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实验室的要求与日常管理
实验室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范本
![实验室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5f68b54c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d7.png)
实验室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与依据1. 目的:为了保障实验室环境的卫生,保护实验人员的身体健康,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
2. 依据:根据《实验室管理规范》等相关法规,制定本实验室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二、实验室环境卫生要求1. 实验室摆放整齐,不得堆放杂物,确保通道畅通。
2. 实验室工作台面、仪器设备、试剂瓶和容器等应保持干净整洁。
3. 实验室应定期进行清洁,包括各种表面、地面和墙面等的清扫,保持环境整洁。
4. 实验废弃物应按规定分类投放,并及时清理、处理,不得随意堆放或倾倒。
5. 实验室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确保室内空气流通。
6. 实验室应保持适当的温湿度,防止过高或过低的环境温度对实验工作和设备的影响。
三、卫生管理责任1. 实验室负责人应组织制定实验室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并且对其执行情况负责。
2. 实验室技术人员应按规定要求保持实验环境的卫生,并及时报告发现的问题。
3. 实验室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实验环境卫生情况,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四、实验室环境卫生管理措施1. 每周开展一次实验室卫生检查,记录具体问题并及时整改。
2. 实验室工作区域常备清洁设备和工具,保持清洁维护的方便性。
3. 针对可能产生废弃物的实验项目,提前做好废弃物的处置计划,确保及时清理和处理。
4. 定时检查实验室的水源、电源和排风系统等设施,保障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5. 定期对实验室进行消毒,包括实验台面、器皿、微生物实验室等区域的消毒处理。
6. 当实验室发生突发情况或事故时,应立即上报,并及时采取紧急措施进行处理和清理。
五、培训和教育1. 新入职的实验室技术人员应接受实验室环境卫生管理的培训,并理解相关规定和要求。
2. 实验室负责人应定期开展实验室环境卫生管理的培训,以提高实验人员的意识和能力。
六、违规处理1. 发现个人或单位存在违反实验室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的行为,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2. 违规行为可能会导致个人或单位受到纪律处分,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实验室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范文
![实验室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c639a6a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45.png)
实验室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和应用范围本实验室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旨在规范实验室环境的卫生管理,确保实验室环境的洁净、安全、健康,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和科研成果的可靠性。
本制度适用于本实验室的所有工作人员和访客。
二、实验室环境卫生管理要求1.保持实验室内外环境整洁。
2.实验室设备和试剂的存放应分类明确,整齐有序。
3.实验室垃圾分类投放,垃圾桶要有盖,避免异味和传播细菌。
4.实验室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特别是对工作台面、椅子、试剂架、地面等容易污染的区域。
5.禁止在实验室内进食、吸烟或嚼食物,保持空气清新。
6.实验室员工必须定期体检,确保身体健康。
7.实验室内应配备足够的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眼镜、口罩等,并按要求正确使用。
8.每位员工使用完实验室设备或试剂后,应及时清洗和归位。
9.实验室应定期进行除尘和通风,确保空气流通和质量。
10.实验室员工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和掌握实验室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三、实施措施和责任1.实验室负责人负责制定并落实实验室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并定期检查实施情况。
2.实验室员工应根据制度要求做好实验室环境卫生管理工作,自觉遵守相关规定。
3.保洁人员负责日常清洁和消毒工作,并保持记录。
4.实验室负责人和员工应共同维护实验室的环境卫生,遇到问题及时反馈和解决。
四、违规处理1.对于违反实验室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的行为,实验室负责人有权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口头警告、书面警告、取消奖励、降低评价等。
2.对于严重违反实验室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的行为,实验室负责人有权采取更严厉的处理措施,包括停职、辞退等。
3.对于给他人带来严重危害的违规行为,实验室负责人有义务向相关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
五、意识培养和宣传1.实验室负责人应定期组织关于实验室环境卫生管理的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员工的意识和责任感。
2.实验室内应设置宣传栏,发布实验室环境卫生管理的相关信息和通知。
3.实验室负责人和员工应时刻关注实验室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提出改进建议,并及时反馈。
实验室卫生管理制度范文
![实验室卫生管理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f5e0696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fb.png)
实验室卫生管理制度范文一、引言实验室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重要场所,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为了维护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和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制定和执行严格的卫生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本文将从实验室的清洁管理、废弃物管理、个人卫生管理等方面,制定一套完善的实验室卫生管理制度,以确保实验室的安全卫生和工作的无隐患。
