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数学基础》教案1

合集下载

《经济数学基础》 teaching_01_02

《经济数学基础》 teaching_01_02

1.2 极限的概念1.2.1 数列的极限1.数列无穷多个按一定规则排列的一串数,,,,,,321 n x x x x称作数列,简记作{}n x .(1) 1,21,31,41,…,n 1,… (2) 21,32,43,…,1+n n,…(3) 21,221-,321,421-,…,n n 2)1(1+-,…(4) 1,1-,1,1-,…,1)1(+-n ,…(5) 1-,2+,3-,4,…,n n )1(-,…(6) 0,1,0,21,0,31,0,41,…,n n1)1(+-,…(7) 3,213,323,433,…,n 14-,…定义1.8 对于数列{}n x ,如果当n 无限变大时,n x 趋于一个常数A , 则称当n 趋于无穷大时,数列{}n x 以A 为极限,记作A n x n =∞→lim 或)(∞→→n A x n ,亦称数列{}n x 收敛于A;如果数列{}n x 没有极限,就称{}n x 是发散的.1.2.2 函数的极限1.∞→x 时函数的极限定义1.9 如果当x 的绝对值无限增大时,函数)(x f 趋于一个常数A ,则称当∞→x 时函数)(x f 以A 为极限.记A x f x =∞→)(lim 或)()(∞→→x A x f .定义1.9′ 如果当0>x 且无限增大时,函数)(x f 趋于一个常数A ,则称当+∞→x 时函数)(x f 以A 为极限.记A x f x =+∞→)(lim 或)()(+∞→→x A x f .定义1.9″ 如果当0<x 且x 的绝对值无限增大时,函数)(x f 趋于一个常数A ,则称函数)(x f 当-∞→x 时以A 为极限.记作A x f x =-∞→)(lim 或)()(-∞→→x A x f .例1 求)211(lim x x +∞→.解 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当+∞→x 时,21x无限变小,函数值趋于1;-∞→x 时,函数值同样趋于1,所以有1)211(lim =+∞→x x . 例2 求x x 3lim -∞→.解 当-∞→x 时,03→x ,即03lim =-∞→x x . 2. 0x x →时函数的极限 例2)42(2)(--=x x x f )(x f 当2→x 时的变化情况定义1.10 设函数)(x f y =在点0x 的某个邻域(点0x 本身可以除外)内有定义,如果当x 趋于0x (但0x x ≠)时,函数)(x f 趋于一个常数A ,则称当x 趋于0x 时,)(x f 以A 为极.记作A x f x x =→)(lim 0或)()(0x x A x f →→,亦称当0x x →时,)(x f 的极限存在.否则称当0x x →时,)(x f 的极限不存在.例3 根据极限定义说明:(1) 0lim 0x x x x =→,(2)c c x x =→lim 0.解 (1)当自变量x 趋于0x 时,作为函数的x 也趋于0x ,于是依照定义有0lim 0x x x x =→.(2) 无论自变量取任何值, 函数都取相同的值c ,那么它当然趋于常数c ,所以c c x x =→lim 0.定义1.11 设函数)(x f y =在点0x 右侧的某个邻域(点0x 本身可以除外)内有定义,如果当0x x >趋于0x 时,函数)(x f 趋于一个常数A ,则称当x 趋于0x 时,)(x f 的右极限是A .记作A x f x x =+→)(lim 0或)()(0+→→x x A x f .设函数)(x f y =在点0x 左侧的某个邻域(点0x 本身可以除外)内有定义,如果当0x x <趋于0x 时,函数)(x f 趋于一个常数A ,则称当x 趋于0x 时,)(x f 的左极限是A .记作A x f x x =-→)(lim 0或)()(0-→→x x A x f .定理1.1 当0x x →时,)(x f 以A 为极限的充分必要条件是)(x f 在点0x 处左、 右极限存在且都等于A .即A x f x x x f x x A x f x x =+→=-→⇔=→)(lim 0)(lim 0)(lim 0. 例4 设⎩⎨⎧<≥+=.1,3,1,2)(x x x x x f 试判断)(lim 1x f x →是否存在.解 先分别求)(x f 当1→x 时的左、右极限:33lim 1)(lim 1=-→=-→x x x f x ,3)2(lim 1)(lim 1=++→=+→x x x f x ,左、右极限各自存在且相等,所以)(lim 1x f x →存在,且3)(lim 1=→x f x .例5 判断x x 1e lim 0→是否存在.解 当+→0x 时,+∞→x 1,∞→x 1e ,即∞=+→x x 1e lim 0;当-→0x 时,-∞→x 1,故0e 1→x ,即01elim 0=-→x x .左极限存在,而右极限不存在,由充分必要条件可知x x 1e lim 0→不存在.。

