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归园田居》 群文阅读 (课件26张)
合集下载
《短歌行》《归园田居》 群文阅读 (课件26张)

户庭无尘杂, 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户庭无尘杂, 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三、析诗歌
思考:“樊笼”指代的是“官场”,诗中还有哪句也是
表示这样的意思?
(1)对勾心斗角、尔虞我
误落尘网中,
诈的官场生活的厌恶。 (2)“误落尘网中,一去
一去三十年。
三十年”,用夸大的数字,
⑷公元405年,41岁转入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 三月,随刘敬宣离职而离职;
⑸同年秋再度出仕,任彭泽县令,81天后辞职归隐。
二、读诗歌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比喻、设问
三、析诗歌
二忧求贤难得 添加标题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诗人借用《管子•形解》 中的句子,表明自己就像 谦虚的山一样不满足于高, 像博大的海一样不满足于 深。
用典
三、析诗歌
二忧求贤难得 添加标题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借用周公热切殷勤接
待贤才的故事,表明自己 招纳贤才的热诚。
用典
三、析诗歌
小结:
诗歌紧扣一个“忧”字, 微吟低徊,娓娓道来:人生之 忧,写曹操作为一个诗人的人 生短暂之叹;人才之忧,写曹 操作为一个能臣的渴求贤才之 叹;天下之忧,写曹操作为一 个雄主的渴望建功伟业之叹。
三、析诗歌
找出与“归”有关的诗句
统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短歌行》、《归园田居》联读 教学PPT课件

下节课见!
第二层:青青子衿……鼓瑟吹笙。写作者思念贤才,表达了对贤 才的渴望。
“青青”二句原来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话,原诗是写一 个姑娘在思念她的爱人,曹操在这里引用这首诗,固然是直接比 喻了对“贤才”的思念,更是提醒他们:“就算我没有去找你们,你 们为什么不主动来投奔我呢?”这八句仍然没有明确地说出“求才” 二字,用了典故来作比喻,这就是“婉而多讽”的表现方法。
感情基调
全诗的感情基调并不消沉。作者的这种忧思,源于内心的焦急正因人生短暂, 才更渴望招纳贤才、为已所用,建功立业这里讲“人生几何”,不是叫人“及时行乐”, 而是要及时地建功立业又从表面上看,曹操是在抒个人之情,实际上却是在巧妙提 醒广大贤士:人生就象“朝露”那样易于消失,贤士应该珍惜时间,及时施展才华。
归园田居
吟 咏 诗 01 歌读 ,准 体字 验音 情 感
02
03
读读 准 出 读准字音 节情 奏感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jī
zhuō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yìn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ài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 声称“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 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 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抒发归隐后愉悦的心情。本课所选是 第一首。
【相关链接】 1.建安风骨:建安诗歌的独特风格。建安(汉献帝年号,196—220)时期 文人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抒发了建功立业的理 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时也流露出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意 境宏大,笔调朗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代表诗人有“三曹”(曹 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和女诗人蔡琰。 2.田园诗派: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流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为东晋诗人 陶渊明。 陶渊明的诗大部分取材于田园生活,语言平淡而自然,朴实而又不缺乏 色彩,有的接近于口语,有的近似歌谣,给人一种清新、幽美、诗情画意的 感受。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短歌行》 《归园田居》联读 教学PPT课件

⒈内容结构
短歌行
人生易逝、贤才难求的感慨--思慕贤才的情怀--访求 贤才的态度--以周公作比表现爱才之情
⒉思想主旨
渴求贤才、追求不朽功业的急切心情和使个人有限生命获得崇高价 值的一种社会责任感。
忧:①人生苦短 ②贤才难求
③功业未就、天下未归
⒊艺术特色 ①善用比兴,吐露委婉
②多处用典,典
雅耐读
③音韵铿锵,慷慨激昂 洁精练
整体感知
慨
忧 •你认为本诗的情感
着眼点在哪一个字?
诗眼:指作品中点睛传神之笔 ①诗词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某个 字;②全篇最关键的词句,是
忧 从 中 来 , 不 可
何 以 解 忧 ? 唯 有 杜 康
当 以 慷 , 忧 思 难 忘 。
一篇诗词的主旨所在。
断。
绝
1. 作者究竟 忧 什么?
2. 诗中曹操是如何抒
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贤才比为明月,恰
如其分地表达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而在这
还没有实现的情况下,才“忧从中来,不可 断绝”。这四句诗仍是写“忧”,从情感上 照应第一节。“越陌度阡”四句句意呼应第 二节,仍是想象贤才归已时的欢快场面。
赏析诗歌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发这种忧 ?
