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别称
中国古代四大别称
![中国古代四大别称](https://img.taocdn.com/s3/m/75717f51fe4733687e21aa88.png)
中国古代四大别称中国古代四大别称神州古圣人以中国神州,上当辰极,下正地心,俗称“神州大地”。
神州即华夏、中国、中土。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国名曰赤县神州”;《古今通论》:“昆仑东南方五千里谓之神州,州中有和羹乡方三千里,五岳之域,帝王之宅,圣人所生也”;《混元圣纪》:“昔在神州,以神仙之道教化天下,上自三皇,次及五帝,修之皆得神仙”;《太清金液神丹经》:“但古圣人以中国神州,以九州岛配八卦,上当辰极,下正地心,故九州岛在此耳”。
俗称“神州大地”。
中土为神州,黄帝为中央天神。
黄帝以土德王,相传黄帝领治的土地称为神州,赤帝统辖的土地称为赤县,赤县和神州合称“神州赤县”或“赤县神州”。
神州雄屹九垓数千载,何以万古相冠?不亦谬哉!夫万古者,诚非精微象数也。
实寄吾辈之情思,托区区之遐想,祈与太清同始兴而舍湮灭耳!春风放胆梳万柳,夜雨瞒人润百花。
廿一纪,九天居士拟春风夜雨为标范;欲仙游而观万仞,骋翰逸而致神飞。
腕下汩汩泻出“数泠清泉挟几多珠玉”,化文以成《万古神州赋》。
记曰:寰宇裂而玄幽失,混沌开而光明至。
孰知何纪?水波浩淼,盈漫田畴。
紫微璀璨,布陈太空。
经长年,五洲七洋遂成。
越累月,八索九丘踵生。
借奇硕金晴,居苍穹俯瞰:亚细亚东端,太平洋西畔,状若“雄鸡”,内蕴“龙体”。
膏腴富庶者,神州之属也。
华夏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周朝《尚书·周书·武成》。
本义为周朝于西周时期的自称,以区别四夷(东夷,南蛮,西戎,北狄)。
后复包举中国全部领土而言,遂又为中国的古称。
黄帝和炎帝在中原为争夺部落联盟首领而爆发了阪泉之战,炎帝族战败,并入黄帝族,炎黄联盟初具雏形。
炎黄集团以炎帝族和黄帝族为主体,他们在涿鹿之战中打败了东夷集团的九黎族首领蚩尤,势力扩大至今日的山东境内,并与山东境内东夷集团的其他部落组成更庞大的大华夏部落联盟,华夏族源流基本固定。
公元前2100-前770年黄河中下游黄帝族的后裔先后建立了夏朝、商朝、周朝,经过夏商周三代的民族融合,华夏族正式形成了。
古代别称
![古代别称](https://img.taocdn.com/s3/m/7619d825192e45361066f543.png)
古代别称:1.桑梓:家乡2.巾帼:妇女3.须眉:男子4.鸿雁:书信5.社稷:国家6.汗青:史册7.轩辕:祖国8.“三尺”:法律9.谦称:①自称:愚、鄙、敞、卑、窃、臣、仆②帝王自称:孤、寡、不谷③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④其它:在下、小可、老朽、妾、老纳等10.敬称:①称帝王: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②称天子:殿下③称将军:麾下④称对方或对方亲属:有令、尊、贤、仁。
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
如令尊(对方的父亲),令堂(对方的母亲),令阃(kǔn)(对方的妻子),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尊,用来称对方有关的人或物。
如尊上(称对方的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的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见);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
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称对方的弟弟)。
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
如称用辈友人中长于自已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
⑤称年老的为:丈、丈人(后来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泰水”。
⑥称谓前加“先”,表示已死。
⑦对尊长者和同于朋辈间的称谓有:君、子、公、足下、先生、大人等。
11.年龄称谓:(代称)①垂髫(tiao)指三四岁~八九岁儿童。
②总角指八九岁~十三四岁少年。
③豆蔻指十三四风岁~十五六岁的少年。
④束发:男子十五岁。
⑤弱冠:男子20岁,表示已成年。
⑥而立:是男子三十岁。
(立:“立身”之志)⑦不惑:是男子四十岁。
⑧知命:是男子五十岁。
(知命,即知“天命”)⑨花甲:是六十岁。
⑩古稀:是七十岁。
(11)耄耋:指八九十岁。
(12)期颐:是一百岁。
古代对不同年龄的别称
![古代对不同年龄的别称](https://img.taocdn.com/s3/m/2720b124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df.png)
古代对不同年龄的别称
1.襁褓:不满周岁。
2.孩提:2-3岁。
3.髫年:女孩7岁。
4.龆年:男孩8岁。
5.总角:幼年泛称。
6.垂髫:童年。
7.黄口:10岁以下。
8.金钗之年:女孩12岁。
9.豆蔻年华:女孩13岁。
10.舞勺之年:13-15岁。
11.束发:青少年。
12.及笄之年:女孩15岁。
13.破瓜年华、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孩16岁。
14.舞象之年:15-20岁。
15.桃李年华:女孩20岁。
16.弱冠:男孩20岁。
17.花信年华:女孩24岁。
18.梅之年:至出嫁。
19.而立之年:男孩30岁。
