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试验研究与开发管理制度
工程工艺试验管理制度
![工程工艺试验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7203e46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6d.png)
工程工艺试验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和加强公司在工程工艺试验管理方面的工作,提高试验工作质量和效率,保障试验工作顺利进行,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试验管理机构公司设立试验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面领导和指导工程工艺试验工作,并负责审核和审批相关试验计划和报告。
三、试验管理人员1.试验项目负责人:负责试验项目的全面管理和实施工作。
2.试验人员:负责具体试验工作的实施和记录。
3.试验技术员:负责试验仪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四、试验计划编制1.试验项目负责人根据公司需要,制定试验计划,包括试验目的、内容、方法、装备、人员等。
2.试验计划应经过试验管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方可实施。
3.试验计划的内容要明确、具体,不得随意变更。
五、试验设备管理1.试验设备要定期检查、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2.试验设备的使用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不得私自改动。
3.设备损坏或出现故障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六、试验过程管理1.试验人员应按照试验计划的要求,认真执行试验工作。
2.试验过程中应做好记录,包括实验数据、现象、结果等。
3.试验过程中出现问题需要及时处理,遇到重大问题应立即上报。
七、试验报告编制1.试验结束后,试验人员应编制试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方法、结果、分析等。
2.试验报告要经过试验项目负责人审核批准后方可提交。
3.试验报告应存档管理,确保信息完整性。
八、试验结果应用1.试验结果应用于工程实践中,对改进工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2.试验结果应及时推广应用,发挥其最大价值。
九、管理体系评估公司应定期对试验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以确保制度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十、附则本管理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正式实施,如有需要修改,须经管理委员会审批。
工艺岗管理制度
![工艺岗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54f248b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9c.png)
工艺岗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工艺岗位的管理,规范工艺操作流程,提高工艺品质和产量,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涉及工艺操作的岗位,包括但不限于生产部门、质检部门和研发部门。
第三条公司生产部门应当配备专业的工艺师,并定期对其进行培训,保证其熟练掌握工艺操作技能。
第四条公司质检部门应当对工艺产品进行全面检测,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第五条公司研发部门应当及时了解新工艺技术,不断改进工艺流程,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
第六条公司应当建立健全的工艺文件管理制度,记录和归档所有工艺操作流程,便于查阅和追溯。
第七条公司应当加强对工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转,提高工艺效率。
第八条公司应当建立考核制度,对工艺师和工艺操作进行定期考核,激励其提高工艺水平。
第二章工艺师管理第九条公司应当建立完善的工艺师招聘和培训机制,选拔和培训专业的工艺师。
第十条工艺师应当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工艺操作流程,能够独立完成工艺任务。
第十一条公司应当为工艺师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学习机会,不断提高其工艺水平。
第十二条工艺师应当遵守公司规章制度,保守公司机密,尊重上级指挥,服从工艺安排。
第十三条公司应当对工艺师进行绩效评估,根据其工作表现给予相应奖惩。
第三章工艺流程管理第十四条公司应当建立详细的工艺流程图,明确各个工艺操作环节,便于操作人员执行。
第十五条工艺师应当根据工艺流程图进行操作,不得擅自修改或省略工艺步骤。
第十六条工艺师应当严格执行工艺操作规程,保证产品质量和稳定性。
第十七条工艺师应当积极配合质检部门的检测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第十八条公司应当加强工艺流程的监控和管理,及时调整工艺参数,提高工艺稳定性。
第四章质量管理第十九条公司应当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工艺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第二十条公司应当加强对原材料和辅助材料的检测和管理,保证产品质量。
第二十一条公司应当建立完善的产品追溯机制,便于追踪产品质量问题。
《研究开发管理制度》
![《研究开发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ca1f2ee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ee.png)
《研究开发管理制度》研究开发管理制度是指组织机构内部为有效管理、规范研究开发活动而制定的规则、政策和程序的总称。
它的本质是一种规范行为的工具,旨在提高研发活动的效率和质量,以推动企业创新和发展。
二、研究开发管理制度的目的1. 提高研发效率。
研究开发管理制度通过规范研发流程、明确责任分工、优化资源配置等手段,提高研发活动的效率,缩短产品上市周期。
2. 保证研发质量。
通过规范实验设计、严格质量控制、建立质量评估机制等措施,确保研发活动的质量和有效性。
3. 降低研发成本。
研究开发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控制研发投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降低研发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4. 促进创新。
研究开发管理制度为研发人员提供规范的工作流程,激励他们开展创新性研究,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
5. 遵守法律法规。
研究开发管理制度要求企业在研发活动中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研发合规性,降低法律风险。
