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日本(10)》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日本》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日本》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日本》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日本》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地理的一个重要单元,主要介绍了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日本的基本情况,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亚洲的地理知识,对亚洲的国家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日本的认识相对较浅,对日本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了解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掌握日本的地理特点、经济状况和文化特色。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日本的发展模式,认识到不同国家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2.难点:学生对日本经济发展特点的理解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日本的经济发展案例,使学生理解日本的发展模式。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地理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准备相关的地图、图片、案例资料等教学资源。

2.教学工具:准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亚洲的地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请大家回顾一下,我们在学习亚洲地理时,学习了哪些国家?现在请大家来介绍一下日本的地理位置。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展示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

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特点,如岛国、海岸线曲折等。

七年级地理下册《日本》的教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日本》的教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日本》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气候特点等基本概况。

2. 使学生掌握日本的经济特点,如经济发达、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带等。

3. 培养学生对日本文化的认识,了解其传统与现代文化的结合。

4. 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关注全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2. 日本的气候特点3. 日本的经济特点4. 日本的农业生产特点5. 日本的文化特色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气候特点、经济特点和文化特色。

难点:日本的经济特点和农业生产特点。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日本的地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图片和视频。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日本的具体实例。

3.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日本的地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日本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2. 讲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介绍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由四大岛屿及其附近的3900多个岛屿组成。

3. 讲解日本的气候特点:介绍日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较多。

4. 讲解日本的经济特点:介绍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经济发达,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带。

5. 讲解日本的农业生产特点:介绍日本农业发达,稻米、畜产、蔬菜、水果等产量均较高。

6. 讲解日本的文化特色:介绍日本文化具有浓厚的大和民族传统色彩,古代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近现代又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是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掌握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气候特点、经济特点和文化特色。

8.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日本的其他方面,如科技、教育等,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9. 课后反思: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初中地理日本优秀教案

初中地理日本优秀教案

初中地理日本优秀教案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及领土组成。

(2)掌握日本的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环境特点。

(3)了解日本的经济、工业、农业、渔业等现代化程度。

(4)通过读图,掌握日本的主要海港、工业区和地震、火山分布情况。

2. 过程与方法:(1)运用地图、图片等资料,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点。

(2)通过对比图表,了解日本的经济和产业发展状况。

(3)采用案例分析法,探讨日本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经验。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树立国际视野,增强对邻国日本的了解。

(2)学习日本在防震减灾方面的经验,提高自身的防震意识。

(3)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2)日本的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环境特点。

(3)日本的经济、工业、农业、渔业等现代化程度。

(4)日本的主要海港、工业区和地震、火山分布情况。

2. 教学难点:(1)日本的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环境特点的综合理解。

(2)日本的经济和产业发展状况的分析和解读。

(3)日本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经验借鉴。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及领土组成,激发学生对日本这个邻国的兴趣。

2. 新课教学(1)日本的地理位置及领土组成: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和一些小岛。

(2)日本的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环境特点:多山地、丘陵,沿海平原狭窄;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资源贫乏,煤、石油等主要依赖进口。

(3)日本的经济、工业、农业、渔业等现代化程度:经济发达,工业以加工贸易为主,农业和渔业也具有较高现代化水平。

(4)日本的主要海港、工业区和地震、火山分布情况:东京、大阪、名古屋等主要工业区和沿海港口城市;多地震、火山,如富士山、樱岛火山等。

3. 案例分析以日本地震和火山为例,探讨日本在防震减灾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提高学生的防震意识。

七年级地理下册《日本》的教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日本》的教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日本》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概况。

2. 使学生掌握日本的地形、气候特点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3. 让学生了解日本的河流、湖泊及水资源利用情况。

4. 使学生认识日本的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主要经济部门,了解其经济发展特点。

5. 培养学生对日本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地理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特点。

