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盛产哲学家的原因23页PPT
德国哲学
![德国哲学](https://img.taocdn.com/s3/m/9b39a9170740be1e650e9a4b.png)
• “三大批判” •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对人的认识能力的研究,对感 性、知性、理性三个认识阶段的划分,对超验世界的限 制,在哲学史上都具有开创性意义。 • 世界被他割裂为由必然的自然法则主宰的科学领域和自 由的道德或意志领域。 • 《实践理性批判》极大的宣扬意志自由。其涉及人类理 性在理论理性或曰认识能力之外的实践理性或曰道德意 志,提出了三条道德法则:人是目的、意志自律、绝对 命令。 • 《判断力批判》中,他试图在科学与道德、理论理性与 实践理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 最初他继承启蒙精神思想在实践领域推进康德开创的哲 学革命,并在美学、宗教中寻找统一性的原则,后来他 重新开始给理论哲学定位,力图按照时代精神,将日渐 衰落的哲学改造成为一个科学的体系。它在创建哲学体 系时,用逻辑学改造形而上学,并吸收当时的自然科学 和人文科学成果建构了一个既有逻辑环节的发展又体现 了现实性诸要素的庞大体系。这是哲学史上最大的也是 最后一个理论体系。
法兰克福学派
• 法兰克福学派是当代西方的一种社会哲学流派,也是“西方马克 思主义”的一个流派。创建于1923年,由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的 领导成员在20世纪30~40年代初发展起来,以批判的社会理论著 称。是以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的“社会研究中心”为中心的一群社 会科学学者、哲学家、文化批评家所组成的学术社群。由法兰克 福社会研究所的领导成员在20世纪30~40年代初发展起来,其社 会政治观点集中反映在M.霍克海默、T.W.阿多诺、H.马尔库塞、 J.哈贝马斯等人的著作中。该学派的理论来源主要是:马克思关 于分析批判资本主义的理论,更直接的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卢 卡奇等人的理论继承者;同时,还受到了黑格尔、康德、弗洛伊 德和浪漫主义等众多西方哲学思潮的影响。
德语国家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
哲学讲座ppt课件
![哲学讲座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cabb103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5c.png)
02
CHAPTER
哲学的主要流派
理性主义
理性主义强调人类理性在认识 世界中的主导作用,认为通过 理性思考和推理可以获得真理 。
理性主义认为人类的认识只能 来源于内在的理性,而不能依 赖于感官经验。
理性主义的代表人物包括柏拉 图、笛卡尔和莱布尼茨等。
经验主义
01
经验主义主张人类的认识只能来源于感官经验,认 为感觉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总结词
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的哲学命题 ,认为思考是存在的前提,强调理性和 怀疑在认识世界中的重要性。
VS
详细描述
笛卡尔是近代哲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出 了“我思故我在”的哲学命题。他认为, 思考是存在的前提,只有通过思考才能认 识世界。同时,他也强调怀疑在认识世界 中的重要性,认为只有经过严格的怀疑和 审视,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和真理。
和法治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05
CHAPTER
哲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塑造
人生观
通过哲学思考,帮助个人建立正确的 人生观,明确生活的目标和意义,提 升个人的精神境界。
价值观
哲学能够引导个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理解事物的价值所在,做出符合道 德和伦理的决策。
社会问题的哲学思考
社会正义
尼采:超人哲学
总结词
尼采提出超人哲学的理念,认为人类应该超 越自身的限制,追求更高的目标和价值。