三、研究开发管理制度的内容1. 组织架构。
明确各级研究开发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建立科学的组织结构,实现管理层级的合理分工。
2. 制度建设。
建立和完善研究开发管理制度,包括项目管理制度、实验室管理制度、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等,确保研发活动的有效进行。
3. 流程规范。
规范研发活动的流程和程序,包括研发计划制定、项目评审、实验设计、数据分析、技术验证等环节,确保每个环节的有效连接。
4. 资源管理。
合理配置研发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财务资源等,确保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优化。
5. 质量控制。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评估、审核把关、错误纠正等,确保研发活动的质量和安全。
6. 绩效评估。
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机制,定期对研发人员进行绩效评估,激励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7. 风险管理。
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及时识别和应对各类风险,确保研发活动的顺利进行。
四、研究开发管理制度的实施方法1. 领导重视。
企业领导要高度重视研究开发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提供资源和支持。
工艺管理制度定义
![工艺管理制度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ddb4323a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42.png)
工艺管理制度定义一、工艺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1. 遵循科学性原则。
工艺管理制度应当遵循科学的生产原理和方法,科学性是制定管理规范的基础,通过科学分析和研究的方式制定出科学的生产工艺流程。
2. 系统性原则。
工艺管理制度应当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包括生产工艺、设备操作规程、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原材料采购、库存管理等方面,各个环节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3. 先进性原则。
工艺管理制度应当不断引进和吸收新技术、新工艺,保持生产过程的先进性,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4. 可操作性原则。
工艺管理制度应当是可操作的,员工能够容易理解并按照制度要求进行操作,确保生产过程的顺畅进行。
5. 经济性原则。
工艺管理制度应当注重经济性,合理利用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工艺管理制度的内容1. 生产工艺流程。
包括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质量检验,到最终产品的包装和存储,每个环节都应制定具体的操作规程和控制标准。
2. 设备操作规程。
对生产设备的操作、维护、保养、维修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规定,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保障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3. 质量标准。
明确产品的质量要求,包括外观、尺寸、物理化学性质等方面的标准,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
4. 检验方法。
制定产品检验的具体方法和标准,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5. 原材料采购管理。
对原材料的供应商进行审核和选择,建立原材料的采购标准和程序,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可靠。
6. 库存管理。
制定合理的库存管理制度,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库存管理,确保企业的生产能够正常进行。
7.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包括生产现场的安全规定、员工的安全培训、安全设备的使用等方面,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
8. 环境保护制度。
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制定环保措施和规范,保护环境。
9. 改进规划和控制。
对工艺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的评估和改进,保证制度的有效执行和不断改进。
工艺试验研究与开发管理制度正式版
![工艺试验研究与开发管理制度正式版](https://img.taocdn.com/s3/m/56e29279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9f.png)
工艺试验研究与开发管理制度正式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管理工艺试验研究与开发工作,提高研发效率和创新能力,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从事工艺试验研究与开发工作的人员,包括研发部门及相关的合作伙伴。
第三条工艺试验研究与开发工作应遵循科学、规范、安全、可持续的原则,以实现产品的卓越性能和市场竞争力。
第四条本管理制度的实施应与相关法律法规相一致,同时可与公司其他管理制度相结合。
第二章工艺试验研究与开发项目管理第五条任何工艺试验研究与开发项目在开始之前必须经过充分的前期调研和论证,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第六条工艺试验研究与开发项目应具备明确的目标和阶段性的计划,包括时间、人力、物力等资源的合理分配,并及时进行跟踪和评估。
第七条工艺试验研究与开发项目应形成详细的书面报告,包括项目背景、目标、过程和结果等,以便于项目的总结和复制。
第三章工艺试验研究与开发数据管理第八条工艺试验研究与开发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应进行有效的管理和保护,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安全性。
第九条工艺试验研究与开发数据应进行及时的录入和整理,并进行备份和存档,以便于后续的查询和分析。
第十条工艺试验研究与开发数据的使用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保密要求,未经允许,不得外传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第四章工艺试验研究与开发经费管理第十一条工艺试验研究与开发经费应按照预算和项目需要进行合理的安排和使用,确保经费的有效利用和科学研发的顺利进行。
第十二条工艺试验研究与开发经费的审批和使用应符合公司的相关规定和流程,经费使用过程中应及时进行记录和核算。
