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抗震与防灾》复习题.docx
建筑抗震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高起本.doc
《建筑抗震》复习题一、填空题1、建筑的场地类别,可根据和划分为四类。
2、丙类建筑房屋应根据抗震设防烈度,和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
3、抗震设防烈度一般可采用烈度。
4、地球表面某一地点到震中的距离称为。
5、某框架结构房屋高35米,6度设防,防震缝宽度不宜小于 mmo6、我国地震烈度表将地震烈度划分为度。
7、地震波包括体波和面波,体波分为波和—波,其中波速最快的波为—波。
8、建筑平面形状复杂将加重建筑物震害的原因为-9、建物楼板开洞面积大于该层楼面积的可定义为楼板局部不规则。
10、地震设防区多层砌体结构应优先采用承重或承重。
11、世界上的两大地震带是指地震带和地震带。
全球的绝大部分地震活动集中在地震带上。
12、建筑结构进行抗震设计,主要针对的地震类型为,且该类型地震分布最广,危害最大。
13、框架一抗震墙结构体系的主要抗侧力构件是,它是第一道防线。
14、地震动的峰值、频谱和称为地震动三要素。
15、《抗震规范》规定,抗震设防烈度为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16、地震设防区多层砌体结构应优先采用承重或承重。
17、地震按其成因可分为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其中地震分布最广,危害最大。
18、突出屋面的小房间破坏严重,是由于效应。
19、框架一抗震墙结构体系的主要抗侧力构件是,它是第一道防线。
20、建筑的场地类别,可根据和划分为四类。
21、丙类建筑房屋应根据抗震设防烈度,和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
22、抗震设防烈度一般可采用烈度。
23、地震震级是度量地震中震源所释放多少的指标。
24、某框架结构房屋高40米,6度设防,防震缝宽度不宜小于 mm。
25、我国地震烈度表将地震烈度划分为度。
26、地震波包括体波和面波,体波分为波和波,其中波速最快的波为波。
27、建物楼板开洞面积大于该层楼面积的可定义为楼板局部不规则。
二、选择题1、《抗震规范》给出的地震影响系数反应谱中,当结构自振周期在Os〜0. Is之间时,谱曲线为()A.水平直线B.斜直线C.抛物线D.指数曲线2、实际地震烈度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A.建筑物类型B.离震中的距离C.行政区划D.城市大小3、规范规定不考虑扭转影响时,用什么方法进行水平地震作用效应组合的计算?()A.完全二次项组合法(CQC法)B.平方和开平方法(SRSS法)C.杜哈米积分D.振型分解反应谱法4、一般情况下,工程场地覆盖层的厚度应按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多少的土层顶面的距离确定。
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习题.docx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习题与思考题第一章地震基础知识与工程结构抗震设防1、地震按其成因分为几种类型?按其震源深浅又分为哪几种类型?2、试述构造地震成因的局部机制和宏观背景?3、试分析地震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震害现象4、地震波包含了哪几种波?它们的传播特点是什么?对地面运动影响如何?5、什么是地震震级?什么是地震烈度?两者有何关联?6、地震基本烈度的含义是什么?7、为什么要进行设计地震分组?8、试列出三座城市的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所属的设计地震分组9、什么是建筑抗震三水准设防目标和两阶段设计方法?10、我国规范根据重要性将抗震类别分为哪几类,不同类别的建筑对应的抗震设防标准是什么?11、什么是建筑抗震概念设计?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12、根据经验公式,某次地震释放的能量人约是5 X 1024尔格,它对应的里氏震级是多少?第二章场地、地基和基础抗震1、什么是场地,怎样划分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2、简述选择建筑场地的相关规定3、如何确定地基抗震承载力?简述天然地基抗震承载力的验算方法4、已知某建筑场地的钻孔资料见下表,试计算该场地土层的自振周期,并按《抗震规范》的规定来确定该建筑场地的类别5、什么是砂土液化?液化会造成哪些危害?影响液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6、怎样判别地基土的液化,如何确定地基土液化的危害程度?7、简述可液化地基的抗液化措施第三章工程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验算1、什么是地震作用?