等:强调男女平等的教育思想。

13. 对外语教学的要求:(1)语言输入:提供丰富、多样的语言输入。

《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总结必背

《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总结必背

《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总结必背教育知识与能力是教师必备的素养之一,涵盖了丰富多样的内容。

以下是为您总结的一些必背知识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一、教育基础知识1、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

2、教育的社会属性教育具有永恒性,只要人类社会存在,教育就存在;教育具有历史性,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

3、教育与社会发展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表现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体现在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具体表现为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表现在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可以促进民主。

4、教育与人的发展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

教育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因材施教。

5、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生理前提和物质基础;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中国古代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

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3、教育学的多样化发展阶段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

三、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学校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

教育知识与能力笔记(知识点完整版)

教育知识与能力笔记(知识点完整版)

教育知识与能力笔记(知识点完整版)一、教育基础知识1. 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指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它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多种形式。

2. 教育的功能(2)促进社会进步:教育可以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促进文化传承: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它使人类的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

3. 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1)教育者: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包括教师、家长、社会教育工作者等。

(2)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对象,包括学生、儿童、成人等。

(3)教育内容: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传授给受教育者的知识和技能,包括文化知识、科学技术、道德品质等。

(4)教育方法:教育方法是指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和手段,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等。

4. 教育的基本原则教育的基本原则包括:(1)科学性原则:教育内容和方法应符合科学规律,确保教育活动的有效性。

(2)全面性原则:教育应关注个体发展的各个方面,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3)发展性原则:教育应关注个体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因材施教,满足个体发展的需求。

(4)实践性原则:教育应注重实践,使受教育者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5. 教育的主要类型教育的主要类型包括:(1)学前教育:指对36岁儿童进行的教育,旨在为儿童入学打好基础。

(2)初等教育:指对612岁儿童进行的教育,包括小学教育。

(3)中等教育:指对1218岁青少年进行的教育,包括初中和高中教育。

(5)成人教育:指对成年人进行的教育,包括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

(6)特殊教育:指对有特殊需求的个体进行的教育,如对残障人士、问题儿童等的教育。

二、教育能力1. 教育能力的基本概念教育能力是指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所具备的专业素质,包括教育理念、教育知识、教育技能等。

2. 教育能力的基本要素教育能力的基本要素包括:(1)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教育者对教育本质、教育目的、教育方法等问题的基本认识和信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基石,而教师是培养人才的重要角色。

为了成为一名出色的教育工作者,除了热爱教育事业外,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操两个方面,介绍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一、理论知识点1.教育心理学: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成长规律和学习困惑等。

例如,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对待学习的态度会有所不同,因此教师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教育学理论:教学活动是教育过程中的核心内容,在教育学理论中有关于教学设计、课堂管理、学习评估等领域的经典理论。

例如,布劳尔斯的九大教学原则强调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知识整合为学生容易理解的形式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温思伯格的理论则提供了有效的课堂管理策略,如教师即指导者又是激励者。

3.教育法律法规: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保护学生权益并确保教育的公平性和质量。

教育法律法规包括学生权益保护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

二、实操知识点1.课堂教学技巧:掌握好课堂教学技巧是教育工作者的基本素养之一。

例如,教师应该学会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如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以提供更多的互动和参与机会,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同时,教师还需要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保持与学生和家长的有效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反馈。

2.教学设计与评估:教学设计是教师提前安排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目标,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组织和调整的过程。

而评估则是对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的过程。

教育工作者需要了解有效的教学设计方法,如任务型教学设计、项目制学习等,并能灵活运用多种评估手段,如自我评估、同学互评等。

3.教育技术工具与资源的运用: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教育工作者需要学会运用各种教育技术工具和资源,如教学软件、多媒体课件、网上资源等,来丰富教学内容,并加强学习者的多元化学习体验。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资料全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资料全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资料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需要掌握的一系列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教育教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而教育教学能力则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能力。

以下是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资料:1. 教育学知识点:- 教育学的定义和特点: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规律和教育活动的学科,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

- 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评价等方面的理论。

-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从古代教育思想到现代教育理论的演变。

-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等方法。

2. 心理学知识点:- 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和社会文化学习理论等。

- 发展心理学:研究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过程,包括认知、情感、社会和道德等方面的发展。

- 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活动中的心理过程和心理问题,包括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学习困难等方面的内容。

3. 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点:- 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包括教育法、教育行政法和教育经费法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 学校管理制度:包括学校章程、教师管理制度和学生管理制度等方面的规定。

- 教育纪律和惩戒措施:包括学生违纪处理、教师职业道德和学校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规定。

