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框架教案
初中数学框架课教案模板
教案标题:初中数学框架课年级:七年级学科:数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框架的结构特点,掌握框架的绘制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1. 框架的定义及特点2. 框架的绘制方法3. 框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框架结构,如自行车架、眼镜框等,引导学生观察框架的特点。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框架特点。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框架的定义及特点,如节点、边、面的概念。
2. 教师演示框架的绘制方法,如如何画出三角形、四边形等基本框架。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绘制一些简单的框架。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学生独立绘制一些给定的框架。
2. 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讲解。
四、拓展与应用(15分钟)1. 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个简易的书架、计算自行车架的稳定性等,引导学生运用框架知识解决。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二、深入学习(15分钟)1. 教师讲解框架的进阶知识,如框架的变形、重构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一些框架的变形和重构操作。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框架的变形和重构练习。
2. 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讲解。
四、总结与反思(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框架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维活跃度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3.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共同进步。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框架的结构特点、绘制方法和实际应用,使学生掌握了框架的基本知识。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4《搭建框架》 湘美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4《搭建框架》湘美版课时:2课时教材分析:《搭建框架》是湘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材的第四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本课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框架结构的特点,学习搭建框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框架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对建筑艺术的欣赏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框架结构的特点,掌握搭建框架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提高学生对建筑艺术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框架结构的特点,学习搭建框架的基本方法。
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具有创意的框架作品。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法、实践操作法、评价激励法。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示范材料、评价表。
2. 学生准备:剪刀、胶水、彩纸、废旧物品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一个框架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是什么结构?你们在哪里见过类似的结构?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这种结构叫做框架结构,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桥梁、房屋等。
二、新课学习1. 教师简要介绍框架结构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框架结构的稳定性、坚固性和美观性。
2. 教师示范搭建框架的方法,讲解注意事项。
3.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具有创意的框架作品?三、实践操作1. 学生根据讨论结果,开始搭建框架作品。
2.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展示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介绍创作思路和制作过程。
2. 师生共同评价,从创意、美观、稳固等方面进行打分。
3.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表彰优秀作品和表现优秀的学生。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框架结构有哪些特点?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
二、深入学习1. 教师讲解搭建框架的技巧,如如何使框架更加稳固、美观。
小学美术《搭建框架》教案
5.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鼓励学生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框架设计,提高沟通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框架结构的定义与作用:理解框架结构在稳定性和支撑性方面的基本原理。
-常见框架类型:掌握三角形、矩形、圆形等稳定框架的特点和应用。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框架结构的基本概念。框架结构是由直线和节点组成的几何形状,用于支撑和稳定建筑或艺术品。它在工程和艺术领域都有着重要作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三角形框架在桥梁建设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稳定性问题。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并动手搭建框架,这个过程相当热闹。我观察到他们在操作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材料的选择和连接方式等。这让我意识到,在实践活动之前,我应该更加明确地讲解和演示搭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小组讨论时,学生们的参与度很高,大家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这让我很高兴。但同时,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讨论中显得比较被动,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想法不够自信。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应该更多地鼓励和支持这些学生,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搭建框架的方法:学会使用不同材料搭建框架,并了解其连接方式。
-创作与展示: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具有个人特色的作品,并图示,强调三角形的三个角固定了三条边的位置,使得整个结构不易变形。
2.教学难点
-理解框架结构的空间概念:学生需要能够想象和构建三维空间中的框架结构。
-创新设计:鼓励学生在遵循框架稳定原则的基础上,进行独特的创意设计。
-实践操作中的问题解决:在搭建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材料匹配、连接方式等实际问题,需要学会解决。
做框架-熊莹
(1)请同学们拿出1号信封的小棒(7根短小棒、1根长小棒)和2号信封的橡皮筋,我们来扎两个框架。(教师指导橡皮筋缠绕方法)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展示,并检验框架是否牢固
同学们轻轻拉一拉,推一推,看框架在力的作用下是否有变化?为什么会这样呢?【板书:三角形框架不易变形四边形框架易变形】。
3、教师提醒
(1)制作材料是3号信封的小棒(5根短小棒、7根长小棒),如果觉得材料不够,可以把刚才已经用的材料也用上。
(2)同学们汇报展示时,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同学说说你们小组是怎么设计的,作品的名称和作用。
4、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展示交流
四、本课小结:
我们的时间有点短,老师准备的材料有点少,有许多同学的创意还没有实践,希望同学们下课后继续做完自己的创意作品。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你们中间一定会出现象埃菲尔那样伟大的建造家!
