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古诗三首《石灰吟》同步练习B卷

合集下载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6课古诗三首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6课古诗三首
郑板桥任潍县知县7年,最大的政 绩是救济灾民。他处处关心百姓,千方 百计拯民于水火,因此触犯了豪绅巨贾 利益,遭诬告罢官。
第7页,共19页。
竹石
【清】郑燮(xiè)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第8页,共19页。
竹石
(清)郑燮
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
咬定青山不放松,
第16页,共19页。
1、《石灰吟》的作者是( 于谦 )。
2、 吟是( 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
3、诗人用( 托物言志)的方法,通过对石
头不畏“千锤万凿”和“烈火焚烧”,即使“粉
骨碎身”也要留下清白石灰的描写,赞颂了
石灰(
)。
)的品质,表达了诗人(
宁死不屈
( 不怕牺牲的精神和永
留高洁品格在人间的追求。
粉平常骨,碎轻松身。/浑/不怕,
要浑:留都。清白/在/人间。
清白:双关语,既指石灰岩经烧制后成为白色的石 灰,也象征正直不阿的人品。
第4页,共19页。
石灰吟
【明】于 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经过千万次锤打从深山里采出来的石灰,
烈火焚烧若等闲。
对熊熊烈火的焚烧看得跟平常事一样。
粉骨碎身浑不怕,
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
16.古诗三首
第1页,共19页。
作者简介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浙江钱
塘人。明代名臣,民族英雄,与岳飞、张 煌言并称“西湖三杰”。明代著名政治家、 军事家、诗人。曾在皇帝被瓦剌(là)族 俘(fú)获的情况下率军民奋力抗击,转
危为安,成为民族英雄。但仅在被俘的 英宗皇帝平安南归后重登皇位的第六天, 就被诬陷而死。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16课_古诗三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2)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16课_古诗三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2)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16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卷(2)一、练功房1. 拼一拼,写一写。

石灰石经过chuí záo________、fén shāo________、粉碎的过程,让我们了解了它光明磊落的一生。

2. 给下列句中的标红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清:①寂静。

②纯净。

③公正廉明。

④一点儿也不留。

(1)要留清白在人间。

________(2)包拯是一位清官。

________(3)爸爸把账还清了。

________(4)这里很少有人来,很冷清。

________二、理解诗句并填空。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诗句中的“千”和“万”都不是________的数字而是采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说明了________。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人杰”的意思是________,“鬼雄”的意思是________。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石灰吟》一诗中,深山里的石头变成石灰来美化人们的生活环境,需要经历三个阶段的严峻考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诗句中的词语填空)。

作者写这首诗的目的是借石灰来表达自己________。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夏日绝句》中,体现作者生死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作者歌颂了________,讽刺了__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_的爱国情怀。

四、默写古诗。

默写古诗。

竹石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石灰吟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夏日绝句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五、挑战台拓展阅读。

扬子江[宋]文天祥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16课+古诗三首》2017年同步练习卷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16课+古诗三首》2017年同步练习卷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16课古诗三首》2017年同步练习卷二、标题1.(3分)给下面的生字加上新偏旁,组成新字,并组词。

垂林兼尔。

2.(3分)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组词。

磨劲。

3.(3分)课内阅读。

(1)默写《竹石》,。

,。

(2)解释词语立根:破岩:咬定:(3)“咬”字让你想到了什么?4.(3分)理解《石灰吟》。

(1)“吟”是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意思是。

《石灰吟》就是赞颂。

(2)默写《石灰吟》。

,。

,。

我能在《石灰吟》这首诗中最少能找出3个体现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精神的词,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若等闲”的意思是,清白指石灰的。

(4)我知道是中和是一对同义词,和是描写动作的词,我还能写出“若”的同义词是。

5.(3分)阅读下面三首关于项羽的诗,回答下面问题。

题乌江亭(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题乌江亭(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这三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但对项羽评价的角度并不一样,他们的角度分别是什么?(2)这三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6.(3分)习作。

我们通过诗认识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外表婉约实则刚烈的李清照,从小志向高远的、用生命践行志向的于谦,不畏权贵、不折腰的郑燮。

