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苏教版)一轮复习课内文言文精练附解析 师说

合集下载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劝学》《师说》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劝学》《师说》课件

③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
俱(《苏武传》) (1)假
④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⑤假令仆伏法受诛(《报任安书》)
⑥以是人多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⑦大臣犯法,无所宽假(《北史·魏世祖纪》)
意义 借助 假期
临时委任
假装 假如 借、借给 宽容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②请息交以绝游(《归去来兮辞并序》) ③冰泉冷涩弦凝绝(《琵琶行》) (2)绝 ④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⑤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石钟山记》) ⑥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促织》) ⑦绝云气,负青天(《逍遥游》)
板 块
文言文阅读•教材文言文复习

学案22
《劝学》《师说》
1.通假字 例句
① 以为轮 ②虽有槁暴 ③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④君子生非异也 ⑤师者,所以传道受业 解惑也 ⑥或师焉,或不焉
指出通假本字及意义 同“煣”,用火烘烤木材使之弯曲 “有”同“又”,再;“暴”同“曝”,晒 同“智”,见识 同“性”,天性
⑧小学而大遗
形容词作名词,“小”,小的方面; “大”,大的方面
⑨吾从而师之/孔子师郯子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⑩而耻学于师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5.特殊句式
例句
句式特点(指出标志词)
①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 判断句,标志词:者……也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状语后置句,标志词:于
同“授”,传授
同“否”,不
2.古今异义词
词语
例句
解析(古今义)
①劝 劝学
古义:_鼓__励___ 今义:拿道理说服人,使人听从
②金
金就砺则利

高考语文一轮专项复习练习卷-古诗文阅读-《师说》(含解析)

高考语文一轮专项复习练习卷-古诗文阅读-《师说》(含解析)

《师说》一、默写闯关(一)挖空练习《师说》韩愈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子、()弘、师襄、老聃。

()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之。

附:记忆导图将易写错的字每个写3遍受庸谀欤郯苌郯蟠嘉贻(二)情境默写1.【2024·江苏镇江·三模】中国古人善于在小与大的思辨中获得启示。

司马迁《屈原列传》中用“()”寓意言小旨大,韩愈《师说》中用“()”批评了舍大择小的现象。

2.【2024·陕西榆林·三模】古代圣贤寻访各类大师,博览群书,终成一代贤人,《师说》中表达圣贤人没有固定的老师的是“()”,韩愈通过“()”的事例进行佐证。

3.【2024·安徽安庆·三模】在《师说》中,韩愈列举孔子以郯子之徒为师,以“(),()”诠释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

第五讲《师说》-2022届高三语文文言文回归教材第一轮复习

第五讲《师说》-2022届高三语文文言文回归教材第一轮复习
四曰五驭。” 郑玄注:“五驭: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
,舞交衢,逐禽左。” 谓行车时和鸾之声相应;车随曲岸疾驰而
不坠水;经过天子的表位有礼仪;过通道而驱 驰自如;行猎时追逐禽兽从左面射获。
(5)书:书法(书写,识字,文字) 六书:象形 、 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注:转注、假借 是识字方法 ,而象形 、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方 法,其中形声字约占百分之九十。)
(3)射:射箭技术
五射: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白矢,箭 穿靶子而箭头发白,表明发矢准确而有力;参连, 前放一矢,后三矢连续而去,矢矢相属,若连珠之 相衔;剡注,谓矢行之疾;襄尺,臣与君射,臣与 君并立,让君一尺而退;井仪,四矢连贯,皆正中 目标。
(4)御:驾驭马车的技术 《周礼·地官·保氏》:“乃教之六艺……
(4).D
25
实战演练
(4).D A项中用顾况对白居易前后评价的对比,面写了白居易的オ华。 B项在原文一、二段都能找到合理解释。C项在原文第段中提到 “言言皆实”“不尚艰难”“老妪读之”,与题中内容“真实,辞句晓畅, 风格平易”相合。D项中的白居易“处江湖之远,则“独善其身”说 法不正确。“儒、释两家思想的影响,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 在文中无据,说法也不正确。白居易在唐宪宗元和六年(811年) 至八年离开官场时,依然写下《村居苦寒》一诗,在诗中写道 “回观村闾间,十室八九贫”“念此深可愧,自问是何人?”,可见 白居易即使是“处江湖之远”,依然忧国忧民,所以此句赏析说法 不正确。
(判断句)
13
文言知识梳理
⑵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 其道解其惑者也。 找出该句的文言现象并进行拓展 这两个“其”都是代词。请速读第二自然段找出“其” 作为语气副词的不同用法。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 乎?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1)教师用书:02 师 说 Word版含解析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1)教师用书:02 师 说 Word版含解析