二、实验室的清洁管理1. 实验室的日常清洁工作由实验室管理人员负责,每日清晨和下班前必须对实验室进行清洁,包括实验台面、烘箱、试剂架、仪器仪表等的打扫和擦拭,确保实验室干净整洁。
2. 在实验中产生的污染物和废弃物必须及时清理、处理,如试剂瓶、废液等应当妥善处理,确保实验室环境整洁卫生。
3. 实验室的化学品和试剂必须按照规定的存放要求进行摆放,避免交叉污染,保持实验室内的空气清新。
三、废弃物管理1. 废弃物的分类管理是实验室卫生管理的重要环节。
实验室中产生的废弃物必须按照不同性质进行分类,如化学废弃物、生物废弃物和一般废弃物等,以便于后续的处理和处置。
2. 对于化学废弃物,实验室管理人员必须根据不同的性质进行分类处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中性化处理或专业单位外运处理,确保废弃物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3. 对于生物废弃物,实验室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和处置,如病原菌的处理应当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灭活处理,并在特定的容器中进行保存和外运,确保不对人员和环境造成危害。
4. 实验室内的一般废弃物,如纸张、塑料袋等,必须进行分类回收,以便于再利用和环保。
四、个人卫生管理1. 所有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必须进行洗手,保持双手的清洁,避免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 实验室内禁止吸烟、饮食等不卫生行为,保持实验室内空气的清新,确保实验环境的安全卫生。
3. 实验室人员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必须佩戴适当的防护用品,如实验手套、防护眼镜等,以保护自身的安全和健康。
4. 实验室管理人员必须定期对实验室内的个人卫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处理。
洁净实验室标准
![洁净实验室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0ca6b8d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41.png)
洁净实验室标准洁净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的重要场所,对实验室的洁净度要求非常高。
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实验人员的安全,我们需要严格遵守洁净实验室的标准。
本文将介绍洁净实验室标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洁净实验室的标准要求对实验室的环境进行严格控制,包括空气质量、温湿度、噪音和振动等。
空气质量是洁净实验室的重要指标之一,实验室内的空气应该经过过滤和净化处理,确保没有污染物和微生物的存在。
同时,实验室内的温湿度也需要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以确保实验设备和实验样品的稳定性。
此外,噪音和振动也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因此需要进行有效的控制。
其次,实验室内的设施和设备也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
实验室的墙壁、地面和天花板应该采用易清洁的材料,并且需要经常进行清洁和消毒。
实验室内的实验台、实验台面、实验槽等设备也需要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此外,实验室内的设备和仪器也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性。
另外,实验室内的人员行为和操作也是洁净实验室标准的重要内容。
实验室内的人员需要接受相关的培训和教育,了解洁净实验室的标准和操作规程,确保他们的行为和操作符合标准要求。
在实验室内,人员需要穿戴符合要求的工作服和防护用具,遵守实验室的规定和操作流程,确保实验室的洁净度和安全性。
最后,实验室的管理和监控也是洁净实验室标准的重要内容。
实验室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监控体系,确保实验室的洁净度和安全性。
实验室的管理人员需要定期进行实验室的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和改进。
同时,实验室还需要建立洁净度监测系统,对实验室的洁净度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以确保实验室的洁净度符合标准要求。
综上所述,洁净实验室标准涉及到实验室的环境控制、设施设备、人员行为和操作、管理监控等多个方面。
只有严格遵守洁净实验室标准,才能确保实验室的洁净度和安全性,保障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试验室环境卫生管理制度(5篇)
![试验室环境卫生管理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482b688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8e.png)
试验室环境卫生管理制度为保证良好的试验工作环境,做到文明试验,杜绝一切污染,制定本制度:(1)试验人员工作时,必须穿好工作服及劳动用品,保持着装整齐、大方、清洁。
(2)室内做到清洁明亮,一切用品摆放整齐,仪器设备保持本色,无锈蚀,无尘埃。
(3)试验室实行卫生分工负责制,责任者必须做好分管区域的卫生,卫生区域挂牌注明责任者。
(4)试验后的废渣、废块、废件必须打扫干净放到指定地点,仪器设备恢复完好状态。
(5)每天下午下班前利用半小时进行打扫卫生,每双周由室负责人、技术员、设备管理人员进行一次卫生检查。
试验室环境卫生管理制度(2)是指为保障试验室内外环境的卫生和安全而制定的管理规范和措施。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试验室内部环境卫生管理:包括试验室的清洁、通风、消毒等工作。
试验室应定期清洁,保持室内环境整洁和干净。
通风设施应正常运行,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符合相关规定。
试验室设备和仪器应进行定期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2. 试验室外部环境卫生管理:包括试验室周边环境的管理和维护。
试验室周边应保持清洁,避免杂物堆积和垃圾滞留。
外部绿化和排水系统要合理布局,保证周边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3. 废弃物管理:涉及试验室内废弃物的收集、储存、分类和处理。
试验室应设立合理的废弃物储存区域,废弃物应按照不同的性质和危险程度进行分类,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确保废弃物不对环境和人员产生危害。
4. 安全设施和应急措施:试验室应配备合适的安全设施,如消防设备、安全柜、安全眼镜等,并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和演练计划,以应对突发事件和事故。
5. 员工培训和健康管理:试验室员工应接受相关的培训,掌握操作规程和安全知识,并按照规定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试验室也要关注员工的健康状况,建立健康档案,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以上只是对试验室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的几个方面的简要介绍,具体制度的内容和操作规程应根据不同试验室的具体情况制定。
