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感知觉与教育

合集下载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教案—02幼儿的感知觉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教案—02幼儿的感知觉

适应两种3.感觉的对比感觉的对比是指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它分为同时对比和相继对比。

(1)同时对比:不同刺激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产生同时对比现象。

例如“月明星稀”明暗同时对比图如图2-1所示。

明暗同时对比图(2)相继对比:当不同刺激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产生的对比现象。

例如:吃糖后再吃苹果,会觉得苹果很酸;吃了苦药后,喝白开水都会觉得水很甜。

研究对比现象有重要的意义。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对比现象组织教学,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4.感受性的训练人的感受性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得到提高,由于职业的训练或实践活动的需要对某种感觉作长期、精细的训练,能使感受性大大地提高。

例如:品一口茶,就知道茶的产地、等级、品质等;染色工人可以辨认40多种黑色。

另一方面由于为了代偿某种丧失的感觉能力,会使其他感觉能力得到发展。

如聋哑人视觉特别好,盲人听觉、触觉特别发达。

(二)知觉的特性1.知觉选择性教师总结解释列举知识点人所处的环境复杂多样,某一瞬间,人不可能对众多事物进行感知,而总是有选择地把某一事物作为知觉对象,与此同时,把其他对象作为知觉对象的背景这种现象叫作知觉选择性。

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有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

客观因素:(1)对象与背景的差别,差别越大,对象越易从背景中分离出来;(2)对象的活动性,活动的刺激容易被感知;举例说明看图学生讨论(3)对象的特征,特征明显的刺激物易被感知。

主观因素包括:目的性、任务、知识经验、个人需要、兴趣、情感状态等。

2.知觉的整体性知觉对象具有不同的属性,由不同的部分组成。

但人并不它知觉为个别的孤立部分,而是把它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整体性,如图2-4知觉的整体性。

3.知觉的理解性在知觉过程中,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其确定意义的过程,即为知觉的理解性。

有一天,诗人、哲学家、植物学家一同去春游,但是对田野风光的感受却大不相同。

2第二章中小学生注意、 感知觉和记忆的发展与教育答案

2第二章中小学生注意、 感知觉和记忆的发展与教育答案

第二章中小学生注意、感知和记忆的发展与记忆(一)填空题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根据有无预定目的和意志努力的程度不同,可把注意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3、集中性和指向性是注意定义的基本特征。

4.注意的特征(品质)有: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注意的稳定性。

5.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6.感觉的规律表现:感觉适应感觉对比感觉相互作用联觉。

7.知觉的特性表现为: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

8、在心理学上,把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称为感受性,它是以差别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

9、差别感觉阈限与差别感受性的关系呈现是_反比_10、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的事物反映。

11、记忆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一个完整的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回忆--四个基本环节。

12 短时记忆是指 1 分钟以内的记忆。

13 长时记忆是指 1 分钟以上的记忆。

(二)单项选择题1.注意概念具有的两个基本特征,它们是( C)A.指向性和选择性B.指向性和调节性C.集中性和指向性D.集中性和选择性2.无预定目的且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 )A.无意注意B.集中注意C.有意后注意D.有意注意3.“心不在焉,则黑白在前而不见,擂鼓在侧而不闻”说明人的心理活动过程离不开( C )C.注意D.思维4.正在上课,一位迟到的学生突然推门而入,这时引起大家注意的是(A )A.无意注意B.集中注意C.有意后注意D.有意注意5.在学习遇到困难或环境中出现干扰因素时,努力地把自己的注意维持在学习内容上,这时的注意是( D )A.无意注意B.集中注意C.有意后注意D.有意注意6.听表走动的滴答声,时而有时而无的这种周期性变化现象是( D )A.注意的稳定性B.注意的范围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起伏7.教师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的反应体现了(C)注意品质。

A.注意广度B.注意稳定性C.注意分配D.注意转移8.汽车司机在驾驶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脚并用体现了(B)注意品质。

《感知觉的规律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教案

《感知觉的规律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教案

《感知觉的规律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感知觉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2. 培养幼儿的感知觉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3. 教育幼儿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感知觉规律,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感知觉的概念: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

2. 感知觉规律:性、继时性、选择性、整体性、恒常性。

3. 感知觉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感知觉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2. 示范法:展示感知觉规律在实际中的应用。

3. 实践法:让幼儿亲身体验感知觉规律的应用。

4. 游戏法:通过趣味游戏让幼儿理解和掌握感知觉规律。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感知觉的基本概念、规律及应用实例。

2. 教具:如图片、实物等,用于展示和示范。

3. 游戏材料:如拼图、色彩识别卡片等。

4. 幼儿用书:《感知觉规律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感知觉的概念,引起幼儿兴趣。

2. 讲解:讲解感知觉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如性、继时性等。

3. 示范:展示感知觉规律在实际中的应用,如色彩识别、形状辨别等。

4. 实践:让幼儿亲身体验感知觉规律的应用,如拼图游戏、听音识物等。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幼儿的认知。

