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知识框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知识框架
鉴赏诗歌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
1、鉴赏人物形象:定位归纳+形象特征+形象意义,即
步骤一、什么形象
步骤二、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
步骤三、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2、鉴赏事物形象
步骤一、事物形象的特点
步骤二、事物形象的特点所映射的社会属性
步骤三、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3、鉴赏景物形象
步骤一、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在忠于原诗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
步骤二、用一句简练的语言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意境的氛围特点
步骤三、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二、鉴赏诗歌的语言
1、鉴赏诗歌的炼字艺术
步骤一、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释义)
步骤二、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有明显手法一定要指出(析景) 步骤三、点出该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意境、感情或其它作用:突出主旨或结构上的作用)(作用)
2、鉴赏诗歌的炼句艺术
步骤一、简析句意,描述诗句描绘的景象
步骤二、结合文意赏析,抓住最突出的一点(或诗眼或写法)简析
步骤三、点出该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意境、感情或其它作用:突出主旨或结构上的作用)(作用)
3、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
步骤一、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风格。
步骤二、结合有关诗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是如何体现的。
步骤三、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1、鉴赏诗歌运用修辞手法的技巧: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双关、顶针、设问、反问
2、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的技巧
①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触景抒情、寓情于景、借古讽今、托物言志
②描写技巧:虚实结合、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动静结合、细节描写、白描
3、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之表现手法:衬托、对比、象征和托物言志、联想、想象、抑扬、比兴、以小见大、主客移位、用典、虚实结合
4、鉴赏诗歌构思立意的技巧:以小见大、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欲扬先抑、先扬后抑。
四、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1、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答题步骤
步骤一、根据诗句描述内容,分析所涉及的诗句具体写了什么。
步骤二、揭示情感。采用的作答形式是“描写了……抒发了……”。
2、评价诗歌中作者的观点态度的答题步骤
步骤一、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态度,并结合相关诗句进行分析。
步骤一、用历史的眼光、辩证的方法对作者的观点态度给予中肯的评价。
3、评价主旨类常见术语
术语解释:言近旨远、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言简义丰、语言简洁、内容丰富;言在意外、言外之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弦外之音;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蕴藉,委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语言表达得含蓄,耐人寻味。
4、各类诗的思想内容
①山水田园诗:归隐田园,钟情山水;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②边塞征战诗:讴歌边关将士的奉献精神、意欲建功立业的豪情、报效祖国的激情、抨击主降派、讽刺当朝无能;环境的恶劣、塞外生活的艰辛、连年征战的痛苦、思念亲人的悲伤、征士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讽刺;歌颂祖国边塞的大好河山、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
③咏史怀古诗:表达赞扬古人的英雄事迹,表达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抒发自己渴望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的志向;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或者感慨世事沧桑、物是人非,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④别离贬谪诗: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⑤闺怨诗:描写男女之间深厚的情感,歌颂真挚爱情;表达闺中生活的孤独寂寞或对丈夫、家人的思念;对虚度光阴、青春易逝的哀怨,对自由自在生活幸福生活的向往;因被丈夫冷落、抛弃之后的怨情,或借此表示自己不被朝廷重用等。注意点:在怨女诗中,一些诗歌中女性意象淡化,政治性较为突出。主要通过男女的恋爱关系比喻君臣关系。具体分为两种:一是直接用男女之依恋表达诗人对君王的依恋,希望被君王重用;二是用男女失恋,女子被抛弃来喻自己不被朝廷重用等。
小说阅读
一、赏析小说的环境描写
1、环境描写的作用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2)暗示社会环境(背景、习俗、思想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
(3)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品质、身份、地位、性格;
(4)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5)推动情节的发展或作为情节线索;
(6)揭示或深化主旨。
2.答题规范:环境+人物+情节+主题
3.环境类试题的答题思路
(1)环境本身(交代……时间,交代……背景,营造……氛围,渲染……气氛)
↓
(2)人物(烘托,映衬)
↓
(3)情节(推动,暗示,铺垫)
↓
(4)主题(表达……,寄托……,暗示……,揭示……)。
根据要求还可以这样来组织语言表达:××具体描写了……景色,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调;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的情节发展。
二、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
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的方法:找出线索、理清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概括内容、看清技巧、分析作用
1、线索
抓住线索是把握故事情节的关键,它可能是:①人物或事物(如《我的叔叔于勒》《项链》)②景物描写(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③小说的事件④主人公的情感走向(如《晚秋》)⑤故事的时间、空间
线索一般有单线和双线(如《药》)两种。
寻找线索的途径有:小说标题、小说中的中心词。
2、小说的结构模式
㈠传统模式
以时空为主体,按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按排情节,是一种线型结构。一般有以下三种方式:
①基本模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如《晚秋》)
②摇摆模式:即“一波三折”式,这种情节往往扣人心弦,极具魅力
③“殴.亨利”笔法:情节发展出乎意料却又合乎情理,即在结尾处出其不意的揭露真相。(如《项链》)
㈡外国现代小说的模式
①生活横断面(蒙太奇结构方式)②按照心理时序展开(意识流小说结构辐射式)
3、开头、中间、结尾
开头①设置悬念式:引出下文、吸引读者②景物描写式:点题、交代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情节铺垫(如《晚秋》《在烈日和暴雨下》)
结尾
①突转式(出人意料式):奇峰突起、照应伏笔、震撼人心(如《我的叔叔于勒》)
②悲剧式:强化人物性格悲剧色彩、深化主题、引人深思(如《祝福》)
③大团圆式:凸显美好人性、符合大众感情意愿、易引发读者共鸣
④戛然而止式:耐人寻味,给读者留出充分想象的空间(如《项链》)
中间
情节某个阶段甚至某个点的精心安排,其作用一般有以下可能
①与主要情节的关系:照应伏笔,使情节曲折巧妙、连贯紧密、推动情节发展
②与作品主题的关系:丰富内容、深化主题思想
③与人物性格的关系:凸显人物性格或揭示人性的矛盾复杂(如《晚秋》)
开头和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