20.不惑之年、强壮之年:男孩40岁。
21.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大衍之年、杖家之年:50岁。
22.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下寿:60岁。
23.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70岁。
24.杖朝之年、杖家之年、中寿:80岁。
25.耄耋之年:80-90岁。
26.鲐背之年:90岁。
27.期颐、上寿:100岁。
别称大全——精选推荐
![别称大全——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3965a388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93.png)
别称⼤全别称⼤全古代男⼦别称:古代男⼦别称丁:《史记.律书》记载:"丁者,⾔万物之丁壮也。
丈夫、⼤丈夫:"丈夫"不仅仅是妻⼦的配偶,它也是男⼦的别称。
⽽"⼤丈夫"则是⼈们对有志⽓、有作为的男⼦的称呼,如我们常说的"⼤丈夫敢作敢为......"、"⼤丈夫⼀⾔既出,驷马难追"等等。
"后来,⼈们因此⽽称美好的男⼦或⼥⼦爱恋的男⼦为"萧郎"。
"古时以为男⼦之美在于须眉,故以须眉来代称男⼦。
吉⼠、⽟郎:古⼈对男⼦的美称。
美⼈、⾹草:也曾作为过男⼦的别称。
中国古代帝王别称中国古代帝王别称_yu4977的⼝袋_经验⼝袋。
30、王:先秦以前帝王的称呼。
36、国王:君主或帝王的称呼。
道家称有帝王之德⽽不必居帝王之位者为素王。
49、驾、⼤驾、车驾、御驾、圣驾、尊驾:原为帝王车乘的总称,后来常⽤为帝王的代称。
51、乘舆:帝王的车舆,后亦代称帝王。
52、皇舆:帝王的车舆,后亦代称帝王。
57、天颜:帝王的容颜,代称帝王。
73、朝廷:本来指帝王接见⾂下纥处理政事的地⽅,也⽤作中央政府和帝王的代称。
皇帝皇帝。
皇帝⾃称"朕",其他⼈当⾯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官家"、"⾄尊"等。
南越武帝赵陀超过⼋⼗岁的皇帝只有七位,即最长寿的南越武帝赵佗(约103岁)、乾隆皇帝(89)、梁武帝萧衍(86)、⼥皇帝武瞾(82)、宋⾼宗赵构(81)和五代吴越武肃王钱镠(81)、元世祖忽必烈(80)。
皇帝的在位时间 在位最久的皇帝:康熙皇帝(1661-1722,共61年)和乾隆皇帝(1735-1795,共60年)。
中国古代帝王别称中国古代帝王别称中国古代帝王别称。
古代百姓的称谓
![古代百姓的称谓](https://img.taocdn.com/s3/m/8f6906eb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c2.png)
古代百姓的称谓
古代老百姓的别称有:黎民、黎氓、黎苗、黎甿、黎烝、黎首、黎庶、黎元、萌隶(氓隶)、氓、氓隶、庶、庶民、庶人、民、草民、生民、平民、小民、人民、民众、生灵、苍生、平人、平头百姓、野人、小人、丁口、白士、白丁、白屋、白衣、布衣、编伍、黔首、子女、赤子、匹夫等。
古代对老百姓的称呼由于社会阶段、文化典制等各方面的原因,带有一定的等级观念。
或因其被虏获而称为“黎”“隶”,或因其众多而称其为“庶”或因其衣食住行简陋而名之曰“白”“黔”“褐”,或因其劳役而称其为“野”“丁”等。
具体有:
1、四千多年前,黄河流域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他们同东夷一起打败了从南方前来进犯的九黎民族,并俘获了大量的俘虏。
这些俘虏便成了炎黄部落的奴隶,被称为“黎民”。
2、我国是农业大国,过去种田的多是穷人,百姓多指那些在田野里耕种的人。
因此又称“野人”代指百姓。
3、百姓大多没有官职,因而又称“白身”。
4、又称“白丁”,指没有功名的人。
5、古代平民的房子不涂彩绘,因名“白屋”,后也代指平民。
6、又因其穿白色衣服,又以“白衣”代指百姓。
7、由于平民多穿布衣,因而又用“布衣”代指百姓。
8、由于我国封建社会编制户籍以五家为“伍”,因又用“编伍”借代百姓。
9、又因为古代老百姓戴黑色或青色的帻,黔即是黑色,因而用“黔首”代指百姓。
10、古代君王常常称自己的臣民叫“子女”。
古代别称
![古代别称](https://img.taocdn.com/s3/m/7619d825192e45361066f543.png)
古代别称:1.桑梓:家乡2.巾帼:妇女3.须眉:男子4.鸿雁:书信5.社稷:国家6.汗青:史册7.轩辕:祖国8.“三尺”:法律9.谦称:①自称:愚、鄙、敞、卑、窃、臣、仆②帝王自称:孤、寡、不谷③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④其它:在下、小可、老朽、妾、老纳等10.敬称:①称帝王: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②称天子:殿下③称将军:麾下④称对方或对方亲属:有令、尊、贤、仁。
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
如令尊(对方的父亲),令堂(对方的母亲),令阃(kǔn)(对方的妻子),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尊,用来称对方有关的人或物。
如尊上(称对方的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的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见);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
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称对方的弟弟)。
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