如何确定结构的地震作用?2、地震系数和动力系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通过什么途径确定这两个系数?3、影响地震反应谱形状的因素有哪些?设计用反应谱如何反映这些因素影响的?4、简述确定结构地震作用的底部剪力法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5、何谓求水平地震作用效应的平方和开方法(SRSS),写出其表达式,说明其基本假定和适用范围6、简述计算地震作用的方法和适用范围7、什么叫鞭端效应?设计时如何考虑这种效应?8、什么叫结构的刚心和质心?结构的扭转地震效应是如何产生的?9、哪些结构需要考虑竖向地震作用?如何计算竖向地震作用?10、什么是结构或构件恢复力特征曲线,反映了结构或构件的什么性能?11、地震动的三要素是什么?采用时程分析法选取地震波时如何考虑这三要素?12、抗震设计中如何考虑结构的地震作用?依据的原则是什么?13、什么是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为什么要引入这一系数?14、什么是楼层屈服强度系数?怎样确定结构薄弱层或部位?15、一单层单跨框架如图1所示。
建筑防灾考试复习题答案
建筑防灾考试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地震发生时,建筑物应采取哪些措施以减少损害?A. 增加墙体厚度B. 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C. 增加楼层高度D. 减少窗户面积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建筑物的防灾设计要求?A. 确保结构安全B. 保证疏散通道畅通C. 增加建筑物的装饰性D. 设计合理的疏散指示标志答案:C3. 在建筑设计中,以下哪项不是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A. 地震烈度分区B. 结构体系的合理性C. 建筑物的美观性D. 抗震性能的评估答案:C二、判断题1. 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应考虑当地的历史地震活动情况。
(正确)2. 建筑物的防洪设计不需要考虑周边地形和水文条件。
(错误)3. 建筑物的防风设计中,不需要考虑建筑物的自重和结构刚度。
(错误)三、简答题1. 简述建筑物在地震中可能遭受的损害类型。
答:建筑物在地震中可能遭受的损害类型包括结构破坏、非结构元素损坏、基础失效和次生灾害等。
2. 阐述建筑物防洪设计中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答:建筑物防洪设计中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洪水水位、流速、洪水频率、地形地貌、建筑物的用途和重要性等。
四、计算题1. 假设某建筑物位于地震烈度为8度的区域,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计算该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烈度。
答: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烈度通常取该地区地震烈度的上限,因此该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五、论述题1. 论述建筑物在设计时如何考虑防灾因素。
答:建筑物在设计时考虑防灾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进行地震、洪水、风灾等自然灾害的评估,确定建筑物的防灾等级;其次,选择合适的结构体系和材料,确保结构的抗震、抗风、抗洪等性能;再次,合理布局,确保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的畅通;最后,进行防灾性能的评估和模拟,确保建筑物在灾害发生时能够保障人员的安全。
六、案例分析题1. 某地区发生地震,一栋建筑物因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严重破坏,请分析可能的原因。
答:可能的原因包括:结构体系选择不当,未充分考虑地震力的作用;材料强度不足,无法承受地震产生的应力;施工质量不达标,导致结构连接不牢固;未进行抗震性能评估或评估不准确,未能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期末考试复习题名词解释(1) 地震波:地震引起的振动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各个方向传播并释放能量;(2) 地震震级: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是按一次地震本身强弱程度而定的等级;(3) 地震烈度:表示地震时一定地点地面振动强弱程度的尺度;(4) 震中:震源在地表的投影:(5) 震中距:地面某处至震中的水平距离;(6) 震源:发生地震的地方;(7) 震源深度:震源至地面的垂直距离;(8) 极震区:震中附近的地面振动最剧烈,也是破坏最严重的地区;(9) 