二、故事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1、(再看课件)这幅图是我们刚才看到的法国的埃菲尔铁塔。看到它011ca3009158.html
2、老师也是这么认为的,可是在铁塔动工时,巴黎的居民却不这样认为,工地附近的居民吓坏了,有人还跑到法院去起诉建造家埃菲尔。你们猜猜这是为什么呢?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框架的有关知识和加固框架的技能,并且体验到了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值得注意的是:还应加强爱惜物品的教育,因为在做立体框架
1、刚才我们做的是平面图形框架,你们会做立体框架?今天大家先来尝试一把,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做一回小建造家,用你们灵巧的双手建造一个立体框架,要求:有创意、美观、牢固。
2、PPT011ca3009158.html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教案
第五课《做框架》【整体设计】《做框架》一课是科学六上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的第五课。
本课主要通过动手制作、实验活动,使学生认识和发现三角形框架是最稳定的结构,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可以加固正方体框架。
本课的教学思路如下:1、初步认识框架。
通过三角形板与三角形框架的比较及四边形框架的认识,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框架。
2、制作简单框架。
通过制作三角形、四边形框架及加固四边形框架,认识到三角形框架是一种稳定的框架,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可以加固四边形框架。
3、制作正方体框架。
先让学生认识到一个个简单框架可以组合成复杂的框架。
正方体框架就是由许多个四边形框架组成的。
然后让学生动手制作框架。
4、加固正方体框架。
学生动手加固正方体框架,在活动过程中进一步认识框架结构的特点,掌握加固框架的技能。
5、进一步认识框架。
通过对生活中一些物品及建筑物的认识,知道这些物品或建筑物都是框架结构的。
同时认识到框架结构的其他特点。
本课的教学力求体现出如下特点:1、注重学生的动手制作。
本课是做框架,制作简单框架,加固四边形框架,制作正方体框架,加固正方体框架,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制作技能,业能让学生在动手做中逐步建构科学概念。
2、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
本课不仅强调学生动手做,但更强调思维发展,思考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
让学习活动有别于一般的制作课,进一步体现出科学课的特点。
3、体现概念建构的特点。
在教学中,让学生经历从简单框架到复杂框架的认知过程,经历从框架模型回归到生活实际的过程,概念逐步的建构形成。
4、体现“设计与技术”的特点。
本课是“设计与技术”课的典型,既有设计的要求,又有制作的任务。
因此教学中尽可能的让学生经历知识和经验的综合、设计方案的初定、预期目标的估计、工具手段的选择、方案之间的比较、最终方案的确定、操作制造的实践、评价总结的交流等过程。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科学概念: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做框架》教案
1、既然大家都做好了,那么三角形框架和四边形框架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它们两个到底哪一个更坚固呢?
