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的道德观
以身殉道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谈论西方哲学,很自然会想起苏格拉底,正如谈论中国哲学,也很自然想起孔子一样,他们都是追求真理和维护真理的哲学家,两者有很多共同点。
“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的道德观“认识你自己”,这是一条镌刻在德尔斐的智慧神庙上的箴言。
也许是受到这条古老的格言的启示,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了“认识你自己”、“照顾你的心灵”的观点。
一次,苏格拉底为了教育一位狂妄自负的青年尤苏戴莫斯,同他进行了一次机智,生动的谈话。
当苏格拉底知道尤苏戴莫斯雄心勃勃,想将来竞选城邦的领袖时,就对他说:“一个希望当领袖的人必须有治国齐家的本领,但是,一个非正义的人能掌握这种才能吗?”“当然不能。
一个非正义的人甚至连做一个良好的公民都不够格。
”尤苏戴莫斯坚定地回答。
“那么,你知道什么叫正义的行为,什么叫非正义的行为吗?”苏格拉底继续问道,拿出纸,把“正义”和“非正义”分开写在纸的两边,要尤苏戴莫斯一一列举。
于是,尤苏戴莫斯把虚伪、欺骗、奴役、偷窃、抢劫都放在“非正义”的一边。
对此,苏格拉底运用相反的具体事例,把这些看起来是“非正义”的行为一一予以推倒。
他问道:“作战时,潜入敌方军营,偷窃其作战图是非正义行为吗?为防绝望中的朋友自杀,把人藏在枕头底下的刀偷走,难道不应该吗?生病时儿子不肯吃药,父亲就骗他,把药当饭给他吃,使儿子很快恢复了健康,这种欺骗行为又应该放在哪一边呢?……”这一连串的问题,使尤苏戴莫斯如堕五里雾中。
苏格拉底在破除了对方的成见后,就正面进行诱导。
他继续发问:“是不是有一种学习和认识正义、美德的方法呢?对于正义、美德和善有知的人和无知的人比,哪一种人更能做得更好一些呢?”显然,对于这些问题只能作肯定的回答。
这样,苏格拉底就得出了“美德即知识”的结论,并使尤苏戴莫斯接受了自己的观点。
接着,苏格拉底就指出什么样的知识对人来说最为重要的,这就是“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自己”,就是要认清自己的能力,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长处是什么,短处是什么,从而做到自知,在社会中找到自己恰当的位置。
认识你自己,是最难的事
认识你自己,是最难的事认识你自己,既是最难的事,也是最富有智慧的事。
据说曾有人问苏格拉底,何为最难的事?答曰: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为何这么说?我们试着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认识自己,意味着一种自省意识。
善于自省的人,最起码有了反观自我的意识和能力,就能更为客观地审视和看待自己。
这既表明他在内心深处承受自己不可能事事正确,又具有修正自己不足之处的想法乃至行动。
人贵有自知之明。
中华文化把“礼、义、廉、耻”作为自己最朴素的价值观,而其中的“耻”,便是属于一个人自省的范畴。
“知耻而后勇”,有了羞愧之心,才能发自内心地改变自己,“知耻”跟“改变”之间的这种微妙关系,若不是智者,断不会觉察总结出来,这便是孔子的厉害之处。
因为人知错很难改的,但知耻之后,要改变就容易多了,也主动多了。
不要小看一个“耻”字。
具备自省意识的人,在走偏的时候,就能及时地修正过来,这种反观与修正的能力,简直可以跟我们引以为傲的“智商”相提并论,甚至更重要。
认识自己,也意味着一种学习精神,知不足而学,不断完善自己,从自省中,其实可以派生出许多品质来。
其次,认识自己,也就等于认识了别人。
每个人都是一座宝库。
常言说“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从这句话也能看出来,人和人的情感、想法等,在很多情况下,有相似的成分。
所以说认识你自己,其实也等于为认识别人打开了一扇大门,因为,人性相同。
这一点几乎也可以用到读史书时,比如历史事件,哪怕隔了几百上千年,你读时若有身临其境之感,将自身处在那个环境中,感同身受,一定会有更为深刻的体会,说不定还有与别人不一样的历史发现。
这也应了《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的读史心得:“感同身受”。
认识自己,就等于窥视了别人的内心,你怎么想的,别人大半也是这么想的,当然你要考虑他的环境及其他因素,但“心同此心”的原则不会变。
别人的秘密,在别人那里,钥匙,却在你自己这里。
再次,认识你自己,一个独一无二的你。
纵然人人皆有相同之处,但归根结底,却又是不同的个体,就是地球上的60亿张脸,每一张都不一样。
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之我见-自然辩证法论文-2017s328-陈丽
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之我见(2017级针推科硕2班 2017S328 陈丽)摘要:“认识你自己”是苏格拉底的著名箴言,它使哲学因此发生了转向,把哲学对象从自然转向了人和社会,使“人是万物的尺度”在浅层面上得以升华,解决了关于哲学本质的问题。
认识自己既是一种科学精神,也是一种哲学思考,其关键在于反思自己,认识自己的本质并于认识自己的灵魂,让自己的主体意识觉醒,满足灵魂深处的需求,最终实现真正的知行合一。
此外,略论了佛教中的自我认识和苏格拉底的自我认识间的异同。
总之,在人类社会物质生活日益丰富而精神生活却出现危机的当代,温习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苏格拉底;科学精神;哲学思考;“无我”如果走进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就会看到神庙门楣上镌刻着苏格拉底最著名的一句箴言:“认识你自己”,它反映了古希腊思想家对人自身的关注和思考。
而中国的古人也道:“人贵有自知之明”、“知己知彼”。
可见“认识自己”是一个从古至今仍然探讨不休的哲学话题。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接下来就自己对这个话题的认知略谈一二。
1、认识自己是一种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源于古希腊自由的人性理想,是一种属于希腊文明的思维方式。
它关注知识本身的确定性,不考虑知识的实用和功利,关注真理的内在推演[1]。
科学精神就是理性精神,理性的原则是内在性原则和自主性原则。
自然物的本质是内在的,体现的是自主性原则和内在性原则 ,也就是理性原则,作为自然物质的人也不例外。
而何又谓理性?辞典上说:“理性,一种从一些信念的真达到另一些信念的真的能力”。
简单说来,理性是一种保真推理的能力。
保真推理本质上只是原初真理的自我展开,它是“自己”推出“自己”。
但保真推理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活跃在内在性领域之中。