第十三条工艺试验研究与开发项目完成后,应对经费使用进行总结和评估,检查是否存在浪费和漏洞,并提出改进建议。
第五章工艺试验研究与开发成果管理第十四条工艺试验研究与开发成果应进行及时的归档和保护,并在必要的时候申请专利和其他知识产权。
第十五条工艺试验研究与开发成果的评估和推广应经过专门的小组或机构的评审和认定,确保成果的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化工实验室管理制度
![化工实验室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248d828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e1.png)
化工实验室管理制度第一章绪论化工实验室是进行化学反应试验、研究生产工艺、开发新产品等技术工作的场所。
化工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于保障实验室运行安全、提高实验工作效率、确保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合理的实验室管理制度,既是管理者对实验室工作的规范要求,也是全体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和工作标准。
本管理制度主要面向实验室管理者和工作人员,旨在明确实验室工作的基本管理原则,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第二章实验室基本管理原则1. 安全第一实验室是进行化学反应试验的场所,实验中存在着化学品的使用、废液的处理、气体的产生等安全隐患。
因此,实验室管理必须以安全第一为原则。
在进行实验前,必须对实验装备和环境进行认真检查,确保实验过程中不会带来安全隐患。
并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如化学品柜、通风设备、防护眼镜等,以确保实验人员的安全。
2. 规范操作在化工实验室中,实验操作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实验工作的安全和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因此,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必须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杜绝违章操作的发生。
对于实验中的化学品使用、仪器操作等关键环节,必须建立标准操作流程,并进行全体人员的培训,确保每个人员都能熟练掌握操作要领。
3. 环保意识化工实验室是化学品存放、试验污水处理等环保工作的关键场所。
因此,实验室管理者和工作人员都必须具有良好的环保意识,严格遵守环保法律法规,正确处理废液废气等废弃物,确保实验室的环境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第三章实验室日常管理1. 实验室开放与关闭实验室的开放和关闭时间必须明确规定。
在开放时间内,实验室管理者和工作人员可以进行实验操作和仪器使用等工作;在关闭时间内,实验室必须关闭门窗,停止一切化学反应试验等实验操作。
在没有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时,实验室应加强安全值班,定期检查设备设施,确保实验室的安全。
2. 实验室卫生管理实验室的卫生是保障实验数据可靠性的前提。
产品生产试验管理制度
![产品生产试验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425abdf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72.png)
产品生产试验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和强化产品生产试验管理,保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生产效率,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试验活动,包括新产品研发试验、工艺改进试验等。
三、组织机构1.产品生产试验管理委员会:由公司高层领导组成,负责制定产品生产试验方针和政策,审定试验计划和结果,解决试验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2.产品生产试验管理部门:负责具体的试验实施和管理工作,包括试验计划制定、试验材料购买、试验进度跟踪等。
四、试验计划1.试验计划由技术部门制定,包括试验目的、方法、流程、周期等内容,在制定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产品特性和试验条件。
2.试验计划需经产品生产试验管理委员会审定才能进行实施。
五、试验流程1.试验前准备:包括试验设备、材料、人员等准备工作,确保试验能够顺利进行。
2.试验实施:按照试验计划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和观察结果。
3.试验数据分析: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找出问题和改进方案。
4.试验总结:对试验过程进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并提交试验报告。
六、试验管理要求1.严格遵守试验计划,不得擅自改动试验内容和方法。
2.试验操作人员需经过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可进行试验操作。
3.试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需及时汇报,不能隐瞒或掩盖。
4.试验记录要详实完整,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复现性。
5.试验报告需按规定时间和格式提交,报告内容应准确客观,具有说服力。
七、试验质量评价1.产品生产试验管理委员会负责对试验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2.试验质量评价包括试验数据的准确性、试验过程的规范性、试验结果的合理性等。
3.对试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改进措施进行跟踪,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八、试验文件管理1.试验文件包括试验计划、试验记录、试验报告等,应当按规定存档并加以保护。
2.试验文件需按照规定的归档周期和方式进行管理,确保文件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九、附则1.本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凡与本制度不一致的规定,以本管理制度为准。
工艺管理制度
![工艺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1b0a6fb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02.png)
工艺管理制度1目的工艺工作是机械制造企业的基础工作,贯穿于企业生产的全过程。
是实现产品设计、保证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生产率的重要手段。
