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必修1第一章知识点
苏教版《通用技术》必修一知识点复习
A.目的性 性
B.创新性 C.复杂性
D.综合
3.下列是技术活动而不是科学活动的是( D )
A.万有引力的发现
B.相对论的提出
C.量子论的产生
D.CT技术的产生
4.某公司的一位设计师设计了一种非常奇特的洗衣机,不
仅可以洗衣服,还可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无需用电。
为维护技术创新权益,该公司应该申报的知识产权是( B )
A.技术的发展超越设计 B.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
C.设计具有丰富的内涵 D.技术进步制约设计的发展
8.小林觉得买来的电脑桌用起来不方便,决定进行改造。小
林列出了桌子使用 不方便的地方,记录了简单的改造方案
并绘制了相应的草图。你认为接下来应该做的是( C)
A.动手制作原型
B.撰写产品说明书
C.绘制机械加工图 D.评估并优化方案
什么”“为什么”的问题。 技术是人类开发大自然的手段和工具。侧重开发利用自然。回答“怎么办”
的问题。 技术与科学的联系:科学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技术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 创新性:是技术发展的核心。创新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 • 复杂性:技术内容和体系变复杂,技术应用环境变复杂。
技术的复杂性使技术有两面性:可以带来福音和危害。(不是所有优缺点) • 专利性:知识产权在狭义上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
D.奇特构思法
发现与 明确问题
第五章 设计图样的绘制
制定设计 方案
制作模型 或原型
优化 方案
编写产品 说明书
一、设计表现图
1.技术语言
• 技术语言的种类: 按专业:计算机程序语言、工程图样…… 按感觉:视觉、听觉、触觉语言…… 按视觉形式:图形符号、文字符号……
通用技术必修1第一章知识点
本章练习
1、技术对人的解放作用表现为人依靠技术解 放或延长了自己的手、脚等身体器官,拓 展了活动空间,提高劳动效率。下列技术 的发展解放了人的体力的是 ( D ) A、B超技术 B、摄像技术 C、电视技术 D、蒸汽动力
2、下列不属于技术活动的是:(D ) A. 洗衣机的制造 B.电视的转播 C.桥梁的设计 D.遗传规律的发现 3、中科院院士说:我国探月二期工程将研制 软着陆器和月球车,对月球进行探测地形 、研究表面化学成分和矿物质的活动。此 次活动主要属于:(A ) A.科学活动 B.技术活动 C.产品测试活动 D.产品评价活动
4:如图所示的智能手表,集成了手机的主 要功能,能拨打与接听电话,能查阅短信、 邮件、天气等信息;支持安卓系统,有较 好的兼容性;能通过蓝牙与其它手机连接; 它的厚度仅为9mm,质量只有123g,但电 池容量较小,待机时间短。以下关于该智 能手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厚度薄,质量小,但待机时间短,体现技术的两 面性。 B.支持安卓系统,有较好的兼容性,体现技术的专 利性。 C.能拨打与接听电话,查阅短信、邮件、天气等信 息,体现技术的综合性。 D.集成了手机的主要功能,体现技术的创新性。
6、一款已经获得专利的扳手如图所示,它可以用来拆装 不同规格的六角螺母。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A.获得专利,体现了技术的专利性。 B.可以拆装不同规格的螺母,体现了技术的综合性。 C.改变扳手结构,体现技术的创新性。 D.可以拆装螺母,体现了技术的目的性。
7、某公司提交了一个“太阳能电池”的专利申请,这种 电池可以用于手机、音乐播放器和笔记本电脑。现专利局 要审查该专利是否具备新颖性、实用性、创造性,这一过 程属于专利申请程序中的( C ) A.受理阶段 B.初审阶段 C.实质审查阶段 D.授权阶段
通用技术必修1 要点速览
通用技术必修1 要点速览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第一节技术源于人类的需求与愿望★1. 技术的产生源于人类的需求与愿望。
★2. 技术的概念:人类为满足社会需要、遵循自然规律,在长期利用、控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技巧和手段,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创造人工自然或人工环境的方法、手段和技能的总和。
3. 技术的自然属性:技术是对客观自然规律的应用,任何技术都必须符合自然规律。
4. 技术的社会属性:技术作为人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
※第二节技术的发明与革新★1. 技术创新的两种形式:技术发明、技术革新。
2. 技术革新的定义:本身并不是发明,而是在别人的技术发明基础上进行某些改进,使之逐步完善提高,以适应各种新的需求。
3. 意义:两种技术创新都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
※第三节技术的综合性1. 技术具有跨学科的性质,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2. 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1. 区别:含义不同/成果形式不同/任务不同/技术具有实践性,科学不与生产发生直接关系2. 联系:科学是技术的基础,技术是科学的应用,科技发展为科学提供技术手段。
3. 结论:二者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
※第四节技术的两面性1. 技术推动社会发展(实用性)2. 技术带来负面影响(危害性)3. 发展绿色新技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五节知识产权及其保护★1. 知识产权含义:智力的创造性劳动取得成果后,智力劳动者对其成果依法享有的权利。
2. 具体包括:占有权、使用权、处分权、收益权。
3. 知识产权分类:著作权(版权)、专利权、商标使用权、发明权、其他技术成果权。
4. 专利的含义:国家按专利法授予申请人在一定时间内对其发明成果所享有的独占、使用与处分的权利。
★5. 专利的三个特性:独占性、时间性、地域性。
(务必理解与区分)6. 专利种类:发明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实用新型专利。
7. 专利作用:1. 保护发明成果,防止科研成果流失。
通用技术 必修一 第一章 技术及其巨大的作用 第二节 认识技术与人、社会、自然的关系
技术与人的关系
思考
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影响。 技术与人类密不可分。人类的需求推动技 术的产生和发展,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经过 不懈的探索和创造,产生了无数的技术发明。
技术的巨大作用和影响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改变了人们 的学习内容和方法,开拓了人的智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保 障了人们的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延长了人类的寿命。
技术与自然的关系
讨论
分析技术给我们的自然环境带来了哪些问题,与同学交流,提出相应的解 决对策,并填入下表。
问题
温室效应 大气污染 水土流失 水质污染 白色污染