2、教师演示分析:三角形正是通过三边的互相拉力和推力保持稳定,因此更坚固。
3、大家自己动手做实验感受一下。
1、大家看,把许多个三角形和四边形框架组合起来,形成一个什么?大家尝试着做一下。
学
反
思
校长(主任)
签字:年月日
备注
周审
签字:年月日
备注
小计:节
月查
签字:年月日
备注
总计:节
学习
难点
1、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原理,制作一个可以支撑重物的框架
学习
方法
合作探究
教学
准备
1、学生实验准备:橡皮筋、短竹棒、长竹棒、实验记录表
2、教师实验准备:橡皮筋、短竹棒、长竹棒、课件、正方体框架
学习过程设计
程序
时间
教师行为
期望的学生行为
评注、修改
一、导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
3、实验对比
4、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
2、自己动手做实验,并做好记录。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
2、总结框架中具有三角形的更稳定
1、了解框架结构的优点(稳定、减轻自重等)
2、了解四边形框架、三角形框架、正方体框架的构造。
3、学会制作框架,提高动能力。
板
书
设
计
做框架:
1、框架
2、三角形框架
3、四边形框架
4、正方体框架
教
科目
科学
年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六年级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搭建框架_湘美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搭建框架_湘美版第4课搭建框架一、教案背景1、面向小学五年级的学生。
2、学科:湘南版小学美术。
3、课时计划:2课时。
4、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手工果盘、课件、一次性筷子、剪刀、刻刀、。
学生准备:一次性筷子、竹签、吸管、橡皮、双面胶、绳子。
二、教学课题课题:《搭建框架》教学目标:1、掌握用筷子,木棍等条形材料搭建架子或果盘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空间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在自己动手制作的过程中体验创造的乐趣。
3、培养学生对身边事物的能力观察,能够变废为宝,培养创造美好生活的欲望。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重点:用筷子,木棍等材料搭建具有艺术性的架子或果盘也是框架结构。
应县木塔:在中国,也有一座非常了不起的框架结构的建筑,山西的应县木塔。
它是中国现有的最高最古老的木结构塔式建筑。
预习16页学习屋,它属于哪种结构形式,从课本中找答案。
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连接方式。
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就是典型的榫卯结构的建筑。
1、生活中的框架原理的应用2、搭建果盘:搭建一种三边形篮口的花样?既美观又实用空间大?时间3分钟。
注意搭建步骤和方法老师也做了一个果篮,做一个果篮需要哪些步骤呢?从视频中找答案除了用胶水固定还可以怎么固定?绳子捆扎3、作业:同学们用发散思维的方式想一想,如何搭建一个漂亮的框架,使他更坚固,更有艺术性呢?在脑海中构思搭建框架的样式和制作中的细节处理,并着手开始制作。
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手中的材料完搭建一个架子或果盘。
比比哪个小组搭建的框架最稳定,最有创意。
时间20分钟4、点评:小组长把各组的作品拿到前面来展示,看看哪个组的作品你最喜欢,为什么?还可以怎么改进?同学们今天做的作品,老师觉得都非常棒。
5、拓展延伸:回家以后为自己的小宠物搭建一个框架。
小学美术《搭建框架》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五年级上册(湘教版)第4 课教学目标:《搭建框架》教学设计(第二课时)1、掌握用牙签、橡皮泥(彩泥)之类的材料搭建框架的方法和技巧。
2、激发学生对空间概念学习的兴趣。
3、通过分组学习、共享材料,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用牙签、彩泥(橡皮泥)搭建框架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搭建框架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微视频、彩泥(橡皮泥)、牙签。
教学过程:课前热身:师:在上课之前,我们先进行一场有趣的比赛——搓泥球。
1、宣布比赛规则:(1)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将彩泥(橡皮泥)搓成直径为1 厘米左右的圆球。
(2)数量多的组别为优胜组并介绍经验。
(3)时间为一分钟。
2、请每个组派代表告诉大家“你们组搓了多少个泥球?”。
师:短短的一分钟搓了这么多,老师很惊讶,你们是怎么做到的?来介绍一下经验好吗?对,这就是合作的力量。
人常说,团结起来力量大,相信在后面的学习中,大家一定会合作的更好。
一、欣赏激趣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四课《搭建框架》。
(板书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都已经知道了什么是框架?对,框架就是由若干梁和柱连接而成的,能承受垂直和水平荷载的平面结构或立体结构。
在上节课我们还利用一次性筷子、塑料管等线材自己设计并动手搭建了漂亮的果篮.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比利时,去看看著名工程师瓦特凯恩的作品——比利时原子球博物馆。
数数看,上面有几个球?(9 个)视频导入这座博物馆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是典型的利用点、线连接搭建而成的框架建筑物。
这9 个金属球就是框架的固定点,26 根空心骨架就是框架的支架线。
(板书:点、线、固定点、支架线)这节课我们就用刚才比赛所搓的泥球做固定点,用牙签做支架线来搭建属于你自己的框架作品。
有信心挑战自己吗?有信心挑战比利时著名工程师瓦特凯恩吗?二、自主尝试1、小组合作搭建一个简单的三角锥体或立方体。
师:现在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利用手中的泥球(固定点)和牙签(支架线)来尝试在硬纸板或垫板上搭建一个简单的三角锥体或立方体。
语文教案内容框架图怎么做
