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疗法学

合集下载

《针灸康复疗法》课件

《针灸康复疗法》课件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需求 的增加,针灸康复疗法在康复 医学领域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针灸康复治疗的创新 与发展
针灸康复疗法的创新与发展包 括结合现代科技、个性化治疗 和统一标准化的规范管理等。
针灸康复治疗的人才 培养与认证
为了提供高质量的针灸康复治 疗服务,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 建立专业认证机制。
结论
1 针灸康复治疗的成效
针灸康复疗法在促进康复、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 针灸康复治疗的发展前途
随着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入,针灸康复疗法有望在未来发展出更多新的应用和疗效。
3 针灸康复治疗的意义及建议
鼓励更多人了解和使用针灸康复疗法,同时加强科研和规范管理,推动其健康快速发展。
实践技巧
1
针灸康复疗法的器械与药材
针灸康复疗法需要使用特定的针具和中药,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2
针灸康复治疗的科学操作步骤
Hale Waihona Puke 针灸康复疗法需要遵循一定的操作步骤,包括消毒、穴位定位、针刺技术等。
3
针灸康复治疗的注意事项
在使用针灸康复疗法时,需要注意术前术后护理、禁忌症和合理的疗程调整。
发展前景
针灸康复治疗的应用 前景
针灸康复疗法的优势
针灸康复疗法综合利用了针 灸和康复的优势,具有独特 的疗效和潜力。
针灸治疗概述
1 针灸治疗的原理
针灸通过调整和平衡人体的阴阳、气血、经络等系统,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 针灸治疗的作用
针灸可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调节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等。
3 针灸治疗的禁忌
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如妊娠期、感染性疾病等,针灸治疗可能会有一定的禁忌。
《针灸康复疗法》PPT课 件

中国传统康复疗法教学大纲

中国传统康复疗法教学大纲

中国传统康复疗法教学大纲中国传统康复疗法教学大纲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传统康复疗法在中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治疗方法,传统康复疗法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手段,为患者提供了有效的康复方案。

为了系统地传承和推广传统康复疗法,中国制定了相应的教学大纲,以确保其规范和科学性。

一、传统康复疗法的概述传统康复疗法是一种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针灸、推拿、气功等手段的康复治疗方法。

它强调整体观念,注重调理身心,达到平衡和谐的状态。

传统康复疗法主张通过调整人体的气血、阴阳、脏腑等方面的平衡,来促进疾病的康复和预防。

二、传统康复疗法的理论基础1. 中医理论基础传统康复疗法的理论基础是中医理论,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等。

这些理论为传统康复疗法提供了指导和依据,使其能够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待和治疗疾病。

2. 康复学理论基础传统康复疗法还借鉴了现代康复学的理论,如功能恢复、运动康复、心理康复等。

通过结合现代康复学的理论,传统康复疗法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提高治疗效果。

三、传统康复疗法的治疗手段1.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传统康复疗法的核心手段之一。

通过在人体特定穴位上插入针具,调节气血运行,达到治疗和康复的目的。

针灸疗法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能够有效地治疗各种疾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

2. 推拿疗法推拿疗法是传统康复疗法的另一种重要手段。

通过按摩和推拿患者的身体,调理气血,舒缓疼痛,促进康复。

推拿疗法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康复治疗,如肌肉骨骼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3. 气功疗法气功疗法是传统康复疗法的一种特殊手段。

通过调整呼吸和运动,以达到调整气血和身心的目的。

气功疗法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四、传统康复疗法的应用领域传统康复疗法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

它在治疗慢性疾病、康复疗法、预防保健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优势和作用。

Bobath疗法-康复治疗学

Bobath疗法-康复治疗学
运动模式的关节运动 进行各种运动控制训练,逐步过度到日常生活动作的训

Bobath的技术目的
减少运动神经元损伤的症状 增加患侧肢体或躯干及健、患两侧正常的
协调运动模式 促进患侧躯干和肢体进行功能活动,减少
代偿及适应性辅助工具或设备的使用
Bobath治疗技术
一、控制关键点手法
定 义:该手法指治疗师用手法控制患
Bobath 方法的原理,主要通过反射性抑制异常姿 势和运动,促进正确的运动感觉和运动模式,有 以抑制、促通手技,关键点的控制,刺激本体感 受器和体表感受器手技(以叩技为主) 等为重点。
Bobath的主要治疗原则 1.评价与治疗相结合 2.治疗中应避免采用可能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患侧肌张力或
异常反应的活动 3.治疗应以建立正常的姿势与运动模式为目
作用与手法
2、抑制痉挛
导致痉挛发生和发展的因素很多, 抑制痉挛的方法也各不相同(举例)。
作用与手法
3、阻止(或破坏)异常运动模式
在正常运动模式出现前必须对异常 运动模式进行抑制。具体方法根据患 者情况随时设计。
作用与手法
4、自主抑制训练
患者通过学习并掌握一些动作要 领,用以达到抑制联合反应、痉挛等 障碍的目的。
国内外资料证实,应用Bobath 技术早期康复锻炼疗效显 著。丹麦J rgensen 等对1197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在急性治 疗同时以obath技术康复,6 个月后除死亡250例外,95% 的病人功能恢复,80%的病人ADL 在发病第6 周达最好程 度。国内机构亦证实早期康复疗效显著
模式相结合用以降低肌张力和阻断异 常运动模式的治疗技术。 抑制技术包括静止性抑制手法(反射 抑制性姿势)和动态手法(反射抑制 运动模式)。