工艺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各项工艺工作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使之按一定的原则、程序和方法协调有效的进行.为了加强公司工艺管理,充分发挥工艺工作的作用、提高质保能力、增强企业应变能力,以便快速响应市场,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工艺管理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工艺规划、工艺工装设计、工艺定额、工艺更改、工艺纪律、工艺标准化、工艺情报、工装的使用与管理以及铸造模型费用结算。
3 组织机构与职责3。
1工程技术部长对公司工艺技术与工艺管理负领导责任。
3。
2工艺组负责公司工艺归口管理工作,以及泵产品冷加工工艺、冷工装的管理。
工艺组及各技术部门的工艺职能包括:—- 根据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编制工艺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制定和调整产品的工艺路线与车间布局;-—对有关项目的工艺水平、经济效益进行分析以及专题技术论证;—- 提出工艺技术改造项目,设备更新、改造、报废的会签;-—开展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的实验研究,推广工艺成果;——起草并组织贯彻企业工艺标准;——搜集、分析工艺技术情报,掌握国内外工艺发展动态;——参加新产品调研和老产品改进的工艺调研,以及产品开发过程中各阶段的评审;——对产品设计图样进行工艺性审查;——编制工艺文件,并参加验证,进行工艺总结;-- 设计专用工艺装备,并参加验证;—-新产品设计成本核算,编制材料消耗工艺定额、劳动消耗工艺定额(即工时定额),并负责统计、汇总及录入系统;——模型费用控制,编制木模材料消耗、工时消耗定额,计算木模成本并按程序审批。
—- 组织工艺纪律的检查与考核;——参加分供方质保能力评审、过程质量审核;——数控加工所需计算机编程(CAM)等。
—- 负责毛坯重量复核,实称单件净重、整机重量3。
工艺试验管理规定
![工艺试验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867d6ec0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98.png)
工艺试验管理制度一、目的:生产工艺的优化是一个持续、渐进并存在诸多变化因素的过程,为保证试验过程的稳妥、有序、高效进行,促进试验成果的推广应用,特制定本制度;二、范围:生产工艺试验是指公司各部门为改善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解决关键技术问题等开展的一系列科学研究和实验活动;三、职责和权限技术部负责工艺试验的归口管理;技术部负责工艺试验中执行过程的检查和监督;技术部负责工艺试验完成后的资料检查并审核归档;技术部、生产部负责工艺实验的实施及存在问题的反馈;品管部负责实验产品的检验及异常的反馈;四、试验的提出:鼓励公司所有员工对产品生产过程提出工艺优化的建议,并提交详细的工艺优化试验方案;相关建议及方案经部门分管领导审核,主管领导签字审批后,提交技术部;工艺优化试验方案内容包括试验目的预期目标、试验步骤、考核指标、阶段节点、试验注意事项、试验效果验证和资源配置;五、试验的评审:一级工艺试验由试验责任人负责组织相关人员评审,二、三级工艺试验必要时试验责任人负责组织相关人员评审并形成评审会议纪要和会签,工艺试验级别参见;评审可行则执行批准程序,不可行退回提出部门并给予理由说明退回原因;六、试验的批准:因工艺试验与产品质量密切相关,直接影响产品合格率以及质量稳定性,须严格执行审批手续;由于出差、考察等原因无法签字确认的,经过电话沟通或其他通讯方式确认后,可先行实施,后期完善审批手续;试验批准后,工艺试验审批单作为立项材料,报技术部备案、归档;七、试验的审批权限:7.1按照质量管理体系对工艺试验进行分级:三级:基于改善劳动作业环境、生产过程及工艺优化、改善员工操作性、设备工具改进等目的,对产品质量及工艺稳定性无影响的优化方案或验证实验,定义为“三级”;二级:涉及产品所用原辅材料规格、种类变更的试验,涉及关键工艺参数变更或者关键控制点变更的试验,复杂的试验等,定义为“二级”;一级:以下方面的试验,定义为“一级”:1涉及产品品质提升,重大工艺变更,新工艺开发或新产品开发设计;2试验费用预算金额大的;3试验失败导致公司经济损失较大的;4影响公司重大经营决策的;7.2各级试验的审批权限:公司任何部门、任何人均有权提出试验方案,试验评审通过后,试验负责人需提交书面的工艺试验/立项审批单,试验复杂且需多部门配合的试验编制试验方案,与工艺试验/立项审批单一起提交进行签字审批,工艺范围内调整的各级试验的审批流程和权限如下:一级:试验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分管高级经理→总经理;二、三级:试验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分管高级经理;7.3严禁出现未经批准的工艺试验进行;7.4工艺试验/立项审批单审批通过后向相关部门提供复印件报备;7.5工艺试验/立项审批单统一编号,编号原则:年度—SY—序号年度由4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序号为由2位阿拉伯数字组成;示例: 2017年进行的第3个实验,编号为2017-SY03八、试验的实施:工艺试验方案通过审批后,由工艺试验负责人按照工艺试验方案安排试验,并跟踪试验情况,生产部门严格按试验方案执行,影响试验效果的特殊因素须特别标记,如环境参数等不可抗力因素;由于试验可能穿叉于工序的正常生产过程中,实施的前提为不影响正常生产;九、试验方案的调整:试验由于某些原因需要调整时,由工艺试验负责人提出调整的理由和调整后的工艺试验方案,审批参照;十、效果评价:效果评价包括阶段评价和最终评价;10.1阶段评价:试验一般分为样品实验、小试、中试、批量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均须进行效果评价,必须时组织会议进行评审,审核后,进行下一个阶段的试验;10.2最终评价:试验完成后,由试验负责人在试验完结的一周内进行效果评价,形成最终评价报告,经过相关领导部门领导、高级经理审核签字后,连同工艺试验审批单、试验记录、试验总结报告等相关资料报技术部归档;必要时,组织相关部门共同开展效果评价;10.3工艺试验最终评价结果作为试验责任人绩效考核、职位晋升的重要评定依据;十一、相关记录:工艺试验审批单、工艺指令单和试验通知单,工艺试验总结报告、格式见附件;技术部负责归档;十二、工艺试验纪律管理:试验/效果评审纪律:必须有评审签到表及完成会签的会议纪要;方案实施纪律:必须严格按照已审批的工艺试验要求进行实施和操作;技术文件归档纪律:必须留有审批版的试验总结或纸质版对应质量统计含结论及下一步计划及相关的评审签到表和会议纪要等十三、附加说明:本制度自发布实施之日起执行;编制部门:技术部批准:日期:2017-4-11附件一:工艺试验审批单工艺试验/立项审批单编号:20XX-SYXX附件二:工艺指令单和工艺试验通知单工艺指令通知单NO:使用范围:有效期:工艺试验通知单NO:使用范围:有效期:附件三:工艺试验总结报告工艺试验总结报告仅供参考一、试验目的1.为了……2.二、试验方案/设计1.设计思路-使用表格2.原辅材料、设备、人员等分工-使用表格原辅材料:设备:3.注意事项/问题三、试验步骤-使用表格四、数据统计、分析针对评价标准此处数据分析时使用图表折线图或柱状图等五、总结整个试验结论1.2.批准:审核编制:日期:技术部 2017 - -。
研发管理制度(含流程图)
![研发管理制度(含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9fb829485ef7ba0d4a733bd6.png)
研发管理制度一、研发及产品开发流程二:根据企业研发活动特点合理划分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实务中不少企业,对企业研发支出管理都比较粗款,缺乏精细化管理。