4. 教学设计知识点:- 教学目标的制定:根据学科要求和学生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

- 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并进行逻辑和系统的组织。

-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并进行灵活运用。

- 教学资源的利用:包括教材、多媒体教具和网络资源等方面的利用。

5. 教学评价知识点:- 教学评价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包括评价的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 教学评价的形式和工具:包括课堂观察、考试测验和作业评价等方面的工具。

- 教学评价的原则和方法:包括客观性、科学性和多元化评价等方面的原则和方法。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归纳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归纳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归纳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是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一大科目,主要考察考生对于小学教育教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以下是该科目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归纳。

一、教育学基础知识1.教育学的基本概念与分类:教育的定义、教育学的分类、教育的性质和目的等。

2.教育思想和流派:孔子思想、兴学、新教育、人力资本理论等。

3.教育目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综合发展。

4.教育原则:社会主义教育原则,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等。

5.教育规律:教育发展规律、学生发展规律等。

二、心理学基础知识1.儿童发展心理学:儿童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心理发展的规律。

2.学习心理学:学习的条件与要素、学习的心理过程、学习的方法与策略。

3.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社会文化心理学等心理学理论。

三、课程与教学论基础知识1.课程与课程标准:新课程的理念与目标、国家课程标准等。

2.教学理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法。

3.课堂教学原则与方法:知识的呈现、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问等。

4.教学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多元评价等。

四、教育信息技术1.网络技术:网络资源的获取与利用、网络教学实施的策略和教学方法。

2.多媒体技术: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实施与评价。

3.教育软件:教育软件的类型与特点、教育软件的运用。

五、小学生健康与安全教育1.儿童青少年健康问题:常见疾病、饮食与营养、心理健康等。

2.小学生安全问题:校园安全、交通安全、网络安全等。

3.健康与安全教育的内容、方法与策略。

4.学生突发疾病的处理与急救知识。

六、小学德育教育1.德育的基本任务与方法:示例引领、言传身教、激励教育等。

2.培养学生的品德与价值观:集体主义精神、民族精神、国际视野等。

3.小学生道德教育:学生个性培养、行为规范培养等。

七、小学语文教育1.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与方法:启发式教学、多媒体教学、阅读教学等。

2.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解读: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等。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行业中成长,需要掌握丰富的教育教学知识和能力知识点。

教育教学知识是教育者根据多年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积累而来的,能力知识点则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实际操作中逐渐领悟。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

一、教育教学知识1.教育学理论知识教育学理论知识是一名教育工作者的最基础、最重要的知识点,是教育教学科学化的基石。

其中包括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教育学的历史沿革、教育学的理论体系、教育学方法论等。

2.心理学理论知识心理学理论知识包括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个体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其中,认知心理学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不可或缺的知识,如信息处理模型、记忆、思维、判断等。

发展心理学则可以了解儿童到成人的各个阶段的发展和变化。

个体心理学可以帮助教育者了解学生个体差异。

社会心理学则有助理解学生在社会环境中的心理行为。

3.教育教学设计教育教学设计是建立在教育学和心理学基础上的,它包括教育教学课程、教育教学环节、教育教学方式等方面的知识。

其中,教育教学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特别是对不同学生的需求做出针对性的安排。

4.评价与反馈评价与反馈方面的知识在教育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

教育者需要了解不同评价方式,能够利用测试、考试和问卷等方法来检验学生的学习状况。

同时,能够适当的反馈给学生,给予指导和建议。

5.沟通与交流与学生、家长和同事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也是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教育者应当学习如何有效沟通,了解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等方面的知识。

这样可以确保教育工作者快速解决问题,减少学生困惑和不必要的误解。

二、教育教学能力1.组织能力教育教学领域,教育者都拥有强大的组织能力,在学生和老师之间建立起清晰的沟通和联系。

教育者必须优化教育教学计划、制定教育教学目标、建立授课内容以及安排学校规章等方面的工作。

2.领导能力领导能力包括教育教学中的组织建设、孩子行为管理、家庭和家长问题处理等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 内在:成熟和需要高尔顿:遗传决定论鼻祖,生就的,环境起引发作用 格赛尔:成熟机制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顿的教育 复演说实验教育学代表人物外在:环境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及学校教育等,注重教育的价值荀子:今人生性…顺是… 洛克:白板 华生:健康婴儿一总统到小偷 教育的功能 生产力 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①政治功能 ②经济功能 4.科 3.教育的内容、手段 技功能育结构的变化 4..学校专业设置威尔逊: 然本能 更新和创造文化(新思潮、新思想、 新技术) 基因复制是决定人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对教育的制约作用Y独立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3.学校课程的发展教育 对文化的促进作用"4. 教育目的确定1•传承文化:传递、保存、活化5. 教育内容的选择 改造文化(选择、整理和提升) 2. 3. 传播、交流融合文化(国际、民族)学校教育在影响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教育是特殊的环境和实践;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主导和促进作用一、起主导作用的原因:二、促进作用:个体个性化(体现在:主体意识,个体特征、价值观;心理内 化)和个体社会化(内容:遵守规范、树立理想、掌握双基。