所以唯有指向“自己”,“认识”才具有确定性、普遍性、必然性,这是西方理性主义的内在性思路特色[2]。
但这种内在性思路对于中国来说却难以理解,因为祖国传统思想推崇“无我”、“天人合一”等,认为宇宙间的万物都互相联系,不可能从个体推论出普遍真理,而是要看整体运势。
浅谈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的现实意义
浅谈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的现实意义作者:陈洁来源:《现代交际》2016年第06期[摘要]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第一次真正确立了人的主体性,强调在现实的世界中认识自己的灵魂,不断审视自己,过有道德的生活。
但是生活在经济快速发展、网络高度发达和竞争极其激烈的今天,我们有可能在与时间赛跑,有可能沉迷于网络,有可能为了在竞争中获得自己的利益而使用不正当的手段,这些都使我们迷失了自我,找不到人生的价值,更加实现不了自己的社会价值。
只有不断审视自己,明白我们不可能十全十美,并且知道自己内心想要的是什么,才能真正做到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关键词]认识你自己灵魂道德价值[中图分类号]B502.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6-0014-01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现实要求我们不断加快工作和生活的步伐,这样才能顺应时代的变化。
其实我们有可能不想过快节奏的生活,也不想为了自己不喜欢的事与时间赛跑,但是现实却让我们低了头。
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我们迷失了自我,没有认识到自己最真实的内心。
比如现在的明星,他们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他们外表光鲜靓丽,但是又有多少人是真正喜欢这份职业的?为了让自己在荧屏上更漂亮,不惜冒险去整容,然而不是所有的整容都是成功的,有些人失败了,但是他们没有后悔药可以买;或许有些人成功了,但是他们要经历整容后的痛苦和折磨,他们还要经历观众的质疑和嘲讽,因为他们已经不是原来最真实的自己;为了让自己在最红的时候多赚些钱,明星没日没夜地赶通告、打广告、演戏等,钱是赚到了,但是却有人因为过度劳累而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为了让自己得到观众的喜欢,不惜在观众面前作秀,电视里一个样,私下里又是一个样,完全没有自我。
如果现在的明星能够不去整容,不拼命赶通告,不在观众面前作秀,认识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关心自己的灵魂,他们就会变得更加真实,并且真正为观众拍戏,从而让观众发自内心地喜欢自己。
苏格拉底的三句话
苏格拉底的三句话
摘要:
1.引言
2.苏格拉底简介
3.苏格拉底的三句话及其含义
3.1“认识你自己”
3.2“人生如负重旅行”
3.3“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
4.苏格拉底的三句话对后世的影响
5.结论
正文: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他的思想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众多的名言中,有三个著名的观点被认为是苏格拉底最重要的思想,它们分别是:“认识你自己”、“人生如负重旅行”和“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
首先,“认识你自己”是苏格拉底的一句名言。
这句话强调了人应该对自己的内心和本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在苏格拉底看来,只有通过不断地自我反省和审视,人才能真正地了解自己,从而找到自己的价值和目标。
其次,“人生如负重旅行”是苏格拉底对人生的另一种看法。
这句话意味着人生充满了困难和挑战,我们需要承担责任,克服困难,才能不断地成长和进步。
这种观点鼓励人们要有勇气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不断地追求更高的目标。
最后,“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是苏格拉底对生活的态度。
这句话强调了审视和思考的重要性。
在苏格拉底看来,人应该对生活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审视,以便更好地理解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苏格拉底的三句话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思想不仅影响了西方哲学,还影响了政治、文化和宗教等领域。
在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苏格拉底的三句话中汲取智慧,用它们来指导我们的生活。
总之,苏格拉底的三句话:“认识你自己”、“人生如负重旅行”和“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人生和自我审视的新视角。
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引言: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之一,被誉为西方哲学的奠基者之一。
他提倡通过对自己的思考来了解自己,并通过不断的探索和质疑来寻找真理。
苏格拉底的这一思想对于现代人来说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苏格拉底的认识自己的理念,并探索如何应用这一理念来提高个人的成长和幸福。
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可以总结为“认识自己”。
他相信每个人内心都有真理的种子,只有通过深入的思考和探索才能将其发掘出来。
苏格拉底经常与人们对话,通过提问来引导对方思考,帮助他们发现自己内心的真理。
他不断质疑他人的观点和信念,以求达到更高层次的认识。
为什么认识自己如此重要?认识自己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潜力和优点,还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和克服自己的弱点和局限性。
当我们真正了解自己、接纳自己的时候,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并取得更好的成绩。
