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开发区产业规划

合集下载

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

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

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二○一二年九月目录前言 (1)一、发展基础和战略意义 (2)(一)发展基础 (2)(二)战略意义 (3)二、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5)(一)指导思想 (5)(二)发展原则 (5)(三)战略定位 (6)(四)发展目标 (8)三、共建粤港澳优质生活圈 (9)(一)强化与港澳基础设施对接 (9)(二)建设生态宜居环境 (9)(三)推进公共服务合作共享 (10)四、开拓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 (12)(一)科学布局城市功能 (12)(二)高标准建设城市基础设施 (13)(三)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14)(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16)(五)彰显岭南人文特色 (18)五、打造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新高地 (18)(一)建设科技创新中心 (19)(二)建设商业服务中心 (20)(三)打造教育培训基地 (22)(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 (22)六、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综合服务枢纽 (24)(一)构建区域交通枢纽 (24)(二)建设航运物流枢纽 (26)(三)增强信息服务能力 (26)(四)加快形成国际化营商环境 (27)(五)强化开放门户功能 (28)七、构建社会管理服务创新试验区 (28)(一)创新社会治理结构 (28)(二)优化社区服务 (29)(三)强化社会管理保障 (30)八、强化区域联动发展 (31)(一)拓展国家中心城市战略空间 (31)(二)促进大珠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 (32)(三)带动内地更广大区域参与全球竞争合作 (32)九、保障措施 (33)(一)保障机制 (33)(二)加强政策支持 (36)(三)加强组织实施 (40)前言广州南沙新区(以下简称“南沙新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南端,区位条件优越,生态环境良好,产业基础坚实,发展潜力巨大,辐射带动范围广阔,与港澳合作紧密,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为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建设南沙新区等合作区域,作为加强与港澳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合作载体的要求,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关于将南沙新区打造成为“服务内地、连接港澳的商业服务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教育培训基地,建设临港产业配套服务合作区”的精神,进一步深化粤港澳合作,引领珠三角转型发展,探索科学发展新模式,促进港澳地区长期繁荣稳定,特制定本规划。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2024修订)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2024修订)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2024修订)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4.10.12•【字号】广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47号•【施行日期】2024.11.01•【效力等级】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规定正文广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47号广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于2024年8月30日修订通过的《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业经广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24年9月26日批准,现予公布,自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

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4年10月12日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1986年10月7日广州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拟订1987年1月22日广东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根据1994年5月20日广州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并经1994年11月17日广东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的《关于修改〈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02年12月13日广州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并经2003年4月2日广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批准的《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19年11月20日广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并经2020年7月29日广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批准的《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等三十二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三次修正根据2021年5月27日广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九次会议通过并经2021年9月29日广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批准的《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清理广州市地方性法规中与民法典不一致条款的决定》第四次修正2024年8月30日广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2024年9月26日广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批准)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管理体制第三章开发建设第四章产业发展第五章开放合作第六章服务保障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推动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体制调整方案

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体制调整方案

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体制调整方案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1997.01.29•【字号】穗府[1997]13号•【施行日期】1997.01.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文广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体制调整方案》的通知(穗府(1997)13号一九九七年一月二十九日)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府直属各单位:现将《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体制调整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广州市人民政府一九九七年一月二十九日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体制调整方案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我市建立了广州天河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

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市的高新技术产业有了较大发展。

去年,高新区内技工贸总收入已达38亿元。

高新区“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相对独立”的管理体制,对于发挥市、区两个积极性,办好高新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也应该看到,目前,全国其他高新区发展更快,我市高新区在国家科委对全国52个国家级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统计中的排位在逐年下降,形势逼人。

此外,我市高新区的地域范围已发生重大变化,高新区原集中用地猎德村地域因建设珠江新城而调减6.6km。

1994年,市政府以穗府函〔1994〕236号文件致函国家科委要求调整我市高新区区域范围和面积。

1995年1月,经国家科委以国科发火字〔1995〕032号文件答复同意,我市高新区的区域范围和面积作了调整,决定建立广州科学城(起步区为4KM2,其范围为:姬堂--歧山--大淋岗--物资仓--马坑园--玉树--罗岗--罗岗公路--界河--火村公路--火村--旧围--姬堂)和民营科技园(位于白云区太和镇大沥村太和庄东侧,一环路以北地段,占地面积0.7KM2)。

因此,我市高新区实际上已由天河科技园(工业园一期、二期和广州国际科贸中心)、黄花岗科技园、民营科技园和广州科学城组成,地域上涉及天河、东山、白云和黄埔4个行政区,致使目前的管理体制难以实施对高新区的统一管理,不利于我市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的发展。

黄埔区、开发区工业用地规划控制指标表

黄埔区、开发区工业用地规划控制指标表
二类工业用地(M2)
3.5
1.2
80%
30%
单个地块不大于20%
三类工业用地(M3)
3.0
1.2
60%
30%
备注:
1.生产工艺有特殊要求的工业用地容积率应不低于O.8o
2.工业项目有特殊需求需突破上表指标规定的,应根据项目需求单独组织论证后按程序报批。
3.本表适用于地块面积不大于5公顷的地块,如果地块面积大于5公顷,应结合论证情况适当降低容积率上限值和建筑密度上限值。
黄埔区、开发区工业用地规划控制指标表
类型容积率上限容积下限建筑密度上限
建筑密度下限
建筑限高(米)
绿地率
新型产业用地(MO)
5.0
3.0
60%
35%
结合周边区域国土空间规划和景观要求综合确定。
单个地块不大于20%,不小于10%
一类工业用地(Ml)
4.0
2.0

30%
工业建筑高度控制在60米以内,有特殊生产工艺需求的,经论证后可适当提高。
4.本表适用范围不包含生物岛,中新广州知识城可参照执行。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加快培育和发展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十项措施分工方案的通知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加快培育和发展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十项措施分工方案的通知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加快培育和发展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十项措施分工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5.04•【字号】穗府办[2012]23号•【施行日期】2012.05.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加快培育和发展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十项措施分工方案的通知(穗府办〔2012〕23号)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加快培育和发展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十项措施分工方案》已经第14届11次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进一步分解细化目标任务,明确时间进度要求,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二○一二年五月四日加快培育和发展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十项措施分工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和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部署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粤府〔2011〕87号)精神,参照《印发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粤府办〔2011〕78号),结合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际,进一步分解细化目标任务,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特制定本分工方案。