他们虽然远去了,但是他们的诗文、精神仍然激励着我们。

他们在我们的心目中不再是一个个书本上的名字,而是有血有肉、有品格的人。

你有没有最敬佩的人?请你以《我心中的英雄﹣﹣××》为题写一篇短文。

要求:写出人物的特点。

300字以上。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16课古诗三首》2017年同步练习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二、标题1.(3分)给下面的生字加上新偏旁,组成新字,并组词。

垂锤捶打睡睡觉林淋淋浴焚焚烧兼谦谦虚嫌嫌弃尔你你们弥弥漫。

【分析】根据语言环境,先理解词语意思,比较它们之间的字形细微差别,再根据平时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组出恰当的词.【解答】答案:锤捶打睡睡觉淋淋浴焚焚烧谦谦虚嫌嫌弃你你们弥弥漫.【点评】多积累多比较词语,注意它们间字形、意思的区别,做好归类整理.2.(3分)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组词。

小学语文-有答案-语文S版语文六年级上册16_古诗三首精读练习卷

小学语文-有答案-语文S版语文六年级上册16_古诗三首精读练习卷

语文S版语文六年级上册16 古诗三首精读练习卷古诗阅读1. 阅读理解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给下列句子中标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或解释。

烈火________烧若等闲( )A. fénB. lín(2)给下列句子中标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或解释。

粉骨碎身________不怕( )A. 全身B. 全(3)给下列句子中标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或解释。

要留________在人间( )A. 高尚的节操B. 青色和白色(4)用自己的话说说最后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5)根据古诗内容及你的积累填空。

(6)“粉骨碎身浑不怕”这一句借石灰表现了作者________的精神。

(7)“要留清白在人间”这一句表现了作者________的追求,由此我想到了王冕《墨梅》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8)这首诗从石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表现了诗人不怕“________”,不怕“________”的意志和节操。

2. 阅读理解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理解下列字词。

坚劲:________ 尔:________(2)《竹石》的作者是________朝被称为“________”之一的________。

(3)能把第一句诗中的“咬”换成“站”吗?为什么?________(4)写出诗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的意思,并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语文S版语文六年级上册16 古诗三首精读练习卷古诗阅读1.【答案】(1)AB(2)B(3)A(4)纵然粉身碎骨全不惧怕,只要能将清白留在人间。

(5)不怕牺牲(6)永留高洁晶质在人间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7)开凿焚烧使用烈火焚烧粉骨碎身【考点】诗词鉴赏【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1)略(2)略(3)略(4)略(5)略2.【答案】(1)坚定强劲。

16_古诗三首(《石灰吟》、《竹石》、《夏日绝句》)

16_古诗三首(《石灰吟》、《竹石》、《夏日绝句》)

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专权,作威作福,肆无忌惮地招权 纳贿。百官大臣争相献金求媚。每逢朝会期间,进见王振 者,必须献纳白银百两;若能献白银千两,始得款待酒食, 醉饱而归。而于谦每次进京奏事,从不带任何礼品。有人 劝他说:"您不肯送金银财宝,难道不能带点土产去?"于谦 潇洒一笑,甩了甩他的两只袖子,说:"只有清风。"还特意 写诗《入京》以明志:
要留/清白/在 人间。
我会写
chuí záo


返回
千锤万凿
我会写
fén

焚烧
返回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朗读时注意节奏和重音,找出生字词。
石灰吟
【明】于 谦
千锤(chuí ) / 万凿/出 深山, 烈火/焚(fén) 烧 /若 等闲。 粉骨/碎身/浑 不怕,
要留/清白/在 人间。
石灰自述
石灰吟
【明】于 谦
千锤(chuí ) 万凿/出 深山, 烈火焚(fén) 烧 /若 等闲。 粉骨碎身/浑 不怕,
要留清白/在 人间。
中心:诗人借咏石灰,表 达了不畏艰难,不怕牺牲,忠贞 卓绝的意志和节操,以及永留高 洁品格在人间的追求。
墨 梅
(元)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1.给加下画线的字注音。
郑燮 xiè 2.解释下面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任尔:任凭你 3.按要求填空。 《竹石》的作者是( 清 )的诗人( 郑燮)。这是 一首(题画诗),也是一首( 托物言志诗 )。全诗 通过咏诵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的表达了诗人
做人要有骨气,不能随风倒的做人原则 ( )。
夏日绝句
立根:扎根、生根。