赏析诗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 多!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薤作上者露运,用何怎易样晞的:露手法晞表明达朝怎更样复的情落感,人?死一去何时归。出自 《薤露设》问,开《头薤,露先》声为夺古人乐府“相和曲”名,相传原是齐国 东部的朝歌露谣:,生为命出短殡促时易挽逝柩(人比所喻唱)的挽歌。其意为生命短促, 有如薤杜叶康上:的酒露(水借,代瞬)间即逝。
《归园田居》与《短歌行》的联读课件25张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归园田居》《短歌行》联读
目录
CONTENTS
01 引言 02 《归园田居》主题分析 03 《短歌行》主题探讨 04 两首诗的对比与联系 05 结论与感悟
作者简介
1.陶渊明生活于东晋末年, 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
陶渊明生活于东晋末年,出生在一个 没落的官僚家庭,他从小就受到了传 统儒家思想的熏陶。然而,他的家族 在政治上却逐渐衰落,这使得陶渊明 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家庭的破败和社 会的动荡。这些经历对他日后的文学 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中 充满了对自然、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 官场、名利的批判。
04
两首诗的对比与联系
1. 两首诗的作者、时代背景和主题简介
01
01
01
《归园田居》和《短 歌行》分别是晋代诗 人陶渊明和三国时期 曹操的作品。两首诗 都体现了诗歌主题与 作者的思想、时代背 景紧密相关。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 的向往和追求,诗中 描绘了自然风光和农 村生活的情趣,体现 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 厌倦和对自然的热爱。
02
《归园田居》 主题分析
1. 诗中描绘的田园景象和情感表达
《归园田居》描绘了诗人回归田园 生活的景象。
诗中描绘了清幽的田园景色,包括 幽静的村庄、悠闲的鸡犬、绿色的稻田 和深深的竹林,这些景象都表达了诗人 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 厌恶和对自由、清新、自然生活的向往。
陶渊明以诗歌著称,作 品风格朴素自然。
陶渊明以诗歌著称,作品风格朴素 自然。陶渊明的诗歌作品体现了自 然主义的精神,倡导回归自然、追 求本真,用诗歌抒发自己对自然的 热爱和人生的感悟。他通过诗歌表 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态度和理想,体 现了他的哲学思想。
目录
CONTENTS
01 引言 02 《归园田居》主题分析 03 《短歌行》主题探讨 04 两首诗的对比与联系 05 结论与感悟
作者简介
1.陶渊明生活于东晋末年, 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
陶渊明生活于东晋末年,出生在一个 没落的官僚家庭,他从小就受到了传 统儒家思想的熏陶。然而,他的家族 在政治上却逐渐衰落,这使得陶渊明 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家庭的破败和社 会的动荡。这些经历对他日后的文学 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中 充满了对自然、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 官场、名利的批判。
04
两首诗的对比与联系
1. 两首诗的作者、时代背景和主题简介
01
01
01
《归园田居》和《短 歌行》分别是晋代诗 人陶渊明和三国时期 曹操的作品。两首诗 都体现了诗歌主题与 作者的思想、时代背 景紧密相关。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 的向往和追求,诗中 描绘了自然风光和农 村生活的情趣,体现 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 厌倦和对自然的热爱。
02
《归园田居》 主题分析
1. 诗中描绘的田园景象和情感表达
《归园田居》描绘了诗人回归田园 生活的景象。
诗中描绘了清幽的田园景色,包括 幽静的村庄、悠闲的鸡犬、绿色的稻田 和深深的竹林,这些景象都表达了诗人 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 厌恶和对自由、清新、自然生活的向往。
陶渊明以诗歌著称,作 品风格朴素自然。
陶渊明以诗歌著称,作品风格朴素 自然。陶渊明的诗歌作品体现了自 然主义的精神,倡导回归自然、追 求本真,用诗歌抒发自己对自然的 热爱和人生的感悟。他通过诗歌表 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态度和理想,体 现了他的哲学思想。
7《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比较阅读课件(共26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山水田园诗表现的主题(情感)
1、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仕途官场的 厌恶、怀才不遇的苦闷) 2、热爱山水,倾心田园,或渴望归隐 3、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和闲适自 得的心情 4、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 民的深情厚意
人 文 主 题 “ 生
魏晋时期的 代表作品
诞生在社会 大动荡的历
史时期
表达了诗人 的人生思考 和人生选择
ài
(其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一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
1、“羁鸟”是笼中的鸟; “池鱼” 是池塘中的鱼。 2、特点:失去自由,失去最适合 它们生活的环境,只会痛苦。也暗 示作者在官场就如同“羁鸟”、 “池鱼”一般,失去自由。 3、说明作者身在宦海,而心系田 园的心情,对自由的向往。
任务一:理解曹刘困境,找寻突围之”法“
曹操
陶渊明
困境:时不我待,功业未成 困境:误落尘网,违背本心
突围之“法”:追逐理想,乐观心 突围之“法”:归隐田园,守住本心 态
积极行动
作业布置
以《评<归园田居(其一)>的“村居图”》 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文学短评。