一、发展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推进“三个重大突破”为目标,按照“总体跟进,重点突破,壮大规模,发展集群”的战略,突出科技引领和创新驱动,以重大技术突破为依托,以重大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将广州建设成为全国领先、世界先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全面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和城市核心竞争力。

二、发展目标经过5年时间努力,突破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健康、新材料与高端制造3个千亿元级新兴产业群,培育形成时尚创意、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3个百亿元级新兴产业群。

黄埔区人民政府广州开发区管委会

黄埔区人民政府广州开发区管委会

黄埔区人民政府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关于新型产业用地与产业园区功能配比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目录一、总体要求 (1)(一)指导思想 (1)(二)定义 (2)(三)适用范围 (2)(四)基本原则 (3)二、规划管理 (3)(一)产业用地 (3)(二)产业园区 (5)三、实施管理 (6)四、保障措施 (9)五、附则 (10)附件:新型产业列表 (12)为加快我区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制定与新型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产业用地功能配比、产业园区内主要用地构成比例,促进新型产业用地功能完善和产业园区用地精细化管理,根据《关于完善工业用地供应制度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指导意见》(粤国土资规字〔2017〕3号)的有关要求和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意见。

【条文说明:本条文确定《意见》制定的主要目的。

新型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新支柱的关键领域。

要加快做大做强新型产业,必须强化土地资源与之产业协同发展。

当前广州尤其黄埔新型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各项政策措施的扶持下,在大项目引进、产业规划、科技金融协同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但在关键的土地利用方面仍需切实取得突破。

《关于完善工业用地供应制度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指导意见》(粤国土资规字〔2017〕3号)提出“严格产业准入和用地标准。

各地应按照国家、省、市产业主管部门制定的产业指导目录,在不低于国家和省制定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以及相应行业土地使用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实际制定本地区工业用地控制指标和土地使用标准并严格执行。

超出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和土地使用标准的,要严格开展节地评价工作。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供应时,应将项目建设用地的规划条件、建设标准、非生产设施占地比例、产业类型、投资强度、产出效率和节能、环保等指标和要求列入土地出让(租赁)合同中。

严禁向禁止类工业项目供地,从严控制限制类工业项目用地。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广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开发区和广州市区加强协调工作的规定》的通知-穗府[1985]81号

广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开发区和广州市区加强协调工作的规定》的通知-穗府[1985]81号

广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开发区和广州市区加强协调工作的规定》的通知正文:---------------------------------------------------------------------------------------------------------------------------------------------------- 广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开发区和广州市区加强协调工作的规定》的通知(穗府(1985)81号一九八五年七月十三日)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直属各单位:现将《关于开发区和广州市区加强协调工作的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市区各单位和开发区都要主动加强联系,搞好工作衔接,共同努力,加快开发区的建设。

关于开发区和广州市区加强协调工作的规定为了高水平、高效益、高速度地建设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市各有关单位除认真执行市政府发布的《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暂行条例》等七个规章中各项规定外,开发区有关基建、计划、管理等问题,急需和广州市区加强协调和衔接,为此,特作如下几项具体规定。

一、关于开发区和市区的关系开发区是广州市的一部分,办开发区是实现广州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一个重要步骤,对广州市的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因此,需要全市都关心开发区,在抓好市区老企业改造的同时,动员全市力量支持开发区。

开发区必须利用自己的优越条件为发展广州经济技术服务,为内地服务。

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必须根据中央[1984]13号文件精神,坚持“特事特办,新事新办,立场不变,方法全新”。

根据市政府发布的《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暂行条例》中的规定,允许开发区在管理体制和办事方式上独特的形式和做法。

开发区的建设工作要突破旧框框,改革旧体制,简化手续,提高办事效率。

二、关于计划管理问题开发区应是一级计划单位,可在计委立个户头。

今后,对全市新上的技术比较先进的项目,计委要综合平衡,原则上优先放在开发区。

广州开发区、新黄埔区“十三五”规划

广州开发区、新黄埔区“十三五”规划

广州开发区、新黄埔区“十三五”规划编制进展情况及基本思路初步成果来源:发布时间:2015-07-08字体:[大][中][小]“十三五”时期是广州开发区、新黄埔区实现“两区融合,一体化发展”的开局期,也是我区转型升级,保持体制优势的攻坚期,更是我区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决胜期。

做好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对于推进广州开发区、新黄埔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战略意义。

一、区“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进展情况按照国家和省市的统一部署,管委会、区政府于2014年12月11日组织召开了全区“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动员会,对“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做了全面部署。

按照国家、省、市对“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新要求,并结合我区实际以及区有关单位新增规划体系的要求,我区规划编制工作由原萝岗片区和黄埔片区联合编制,“十三五”规划体系为“1+3+15+20”,即包括1个规划纲要为区“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3个园区规划主要是经开区、高新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规划,15个专项规划包括产业发展、科技发展、生态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等,20个专题研究包括区内外部发展环境和趋势及对策研究、财政收支、产业发展、城市空间发展和土地利用以及民生事业发展专题研究等。

自启动规划编制工作以来,我区已对全区“十三五”规划编制主要任务及阶段安排、规划编制要求和区划调整衔接工作等工作都作了具体部署,并全面开展编制前期工作。

目前,我区“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进展总体顺利,20个重大专题研究已完成,3个园区规划和15个专项规划正按时间节点推进,“区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报告和基本思路”已形成初步成果,“十三五”规划纲要已启动编制工作。

二、区“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初步成果谋划好我区“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对于今后一个时期我区抓住创新驱动发展的机遇,通过创新培育新增长点,通过创新推动传统升级,实现发展方式转型和发展动力转换,在区域、全国乃至全球发展格局中提升竞争力和影响力至关重要。

广深科技走廊规划图来了!这10个片区未来不可限量

广深科技走廊规划图来了!这10个片区未来不可限量

广深科技走廊规划图来了!这10个片区未来不可限量展开全文素材来源:广东科技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究竟指的是什么?简单来理解,就是一条连接了广州、深圳、东莞,长度约180多公里,总面积超过1.1万平方公里的经济带。

▲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存在的意义?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走廊正日益成为科技创新要素挤产业集聚的新空间组织方式。

举几个例子:美国硅谷:依托大学等科技创新机构知识外溢形成;美国波士顿地区:与城区的大学有一定的距离,由功能独立、等级明确的园区组成;东京—横滨—筑波创新带:筑波创新城以主力型科研机构为主题,承担区域科技创新的主题功能。

广深经济走廊的诞生,就是对标以上这些区域,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打造成为“中国硅谷”,成为中国创新发展的重要一级。