其中缘由以笔者之见,其一企业没有专门的研发管理相关制度,其二企业有研发管理制度,但是制度要不是不能和企业业务无缝对接,要不就是制度无法落地执行。
其三是研发部门有相关制度,财务部门也制定也相关制定,但是两个部门制定的制度,各自为政,没有对接和融合。
那么会计要对研发支出有一个精细化核算和管理,其中一个基础的阶段,就是研发部门与财务部门必须先基于对本企业的研发活动的全阶段的了解下,然后根据研发活动特性,结合会计核算的要求。
把研发活动相关阶段划分清楚。
公司将研发活动的阶段划分为5个阶段,分别为:理论阶段(信息收集、可行性研究)、研究设计阶段、试验阶段、实践阶段(样品到实际项目测试)、实际应用阶段(小批量制造应用持续改进和完善)。
每个阶段完成后经评委会通过后进入下一个阶段。
公司将理论阶段、计算阶段、试验阶段划分为研究阶段。
研究阶段结束时点的标志是:①研发项目产品通过试验认证,具备使用价值和商业价值;②对个别产品项目定为通过试验认证,达到预期技术指标。
研究阶段主要对新产品新工艺的设想、立项、图纸设计、程序搭建及初步测试,该阶段处于框架搭建和设计概念产品的试验阶段,是否继续商业化且是否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将实践阶段和实际应用阶段划分开发阶段。
该阶段为概念产品制作完成后通过初步试验并经过项目评审,进入开发应用的实质性程序,完成整个产品的制作、优化以及达到可供使用和对外销售状态。
不存在明显严重的障碍情况,同时后续研发进度的不确定性较小,支出能够可靠计量。
三:各阶段经济活动事项及财务规范在第一点的基础上,各企业根据自身研发活动的特性,将整个研发阶段划分清楚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
那么接下来财务部门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如何将这些阶段涉及的会计经济活动精细化。
笔者的思路是在划分清楚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之后,对每个阶段涉及的阶段,进行进一步的分解。
化工试验管理制度
![化工试验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5b159cd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a8.png)
化工试验管理制度一、总则1.为了规范化工试验工作,确保试验的安全、稳定和有效进行,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进行化工试验的单位和个人,在试验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
3.试验工作应当遵循科学、严谨、规范的原则,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试验前的准备工作1.试验前应明确试验目的、方案和计划,制定详细的试验方案,并经过相关部门审核批准。
2.确定试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和试验物料,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确保试验能够顺利进行。
3.对试验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确保其具备足够的技能和知识,能够独立完成试验工作。
4.对试验场所进行检查和整备,确保试验环境的安全和整洁,消除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因素。
三、试验过程中的管理1.试验人员应按照试验方案和计划进行操作,严格遵守试验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范,确保试验过程的安全性。
2.在试验过程中,试验人员应及时记录试验数据和观察结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试验过程中如遇到异常情况或问题,应立即停止试验操作,并向上级主管汇报,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4.试验人员应遵守试验现场的安全规范,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确保自身安全。
四、试验结束后的处理1.试验结束后,试验人员应对试验设备进行清洁和保养,并妥善存放,以备下次使用。
2.对试验数据和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编制试验报告,并送领导审核批准。
3.对试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总结和反思,提出改进措施,以确保今后试验工作更加规范和有效。
五、责任与制度执行1.试验主管负责全面监督试验工作,对试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查和处理。
2.试验人员应严格遵守本管理制度,对试验工作负责,确保试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3.违反本管理制度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处罚,直至取消试验资格。
六、附则1.本管理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如有需要修改,须经有关部门审核批准。
2.本制度解释权归化工试验管理部门所有。
以上为化工试验管理制度,望各单位和个人严格遵守,确保化工试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中试部管理制度
![中试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2a9fa59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b7.png)
中试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中试部的管理行为,确保中试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中试部的职责和权限1. 中试部是公司生产研发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新产品研发的中试工作。
中试部的主要职责包括:- 开展新产品的中试试验工作,验证产品的生产工艺和性能;- 收集和整理中试数据,为产品的量产生产提供参考;- 协助生产部门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 组织和开展中试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2. 中试部对于中试设备和材料的使用和管理具有一定的权限,可以调整中试工艺和方案,审批中试试验的方案和计划,调配中试人员的工作任务等。
三、中试部的组织结构中试部的组织结构主要包括部门主管、项目负责人、中试工程师、技术员等岗位。
具体的组织结构如下:1. 部门主管:负责中试部的全面管理,包括中试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人员的管理和培训、中试工作的协调等。
2. 项目负责人:负责具体的项目中试试验工作,包括试验方案的设计、中试数据的采集和分析、项目进度的跟踪和管理、中试报告的编写等。
3. 中试工程师:作为项目技术的核心力量,负责具体的中试试验工作,包括设备操作、试验数据的采集和记录、中试工艺的调整优化等。