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
人两种选择
出世 入世
情怀归一
命
的
诗 意
共同点
”
人 文
不同点
主
题 “
前者:质朴刚健, 前者:化用典故,或引
生 前者:四言诗
运用比兴 前人诗句来表达心志
命 的 诗
后者:五言诗 后者:平淡舒缓, 后者:寥寥数笔,勾勒 善用白描 出乡村日常的生活图景
意
”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曹操:拥兵百万,四方征讨, 统一北方,号称一代枭雄。
7《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课件(共27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袁术等豪强集团, 又在著名的官渡之战一举消灭了强大的袁
绍势力,并征服乌桓,统一了北方。这年冬天,亲率八十三
万大军,列阵长江,与“孙刘联盟”战于赤壁之下,想一统
天下,结果大败。当时曹操已经54岁,面对战乱连年,统一
创
作 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
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时间过得太快,恐怕来不及 有所作为,另一方面也是在
巧妙地感染贤才,提醒他们
忧时光易逝
赶紧拿定主意,到他那里去 施展抱负。浓郁地抒情色彩
里包含强烈的政治目的。
学习活动三:探究曹操之“忧”
忧 什 么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二人同处乱世,却有不同的人生选择。今天我们 一起走进《归园田居(其一)》,感受诗中不同的人生 取向。
歌 行
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歌是汉乐府的一个曲调的名称,乐 府诗有“长歌”与“短歌”之分。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 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长歌” 比较热烈奔放,慷慨激昂;“短歌”节奏比较 短促,低吟短唱,适合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曹操 作
155-220
者 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
简 事家、文学家。
介 政治 挟天子以令诸侯,恢复生产,网罗人才,统一北方,并实行一系列
较为进步的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稳定了社会秩序。
文化 在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汉魏之际雄健深
沉,慷慨悲凉的文学风格,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归园田居 五言诗
《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群文阅读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借用《诗经·郑风·子衿》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句。这里用来抒发自己对贤士的渴望之情。
用典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将贤才比作碧空中的皓月,什么时候才能摘取呢?表现了诗人求贤不得的心情。
比兴、设问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贤才择主而事”。以乌鹊喻贤才,比喻贤才还没有归宿,尚在徘徊的状态。抒发自己担忧人才投靠他人心情。
诗歌
体裁
题材
节奏韵律
情感风格
时代背景
《短歌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归园田居》
【学习活动一】知人论世、分享交流。
赤壁大战前夕宴饮宾客之时
几仕几隐官场黑暗最终辞官
慷慨悲凉
恬淡宁静
短促激越
舒缓平和
抒情诗
田园诗
四言古诗(乐府诗)
五言古诗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4、归去如何?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学习活动三】比较分析,探析形象。
小组讨论: “心怀天下之忧”和“山野田园之归”是两种不同的人生选择。你从《短歌行》和《归园田居》(其一)中,各看到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求贤若渴建立霸业(志士形象)
厌恶官场热爱自然(隐士形象)
思考:诗人围绕“归”写了哪些内容?
1、从何而归?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7《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联读 课件(共29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

叁 学习活动三 赏析手法 问:请对比分析,曹操和陶渊明在表达自己的“忧心”和 “归心”时技法有哪些异同之处?
手法(同)
《短歌行》
比喻
《归园田居(其一)》直抒胸臆
手法(异)
比兴、用典
白描,远近、动 静结合
“白描”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 不着颜色,称为“单线平涂”法。
生命的诗意
——《短歌行》《归园田居》联读
学习目标
1.诵读两首诗歌,感受诗歌韵味,把握诗歌内容。 2.抓住诗歌中的诗眼,理解并赏析两首诗的不同 情感。 3.感受诗人不同的生命状态,探寻诗人的人生选 择与价值思考。
情境设置
最近,我们班开展了以“生命的诗意”为主题的 魏晋诗歌研读活动,同学们摩拳擦掌,踊跃参加。 本节课我们将通过研习《短歌行》和《归园田居 (其一)》这两首诗歌,完成“诵读诗歌,感受 风格”“寻找诗眼,把握情感”“分析手法,体 会魅力”“探究主旨,理解选择”四项活动。
任务二:紧抓诗眼,析情悟理
情感
内容 《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
内容
情感
一忧人
生短暂 朝露
忧
什 二忧贤 么 才难得
子衿、鹿鸣、 嘉宾、相存、 明月、乌鹊、
山海等
从何而归 为何而归 归向何处
官场(尘网、 厌恶(羁 樊笼) 鸟、池鱼)
热爱自然 (爱丘山)
本性
田园(茅屋、 农田、榆柳、
鸡犬)
向往
三忧功 明月、 业未就 周公
如何看待他们的选择?如果是你,处在今天的时代潮流中, 你会如何选择?为什么?