师说本课话题——尊师朗读——课文中的名段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点评】老师是传播人类文明的使者,韩愈生疏到了这一点,针对当时的社会风气,英勇地站出来指出老师具有“传道受业解惑”的重要作用。

积累——生活中的素材香港有名爱国实业家李嘉诚尊师重教,捐巨资兴办了汕头高校。

一次,他邀请汕头高校的一批老师来港,他预备亲自去车站迎接。

恰好此时他又接到通知说,国家经贸部一位官员将专程来港与他洽谈生意,请他去迎接。

经过考虑,李先生支配了别人去接经贸部官员,而自己还是去火车站接各位老师。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老师是培育革命后代的园丁。

——邓小平2.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加里宁3.老师本人应当是有教养的。

——马卡连柯4.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

——《荀子·欠略》5.疾学在于尊师。

——《吕氏春秋·劝学》[学问·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经传.() 句读.()或不.焉() 郯.子()老聃.() 苌.弘()【答案】zhuàn dòu fǒu tán dān cháng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3)或师焉,或不焉()【答案】(1)“受”同“授”(2)“读”同“逗”,句子中间需要稍稍停顿的地方(3)“不”同“否”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师⎩⎪⎨⎪⎧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巫医乐师.百工之人()齐师.伐我()(2)传⎩⎨⎧传.道受业解惑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六艺经传.皆通习之()朔气传.金柝()(3)道⎩⎪⎨⎪⎧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 )道.相像也 ( )会天大雨,道.不通 ( )策之不以其道.( )不足为外人道.也 (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4)惑⎩⎨⎧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妖言惑.众 (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 )惑.而不从师 ( )(5)之⎩⎨⎧人非生而知之.者 (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古之.圣人 ( )句读之.不知 ( )(6)其⎩⎪⎨⎪⎧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 )其.皆出于此乎 ( )其.可怪也欤 (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 )(7)则⎩⎨⎧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8)乎⎩⎨⎧生乎.吾前 (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答案】 (1)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动词,学习/动词,从师学习/名词,有特地技艺的人/名词,军队(2)动词,传授/动词,流传/zhuàn ,名词,传记,解释六经的著作/动词,传送,传递(3)名词,道理,这里指儒家之道/名词,道德学问/名词,道路/名词,方法/动词,说,谈论/名词,学说(4)名词,怀疑/动词,使迷惑/形容词,糊涂/动词,有了怀疑(5)代词,指代道理/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助词,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6)代词,他/指示代词,那些/语气副词,表揣测,或许/语气副词,表示反诘,多么/代词,他的(7)副词,就/连词,表转折/副词,是,表推断(8)介词,相当于“于”,在/介词,相当于“于”,比/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反诘。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师说》课件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师说》课件

动词,有疑惑
•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形容词,糊涂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迷惑