4. 技术员:负责协助中试工程师进行中试试验工作,包括设备维护保养、试验数据的归档、实验报告的整理等。
四、中试设备和材料的管理1. 中试部负责配备和管理与中试工作相关的设备和材料,包括中试设备、中试用材料和试剂等。
2. 中试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应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使用寿命。
3. 中试用材料和试剂的采购和使用应符合公司的采购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制度。
五、中试工作的质量管理1. 中试部应按照相关的质量管理制度进行工作,确保中试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中试部需要建立中试工作的标准操作流程(SOP),明确中试试验的操作规范和程序。
3. 中试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应符合相关的规范和要求,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工艺试验研究与开发管理制度
![工艺试验研究与开发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adba429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24.png)
工艺试验研究与开发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规范和加强企业的工艺试验研究与开发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本领,订立本制度。
本制度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公司章程以及相关制度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事业单位内涉及工艺试验研究与开发工作的部门及相关人员。
第三条定义和解释1.工艺试验研究与开发:指企业为了研发新产品、改进现有产品、开拓新技术而进行的试验、研究与开发活动。
2.工艺试验研究与开发人员:指参加工艺试验研究与开发的专业技术人员。
3.管理标准:指企业订立的工艺试验研究与开发的管理要求、程序和规范。
4.考核标准:指对工艺试验研究与开发工作进行评估和考核的依据。
5.管理者:指负责工艺试验研究与开发工作的领导人员。
第二章工艺试验研究与开发管理标准第四条工艺试验研究与开发的组织管理1.确定工艺试验研究与开发的目标和任务,并订立相应的计划和方案。
2.组织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工艺试验研究与开发人员的专业本领。
3.配备必需的仪器设备和试验场合,保障工艺试验研究与开发工作的顺利开展。
4.确定工艺试验研究与开发工作的责任人,并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和权限。
第五条工艺试验研究与开发的项目管理1.确定项目的组织架构和分工,明确各个项目成员的职责和任务。
2.订立项目进度计划和里程碑节点,保障项目定时完成。
3.建立项目文档管理制度,包含项目计划、技术文档、试验记录等的归档和备份。
4.定期召开项目会议,及时沟通项目进展和解决问题。
第六条工艺试验研究与开发的质量管理1.确定工艺试验研究与开发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2.订立工艺试验研究与开发的质量掌控计划,包含试验方法、记录要求和结果评估等。
3.对工艺试验研究与开发过程进行监控和验收,确保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4.及时处理和反馈工艺试验研究与开发中发现的问题,改进工作流程和方法。
第七条工艺试验研究与开发的知识产权管理1.保护工艺试验研究与开发的知识产权,包含专利、商标、著作权等。
研发管理制度(合集5篇)
![研发管理制度(合集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c60be25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07.png)
研发管理制度(合集5篇)1.研发管理制度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速我公司的新技术的开发及推广应用,促进公司经济效益的提高,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旨在加强公司科技研发项目的管理,规范项目立项管理程序,提高项目管理效率。
第二条研发项目管理的基本原则是科学管理、规范权限、明确职责、管理公开、精简高效。
第三条为保证研发项目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建立项目管理公开制度、报告制度、回避制度、监督检查和审计评价制度。
1.公开制度。
在执行有关技术保密规定的原则下,由研发部对项目立项、项目实施、阶段性成果和验收鉴定结果等通过一定程序公开发布。
2.报告制度。
项目承担小组、项目责任人应定期报告项目执行情况,并根据要求按期如实填报有关报表。
3.监督检查与审计评价制度。
项目承担小组和项目责任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严格履行项目合同书,在项目合同书规定的范围内,享有充分的自主权。
同时,项目承担小组和项目责任人有义务主动接受研发中心的监督检查、绩效审计等跟踪管理。
第二章项目调研第四条项目调研工作由技术部完成。
第五条项目调研的主要任务:1.论证该领域技术(产品)的技术发展方向和动向。
2.论证该领域技术(产品)的市场动态及发展该领域技术(产品)的技术优势。
3.论证发展该领域技术(产品)的资源条件的可行性。
(含物资、设备、能源及外购外协件配套等)。
第六条项目调研结束,技术部提供项目立项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该报告应包括:1.项目概况,国内外同类研究情况(包括技术水平)2.市场需求、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分析;3.主要研究内容、技术关键;4.预期目标(要达到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知识产权申请情况);5.现有技术的知识产权情况及自主知识产权的拥有设想;6.已有条件分析(包括原有基础、技术力量的投入、科研手段和研究成果的生产或应用去向);7.实施方案(包括进度安排);8.项目预算(包括经费来源及用途);9.预计项目主要参加人员及其简历。
企业研究开发的组织管理制度
![企业研究开发的组织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0ac27799b6648d7c1c7469c.png)
企业研究开发的组织管理制度一、调查研究与分析决策新产品的可行性分析是新产品开发中不可缺少的前期工作,必须在进行充分的技术和市场调查后,对产品的社会需求、市场占有率、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资源效益等五个方面进行科学预测及技术经济的分析论证。
(一)调查研究1.调查国内市场和重要用户以及国际重点市场同类产品的技术现状和改进要求; 2.以国内同类产品市场占有率高的以及国际名牌产品为对象,调查同类产品的质量、价格、市场及使用情况; 3.广泛收集国内外有关情报和专刊,然后进行可行性分析研究。
(二)可行性分析1.论证该类产品的技术发展方向和动向。
2.论证市场动态及发展该产品具备的技术优势。
3.论证发展该产品的资源条件的可行性。