最新精选语文版语文六年级上[第四单元16 古诗三首]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第十九篇

最新精选语文版语文六年级上[第四单元16 古诗三首]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第十九篇

最新精选语文版语文六年级上[第四单元16 古诗三首]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第十九篇一、第1题【填空题】【答案】:【解析】:二、第2题【填空题】【答案】:【解析】:三、第3题【填空题】形近字组词。

吟______ 深______冷______ 探______?【答案】:【解析】:四、第4题【问答题】阅读古诗《石灰吟》,回答问题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

根据对诗文的理解,写一段赏析。

【答案】:【解析】:五、第5题【问答题】阅读《竹石》,写出译文。

【答案】:【解析】:六、第6题【语言表达】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把羊圈修好,不就不会再丢羊了吗?②我怎么能忘记老师的关爱呢?【答案】:【解析】:七、第7题【语言表达】解释下列词语①焚烧②等闲【答案】:【解析】:八、第8题【默写】再写一首托物言志的诗。

【答案】:【解析】:九、第9题【默写】读古诗《石灰吟》填一填千锤万凿出深山,______。

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 。

【答案】:【解析】:十、第10题【诗歌鉴赏】阅读古诗文,回答问题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div class="sec-layer" id="divColor_426.25.1"><div class="quesopmenu" style="display: none;">选定<a class="detail">修改<a class="del" index="1,4,0">删除解释下列文句中划线的词义。

①兔走触株②因释其耒而守株找出文中的议论句,并翻译这个句子。

【答案】:【解析】:。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古诗三首《竹石》同步练习C卷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古诗三首《竹石》同步练习C卷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古诗三首《竹石》同步练习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题 (共20题;共110分)1. (6分)结合诗句,解释词语。

浑:________ 清白:________坚劲:________ 任尔:________鬼雄:________ 人杰:________2. (5分)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葡萄沟是个好________(hǎo hào)地方,那里的人们热情好________(hǎo hào)客。

②人们把葡萄种________(zhòng zhǒng)在梯田上。

③当葡萄里的水分________(fēn fèn)蒸发掉,就成了葡萄干________(gàn gān)。

3. (5分)照样子,写词语。

东西南北春夏秋冬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千磨万击千变万化 ________ ________4. (4分)选词填空。

热烈猛烈强烈剧烈①风,________地摇撼着路旁的梧桐树。

②在________的阳光下,那水面上仿佛铺满了一颗颗水晶。

③孩子们________地鼓掌,欢迎瑞恩的到来。

④汽车在崎岖的山路上________地颠簸着。

5. (12分)加偏旁成字组词:黑 ________ ________ 垂 ________ ________见 ________ ________ 申 ________ ________林 ________ ________ 帛 ________ ________ 6. (6分)照样子,认真写,再组词。

锤 ________ ________凿________ ________焚________ ________7. (5分)读古诗三首《竹石》,解释下列词语①咬定②立根8. (5分)看图写句子。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古诗三首《竹石》同步练习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古诗三首《竹石》同步练习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古诗三首《竹石》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题 (共20题;共126分)1. (3分)给下列划线字标注正确的读音_____________________苍劲使劲劲头2. (6分)给下面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叮咚_______(dōng tōng)羊蹄_______(dìtí)跌_______倒(diētiě)牛乳_______(rǔrù)品尝_______(cáng cháng)播_______种(bōpō)3. (11分)查字典填空:(1)“闲”字是_______结构,音序是_______,音节是_______,部首是_______,除部首外_______画,字义是_______。