此外,试验室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应不断更新和改进,与时俱进,以保障试验室环境的质量和安全。
p2实验室洁净度要求
![p2实验室洁净度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e74e2643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cb.png)
P2实验室洁净度要求P2实验室的设计应符合生物安全二级标准,旨在提供适当的生物安全防护,防止实验室感染的发生。
P2实验室应合理布局,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
实验室内的物品应有序摆放,以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安全。
一、实验室洁净度要求P2实验室的操作应遵循以下规定:1. 操作规程:实验室操作应按照规定的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实验过程的规范和安全。
2. 操作流程:实验流程应合理设计,遵循生物安全防护原则,防止实验过程中产生气溶胶、液体飞溅等危险。
3. 设备使用注意事项:使用设备时应严格遵守相关注意事项,防止因误操作对设备和人身安全造成影响。
二、实验室设备P2实验室的设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设备选择:应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设备,如实验台、通风柜、生物安全柜等。
设备的性能和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以确保使用安全和有效性。
2. 设备安装:设备应按照规定的安装要求进行安装,如实验台的高度、通风柜的摆放位置等。
设备的安装应有利于实验室洁净度的保持。
3. 设备维护: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其正常运行,防止因设备故障对实验室环境造成影响。
三、实验室操作P2实验室的操作应遵循以下规定:1. 操作规程:实验室操作应按照规定的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实验过程的规范和安全。
2. 操作流程:实验流程应合理设计,遵循生物安全防护原则,防止实验过程中产生气溶胶、液体飞溅等危险。
3. 设备使用注意事项:使用设备时应严格遵守相关注意事项,防止因误操作对设备和人身安全造成影响。
四、实验室注意事项:P2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应关注以下方面:1. 安全防范措施:实验室应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如设置门禁系统、监控设备等,确保实验室内的安全。
2. 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实验室准入制度、人员培训制度等,以确保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有效实施。
3. 危险化学品管理:实验室内的危险化学品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规进行管理和使用,防止因管理不善导致的安全事故。
洁净室的管理制度及规范
![洁净室的管理制度及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7adf3b4e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63.png)
洁净室的管理制度及规范洁净室是一种重要的实验室环境,它的管理制度及规范对于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和实验结果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洁净室管理制度及规范的简要介绍。
首先,洁净室的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洁净室的分类及级别、洁净室的使用规则、洁净室的日常维护和清洁、洁净室的安全管理和事故处理等。
在这些管理制度中,要明确洁净室的级别和规定的使用规则,以便不同级别的洁净室能够根据自身的要求进行操作。
其次,洁净室的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进入洁净室人员的要求、对洁净室内部设备和工具的规范、对空气质量的要求以及对洁净室的日常维护和清洁的规范等。
在进入洁净室的人员方面,应要求人员穿戴干净的防尘服,佩戴适当的防尘口罩,同时要求人员进行严格的洁净手和脚的处理,以避免带入外界的灰尘和污染物。
在设备和工具方面,应对洁净室内的所有设备和工具进行维护和清洁。
在使用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避免因设备的使用不当而对洁净室环境造成污染。
在空气质量方面,应设置合适的过滤系统和通风系统,以确保洁净室内的空气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另外,洁净室的日常维护和清洁也是十分重要的。
对洁净室的维护和清洁应按照规定的方法和频率进行,包括对洁净室内的工作台面、地面、天花板、墙壁等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以保持洁净室的卫生环境。
最后,洁净室的安全管理和事故处理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洁净室的安全管理方面,应建立完善的安全制度和培训体系,确保人员能够正确使用洁净室设备和工具,并能够正确应对突发情况。
在事故处理方面,要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以快速有效地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事故调查和整改。
综上所述,洁净室的管理制度及规范是确保实验室环境洁净和实验结果可靠的基础。
只有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规范,才能保证洁净室的正常运行,为科研工作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
洁净室使用管理规范
![洁净室使用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408df56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fc.png)
洁净室使用管理规范洁净室是一种特殊的实验室环境,用于保持高纯度无菌环境,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洁净室使用管理规范是为了确保洁净室的正常操作和有效运行,并提供指导和约束。
本文将从洁净室的建设、操作人员管理、设备管理、卫生管理等方面阐述洁净室使用管理规范。
一、洁净室的建设1.建设目标和要求:洁净室的建设目标需明确并符合实验需求。
要有合理的净化效果要求,如颗粒和微生物的控制标准等。
2.设备和材料选用:选择符合GMP标准和FDA认证的设备和材料,确保其质量和可靠性。
3.空气净化系统:应配备有效的空气过滤器、送风量和回风量的控制装置,确保洁净室内的空气质量符合要求。
二、洁净室操作人员管理1.岗位职责和操作培训:明确洁净室操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洁净室的正常运行。