(含物资、设备、能源及外购辅料等)。
(三)决策1.制定产品发展规划:(1)企业根据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从企业产品发展方向、发展规模,发展水平和技术改造方向、赶超目标以及企业现有条件进行综合调查研究和可行性分析,制定企业产品发展规划。
(2)由研究室提出草拟规划,经技术开发规划部初步审查,由研发中心组织有关部门人员进行慎密的研究定稿后,报技术委员会批准,由研发中心主任下达执行。
2.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和赶超目标,为提高产品质量进行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方面的应用研究:(1)开展新产品的研究,促进产品创新,预测企业的盈亏和生存,为企业提供产品发展的科学依据。
(2)开展哪些对新产品有决定意义的科学研究、技术攻关、重大工艺改革、和测试仪器的应用。
(3)开展哪些对提高新产品质量有重大影响的新材料研究。
二、产品技术设计管理产品设计是指从确定产品设计任务书起到确定产品为止的一系列技术工作的准备和管理,是产品开发的重要环节,是产品生产过程的开始,必须严格遵循“三段设计”程序。
(一)技术任务书技术任务书是产品在初步设计阶段内,由开发部门或个人向上级对计划任务书提出体现产品合理设计方案的改进性和推荐性意见的文件。
公司项目研究开发管理制度
![公司项目研究开发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e30fe28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3f.png)
公司项目研究开发管理制度一、目的和范围本制度旨在规范公司的项目研究开发流程,确保研发活动的有效性和效率,促进技术创新,提高项目成功率。
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涉及研究开发活动的部门和员工。
二、组织结构和职责1. 研发管理部门负责制定研发计划,协调资源,监控项目进度,评估成果,并处理研发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2. 项目经理负责具体项目的日常管理,包括项目团队的组建、任务分配、进度跟踪和风险管理。
3. 研发团队由相关领域的专家和技术人员组成,负责执行研发任务,解决技术难题。
三、项目管理流程1. 项目立项根据市场需求或技术发展趋势,提出项目建议书,明确项目目标、预算、时间表和预期成果。
2. 项目评审组织专家对项目建议书进行评审,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研发价值。
3. 项目计划项目经理需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包括研发流程、里程碑、资源分配和风险评估。
4. 项目执行研发团队按照项目计划开展工作,定期召开会议,讨论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5. 项目监控研发管理部门对项目进度进行监控,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及时调整策略应对偏差。
6. 项目评估项目完成后,对研发成果进行评估,包括技术水平、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
7. 项目结项完成项目总结报告,总结经验教训,为后续项目提供参考。
四、知识产权管理保护研发过程中产生的知识产权,包括专利申请、版权登记和保密协议的签订。
五、激励与奖励机制对于表现突出的研发团队和个人,公司将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以激发创新热情。
六、培训与发展公司将定期举办技术培训和管理培训,提升员工的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
七、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研发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如有变更,以最新规定为准。
JBT 9169.12-1998 工艺管理导则 工艺试验研究与开发
![JBT 9169.12-1998 工艺管理导则 工艺试验研究与开发](https://img.taocdn.com/s3/m/a25868f4f90f76c661371a91.png)
ICS 25.010J 01JB/T 9169.12-1998工艺管理导则工艺试验研究与开发Guide for technological management–Research and development1998-11-16 发布1998-12-01 实施国家机械工业局发布JB/T9169.12-1998前言本标准是对JB/Z 338.1~338.14—88《工艺管理导则》的修改,修改时只做了编辑性修改,主要技术内容未改变。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JB/Z 338.1~338.14—88。
本标准的所有附录均为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机械科学研究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机械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贤智、李勤、石俊伟、吴诚、杜善义。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艺试验研究与开发的基本要求、试验研究范围、立项原则、试验研究程序和试验研究成果的使用与推广。
本标准适用于机电产品的工艺研究与开发。
2 基本要求2. 1 工艺试验研究与开发是提高企业工艺水平的主要途径,是加速新产品开发、稳定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提高效益的基础,各企业都应根据本企业的条件积极开展工艺试验研究与开发。
2. 2 为了搞好工艺试验研究,企业应给工艺部门配备相应的技术力量,提供必要的试验研究条件。
2. 3 企业在进行工艺研究与开发中应积极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充分利用企业外部技术力量。
与此同时,还应积极采用他们已有的成果。
3 工艺试验研究范围a) 工艺发展规划中的研究开发项目;b) 生产工艺准备中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的试验研究;c) 为解决现场生产中重大产品质量问题或有关技术问题而需进行的攻关性试验研究;d) 消化引进项目的验证性试验研究。
4 立项原则4. 1 根据工艺发展规划的要求。
4. 2 有针对性的解决现场生产中突出的质量问题和生产能力薄弱环节。
4. 3 项目完成后要有明显的技术、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4. 4 根据本企业的能力。
研究开发的组织管理制度三篇
![研究开发的组织管理制度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fc9ec519561252d380eb6eef.png)
研究开发的组织管理制度三篇篇一:研究开发的组织管理制度第一条目的为了贯彻落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有效进行“技术创新”工作,实施公司“科技兴企”的重要决策,根据公司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范围本办法适用于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促进企业高新技术产业生产的研发项目。