现在来看重点,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空间布局——“一廊十核多节点”。

一廊即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依托广深高速、广深沿江高速、珠三环高速东段、穗莞深城际、佛莞城际等复合型的交通通道,集中穗莞深创新资源,三市连成一个产业联动、空间联结、功能贯穿的创新经济带,建设成为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

十核即十大核心创新平台这十大创新平台,广深各占了4个,东莞占2个,分别是:1、广州大学城-国际创新城战略定位主导产业:以广州大学城教育科研创新为支撑,建设珠三角科技创新高地、华南科技合作之窗、高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与高端制造、文化创意、生命健康产业。

2、广州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战略定位主导产业:打造广州新经济重要引擎、亚太地区互联网总部基地、全球互联网投资首选地及国际高端人才汇集地。

重点发展“互联网+”产业。

3、广州中新知识城战略定位主导产业:建设知识经济产业集聚区,推动国家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成为广州建设国家科技创新枢纽的核心组团。

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知识经济产业。

4、广州科学城战略定位主导产业: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突出创新创业生态建设,提升创新要素密集度,扩大对外辐射带动影响力,把科学城建设成为区域性科技创新创业中心。

广州市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永和经济区永岗村村庄整治规划2

广州市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永和经济区永岗村村庄整治规划2

目录一、项目概况 (2)1、规划背景 (2)2、地理位置与规划范围 (2)二、现状概况与评价 (3)1、现状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村庄特色...........................................................................................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存在问题 04、规划的公众参与...............................................................................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上层次规划要求 (1)四、规划依据 (1)五、规划期限 (2)六、规划原则 (5)七、本次规划的思路以及重点 (5)1、规划思路 (5)2、规划的重点 (5)八、用地布局调整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规划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住宅用地布局调整...........................................................................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公共设施用地布局调整................................................................... 错误!未定义书签。

广州高新区、开发区、黄埔区2019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

广州高新区、开发区、黄埔区2019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

附件1广州高新区、开发区、黄埔区2019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单位:万元序号项目名称业主单位主管部门建设内容和规模建设阶段建设起止年限总投资截至2018年底累计完成投资2019年具体工作内容及计划投资具体工作内容计划投资额合计150项33,869,1089,058,2205,610,721一基础设施项目(42项)5,124,236602,250535,818(一)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城市轨道交通基础项目1 黄埔区有轨电车1号线广州开发区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开发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起于地铁六号线香雪站,止于永和,线路长度约14.4公里,设车站19座(地面站)。

续建2018-2020327,077150,000下穿隧道施工;桥梁工程施工;岭福车辆段、玉岩停车场施工;市政配套道路施工;有轨电车区间路基、轨道施工。

60,0002 黄埔区有轨电车2号线广州开发区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开发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起于黄埔图书馆馆站,终于南岗站。

线路长度约14.4km,设车站19座(地面站)。

新开工2019-2022318,6003,000组建项目公司,完成初步设计评审工作;完成管线迁改、现场三通一平工作;完成桥梁、路基、段场土建施工,开始道床、轨道、绿化工程施工,供电、信号、通信系统开工。

35,0003 黄埔区有轨电车3号线广州开发区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开发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起于萝岗站(接驳地铁6号线),终于港前路站(接地铁13号线),线路全长约10.92km,设车站14座,其中高架站9座,地面站5座。

前期2019-2022496,5000完成项目工可、PPP实施方案、环评等项目前期专项编制、报批及结算。

300市政路桥项目4 黄埔东路升级改造工程广州开发区财政投资建设项目管理中心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项目西起黄埔大道支线,东至新塘立交,全长14.12公里,路宽60米,对车行道、人行道、绿化进行升级改造。

广东省开发区、经开区及高新区数量统计分析

广东省开发区、经开区及高新区数量统计分析

广东省开发区、经开区及高新区数量统计分析开发区是指由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批准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以及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特色工业园区和产业转移工业园。

截止目前,广东省共有144个开发区,其中省级开发区102个,国家级高新区14个,国家级经开区6个,海关特殊监管区17个,国家级自创区2个。

广东省海关特殊监管区主要有梅州综合保税区、广州黄埔综合保税区、东莞虎门港综合保税区、汕头综合保税区、广州白云空港综合保税区、深圳盐田综合保税区、广州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等。

广东省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要有湛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茂名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

广东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有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

《广东省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年)》提出按照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的战略部署,促进全省开发区发挥优势
差别化发展,突出珠三角各开发区在全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中的引领作用,推动粤东粤西开发区建成全省产业发展主战场,推动粤北开发区实现绿色发展,形成布局合理、良性互动、错位发展、功能协调的全省开发区发展格局。

广州各区十三五规划

广州各区十三五规划

广州十三五规划出炉导读:五年之内,广州将迎大变。

昨日,市委市政府发布“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未来五年,广州无论是在经济发展、城市定位、还是社区民生、普惠教育上,都有一系列重大举措。

其中GDP年均增长7.5%,到2020年达到2.8万亿元。

一、各区发展重点1、越秀功能定位:厚植“广府文化源地、千年商都核心、公共服务中心”优势,聚力发展金融、商贸、文化创意、健康医疗四大主导产业,营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和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城市环境,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和生活服务便利化,打造中央文化商务区、创新发展先行区和品质城市示范区。

发展重点:构建“一核三带四区”的产业空间布局。

一核:北京路文化核心区,三带:沿江路商务景观带、东风路楼宇经济带、环市路智力创新带,四区:黄花岗科技园、广州民间金融街、广州健康医疗中心、流花现代商务区。

2、海珠功能定位:发挥国际贸易门户、创新岛、生态岛的城市核心区优势,以创新驱动为主线,重点发展总部经济、现代会展、电子商务、科技服务、文化创意、现代商贸,打造广州生态型中央创新区(CID)。

发展重点:重点依托广州中轴线南延及两翼建设高端商务区,东部大力发展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和会展业,中部打造中大国际创新谷,西部结合后航道建设打造海珠湾滨水区。

3、荔湾功能定位:以建设“广佛之心、西部枢纽”为目标,打造面向全球的现代商贸中心、享誉全国的文化旅游名区、辐射泛珠三角的总部经济基地、服务珠三角的时尚创意中心、广佛同城化先行示范区。