此外,认识自己还能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因为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并更好地与他人沟通。
如何认识自己:1.自省:自省是认识自己的重要途径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反思自己的行为、思想和情绪来了解自己。
为此,我们可以定期审视过去的行为和决策,分析它们的结果以及造成这些结果的原因。
只有先了解自己的过去,我们才能更好地规划未来。
2.面对挑战:挑战是认识自己的重要机会。
当我们面临困难和挫折时,我们相对脆弱的一面可能显露出来。
通过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弱点和局限性,并采取积极的行动来改进自己。
3.听取他人的意见:他人的意见和反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
我们可以寻求亲朋好友、同事、导师等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和了解自己。
4.积极参与社群:社群是了解自己的另一个重要途径。
通过参与社群活动,我们可以与他人互动,并通过他人的反应和反馈来了解自己。
此外,社群还可以为我们提供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5.保持学习态度:认识自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我们应该保持学习的态度,不断寻找机会学习新的东西,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简述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思想
简述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思想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思想对我们的启示其实这个问题很好理解,因为现代人越来越没有主见,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
殊不知,事情并非如此,甚至相反。
古人早就提出了这个道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然而在我们这里,却把它完全颠倒了。
比如看过许多关于“考公务员”的帖子,总有人夸夸其谈自己的理想、性格特点,条件是最好是个公务员。
他们根本不了解考公务员需要什么条件,只是凭空想象,就一口断定公务员一定会有自己喜欢的生活,既然如此,他们自己怎么就不去报名?以至于最后竟然引起数千人上万人蜂拥而至去报名。
那么这些人中有多少人能成功呢?恐怕寥寥无几。
但是,也有一部分人通过自身努力去考上了公务员,并且坚持了下来。
他们的结局或许是悲惨的,毕竟公务员并不适合他们,可是有谁能说,这样的人没有机会成功呢?所以,我们要从小培养独立自主的精神。
这样才能更容易地找到真正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别人说什么做什么都不是绝对正确的,所以我们要学会判断,听听别人意见,再用批判的眼光进行分析。
这样才能避免受骗上当,受到伤害。
当然,“认识你自己”还是有好处的。
如果你能认清自己的缺点,及时改正,就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
否则,将会一事无成。
不要让别人的话牵着鼻子走,我们要自己拿主意,作决定。
即使在别人看来已经非常明确的事情,你还是应该仔细地想想,你究竟是否真正了解自己,千万不要被别人轻易洗脑。
人的精力和智慧是有限的,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而我们又无法同时兼顾许多方面,所以我们往往很难作出客观公正的判断,所以应该保留个人的想法,在有利于发展的情况下,做出合理的决定。
那么,究竟该怎样做才能够认清自己呢?首先,要多与别人沟通交流,开阔视野,放松心情,要懂得欣赏自己,尽管自己有缺点,但是我们也有优点。
比如乐观,爱帮助别人等。
其次,要相信自己,摆脱狭隘,克服自卑。
对自己充满信心,这样,你就会变得宽宏大度。
最后,要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勇敢地去直面困难,不逃避、不退缩,积极向前,在磨练中逐渐成长。
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
浅析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摘要:认识你自己是苏格拉底的主要哲学思想。
认识自己关键在于反思自己,认识自己的本质在于认识自己的灵魂,让自己的主体意识觉醒,满足灵魂深处的需求,最终实现真正的知行合一。
关键词: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反思;灵魂苏格拉底认为人的心灵内部包含有关于自己灵魂的内在原则,内在原则是让人了解自己并改善自己关于自己的灵魂的知识。
而这些内在原则是与世界的本原相符合的,因此我们是在这些内在原则的指引下来认识外部世界的。
怎样获得这些本原性的内在原则,即是认识你自己。
认识自己关键在于反思自己。
一、认识自己的关键在于反思自己人总需要思考自己为什么而活着这一根本性问题。
现实中,人总会不断地经历着不同的事物,产生不同的矛盾,那麽这些事物给我留下了什么,我又是怎样对待这些不同的事物的?这些促使着我们思考自己是为了什么而活着。
对于这一人生的问题我们只有对自己进行了反思,到达了对自我的认识之后才能明白,才不至于迷失于变化不断的混乱世界之中。
反思是一种关于普遍原则的体认,是一种基于逻辑理性,又超越逻辑理性的洞觉。
因为反思自己重要的是反省人自身的本性,使自己的主体意识觉醒。
这种反思的方法也体现在苏格拉底的助产术中,通过对话的方式让对方说出自己的观点,然后提问对方,引导对方发现自己的漏洞,通过辩论接近真理,在对话中苏格拉底的角色就是帮助对方认识自己,让对方主动反思自己,从而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最终达到对真理的认识。
回到现实,反思生活,难道生活就是为了物质享受?当你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时你会感到生活的平淡,会厌烦,于是为了消除厌烦你又会产生新的欲望,欲望的不断滋生会把人推向万丈深渊。
通过反思我们会知道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我们最需要的不是变化的物质,最需要的是灵魂的安宁,需要的是心灵的自由。
苏格拉底在柏拉图的《申辩篇》这样说过:“不经过审查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生活。
”二、认识自己的本质在于认识自己的灵魂怎样才算正确的认识了自己,其根本的问题是要认识到自己的灵魂。
“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3