(2)“乾坤”的“乾”应读_______,是_______结构,部首是_______,最后一笔的笔画名称是_______,“乾坤”的意思是_______。

4. (3分)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到句子中。

小心专心细心①课堂上,同学们都_______听讲。

②过马路时,你应该很_______。

③做完作业,我总是_______地检查一遍。

5. (6分)照样子,认真写,再组词。

锤 _______ _______凿_______ _______焚_______ _______6. (6分)结合诗句,解释词语。

浑:_______ 清白:_______坚劲:_______ 任尔:_______鬼雄:_______ 人杰:_______7. (15分)按要求作答。

(1)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 (加标点)(2)修改病句。

(1个病句,1个错词,1个别字)美国作家海明威,曾取得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他有一个站着写作的习惯,而且是用一条腿站着。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古诗三首《石灰吟》同步练习C卷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古诗三首《石灰吟》同步练习C卷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古诗三首《石灰吟》同步练习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题 (共20题;共120分)1. (12分)照样子,写词语:例:千锤万击千________万________ 千________万________ 千________万________千________万________ 千________万________ 千________万________2. (2分)下面每小题中,都有一个字的读音是错的,请你找出来,把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A.沏茶(qī) B.不屑(xuè) C.挑衅(xìn)D.日臻完善(zhēn)________②A.瘦削(xuē)B.歼灭(jiān)C.禀报(bǐn)D.锲而不舍(qiè)________3. (11分)查字典填空:(1)“闲”字是________结构,音序是________,音节是________,部首是________,除部首外________画,字义是________。

(2)“乾坤”的“乾”应读________,是________结构,部首是________,最后一笔的笔画名称是________,“乾坤”的意思是________。

4. (2分)我会填。

千锤万凿出深山,________。

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__。

5. (6分)照样子,认真写,再组词。

锤 ________ ________凿________ ________焚________ ________6. (12分)加偏旁成字组词:黑 ________ ________ 垂 ________ ________见 ________ ________ 申 ________ ________林 ________ ________ 帛 ________ ________7. (5分)阅读古诗《石灰吟》,回答问题。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古诗三首习题课件语文S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古诗三首习题课件语文S版

1.在《竹石》中,最能表现竹子品性的诗句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 东西南北风。 2.《石灰吟》一诗中,描写诗人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精神品质的 诗句是: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3.《夏日绝句》一诗中,表现诗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 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的诗句是:生当作人杰,死 亦为鬼雄。
根据我们学过的诗句来回答。 1.当我们浪费粮食时,父母常用李绅的《悯农》中的诗句来教育 我们: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光头强小时候每天只知道玩,心思不在学习上,老师会用诗句劝 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我们要感激母亲,报答母亲,我们常常会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 春晖。
4.判断。 (1)《石灰吟》一诗中,作者以石灰自比,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为国 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2)《竹石》是清朝郑板桥所写,是一首咏物诗。 (√) (3)《夏日绝句》这首诗鲜明地表述了思念西楚霸王的心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1.默写《夏日绝句》。 2.本诗的作者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 3.“至今思项羽”这五个字按音序排列为“至今思项羽”。 4.诗中引用的典故是项羽。
1.贾岛是我国唐代诗人,你知道他的哪首诗?请写下来。示例:松下 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文中提到的韩愈是我国“ 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我国唐代的文 学家、哲学家、思想家。 3.像这样对自己的作品不断“推敲”的还有我国宋代的大文学家 苏轼;王安石也曾经在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中做过仔细推敲。
(二)课外美文欣赏 推敲的故事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古人作诗,反复推敲,留 下了许多流传千古的故事。
“推敲”的故事可谓流传久远。诗人贾岛有一次骑着跛驴去拜 访朋友李余,一路上搜索诗句,终于得了两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 下门。”反复吟诵了几遍,又想将“敲”改为“推”,他犹豫不决, 于是在驴背上做推、敲的姿势,惹得路上的人又好笑又惊讶。正在 他想得入神的时候,跛驴冲撞了时任长安最高长官的韩愈的车骑。 韩愈知道了原委后,不但不治他的罪,还和他一起想,最后认为还是 “敲”字佳。后人就用推敲来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古诗三首《石灰吟》同步练习(II)卷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古诗三首《石灰吟》同步练习(II)卷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古诗三首《石灰吟》同步练习(II)卷一、选择题1. 《石灰吟》中“拍拍衣襟过,落花人独立。

”表达的是()A. 外景B. 内景C. 动作D. 看法2. 《山中》中,“人不见,水空流,春去也,花空舒。

”中的错别字是()A. 人不见B. 水空流C. 春去也D. 花空舒3. “疑是地上霜”中用了什么修饰手法()A. 肖像描绘法B. 客观描写法C. 拟人手法D. 内心独白法4. “大白于天,诸公为薪。