语文教案内容框架图怎么做标题:语文教案内容框架图的制作方法一、引言在引言部分,可以简要介绍教案的目的和重要性,以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背景知识。
二、教学目标列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确保目标明确、具体,并与课程标准和学生需求相匹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明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和确定。
四、教学准备列出本节课所需的教学资源、教具、课件等准备工作,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设计一个引人入胜的导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课堂讲授:根据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讲授,注重知识点的讲解和概念的理解。
3. 互动探究:设计一些互动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小组合作、问题解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4. 练习与巩固:设计一些练习题或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检验他们的理解程度。
5. 拓展延伸:为学生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学习资源,鼓励他们主动探索和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6. 总结归纳: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归纳,梳理学生的学习成果,强化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六、教学评价设计一些评价活动或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帮助他们发现问题、改进学习方法。
七、拓展资源提供一些拓展资源,包括参考书目、网站链接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索。
八、教学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分析教学效果和改进方向,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需要注意的是,教案内容框架图的制作可以使用思维导图、表格、流程图等形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式展示教案内容。
同时,教案的具体内容和步骤应根据不同年级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具体调整和设计。
高中构建数学知识框架教案
高中构建数学知识框架教案
目标:
1.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层次结构和相互关系。
2.帮助学生建立数学知识的整体认识。
3.培养学生整合数学知识的能力。
教学步骤:
导入:通过示意图展示数学知识的层次结构,引导学生关注各个层次之间的联系和延伸。
探究:让学生自主探究不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各个数学知识层次之间的关系,并将其整理成框架结构。
应用:设计一些数学问题或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框架来解决问题。
拓展: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框架进行拓展,思考如何将新学习的知识整合到现有框架中。
总结:通过对本节课内容的总结,让学生强化对数学知识框架的理解和应用。
作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继续思考数学知识框架,并写出个人见解和体会。
评价:根据学生的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及时反馈并调整教学策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构建数学知识框架。
教学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思考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构建数学知识框架,并为下一堂课的教学做准备。
2024年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做框架》课教案设计(1)
2024年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做框架》课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材中《做框架》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框架结构的特点与优势,探究不同材料制作框架的方法,学习框架稳定性的影响因素,通过动手实践,设计并制作一个具有稳定性的框架。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框架结构的基本特点,了解其应用场景。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学会使用不同材料制作框架。
3. 使学生理解框架稳定性的影响因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框架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教学重点:框架结构的特点与制作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直尺、三角板、圆规等。
2. 学具:彩泥、牙签、塑料棒、吸管、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框架结构,如桥梁、房屋、家具等,引导学生发现框架结构的特点与优势。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框架结构的基本特点,如稳定性、轻便性、可扩展性等。
通过分析实例,让学生了解不同材料制作框架的方法。
3. 动手实践(10分钟)学生分组,根据所学知识,使用提供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具有稳定性的框架。