等震线:地面上破坏程度相同或相近的点连成的曲线;(10) 建筑场地:建造建筑物的地方,大体相当于一个厂区、居民小区或自然村;(11) 沙土液化:处于地下水位以下的饱和砂土和粉土在地震时有变密的趋势,使孔隙水的压力急剧上升,造成土颗粒局部或全部将处于悬浮状态,形成了犹如“液化”的现象,即称为场地土达到液化状态;(12) 结构的地震反应:地震引起的结构运动;(13) 结构的地震作用效应:由地震动引起的结构瞬时内力、应力应变、位移变形及运动加速度、速度等;(14)地震系数: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15) 动力系数:单质点体系最大绝对加速度与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的比值;(16) 地震影响系数:地震系数与动力系数的乘积;(17) 振型分解法:以结构的各阶振型为广义坐标分别求出对应的结构地震反应,然后将对应于各阶振型的结构反应相组合,以确定结构地震内力和变形的方法,又称振型叠加法;(18) 基本烈度:在设计基准期(我国取50年)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
(19) 设防烈度:按国家规定权限批准的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20) 罕遇烈度:50年期限内相应的超越概率2%~3%,即大震烈度的地震。
(21) 设防烈度(22) 多道抗震防线:一个抗震结构体系,有若干个延性较好的分体系组成,并由延性较好的结构构件连接起来协同作用;(24) 鞭梢效应;(25) 楼层屈服强度系数;(26) 重力荷载代表值:建筑抗震设计用的重力性质的荷载,为结构构件的永久荷载(包括自重)标准值和各种竖向可变荷载组合值之和;(27) 等效总重力荷载代表值:单质点时为总重力荷载代表值,多质点时为总重力荷载代表值的85% ;(28)轴压比:名义轴向应力与混凝土抗压强度之比;(29)强柱弱梁:使框架结构塑性铰出现在梁端的设计要求;(30)非结构部件:指在结构分析中不考虑承受重力荷载以及风、地震等侧向力的部件二、填空题1. 地震按其成因可划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和(诱发地震)四种类型。
建筑防灾考试复习题(完整版).doc
2017建筑防灾考试复习题一•填空题仁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建筑设计:多层砌体建筑体型:长高比《3 室内外高差_》450 ,2.简述湿陷性黄土地区多层砌体建筑设计的要求?3••墻体:耐火极限与厚度成正比,柱:耐火极限与柱的断面尺寸成正比9梁、屋架:耐火极限与保护层的厚度成—正比_____________ O4.楼板耐火极限取决于保护层厚度、支承状况、制作工艺。
5.单、多层建筑根据建筑物各主要组成构件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将建筑物分四个等级6.高层建筑根据建筑物各主要组成构件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将建筑物分两个等级7.城市总体布局防火要求,消防站的布置以接到报警后5分钟内到达责任区最远点为原剧,责任区—4-7 ______ Kn?.8.城市总体布局防火要求,街区道路布置相邻道路中心线距离不宜超过__ 160 ____ m o9.民用建筑防火间距,两座建筑相邻较高的一面的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不限__________ .10.民用建筑防火间距,相邻的两座建筑物,较低一座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屋顶不设天窗、屋顶承重构件的耐火极限不低于lh,且相邻的较低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小于3 • 5 m •11・相邻的两座民用建筑,较低一座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当相邻较高一面外墙的开口部位设有防火门窗或防火卷帘和水幕时,其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小于____ 3.5 ______ m o12.两座建筑相邻两面的外墙为非燃烧体如无外露的燃烧体屋檐,当每面外墙上的门窗洞口面积之和不超过该外墙面积的5%,且门窗口不正对开设时,其防火间距可按本表减少____ 25_%・13.工业厂房防火间距,相邻的两座厂房较高一面为防火墙时,间距_不限_。
但甲类厂房之间____ 》4 ______ m.14.工业厂房防火间距,相邻的两座厂房较高一面为防火墙时,间距—不限—。
但甲类厂房之间_》4 ____________ m.15.厂房与民用建筑防火间距,按_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确定。
《结构抗震与防灾》复习资料(全面)
25、有感地震是里氏地震等级为MB的地震。
A、< 2 B、2~4 C、>5 D、>7
26、浅源地震的震源深度为___A___Km。
A、<60 B、60~300 C、>300 D、>350
27、下列措施中,能起到轻结构重量