2. 难点:日本的地形对经济的影响,以及日本的河流、湖泊及水资源利用情况。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地图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河流等。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日本的经济特点,掌握其经济发展状况。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中深入了解日本的地理特点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日本的地理位置,引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日本的面积、人口、地形、气候等特点。

3. 案例分析:分析日本的地形对经济的影响,如山地、丘陵对农业、工业的影响。

4.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日本的河流、湖泊及水资源利用情况,总结其特点。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巩固学生记忆。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绘制日本地形分布图,标注主要山脉、河流、湖泊。

2. 请学生总结日本的气候特点,并分析其对经济的影响。

3. 请学生搜集日本经济发展的相关资料,下节课分享。

4. 请学生思考:为什么日本的河流、湖泊较少,水资源利用却很充分?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六、教学拓展:1. 邀请日语老师进行日本文化介绍,让学生了解日本的风土人情、传统节日等。

2. 组织学生观看日本地理相关的纪录片,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开展日本地理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教学反思:1. 课后认真总结课堂教学,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掌握程度如何。

2. 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七年级地理日本的教案设计

七年级地理日本的教案设计

一、教案设计七年级地理日本的教案设计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等基本地理信息;2. 掌握日本的地形、河流、湖泊、半岛等地理特征;3. 了解日本的社会经济、主要城市、工业分布、农业特点等地理知识;4. 能够运用地图和地理资料,分析日本地理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地图、图片、图表等资料,观察和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特点;2.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查询和展示日本的地理信息;3. 调查和分析日本的社会经济、城市分布、工业发展等地理问题;4. 运用比较法、归纳法等方法,探讨日本地理环境的特点和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地理素养;2.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关注环境保护;3. 增强国际视野,了解不同国家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特点;4. 培养批判性思维,对地理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

三、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日本的地理位置与领土组成1. 地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2. 领土组成:四大岛屿(本州、四国、九州、北海道);3. 气候特点: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第二课时:日本的地形与河流1. 地形特点:山地和丘陵为主,平原面积较小;2. 主要河流:信浓川、琵琶湖、日本海川等;3. 湖泊:琵琶湖、千湖等。

第三课时:日本的自然资源1. 矿产资源:煤、铁、石油等;2. 水力资源:丰富的河流和湖泊资源;3. 生物资源:海洋和森林资源丰富。

第四课时:日本的社会经济1. 经济发展: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以加工贸易为主;2. 主要城市:东京、大阪、名古屋、京都等;3. 工业分布:沿海地区和濑户内海沿岸。

第五课时:日本的农业特点1. 农业现状:耕地面积较小,农业劳动力不足;2. 主要农产品:稻米、小麦、茶叶、水果等;3. 农业技术:高度发达的农业技术和机械化水平。

四、教学方法采用问题探究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地图教学法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和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和农业特点等地理知识。

初中地理日本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日本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日本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针对的是初中地理课程中“日本”这一章节的教学。

教学任务主要包括让学生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地理特征、气候特点、人文风情、经济发展等方面知识。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日本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培养他们的地理素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的对象为初中学生,他们在之前的地理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础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地理思维和分析能力。

此外,学生对日本这个国家有一定的兴趣,但可能对日本的深入了解有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掌握日本的主要岛屿、地形、气候等地理特征。

(2)了解日本的人文风情,包括日本的历史、文化、宗教、习俗等方面的知识。

(3)掌握日本经济发展的情况,了解日本的工业、农业、旅游业等主要产业及其特点。

(4)通过地图、图表等资料,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解读和分析能力。

(5)学会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和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如日本地震、火山等自然灾害的原因及影响。

2、过程与方法(1)运用探究式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3)运用比较法、归纳法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形成知识体系。

(4)运用多媒体、网络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世界的热情。

(2)通过学习日本的文化、历史等知识,增强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培养民族自豪感。