”中的“大白于天”的意思是()A. 阳光明亮B. 白云罩天C. 白昼D. 天色晴朗5. 课文中“三上次葺散开,白下间壁瘦牵缠。

”中的“三上次”是指()A. 山B. 音乐C. 律D. 风二、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1. 冰玉水石之前滴落在地,风儿一吹结成了晶莹的_______。

2. 春去也,月空舒。

一陇桃花花堆_______。

3. 内庭邑上白日长,外庭邑上霜雪伤。

疑是地上_______。

4. 松柏林中,复道冥冥,烟村深_______。

5. 梁上君子________忘情,岂竟何官。

6.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哀悼________。

7. 拍拍衣襟过,落花人________。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写句子1. 《石灰吟》是唐代诗人陆游写的。

2. 诗句“石灰吟”的意思是用石灰粉写字。

3. 《石灰吟》一文中主要描写了冬天的景色和人们煨火取暖的场景。

4. 诗句“三上次葺散开,白下间壁瘦牵缠。

”表达了冰冻山崩的景象。

5. 诗句“疑是地上霜”使用了疑问句,表达了诗人的独特视角和感受。

6. 诗句“大白于天,诸公为薪。

”形象地描述了阳光明媚的景象。

7. 诗句“拍拍衣襟过,落花人独立。

”表达了一个人独自欣赏春天景色的场景。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古诗三首《石灰吟》同步练习A卷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古诗三首《石灰吟》同步练习A卷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古诗三首《石灰吟》同步练习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题 (共20题;共99分)1. (3分)拼音我会选。

千锤万凿________ (zuò záo)烈火焚烧________ (hún fén)粉骨碎身________ (cuì suì)2. (9分)根据拼音写汉字。

没yǒu________bàn________天cóng________前nǐ________的天cái________mìng________天tóng xué________zì jǐ________yī________服3. (4分)形近字组词。

吟________ 深________冷________ 探________4. (3分)查字典。

“碎”按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读________5. (3分)填空。

(1)“吟”是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意思是________。

《石灰吟》的作者是________代的________,他借________来表达自己________。

(2)从《石灰吟》这首诗中找出3个体现石灰坚强不屈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等闲”的意思是________;“烈火焚烧若等闲”的意思是________;我还能写出含有“等闲”的诗句________。

6. (2分)阅读古诗《石灰吟》,回答问题。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

根据课文理解填空这首诗表面是写________,实际是写________,这种方法叫借物喻人。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古诗三首《竹石》同步练习B卷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古诗三首《竹石》同步练习B卷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古诗三首《竹石》同步练习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题 (共20题;共122分)1. (3分)给下列划线字标注正确的读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苍劲使劲劲头2. (8分)看拼音写词语xiè(________)货jùn(________)工赤luǒ(________)精zhàn(________)guǎ(________)妇zhù(________)造防yù(________)xuán(________)崖3. (12分)照样子,写词语:例:千锤万击千________万________ 千________万________ 千________万________千________万________ 千________万________ 千________万________4. (4分)选字、词填空。

讲谈告诉商量①小明快米,我________你一个好消息。

②在这里大家可别乱________话。

③遇到问题,我们应该________着解决。

④他们正在________事情。

5. (12分)加偏旁成字组词:黑 ________ ________ 垂 ________ ________见 ________ ________ 申 ________ ________林 ________ ________ 帛 ________ ________6. (5分)照样子,写词语。

东西南北春夏秋冬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千磨万击千变万化 ________ ________7. (5分)口语交际。

语文科陈老师得知李欣然同学最近常在课堂上看《三国演义》后,打算找她谈话,以达到既保护她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又能引导她重视课堂学习的目的。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古诗三首《石灰吟》同步练习B卷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古诗三首《石灰吟》同步练习B卷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古诗三首《石灰吟》同步练习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题 (共20题;共93分)1. (6分)照样子,认真写,再组词。

锤 ________ ________凿________ ________焚________ ________2. (1分)看拼音写句子。

zhǐyào nǐshuō de duìwǒ men jiùgǎi zhèng.________3. (3分)拼音我会选。

千锤万凿________ (zuò záo)烈火焚烧________ (hún fén)粉骨碎身________ (cuì suì)4. (3分)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千锤________ 烈火________ 粉骨________5. (11分)按古诗内容填空。