6. 作业:布置课后练习,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感知觉规律。

7. 拓展:推荐幼儿阅读《感知觉规律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一书,加深对感知觉规律的理解和运用。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感知觉规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课后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感知觉规律的情况。

3. 通过课后作业和阅读材料的完成情况,评估幼儿对感知觉规律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家长座谈会,分享感知觉规律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经验和案例。

2.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深入讲解感知觉规律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3. 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感知觉训练,增进亲子关系。

教育心理学 第2章 感觉知觉与注意(原创)

教育心理学 第2章 感觉知觉与注意(原创)
只有在注意的状态下才能监控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和活动,使 其朝着达到目标的方向发展。
一、注意的概述
(二)注意的类型 1.无意注意
——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付出 意志努力的注意。 例:大家正在开讨论会,忽然一个人推门进 来,大家都不由自主地转过头去看他
上课时,老师停止声音。
• 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刺激 物的特点和人的内部状态,同时这两方面 的原因也是密切联系的
感觉对比
• 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受器 官,使其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 原理:两事物在大脑皮层中产生相互诱导 作用,在对比中加深了印象,而单独出现 在大脑皮层中的事物,无诱导作用,显得 平淡而不易记忆。
• 感觉对比分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两种。
同时对比: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从 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例如,同样一个灰色 长方形,放在白色背景上就显得暗些,而放在黑色 背景上则显得亮些。
第二章 感觉知觉与注意
第一节 感觉和知觉 第二节 注意
第一节 感觉和知觉
一、 感觉的概述 (一)感觉的概念
定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刺激物 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一、 感觉的概述
(二)感觉的分类 1.外部感觉
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 2.内部感觉
包括: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内脏觉)
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 指向性:人的心理活动在某一时刻指向一部分对象,
而离开其他对象,表现出心理活动的选择性。 集中性:有关心理活动共同停留在被选择的对象上,
它使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的事物,多余的活动 被抑制。
第二节 注意
一、注意的概述 注意的功能
选择功能:大脑的信息加工能力有限,同一瞬间只能加工部 分信息。注意的基本功能是对信息选择,使心理活动选择 有意义的、符合需要的和与当前活动任务相一致的各种刺 激;避开或抑制其他无意义的、附加的,干扰当前活动的 各种刺激。

第二章-感知觉PPT课件

第二章-感知觉PPT课件
当观察者与周围环境中的物体相对运动时,远近不同物体在运动速 度和运动方向上将出现差异:近物体运动的快,远物体运动慢。
(2)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是对客观事物和事件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时间知觉的线索
——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及其他客观标志 ——有机体内部生理节律性变化 生物钟:机体内部生理节律性变化所引起的外部行
2021
60
(2)感觉对比
● 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 生变化的现象。
同时对比:万绿丛中一点红、黑白对比、月朗星稀 先后对比:先吃糖再吃苹果,觉得苹果是酸的
2021
62
明度对比
颜色对比
(3)感觉的相互作用
● 对某种刺激物的感受性会因其他感受器受到 刺激而发生变化.
Eg:
● “红花还要绿叶配” ● 食物的色、香能够高味觉的感受性. ● 摇动的视觉形象会引起平衡觉的破坏. ● 联觉——"温暖的色彩";"尖锐的声音"等。
2021
17
1、感觉的种类:
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
感觉
95% 85%
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
2021
18
2、知觉的种类
一般知觉 知觉
复复杂杂知知觉觉
视知觉 听知觉 嗅知觉 味知觉 触知觉
空间知觉
时间知觉
运动知觉
(1)空间知觉
➢ 空间知觉是人对事物的空间特性与关系的 认识。
2021
38
4、错觉
● 错觉是错误的知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 的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
● 错觉的种类很多,最常见的视错觉,还有 形重错觉、运动错觉以及时间错觉等。
● 产生错觉的原因十分复杂,往往是由生理 和心理等多种因素引起的。

《感知觉的规律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教案

《感知觉的规律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教案

《感知觉的规律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感知觉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2. 培养幼儿的感知觉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3. 教育幼儿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感知觉规律,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感知觉的基本概念: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

2. 感知觉的规律:感觉适应、感觉对比、感觉转移和感觉整合。

3. 感知觉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观察力培养、注意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感知觉的基本概念和规律,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感知觉规律。

2. 教学难点:感知觉规律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如观察力培养、注意力提高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感知觉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2. 实践法: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让幼儿亲身感受感知觉规律的应用。

3. 游戏法:设计相关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培养感知觉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具:感知觉规律相关图片、实物等。

2. 材料:观察记录表、生活自理任务卡等。

3. 环境: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六、教学进程:1. 导言:通过引入感知觉的概念,引发幼儿对感知觉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教学内容一:讲解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的基本概念。

