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大豆皮对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
牛奶中乳脂的产生机制及提高乳脂率的措施
![牛奶中乳脂的产生机制及提高乳脂率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a07c91f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6d.png)
啊邮才2021•3FEED&FEEDING牛奶中乳脂的产生机制及提高乳脂率的措施薛会元(河南省孟津县麻屯畜牧兽医站,洛阳471100)中图分类号:S82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264(2021)03-0006-03DOI:10.19305/ki.11-3009/S.2021.03.002®iRffl(OSID)微信扫摘二维码卿家语音介绍写作者在线交流摘要:本文综述了牛奶中乳脂的产生机制、影响牛奶乳脂率的因素以及提高牛奶乳脂率的措施,以期为奶牛场提高乳脂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牛奶;乳脂率;粗饲料1牛奶中乳脂的产生机制乳脂在牛奶中主要以乳脂肪球的形式存在,平均直径为3~4um o乳脂小滴是组成乳脂肪球的亚单位形式,其中包括甘油三酯(970-980g/kg)、甘油二酯(2.5~4.8g/kg)、甘油一酯(0.16~0.38g/kg)、胆固醇酯(痕量)、胆固醇(2.2~4.1g/kg)、游离脂肪酸(1.0~4.4g/kg)以及磷脂(2~10g/kg)叫乳脂肪含量因奶牛品种、个体差异、泌乳阶段、饲喂情况等因素而产生较大变化,一般在3.0%-6.0%之间同,荷斯坦牛泌乳中期的典型乳脂率范围在3.5%-5.0%之间。
乳脂的主要脂肪含有16~18个碳原子,其中不饱和脂肪酸比例较高,另外也含有4~14个碳原子的中链和短链脂肪酸及微量的支链饱和脂肪酸等。
反刍动物乳脂肪酸来源有内源合成和从奶牛日粮中直接获得两种途径。
4~14个碳原子的脂肪酸在乳腺中以反刍动物瘤胃发酵产物一乙酸和P-轻丁酸为底物通过内源合成,也有少量的丙酸合成奇数碳链脂肪酸回。
具有16个碳原子的脂肪酸可从奶牛日粮中直接获收稿日期:2020-08-12作者简介:薛会元(1983-),男,大专学历,兽医师,从事畜牧兽医疾病与营养方面的研究工作。
得,也可在乳腺中以乙酸和P-释丁酸为底物通过内源合成,其比例约为50%:50%。
大豆皮在奶牛、肉牛和猪饲养中的应用(2)
![大豆皮在奶牛、肉牛和猪饲养中的应用(2)](https://img.taocdn.com/s3/m/6591f94af7ec4afe04a1df59.png)
大豆皮在奶牛、肉牛和猪饲养中的应用(2)R. L. Preston 博士3 大豆皮对奶牛和肉牛的饲用价值用大豆皮替代奶牛混合精料中的燕麦或玉米并不会使产奶量和产奶效率下降(Kung和Lin,1997;Kohlmeier,1996)。
Owen等(1984)在3个独立的奶牛试验中用大豆皮代替21%~50%的混合谷物,产奶量、产奶效率未受显著影响。
在后来的研究中(Nakamura和Owen,1989),奶牛混合精料(制成颗粒)中大豆皮含量占 0、50%和 95%,平均日产奶量分别为 29.8、28.9 和 27.3kg,平均乳脂率分别为 3.13%、3.33%和3.49%。
Weiss(1995)报道,在整个泌乳期中用45%大豆皮和16%苜蓿粉代替奶牛混合精料中的玉米,产奶量未受显著影响,乳脂率则略高于上述水平。
饲喂大豆皮时经常可观察到乳脂率提高的现象。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大豆皮能有效地代替泌乳牛日粮中的玉米。
另据发现,为了生产脂肪校正奶,可以用整粒大豆加大豆皮的办法有效地代替整粒棉籽饲喂奶牛(Able-Caines等,1997)。
在一个奶用绵羊泌乳试验中(Zervas等,1998),用大豆皮代替混合精料中60%的玉米(日粮组成为40%干黑麦草和60%混合精料),绵羊产奶量提高 3%,乳脂率提高14%,脂肪校正奶产量提高16%。
对生长牛和肥育牛来说,在高粗料日粮中大豆皮的利用率更好。
试验表明,用大豆皮饲喂放牧牛或主要喂粗料型日粮的牛,饲料采食量和生长率维持不变,日粮的纤维消化率并未下降(Kung和Lin,1997;Kohlmeier,1996;Hendrix,1995)。
McDonnell等(1982)在生长阉牛试验中使用高粗料日粮(玉米秸青贮、碎玉米芯和雀麦干草)和大豆粕(作为蛋白质补充料),日粮中玉米粒或大豆皮的含量递增。
试验结果如表5所示,当精饲料用量低(12.5%精料)的时候,大豆皮和玉米粒的作用相当;但当日粮中精饲料含量达50%时,采食含50%大豆皮日粮的阉牛,其日增重和增重效率就不如采食玉米的阉牛。
自动喂料器饲喂豆皮和大麦颗粒料对奶牛泌乳性能和采食行为的影响
![自动喂料器饲喂豆皮和大麦颗粒料对奶牛泌乳性能和采食行为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290dcc88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a5.png)
自动喂料器饲喂豆皮和大麦颗粒料对奶牛泌乳性能和采食行为的影响J.Miron;于玲玲;贾存灵【期刊名称】《中国畜牧兽医》【年(卷),期】2005(32)5【摘要】本试验用精料自动饲喂器( ACF)饲喂豆皮颗粒料代替大麦颗粒料,对泌乳牛的影响。
36头奶牛分成2组,饲喂豆皮颗粒料和大麦颗粒料7周。
基础日粮(占日粮干物质的6 4 % )采用料槽群饲。
颗粒添加料(含5 0 %大麦或大麦替代料-豆皮)通过6个饲喂窗的ACF单独饲喂。
豆皮和大麦DM的体外消化率相似,但豆皮NDF含量和消化率高于大麦。
奶牛到自动喂料器进食的平均次数,每次的进食量和总的进食量( 8.6 4 kg/ d DM) ,2试验组相似。
白天和夜间,绝大部分颗粒料都是在采食窗开放后的前2 h采食。
奶牛到自动喂料器的总采食次数和最大采食间隔,2组相似。
表明2种颗粒料对奶牛有同样的吸引力。