方面:政治、道 德、性别、语言) 1. 教育工作核心2. 教育活动评判依据、出发点、归宿②激励、③评价的重要标准3. 全部教育活动的主体和灵魂,是教育 的最高理想 (同中有异、重点突出、特点鲜明),教师的教学目标4. 教育内容选择、教法选择、评价教育教师的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1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培养人的活动2专门的教师3能控制调节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因素起主导作用的表现:1、做出社会性规范2开发特殊才能和个性功能3对个体发展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III II 个人主观能动性的三个层次: III ;;生理活动、心理活动、社会实践活动 III教育目的的意义 教育目的的作用:①导向、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国家教育目的,学校培养目标国家教育目的,学校培养目标 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确立教育目的的 依据 2. 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 人的全面发展-定义?3. 人的教育理想4. 马克思坚持社会主面发展学说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基本点):教学机智的三个关键词教教育方法杂性更新,学的学有法性教教学的实践 教学机智 的四个词语既括定法 势利导 随机应变 掌握分寸 对症下药 教师的人格特征包含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很重要:1. 教师要有热心和同情心2. 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如何提高教师教学效能感?一、 教师自身1. 形成科学教育观,学习并实践;2. 学习他人,观摩等3. 教学反思,总结二、 社会环境1. 社会要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2. 学校制度与培训3. 校风建设与福利待遇的提高职业性格知识点:2.坚持全面发展Y 1. 培养劳动者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丿 2. 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教3.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质与生产劳动结合4. 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基本途径 教育目的体现的精神实质: 总要求•培养独立个性 〔育质量标准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5.注重提高全面素质1.因材施教□业 职智性格职业信念:①教学效能感(包含一般和个人)②教学归因优秀教师的性格品质的基本内核是:“促进”,即对别人的行为有帮助;促进主要体现在三方面:1.理解学生2.了解自己3.和学生相处,有效的教学取决于有效的交往;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哪些?1.专业学科2.教育教学、3.心理学4.实践性教师的教学能力哪些方面?1.教学认知能力,2.教学操作能力,教学能力在课堂上的集中体现3.教学监控能力,是关键教师的认知特征有哪些方面?1.注意力特征,2.思维特征,思维能力是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标志3.观察力特征,善于观察学生是教师教育能力结构的基本要素。

教师期望行为:教师的期望效应,皮格马利翁或罗森塔尔效应教师专业发展(专业成长)专业生涯中,依托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通过专业教育习得, 专业。

,实现专业自主的过程p95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内容有哪些?1.专业理想的建立2.专业态度和动机,专业活动的动力基础3.专业知识的拓展和深化,本体性(学科知识)、条件性(各种教学理论及教育技术)实践性(教学技巧)4.专业能力的提高,教学技巧和教育教学能力5.教师的专业人格6.专业自我形成,我干的还行,这工作教师成长与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教学活动,新教师和年轻教师2. 开展微格教学,5-20 分钟,少数学生3.进行专门训练,专家型教师理论传授年轻或新教师4.反思教学经验;波斯纳、科顿、布鲁巴奇①波斯纳:经验+反思=成长,无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②1993科顿反思框架:关注问题f收集、分析材料f解释情境指导行动f实施③1994 布鲁巴奇的四种反思方法:a.反思日记,b.详细描述(描述观摩),c.交流讨论(不同校教师),d. 行动研究第二章学生指导知识点心理学的诞生德国人冯特,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科学心理学诞生,心理学开始独立于哲学;《心理生理学原理》,被誉为心理学独立宣言书;心理现象结构图?心理的实质:1.心理是脑子的机能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学研究的方法:1.实验法,实验室实验(借助仪器)和现场实验(情境不易控制);应用最广,成就最大的方法2.观察法,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被誉为“科研的前门”3.调查法,问卷,访谈4.个案法,收集个人资料5.测验法,标准化问卷测量6.经验总结法,研究规律上升理论7.产品分析法,研究作品一了解心理活动,一般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心理学研究的原则:1.客观性2.教育性,促进被试心理的良性发展,是基本伦理道德原则3.发展性,被试心理是变化的,要以动态的,发展的指标去研究4.理论联系实际5.系统性,全面发展整体的观点个体心理发展分为8个阶段?简述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