(1)《石灰吟》是________朝________写的。

吟,古代诗歌________的一种名称。

(2)《竹石》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写的。

两诗有个共同的特点:都运用了________的手法。

(3)《夏日绝句》是________女词人________的传世佳作。

这首诗借古讽今,借赞颂________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讽刺________屈辱偷生,表现了诗人________情怀。

6. (3分)给下列划线字标注正确的读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苍劲使劲劲头7. (5分)阅读古诗《石灰吟》,回答问题。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

解释划横线的词语。

8. (5分)我会读(读诗句,画出节奏)。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秦皇岛市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古诗三首《石灰吟》同步练习B卷

秦皇岛市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古诗三首《石灰吟》同步练习B卷

秦皇岛市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古诗三首《石灰吟》同步练习B卷一、基础题 (共20题;共124分)1. (4分)下列词语中都有一个下划线字的读音是错误的,找出来并在后面横线上改正。

(1)拍摄(shè)治疗(liáo)飘浮(fū)歇凉(xiē)________(2)估(gǔ)计繁殖(zhí)翘(qiào)起苔藓(xiǎn)________(3)板栗(lì)编扎(zā)煤炭(tàn)狭(xiá)窄________(4)船舵(tuó)树杈(chà)宽敞(chǎng)矫(jiǎo)健________2. (3分)读拼音,写词语。

mín zúfēng súxiāng tó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3分)读拼音,填汉字jìniàn bēi huīhuánɡdiāo liánɡhuàdòn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8分)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忧伤________ 立即________ 注视________ 快乐________反义词:缩小________ 灵活________ 减少________ 犹豫________5. (3分)选词填空寂静安静宁静①校园里________无人时,我像做贼一样地溜过去。

②在这________的夜晚,我望着天空中的明月,不禁想起了“床前明月光”的诗句。

③同学们坐在________的教室里学习。

6. (3分)读拼音,写词语。

tīng zhěn qìfèi jiē hézhì liá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5分)将下列的词分为两类。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16课+古诗三首》2017年同步练习卷(1)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16课+古诗三首》2017年同步练习卷(1)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16课古诗三首》2017年同步练习卷(1)二、标题1.(3分)给下列加点字标注正确的读音:苍劲.使劲.劲.头。

2.(3分)照样子,认真写,再组词。

锤凿焚。

3.(3分)照样子,写词语。

东西南北春夏秋冬千磨万击千变万化。

4.(3分)结合诗句,解释词语。

浑:清白:坚劲:任尔:鬼雄:人杰:5.(3分)按古诗内容填空。

(1)《石灰吟》是朝写的。

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名称。

《竹石》是朝诗人写的。

两诗有个共同的特点:都运用了的手法。

(2)《夏日绝句》是女词人的传世佳作。

这首诗借古讽今,借赞颂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讽刺屈辱偷生,表现了诗人情怀。

6.(3分)加偏旁成字组词:黑垂见申林帛7.(3分)照样子,写词语:例:千锤万击千万千万千万千万千万千万8.(3分)查字典填空:(1)“闲”字是结构,音序是,音节是,部首是,除部首外画,字义是。

(2)“乾坤”的“乾”应读,是结构,部首是,最后一笔的笔画名称是,“乾坤”的意思是。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16课古诗三首》2017年同步练习卷(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二、标题1.(3分)给下列加点字标注正确的读音:苍劲.jìng使劲.jìn劲.头jìn。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平时所学多音字读音的掌握情况,根据多音字的每个音所表示的意义选择正确读音.【解答】劲:jìng jìn 读jìn时意思是1.力气,力量:~头.费~.干~.2.精神,情绪,兴趣:干活儿起~儿.这部电影真没~.读jìng时意思是坚强有力:~敌.~旅.~拔.~悍.~挺.~秀.~直.~松.强~.刚~.疾风知~草.故答案为:jìng jìn jìn【点评】多于多音字,我们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不同的词义来确定读音,我们学习过很多多音字,注意积累,了解它们在什么情况下读什么音.2.(3分)照样子,认真写,再组词。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古诗三首《竹石》同步练习B卷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古诗三首《竹石》同步练习B卷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古诗三首《竹石》同步练习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题 (共20题;共126分)1. (12分)照样子,写词语:例:千锤万击千________万________ 千________万________ 千________万________千________万________ 千________万________ 千________万________2. (8分)我会查字典。