如称用辈友人中长于自已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
⑤称年老的为:丈、丈人(后来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泰水”。
⑥称谓前加“先”,表示已死。
⑦对尊长者和同于朋辈间的称谓有:君、子、公、足下、先生、大人等。
11.年龄称谓:(代称)①垂髫(tiao)指三四岁~八九岁儿童。
②总角指八九岁~十三四岁少年。
③豆蔻指十三四风岁~十五六岁的少年。
④束发:男子十五岁。
⑤弱冠:男子20岁,表示已成年。
⑥而立:是男子三十岁。
(立:“立身”之志)⑦不惑:是男子四十岁。
⑧知命:是男子五十岁。
(知命,即知“天命”)⑨花甲:是六十岁。
⑩古稀:是七十岁。
(11)耄耋:指八九十岁。
(12)期颐:是一百岁。
别称收集(16)——古代文人雅称
![别称收集(16)——古代文人雅称](https://img.taocdn.com/s3/m/a65f34667e21af45b307a823.png)
部分古代文人雅称别号叶梦得----石林居士李卓吾----温陵居士梁启超----饮冰室主人李渔----笠翁秋瑾----鉴湖女侠汤显祖----清远道人;吴敬梓----粒民岑参----岑嘉州杜甫----杜工部、杜拾遗、少陵野老、诗圣半山(王安石)叠山(谢林得)定庵(龚自珍)东圳(曹幽)樊川(杜牧)放翁(陆游)涪翁(黄庭坚)皋子(戴敏)河东(柳宗元)晦翁(朱熹)稼轩(辛弃疾)灵秀(赵师秀)米颠(米芾)南轩(张轼)平岩(叶利)荞溪(曹雪芹)清逸(叶绍翁)诗佛(王维)诗骨(陈子昂)诗鬼(李贺)诗豪(刘禹锡)诗魂(杜牧)诗杰(王勃)诗狂(贺知章)诗魔(白居易)诗奴(贾岛)诗囚(孟郊)诗僧(齐己)诗神(苏轼)诗圣(杜甫)诗仙(李白)石屏(戴复古)文山(文天祥)小山(杜耒)遗山(元好问)亦山(郑会)醉翁(欧阳修)鲍孤雁(鲍当)长爪郎(李贺)崔鸳鸯(崔珏)东皋子(王绩)杜紫薇(杜牧)贺鬼头(贺铸)贺梅子(贺方回)江东生(罗隐)景遇生(晁说之)梅河豚(梅尧臣)祁鱼虾(祁珊洲)清溪子(李涉)天随子(陆龟蒙)温八叉(温庭筠)谢蝴蝶(谢学士)已斋叟(关汉卿)幽忧子(卢照邻)玉溪生(李商隐)袁白燕(袁凯)张孤雁(张炎)张三影(张先)郑鹧鸪(郑谷)白石道人(姜夔)半山老人(王安石)仓山居士(袁枚)草堂居士(魏野)茶山居士(曾畿)昌黎先生(韩愈)诚斋先生(杨万里)船山先生(王夫之)东坡居士(苏轼)东野逸民(杨材)更生居士(洪亮吉)姑溪居士(李之仪)孤山隐者(林逋)灌园居士(计有功)广成先生(杜光庭)寒酸夫子(孟郊)横渠先生(张载)衡山居士(文征明)红杏尚书(宋祁)后村居士(刘克庄)后山居士(陈师道)湖海散人(罗贯中)瓠冈居士(史震林)淮海居士(秦观)稼轩居士(辛弃疾)靖节先生(陶潜)九华山人(杜荀鹤)考亭先生(朱熹)苦吟诗人(贾岛)梨洲先生(黄宗羲)莲溪居士(薛论道)濂溪先生(周敦颐)聊斋先生(蒲松龄)柳泉居士(蒲松龄)六如居士(唐寅)六一居士(欧阳修)芦川居士(张元干)梅妻鹤子(林逋)明道先生(程颢)明珊居士(招子庸)耐辱居士(司空图)南丰先生(曾巩)南雷先生(黄宗羲)七绝圣手(王昌龄)齐东野人(张养浩)潜溪先生(宋濂)芹溪居士(曹雪芹)青莲居士(李白)清真居士(周邦彦)山谷道人(黄庭坚)少陵野老(杜甫)射阳山人(吴承恩)深宁居士(王应麟)慎娱居士(李流芳)诗家天子(王昌龄)石湖居士(范成大)四明狂客(贺知章)涑水先生(司马光)随园老人(袁牧)随园先生(袁枚)遂初居士(尤袤)亭林先生(顾炎武)通玄先生(张荐明)望溪先生(方苞)温陵居士(李贽)卧龙先生(诸葛亮)无诤居士(刘迎)五柳先生(陶潜)五言长城(刘长卿)五言宗师(王维)惜抱先生(姚鼐)羲皇上人(陶潜)乡陵野老(杜甫)香山居士(白居易)象山先生(陆九渊)逍遥先生(郑遨)斜川居士(苏过)谢山先生(全祖望)烟波钓徒(张志和)阳明先生(王守仁)一字之师(郑谷)伊川先生(程颐)遗山山人(元好问)倚松老人(陆游)易安居士(李清照)幽栖居士(朱淑真)于湖居士(张孝祥)震川先生(归有光)正学先生(方孝孺)紫阳先生(朱熹)醉吟先生(白居易)遵岩居士(王慎中)1。
别称大全
![别称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9c332cda50e2524de5187e2b.png)
一讲月令:一月:正月,孟春,初春,早春,上春,端春,端月,征月,初月,泰月,杨月,寅月,孟阳,春阳,初阳,首阳,新正,月正,开岁,献岁,芳岁,华岁,岁岁。
二月:仲春,中春,甜春,正春,仲阳,如月,杏月,丽月,令月,卯月,花朝,竹秋。
三月:季春,暮春,晚春,末春,嘉月,蚕月,花月,桃月,桃浪。
[/B]四月:初夏,首夏,孟夏,维夏,槐夏,仲月,梅月,阴月,乏月,麦月,余月,巳月,槐月,清和月,中吕,麦候,麦秋。
[/B]五月:仲夏,中夏,榴月,蒲月,午月,皋月,天中,端阳。
[/B]六月:季夏,晚夏,暮夏,暑月,季月,荷月,伏月。
[/B]七月:首秋,早秋,新秋,初秋,孟秋,上秋,兰秋,申月,兰月,巧月,相月,霜月。
八月:仲秋,正秋,桂月,壮月,酉月,获月,仲商,南吕。
九月:暮秋,晚秋,季秋,凉秋,菊月,戌月,玄月,秋白,霜序,暮商,季商。
十月:初冬,孟冬,上冬,开冬,吉月,良月,坤月,阳月,小阳春,亥月,应钟。
十一月:仲冬,中冬,子月,辜月,龙潜月,葭月,畅月,黄钟。
十二月:严冬,季冬,残冬,末冬,暮冬,穷冬,腊冬,严月,腊月,冰月,大吕。
二讲季令:一年四季,一季三个月,常用孟、仲、季来称呼。
如:孟春、仲春、季春。
春:阳春,三春,九春,芳春,青春,艳阳,阳中。
夏:朱夏,三夏,九夏,朱明,昊天。
秋:金秋,素秋,三秋,九秋,素商,高商,金天。
冬:寒冬,三冬,九冬,安宁。
三讲节令:正月初一:正朝,三朝,元春,元旦,元日,无朔,元正,元春。
初七:人曰。
正月十五:元宵,元夕,元夜,上元,灯节。
二月初一:中和日。
三月初三:重三,上巳,三巳,上除,令节。
四月初八:浴佛日。
十九日:浣花日。
五月初五:端午节,蒲节,午日。
六月初六:天贶节。
七月初七:七夕,星节,乞巧节。
十五:中元。