(3)培养学生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价值观,提高他们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4)关注日本的自然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日本》教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日本》教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日本》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的《日本》章节主要介绍了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本章节的内容较为丰富,旨在让学生了解日本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对日本这个国家的认识和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节之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亚洲地区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日本的认识可能仅限于一些表面的事物,如动漫、美食等,对于日本的地域、文化、经济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了解和认识日本。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地理特征。

2.让学生了解日本的经济、文化、社会等人文地理特征。

3.培养学生对日本这个国家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地理特征。

2.日本的经济、文化、社会等人文地理特征。

3.如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了解和认识日本。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日本的地理特征。

2.使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事例去了解日本的人文地理特征。

3.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日本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一些关于日本的案例,用于分析日本的人文地理特征。

3.提前让学生预习本章节的内容,为课堂讨论做好准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日本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引导学生对日本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呈现(10分钟)简要介绍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地理特征。

让学生对日本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了解和认识日本。

4.巩固(5分钟)让学生结合教材,总结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加深对日本地理知识的理解。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日本》教学设计及反思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日本》教学设计及反思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日本》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主题为《日本》。

教材从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特点、文化特色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日本的基本国情,形成对地理现象的空间认知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日本的地理位置、主要岛屿、地形特征、气候类型。

理解日本经济发展特点及其资源依赖性。

认识日本的主要文化和节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阅读,培养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地理分析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

引导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关注环境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及其影响。

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其成因。

难点:理解日本地形对气候和农业的影响。

分析日本经济发展与资源依赖性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具备基本的地理知识和地图阅读技能,但对具体国家的国情了解有限。

因此,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和互动讨论来加深理解。

同时,学生好奇心强,对异国文化有浓厚兴趣,可借此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1. 讲授法:结合地图和多媒体资料,系统介绍日本的基本国情。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如日本地震、富士山等,加深学生对地理现象的理解。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日本文化、经济等话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4. 互动问答法:通过提问和回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检验学习效果。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展示日本风景图片,引起学生兴趣。

提问:你对日本有哪些了解?2. 讲授新课(20分钟)地理位置与地形特征:展示地图,介绍日本的地理位置、主要岛屿和地形特征。

气候与农业:分析日本的气候类型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经济发展:介绍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其资源依赖性。

文化特色:简要介绍日本的主要文化和节日。

七年级地理日本的教案设计

七年级地理日本的教案设计

七年级地理日本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气候特点。

2. 让学生掌握日本的经济结构、产业发展和科技优势。

3. 让学生了解日本的文化特色、传统习俗和社会风貌。

4. 培养学生对日本的基本认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2. 日本的气候特点3. 日本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特点4. 日本的科技优势5. 日本的文化特色和社会风貌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气候特点、经济发展、产业特点、科技优势、文化特色和社会风貌。

2. 难点:日本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以及科技优势的形成原因。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日本的自然风光、城市景观和民俗风情。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日本的经济和科技发展。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日本的文化特色和社会风貌。

4. 采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引发学生对日本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日本的气候特点,让学生了解日本的自然环境。

3. 案例分析:介绍日本的经济结构和产业发展,分析日本的科技优势。

4.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日本的文化特色,了解日本的传统习俗和社会风貌。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完成相关的地理练习题。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地理知识掌握情况,包括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气候特点等。

2. 评价学生对日本经济结构、产业发展和科技优势的理解程度。

3. 评价学生对日本文化特色、传统习俗和社会风貌的了解情况。

4.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问题解决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教学课件,包括日本的地图、图片、视频等。

2. 相关案例分析资料,关于日本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文章、报告等。

3. 小组讨论话题,涉及日本文化特色和社会风貌的问题。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初中地理《日本》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日本》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日本》教学设计《初中地理《日本》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学习内容分析学习目标描述:【知识与技能】(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利用地图描述日本的地形、地貌特点,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充分运用图文资料,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小组合作能力,树立团队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日本自然环境和人文经济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求知欲,增强安全防震意识,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