生字音序部首共几画组词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6分)结合诗句,解释词语。

浑:________ 清白:________坚劲:________ 任尔:________鬼雄:________ 人杰:________4. (6分)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独特——________ 阻拦——________ 广阔——________威武——________ 壮丽——________ 景色——________5. (5分)照样子,写词语。

东西南北春夏秋冬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千磨万击千变万化 ________ ________6. (11分)查字典填空:(1)“闲”字是________结构,音序是________,音节是________,部首是________,除部首外________画,字义是________。

(2)“乾坤”的“乾”应读________,是________结构,部首是________,最后一笔的笔画名称是________,“乾坤”的意思是________。

7. (5分)观察图画,想想小熊身上发生了什么事。

写一写。

提示:①小熊为什么牙疼?②小熊懂得了什么?8. (3分)给下列划线字标注正确的读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苍劲使劲劲头9. (12分)加偏旁成字组词:黑 ________ ________ 垂 ________ ________见 ________ ________ 申 ________ ________林 ________ ________ 帛 ________ ________10. (5分)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古诗三首习题课件语文S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古诗三首习题课件语文S版

根据我们学过的诗句来回答。 1.当我们浪费粮食时,父母常用李绅的《悯农》中的诗句来教育 我们: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光头强小时候每天只知道玩,心思不在学习上,老师会用诗句劝 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我们要感激母亲,报答母亲,我们常常会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 春晖。

(二)课外美文欣赏 推敲的故事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古人作诗,反复推敲,留 下了许多流传千古的故事。
“推敲”的故事可谓流传久远。诗人贾岛有一次骑着跛驴去拜 访朋友李余,一路上搜索诗句,终于得了两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 下门。”反复吟诵了几遍,又想将“敲”改为“推”,他犹豫不决, 于是在驴背上做推、敲的姿势,惹得路上的人又好笑又惊讶。正在 他想得入神的时候,跛驴冲撞了时任长安最高长官的韩愈的车骑。 韩愈知道了原委后,不但不治他的罪,还和他一起想,最后认为还是 “敲”字佳。后人就用推敲来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1.在《竹石》中,最能表现竹子品性的诗句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 东西南北风。 2.《石灰吟》一诗中,描写诗人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精神品质的 诗句是: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3.《夏日绝句》一诗中,表现诗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 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的诗句是:生当作人杰,死 亦为鬼雄。
1.贾岛是我国唐代诗人,你知道他的哪首诗?请写下来。示例:松下 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文中提到的韩愈是我国“ 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我国唐代的文 学家、哲学家、思想家。 3.像这样对自己的作品不断“推敲”的还有我国宋代的大文学家 苏轼;王安石也曾经在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中做过仔细推敲。
4.判断。 (1)《石灰吟》一诗中,作者以石灰自比,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为国 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2)《竹石》是清朝郑板桥所写,是一首咏物诗。 (√) (3)《夏日绝句》这首诗鲜明地表述了思念西楚霸王的心情。(×)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古诗三首《夏日绝句》同步练习B卷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古诗三首《夏日绝句》同步练习B卷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古诗三首《夏日绝句》同步练习B卷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古诗三首《夏日绝句》同步练习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题(共20题;共81分) 1. (8分)看拼音,写词语。

gāng qín nào zhōng xìng fú chéng kè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kējì jiào shì mín zú yǐjīng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 (5分)解释词语弄错3. (5分)5月11日是母亲节,请你在贺卡上写下你对母亲的感恩吧!建议你用诗歌的形式,这样写起来可能韵味足一点不过你用别的也可以。

4. (5分)用下列词语造句慈祥:5. (3分)按拼音写汉字guĭxióng xiàng yǔrén jié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6. (3分)我是拼音小能手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夏日绝句江东7. (1分)读古诗三首《夏日绝句》,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至今思项羽,________ 。

8. (4分)形近字组词项________ 江________ 领________ 扛________ 9. (5分)解释下列词语①人杰:②鬼雄:10. (1分)读古诗三首《夏日绝句》,我会填生当作人杰,________ 。