•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道理
• 年相若也,道类似也
道德学问
•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风气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引导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取道
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道路
臣之所好者道也
自然规律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原因
通 • 六艺传经皆通习之 齐明、周最……乐毅之徒通其意 鸣之不能通其意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不懂句子停顿,不理解疑惑,有的(指前者)向老师 请教,有的(指后者)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要 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看出那种人的明智之 处。
3.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师)位卑(者)则足羞,(师)官盛(者)则近谀 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 近乎谄媚了。
特别小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C.“世果群怪聚骂”与“其可怪也欤”(《师说》)两
句中的“怪”字含义相同。
感到奇特
D.“指目牵引”与“目遇之而成色”(《赤壁赋》)两
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目”字含义不同。
使眼色/眼睛
《师说》素材积累
角度一:尊师重教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被 传为佳话的尊师范例,不胜枚举。韩愈面对当时“耻 学于师”的不良风气,为恢复师道,不仅自己抗颜为师 ,还作《师说》,对师道做了精辟的论述。徐特立坚 持兴办平民教育,毛泽东视他为一生的先生。那些勤 奋的为师者,谦逊的从师者书写了一个个永恒不变的 尊师重教的诗篇,为华夏莘莘学子树立了尊师的榜样 和典范。

高考语文一轮小专题复习之文言文师说Word含答案

高考语文一轮小专题复习之文言文师说Word含答案

师 说一、通假字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通“ ”, ) 2.或师焉,或不焉(“ ”通“ ”)二、古今异义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 今义:连词,表因果关系3.吾从而..师之 古义:今义: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4.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古义: 今义:大家;许多人5.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古义: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给儿童、少年以全面的基础教育6.师不必..贤于弟子 古义:今义:副词,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三、一词多义 ()()()()()1.()()ìïïïïïïïïíïïïïïïïïî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得璧,传之美人《廉颇蔺相如列传》 舍相如广成传《廉颇蔺相如列传》()()()()()()() ()( )() 2.()()()()惑而不从师 民弗从也《曹刿论战》 弟走从军阿姨死《琵琶行并序》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从从余问古事《项脊轩志》 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于是从散约败《过秦论》樊哙从良坐《鸿门宴》 ()ìïïïïïïïïïïïïïïíïïïïïïïïïïïïïïî ()()()()()()3.()ìïïïïïïïïïïíïïïïïïïïïïî古之学者必有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师吾师道也或师焉,或不焉十年春,齐师伐我《曹刿论战》()()()()()()4.()()()ìïïïïïïïïïïíïïïïïïïïïïî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道有碑仆道《游褒禅山记》策之不以其道《马说》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5.()ìïïïïíïïïïî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则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6.()ìïïïïïïíïïïïïïî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也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其可怪也欤 四、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动词(1)吾师.道也 () (2)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 2.名词作状语则群.聚而笑之( ) 3.名词的意动用法吾从而师.之( )(二)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1)小.学而大.遗( )(2)吾未见其明.也( )(3)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5)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2.形容词作动词(1)惑.而不从师( )(2)位卑则足羞.(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而耻.学于师( )五、判断下列文言文句式的类型并翻译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苏教版课内文言文翻译及考点——师说

苏教版课内文言文翻译及考点——师说

苏教版课内文言文翻译及考点——师说【课文全译】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

老师是传授道理,传授学业,解释疑难的人。

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疑惑而不从师学习,那他对于有疑惑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决。

出生比我早的人,他闻知道道理本来比我早,我跟从他向他学习;比我出生晚的人,他知道道理如果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学习,而且把他当作老师,我学习的是道理,哪里计较他生年比我早还是晚呢?所以,不论地位显贵还是地位低下,不论年长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唉!从师学习的道理没人传布已经很久了,要人们没有疑惑很难哪!古代的圣人,他们超过一般人很远了,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现在的许多人,他们跟圣人相比相差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为羞耻。

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

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而引起的吧呢?众人喜爱他们的孩子,选择老师教育孩子;对于他们自己呢,却耻于让老师教他们,这真是糊涂啊!那孩子的老师,教孩子读书来熟悉书中的句子,尚不是我所说的给人传授道理,给人解释疑惑的老师。

文句不理解,疑惑不能解决,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呢。

巫医,乐师及各种工匠,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士大夫这类人中,如有人称人家为老师,称自己为学生,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朝笑他。