3. 教学内容二:介绍感知觉的规律,如感觉适应、感觉对比、感觉转移和感觉整合。

4. 实践活动一:进行感知觉规律的体验活动,如视觉遮蔽、听觉分辨等。

5. 实践活动二:设计感知觉游戏,如寻找隐藏物品、感觉猜猜等。

6. 总结与反思:让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和发现,总结感知觉规律的应用。

七、教学评价:1. 评价方法: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填写观察记录表。

2. 评价指标:幼儿对感知觉概念的理解、感知觉能力的提高、感知觉规律的应用等。

3. 反馈与指导:根据评价结果,给予幼儿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感知觉能力。

八、教学拓展:1. 延伸活动:组织幼儿进行感知觉相关的户外活动,如自然观察、感官探索等。

幼儿的感知觉

幼儿的感知觉

息,幼儿能够逐渐发展出语言能力,并逐渐丰富自己的词汇和表达能力。
03
促进社交能力
感知觉在幼儿的社交能力发展中也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感知他人的表情、
语气等信息,幼儿能够逐渐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意图,并逐渐发展出与人
交往的能力。
幼儿感知觉的发展阶段
初级阶段
幼儿在初级阶段主要通过感觉器 官来接收外界的刺激,如听到声 音、看到物体等,这一阶段的发 展对于幼儿的认知和语言发展具
通过观察、辨识不同颜色、形状和大 小的事物,培养幼儿的视觉感知能力。
02
听觉训练
利用音乐、故事、动物声音等,训练 幼儿分辨不同的音高、音调和音量, 提高听觉敏锐度。
01
嗅觉训练
通过闻不同气味的物品,让幼儿熟悉 不同的气味,提高嗅觉的分辨能力。
05
03
触觉训练
通过触摸不同材质、温度和纹理的物 品,让幼儿感受不同的触感刺激,促 进触觉发展。
01
02
03
视觉敏锐度
幼儿的视觉敏锐度逐渐提 高,从出生时的远视状态 逐渐向正常视力发展。
色彩感知
幼儿对色彩的感知能力逐 渐增强,能够区分更多的 颜色。
立体视觉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开 始具备立体视觉,能够判 断物体的远近和深度。
幼儿对颜色的感知
颜色识别
幼儿能够逐渐识别不同的 颜色,并开始对颜色产生 偏好。
听觉定位能力
幼儿在出生后几个月内就能够通过声音定位,判 断声音的方向和距离。
语言理解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能够逐渐理解并区分不同 的语音和词汇。
幼儿对音高的感知
高音偏好
幼儿通常更喜欢高音调的声音, 如女声或高音乐器发出的声音。
音高识别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心理学必背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心理学必背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必背知识点第一部分心理学第二章认知发展教育第一节感觉与知觉一、感知觉概述(一)知觉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

(二)感觉和知觉的关系:(感觉和知觉是新密联系又有区别的)感觉和知觉的联系:首先直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

但不是感觉数量的简单相加。

其次,感觉和直觉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二者常常交织在一起。

感觉和知觉的区别:首先,二者在感受与反应客观事物属性方面的区别。

其次,二者在分析器方面的区别。

再次,经验在感觉和知觉活动中起的作用不同。

(三)感觉的分类1、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肤觉)2、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四)知觉的分类1、空间知觉;2、时间知觉3、运动知觉二、感知觉的一般规律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关系(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感受性:就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它是指人的主观感觉能力感觉阈限:是引起感觉刺激的限度,也成刺激阈限,表示客观刺激量的大小心理物理方法常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衡量主观感觉性能力的大小,二者之间成反比关系(2)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指刚刚能觉察出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绝对感觉阈限: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也是成反比关系。

(3)差别感觉阈限和差别感受性差别感受性:指刚刚能觉察出的最小差别量的能力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新感觉的刺激物的最小差别量。

差别感觉阈限和差别感受性同样成反比关系。

感受性变化的规律:1、感觉适应 2、感觉对比 3、感觉的互相作用 4、感受性在实践中的发展。

2、知觉活动的规律(1)知觉的选择性(指把知觉的对象优先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客观有;第一,对象和背景的差别性;第二,对象的活动性;第三,刺激物的新颖性;第四,刺激物的强度影响选择性。

主观有:知觉有无目的和任务;已有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个人的需要和兴趣爱好;定势与情绪状态等影响对知觉对象的选择。

第二章 第一节 幼儿感知觉的发展3(练习)(人教版第二版)(解析版)

第二章 第一节 幼儿感知觉的发展3(练习)(人教版第二版)(解析版)

2.1:幼儿感知觉的发展3一、填空题1.多通道感知既包括双向接触,也包括不同感觉之间的。

【答案】相互影响2.多通道感知说明幼小的婴儿就已具备良好的的能力。

【答案】组合信息3.促进儿童自我效能感产生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是。

【答案】跨通道感知4.自我效能感是儿童日后形成和的基础。

【答案】自我认识自我意识5.与感觉剥夺相反的情况是。

【答案】感觉轰炸6.近几十年来,心理学家采用和的研究方法,在婴幼儿心理研究方面取得大量新成果。

【答案】习惯化去习惯化7.感觉剥夺实验结果说明了。

【答案】感觉的重要性8.“狼孩”现象说明了。

【答案】感觉剥夺会严重妨碍儿童的正常发展二、选择题1.()所做的"感觉剥夺"实验,说明了感觉在人的心理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A.韦伯B.赫伦和贝克斯顿C.斯金纳D.黎柏【答案】B【解析】感觉剥夺实验是1954年,心理学家贝克斯顿、赫伦和斯科特等设计的,用来印证感觉的重要性的著名实验。