劳伦兹根据幼琴的印刻现象提出关键期,4.差异性感知觉是儿童心理发展最早也是最快的方面。

感觉是认识的起点。

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感觉分为:内部和外部感觉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外部感觉:机体觉平衡觉运动觉感受性的发展:经过实践或联系,如茶博士,嗅觉灵敏,烤鸭师傅,视觉可靠感受性的高低是用感觉阈限衡量的。

二者是反比的关系。

感觉的相互作用:①同一感觉中的相互作用②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①同一感觉中的相互作用1.感觉适应,芝兰之室,久闻不香2.感觉对比,灰色方块,吃糖后吃橘子,觉着橘子酸3.感觉后效,注视光源,闭上眼睛,会有光源依旧的感觉②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1.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噪音与黄昏2.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聋哑人以耳代目3.联觉,红代表火热,绿色代表和平知觉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是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根据人脑反映对象的不同,可以把知觉分为①物体知觉和②社会知觉①物体知觉1.空间知觉,大小形状深度方位2.时间知觉,事物运动的速度、延续性和顺序性3.运动知觉运动知觉:。

+似动知觉a. 动景运动,光电间隔距离连续出现b . 诱导运动,撞击静止物体产生的c. 自主运动,暗室烟头d.运动后效,参照物②社会知觉人际知觉自我知觉对别人的知觉几种偏差:1.社会刻板印象,山东人喝酒厉害2.晕轮效应,3. 首因效应4.近因效应,5.投射效应,自私的人认为别人也自私,慷慨的人认为别人也很大方知觉的规律(知觉的基本特征)知觉发展的特点:1.知觉的有意性和目的性明显发展;2.知觉的分析与综合水平提高3.知觉的策略性逐渐提高4.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能力有了较好发展小学生掌握小时日周观察是高级知觉形式。

品质体现:目的性、全面性、深刻性精确性小学生观察力的特点:1.目的性差2.缺乏精确性3.缺乏顺序性4.缺乏概括性和深刻性小学生观察力的发展过程?1.认识空间联系阶段2.认识因果联系阶段3.认识对象总体阶段,理解画图主体★小学生如何培养观察力?1.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

2.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式,是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的重要条件3.在学生观察中要有针对性,进行个别指导①加强观察方向的引导②充分运用多种感官,提高观察的全面性和精确性③勤于思考,学会比较④指导学生观察鼓励运用语言4.引导学生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并形成观察报告,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观察成果。

注意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

注意的分类:1.无意注意,消极被动注意,注意的初级形式,人和动物均有2.有意注意,付出意志努力,注意的高级形式,人特有3.有意后注意,有意注意发展起来的;有自觉目的,但无需付出努力形成的条件:兴趣和活动自动化注意的品质有哪些?1.注意的稳定性2.广度3.分配4.转移注意的起伏或动摇,注意的分散。

※小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1.无意注意先于有意注意,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过渡2.注意有情绪色彩3.注意品质逐渐提高4.具体生动、直观形象的实物更容易引起小学生注意※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1.根据注意的外部表现了解学生的听课状态2.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①创造良好教学环境②注重讲授技巧和板书技巧,教具运用③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的多样化3.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①明确学习的目的和任务②培养间接兴趣③合理组织课堂教学,防止学生分心(4个控制)A.预先控制B.信号控制,各种提示C.提问控制d. 表扬控制4.运用两种注意互相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思维具有两个特征:间接性和概括性小学生记忆的方式主要是:形象记忆记忆的品质有哪些?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准备性记忆过程包含三个方面:1.识记2.保持3.再现小学生记忆发展(质的发展)特点是什么?1.有意识记增强,转折点在三年级2.意义记忆迅速发展,三四年级3.抽象逻辑记忆水平提高,但还需要以实物的具体形象为基础思维的概括性和间接性如何理解?1.思维的概括性,主要体现在从若干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概括特征或规律2.思维的间接性,体现在思维不直接在感官事物上,而是借助一定的媒介和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认知。

如医生号脉判断病情。

思维的一般过程有哪些?小学生思维发展特点?1.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2. 抽象与概括3. 比较与分类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内涵和外延)、判断、推理(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1.小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想抽象形象思维过渡,存在明显质变,小学四年级(10-11 岁)小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特点是什么?1.思维的敏捷性,(体现迅速而准确,二者缺一不可)2.思维的灵活性,(不同角度,不同方法)3.思维的深刻性,三四年级是培养关键期4.思维的独创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是培养小学生内部语言能力重要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