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理论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译实践对翻译理论的启示

摘要:在翻译学习中,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哲学上指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同时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翻译领域。仅学翻译理论不注重翻译实践只能是“纸上谈兵”,不能收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反过来,只埋头做翻译练习而没有翻译理论作为指导就会走弯路,不能形成系统的翻译知识网络。正确理解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辩证关系,能有效地促进翻译学习。

关键词:原文理解;词义选择;词性转换;欧化腔调

一、原文理解在翻译中的重要性

“一般来说,英汉翻译有三个基本步骤:原文理解、译文表达和译文校对。原文理解(Comprehension of Source Language)是翻译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没有正确的理解,就不可能有忠实的译文”(郭富强,2012:33~34)。拿到一篇英文,首先要做的是通读文章,理解原文的意思,然后才能动笔翻译,而不应该断章取义,主观臆断。一篇文章,不管是中文还是英文,它的意思都是立足于文章本身,脱离文章的判断和猜想多少会与原文大意有出入。另外,文章的意思应当从整体把握,文章段落与段落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不能分割开来看,即断章取义。这样得到的认识是片面的,达不到整体把握文章主旨的效果。所以在做翻译之前,一定要从宏观把握文章的主旨。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能否准确地把握一篇文章的主旨大意也是衡量一篇译文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翻译家严复鲜明地提出了著名的“信、达、雅”三字翻译理论。其中“信”(faithfulness)是指译文要忠实于原文,而要使译文忠实于原文,就应该如实而恰当地把原文翻译出来。严复在其《天演论·译例言》中指出“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贺学耘,2010:25)。由此可见,原文理解是翻译最重要的一步。如:

例一:It was not my fate to become a woman, so it was easier for me to see the graces. (Women and Men by Scott Russell Sanders)

译文:我命中注定不是女人,因而更容易发现女人悠闲的一面。(孙致礼译)

例二:By comparison with the narrow, ironclad days of fathers, there was expansiveness, I thought, in the days of mothers. (Women and Men by Scott Russell Sanders)

译文:跟做父亲的那种狭窄、紧张的生活相比,我觉得做母亲的日子过得比较宽松自在。(孙致礼译)

如果没有把握原文的主旨很容易把例一中的“graces”错认为指代女人,从而把这句话译成“我命中注定不是女人,因而更容易观察女人。”其实“graces”在这篇文章的前面部分已经出现过,如果在翻译时能适当地联系上下文就能避免翻译中的错误。同时,例二很容易被译为“和做父亲那种狭窄、固定的生活相比,我觉得做母亲要做的事更多。”这样的译文显然和文章的大意相悖。可见对原文的理解是贯穿于翻译始终的。

二、词义选择对译文的影响

根据传统词汇学,词义包括概念意义和内涵意义。概念意义,也叫延伸意义或认知意义,是语言符号所代表的事物的基本特征的抽象概括,常视为词语在词典中的定义或释义,也是词汇的基本意义;内涵意义,隐含于或附加在概念上的意义。英语中一词多义(polysemous Word)的情况很常见,尤其是一些常见的词,更为活跃,给翻译中词义的选择(Choice of Word Meaning)带来了不少困难。鲁迅的话语道出了其中的苦楚:“我向来总以为翻译比创作容易,因为至少是无需构想。但真的一译,就会遇到难关;譬如一个名词或动词,写不出,创作的时候可以回避,翻译上可不成,也还得想,一直弄得头晕眼花,好像在脑子里面摸一个急于要开箱子的钥匙,却没有”(郭富强,2012:52)。翻译前,要弄清楚多义词在句子中的具体词义。如:

例三:Few of them held jobs outside the home, and those who did filled thankless roles as

clerks and waitresses. (Women and Men by Scott Russell Sanders)

译文:她们很少有人外出做工,即使有去做工的,也是做些诸如文书和女招待之类的出力不讨好的差事。(孙致礼译)

例四:I didn’t see, then, what a prison a house could be, since houses seemed to me brighter, handsomer places than any factory。(Women and Men by Scott Russell Sanders) 译文:那时候,我还意识不到家会多像一座监狱,因为在我看来,家比哪座工厂都要亮堂美观。(孙致礼译)

例三中的“fill”一词既可以做动词也可以做名词。做及物动词时常见的意思有“装满,使充满;满足”的意思。但它还有另外一个意思:任职。在上面的例句中,如果用“fill”的常见意思去理解的话,译文与原文所表达的意思就会大相径庭。我们都知道“house”是“房子”的意思,但在例四中把它译为“家”会更好,“家”更切合上下文的语境。翻译时,要结合语境,弄清多义词在句中的具体意义,因为词语的具体意义与语境有密切的联系。语境决定和限制了词语的意义。

三、词性转换在翻译中的应用

词性转换(Conversion of Word Classes)是指把英语的一种词性转换为汉语的另一种词性的翻译手段。转换译法是常见的翻译手段,能是译文通顺自然,有效、准确传递原文的意思。“当然,词类转换要遵循一个原则,即不违背原文的意思,有助于译文的通顺流畅”(孙致礼,2003:81)。一般来说,英汉翻译中,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和介词等词性的转换较为常见。如:

例五:I did learn about the wretchedness of abandoned wives, single mothers, widows; but I also learned about the wretchedness of lone men. (Women and Men by Scott Russell Sanders) 译文:我倒了解被遗弃的妻子、单身母亲和寡妇们多么可怜,可我还知道孤身男人也很可怜。(孙致礼译)

例六: Even then I could see how exhausting it was for a mother to cater all day to the needs of young children. (Women and Men by Scott Russell Sanders)

译文:即使在那时,我已懂得做母亲的整天照料孩子有多么艰辛。(孙致礼译)

例五中的“wretchedness of abandoned wives”和“wretchedness of lone men”是名词短语,但译者并没有把它们译为“被遗弃的妻子的可怜”和“孤身男人的可怜”,这样的译文读起来会很拗口,不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同样,在例六中,译者也把名词短语转换成了主谓结构,使得译文变得通顺流畅,生动形象.

四、翻译中的欧化现象

翻译实现了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转换,翻译过程中,由于汉语和欧洲语言的差异,汉语不可避免地受到欧洲语言的影响,产生欧化现象。但是,早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王力先生就指出:“咱们对于欧化的语法,用不着赞成,也用不着反对,欧化是大势所趋,不是人力所能阻隔的;但是西洋语法和中国语法相离太远的地方,也不是中国所能勉强迁就的。欧化到了现在的地步,已完成了十分之九的路程;将来即使有人要使中国语法完全欧化,也一定做不到的。”(王力,1985:334)欧化中文除了缺乏传统中文的特色,也可能因为用词繁琐生硬,导致阅读及理解上的障碍,不少文人对欧化现象深恶痛绝。所以在翻译中应该尽量避免过度的欧化现象。如:

例七:Before college, the only people I had ever known who were interested in art or music or literature, the only ones who read books, the only ones who ever seemed to enjoy a sense of ease and grace were the mothers and daughters. (Women and Men by Scott Russell Sanders) 译文:上大学之前,我所认识的对艺术、音乐或文学感兴趣的人,爱读书的人,看上去优雅自在、安闲自得的人,统统都是做母亲和做女儿的。(孙致礼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