解决对策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使用清洁燃料 植树造林,退耕还林 禁止污水排放,污水净化 减少使用泡沫塑料、塑料袋
课堂小结
认识技术与人、社会、自然的关系
第一章 技术及其巨大的作用
第二节 认识技术与人、社会、自然的关系
技术与人的关系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1。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 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 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 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学、语言识别、 图像识别、智能控制、专家系统、自动程序设计等。
1、技术与人 2、技术与社会 3、技术与自然 (1)认识自然;(2)利用自然;人的关系
1.技术具有保护人的作用 技术对人的保护作用,既包括生理上的保护,也包括心理上的保护。
穴 居
技术与人的关系
2.技术具有解放人的作用
通用技术必修1第一章技术及其性质总复习ppt课件
专利的种类
我国目前的专利有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 1. 发明专利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发 明专利申请实行早期公开、延迟审查制度,保护期限为20年,自 申请日起算。 2. 实用新型专利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 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实行初步审查制度,保护 期限为10年,自申请日起算。 3. 外观设计专利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等所作出的富有美 感并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外观设计专利实行初步审查制度, 保护期限为10年,自申请日起算。
有许多设计都是创新活动,但重复的设计,侵犯他人 版权的设计,落后的设计都不是创新活动。
• 设计的种类 设计可以是技术设计、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包括外观、 概念、平面、景观设计等)和教学设计等。本书讨论的主 要是技术设计。
• 技术创新
从来源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来源于有计划、有步骤的 设计;二是来源于偶然的发现。创新设计给技术的进步带 来了巨大的推动力。
设
计
设计
需
推动
要
着汽
不
车技
断
术的
改
发展
进
1943年, 匈牙利的 比克发明 的圆珠笔
1829年 詹姆士•倍利 成功地研制出钢笔尖
1884年华特曼发明了比 较实用的自来水笔
设计用到多种知识
燃料燃烧,产生动力 燃烧学和热力学
考虑各部件的承重和传动 机械学和力学
减少运动阻力 流体力学
使各部件性能满足 需要
审查专利申请是否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以及专利法规定 的其他实质性条件
6
授权阶段
发放授权通知书和办理登记手续通知书
重要考点
第三节 设计是技术的灵魂
高一通用技术必修一知识点
高一通用技术必修一知识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通用技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作为高中学习的一门必修课程,通用技术帮助学生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高一通用技术必修一中,我们将学习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第一章:产品设计与工艺产品设计与工艺是通用技术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在这章节中,我们将学习如何进行产品的设计和工艺的选择。
首先,产品设计需要考虑到产品的功能需求以及市场需求。
设计师需要深入了解用户的需求,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和设计,以实现产品功能和美观性的完美结合。
而在工艺选择方面,我们将学习如何根据产品的特性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工艺流程和材料,从而实现产品的制造。
第二章: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在现代工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这章节中,我们将学习如何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产品的设计和制造。
通过学习CAD、CAM等软件的使用,我们可以实现快速、准确地进行产品的三维建模、装配和制造工艺规划。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第三章:机械结构设计与制图机械结构设计与制图是通用技术中不可忽视的知识点。
在这章节中,我们将学习机械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制图技巧。
通过学习机械零件的设计,我们可以理解和掌握机械运动链的构成和运动规律,进而设计出合理的机械结构。
同时,制图技巧的学习也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够帮助我们准确地表达设计意图,并对机械结构的装配进行指导。
第四章:电子线路设计与焊接电子线路设计与焊接是通用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在这章节中,我们将学习电子线路的设计和焊接技术。
电子线路设计需要我们理解电子元器件的特性和使用方法,并能够根据电路的功能要求进行合理的设计。
而焊接技术则是将电子元器件进行连接的关键技术,通过掌握正确的焊接方法和工具的使用,可以保证焊接质量和电路的可靠性。
第五章:能源与动力技术能源与动力技术是通用技术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用技术必修1复习提纲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1.技术的产生技术源于人类的需求和愿望(造纸术、印刷术、飞机)2.技术的内涵技术是指人类为了满足自身和社会需要,遵循自然规律,在长期利用、控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技巧和手段,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创造人工自然或人工环境的方法、手段和技能的总和3.技术的基本要素(按表现形态分)①经验形态:手工制作、操作机器的经验和技能(通过五感获得)②实体形态:手工工具,机器装置,自控装置③知识形态:知识是经验的固化,表现为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4.技术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必须符合自然规律(立体农业生态工程、“永动机”梦想的破灭)社会属性: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或支持(克隆人、大面积蝗灾的成功防治)5.