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_心悸
中医内科学心悸课件
对于严重心动过缓的患者,植入起搏器改善心脏功能。
手术治疗
对于特定类型的心悸,如心脏瓣膜病等,手术治疗是有效的方法。
预防心悸的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避免过度 劳累。
避免诱发因素
避免情绪激动、过度兴奋等诱发心悸的因素 。
控制慢性疾病
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积极治疗和控制慢性 疾病。
养,引发心悸。
心悸的症状
心悸不安
自觉心脏跳动异常,心前区不适,或有心慌 、惊恐等症状。
脉搏跳动不规律
心悸时脉搏跳动不规律,或出现间歇脉、早 搏等症状。
心跳加快
心悸时常伴有心跳加快,患者可感到心脏跳 动过快或心脏漏跳等症状。
其他症状
心悸患者还可能出现胸闷、气短、乏力、失 眠等症状。
02
中医对心悸的认识
心理调适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缓解焦虑、抑 郁等情绪问题,增强治疗信心。
03
心悸的现代医学解释
心悸的生理机制
心跳的生成
心悸的产生与心脏电信号的传导和心脏肌肉的收缩有关,心 脏电信号由窦房结产生,通过心脏传导系统传导,引起心脏 肌肉收缩,产生心跳。
心跳的调节
心悸的发生还受到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如交感神经、副 交感神经、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这些因素可以影响 心脏电信号的传导和心脏肌肉的收缩,从而调节心跳。
心悸是心脏疾病的常见症状
心悸常常是心脏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如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这 些疾病都可以引起心悸。
心悸也可能是心脏疾病的唯一表现
有些心脏疾病可能仅以心悸为表现,如某些心律失常、心肌炎等,因此心悸也可 能是心脏疾病的唯一表现。
04
中医内科学__第2章第一节心悸
九、病案分析
女,49岁,因惊吓而心悸半月。 半月前因突受惊吓而发心悸,惊惕不安,
自服舒乐安定心悸未见明显改善,遂来就 诊。现症见:心悸,坐卧不安,善惊易恐, 少寐多梦易惊醒,舌质淡,苔薄白,脉细 弦。T 36.5℃ , P 80次/分, R 18 次/分, BP 130/80mmHg。神志清楚,精神不振,HR 80次/分,偶可闻及早搏,各瓣膜未闻及病 理性杂音。ECG示:室性早搏。
(一)、诊断要点
1.临床特征:自觉心慌不安,心跳剧烈,不能自主, 心搏异常,或快速,或缓慢,或心跳过重,或忽跳忽 止,呈阵发性或持续不解,伴有胸闷不舒,易激动, 心烦、少寐、多汗、颤动、头晕乏力。中老年发作频 繁者,可伴心胸疼痛、甚则喘促、肢冷汗出、或见晕 厥。
2.病史:中老年常见,发作常由情志刺激、惊恐、紧 张、劳倦过度、饮酒饱食等因素而诱发。
7.痰火扰心
主症:心悸时发时止 兼症:受惊易发作,烦躁不安,失眠多梦,口干
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舌脉象: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病机:痰火扰心,心神不安 治法: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 方药:黄连温胆汤加减。 (清心降火,化痰和 中)
六、中医适宜技术
(一)单方验方
1.心悸而脉数或促者:苦参煎剂 2.心气、心血亏虚之心悸:定心汤 3.各种心悸而脉数者:朱砂0.3g,琥 珀0.6g,每日2次,吞服
(二)中成药
1.心悸气血亏虚者:珍合灵片、养心定悸口 服液 2.肾阴亏虚者:定心丸、六味地黄丸 3.心阳不振者:心荣口服液 4.气阴两虚:西洋参含片、参脉饮 5.气滞血瘀者:心可舒片、心宁片
(疗法 3.穴位注射疗法
九、病案分析
女,49岁,因惊吓而心悸半月。 半月前因突受惊吓而发心悸,惊惕不安,
中医内科学心悸
心悸1. 概述: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者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