详细描述
尼采是德国哲学家,他提出了超人哲学的理 念。他认为,人类应该超越自身的限制,追 求更高的目标和价值。这种超越不仅仅是个 人层面的,更是人类整体层面的。通过超越 自身的限制,人类可以实现更高的成就和发 展。
在和意义,追求更高的目标和价值。
德国盛产哲学家的原因
![德国盛产哲学家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30bae80c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61.png)
• 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十六世纪德国宗教改革运动旳发起者,基督
教(新教)路德宗旳创始人)
• 闵采尔(Thomas Münzer,约1490-1525,1524-1525年德国农民战争旳领袖,德意志农
民和城市平民旳宗教改革家)
• 伯麦(Jakob Böhme,1575-1624,文艺复兴时期德意志神秘主义哲学家) • 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1716,德国自然科学家、数学家、唯心
理学人本主义”)
• 毕希纳(Ludwig Büchner,1824-1899,德国医生,庸俗唯物主义代表之一) • 拉萨尔(Ferdinand Lassalle,1825-1864,德国工人运动中机会主义派别旳首领) • 宇伯威格(Friedrich Überweg,1826-1871,德国哲学家,以著有《哲学史概论》一书
二、历史原因
• 众所周知,德国在历史上长久处于封建割
据状态,各国君主都希望有思想来帮助国 家强大,鼓励思想家发展, 所以在这个时 期产生了许多大哲学家。正如我国春秋战 国时期百家争鸣一样。
• 康德:德国哲学家、天文
学家、星云说旳创建者之 一、德国古典哲学旳创始 人,唯心主义,不可知论 者,德国古典美学旳奠定 者。他被以为是对当代欧 洲最具影响力旳思想家之 一,也是启蒙运动最终一 位主要哲学家。
派代表之一,以对基督教旳批判而著名)
• 鲍威尔(Bruno Bauer,1809-1882,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青年黑格尔派旳主要代表) • 洛采(Rudolf Hermann Lotze,1817-1881,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自称其哲学为“目
西方哲学史课件12.德国观念论,黑格尔
![西方哲学史课件12.德国观念论,黑格尔](https://img.taocdn.com/s3/m/bf5bda305022aaea988f0fd2.png)
历史终结
• 黑格尔按照他的“逻辑学〞的概念开展程序来解读哲 学史的进程。如自泰勒斯以后的古希腊罗马哲学相当 于存在论,中世纪相当于本质论,近代相当于概念论。
• 哲学的开展并不是哲学家个人天才的偶然结果,而是 绝对精神暗中支配和利用哲学家在完成自己的伟大工 程,而最后的那个哲学家,即黑格尔本人,那么看透 了绝对精神的这个秘密,掌握了前此一切哲学所不断 推进、而在他这里到达最后成熟的绝对真理。
• 意识终于意识到它与对象的对立其实就是它与自身的对 立,它只有在与对象对立时才〔在对象身上〕意识到自 身。意识与对象的这种辩证关系就使意识摆脱对象的外 在束缚而成为自由的了。
主人和奴隶,自由意识
• 但自我意识的这种反身结构在踏入到与其他自我意识的社会关 系的初期并未得到他人的成认,而只是主观内在的意识,因而 时常遭到摧毁;它要能够真正建立起来必须在与其他自我意识 〔其他人〕的“生死斗争〞中获得某种确定的成认,这就是建 立某种“主人和奴隶〞的关系。从中就萌生出一切人在人格上 “平等〞的观念,而这就是真正自由意识的觉醒。
客观精神
• 客观精神就是自由意识的实现,表达在“法哲学〞中, 即我能够自由地做什么的规定。这些规定分为三个层次: “抽象法〔权利〕〞、“道德〞和“伦理〞
• 抽象权利就是私有制所确定的权利。 • “道德〞建立在对这些外在权利的内心意识上,是
对自己的客观行为的主观评价。道德是对自己个人的自 由意志如何通过理性原那么而与普遍的自由意志相符合 的认识,这种认识构成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客观依据。 • “伦理〞不是单纯个人内心的道德,而是按照人们 的道德意识而确立的保障人的权利的外部社会制度。因 此伦理是自由的外部权利和内心道德的统一体。
• “密涅瓦的猫头鹰在黄昏降临时才展开它的双翅。〞 包括作为最高知识的哲学在内,知识不是先验的,相 反,在人类掌握世界和自身的历史过程中,它是作为 人类体系努力的结果而在这一努力中出现和形成的。
德国为什么能够出那么多的哲学家?