2组奶牛基础日粮的采食量相似( 14 .8kg/ d DM和15 .1kg/ d DM) ,豆皮颗粒料组乳脂率高于大麦颗粒料组,但乳蛋白含量低于大麦颗料组,两组产乳量相似。
以上数据表明,豆皮颗粒料代替大麦颗粒料,经自动喂料器饲喂,可使乳脂率略微提高。
【总页数】1页(P7-7)【关键词】自动喂料器;豆皮颗粒料;大麦颗粒料;奶牛;泌乳性能;采食行为【作者】J.Miron;于玲玲;贾存灵【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23.5;S817.3【相关文献】1.饲喂高粗料和补充脂肪对奶牛采食量和泌乳性能的影响 [J], 张巧娥;杨库;崔慰贤2.饲喂小麦秸秆和小麦青贮对泌乳奶牛采食量、产奶性能和消化率的影响 [J], 袁文焕;张天琦;张振强3.饲喂次数对全自动挤奶系统奶牛采食量、泌乳性能和反刍时间的影响 [J], 刘辉;丛慧敏;吕中旺;乔绿;韩广文;楚康康4.仙人掌果实对奶牛泌乳性能、氮利用及采食行为的影响 [J], 秦绪岭; 刘文强; 李在建5.美国研究饲喂裸大麦对泌乳期奶牛产奶性能、乳脂脂肪酸组成、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营养对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
![营养对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9fb596f8ff00bed5b8f31d54.png)
营养对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作者:王世民来源:《现代畜牧科技》 2018年第3期摘要:人们对牛奶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奶牛场在提高产奶量的同时还要考虑改善牛奶的品质。
实际养殖生产中影响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品种、环境、管理、营养、疾病、生理状况等。
现从营养方面介绍营养物质对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
关键词:奶牛;营养;产奶量;影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添加剂中图分类号:S8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7)03-0046-011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包括非纤维碳水化合物和纤维。
其中非纤维碳水化合物包括淀粉、糖和果胶。
在配制奶牛的日粮时非纤维碳水化合物占日粮干物质的比例应为20%-45%。
此范围是根据日粮中精粗料的比例来确定,对于粗料含量较少的日粮,非纤维碳水化合物要求为40%-45%。
饲喂适量的非纤维碳水化合物可以有效的改善牛奶的品质,不但可以提高乳脂率还可以提高乳蛋白率。
如果过度饲喂则会使乳蛋白率和乳脂率都下降。
因此每次饲喂谷物类饲料时要注意限制饲喂量,以防止发生瘤胃酸中毒、牛奶品质下降、奶牛食欲不良而引起产奶量下降的问题。
奶牛以采食粗饲料为主,因此纤维对奶牛的瘤胃健康、产奶量以及乳成分有着重要影响作用,纤维的含量可刺激瘤胃发酵和唾液的分泌,保持牛奶中正常的乳蛋白和乳脂肪量非常的重要。
因此要保证奶牛日粮中最低酸性洗涤纤维为19% -21%,中性洗涤纤维最低为25%-28%,如果低于以上水平,则会导致奶牛出现乳脂率低、酸中毒、体况不佳。
但是要注意粗纤维的比例也不宜太高,否则影响牛奶中乳蛋白的含量。
一般要求饲喂40%-50%的粗饲料即可,如果粗饲料的饲喂量高于65%,则要选择优质的粗饲料,以免引起乳蛋白下降。
除此之外,纤维的长度也很重要,要保证饲料足够的粒度,不可切的过短,或粉的过细,牧草不应短于1 cm,否则会引起乳脂率的急剧下降。
2 蛋白质奶牛的产奶量是随着日粮中粗蛋白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的,高产奶牛对蛋白质的需要量超过了瘤胃蛋白质的合成量。
优质饲料原料-大豆皮的饲用价值
![优质饲料原料-大豆皮的饲用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a839fc45f01dc281e53af0f0.png)
优质饲料原料-大豆皮的营养价值营养价值大豆皮是大豆制油工艺的副产品,占整个大豆体积的10%,占整个大豆重量的8%。
大豆皮主要是大豆外层包被的物质,颜色为米黄色或浅黄色,由油脂加工热法脱皮或压碎筛理两种加工方法所得。
主要成分是细胞壁和植物纤维,粗纤维含量为38%,粗蛋白12.2%,氧化钙0.53%,磷0.18%,木质素含量低于 2%(NRC,1996)。
此外,适于动物饲料用的还有两种大豆皮产品:即大豆粉碎饲料和大豆粉碎废料。
大豆粉碎饲料由大豆皮和粉碎机尾部的加工豆粉和碎料组成,这种饲料的粗蛋白含量13%,粗纤维含量为32%左右。
大豆皮粉碎废料由大豆皮和附着干壳内的子叶部分组成,这种副产品的粗蛋白含量11%,粗纤维含量为35%左右。
优点优点一:大豆皮含有大量的粗纤维,可代替草食动物粗饲料中的低质秸秆和干草秸秆适口性差,粗蛋白含量、矿物质含量少,木质素含量高。
在把牧草晒制为干草的过程中,由于化学作用和机械作用养分损失大半,草食动物利用率低。
大豆皮 NDF占63%,ADF占47%,木质素含量仅为1.9%。
纤维素的水质化程度是饲料中纤维素消化高低的重要因素,由于大豆皮的粗纤维含量高而木质化程度很低,因此大县皮可代替秸秆和干草。
HSU(1987)试验结果表明:大豆皮干物质27h尼龙袋消化率为90.3%,36-48h可被完全消化。
Owen(1987)试验结果表明:大豆皮的NDF可消化率高达95%。
Kedey和Williams(1995)指出,易消化的纤维性副产品(如大豆皮)是冬季牧场很好的粗饲料,优于在冬季饲喂干草。
优点二:大豆皮含有适量的蛋白质和能量,可代替反刍动物部分精料补充料大豆皮的粗蛋白含量为12.2%,高于玉米的含量(10%),低于小麦麸的含量(17.1%)。
大豆皮的净能为8.15MJ/kg,高于小麦麸的 6.72MJ/kg吨,低于玉米的8.23MJ/kg,因此大豆皮可代替一定量的玉米与小麦麸。