(难受到行为需要静止来平缓)(心肺都参与气的生成,所以有些患者心悸时呼吸憋闷)2. 鉴别诊断:心悸特点:阵发性,可自行缓解,伴有乏力烦躁、头晕耳鸣、失明健忘等,主要由于情志诱发。
(1)【简答题】区别惊悸和怔忡:①惊悸:与情绪因素有关,由骤遇惊恐,过度紧张等诱发,实证多,多为阵发性,病情较轻,可自行缓解,发发作时如常人。
②怔忡:久病体虚,心脏受损所致(心气虚则劳动耐量下降,动动就累了),无明显诱因亦可发生,不能自控,活动加重,多属虚证或虚中夹实,呈持续性,病情较重,平素可见脏腑虚损症状。
(2)奔豚:是癔症(由于心理问题引起),自觉有气向上顶,有时间杂恶心、呃逆等。
3. 《丹溪心法》认为心悸与虚和痰有关,治疗用朱砂安神丸。
《医林改错》认为瘀血内阻导致心悸,用血府逐瘀汤(胸闷不能按,晚上睡觉不能盖被子)。
4. 病因:情志波动(惊)、体虚劳倦(水饮凌心射肺等)、感受外邪、饮食药物。
5. 基本病机:(心神不安——病性分虚、实)气血阴阳亏虚(气血阴阳亏损),心失所养;邪扰心神(痰火,水饮——饮邪上泛凌心,淤血),心神不宁。
6. 病位:心,涉及肝脾肺肾。
7. 【备注】(痰和饮的概念:饮是清稀流动的,痰是黏稠的。
)(阴虚患者多夹火——舌红少苔脉细数,日久则生痰;阳虚患者多夹饮——喘、肿、夜间不能平卧)8. 治则:补虚泻实安神(养心安神/ 重镇安神——矿物药物,往下走)9. 证型:【备注】1. 心虚胆怯临床表现: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不寐多梦而易惊醒(心气虚则悲,故心虚的患者常觉不开心),恶闻声响,食少纳呆;苔薄白,脉细数或细弦。
证机概要:气血亏损,心虚胆怯,心神失养。
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代表方:安神定志丸。
本方组成:由人参、茯苓、茯神、石菖蒲、远志(可开九窍)、龙齿组成。
加减配伍:①气短乏力,头晕目眩,动则为甚,静则悸缓,为心气虚损明显--重用人参;②兼见心阳不振--加肉桂、炮附子;③兼心血不足--加阿胶、制何首乌、龙眼肉;④兼心气郁结,心悸烦闷,精神抑郁--加柴胡、郁金、合欢皮、绿萼梅⑤气虚夹湿,加泽泻--重用白术、茯苓;⑥气虚夹瘀--加丹参、川芎、红花、郁金。
中医内科学心悸
响
辨证要点
1.分清虚实
虚:心悸气短、神疲乏力、 自汗者为气虚;心悸头晕, 面色无华者属血虚;心悸盗 汗,潮热口干者属阴虚;心 悸肢冷,畏寒气喘者属阳虚;
实:伴口苦便秘者为痰火;
心悸面浮,尿少肢肿者为水 饮;心悸心痛,唇暗舌紫者
为瘀血
2.详辩脉象变化 脉缓,促脉,结脉,代脉
3.辨证辨病相结合 明确其原发疾病
4.结合临床辅助检查 24小时心电图, 24 小时动态血压 胸片,心肌酶谱
治疗原则
调补气血阴阳
根据气血阴阳亏虚的不同,分别采 用益气、养血、滋阴之法
分治痰火饮瘀
痰者,化痰;火者:实者降火,虚 者清火;饮者,涤阴;瘀者活血化
瘀
佐以宁心安神
养心安神或重镇安神
分型论治
心脉,心气受阻)
治法:疏风清热,通络宁心
银翘散加减(加丹参、玉竹、太子参、 苦参养阴宁心)
加减:邪入气分,热毒盛,加石膏、知 母、黄连、板兰根
七 心血瘀阻
主症特点:心悸,胸闷,(心主血脉, 心脉瘀阻,心失所养,心阳被遏)心痛 时作,痛如针刺(心络孪急)唇紫,舌 紫舌暗紫,或有瘀斑,脉涩或结代(淤
血阻滞)
口苦,便秘(津液被灼)苔黄腻,脉弦滑(痰热 之象)
治法: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方药:黄连温胆汤
黄连:清心降火除烦;半夏:橘红,茯苓,燥湿 化痰,行气降逆;生姜、大枣,甘草和中
加减:火郁伤阴:舌红少津,加天麦冬、天花粉 若痰火壅结,俯气不通,加全栝楼、生大黄。
六 风热扰心
主症特点:心悸胸闷,胸骨隐痛,身热 或微恶风寒,咽痛,四肢酸楚或咳痰, 苔薄脉浮(感受风热之邪,由表入里, 客及咽卫,正邪相争,内舍于心,阻塞
中医内科学--心悸
中医内科学--心悸心悸是指心脏跳动频率和强度明显增高或不规则的感觉,患者可以明显感觉到心脏的跳动,甚至可以带来不适或恐慌感。
心悸是中医内科学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医内科学通过辨证施治来改善患者的心悸症状。
中医内科学将心悸分为虚实两种类型,虚心悸和实心悸。
虚心悸是指由于心气不足、阳气不旺而引起的心悸,多见于中老年人。
患者往往伴有乏力、气短、容易出汗等症状。
实心悸则是指由于痰火、湿气等引起的心悸,多见于年轻人。
患者在心悸的同时可能还会出现烦躁易怒、口干口渴等症状。
中医内科学通过辨证施治来改善心悸症状。
对于虚心悸,中医医生会通过调理心气来缓解患者的症状。
