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疗法介绍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刮痧疗法介绍

刮痧疗法介绍

刮痧疗法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操作简便、易学易懂、适应证广,疗效显著的特点,刮痧始于石器时代,在砭石的基础上演变、改进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有效的物理刺激疗法,长期广泛流传和应用于民间,在防病治病,保健强身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刮痧又称“刮治”,古称“萎法”,发展至清代始命名为“刮痧法”,通过不断医疗实践.使其适应范围不断扩大,疗效不断提高,而越来越受到当今医学界的关注和重视。

一、刮痧疗法和“痧”的含义

刮痧疗法民间用于治疗痧症,故称“刮痧”。其实,刮痧非只治痧证,而可治疗内外各科诸多疾病。“痧”的含义有二:一是指身体内在的病理性(阳性反应)反应的“痧”,谓之“痧象”;二是指刮痧刺激后表观在体表的“痧”,谓之“痧痕”。二者“痧”的形、色有所区别。因此,有必要先加以说明,而不致引起认识上的模糊。

先讲病理性反应的痧象。“痧”是民间的习惯叫法。一方面是指“痧”疹征象,即皮肤出现红点如粟,以指循扪皮肤,稍有阻碍的疹点,或病理性阳性反应物(具体在检查方法中论述)。清代邵新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说;“痧者,疹之俗称,有头粒如粟。”是疾病在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在体表皮肤上的一种表现。另一方面,是指痧证,又称“痧胀”、“痧气”。《重订广温热病》云:“夏秋空气最浊,水土郁蒸之气触人,人感受了而发病,发于夏季的,叫霉雨蒸;发于秋季的叫桂花蒸。这些病都是水土秽气杂合而成”。这类病临床上就会出现“痧证”的症状,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病,而是一种毒性反应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许多疾病都可以出现痧象,痧是许多疾病的共同症候,故有“百病皆可发痧”之说。民间常常用刮痧法来治疗痧证,是因为古人认为痧证多由人体感受风、寒、湿、火或时疫之气侵袭,使腠理(皮肤汗腺)固而致密,外邪郁积体内,阳气不得宣通透泄而致。痧证的主要特征有二:一是痧点;二是酸胀感。

痧证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什么病?目前尚无定论。痧证所包括的范围很广,现存中医古籍中有关痧证的记载,涉及到内、外、妇、儿等科各种疾病。如《痧惊合璧》一书就介绍了40多种疾病,连附属的共计100多种,根据其所描述的症状分析:“角弓反张痧”类似现代医学的破伤风;“坠肠痧”类似腹股沟斜疝;“产后痧”似指产后发热;“膨胀痧”类似腹水;“盘肠痧”类似肠梗阻;“头疯痧”类似偏头风;“缩脚痈痧”类似急性阑尾炎等等。此外,民间还有所谓寒痧、热痧、暑痧、风痧、暗痧、闷痧及毛痧、冲脑痧、吊脚痧、青筋痧等等。名目繁多、难一一列举。

其实以“痧”命名不仅是指痧证,而是百病皆然;凡由病源(即内外致病因素)所致而为病,多可出现病理性反应的痧象。故不可局限于痧证一说,而“痧象”的实质是致病因素或病理反应的代名词罢了。由此则可拓宽治疗思路,扩大刮痧疗法的适用范围。

再讲刮痧刺激后反应的“痧痕”。通过刮治,皮肤便会对这种刺激产生各种各样的反应,主要是颜色(肤色)和形态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之为“痧痕”。常见的“痧痕”包括体表局部组织潮红、紫红或紫黑色瘀斑,小点状紫红色疹子,与此同时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热痛感。皮肤的这些变化可持续1至数天。只要刮治数分钟,凡有病源之处,其表现轻可见微红,红花朵点,重则成斑,甚至青黑斑块,触之略有阻碍或隆突感。较严重之青黑斑块,于刮拭时则会有痛感。

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十二经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浮络和孙络。

1.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与五脏六腑有直接隶属关系。并以三阴、三阳经分之。上下同法,手足各有三阴、三阳、共十二条经脉。十二经脉由于与脏腑相配,故对人体起主导作用,十二经脉的循行是有一定规律的。三阳经隶属于六腑,三阴经隶属于五脏(包括心包络经)。手三阴经从胸经上肢内侧至手,交于手三阳经;手三阳经从手经上肢外侧至头部,交于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从头经躯干后侧、前方及下肢外侧至足,交于足三阴经,足三阴经从足经下肢内侧至胸,又与手三阴经相连。其经脉循行规律:为“举手直立、阴升阳降”的单向循行。在体表分别于头面、躯干、四肢以阴升阳降的单向循行规律、逐经相传,如环无端,周而复始的构成气血运行的通路。它们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故又称“十二正经”。

十二经脉和所属脏腑必须保持阴阳平衡统一和脏腑的协调,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中医学认为,脏腑两相配对,从而构成脏腑的阴阳表里关系。脏属阴为里,腑属阳为表,表里经脉相连属构成了脏腑间的密切关系。脏腑表里配对如下:肺与大肠相表里。脾与胃相表里。心与小肠相表里。肾与膀胱相表里。心包与三焦相表里。肝与胆相表里。

