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抗震与防灾》教学大纲——韩杨

合集下载

结构抗震第1章m1精品PPT课件

结构抗震第1章m1精品PPT课件
第一章 基本知识
2021/2/27
建 第一章 地震及结构抗震基本知识


地震成因及地震类型

地震波及其传播

地震震级与烈度
12
中国地震特点与地震灾害
(—
13
结构抗震设防


)
1
第一章 基本知识
2021/2/27

1. 1 地震成因与地震类型

构 地震灾害
抗 *地震发生频度:全世界每年发生的地震约达五百万次.
(—
12
剪切波
13
学 年 横波是由震源向外传递的剪切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
前进方向垂直分SH波与SV波 。横波的传播过程是介质质 点不断受剪变形的过程,因此横波只能在固体介质中传播。
17
)
第一章 基本知识
2021/2/27
纵波与横波的传播速度
12 的种类来看,又分为正断层,逆断层以及横向断层。
(—
13
学 年 (a)正断层
(b)逆断层
(c)横向断层
)
15
第一章 基本知识
2021/2/27
1. 2 地震波及其传播
建 筑 构
一、地震波构成
• 地震波:地震引起的振动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各个方向 传播。分为体波和面波。
抗 • 体波是通过地球本体传递的波,包括纵波和横波。 震 • 面波为沿地表传播的次生波,指乐甫(Love)波和瑞雷


12
(—

古登堡界面


)
5
第一章 基本知识
2021/2/27
建 1.地壳
筑 (1)地壳界限:地球外表面的一层很薄的外壳,它由各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教案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教案

建筑构造抗震课程教案【篇一:2023 版课程教学大纲:建筑构造抗震】“建筑构造抗震”课程教学大纲程编号:英文名称:resisting earthquake of the buildin课g0001033 课程性质:专业限选课学分:2.0 学时:32 面对对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先修课程:理论力学、构造力学、构造动力学、钢筋混凝土构造使用教材及参考书:[1] [2] [3]李国强,李杰,陈素文,陈建兵.建筑构造抗震设计〔第四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3 年 8 月吕西林.建筑构造抗震设计理论与实例.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23 年 5 月建筑抗震设计标准 gb50011-2023.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3 年 8 月一、课程简介构造抗震是减轻地震灾难的有效技术手段,建筑构造抗震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必需把握的重要专业课程,建筑构造抗震涉及到构造力学、构造动力学、混凝土构造、钢构造、砌体构造等根底及专业课程学问,涵盖的内容丰富。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了解地震的成因、地震带的分布以及地震惊的根本要素,把握抗震构造的主要形式、构造抗震的概念设计与构造措施以及典型常用工业、民用房屋构造的经典抗震设计方法,加强建筑物抗震防灾的意识和措施,减轻生命和财产损失。

二、课程地位和教学目的课程地位:地震是一种自然灾难,猛烈地震会造成建筑物倒塌或损坏,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频发的国家,故建筑构造抗震是土木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

本课程主要介绍地震作用的根本原理及构造抗震的设计方法,使学生把握构造抗震的根本理论及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有用性。

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为学生从事专业工作,以及进一步争论打下确定的根底。

教学目的: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介绍地震作用的根本原理及构造抗震的设计方法,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理解与把握建筑构造抗震的概念、原则和方法,构造地震作用的计算原理,多层钢筋混凝土构造和砌体构造的抗震设计,为学生进展毕业设计以及今后对实际工程进展抗震设计打下根底。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标准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标准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标准1.课程说明《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标准课程编码:23010019承担单位:建筑工程学院制定:制定日期〔2022.10.08〕审核〔建筑工程学院专业指导委员会〕审核日期〔2022.10.23〕批准〔〕批准日期〔2022.10.23〕(1)课程性质:本门课程是建筑工程工程技术专业的必修课。

(2)课程任务:主要针对施工员、质检员及安全员等岗位开设,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在相关岗位上的关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抗震的方法;能领会结构设计意图,正确处理施工及工程管理中常见的结构抗震问题,通过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并为后继专业课提供材料的基础知识和理论。