![德国为什么能够出那么多的哲学家?](https://img.taocdn.com/s3/m/9a798b31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3a.png)
德国为什么能够出那么多的哲学家?尼采一、德国在没有统一之前,一直都是动乱,三百多个诸侯国打来打去,而在战乱时期人们最容易思考。
延续千余年的思考是多么深厚的思想沉淀;2、善思考,严谨;3、在德国人的思维里,有更多的文化色彩,而不是英美的经验主义,在德国的音乐、哲学、文学里略见一斑。
德国艺术家不屑于创造绘画这样看得见的具象化的作品,而更愿意创作音乐这样流动的抽象化的作品,德国执着于文化,英法则更创造文明;4、古代的哲学思想用语主要是拉丁语、古希腊语,到了十八世纪为了传播哲学思想,渐渐开始采用通俗语言,德语的严谨程度最接近古希腊语,发展较完善。
二、这和德国人的严谨、尚学以及尊重权威是分不开的。
要成为思想家,就要做学问,而且是踏踏实实地做学问。
做学问靠的不仅仅是个人的智慧,而是必须有一个“巨人的肩膀”——成熟的教育体制,尚学的社会风气,对学术权威的尊重及信赖,以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氛围。
任何伟人的成功都有历史的必然性,德国能孕育出众多伟大的思想家,绝对不是偶然的。
而现在中国缺乏的,正是那些滋养百花盛开的土壤。
从汉代的尊崇儒学开始,中国学术就一直处在一种霸权的阴影下,当然很难孕育出伟大的思想家。
三、地理的因素。
德国位于中欧,天气寒冷,有效的减少了户外活动,导致德国人喜欢呆在家里。
德国人天性沉默、严肃,所以在家就靠看书和思考打发时间。
这些有益的脑力活动,促进了德国人思辨能力的发展,寒冷的天气有助于思维的活跃,这为哲学奠定了基础。
叔本华经济的因素。
德国的主体是普鲁士,而普鲁士的经济在中欧是非常发达的(最后统一德国的就是普鲁士)。
哲学是一种闲暇的享受,只有有闲暇时间的人才有精力去思考哲学。
多数德国哲学家家境殷实,衣食无忧,所以能够有大量的时间去思考问题,而不是为了生存去学一门技术(德国的学徒制很完善,终身性的)。
这也是一个基础。
当然,上述因素只是表,而非体。
钱学森先生在临终前曾有一问:“为什么中国出不了大师?”因为大师不会孤零的出现,大师的出现是有背景的。
康德哲学ppt
![康德哲学ppt](https://img.taocdn.com/s3/m/4144d411ff00bed5b9f31daf.png)
实践理性批判
康德思想的核心部分
实践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伦理学的问题:
我们应该怎样做?
为了回答这一问题,康德提出了著名的“(绝对)范畴律令 (Kategorischer Imperativ)”:“要这样做,永远使得你的意志的准则能 够同时成为普遍制订法律的原则。”它探讨了道德意志的先天法则。 所谓“实践理性”,是指实践主体的意志。康德扮演的是基督真理的 维护者,是他首次确定了精神的永存和上帝的存在。 康德讨论了生活中的至善问题,他认为只有当我们遵守道德法则时, 我们才是自由的,因为我们遵守的是我们自己制定的道德准则,而如果只 是因为自己想做而做,则没有自由可言,因为你就成为各种事物的奴隶。 它把人的主体性问题突出出来强调了人格的尊严与崇高,表现了强烈 的人本主义精神
政治思想
政治上,康德是一名自由主义者, 他支持法国大革命以及共和政体, 1795年出版的《论永久和平》应 该是康德为人类贡献的最后一部有 深远影响的著作,书中提出了世界 公民、世界联邦、不干涉内政的主 权国家原则等至今仍有现实意义的 构想。
1755年3月 《自然通史和天体理论》;4月17日 提出学位论文《论火》;5月13日 硕士学位考试 ;6月12日 得到硕士学位;9月27日 求职论文答辩。 《对形而上学 认识论基本原理的新解释》 1759年10月 《试对乐观主义作若干考察》 1760年6月 《对丰克先生夭亡的想法》 1762年 《三段论法四格的诡辩》 赫德尔听康德讲课(到1764年)12月 《证 明上帝存在的唯一可能的根据》 1763年 《将负值概念引入哲学的尝试》 1764年 《对于美好和崇高的感情的的观察》《论脑病》《对自然神论和道德 原则的明晰性的研究》 1765年 《关于1765年冬季学期讲课时间表的通知书》 1766年2月 康德被认命为王家图书馆副馆长。 《视灵者的幻想》 1768年 《论空间方位区分的基本根据》 1798年4月4日 康德被选为西恩(意大利)科学院院士;秋 《学科间纷争》 《人类 学》发表 1799年8月 《关于费希特所著《知识学》的声明》发表 1800年 最后一篇单独发表的著作-----德语立陶宛语词典的跋;9月 耶舍出版康 德的《逻辑学》 1801年11 月14日 康德请求解除他科学院评议委员会成员的职务 1802年 林克出版康德的《自然地理学》 1803年 林克出版康德的《教育学》;12月15日 写最后一篇日记
《德国古典主义哲学》PPT课件
![《德国古典主义哲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4d81a94a26925c52dc5bf54.png)
纯粹美与依存美