发展重点:以“白鹅潭商业中心”为核心,打造总部经济集聚区;建设花地河电子商务产业带,珠江黄金西岸创意产业带,形成陈家祠-荔枝湾、恩宁路-上下九、十三行等商贸文化旅游集聚区,建设大坦沙中新城市更新改造合作、东沙生产性服务业、岭南V 谷科技产业、花博园花卉产业等特色产业组团。

4、天河功能定位:以总部经济为引领,做精做优金融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商贸业和商务服务业等四大主导产业,提速发展文化创意、生物工程、健康服务、节能环保服务、跨境电商、总集成总承包、智能装备和机器人研发设计等若干个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初步建成现代服务核心区、创新创意引导区、生态宜居样板区、幸福共享示范区。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暂行条例-穗府[1985]33号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暂行条例-穗府[1985]33号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暂行条例正文:----------------------------------------------------------------------------------------------------------------------------------------------------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暂行条例(一九八五年三月六日广州市市长办公会议通过,一九八五年四月九日市政府穗府[1985]33号发布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暂行条例。

第二条为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促进广州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在广州市黄埔区东缘兴办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

开发区是在广州市人民政府领导下的相对独立的经济技术区域。

以兴办生产性企业和科研事业为主,实行外引内联,引进我国需要的先进科学技术,发展新产业,开发新技术,培养人才,促进广州市、广东省和内地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

第三条开发区鼓励外国公民、华侨、港澳同胞及其公司、企业(以下简称客商)投资兴办生产性企业、科研机构,提供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

客商投资可以是:(一)与广州市国营企业或集体企业合资经营;(二)与广州市国营企业或集体企业合作经营;(三)独资经营;(四)补偿贸易;(五)租赁;(六)向开发区内的中国金融机构以现汇存款或购买债券、股票;(七)我国法律允许的其它方式。

第四条开发区鼓励内地企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以下简称内地企业、事业单位)在开发区内投资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兴办企业、科研机构。

其方式可以是:(一)内地企业、事业单位、开发区所属企业、事业单位和客商三方合作;(二)内地企业、事业单位与客商双方合作;(三)内地企业、事业单位与开发区的企业、事业单位双方合作;(四)内地企业、事业单位独立经营。

第五条开发区依法保护客商的资产、应得利润和其它合法权益。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广州科学城总体规划的通告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广州科学城总体规划的通告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广州科学城总体规划的通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1999.06.09•【字号】穗府[1999]45号•【施行日期】1999.06.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广州科学城总体规划的通告(1999年6月9日穗府〔1999〕45号)广州科学城(以下简称科学城)总体规划,已经国家科委、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为保证总体规划顺利实施,特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一、科学城的位置确定在东沙路以东、罗南路西南面、广深高速公路以北,以及珠吉路以东、丰乐路以西、广深高速公路以南、姬塘村以北,总面积为22.74平方公里。

已划拨的土地,按省、市政府清理用地的规定进行清理,并按科学城总体规划进行安排。

二、在科学城范围内的土地,由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开发区、高新区管委会)依法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开发、统一出让。

三、在科学城范围内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必须符合科学城的规划。

已批准建设的工程项目,业主应在本《通告》实施之日起两个月内,把工程项目、规模、设计方案书面报送开发区、高新区管委会审核。

如与科学城建设规划有矛盾,由开发区、高新区管委会通知其停止施工,并报市规划局备案。

业主所受损失,由开发区、高新区管委会给予合理补偿。

四、自本《通告》实施之日起,在科学城范围内,未经开发区、高新区管委会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新建和加建、扩建临时性或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

违者将按违章建筑由开发区、高新区管委会依法查处。

经批准临时使用土地的,当科学城建设需要时,须无条件交回。

五、自本《通告》实施之日起,在科学城范围内,未经开发区、高新区管委会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出租或转让土地,违者将按国家土地管理的有关规定,追究其法律责任。

六、在科学城范围内已征用的土地,不得抢种任何农作物。

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关于加快IAB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关于加快IAB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关于加快IAB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18.01.10•【字号】穗开管办〔2017〕77号•【施行日期】2018.01.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其他规定正文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关于加快IAB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黄埔区各街道、镇,区府属各单位;广州开发区管委会直属各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根据广州市加快实施IAB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的部署,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全力推动IAB(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主导产业发展,努力建成世界显示之都、中国软件名区、国际一流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区、全球生物医药创新中心,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目标大力实施IAB主导产业“8588”计划,即实现“8千亿规模”、实现“5个一批”、实施“8大工程”、给予三个“8项政策”支持。

到2022年,培育形成世界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设集聚集约集成、关联互动融合、高端高质高新的IAB主导产业集聚区,实现产业示范全国、引领亚太、领跑全球。

全区IAB主导产业规模年均增长20%以上,总规模超8000亿元,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分别超5500亿元、1000亿元、1500亿元。

围绕上述目标,坚持主导产业引领、核心企业带动和产业生态支撑,促进人才、技术、产业、市场、资本等要素链接整合提升,加快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供应链、资金链、政策链深度融合发展,实现“五个一批”:——打造一批价值园区。

高标准建设国际领先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价值创新园区,加快产业集群专业聚集发展,形成主导产业特色鲜明,融合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和产业配套好、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新型价值创新园区,成为产业创新主战场和开放型经济发展新高地。

广州南沙新区产业园区开发建设管理局

广州南沙新区产业园区开发建设管理局

广州南沙新区产业园区开发建设管理局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立法目的】为促进广州南沙产业园区开发建设,规范广州南沙新区产业园区开发建设管理局(以下简称“产业园管理局”)运作,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机构性质和履职区域范围】产业园管理局是根据本办法设立的法定管理机构,在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管理委员会(与南沙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以下简称“管委会”)领导下开展工作,按照本办法委托授权,履行委托授权区域范围内的开发建设、招商引资、运营管理、机制创新等职责。

产业园管理局履职区域范围(以下简称“产业园区”)包括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海港区块、南沙枢纽区块、庆盛枢纽区块、南沙湾区块、蕉门河中心区区块、万顷沙保税港加工制造业区块,管委会可根据开发建设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第三条【管委会职责】管委会应当根据产业园区开发、建设、管理的实际情况,具体规定和调整产业园管理局的行政管理职责、公共服务的范围以及广州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广州市南沙区(以下简称“开发区(区)”)各有关部门在产业园区行使职责的范围。

第四条【发展目标】产业园管理局应坚持先行先试、大胆创新的原则,推进产业园区开发建设,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充分利用临港区位优势,引导产业高端发展,提升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打造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