学习内容分析:1.利用地图了解日本位置特点展示“日本在世界的位置”图,意在从全球范围确定日本的海陆位置特点。

本图不着文字,用红色突出日本所在位置,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在适当的位置填注亚洲、太平洋、中国等地理事物名称,知道日本为岛屿国家;另一方面要判断日本与这些地理事物的位置关系,比如,通过地图可知日本与我国都在东亚地区、在我国的东面、在太平洋的西北部、四面环水、是岛屿国家。

从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对日本的位置特征展开描述。

2.利用地图学习日本的国土组成、范围大小、地形特征这幅“日本的地形”图比例尺变大,意在引导学生详细认识日本的自然环境。

(1)作为评价位置特点的延续,可要求学生判读日本的经纬线范围。

试着画出最东和最西部的经线、最南和最北部的纬线,特别要描出北回归线的所在。

这样处理,可以拓展对日本国土范围和纬度位置的认识,通过海陆对比和经纬网可知道日本国土狭长,呈东北—西南走向;通过北回归线可知日本大部分处于北温带和亚热带,属于东亚季风区。

这既是对亚洲气候知识的回顾,也是对日本自然环境知识的拓展、补充。

(2)本图展示了日本的海陆轮廓,可引导学生从岛屿数量、面积大小、轮廓走向、相互位置等方面细心观察,培养读图识图能力。

岛屿众多,有大有小,可进一步了解日本的岛国特征:是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的国家。

七年级下册地理《日本》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册地理《日本》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册地理《日本》教学设计七年级下册地理《日本》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七年级下册地理《日本》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七年级下册地理《日本》教学设计篇1【知识目标】1、掌握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

2、掌握日本地形特点特点。

3、了解日本国土面积和人口。

4、知道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

【能力目标】1、通过地图教学,强化学生地图的阅读能力、地图学习运用能力。

2、进行有效的课堂互动,形式多样的组织形式,打破课堂沉默现象。

3、初步学会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和技巧。

【情感教育目标】1、培养学生生活技能,懂得在自然灾害前面如何自救、避险等知识。

2、培养学生探索地理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学习习惯。

3、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能让学生在轻松而没有胁迫感的课堂环境中, 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增强自信。

【教学重点】1、日本的领土组成及地理位置。

2、日本地形特征。

3、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避免课堂上的学生沉默现象。

【教学难点】运用板块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教具准备】《日本地形图》、《世界板块分布示意图》。

【教学方法】利用图表、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法、讲述法、讨论教学法等。

【创设教学情境导入新课】在我国的东部有一个一衣带水、隔海相望的群岛国家—日本。

日本有“日出之国”、“樱花之国”、“火山地震之邦”的称呼,对于日本这个国家,或许你比较熟悉,或许你相当陌生。

你到底又知道日本多少呢?(讨论:根据你所知道的日本或者与日本有关的说与大家听,看谁说得多?)对学生的讨论发言,教师进行简单的评说。

(大家说的非常好,老师相信,经过大家在这节课内的认真思考、大胆发言、团结合作,我们肯定都能对日本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这简单而又动情的几句渲染语,将能激发全体学生的进取和热情,迅速地把全班学生都推入了学习的角色之中,这对整堂课的教学气氛、教学进度及教学效率都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初中地理日本教案

初中地理日本教案

篇一:初中地理教案-日本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日本》教学设计【教学分析】内容分析本节教材是七年级下册第七章《我国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一章的第一节《日本》的第一课时,属于世界地理中的国家地理,是学生在学习国家地理中碰到的第一个国家,同学们学完亚洲后已有了学习区域地理的基础,以后还会学习东南亚、印度、俄罗斯等.日本这一节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学习日本,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日本”一节不论在新教材还是老教材中,都是重点讲解的国家,且对后面的国家教学,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日本第一课时部分内容主要为日本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多火山、地震的成因及预防。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对如何分析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已有了一定得基础,通过板块运动学说的学习也了解了一些地震发生的原因。