• 纯粹的美,是一种我们不能明确地认识其目的或利益的美(古希腊装 饰性的图案画、音乐中的幻想曲)。康德意识到,只拥有纯粹美的物 体似乎稀少得可怜。于是,他就增加了一种美,即他所说的依存美 (房屋、宫殿、武器库、教堂)。两种满足合为一种独特的感受。倘 若我们既意识到作为和谐之图式的形式,又意识到作为实现善的目的 之手段的内容,康德便认为我们这些感受具有伟大的、重要的意义。
定性判断和反思判断
• 在康德看来,“判断力”是一种精神方面的链节( connecting link),是一种智力方面的“联络官”(liaison officer)。康德划分了两条路线——规定判断与反思判断 ,判断力通过这两条路线来完成自己的连接任务。
• 鉴赏,则是同反思型的判断密切联系在一起。问题在于, 鉴赏——对事物的各种爱好,怎样以及在什么地方能够发 现普遍规律呢?从经验中不能发现普便规律,因为它不能 告诉人们“应当怎么样”(ought)。
• 虽然我不能“直接证明”(“ostensively”)“理念”,但是我可以“启发式 ”(“heuristically”)地运用“理念”;就是说,可以作为尝试,但不能作为 定论。
• 对原始形而上学结构的强硬外壳所做的这些试验性改革,成了康德新体系不 可动摇的组成部分。
• 在康德所运用的那种传统心理学中,划分了三种机能——认识、感情(愉快 的和痛苦的)和愿望或意志(即知、情、意三部分。——译者)——相对应 的三种能力:知解力、判断力与理性。康德认为,这三种能力、三种功能与 演绎法中的三个命题相符合:即知解力是大前提,判断力是小前提,理性是 结论。康德喜欢系统化的习性,由于与中名辞(middle term)在所有这些体 系中的顽强表现相吻合,因而得到了加强。表示辩证法的三段式(triads)的 这种中名辞,似乎要求把康德的《批判》变为归它所特有。
康德人物介绍PPT
![康德人物介绍PPT](https://img.taocdn.com/s3/m/4f690e39b90d6c85ec3ac684.png)
who?
谢 心 怡
王 瑶
赵 源
郑 婷
11汉语言文学
德国哲学家
唯 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 心 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 主 不 德 义 可 国 午后三点半的五英尺矮个 古 子 知 典 论 美
学 的 奠 定 者
伊曼努尔·康德
伊曼努尔· 康德生于1724年4月22日,1740年入哥尼斯贝格大学。 从1746年起任家庭教师9年。1755年完成大学学业,取得编外 讲师资格,任讲师15年。在此期间康德作为教师和著作家, 声望日隆。除讲授物理学和数学外,还讲授逻辑学、形而上 学、道德哲学、火器和筑城学、自然地理等。
生平
1804年2月12日上午11 时,伊曼努尔· 康德在家 乡科尼斯堡去世。康德去 世时形容枯槁,瘦得只剩 下一把骨头,遗体放在那 里就像一个木乃伊。而且 他的遗体也确实像一个木 乃伊那样被展览:科尼斯 堡的居民排着长队瞻仰这 个城市的最伟大的儿子。 当时天气寒冷,土地冻得 无法挖掘,整整16天过去 后康德的遗体才被下葬。
判断力 批判
《判断力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可以 抱有什么希望?康德给出的答案是:如果要真 正能做到有道德,我就必须假设有上帝的存在, 假设生命结束后并不是一切都结束了。“判断 力批判”中,康德关心的问题还有人类精神活 动的目的、意义和作用方式,包括人的美学鉴 赏能力和幻想甚: 外乎者如璀璨星穹, 内在者犹道德律令
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人物简介
![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人物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7e0e4f69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df.png)
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
应用
伽达默尔的一生充满了
学术成就和荣誉
• 他的观点被认为是解释学的一个
• 如文学解释学、艺术解释学等
• 他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
重要发展阶段
• 他的思想对跨文化交流和多元文
家之一
• 他的著作对现象学、存在主义和
化主义等问题也产生了启示
• 他的著作被认为是哲学解释学的
• 学位论文是关于柏拉图的
• 受海德格尔的启发,转向解释学的研究
1929年成为法兰克福大学的教授
• 教授哲学史和逻辑学
• 参与法兰克福学派的活动,研究马克思主义和精神分析
伽达默尔的学术生涯与成就
1980年代,伽达默尔获得了许多荣誉和奖项
• 如莱布尼茨奖、黑格尔奖等
• 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
CREATE TOGETHER
DOCS SMART CREATE
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人物简介
DOCS