《经济数学基础》课件第1章

《经济数学基础》课件第1章

表 1-1
存期 年利率%
三个月 2.60
六个月 2.80
一年 3.0
二年 3.75
三年 4.25
五年 4.75
4. 某城市电话局规定的市话收费标准如下:当月所打电话 次数不超过30次时,只收月租费10元,超过30次时,每次加 收0.20元, 则电话费y和用户当月所打电话次数x的关系可表 示如下:
10,
x 30,
y 10 0.20(x 30), x 30.
像这种在自变量的不同取值范围内,函数关系用不同的 式子来表示的函数,通常称为分段函数.分段函数是微积分中 常见的一种函数.例如,符号函数(如图1-4所示)可以表示成
1, x 0
sgn
x
0,
x0
1, x 0
注 (1) 分段函数是用几个不同解析式表示一个函数,而
(2) 图像法: 把函数关系用平面上的点集反映出来,一般 情况下,它是一条平面曲线.如图1-3所示的是气象站的自动 温度记录仪所记录的某地当天的气温变化曲线,该曲线将气 温T与时间x的函数关系清晰直观地表示出来,如x=12时, T=10℃.
图 1-3
(3) 表格法: 把变量间的函数关系通过表格形式反映出来. 如表1-1给出了2014年3月开始执行的中国银行的人民币定期 储蓄存期与年利率的函数关系.
复杂. 例如,企业的产品收入R是产量Q的函数,而产量Q又 是时间t的函数,于是时间t通过产量Q间接影响收入R,则收 入R构成时间t的函数,这种函数就是复合函数.
定义1.11 设函数y=f(u)、u=φ(x),如果u=φ(x)的值域或 其部分包含在y=f(u)的定义域中,则y通过中间变量u构成x的 函数,称为x的复合函数,记作
例2 设f(x+1)=x2-3x,求f(x).

经济数学基础教案

经济数学基础教案

经济数学基础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经济数学的基本概念与方法;2.了解利润、成本、需求、供给等经济概念的数学表示方法;3.能够运用经济数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经济问题。

教学内容:1.经济数学的基本概念-利润、成本、需求、供给等经济概念的定义与数学表示方法;-边际利润、边际成本、边际需求、边际供给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2.利润最大化与成本最小化问题-利润最大化与成本最小化的数学表达;-利润最大化与成本最小化的条件与方法;-通过示例演示利润最大化与成本最小化问题的求解过程。

3.需求与供给的相互关系-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定义与数学表达;-市场均衡点的数学求解;-外部因素对需求与供给曲线的影响。

教学方法:1.讲授:由教师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经济数学的基本概念、利润最大化与成本最小化问题以及需求与供给的相互关系的知识。

2.案例分析:教师提供一些实际经济问题的案例,让学生通过运用经济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3.练习与讨论:教师布置相关的练习题,鼓励学生利用经济数学的方法进行求解,并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解答疑惑。

教学过程:一、引入(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或举例等方式引入经济数学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二、讲授经济数学的基本概念(20分钟)教师以PPT为辅助,讲解利润、成本、需求、供给等经济概念的定义与数学表示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经济数学的基本概念。

三、利润最大化与成本最小化问题(30分钟)1.利润最大化与成本最小化的数学表达。

2.利润最大化与成本最小化的条件与方法。

3.示范案例分析与讲解。

四、需求与供给的相互关系(30分钟)1.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定义与数学表达。

2.市场均衡点的数学求解。

3.外部因素对需求与供给曲线的影响。

4.示例演示与练习讨论。

五、总结与反思(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回想、分析所学知识在实际经济中的应用。

教具准备:1.PPT课件;2.案例分析材料;3.练习题及答案。

教学评估:1.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学生利用经济数学的方法进行求解。

经济数学基础教学导案

经济数学基础教学导案

备课教案备课教案备课教案备课教案备课教案备课教案举例说明:x →1时,函数无限接近于多少? 观察:当:x →1时,f(x)=x+1,无限接近2当:x →1时,g(x)=112--x x ,无限接近2f(x)在x=1有定义,g(x)在x=1处无定义定义 1 如果当x → x 0时,函数)(x f 无限趋近于一个确定的常数A , 则称A 为函数)(x f 当 x → x 0时的极限,记作0lim x x →f(x)=A 或 A x f →)((当 x →x 0时).此时也称)(lim 0x f x x →存在。

如果当x → x 0时, 函数)(x f 不趋近于任何一个确定的常数,则称)(lim 0x f x x →不存在。

如 : 2)1(lim 1=+→x x ,又如1lim →x 112--x x = 2注意 : f(x)=112--x x 在处无定义, 但当时,函数f(x)=112--x x 无限趋近于一个确定的常数2,所以1lim →x 112--x x =2。

结论:函数)(x f 当 x → x 0时的极限是否存在,与)(x f 在点0x 处是否有定义无关.如上举例f(x)=112--x x 在处无定义, 但 1lim →x 112--x x = 2.定义2 右极限 当x →x 0+,有A x f x x =+→)(lim 0定义3 左极限 当x →x 0-,有A x f x x =-→)(lim 0函数的左极限和右极限统称为函数的单侧极限。

定理1 [极限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函数 )(x f 当0x x →时的极限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是,)(x f 当0x x →时的左右极限都存在并且相等.即 ⇔=→A x f x x )(lim 0=-→)(lim 0x f x x A x f x x =+→)(lim 0注:求分段函数的极限的方法就是计算它在指定点的左极限和右极限是否存在并且是否相等。