• 六、过分自我
• 太在乎别人对自己看法。有些人选择工作,完全是弥补自 己某部分缺失。所以,我们应该做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想 去吧!
• 七、害怕失败
这个不解释了…… • 有时候会自己找长经历过于顺利,那么这种“成功之 神”,往往会妨碍一个人追求适合自己的工作。
• 四、不服输
① 现实生活中,父母中的某一方往往扮演女妖的角色,让 您不自觉地投入到竞争当中。 ② 如果是非良性的不服输心态,那么结果就会很难想象。
• 五、非预期的家庭影响
家庭对个人职业生涯的影响,不纯粹是父母或长辈对自己 抱有期望和限制。 家庭对人的影响不一而足。有人被引导与父母竞争,也有 人试图弥补父母的不足。(很多人本身就是一个例子。)
职业生涯规划 “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
找出方向
• 边做边学
一个人在成人阶段的学习内容: ①了解“外在”世界 ②“自我(self)”
• 找出你特有的兴趣模式
当人生经验引发深层的结构兴趣时,具体兴趣才会形成 如:牛顿,是通过对自然规律的思考,才引入到物理学概念。 股票高手,如果不做投资,他永远不可能发现自己是股票高 手。
•
一、金钱与地位
拥有金钱和地位并不没有错,但问题在于,金钱往往导 致你忽视真正想要的其它事物,也往往会掩盖更重要的信息。
•
二、期望值太多
每个人都希望获得自己最大满足,而事实上,社会文化 无形中给大家造成一种鼓励,让大家对工作抱有不切实际的 过高期望。
• 三、家人的期望
一个从事什么工作,很多人是受到家庭的影响;特别是 在幼年时特别显著。
• 九、害怕不被喜爱
一个人对自身攻击性的恐惧,可以解读为极度地需要被 别人喜爱,或者可以说成,是深怕自己不被喜爱。
从哲学的发展浅谈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全文)
从哲学的发展浅谈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全文)【摘要】从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便开启了人类不断探索自我的道路。
通过认识自我,建立起了适合人本性的各种学说、体系,从而建立起适合人类生存的社会环境、国家体制等。
现代人也通过认识自我,认识自己独特的禀赋和价值,从而实现自我,真正成为自己。
【关键词】认识;自我;本性;实现;价值一、“认识你自己”在现实中的开启宁静的深夜,当白天的幕曲早已卸下,在一盏忽明忽暗的灯光下面,中学生还埋头于那些所谓的传统的书本中,面对如此不堪重负的压力,一个忽闪的念头从脑海中掠过,“我是谁?”或许正是这一次无意识的自我反思,便开启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课题,认识自我,探索自我,寻找自我认同的价值观以及生命意义的旅程。
经历过升学、工作以及迎面而来的各种琐屑的繁杂的困扰与困惑,便会不断的去反复考量外在传统的所赋予我们的所谓的价值观,开始去探寻自己属于人本我的适合于自我的价值体系。
经历过某些突如其来的困难时,当自我表现与自己所期许的状态不同时,开始希望去解开那些属于自我本体的秘密。
于是发现,每一个外在的表现都是内在自我的体现,外在于我面前的呈现也会大部分是自我建立的一个世界体系。
发现自己心性,并根据自己的心性去选择自己的职业去生存并在其中通过内在价值的实现去达到外在价值和附加价值的实现。
去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同时维持世界的整体和谐。
二、从哲学的发展浅谈“认识你自己”在哲学史上,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最初提出了“认识你自己”。
据说是神的启示说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却认为自己无知,为了确定神的启示是错误的,他通过与他认为在当时古希腊最聪明的人对话证明神是错误的,却在不断探寻的过程中发现原来那些所谓的最聪明的人却很愚蠢,但是更甚的是他们却认为自己很聪明,而神认为苏格拉底最聪明是因为他自知其无知。
于是苏格拉底为了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便在公众场合不断地和别人辩论,让别人认识到自己,认识到自我的无知,从而学习新的知识。
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
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总是自称一无所知。
他的名言就是:认识你自己。
其哲学意义在于:由强调知识的作用,从而强调人的地位,是人文主义的体现。
他认为人必须具有知识,才能达到善;无知是一切罪恶的首要根源。
他把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认为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最高的知识就是对“善”这个概念的认识,而善包括健康、财富、地位、荣誉以及正义、勇敢等美德。
苏格拉底围绕人的精神修养提出哲学命题,比如什么是幸福、美德、真理、正义等,其中贯穿一个主题就是说服人们不要专注于对身外之物的追求,而应去改造自己的灵魂,追求真理和智慧,成为道德完善的、真正的人。
苏格拉底的三句话,记住了这三句话你一定会一辈子受用
苏格拉底的三句话,记住了这三句话你⼀定会⼀辈⼦受⽤
第⼀句话:不经过审视的⽣活是不值得过的。
也就是说你在⽣活中受了苦,受了冤枉,受了别⼈的压制,经历过不少风险,但是你别过后便轻轻松松地忘了,你应该回头审视⾃⼰。
通过审视,你吃的苦不会⽩吃,你所受的冤枉不会⽩受,你会吃⼀堑长⼀智。
苏格拉底的第⼆句话:认识你⾃⼰。
我们在认识世界之前,⾸先应认识⾃⼰。
也正是因为这样,你会看到“我思故我在”的价值,如果我们不在,我怎么去思考其它的呢?所以⾸先我们应该重视苏格拉底的那句话,认识我们⾃⼰。
认识我们⾃⼰这是⼀个重要的训练,通过这种训练你将会发现⾃⼰内⼼的真诚。
中国⼈现在很糟糕,待⼈⾮常不真诚,说假话,骗⼈是常事。
为什么?不仅仅是⼈与⼈之间,就是我们的报纸、杂志,那些电视上说话的⼈,明明在空⼝说⽩话骗⼈,说谎话,他没有真诚。
但是如果你按照苏格拉底这句话来认识你⾃⼰,我始终⽤认识我⾃⼰的⽅式反过来认识世界,你将可能发现你是⼀个真诚的⼈。
第三句话,我知道我⾃⼰的⽆知。
这很重要,不要以为⾃⼰什么都懂,我越是去学习,我越感觉到⾃⼰⽆知。
只有这种⼈,他才能够越来越使⾃⼰聪明起来。
苏格拉底的教育理念
苏格拉底的教育理念1.认识你自己:“自知其无知”。
别的所谓“智者”都认为自己是有知的,而苏格拉底却认识到了自己的无知。
在“自知其无知”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苏格拉底首先提出了什么样的人是有智慧的人,以及知识和智慧的关系问题。
苏格拉底得出结论,认为所谓有智慧的人其实都不是有智慧的人。
有智慧的人在于“自知其无知”。
“自知其无知”这一思想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苏格拉底的“自知其无知”的思想,提出了教师在教育和教学方面所应具有的重要品质和态度,即谦虚品质和真诚“无知”的认知态度问题。