观点一 我赞成曹操的处世态度。 积极入世,尽力而为,是让人生更有价值的誓言与态度,是时代
《短歌行》《归园田居》联读ppt课件

赏析诗歌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那穿着青领(周代学士的服装)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正是因为你们的缘故,我一直低唱着《子衿》歌。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在绿坡悠然自得地啃食。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
用典
“青呦青呦子鹿衿鸣,,悠悠食我野心之。苹纵。我不我往有,嘉子宾宁,不鼓嗣音瑟?吹笙。”这 四句选君自《诗经•(小贤雅才•鹿)鸣—》—。《“诗雅经”·郑是风宫·廷子乐衿曲》歌辞, 《小雅•鹿鸣》诗表现的是天子宴请群臣的盛况和宾主之 间思融慕情洽人的温情。这四思句慕诗贤信才手拈来,却与全诗融为一体, 说明贤才若来比投兴奔先:言比于他者已物,,以以必彼咏将物起极比所尽此咏物之礼也词节;也招兴。待者他,。
赏析诗歌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用典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故能成 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
——《管子形解》
渴盼能多招募人才,多多益善(与前文忧人才不够用照应)
《史记·鲁周公世家》有这样的记载:“周公戒伯禽曰:我于 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忧 恐失天下之贤人。”
——自由、安逸、闲适
思维拓展
《归园田居》其一中,有这么一句话:“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 年。”从陶渊明的人生 经历看,陶渊明一生多次辞官做官,难道就是仅仅用一“误”字 所能辩解的吗?
1.错误说 陶渊明的天性是热爱自然,为生活而进入官场,本身就是一种 错误,所以陶 渊明认为自己是“误落尘网中”,耽误了好多年大好光阴。 2.悔恨说 陶渊明在诗中说“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就是在表达自 己误入仕途沉 痛悔恨之情。他出入仕途实际上是十三年,故意夸大成“三十年”,那 种后悔在官场了白白 浪费了十三年的情感表达更强烈。 3.托词说 陶渊明并不是一开始就隐居在田园,而是一个充满豪情壮志的 青年。纵观陶 渊明的政治抱负和前后十三年的为官经历,所谓“误落尘网中,一去三 十年”只是一种托词 而已。
7.《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课件(共26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方宅十余亩,草近屋景八九方 榆间宅 柳。、 、草桃屋李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田园美景
使用典故,可以使表情达意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充实内容,美化词句。 相关链接——比兴
赋比兴是《诗经》 的主要三种表现手法。 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 比:比喻。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表达技巧——用典
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引用) 希望贤才主动投奔
2、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引用) 自己会以礼待贤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陶渊明从29岁起开始出仕,任官十三年,一直厌 恶官场,向往田园。他在义熙元年(405年)41岁时, 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即辞官回 家。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陶渊明天性酷爱自由, 而当时官场风气又极为腐败,谄上骄下,胡作非为, 廉耻扫地。一个正直的士人,在当时的政治生活中 决无立足之地,更谈不上实现理想抱负。陶渊明经 过13年的曲折,终于彻底认清了这一点。陶渊明品 格与政治社会之间的根本对立,注定了他最终的抉 择——归隐。从此他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 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
3、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
4、周公吐哺 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的接待贤才
《短歌行》
表达技巧——比兴
《短歌行》
1、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以明月比喻贤才,表达自己因贤才难得而忧虑不绝的心情。 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用“乌鹊无依”比喻贤才尚在徘徊选择,流露诗人惟恐贤才不来 归附的焦急心情。 3、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用山高水深比喻招纳人才的阔大胸怀,希望尽可能地多接纳人才。
以出世之心,达入世之境 淡泊于名利,积极于进取 我们应把自己的人生定位在积极奋斗之上, 在为国奋斗的同时坚守心灵的净土。
使用典故,可以使表情达意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充实内容,美化词句。 相关链接——比兴
赋比兴是《诗经》 的主要三种表现手法。 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 比:比喻。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表达技巧——用典
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引用) 希望贤才主动投奔