康复治疗学--概论 ppt课件

康复治疗学--概论  ppt课件

等长运动和等张运动
主动运动和主动助力运动
等张性抗阻力运动(向心性、离心性) 等长性抗阻力运动 等速性抗阻力运动
PPT课件 13

抗阻力运动
1. 2. 3.
返回
牵伸软组织的技术
牵伸(stretching) 定义:拉长挛缩或短缩软组织的治疗方法 目的: 1. 改善或重新获得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伸展性 2. 降低肌张力 3. 增加或恢复关节的活动范围 4. 预防或降低运动时损伤。
缺少练习可能产生 继发性神经萎缩或形成不正常的神经突触
返回
PPT课件 22
运动再学习疗法特点
通过多种反馈来强化训练效果
视、听、皮肤、体位、手的引导等
充分利用反馈在运动控制中的作用
视、听、语言、手的引导等
返回
PPT课件
23
增强心肺功能的技术
放松性运动(relaxation)
返回
PPT课件
31
超声波疗法(ultrasound therapy)
定义
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20kHz的声波,是一种机械振动波 应用超声波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 超声波疗法
治疗操作方法
接触法 药物透入法 水囊法 水下法
返回
将磁场作用于人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磁疗法 种类 静磁场法(属于恒定磁场) 动磁场法
返回
PPT课件
39
1.维持和改善运动器官的功能
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增加骨骼肌肉系统的血液
供应 促进关节滑液的分泌 牵伸挛缩和粘连的软组织,维持和改善关节活 动范围 提高和增强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改善和提高平衡和协调能力 预防和延缓骨质疏松

康复治疗技术精品PPT课件

康复治疗技术精品PPT课件

三、高频电疗. 100KHz---300GHz高频电疗.
分为:
达松伐电疗法、中波、短 波、超短波、分米波、厘 米波、毫米波等。
重点掌握:
物理特性、治疗作用、临床 应用、适应证、禁忌症。
介绍几种常用的电疗
SUCCESS
THANK YOU
2020/12/21
一、直流电疗法: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 与电化学疗法。
2、治疗作用
(1)直流电的 治疗作用:
1)细胞膜电位改变 2)细胞膜通透性改变 3)小血管扩张 4)产生电解产物 5)静脉血拴退缩 6)促进骨生长
(二)直流电药物离 子导入的治疗作用
根据电学上“同性相斥”原 理,阳离子从阳极导入体内, 阴离子从阴极导入体内。
用直流电将药物离子通过皮 肤粘膜、皮脂腺、伤口导入 体内。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二、种类
分八大类:
1.物理疗法 2.电疗法 3.光疗法 4.超声波疗法 5. 磁疗法 6.水疗法 7.石蜡疗法 8.冷疗法
康复治疗(rehabilitation treatment,rehabilitation care)
是康复医学的重要内容.
对病、伤、残者身心健康与 功能恢复的重要手段。
也是病、伤、残综合治疗的 一部分。
二、中频电疗 1KHz---100KHz 中频电流.
分为:
调制中频电疗、干扰电疗、 音乐电疗、波动电疗等.
电流法分为三大类:
低频电疗 中频电疗 高频电疗
一、低频电疗: 0-1000Hz低频电流。

考题康复疗法学

考题康复疗法学

康复疗法学试题1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正确答案,每题1分。

共40分。

1.关节松动术手法分级〔Maitland〕为:〔〕A.6级B.3级C.4级D.5级E.7级2. Rood技术中具有促进作用的感觉刺激方法为:〔〕A.轻微的关节挤压B.中度的温热刺激C.快速刷擦D.对肌腱止点处加压E.持续牵伸3.我国修订了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 AIS-RC〕,适用于几岁以上的成人:〔〕A.15B.16C.17D.18E.194.脑卒中患者病程2周,患侧上、下肢均为Brunnstrom II期,坐位平衡到达I级,此时治疗师可采取:〔〕A.站立床训练B.坐位I级平衡训练C.渐进抗阻肌力训练D.抗痉挛体位E.Bobath法5.Bobath神经发育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的重点是:〔〕A.增强肌力B.加大关节活动范围C.促进神经发育D.促进神经发育和功能恢复E.纠正异常张力与反射模式,易化自主运动反响6.脉冲电流对运动神经可引起肌肉强直收缩频率是:〔〕A.20~30HzB.10~20HzC.1~10HzD.25~50HzE.60~100Hz7.不是超短波疗法的禁忌症为:〔〕A.机体极度衰弱B.带有人工心脏起搏器者C.活动性肺结核D.炎症急性期E.出血倾向8.腰椎牵引常取仰卧位,此时卧姿宜为:〔〕A.仰卧,屈曲双髋、双膝B.仰卧,屈曲单侧髋、膝关节C.仰卧,腰下垫物D.仰卧,双腿抬高20°E.以上均可9.脑卒中患者采取降低肌张力,促进别离运动出现的阶段是:〔〕A.急性期B.亚急性期C.软瘫期D.痉挛期E.改善期10.厌恶疗法的根本原理是:〔〕A.消退性抑制B.经典条件反射C.模仿学习D.操作性条件反射E.顿悟11.新生儿黄疸〔高胆红素血症〕物理治疗用:〔〕A.超短波B.远红外线C.氦氖激光D.蓝紫光E.药物治疗12.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的镇痛作用,是由于该疗法刺激兴奋了感觉神经的:〔〕A.痛觉神经末梢B.所有传入纤维C.粗纤维D.细纤维E.痛、触觉纤维13.脑卒中早期患侧卧位的正确姿势是:〔〕A.患肩前伸,防止受压和后缩B.患肩后伸,肘伸直C.患肩后伸,前臂旋后D.肘伸直,指关节伸展E.掌面向上14.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癌症患者进行心理评定,诊断抑郁状态总分需要到达:〔〕A.8B.15C.20D.25E.3515.受累神经支配肌肉为II级时,应进行:〔〕A.被动运动B.助力运动C.主动运动D.抗阻运动E.联合运动16.患者在言谈中产生恰当的词困难或不能,即表现言语中需用的词受限或找词的时间延长为:〔〕A.找词困难B.呼名困难C.语音障碍D.错语E.杂乱语17.女性,38岁,被确诊为乳腺癌,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过度的依赖他人,吃饭、穿衣等活动都需要陪护或家人的帮助,从心理角度而言她正处于:〔〕A.震惊阶段B.否认阶段C.抑郁焦虑反响阶段D.对抗独立阶段E.适应阶段18.以下哪项治疗不属于温热疗法:〔〕A.超短波疗法B.石蜡疗法C.紫外线疗法D.红外线疗法E.湿热袋敷疗法19.以下描述等张训练的优点不正确的选项是:〔〕A.训练方式丰富,有各种器械可供选择应用B.可在全关节活动范围内运动,在任何角度上均可获得训练效果C.可客观量化地观察运动、肌力的大小及进展情况,因此具有良好的心理学效果D.类似等长训练,一般不产生血压的明显上升E.可训练患者的辅助肌和稳定肌20.运动再学习方案主要内容不包括:〔〕A.上肢功能训练B.下肢功能训练C.口面部功能训练D.坐、站、站起训练E.行走训练21.针灸理疗核心是:〔〕A.经络学说B.脏象学说C.五行学说D.阴阳学说E.元气论22.患者,男性,72岁,脑梗死后1个月,言语不清,言语理解能力正常。