例如:判断下列函数在指定点的是否存在极限,逆命题也成立。

经济数学基础电子教案

经济数学基础电子教案

经济数学基础电子教案第一章函数主要内容及数学目的1.理解函数概念、了解函数的两要要素–定义域和对应关系,会判断两函数是否相同.2.掌握求函数定义域的方法,会求函数值,会确定函数的值域.3.了解函数的属性,掌握函数奇偶性的判断,知道它的几何特点.4.了解复合函数概念,会对复合函数进行分解,知道初等函数的概念.5.知道初等函数的概念,理解常数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三角函数.6.了解需求、供给、成本、平均成本、收入和利润等经济分析中常见的函数.7.回列简单应用问题的函数关系式.本章重点: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奇偶性,几类基本初等函数.第二章一元函数微分学主要内容及数学目的.1.知道极限概念,知道极限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2.了解无穷小量概念,无穷小量于无穷大量的关系,知道无穷小量的性质,如有界变量乘无穷小量仍为无穷小量.3.掌握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掌握两个重要极限,掌握求极限的一般方法。

4.了解函数在一定连续的概念,知道左连续和右连续的概念。

知道函数在一点间断的概念,会求函数的间断点。

5.理解导数定义,会求曲线的切线。

知道可导与连续的关系。

6.熟练掌握导数基本公式、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复合函数求导数法则,掌握求简单隐函数的导数。

7.了解微分概念,会求函数的微分。

8.知道高阶导数概念,会求函数的二阶导数。

本章重点:导数概念,极限,导数和微分的计算。

第三章导数的应用主要内容及数学目的:1.掌握函数单调性的判别方法,会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2.了解函数极值的概念,知道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掌握极值点的判别方法。

知道函数的极值点与驻点的区别与联系,会求函数的极值。

3.了解边际概念和需求价格弹性概念,掌握求边际函数的方法,会求需求弹性。

4.熟练掌握经济分析中的平均成本最底,收入最大和利润最大和利润最大等应用的解法,会求简单的几何问题的最大(小)问题。

本章重点:函数的极值及其应用—最值问题。

第四章一元函数积分学主要内容及数学目的:1.理解原函数与不定积分概念,会求当曲线的切线斜率以知时,满足一定条件的曲线方程,知道不定积分与导数(微分)之间的关系。

经济数学基础下教案

经济数学基础下教案

经济数学基础下教案教案标题:经济数学基础下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经济学中的数学概念和方法,为学生在经济领域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基础。

2. 培养学生解决经济问题的数学思维和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经济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经济学中的数学概念和方法介绍:a. 数学模型在经济学中的应用b. 利润、成本、收入等经济指标的数学表达c. 经济曲线的数学表达和分析d. 经济方程的建立和求解e. 经济学中的最优化问题及其数学求解方法2. 数学工具在经济学中的应用:a. 微积分在经济学中的应用b. 线性代数在经济学中的应用c. 概率论与统计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教学步骤:第一课:经济学中的数学概念和方法介绍1. 引入经济学中的数学概念和方法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 介绍数学模型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并举例说明。

3. 解释利润、成本、收入等经济指标的数学表达,并进行实际案例分析。

4. 分析经济曲线的数学表达和分析方法,并进行实例演练。

5. 讲解经济方程的建立和求解方法,并进行实例讲解。

第二课:数学工具在经济学中的应用1. 介绍微积分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并讲解相关概念和方法。

2. 讲解线性代数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并进行实例演练。

3. 介绍概率论与统计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并进行实际案例分析。

第三课:经济学中的最优化问题及其数学求解方法1. 引入经济学中的最优化问题的概念和意义。

2. 讲解最优化问题的数学建模方法,并进行实例分析。

3. 介绍最优化问题的数学求解方法,如微积分中的极值求解方法等。

教学评估:1. 课堂小测,检验学生对经济数学基础概念的理解。

2. 经济案例分析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数学工具解决实际经济问题。

3.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经济数学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掌握情况。

教学资源:1. 经济学教材和参考书籍2. 数学教材和参考书籍3. 经济案例和实例分析材料4. 多媒体教学工具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经济数学基础知识,并能够运用数学工具解决实际经济问题。

经济数学基础第五版电子教案

经济数学基础第五版电子教案

经济数学基础第五版电子教案一、教材简介《经济数学基础第五版》是经济学类专业本科教材,主要介绍经济学中与数学有关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本教材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经济学中必要的数学知识和技巧,为他们后续学习经济学其他课程以及进行经济研究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二、教学目标•了解经济学中的数学概念和方法;•掌握常见的经济数学模型,并能灵活运用;•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提供继续深入学习经济学的基础。

三、课程内容第一章:简介1.经济学与数学的关系2.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方向3.经济数学模型的概念与分类第二章:微分学基础1.函数与图像2.极限与连续3.微分与导数4.高阶导数与凹凸性5.最值与导数应用第三章:积分学基础1.不定积分与定积分2.反常积分3.积分的应用和计算4.微分方程简介第四章:线性代数与矩阵运算1.向量与矩阵2.线性方程组的解法3.线性方程组的应用第五章:微分方程1.微分方程基本概念2.一阶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3.高阶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第六章:优化理论1.函数的极值与最值2.线性规划问题3.非线性规划问题第七章:概率与统计基础1.概率与条件概率2.随机变量与概率分布3.统计量与抽样分布4.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5.相关与回归分析四、课程设计与实施本课程采用课堂授课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每章课程安排2-3个课时的理论授课时间,以便学生对数学概念和理论有更深入的理解。