添加大豆皮也可减少反刍动物的代谢病。
大豆皮成分检验及饲料应用效果
![大豆皮成分检验及饲料应用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bffa3ef6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10.png)
大豆皮成分检验及饲料应用效果沈洪明(黑龙江省庆安县庆安粮库,庆安 152400)摘 要 在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和总结实验情况基础上,对豆皮的质量指标进行了分析检验,提出了大豆皮做为肉牛和奶牛添加饲料的可能性,同时也指出了对猪、禽做为添加饲料的不可能性,旨在充分开发利用大豆皮这一丰富资源,促进畜牧业发展。
关键词 大豆皮;分析检验;饲料;效果 中图分类号:TS5641412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2765(2004)03-0025-02 豆皮(S oybean hulls,SH),是大豆加工业中的一种副产品。
大豆油脂工业主要生产粗蛋白含量为44%的豆粕,这种豆粕作饲料用于各种动物。
家禽业和养猪业中豆粕的使用逐步地从含44%粗蛋白的豆粕改为含48%粗蛋白的豆粕,这是因为家禽和猪消化纤维的能力有限而豆皮纤维含量很高之故。
44%蛋白的豆粕和豆皮成为反刍动物很好的饲料原料,事实上,反刍动物需要有一定量的有效纤维素才能维持其最佳的健康状况。
纤维素能增加其唾液分泌、瘤胃蠕动、乙酸的产生,缩短消化的时间,并能提高乙酸、丙酸的比例和乳脂含量。
养猪和养鸡生产者对去皮豆粕产生兴趣,因为去皮豆粕含纤维较低,所以其能量水平就相对较高,蛋白和氨基酸的含量也较高。
因此,它在日粮中需添加的量也就减少,去皮豆粕的配方中占的空间更小,允许在日粮中利用更多的谷物,进而也提高了饲料的能量水平。
1 普通(带皮)豆粕与去皮豆粕的成分比较普通豆粕与去皮豆粕质量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二者的脂肪含量相差1%,纤维含量相差3%,蛋白含量相差4%。
(见表1)表1普通(带皮)豆粕与去皮豆粕的成分表成分%普通豆粕去皮豆粕代谢能(k J/kg)猪1348114172禽975510216蛋白4310-44104615-4715脂肪118111纤维713315赖氨酸21833100蛋氨酸01620166蛋+胱11321140色氨酸01610166苏氨酸117311882 豆皮与玉米的成分比较豆皮和玉米成分的比较。
大豆皮在反刍动物生产上的应用研究
![大豆皮在反刍动物生产上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c0355340912a21614792974.png)
1 大豆 皮 的营养成分与饲用价值
牛
精料
中
0
25
.
%
50
、
%
的玉
米
和
小麦鼓f大
大豆皮是榨油厂采用去皮浸 山工 艺
豆
皮
占奶 牛 全
日粮干物质的
0 6 8% 和
.
.
加 工 大 豆 的 副 产 品 约 占整 粒 大 豆_..重量 的 ,
8 % 和 体积 的 10 % 颜 色 为 米 黄 色或 浅 黄 .
绵羊 结果产奶量提高 3% 乳脂率提高
,
,
皮 纤 维 素具 有 较 高 的 消 化 率 ;大 豆 皮 能 够
14 % 标 准奶 产量 提 高 ,
16 % 。
刺激瘤 胃液 中某些 分解 纤 维 的微 生 物 快
2 2 大 豆 皮在 生 长性 能 上 的应 用 .
速 生 长 . 增 强 其 降解 纤 维 素 的 活 力 ;添 加
对 于 生 长 和 育肥 期 肉牛来说 , 日粮 精
大豆 皮具 有一 定 的促 进饲粮 纤 维 消化 的 料水平越低 . 饲料 中添加 S H 的营养价值
作 效 “ 正 互
” 。
添 加 大豆 皮也 可 减 少 反 当动
物 的代谢病 。 在低质粗料 中加人谷 物类能
量饲料 . 由于谷 物类饲料 中含有大量 的淀
豆 皮分别替代奶 牛精料 中 27% 和 4 8% 的
道 的消化率分别为
57 2% .
6 有助于提高 乳 脂率 。 Ma c gr e go r 等在 以 苜蓿 青 贮 和 混 合 精 料 为 奶 牛 日 粮 的 试 验 中 研 究 发 现 大 ,
皮 和玉 米+ 大豆 粕补充料 , 两 种补充料在 占 日粮 总 可 消 化 养 分 摄 入 量 的 25% 和 50%两水平下 添加 , 大豆 皮有机 物全 消化
用大豆皮替代日粮中部分玉米对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
![用大豆皮替代日粮中部分玉米对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74a6ff4abe1e650e52ea99aa.png)
中玉米的试验 中。 随着大豆皮 替代 比例的提高 , 奶
牛产奶量稍有下降 , 乳脂 率提高 , 导致 各处理 但 这 间4 %乳脂率 校正奶 的产量与饲料转 化效率基 本 相 同 。 我 国 研 究 人 员 也 进 行 过 大 聂皮 替 代 奶 牛饲 粮 中 玉 米 和 小 麦 麸 的 研 究 ( 庆 翔 等 ,9 9 , 现 盂 19 ) 发 以 大 豆 皮 替 代 奶 牛 饲 粮 中 0 、5 、0 、5 和 % 2% 5% 7%
晚 ( 1 0 ̄ 30 1 2 : 2 :0 0
对 照 精科 试 验 精 料
精料。C na ord和 H b s 9 1 实 , 大豆皮替代 ib( 6 ) I 证 用 奶 牛 混 合 精 料 中 6 .%的 燕 麦 , 奶 牛 4 27 对 %乳 脂 率 校正奶产 量没有影响 crgr O e (9 6 Mageo 与 w n17 】 用 大 豆 皮替 代 吮 、7 和 4 %玉 米 的 混 合精 料 与苜 2% 8 蓿青贮一道饲喂奶牛 ,发现 日粮处理 间的产奶量 没 有 显 著 差 异 :在 另 一 些 用 大 豆 皮 替 代 奶 牛精 料
10 的 玉 米 与小 麦 麸 时 + 粮 潜 在 可 消 化 组 分 比 0% 饲 例 和 消 化 速 度 无 明 显影 响 。但 对 纤 维 消 化 具 有 正