康复物理治疗学

康复物理治疗学

康复物理治疗学
康复物理治疗学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物理方法(如运动疗法、物理因子疗法等)治疗疾病和促进身体功能恢复的一门学科。

康复物理治疗学的主要内容包括运动疗法、物理因子疗法、手法治疗、康复工程等方面。

其中,运动疗法是康复物理治疗学的核心内容,它通过各种运动训练和活动,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提高运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物理因子疗法则是利用各种物理因子(如电、磁、光、热等)对身体进行治疗,以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等。

康复物理治疗学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神经系统疾病、运动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儿童康复等多个领域。

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康复物理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康复物理治疗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通过物理方法治疗疾病和促进身体功能恢复,为患者提供了一种非药物、非手术的治疗选择。

对于需要康复治疗的患者来说,康复物理治疗学可以帮助他们尽快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重返社会。

康复治疗学培养方案

康复治疗学培养方案

康复治疗学专业培养方案学科门类医学专业代码 101005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初步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础上,系统掌握康复医学专业知识及实践技能,并熟悉中医药学基本理论知识和中医临床医疗技能,具有各科疾病康复治疗和评价工作的能力,能在各级各类医疗、康复机构从事康复治疗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根据社会对人类健康发展的需求,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明德、践行、善事、创新之现代公民”,本专业要求学生具备以下知识、能力和素质:(一)知识1.人文社科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医疗卫生法律法规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及人际沟通知识,满足社会交往和专业实践的需要。

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及法规,在职业活动中学会用法律保护康复对象和自身的权益。

2.工具性知识掌握医学类英文科普文章的翻译,借助字典阅读护理学专业的英文资料,具有一定的英语交流能力;掌握基本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并能进行文献检索和数据统计。

3. 专业知识掌握康复治疗专业所必需的基础医学理论,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等学科知识;掌握生命各阶段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原因,认识到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及行为心理因素对疾病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系统掌握康复治疗专业理论知识、基本操作技能,掌握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的基本原则和实施方法;掌握临床疾病康复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掌握康复治疗常用的功能评定技术。

4.法律法规知识熟悉国家卫生法律法规,树立依法执业的法律观念,遵守康复操作规程,学会在执业活动中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

(二)能力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多途径收集、分析、研究学习内容;能够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具备从实践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2.应用知识能力具有与患者有效沟通的能力,能够很好的进行医患交流;能够控制自我并了解、理解他人需求和意愿,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使用技术语言,在跨文化环境下进行沟通与表达;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能自信、灵活地处理医患关系和适应工作环境;既能独立工作,又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康复医学技术介绍康复医学中的各种技术和疗法

康复医学技术介绍康复医学中的各种技术和疗法

康复医学技术介绍康复医学中的各种技术和疗法康复医学技术介绍康复医学是一门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医学科学。

它通过运用各种技术和疗法,帮助人们恢复功能、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能力和生活水平。

本文将介绍康复医学中的各种技术和疗法。

一、物理疗法物理疗法是康复医学中常用的一种技术。

它主要利用物理手段进行治疗,包括热疗、冷疗、光疗、电疗等。

热疗通过热能的传递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肌肉僵硬;冷疗则利用低温减轻炎症和肿胀;光疗通过利用光的照射来改善血液循环和刺激细胞修复;电疗则利用电流对肌肉和神经进行刺激,以增强肌肉力量和神经功能。

二、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是通过练习和训练来恢复和提高患者的功能的一种方法。

它可以包括康复运动和功能性训练。

康复运动是指通过体育运动来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和机能,如康复游泳、康复跑步等;功能性训练则是通过特定的动作来强化和改善患者的特定功能,如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

三、语言和言语治疗语言和言语治疗是用于改善和恢复患者言语和语言能力的一种康复技术。

它包括发音训练、口腔肌肉训练、语言理解和表达训练等。

通过这些训练,患者可以提高发音准确性、增加词汇量、改善语法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高与他人的沟通能力。

四、助行器具和辅助设备助行器具和辅助设备是用于帮助患者行走和进行日常活动的辅助工具。

常见的助行器具包括拐杖、助行架、轮椅等;辅助设备包括矫形器、义肢等。

这些器具和设备可以提供支撑和稳定,使患者在行走和活动时更加安全和方便。

五、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康复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通过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心理支持等方式来帮助患者调整情绪、应对困难,并改善心理状态。