三.名词解释
1、地震序列:在一定时间内,发生在同一震源区的一系列大小不同的地震,且其发震机制具有某种内在联系或有共同的发震构造的一组地震总称地震序列。
2、地震波:地震引起的振动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各个方向传播并释放能量
3、震级: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是按一次地震本身强弱程度而定的等级
4、地震烈度:表示地震时一定地点地面振动强弱程度的尺度;
因T1=0.467s<1.4Tg=1.4x0.4=0.56s,则 n=0,由式(2-129)得
(5)用式(2-130)计算各层层间剪力Vi(图2-22b)
2、柱的抗震设计,详细相关参考资料答案可参考书本P116(例题3-1)
例:框架柱抗震设计。已知某框架中柱,抗震等级二级。轴向压力组合设计值N=2710kN,柱端组合弯矩设计值分别为 和 。梁端组合弯矩设计值之和 ,选用柱截面500mmX600mm,采用对称配筋,经配筋计算后每侧 。梁截面300mmx750mm,层高4.2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主筋Ⅱ级HRB335钢筋,箍筋Ⅰ级HPB235钢筋。
8、简述饱和砂土液化的判别方法。
答:判别方法分为初步判别和标准贯入试验判别,凡经初步判定为不液化或不考虑液化影响,则可以不进行标准贯入试验的判别。具体方法见教材P14-16
五、计算题
1、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各层水平地震作用。详细相关参考资料答案可参考书本P56(例题2-5)
建筑防灾考试复习题答案
建筑防灾考试复习题答案1. 地震发生时,建筑物应采取哪些措施以减少损害?答案:在地震发生时,建筑物应采取以下措施以减少损害:(1) 采用抗震设计,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2) 使用抗震材料,如钢筋混凝土;(3) 进行定期的结构检查和维护,确保建筑物的完好性;(4) 设计合理的逃生通道和安全出口,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迅速疏散人员。
2. 火灾发生时,建筑物的防火设计应包括哪些要素?答案:火灾发生时,建筑物的防火设计应包括以下要素:(1) 使用防火材料,减少火势蔓延;(2) 设计有效的消防系统,如自动喷水灭火系统;(3) 设置防火墙和防火门,隔离火源;(4) 安装烟雾报警器和火灾报警系统,及时发现火情;(5) 规划安全的疏散路线和出口,确保人员安全撤离。
3. 洪水灾害中,建筑物应如何设计以提高防洪能力?答案:在洪水灾害中,建筑物应通过以下方式提高防洪能力:(1) 选择地势较高的地点进行建设,避免低洼易涝区域;(2) 加固建筑物基础,提高其抗洪水冲击的能力;(3) 设计有效的排水系统,快速排除积水;(4) 使用防水材料,减少洪水对建筑物内部的损害;(5) 制定应急预案,包括人员疏散和物资转移。
4. 风灾对建筑物的影响有哪些,应如何预防?答案:风灾对建筑物的影响主要包括:(1) 强风可能导致建筑物结构损坏或倒塌;(2) 风压可能造成窗户破碎,导致内部设施受损;(3) 风灾可能伴随暴雨,增加洪水风险。
预防措施包括:(1) 采用抗风设计,增强建筑物的稳定性;(2) 使用抗风压的窗户和门;(3) 加固屋顶和外墙,减少风害;(4) 定期检查和维护建筑物,确保其完好性。
5. 雪灾对建筑物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是什么?答案:雪灾对建筑物的影响主要包括:(1) 积雪可能导致屋顶坍塌;(2) 冰雪可能导致水管破裂,影响供水系统;(3) 积雪可能阻碍交通和人员流动。
应对措施包括:(1) 设计能够承载较大雪载的屋顶结构;(2) 使用防冻材料和保温措施,保护水管和供水系统;(3) 定期清理屋顶和周边区域的积雪,减少雪灾风险;(4) 制定应急预案,包括雪灾期间的人员疏散和物资供应。
建筑结构抗震与防灾 复习资料
《第一章》·地震的类型:成因(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坍塌地震)震源深度(浅源地震小于70km;中源70~300km深源大于300km)正常人安静状态下的感觉程度(无感地震一般小于3级,1~3级为微震,震级小于1级为超微震;3~5级为小震,5~7为中震,7级以上为大地震)·构造地震:由于地壳运动推挤地壳岩层,使其较弱的部分发生断裂错动而引起的地震。
·塌陷地震:由于地表或地下岩层突然大规模陷落和坍塌而造成的地震。
·结构物破坏情况:结构丧失整体稳定性;结构强度不足;结构塑性变形能力不足;地基失效。
·震源:地层构造运动中,在地下岩层产生剧烈相对运动的部位,产生剧烈震动,造成地震发生的地方。
·震中:震源正上方的地面位置。
震中附近的地面震动最剧烈,也是破坏最严重的地区,稳为震中区或极震区。
地面某处至震中的水平距离为震中距;把地面上破坏程度相同或相近的点连成的曲线称为等震线。
震源至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深度。
·地震波:地震引起的振动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各个方向传播并释放能量,即地震波。