2、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引用) 自己会以礼待贤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陶渊明从29岁起开始出仕,任官十三年,一直厌 恶官场,向往田园。他在义熙元年(405年)41岁时, 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即辞官回 家。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陶渊明天性酷爱自由, 而当时官场风气又极为腐败,谄上骄下,胡作非为, 廉耻扫地。一个正直的士人,在当时的政治生活中 决无立足之地,更谈不上实现理想抱负。陶渊明经 过13年的曲折,终于彻底认清了这一点。陶渊明品 格与政治社会之间的根本对立,注定了他最终的抉 择——归隐。从此他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 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
3、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
4、周公吐哺 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的接待贤才
《短歌行》
表达技巧——比兴
《短歌行》
1、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以明月比喻贤才,表达自己因贤才难得而忧虑不绝的心情。 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用“乌鹊无依”比喻贤才尚在徘徊选择,流露诗人惟恐贤才不来 归附的焦急心情。 3、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用山高水深比喻招纳人才的阔大胸怀,希望尽可能地多接纳人才。
以出世之心,达入世之境 淡泊于名利,积极于进取 我们应把自己的人生定位在积极奋斗之上, 在为国奋斗的同时坚守心灵的净土。
《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比较阅读课件(共27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忧
归
>>学习活动二
内容探究,感悟态度
交流探究:
1.请大家把《短歌行》中“忧”的句子划出来读 一读并思考:他“忧”在何处,为何而“忧”? 2.《归园田居》(其一)的“归”告诉了我们哪 些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学习活动二
1.曹操之“忧”
《短歌行》中曹操“忧”在何处,为何而“忧”?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一忧时光易失:譬如朝露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二忧贤才难得:青青子衿
深入研读 探究手法
叁
>>学习活动三 研读诗歌 探究手法
小组合作: 深入研读诗歌,讨论这两首诗都用了哪
些艺术手法?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学习活动三
1.《短歌行》之手法
艺术手法:用典、比兴
>>学习活动三 用典
①“青青子衿”——《诗经·郑风·子衿》 ②“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复得返自然”的 淡泊、追求自由
课后作业
曹操和陶渊明,一个是一世之雄,一个是隐逸 之宗;一个具有一统天下的宏大气魄,一个则 有崇尚自由的隐逸情怀。假如他们穿越时空相 遇,会对对方说什么? 请你发挥想象,编写一个名为“志士与隐士” 的剧本。对话要得体,符合人物的身份及阅历。
学习目标:
品味语言,鉴Βιβλιοθήκη 两首诗的艺术手法。2.听读诗歌 感悟情感
作品 节奏
情感
《短歌行》 《归园田居》
激亢、短促 舒缓、平和
雄心壮志 慷慨悲凉
追求自由 恬淡清新
比较鉴赏 感悟不同人生态度
贰
>>学习活动二
比较鉴赏,你从《短歌行》和《归园田居》 中,各看到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两位诗人对待生 活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高中语文群文阅读课件(46张PPT)

19
(一)忧从何来——分析诗歌的内容
二忧求贤难得 添加标题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语出《诗经》。《鹿鸣》是宴客的诗, 这里用来表达招贤纳士的热情。如果这 些贤才都来投奔我,我将设宴席款待他 们,极尽礼仪对待他们。从而更加突出 诗人求贤心切。
用典
20
(一)忧从何来——分析诗歌的内容
归去如何?
16
三读诗歌,比较诗歌内容
17
(一)忧从何来——分析诗歌的内容
曹操忧从何来?从哪些诗句可看出?用了什么手法?分小组,结合具体 诗句,交流讨论。
一忧人生短暂 添加标题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将人生比作“朝露”,一会儿就干了, 极言人生的短促,感叹时光易逝。
比喻
18
(一)忧从何来——分析诗歌的内容
目录
《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
1
一、读诗歌
目
二、析内容
录
三、赏技巧
四、悟诗情
2
曹操作者简介
罗贯中《三国演义》将其刻画为“治世之能臣,乱 世之奸雄”,京剧脸谱也将曹操勾成白脸(白脸代表坏 人),这与历史的真实面目颇有出入。实际上,曹操雄 才大略,“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对历史的发展有不 可泯灭的功勋。
8
•陶诗今存125首 ,多为五言诗。从内 容上可分为饮酒诗 、咏怀诗和田园诗 三大类 。而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 高。
•陶诗的风格:质朴、平实、清新、自 然
9
一读诗歌,比较诗韵
10
添加标题
(一)诵读诗韵
《短歌行》
朗读提示 添加标题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一)忧从何来——分析诗歌的内容
二忧求贤难得 添加标题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语出《诗经》。《鹿鸣》是宴客的诗, 这里用来表达招贤纳士的热情。如果这 些贤才都来投奔我,我将设宴席款待他 们,极尽礼仪对待他们。从而更加突出 诗人求贤心切。
用典
20
(一)忧从何来——分析诗歌的内容
归去如何?