在理论授课之后,安排相应的实践课时,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巧。

教学过程将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 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经济问题相结合,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利用案例和实例,让学生了解经济学中各种数学模型的应用场景,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3. 注重学生的互动参与,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问和讨论,促进思维的碰撞和交流; 4. 定期组织小测验和作业,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对学生进行反馈和指导。

经济数学基础教案设计

经济数学基础教案设计

实用文档备课教案备课教案例如:0x yxy e+-=有的隐函数可以转化成显函数,由隐函数转化成显函数的过程叫做隐函数的显化。

二、函数的几种特性: 1、函数的有界性设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D , 数集X ⊂D . 如果存在数K 1, 使对任一x ∈X , 有f (x )≤K 1, 则称函数f (x )在X 上有上界, 而称K 1为函数f (x )在X 上的一个上界. 图形特点是y =f (x )的图形在直线y =K 1的下方.如果存在数K 2, 使对任一x ∈X , 有f (x )≥ K 2, 则称函数f (x )在X 上有下界, 而称K 2为函数f (x )在X 上的一个下界. 图形特点是, 函数y =f (x )的图形在直线y =K 2的上方.如果存在正数M , 使对任一x ∈X , 有| f (x ) |≤M , 则称函数f (x )在X 上有界; 如果这样的M 不存在, 则称函数f (x )在X 上无界. 图形特点是, 函数y =f (x )的图形在直线y = -M 和y = M 的之间.函数f (x )无界, 就是说对任何M , 总存在x 1∈X , 使| f (x ) | > M . 例如(1)f (x )=sin x 在(-∞, +∞)上是有界的: |sin x |≤1.(2)函数xx f 1)(=在开区间(0, 1)是无上界的. 或者说它在(0, 1)有下界, 无上界.这是因为, 对于任一M >1, 总有x 1:1101<<<Mx , 使M x x f >=111)(,所以函数无上界.函数xx f 1)(=在(1, 2)是有界的.2、函数的单调性 设函数y = f (x )的定义域为D , 区间I ⊂D . 如果对于区间I 上任意两点x 1及x 2, 当x 1<x 2时, 恒有f (x 1)< f (x 2), 则称函数f (x )在区间I 上是单调增加的.如果对于区间I 上任意两点x 1及x 2, 当x 1<x 2时, 恒有 f (x 1)> f (x 2), 则称函数f (x )在区间I 上是单调减少的.单调增加和单调减少的函数统称为单调函数. 函数单调性举例:函数y = x 2在区间(-∞, 0]上是单调增加的, 在区间[0, +∞)上是单调减少的, 在(-∞, +∞)上不是单调的. 3、函数的奇偶性设函数f (x )的定义域D 关于原点对称(即若x ∈D , 则-x ∈D ). 如果对于任一x ∈D , 有f (-x ) = f (x ), 则称f (x )为偶函数. 如果对于任一x ∈D , 有f (-x ) = -f (x ), 则称f (x )为奇函数.备课教案备课教案备课教案备课教案规定:01 x 从x 0的左右两侧无限接近于x 0,记x →x 002 x 从x 0的左两侧无限接近于x 0,记x →x 0-03 x 从x 0的右两侧无限接近于x 0,记x →x 0+04 x 无限增大时,用记号x →+∞05 x 无限减小时,用记号x →—∞ 06 x 无限增大时,用记号x →∞(2)点x 的δ邻域N(x ,δ)=(x —δ,x+δ),其中很小的正数,X 的去心δ邻域N(xˆ,δ)=),(),(0000δδ+-x x x x Y . 1、 x →x 0时函数的极限举例说明:x →1时,函数无限接近于多少?观察:当:x →1时,f(x)=x+1,无限接近2当:x →1时,g(x)=112--x x ,无限接近2f(x)在x=1有定义,g(x)在x=1处无定义定义 1 如果当x → x 0时,函数)(x f 无限趋近于一个确定的常数A , 则称A 为函数)(x f 当 x → x 0时的极限,记作0lim x x →f(x)=A 或 A x f →)((当 x →x 0时).此时也称)(lim 0x f x x →存在。

《经济数学》课时教案1-16[16页]

《经济数学》课时教案1-16[16页]
教学反馈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数学》教案
序号:01-07
授课时间
授课时数
2
授课地点
5404
授课题目
2.5投资评估与决策
授课班级
17会计
教学目的与
教学要求
1.理解贴现、贴现率、现值等概念
2.掌握和分析金融计算问题的思维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贴现、贴现率、现值等概念
难点:掌握和分析金融计算问题的思维方法
3.教师讲解定理4.4.1
4.教师讲解定积分的性质
5.教师讲例4.4.3
参考资料
课后作业
与思考题
习题4.4
第1、2、3、5题
教学反馈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数学》教案
序号:01-16
授课时间
授课时数
2
授课地点
5404
授课题目
4.5定积分的应用
授课班级
17会计
教学目的与
教学要求
1.理解和掌握定积分在多种应用
重点:需求与供给函数的形式与特点
难点:税收对供求函数产生的影响
教学方法
1讲授法,2练习法
主要内容
1.需求与供给的特点
讨论两个函数表达式的区别
均衡需求与均衡价格
2.理解影响需求与供给的市场因素
替代品,互补品,
低档品、正常品
3.税收对供求函数的影响
通过例题讲解税收对供求函数和市场的影响
讲解例1.2.2
学生自读例1.2.3
教学反馈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数学》教案
序号:01-05
授课时间
授课时数
2
授课地点
5404
授课题目