(3)课程衔接: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建筑力学》、《建筑构造》、《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工程》;后续课程有《质量事故分析》、《工程监理》和《毕业综合实训》。

2.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房屋结构抗震的基本知识,从而初步具备懂得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抗震的方法;能领会结构设计意图,正确处理施工及工程管理中常见的结构抗震问题。

通过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并为工作提供结构抗震的基础知识和理论。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注重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本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对场地土、场地类别划分、抗液化措施与地基基础抗震验算方法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对天然地基与桩基础进行抗震验算的能力,并且能用计算简图和计算书来表达验算过程;通过对结构基本周期、地震系数、地震作用效应与“三水准两阶段设计方法”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多质点弹性体系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及结构抗震验算的能力,并且能用计算简图和计算书来表达验算过程;通过对钢筋混土框架结构震害特点、房屋选型、结构布置及抗震验算方法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对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抗震设计的能力,并且能用施工图和计算书来表达设计成果;通过对砌体结构震害特点、房屋选型、结构布置、抗震验算方法及抗震构造措施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多砌体结构进行抗震设计的能力,并且能用图表和计算书来表达设计成果。

东南大学《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课件

东南大学《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课件

地震作用最大的方向 = -1.040 (度)
东南大学《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 课件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国家精品课程《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课件
各类建筑结构的地震作用
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计入双向水平 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其他情况,应允许采用调整地 震作用效应的方法计入扭转影响。
8度和9度时的大跨度结构、长悬臂结构,9度时的高 层建筑,应计算竖向地震作用。
第2章 结构抗震计算
§2-1 计算原则 §2-2 地震作用 §2-3 设计反应谱 §2-4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2-5 底部剪力法 §2-6 时程分析法 §2-7 竖向地震作用 §2-8 结构抗震验算
东南大学《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 课件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国家精品课程《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课件
结构抗震计算的基本步骤
考虑扭转耦联时的振动周期(秒)、X,Y 方向的平动系数、扭转系数
振型号 周 期 转 角
平动系数 (X+Y) 扭转系数
1 1.5059 178.50 0.65 ( 0.65+0.00 ) 0.35
2 1.3294 0.56 0.37 ( 0.37+0.00 ) 0.63
3 1.1881 89.33 1.00 ( 0.00+1.00 ) 0.00
不规则结构——平面不规则
位移比: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楼层的最大弹性水平位 移(或层间位移),大于该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 位移)平均值的1.2倍。
东南大学《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 课件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国家精品课程《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课件
不规则结构——平面不规则
凹凸不规则
控制凹凸不规则就是控制房屋局部的外伸长度。 结构平面上的两端相距太远,地震时由于输入相位差容

2024年建筑结构抗震分析与减震控制学习心得(2篇)

2024年建筑结构抗震分析与减震控制学习心得(2篇)

2024年建筑结构抗震分析与减震控制学习心得2024年建筑结构抗震分析与减震控制是我在大学期间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深刻认识到了抗震设计在保护建筑物和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方面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心得。

首先,这门课程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地震灾害对建筑物的影响以及抗震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我们学习了地震波的基本性质、地震荷载的计算方法,以及材料和结构在地震中的响应机理。

通过学习这些基础知识,我能够更好地理解抗震设计的目标和要求。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各种抗震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如增加结构刚度、加固和改造现有结构、采用减震控制技术等。

这些知识对于我未来从事相关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这门课程还培养了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上,我们不仅学习了理论知识,还进行了大量的实例分析。

通过参与实例分析,我学会了如何快速准确地了解一个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和设计参数,并判断其抗震性能。

同时,通过解决实例中的问题,我也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提升了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对我今后从事实际工作非常有帮助。

另外,这门课程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我们参观了一些地震风险较高的建筑物,实地调查了其结构形式和材料特性。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我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性,并对实际工程中的抗震设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同时,我们还使用专业软件进行了一些抗震设计的计算和分析。

通过这些实践操作,我掌握了一些常用工具和方法,提高了我的抗震设计能力。

最后,这门课程注重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在课堂上,我们经常组成小组进行项目设计和分析。