八月十五:中秋节,仲秋节。
九月初九:重阳节,菊花节,重九。
十月十五:下元。
十二月三十:除夕,守岁。
四讲婚龄:第一年纸婚第二年棉婚第三年皮婚第四年花果婚第五年木婚第六年糖婚第七年毛婚第八年铜婚第九年陶婚第十年锡婚第十一年钢婚第十二年丝婚第十三年花边婚第十四年象牙婚第十五年水晶婚第二十年磁婚第二十五年银婚第三十年珍珠婚第三十五年珊瑚婚第四十年红宝石婚第四十五年青玉婚第五十年金婚第五十五年绿宝石婚第六十年白金婚五讲年龄:孩提幼儿时期总角童年时期及笄女子15岁弱冠男子20岁花信女子24岁而立 30岁不惑 40岁知命 50岁花甲 60岁古稀 70岁喜寿 77岁米寿 88岁白寿 99岁耄耋 80-90岁期颐 100岁六讲时辰:一昼夜分十二个时辰,用十二地支表示,其“别称”分别为:子时——“夜半”丑时——“鸡鸣”寅时——“平旦”卯时——“日初”辰时——“食时”巳时——“隅中”午时——“日中”未时——“日映”申时——“哺时”酉时——“日入”戌时——“黄昏”亥时——“人定”七讲花卉:牡丹:被称为“花中之王”,雅称“贵客”,还有称是“国色天香”、“百两金”、“木芍药”、“富贵者”。
我国古代文人别号大全
![我国古代文人别号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915d881d680203d8cf2f244b.png)
我国古代文人别号大全别号,指中国古代人于名字之外的别称。
以下是为你带来的我国古代文人别号大全,希望对你有帮助。
常见别号:五柳先生--晋陶渊明青莲居士--唐李白香山居士--唐白居易东坡居士--宋苏轼六一居士--宋欧阳修幽栖居士--宋朱淑贞九华山人--唐杜荀鹤半山老人--宋王安石山谷道人--宋黄庭坚淮海居士--宋秦观白石道人--宋姜夔石湖居士--宋范成大后山居士--宋陈师道芦山居士--宋张元平易安居士--宋李清照清真居士--宋周邦彦衡山居士--明文征明六如居士--明唐寅温陵居士--明李贽柳泉居士--清蒲松龄称居士的青莲居士李白(唐代大诗人)香山居士白居易(唐代大诗人)耐辱居士司空图(唐诗人)乌伤居士傅翕(南北朝梁善慧尊者)莲峰居士李煜(南唐后主)龙丘居士陈慥(北宋诗人)无尽居士张商英(北宋名相)姑溪居士李之仪(北宋文学家)山谷居士黄庭坚(北宋文学家)半山居士王安石(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居士范仲淹(北宋政治文学家) 斜川居士苏过(北宋文学家)翠微居士薛绍彭(北宋书法家)一佛居士郑侠(北宋文学家)鹿门居士米芾(北宋书法家)草堂居士魏野(北宋诗人)六一居士欧阳修(北宋文学家)东坡居士苏轼(北宋文学家)淮海居士秦观(北宋词人)后山居士陈师道(北宋官员、诗人。
) 清真居士周邦彦(北宋著名词人)至游居士曾慥(北宋末、南宋初)稼轩居士辛弃疾(南宋词人)彝斋居士赵孟坚(南宋画家)简斋居士陈与义(南宋词人)芦川居士张元干(南宋词人)石林居士叶梦得(南宋词人)后村居士刘克庄(南宋文学家)深宁居士王应麟(南宋学者)易安居士李清照(南宋女词人)茶山居士曾畿(南宋诗人)芦川居士张元干(南宋词人)灌园居士计有功(南宋文学家)石湖居士范成大(南宋诗人)遂初居士尤袤(南宋诗人)于湖居士张孝祥(南宋词人)幽栖居士朱淑真(南宋女词人)后村居士刘克庄(南宋文学家)深宁居士王应麟(南宋学者)无诤居士刘迎(金文学家)云林居士倪瓒(元代画家)湛然居士耶律楚材(元政治家、诗人) 瑁湖居士陆居仁(元书法家)清容居士袁桷(元代著名作家)衡山居士文征明(明画家、文学家) 无相居士宋濂(明画家)圣华居士丁云鹏(明画家)梅村居士吴伟业(明代诗人)青藤居士徐渭(明晚期文学艺术家) 石头居士袁宏道(明文学家)沧溟居士李攀龙(明文学家)香光居士董其昌(明清书法家)闲闲居士袁可立(明清官)六如居士唐寅(明画家、文学家)遵岩居士王慎中(明散文家)温陵居士李贽(明文学家)莲溪居士薛论道(明散曲家)慎娱居士李流芳(明文学家、画家)蝶庵居士张岱(明末清初文学家)梅溪居士钱泳(明清文学家)柳泉居士蒲松龄(清文学家)瓠冈居士史震林(清文学家)更生居士洪亮吉(清文学家、经学家) 明珊居士招子庸(清文学家)万松居士钱载(清诗人、画家)板桥居士郑板桥(清书画家、文学家) 芹溪居士曹雪芹(清文学家)随园居士袁枚(清文学家)破尘居士、圆明居士雍正皇帝瓠冈居士史震林(清文学家)天瓶居士张照(清代书法家)更生居士洪亮吉(清文学家、经学家) 苇间居士边寿民(清代画家)樵山居士、观白居士张崟(清代画家)晚学居士吴熙载(清篆刻家)瓶庵居士翁同龢(咸丰六年状元,近代史颇有影响政治家)仁山居士杨文会(清末佛学家)无竞居士张之洞(清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 称官爵的:杜工部、杜拾遗(杜甫)王右丞(王维) 蔡中郎(蔡邕)三闾大夫(屈原)贾太傅(贾谊)张燕公(张悦)高常侍(高适)张祠部(张继)钱考功(钱起)张司业(张籍)称地望的:杜少陵(杜甫)韩昌黎(韩愈)柳河东(柳宗元)孔北海(孔融)岑嘉州(岑参)白香山(白居易)王江宁(王昌龄)贾长江(贾岛)韦苏州(韦应物)刘随州(刘长卿)称子的抱朴子:即葛洪,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白云子:即司马承祯,唐朝人,道教上清派茅山宗第十二代宗师阳明子:即王阳明,中国明朝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重阳子:即王喆,又名王重阳,是中国道教分支全真道的始创人,后被尊为道教的北五祖之一韩湘子:八仙之一纯阳子:即吕洞宾,唐代道士,后道教奉为神仙,八仙之一鬼谷子:名王诩,又名王禅。
中国最著名的四大别称
![中国最著名的四大别称](https://img.taocdn.com/s3/m/a38874be524de518964b7dab.png)