16
三读诗歌,比较诗歌内容
17
(一)忧从何来——分析诗歌的内容
曹操忧从何来?从哪些诗句可看出?用了什么手法?分小组,结合具体 诗句,交流讨论。
一忧人生短暂 添加标题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将人生比作“朝露”,一会儿就干了, 极言人生的短促,感叹时光易逝。
比喻
18
(一)忧从何来——分析诗歌的内容
目录
《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
1
一、读诗歌
目
二、析内容
录
三、赏技巧
四、悟诗情
2
曹操作者简介
罗贯中《三国演义》将其刻画为“治世之能臣,乱 世之奸雄”,京剧脸谱也将曹操勾成白脸(白脸代表坏 人),这与历史的真实面目颇有出入。实际上,曹操雄 才大略,“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对历史的发展有不 可泯灭的功勋。
8
•陶诗今存125首 ,多为五言诗。从内 容上可分为饮酒诗 、咏怀诗和田园诗 三大类 。而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 高。
•陶诗的风格:质朴、平实、清新、自 然
9
一读诗歌,比较诗韵
10
添加标题
(一)诵读诗韵
《短歌行》
朗读提示 添加标题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7.《短歌行》《归园田居》群文阅读课件(共26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

正方
②从曹操的人生追求来看,“日月 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 其里”,他胸怀大志,志在四方, 即使年老仍在追求着自己的理想“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人生应有大志,去追 寻去实践自己的理想而不是躺平, 才不枉人世走一遭。
反方
②从个人追求来看 ,陶渊明“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他确实不喜欢尔虞我诈 争权夺利的黑暗腐败官场。他更向往的是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世外桃源 。不同于曹操在乱世之初,天下局势未定 ,能者多有机会,陶渊明所处的时代,门 阀制度森严,他自知没有扭转乾坤之能, 故而选择归隐田园躬耕不同流合污。在那 样的社会里,他是如此性情,归隐是最好 的选择。他的归隐并不是躺平,而是身处 逆境中寻求自我的突破。
答案
1. A项,“开头四句从侧面写‘静’”错。开头四句应是“正面”写“静”。 故选A。 2.①喜乡间生活宁静和乡邻关系友好淳厚。“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就 表现了乡居的宁静,“虚室绝尘想”暗含摆脱时俗束缚的喜悦“相见无杂言, 但道桑麻长”,与乡邻一起谈论桑麻生长的情况,令人喜悦。
②忧自己的庄稼毁于一旦。“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诗人生怕自己 辛勤劳动的成果毁于一旦,心怀恐惧。
《短歌行》《归园田居》群文阅读
图片导入
学习目标
1.掌握比兴、化用、白描等手法与熟知质朴刚健、平淡舒缓的诗风。 2.学会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因声求气—置身诗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3.解读诗歌的感情,理解与体会不同诗人的人生追求。
目录
一 因声求气,初步感知
二 置身诗境,以意逆志
三 文本细读,艺术鉴赏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慢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慢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慢 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慢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慢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慢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快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快
《短歌行》》《归园田居》群文阅读课件

诗眼是一首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 内涵的字。或者说,诗眼就是指在诗歌中 起画龙点睛作用的关键字。“诗眼”多为动 词或形容词,其位置并不固定,可以在题 目中,也可以在诗中,甚至可以在诗外。
诗眼是“忧”。 诗人忧的是人生短暂,功业未就,人
才难求。
3.这首诗每8句为一个部分,可分 为四个部分。请分别概括每一部分 的大意。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2)动静结合。整体的画面是静的,“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等表现出了 乡村的宁静祥和之美。静景之中,又有动的画面: “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炊烟飘 动,狗儿吠叫,鸡在树颠鸣叫,在静止的画面中多 了许多动感,让这幅乡居图顿时生动活跃起来。
(3)白描手法。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毫无 粉饰之词,平易如话,但恰到好处地与诗意合拍。
比兴是中国诗歌中一种传统的表现手法,通俗 地讲,“比 别地方采用比,而有的则是整个形象都是比, 就像后代的咏物诗。“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 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有的“兴”兼有发端与比喻的双重作用,所以后 来“比兴”二字常连用,专用以指诗有寄托之意。
(二)赏析技巧
4.诗人在描写田园生活情景时选用了哪些 意象?这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1)诗人选用了方宅、草屋、榆柳、桃李、 村庄、炊烟、狗吠、鸡鸣这些农村最常见 的景物。
诗眼是“忧”。 诗人忧的是人生短暂,功业未就,人
才难求。
3.这首诗每8句为一个部分,可分 为四个部分。请分别概括每一部分 的大意。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2)动静结合。整体的画面是静的,“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等表现出了 乡村的宁静祥和之美。静景之中,又有动的画面: “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炊烟飘 动,狗儿吠叫,鸡在树颠鸣叫,在静止的画面中多 了许多动感,让这幅乡居图顿时生动活跃起来。
(3)白描手法。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毫无 粉饰之词,平易如话,但恰到好处地与诗意合拍。
比兴是中国诗歌中一种传统的表现手法,通俗 地讲,“比 别地方采用比,而有的则是整个形象都是比, 就像后代的咏物诗。“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 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有的“兴”兼有发端与比喻的双重作用,所以后 来“比兴”二字常连用,专用以指诗有寄托之意。
(二)赏析技巧
4.诗人在描写田园生活情景时选用了哪些 意象?这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1)诗人选用了方宅、草屋、榆柳、桃李、 村庄、炊烟、狗吠、鸡鸣这些农村最常见 的景物。
《短歌行》《归园田居》 群文阅读 (课件26张)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静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近 宁静、闲适、
动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恬淡的田园
远 生活
手法:白描、以动衬静、远近结合、视听结合、融情于景
白描:
简笔勾勒,朴实语言,写 景叙事,与细节描写相对 的艺术手法。 平中见奇,淡而有味。
品诗艺
三、析诗歌
思考:归向“园田”之后,作者的生活如何?
《归园 田居》
在41岁时,为彭泽县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里 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我不 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他便解职而归, 从此,他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坚决走向归田的道 路。
五、 明抉择
思考:面对人生,他们为何会做出不同的选择?