01
伽达默尔的生平与学术背景
伽达默尔的出生与成长经历
1900年出生于德国
• 来自一个宗教家庭,父亲是天主教牧师
• 在德国的图宾根大学学习哲学、神学和古典语文学
• 受新康德主义和现象学的影响
1922年获得博士学位
响
伽达默尔的思想在文学、艺术、历史等
学科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 他的观点被认为是解释学的一个重要
• 如文学解释学、艺术解释学等
发展阶段
• 他的思想对跨文化交流和多元文化主
• 他的著作对现象学、存在主义和结构
义等问题也产生了启示
主义等哲学流派产生了影响
03
伽达默尔的代表著作与论文
尼采ppt课件
![尼采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7f72b5d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6d.png)
对酒神精神的评价
• 首先,酒神精神概念无疑包含着合理的因素。 其一,它肯定生命,肯定现实生活。 其二,酒神精神概念倡导一种奋发努力、 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 另一方面,酒神精神的缺陷和错误也是明显的。 其一,它是非理性主义的。 其二,酒神精神是个人主义、唯我主义的。 其三,酒神精神是贵族主义的。
二、权力意志
“重估一切价值”产生的背景
尼采处于西方资本主义刚刚从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到垄断资 本主义时期,早期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科 学、进步”等口号和理想,这时却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各种 矛盾,似乎已经不适应这个时代了。人们在物质利益得到 满足的条件下,精神文化方面却处处显现了它的不合理性。 面对这样一个信仰丧失和价值失落的虚无主义弥漫的颓废 世纪,尼采极力主张以“哲学的铁锤”摧毁所有传统的、 虚伪的习惯和信仰,否弃正义、善良等骗人的价值观念。 他大胆提出“重估一切价值”,即重估我们生命存在的条 件。
2. “上帝死了”的表现
作为最高价值的上帝死了,这给人们的信 仰造成了危机,导致了现代文明之下人们 普遍的精神颓废。尼采说:“最使我殚精 竭虑的问题,事实上就是颓废问题。”
(1)丧失信仰后的焦虑与匆忙
尼采指出,在丧失最高精神之后,现代人热烈 投身到世俗生活中去,希冀用勤恳工作掩饰内 心的不安,填补精神的空虚。
主要思想:
1. 世界是我的意志的表象 唯意志主义者都认为意志世界是“我”的 意志世界。尼采和叔本华一样,也是一切 以“我”为中心。他们都认为,在表象世 界、现象世界中,一切客体都是相对于主 体而存在的,没有主体,就没有客体。
2. 世界的终极意义是权力意志
尼采认为,权力意志是世界的本质。他说: “生物所追求的首先是释放自己的力量——生 命本身就是权力意志。”世界在尼采眼中都是 权力意志的表现。对于每个人来说,他的一切 都是权力意志的表现和产物。尼采就认为人的 肉体和精神的意义都可以归结为权力意志,或 者可以说是从权力意志中分化出来的。
德国ppt课件
![德国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7674596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dc.png)
德国的主要出口商品包括汽车、 机械、化工产品、电子产品等, 主要进口商品包括能源、原材料
和消费品等。
德国政府积极推动对外投资和合 作,鼓励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加
强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关系。
创新与科技
德国在科技创新方面一直处于世 界领先地位,拥有众多世界知名
的科研机构和科学家。
德国政府在科技研发方面投入了 大量的资金和资源,支持企业、 高校和研究机构进行科技创新活
慕尼黑啤酒节
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啤酒节之一,慕尼黑的啤酒节吸引了 数百万游客,人们可以在这里品尝到正宗的德国啤酒和美 食。
汉堡港口
作为德国最大的港口城市之一,汉堡的港口是德国最具代 表性的景观之一,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现代化的港口设 施和美丽的海景。
美食与购物
德国香肠
德国啤酒
作为德国最有名的食品之一,德国香肠是 每个游客必尝的美食,可以在餐馆或市场 上购买到各种口味的香肠。
以平原为主,地势南高北低,北部为 北德平原,南部为巴伐利亚高原和阿 尔卑斯山区。
历史背景
中世纪早期
德国处于分裂状态,各公国和 城市相互独立。
神圣罗马帝国时期
10世纪建立神圣罗马帝国,成 为欧洲中世纪的重要政治和经 济力量。
普法战争与第二帝国
19世纪普鲁士崛起,通过普法 战争统一德国,建立德意志帝 国(第二帝国)。
一战与二战