2.教育目的论:拥护贵族专治,反对奴隶民主政治。
教育目的是培养治国人才。
3.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道德,即教人“怎样做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
(1)“美德是否可教”。
在苏格拉底看来,美德即知识。
知识可教,故美德可教。
(2)道德教育:美德即知识、智慧即德行、守法即正义(培养智慧、勇敢、节制、正义“四大德”)。
4.教育方法:苏格拉底法(也叫产婆术、助产术、问答法)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由此苏格拉底也被认为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使用启发式教学的人。
关于苏格拉底法的步骤,有三步骤和四步骤两个版本。
三步骤:讽刺、定义、助产术;四步骤:讥讽、助产术、归纳、定义。
故事:有一回,苏格拉底来到市场上,他一把拉住一个过路人说道:“人人都说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但道德究竟是什么?”那人回答说:“忠诚老实,不欺骗别人,才是有道德的。
”苏格拉底问:“但为什么和敌人作战时,我军将领却千方百计地去欺骗敌人呢?”“欺骗敌人是符合道德的,但欺骗自己人就不道德了。
”苏格拉底反驳道:“当我军被敌军包围时,为了鼓舞士气,将领就欺骗士兵说,我们的援军已经到了,大家奋力突围出去。
结果突围果然成功了。
这种欺骗也不道德吗?”那人说:“那是战争中出于无奈才这样做的,日常生活中这样做是不道德的。
”苏格拉底又追问起来:“假如你的儿子生病了,又不肯吃药,作为父亲,你欺骗他说,这不是药,而是一种很好吃的东西,这也不道德吗?”那人只好承认:“这种欺骗也是符合道德的。
对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的哲学启示
对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的哲学启示对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的哲学启示【摘要】具有现实意义的。
【关键词】多深刻的思想和有价值的问题追随他的门徒很多其中最有名的有柏拉图、色诺芬等当时最著名的奴隶主贵说要人认识“真正的我”这个我是指我的灵魂心灵也就是“理智”。
他认为一个人应当关心自己的灵魂因为只有灵魂或理智才能使人明辨是非。
一个把自己的灵魂或理智看做至高无上的人自然能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并且能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所以苏格拉底把他的伦理学说建立在一种知识论上。
他认为“美德就是知识”而不道德便是无知的同义语。
一个人没有知识也就是不懂得善的概念是什么他就不可能为善而一个人有了知识就决不会为恶。
善出于知恶则出于无知。
那么为什么往往一个人明知某种事情是不道德的却偏偏会去做呢苏格拉底认为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因为如果你真知道是不道德的你就决不会去做你之所以去做就完全证明你是无知的就说明你没有真正的知识。
认为道德行为必须奠基于知识产生于知识这是苏格拉底伦理学说的根本基点。
这种有价值的思想对以后伦理学说的发展影响特别大。
既然美德即关于善的知识那么善这个概念的含义究竟又是什么呢苏格拉底的回答并不很明确。
有时他认为善就是对人有用的、有益的诸如健康、有力、有财富、有地位、有荣誉等等此外还有节制、正义、勇敢、敏悟、强记、豪爽等所谓“灵魂的善”。
这些行为有时有益有时亦有害究竟有益或有害主要取决于是由智慧的灵魂还是由愚蠢的灵魂来指导它们。
所以善可以说系于智慧美德也就是智慧。
这样便又回到了美德即知识这一命题。
由美德就是知识苏格拉底又推出了一个“自知自己无知”的命题。
苏格拉底是借一个神话故事来“论证”他的这一学说的。
故事说德尔斐的传神谕的女祭司告诉苏格拉底的朋友凯勒丰说苏格拉底是人间最聪明的人。
苏格拉底说他感到自己并不聪明于是就去证实这个“神谕”因为神谕是不能轻视的“我应该首先考虑神的话”。
为了证实神谕他就到处去找有知识的人谈话其中有政治家有诗人有工匠等等。
简述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思想
简述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思想在西方哲学史上,曾经出现过两位著名的哲学家:一位是柏拉图,一位是苏格拉底。
他们都是古希腊最有名气的哲学家。
据说,苏格拉底活了70岁,柏拉图活了98岁,这充分显示了他们的长寿。
尽管如此,但他们却都是命运多舛的人物。
两人的同时代人色诺芬就说过:“我真害怕柏拉图会长久地躺下去,因为他是苏格拉底的弟子!”(《希腊罗马名人传》)“认识你自己”这句话出自苏格拉底的《皮翁西比阿斯篇》,其主要内容是这样的:“…第三步,除掉自己心中的前额(眼睛之前的部分)。
第四步,看见镜子里面的你的双眼,但只在镜子前面看;第五步,注视自己的鼻尖;第六步,以中指按住自己的双唇;第七步,注视自己的舌头;第八步,仔细地观察自己的双手。
”苏格拉底说:“知道自己是什么,知道自己应当做什么,然后,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
”对于这一问题,苏格拉底回答说:“无知是自己的敌人,而无知者的最好的朋友是老师。
”(《苏格拉底言行录》)这是针对智者和德者的说法。
当人一旦拥有足够的智慧,就很难获得快乐。
苏格拉底将智慧分为三类:知识、技巧、辩证思维。
知识和技巧是身外之物,而知识才是自己的;辩证思维是掌握事物本质,达到知识和技巧所达不到的境界。
苏格拉底说:“你不能由你父亲的右臂而生,不能由你母亲的左乳而生,不能由天而生。
……”苏格拉底继续解释说:“但是,你可以从你自己里面生出来。
”智慧是先天的,靠“遗传”得到的智慧是可怜的。
苏格拉底对年轻人的回答表示满意。
他接着又给另一个青年提出这个问题,那就是:“我怎样才能知道我是谁呢?”苏格拉底的回答是这样的:“当你知道了什么是金子,并且能够识别哪些是真正的金子时,你就知道了自己是谁。
”但是,当你有了知识,有了金子时,金子还是金子吗?那就是知识的反面——没有知识,没有识别力,没有判断力。
这样的知识不仅不是金子,相反倒是毒药。
在苏格拉底看来,识别力与判断力是人生不可或缺的。
他的这种理论给他带来许多麻烦。