4.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教师点评,指出优缺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
六、板书设计1. 框架结构的特点与优势2. 不同材料制作框架的方法3. 框架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具有稳定性的框架,并说明其应用场景。
答案:学生需提交一份框架设计图,并简要说明其应用场景。
2. 作业题目:分析生活中一个框架结构,说明其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答案:学生需提交一份分析报告,内容包括框架结构名称、稳定性影响因素及其作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学生掌握程度如何,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其他类型的结构,如网状结构、拱形结构等,了解其特点与应用。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做框架》教案2
做框架学习目标:1、认识生活中的框架结构,了解框架结构的特点。
2、理解体验斜杠的“推”和“拉”的作用。
3、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撑重物的立方体框架结构,发展动手动脑能力,体验自主设计、自主发现的乐趣,意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能够用实验数据作为依据支持自己对问题的解释。
学习难点:理解斜杠的“推”和“拉”的作用。
课前准备:教师:课件,三角形、长方形、立方体的模型等。
学生:三角形、长方形、立方体的模型、橡皮筋、筷子。
学习预设: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出示国家体育场的图片(课件出示)。
(1)认识吗?这是什么?(鸟巢结构)(2)问:你了解了国家体育场哪些信息?(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闭幕式均在那里举行,场内没有一根立柱,安排了8万个固定座位,2万个临时座位。
)(3)这么一个庞大的建筑为什么屹立不倒?这种结构是采用了新工艺、新钢材,设计合理,非常牢固的,值得信赖的,像这样的结构在建筑史上把它叫做框架结构。
2、类似这样结构的建筑物还有很多,老师在网上也收集了一些图片,我们来一起欣赏一下。
(1)要求:在观察的过程中,注意分析这些建筑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2)欣赏,回答问题(不密封、空心的、中间可透风、骨架一样的等)(3)这些建筑物像骨架一样的构造,我们就叫它框架结构。
3、引出课题(板书课题:做框架)二、小组合作,体验探究1、三角形稳定性的研究:(1)再次欣赏图片,要求仔细观察,这些建筑物中最小的格子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等)。
(当学生回答出三角形后,问)(2)为什么大都做成三角形而不做成长方形或其它形状呢?这其中一定蕴含了什么科学道理,下面请每个小组把昨天准备的三角形与长方形框架拿出来,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吧。
(3)每个同学尝试按一下三角形与长方形框架,有什么发现?(请几个小组汇报结果)其它组有不同意见吗?(三角形稳固,长方形不稳固)(4)有什么办法使长方形稳固呢?小组思考讨论。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做框架》教案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做框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做框架》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的第5课内容。
在前面几课中学生已经认识了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学习框架结构给学生打开了一扇认识形状结构的窗口。
本课主要安排了两个教学内容:第一,做简单框架。
通过制作三角形和四边形这两个最简单最基本的框架,认识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四边形框架不稳定,进一步研究用加斜杆的方式加固。
第二,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
引导学生在制作和加固的活动中进一步认识框架结构的特点,掌握加固的技巧。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经过3年的科学学习,已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掌握了一些基础的探究方法,但却缺乏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需要教师的适时引导和启发。
对于本课教学的内容,学生是既熟悉又陌生的:他们在生活中经常能看到铁塔等框架结构的建筑物,却很少有同学进行过全面的观察和分析;他们在游戏中时常会进行橡皮筋扎小棒的操作,但缺乏方法、效率低下;他们在五年级的数学课上就已经学过“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知识,但当面对“为什么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问题没有一个孩子能清晰地表述……因此完成本课的探究任务对学生来说非常感兴趣,也具有一定的挑战。
【整体设计思路】这是一节小学科学课中的“设计制作”课,我把教学目标定位为“动手动脑学科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亲历探究,不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更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首先以图片导入本课,让学生直观地认识框架结构,并切入对做框架的研究,具体围绕2大板块展开:一、研究简单的平面框架。
引导学生动手制作三角形框架和四边形框架,感受简单框架受力时的情况,在感受和交流的基础上借助教具巧妙地认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从而引导学生来研究怎样把不稳定的四边形框架加固,发现斜杆发挥的“推”和“拉”的作用。
二、研究立方体框架。
在研究简单平面框架的基础上引申到立体图形的研究活动,以“讨论思考、设计方案——动手制作——承重测试——分析优缺点”为主线,不断改进方案,在设计和制作中凸显思维的培养,更显科学味。
做框架教案