第五条【部门支持责任】广州市相关部门和开发区(区)应当按照各自职责,支持、配合产业园管理局工作。

第二章职责第六条【园区规划和建设】产业园管理局按照本办法委托授权履行以下规划、土地管理和建设方面的职责:(一)【园区规划】组织实施产业园区开发总体规划,会同开发区(区)国土规划部门编制法定规划方案,并组织实施;(二)【土地管理】制订产业园区土地供应计划及土地利用计划、土地出让条件及年度土地出让方案。

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

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

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2010年以来,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增城开发区)围绕创建“生态型、创新型、国际一流园区”的目标,积极发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品牌优势以及高端协调、高效服务、先行先试的体制优势,牢固树立“开发区是增城、增城就是开发区”的发展理念,建立健全区市一体、共创共享的运行机制体制,深入推进实施开发区带动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深化战略,依托开发区22平方公里核心区,构建“一区多园”发展格局,打造重大战略性发展平台,进一步提升增城开发区发展重大战略性主导项目、重点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承载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有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打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示范区,建设广州东部现代产业新区。

广州东部(增城)汽车产业园广州东部(增城)开发区汽车整车生产基地及零部件产业园,位于增城开发区核心区,以首期投资22亿元的广汽本田增城工厂48万辆豪华乘用车基地、总投资50亿元的北汽集团自主品牌华南30万辆整车生产基地以及广汽零部件系统、日立汽车系统等项目为龙头,规划重点引进汽车、摩托车整车及其关键零部件、高端装备、企业总部等以及为日系汽车配套的动力系统、控制系统、电子系统等模块化核心零部件等产业项目,大力推动汽车产业自主创新,带动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壮大,打造广州东部汽车整车产业基地。

广州电动汽车实验基地,位于增城开发区核心区,主要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打造广州“十二五”电动汽车实验基地,重点引进电动车研发设计、推广使用技术、充电设备生产及公共工程建设等项目,建设广州东部新能源汽车生产研发与服务保障示范基地,抢占新能源汽车运用推广的战略前沿,形成广州电动汽车产业集群。

LED产业园LED是发光二级管的英文缩写。

LED照明技术又称半导体照明技术,是世界第四代革命性照明光源。

增城开发区LED产业园,位于增城开发区核心区,依托总投资31亿元的晶正鑫光电(LED)外延片芯片项目等龙头项目,规划重点引进半导体照明(LED)、软件业、IT信息服务业、3G通信、服务外包、汽车电子等项目,全力引进半导体照明上下游企业聚集发展,形成LED产业高质量集群发展态势,推进省市共建LED产业园,打造国家级LED产业基地,形成广州东部增城光电等节能环保产业集群。

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学城区划代码

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学城区划代码

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学城区划代码
一、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介
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广州高新区)是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之一,地处广州市东部。

广州高新区旨在加速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此,1997年广州市政府对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形成由广州科学城、天河科技园、黄花岗科技园、民营科技园和南沙资讯园组成的一区多园”的新格局。

1998年8月,广州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并报请国家科技部批准,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广州高新区合署办公(即两块牌子,一套管理机构)。

2016年5月,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被国务院确立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

二、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历程
自成立以来,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过多年发展,已具备良好的软硬投资环境。

科学城规划面积24平方公里,天河科技园开发面积1.37平方公里,黄花岗科技园占地1.5平方公里,民营科技园规划面积0.8平方公里。

各个园区均致力于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和人才,推动科技创新。

三、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主导产业
广州高新区主导产业包括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环保产业等。

这些产业都与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密切相关,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四、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区划代码
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区划代码为440100。

这个代码可以用于查询
该区的相关政策、企业信息等,为投资者和创业者提供便利。

总之,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我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之一,具有良好的发展历程和主导产业优势。