对新员工进行岗位培训,掌握洁净室操作规范和技能要求。
2.人员出入管理:制定人员出入洁净室的规定和流程,建立严格的身份验证制度和进出记录。
三、洁净室设备管理1.设备验收和维护:新设备进入洁净室前,需进行验收和检测,确保设备符合要求。
规定设备的维护保养周期和方法,定期进行检修和保养。
2.设备校验和验证:制定设备的校验和验证计划,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设备备件管理:建立设备备件管理制度,确保备件的及时供应和有效使用。
四、洁净室卫生管理1.清洁和消毒:制定洁净室清洁和消毒计划,明确清洁频率和方法。
对工作台面、设备和地面等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
2.废弃物处理:设立合适的废弃物容器和标识,对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确保洁净室环境的清洁和整洁。
3.环境检测:制定洁净室的环境检测计划,定期对洁净室内的空气颗粒、湿度、温度等进行检测,确保环境符合要求。
本文介绍了洁净室使用管理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洁净室的建设、操作人员管理、设备管理和卫生管理等方面。
遵守规范,加强管理,能够确保洁净室的正常运行,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洁净室的使用管理规范对于科研机构和生产企业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室卫生管理制度模版
![实验室卫生管理制度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eca7470c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fc.png)
实验室卫生管理制度模版一、概述本实验室卫生管理制度旨在规范实验室卫生管理工作,保障实验室人员的健康和实验室环境的安全。
有效地管理实验室卫生,对于确保实验室工作正常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二、卫生管理责任1. 实验室主任负有全面管理实验室卫生工作的责任,包括制定相关卫生管理制度和落实卫生安全教育等。
2. 实验室管理员负责日常实验室卫生管理工作,包括实验设备、实验室用品等的清洁与维护,确保实验室室内环境的整洁。
3. 实验室人员应主动参与卫生管理工作,自觉遵守实验室卫生管理制度,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卫生。
三、实验室卫生要求1. 实验室室内应保持干燥、通风良好,并定期进行通风换气,避免空气污染和细菌滋生。
2. 实验室工作台面上不得堆放过多杂物,应保持整洁,清理时应使用专用清洁剂,避免残留物污染实验。
3. 实验室内禁止吃东西和饮水,确保食品残渣和液体不进入实验区域。
4. 实验室内存放的化学试剂应分类储存,避免不同性质的试剂混合交叉污染,储存地点应清洁、干燥,避免火源和高温。
5. 实验室内应设置足够数量的垃圾桶,及时清理废弃物,避免积存过多的垃圾导致细菌滋生和异味产生。
6. 实验室内不得将废弃物、有害物质随意丢弃,应按规定分类投放,以便进行妥善处理和回收利用。
7. 实验室内应定期进行卫生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实验室卫生问题,保障实验室环境的安全和舒适。
四、实验室卫生教育和培训1. 实验室人员应接受实验室卫生教育和培训,了解实验室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掌握正确的实验室卫生操作方法。
2. 新进实验室人员应接受实验室卫生培训,并通过相关考核后方可进行实验室工作。
五、卫生应急管理1. 实验室内应设置紧急处理装置和品种齐全的急救药品,以应对实验室事故和突发状况,确保及时救治和处理。
2. 实验室人员应接受应急处理培训,掌握实验室事故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法,提高应对危险情况的能力。
六、卫生管理制度的执行1. 实验室卫生管理制度的执行由实验室主任负责监督,实验室管理员负责执行,并及时向实验室主任汇报相关情况。
实验室建设中的洁净度要求和控制
![实验室建设中的洁净度要求和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aa71ab3f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ca.png)
实验室建设中的洁净度要求和控制实验室建设中的洁净度是确保实验环境符合特定要求并保持适当卫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探讨实验室洁净度的要求和控制方法。
一、实验室洁净度的重要性实验室是科学研究和实验的场所,因此实验室环境的洁净度对实验结果和数据的可靠性起着关键作用。
洁净度的要求不仅仅是为了保持实验的准确性和精确性,还是确保研究人员和员工的健康和安全的必要条件。
实验室中存在的尘埃、微生物、细菌等可能导致实验污染和结果失真,因此洁净度的控制是实验室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二、实验室洁净度的要求根据实验室的具体需求,洁净度要求各不相同。
一般来说,实验室洁净度可分为几个等级:一级洁净室、二级洁净室以及常规实验室等。
以下是对不同洁净度要求的简要说明。
1. 一级洁净室:一级洁净室是最高级别的洁净室,适用于对环境污染非常敏感的实验,如微电子工业、生物医药和精密仪器等领域。
一级洁净室要求对微生物、细菌、尘埃颗粒等进行高效过滤和控制,通常采用高效过滤器和其他洁净技术实现。
2. 二级洁净室:二级洁净室适用于对环境洁净度要求较高的实验,如药品研发、食品工业等。
相比一级洁净室,二级洁净室要求稍低,但仍需采用高效过滤器等技术控制颗粒物和微生物的浓度。
3. 常规实验室:常规实验室是原始洁净度要求较低的实验室环境。
在常规实验室中,仍需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保持室内的相对洁净度。
这包括定期清洁、控制尘埃生成和扬尘、维护通风系统等。
三、实验室洁净度的控制方法为了确保实验室内的洁净度,有几个关键的控制方法可以采用。
1. 高效过滤技术:高效过滤器是实验室洁净度控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能够有效地去除空气中的颗粒物和微生物,提供洁净的实验环境。
根据实验室的需求和要求,选择适当的高效过滤器和过滤器等级至关重要。
2. 合理室内清洁:定期进行实验室的清洁是确保洁净度的重要手段之一。
这包括清除实验台面、仪器设备和地面上的尘埃和杂物,维持室内的整洁卫生。
3. 定期维护与保养:实验室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对于洁净度的控制至关重要。
实验室卫生与安全管理规定
![实验室卫生与安全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1e1bdd6b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49.png)
实验室卫生与安全管理规定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活动的场所,卫生与安全管理对于保障实验室环境、保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阐述实验室卫生与安全管理规定,包括实验室环境卫生管理、实验室设备安全管理、实验室化学品管理、实验室废弃物管理等内容。
一、实验室环境卫生管理1. 实验室日常清洁实验室应保持清洁整齐,洁净无尘。
每天上班前和下班后,工作人员应对实验室进行清洁,包括清洁台面、仪器设备、地面、储存柜等。