技术的目的性技术总是从一定目的出发,针对、具体的问题,形成解决方案,从而满足人们的某方面的需求,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技术活动推动了技术的不断发展6.技术与科学的关系技术表现为劳动者的技能、生产过程的物质手段、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等,是生产的组成部分,因而它是直接生产力,具有实践性科学则是自然界存在的自然规律,它对生产不发生直接的关系只有利用技术这个中介,将科学理论知识转化为技术原理、技术设计、技术措施,变为劳动者的知识、能力,物化为工具、机器、技术装备等,科学才能转化为生产力科学是技术的基础,技术是科学的应用;技术发展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7.技术与科学的区别①含义不同: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客观规律的分科知识体系;技术是人类利用自然和高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生产劳动中体现出来的经验、知识技巧和物化成果②成果形式不同:科学成果表现为理论、概念、定律、规则、论文等,不具有商业性;技术成果以工艺流程、设计图、操作方法等形式出现,可以商品化③任务不同:科学的基本任务是认识世界,有所发现,以增进人类的知识财富;技术的基本任务是改造世界,有所发明,以创造人类的物质财富,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第一章技术及其巨大的作用复习讲义-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必修技术与设计1
技术与设计1复习讲义第一章 技术及其巨大的作用 一.复习要点:1.知道技术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和愿望而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和保护。
2.了解目的性、实践性、创新性、综合性、相关性和价值性等技术的基本性质,理解技术应用的两面性。
3.了解技术对人类、社会、自然产生的巨大作用和影响。
4.理解设计是技术的关键,设计需要不断改进并需要多种知识,能够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二.学习内容梳理:三.重点提示: 1.技术是指从人类需求出发,秉持一定的价值理念,运用各种物质及其装置、工艺方法、知识技能与经验,实现一定使用价值的创造性实践活动。
技术产生、发展的原动力在于人的基本需求。
任何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结果。
技术的发展不仅满足了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也实现了人们的各种愿望,满足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2.目的性、实践性、创新性、综合性、相关性、价值性、应用的两面性等是技术的基本性质而不是技术的本质。
技术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而改变物质世界的活动,它具有目的性;技术来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它具有实践性,技术发展需要不断地发明和革新,它具有创新性;技术的创新需要多学科领域的知识,它具有综合性;技术是一项由众多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系统内部结构及其各要素之间存在关联,同时一项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需要其他技术的支持,一项技术的发展可以带动其他相关技术的发展,它具有相关性;技术促进人类进步、社会的发展,即技术的应用可以产生社会效益,也可以产生经济效益,它具有价值性;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因使用不当、使用过度或技术本身的问题有可能对人类、社会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它具有两面性;技术作为创造性劳动的成果,凝聚着技术发明者和革新者的心血和智慧,为鼓励创新,国家建立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来保护发明和革新者的利益,它具有专利性。
3.技术与人类、社会、自然发生了联系。
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工作方式;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内容和方法,开拓了人的智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保障了人们的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延长了人类的寿命(即技术具有解放人、保护人、发展人的作用)。
高中通用技术必修1-3知识点
高中通用技术必修1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和利用。
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之外,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
一、技术的价值1.技术与人(考试内容:技术对人类的价值;考试要求:了解(a))①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的需求;②技术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发展人的作用。
2.技术与社会(考试内容:技术对生活、生产、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考试要求:了解(a))①技术改变社会生活方式;②技术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③技术丰富了社会文化的内容。
④技术是社会财富积累的一种形式;⑤技术的发展导致社会劳动力结构产生变化;⑥技术在政治、军事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3.技术与自然(考试内容:技术对自然的价值;考试要求:应用(c))①依靠技术,人类得以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并与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友好关系;②人类在利用技术改造自然时,应把握合理的尺度,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一些技术或产品对环境造成负面的影响。
4.技术的两面性(考试内容:技术的两面性;考试要求:了解(a))①任何事物客观上都具有两面性,技术也不例外;②技术的两面性,正面在于其实用性,反面在于其过分功利性及其对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的动摇。
二、技术的性质1、技术目的性①任何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活动的成果;②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技术活动推动了技术的不断发展。