区划代码440100为投资者和创业者提供了便捷的信息查询途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开发区中新广州知识城萝岗区重点产业发展指导目录(试行)一、新一代信息技术(一)高端软件1•面向通信、消费类电子等领域的嵌入式软件,高清数字电视和智能手机嵌入式软件2•服务器、桌面操作系统、高性能海量数据库的开发及产业化3•三维CAD设计软件、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辅助测试(CAT)、辅助制造(CAM )、辅助工程(CAE)系统开发生产,虚拟现实与平台4•中文处理软件、中间件、信息安全软件、工业软件和行业解决方案5•软件产品检验检测应用和服务(二)物联网和云计算1•基带芯片、射频芯片、天线、读写器、中间件等技术协同研发及产业化2•传感器敏感元件、微纳制造和智能系统集成技术联合研发及产业化3•物联网感知技术与无线射频(RFID)产品研发及产业化4. 无线传感器网络、移动通信网、互联网、专网等各种网络间相互融合技术研发5. 云计算基础服务设施、超算中心、云计算中心和服务平台6. 云计算操作系统、中间件等软件开发和应用7. 云计算资源自动调度管理(三)网络通信(含移动互联网)1. 基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关键设备、终端产品研发和产业化2. 长期演进技术及增强型长期演进技术(LTE/LTE-Advaneed )及终端产品3. 新型绿色基站、无线网络组网、无线网络节能减排等关键技术与产品研制4. 广域覆盖低成本宽带接入、超高速无线局域、面向专网应用的数字集群通信和数字对讲技术和产品研发5. 下一代互联网在科研、商业、政府事务、公共安全等领域中相关技术和产品的示范应用6. 数字移动通信、接入网系统、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及路由器、网关灯网络设备制造7. 新一代通信操作系统、业务平台及应用软件8.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建设(四)新型显示1•高世代TFT-LCD面板和驱动电路、玻璃基板、靶材、彩色滤光片、偏光片、LED背光源及专用设备2•有机发光显示屏(OLED)面板、薄膜晶体管(TFT)、发光材料、驱动IC、玻璃、靶材、封装材料、印刷技术、专用制造与检测设备3. 4.5代及以上AMOLED生产线设计、研发及产业化4. AMOLED手机模组生产及手机升级模式建造5. 低温多晶硅(LTPS)技术研发6. 新型显示拼接技术、电子纸等新显示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7. 低成本金属氧化物TFT共性技术开发及应用8. 裸眼3D显示核心器件、自动对焦高像素摄像核心器件(五)卫星应用1. 地理空间信息关键核心技术及产品研发2.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产品、服务的检验认证3. 北斗卫星导航高性能芯片开发4. 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民用终端产品研发与产业化5. 卫星遥感遥测、地理信息系统等重点产品技术开发与设备制造,移动定位服务设备开发制造6. 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多媒体等技术融合系统7. 面向政府、行业、公众的智慧型信息服务和应用(六)电子元器件及材料1.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IGC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超快恢复二极管(FRD)等量大面广的新型电力电子芯片和器件的开发和制造2. 大功率模块、智能功率模块(IPM )和用户专用功率模块(ASPM )等3. 高多层、柔性、柔刚结合技术,埋入分立器件技术、全印制电子技术、高散热金属基板等绿色环保技术,以及高精度、高密度印制线路板检测技术研发与制造4. FPC、HDI、特种印制板、LED用印制板加工制造5. 多层印刷线路板用铜面积层板、软性铜箔基板、树脂夹层、树脂覆铜箔及相关新材料加工制造6. 超薄锂离子电池、低成本光纤光缆、通信基站用石英晶体振荡器、新型通信设备用连接器、继电器、滤波器及线缆组件电子元件研发及产业化7. 高可靠、高电压、大容量、大电流、长寿命真空开关管及专用真空器件研8•生成高性能陶瓷基板、新型电子器件关键材料、覆铜板材料、电子铜箔、压电与系统信息处理材料、高热导率陶瓷材料和金属复合材料、电容器材料及高性能电容器薄膜、新型电极材料研发(七)数字视听1•具有“三网融合+高清互动+智能控制”功能的新型高端数字家庭系列产品2•数字视频编解码技术(AVS)、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DRA)、数字高清互动接口(DiiVA )等标准的产业化3•高清互动、家庭网络化的新产品和新服务整合4•音视频编解码设备、音视频广播发射设备、数字电视演播室设备、数字电视系统设备、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设备制造5•高性能数字电视终端以及移动多媒体电视产品研制6•高清晰三维投影、短焦投影、便携式微型投影和激光投影等产品研发与产业化(八)金融电子1•自动存/取款机、清分机、金融自助服务设备、移动支付终端、税控收款机研发及产业化2. 金融IC卡,轨道交通、电信、电力、石油等泛金融行业SIM卡、税控卡研发与制造3. 纸币冠字号码管理系统、清分流水线智能现金处理产品研发与制造4. 模式识别、票卡发售、票卡回收、加密键盘等技术研发二、生物与健康(一)生物技术药1. 用于重大疾病尤其是南方常见病防治的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等创新药物大品种2. 基因工程药物、单克隆抗体药物、基因治疗药物、蛋白质工程药物研发及产业化;基因工程重组人胰岛素及其系列类似物的研发与产业化;生物芯片3. 天然药物研发与制造4. 多种来源成体干细胞从实验室到临床应用的标准与规范建设;综合性干细胞库建设5. 药物新剂型、新辅料的研发与生产,与现有同类药物相比较,具有显著优点的国外新药的引进及产业化6. 南海海洋生物技术及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海洋生物资源发掘和筛选;南海海洋生物基因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海洋生物基因鉴定;南海生物种质资源库建设;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分离、提取、纯化技术研究和产业化;防治重大疾病的海洋药物和新型海洋生物制品开发(二)化学药品与原料药制造1•满足我国重大、多发性疾病防治需求的通用名药物首次开发和生产2•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治疗常见病和重大疾病的小分子化学药物的开发和生产;新型抗感染药物、新型免疫调节剂的开发和生产3•具有二次创新的国际专利到期药物的仿制药物开发和生产4•药物和制剂生产的先进技术、新剂型工艺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原料药生产节能降耗减排技术、新型药物制剂技术开发与应用(三)现代中药与民族药1•以南药为主的中药有效成份提取、纯化、质量控制新技术开发和应用,中药现代剂型的工艺技术、生产过程控制技术和装备的开发与应用2•围绕重大疾病,药理清楚、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质量稳定可控,技术含量高、具有显著中医药特色与优势的中药新药3. 用于治疗肿瘤、肝病、心脑血管病、艾滋病、抑郁症、糖尿病、更年期综合征、流感等免疫功能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和老年性疾病等的中成药开发和生产4. 疗效确切和市场占有率高的中成药大品种二次开发和生产5. 民族药物开发和生产(四)生物医学工程(含医疗器械)1. 