常用的中药有养心安神、益气补血等药物,例如黄耆、当归、白术等。
此外,中医医生还会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
对于实心悸,中医内科会通过清热化湿来调理患者的症状。
常用的中药有绿豆、黄连、茵陈等。
此外,中医医生还会建议患者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多喝水以排除体内的湿气。
此外,中医内科学还将心悸与情志因素联系在一起。
中医认为心悸与情绪的波动有着密切关系。
当人处于情绪激动、烦躁不安的状态下,心悸会更加明显。
因此,患者在平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的波动,有利于缓解心悸的症状。
在中医内科学中,心悸也被看作一种调理心身健康的机会。
中医强调身心统一,认为身体的每个器官都与情绪、环境等因素有关,因此通过调理心悸可以调整身体的平衡,提高整体的健康水平。
中医内科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运用中药、针灸、推拿等疗法来治疗心悸。
中医内科学认为,心悸是人体失去平衡的一种表现。
通过辨证施治,可以改善患者的心悸症状,使心脏恢复正常的跳动频率和强度。
此外,中医内科医生还会重视调理患者的心理健康,通过改善心态缓解心悸。
在现代医学的发展下,中医内科学在治疗心悸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中医内科医生通过辨证施治,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可以对心悸患者进行全面的辅助检查和治疗。
中医内科学19心悸
环境改善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内适宜的 温度和湿度。
药物调理
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服用中药或西 药进行调理。
饮食调理
控制盐摄入
多摄入富含钾的食物
减少盐的摄入,降低高血压和心悸的风险 。
如香蕉、土豆等,有助于维持心脏正常功 能。
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
避免刺激性饮料和食物
如鱼、瘦肉、豆类等,以满足身体的营养 需求。
心悸、胸闷、烦躁、口苦、痰多等症 状。
心悸的治则与治法
治则
调理气血,平衡阴阳。
治法
益气养阴、清心化痰、活血化瘀。
03
心悸的中医治疗
中药治疗
药物治疗原则
以养心安神、补气养血、 滋阴降火等为主,根据个 体差异进行辨证施治。
常用中药
如人参、黄芪、白术、茯 苓、远志、酸枣仁等,可 随症加减,制成汤剂或丸 剂。
生活方式干预
生活方式干预如改善作息、 调整饮食、加强锻炼等也被 证实对心悸的治疗具有积极 作用。
THANKS
感谢观看
心悸可由气血亏虚引起, 表现为心悸、气短、乏力 等症状。
痰火扰心
痰火扰心可导致心悸,表 现为心悸、胸闷、烦躁等 症状。
瘀血阻络
瘀血阻络可引起心悸,表 现为心悸、胸痛、气短等 症状。
心悸的辨证分型
气阴两虚型
瘀血阻络型
心悸、气短、乏力、自汗、口干等症 状。
心悸、胸痛、气短、舌质紫暗或有瘀 斑等症状。
痰火扰心型
中医内科学19心悸
• 心悸概述 • 中医对心悸的认识 • 心悸的中医治疗 • 心悸的预防与调护 • 心悸的现代研究进展
01
心悸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心悸是一种常见的中医内科疾病 ,主要症状为心跳加速、心律不 齐等心脏不适感。
中医内科学-心悸
③或大怒伤肝,大恐伤肾,怒则气逆,恐则精却,阴 虚于下,火逆于上,动憾心神而心悸。
病因
3.感受外邪 ①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痹证日久, 复感外邪,内舍于心,痹阻心脉,心血运行不畅, 心悸;
②或风、湿、热之邪,由血脉内侵于心,耗伤心 气心阴,引起心悸;
心虚胆怯证 常用药及加减:
• 常用药:龙齿、琥珀—镇静安神
酸枣仁、远志、茯神—养心安神; 人参、茯苓、山药—益气壮胆; 天冬、生地黄、熟地黄—滋阴养血 ; 五味子—收敛心气 肉桂—(少许)鼓舞气血生长
• 加减:兼心阳不振—肉桂易桂枝,加附子;兼心血不足—阿
胶、首乌、龙眼肉;心气郁结,心悸烦闷,精神抑郁—柴胡、 郁金、合欢皮、绿萼梅;气虚夹湿—加泽泻,重用术、苓; 气虚夹瘀—丹参、桃仁、红花、川芎;自汗—麻黄根、浮小 麦、山萸肉、乌梅