11. (5分)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①我们都举手赞同。

②他会迟到的。

12. (5分)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①工人们开凿出了一条越江隧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古诗三首《石灰吟》同步练习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20题;共101分)
1. (3分)给下列划线字标注正确的读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苍劲使劲劲头
2. (4分)给下划线字选正确的拼音。

争斗(dòu dǒu) ________ 北斗(dòu dǒu) ________
大夫(dài dà) ________ 大人(dài dà) ________
3. (3分)我会填。

《石灰吟》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他是钱塘人。

他是一位民族________,也是一位政治家。

4. (6分)照样子,认真写,再组词。

锤 ________ ________
凿________ ________
焚________ ________
5. (12分)照样子,写词语:
例:千锤万击
千________万________ 千________万________ 千________万________
千________万________ 千________万________ 千________万________ 6. (2分)阅读古诗《石灰吟》,回答问题。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

根据课文理解填空
这首诗表面是写________,实际是写________,这种方法叫借物喻人。

7. (5分)阅读古诗《石灰吟》,回答问题。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

解释划横线的词语。

8. (5分)我会读(读诗句,画出节奏)。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9. (4分)下面课文的作者是谁?是哪一个国家的?读一读,连一连。

《池子与河流》________ 克雷洛夫法国
《蜜蜂》________ 法布尔英国
《小真的长头发》________ 高楼方子俄国
《我们奇妙的世界》________ 彼得·西摩日本
10. (5分)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这次考试他考得很好。

②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世界。

11. (5分)把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①我把这幅画挂在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样。

②一大滴松脂把苍蝇和蜘蛛包在里边了。

12. (5分)找出描写柔软的词语。

冷冰冰闹嚷嚷暄腾腾软绵绵
棉绒绒白茫茫泥泞泞黏乎乎
13. (5分)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①天上的星星不能数得清。

②这么远,箭不能射得到。

14. (5分)阅读古诗《石灰吟》,回答问题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

给诗词加注释。

15. (3分)查字典。

“碎”按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读________
16. (10分) (2019三上·微山期末) 选择正确的字或读音。

①春天,花儿悄悄________(胜盛)开,我兴________(xìng xīng)奋地走出宿舍________(shě shè)。

来到涨________(zhǎng zhàng)满春水的湖边,看见大龙虾在________(结洁)净的湖水中划________(huà huá)过来,划过去,真有意思。

②他曾经跌落________(luó lào)在冰冷的河水里,从此落________(luó lào)下了残疾。

新调________(diào tiáo)来的老师非常关心他,暑假________(jiǎ jià)里,让大家陪他一起玩。

17. (5分)扩句
①我怀念朋友。

②草地盛开鲜花。

18. (5分)缩句
①夏天天气热得像蒸笼。

②夜空星星眨眼对我说晚安。

19. (4分) (2017六下·兴义期末) 《石灰吟》中表达诗人气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芙蓉楼送辛渐》中表明作者不会同流合污、随波逐流的意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0. (5分)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不好好学习,怎能取得好成绩呢?
②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能不闻不问呢?
二、阅读题 (共4题;共26分)
21. (5分)阅读古诗《石灰吟》,回答问题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

根据对诗文的理解,写一段赏析。

22. (5分)根据对诗文《石灰吟》的理解,写一段赏析。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

23. (6分)结合诗句,解释词语。

浑:________ 清白:________
坚劲:________ 任尔:________
鬼雄:________ 人杰:________
24. (10分)阅读古诗文,回答问题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选定修改删除(1)
解释下列文句中划线的词义。

①兔走触株
②因释其耒而守株
(2)
找出文中的议论句,并翻译这个句子。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共20题;共101分)
1、答案:略
2、答案:略
3、答案:略
4、答案:略
5、答案:略
6、答案:略
7、答案:略
8、答案:略
9、答案:略
10、答案:略
11、答案:略
12、答案:略
13、答案:略
14、答案:略
15、答案:略
16、答案:略
17、答案:略
18、答案:略
19、答案:略
20、答案:略
二、阅读题 (共4题;共26分)
21、答案:略
22、答案:略
23、答案:略
24、答案: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