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许多 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 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 以安慰自己。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莫不如 此。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 世界的一座堡垒,用以保护自己出处选择的自由。而 平淡自然也就成了他们心目中高尚的艺术境地。
比喻、设问
三、析诗歌
二忧求贤难得 添加标题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诗人借用《管子•形解》 中的句子,表明自己就像 谦虚的山一样不满足于高, 像博大的海一样不满足于 深。
用典
三、析诗歌
二忧求贤难得 添加标题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借用周公热切殷勤接
待贤才的故事,表明自己 招纳贤才的热诚。
用典
三、析诗歌
池鱼思故渊。
里的鱼一样渴望闲适恬淡的
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
活的眷恋与向往之情。
《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比较阅读+课件25张++2022—2023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与奴婢私通,如阮咸。蔑弃礼法和放纵无检非但不受责难,反而为士人所乐道和
仿效,“甚者名之为‘通’,次者名之为‘达’”,行为“通达”而不拘礼教,
成为一时盛行的士风。
谈 玄虚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兰亭集序》 (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在室内 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 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的生活。)
忧
归
曹操因何而忧,用何手法写忧? 忧人生苦短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两种态度 两种思想
是否可论积极与消极?
你如何看待?
谢
谢 观
看
行
一旦挣脱了名教的桎梏,僵硬的礼仪和迂腐的教条不仅不能束缚人们的
放思浪想行为,甚至那些伪善的礼法之士还成了人们的笑柄。曹操在几次“求贤令”
中,公开要求僚属发现和荐举那些“不仁不孝”“盗嫂受金”的才士。魏晋名士
们毫不隐晦地说“礼岂为我辈设也”,他们许多人在行为上放纵不羁,或“脱衣
裸形在屋中”,如刘伶;或丁母丧却“饮酒食肉”,如阮籍;更有甚者居丧期间
殷中军问:“自然无心于禀受。何以正善人少,恶人
多?”诸人莫有言者。刘尹答曰:“譬如写水著地,正
自纵横流漫,略无正方圆者。”一时绝叹,以为名
通。
——《世说新语.文学》
《短歌行》《归园田居》联读课件23张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意品知 第 味人 三 生论 单 命世 元 的 诗
单元学习任务
生命的诗意
• 学习任务一:阅读诗歌,分析诗人形象(关注怎么写)
• 《短歌行》《归园田居》(魏晋)
• 《登高》
• 《梦游天姥吟留别》《琵琶行》(唐诗)
• 《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 (宋词)
• 学习任务二:阅读传记,揭秘诗人一生(整理制作诗人档案卡)
•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 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 民欤?
【学习活动三】比较分析,探析形象。
小组讨论: “心怀天下之忧”和“山野田园之归”是两种不同的人生选
择。你从《短歌行》和《归园田居》(其一)中,各看到一个怎样 的诗人形象?
【学习活动三】比较分析,探析形象。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你对魏晋时期有什么了解?能否用关键词来表达你的
理解?
混乱
动荡
割据
无常
蒿里行 汉·曹操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 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 念之断人肠。
创作的诗人。
《短歌行》既有短歌微吟低徊的特色,
又“有曹操独自的慷慨悲凉”的风格。
【学习活动一】预习检测,分享交流。
作品
诗人
时期
诗歌背景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
,欲一举荡平孙刘势力。这年冬天十一月
《短歌行 》
曹操
三国时期 。十操五乘日船夜 查, 看皎 水月 寨当 ,空 后, 设江 酒面 宴风 宴平 请浪 诸静 将, ,曹 饮
单元学习任务
生命的诗意
• 学习任务一:阅读诗歌,分析诗人形象(关注怎么写)
• 《短歌行》《归园田居》(魏晋)
• 《登高》
• 《梦游天姥吟留别》《琵琶行》(唐诗)
• 《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 (宋词)
• 学习任务二:阅读传记,揭秘诗人一生(整理制作诗人档案卡)
•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 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 民欤?
【学习活动三】比较分析,探析形象。
小组讨论: “心怀天下之忧”和“山野田园之归”是两种不同的人生选
择。你从《短歌行》和《归园田居》(其一)中,各看到一个怎样 的诗人形象?
【学习活动三】比较分析,探析形象。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你对魏晋时期有什么了解?能否用关键词来表达你的
理解?
混乱
动荡
割据
无常
蒿里行 汉·曹操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 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 念之断人肠。
创作的诗人。
《短歌行》既有短歌微吟低徊的特色,
又“有曹操独自的慷慨悲凉”的风格。
【学习活动一】预习检测,分享交流。
作品
诗人
时期
诗歌背景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
,欲一举荡平孙刘势力。这年冬天十一月
《短歌行 》
曹操
三国时期 。十操五乘日船夜 查, 看皎 水月 寨当 ,空 后, 设江 酒面 宴风 宴平 请浪 诸静 将, ,曹 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读诗歌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思考:通过诵读,你读出两位诗人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什么?