二 心血不足证
主证:心悸气短,面色无华,倦怠乏力,纳呆食少; 兼证:腹胀便溏,头晕目眩,失眠健忘; 舌脉:舌淡,脉细弱; 病机概要:心血亏耗,心失所养,心神不宁; 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代表方:归脾汤加减。
心血不足证 常用药及加减
• 常用药:人参、黄芪、白术、炙甘草—益气健脾
当归、熟地、龙眼肉—补养心血; 人参、茯苓、山药—益气壮胆; 茯神、远志、酸枣仁—宁心安神 ; 木香—理气醒脾,使补而不滞
• 加减: 痰热互结,大便秘结—大黄 火郁伤阴—天麦冬、玉竹、天花粉、生地黄 兼脾虚—党参、白术、谷麦芽、砂仁
预防与调护
1.调情志 2.节饮食 3.慎起居 4.长期治疗
结语
临床特征:自觉心搏异常,不能自主; 病因:体虚劳倦、七情所伤、感受外邪、药食不当; 病机:气血阴阳亏虚或邪扰心神; 病位:主要在心,涉及肝、脾、肺、肾; 病性:有虚有实
中医内科学心悸
心悸源流:
《内经》已认识到宗气外泄、心脉不通、突受惊恐、复感外邪可致心中悸动等, 这是对严重脉律失常与疾病预后关系的最早记载。
心悸病名首见于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和《伤寒论》,称之为“心下悸”、 “心中悸”、“惊悸”及“心动悸”,认为其病因主要包括惊扰、水饮、虚劳及 汗后受邪等,发作时常见结、代、促脉,以炙甘草汤等为常用治疗方剂。
(二)病机
心悸病位在心,但与肝、脾、肾、肺四脏密切相关 。若肝失疏泄,气滞血瘀,或气郁化火,心脉不畅, 心神被扰,而发心悸;或肾阴不足,不能上制心火, 或肾阳亏虚,心阳失于温煦,均可发为心悸;若脾胃 虚弱,心之气血化生乏源,或脾失健运,痰湿内扰心 神,亦可发为心悸;或热毒犯肺,内舍于心,或肺气 亏虚,不能助心治节,心脉运行不畅,亦可悸动不安 。基本病机为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痰、饮、 瘀、火扰心,心神不宁。
方剂: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
常用桂枝、附子温振心阳;人参、黄芪益气助阳;麦冬、枸 杞滋阴;炙甘草益气养心;龙骨、牡蛎重镇安神定悸。形寒肢 冷,重用人参、黄芪、附子、肉桂温阳散寒;大汗出,重用人 参、黄芪、煅龙骨、煅牡蛎、山茱萸益气敛汗,或用独参汤煎 服;兼见水饮内停,加葶苈子、五加皮、车前子、泽泻等;若 夹瘀血,可加丹参、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兼见阴伤,加 麦冬、枸杞、玉竹、五味子;心阳不振,心动过缓,酌加炙麻 黄、补骨脂、附子,重用桂枝以温通心阳。
常用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益气健脾;熟地黄、当归 、龙眼肉补养心血;茯神、远志、酸枣仁宁心安神;木香理 气醒脾。
若心动悸而脉结、代者,乃气虚血少,血不养心,宜用炙 甘草汤。气虚甚加黄芪;血虚甚加当归、熟地黄;阳虚甚而 汗出肢冷,加附子、黄芪、煅龙骨、煅牡蛎;阴虚甚,重用 麦冬、地黄,加沙参、玉竹、石斛;白汗盗汗,加麻黄根、 煅龙骨、煅牡蛎、糯稻根收敛止汗;纳呆腹胀,加陈皮、麦 芽、神曲、山楂、鸡内金、枳壳健脾助运;失眠多梦,加合 欢皮、夜交藤、柏子仁养心安神;热病后期心阴受损而心悸 ,以生脉散加减。
中医内科学 第五章 第一节心悸
分证论治
心虚胆怯
症状: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少寐多 梦而易惊醒,食少纳呆,恶闻声响,苔薄白, 脉细略数或细弦。
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方药:安神定志丸。
安神定志茯苓神,远志菖蒲与人参。 再加龙齿和丸服,心虚胆怯悸得宁。
分证论治
心血不足(心脾两虚)
症状:心悸气短,头晕目眩,面色无华,神疲乏 力,纳呆食少,腹胀便溏,少寐多梦,健忘, 舌淡红,脉细弱。
治疗原则
1、心悸由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心神失养所致者: 治当补益气血,调理阴阳。配合养心安神,促 进脏腑功能的恢复。
2、心悸因于痰饮、瘀血等邪实所致者,治当化 痰,涤饮,活血化瘀,配合重镇安神之品。
3、心悸表现为虚实夹杂时:根据虚实轻重之多 少,灵活应用益气养血,滋阴温阳,化痰涤饮, 行气化瘀,养心安神,重镇安神之法。
辨证要点
1、分清虚实:心悸证候特点多为虚实相兼,