但学生对灾害的影响和预防还缺乏足够的认识,这些知识点也就成为本节课学生探究的重点。

对象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初一学生,经过前半学期的观察,感觉学生的基础较好,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逻辑推理的能力,完全有可能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另外,学生通过学习本册书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也积累了一定的读图、识图能力和活动探究能力,让学生独立或在合作中进行读图、识图并分析相关问题,更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需要。

以上都为本节课以探究活动为主来进行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教法分析本节内容涉及到的知识点多,适合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机会也很多,但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可能流水账似的全部详细过一遍,必须有所取舍,才能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我计划采用活动讨论法、情境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分析归纳法、交流合作等方式,促使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好本课涉及的新内容。

这样做,一方面通过活动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通过活动探究使学生的认识经历感性认识再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从而使学生的认识有一个飞跃。

作为刚刚步入初一的学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地理学习上可能存在差异性,基础弱特别是读图、识图能力差的学生不一定能适应探究式的教学,设计畅所欲言、答疑解惑很必要,学业优良的学生会不满足于教材现有内容,会提出一些边缘性或更细的问题,教师不能限制其思考,在课堂上或课下进行指导,从而达到“因人施教”的目的。

七年级下册地理《日本》优秀的教学设计(通用6篇)

七年级下册地理《日本》优秀的教学设计(通用6篇)

七年级下册地理《日本》优秀的教学设计(通用6篇)七年级下册地理《日本》优秀的教学设计1教材简析:这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__真切而生动地记述了聂荣臻将军关心照顾在战火中受伤的两个日本孤女,并设法将她们送往日军驻地的经过。

__语言朴实,记叙真实感人,教学时应让学生反复诵读。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凭借具体语言材料,说说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教学难点:背诵第3自然段。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自然段。

2、学会4各生字,理解生词。

3、能联系内容说出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4、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使学生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教学准备:搜集资料,写有生词的小黑板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求:初读课文,学习生词,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讲了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2、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2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3、师:聂将军就是聂荣臻(师板书)(看书上图)这位就是聂荣臻将军。

4、交流搜集到的聂荣臻将军的资料。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5、介绍故事背景:1940年8月,我军打响了有名的“百团大战”,聂荣臻领导的晋察冀军区是参加部队之一。

8月20日晚上10点,聂荣臻一声号令,中央纵队三团,在工人的配合下,扑向井胫车站,到21日黎明,就把矿区的日军全部消灭。

本课中的两个日本小姑娘,就是三团一营战士在攻打井几煤矿时救出来的二、学习生词,初读课文: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习生词:(1)出示:惊恐残忍照料至仁至义无辜和善抚养有始有终小勺拽着聂荣臻(2)指名读——齐读(3)理解词义:(按课文顺序联系上下文或)残忍:凶恶、狠毒无辜:辜,罪。

初中地理《日本》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日本》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日本》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阅读各种地图以及各种日本自然、社会、文化方面的图片,使学生了解日本的自然环境特点,社会、文化风貌,了解日本的工业、农业、渔业现代化程度高,主要海港、主要工业区及领土组成。

2)通过读“东亚地图”“日本政区图、日本地形图、日本工业分布图等”,及北京和东京的气候比较图表,“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示意图”和“日本主要工业原料从国外进口所占的百分比”,使学生了解日本缺乏哪些主要工业原料和燃料,哪些重要原料依靠进口。

从世界几个大洲进口原料、燃料占多大比重,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技能。

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日本的自然环境特点,使学生认识日本经济发展的有利与不利条件,理解其工业分布的特点及原因,加深对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的理解。

通过学习日本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加深对可持续发展协调人地关系的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日中贸易即日本对我国出口的产品和从我国进口产品的调查和讨论,使学生逐步树立国际意识,增强主人翁观念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领土组成,主要城市,地形、气候的特征及对该国资源的影响。

教学难点:日本工业布局的原因。

教学用具: 日本政区图、日本地形图、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东亚气候图教学过程:(导入)展示日本政区图日本是我们的近邻,但是日本离我们到底有多远,很多人并不清楚。