新型医用诊断医疗仪器设备、微创外科和介入治疗装备及器械、医疗急救及移动式医疗装备、肿瘤治疗器械及设备、临床生理与生化诊断仪器及试剂2. 康复工程技术装置、家用医疗器械、新型计划生育器具(第三代宫内节育器)、数字化医学影像产品及医疗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应用3. 新型药用包装材料及其技术开发和生产(一级耐水药用玻璃,可降解材料, 具有避光、高阻隔性、高透过性的功能性材料,新型给药方式的包装;药包材无苯油墨印刷工艺等)4. 新型植介入生物医用产品和材料、人工器官及关键元器件的开发和生产(五)生物制造(含保健品)1. 发酵与酶工程新技术与产品、新型酶制剂等微生物研发与制造2. 生物基高分子新材料、生物基绿色化学品、糖工程产品和新型炭质吸附材料等生物基材料3. 对功能低聚糖、不饱和脂肪酸、植物蛋白、膳食纤维、益生菌、食用菌等功能性食品的开发4. 以维生素、矿物质补充为主的保健品5•适应普通群众消费的维生素、钙质补充产品6•利用中药材和海洋资源,开发基于植物源提取物的保健品及海藻胶,海藻多糖,鱼肝油等海洋保健产品(六)生物服务1. 针对生物医药不同类型的创新产品,以获得上市许可为目标的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的委托合同研究(CRO);不同规模的医药原料、辅料和制剂的委托合同生产(CMO)2•生物信息服务;基因测序、药物筛选、实验动物模型、规模化动植物转基因等方面的专业技术服务;实验室仪器设备、试剂的供应、维护、检测监测服务; 生物安全实验室、GMP生产车间的设计、建造、维护、报批和监控服务3. 基于农业生物技术开展的动植物病虫害疫情监测、宠物医疗保健等服务基于生物技术的环境监测、污染物治理等服务4. 生物医药产业中介服务(七)高端健康服务1•高端医疗服务资源2•养生保健3•健康管理服务4•各类高端健康服务机构5•个性化诊疗技术服务6. 新型养老服务三、新材料(一)高端金属材料1. 特种钢铁材料、高强度机械用钢、高性能精密合金板、耐高温合金材料等精品钢材2. 高性能镁、铝、钛、铜合金材料、复合材料等关键结构和功能材料开发3. 高性能稀土材料,高效稳定发光稀土材料、稀土功能助剂、高性能稀土磁性材料4. 特殊功能有色金属材料(二)高性能高分子材料1. 高性能塑料合金及复合材料、高性能合成树脂、合成纤维、改性塑料、高性能橡胶制品与塑料制品2. T800级、T1000级、M40J、M55J等高性能碳纤维产品,碳/碳复合材料、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材料3. 工程塑料、特种工程塑料及其改性塑料;可生物降解聚合物材料研发与生产4•新型高分子功能材料、介入治疗器具材料、骨科内置物及口腔材料、组织工程用材料及产品5•生态和环境友好型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循环再利用技术及产品、环保涂料、粘合剂、高纯溶剂与气体四、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一)汽车电子1•燃油喷射控制、点火系统控制、增压控制、诊断系统等发动机电子控制2•自动变速器控制、制动防滑与动态车身控制系统(ABS/ASR、ESP/VDC)、转向控制系统(如4WS)等底盘电子控制3•安全气囊(SRS)、自动座椅、自动空调控制等车身电子控制系统4•汽车导航与位置服务5•语音系统、智能交通系统(1TS),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等汽车通讯系统6•车载液晶电视等显示终端产品,汽车影音系统产品以及基于3G/4G和蓝牙技术的通讯终端产品(二)传动系统1•自动变速器(AT)、自动变速器(AMT )、双离合变速器(DCT)、无极变速器(CVT)变速器总成2•高水平齿轮组件、离合器、箱体等机械部件3•电子控制系统、传感器、电磁阀、液压阀板、液力变矩器等电子和液压部件(三)制动系统1. 盘式制动器总成2. NAO、碳纤维等环保、高性能刹车片(四)转向系统1•电动助力转向系统2•高端转向管柱、转向油泵及油管、转向横拉杆、转向摇臂等零部件(五)发动机1. 增压器、缸体、缸盖、活塞、喷射泵泵体、直喷燃油系统等关键零部件2•发动机(汽、柴油)总成(六)行驶系统1. 空气悬挂系统2•减震器(七)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及配套服务1•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检测和试验公共服务2. 车载充电设备、非车载充电设备,智能快速充电技术设备3•新能源汽车充电、充气、维护等基础设施服务4. 动力电池生产、销售、充电与置换、检测与维护等服务的新型商业模式5. 新能源汽车在公交、出租、专用、公务和家用等领域的新型商业运营模式6. 动力锂离子电池及其管理系统7. 锂离子电池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等关键材料8. 永磁电机及其控制器9. 大功率车用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 )模块等关键部件五、精细化工(一)化妆品1. 以天然植物为原料、绿色无添加、中草药类化妆品2. 延缓衰老类化妆品3. 高端儿童洗涤、护肤类产品4. 男士洁面、控油产品、男士剃须护理等细分品类(二)家庭护理品1. 浓缩型洗衣粉以及2X/3X浓缩型洗涤剂2. 绿色表面活性剂和助剂3. 天然、植物类口腔护理产品(三)香料香精1. 日化产品及口腔护理等消费类产品用香料香精2. 合成香料(四)新兴产业用精细化学品1. TFT液晶单晶、中间体及混晶产业化2. 偏光片用(如TAC膜、PVA膜、PET膜)、背光模组用(如增亮膜、扩散膜、反射膜)及光学级基膜等关键光学功能膜的研发与制造3.1.2阿以下超净高纯试剂以及LSI (大规模集成电路)级以上特种气体的规模化生产4. 高档灌封料、电子胶黏剂、光致抗蚀剂、清洗剂、助焊剂等系列专用化学品5. 四氯化硅等石英光纤用特种气体的产业化6•深潜用固体浮力材料产业化,高性能空心玻璃微珠等核心原料,微球复合泡沫材料、轻质合成复合材料的复合工艺7•紫外线固化涂料等产业化项目引进8. 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船舶等涂料、高性能粉末涂料9•有机硅改性聚氨酯胶、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胶、改性丙烯酸酯胶、改性有机硅胶、改性有机氟胶等性能优异的改性胶粘剂10. 聚氨酯反应型热熔胶、无溶剂型潜伏固化胶粘剂、纳米型胶粘剂等先进技术研发11. 聚丙烯酰胺、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聚丙烯酸等絮凝剂12. 专用型、多功能型、环保友好型等高端阻垢剂、缓蚀剂、杀菌剂13. 稀土基高效无毒催化剂;纳米级锐钛型钛白粉催化剂载体项目引进14. 生物降解塑料;光/生物双降解型产业化六、食品饮料(—)农副食品加工业1. 功能性植物油脂产品加工2. 高档精制糖3. 国内外知名品牌肉类、水产品、谷类、蔬菜、干鲜果品加工4. 生物饲料、水产饲料等饲料加工5. 粮油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开发应用(二)食品制造业1. 低糖、低脂和功能性的焙烤糖制食品2. 保健配方的糖果制品,低糖、低脂等功能性糖制品3. 低糖、低盐、低硫蜜饯食品4. 国内外知名品牌的方便食品、休闲食品、调味品、发酵制品、豆制品的新品种和规模化生产5. 巴氏乳、酸乳等液体奶产品,功能乳制品6. 食品配料及添加剂;天然食品添加剂、天然香料新技术研发与生产;发酵法工艺生产小品种氨基酸(赖氨酸、谷氨酸除外),新型酶制剂(糖化酶、淀粉酶除外)、多元醇、功能性发酵制品等生产7. 有岭南特色的营养养生方便汤料、高附加值保健食品(三)饮料和茶制造业1. 热带果汁、浆果果汁开发生产与制造2. 谷物饮料、本草饮料、植物蛋白饮料等高附加价值植物饮料的开发生产与制造3•茶浓缩液、茶粉等高附加价值植物饮料的开发生产与加工4•国内外知名品牌的咖啡饮料、功能饮料、运动饮料产品加工制造(四)食品机械制造业1•新型的食品生产设备研发与制造2. 新型饮料包装设备及材料工业3. 