虚者---指脏腑气血阴阳亏虚 实者---指痰饮、瘀血,火邪上扰
2、明辨惊悸与怔忡 3、详辨脉象变化 4、结合辨病辨证
审脉辨证 过速型脉象与心律失常
数脉1息6至 疾脉1息7至 极脉1息8至 脱脉1息9至 浮合脉1息10至 以上
阳盛实热 阴盛火旺 气阴两虚 气竭阳脱
窦性心动过速 室上性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 房扑呈2:1房室传导
过缓型脉象与心律失常
迟脉1息3至 损脉1息2至 败脉1息1至 夺精脉2息1至
气虚阳衰 痰瘀阻脉 邪阻气机
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停搏 窦房传导阻滞 交界区心律 房室传导阻滞
常见不规律性脉象特点
涩
促
结
代
基础 脉律 (率)
无
有基础脉律, 脉率过速
概述----定义
心悸PPT-中医内科学新世纪第五版
辨证要点
辨心悸是否有心律失常,什么性质的心律失常?
辨心悸是单纯性心悸还是疾病中的一个症状?
辨心悸的虚实 从心悸的临床表现 从兼证、舌、脉
治则治法
➢治疗引起心悸的原发病为主 ➢虚证分别予以补益心之阳气,滋养心之阴血为主 ➢实证分别予以祛痰、化饮、清火、行瘀 ➢配以宁心安神之品,如龙骨、牡蛎、酸枣仁等
心悸的概念
• 症状: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 • 特点:多呈发作性 ,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 • 以心悸为主症
历史沿革
《内经》
➢《素问.平人气象论》:“左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
➢《素问.举痛论》:“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 矣”;
➢《素问.痹论》:“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
分证论治(一)
【主症】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 【兼次症】少寐多梦而易惊醒,恶闻声响,食少纳呆 【舌象】舌质淡红,苔薄白 【脉象】细略数,或细弦 【辨证】心虚胆怯证 【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方药】安神定志丸加味
安神定志丸----源于《医学心悟》 ➢ 朱砂、龙齿、琥珀---镇惊安神 ➢ 酸枣仁、远志、茯神---养心安神 ➢ 人参、茯苓、山药---补气宁心 ➢ 天冬、生地、熟地---滋养阴血 ➢ 肉桂---入心经,鼓舞气血 ➢ 五味子---收敛心气
持续性,病情重
鉴别诊断
•奔豚
奔豚发作之时,亦觉心胸躁动不安。故本病与心悸的 鉴别要点为:心悸为心中剧烈跳动,发自于心;奔豚乃上 下冲逆,发自少腹。
鉴别诊断
•惊悸与怔忡
惊悸发病多与情绪因素有关,阵发性,病情相对较轻, 实证多,可自行缓解,不发时如常人。
怔忡多由久病体虚,心脏受损所致,无诱因亦可发生, 常呈持续性,心中惕惕,不能自控,活动后加重,多属虚 症。
中医内科学心悸典型病案
中医内科学心悸典型病案中医内科学心悸典型病案导语:心悸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症状,中医内科专门研究心悸的病因与治疗方法。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医内科学中心悸的典型病案,以便读者能更全面、深刻地理解这一主题,并从中受益。
1. 病案背景在中医内科学中,心悸是指感到心脏搏动明显或强烈,多伴有心慌、胸闷等不适症状。
心悸可由多种病因引起,例如情绪紧张、体力过度、内脏功能失调、药物不良反应等。
2. 典型病案分析病案1:患者女性,芳龄50岁,主要症状为心悸,伴恶心、乏力、脉搏弦细。
经中医内科医生诊断,患者为心脾两虚导致的心悸。
治疗中采用益气健脾、调和气血的方药,并结合针灸疗法进行治疗。
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患者心悸明显减轻,伴随症状也逐渐消失。
病案2:患者男性,芳龄45岁,主要症状为心悸,伴失眠、健忘、易激动。
经中医内科医生诊断,患者为肝气郁结导致的心悸。
治疗中采用疏肝解郁、清热安神的方药,并结合推拿按摩疗法进行治疗。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心悸明显改善,其他伴随症状也有所减轻。