做框架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框架结构,了解框架结构的特点,初步掌握用三角形结构加固立体框架的方法。
2、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指导学生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撑重物的框架结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体验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体会小组合作的乐趣与优势,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1、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框架结构中的作用。
2、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设计制作框架结构。
教学准备:每小组20根小棒,10根皮筋。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首先,请同学们观察大屏幕,出示在大屏幕上的是法国巴黎一所著名的建筑,你认识他吗?它叫什么名字?1、谁能简单介绍下“埃菲尔铁塔”的历史资料?指名说说,教师总结埃菲尔铁塔始建于1887年,由著名的建筑大师埃菲尔主持建造的,故而称之为埃菲尔铁塔。
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直到现在它依然完好如初地屹立在法国巴黎,是什么让这座300多米高的建筑如此坚固,如此结实呢?请同学们继续观察一组图片,近距离观察下这座铁塔在结构和形状上有什么特点?生观察,指名说一说师总结:它是由一根根钢铁和螺丝搭建而成,在当初建造这座铁塔时,引起文化界一些名流人士的争议,大家都在怀疑它的牢固性,但是埃菲尔依然坚持自己的原则,创造了这个奇迹,事实证明,直到现在它依然完好如初,像埃菲尔铁塔这种骨架式的结构叫做框架结构。
那么框架结构为何如此牢固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我们今天研究的课题是《做框架》(板书课题)二、研究简单框架1、三角形的稳定性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埃菲尔铁塔,寻找到许多三角形和四边形,那是不是这些三角形和四边形让它如此牢固呢?我们来试一试(师出示三角形框架和四边形框架)谈话:刚才,我们只研究了一些简单的平面框架,那么,我们再来研究一些立方体框架,才能真正明白,埃菲尔铁塔如何这么坚固?1、师出示一个正方体框架(师放几本书请同学们观察,意识到正方体的不稳定性)引出——老师做的这个立体框架很不牢固,有什么办法让这个框架结构变得牢固呢?2、动手做谈话:请同学们做一个立体框架,并且用加斜杆的方法加固这个立体框架。
2024年教科版科学六年级《做框架》课件
2024年教科版科学六年级《做框架》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结构与稳定性》中的第五节《做框架》。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框架结构的特点与分类;掌握框架结构的稳定性原理;学会制作简单的框架结构模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框架结构的基本特点,掌握提高框架稳定性的方法,制作出稳定的框架结构模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框架结构的稳定性原理。
教学重点:制作框架结构模型,提高框架稳定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框架结构模型、直尺、三角板、剪刀、胶带等。
2. 学具:每组一套框架结构材料、直尺、三角板、剪刀、胶带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类型的框架结构,如桥梁、房屋、家具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框架结构的特点。
2. 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框架结构的基本特点、分类及稳定性原理。
3. 例题讲解(5分钟)以一个简单的框架结构为例,讲解如何提高其稳定性。
4. 制作框架结构模型(10分钟)学生分组,按照要求制作框架结构模型,教师巡回指导。
5.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完成一份关于框架结构稳定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展示制作的框架结构模型,师生共同评价其稳定性。
六、板书设计1. 框架结构的基本特点2. 框架结构的分类3. 框架结构的稳定性原理4. 提高框架稳定性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具有稳定性的框架结构。
答案:学生需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稳定的框架结构,并绘制出结构图。
2. 作业要求:结构图清晰,稳定性原理明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寻找身边的框架结构,分析其稳定性原理,并尝试进行改进设计。
教师在“做框架”教案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教师在“做框架”教案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教案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教育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而教案则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辅助工具,是指导教学、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
而其中,“做框架”是一种常见的教案设计干货,也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
然而,在教师的具体操作中,需要注意并解决一些问题。
一、做框架教案设计的难点1.思路不够清晰,难以理顺细节。
在制定教学框架时,需要明确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和评价标准等。
这需要教师不仅对教学内容有足够的熟悉,还需要对学生的认知思维和学习兴趣有着清晰的了解。
2.内容难以呈现简洁清晰。
在制定教学框架时,需注意清晰明了的表达,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