2、技术的创新性(考试内容:技术的发展与发明和革新的关系;考试要求:理解(b))①创新性是技术的灵魂所在,任何技术的发展都需要创新;②技术创新常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I技术革新一般是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的变革和改进;II技术发明则是一项新技术的产生。
③一些重要的技术的发明和革新对技术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3.技术的综合性(考试内容: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考试要求:理解(b))①技术作为创造性劳动的成果,技术发明者在技术实现价值的过程中享有一定的权利,这些权利受法律保护;②知识产权制度体现了人们对知识的尊重和保护,并可以保持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使技术创新活动走向良性循环。
第一章技术及其巨大的作用知识点复习清单-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必修技术与设计1
第一章技术及其巨大作用一、走进技术1、技术的起源:源于人类寻找食物、制作衣服、与野兽搏斗等生存的基本需要。
此时的技术并不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
技术:是人类改造大自然的工具和方法。
技术的进步源于人们改变自身生存条件、改造自然的愿望。
2、技术的发展历史: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机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3、技术是指从人类需求出发,秉持一定的价值理念,运用各种物质及装置、工艺方法、知识技能与经验,实现一定使用价值的创造性实践活动。
技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生产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积累形式。
4、技术的性质:技术具有目的性、实践性、综合性、创新性、相关性、价值性(技术与专利的关系)、技术的应用具有两面性、技术与科学的区别(科学的任务是认识世界,技术的任务是改造世界。
技术是从科学到生产的中间环节,是把科学原理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
技术来源于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科学原理的指导,特别是现代技术,它往往是科学的直接应用。
)二、认识技术与人、社会、自然的关系技术与人的关系:技术与人类密不可分。
人类的需求推动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随着人类社会的民展,经过不懈的探索和创造,产生了无数的技术发明。
技术的巨大作用和影响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内容和主法,开拓了人的智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保障了人们的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延长了人类的寿命。
技术与社会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发明和创新推动着技术的发展,而技术与不断地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
现在,技术已充分地渗透到工程建设、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等方方面面,对促进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都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技术与自然的关系:技术使人们能够更加深入的认识自然、使人们能按照自己的需要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利用、技术发展还帮助人们保护自然。
三、感受设计与技术的关系1、发明与改进是技术的源泉[1]、技术发明:创造发明出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事物。
《通用技术》第一章知识总结1
《通用技术》第一章知识总结1一、技术的性质(以技术的性质为核心,结合技术对人的作用、技术与设计的关系、设计的一般原则、技术对自然的作用等)1. 技术对人类的价值:(1)技术是人们为了满足自身需求,有目的的对自然进行的改造和保护活动。
(2)技术对人的作用:保护人;解放人;发展人保护人:保护人不受身体(生理)上的伤害(注重排除法,可能保护心理)解放人:依靠技术延长或解放了身体器官,解放体力,提高劳动效率。
发展人:技术促进精神和智力的发展,思维方式发生变化,自我价值实现(提高自身素质,掌握新的知识等)2. 技术的性质: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1)技术的目的性:强调功能、作用,用来干什么;(2)技术的创新性:与原来比较有不同、有变化都叫创新;技术创新分为技术发明和技术革新»技术革新指:在原有技术基础上的变革与改进。
技术发明指:一项新技术的产生。
(3)技术的综合性: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同一系列的可能不属于综合性(注意与目的性的区别)技术:利用和改造自然,力求有所发明;科学:认识自然,力求有所发现;(4)技术的两面性:强调对环境、人类的危害(含安全、健康)。
注意价格昂贵、工艺复杂等不是危害。
(5)技术的专利性:有类似专利(申请)的表述。
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作用:专利性:知识产权制度允许专利所有权人对专利技术具有一定的垄断性,使其专利技术和产品在一定时间内独占市场,从而得到丰厚的回报,保持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使技术创新活动趋向良性循环。
专利的申请步骤:提交申请阶段…受理阶段…初审阶段-发明专利申请阶段一发明专利申请实质审查阶段-授权阶段。
3.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返回看材料,技术发展对设计的影响还是设计对技术的影响)设计:基于一定设想的有目的的规划及创造活动(是一个问题求解的过程)技术设计侧重于功能、结构、材料、程序、工艺;艺术设计侧重于色彩、造型、审美注:现在的题目知识点越来越综合、越来越细,看看教材的角落是很有用的二、人机关系(以人机关系为核心,注重实现的目标、如何实现)1. 人机关系的含义:(一般功能不是人机关系)当我们使用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关系,这种相互关系称为人机关系。
高中《通用技术》广东版必修一_复习资料讲义
第三章 怎样进行设计
第一节 发现与明确值得解决的问题(P82)
“发现与明确问题”是技术设计的首要阶段,而发现问题又是明确问题的前提。对理解设计的 一般过程,建立发现问题、认识问题的意识,形成对问题的敏感性,以及揭示与明确问题具有重 要的作用。
人类的需求和愿望是一切技术问题的来源。技术问题的三个来源: 一个是人类生存活动的需求,这可以说是一切技术问题的总来源; 第二来源是来自别人的委托。这是现在大多数设计人员设计问题的基本来源,也就是平常说 的工作任务; 第三个来源是,基于一定的目的,由设计人员自己主动的发现问题,并试图去解决它。
专利权是一种独占权,指国家专利审批机关提出专利申请的发明创造,经依法审查合格后,向专 利申请人授予的、在规定时间内对该项发明创造享有的专用权 著作权(版权)是指作者依法对其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的志有权。 商标权是指商标所有人在法律规定的有效期内,对商标主管机关核准注册的商标享有的独占的、 排他的使用和处分的权利。