试论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经济社会中, 必须具有良好的、 乐于奉献的道德品 质, 否则谈不上为他人、 为社会服务。在劳动还是 谋生手段的情况下, 如果没有经济利益的驱动, 那 社会就无法获得物质财富, 就无法保证社会的进 步, 就更不可能建成我们富裕的小康社会。如果 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乐于奉献的精神追求, 那人 类社会就无所谓文明。没有知识, 没有德性, 又何 谈人生价值。温 ・辛格在 《我们的迷惘》 中说, “人 生必须超越了它的庸常、 重复和机械的因素, 必须 凭籍想象进行有目标的活动, 用新的展望刺激我 们的思想, 磨砺我们的感觉并且尽量满足它们, 唤 醒我们的激情并寻求新的表达的可能性, 从总体 上说, 还必须激励我们奋勇向前的意识, 探索人类 存在的未知能力。否则, 人生便是无意义的。令 人厌倦的, 或者毫无新鲜感的人生, 对于我们来说 就是无意义的人生。 ” 这种观点无疑是正确的, 但 在现实生活中, 不同的人对人生价值的理解以及 怎样实现人生价值就存在很大的差异。有的人满 脑子只想金钱, 有的人则把探索人类未知领域作 为自己毕生的追求, 有的人则渴望拥有权力、 高高 在上等等。我要说的是, 体现人生价值的方式是 多种多样的, 实现人生价值的手段、 方法、 途径也 是多种多样的, 但无论你在什么工作岗位上, 你的 理想是伟大还是渺小, 在你付诸实践的时候, 一定 要 “认识你自己” , 一定要净化你的心灵, 别损人利 己。 三、 在苏格拉底 “认识你自己” 的基础上固守 我们的精神家园 尼采说: “宁可让人追求虚无, 也不能让人无 所追求”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 在建立和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 我们在取 得巨大成就的同时, 必须看到人们在精神生活, 人 们在理想、 信念、 追求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什么我 们在强调珍爱生命的今天却会发生伪劣婴儿奶粉 致婴儿死亡的事件?为什么国家一再强调矿井的 安全却总有事故发生?为什么天天讲廉政建设却 总有腐败案例等等。我们不得不思考, 在物质日 益丰富的今天, 我们的道德是否有些滑坡, 我们的 精神、 我们的心灵是否有些空虚、 有些孤寂。我们 的理想、 我们的 “乌托邦” 哪里去了?我国是一个 文明古国, 从小我们接受的就是 “老吾老以及人之 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的教育。我们有陶渊明的 “桃花源” , 有洪秀全的 “太平天国” , 有康有为的 “大同世界” , 有孙中山的 “三民主义” , 有马克思恩 格斯的共产主义, 为建立新中国有无数的先烈为 之浴血奋斗。现在我们必须多付出一点关心、 一 点同情心、 一点责任感、 一点爱, 否则如何面对我 们的古人、 我们的前辈先烈?斯宾格勒在回顾了 西方的精神文化史之后感慨地说: 自从古罗马以 后, 任何远大的生活理想就大部分变成了一个金 钱问题。他断定: 那是西方的没落。但愿如此。 人既是社会的人, 又是个体的人, 作为个体的 人, 人是孤独的。自然界中最大最深的鸿沟, 是个 人与个人在心灵间存在的那道裂隙, 这道裂隙, 我 们只能用关心、 只能用爱去弥补、 去填平。我们要 尽力做到: 面对自身, 要了解自我, 做到与自身的 和谐; 面对自然, 要认识自然, 做到与自然和谐; 面 对社会, 要融入社会, 做到与社会和谐; 面对他人, 要协调沟通, 做到与人和谐共处。只有这样才能 体现出生命的活力, 才能弹奏出动人的乐章。总 之, 我们每时每刻都应不断提醒自己: “ 认识你自 己” , 不断地反省自己, 认识自我, 树立正确的人生 观、 价值观, 摆正自己的位置, 才能在工作中不断 挖掘自己的潜能, 为他人、 为社会尽自己的一份 力、 发一份光。
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及其哲学意义初探
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及其哲学意义初探“认识你自己”是希腊宗教圣地德尔斐神庙墙上的箴言。
苏格拉底多次提及这句箴言,视其为实践哲学的精神法则和处世的人生信条,并将其作为哲学研究的主题。
在苏格拉底和别人的对话中,他提到了“认识你自己”的相关涵义,为人们认识和理解这句箴言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研究路线。
一、“认识你自己”的涵义(一)自知无知作为希腊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除了知道自己无知外什么都不知道”。
苏格拉底的朋友凯勒丰去了德尔斐神庙,他问那里的神是否有人比苏格拉底更聪明。
女祭司回答说没有。
听到这个神谕后,苏格拉底非常困惑。
因为他自认为自己没有什么智慧,但是神又不可能撒谎。
于是,他决定去拜访有智慧的政治家、有名望的诗人和有本领的工匠。
然而结果让他大失所望,他发现他们并不是真正的智慧,只不过是不懂装懂罢了。
最后他说:“真正的智慧是神的财产,而我们人的智慧是很少的或是没有价值的,那个神谕无非是他用来告诉我们这个真理的一种方式。
在我看来,神并不是真的在说苏格拉底,而只是在以我的名字为例,他就好像在对我们说,你们人中间最聪明的是像苏格拉底一样明白自己的智慧实际上毫无价值的人。
”在他看来,真正的智慧只有神才配享有,人的智慧是没有价值的。
人只有承认自己无知,才能称得上有知或智慧。
苏格拉底也明确说道:“他们很不情愿承认这个事实,他们在有些地方假装有知识,而实际上一无所知。
”这就是自知己无知和自以为己知之间的重大差别,实际上也证明了“认识你自己”也即自知己无知,无知即智慧。
(二)察看人自己的能力在色诺芬的《回忆苏格拉底》中,苏格拉底问曾经到过德尔斐神庙的欧绪德谟是否看过、思考过“认识你自己”这几个字,有没有察看过自己是怎样的人。
欧绪德谟说他没想过,但却自以为认识了自己。
后来苏格拉底说:“必须先察看了自己作为人的用处如何、能力如何,才能算是认识自己。
”只有认识了人自己,才能知道什么事适合自己,并且才能分辨自己的能和不能,从而给自身带来极大的益处。
从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到尼采的“成为你自己”解读
从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到尼采的“成为你自己”【中文摘要】本文是对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和尼采的“成为你自己”两个哲学命题的一些阐述,形成以及转变的原因的一些浅薄的看法和评论。
【关键词】认识成为德性自我超人价值一、苏格拉底和“认识你自己”据说,德尔菲神庙的墙上,有一些铭文,其中有两条最为有名的格言,其一便是:“认识你自己”。
[1]苏格拉底说:“我往下看,发现这位哲学家(阿那克萨戈拉)完全不用心灵,也不把它当成安排事物的原则,而是求助于气、以太、水和其他稀奇古怪的东西。
”[2]对阿那克萨戈拉的失望或许就是苏格拉底的“自我”哲学产生的原因。
由此苏格拉底也把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了人间。
他认为:人的心灵内部已经包含着一些与世界本原相符合的原则。
因此,苏格拉底提出人应该要“认识你自己”。
他主张首先在心灵中寻找这些内在原则,然后再依照这些原则规定外部世界。
[3]人只有认识了自己才不会盲目,才可能求助于灵魂内的原则去发现事物的真理,就像通过水面去看太阳就不会坏眼睛一样。
当然,苏格拉底还认为“德性就是知识”与“认识你自己”是两条相互呼应的原则。