三、判断题1.多通道感知表明感知觉是一个统一的过程。

()【答案】正确【解析】多通道感知,说明在实际的心理活动中,感知觉是一个统一的、相互联系的复杂过程。

也说明,早期的婴儿就具备良好的组合信息的能力。

2.儿童被动地接受环境中的信息,从而了解自己的行为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答案】错误【解析】婴儿的感知觉,并不是消极接受内外刺激的被动活动,而是一个积极的主动活动。

3.自我效能感就是儿童对自己的能力(能干什么)和兴趣(喜欢什么)的认识。

()【答案】错误【解析】个体对自己的行动与某种结果之间联系的理解,即:自己相信自己能够有能力做成某事。

题目当中对自我效能感的认识太表层了。

4.早期教育归根结底就是教育要趁早。

()【答案】错误【解析】早期教育并不等同于教育越早越好,如果过早开发儿童智力,会造成儿童对学习的退缩和兴趣丧失,造成家长失望,还会让儿童心理健康受到威胁和伤害。

四、材料分析题当前,社会上很多人受错误教育理论的误导和大量的商业炒作的诱导,出于急功近利的目的,盲目“开发”儿童智力,开展形形色色的早教训练,让幼儿在成人的安排下接受大量有用和无用的训练,并美其名曰“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教育基础知识要点(心理学部分) (1)

教育基础知识要点(心理学部分) (1)

请勿转发或上传到网上!仅供参考!第一章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的概念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包括:1.心理过程(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1)认识过程.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为了弄清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而产生的心理现象,如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心理活动(2)情感过程.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引起的人对客观事物的某种态度的体验或感受。

(3)意志过程指由认识的支持与情感的推动,使人有意识地克服内心障碍与外部困难而坚持实现目标的过程。

2.个性心理(个体身上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1)个性倾向性.个性倾向性是决定个体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内部动力系统,是具有一定的动力性和稳定性的心理成分。

(2)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它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其中以性格为核心。

二、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一)心理学的萌芽1. 灵魂论2. 人性论(二)心理学的产生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心理学之父”(三)心理学的流派1.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和铁钦纳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意识的结构,认为意识的内容可以被分解为基本的要素.心理学应该通过实验法分解出心理的基本要素。

研究方法为内省法,依靠被试对经验的观察和描述.2. 机能主义心理学:威廉·詹姆斯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

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3. 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韦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人的心理活动具有整体性,并非感觉元素的机械总和。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体验。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4.行为主义心理学(第一势力):华生心理是一个黑箱,心理学只能研究可观察的行为。

心理学研究任务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

新行为主义(斯金纳):有机体的行为是主动选择和适应的结果.任何有机体都倾向于重复指向积极后果的行为,而不去重复指向消极后果的行为。

5. 认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奈瑟《认知心理学》心理学研究人的内部的认知活动。

第二章 1 感觉和知觉

第二章 1 感觉和知觉

§2-1感觉和知觉

(2)感觉对比

两种不同的刺激物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使感受性发 生变化的现象。

同时对比:两种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 产生的现象。
§2-1感觉和知觉

如:法国国旗(同时对比or继时对比?)

(三色分别代表自由、平等、博爱,最初当三条色带宽度 完全相等时,人们总觉得这三种颜色在国旗上所占的分量 不相等,似乎白色的面积最大,蓝色的最小;当把这三色 的真实面积比例调整为蓝:白:红=37:33:35时,看上 去反而相等了。)
§2-1感觉和知觉

(四)不同感觉间相互作用规律的运用

运用不同感觉间相互作用的规律,使多种分析器协同 活动。从而提高感知效果。比如,学生在课堂上既听 到教师讲课的语音,又看到教师的面部表情和功作手 势,感知就很清楚 在教学中尽可能使学生多种分析 器活动。让他们亲自动手。动口、动脑,充分发挥主 体作用,对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有重要作用。
§2-1感觉和知觉

知觉特性
1、选择性:背景与对象(两可图形) • 人所处的环境复杂多样。在某一瞬间,人不可能对众多事物 进行感知,而总是有选择地把某一事物作为知觉对象,与此 同时把其他事物作为知觉背景,这就是选择性。 • 知觉的对象从背景中分离,与注意的选择性有关。当注意指 向某种事物的时候,这种事物便成为知觉的对象,而其他事 物便成为知觉的背景。当注意从一个对象转向另一个对象时, 原来的知觉对象就成为背景,而原来的背景转化为知觉的对 象。