·地震波分为面波(地面)和体波(内部)。
体波分为纵波(压缩波、初波、P波)和横波(剪切波、次波、S波);首先到达的是P波,继而是S波,面波到达最晚。
横波振幅大,地面振动最剧烈,造成的危害最大。
·震级;等于标准地震仪记录到的震中距为△=100km处的地面最大水平位移的常用对数(以微米为单位)M=lgA(△)-lgA。
(△)·地震震级M与震源释放的能量E关系:lgE=11.8-1.5M ;震级差一级,地震波的振幅值增加10倍,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相差32倍。
6级的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一个2t级的原子弹所释放的能量。
·建筑分类:甲类建筑(特殊设防):应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乙类建筑(重点设防):应属地震时使用时实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要尽快恢复的建筑,如城市生命线工程等;丙类建筑(标准设防);除甲、乙、丁外的一般建筑,如大量工民建;丁类:属次要建筑,遇地震不会造成伤亡和损失的建筑。
建筑结构抗震与防灾复习题
《建筑结构抗震与防灾》复习题2一、填空题1.一般来说,某地点的地震烈度随震中距的增大而减小。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及设计工作寿命期的不同分为甲、乙、丙、丁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建筑场地类别根据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土层厚度双指标划分为4类。
4.震害调查表明,凡建筑物的自振周期与场地土的卓越周期接近时,会导致建筑物发生类似共振的现象,震害有加重的趋势。
5.为了减少判别场地土液化的勘察工作量,饱和沙土液化的判别可分为两步进行,即初判法和标准贯入试验法判别。
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根据房屋的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分别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构造措施要求。
8.为了保证结构具有较大延性,我国规范通过采用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和强节点、强锚固的原则进行设计计算。
9、震源在地表的投影位置称为震中,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深度。
11、丙类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抗震设防烈度、房屋高度和结构类型查表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
15.地震反应谱的定义为:在给定的地震作用期间,单质点体系的最大位移反应、最大速度反应、最大加速度反应随质点自振周期变化的曲线17、柱的轴压比n定义为:n=N/fc Ac(柱组合后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
18、建筑平面形状复杂将加重建筑物震害的原因为:扭转效应、应力集中。
19、多层砌体房屋楼层地震剪力在同一层各墙体间的分配主要取决于:楼盖的水平刚度(楼盖类型)和各墙体的侧移刚度及负荷面积。
二、选择题1.地震烈度主要根据下列哪些指标来评定( C )。
A.地震震源释放出的能量的大小B.地震时地面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C.地震时大多数房屋的震害程度、人的感觉以及其他现象D.地震时震级大小、震源深度、震中距、该地区的土质条件和地形地貌3.描述地震动特性的要素有三个,下列哪项不属于地震动三要素( D )。
成人教育 《建筑结构抗震》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建筑结构抗震练习题A一、判断题1.对多层砌体房屋,楼层的纵向地震剪力皆可按各纵墙抗侧移刚度大小的比例进行分配 ( )2.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既适用于弹性体系,也可用于弹塑性体系 ( )3.受压构件的位移延性将随轴压比的增加而减小 ( )4.计算竖向地震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时,可直接取1max 0.75αα= ( )5. 震害表明,坚硬地基上,柔性结构一般表现较好,而刚性结构有的表现较差。
( )6.抗震设计时,结构平面凹进的一侧尺寸为其相应宽度20%时,认为是规则的。
( )7.地震动的三大要素是最大振幅、频谱和持续时间。
( )8.场地条件的地震影响与覆盖层厚度无关。