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重建自信,克服心理障碍,提高生活质量。

六、职业和职能治疗职业和职能治疗是通过帮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和职业活动来提高其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治疗师可以通过训练患者使用各种辅助设备,改良和调整环境,协助患者完成日常任务,如个人卫生、穿衣、进食等。

康复疗法学教学大纲 - 康复疗法学教学大纲

康复疗法学教学大纲 - 康复疗法学教学大纲

《康复疗法学》教学大纲供康复治疗学专业使用成都中医药大学老年康复教研室简介《康复疗法学》是康复医学专业方向的主干课程之一,是获得康复临床技能的修课程,同时也是康复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的桥梁课程。

学好本门课程对康复医学以生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康复疗法学》的内容主要包括康复医学概论、运动疗法、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心理疗法、传统中医康复治疗等。

很多内容都要结合实践操作才能很好掌握,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必须边学习、边操作,以获得确实的临床能力。

使用说明:1. 本大纲主要应用于康复治疗专业。

2. 各章内容的讲授次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 教学方式包括课堂讲授、实验操作、多媒体教学等。

第一章康复疗法学概论【目的要求】1、掌握康复疗法学的概念2、掌握康复疗法学的工作内容3、熟悉康复疗法的发展简史【教学内容】1、康复疗法的定义2、康复治疗的主要过程3、康复疗法学的内容4、康复疗法的发展历程【课时与方法】课堂讲授1学时第二章第一节运动疗法概述【目的要求】1、掌握运动疗法的定义2、了解运动疗法的分类3、熟悉运动疗法的内容4、熟悉运动解剖学基础5、熟悉运动生理学基础6、掌握肌肉收缩的不同方式7、熟悉运动代谢基础8、掌握运动疗法的常用运动方式9、熟悉运动疗法的生理作用10、掌握运动疗法的治疗作用11、熟悉运动疗法的应注意的事项12、熟悉运动疗法的禁忌症13、熟悉运动处方的项目14、掌握运动量的控制的内容15、熟悉运动疗法应用的基本原则【教学内容】一、运动疗法的定义1、运动疗法的定义2、运动疗法的分类二、运动疗法的内容及分类1、传统的运动疗法2、神经生理疗法3、运动再学习法三、运动疗法基础1、运动学基础:运动解剖学基础、运动力学基础2、运动生理学基础:肌肉的理化特性、肌肉的收缩形式、肌肉的协同作用3、运动的代谢基础:肌肉收缩的能量供给、运动中气体交换的两个重要指标、对训练的代谢反应四、运动疗法中常用的运动方式1、被动运动2、主动运动:随意运动、主动助力运动、抗阻力运动3、牵引运动五、运动疗法的生理及治疗作用1、生理作用:心脏、骨骼肌、骨和关节、血压、肺、血脂质、其它2、运动疗法的治疗作用六、运动疗法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禁忌1、临床应用2、运动疗法中应注意的事项3、运动疗法的禁忌七、运动处方1、运动治疗项目:耐力性项目、力量性项目、放松性项目、矫正性项目2、运动治疗量:运动治疗强度、治疗频度、治疗持续时间3、注意事项【课时与方法】课堂讲授2学时,课堂讲授与自由讨论相结合。

运动康复疗法学

运动康复疗法学

运动康复疗法学简介运动康复疗法学是一门研究运动与康复之间关系的学科。

它结合了运动科学和康复医学的理论和实践,旨在通过运动的方式促进人体康复和健康。

研究内容运动康复疗法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运动与康复原理:研究运动对人体各系统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运动促进康复和改善生活质量。

2. 运动康复方案设计:探讨制定适合个体需求的运动康复方案的方法和技巧,包括运动选择、强度调节、时间安排等。

3. 运动康复评估:研究如何对康复对象进行全面评估,以确定合适的康复目标和设计个性化的运动康复方案。

4. 运动康复技术:介绍各种康复技术和装备的使用方法和效果评估,例如运动器械、运动疗法等。

5. 运动康复效果评价:研究运动康复的效果评价方法和指标,以科学客观地评估康复效果。

应用领域运动康复疗法学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临床康复:运用运动康复疗法促进各类疾病患者的康复进程,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功能恢复。

2. 运动伤害康复:通过适当的运动康复措施,帮助运动员和运动爱好者恢复受伤后的功能和竞技能力。

3. 病后康复:针对手术后、疾病康复期等特定阶段的康复需求,设计合适的运动康复方案,加快康复速度。

4. 慢性病康复:通过长期运动康复方案,减轻慢性疾病患者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5. 体育康复:运用运动康复疗法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水平,减少运动受伤发生的概率。

结论运动康复疗法学通过研究和实践,推动了运动和康复之间的紧密结合,为促进人体康复和健康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有效策略。

在未来,运动康复疗法学将继续发展壮大,为更多人提供更好的康复服务。

康复治疗学介绍

康复治疗学介绍
心理疗法在康复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 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职业疗法
职业疗法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的康复治疗方法,旨在帮助 患者获得独立生活和工作的能力。
职业疗法师通过评估患者的认知、情感和身体功能,制定 个性化的训练计划,提供一系列的认知和技能训练,帮助 患者适应工作环境,提高工作能力。
地位
康复治疗学在现代医疗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医院医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 分。
作用
康复治疗师与医生、护士等医疗团队紧密合作,共同为患者提供全面、有效的医 疗服务。康复治疗师在患者的康复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 能、提高生活质量,并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02
康复治疗学的主要方法与技 术
康复治疗学的发展历程
起源
康复治疗学起源于古老的中医按摩疗法,逐渐发展成为包括针灸、推拿、理 疗、运动疗法等多种非药物治疗手段的综合学科。
发展历程
自20世纪50年代起,康复治疗学开始受到广泛关注,特别是在西方国家,康 复治疗被认为是医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康复治疗学在现代医疗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我国康复治疗学面临的挑战
专业人才缺乏
我国康复治疗专业人才数量相 对较少,需要加大人才培养力
度。
认知度低
由于康复治疗学相对较新,社 会对其认知度相对较低,需要
加强宣传和推广。
地区发展不平衡
我国各地康复治疗学发展不平 衡,一些地区的康复资源相对 匮乏,需要改善和优化资源配
置。
加强康复治疗学专业人才的培养
在神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统疾病康复中的应用
脑卒中康复
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 卒中,康复治疗可帮助患者恢 复肌力、平衡和协调性,减少