特殊要求的区域,如生物实验室、无菌室等,应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清洁和消毒。
2. 定期检查设施设备定期检查实验室的设施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如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现象,应及时报修或更换。
同时,还需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确保其安全可靠运行。
3. 控制噪音和辐射实验室应控制噪音和辐射对工作人员的影响。
对于噪音较大的设备,应采取隔音措施,保证工作环境的舒适性。
对于存在辐射的实验室,必须建立辐射防护措施,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4. 空气质量管理实验室空气质量直接关系到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实验室应定期检测空气质量,保证其符合相应的标准。
保持室内通风良好,排除有害气体和异味。
严禁在实验室内吸烟,确保工作环境清洁无烟。
二、实验室设备安全管理1. 设备选购和验收实验室设备的选购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要求。
在选购设备时,应考虑设备的功能、性能和质量。
对于新购设备,在验收之前,应对其进行全面检查和测试,确保其符合要求,合格后方可安装和使用。
2. 设备操作规程实验室应建立设备操作规程。
所有使用设备的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掌握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
在操作设备之前,应检查设备是否正常,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意外发生。
3. 设备维护保养设备的定期维护保养是确保设备安全的重要措施。
实验室应建立设备维护保养制度,明确责任人和具体的维护保养内容和周期。
同时,还应定期检查设备的安全装置和仪表指示是否正常,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实验室卫生规章制度内容
![实验室卫生规章制度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b5da5b42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09.png)
实验室卫生规章制度内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确保实验室环境整洁干净,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制定本卫生规章制度。
第二条实验室卫生规章制度适用于实验室内的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实验室主任、实验室技术人员、实验室管理员等。
第三条实验室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本规章制度,按照规定要求做好实验室的卫生管理工作。
第四条实验室主任为本规章制度的执行主体,负责组织实验室卫生管理工作。
第二章实验室的日常卫生管理第五条实验室应保持整洁干净,工作台面、仪器设备、实验材料等应定期清洁消毒。
第六条实验室应保持通风良好,定期清洁排查实验室内的通风设备,保证空气质量符合卫生标准。
第七条实验室内禁止吸烟,禁止饮食,禁止将非实验室用品带入实验室。
第八条实验室内所有废弃物应及时清理,分类处理。
化学废弃物应按照规定存放,定期由专业单位进行处理。
第九条实验室内的水槽、下水道等设施应保持畅通干净,预防水污染。
第十条实验室设施设备损坏或故障应及时维修,保证设备正常使用。
第三章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第十一条实验室内进行生物实验时,工作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避免接触生物危害物质。
第十二条实验室内的生物材料应按照规定存放,避免污染和泄漏。
第十三条实验室内的生物实验应有专人负责,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
第十四条实验室内发生生物事故时,应及时报告实验室主任,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置。
第四章实验室的化学品安全管理第十五条实验室内存放的化学品应做好标识和分类管理,禁止混装。
第十六条实验室内使用化学品时,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接触皮肤和吸入毒气。
第十七条实验室内的化学品应定期检查,保证储存环境符合要求,避免化学品挥发污染环境。
第十八条实验室内的化学废弃物应专人处理,禁止直接倾倒到下水道或垃圾桶。
第五章实验室的卫生检查与记录第十九条实验室主任应定期组织实验室的卫生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二十条实验室卫生检查应做好记录,如实报告实验室卫生状况,完善卫生管理制度。
洁净室(无菌室)的使用和管理方案
![洁净室(无菌室)的使用和管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9adf9d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5f.png)
洁净室(无菌室)的使用和管理方案洁净室(无菌室)是微生物检测的重要场所与最基本的设施。
它是微生物检测质量保证的重要物质基础。
因此它的设计要按国家标准《洁净厂房设计规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品检验所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试行)》中第十八条规定执行。
微生物实验室洁净室的施工、安装、验收应按国家行业标准《洁净室的施工及验收规范》执行。
对于微生物检测工作者和使用管理者来讲,更大量的工作是进行正常管理到日常的使用。
洁净室(无菌室)的标准要符合GMP洁净度标准要求。
洁净室(无菌室)的使用管理要做到以下工作:一、洁净室(无菌室)要符合规范要求根据空气洁净度的不同,无菌室可分为哪几个级别一般情况下,无菌室的等级有百级,千级,万级,十万级,百万级等等。
净化等级一般分为100级、1000级、10000级、100000级,现在2010年版的GMP净化车间已经不用这个叫法了,分为A B C D级别,分别相对应于98版的几个级别,通过检测区域内的尘埃粒子数、浮游菌数、沉降均数评价净化级别,各个级别有不同的要求,净化等级分静态、动态两种。
无菌室应采光良好、避免潮湿、远离厕所及污染区。
面积一般不超过10m2,不小于5m2;高度不超过 2.4m。
由1—2个缓冲间、操作间组成(操作间和缓冲间的门不应直对),操作间和缓冲间之间应具备灭菌功能的样品传递箱。
在缓冲间内应有洗手盆、毛巾、无菌衣裤放置架及挂钩、拖鞋等,不应放置培养箱和其他杂物;无菌室内应六面光滑平整,能耐受清洗消毒。
墙壁与地面、天花板连接处应呈凹弧形,无缝隙,不留死角。
操作间内不应安装下水道。
无菌操作室应具有空气除菌过滤的单向流空气装置,操作区洁净度100级或放置同等级别的超净工作台,室内温度控制18—26℃,相对湿度45%—65%。
缓冲间及操作室内均应设置能达到空气消毒效果的紫外灯或其他适宜的消毒装置,空气洁净级别不同的相邻房间之间的静压差应大于5P a,洁净室(区)与室外大气的静压差大于10P a。
洁净实验室卫生管理制度
![洁净实验室卫生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b9c278d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e4.png)