[4]确实,一个人对自身的认识也就是他关于德性的认识,一个人如果对德性有了认识,有了这方面的知识,那么对自身的认识便会更进一步,就知道自己是谁,该干什么。
这就是他提出该观点的主要目的,强调知行合一、真善一体的道理。
进而启发人们去努力地认识自己,去追求真理、正义、明智、勇敢等德性,完善自己的德性,然后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苏格拉底同时也在自然哲学内部挖掘出摆脱自然哲学困境的原则,其深度为智者思想所不能及。
不过我们更应该去深入了解的是他的“认识你自己”即“自知”。
这是苏格拉底哲学的立足点。
也使得在他的哲学中,知识成为了一个核心问题。
然而,苏格拉底放弃对自然奥秘的思辨使他的思想始终局限在道德实践领域,让他习惯于社会交往的实际行动,没有提出世界观和伦理学的完整理论。
所以我们看到,苏格拉底的“自我”既有理性,也有伦理的、实践性的。
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对当代大学生择业观的启示
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对当代大学生择业观问题的启示摘要:“认识你自己”是苏格拉底重要的哲学命题,对当代大学生择业观问题具有重要启示。
不断地剖析自己是苏格拉底对自己及学生的勉励,自制,理性以及正确评价自己这些都是他“认识你自己”的结果或表现,对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观中存在的择业偏见,目标不明确,期望值偏差等等一系列问题都是很好的启示。
关键词: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大学生择业观在科林斯湾北岸一个风景秀丽的小镇上,坐落着一座名叫特尔菲的神庙。
在这座闻名遐迩的神庙里,一面斑驳不平的墙上歪歪斜斜地写着“认识你自己”五个字。
苏格拉底曾四次步行到此参悟这句名言。
对这五个字的涵义,他费了几年的心神才逐渐有了自己的认识,并在以后的生活实践中履行这条哲学原则,将其作为自己的哲学命题。
时隔两千多年,处在21世纪的人们要健康地生存,离不开社会,但在社会化过程中不能忘记“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自己,这是值得每一个时代每一个人去思考的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就业难的问题已引起了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与重视,更引起了面临毕业的大学生们的焦虑与恐慌。
在这种高压环境以及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大学生很容易迷失自我,这就对其择业态度及就业行为造成了影响。
对此,苏格拉底对“认识你自己”的深刻认识与理解非常值得借鉴与学习,对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观也有着重要的启示。
一、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将认识你自己作为其思想的主要部分,要求他的学生用毕生精力研究它。
(一)剖析自己,培养理性思维一天早晨,苏格拉底在与克里底亚辩论时,运用其最常用的“精神接生法”,诱导其朋友说出了他对“认识你自己”的看法。
“看来,自我认识就是自制了,我赞同在德尔斐神庙题献‘认识你自己’这句铭言的人。
”【1】苏格拉底拍腿表示赞同,并兴奋地握起了克里底亚的手。
在生活中,他也是一个自制的人。
苏格拉底一直对充满智慧的阿斯巴拉情有独钟,即使结过婚,他对她的爱仍不减不变,但他始终只是把这种爱埋藏在心底,只是在心底里保存着那份爱与思念。
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的理解
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的理解嘿,朋友们!咱今儿来聊聊苏格拉底那个超厉害的观点——认识你自己。
你想想看啊,咱们每天忙忙碌碌,为了生活奔波,有时候是不是都忘了好好瞅瞅自己啦?认识自己,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呢,就好像在一个超级大的迷宫里找出口。
咱就说,你知道自己真正喜欢啥不?是喜欢热热闹闹地和朋友们玩耍,还是喜欢一个人安安静静地看书?很多人可能都没仔细想过。
这就好比你去超市买东西,不看清楚就瞎拿,结果拿回家发现根本不是自己想要的呀!那多可惜呀!还有啊,你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吗?别小瞧这个,这可重要着呢!你要是知道自己擅长啥,那就往那个方向使使劲儿呀,说不定就能闯出一番天地呢!可要是不知道自己的短板,那可能就会在同一个地方摔好几个跟头,疼得龇牙咧嘴的还不知道咋回事呢!这就跟走路似的,你得知道哪儿有坑,才能绕过去呀,不然不就掉进去啦?再想想,你的脾气咋样呢?是不是容易着急上火呀?这就像一个小火苗,要是不注意控制,可能就会烧成大火啦!可要是能认识到自己的脾气,慢慢学着去调整,那不就像给小火苗浇点水,让它乖乖的嘛。
认识自己,也是为了能更好地和别人相处呀。
你要是都不了解自己,怎么能知道怎么和别人打交道呢?就好比你不知道自己爱吃苹果还是香蕉,怎么能告诉别人给你买啥呢?咱平常过日子,不就是在不断认识自己的过程中成长嘛。
有时候可能会犯错,哎呀,那有啥呀,犯错也是认识自己的一种方式呀!就像走路会摔跤一样,爬起来拍拍土,接着走呗!咱可别小瞧了认识自己这件事儿,这就好像给自己画一幅画像,得一笔一笔慢慢地画,才能画出最真实的自己。
别嫌麻烦,这可是关乎咱一辈子的事儿呢!你要是能清楚地认识自己,那以后的路走起来不就更顺啦?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所以呀,大家都好好想想,多花点时间和自己聊聊天,听听自己心里的声音。
别总是忙忙碌碌地往前跑,偶尔也停下来,看看自己到底跑哪儿去啦。
只有真正认识了自己,咱才能在人生的大舞台上尽情地展现自己呀,才能活出属于咱自己的精彩呀!这可不是我瞎忽悠,这是实实在在的道理呀!大家都好好琢磨琢磨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
发布日期:2014-07-06 发布:
2013年第2期目录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财务管理与工程造价协同管理的探究医院财务管理中如何平衡成本与收入之…企业项目管理的现状及完善策略如何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企业文化视角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国际新创企业国内研究现状述评论煤炭建设企业中项目管理的应用酒店个性化服务问题及对策研究会计计量准则存在的问题探讨商业模式分类问题研究企业统计工作之我见服务利润链下企业通过如何内部营销的…浅谈工程施工管理对我国中小企业的筹资研究浅析邢台地区小微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现…浅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摘要:认识你自己是苏格拉底的主要哲学思想。