作用:典雅耐读、富于文采 增加内涵容量 咏史以言志或抒情 有据可依,生动形象,含蓄简洁
三、析诗歌
二忧求贤难得 添加标题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诗人借用《诗经·小 雅·鹿鸣》中天子宴请宾 客的句子,表明自己礼贤 下士的求贤态度。
用典
三、析诗歌
二忧求贤难得 添加标题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小结:
诗歌紧扣一个“忧”字, 微吟低徊,娓娓道来:人生之 忧,写曹操作为一个诗人的人 生短暂之叹;人才之忧,写曹 操作为一个能臣的渴求贤才之 叹;天下之忧,写曹操作为一 个雄主的渴望建功伟业之叹。
三、析诗歌
找出与“归”有关的诗句
归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三、析诗歌
思考:“园田”有什么,作者必须要归向“园田”?
⑷公元405年,41岁转入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 三月,随刘敬宣离职而离职;
⑸同年秋再度出仕,任彭泽县令,81天后辞职归隐。
二、读诗歌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借《诗经·郑风·子衿》写姑娘思念情 人的诗句。原文是“青青子衿,悠悠我 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意思是 你那青青的衣领啊,深深地萦回在我的 心里,虽然我不能去找你,你为什么不 主动给我回音?这里用来抒发自己对贤 士的思念之情,提醒人才主动投靠自己 。
用典
用典
所谓“用典”,是指在诗词中通过各种手法,或引 用、或化用、或改用前人的成句、故事。
忧 归
三、析诗歌
忧
找出“忧”的诗句。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三、析诗歌
一忧人生短暂 添加标题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的短促,感叹时光易 逝。
比喻
三、析诗歌
二忧求贤难得 添加标题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宦海浮沉 乱世抉择
——《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对比阅读
1
一、知作者
曹操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 瞒,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政治 军事方面,曹操消灭了众多割据势力,统 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并实行一系列 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 魏立国的基础。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 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 ,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魏朝建 立后,曹操被尊为“魏武帝”,庙号“太 祖”。事迹见《三国志》卷一本纪。有集 三十卷,已散佚。明人辑有《魏武帝集》 ,今又有《曹操集》。
将贤才比作碧空中的皓 月,什么时候才能摘取呢,表 现了诗人求贤不得的心情。
比喻、设问
三、析诗歌
二忧求贤难得 添加标题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当时天下大乱、豪杰并起,割据 一方的雄主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都 在想尽办法招揽人才,正所谓“良 禽择木而栖,贤才择主而事”。诗人 将贤才比作“乌鹊”,写出他们徘徊 犹豫不知投靠谁的心态,抒发自己担 忧人才投靠他人愁情。
东晋时局动荡,陶渊明从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首次出仕做 官,到义熙二年(406年)彻底告别仕途,其间一共十三年,有“五进 五出”的经历:
⑴公元393年,29岁出任江州祭酒,不久辞职;
⑵公元398年,35岁入荆州刺史兼江州刺史桓玄幕,次年冬以母丧 辞职;
⑶公元404年,40岁离家,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不久隐居;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静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近 宁静、闲适、
动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恬淡的田园
远 生活
手法:白描、以动衬静、远近结合、视听结合、融情于景
白描:
简笔勾勒,朴实语言,写 景叙事,与细节描写相对 的艺术手法。 平中见奇,淡而有味。
品诗艺
三、析诗歌
思考:归向“园田”之后,作者的生活如何?
说明误入时间之长、痛苦之
“樊笼”“尘网”表现 了做这个怎样的情感?
深,是作者对前半生的摇摆、 痴迷表示深沉的悔恨。
三、析诗歌
思考:作者“归”园田,除了对官场的厌恶,还有其他
原因吗?
(1)比喻和拟人。
少无适俗韵,
(2)诗人以“羁鸟”和
性本爱丘山。 羁鸟恋旧林,
“池鱼” 自比,自己就像 关在笼子中的鸟一样向往自 由自在的田园,像养在池塘
比喻、设问
三、析诗歌
二忧求贤难得 添加标题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诗人借用《管子•形解》 中的句子,表明自己就像 谦虚的山一样不满足于高, 像博大的海一样不满足于 深。
用典
三、析诗歌
二忧求贤难得 添加标题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借用周公热切殷勤接
待贤才的故事,表明自己 招纳贤才的热诚。
用典
三、析诗歌
户庭无尘杂, 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户庭无尘杂, 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三、析诗歌
思考:“樊笼”指代的是“官场”,诗中还有哪句也是
表示这样的意思?
(1)对勾心斗角、尔虞我
误落尘网中,
诈的官场生活的厌恶。 (2)“误落尘网中,一去
一去三十年。
三十年”,用夸大的数字,
陶渊明
陶渊明(约 365 年—427 年 ),字元亮,晚年更名为潜,别号 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 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时期杰 出的诗人、散文家,被誉为“隐逸 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 开创了田园诗,代表作有《饮酒》 《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 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共传 世诗125首、文12篇,被后人编为《 陶渊明集》。
池鱼思故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