《经济数学基础》网上教学整体设计方案

《经济数学基础》网上教学整体设计方案

《经济数学基础》网上教学整体设计方案一、课程性质和内容特点《经济数学基础》是广播电视大学高等教育经济管理学科各专业的必修基础课,是教育部指定的经济管理学科核心课程之一,是经济中应用的数学,是经济学与数学相互交叉的一个新的学科。

经济工作中的计划、预测、优化、评估、组织、控制、决策等问题,都需要数学及其分支学科进行分析研究、计算求解。

利用计算机技术,数学能成功地解决各类静态的和动态的、线性的和非线性的经济问题。

《经济数学基础》是一门比较抽象、理论性较强、内容涵盖面较广的基础课程,主要包括微积分、概率论、矩阵代数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微积分、概率论、矩阵代数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处理经济问题的初步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已建教学媒体的情况本课程在1998年即投入使用了多种媒体一体化教材。

这套教材在众多著名数学和经济学专家以及远程教育设计专家的直接参与下,按照学生业余自主学习的需要,设计编制了以下媒体:主要媒体文字主教材——经济数学基础强化媒体录像教材——经济数学基础36讲导学VCD――经济数学基础学习指南其它媒体CAI课件——跟我学经济数学速查卡——经济数学基础速查卡这些媒体的选择与设计,都是按照它们各自的教学功能,根据“经济数学基础”课程的特点精心安排、一体化设计的,力求做到“有机、有效;合理、合一”,即主要媒体与强化媒体有机配合,其它媒体有效补充,版式设计与编制工艺合理,学习方法指导与教学内容辅导合一,充分发挥各教学媒体的作用。

这套教材使用至今已经第四年了,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也扩展到网上,以上相对静态的实物媒体教材已不能完全适应远程开放学习者在职业余、自学为主特征的学习需要,他们急需网上多媒体、可交互、动态的教学资源。

《经济数学基础》教学说课设计

《经济数学基础》教学说课设计

精心整理《经济数学基础》课程说课稿各位专家: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经济数学基础》课程说课。

我将从基础课程体系设计,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模式和方法设计,教学条件设计,特色与创新点五个方面向专家汇报。

一、基础课程体系设计课了2.以专二、课程内容设计(此部分我将从课程内容设计的选择、组织、形式三方面进行汇报)基于以上的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追求以下三个目标:模块化的教学内容;立体化的学习资源;多样化的学习环境。

1、课程内容设计的选择模块化的教学内容有9块:函数与极限、导数与微分、导数的应用,不定积分、定积分、矩阵、概率论初步、数理统计初步、数学实验。

这些内容的选取依据为:从专业中来,到专业中去。

例如,讲导数的概念和计算是因为专业课中的“边际”和“弹性”都与导数有关,讲不定积分是因为定积分的计算以不定积分的计算为基础,而定积分在经济中可以解决由边际求经济函数在某一区间上的总值问题。

根据专业课需求调研矩阵的计算、概率计算、求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样本均值、样本方差、回归方程是专业课所必须的基础,因此将这些内容选为教学内容。

◆◆教学论建议——给出了引导问题,强化“学用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案结构:学习任务描述、学习过程描述、教学实施方案。

解决的办法:;在讲解计算时,采取“精讲多练、边讲边练边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在讲数学应用时,多找与专业课内容或实际生活相关的习题,让学生感觉数学生动、实用。

争取大部分学生掌握这些重点内容。

三、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两方面阐述)(一)“学用结合”的教学模式设计第一步,提出专业问题;第二步,联系数学知识;第三步,讲授数学方法;第四步,解决专业问题。

(二)、教学方法(根据课程特点及学生认知水平,主要有“基于问题”的教学法和“基于案例”的教学法。

)1.问题驱动法:在讲解比较抽象的概念时,采用引导发现法及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此法适用场合为:知识应用的教学。

《经济数学基础》说课

《经济数学基础》说课

重点、难点解析及拓展
重点
微积分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如边际分析、弹性分析等;线性代数在解决经济问题中的建模方法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在风险评估和决策中的应用。
难点
微积分中极限的求解技巧;线性代数中矩阵的运算和性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概率分布的理解 和应用。
拓展
引入相关数学软件(如MATLAB、Excel等)进行数值计算和模拟分析,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
素质目标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课程定位
经济数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 核心基础课程,旨在为学生打
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教材选用及理由
选用教材
《经济数学基础》(第二版),该教材系统介绍了经济数 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内容全面、难易适中。
辅助教材
《经济数学应用与提高》,该教材提供了大量经济数学的 应用案例和习题,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经济数学的理解和应 用。
设定预习目标
明确预习的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预习。
鼓励自主思考
通过提问、留白等方式,引导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自主 思考,发现问题。
课中互动讨论技巧
创设问题情境
01
结合经济实际案例,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
究欲望。
鼓励小组合作
02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
作业完成情况
检查学生作业是否按时完成,作业质量是否达到 要求。
阶段性测试
通过小测验、课堂练习等方式,了解学生对阶段 性知识的掌握情况。
期末考试内容及形式
考试内容
涵盖本课程所有章节的知识点,重点 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的 理解和应用能力。
考试形式