认识自己关键在于反思自己,认识自己的本质在于认识自己的灵魂,让自己的主体意识觉醒,满足灵魂深处的需求,最终实现真正的知行合一。
中国论文网/3/view-5909436.htm
关键词: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反思;灵魂
苏格拉底认为人的心灵内部包含有关于自己灵魂的内在原则,内在原则是让人了解自己并改善自己关于自己的灵魂的知识。
而这些内在原则是与世界的本原相符合的,因此我们是在这些内在原则的指引下来认识外部世界的。
怎样获得这些本原性的内在原则,即是认识你自己。
认识自己关键在于反思自己。
一、认识自己的关键在于反思自己
人总需要思考自己为什么而活着这一根本性问题。
现实中,人总会不断地经历着不同的事物,产生不同的矛盾,那麽这些事物给我留下了什么,我又是怎样对待这些不同的事物的?这些促使着我们思考自己是为了什么而活着。
对于这一人生的问题我们只有对自己进行了反思,到达了对自我的认识之后才能明白,才不至于迷失于变化不断的混乱世界之中。
反思是一种关于普遍原则的体认,是一种基于逻辑理性,又超越逻辑理性的洞觉。
因为反思自己重要的是反省人自身的本性,使自己的主体意识觉醒。
这种反思的方法也体现在苏格拉底的助产术中,通过对话的方式让对方说出自己的观点,然后提问对方,引导对方发现自己的漏洞,通过辩论接近真理,在对话中苏格拉底的角色就是帮助对方认识自己,让对方主动反思自己,从而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最终达到对真理的认识。
回到现实,反思生活,难道生活就是为了物质享受?当你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时你会感到生活的平淡,会厌烦,于是为了消除厌烦你又会产生新的欲望,欲望的不断滋生会把人推向万丈深渊。
通过反思我们会知道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我们最需要的不是变化的物质,最需要的是灵魂的安宁,需要的是心灵的自由。
苏格拉底在柏拉图的《申辩篇》这样说过:“不经过审查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生活。
”
二、认识自己的本质在于认识自己的灵魂
怎样才算正确的认识了自己,其根本的问题是要认识到自己的灵魂。
在《阿尔基比亚德1篇》中,苏格拉底将人分为肉体和灵魂,而肉体是灵魂使用来实现自身的工具,是灵魂统治着工具,因此,人要称之为人,其根本原因是灵魂。
从词源上分析“灵魂”一词,其希腊文本意是‘呼吸’,‘活着’,指人的生命之本,也指生命,精神性的东西,由此可见灵魂之于人就是人的生命。
苏格拉底认为他身上担负着神的使命,那就是使人们的灵魂得到最大限度的改善,“我
将对我遇到的每个人这样做――使你们首要的、第一位关注的不是你们的肉体和职业,而是你们灵魂的最高幸福。
”人最应该照顾的是自己的灵魂。
因为“人之所以为人,不是因为他的感觉和欲望,而在于人有灵魂,灵魂能够使人找到最高的存在,即灵魂的求善”。
因此,要认识自己就要找到自己的灵魂。
知道了自己的灵魂需求,就找到了自我,找到了真正的自由,而不被变化的表象事物迷惑,这时自我的主体意识觉醒了,人的灵魂需求得到了满足。
人之为人的本质在于灵魂,是灵魂主宰着人的一切,所以人最重要的是照顾自己的灵魂,而照顾自己的灵魂就是要求善。
而这个求善具体体现在人身上就是‘德性’。
所谓德性是指过好生活或做善事的艺术,这种艺术是最高尚的艺术。
一个人如果认识了自己就获得了关于自己的知识,随之就知道该怎样去生活,面对事物怎样抉择,这一行为就称为德行,于是苏格拉底认为德性就是知识二者是统一的。
一个有德性的人他的行为就是求善,具体为知道什么是正义,勇敢,节制,美等,并且对事物做出善的选择。
这样的选择出自于人的理性本质对事物本身内在合目的性的选择,是人对事物把握的最高方式,也就是把握了事物的善,这种对事物的选择是对事物的最根本的本质的把握,以致不会在纷繁复杂的现象和无穷无尽的因果系列之中迷失方向。
德性的求善行为便照顾了自己的灵魂。
对于苏格拉底来说,有德性的人之所以能对事物作出善的选择,在于德性能给人以“机灵”。
机灵使人对事物作出善的选择,它是一种决断,也是一种命令。
因为机灵会告诉人们什么是最好的,应该选择什么。
“机灵”是每个人心中的守护神给予的,它决定着每个人自己独特的选择,是主体意识的充分体现,是机灵在无形中照顾着灵魂。
认识自己,就是在不断的反思自己,不断的提升自己,加强自身的修养,在此过程中获得“德性”,和“智慧”。
而这被苏格拉底表达为“灵机”,灵机是人的一种有意向的意识,它是人在不断的提升自己,在思考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能照顾自己灵魂的力量。
三、认识自己,达到知行合一
一个人只有真正认识了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从而完成自己的使命,成为一个有德行的人。
而一个真正有德行的人是知行合一的人。
苏格拉底提出德性就是知识,知识就是德性,甚至说知识就是美德,其目的是要强调知行合一。
他说一个人知道了一件事是善的,而又不去实现,说明他并没有关于这件事的知识,反之,一个人真正知道善必然会行善。
因为向善避恶是人的本性,在这里苏格拉底是一个性善论者,一个人是行善还是作恶,在于他对自己的认识所获得的知识,而每个人关于自己的知识都是善的,所以苏格拉底说“一切恶行都是在不知道善的情况下做出的”,于是他得出了“无人有意作恶”的结论。
苏格拉底身体力行了他的知行合一,他被判以死刑,虽然他有多次有生的选择,但是他都一一拒绝了,他认为他们对他的不正义的惩罚在于他们不知道正义是什么,是出自于一种无知;而他如果逃生就是违背了法律,做出了不正义的行为,而他自己是知道正义是什么的,所以他不愿有意为恶,从而为他的哲学真理献出了宝贵生命。
虽然苏格拉底的肉体死了,但是,根据他的灵魂主宰一切,他的灵魂还长存着,他的精神存在着,这是后世没有一个人超越他的地方。
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精神本质,找到心灵深处真实的自己,进而知道自己最需要什么,才能使自己的意识境界宽阔敞亮;认识自己,反思自己,才会真正了解自己,才会以正确的态度去生活,从而才能拯救自己。
只有当我们认识了自己,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内在原则,让自己充满力量,我们才能用这些内在原则去更好地认识世界,明白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知道世界之于自己的意义何在,生活之于自己应该怎样。
最终才可以按照自己真实的意愿生活着,达到真正的知行合一。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本文摘自中国论文网,原文地址:/3/view-59094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