组合 效应 。用大 豆皮 替代产 奶牛精 料 中 2 %和 5 5 %玉米和小麦麸 ,对 日粮干物质和蛋 白质进食 0 量 1 3产奶量 、 乳脂 率校正 奶产量 、 料转 化 4 % 饲 效率 和乳成分均没有 明显影响 ,但 能够显著提高 乳 脂 率 和 降 低 每 千 克 产 奶 的饲 料 成 本 中国幅员辽阔 .南北地 区气候 和饲料资源供 应情况差异很 大。 在粗饲 料供应 紧张 的南方各 省, 为 了维持较高 的产奶水平 ,奶牛 饲养 中普遍使用 较 高 精 饲 料 水 平 的饲 粮 类 型 ,为 此 导 致 瘤 胃 酸 中 毒、 肢蹄病等发病率升高 , 乳脂率下降 因而 , 以易 消 化 纤 维 含量 丰富 的大 豆 皮 替代 奶 牛 饲 粮 中 的 玉
影响奶牛产乳量及成分含量的营养因素
![影响奶牛产乳量及成分含量的营养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da1a2208763231126edb11d1.png)
影响奶牛产乳量及成分含量的营养因素饲料博览王桂埃1文际坤2毛华明1(1.云南省动物营养与饲料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201;2.云南省肉牛与牧草研究中心,云南昆明650212)摘要:随着我国奶牛业的发展,人们对牛乳成分的要求也在提高,如何提高产乳量并改善牛乳的成分已显得非常重要。
影响年乳品质的因素有品种、奶牛泌乳阶段与水平、环境、疾病、营养等。
本文综述了影响产乳量及其成分含量的营养素,为奶牛生产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中图分类号:S82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084(2003)-05-0018-03牛乳具有特殊的营养价值,它是由水分。
乳蛋白、乳脂肪、乳糖、矿物质、磷脂、维生素、酶类、免疫体、色素及一些其他微量成分构成的复杂的胶体系。
牛乳品质的优劣,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品种、奶牛泌乳阶段与水平、环境、疾病、营养等。
营养物质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合理使用日粮,对于开发奶牛最大生产潜力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影响产奶量及其成分含量的营养因素。
1 采食量使奶牛采食量最大的关键在于使奶牛泌乳早期的能量负平衡最小化。
奶牛进入能量正平衡,体重增加,体况损失最小,奶牛产出正常乳脂与乳蛋白的奶。
采食量的增加可提高乳蛋白率0.2%~0.3%,这可能是采食量增加,平衡能量的摄入量也增加的原因。
2 碳水化合物2.1非纤维碳水化合物(NFC)非纤维碳水化合物包括淀粉、糖、果胶。
NFC=100-(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脂肪+矿物质)。
非纤维碳水化合物应占日粮干物质的20%~45%。
对于精粗比为6O:4O甚至粗料更少的日粮,40%~45%的NFC最为合适。
由大量高质量的牧草与少量的谷物组成的日粮,NFC可能会缺乏。
饲喂适当水平的NFC既能提高乳脂率又能提高乳蛋白率。
而过度饲喂,则会降低乳脂率0.l%,甚至更多,乳蛋白率降低0.2%~0.3%。
每次饲喂谷物应限制不能超过3kg,以避免瘤胃酸中毒。
食欲不良及乳脂率降低的问题。
大豆皮的营养价值及在猪饲料中的应用
![大豆皮的营养价值及在猪饲料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24645c23186bceb19e8bb9d.png)
度快 , 无须称量 ; 缺点是近红外光谱分析估计饲料 营养 物 质 消化 率 必 须 建立 在 大 量 准确 的原 始 数 据 之上。否则 , 估测值将与实测值差距很大。
・
38 ・
广东 饲料 第 2 4卷 第 3期
2 0 1 5年 3月 的 1 0 %, 低 于 麸皮 的 1 2 % 1 8 %; 同时 大 豆 皮 的净 能为 8 . 1 5 MJ / k g , 高 于麸 皮 的 6 . 7 2 M J / k g , 低 于 玉米 的8 . 2 3 MJ / k g ,所 以大豆 皮也 被学 者定 义 为体 积较 大 的精 饲料 , 而非 粗饲 料 。 我 国学者 报道称 , 在 奶 牛 日粮 中用 大 豆皮代 替 2 7 %或 4 8 %的玉 米 , 对 奶 牛 的 产奶 量 没有 的影 响 。 孟 庆翔 等 ( 2 0 0 6 ) 用大 豆皮 分别 替代 奶 牛 1 3 粮中2 5 %的玉 米 和 5 0 %的麸 皮 , 结果表
[ 收稿 日1  ̄ 1 1 2 o 1 5 - o 2 — 2 4
目前很多饲料厂使用麸皮和统糠作为主要的 粗 纤 维原 料 , 但 是 麸皮在 春秋 冬 季 的水分 普遍 高 于
1 5 %, 其 水分 含量 明显 高于 大豆 皮 , 储存 时 间 过短 ; 而统糠 主要 有 砻糠 和米 糠混 合而 成 , 其 中米糠 的掺 合 比例过 高会 导致 高脂 肪含 量 的 , 容 易导致 氧化 变
胶、 纤 维素 、 半纤 维素 木 质素类 物 质组成 , 约 占大豆 总重量 的 8 %。目前榨油 厂 的生产 工艺越来 越 先进 , 大 部分 采用 脱皮 生产 工艺 , 产 生 了大量 的 副产物 大 豆皮 , 但是 为 了满足 市场 对不 同蛋 白质 含量 豆粕 的
大豆皮颗粒等量替代泌乳牛和干奶牛精饲料的试验观察
![大豆皮颗粒等量替代泌乳牛和干奶牛精饲料的试验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73bf0ecc9ec3d5bbfd0a74c0.png)
低廉 , 大豆皮颗粒就是新原料中的一种。据有关资 料 报道 , 的产 奶 净 能达 8 1M / g可 消 化 纤 维 它 .2 Jk ,
含量高 , 木质 素含 量低 , 有较 高浓 度 的异 黄酮 , 含 能 显 著提 高哺乳 动物 的乳 脂 率 和 泌乳 量 。在奶 牛饲 喂中 , 等 量 ( 超过 每 日每头 15g 替 代相 应 只需 不 .k )
对 照 组 , 见表 4 详 。 1 3 试验 牛 的 日粮 结 构和 饲养 管理 .