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扇门,视网膜上的投影形状并不相同, 但人们仍然把它知觉为同一扇门,这是形状恒常性。 一个人由近及远而去,在视网膜上的成像是越来越小的, 但是人们并不会认为这人在慢慢变小,这是大小恒常性。 煤块在日光下反射的光亮是白墙在月色下反射的光量的5 万倍,但看上去我们仍然认为煤是黑的,墙是白的,这是 明度恒常性。 家具在不同灯光的照明下颜色发生了变化,但人对它颜色 的知觉保持不变,这就是颜色恒常性。

幼儿感知觉发展特点与教育

幼儿感知觉发展特点与教育

感觉剥夺实验研究表明,丰富的、多变的 环境刺激是有机体特别是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 件。感觉剥夺现象的研究不仅对于讨论病理心 理现象有其理论意义,而且对于特殊环境下 (航天、航海、潜水等)的工作人员有重要的实 践意义。因此感觉剥夺现象研究越来越受到重 视。加拿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日本 等很多国家都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进行感觉 剥夺的研究。
参加实验的大学生们本以为实验为他们提 供了一次安安心心睡上一大觉的机会,他们正 可利用感觉被剥夺后的清静安宁,思考学业或 整理毕业论文的思路,但学生们不久就发现, 他们的思维变得混乱无章,他们忍受不了几天 就不得不要求立刻离开感觉剥夺的实验室,放 弃20美元的报酬。
实验后,学生们报告说,他们对任何事情 都无法做清晰的思索,哪怕是在很短的时间内; 他们感觉自己的思维活动好像是“跳来跳去” 的,进行连贯性的集中注意和思维十分困难, 甚至在剥夺实验过后的一段时期内,这种状况 仍持续存在,无法进入正常的学习状态。
在实验的过程中,给大学生被试吃饭的时 间、上厕所的时间,但除此之外,严格地控制 被试的任何感觉输入,为此,实验者给每一位 被试戴上了半透明的塑料眼罩,可以透进散射 光,但图形视觉被阻止了;被试的手和胳膊被 套上了用纸板做的袖套和手套,以限制他们的 触觉;同时,小房间中一直充斥着单调的空调 的嗡嗡声,以此来限制被试的听觉。
(四)皮肤饥饿与心理健康
人类和所有热血动物一样,对于人体互相 之间的接触和抚摸的需求,是一种特殊的需要, 尤其是婴幼儿这种需求显得尤为强烈,医学上 称之为“皮肤饥饿”。心理学研究表明,绝大 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在幼年时与父母接触很 多,关系密切;极少数心理异常的学生,在幼 年时都与父母接触甚少,关系疏远。
自此后,许多学者发展出了多种形式的感 觉剥夺实验研究方法,所有的实验都显示了在 感觉剥夺情况下,人会出现情绪紧张忧郁、记 忆力减退、判断力下降,甚至各种幻觉、妄想, 最后难以忍受.不得不要求立即停止实验,把 自己恢复到有丰富感觉刺激的生活中去。可见, 丰富的感觉刺激对维持我们的生理、心理功能 的正常状态是必需的。

幼儿感知觉教案ppt

幼儿感知觉教案ppt

利用声音模仿游戏,如动物叫声、交通 工具声音等,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创造力 。
通过讲故事、听故事的方式,培养幼儿 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详细描述
利用不同音高、节奏和音色的音乐,培 养幼儿的听觉敏感度。
触觉教案设计
总结词:通过触摸不同材 质的教具,培养幼儿的触 觉感知和分辨能力。
详细描述
提供不同材质的教具,如 毛绒玩具、塑料玩具、木 材等,让幼儿触摸并描述 其特点。
促进语言发展
感知觉与语言发展密切相 关,通过感知觉的刺激, 有助于促进幼儿的语言发 展。
幼儿感知觉的发展阶段
幼儿开始能够分辨不同的颜色和 形状,并开始有意识地观察周围 的事物。
幼儿逐渐能够进行较为复杂的思 维活动,感知觉的发展逐渐接近 成人水平。
0-3个月 3-6个月 6-12个月 1-2岁
新生儿主要依靠感觉器官来感受 外界的刺激,如触觉、听觉等。
总结词:通过参与运动和游戏, 培养幼儿的本体感觉和平衡觉感 知能力。
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自己和他人 在运动中的身体反应和感受,培 养其自我认知和社交能力。
04
教学实施与评估
Chapter
教学实施方法
直观教学
利用实物、图片、视频等直观教 具,引导幼儿通过观察、触摸等 方式直接感知事物,加深对事物 的认知和理解。
幼儿感知觉教案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3
目录
• 感知觉概述 • 幼儿感知觉的特点 • 幼儿感知觉教案设计 • 教学实施与评估
01
感知觉概述
Chapter
感知觉的定义
感知觉
知觉
感知觉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础,它是 指通过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 联系的综合反映。