经济数学基础教案

经济数学基础教案
y x 对称。
-7-
例如,函数 y 3x 2与函数 y x 2 互为反函数,其图形如图 1.1 所示,关于直线 y x
3 对称.
函数 y 2x 与函数 y log 2 x 互为反函数,它们的图形在同一坐标系中是关于直线
y x 对称的.如图 1.2 所示.
y y 3x 2 y x
今后凡不特别说明,函数 y f (x) 的反函数都是这种改写过的 y f 1 (x), x Z 形式. 函数 y f (x), x D 与 y f 1 (x), x Z 互为反函数,它们的定义域与值域互换.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下, y f (x), x D 与 y f 1 (x), x Z 互为反函数的图形关于直线
y y 2x y x
-2 0 1 -2
y x2 3
x
1 01
y log 2 x
x
图 1.1
图 1.2
定理1.1(反函数存在定理) 单调函数必有反函数,且单调增加(减少)的函数的反函 数也是单调增加(减少)的.
点名、组织课堂纪律
二、复习引入 同学们就以前学过的函数的知识谈谈自己对函数的理解。
三、讲授新课 一、函数的概念: 1、 函数的定义:
1) Def:设 x 和 y 是两个变量,D 是给定的非空数集。若对于每一个数 xD,按照某一 确定的对应法则 f,变量 y 总有唯一确定的数值与之对应,则称 y 是 x 的函数,记作 yf(x), xD。
0,


(2)在偶次方根中,被开方式必须大于等于零,所以 9 x2 0 ,解得 3 x 3即定义
域为 3, 3
(3)在对数式中,真数必须大于零,所以

经济数学教案基础课版_9211

经济数学教案基础课版_9211

教案(2013/2014 学年第 1 学期)系部:基础公共课程部教研室:数学教研组教师姓名:课程名称:经济数学课程种类:公共基础课学分:2专业班级:普专商务 13-1 、普专会计13-7计划课时:28学习课题经济中常用的函数包括章节第一章第一节讲课地址一般教室教课方法解说法课时21. 理解函数的看法;2.掌握函数的五种基天性质;3.理学习目标解反函数,基本初等函数,复合函数,初等函数的概念。

学习要点要点:函数的看法,会求函数的定义域。

及难点难点:函数的看法,定义域的求法。

学生学习高中起点,有较好的基础,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基础教课资源教材参照资料知识点:第一节:函数与初等函数一、函数与反函数:1函数的定义2函数的两个因素3函数的记号4函数的表示法二、函数的几种特征:1有界性2单一性3奇偶性4周期性三、反函数四,复合函数五.初等函数,几种基本的初等函数教课方案、组织实行、时间安排:第一介绍什么是高等数学?怎样学习高等数学?5 分钟1.认识高等数学的重要性 , 培育浓重的学习兴趣 .初等数学 --- 研究对象为常量 ,以静止看法研究问题 .高等数学 --- 研究对象为变量 ,运动和辩证法进入了数学.数学中的转折点是笛卡儿的变数 .有了变数 , 运动进入了数学 ,有了变数,辩证法进入了数学 ,有了变数 , 微分和积分也就马上成为必需的了 ,而它们也就马上产生 .笛卡儿(1596 ~1650)法国哲学家 , 数学家 , 物理学家 ,他是分析几何奠定人之一 .1637 年他发布的《几何学》论文剖析了几何学与代数学的优弊端 ,从而提出了“此外一种包括这两门科学的长处而防止其弊端的方法”, 把几何问题化成代数问题 ,给出了几何问题的一致作图法 ,从而提出认识析几何学的主要思想和方法 , 恩格斯把它称为数学中的转折点 .2.学数学最好的方式是做数学 .第一节:函数的看法一、回想复习有关对应的知识,(师生共同达成)20分钟1. 介绍函数的看法;2、函数的两个因素(1 )对应规律(2 )定义域 ,解说例题 P23、函数的记号4、函数的表示法解说例题 P3二、函数的几种特征40分钟解说例题 P4三、反函数看法的解说10分钟四、作业评讲与部署 5 分钟教课反省学习课题初等函数包括章节第一章,第一节讲课地址一般教室教课方法解说法课时21、理解分段函数,基本初等函数的看法;2、掌握复合学习目标函数的看法; 3 、掌握初等函数的看法,能剖析复合函数的复合构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理解常量、变量以及函数概念,了解初等函数和分段函数的概念。