每头每天可节约饲料成本 0 9 . 6元 , 干奶牛 每头每 天可
节 约 饲 料 成 本 0 85元 。 .8
关键词 : 大豆皮颗粒 ; 精料 ; 产奶性 能 ; 体重 ; 成本
随着 饲料 原料 价格 的逐 年升 高 , 给广 大奶 牛养
试 验前 检测 各 组 泌 乳 试 验 牛 的 主要 乳 成 分 含 量, 结果 见表 3 由表 3可 知 , 验 组 牛 与对 照 组 。 试
牛试 验 前乳 蛋 白 、 乳脂 率 和非脂 乳 固体 含量 基本 相
同, 因此 , 试验 结 束 时两组 的三 个指 标具 可 比性 。 12 2 在 广西 畜 牧研究 所 试验 牛场 挑选健 康 的干 .. 奶 牛 1 , 从 品种相 同 , 2头 遵 年龄 、 胎次 、 产期 和体 预 重 相 近 的原 则 将 它们两 两 配对 , 随机 分成 试验 组 和
和泌乳月相 同, 年龄、 胎次、 体重和产奶量相近的原 则将它们两两配对 , 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 , 详
见 表 2 。
对照牛问 的差算均 不显著 ( P>00 ) 娟 姗 、 .5 ; 荷斯 坦牛
的试验组和对照组牛 的乳成 分含量相 当。干奶牛 试验 组 的体重 比对 照 组 减少 了 3 3 k ( .4 g P>0 0 ) .5 。采 用 15 g大豆皮颗粒取代 15 g .k . k 精料 的饲喂方 式 , 乳牛 泌
大豆皮的营养价值及在饲料中的应用_侯世忠
![大豆皮的营养价值及在饲料中的应用_侯世忠](https://img.taocdn.com/s3/m/025aac3810661ed9ad51f386.png)
目前我国的养殖业中,秸秆和干牧草是我国草食动物冬季的主要粗饲料,但由于秸秆和干牧草营养价值低,木质素含量高,适口性差,饲喂动物的生长速度慢,生长周期长。
大豆皮(Soybean hulls,SH)是采用去皮浸出法生产大豆粕的一种主要副产品,随着SH产量的逐渐增多,合理有效的利用其作为饲源对饲料工业具有现实意义。
大豆皮对牛、羊等反刍动物,猪、兔等单胃动物及狗等宠物的饲用价值已被众多学者证实。
然而,大豆皮密度小(120~130kg/m3,与同重量的玉米相比,大豆皮的体积约是玉米的5~6倍),抗胰蛋白酶等有害因子含量高(脲酶活性高于1mgN/min·g)等对饲料加工、运输、储藏和动物生长不利的物理及营养特性使大豆皮这一饲料资源在中国至今未得到合理的应用。
1大豆皮的化学组成及营养消化率大豆皮主要是大豆外层的物质,颜色为米黄或浅黄色,主要成分是植物纤维及细胞壁,几乎不含淀粉,约占整粒大豆重量的8%和体积的10%[1]。
大豆皮是以90%干物质为基础,粗纤维为38%,粗蛋白12.2%,氧化钙0.53%,磷0.18%,木质素含量低于2%[2]。
由于原料、加工工艺等不同,SH的化学成分也有一定度的变化,大豆皮的典型成分组成见表1。
表1大豆皮的典型成分(以干物质计)(%)粗蛋白乙醚抽提物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木质素12~1321~25476319钙磷钾镁铁0.4~0.660.11~0.25 1.03~1.550.13~0.31410mg/kg由表1可以看出,大豆皮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很高,但其木质素含量不足2%,这使得大豆皮的活体外干物质消化率高达90%[3]。
据报道,大豆皮干物质27h尼龙袋消失速度为90.3%,36~48h可完全被消化[4]。
大豆皮的NDF可消化程度为95%[5],其尼龙袋消失速度为每小时6%~7.5%[6,7]。
2大豆皮在饲料中的应用2.1大豆皮在反刍动物中的应用纤维素的木质化程度是纤维素消化高低的重要因素,由于大豆皮的粗纤维含量高而木质化程度很低,因此大豆皮可以代替秸秆和干草作为反刍动物牛、羊冬季很好的粗饲料。
棉籽壳在奶牛饲料中的应用
![棉籽壳在奶牛饲料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bcd94e3172ded630b1cb617.png)
在较低粗饲料(占干物质40%)的饲粮中,当棉籽壳取代10头泌乳荷斯坦母牛饲粮中的高粱青贮时,进食量呈曲线上升(Akinyode,1999).有趣的是,棉籽壳添加以后,精饲料的进食量随着棉籽壳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2. 用棉籽壳和大豆皮替代部分饲草纤维从以增加母牛的采食量一个近期的研究表明(Ordway,2001),饲喂含有非饲草纤维来源的饲粮可使母牛干物质进食量多于以前研究的20%,并多于文献报道许多数值约2-5Kg干物质/日(Dann等,1939;Greenfield 等,2000).另行的研究表明,副产品饲料如大豆皮和棉籽替代饲草纤维,而无影响瘤胃功能叙反刍活动的负面结果.这是因为棉籽壳适口性好,NDF含量高,有效纤维较多,有助于避免酸中毒情况(Slack等,2005).3. 在干奶后期饲粮中添加棉籽壳等,可避免母牛产犊前后的许多代谢疾病由于母牛产前的进食量与产后的进食量有明显的相关(putnam等,1998),而且奶产量又与饲料进食量有关.因此制订有助于避免或减少围产期母牛饲料采食量降低的饲喂策略十分重要,并由此确保母件发生健康问题的最低风险,并顺利产奶,达到奶产量的最大化.目前在美国的许多高产奶牛场,在干奶期母牛的日粮中都添加棉籽壳等高发酵性的副产品饲料.推荐的干奶母牛日粮,其粗蛋白在14-15%,泌奶净能为1.54兆卡/KgDM,NDF大于32%,而非饲草纤维来源的饲料可在2O-30%.据Ordway(2002)的一个试验,含有20%非饲草来源的饲粮饲喂干奶母牛,与传统的不加非饲草纤维来源的饲粮相比较,母牛在产前4周,平均每日干物质多采食3.72Kg.在产犊后2周,平均每曰干物质进食量就达到18.16Kg,而且健康问题很少,在产后5周的高峰产奶量就达到45.4Kg.在另一个类似的研究中,也表明产前采食量明显增加,产后奶产量有增加的趋向(Pickett等,2004).Drckley(1999)在一篇特约的综述中,把转换期母牛的管理已成为近期奶牛科学家深入研究的课题.但目前我们在这方面仍然知之甚少,在生产实践中这方面的问题确实不少.为此我们向大家推荐在母牛的干奶期和泌乳早期饲粮中配入20%-30%的棉籽壳,大豆皮和甜菜粕这样的非饲草的纤维来源,可能有助于许多代谢问题的解决和奶产量的增加.。
影响奶牛产乳量及乳品质的营养因素
![影响奶牛产乳量及乳品质的营养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98b5f8b6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f3.png)