中国最著名的四大古代中国四大别称:神州、九州、华夏、中原;四大自然奇观:云南石林、吉林雾淞、桂林山水、长江三峡;四大名酒:贵州茅台酒、山西汾酒、四川泸州老窖、陕西西凤酒;四大美男:潘安、宋玉、兰陵王、卫玠;四大美女:西施、貂蝉、王昭君、杨玉环;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四大才女:卓文君、蔡文姬、李清照、上官婉儿;四大奸臣:蔡京、秦桧、严嵩、和珅;四大名医:扁鹊、华佗、张仲景、李时珍;四大古都:西安、南京、北京、洛阳;四大发明:造纸、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四大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四大国粹:中国武术、中国医学、中国京剧、中国书法。
中国最著名的别称一、九州,相传禹治水后,分中国为九州:冀、兖、青、徐、荆、阳、豫、梁、雍。
《淮南子·地形》又载:古代中国设置九个州:神州、次州、戎州、州、冀州、台州、济州、薄州、阳州。
后来,九州泛指中国。
二、赤县神州,《史记·孟子荀子列传》战国邹衍言:“中国名曰赤县神州。
”赤县,《诗北山传》:“中国名曰赤县。
赤县内,自有九州。
”《谷梁恒五年传》又载:“九州之内,名曰赤县。
”三、神州,《中华大字典》:“神州,中国之别称。
”始于战国后。
四、海内,《辞源》“四海”条注:古人以为中国四周皆是海,所以把中国叫作海内,外国叫海外。
五、华夏,《史记·夏本纪》:“禹封国号为夏。
”《左定十年传》:“夷不乱华。
”夏原为国号,华原为国名。
后称华夏为中国。
六、中夏,《后汉书》:“目中夏而布德,瞰四裔而抗棱。
”七、函夏,《汉书》:“以函夏之大汉兮,彼曾何足与比功。
”晋朝张景阳《七命》:“王猷四塞,函夏谧宁。
”八、九牧,《荀子》:“此其所以代殷王而受九牧也。
”又据《汉书·郊祀志》载:“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
九、九区,晋朝陆士衡《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九区克咸,燕歌以咏。
”十、九域,《汉书》:“《祭典》曰:‘共工氏伯九域’。
古代事物的别称
![古代事物的别称](https://img.taocdn.com/s3/m/40f68555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35.png)
古代事物的别称【日月星辰的雅称】天空:苍穹、碧落、青冥、灵曜、灵穹大地:坤灵、方仪、大矩、后土、坤仪太阳:扶光、东君、丹曦、金轮、六龙月亮:婵娟、望舒、冰镜、琼钩、玉鉴、金蟾、冰轮星星:北辰、白榆、应星、云川银河:星汉、银湾、绛河、银汉夕阳:落晖、西景、夕晖【山河湖海的雅称】山:翠微、崇阿、峭崿、崔嵬、玉嶂水:清瑶、寒晶、云梦、甘露、元酒河:青罗带海:沧渊、沧溟、沧瀛、洪溟、九溟、溟蒙、鹏溟湖:天藏、孟津、云梦泽石:星质、云根、山骨【气象的雅称】风:扶摇、灵籁、商寒雨:轻丝、银竹、灵泽、陵雨、白雨、跳珠、玄泽雷声:天鼓、霹雳、连鼓、神斧、霆霓、玉虎鸣、惊世先生闪电:金蛇、天笑、飞电、飞火、列缺、天闪、千里镜云:天公絮、纤凝、碧烟、天波、岚霏、玉叶、雯华彩虹:虹霓、玉桥、天弓、帝弓、彩练、水樁、文虹、旱龙雪:寒酥、玉絮、六出、凝雨、素尘、冷絮、玉尘、瑞白霜:青女、威屑、青文雾:山巾子、流岚、浮岚、岚霏、水云、岚烟露:真珠【四季的雅称】春季:春阳、阳春、芳春、青春、艳阳、三春、九春、阳节、昭节、韵节、淑节、苍灵夏季:朱明、朱夏、昊天、长赢、三夏、九夏、长夏、南陆、槐序、夏令、孟夏、仲夏、季夏秋季:高商、商节、白茂、凌辰、素律、素节、商秋、西陆、白藏、萧辰、秋序、清秋、金商冬季:孟冬、仲冬、季冬、九冬、严冬、清冬、玄冬、穷阴、北陆、玄英、玄序、严节、岁馀【月份的雅称】一月:孟春、柳月、寅月、陬月、太簇、初春、新春、端月、岁始、肇春、初阳二月:仲春、卯月、如月、夹钟、花月、杏月、春半、花朝、殷春、春中。
三月:季春、辰月、病月、姑洗、桃月、暮春、桐月、晚春、春杪、余春。
四月:孟夏、巳月、余月、中吕、初夏、麦月、槐月、夏首、新夏、梅月。
五月:仲夏、午月、皋月、蕤宾、蒲月、榴月、星月、盛夏、夏半、芒种。
六月:季夏、未月、且月、林钟、荷月、晚夏、暮夏、荔月、晚夏、杪夏。
七月:孟秋、申月、相月、夷则、瓜月、初秋、桐秋、桐月、兰月、肇秋。
古代动物的别称和雅称
![古代动物的别称和雅称](https://img.taocdn.com/s3/m/fc1f2f9f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97.png)
古代动物的别称和雅称【虎】(1)於菟(wūtú)虎的别称。
《左传·宣公四年》:“楚人谓乳穀,谓虎於菟。
”陆德明释文:“於,音乌。
”《汉书·叙传上》作“於檡”,颜师古注:“檡,字或作‘菟’。
”(2)山君山中的老虎。
《说文·虎部》:“虎,山兽之君。
”《骈雅·释兽》:“山君,虎也。
”【猫】(1)狸奴指猫,猫的别称。
自古人们深爱猫咪,诗人更是亲昵地称猫为“小狸奴”。
“狸”即山猫。
宋·陆游《赠猫》:“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山房万卷书。
惭愧家贫资俸薄,寒无毡坐食无鱼。
”(2)衔蝉奴亦省作“衔蝉”。
猫名。
宋·黄庭坚《从随主簿乞猫》:“闻道狸奴将数子,买鱼穿柳聘衔蝉。
”明·王志坚《表异录·羽族》:“后唐琼花公主,有二猫,一白而口衔花朵,一乌而白尾,主呼为衔蝉奴、昆仑妲己。
”(3)虎舅猫的别名。
宋·陆游《嘲畜猫》诗自注:“俗言猫为虎舅,教虎百为,惟不教上树。
”【狮】狻猊(suān ní)又称金猊、灵猊。
战国到西晋时期,《穆天子传》曰:“名兽使足走千里,狻猊、野马走五百里。
”晋·郭璞注曰:“狻猊,狮子。
亦食虎豹。
”《尔雅·释兽》载:“狻猊如彪猫,食虎豹。
”郭璞注:“即狮子也,出西域。
”东汉时期,西域进贡狮子后,名“师子”。
《汉书·西域传上》记载:“乌戈地暑热莽平,……而有桃拔、师子、犀牛。
”颜师古注云:“师子,即《尔雅》所谓狻猊也。
”隋唐时期,“师子”变成“狮子”。
由此可见,狻猊是狮子的古称,除了“龙九子”名目中说它属于龙族之外,其他地方皆是指狮子。
【象】大客象的别名。