问那些嘲笑者,他们就说:那个人与某个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怎么能称他为老师呢?)以地位低的人为师,那是很使人丢脸的事,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谄媚。

啊!从师学习的道理不能恢复,由此就可以知道了。

巫医、乐师及各种工匠,士大夫之族是不屑与他们并列的,现在士大夫们的智慧反而赶不上他们。

这不是很奇怪的事么!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聘为师。

郯子这一类人,他们的品德才能当然赶不上孔子。

孔子说:几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就一定有我的老师。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专题《师说》同步练习 Word版含答案.doc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专题《师说》同步练习 Word版含答案.doc

师说基础链接1.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或师焉,或不焉C.君子生非异也 D.余嘉其能行古道2.选出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A.古之学者..(许多人)..(求学的人)必有师今之众人B.吾从而..为圣(…的原因)..师之(接着,然后)圣人之所以C.小学..而大遗(小的方面)无.贵无贱(无论,不分)D.余嘉其能行古道..传道受业解惑也(…的原因)..(古人从师的风尚)所以3.选出加点字与“吾从而师之”中的“师”活用情况完全相同的一项()A.小学而大.遗B.而耻.学于师C.孔子师.郯子之徒D.或师.焉,或不焉4.选出对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说明不正确的一项()A.吾从而师之(省略句)B.不拘于时(被动句)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断句)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定语后置)5.选出加点词解释有错的一项()A.孰.能无惑(谁,哪一个)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原本)B.彼.童子之师(那些)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岂,哪)C.余嘉.其能行古道(称赞)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传记)D.作《师说》以贻.之(赠送)士大夫之族.(类、辈)6.选出加点“之”字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A.人非生而知之.者B.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C.师道之.不复,可知矣D.作《师说》以贻之.7.选出加点“其”字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A.其.皆出于此乎B.其.出人也远矣C.其.闻道也固先乎吾D.吾未见其.明也8.选出加点“则”字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A.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B.三人行,则.必有我师C.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9.选出加点“而”字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A.择师而.教之B.犹且从师而.问焉C.吾从而.师之D.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10.选出下列说法不当的一项() A.韩愈是中唐散文家、诗人,字退之,以其祖籍,世称韩昌黎;以其官职,世称韩吏部;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

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必修上册(一) 单篇梳理2 师说

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必修上册(一) 单篇梳理2 师说

必修上册(一)《劝学》《师说》> <单篇梳理2师说微点夯实通读全文,解释加颜色的词语。

(第1段)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①(  )道也固②( )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③( )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④( )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⑤( )无⑥( )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知道,懂得本来跟随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岂”因此,所以没有(第2段)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①( )从师而问焉②(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③( )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④( )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⑤( )也,则耻⑥( )师焉,惑⑦( )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⑧( ),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⑨( ),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尚且,还代词,相当于“之”更加,越发表示推测,相当于“大概”自己意动用法,以……为耻糊涂丢弃类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⑩( ),今其智乃⑪( )反不能及,其⑫( )可怪也欤!不与同列,意思是看不起竟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

一说,表感叹语气,真是(第3段)圣人无常①( )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②( ),其贤不及③( )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第4段)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①( )习之,不拘于时②( ),学于余。

余嘉③( )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④( )之。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ppt课件-文言文阅读-《劝学》、《师说》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ppt课件-文言文阅读-《劝学》、《师说》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译文:不__明___句__读__,__不__能__解__决__疑__惑__,__有__的__(_指__“__句__读__之__不__知__”__)向___老__师__学__习__, 有__的__(_指__“__惑__之__不__解__”__)_不__向__老__师__学__习__,__小__的__方__面__要__学__习__,__大___的__方__面__却__放__ 弃__了___,__我__没__看__出__那__种__人__的__明__智__之__处__。__(_得__分__点__:__以__“__之__”__为__标__志___的__宾__语__ 前__置__句__;__“__或__”__,__有__的__;__“__小__”__“__大___”__,__小__的__方__面__,__大__的__方__面__;__“__遗__”__, 放__弃__;__“__明__”__,__明__智__之__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项意思相同。 B项“以羊易之”的“易”指替换。
参考译文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韩愈三岁的时候成了孤儿,被同族的堂兄抚养。韩 愈因为自己是孤儿,小时候学习儒家经典很刻苦,不像其他孩子那样还需要奖励 来督促。等到考取进士时,(韩愈)在公卿之间投送自己的文章,曾担任过宰相的郑 余庆大力为他传布名声,因此他在当时很出名。不久韩愈就考中了进士。
文言文阅读•教材文言文复习
《劝学》《师说》
复习任务
1. 梳 理 积 累 两 文 中 的 文 言 基 础 知 识 , 重 点 掌 握 古 今 异 义 词 和 多 义 实 词 “中”“已”“常”“攻”。 2.背诵课文,翻译重点句子。