第三章 怎样进行设计
第三节 信息的收集与处理 信息收集应坚持以下原则。 1、信息收集的原则:①准确性原则 ②全面性原则 ③时效性原则 2、信息收集有以下一些方式 :实地调查(实时)、访问有关人员(历史性问题)、借助媒体(广播、 电视、报刊、杂志)、借助因特网、查阅图书资料、进行专家咨询、调查市场现状。 3、信息整理的常见方式:
第三章 怎样进行设计
第二节 判断(明确)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条件
在明确问题的内容与价值之后,还应明确解决这一问题所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主观条件:是否有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知识技能。 客观条件:问题的解决过程要消耗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时间,需要一定的材料、资料、仪器、 设备以及空间等作支撑,而这些资源也都是有限的。 2.1.3 明确设计要求(包括设计标准和设计限制)(外界) 明确设计的要求就是弄清楚设计要达到的标准和所受到的限制。 设计的标准是指设计的产品要达到的标准或规范 设计的限制是指设计产品的活动受到时间、成本、环境等的限制
通用技术学考复习知识点梳理必修1
通用技术学考复习知识点梳理必修1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知识点整理第一章技术及其性质1.技术的源于什么:技术源于人们改变自身的生存条件、改造自然的愿望。
2.什么是技术:技术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工具与方法。
它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发展人的作用。
3.技术的发展历史: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机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4.技术的性质:实践性综合性创新性相关性价值性保密性两面性专利性(学会判断、分析)5.技术的影响(两面性):技术无处不在,充分渗透并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它的影响有两面性(1)农药技术的影响;(2)火药技术的影响;(3)克隆技术的影响;(4)核技术的影响。
6.技术和科学的关系:联系:利用技术,可以将科学理论知识转化为技术原理、技术设计、技术措施等,从而转化为工具、机器、设备等,使科学转化为生产力。
区别:a:科学与技术的含义不同。
科学是反应自然、社会、思维等客观规律的分科知识体系;技术是人类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劳动中体现出来的经验、知识技巧和物化成果。
b.科学和技术的成果形式不同。
科学成果一般表现为理论、概念、定律、规则、论文等,一般不具有商业性;技术成果一般以工艺流程、设计图、操作方法等形式出现,此类成果可以商品化。
C.科学与技术的任务不同。
科学的任务是认识世界,技术的任务是改造世界。
d.科学与生产不直接发生联系,而技术直接服务于生产。
7.发明和革新是技术的源泉:1)、什么是发明:发明指的是创造发明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事物。
2)、什么是革新:革新指的是对原有技术加以改造和提高。
技术创新是技术发展的灵魂。
技术创新表现为:技术发明、技术革新。
发明和革新的结果都是用新的技术来取代已经陈旧和落后的技术。
因此,发明和革新是技术的源泉。
8.技术创新的保护制度——知识产权1)、什么是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指对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占有、使用、处理和收益的权利,是一种无形财产权,是从事智力创造性活动,取得成果后依法享有的权利。
通用技术_必修一
第一单元走进技术世界1、技术的定义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想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技术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为了满足人类需要才产生的2、技术的价值和作用⑴对人:保护人、解放人、发展人⑵对社会:①技术对社会生产具有直接的经济意义②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丰富人们的社会生活③技术在军事、政治、文化等领域起到重要作用⑶对自然①依靠技术,人类可以利用和改造自然②把握合理尺度,注重对自然的保护,尤其是能源技术的发展,应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3、技术的性质⑴目的性:技术总是从一定的具体目的出发,针对一定的问题,形成解决的方法,从而满足人类某方面的需求⑵创新性:技术发展的核心★技术创新常常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⑶综合性:技术的内在特性⑷两面性⑸专利性★狭义的知识产权包括: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e.g.专利申请的步骤:提出申请→受理→初审→发布→实质审查→授权4、技术活动和科学活动⑴科学活动侧重认识自然,力求有所发现,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⑵技术活动侧重利用和改造自然,力求有所发明,回答“怎么办”的问题e.g.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是典型的科学活动,而瓦特发明蒸汽机是典型的技术活动5、对技术的未来的追思和憧憬,既不需要技术迷惘中的旷世悲怆,也不需要技术崇拜中的盲目乐观第二章技术世界中的设计1、设计的定义设计是基于一定设想的、有目的的规划及创造的活动2、技术与设计的关系⑴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设计是技术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设计促进技术的革新⑵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重要的影响技术的进步制约着设计的发展,先进的技术使人们的设计得以实现3、技术世界中的设计,主要是技术设计一般意义上的设计指的是综合设计★在很多情况下,技术设计和艺术设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本质上说,设计是一个问题求解的过程4、人机关系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无时无刻不与身边的物品发生联系。