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三:“彼郡(指始兴郡)田稼常为象所困,其象俗呼为大客。
”【狼】当路君狼的别称。
晋·葛洪《抱朴子·登涉》:“山中寅日,有自称虞吏者,虎也。
称当路君者,狼也。
”【狐】(1)阿紫狐狸的别称。
古诗文创作常用别称(整理好的比较全)
![古诗文创作常用别称(整理好的比较全)](https://img.taocdn.com/s3/m/89434d38647d27284b7351df.png)
谜语诗词联赋常用别称大全目录饮食别称 (1)服饰别称 (5)日常器用别称 (6)国名地名别称 (8)历代人物别名 (11)杂艺别称 (18)乐律别称 (19)爵位的别称 (21)农渔工商别称 (27)军事类别称 (28)国名地名异名 (29)宫廷内室人物异名 (36)地理类异名大全 (38)卫生类别名 (42)禽鸟类别名大全 (43)天文气象类别名 (48)农作物别名大全 (49)古代帝王的异名 (50)建筑类异名 (52)交通类别称 (54)百草类别名大全 (55)百花类别名大全 (60)果实类别名大全 (65)竹木别名大观 (69)瓜菜类别名 (72)1/ 74谜语诗词联赋常用别称大全饮食别称师公(厨师的别称)灶下养(亦省称“灶养”。
厨工的辱称)仙厨(对皇家御厨的美称)聋灶(行灶的别称)济馋都护(对可以解馋的美食的谑称)元宵(汤圆的别名)玉团(粽子的美称)餈筒(粽子的别名)滫食(饭的别名)双弓米(粥的别名)云母粥(白米粥的美称)笼炊(蒸饼的别名)玉柱(馒头的别名)笼饼(馒头的古称)灌浆(馒头的别称)餲(寒具的别名。
又称馓子。
一种油炸食品。
)不托(汤饼的别名)馎饦(汤饼的别名)水引(亦称“水引饼”、“水引面”、“水引馎饦”。
面条的别称) 骨在(羹的俗称)琼糜(亦作“琼靡”,山芋汤的别称)毡根(羊肉的别名)俏冤家(熏猪耳的别称)凤爪(对烹调过的鸡脚爪的美称)螳螂子(鲚鱼子的别名)河祗脯(干鱼的别名)琼酥(酥酪的美称)刀圭(乳酪类食物的别名)白沙龙(宋代冯翊之地所产羊膏的别称) 玉卵(禽卵的美称)白团(鸡蛋的别名)白果(鸡蛋的别名)变蛋(松花蛋的别称)小宰羊(豆腐的别称)白虎(豆腐的别名)犁祁(亦作“黎祁”。
豆腐的别称)白玉板(豆腐干的别名)草创刀圭(乳腐的别名)香盐(盐的美称)海砂(食盐的别称)咸鹾(盐的别称)马思哥油(酥油的别名)八珍主人(酱的别称)百岁羹(切细的腌菜或酱菜的俗称)小耗(恶醋的别称)忌讳(醋的别称)苦酒(醋的别名)云华(茶的别称)云脚(茶的别称)云腴(茶的别称)水豹囊(茶的别称)仙芽(茶叶的美称)先春(茶的异名)冷面草(茶的异称)2/ 74灵草(茶的美称)苦口师(茶的别名)金叶(茶叶的美称)蔎(茶的别名)晚甘侯(茶的异名)森伯(茶的别名)瑞草魁(茶的美称)酪奴(茶的别名)酪苍头(茶的别名)槚(茶的别名)橄榄仙(茶的美称)玉芽(上品芽茶的美称)叶家春(叶家白的别称)金饼(茶叶饼的美称)吕宋烟(雪茄烟的别称)三酉(“酒”的隐语)天禄(酒的代称)五云浆(美酒的代称)太和汤(酒的别名)甘波(酒的别名)扫愁帚(酒的别名)欢伯(酒的别名)红友(酒的别称)含春王(酒的美称)狂药(酒的别称)君子觞(士大夫对酒的爱称) 钓诗钩(酒的别名)香蚁(酒的别名)般若汤(酒的别名)黄娇(酒的代称)甜娘(酒的异名)渌蚁(酒的别称)酥(酒的别名)销忧药(酒的戏称)福水(酒的别名)露(酒的代称)青田酒(美酒的代称)青州从事(美酒的代称)圣人(清酒的别称)玉友(白酒的别名)白烧(烧酒的俗称)汗酒(烧酒的别称)阿剌吉酒(亦省称“阿剌吉”、“阿剌酒”。
古代诗人别称大全
![古代诗人别称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ee35ed0fa8114431b90dd84a.png)
1、诗骨--陈子昂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被誉为诗骨。
2、诗杰--王勃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格,人称诗杰3、诗狂--贺知章秉性放达,自号四明狂客。
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诗狂。
4、诗家天子七绝圣手--王昌龄其七绝写的深情幽怨,音旨微茫,因而举为诗家天子。
5、诗仙--李白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浑奔放,色彩绚丽,语言清新自然,被誉为诗仙。
6、诗圣--杜甫其诗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
境界广阔,人称为诗圣。
7、诗囚--孟郊作诗苦心孤诣,惨淡经营,无好问,曾称之为诗囚。
8、诗奴--贾岛一生以作诗为命,好刻意苦吟,人称其为诗奴。
9、诗豪--刘禹锡其诗沉稳凝重,格调自然格律粗切,白居易赠他诗豪的美誉。
10、诗佛--王维这种称谓除了有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宗教倾向之外,也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代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11、诗魔--白居易白居易写诗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说: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
过份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
所以人称诗魔。
12、五言长城--刘长卿擅长五言诗,他的五言诗作是全部诗作的十分之七八,人称其为五言长城。
13、诗鬼--李贺其诗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璀璨多彩的鲜明形象,故称其为诗鬼。
14、杜紫薇--杜牧曾写过《紫薇花》咏物抒情,借花自誉,人称其为杜紫薇。