第三条职责公司的技术研发部负责公司产品的研发工作,新产品的研究,技术管理,以及公司的技术发展的总体把握。
管理公司产品整体技术的发展轨迹,以及产品的研发进度,同时对研发的成本进行控制。
一、管理权限:受总经理委托,行使对公司技术引进、新产品开发研究、新技术推广应用、技术指导与监督等全过程听管理权限,并承担执行公司规章制度、管理规程及工作指令的义务。
二、管理职能:负责对公司产品实行技术指导、规范工艺流程、制定技术标准、抓好技术管理、实施技术监督和协调的专职管理部门,对所承担的工作负责。
第四条立项程序一、原则产品研发是企业在激烈的技术竞争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命脉,是实现“生产一代、试制一代、研究一代和构思一代”的产品升级换代宗旨的重要阶段,它对企业产品发展方向,产品优势、开拓新市场、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能否顺利实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为了加强对公司新产品开发和产品改进工作的管理,加快公司技术积累、打好技术基础、加快产品研发速度、完善指导产品研发作,既要讲求经济效益,又要讲求社会效益和资源环保效益。
二、程序1、研发部根据公司长期发展规化,调查国内外市场和重要用户的技术现状和改进要求.,为满足市场需求研发的不同于公司现已生产的产品和在公司已批量生产的某种产品基础上,在每一季度初发布提出研究方向和重点任务。
2、各相关部门根据《产品研究重点》结合本公司生产经营需要,再通过市场评估、设备评估、生产力评估、产品检验能力评估、产品的技术发展方向和动向、市场动态及发展产品具备的技术优势,向研发部提出《科技研究开发项目申请表》和项目开发可行性分析报告。
jb-t9169.18-1998工艺管理导则 工艺试验研究与开发.doc
![jb-t9169.18-1998工艺管理导则 工艺试验研究与开发.doc](https://img.taocdn.com/s3/m/bbb498d0102de2bd960588bb.png)
jb-t9169.18-1998工艺管理导则工艺试验研究与开发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艺试验研究与开发旳差不多要求、试验研究范围、立项原那么、试验研究程序和试验研究成果旳使用与推广。
本标准适用于机电产品旳工艺研究与开发。
2差不多要求2.1工艺试验研究与开发是提高企业工艺水平旳要紧途径,是加速新产品开发、稳定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提高效益旳基础,各企业都应依照本企业旳条件积极开展工艺试验研究与开发。
2.2为了搞好工艺试验研究,企业应给工艺部门配备相应旳技术力量,提供必要旳试验研究条件。
2.3企业在进行工艺研究与开发中应积极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充分利用企业外部技术力量。
与此同时,还应积极采纳他们已有旳成果。
3工艺试验研究范围a〕工艺进展规划中旳研究开发项目;b〕生产工艺预备中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旳试验研究;c〕为解决现场生产中重大产品质量问题或有关技术问题而需进行旳攻关性试验研究;d〕消化引进项目旳验证性试验研究。
4立项原那么4.1依照工艺进展规划旳要求。
4.2有针对性旳解决现场生产中突出旳质量问题和生产能力薄弱环节。
4.3项目完成后要有明显旳技术、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4.4依照本企业旳能力。
5试验研究程序5.l确定试验研究课题。
5.2规划课题费用。
5.3确定课题参加人员。
5.4编写试验研究课题任务书。
试验研究课题任务书应包括以下内容:a)项目名称;b〕试验研究目旳;c〕要紧工作内容;d〕预期旳技术、经济效果;e〕本项目旳国内外状况;f〕预备工作情况、现有条件和将要采取旳措施;g〕完成时刻;h〕经费概算;i〕项目负责人和要紧参加人员;j审批意见。
5.5进行调研。
5.6编制试验研究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a〕试验目标;b〕试验方法和步骤;c〕技术组织措施和安全措施;d〕所需旳仪器、仪表和设备目次;e〕人员分工及进度打算。
5.7组织实施。
5.8时期检查5.8.1主管部门和有关领导要及时了解和解决实施中存在旳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SY-AQ-01319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工艺试验研究与开发管理制度Management system of process tes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工艺试验研究与开发管理制度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1、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本企业产品制造中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采用前工艺试验、研究、立项和使用推广。
2、基本要求
2.1工艺试验研究与开发是提高企业工艺水平的重要途径,是加速新品开发、保证质量、降低消耗、提高效益的基础,企业应为工艺试验研究与开发工作提供必要条件。
2.2企业应给工艺部门配备相应技术力量,提供必要的工艺试验经费和生产条件。
2.3工艺试验研究与开发可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合作,引进他们的成果。
3、工艺试验研究范围
3.1工艺发展规划中的研究开发项目。
3.2生产工艺准备中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的试验研究。
3.3生产过程中重大技术质量攻关项目。
3.4消化引进项目的验证或试验研究。
4、立项原则
4.1根据企业技术发展规划的要求。
4.2有针对性解决生产现场中突出的质量问题和生产薄弱环节。
4.3有明显的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4以本企业实际经济实力允许为前提。
5、试验研究程序
5.1试验研究课题申报立项
5.2规划课题费用
5.3确定课题人员
5.4编写课题任务书。
内容包括:项目名称、试验研究目的、主要工作内容、预期技术经济效果、本项目国内外状况、准备工作、现有条件和将采取的措
施、完成时间、经费概算、项目负责人和主要参加人员、审批意见。
5.5组织调研。
5.6编制试验研究实施方案。
内容包括:试验目的、试验方法和步骤、技术组织措施和安全措施、可需仪
器仪表和设备目录、人员分工及进度计划。
5.7组织实施。
5.8阶段检查。
5.8.1主管部门和有关领导要及时了解和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5.8.2在试验过程中发现技术经济上不可取的项目应及时停止,并申报撤消该项目,以免造成更大的浪费。
5.9编写试验研究总结报告
内容包括:课题名称和项目编号、目的及要求、试验条件、实际试验程序拖
结果分析与国内外资料对比、使用价值与经济效果等、结论和
对今后推广使用的意见和建议、附录(全部试验数据〉
5.10组织鉴定。
5.11立卷存档。
6、成果的使用与推广
经过鉴定的研究成果需经过一段试验证期,然后再纳入工艺文件正式使用。
这里填写您的公司名字
Fill In Your Business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