康复治疗学概述

康复治疗学概述
提升医疗水平
康复治疗学的发展,促进了医疗水平的提高。康复治疗学要求医护人员不仅具备临床医学 知识,还要掌握康复评定和治疗技能,从而提高了医疗队伍的整体素质。
推动医学发展
康复治疗学的发展,推动了医学的发展。康复治疗学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神经系统、肌 肉骨骼、心血管、呼吸、消化、内分泌等多个领域,为医学提供了更广阔的研究空间和方 向。
康复治疗学概述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康复治疗学定义与分类 • 康复治疗学发展历程 • 康复治疗学的主要技术与方法 • 康复治疗学的主要疾病与适应症 • 康复治疗学与其他医学专业的关系 • 康复治疗学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01
康复治疗学定义与分类
定义
康复治疗学是一门专注于促进身体、精神、情感和社交能力 恢复的医学专业。
职业疗法主要通过针对患者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 所需的功能进行训练,包括手工艺、绘画、音乐疗 法等。
言语疗法主要通过针对患者言语和沟通障碍进 行训练和治疗,包括语音疗法、语言治疗等。
心理疗法主要通过心理学理论和方法来缓解患 者心理上的负担和压力,包括认知行为疗法、 人际关系疗法等。
康复工程主要通过应用现代工程技术来为患者 提供辅助器具、设备和设施,包括矫形器、假 肢、助行器和轮椅等。
康复治疗学与护理医学在患者照护和康复过程方面有着密切 的联系。康复治疗师与护士紧密合作,共同制定患者的康复 计划,协助护士完成患者的日常照护工作。
康复治疗师还为患者提供专业的康复护理服务,如康复锻炼 、疼痛管理、残障评估等,协助护士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和 生活质量。
与社会公共卫生的关系
康复治疗学与社会公共卫生在促进全民健康和预防疾病方 面有着密切的联系。康复治疗师积极参与社会公共卫生活 动,为公众提供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和康复指导等服务, 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

康复治疗学 概论PPT演示课件

康复治疗学  概论PPT演示课件

2020/3/19
20
(体六位)转体位换转训换训练(Conversion training position) 练
• 卧位的翻身训练(仰卧位与侧卧 位的相互转换)
• 卧位到坐位的转换 • 坐位到立位的转换
体位转换训练注意事项
做好保护措施 每次训练时仅给予最小辅助;并依次
减少辅助量 向患者分步解释动作顺序及要求
• 适用于偏瘫、脑瘫及神经精神发育迟缓者等。 • 常用的易化技术:Brunnstrom法、Bobath法、Rood法及
神经肌肉本体促进法(简称PNF)等。
易化技术护理要点
训练中要求患者主动注意训练的过程
强调重复学习
有顺序地组合其它方法
在动作进行中和完成后给予患者适当鼓励
2020/3/19
25
进训练方法
2020/3/19
13
(二)肌力训练(muscle strengthening exercise)
肌力训练的基本原 则
• 阻力原则 • 超常负荷原则 • 超量恢复规律
• 肌肉训练的生理学基础 • 训练至疲劳但不过度疲劳原则
肌肉形态 功能指标
• 强度和频度关系 • 增进肌力
• 大负荷少重复
2020/3/19
6
6
第一节 物理治疗 (physical therapy , PT)
2020/3/19
7
一、运动疗法
• 定义 是运动在医学中的应用,是以运动学、生物力学 和神经发育学为基础,以改善躯体、生理、心理和精神 的功能障碍为主要目标,以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为主要因 子的治疗方法。 ■主动躯体活动训练 ■被动躯体活动训练
2020/3/19
21
(七)步行训练(walk training)

康复治疗学ppt课件

康复治疗学ppt课件

康复理疗知识
一. 康复医学源于理疗学 :理疗学 的发展规律仅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是一个正在发展中比较年轻的学科,
也是一门有希望成为未来主流医学
的学科。
二.理疗,即物理疗法,是使用力、 电、光、声、磁、冷、热、水等 因子治疗疾病、恢复与重建功能。
三.理疗广泛应用于预防医学、保
健医学、临床医学和康复医学。
立病房或在一个医疗“集团”中设康复医院。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培养规范化,病后急性期 康复医疗大都列入医疗保险, 有一系列政策,法规,保证RM的发展,康复医疗水平较高。
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时代,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小康先健康,改善人口素质、健 康素质,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是我们最终的目标。特别要实现2015年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给康复医学带来发展的机 遇和挑战。人类疾病、衰老、死 亡是不可避免的,只要疾病、损伤、衰老等造成功能障碍就要依靠康复医学来预防和康复,康 复医学就一定会发展壮大。 发展康复医学的意义发展康复医学的意义发展康复医学的意义发展康复医学的意义 康复医学 作为新兴的、发展迅速的学科, 是现代医学的四大支柱之一。发展康复医学,树立康复观念,为广大残疾、残障人员提供优质 的康复服务,不但促进了社会医学
附超短波、光疗、调制中频的作用机 制、适应征及临床具体应用原则 一.超短波的治疗作用: 1. 对心血管的作用:影响心率、血压、 毛细血管舒张功能和通透性 2. 对神经系统的作用:如中小剂量可促 进受损周围神经再生;作用于自主神经 节或神经丛可调节相应脏器和血管的功 能等
3. 对网状内皮系统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如 中小剂量可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功能、增 加吞噬细胞数量、增强细胞及体液免疫 功能,大剂量则有相反作用 4. 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 5. 对脏器的影响:缓解胃肠痉挛;扩张肺 部血管,改善呼吸功能;扩张肾小球血 管,增加血流