( )二、选择题1.框架结构中布置填充墙后,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将 (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说不清2.下列哪项不属于提高结构延性的构造措施 ( )A .强柱弱梁B .强剪弱弯C .强节点弱构件D .强梁弱柱3. 规范规定不考虑扭转影响时,用什么方法进行水平地震作用效应组合的计算?( )A.完全二次项组合法B. 平方和开平方法C.杜哈米积分D.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4. 下列哪项不属于地震动的三要素()A.震幅 B.震级 C.频谱 D.持时5. 震级相差一级,能量就要相差()倍之多A. 2B. 10C.32D.100三、简答题1.地基抗震承载力比地基静承载力提高的原因?2.简述现行抗震规范计算地震作用所采用的三种计算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3.简述众值烈度、基本烈度和罕遇烈度的划分标准及其关系?4.任何分配砌体结构各横墙的地震力?5.在多层砌体结构中设置构造柱和圈梁的作用是什么?四、计算题1. 某场地的地质钻孔资料如下表所示:土层底部深度(m)土层厚度di(m)土层名称剪切波速vs(m/s)2.5 2.5 杂填土 2004.0 1.5 粉土2805.9 1.9 粉砂3107.2 1.3 中砂3859.7 2.5 砾砂520类别划分250≥ V se >140<3 3~50 >50 - V se ≤140 <3 3~15 >15~80 >80试确定场地类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结构抗震与防灾》复习题2一、填空题1.一般来说,某地点的地震烈度随震中距的增大而减小。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及设计工作寿命期的不同分为甲、乙、丙、丁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建筑场地类别根据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土层厚度双指标划分为 4 类。
4.震害调查表明,凡建筑物的自振周期与场地土的卓越周期接近时,会导致建筑物发生类似共振的现象,震害有加重的趋势。
5.为了减少判别场地土液化的勘察工作量,饱和沙土液化的判别可分为两步进行,即初判法和标准贯入试验法判别。
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根据房屋的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分别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构造措施要求。
8.为了保证结构具有较大延性,我国规范通过采用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和强节点、强锚固的原则进行设计计算。
9、震源在地表的投影位置称为震中,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深度。
11、丙类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抗震设防烈度、房屋高度和结构类型查表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
15.地震反应谱的定义为 : 在给定的地震作用期间,单质点体系的最大位移反应、最大速度反应、最大加速度反应随质点自振周期变化的曲线17、柱的轴压比 n 定义为 :n=N/f c A c(柱组合后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
18、建筑平面形状复杂将加重建筑物震害的原因为: 扭转效应、应力集中。
19、多层砌体房屋楼层地震剪力在同一层各墙体间的分配主要取决于: 楼盖的水平刚度(楼盖类型)和各墙体的侧移刚度及负荷面积。
二、选择题A.地震震源释放出的能量的大小B.地震时地面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C.地震时大多数房屋的震害程度、人的感觉以及其他现象D.地震时震级大小、震源深度、震中距、该地区的土质条件和地形地貌3.描述地震动特性的要素有三个, 下列哪项不属于地震动三要素(D)。
A.加速度峰值B. 地震动所包含的主要周期C.地震持续时间D.地震烈度7.大量震害表明,多层房屋顶部突出屋面的电梯间、水箱等,它们的震害比下面主体结构严重。
在地震工程中,把这种效应称为(B)。
A. 扭转效应B. 鞭端效应C. 共振D. 主体结构破坏9.在利用反弯点法计算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时,当梁的线刚度k b和柱的线刚度 k c之比大于(B)时,节点转交θ假定等于零。