今天我们首先从读图和量算距离开始认识日本,先找出东京、长崎,量算出北京至东京有多少千米?乘飞机约多长时间到达?上海至长崎约多少千米?,乘船约多少小时到达?(北京至东京有2000 千米;乘飞机约2.5 小时到达;上海至长崎的距离是800 千米,乘船约27 小时到达)(引导学生讨论)日本是个怎样的国家?问题1:是什么原因使它成为全世界的经济大国?是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是有优越的自然环境?还是有其他的原因,就让我们来研究一下,首先看自然环境特点。

(板书)第二节日本一、自然环境特征(示日本政区图) 学生预习:思考以下问题:(1)日本是一个岛国,都有哪部分组成?(2)日本滨临哪些海洋与哪些国家隔海相望?学生看图后回答。

七年级地理日本的教案设计

七年级地理日本的教案设计

七年级地理日本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2. 使学生掌握日本的主要岛屿、城市和河流。

3. 帮助学生了解日本的经济特点,如加工贸易经济、科技发展等。

4. 引导学生了解日本的文化特色,如传统服饰、饮食等。

5.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图阅读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日本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2. 日本的岛屿、城市和河流3. 日本的经济特点4. 日本的文化特色5. 地图阅读练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经济特点和文化特色。

难点:地形特点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日本的地理、经济和文化资料。

2.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日本的地形特点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日本的经济模式。

4. 采用地图阅读练习,提高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日本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

2. 讲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其对经济的影响。

3. 讲解日本的岛屿、城市和河流,让学生掌握主要地理要素。

4. 讲解日本的经济特点,如加工贸易经济、科技发展等。

5. 讲解日本的文化特色,如传统服饰、饮食等。

6. 布置地图阅读练习,让学生自主学习。

7.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日本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岛屿、城市、河流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对日本经济特点、文化特色的理解程度。

3. 评价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日本文化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日本文化。

2. 组织学生观看日本地理、经济的纪录片,增强学生的地理观念。

3. 开展日本地理、经济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教学资源:1. 日本地理、经济、文化相关的教科书、参考书。

2. 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3. 日本地图、地形图、经济结构图等挂图。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日本》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日本》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日本》教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日本》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教案栏目。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日本》教案教学目标1.在地图上找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并能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了解日本的抗震防灾意识。

3.运用地图资料,说明日本海洋性季风气候的分布、特点。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研究国家地理自然地理的方法2.教学难点: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日本的气候为什么呈现“海洋性”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活思维观看多媒体课件中的一组图片,回答一个问题:这些图片来自于哪个国家?(二)展示目标学生集体诵读学习目标一遍,初步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三)自主学习1.日本的地理位置①半球位置②纬度位置③海陆位置2. 日本的领土范围①日本的陆地是由什么组成的?(提示:陆地一般由大陆、半岛、岛屿等组成)②自北向南分别是什么?③日本周围的邻国有哪些?在地图上找到日本的首都3. 日本的地形读地图册32页:日本群岛地势及日本地形面积比较①描述日本的地形特点②日本第一高峰在哪里?③日本最大的平原是什么?4. 日本的气候读图课本第10页:亚洲气候类型分布①日本的主要气候类型是什么?②日本的气候有什么特点?5.日本的资源尝试描述日本的森林资源、水资源、渔业资源及矿产资源(提示:是丰富还是不足)(四)合作探究要求: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探究;将探究结果写在老师发的纸上面;时间5分钟。

1. 阅读课本55页图8-1-3、地图册32页日本在地震带中的位置,尝试分析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2. 展示材料,日本2011年的3.11地震与中国2008年的5.12汶川地震相比,损失要小很多,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日本的哪些抗震、防震措施值得我们学习?3.东京和济南都位于36°N附近,下表为两个城市的气象数据。