两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参战国之 一。
政治体制
01
政体
议会民主制。
02
03
04
宪法
现行宪法是1949年5月23日 生效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
本法》。
议会
联邦议院和联邦参议院组成。 联邦议院行使立法权,联邦参
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共40张PPT)
![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共4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f8cad911eb91a37f0115cce.png)
一、基本本体论的建立
但在死以前,存在着此在可以实现的它的在的各种可能性。 非本真的在:此在沦为与其他在者类似的在者,不再独立自主地在,而受到其他在者和他人的约束。 它们既不是科学性和逻辑性的,也不是主体性的,而是此在对于在者之在的直接呈现。 畏之所畏就是使此在在世成为可能的世界本身,即被抛的在世。 它不是现成已有的东西,没有实体性的意义,而是一种可能性。
第36页,共40页。
• 真理不是此在的真理,而是在的真理。 • 不是此在决定在,而是在决定此在。 • 哲学的出发点不是人,而是在。 • (萨特:存在先于本质)
第37页,共40页。
3、思维和语言
• 海德格尔的思维和语言与传统哲学有原则 区别。它们既不是科学性和逻辑性的,也 不是主体性的,而是此在对于在者之在的 直接呈现。
第28页,共40页。
• 海德格尔所谓的死,不是生理、心理或经 验意义的死,而是死的本体论意义,即分 析死对领会生的作用,分析人对待死的态 度。
第29页,共40页。
• 如果说在其他事务上人们可以互相代替的 话,死是绝对不能代替的。
• 面对着只是属于个人自己的死,人不能不 超脱本身之外的一切而关注于自己的生, 从而真正领会到他的生的意义。
• 分析哲学
第39页,共40页。
西方哲学的总体特征
• 热衷于探索自然界 • 热衷于探索现象背后的原因 • 注重理性思维和逻辑分析 • 具有强烈的怀疑和批判精神 • 具有追求民主、自由和人权的传统
第40页,共40页。
• 语言被当作“在的家”或者说在通过语言显示 出来,而此在则退居到了“在的看护者”的地 位。
第35页,共40页。
2、在的真理
• 正象基本本体论并不是研究在者,而是研 究在者怎样在一样,所谓在的真理也主要 不是研究真理是什么,不是研究知识怎样 与事实相符合,而是研究真理如何成为真 理,即真理之成为真理的方式和过程。
黑格尔简单ppt介绍
![黑格尔简单ppt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f8c5c3fa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16.png)
黑格尔认为,目的是行为的内在价 值,而手段则是达到目的的手段。 在决策时,人们应该考虑目的和手 段的关系。
黑格尔的道德观
道德原则
黑格尔认为,道德原则是指导 人们行为的普遍规则。这些原 则包括公正、诚实、责任等。
道德行为
黑格尔认为,道德行为是那些 体现了道德原则的行为。这种 行为应该基于对后果的考虑, 而不是仅仅基于个人偏见或情
2023
黑格尔简单ppt介绍
目录
• 黑格尔简介 • 黑格尔的哲学思想 • 黑格尔的历史观 • 黑格尔的美学思想 • 黑格尔的伦理观 • 黑格尔对现代的影响
01
黑格尔简介
黑格尔的生平与背景
1770年出生于德国 斯图加特市,成长 于一个中产阶级家 庭
1801年获得哲学博 士学位,同年进入 耶拿大学任教
黑格尔的哲学思想中蕴含的思辨性和系统性也对现代哲 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哲学体系被视为一个包罗万象 的、具有内在联系的整体。
黑格尔对现代政治的影响
黑格尔的政治思想对现代政治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 是他对国家和市民社会关系的论述。
黑格尔认为国家是理性和自由的体现,而市民社会则是个体的 追求和欲望的体现,这种论述为现代政治学中的国家和社会关 系的探讨提供了理论基础。
黑格尔的政治思想中蕴含的权力和自由的理念也对现代政治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
黑格尔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黑格尔的社会思想对现代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 影响,尤其是他对社会和个人的关系的论述。
黑格尔认为个人是社会的一部分,个人的价值和意 义在社会中得以体现,这种论述为现代社会学中关
于个人和社会关系的探讨提供了理论基础。
感。
道德价值
黑格尔认为,道德价值是那些 体现了道德原则的行为的价值 。这种价值应该基于行为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