影响奶牛产乳量及乳品质的营养因素奶牛的产乳量和乳品质受到多个营养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营养因素。
1.能量:奶牛在产奶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能量。
能源不足会导致乳量下降。
提供充足的能量可以通过增加粮食摄入量来实现。
3.矿物质:矿物质对于奶牛的健康和乳制品质量至关重要。
其中一些包括钙、磷、镁、钾、锌和铜等矿物质。
这些矿物质在稳定血糖水平、骨骼健康和乳腺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4.维生素:维生素是奶牛健康和产乳所必需的。
其中一些关键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B群。
这些维生素在调节免疫功能、骨骼发育和生殖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5.纤维素:纤维素是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质量的粗纤维可以提供适当的瘤胃反刍物理刺激,有助于奶牛的消化和吸收,从而提高产乳量。
6.饮水:充足的清洁饮水对于奶牛的健康和乳制品质量至关重要。
水的摄入量不足会导致奶牛脱水,并对产乳量和乳质产生负面影响。
7.精确的营养配方:奶牛需要根据不同的生理阶段和产奶量来调整饲料配方。
只有根据奶牛的需求提供合适的营养,才能使奶牛体内的营养交付到产乳器官。
8.饲料的质量和新鲜度:饲料的质量和新鲜度是影响奶牛乳制品质量的关键因素。
新鲜的饲料能提供充足的营养,并避免细菌感染。
总之,奶牛产乳量和乳品质的保证需要提供充足的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并确保充足饮水和适当的纤维素摄入。
设计合理的饲料配方和使用优质的饲料也是至关重要的。
同时,定期检查饲料质量和新鲜度,以及给予奶牛适当的饲养管理,可以帮助提高奶牛的产乳量和乳品质。
添加饲料枣、大豆皮或鲜啤酒渣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
![添加饲料枣、大豆皮或鲜啤酒渣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b30672690b1c59eef8c7b433.png)
正常 消化代谢 。饲 料枣 除提供糖分外 , 还能改 善奶牛 有 1%C 2 P外 ,所含 的洗 涤纤维 完全 叮以被奶 牛瘤 胃
食欲 。大 豆皮是大 豆油脂加 工工艺 的副产 品 ; 鲜啤 微 生物 降解 ; 新 新鲜 啤酒 渣 除含有 淀粉 外 , 含有 较高 还 酒渣是啤酒生产的副产品。 本试验选用 日产奶量 3 g 的蛋 白质 以及未 知 的促奶 因子 ,新 鲜 啤酒 渣添 加 到 0k 奶牛, 分别 采用 饲料 枣 、 大豆皮 或新 鲜 啤酒 渣组 合配 T MR与其 它精 粗料混合 。 种饲料来源 广泛 , 价格低 制 4种奶牛 日粮 , 定奶牛产奶性 能和经济效 益。 测 1 材料与方 法 1 动物 和饲养 . 1
验 日粮作 为预试期 , 然后 开始 7 0d正试期。试验 4组产奶 量平均 为(7 5 1 1 k/, 高于试验 l 2.  ̄ . ) g 略 7 3 d 组
『 7 00 9 k/ 和试验 3组『 7 5 0 7 k/1 > . )试验 2组产奶量略 有下降I 6 5 0 4 k/ , ( . _. ) g ] 2 2+ 6 d ( . ±. ) g ( 0 5; 22 8 dP 0 ( . ±. ) g 26 6 d 但 J 差异不显著 ( > . ) 因此 , P0 5。 0 日粮 C P水平保持 在 1 . 39 %条件 下, 当降低 日粮赖氨 酸含量 , 适 饲料 枣和新 鲜啤 酒渣 的快速 降解非纤 维碳 水合化 物和瘤 胃降 解蛋 白质 弥补 了 日粮 中 L s 量的不足 ,产生氨基 y含 酸节省效应 (m n c —p r e et, 助 于提 高产奶 量 , a ioai sae f c)有 d f 增加产 奶纯收入 。分别 添加饲料 枣 、 新鲜 啤 酒渣和 混合添加饲料枣 、 大豆皮 、 鲜啤酒渣的低 成本 日 有利 于提 高奶牛产奶 量、 新 粮 乳成分和 经济 效益 。 关键词 : 替代饲料 ; 氨基酸 节省 效应 ; 产奶 量 ; 产奶奶牛
大豆皮替代产奶牛日粮精料中玉米与小麦麸对产奶
![大豆皮替代产奶牛日粮精料中玉米与小麦麸对产奶](https://img.taocdn.com/s3/m/8d7eb178a26925c52cc5bfc2.png)
大豆皮替代产奶牛日粮精料中玉米与小麦麸对产奶性能和干物质与纤维消化特性的影响1 EFFECT OF REPLACING CORN AND WHEAT BRAN WITH SOYHULLS IN DAIRY COW DIETS ON LACTATION PERFORMANCE AND DIGES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IETARY DRY MATTER AND FIBER孟庆翔鲁琳闵晓梅,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P. J. McKinnon 熊易强,美国大豆协会北京办事处摘要用产奶牛饲喂试验(试验1)和尼龙袋消化试验(试验2)研究了大豆皮替代产奶牛日粮精料中玉米与小麦麸对产奶性能和干物质及纤维消化特性的影响。
试验1:选用42头1—5胎次(平均3.4胎)、2—5泌乳月(平均3.3月)的产奶牛,按组间上一胎次或母亲产奶量、泌乳月和胎次均相近的配对设计原则将试验牛分为3组,每组14头。
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方案进行。
试验处理为3种大豆皮替代水平,即:大豆皮分别替代精料中0(对照)、25和50%的玉米与小麦麸;区组(4个)为产奶牛的不同胎次和泌乳月。
3种混合精料与粗饲料混合组成日粮喂给产奶牛,其中大豆皮分别占奶牛全日粮干物质的0、6.8和13.6%。
试验期13周,其中适应期1周,正式试验期12周。
结果表明,用大豆皮替代奶牛精料中0、25、50%的玉米和小麦麸,干物质进食量分别为18.4、18.6、18.5kg/d,日产奶量分别为27.7、28.4、27.6kg,4%乳脂率校正奶日产量分别为26.4、27.6、27.3kg,校正奶饲料转化效率(kg FCM/kg DM)分别为1.42、1.49、1.47,乳蛋白分别为3.12、3.17、3.18%,乳糖分别为4.69、4.76、4.68%,无脂固形物分别为8.50、8.64、8.54%。
以上指标均无明显变化。
乳脂率随大豆皮替代水平呈直线上升趁势,分别为3.63、3.85、3.90%(P=0.08)。
糖蜜豆皮—奶牛养殖优质短纤维的提供者!