新型油脂包装设备及材料工业4•果蔬加工保鲜技术设备(五)食品物流、研发与检测1•食品物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服务2•鲜活农产品低温配送等现代物流及相关技术服务3•食品质量与安全监测(检测)仪器、设备的研发与生产4•知名食品品牌企业配送中心七、现代服务业(一)科技研发服务1•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新产品开发设计中心、科研中试基地、实验基地建设2•科技推广及成果转化、科技交流、技术经纪、科技成果评估与科技鉴定、科技测试、技木咨询、工业设计等科技服务3•科研支撑备件共建共享服务4•产业平合建设及公共服务5. 科技孵化服务6•商品质量认证和质量检测,工业品、消费品、环境质量、生命科学等检验检测服务(二)高端服务外包1. 软件研发、信息技术研发、信息系统运营维护等信息技术外包2. 企业业务流程设计、内部管理、运营服务、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业务流程外包3. 知识产权研究、医药和生物技术、业务和市场研究、工业设计、工程设计等知识流程外包(三)电子商务1. 电子商务平台企业2. 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技术开发和应用(四)商务服务1•经济,规划、投资、工程、管理、会计、税务、审计、法律、租赁等咨询与服务2•资产评估、校准、检测、验货等经济鉴定类服务3•资信调查与评级等信用服务体系建设4•人力资源开发和中介服务5. 广告创意、广告策划、广告设计、广告制作6•大型会议及专业展览服务7.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国内大企业(集团)总部,及其研发中心、营销中心和结算中心(五)休闲娱乐1•体验性的科技、工业、会展、休闲等特色旅游项目建设,乡村旅游、旅游度假区开发2. 旅游演艺产业开发3•旅游商品、纪念品、装备品开发、旅游信息服务系统开发4. 旅游研究、人才培训等增值服务(六)创意设计1. 工业设计2. 规划和建筑设计3. 专业时尚策划、发布、展览等服务4. 广播、电影、电视及音像制作和网络传媒制作5. 现代传媒、印刷出版6. 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展览7. 平面设计、服装设计等创意设计服务(七)金融服务1. 国家、省重点支持领域的信贷产品及金融服务方式创新2. 中小企业融资和信用担保、再担保服务品种开发及应用3. 创业(风险)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及基金管理4. 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总部、分支机构5. 债券交易、债券品种创新、债券市场建设及服务6. 证券经纪及承销业务、证券投资基金业务、期货经纪交易7. 责任保险、信用保险、汽车保险、科技保险、巨灾保险、相互制保险、再保险、自保险、新兴养老保险、管理式医疗保险、航运及物流保险、小额消费信贷保险业务、第三方管理等保险改革创新业务及保险中介服务8•投资银行、信托管理、金融租赁、融资担保、货币经纪等金融专业服务(机9. 金融中后台服务(八)知识产权1•知识产权代理、转让、登记、鉴定、检索、评估、认证、咨询和相关投融资服务2•知识产权运营、信息咨询、市场调查、战略研究、预警分析3•知识产权培训和教育4•知识产权交易和贸易5. 知识产权诉讼、仲裁、法律援助(九)现代物流1. 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2. 基于交通枢纽和节点的多式联运、专业化统一配送和分销网络建设3. 冷链物流保鲜设施4. 药品物流配送技术应用和设施建设、食品、药品物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服务5. 智能化管理、标准化单元装卸、立体仓库、自动识别和标识、可视化与货物跟踪、货物自动分拣、电子结算等物流系统技术开发及应用6. 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7. 快递服务及其网络信息技术开发应用8. 集装箱多式联运、水水中转9. 国际、国内航空运输和货运代理10. 国际采购、分拨、配送服务11. 物流市场体系和现代物流信息服务体系12. 物流系统跟踪分析、评价、诊断和监督技术开发和应用13. 快速客货运输系统开发与建筑技术14. 其他新型物流系统、物流新技术研发及应用15. 保税监管区域内的国际运输服务、商业批发与零售服务和国际检测、维修、保养等服务八、节能环保(一)节能装备制造1. 工业锅炉和工业窑炉节能改造;新型高效锅炉系统设备2. 高效节能变频调速控制技术研发3. 高效节能电动机、稀土永磁电动机、节能风机等先进调速电机研发4•燃气热泵、高效环保节能空调及冰箱压缩机、高效电机、直流变频压缩机、直流变频控制器和软件算法等技术和设备研发(二)环保装备制造1•新型清洁燃煤气化系统技术和设备研发2•渗滤液处理技术与装备、移动式应急水处理设备、水生态修复技术与装备3•重金属、危险化学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放射源等污染土壤的治理技术与装备研发4. 生活垃圾预处理技术装备5. 大型实验室通用分析、快速准确的便携或车载式应急环境监测、污染源烟气、工业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污染在线连续监测技术设备的开发和应用(三)节能环保服务1•节能公共服务平台;能效测评、能源审计、节能项目设计、节能设备和材料采购、人员培训、节能量监测、信息咨询等节能专业服务机构;节能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管理等服务;合同能源管理服务2.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服务等环境服务业体系服务;环境监测、环保产品认证及咨询等环保咨询服务;环境工程设计与施工服务3•土壤/场地污染治理与修复4. 工业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技术;有毒、有机废气、恶臭处理技术;“三废” 综合利用及治理服务;“三废”处理用生物菌种和添加剂开发与生产;高效、低能耗污水处理与再生技术研发5. 削减和控制重点污染物排放的技术开发与应用九、高端装备制造(一)航空航天装备1. 航空航天用新型材料开发生产2. 航天电子元器件等关键产品突破;航空、航天技术应用及系统软硬件产品、终端产品开发生产(二)轨道交通装备1. 自动售检票系统(AFC)2. 数字轨道电路及以无线通信为基础的信号系统〔含自动列车监控系统(ATS)、列车自动保护装置(ATP)、自动列车运行装置(ATO)〕3. 直流高速开关、真空断路器(GIS)供电系统成套设备关键部件4. 轨道车辆交流牵引传动系统、制动系统及核心元器件(含IGCT、IGBT元器件)5. 城轨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及运行控制系统(三)智能制造装备1•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2•智能电网配套电气设备研发及制造3. 新型传感测量、通讯信息、电能质量控制、决策支持、超导、分布式电源柔性接入技术等先进技术和新型设备研发及制造4•高速高精复合加工机床(主轴转速20000r/min 以上,切削进给速度80m/min,加工精度达到微米级以上,控制加工轴数5轴联动以上)5. 用于重点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技术装备关键核心零部件加工的大型数控机床和专用加工机床6. 咼性能功能部件(包括咼速咼精大功率大扭矩主轴单兀、咼精咼速咼刚性重载滚动功能部件、大量程高分辨率直线光栅尺和光栅角度编码器等)7. 数控刀具、量具、量仪及高档磨具磨料8•机器人及工业机器人成套系统十、附录(一)本《目录》确定了我区重点发展、优先发展的产业领域和方向,作为我区产业招商、产业结构调整、产业项目评审的主要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