特殊教育《特殊儿童的感知觉》课件

特殊教育《特殊儿童的感知觉》课件
学习障儿童的定义: • 由美国著名特殊教育专家科克1962年提出:是指听、说、读、
写、算和沟通的获得和应用上表现出显著困难的一群不同性质 的学习异常者的统称。 • 这一异常现象是个人内在的,一般被认为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功 能的失常。 • 它不是由于不当的教学引起的,也不是心理疾病和聋盲等生理 残疾引起的。不是由于不良家庭环境和智力落后造成的。
自闭症儿童
普通儿童
自闭症儿童与普通儿童对物品和人脸偏好眼动特征 (Riby & Hancock,2002)
二、听知觉
• 对某些声音无反应:"听而不见"; • 对某些声音特别敏感; • 语音分辨有问题。
(三)感觉统合
(二)听觉的发生与发展 语音意识比成人强
(三)嗅觉、触觉、味觉的发生与发展 (四)空间知觉的发生与发展
第二节 感官障碍儿童的感知觉
一、视觉障碍儿童的感知觉 (一)视觉障碍儿童的感觉 1、视障儿童的听觉:与普通人无显著性差异,听觉锻炼
机会多,听觉注意力、记忆力比普通儿童好。
2、视障儿童的触觉:比普通人灵敏,长时间触摸会提高
3、振动觉: 4、言语动觉:影响聋声的发音
(二)听障儿童的知觉
1、听觉障碍儿童知觉的总体特征 ➢知觉范围狭窄,知觉加工不完整; ➢知觉的选择性、系统性和准确性不强;
2、视知觉
(1)视觉反应时:单一通道无干扰,发展速度
高于普通儿童;
(2)视知觉的加工能力
第三节 智力障碍儿童的感知觉
一、智力障碍儿童的感知觉特点 (一)感觉特点:遵循与正常儿童一样的发展顺
一、视知觉
• 视觉分辨力及视觉跟踪能力低下; • 视觉信息空间位置容易混淆; • 视觉—运动协调存在缺陷; • 立体视觉功能低下。

《感知觉的培养》课件

《感知觉的培养》课件
探讨感知觉如何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更加敏感和适应性,以及这一过程中大 脑的可塑性作用。
感知觉与认知能力的关系
研究感知觉与认知能力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提高感知能力来促进认知发展。
REPORT
CATALOG
DATE
பைடு நூலகம்
ANALYSIS
SUMMAR Y
03
感知觉的培养方法
通过游戏培养感知觉
总结词
在游戏中,孩子们通过与玩具、道具的互动,刺激触觉、听 觉和视觉等多种感知觉,从而培养感知觉的敏锐度和反应能 力。
感知觉与认知的关系
未来研究将进一步探讨感知觉与认知 的关系,如感知觉如何影响人们的记 忆、思维等。
感知觉与情感的关系
情感与感知觉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未来研究将进一步探讨感知觉如何影 响人们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
感知觉对人类发展的影响
感知觉对语言发展的影响
感知觉在语言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通过听觉和视觉来学习和掌握语言。
良好的感知觉能力可以提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性和 舒适感,例如在驾驶、运动和旅行等方面。同时,感知觉 能力也可以影响人们的情绪和心理健康,例如通过音乐、 艺术和自然等方式来调节情绪和放松身心。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5
感知觉的未来发展
感知觉与科技的关系
在工作中的应用
在许多职业中,感知觉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在医疗领域,医生需要敏锐的 感知觉来诊断病情和进行手术;在制造业中,工人需要依靠感知觉来确保产品质 量和安全。
在工作中,人们可以通过培训和实践来提高自己的感知觉能力,以更好地完成工 作任务和提高工作效率。

心理过程与教育优秀课件

心理过程与教育优秀课件
多个别的孤立的部分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 知觉特性。 影响知觉整体性的因素:
刺激物的组织特性
刺激物的组织特性
刺激物的组织特性
刺激物的组织特性
刺激物的组织特性
2.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选择性就是从背景中把少数事物区分出来,
从而对它们作出清晰反映的知觉特性。
对象与背景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两可图形
狮 子 在 哪 里 ?
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 同时对比: – 继时对比:吃过糖之后吃橘子,会觉得橘子特别酸
18
感觉对比
❖(3)感觉的相互作用
▪ 某种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引起了其它感受器的 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就是感觉的相互作用
▪ 感觉的补偿: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 由其它感觉系统的机能来补偿。“以目代耳”
❖ (4)联觉: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 现象叫联觉 • 如红色给人以热烈的感觉、紫色给人以高 贵的感觉
(1)对物的错觉
(2)对人的错觉
❖对人错觉产生的原因
▪ 刻板印象 :把对一群人概括的群体特征归属于团体中的 每一个人。
▪ 晕轮效应(光环效应) :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 时,就会对他的其他特征做相似判断。
▪ 首因效应: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 得的信息影响更大。
▪ 近因效应 :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 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不可能图形
❖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
• (1)客观因素
– a.对象与背景的差别性 – b.对象的动静 – c.对象的新颖性
• (2)主观因素
– a.个体的需要 – b.个体的知识经验
下面图形中,你先注意到的是哪个圆?
你注意到了图中的哪一个笑脸?