一、目的为确保洁净实验室的卫生环境,保障实验室人员的健康,提高实验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实验室所有人员,包括实验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清洁人员等。
三、卫生管理要求1. 实验室内部环境(1)保持实验室内部整洁,实验台面、地面、墙面等保持清洁,无积尘、积污。
(2)实验室内禁止吸烟、饮食、饮水,禁止存放食物、饮料等。
(3)实验室内禁止堆放杂物,实验设备、试剂等摆放整齐,便于取用。
(4)实验室内禁止使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品,如有需要,必须按规定进行妥善处理。
2. 实验室设备与试剂(1)实验设备应保持完好,定期进行清洁、保养,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维修。
(2)试剂应分类存放,标签清晰,有效期标识明显,防止过期、混淆。
(3)实验废弃物应按照规定分类收集,不得随意丢弃。
3. 实验室清洁与消毒(1)每日进行实验室清洁,包括地面、实验台面、门窗、设备等。
(2)每周进行实验室消毒,使用消毒剂进行喷雾消毒,确保实验室无病原微生物污染。
(3)实验室清洁与消毒工作由清洁人员负责,其他人员协助。
4. 个人卫生(1)进入实验室前,必须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口罩等防护用品。
(2)实验过程中,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污染。
(3)实验结束后,及时清洗双手,脱掉防护用品。
四、责任与监督1. 实验室负责人负责实验室卫生管理工作的全面实施,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2. 实验技术人员负责实验室内个人卫生和实验设备的维护。
3. 清洁人员负责实验室的日常清洁与消毒工作。
4. 管理人员负责监督实验室卫生管理制度的执行,定期检查实验室卫生状况。
五、奖惩措施1. 对认真执行卫生管理制度,保持实验室卫生环境良好的人员给予表扬和奖励。
2. 对违反卫生管理制度,造成实验室卫生环境恶化的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并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罚。
六、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实验室负责人负责解释。
如有未尽事宜,可由实验室负责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实验室环境卫生管理制度(三篇)
![实验室环境卫生管理制度(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e6f0b63c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6b.png)
实验室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是为了保障实验室环境的卫生和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以下是实验室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的一些建议:1. 清洁保持:实验室应保持整洁,定期进行清洁,包括地面、工作台、仪器设备等的清洁卫生,确保实验室环境干净整洁。
2. 垃圾处理:实验室应设置专门的垃圾桶,分类收集和处理垃圾。
化学废物、生物废物等应按照相关法规和规定进行合理处置。
3. 消毒处理:在实验室工作台、仪器设备等经常接触的表面进行定期消毒,以防止细菌和其他病原体的滋生和传播。
4. 空气质量管理:实验室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定期清洗和更换空调和排气系统的过滤器,减少空气中的污染物。
5. 废弃物管理:实验室应设置合适的废弃物容器,并建立废弃物管理制度,包括废弃物的储存、运输和处理等环节,确保废弃物不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6. 个人卫生:实验室工作人员应遵守个人卫生要求,包括洗手、穿戴实验服、佩戴个人防护装备等,以保障实验过程中的个人安全和卫生。
7. 实验室设施维护:实验室应定期进行设施设备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8. 实验室安全意识培养: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定期接受安全培训,增强安全意识,熟悉实验室的应急措施和安全管理规定。
以上是实验室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的一些基本要求,具体的管理制度可以根据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和相关法规进行制定和执行。
实验室环境卫生管理制度(二)是用于规范和管理实验室环境卫生的一套制度和措施。
以下是一般实验室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 实验室环境卫生责任:明确实验室环境卫生管理的责任部门和人员,并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义务。
2. 实验室环境清洁:规定实验室环境的日常清洁要求,包括地面、墙壁、家具、仪器设备和通风设施等的清洁方式和频率。
3. 废弃物管理:明确实验室废弃物的分类、存放和处理要求,包括化学废液、固体废弃物和生物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4. 通风与空气质量管理:规定实验室通风系统的运行和维护要求,确保实验室空气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洁净实验室标准
![洁净实验室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006228b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4f.png)
洁净实验室标准洁净实验室是进行科研和实验的重要场所,其洁净程度直接关系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了确保实验室环境的洁净度达到标准,我们需要严格遵守一系列的洁净实验室标准。
首先,实验室的建筑结构和装修材料需要符合洁净实验室的要求。
墙壁、地面和天花板要采用易清洁的材料,避免积尘和细菌滋生。
实验室的门窗要能够有效隔离外界空气,防止污染物进入实验室环境。
此外,实验室的通风系统也需要进行精心设计和维护,确保空气流通畅通,排除污染物。
其次,实验室的日常清洁工作至关重要。
实验室工作人员需要定期对实验室进行彻底的清洁,包括清洁地面、工作台、仪器设备等。
在清洁过程中,要使用专门的洁净实验室清洁剂,避免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另外,实验室内的垃圾处理也要及时有效,避免垃圾滞留引起污染。
此外,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个人卫生和着装也是保持实验室洁净的重要因素。
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前需要进行严格的洗手和更衣,确保身体清洁。
同时,工作人员要穿着符合洁净实验室要求的工作服和防护用具,避免外界污染物进入实验室环境。
最后,实验室的管理和监督是保证洁净实验室标准得以落实的关键。
实验室管理者需要建立健全的洁净实验室管理制度,明确工作人员的责任和义务。