2021届高三一轮复习课内文言文《师说》梳理 课件23张

2021届高三一轮复习课内文言文《师说》梳理 课件23张
④吾师道也 ( n→v. 学习) ⑤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n→v. 从师) ⑥犹且从师而问焉 (老师) ⑦而耻学于师 (老师)
⑧则耻师焉 ( n→v. 从师) ⑨或师焉,或不焉 ( n→v. 从师) ⑩不耻相师 (n. n→v. 学习)
⑾师道之不复 ( n→v. 从师) ⑿孔子师郯子(意动,以……为师)
译文:狐狸对狼说:“羊肉真鲜美啊!”您如果想尝一尝,叼来其中的一只吃掉它, 就能够一饱自己的口福了。狼说:“那如何对付猛犬呢?”狐狸就到猛犬那里离间说: “羊好多次说你坏话,它们说的话不堪入耳,您却一点不生气,是没听到呢,还是害怕 主人呢?等到他们嬉戏打闹的时候,我想为您把这耻辱全部洗刷掉。希望您答应我!” 猛犬笑着说:“想要给他加上罪名,难道还怕没有借口吗?”猛犬于是明白了狐狸的野 心,知道守护羊群的道路很漫长,守护羊群更加谨慎。狐狸与狼就离开了。
5.其 狐谓狼曰:“羊肉其(1)鲜乎!君其(2)有意,叼其(3)一而啖之, 得饱其(4)口福。”狼曰:“其(5)如猛犬何?”狐间于犬曰:“羊数詈言, 其(6)言不堪入耳,君乃无所怒,其(7)无闻邪,其(8)畏主人邪?及其 (9)嬉逐,愿为一雪其(10)耻。君其(11)许之!”犬笑曰:“欲加之罪, 其(12)无辞乎?”犬乃悟狐之野心,知路曼曼其(13)修远矣,护羊愈谨。 狐与狼遂去。
(n.→v.从师)
6、师道之不复
㈣形容词作状语
1、小学而大遗 (adj.→状在小的方 面;在大的方面)
七、难句翻译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 解惑也。
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4、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 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五、词类活用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1)训练:02+师 说+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1)训练:02+师 说+Word版含解析.doc

1. 下边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C.或师焉,或不焉D.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解析】A项,“受”同“授”。

C项,“不”同“否”。

D项,“读”同“逗”。

【答案】 B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师说》以贻.之贻:赠送B.不耻相师.师:老师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道理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闻:得知【解析】B项,师:动词,学习。

【答案】 B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句是()A.古之学者..必有师B.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C.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D.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解析】A项,学者: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C项,从而:古义,两个词,“从”是“跟从”的意思,“而”是连词;今义,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

D项,众人:古义,一般人;今义,大家,许多人。

【答案】 B4.下列对意动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②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③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④登泰山而小.天下 ⑤邑人奇.之 ⑥稍稍宾客..其父 ⑦粪土..当年万户侯 A .①③④⑤/②⑥⑦B .①②⑥⑦/③④⑤C .①⑤②⑦/③④⑥D .①②③⑥/⑦④⑤【解析】 ①③④⑤中的“耻”“羞”“小”“奇”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②⑥⑦中的“师”“宾客”“粪土”是名词的意动用法。