熟练掌握求函数的定义域、函数值的方法,掌握将复合函数分解成较简单函数的方法。

了解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三角函数的基本特征和简单性质。

了解极限、无穷小(大)量的有关概念,掌握求极限的常用方法。

了解函数连续性概念,会求函数的间断点。

理解导数概念,会求曲线的切线方程,熟练掌握导数基本公式和求导数的常用方法,会求简单的隐函数的导数。

知道微分概念,会求微分。

会求二阶导数。

[重难点]函数概念、导数概念和导数的计算 [教学内容]第一编 微分学 第1章 函数一、试着回答下列问题:问题1:在某过程中由两个变量,其中一个量x 变,另一个量y 也变,那么变量y 是变量x 的函数,此话对吗?问题2:一个函数可以由哪些要素唯一确定?问题3:函数的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中的任意两个因素,是否可将函数唯一确定呢? 问题4:如果y 是x 的函数y=f(x),是否y 与x 之间的关系只能用一个解析式子表示? 答:问题1:不对。

根据函数定义,变量x 变,变量y 也变,并没有说明y 是如何随x 的变化而变化,也没有说明每给x 一个值,就有唯一的y 值与之对应,因此还不能说y 是x 的函数。

问题2:任一函数,都可由其定义域D 和对应关系f 这两个要素确定。

有的教材讲,确定函数有三个要素: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实际上,只要定义域和对应关系确定了,值域也就随之确定了。

问题3:不一定。

例如y=sinx 与y=cosx ,它们的定义域相同,值域也相同,但对应关系不同,它们不是同一个函数。

问题4:不一定。

表示函数的方法有:公式法、图示法和列表法。

即使对于公式法,也不一定必须用一个解析式表示,如分段函数:包含了两个式子,但分段函数仍是一个函数。

二、主要内容归纳: (一)、函数概念1、 常量与变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保持同一确定数值的量,称为常量。

而能取不同数值的量,称为变量。

注意:常量与变量是相对的,条件改变时,可以相互转化。

2、函数定义: y=f(x)其中x 叫做自变量,y 叫做因变量,x 的变域D 称为函数的定义域。

用图示说明如下:Y D( y 的变化范围)(x 的变化范围) 函数的实质是两个变量(x 与y )及其对应规则f() (二)、初等函数⎪⎩⎪⎨⎧≤<-<<-+=4x 2 ,921 ,1222x x x y微积分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初等函数,但初等函数是由基本初等函数构成的。

1、 基本初等函数常数函数 y=C (C 是常数)幂函数 y=x a(a 为实数)指数函数 y=a x(a>0,a ≠1)对数函数 y=log a x(a>0,a ≠1) 三角函数 y=sinx , y=cosx y=tanx , y=ctgx 2、 复合函数y=f(u),u=φ(x)且u=φ(x)的值域是y=f(u)的定义域的子集,则y 是x 的复合函数: y=f[φ(x)].其各量的关系图示如下:3、 初等函数初等函数是由基本初等函数经过有限次的四则运算及有限次的复合所构成的函数。

注意:要掌握好将一个初等函数分解成较简单函数,其步骤是自外层向内层逐层分解,切忌漏层。

4、 常见函数的定义域的基本求法求一元函数y=f(x)的定义域D ,即是求使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x 的变化范围。

常见解析式的定义域求法有: (1)、分母不能为零; (2)、偶次根号下非负; (3)、对数式中的真数恒为正; (4)、分段函数的定义域应取各分段区间定义域的并集。

5、 对应规则f()从以上分析,对应规则f()往往表现为各种运算,已知f() 求f(a),只须用a 取代x ,代入对应规则运算即成。

但应注意分段函数不同区间有不同的对应规则。

(三)、函数的奇、偶性判断函数y=f(x)的奇、偶性常见有以下方法: (1)、定义法:即在对称区间上若满足f(-x)=f(x) ,则y=f(x)为偶函数,若满足f(-x) = -f(x) ,则y=f(x)为奇函数,否则y=f(x)为非奇非偶函数。

则:(2)、符合法:记偶为②,记奇为①,则有: ②×②=②,②÷②=② ①×①=②,①÷①=② ②×①=①,②÷①=① 即“同号”相乘除为②,“异号” 相乘除为①。

记住这些常见函数的奇、偶性,用符合法可以判断很多函数的奇、偶性。

(3)、图象法:奇函数关于原点对称 偶函数关于y 轴对称图象法即利用奇函数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关于y 轴对称来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四)、经济中常用的函数1、需求函数:q d =q(p), q d ——需求量,p ——价格2、供给函数:q s =q(p), q s ——需求量,p ——价格3、总成本函数:C(x)=C 1+C 2(x), q ——产量 C 1为固定成本,C 2(x)为变动成本4、收入函数:R(q)=q.p(q), q ——销售量,p ——价格 6、 利润函数:L (q )=R(q) -C(q) 三、重点、难点:重点:1、函数y=f(x)的两要素;2、 函数的奇偶性;3、 基本初等函数;4、 经济中常用的函数。

难点:经济中常用的函数。

四、实例分析:例1、 求下列函数定义域(1)、分析:应同时要求分母≠0,偶次根号下非负,于是xx解:要使函数有意义,必须使:(2)、分析:要求分母≠0且对数真数>0、偶次根号下非负,于是 解:要使函数有意义,必须使:对照练习1、求下列函数定义域:例2、求分段函数的定义域:分析:分段函数的定义域应是各段定义域的并集对照练习2、求分段函数的定义域:例3、 函数f(x)的定义域是[1,2],求函数f(x+1)的定义域。