日本 初中 教案

日本 初中 教案

日本初中教案1. 借助地图,准确说出日本的地理位置及领土组成;2. 结合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地震与火山的原因,能说出常用的防震措施;3.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认识一个国家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方法,并且初步尝试运用这种方法去学习其他国家;4. 提高学生的防震意识,能够利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事物。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认识日本的自然环境;2. 难点:学生自己读图总结日本的自然环境,掌握学习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图片导入。

播放关于日本的图片:富士山、樱花、穿着和服的日本女人、丰田汽车的标志等。

并解说:这是一个亚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并且位于我国东方,是我国的邻邦——日本。

提问你对日本了解多少呢?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2. 新课教学(1)读图7.1日本在世界的位置,思考下列问题。

日本濒临的海洋有哪些?日本属于哪一大洲?在该洲的什么部位?说出日本的纬度范围。

(2)学生活动日本濒临的海洋有太平洋、东海、黄海、日本海。

亚洲,东部。

大致位于北纬30°到北纬45°之间。

(3)教师总结日本位于太平洋西北部,亚洲东部,这是从海陆位置介绍日本的地理位置。

日本位于北半球、东半球,大致在北纬30°到北纬45°之间。

3. 课堂探究(1)日本的地形特点引导学生观察日本的地形图,了解日本的地形分布特点。

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发现日本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占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三,沿海地区多为平原。

(2)日本的气候特点引导学生观察日本的气候图,了解日本的气候特点。

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发现日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较多。

4.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和气候特点。

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沿海地区多为平原。

日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较多。

5. 作业布置结合教材,让学生绘制日本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示意图,加深对日本自然环境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走进国家
第一节日本教案
一、对课程标准的理解
新的课程标准对认识国家地理有九点目标要求(课标):(1)在地图上指出某一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某一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简单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3)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某一国家自然条件特点,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4)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某一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5)举例说出某一国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教训;(6)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某一国家交通运输特点以及主要城市;(7)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某一国家的种族、民族、人口、宗教、语言等至少一个方面的概况;(8)用实例说明一个国家的自然与社会环境对民俗的影响。

(9)举例说出某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二、教材分析
本课时主要介绍日本的自然环境,共有四个小标题,由“东亚的岛国”、“多山的地形”、“温湿的气候”、“东西融合的文化”组成,这四个内容既能让学生了解日本的位置、地形、气候、文化特点,同时又成为后面的内容“发达的经济”和“主要的城市”作铺垫,让学生通过对日本
自然地理条件的分析,进而达到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成功
之处,并以此作为我们的借鉴。

设计思路:
1. 播放优美的乐曲于课堂中,利用视频、动画、代表性图片等
强大的信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把复
杂的地理变化过程生动、直观地演绎出来。

2. 读图分析,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活动的设计,不仅在课堂上丰富了学生的活动,更有利于学生初步体会和学习认识一个国家
的基本方法,最终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3. 通过在日本的衣食住行活动让学生了解并学会分析人地关系。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说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主要组成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掌握一些最基本应
对地震的自保常识;进一步提高学生利用地图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和分析地图及相关资料的方法辅以师生、生生之间平等交流探讨等过程,体会用图学习的方法,形成探究
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关注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习惯;加强减灾、防灾意识。

教学重难点:
1. 认识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2. 理解分析人地关系。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现在正值春暖花开,人们外出踏青旅游的美好时节,此时有樱花王国之称的日本,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爱好者。

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几组这个国家的图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播放多媒体,在音乐中各种日本图片。