【答案】 A5.名句默写。

(1)师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师道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位卑则足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

2、高中文言文《师说》练习+答案解析

2、高中文言文《师说》练习+答案解析

《师说》同步训练一、积累与运用。

第一组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近谀.(yú)郯.子(tán)老聃.(dān)师襄.(xiāng)B.子蟠.(fān)苌.弘(cháng)贻.之(yí)句读.(dòu)C.巫.医(wū)经传.(chuán)嗟.乎(jiē)或不.焉(bù)D.愚.人(yǔ)大遗.(yí)而已.(yǐ)解惑.(huò)【答案】A【解析】B项,“蟠”应读“pán”;C项,“传”应读“zhuàn”,“不”应读“fǒu”;D 项,“愚”应读“yú”。

2.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A.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C.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D.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答案】B【解析】B项,“受”,通“授”。

3.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求学的人。

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众人:一般人。

C.吾从而..师之从而:跟随(他)。

D.君子不齿..不齿:不值得谈论。

【答案】D【解析】D项,“不齿”,不屑与之同列,羞与为伍。

4.下列对文中有关词语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读,古人指文辞的休止和停顿处。

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须停顿的地方为“读”。

B.童子,与科举考试中的“童生”意思相同,都指未成年(古代一般是14岁以下)的读书人。

C.小学,古代把研究文字训诂音韵方面的学问叫小学,今天指的是接受最初阶段教育的学校。

D.六艺经传,“六艺”指的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经典,“传”是解释经书的著作。

【答案】B【解析】B项,明清的科举制度,凡是准备参加科举的读书人,不管年龄大小,未考取生员(秀才)资格之前,都称为“童生”或“儒童”。

5.选出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所以”意思相同的一项()A.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B.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C.夫秦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齐也D.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答案】D【解析】D项中的“所以”和例句中的“所以”都表手段或凭借;A、B、C三项中的“所以”表原因。

专题02师说-2025届高考一轮复习教材文言文回顾

专题02师说-2025届高考一轮复习教材文言文回顾

师说一、基础夯实第1段1.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所以( )②受( ) ③惑( )④闻( ) ⑤固( )2.用"/"为上段文字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3.翻译画横线的句子。

译文:(第2段)4.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犹且( ) ②益( ) ③所以( )④所谓( )⑤惑( ) ⑥族( )⑦不齿( ) ⑧乃( )⑨其( )⑩彼( )5.用"/"为上段文字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6.翻译画横线的句子。

①译文:②译文:(第3段)7.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师( )②徒( )8.翻译画横线的句子。

译文:(第4段)9.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嘉( ) ②贻( )10.翻译画横线的句子。

译文:二、重点梳理1.通假字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②或师焉,或不焉2.古今异义词①古之学者必有师②吾从而师之③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④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⑤师不必贤于弟子3.一词多义1)师①古之学者必有师②吾师道也③吾从而师之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⑤巫医乐师百工之人⑥《烛之武退秦师》2)传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③六艺经传皆通习之④朔气传金柝(《木兰诗》)(3)惑①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4)则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②三人行,则必有我师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5)道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③道相似也(《师说》)④)蜀道之难,难干上青天(《蜀道难》)⑤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⑥道芷阳间行(《鸿门宴》)⑦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⑧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⑨破灭之道也(《六国论》)6)从①惑而不从师(《师说》)②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③公从之(《烛之武退秦师》)④弟走从军阿姨死(《琵琶行》)⑤樊哙从良坐(《鸿门宴》)⑥从此道至吾军(《鸿门宴》)⑦佯北勿从(《孙子兵法》)⑧从兄、从弟⑨于是从散约败(《过秦论》)4.词类活用①其下圣人也亦远矣②是故圣益圣,愚益愚③小学而大遗④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⑤吾从而师之⑥而耻学于师⑦孔子师郯子5.特殊句式例句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③不拘于时④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⑤而耻学于师⑥师不必贤于弟子6.文化常识(1)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句读:断开句子的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说
一、通假字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同“”)
2.句读之不知(“”同“”, )
3.或师焉,或不焉(“”同“”)
二、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
..必有师
古义:
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师者,所以
..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 今义:连词,表示因果关系
3.吾从而
..师之
古义:
今义: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
4.今之众人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古义: 今义:大家;许多人
5.小学
..而大遗
古义:
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给儿童、少年以全面的基础教育
6.是故弟子不必
..不如师
古义:
今义:副词,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三、一词多义
1.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黄花岗烈士事略〉序》)()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2.传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六艺经传皆通习之()朔气传金柝(《木兰诗》)()舍相如广成传(《廉颇蔺相如列传》)()作七十列传(《太史公自序》)()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3.道
·
⎧⎪⎪⎪⎪⎪⎨⎪⎪⎪⎪⎪⎩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策之不以其道(《马说》)()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念奴娇赤壁怀古》)()来吾道夫先路(《离骚》)() 4.惑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惑而不从师()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5.无
⎧⎪⎪⎨⎪⎪⎩孰能无惑()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苟富贵,无相忘(《陈涉世家》)()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问刘十九》)()
6.徒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五人墓碑记》)()
7.之⎧