当我们使用这些物品的时候,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的关系5、人机关系实现的目标高效、舒适、安全、健康6、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⑴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⑵动态人群与静态人群⑶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如茶座、咖啡屋的设计应以暖色调为主,办公空间的设计应以冷色调为主⑷处理好信息的交互液晶显示屏电话可以提供给人们视、听觉双重信息传递途径e.g.发生车祸概率最高的是棕色车子,最低的是银灰色车子7、技术试验和科学实验科学实验的目的在于甄别真伪,技术试验的目的在于选择和优化8、技术试验的分类(根据目的)⑴优化实验:农业中不同品种的对比试验⑵预测实验:通过老化试验预测零件老化后的结果、安全帽的超载实验⑶信息实验⑷性能试验:拉断力测试、硬度测试、破坏测试等9、技术试验方法⑴优选实验法:不同品种水稻的对比试验⑵模拟实验法:汽车的碰撞试验、大坝水利实验⑶强化实验法:检测产品的抗压性能⑷虚拟实验法:用计算机模拟“勇气“号火星探测器登陆火星表面的场景效果⑸移植实验法:橘子从长江以南移植到长江以北的种植试验10、技术试验的实施步骤制定试验计划、抽取样本、进行试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11、技术报告的写作项目试验目的、试验准备、试验步骤、试验记录、试验总结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1、产品设计的一般过程⑴发现与明确问题⑵制定设计方案⑶制作模型或原型⑷测试、评估和优化⑸产品的适用于维护2、制定设计方案的过程收集信息、设计分析、方案构思、方案呈现、方案筛选3、设计实际上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一项具体设计中,有些阶段或步骤可能会发生变化,有些步骤之间可能出现一定的重复4、设计的一般原则⑴创新★创新是技术的核心⑵经济:指以最低的费用取得最佳的效果最低的费用指各方面的成本的总量最小,包括时间和金钱等⑶实用★实用原则是设计的最基本原则⑷美观产品中的美观原则是多元的,它受到消费者、功能、技术、文化传统的多方面影响⑸道德⑹技术规范技术规范既有强制性的标准,也有推荐使用的技术规范⑺可持续发展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类认识的深入而不断发展变化的5、设计的评价⑴从评价对象来看①对设计过程的评价:按照产品设计一般过程的五个步骤对设计过程的评价应寓于设计的全过程②对设计对象的评价一是参照设计的一般原则进行,二是依据事先制定的标准进行⑵从评价者来看,可以分设计者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6、产品设计的原则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第四章发现与明确问题1、问题的种类科学方面的、社会方面的、技术方面的问题2、问题产生的原因⑴人类生存活动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⑵由别人给出的问题,设计者必须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案⑶基于一定的目的由设计者自己主动发现问题,并试图解决它3、发现问题的途径和方法⑴观察日常生活:如新式纺纱机的诞生⑵收集和分析信息⑶技术研究和技术试验:如伽利略发明体温表4、明确问题⑴明确问题的内容与价值⑵明确解决问题受到的限制和具体的设计任务5、如何判断一个问题是否有价值科学性、普遍性、可能性、先进性、能效型、主要性6、解决问题受到的限制⑴设计对象的特点和问题解决的标准⑵设计者的设计能力和条件第五章方案的构思及其方法1、设计分析的三要素:“物”“人”“环境”2、方案的构思是人们通过思考将客观存在的各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律架构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抽象物的过程3、方案的构思方法⑴草图法⑵模仿法:摄像机的自动调焦的针孔摄像头就是研究鹰眼的成像原理后仿制的⑶奇特性构思法:夜视镜的发明⑷联想法:万户的爆竹飞天梦★联想法更多是原理相似,模仿法更多是外形相似4、常用的创造技法⑴头脑风暴法:必须坚持当场不对任何设想作出评价的原则⑵列举法⑶设问法第六章设计图样的绘制1、技术语言⑴定义:是一种在技术活动中进行信息交流的特有的语言形式⑵特点:言简意赅、通俗直观⑶类别:技术图样、口头语言、图表等2、草图可分为构思草图和设计草图3、正等轴测图:是一种可以表现物体三维结构特征的图形绘图时,三个坐标轴之间的夹角读数为120°4、三视图⑴安置方式:俯视图在主视图的下方,左视图在主视图的有房⑵原则:主俯视图长对正,主左视图高平齐,俯左视图宽相等5、尺寸标注的原则正确、完整、清晰、合理6、尺寸标注的要素⑴尺寸线不可以画在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及其延长线上,必须单独画出⑵尺寸界线可以利用形体的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作为尺寸界线⑶尺寸数字7、正投影可以如实地反映物体的形状和大小,是机械制图时常被采用的基本方法8、对于一个物体来说,角度不同,其三视图也就不同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1、模型的功能⑴使设计对象具象化⑵帮助分析设计的可能性,研究产品的性能及人机关系2、模型在不同阶段的作用⑴草模:用于产品造型设计的初期,与实际产品相差很大⑵概念模型⑶结构模型⑷功能模型⑸展示模型:采用真实材料、按照准确尺寸做成,用于展示和市场宣传3、工艺⑴定义:指利用工具和设备对原材料、半成品进行技术处理,使其成为产品的方法⑵常见的有:加工工艺、装配工艺、检测工艺、铸造、表面处理工艺等⑶作用: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4、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步骤:划出基准、划尺寸线、划轮廓线、冲眼⑵锯割⑶切削⑷表面处理包括表面刷光、喷涂油漆、镀层⑸钻孔步骤:划线定位、装加工件、装夹钻头、钻孔5、制作模型的步骤⑴选择合适的材料;⑵准备适当的工具和加工设备;⑶按设计图样划线;⑷对材料进行锯割、切削等加工;⑹对模型进行表面处理;⑺对产品的外观造型和色彩进行评价;⑻对产品的结构、功能进行检测和试验,检验是否符合设计要求;⑼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做成展示模型第八章技术产品的使用和保养1、产品说明书的一般结构标题、正文、产品标记2、产品说明书的形式:条款直述式、自问自答式3、产品说明书的写作要求⑴充分考虑用户的阅读需要:如该吃几片退烧药⑵体现产品的设计特点:如儿童玩具的说明书⑶不必平均用力,而应有所侧重:如微波炉说明书⑷语言准确、通俗、简洁,内容条理清楚:如错误喷洒农药4、技术产品的服务途径(用户可以借助以下渠道了解服务信息):⑴查阅使用说明书获取厂家的服务电话、服务网点等信息⑵打电话询问或上网查找⑶请教其他用户。
通用技术必修1全册知识点
通用技术必修1全册知识点(总6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技术与设计1全册知识点导读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之外的,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是日常生活中国应用广泛、对广大同学的发展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技术,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作、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一、技术的概念: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二、技术的价值表现在技术与人、与社会、与自然三个方面:1、技术与人:技术具有保护人(提供防侵害的手段)、解放人(解放、延长了自身器官的功能或提高其效率)和发展人(自身能力的发展、自身价值的实现)的作用。