3. 病机分析中医内科学中认为,心悸是由于心脏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的。
心悸病机可分为气机失调、血瘀阻滞、心阳虚弱、心火上炎等类型。
通过病案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心悸的不同类型和相应的治疗方法。
4. 治疗原则中医内科学治疗心悸的原则是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疏通经络。
具体治疗方法可包括中药调理、针灸疗法、推拿按摩等。
治疗过程中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5.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名中医内科写手,我对心悸的理解是,它是一种体内能量失衡的表现。
无论是气血不足还是郁结气机,都会导致心脏功能失调,进而出现心悸症状。
在治疗心悸时,我认为调理身体内部的能量平衡至关重要。
总结与回顾: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了解到中医内科学中心悸的典型病案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
心悸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症状,可由多种病因引起。
在治疗心悸时,中医内科医师注重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疏通经络,采取中药调理、针灸疗法、推拿按摩等多种治疗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辨证论治
❖ 心血不足证 主症: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面色无华, 倦怠乏力,纳呆食少,舌淡红,脉细弱。 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代表方:归脾汤加减。 常用药: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熟地黄、当 归、龙眼肉、茯神、远志、酸枣仁、木香。
辨证论治
❖ 心血不足证加减变化: ❖ 若五心烦热,血汗盗汗,胸闷心烦,舌红少苔,脉
❖ 心气虚是病理基础,心阳虚是该病发展的标志,心肾阳虚则 是疾病的重笃阶段,而瘀血、水停是病程中所必然出现的病 理状态。气虚阳衰,瘀血水停三者密不可分。
❖ 临床经验方:生黄芪40g、党参15g、葶苈子15g、桂枝15g、 丹参15 g、红花5 g、益母草30 g、泽兰泻各15 g、车前子 (布包)15 g、汉防己15 g。四肢不温,畏寒加熟附子10 g、干姜10 g;大便溏烂,浮肿较甚加白术30 g、冬瓜皮15 g、天仙藤10 -30 g。胸阳不振加薤白头15 g,细辛3 g。
谢谢观看! 2020
辨证论治
❖ 心虚胆怯证加减变化: ❖ 若心气虚损明显,重用人参,加黄芪以加强益气之
功; ❖ 兼见心阳不振,用肉桂易桂枝,加附子以温通心阳; ❖ 兼心血不足,加阿胶、首乌、龙眼肉以滋养心血; ❖ 兼心气郁结,加柴胡、郁金、合欢皮、绿萼梅以疏
肝解郁; ❖ 气虚夹湿,加泽泻,重用白术、茯苓; ❖ 气虚夹瘀,加丹参、川芎、红花、郁金。
中医内科学
心悸
张守红
❖ 概述 ❖ 病因病机 ❖ 诊查要点 ❖ 辨证论治 ❖ 临证体会
心悸
概述
❖ 心悸的概念: 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
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 重者为怔忡。
概述
❖ 心悸的源流: 《内经》已认识到心悸的病因有宗气外泄,心
脉不通,突受惊恐,复感外邪等。 心悸的病名,首见于《金匮要略》和《伤寒
概述
❖ 心悸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
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过早搏动、心房颤动 或扑动、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激 综合征以及心功能不全,一部分神经官能症等,如 具有心悸临床表现的,均可参照本病证辨证论治, 同时结合辨病处理。