2.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的总称。奇经八脉无脏腑络属和阴升阳降规律。亦无配偶关系,“别道奇行”,故称“奇经”。具有调节溢蓄十二正经脉气的作用。“八脉”只有督、任二脉有腧穴,其余六脉都寄于十二经脉。任脉行于胸腹正中线,总任一身之阴经;督脉行于脊背正中线,总督一身之阳经。

3.十二经别

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离合出入,深入体腔的别出经脉。源于十二经脉的同名经。它的循行是由四肢(肘、膝以上)走入内脏,复出头颊,比较络脉则为深长。具有沟通脏腑表里的作用。

4.十二经筋

是从十二经脉以外的另一个循行系统,起于四肢末端,行于关节部分。上至颈项头面,但不入内脏。是十二经脉之脉气输注,积聚、散布于筋、肌肉、关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的外周连属部位。有约束骨骼,利于关节屈伸活动的功能。

5.十五络脉

是十二经脉,督、任二脉各自别出一路,加之脾之大络,共称十五络。具有网络周身、沟通表里的作用。

6.浮络、孙络

由十五络脉分出的网络全身的分支称络脉。深行于浅表部位的称浮络,最细小的分支称为孙络。功用与十五络脉同。

3.“皮部论”是刮痧治病的着眼点

十二皮部是经络机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分。皮为一身之躯壳,居人体最外层,所以是机体卫外的屏障,又为病邪出入之门户。在病理上,外邪(邪气)可以通

过皮部而深入络脉、经脉,以至脏腑;而内脏有病,也可以通过经脉、络脉反映至皮部。刮痧疗法是以经络为依据,以皮部为着眼点。刮痧对皮肤的刺激主要是以线与面的形式出现,自然也包括对穴位点的刺激,但是刮痧对穴位点的刺激往往不要求象针灸治疗那样准确,因刮痧刺激面积宽,即使取穴有偏,但也在刺激之中。故有“宁失其穴,不失其经”之说。刮痧疗法与经络关系密切,这是因为一方面根据刮治后皮肤出现的痧痕反应,可以帮助诊断和判断疾病的轻重与预后;另一方面又可利用经络的传导作用进行治疗。因为经络又是疾病在体表或皮下组织呈现反应的系统,无论何病多有“痧象”(病理性反应点)现之于皮部。若能随经刮痧,就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刮痧疗法属外治法之一,是通过施治于人体的体表皮部来达到治病的目的。传统的针灸医家在应用经络诊治疾病时,重点是取相应经脉的穴位,而刮痧疗法则重在穴位的皮部,它代表的并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面,确切地说是一个立体的部位。通过诊察皮部以确定反应的穴位,除正规穴位(经穴)外,还可发现阿是穴(无定位,随处皆可出现),即使是正规穴位,生病时所在位置也往往发生改变,称为穴位的变动。这微妙的变动很少会离开相应的皮部,一般是在该经脉相应的皮部范围内变动。刮痧疗法作用面积大,往往不是一个穴位,而是线和面,是几个腧穴的综合效应,即使变动也不离其中。皮部是刮痧疗法的着眼点,其道理在于:其一,病理性反应点(即痧象)皆出现在相应之皮部(尤以背部为多见),取其施治则恰中其病;其二,所谓阿是穴,按其皮部有压痛等反应即是;其三:凡本脏腑和本经络之病变,皮色变异(即痧象)皆不离本脏腑经络之范围(皮部)。人体本十二经脉连结内外,内连脏腑,外络肢节,贯穿一体,每经各有其循行分布区域所属,故十二经脉之外应必有十二皮部。十二皮部的划分是以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区域为依据的,即十二经脉都各有分支之络。这些络脉浮行于人体体表皮部,十二皮部也就是十二经脉的反应区。脏腑经络的病变,可以在人体相应的皮部反应出来,如面部是肺胃经的皮部;阴部是肝肾经的皮部;胁部为肝胆经的皮部;背腰部是膀胱经的皮部;胸腹部是肾胃经的皮部等。人体体表之皮部按十二经脉循行分布之部位划分为十二皮部,皮部在人体生理、病理状态下和治疗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医的外治法都是通过皮部实现其作用的,但拔罐和刮痧疗法比其它外治法更依附于皮部。刮痧后的刺激反应 (即痧痕),往往要数天后才吸收,对皮部形成较为持久的良性刺激,有效地达到治疗作用。如果刮痧疗法配合其他外治法综合运用,则可进一步加强疗效。

(二)作用机制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通过经络系统将五脏六腑,五官九窍,四肢百骸联系成为一个统一的协调整体,身体各部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内外相通、表里相应、彼此协调、相互为用、互为制约的。当内脏出现疾病,必然会通过经络系统而反应于体表,特别是在脊柱两侧会出现病理性反应点(又称阳性反应点,即痧象),同样,术者对于人体外在的刺激也会通过经络系统而传导至人体的内部,以达到刺激机体,调整系统功能的效果。在经络理论中,皮部是经脉功能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经脉之气散布的所在。皮部居于人体最外层,是机体的屏障,具有卫外安内的功能,起到对外接受信息,对内传达命令的作用,是机体的“接受器”和“效应器”。皮部在人体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刮痧治病是中医外治法中的一种,它借助刮痧器具,从整体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