而在实际操作中,如果教师对教学内容把握不够精准,或是表达能力不足,那么就会导致教案的表达不够简便明了。
3.考虑不周,导致框架缺乏灵活性。
在教案设计过程中,考虑到学生的不同情况,有时候需要教师进行灵活调整。
然而,如果教师在框架设计时考虑不周,就会导致教案缺乏了灵活性,无法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
二、解决问题1.思考方式的提升:教师应该认真反思学习活动中的问题,例如,学生为什么不喜欢某个科目,为什么会害怕某种教学方式,用什么方式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等。
经过思考,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则可以提高教师的”做框架”能力。
2.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教师可以尝试在工作中多使用一些语言技巧,例如使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引导学生理解难点,同时在教学框架中尽量使用逻辑简单明了的结构,将学习内容分段,这样能够更好地让学生抓住思路。
3.设计灵活性的提升:在设计教学框架时,教师可以多考虑一些灵活性问题,例如,根据学生情况不同,可以适时调整教学重点,降低难度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提高自己对教育新技术的应用能力,例如使用互联网、课外资料等,在课程设计中多考虑多方面信息,便于提高教学灵活性和覆盖面。
在教师构建教学框架过程中,需要灵活创新,不断反思,寻找可行解决方案。
五年级美术上册《搭建框架》第二课时教案
五年级美术上册《搭建框架》第二课时教案五年级美术上册《搭建框架》第二课时教案教材分析框架指的是由若干梁和柱链接而成的,能承受垂直和水平荷载的平面结构或空间结构。
梁伟横线材,柱为竖线材。
将横竖线材链接起来即搭建框架。
本课学习活动一搭建果篮或物品篮,基本以横线材的重叠来构成框架,线材之间的链接方法以胶黏为主。
学习活动二搭建立体造型,以横竖线材的组织穿插来构成框架,线材之间用橡皮泥团连接。
学情分析搭建的线材多种多样,本课主要是运用生活中常见的筷子、牙签、树棍等材料进行搭建,旨在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想想做做中理解立体造型的体面转折,对立体造型所创造的空间结构产生探索兴趣。
教材主图采用三个孩子正在搭建三边形果篮的照片,孩子们专注的表情可让学生尽快进入情境,果篮结构清晰可见,课作为学生模仿搭建的范本。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在玩玩做做中学习浅显的硬线材构成的方法、技能。
方法与过程目标:搭建立体造型构架,培养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情感价值观目标:激发对多向度空间研究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硬线材构成的方法和技能。
教学难点立体构成的创新性和制作效果。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准备筷子,胶等教学方法观察了解,激发学生兴趣,自主探索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欣赏分析1.欣赏教师制作的果篮实物,转动观看,想想看,它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又用什么来连接的呢?(学生回答) 2.教师小结:用筷子制作的,再用胶粘连。
可以拆分果篮,让学生对制作材料和粘贴方法进行更进一步的了解。
果篮实物或者多媒体课件展示果篮图片。
二、分组制作比赛引导思维:给你一些筷子,怎样把它搭建成三角形的篮子呢?分组讨论,尝试拼一拼,摆一摆。
找到最适合的方法。
小结:篮子有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篮底,一个部分是篮身。
篮身可以用3根筷子交叉搭建,篮底可以把筷子平行摆放,然后粘贴在篮身下。
教师对502胶的使用和切割筷子的方法进行示范: (1)502胶黏性很强,如果不小心粘到手上或者不应该粘到的地方,就会带来麻烦。
2024《做框架》说课稿范文
2024《做框架》说课稿范文一、说教材1、《做框架》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文章结构和写作技巧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学语文领域中的重要知识点,而且做框架在学习和写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做框架的作用,掌握构建框架的方法和技巧。
②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做框架的方法构建自己的文章框架。
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整理的习惯,提高语文写作能力。
3、教学重难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做框架的作用,掌握构建框架的方法和技巧。
难点是:能够独立运用做框架的方法构建自己的文章框架。
二、说教法学法基于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互动交流的原则,我选择以下教法和学法:教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学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了一些实物、图片和多媒体教具,以直观展示教学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四、说教学过程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首完整的优秀作文,引发学生对文章结构和框架的思考。
我会先让学生读一读这篇作文,然后让他们讨论这篇作文的结构和框架是如何构建的。
通过学生的发言,我引导他们意识到文章框架对于整篇作文的重要性。
环节二、讲授知识点我会向学生详细介绍做框架的定义、作用以及构建方法和技巧。
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知识点,并结合实例讲解,让学生逐步理解并掌握做框架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环节三、合作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完成一篇作文的框架构建。
我会提供一篇文章的内容大纲,要求学生根据大纲和所学的做框架方法,合作构建出完整的文章框架。