A.2B.3C.4D.513.地震系数 k 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A)A. 地震基本烈度B.场地卓越周期C.场地土类别D.结构基本周期15.框架结构考虑填充墙刚度时,T1与水平弹性地震作用F e有何变化 ?( A )A.T 1↓,F e↑B.T1↑ ,F e↑C.T1↑ ,F e↓D.T1↓,F e↓16.抗震设防区框架结构布置时,梁中线与柱中线之间的偏心距不宜大于(A)A.柱宽的 1/4B.柱宽的 1/8C.梁宽的 1/4D.梁宽的 1/817.土质条件对地震反应谱的影响很大,土质越松软,加速度谱曲线表现为(A)A.谱曲线峰值右移B.谱曲线峰值左移C.谱曲线峰值增大D.谱曲线峰值降低19、楼层屈服强度系数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薄弱层的位置为( D)A.最顶层B.中间楼层C. 第二层D. 底层21.场地特征周期 T g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 C )A.地震烈度B.建筑物等级C. 场地覆盖层厚度D.场地大小22.关于多层砌体房屋设置构造柱的作用,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D )A.可增强房屋整体性,避免开裂墙体倒塌B.可提高砌体抗变形能力C.可提高砌体的抗剪强度D.可抵抗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的破坏24、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 ek的大小除了与质量, 地震烈度 , 结构自振周期有关外 , 还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 ( B )A. 场地平面尺寸B.场地特征周期C.荷载分项系数D.抗震等级25震级大的远震与震级小的近震对某地区产生相同的宏观烈度,则对该地区产生的地震影响是( B)A.震级大的远震对刚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B.震级大的远震对柔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C.震级小的近震对柔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D.震级大的远震对柔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小29.考虑内力塑性重分布,可对框架结构的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B)A.梁端塑性调幅应对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B.梁端塑性调幅应对竖向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C.梁端塑性调幅应对内力组合后的负弯矩进行D.梁端塑性调幅应只对竖向恒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30.钢筋混凝土丙类建筑房屋的抗震等级应根据那些因素查表确定( B )A.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层数B.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C.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型和房屋层数D.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型和房屋高度32.《抗震规范》给出的设计反应谱中,当结构自振周期在0.1s~Tg 之间时,谱曲线为(A)A.水平直线 B.斜直线 C.抛物线 D.指数曲线33.表征地震动特性的要素有三个,下列哪项不属于地震动三要素(D)A. 加速度峰值B.频谱特性C. 地震持时D. 地震烈度34 .框架结构考虑填充墙刚度时 ,T1与水平弹性地震作用F ek有何变化 ?( A)A.T 1↓ ,F ek↑B.T1↑ ,F ek↑C.T1↑,F ek↓D.T1↓ ,F ek↓35.楼层屈服强度系数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薄弱层的位置为(D)A.最顶层B.中间楼层C. 第二层D. 底层36.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 ek的大小除了与质量 , 地震烈度 , 结构自振周期有关外 ,还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 ( B )A. 场地平面尺寸B.场地特征周期C.荷载分项系数D.抗震等级三、简答题1.工程结构抗震设防的三个水准是什么?如何通过两阶段设计方法来实现?答:抗震设防的三个水准:第一水准: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须修理可继续使用;第二水准: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建筑物可能受损坏,经一般修理仍可继续使用;第三水准: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两阶段设计方法:第一阶段设计:按第一水准多遇地震的地震动参数进行弹性状态下的地震效应计算,经效应组合后,采用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结构构件的截面承载力验算,并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以满足第一水准抗震设防要求。