传统康复方法学PPT课件

传统康复方法学PPT课件
熏洗后要用干毛巾擦干患部,并注意避风和保暖。 妇女经期和妊娠期不宜坐浴和熏洗阴部。 注意药汤温度要适宜,不可太热,以免烫伤皮肤。
四、敷贴疗法 治疗原理 疗法分类 注意事项
敷贴疗法,亦称外敷法,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将中 药制成丸、散、膏、糊、饼等剂型,施于皮肤,敷贴于患处、 孔窍或腧穴等部位的治病方法。通过药物作用于局部皮肤, 疏通经络,调理脏腑功能,达到防治疾病、强身保健的作用。 外敷能使药力直接作用于患处治疗局部病证,还能使药力由 表及里或通过穴位作用于全身,治疗全身性疾病。
治疗原理
通过热力与药力联合作用于肌表,内传经络脏腑, 达到祛邪扶正,疏畅气机,调理脏腑之目的。
➢ 局部及腧穴刺激作用 ➢ 调节经络系统平衡的作用 ➢ 药物的自身作用
敷法分类
普通敷法:热水袋敷、水湿热敷、沙热敷、铁末热敷、 泥热敷、蜡热敷、盐热敷、姜热敷、醋热敷。
药物热敷:药包热敷、药饼热敷、药末热敷、药液热敷、 药渣热敷。
疗法分类
薄贴法-膏药法 用膏药外贴穴位或患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常
用于外科疮疡肿毒,某些皮肤病和跌打损伤
发泡法 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捣碎,敷贴于穴位或患
处:大蒜;旱莲草;白芥子;蓖麻仁;毛莨叶; 威灵仙;吴茱萸
注意事项
贴药部位常规使用75%乙醇消毒,换药时洗净残余药 物,消毒后再更换敷药。敷药后要覆盖固定,以防脱 落或药物流失,敷料纸宜柔软。
注意事项
严格掌握热熨的温度和熨引手法力量的大小。热熨温 度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熨剂温度过高易烫伤皮肤, 过低则影响药效的渗透
熨引手法有推、揉、擦、按等,力度应恰当,温度高 时手法宜轻快;温度稍降,手法可稍重一些。
操作过程中要经常检查熨剂的温度,询问患者的反应。 如果出现头晕、头痛、心悸、呕恶等不适及皮肤烫伤、 擦伤、过敏等现象,应及时停止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疗法(PT)是应用力、电、光、声、磁和温度等物理学因素来治疗患者疾患的方法。

其中徒手以及应用器械和仪器进行运动训练,以治疗伤、病、残患者,恢复或改善功能障碍的方法称为运动疗法,是物理疗法的主要部分。

运动疗法是患者应用各种运动来治疗肢体功能障、矫正运动姿势异常的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康复治疗手段。