定期进行洁净程度检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同时,加强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洁净意识和操作技能。
总之,洁净实验室标准是保证实验室环境洁净的重要依据,只有严格遵守这些标准,才能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室工作人员要时刻牢记洁净实验室标准,做好实验室的清洁和管理工作,为科研实验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
实验室洁净区管理规程
![实验室洁净区管理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c5a57ca7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92.png)
实验室洁净区管理规程1.目的为无菌操作及洁净区的保护提供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
2.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实验室洁净区的管理。
3.定义洁净区(室):指空气悬浮粒子浓度受控限定空间(房间)。
洁净区的建造与使用应减少室内诱入、产生及滞留粒子,空间内有关参数如温度、湿度、压力等按照“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13”要求来进行控制。
4.职责所有进入洁净区实验人员。
5.程序5.1洁净区应设有操作间和缓冲间,洁净操作间洁净度应达到10000级,室内温度保持在18-25℃,湿度保持在45-65%o超净台洁净度应达到100级。
5.2洁净区应保持清洁,严禁堆放杂物,以防污染。
5.3严防一切灭菌器材和培养基污染,已污染者应停止使用。
5.4洁净区应备有合适工作浓度的消毒液,如75%的酒精或0.1%的新洁尔灭溶液等。
5.5洁净区应定期用消毒液灭菌,以保证洁净室的洁净度符合要求。
1.16需要带入洁净区使用的仪器,器械,平皿等一切物品,均应包扎严密,并应经过适宜的方法灭菌。
二氧化碳罐,仪器通过物流通道进入洁净室。
实验耗材通过传递窗进入洁净室,耗材放到传递窗后照射紫外半小时方可拿进洁净区。
1.7工作人员进入洁净区前,需在缓冲间更换专用工作服、鞋、帽子、口罩和手套后,方可进入洁净区进行操作。
1.8洁净区和超净台使用前必须打开紫外灯辐照灭菌20分钟以上,然后打开超净台进行吹风。
操作完毕,应及时清理洁净,再用紫外灯辐照灭菌20分钟。
1.99供试品在检查前,应保持外包装完整,不得开启,以防污染。
检查前,用75%的酒精棉球消毒外表面。
1.10洁净室应每月检查尘埃粒子和菌落数。
100级洁净区平板杂菌数平均不得超过1个菌落,10000级洁净室平均不得超过3个菌落。
如超过限度,应对洁净室进行彻底消毒,直至重复检查合乎要求为止。
5.11实验人员及时填写洁净区《温湿度记录》。
6.参考[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体外诊断试剂现场检查指导原则.食药监械监(2015)218,2015-9-25.[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医疗器械洁净室(区)基本知识、管理要求
![医疗器械洁净室(区)基本知识、管理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965504a8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0f.png)
参考资料洁净室(区)基本知识的定义的预期用途适用的产品的构成的洁净度级别和设置原则的日常监测项目区)洁净度的主要因素洁净室(区)管理要求总体要求设计和装修要求环境控制要求验证要求运行管理和日常维护要求附件1第一部分 一、洁净室(区) 二、洁净室(区) 三、洁净室(区) 四、洁净室(区) 五、洁净室(区) 六、洁净室(区) 七、影响洁净室( 第二部分 一、洁净室(区) 二、洁净室(区) 三、洁净室(区) 四、洁净室(区) 五、洁净室(区)第一部分洁净室(区)基本知识一、洁净室(区)的定义洁净室(区)是指将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空气中的尘粒、微粒子、有害空气、细菌、微生物等污染物排除,并将室内温度、洁净度、室内压力、气流速度与气流分布、噪音振动及照明、静电控制在某一需求范围内,而所给予特别设计的房间。
其建筑结构、装备及其作用均具有减少该房间(区域)内污染源的介入、产生和滞留的功能。
不论外在空气条件如何变化,其室内均能具有维持原先所设定要求的洁净度、温湿度及压力等性能的特性。
对于医疗器械而言,洁净室(区)包括洁净生产区域和洁净检验区域。
《无菌医疗器具生产管理规范》(YY/T0033-2000)标准中对洁净室(区)定义有了明确的规定,即需要对尘埃及微生物含量进行控制的房间(区域),其建筑结构、装备及其作用具有减少对该房间(区域)内污染源的介入、产生和滞留的功能。
《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第1部分:按粒子浓度划分空气洁净度等级》(GB/T25915.1-2021)中规定,洁净室是指空气悬浮粒子浓度受控并分级的房间,其设计、建造到运行均使进入、产生、滞留于房间的粒子受控。
洁净区是指空气悬浮粒子计数浓度受控并分级的限定空间。
其建造和运行使进入、产生和滞留于空间的粒子受控。
洁净区可以是限定于洁净室内的空间,也可用隔离装置实现。
隔离装置既可设在洁净室内也可在洁净室外。
二、洁净室(区)的预期用途洁净室(区)最主要的作用在于控制产品所接触大气的洁净度及温湿度,使产品能在一个良好的环境空间中生产、制造和微生物检验,此空间我们称之为洁净室(区)。
洁净室要求
![洁净室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d87db895783e0912a3162a40.png)
资源管理一、洁净区1、洁净室内表面平整、光滑、无脱落物,墙角应弧形,有防尘、虫、污设施。
2、人和物进入洁净室应有双层窗。
门向洁净度高一侧开.应该设置安全门。
3、人流、物流分开并固定路线。
4、水、电线路暗敷。
管道及风口与顶棚连接处密封,电气管路、墙上电器与墙体连接处密封,吸顶灯与顶棚连接处密封。
5、操作台台面不应用木头、油漆面,应易清洁。
6、压缩空气应该净化。
洁净度需要验证.二、人员净化1、换鞋-脱外衣—洗手-换洁净工作服-手消毒-风淋或气闸2、外出鞋不能进,洁净室内不准穿拖鞋3、洗手和消毒龙头不采用手动4、工作人员过5人,气闸开旁通门三、物料净化1、设置物料清洁室。
2、用气闸室或双层窗.3、物资外包装及包装材料不进洁净室,直接接触产品初包装应两层密封包装。
四、工艺布局1、设中间产品存放区,有分区标识。
2、人流、物流分开.3、不同洁净度房间设气闸室间或双层窗。
4、不同洁净度房间传递物资如用传送带的话不能穿墙。
5、需要清洗的器具,其清洗室洁净度与产品一致.6、洁具放置在洁具间,不应放在洁净室内。
五、设备与工装1、设备与工装应防尘,设备和工装及管道应光滑、易清洗。
2、与物料接触表面应无毒、耐腐、无毒、易清洗、无反应.3、润滑剂、清洗剂、脱模剂、冷却剂不得污染产品。
4、应该设置独立模具间或区域.5、工位器具密封性应好,容易清洗,洁净区和一般生产区的工位器具应有区分标识。
6、工艺用水应符合要求.7、仪器仪表检定、状态标识。
8、设备与工装的维护、保养和验证.9、管理规定、设备档案、设备记录。