第二阶段设计:按第三水准罕遇地震作用进行薄弱层或薄弱部位的弹塑性变形验算,以满足第三水准防倒塌的要求,常称为变形验算。
2.建筑场地选择的原则是什么?答:选址时宜选择有利地段,避开不利地段。
当无法避开不利地段时,应采取有效地措施。
,不应在危险地段建造甲、乙、丙类建筑。
4.简述底部剪力法的适用条件。
答:《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底部剪力法适用于计算高度不超过40m,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以及近似于单质点体系的结构。
5.在利用弯矩二次分配法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时,为什么要对梁端弯矩进行调幅?答:在竖向荷载的作用下的梁端负弯矩较大,导致梁端的配筋量较大;同时柱的纵向钢筋以及另一个方向的梁端钢筋也通过节点,因此节点的施工较困难。
即使钢筋能排下,也会因钢筋过于密集使浇筑混凝土困难,不容易保证施工质量。
考虑到钢筋混凝土框架属于超静定结构,具有塑性内力充分布的性质,因此可以通过在重力荷载作用下,梁端弯矩乘以调整系数β的办法,适当降低梁端弯矩的幅值。
8、什么是地震反应谱?什么是设计反应谱?它们有何关系?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地震最大加速度反应与其自振周期的关系曲线叫地震(加速度)反应谱,以 S a( T)表示。
设计反应谱:考虑了不同结构阻尼、各类场地等因素对地震反应谱的影响,而专门研究可供结构抗震设计的反应谱,常以a( T),两者的关系为a(T)= S a( T) /g9、什么是时程分析?时程分析怎么选用地震波?选用地震加速度记录曲线,直接输入到设计的结构,然后对结构的运动平衡方程进行数值积分,求得结构在整个时程范围内的地震反应。
应选择与计算结构场地相一致、地震烈度相一致的地震动记录或人工波,至少 2 条实际强震记录和一条人工模拟的加速度时程曲线10、在多层砌体结构中设置圈梁的作用是什么?设置圈梁作用:加强纵横墙的连接,增加楼盖的整体性,增加墙体的稳定性,与构造柱一起有效约束墙体裂缝的开展,提高墙体的抗震能力,有效抵抗由于地震或其他原因所引起的地基均匀沉降对房屋的破坏作用。
11、抗震设计为什么要尽量满足“强柱弱梁” 、“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的原则?如何满足这些原则?“强柱弱梁”可有效的防止柱铰破坏机制的出现,保证结构在强震作用下不会整体倒塌;“强剪弱弯”可有效防止脆性破坏的发生,使结构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强节点弱构件” ,节点是梁与柱构成整体结构的基础,在任何情况下都应使节点的刚度和强度大于构件的刚度和强度。
13、简述底部剪力法的适用范围,计算中如何鞭稍效应。
震中距-- 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称为震中距。
适用范围:高度不超过40 米,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以及近似于单质点体系的结构,可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
为考虑鞭稍效应,抗震规范规定: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时,对突出屋面的屋顶间、女儿墙、烟囱等的地震作用效应,宜乘以增大系数3,此增大部分不应往下传递,但与该突出部分相连的构件应予以计入。
15、多层砌体房屋中,为什么楼梯间不宜设置在房屋的尽端和转角处?楼梯间横墙间距较小,水平方向刚度相对较大,承担的地震作用亦较大,而楼梯间墙体的横向支承少,受到地震作用时墙体最易破坏2)房屋端部和转角处,由于刚度较大以及在地震时的扭转作用,地震反应明显增大,受力复杂,应力比较集中;另外房屋端部和转角处所受房屋的整体约束作用相对较弱,楼梯间布置于此,约束更差,抗震能力降低,墙体的破坏更为严重17、什么是地基液化现象?影响地基液化的因素?饱和砂土或粉土的颗粒在强烈地震下土的颗粒结构趋于密实,土本身的渗透系数较小,孔隙水在短时间内排泄不走而受到挤压,孔隙水压力急剧上升。
当孔隙水压力增加到与剪切面上的法向压应力接近或相等时,砂土或粉土受到的有效压应力下降乃至完全消失,土体颗粒局部或全部处于悬浮状态,土体丧失抗剪强度,形成犹如液体的现象。
影响因素:土层的地质年代,土的组成,土层的相对密度,土层的埋深, 地下水位的深度,地震烈度和地震持续时间18为什么要限制多层砌体房屋抗震横墙间距?(1)横墙间距过大,会使横墙抗震能力减弱,横墙间距应能满足抗震承载力的要求。
)2)横墙间距过大,会使纵墙侧向支撑减少,房屋整体性降低( 3)横墙间距过大,会使楼盖水平刚度不足而发生过大的平面内变形,从而不能有效地将水平地震作用均匀传递给各抗侧力构件,这将使纵墙先发生出平面的过大弯曲变形而导致破坏,即横墙间距应能保证楼盖传递水平地震作用所需的刚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