病因病机
❖ 心悸的常见病因: 内因:体质素虚,饮食劳倦,七情所伤,药食
心悸日久不愈,亦可形成怔忡。
诊查要点
❖ 心悸与奔豚的鉴别 奔豚发作之时,亦觉心胸躁动不安。本病与心
悸的鉴别要点为:心悸为心中剧烈跳动,发自于心; 奔豚乃上下冲逆,发自少腹。
辨证论治
❖ 心悸的辨证要点: 心悸的辨证应辨虚实,虚者系指脏腑气血阴阳
亏虚,实者多指痰饮、瘀血、火邪之类。
❖ 心悸的治疗原则: 心悸的治疗应分虚实,虚证分别治以补气、养Fra bibliotek病因病机
❖ 虚、痰、瘀与心悸的关系 本病为本虚标实证,其本为心气不足,心阳虚
衰,阴血亏虚。其标有气滞、血瘀、痰浊、水饮等。 阴虚者常兼火盛或痰热;阳虚易夹水饮、痰湿;气 血不足者,易见气血瘀滞、痰浊。
诊查要点
❖ 心悸的诊断要点: 1.自觉心搏异常,或快速,或缓慢,或跳动过重, 或忽跳忽止。呈阵发性或持续不解,神情紧张,心 慌不安,不能自主。 2.伴有胸闷不舒,易激动,心烦寐差,颤抖乏力, 头晕等症。中老年患者,可伴有心胸疼痛,甚则喘 促,汗出肢冷,或见晕厥。 3.可见数、促、结、代、缓、沉、迟等脉象。 4.常由情志刺激,惊恐、紧张、劳倦、饮酒、饱食 等因素而诱发。
临证体会
❖ 4、做好预防和心理指导工作 ❖ 预防:做好病人的思想引导劝慰,消除顾虑,增强
病人战胜疾病的决心。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如散步, 太极拳,体操,气功等增强体质,有助于疾病恢复。 以往认为体力活动会加重心衰的恶化发展,因此多 建议患者避免体力活动,以期减少症状。现在认识 到,对慢性心衰患者适当的体育锻炼,提高运动能 力,改善生存质量;而不运动则不但降低运动能力, 而且产生精神上的不良反应。 ❖ 护理:饮食宜清淡,易于消化而富有营养,少进动 物性脂肪含量多的饮食,低盐或无盐饮食,平时注 意调适情志,防止喜怒等七情过激。避免感冒。
不当。 外因:感受外邪。
病因病机
❖ 心悸的主要病机:
❖ 心悸的发病,或由惊恐恼怒,动摇心神,致心主不 安而为惊悸;或因久病体虚,劳累过度,耗伤气血, 心神失养,若虚极邪盛,无惊自悸,惊动不已,则 谓之怔忡。
❖ 心悸的病位在心,与肝、脾、肾、肺四脏密切相关。
❖ 病理变化主要有虚实两方面,虚者为气、血、阴、 阳亏损,使心失滋养,而致心悸;实者多由痰火扰 心,水饮上凌或心血瘀阻,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 虚实之间可以相互夹杂或转化,实证日久,病邪伤 正,可分别兼见气、血、阴、阳之亏损,而虚证也 可因虚致实,兼见实证表现。
细数或结代,为气阴两虚,治以益气养血,滋阴安 神,用炙甘草汤加减; ❖ 阳虚甚而汗出肢冷,加附子、黄芪、煅龙骨、煅牡 蛎; ❖ 阴虚甚,重用麦冬、地黄、阿胶,加沙参、玉竹、 石斛; ❖ 失眠多梦,加合欢皮、夜交藤、五味子、柏子仁、 莲子心等养心安神; ❖ 若热病后期损及心阴而心悸者,以生脉散加减,有 益气养阴补心之功。
辨证论治
❖ 心阳不振证 主症: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尤甚,面色苍白, 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象虚弱或沉细无力。 治法: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代表方: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加减。 常用药:桂枝、附片、人参、黄芪、麦冬、枸杞、 炙甘草、龙骨、牡蛎。
辨证论治
❖ 心阳不振证加减变化: ❖ 若形寒肢冷者,重用人参、黄芪、附子、肉桂温阳
散寒; ❖ 大汗出者重用人参、黄芪、煅龙骨、煅牡蛎、山萸
肉益气敛汗,或用独参汤煎服; ❖ 兼见水饮内停者,加葶苈子、五加皮、车前子、泽
泻等利水化饮; ❖ 夹瘀血者,加丹参、赤芍、川芎、桃红、红花; ❖ 兼见阴伤者,加麦冬、甘枸杞、玉竹、五味子。
辨证论治
❖ 水饮凌心证 主症:心悸眩晕,胸闷痞满,渴不欲饮,小便短少, 或下肢浮肿,形寒肢冷,伴恶心、欲吐、流涎,舌 淡胖,苔白滑,脉象弦滑或沉细而滑。 治法:振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 代表方:苓桂术甘汤加减。 常用药:泽泻、猪苓、车前子、茯苓、桂枝、炙甘 草、人参、白术、黄芪、远志、茯神、酸枣仁。
诊查要点
❖ 惊悸与怔忡的鉴别: 惊悸发病,多与情绪因素有关,可由骤遇惊恐,