2第二章感知觉讲解PPT课件

2第二章感知觉讲解PPT课件
• 每个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即感受性)是 不同的。
• 通常,感觉能力是通过感觉阈限来测量的。 • 感觉能力和感觉阈限成反比,感觉阈限越大
,感觉能力越差。
2020年9月28日
12
人类重要感觉的绝对阈限
感觉类别
绝对阈限
视 觉 晴朗的夜空中可以见到30英里外的烛光
听 觉 安静条件下可以听见20英尺外手表的滴答声
• 内部感觉是个体对内部刺激的觉察,主要 包括机体觉、平衡觉和运动觉。
• 其中视觉和听觉是最重要的感觉。
2020年9月28日
14
1.视觉(vision)
• 视觉是个体对光波刺激的觉察。是个体辨 别外界事物的明暗、颜色等特性的感觉。
• 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 • 研究证明,在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有80
%左右的信息是靠视觉获取的。
2020年9月28日
15
(视觉的适宜刺激时波称为380~780毫微米的光 波(电磁波)。
可见的光谱

400
蓝绿
黄橙
500
600
波长(毫微米)
红 700
2020年9月28日
16
(2)颜色视觉
• ①颜色的基本特性: • 颜色(color)是光波作用于人眼所引起的视觉
经验。 • 颜色具有色调、明度、饱和度三种特性。
4
2、知道这是水稻
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
2020年9月28日
5
什么是感觉、知觉?
• 感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 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如苹果引起了我们的视觉、触
觉、味觉和嗅觉。
• 知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在
人脑中的反映。如对苹果的整体认识。
• 感觉和知觉往往同时产生,不好分开,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泼 墨 画 鸟
——