教师问:这个国家的名称是什么?生:日本。

教师接着问:图片展示了日本的哪些知识?提起日本,你还会想到那些(联系学生实际)
教师:我们这一节就从地理的角度来系统学习一下日本。

(教师板书:第一节日本)
(二)出示学习目标(旅游导航)
1.查位置,赏樱花,辩地形---选择行程。

2.观婚礼,找特色---了解文化特点。

3.尝美食,析气候---分析农业发展。

4.住木屋,泡温泉---解地震火山之谜。

(三)学习新知:
创设情境:我们班玲玲同学在日本的亲戚要在五一假期结婚,邀请她和同学们一起去日本东京参加婚礼并旅行。

同学们想去吗?这一节课我们就通过去日本的衣食住行来聊聊日本。

1.行在日本
(承转)要去日本首先要找到日本的位置。

学生按照学案活动一(学生自学)(教师绘图)(板书衣食住行)
学生活动:(1)学生自己读图记忆;(2)学生相互交流(3)分组准备
问:学生按小组准备情况上台指图回答:
(1)说一说日本位于东西半球的哪半球?南北半球的哪半球?五带中的什么温度带?
(2)说一说日本濒临哪些海洋和海峡
(3)说一说日本有哪些隔海相望的国家,日本在中国的什么方向
(4)说说日本四大岛的名称和东京的位置。

设问:请你帮助他们选择下面哪几种交通运输方式才能到日本?为什么?
A 汽车
B 火车
C 飞机
D 轮船
(承转)让我们乘坐多啦a 梦航班从北京去日本旅游吧,我们到达日本后首先想看一看什么呢?(樱花)
看看盼盼有什么疑问?5 月1 日还能看到樱花吗?
学生思考:同学们看樱花花期开放时间图,回答哪里能看到?为什么这里樱花开放的时间比其他地方晚?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从春暖花开提示学生)
承转:知道了樱花开放地,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69 页,在彩图上画一条从东京去北海道的路。

(学生画图)
教师:提问学生为什么选择这些道路,教师总结,道路尽量避开山地。

从哪里看出中线经过的是山区?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日本山区面积占四分之三,平原面积狭小,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2.衣在日本
承转:我们忙着看完樱花,亲戚的婚礼就要开始了,我们抓紧回来。

问:想看看日本人是怎样举行婚礼的吗?
日本传统文化深受中国影响,现代有吸收了西方的文化。

请同学们找出日本文化中的“中国特色”和“西方特色”
观看视频
学生回答:和服西服戴戒指文字
教师总结:日本具有东西融合的文化
3.食在日本
承转:参加完婚礼,同学们肯定已经饿了,想尝尝日本的传统美食吗?
多媒体:出示日本食品图。

教师:日本的传统美食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
学生:四面临海,水产品丰富。

教师:我们和日本的维度位置大体相当,那么,为什么我们的农作物以小麦为主,而日本以水稻为主呢?同学们看学案活动2 部分。

来解释这一现象。

学生按照学案学习
活动二、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一下问
题:
东京邹平
最冷月
3.7℃-
4.9 ℃
均温
最热月
25.1℃26.8℃
均温
1610mm 636mm
年降
水量
右图中日本有哪两种气候类型?
左图中,东京与邹平比较,冬季气温较(),夏季气温较(),降水较()。

明显具有海洋性特点。

邹平和东京那个地方适合种植水稻,哪个适合种植小麦,原因是什么?
提问,让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4.住在日本
承转:经过一天的旅行,同学们也累了,我们就入住旅店休息
一下吧,我们来看看入住的地方好不好。

观看入住房屋:教师提问:
日本的房屋在材质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呢?
学生回答。

学生如果出现困难,提示选择题。

那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呢?
观看板块构造图,让学生回答。

教师:日本地震频繁,平均每天有4-5 次地震,积累了很多防震的经验,但是木质虽然抵挡了大多数地震,但是却没有挡住地震引发的另一场灾难---海啸的侵袭。

下面我们看一段视频。

观看视频
在大自然面前我们是渺小的,只有科学的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再能减少我们的损失。

(四)小结本节内容
教师:经过了一天的旅游,通过我们的衣食住行,我们今天有哪些收获,掌握了哪些知识呢?
学生回答
(五)课堂检测
下面我们用游戏的方式来测试一下同学们学习的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