在物理疗法中利用光、电、温度、水等各种物理因素治疗疾病,促进患者康复的疗法为物理因子疗法,常常被称为理疗。

★运动疗法工作的目的:1.牵张短缩的肌肉、肌腱、关节囊及其他软组织,扩大关节活动度。

2.增强肌肉的肌力和肌肉的活动耐力。

3.抑制肌肉的异常张力,使肌肉松弛,缓解其紧张度。

4.针对患者的功能障碍,如脑卒中后的肢体偏瘫,对瘫痪肢体施行运动功能的再学习训练,改善神经肌肉功能。

5.训练患者改善异常的运动模式。

6.克服患者运动功能障碍,提高患者身体移动和站立行走功能。

7.对平衡功能和运动协调性有障碍的患者,施行提高平衡和协调性功能的训练。

8.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动作训练。

9.针对不同伤病或为健身需要进行各种体操训练。

10.通过运动治疗,增强患者的体力,改善全身功能状态。

11.通过运动疗法的活动刺激,改善心脏、肺脏等内脏器官的功能。

12.通过运动训练预防或治疗各种临床并发症,如褥疮、肌肉痉挛、关节挛缩、骨质疏松等。

★在运动疗法的治疗过程中,所应用的基本运动种类有:被动运动、辅助主动运动、主动运动、抗阻运动和牵伸运动。

★从临床的角度出发,运动疗法可分为三大类:传统的运动疗法、神经生理学疗法、运动再学习法。

★运动疗法的禁忌症:1.患者病情不稳定,处于疾病的急性期或亚急性期。

2.有明显的急性炎症存在,如体温超过38℃、血中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等。

3.全身情况不佳、脏器功能失代偿期。

1)脉搏加快,安静时脉搏大于100次/min。

2)血压不正常,患者临床症状明显,高血压患者舒张压高于120mmHg ,低血压患者收缩压低于100mmHg。

3)有心力衰竭表现:呼吸困难、全身浮肿、胸水、腹水等。

4)心脏疾病发作在10日以内者5)严重心率失常。

6)安静时有心绞痛发作。

4.休克、神志不清或明显不合作者。

5.运动治疗过程中有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者,如动脉瘤破裂。

6.有大出血倾向。

7.运动器官损伤未行妥善处理者。

8.身体衰弱,难以承受训练。

9.患者静脉血栓,运动中有可能脱落者。

10.癌症有明显转移倾向者11.剧烈疼痛,运动后加重者。

★运动治疗中注意观察的内容可包括以下几方面:1)训练运动量不应过量,训练次日应无疲劳感。

2)训练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有头晕、眼花、心悸、气短等应暂停训练。

3)训练时动作应轻柔,防止产生剧烈疼痛。

4)防止损伤皮肤,预防褥疮发生。

5)肢体活动训练应手法准确、轻柔,注意病理骨折等并发症的发生。

6)站立行走训练应有保护,防止跌倒。

7)训练中应结合心理交流,取得患者良好合作。

★骨骼肌纤维骨骼肌细胞又称肌纤维,是构成骨骼肌的基本单位。

骨骼肌纤维分为两种类型,即Ⅰ型肌纤维—红肌纤维,又称慢肌;型Ⅱ肌纤维—白肌纤维,又称快肌。

★一个脊髓前角细胞和它的轴突所支配的一群肌纤维合起来称做运动单位。

肌梭的感觉感受器对牵拉刺激敏感,极易感受牵拉刺激并向中枢传入神经冲动。

牵拉刺激可能是外力对肌梭肌纤维的被动牵拉,也可能是梭内肌纤维的主动收缩造成的牵拉。

牵拉产生的传入冲动引起脊髓的牵张发射,而且对于控制运动、维持姿势和肌肉紧张的中枢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最大耗氧量在运动早期机体摄氧量随运动强度的增大而不断增加,当达到一定程度时,即运动强度再进一步增大,而摄氧量也不再增加时,表明吸氧能力已达极限,该条件下的摄氧量就是VO2mx无氧阈在运动过程中,以无氧代谢补充有氧代谢供能时的耗氧水平也即无氧代谢的开始,称为无氧阈。

★等长收缩是一种静态的收缩,收缩时关节不活动,肌肉的长度不变,肌肉的张力增加。

等张收缩是一种动态的收缩,收缩时关节活动,肌肉缩短,但张力保持相对恒定。

1)向心性收缩收缩时肌肉的起止点相互接近。

2)离心性收缩收缩时肌肉起止点相互远离。

等速收缩是一种人体不能自然形成的肌肉收缩。

需由仪器从外界向肢体提供一种可随意收缩过程而变化的阻力,使运动引起的角速度保持一个恒定的数值才能产生的运动。

其优点有1.运动时在关节活动范围的每一点上都遇到“最大”的阻力,锻炼效果因而最佳。

2.不仅可刺激Ⅰ、Ⅱa型纤维,而且还可以刺激Ⅱb型快收缩的白纤维,因而可全面地锻炼肌肉。

3.定量准确,从力矩和角度曲线上可以测出多项指标,重复性好。

缺点:1.仪器复杂昂贵 2.费用高 3.费时间★以作用的不同,肌肉可分为:原动肌、副动肌、拮抗肌、稳定肌、中和肌、协同肌。

★运动功能评定的分期:初期评定中期评定后期评定随访评定。

★行走是人的重要功能之一,步态是人行走功能的表现形式。

人的行走功能如何,常常可以通过步态分析来进行评估。

步态分析是康复评定的组成部分,对于因神经系统或运动系统伤病而影响到行走能力的患者均应进行步态分析,以揭示有无异常步态以及步态异常的性质和程度,为进行行走功能评定和矫治异常步态提供必要的依据。

★正常行走时,从一腿迈向前以足跟着地时起,至该腿足跟从新着地止,为一个步行周期。

★步角或趾偏外角度:即足跟中点到第二趾之连线与前进方向之间的夹角。

股四头肌步态:当股四头肌无力时,在患侧支撑期不能主动维持稳定的伸膝或患者使身体前倾,让重力线在膝前方通过,从而使膝被动伸直,此时髋微曲可加强臀肌及股后肌群的张力,使股骨下端后摆,帮助被动伸膝;在支撑早期利用膝的持续过伸作为一种代偿性稳定机制常导致膝反屈,如同时有伸髋肌无力,则患者须用手按压大腿使膝伸直。

偏瘫步态:常有患足下垂、内翻、下肢外旋或内旋,膝不能放松屈曲,为了避免足部拖地,摆动常使患肢沿弧线往外侧回旋向前,又称回旋步。

上臂常呈屈曲内收。

★痉挛定义:以速度依赖性的张力牵张反射增强,伴随牵张反射兴奋性增高所致的腱反射亢进为特征的一种运动障碍。

被认为是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的一部分。

平衡定义:人体所处的一种稳定状态以及不论处于何种位置,当运动或受外力作用时,能自动地调整并维持姿势的能力,即当人重心垂线偏离稳定的支持面时,应能立即通过主动的或反射性的活动使重心垂线返回到稳定的支持面内的能力。

静态平衡:是指人体对某一静态姿势的控制能力,主要依赖于肌肉的等长收缩及关节两侧肌肉协同收缩来完成,如,手膝位的跪立训练。

动态平衡:在外力作用于人体时,人体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姿势来维持新的平衡的一种能力,主要依赖于肌肉的等张收缩来完成,如,平衡板上的站立训练。

好平衡力的条件 1)视觉2)前庭功能3)本题感受效率4)触觉的输入和敏感度,尤其是手部和足部5)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6)视觉及空间感知能力7)主动肌与拮抗肌的协调动作8)肌力与耐力9)关节的灵活度和软组织的柔韧度★协调运动的主要表现:能产生平滑的、准确的、有控制的运动,同时这种协调还必须要有适当的速度、距离、方向、节奏和肌力来配合进行。

而不协调的运动是指笨拙的、不平衡的和不准确的运动。

协调运动的产生需要有功能完整的深感觉、前庭、小脑和锥体外系的参与。

根据中枢神经系统不同的病变部位分为:小脑共济失调、基底节共济失调、脊髓后索共济失调三种不随意运动的主要表现震颤、舞蹈样运动、手足徐动手足抽搐、摸空症。

★日常生活活动(ADL)是指人们为维持独立生活而每天所必须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一系列身体动作,即进行衣、食、住、行、个人卫生等的基本活动。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是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Barthel ADL 指数:大便、小便、修饰、用厕、进食、转移、活动、穿衣、上楼梯、洗澡。