在这个过程中,我会适时引导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同时也关注学生的合作交流和思考能力。
环节四、展示交流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所构建的文章框架,让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提问。
6年级科学教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5.做框架“百校联赛”一等奖
《稳定框架》教学设计执教:宜昌市实验小学张芳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及生活经验,设计一座稳定性强、承受力大的房子框架。
通过经历设计、制作、测试、修订等工程设计的思维过程,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感受认识框架的结构特点。
教学重难点:让同学们在稳定框架的过程中学会找出框架薄弱点,分析原因,讨论修改方案,重新修改设计图纸,再按照图纸施工、测试。
反复修改、测试,稳定框架。
教学材料:框架、胡萝卜块、竹签、托盘、钩码教学过程:一、导入相互认识,谈自己的理想。
请同学们欣赏照片,谈感受。
二、首次设计(一)请学生欣赏建房子的视频,谈一谈建房子的过程是怎样的,引出课题“框架”。
(二)出示课前老师搭好的框架,一起来测试一下它是否稳定。
(教师演示测试方法)(三)请同学们仔细阅读项目施工标准。
(四)老师引导学生理解项目标准。
(五)请各小组设计好图纸并交流。
三、讨论方案(一)交流设计方案。
(二)其他同学提建议。
四、开展活动(一)请大家仔细的看流程图,再想一想我们该怎么做。
(二)同学们说一说20分钟的时间准备做什么,老师补充。
(三)分小组按照设计方案稳定框架、自主测试、改进方案。
(四)展示作品的活动。
(五)相互交流。
五、学习总结看来设计房子的框架,要让房子更坚固,同时也要减少材料的利用,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但是我们发现三角形可以增加房子的稳定性。
增加底面积也可以增加房子的稳定性。
我相信只要给同学们更多的时间,你们一定把房子的框架设计的更好,让我们一起期待下节课大家更棒的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框架>教案
教学目标:
根据科学课程标准对学生学科学、用科学能力的要求及本课特点,我确定了以下几个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三角形框架的稳定性,可以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用三角形来加固框架结构的方法,尝试设计和制作一个
可以支承重物的框架结构。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难点:
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研究结构与稳定性关系的兴趣。
我决定以三角形框架稳定性的奥秘为教学重点,以如何制作坚固的正方体框架为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框架结构建筑的图片、三角形、长方形、正方体的框架等。
学生:橡皮筋、筷子、剪子每组若干。
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探究机会。
六、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故事导入——认识框架结构。
向学生展示埃菲尔铁塔的图片,让学生了解有关埃菲尔铁塔的故事和它屹立不倒的秘密。
(出示图片:过山车,高架铁塔,鸟巢、电视塔等)在观察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认识框架建筑物和讨论框架建筑物的坚固是否与框架的形状有关。
课题:做框架)
<我这一设计是利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领着孩子们走进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充分调动学生思维,为新课做好铺垫>。
(二)、研究简单的框架。
1、动手做:简单的框架。
师:通过近距离的观察发现了在这样的建筑里有许多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结构,请学生从袋里找出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框架。
用各种办法进行探究,比如说,拉一拉,按一按,推一推。
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四边形的不稳定。
2、加固四边形框架。
师:通过做,想,进一步运用三角形稳定来设计实验加固四边形框架,在老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以增加三角形的个数来加固四边形框架结构的活动,并且想出用手压或拉比较框架的牢固性。
〉
(三)、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
1、在加固四边形的基础上让学生发散思维思考如何加固正方体框架,设计三组方案分别进行实验。
(学生假设—实验验证—总结规律)
一组,用斜杆加固正方体的一个面
二组,用斜杆加固正方体的四个面
三组,用斜杆加固正方体的六个面
各组记录实验结果、统计正方体中的三角形个数并总结出三角形越多的正方体框架越稳定的规律。
2、动脑思: 三角形框架稳定的奥秘。
以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说出三角形为什么稳定,在进一步的基础上老师进行补充说明三角形顶端受力和两斜边受力的受力情况并用PPT展示受力图解。
让学生清晰的了解三角形稳定的奥秘。
〈这一环节设计是让学生更加的了解为什么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以及三角形的受力情况,帮助学生理解本课的难点——三角形稳定性原理。
〉
(四)拓展小知识
建筑工地广泛利用的原因(三角形框架透风、节省材料、减轻重量)
(五)课堂总结。
我采用学生自己总结所学的知识老师补充的方式。
本节课不仅让学生学会了运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原理加固框架结构,还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以及体会到了合作的重要性,本节课在老师和学生的配合下圆满完成了学习目标。
七、板书设计
做框架
框架建筑物的共同点:不密封,空心的,中间可透风的,骨架一样。
框架形状稳定性变形程度
三角形稳定不易变形
四边形不稳定易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