分析:已知f(x)的定义域为[1,2], ∴ 有f(x+1)的定义域要求1≤x+1≤2, 即0≤x ≤1,即f(x+1)的定义域为D=[0,1]对照练习3、函数f(x)的定义域是[2,3],求函数f(x+1)的定义域。

例4、 设g (t )=t 3-6,求g (t 2), [g (t )]2分析:函数关系为g( )=( )3-6,(1)用t 2代t ,即求出g (t 2);(2)求[g (t )]2即是求该函数的平方。

解:g (t 2)=(t 2 )3-6=t 6-6[)()+∞⋃=∴⎩⎨⎧≥±≠⇒⎩⎨⎧≥≠⇒⎩⎨⎧≥-≠-,22,1 1214010422D x x x x x x 定义域()+∞-=∴⎪⎩⎪⎨⎧-≠->-≥⇒⎪⎩⎪⎨⎧≠+->-≥⇒⎪⎩⎪⎨⎧≠+->-≥⇒⎪⎩⎪⎨⎧≠+>+≥+,1 12112211lg )2lg(210)2lg(0201D x x x x x x x x x x x x定义域⎪⎩⎪⎨⎧<<-≥-=10 , 81 , 1 )(2x x x e x f x[g (t )]2=( t 3-6)2对照练习4、设f(x)= x 2+5,求f(1/x),f[f(x)]求f(0) ,f(2) ,f(4)分析:求分段函数的函数值应将自白变量的取值代入所在区间对应的表达式中。

解:f(0)= 02+1=1f(2) 无意义 (2不在f(x)的定义域内)f(4)=9-42=-7对照练习5、在上例中,求f(1) ,f(5) 例6、下列函数对中,( )表示相同函数解:选择A ,因为f(x)与g(x)的定义域均为(-∞,+∞),对应规则也相同(∵sin 2x+cos 2x=1) 对照练习6、下列函数对中,( )表示相同函数例7、找出下列函数的奇函数对照练习7、找出下列函数的偶函数⎪⎩⎪⎨⎧≤<-<<+=42 , 9 21- , 1 )(522x x x x x f、设例D 222为奇函数为偶函数为奇函数,解:选择为奇函数分析:由符号法可知:x x x xa a x xa y ---∴=Θ例8、某厂生产一种元器件,设计能力为日产100件,每日的固定成本为150元,每件的平均可变成本为10元。

(1)、试求该厂此元器件的日总成本函数及平均成本函数; (2)、若每件售价14元,试写出总收入函数; (3)、试写出利润函数。

解:设总成本函数为C (q ),平均成本函数为A(q),总收入函数为R(q),利润函数为L (q ) 其中:q 为生产量(销售量),则有: (1)、C (q )=固定成本+变动成本 =150+10q ,(0≤q ≤100) A(q)= C (q )/q=150/q +10 (2)、R(q)=14q (3)、L (q )= R(q)-C (q ) =14q -(150 +10q) =4q -150对照练习8、已知某产品固定成本为2000元,每生产一件产品,成本增加50元,则生产q 件产品的平均成本为何函数?五、问题解答: 对照练习答案第2章 一元函数微分学 第一部分 极限与连续一、试着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什么是函数的极限过程?函数的极限过程是用什么指标来衡量的?为什么说函数极限存在与否取决于函数极限过程?问题2:设有函数y =f(x)=3x -2,当x →2时,f(x)=3x -2→4,而f(2)=4,即f(x)在5)2(4)(lim 4)(,2, 4, 52, 23)( 2==→⎩⎨⎧=≠-=→g x g x g x x x x x g x ,但却有即仍然有时趋于当再看x =2的函数值f(2)=4,这两件事有什么不同?问题3:怎样直观描述函数的极限?问题4:能否直接称xx f y 21)(==是无穷大量或无穷小量呢?答:问题1:因为微积分研究的是变量间的变化关系,也就是函数关系,而在极限中往往用自变量x 的变化去刻画变化过程,去研究相应的函数f(x)的变化趋势,所以函数的极限过程是指:函数的自变量x 的变化过程。

而自变量x 的变化过程有各种情形:x →x 0, x →x 0-,x →x 0+, x →∞, x →+∞, x →-∞ 等等。

显然,函数y =f(x)的变化趋势,或存在极限或不存在极限都与极限过程有关,也就是与自变量x 的各种变化过程有关,同一函数y =f(x)对不同极限过程就有不同的变化趋势。

例如:y =f(x) =1/x ,当x →1时,f(x)→1; 当x →1/2时,f(x)→2 等等。

问题2:当x →2时,y =f(x)=3x -2的值如下表:由此可以看出:当x →2时,(包括小于2和大于2的值),y =f(x)=3x -2→4。

在讨论x 趋于2时,y =f(x)=3x -2的极限过程中,并未提及y =f(2)=4这一事实,其原因在于y =f(2)描写的是x =2时 y =f(x)的值,而我们所研究的却是当x 趋于2时y =f(x)的变化,这是两码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