15、温八叉--温庭筠才思敏捷,每次入试,八叉手即成八韵,人称他为温八叉。
16、郑鹧鸪--郑谷以《鹧鸪诗》而闻名,故有郑鹧鸪之称。
17、崔鸳鸯--崔珏赋《鸳鸯诗》,别具一格,人称崔鸳鸯。
18、诗神--苏轼苏轼诗,挥洒自如,清新刚健,一帜独树,人称诗神。
历代中国的别称
![历代中国的别称](https://img.taocdn.com/s3/m/77cc821d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43.png)
历代中国的别称历代中国的别称中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那么从古自今中国的别称也有所不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历代中国的别称,欢迎大家阅读!中国的别称:九州,相传禹治水后,分中国为九州:冀、兖、青、徐、荆、阳、豫、梁、雍。
《淮南子地形》又载:古代中国设置九个州:神州、次州、戎州、州、冀州、台州、济州、薄州、阳州。
后来,九州泛指中国。
赤县神州,《史记孟子荀子列传》战国邹衍言:“中国名曰赤县神州。
”赤县,《诗北山传》:“中国名曰赤县。
赤县内,自有九州。
”《谷梁恒五年传》又载:“九州之内,名曰赤县。
”神州,《中华大字典》:“神州,中国之别称。
”始于战国后。
海内,《辞源》“四海”条注:古人以为中国四周皆是海,所以把中国叫作海内,外国叫海外。
华夏,《史记?夏本纪》:“禹封国号为夏。
”《左定十年传》:“夷不乱华。
”夏原为国号,华原为国名。
后称华夏为中国。
中夏,《后汉书》:“目中夏而布德,瞰四裔而抗棱。
”函夏,《汉书》:“以函夏之大汉兮,彼曾何足与比功。
”晋朝张景阳《七命》:“王猷四塞,函夏谧宁。
”九牧,《荀子》:“此其所以代殷王而受九牧也。
”又据《汉书?郊祀志》载:“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
九区,晋朝陆士衡《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九区克咸,燕歌以咏。
”九域,《汉书》:“《祭典》曰:‘共工氏伯九域’。
”据宋朝《九域图》、《九域志》,皆记全国各地的地理图志。
八州,《汉书?许皇后传》:“殊俗慕义、八州怀德。
”相传,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夏朝。
古时候,黄河流域一带的先民自称“华夏”,或简称“华”、“夏”。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47年):“楚失华夏”。
唐孔颖达疏:“华夏为中国也”。
从字义上来讲,“华”字有美丽的含义,“夏”字有盛大的.意义,连起来的确是个美好的词。
“华夏”所指即为中原诸侯,也是汉族前身的称谓,所以“华夏”至今仍为中国的别称。
中国”的别名,除上述的“华夏”外,还有“中华”、“九州”、“四海”、“神州”等称呼。
中国文化中的别称大全
![中国文化中的别称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7bc9d7e3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74.png)
中国⽂化中的别称⼤全中国⽂化中的别称⼤全⼀讲⽉令:⼀⽉:正⽉,孟春,初春,早春,上春,端春,端⽉,征⽉,初⽉,泰⽉,杨⽉,寅⽉,孟阳,春阳,初阳,⾸阳,新正,⽉正,开岁,献岁,芳岁,华岁,岁岁。
⼆⽉:仲春,中春,甜春,正春,仲阳,如⽉,杏⽉,丽⽉,令⽉,卯⽉,花朝,⽵秋。
三⽉:季春,暮春,晚春,末春,嘉⽉,蚕⽉,花⽉,桃⽉,桃浪。
四⽉:初夏,⾸夏,孟夏,维夏,槐夏,仲⽉,梅⽉,阴⽉,乏⽉,麦⽉,余⽉,巳⽉,槐⽉,清和⽉,中吕,麦候,麦秋。
五⽉:仲夏,中夏,榴⽉,蒲⽉,午⽉,皋⽉,天中,端阳。
六⽉:季夏,晚夏,暮夏,暑⽉,季⽉,荷⽉,伏⽉。
七⽉:⾸秋,早秋,新秋,初秋,孟秋,上秋,兰秋,申⽉,兰⽉,巧⽉,相⽉,霜⽉。
⼋⽉:仲秋,正秋,桂⽉,壮⽉,⾣⽉,获⽉,仲商,南吕。
九⽉:暮秋,晚秋,季秋,凉秋,菊⽉,戌⽉,⽞⽉,秋⽩,霜序,暮商,季商。
⼗⽉:初冬,孟冬,上冬,开冬,吉⽉,良⽉,坤⽉,阳⽉,⼩阳春,亥⽉,应钟。
⼗⼀⽉:仲冬,中冬,⼦⽉,辜⽉,龙潜⽉,葭⽉,畅⽉,黄钟。
⼗⼆⽉:严冬,季冬,残冬,末冬,暮冬,穷冬,腊冬,严⽉,腊⽉,冰⽉,⼤吕。
⼆讲季令:⼀年四季,⼀季三个⽉,常⽤孟、仲、季来称呼。
如:孟春、仲春、季春。
春:阳春,三春,九春,芳春,青春,艳阳,阳中。
夏:朱夏,三夏,九夏,朱明,昊天。
秋:⾦秋,素秋,三秋,九秋,素商,⾼商,⾦天。
冬:寒冬,三冬,九冬,安宁。
三讲节令:正⽉初⼀:正朝,三朝,元春,元旦,元⽇,⽆朔,元正,元春。
初七:⼈⽈。
正⽉⼗五:元宵,元⼣,元夜,上元,灯节。
⼆⽉初⼀:中和⽇。
三⽉初三:重三,上巳,三巳,上除,令节。
四⽉初⼋:浴佛⽇。
⼗九⽇:浣花⽇。
五⽉初五:端午节,蒲节,午⽇。
六⽉初六:天贶节。
七⽉初七:七⼣,星节,乞巧节。
⼗五:中元。
⼋⽉⼗五:中秋节,仲秋节。
九⽉初九:重阳节,菊花节,重九。
⼗⽉⼗五:下元。
⼗⼆⽉三⼗:除⼣,守岁。
第四年花果婚第五年⽊婚第六年糖婚第七年⽑婚第⼋年铜婚第九年陶婚第⼗年锡婚第⼗⼀年钢婚第⼗⼆年丝婚第⼗三年花边婚第⼗四年象⽛婚第⼗五年⽔晶婚第⼆⼗年磁婚第⼆⼗五年银婚第三⼗年珍珠婚第三⼗五年珊瑚婚第四⼗年红宝⽯婚第四⼗五年青⽟婚第五⼗年⾦婚第五⼗五年绿宝⽯婚第六⼗年⽩⾦婚五讲年龄:孩提幼⼉时期总⾓童年时期及笄⼥⼦15岁弱冠男⼦20岁花信⼥⼦24岁⽽⽴30岁不惑40岁知命50岁花甲60岁耄耄80-90岁期颐100岁六讲时⾠:⼀昼夜分⼗⼆个时⾠,⽤⼗⼆地⽀表⽰,其“别称”分别为:⼦时——“夜半”、丑时——“鸡鸣”、寅时——“平旦”、卯时——“⽇初”、⾠时——“⾷时”、巳时——“隅中”、午时——“⽇中”、未时——“⽇映”、申时——“哺时”、⾣时——“⽇⼊”、戌时——“黄昏”、亥时——“⼈定”。
这些冷门的古代别称,美入骨髓!