2、技术与社会:技术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丰富了社会文化的内容;改变了社会生活方式。
3、技术与自然:人类依靠技术利用、合理改造自然;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
思考:1、区分“保护人”和“解放人”。
如:B超的应用体现技术(解放人)的价值。
2、理解技术“发展人”的含义:如爱迪生在完成大量发明项目过程中,自身造诣日渐深厚,并且博得世人的尊重。
三、技术的性质技术有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
其中:1、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所在,是技术对人类富有挑战意义的内在原因。
创新表现为技术革新(是通向技术发展之路的重要机制)和技术发明(对技术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2、由“技术的综合性”引出“技术与科学的关系”(二者的区别:科学是发现规律并对其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
技术则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而对大自然的改造;科学侧重认识自然,力求有所发现,而技术侧重利用和改造自然,力求有所发明;科学回答“为什么”,技术回答“怎么办”;过程:科学用实验证明理论规律;技术用试验验证可行、合理性。
二者联系:科学是技术发展的基础,技术发展促进科学的应用)。
3、专利权申请:符合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的发明技术可以提出申请,其程序为:提交申请阶段、受理阶段、初审阶段、发明专利申请公布阶段、发明专利申请实质审查阶段、授权阶段。
通用技术第一章知识点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一、技术的价值:1、技术与人的关系技术是人类满足自身的需求、愿望,更好的适应大自然,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
(1)人类需要着衣裳遮身避寒——纺织、印染、缝制技术。
(2)人类需要进食补充能量——食品烹饪加工、农作物栽培、家禽饲养技术。
(3)人类需要住所以避风挡雨——建筑技术(4)人类需要抵御野兽攻击和伤害——武器制造技术。
(5)人类需要出行——车、船制造技术。
(6)人类需要交往、保持联系——邮电通讯技术。
技术的作用:保护人:提供抵抗不良环境,防止被侵害的手段和工具。
解放人:解放或延长了身体器官,拓展活动了空间,提高了劳动效率,增强了各方面的能力。
发展人:技术促进人的精神和智力的发展,使得人的创新精神和批判能力得以提高,思维方式发生转变,自我价值得以体现。
2、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技术促进社会的发展,丰富社会文化内容,改变社会生活方式,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
具体为:(1)技术是社会财富积累的一种形式,对社会生产具有直接的经济意义。
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增长,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如福特T型车的生产流水线。
(2)随着技术的发展,劳动力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第一第二产业从业者数量减少,第三产业从业者数量大幅度增加。
例如:因为农业技术的发展与劳作方式的变革使农业从业人口减少。
(3)技术不仅为生产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和工具,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而且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使人们衣食、住、行、交往、娱乐、教育等方面都发生了改变。
(4)技术进步不仅带动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活动的变化,而且渗透到军事、政治、文化各领域。
3、技术与自然的关系(1)利用技术,人类可以改造和利用自然。
如:填海造田、南水北调、西气东输、都江堰、荷兰的风车。
(2)人类利用技术和改造自然要有合理的尺度,要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一些技术或产品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3)技术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问题,但也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设计是技术的关键
• 设计需要不断改进 例如:我国的工程师在钢铁生产的流程设计 中通过技术的革新,流程的改进,大大提 高了钢产量。 • 设计需要多种知识 例如:汽车设计与制造技术需要用到燃烧学、 机械学和力学、材料学等多学科知识
补充:技术设计与艺术设计的区别
• 技术设计侧重:功能、结构、材料、程序、 工艺等; • 艺术设计侧重:欣赏、审美、色彩、造型、 听觉效果、情感、线条、装饰等。
技术的性质及其巨大作用
• 技术的性质 1、实践性(针对性、目的性) 2、综合性(多学科、多方面知识) 3、创新性(革新和发明,创新是技术发展的 核心) 4、相关性(技术与技术之间) 5、价值性(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补充:专利性(发明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两面性(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第一节
技术的性质及其巨大作用
第一节
技术的性质及其巨大作用
• 技术的发展历史
技术时代的发展顺序: 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 机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
技术的三次大变革的起因: 第一次:农业的发展 第二次:蒸汽机的发明(18世纪)和其他许多重要机器 的研制 第三次:计算机和高速通信网的发展
第一节
例:某同学制作一个小板凳需要综合运用多 门学科的知识,这说明了技术的(C ) A、专利性 B、创新性 C、综合性 D、两面性 为了2008年北京奥远会会微不受侵犯, 该公司应进行技术的(C )保证 A、综合性 B、两面性 C、专利性 D、目的性
第一节
技术的性质及其巨大作用
• 技术的影响 1、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技术无处不在,已充分渗透到社会政治、 经济、军事、外交、文化和日常生活的方 方面面。 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 力之一。技术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国 家综合国力强弱和文明程度高低的标志之 一。
第三节
设计是技术的关键
• 设计与技术的关系 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①设计是技术成 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 ②设计促进技术的革 新。 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重要影响:①技术是 设计的平台 ②技术更新为设计提供了更为 广阔的发展空间 ③技术进步促进设计思维 和手段的发展