忧思恼怒,悲哀过极或过度紧张而诱发,多为阵发 性,病来虽速,病情较轻,实证居多,病势轻浅, 可自行缓解,不发时如常人。
怔忡多由久病体虚,心脏受损所致,无精神等 因素亦可发生,常持续心悸,心中惕惕,不能自控, 活动后加重,多属虚证,或虚中夹实,病来虽渐, 病情较重,不发时亦可兼见脏腑虚损症状。
辨证论治
❖ 阴虚火旺证加减变化: ❖ 若肾阴亏虚,虚火妄动,遗精腰酸者,加龟板、熟
地、知母、黄柏,或加服知柏地黄丸; ❖ 若阴虚而火热不明显者,可单用天王补心丹; ❖ 若阴虚兼有瘀热者,加赤芍、丹皮、桃仁、红花、
郁金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辨证论治
❖ 瘀阻心脉证 主症: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心痛时作,痛如针刺, 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结或代。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代表方:桃仁红花煎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常用药:桃仁、红花、丹参、赤芍、川芎、延胡索、 香附、青皮、生地、当归、桂枝、甘草、龙骨、牡 蛎。
辨证论治
❖ 水饮凌心证加减变化:
❖ 若兼见肺气不宣,肺有水湿,咳喘、胸闷,加杏仁、 前胡、桔梗以宣肺,葶苈子、五加皮、防己以泻肺 利水;
❖ 兼见瘀血者,加当归、川芎、刘寄奴、泽兰叶、益 母草;
❖ 若见因心功能不全而致浮肿、尿少、阵发性夜间咳 喘或端坐呼吸者,当重用温阳利水之品,如真武汤。
辨证论治
血、滋阴、温阳;实证则应祛痰、化饮、清火、行 瘀。但本病以虚实错杂为多见,且虚实的主次、缓 急各有不同,故治当相应兼顾。
同时,由于心悸以心神不宁为其病理特点,故 应酌情配入镇心安神之法。
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
❖ 心虚胆怯证 主症: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不寐多梦 而易惊醒,恶闻声响,食少纳呆,苔薄白,脉细略 数或细弦。 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代表方:安神定志丸加减。 常用药:朱砂、龙齿、琥珀、酸枣仁、远志、茯神、 人参、茯苓、山药、天冬、生地、熟地、肉桂、五 味子。
❖ 阴虚火旺证 主症:心悸易惊,心烦失眠,五心烦热,口干,盗 汗,思虑劳心则症状加重,伴耳鸣腰酸,头晕目眩, 急躁易怒,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脉象细数。 治法: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代表方: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加减。 常用药:生地、玄参、麦冬、天冬、当归、丹参、 人参、炙甘草、黄连、朱砂、茯苓、远志、酸枣仁、 柏子仁、五味子、桔梗。
论》,称之为“心动悸”、“心下悸”、“心中悸” 及“惊悸”等,并认为其主要病因有惊扰、水饮, 虚劳及汗后受邪等,并提出了基本治则及炙甘草汤 等治疗心悸的常用方剂。
《丹溪心法》提出“心悸”责之虚与痰的理论。 明代《医学正传》对惊悸、怔忡的区别与联系 有详尽的描述。 《景岳全书》认为怔忡由阴虚劳损所致。 清代《医林改错》重视瘀血内阻导致心悸怔忡, 记载了用血府逐瘀汤每多获效。
临证体会
❖ 2、注意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 风心病可有关节病病史,彩超有辦膜病变; ❖ 冠心病可有心绞病发作史及心电图改变; ❖ 高心病可有高血压病史,心电图可有左心室肥大; ❖ 肺心病有咳喘史,心电图可有右心室肥大; ❖ 贫心病有慢性贫血中,HB、RBC↓; ❖ 心神经官能症,常与情绪波动有关,各方面检查均
辨证论治
❖ 瘀阻心脉证加减变化: ❖ 若气滞血瘀,加用柴胡、枳壳; ❖ 因虚致瘀者去理气之品,气虚加黄芪、党参、黄精; ❖ 血虚加何首乌、枸杞子、熟地; ❖ 阴虚加麦冬、玉竹、女贞子; ❖ 阳虚加附子、肉桂、淫羊藿; ❖ 络脉痹阻,胸部窒闷,加沉香、檀香、降香; ❖ 夹痰浊,胸满闷痛,苔浊腻,加瓜蒌、薤白、半夏、
陈皮; ❖ 胸痛甚,加乳香、没药、五灵脂、蒲黄、三七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