![这些冷门的古代别称,美入骨髓!](https://img.taocdn.com/s3/m/4bcfcb2e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4a.png)
这些冷门的古代别称,美入骨髓!碧落碧落,读音为bì luò,泛指天上的意思。
示例:唐·杨炯《和辅先入昊天观星瞻》:“碧落三乾外,黄图四海中。
”紫陌紫陌,读音zǐ mò,在古代时的原意是长安的大街,文人泛称京都郊野之路为紫陌。
现比喻虚幻的荣华。
示例:欧阳修《蝶恋花·翠苑红芳晴满目词》:“紫陌闲随金轣辘,马蹄踏遍春郊绿。
”翠微翠微,读音cuì wēi,代指青山。
示例:杜甫《十二月一日三首》:“即看燕子入山扉,岂有黄鹂历翠微。
”沧渊沧渊,读音cānɡ yuān,意思是指沧海;深潭。
示例: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一》:“九流分逝,北朝沧渊。
”苍灵苍灵,读音为cāng líng,意思是青帝,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五天帝之一,是位于东方的司春之神;春季。
示例:《周书·孝闵帝纪》:“上协苍灵之庆,下昭后祇之锡。
”朱律朱律,拼音是zhū lǜ,意思是夏季。
示例:唐·王勃《为人与蜀城父老书》:“方今白藏绍序,朱律谢期。
天高而林野疏,候肃而江山静。
”素律素律,读音sù lǜ,意思是秋令;秋季。
示例:韦庄《三用韵》:“素律初回驭,商飙暗触襟。
”玄英玄英,拼音是xuán yīng,意思是纯黑色或是冬天。
示例:唐·魏徵《道观内柏树赋》:“涉青阳不增其华,历玄英不减其翠。
”清瑶清瑶,读音为qīng yáo,指水。
示例:周紫芝《竹坡诗话》卷一:“清瑶谓水。
”天酒天酒,读音tiān jiǔ,意思是甘露。
示例:《神异经·西北荒经》:“西北海外,有人长二千里,……但日饮天酒五斗。
”张华云:“天酒,甘露也。
”青女青女,读音为qīng nǚ,青女是中国传说里掌管霜雪的仙女;借指霜雪。
示例:李商隐《霜月》:“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鹤轸鹤轸,拼音是hè zhěn,是琴的代称。
古代别称和雅称大全
![古代别称和雅称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38e60d21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7c.png)
古代别称和雅称大全
古代别称和雅称大全:
1. 皇帝:陛下、圣上、天子、万岁爷、东方朔
2. 女王:女皇、王妃、皇后、娘娘、神仙
3. 王子:太子、王爷、皇子、公子、贵公子
4. 公主:公主殿下、王妃、娘娘、仙女、贵妃
5. 太监:公公、内监、太监、红人、宦官
6. 官员:大人、令公、官爷、官家、府上人
7. 士兵:战士、勇士、将军、军人、勇士
8. 贵族:贵族、大人、王族、公族、爵士
9. 商人:商人、商贾、商家、商户、富商
10. 手工艺人:工匠、匠人、工人、手艺人、技师
11. 女子:小姐、姑娘、仙女、美人、贤妻
12. 男子:公子、少爷、公子哥、少爷哥、风流才子
13. 婴儿:小宝宝、宝贝、娃娃、小主、小可爱
14. 动物:兽、走兽、猛兽、野兽、百兽之王
15. 自然:大自然、自然界、天地、天地之灵、大地之母。
古代动物的别称
![古代动物的别称](https://img.taocdn.com/s3/m/50472008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73.png)
古代动物的别称
今天看到有一篇文章总结了一些古代动物别称,觉得很有意思,现列举如下:
猫:衔蝉,狸奴
麻雀:照夜
燕子:玄鸟
杜鹃:子规
喜鹊:九官
鸽子:飞奴
鹤:胎仙
鹅:舒雁
羊:吉品
蝉:齐女,螗蜩
马:光明
兔:扑握
狼:当路君
蛇:阿虺,长虫
狐狸:阿紫
老虎:於菟,大虫
狮子:狻猊
山羊:嵩山君
猴子:献桃
鹦鹉:陇客
蟋蟀:促织
蝴蝶:玉腰奴
蜜蜂:金翼使
蜗牛:篆愁君
蚯蚓:志高
蟾蜍:戚施
蝎子:主簿虫
鳄鱼:忽律
螃蟹:无肠公子
长颈鹿:麒麟
放屁虫:行夜
萤火虫:照夜清
古代对某些动物的昵称,古人真的是很讲究的。
而且我好像只知道杜鹃这个外号,是我之前学的古诗里看到的。
你呢?知道哪些动物的古代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