洁净室检查●平面图:人流物流是否交叉,生产工艺是否交叉;●一更:换鞋、脱外衣、洗手,感应水龙头、烘手器、门挡及防虫设施,人员进出记录;●二更:穿衣、口罩、帽子、手消毒,消毒记录;●风淋:缓冲间或风淋,防同时开启,超过5人设旁通门;●洁具间:使用无脱落物,易清洁、消毒洁具;●洗衣间:整衣和晾衣区域,服装的消毒和灭菌设施,工作服管理规定(工作服清洗、消毒和灭菌记录),洗衣设施,衣服和鞋分开洗,不同类服装分别在规定洁净环境中清洗、干燥、整理、保存,用水符合要求;●工位器具间:;●以上三室工艺用水要标识(种类、方向),地漏设置要防倒灌、有清洗消毒;●功能区域间(注塑间、干燥间):注塑间内模具要有单独存放区域并有防护措施,送回风管理和配置的设备需要符合要求,如设置缓冲间或气闸;●物料入口:风淋或传递窗,净化处理,防门窗同时开启,门窗应该密封;●成品出口:设置独立出口;●三室:无菌检验室、微生物室、阳性对照室(万级下局部百级,独立送风系统,与生产空调分开);●洁净室内:1、人:人员穿着,个人卫生;人员卫生管理规定(工作人员体检记录、手消毒记录、培训记录);2、墙:四面平整、光滑、无脱落、无裂、接口封闭严密、易清洗消毒、无积尘、管道和墙上设施及灯与面的结合处封闭;3、门:门开启方向(向洁净度高开),门密封性好,回风口是否被挡住,设置安全门安全锤;4、台:操作台光滑,无脱落物,不使用漆面或木质物品;5、压差:压差梯度合理,压差表、温湿度计计量标识;6、消毒:消毒装置,紫外线灯设置总开关定期更换;7、清洁:洁净室卫生管理规定,包括设备工装、场地清洁规定、消毒剂规定、清场规定、日常监测规定;(空气消毒记录、洁净室卫生清洁记录、紫外线灯记录、日常监测点及记录、清场记录、工位器具清洁消毒灭菌记录);8、工装:设备不应发尘土,发尘的话应有防护措施;9、工装:设备、工装、管道表面不应有脱落物,易清洗消毒;与物料接触的应无毒、耐腐、无反应,易清洗、消毒;10、剂:润滑剂、冷却剂、清洗剂、脱模剂不得污染产品,如污染,则进行末道清洗;11、工位:工位器具易清洗消毒,与一般区的工位器具有标识区分;●工艺用气:工艺用气通道,净化处理,空压机防护,工艺用气监测记录;●生产区100级洁净:层流罩、洁净工作台;诊断试剂阳性物质处理:万级下阳性间,配生物安全柜,阳性间灭活设施或原位消毒设施,危险度二级以上病原体操作空气应该除菌过滤后排出;●环境监测设备:尘埃粒子计数仪、风量罩或风速仪、培养箱、培养皿、配置试剂等;洁净环境第三方监测记录;●空调机组:压差表计量标识,标识初中效位置及气流走向;臭氧发生器;除湿设施;空调中效清洗、高效更换、压差监测等维护记录;●不同洁净室物料传递:用传送带,分段传送●空调自净时间与不连续运行时间有关,臭氧浓度监测,消毒效果与湿度有关,直排不能在总回风口开个口,低中效压差大于1.5到2倍初始压差更换(具体需要验证),洁净室内百叶窗标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厌倦了城市中的繁华,想在这绿树丛中寻找一份清静。无论过程怎么样艰辛
5.2 当温度、相对湿度和照度等指标出现 符合时,洁净室可不必停用,但应及时修复空 系统(或更换照明装置),使其符合规定。
二、实验室管理:
为保证实验有序进行,实验室必须制定一系 列实验室管理制度。
(一)实验室要求:
1 实验室环境应清洁、卫生、安静,实验室 内严禁吸烟和饮食。
菌机理可能是在细菌细胞 DNA 中引起胸腺嘧啶双 聚体形成,从而干扰细菌细胞 DNA 复制,导致细 菌变异死亡。紫外线杀菌灯 1m 以内距离杀菌效 果最佳,每次开灯照射时间为 30min。应定期检 查紫外线灯辐射强度,不得低于 70μW·cm-21m 距离。其缺点是穿透力 弱,一张纸板可以阻碍光的透过,不能穿透固体
开展无菌检查及微生物限度检查,首先要 照《药品检验所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及《药 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建立一个布局合 使用方便、操作安全的无菌室,并且配有完善 实验设施和管理制度。无菌检查、微生物限度 查以及接种室(接种对照菌、菌种传代)均应 格分开,具有危险性的毒株、毒素如破伤风梭
洁净实验室 1.洁净室的布局
4.温度、湿度
厌倦了城市中的繁华,想在这绿树丛中寻找一份清静。无论过程怎么样艰辛
无菌室内温度和相对湿度直接影响紫外杀
菌灯的杀菌效果,故温度最好控制在
25±2℃,相对湿度 40-60%。操作
净化台的洁净空气应保持对环境形成正压,不
5.操作间
于 49Pa。
无菌室内应安装空气除菌过滤层流装置及 调温装置。洁净度要求:净化台洁净度为 100 级,
2 实验人员必须穿戴衣帽,服经常洗涤、消 毒、保持清洁。
3 操作前后或离开实验室必须用肥皂或消毒 液洗手。
2.洁净室的设计要求
2.1 净化级别:洁净走廊、检查室、阳性菌 室应为一万级;其他房间应为十万级
2.2 气流组织:阳性菌室对走廊呈负压,
廊对缓冲有 5Pa 的正压;阳性菌室全排风
2.3 电气控制:控制开关外置;设置通讯系
统 3.结构与要求:
无菌洁净室不宜设在底层,防潮、防霉、 光好,远离交通干道,厕所及污染区,面积不 过 10m2,高度不超过 2.4m,由两个缓冲间 作间组成。操作间缓冲间之间应有样品传递窗 出入操作间和缓冲间的门不应直对。无菌室内
无菌室应为 10000 级。 操作间应准备乙醇灯(或煤气灯),火柴, 2%
碘酊棉球及 75%乙醇棉球、试管架、大小橡皮、
砂轮、记号笔、无菌剪刀、镊子、注射器等。微
生物限度检查无菌室操作间内还应有电子称(感
觉为 0.1g,最大称量为 300g 为宜),电动匀浆仪
等。
厌倦了城市中的繁华,想在这绿树丛中寻找一份清静。无论过程怎么样艰辛
压差(pa) 相对室外:10 有级差的洁净室之间:5 照度(Lx) 主要室≥300 辅佐室≥150 悬浮粒子数(粒/m3)
≥0.5um 3500000 350000 3500 ≥5um 20000
厌倦了城市中的繁华,想在这绿树丛中寻找一份清静。无论过程怎么样艰辛
2000 0 浮游菌数(个/m3) 500 100 5
护的频率为每次实验后。
3.定期维护由实验室指定专人进行,维护 范围为所有洁净室,维护的频率为每二周一次
4.不符合时的维护由实验人员进行,维护 范围为所有不符合的洁净室,维护的时机为出 不符合时
洁净室的验证 1.验证的项目:洁净度、微生
厌倦了城市中的繁华,想在这绿树丛中寻找一份清静。无论过程怎么样艰辛
厌倦了城市中的繁华,想在这绿树丛中寻找一份清静。无论过程怎么样艰辛
蚀,易清洗,墙壁与地面、墙壁与天花板连接处 应呈凹弧形,操作间不得安装下水道。
无菌室内的照明灯应嵌装在天花板内,采 面积要大,光照应分布均匀,光照度不低于 勒克斯。缓冲间和操作间应装有紫外线杀菌灯 -25w/m3)''用于空气消毒。紫外线波长 20 300nm 者具有杀菌作用,其中以 265-266n 作用最强,这与 DNA 的吸收光谱范围一致,
6.缓冲间
缓冲间内应有洗手盆,消毒液,无菌衣,
口罩,拖鞋等,缓冲间内不应放置培养箱和其
杂物。
(二)洁净室的使用
1.在实验开始之前 1 小时启动风机系统(空
调系统),并开启空气消毒装置,消毒至少半小 时后关闭
2.观察并确保洁净室的压差 3.物品经物流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进入洁净室 4.人员正确着装后经人流通道进入洁净室
1.1 根据样品检验要求,一般应至少包括 衣缓冲系统、微生物限度检查室、无菌检查室 阳性菌室和物流通道。
1.2 更衣系统应至少包括一更(含更鞋)、二 更(含洗手)、缓冲以及人流走廊等。
1.3 物流通道应考虑净污分流的布局,有条
件的可设置污物走廊
厌倦了城市中的繁华,想在这绿树丛中寻找一份清静。无论过程怎么样艰辛
沉降菌(个/皿)
厌倦了城市中的繁华,想在这绿树丛中寻找一份清静。无论过程怎么样艰辛
10
3
1
3.验证的周期建议每半年一次,也可根据洁 净室的使用频率适当增加验证次数。
4.验证的方法洁净度和微生物数:采用 GB/T16292~16294-1996,其他项目:参照 -950.。验证不符合项的处理
5.1 当洁净度、微生物数、换气次数、静 差等指标出现不符合时,应停用洁净室,对净 系统进行调整后,在重新验证,直至符合规定 能重新启用洁净室。
物数、换气次数、静压差、照度、温度、相对湿 度
2.验证的技术要求 验证项目 十万级 一万级
一百级 温度(℃) 18-26 20-24 20-24 相对湿度(%)
45-65 45-60 45-60 换气次数(次/h) 不小于 15 不小于 25
厌倦了城市中的繁华,想在这绿树丛中寻找一份清静。无论过程怎么样艰辛
5.使用完毕,应用消毒液清洁台面。实验 员在更衣室换下无菌衣后出洁净室。开启空气
厌倦了城市中的繁华,想在这绿树丛中寻找一份清静。无论过程怎么样艰辛
毒装置,消毒至少半小时后,关闭洁净室的控制
开关。 (三)洁净室的清洁维护
1.洁净室的清洁维护分为日常维护、定期维 护和不符合时的维护。
2.日常维护由每次实验的实验人员进行, 护的范围为进行实验的洁净室和辅佐洁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