![糖蜜豆皮—奶牛养殖优质短纤维的提供者!](https://img.taocdn.com/s3/m/43519e34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41.png)
糖蜜豆皮—奶牛养殖优质短纤维的提供者!大豆皮是大豆制油工艺的副产品,占整个大豆体积的10%,占整个大豆重量的8%。
大豆皮主要是大豆外层包被物质,颜色为米黄色或浅黄色,主要成分是细胞壁和植物纤维。
糖蜜豆皮是将浓缩大豆低聚糖,喷到大豆皮上,然后采用独特的技术进行烘干,形成的独特产品。
糖蜜豆皮含30%大豆低聚糖和70%的大豆皮。
【糖蜜豆皮成分】纤维素的木质化程度是纤维素消化高低的重要因素,大豆皮的粗纤维含量高而木质化程度很低,因此豆皮是优质天然短纤维的提供者。
可消化性好大豆皮含有大量的粗纤维,大豆皮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占63%,酸性洗涤纤维(ADF)占47%,但是木质素含量仅为1.9%。
这使得大豆皮的活体外干物质消化率高达95%。
糖蜜豆皮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达到30%以上,用糖蜜豆皮代替部分谷物饲料,不仅可减少因为高精料日粮导致的酸中毒,形成有利的瘤胃pH值。
而且糖蜜豆皮能刺激瘤胃液中分解纤维的微生物快速生长,增强降解纤维的活力。
饲喂糖蜜豆皮还可以减少反刍动物的代谢病。
适口性好糖蜜豆皮中30%是大豆低聚糖,大豆低聚糖(SBOS)是一种功能性低聚糖,其主要成分是蔗糖、水苏糖、棉子糖,具有增殖双歧杆菌的作用。
大豆低聚糖甜味近似蔗糖,使产品口感独特,适口性好。
提高产奶性能糖蜜豆皮中70%是大豆皮,大豆皮的产奶净能为8.15MJ/kg,高于小麦麸的6.72 MJ/kg,略低于玉米的8.23 MJ/kg。
糖蜜豆皮的大豆异黄酮(号称:天然的植物雌性激素)含量高,能相助提高产奶动物的泌乳量,并且能很大程度的延长产奶动物的泌乳高峰期。
提高采食量秸秆适口性差,粗蛋白含量、矿物质含量少,木质素含量高。
在把牧草晒制为干草的过程中,由于化学作用和机械作用养分损失大半,草食动物利用率低。
可以用糖蜜豆皮替代部分粗饲料。
糖蜜豆皮不占瘤胃空间,这样牛可以采食更多的饲料。
糖蜜豆皮用法1.糖蜜豆皮可以在反刍动物配合料中添加使用,添加比例8-15%2.可以直接饲喂,投喂量1.5-2.5公斤/头/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大豆皮替代日粮中部分玉米对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Effect of Replacing Corn Grains with Soybean Hulls in Lactating Cow Diets on Milk Yield and CompositionP. J. McKinnon 博士崇新云美国大豆协会周金荣青浦健康奶牛场孟庆翔教授中国农业大学SW7-03用大豆皮替代日粮中部分玉米对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P. J. McKinnon1 ,崇新云1,周金荣2 ,孟庆翔3( 1美国大豆协会办事处,200336;2健康奶牛场,201703;3中国农业大学,100094)摘要采用产奶牛饲喂试验研究大豆皮替代产奶牛日粮精料中部分玉米对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
选用36头1-6胎次(平均2.2胎)、2-6泌乳月(平均4.9月)的产奶牛,按组间奶牛上一胎次或母亲产奶量、泌乳月和胎次均一致的配对原则将试验牛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8头。
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方案进行。
试验处理为大豆皮替代30%玉米饲粮和不含大豆皮的对照饲粮。
试验期100天,其中预饲期10天,正试期90天。
结果表明,当以大豆皮替代奶牛日粮精料中30%玉米时,奶牛日产奶量、4%乳脂率校正奶产量和乳脂率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而乳蛋白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20)。
与对照组相比,虽然处理组日产奶量提高幅度差异不显著(P> 0.25),但数量上提高1.5千克;由于乳脂率的差异,4%乳脂率校正乳的产量提高了2.7千克(P<0.08)。
在奶牛饲粮中以大豆皮替代30%玉米,使乳脂率提高了0.32个百分点(P<0.05)。
本试验结论是,在奶牛饲粮中用大豆皮替代30%玉米时,可以提高产奶量和乳脂率,因而大豆皮可以作为奶牛饲养中较好的精料替代成分。
关键词大豆皮产奶牛产奶量乳成分Effect of Replacing Corn Grains with Soybean Hulls in Lactating CowDiets on Milk Yield and CompositionP. J. MacKinnon1, Chong Xinyun 1, Zhou Jinrong2, Meng Qingxiang 3(1American Soybean Association Shanghai Office, Shanghai 200336;2Shanghai 水岭Qingpu Jiankang Dairy Farm, Shanghai 201703;3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94)Abstract: A lactation trial using 36 lactating Holstein cows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artial replacement of corn grains with soybean hulls (SH) in lactating dairy cow diets on lactation performance. The treatments were control (no addition of SH) and SH replacement of corn grains in mixed concentrate at 30% level. Replacing corn grains with SH at 30% level increased 1.5 kg milk yield and 2.7 kg 4% fat-corrected milk yield per day (P<0.08) respectively, although the increase in milk yield was not significant (P>0.25). When corn grains were replaced with SH, there was a remarkable increase in the percentage of milk fat (0.32 percentage; P<0.05), but no change in the percentage of milk protein (P>0.2). In conclusion, when soybean hulls were supplemented for replacement of corn grains at the rate of 30% in lactating dairy cow diets, they could be used as a good alternative source of corn grains with increasedmilk production and milk fat percentage.Key words: soybean hulls, lactating dairy cows, milk yield, milk composition采用去皮浸出工艺加工大豆是大豆榨油工业的一个发展趋势。
以去皮浸出工艺加工大豆的一个副产品是大豆皮(soyhulls)。
大豆皮的主要成分是细胞壁或植物纤维,不能很好地被猪、鸡等单胃动物消化吸收,但可以通过瘤胃微生物的作用被反刍动物所利用。
尽管大豆皮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高达67%和50%,但其木质素含量不足2%(NRC, 2001),这使得大豆皮的活体外干物质消化率高达90%(孟庆翔等, 1999)。
根据NRC(2001)奶牛营养需要,大豆皮的产奶净能略低于玉米,而高于小麦麸。
由于其能量来源是易消化纤维而不是淀粉,因此不存在玉米等淀粉类谷物抑制瘤胃纤维降解的负组合效应(negatively associative effect)。
用大豆皮替代奶牛日粮中部分精饲料,可以减少因饲喂高精料日粮导致的诸如酸中毒等代病的发生,并提高日粮纤维的降解率。
随着大豆皮产量的不断提高,各国学者已进行过不少研究,以期用大豆皮替代产奶牛淀粉类精料。
Conrad和Hibbs(1961)证实,用大豆皮替代奶牛混合精料中62.7%的燕麦,对奶牛4%乳脂率校正奶产量没有影响。
Macgregor与Owen(1976)用大豆皮替代0%、27%和48%玉米的混合精料与苜蓿青贮一道饲喂奶牛,发现日粮处理间的产奶量没有显著差异。
在另一些用大豆皮替代奶牛精料中玉米的试验(Coomer等,1993;Nakamura与Owen, 1989;Weiss, 1995)中,随着大豆皮替代比例的提高,奶牛产奶量稍有下降,但乳脂率提高,这导致各处理间4%乳脂率校正奶的产量与饲料转化效率基本相同。
我国研究人员也进行过大豆皮替代奶牛饲粮中玉米和小麦麸的研究(孟庆翔等,1999),发现以大豆皮替代奶牛饲粮中0、25、50、75和100%的玉米与小麦麸时,饲粮潜在可消化组分比例和消化速度无明显影响,但对纤维消化具有正组合效应。
用大豆皮替代产奶牛精料中25%和50%玉米和小麦麸,对日粮干物质和蛋白质进食量、日产奶量、4% 乳脂率校正奶产量、饲料转化效率和乳成分均没有明显影响,但能够显著提高乳脂率和降低每千克产奶的饲料成本。
中国幅员辽阔,南北地区气候和饲料资源供应情况差异很大。
在粗饲料供应紧的南方各省,为了维持较高的产奶水平,奶牛饲养中普遍使用较高精饲料水平的饲粮类型,为此导致瘤胃酸中毒、肢蹄病等发病率升高,乳脂率下降。
因而,以易消化纤维含量丰富的大豆皮替代奶牛饲粮中的玉米等精料成分,对于奶牛产奶量和健康状况可能具有有益的作用。
本研究在过去研究(孟庆翔等,1999)的基础上,以大豆皮替代精料中玉米饲喂产奶牛,进一步验证大豆皮对于产奶牛的营养价值和饲喂效果,为大豆皮在奶牛饲养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饲粮根据地区奶牛场所用饲料种类情况与平均产奶水平,参照NRC(2001)奶牛营养需要和中国奶牛饲养标准(日产奶25-30 kg)配制出大豆皮替代精料中玉米(30%)的混合精料,以奶牛场常规饲粮作为对照饲粮(精料补充料配方见表1)。
所用大豆皮购自家港东海粮油工业。
粗饲料为羊草干草1kg、鲜啤酒糟4kg、甜菜粕颗粒5kg、苜蓿干草3kg、混合精料补充料9.5kg。
奶牛全日粮配方与营养成分见表2。
1、奶牛试验精料补充料配方配方对照精料试验精料玉米45 31.5 大豆皮0 13.5 大麦10.0 10.0 小麦麸12.8 10.9 芝麻粕8.0 8.0 大豆粕10.0 10.0 棉籽饼 5.0 3.0 棉籽 4.0 4.0 DDGS 0 4.0 食盐 1.0 1.0 磷酸氢钙 1.8 1.9 石粉0.6 0.4 矿-维预混料0.8 0.8 小打 1.0 1.0营养成分NND 2.31 2.25 CP (%) 17.1 17.3 UIP (%) 7.58 7.61 Ca (%) 0.86 0.87 P (%) 0.74 0.74 NDF (%) 18.2 26.1 ADF (%) 8.5 14.8表2 奶牛试验全日粮配方组成和营养成分(干物质基础)项目对照组试验组饲粮组成(%)苜蓿干草 4.8 4.8 羊草干草18.9 18.9 甜菜粕颗粒23.2 23.2 鲜啤酒糟 4.2 4.2 对照精料48.9 -试验精料- 48.9 营养成分NND 2.16 2.13 CP (%) 15.59 15.69 UIP (%) 8.28 8.29 Ca (%) 0.86 0.86 P (%) 0.55 0.55 NDF (%) 44.39 48.25 ADF (%) 26.76 29.851.2 试验场地和试验期试验在市青浦健康奶牛场进行。
舍为颈夹式喂食槽,室外设运动场和饮水槽。
全场采用机械挤奶。
试验共进行100天,其中预饲期10天,正试期90天。
试验期间气温30-38℃。
1.3 试验牛及其分组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化区组设计进行。
根据配对原则选择2组(每组18头)共36头健康黑白花产奶牛。
组间试验牛胎次、泌乳月、前期产奶量等基本相同。
试验牛平均胎次1-6(平均对照2.1胎,试验组2.2胎),产后日龄对照组135.8天,试验组156.1天。
每组试验牛随机接受1种饲粮处理,即每18头试验牛采食一种饲粮。
每一处理饲粮的18头试验牛按胎次不同(1、2、3和4-6胎)又分为4个区组。
试验牛定槽饲养,舍外大群自由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