残疾定义:指由于身体结构和功能缺损严重,身体、精神和智力活动明显障碍,以致患者个人不能以正常的方式和范围独立进行日常生活活动。

★限制关节活动范围的因素正常的生理结构因素:1.拮抗肌的张力2.软组织相接触3.韧带的张力4.关节周围组织的弹性情况病理性因素:1.关节周围软组织挛缩2.神经肌肉性挛缩(反射性挛缩痉挛性挛缩弛缓行挛缩)3.粘连组织的形成4.关节内异物5.关节疾患6.疼痛/保护性肌挛缩关节活动范围的训练方法:一、维持关节活动范围的训练二、改善关节活动范围的训练★关节附属运动:关节在自身极其周围组织允许的范围内完成的运动。

其包括滑动、滚动、轴旋转、分离和牵拉等运动。

★麦特兰德根据关节的可动范围和操作时治疗者应用手法的幅度大小,将手法分为四级Ⅰ级:治疗者在患者关节活动的起始端,小幅度、节律性地来回松动关节Ⅱ级:在患者关节活动允许范围内,大幅度、节律性地来回松动关节,但不要接触关节活动的起始端和终止端。

Ⅲ级:在患者关节活动允许范围内,大幅度、节律性地来回松动关节,每次均接触到关节活动的终末端,并能感觉到关节软组织的紧张Ⅳ级:治疗者在患者关节活动的终末端,小幅度、节律性地来回松动关节,每次均接触到关节活动的终末端,并能感觉到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紧张。

Ⅰ、Ⅱ级用于治疗因疼痛引起的关节活动受限;Ⅲ级用于治疗关节疼痛并伴有僵硬而引起的关节活动受限;Ⅳ级用于治疗关节周围组织粘连、挛缩而引起的关节活动受限。

㈠1定义;平衡能力训练是指采用各种措施训练患者,提高其维持身体平衡的能力,通过这些训练,能激发姿势反射,加强前庭器官的稳定性,从而改善平衡功能.2平衡功能障碍的原因⑴肌力低下⑵疼痛∕孪缩⑶脊髓损伤⑷小脑损伤⑸脑干∕基底节损伤㈡训练原则1平衡训练的基本原则主要是从最稳定的体位通过训练逐步进展至最不稳定的体位,从静止平衡进展至动态平衡,以逐步加大平衡难度.2平衡训练的顺序⑴系统地有顺序进行:坐位平衡→爬行位平衡→双膝跪位平衡→立位平衡⑵从容易做的动作开始:最稳定位置→最不稳定体位;人体支撑面积由大→小;身体重心由底→高;静态平衡训练→动态平衡训练㈢训练的方法1保持坐位的平衡训练⑴长坐位的平衡训练⑵端坐位的平衡训练2保持手膝位的平衡训练3跪位平衡训练4保持立位的平衡训练★常用的肺功能康复训练手法:叩打法;震颤法★牵引的作用机制⑴减轻椎间盘压力促使髓核不同程度的回纳⑵促使炎症消失⑶解除肌肉痉挛⑷解除脊柱小节负荷脊柱牵引根据牵引力的来源可分为:自身重力牵引,手法牵引,重锤牵引,动力牵引.★1颈椎牵引的目的和作用颈椎病的治疗目的首先是消除炎症,其次是恢复功能和防止复发.⑴增大椎间隙,缓解椎间盘组织向周缘的外突压力,同时使后纵韧带紧张,有利于外突组织不同程度的减压.⑵开大椎间孔,使椎间孔中的神经根和动,静脉所受压迫,刺激得以缓解,甚至神经根袖和关节囊之间的粘连也有可能得以松解⑶牵开嵌顿的小关节囊,调整错位关节和椎体的滑脱及曲度异常⑷使椎动脉伸展,变通畅⑸放松处于痉挛状态的肌肉,减少颈椎应力⑹固定,制动,使颈椎骨折,脱位固定和整复⑺使病人逐渐养成正确的坐姿和颈姿,促使功能恢复,防止复发2颈椎牵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⑴适应症;颈椎牵引常作为首选疗法广泛应用于神经根型,椎动脉型,颈型的颈椎病,但对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受压较明显者应慎用;还可用于颈椎关节扭伤及功能紊乱,颈椎侧弯,后突畸形,颈椎滑移,脱位及颈椎骨折的固定⑵禁忌证;颈椎结核,肿瘤,严重骨质疏松,椎动脉硬化、畸形,心肌梗死,脑动脉硬化,陈旧性颈椎外伤等★腰椎牵引的目的和作用⑴增加椎体间距,降低椎间盘内压;沿腰椎轴向牵引可使椎间隙加宽,使椎间盘内压减小,甚至产生负压,利于向外周膨隆的椎间盘回缩,虽不能使椎间盘完全还纳,但可以减轻其对周围神经组织的压迫和刺激.⑵增加后纵韧带张力,促使椎间盘还纳:轴向牵引力可使后纵韧带张力明显增大,使突出物,特别是中央型突出物受到腹侧的压力,有利于还纳⑶增加椎管容积:牵引可使与突出椎间盘相应水平的椎管横截面积增加,从而使椎管容积增加,减轻对椎管内神经的压力⑷增加侧隐窝的面积:牵引可伸张黄韧带,改善黄韧带的血液循环,增加椎间盘与黄韧带之间的间隙及侧隐窝的容积,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⑸纠正腰椎小关节的紊乱:椎间盘突出后多继发小关节倾斜,不稳,使脊柱的稳定性受到影响.沿脊柱轴向的水平牵引可使关节突上下滑动,关节间隙加宽,屈曲旋转牵引时,旋转侧小关节做切面旋转滑动,对侧小关节间隙加大,有利于小关节复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