例:以往电路图的设计都是手工绘制,烦琐 且易出错;随着电子技术发展,尤其电脑 的发展,现在专门的电路图设计软件大大 方便了电路设计,而且还可以进行仿真测 A ) 试,这体现了技术与设计的什么关系( A、技术的发展为设计创新提供了条件 B、技术的发展和设计无关 C、技术的发展对设计不产生影响 D、技术就是设计
4:如图所示的智能手表,集成了手机的主 要功能,能拨打与接听电话,能查阅短信、 邮件、天气等信息;支持安卓系统,有较 好的兼容性;能通过蓝牙与其它手机连接; 它的厚度仅为9mm,质量只有123g,但电 池容量较小,待机时间短。以下关于该智 能手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厚度薄,质量小,但待机时间短,体现技术的两 面性。 B.支持安卓系统,有较好的兼容性,体现技术的专 利性。 C.能拨打与接听电话,查阅短信、邮件、天气等信 息,体现技术的综合性。 D.集成了手机的主要功能,体现技术的创新性。
第一节
技术的性质及其巨大作用
[解放人]解放或延长身体器官,拓展活动 空间,提高劳动效率,增强利用、保护、 合理地改造自然的能力。(例:体力解放: 自行车、内燃动力、电力,手机——信息 传递) [发展人]在探究技术、使用技术过程中, 人的精神和智力得到发展,使得人的创新 精神和批判能力得以提高,思维方式发生 转变,自我价值得以体现。(例:爱迪生、 袁隆平)
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
• 发明和革新是技术的源泉 发明:创造发明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事物 革新:对原有技术加以改造和提高 新技术的不断发明和革新,推动各种技术 及其产品的不断进步和完善(洗衣机的更迭、 通信技术的发展)
第二节
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
• 技术创新的保护制度——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对智力劳动成果享有占有使用、 处理和收益的权利,是一种无形财产权, 是从事智力创造性活动取得成果后依法享 有的权利。知识产权保护了发明者的创造, 使发明者能设计创造出更多的新产品。 狭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 商标权
• 技术的影响 2、技术对自然的影响 依靠技术,人类得以利用和改造自然,并 与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友好关系。(注意对 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技术或产品对环境 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技术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问题,但也 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如:如废气、 废水、废物的处理和回收需要技术来解决)
第二节
第二节Βιβλιοθήκη 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 专利的申请和保护 专利的特性:独占性、时间性、地域性 专利的种类:发明专利(保护期20年)、实用 新型专利(保护期10年)、外观设计专利(保 护期10年) 保护期都从申请日起算(申请日的确定: 专利局收到申请文件之日为申请日,如果 申请文件是邮寄的,以寄出的邮戳日为申 请日)
会考复习 通用技术1
第一章 技术及其性质
第一节
技术的性质及其巨大作用
• 技术源于什么 技术最早源于生存的基本需要,最初的技 术不以科学技术为基础
可以说,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和 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补充: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第一节
技术的性质及其巨大作用
• 技术的作用 技术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发展人的作用 [保护人]技术为人提供了抵抗不良环境, 防止被侵害的手段和工具。(例:原始人 随身拾磨制好的石器,现代人对疟疾、天 花、肺结核等疾病不再恐慌)
5、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从小就是个求知欲特 别强的孩子。为了弄懂船为什么能浮在水 面上,他纵身跳进水中,险些淹死;看到 母鸡孵出小鸡,他也学着母鸡的样子趴在 鸡蛋上……对技术的浓厚兴趣和热情推动 着爱迪生不断地进行创造和发明。爱迪生 在技术上的创造和发明使他得到了终身的 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这个案例说明了 技术的价值体现在以下的什么关系中(A ) A、技术与人 B、技术与社会 C、技术与自然 D、技术与科学
第二节
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
• 专利申请步骤: 提交申请阶段→受理阶段→初审阶段→公 布阶段→实审阶段→授权阶段
• 申请包括直接申请和委托代理申请 • 初审:审查申请文件是否齐备、格式是否 符合要求。实质审查:审查该专利是否具 备创造性、实用性等实质性条件。
第三节
设计是技术的关键
• 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设计 1、设计的概念: 设计是指基于一定的设想和目标,遵从相 关的原则和规范进行的构思和规划,最后 用某种形式(模型、图纸、图表、文本等)表 达出来的活动。
本章练习
1、技术对人的解放作用表现为人依靠技术解 放或延长了自己的手、脚等身体器官,拓 展了活动空间,提高劳动效率。下列技术 的发展解放了人的体力的是 ( D ) A、B超技术 B、摄像技术 C、电视技术 D、蒸汽动力
2、下列不属于技术活动的是:(D ) A. 洗衣机的制造 B.电视的转播 C.桥梁的设计 D.遗传规律的发现 3、中科院院士说:我国探月二期工程将研制 软着陆器和月球车,对月球进行探测地形 、研究表面化学成分和矿物质的活动。此 次活动主要属于:(A ) A.科学活动 B.技术活动 C.产品测试活动 D.产品评价活动
第一节
技术的性质及其巨大作用
技术是社会财富积累的一种形式。对社会 生产具有直接的经济意义。它促进了社会 经济的增长,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并 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技术使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第一、第二 产业从业者数量减少,第三产业从业者数 量大幅度增加,劳动队伍出现知识化的趋 势。
第一节
技术的性质及其巨大作用
6、一款已经获得专利的扳手如图所示,它可以用来拆装 不同规格的六角螺母。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A.获得专利,体现了技术的专利性。 B.可以拆装不同规格的螺母,体现了技术的综合性。 C.改变扳手结构,体现技术的创新性。 D.可以拆装螺母,体现了技术的目的性。
7、某公司提交了一个“太阳能电池”的专利申请,这种 电池可以用于手机、音乐播放器和笔记本电脑。现专利局 要审查该专利是否具备新颖性、实用性、创造性,这一过 程属于专利申请程序中的( C ) A.受理阶段 B.初审阶段 C.实质审查阶段 D.授权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