古之学者必有师()
人非生而知之者()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作《师说》以贻之()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四、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动词
(1)吾师.道也( )
(2)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
(3)惑.而不从师( )
(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2.名词的意动用法
吾从而师.之/孔子师.郯子
( )
(二)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1)小.学而大.遗( )
(2)吾未见其明.也( )
(3)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
2.形容词作动词
位卑则足羞.( )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而耻.学于师( )
五、判断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并翻译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 )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拘于时。

( )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 )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而耻学于师。

( )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 )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 )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 )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 )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语句翻译
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4.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5.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答案解析
一、答案:1.受授 2.读逗句子中间需要稍稍停顿的地方 3.不否二、答案:1.求学的人 2.用来……的 3.两个词,动词“从”(跟从)和连词“而”(并且) 4.一般人 5.小的方面学习 6.不一定三、答案:1.名词,老师/动词,从师求学/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动词,学习/名词,有专门特长或技艺的人/名词,军队/名词,榜样
2.chuán,动词,传授/chuán,动词,流传/zhuàn,名词,传记,解释六经的著作/
chuán,动词,传送,传递/zhuàn,名词,传舍,宾馆/zhuàn,名词,传记/zhuàn,动词,作传,写传记
3.名词,主张、思想、学说/名词,道德学问/名词,道路/名词,方法/名词,道义/动词,取道/动词,说,讲/同“导”,引导
4.名词,疑难问题/形容词,糊涂/动词,遇到疑难问题/动词,迷惑,蒙骗
5.动词,没有/连词,无论/副词,同“毋”,不要/用在句末,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6.名词,这些人/副词,只,仅仅/名词,同伴/形容词,空
7.结构助词,的/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代词,他,指代李蟠/动词,到/代词,指代我/在句中调节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四、答案:(一)1.(1)学习(2)低于,不及(3)遇到疑难问题(4)从师求学 2.以……为师
(二)1.(1)小的方面;大的方面(2)高明的地方(3)圣人;愚人 2.感到耻辱 3.以……为耻
五、答案:1.判断句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

2.判断句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3.被动句不被(这种)时代风气影响。

4.宾语前置句不通晓文句,不能解决疑惑。

5.状语后置句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6.状语后置句他懂得道理本来比我早。

7.省略句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

8.省略句他们(的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

9.固定句式哪里用得着知道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
六、答案:1.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采分点:“之”“孰”“惑”)
2.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

(采分点:“是故”“圣”“愚”)
3.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有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

(采分点:“或”“不”“小学”)
4.懂得道理有早有晚,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专门研究,如此罢了。

(采分点:“闻”“术业”“专攻”“是”)
5.我赞赏他能履行古人之道,写了《师说》来赠送给他。

(采分点:“嘉”“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