相 似


2、知觉的选择性
(1)知觉选择性的涵义
在许多知觉对象中,对其中部分对象
知觉得特别清晰、其余对象则作为背景而
知觉得比较模糊。
(2)影响因素
对比、变化;经验、兴趣
注意: 对象和背景可以互换
双花 瓶 关 图
与 俩 人 像
双 关 图
老 夫 、 少 妻 与 人 头 像
人生感悟,对我们所有同学包括我在内,都是极有启发的:
“其实所有人的人生都是一样的,有圆有缺,这是你不能
然后带着一颗快乐感恩的心去面对人生的不圆满。这就是 我所领悟的生活真谛。”
选择的。但你可以选择看人生的角度,多看看人生的圆满,
(5)实践影响
涵义:
人的感受性可以通过实践提高。
典例:
染色工能区分出40-60种不同的
黑色;音乐家能分辨出1000赫兹和 1001.5赫兹不同的音高。
二、知觉特性与影响因素
1、知觉的整体性
2、知觉的选择性 3、知觉的理解性
4、知觉的恒常性
1、知觉的整体性
(1)知觉整体性的涵义 人们会把对象的不同属性、不同部 分看作一个统一的整体来反映。 (2)影响因素
接近、相似、闭合、好图形
马 上 的 骑 士
4、知觉的恒常性
(1)知觉恒常性的涵义 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时,知觉映象仍然相对地保持不变。
(2)影响因素
经验
三、青少年感知觉的特点
1、青少年感知觉的有意性和目的性提高 2、青少年感知觉的精确性的发展 3、青少年感知觉中出现逻辑性知觉 4、青少年感知觉的弱点:不随意性、片面 性、不稳定性、观察不精细等
(2)感觉对比
涵义:
同一感受器在不同刺激作用下,其
感受性在强度和性质上发生变化的现象。 典例: 吃了糖以后再吃水果,会觉得水果 更酸。
(3)感觉相互作用
涵义: 在一定条件下,各种不同的感觉 都可以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使感受性 发生变化的现象。 典例: 听觉-视觉 视觉-味觉 视觉-肤觉(压力觉) 视觉-肤觉(温度觉)
错觉小实验(1)
错觉小实验(2)
错觉小实验(3)
错觉小实验(4)
第二节 感知觉一般规律性
一、感受性及其变化 二、知觉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三、青少年感知觉的特点
一、感受性及其变化
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的定义
感受性是指各种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 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
第二章 感知觉与教育
本章内容
1、感知觉概述
2、感知觉的一般规律性
3、感知觉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第一节 感知觉的概述
1.感知觉定义
感知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 客观事物的反映。
2.感知觉的水平及其种类
1)感觉 2)知觉
3)观察
4)错觉
1)感觉水平
(1)感觉的定义
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
■外语教学中的视听结合
■化学教学中让学生通过
看反应过程、辨生成物
颜色、嗅生成物气味等
相结合的手段来认识化
学反应
■语文教学中组织学生到
野外,通过看、听、摸、嗅等来感受春天,描写春天
6、运用感知规律提高学生的观察水平
(观察是有目的的、系统的知觉)
二、感知觉规律在自我教育中的应用
1、利用知觉的品质和特性, 提高和促进感知觉水平 2、学会观察,善于观察,
◆擦拭黑板的技巧
3、注意扩大知觉对象细微特点
(知觉的整体性导致强部对弱部的掩盖)
如在汉语中,字的三个要素——义、形、音在字
的识别中的地位作用是不同的,相对来说,字音是字 的最强部,字形次之,而字义则是字的弱部,因此, 字音相同或字形相似而字义不同的字很容易出错。这 就是学生写错别字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汉字教学中就 要注意这一点,有意强化弱部。
在讲授相似文字时,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不同 颜色的书写来扩大字与字之间的细微差别。
4、注意发挥言语对知觉对象的引导作用
(言语对知觉的理解性的影响)
要记住:“感觉到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 理解它, 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
它。”(毛泽东)。
5、注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来感知教学对象
(知觉是对事物地综合反映)
视觉对肤觉(压力觉)的影响:
(4)感觉补偿
涵义: 由于某种感觉缺失会促进其他 感觉的感受性提高。 典例: 盲人的听觉和触觉、嗅觉等特
别灵敏。
2005年中央春节晚会上聋哑演员在《千手观音》中的优
美舞姿震撼了全国观众的心。其实,她们根本听不到伴奏
音乐声,而是靠敏锐的震动觉来感受舞台地板上传来的乐
音动律。她们那种不因残自馁,积极、乐观,笑对人生的 态度也给人们以极大的鼓舞。 两岁时因高烧注射链霉素失去听力的领舞演员邰丽华的
同音字 同形字 同义字 不同字 错误率% 32.3 27.5 19.4 5.1
错误率% 35 30 25 20 15 10 5 0 同音字 同形字 同义字 不同字 同音字 同形字 同义字 不同字
最同 错 低义 误 。字 率 在 ,由小 而高学 音到生 、低的 形依错 、次别 义是字 皆同检 异音查 的字发 字、现 错同, 误形字 率字的 、
提高观察质量和水平
课后作 业
思考题:
1、感觉、知觉和观察有何区别和联系? 2、错觉是不正确的知觉吗?请举例说明错觉 现象在生活中的利用。 3、请指出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的变化规律。
实践题:
请根据自己经历过的一堂课,分析评价该
堂课的教学,哪些符合感知觉规律,哪些不 太符合甚至违背感知觉规律而需要加以改进的?
的个别属性反映。
(2)感觉的种类
①外部感觉
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 ②内部感觉 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
眼睛结构
耳朵结构
2)知觉水平
(1)知觉的定义
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 物的整体反映。
(2)知觉的种类
①一般知觉 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触知觉、味知觉 ②复杂知觉 运动知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
定时间的刺激量。
(2)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的类型
①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
绝对感受性是指感觉器官能对一个刺激物感
觉出的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绝对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
激量。
两者呈反比关系:E=1/R
E:绝对感受性; R:绝对感觉阈限
②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
差别感受性是指刚刚能够感觉出两
个同类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的能力。 差别感觉阈限是指能够引起差别感 觉的最小变化量。
两者呈反比关系:E=1 /R
E:差别感受性; R:差别感觉阈限比 (3)感觉相互作用
(4)感觉补偿
(5)实践的影响
(1)感觉适应
涵义: 同一感受器接受同一刺激的持续 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典例: 明适应(由暗处到明处) 暗适应(由明处到暗处)
3)观察水平
(1)观察的定义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必要时需 要采取一定方法的高水平的感知觉过程。
(2)感觉、知觉和观察的区别和联系
考 考 你 的 观 察 力
图片介绍:你能在叶子中间找到三个隐藏的侧面人像吗?
4)错觉
(1)错觉的定义
错觉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所产生 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
(2)错觉的现象 视错觉、形重错觉、时间错觉 运动错觉等
双老 太 关与 图
少 女
双 关 图
老 人 像 与 洞 口 的 三 个 人
3、知觉的理解性
(1)知觉理解性的涵义 人总是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来 对事物进行解释和补充。 (2)影响因素
语导、情绪、定势
对诗人来说,珍珠是大海的眼 泪;对东方人来说,它是一滴 固体化的露水;对妇女们来说, 它是她们戴在手指上、脖子上 或耳朵上的,长圆形,透明色, 螺钿质的饰物;对化学家来说, 它是带了些胶质的磷酸盐和碳 酸钙的混合物;最后,对生物 学家来说,它不过是某种双壳 类动物产生螺钿质的器官的病 态分泌物。
第三节 感知觉规律在教育中应用
一、感知觉规律在教书育人中应用
二、感知觉规律在自我教育中应用
1、注意教学情境中的有关刺激的强度
(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教师言语的响度 ◆书写投影的大小
◆教室照明的亮度
2、注意突出教学中的知觉对象 (对比影响知觉的选择性)
◆直观教具中用鲜明颜色标出 知觉对象 ◆书写投影的内容要与背景拉 开差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