通过与同学的合作,我学会了尊重他人的意见并协调不同意见之间的矛盾。

同时,在小组讨论中我也学会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听取他人的建议。

这些团队合作和沟通的能力对于我今后的职业发展非常重要。

总的来说,2024年建筑结构抗震分析与减震控制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程。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不仅深化了对抗震设计的理解,还提高了自己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大学建筑结构抗震教案

大学建筑结构抗震教案

大学建筑结构抗震教案第一部分:课程背景建筑结构抗震是建筑结构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地震荷载作用下建筑结构的受力性能和抗震性能,是建筑设计和结构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技能。

随着钢结构、混凝土结构和木结构等新材料和新结构的出现和广泛应用,建筑结构抗震的研究和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地震不可预测,建筑结构抗震的防御性和预测能力对人们的安全和生命财产的保护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在这个背景下,本课程力图使学生充分理解建筑结构抗震的基础理论、分析方法及其应用,为设计和构建更加安全的建筑结构提供重要指导。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充分理解建筑结构抗震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了解地震载荷和建筑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3.学习和掌握建筑结构抗震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4.了解和掌握建筑结构抗震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5.能够有效地设计和构建抗震安全、经济合理的建筑结构。

第三部分:课程大纲1.建筑结构抗震基础理论1.1地震波及其特征1.2建筑结构的基本受力特征1.3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2.地震荷载对建筑结构的影响2.1地震荷载的产生2.2地震荷载的传递、分布和作用形式2.3建筑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3.建筑结构抗震分析和设计3.1建筑结构抗震分析方法和工具3.2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步骤3.3建筑结构抗震加固与改造4.建筑结构抗震技术的发展趋势4.1新型材料与结构4.2新型结构系统4.3新型抗震控制技术第四部分:教学方法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尤其要强调实际案例;2.以案例讲解抗震加固和改造的设计方案;3.采用讲课、研讨、实验和现场考察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五部分:评分标准通过考试或者实验分析,学生将会获得以下评分:1.基础知识掌握程度;2.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交流和创新能力;4.现场考察或实验的实际表现。

5.综合考虑以上各个方面的综合评分。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建筑抗震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中英文)中文名称:建筑抗震设计英文名称:Seismic design of buildings二、课程代码及性质0805072 /专业必修课三、学时与学分总学时:32(理论学时:32学时;实践学时:学时)学分:2四、先修课程先修课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砌体结构、钢结构,结构动力学等。

五、授课对象土木工程专业六、课程教学目的(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贡献和作用)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

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抗震设计基本概念,使其具备进行一般结构抗震设计的能力。

本课程通过讲授地震学的基础知识、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工程结构的抗震等三部分内容,使学生扎实地掌握结构抗震设防的基本知识,理解地震作用及危害,掌握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原理,对结构抗震设计方法有全面的理解,能运用抗震设计规范中的计算方法和构造要求等相关知识,进行一般结构的抗震设计与施工。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课程重点:重点是结构抗震概念设计、地震作用的计算及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方法。

课程难点:难点是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反应及非弹性地震反应分析方法。

八、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多媒体电子课件进行讲授,通过丰富的图片及动画,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地震学的基本概念、工程结构的地震响应与抗震分析设计的基本方法,结合课后习题使学生掌握建筑结构抗震的基本知识和解决工程抗震问题的基本方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PPT授课。

根据具体情况,结合教学过程,更新教学内容,引入地震工程案例,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以课程为载体,在讲授课程各知识点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对实际工程问题的探究,培养学生对工程抗震问题,进行科学简化、建模、分析、扩展的研究型思维方法和解决实际工程抗震问题的能力。

九、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一)绪论(教师课堂教学学时(8小时)+ 学生课后学习学时(8小时))教学内容:地震学与工程抗震学的基本概念。

“建筑抗震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抗震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抗震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Seismic Design of Buildings课程编号:0000656课程性质:专业限选课学分:2.0 学时:32面向对象:土木工程及相关专业本科生先修课程:结构力学、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混凝土结构原理、钢结构原理、混凝土及砌体结构、钢结构设计使用教材及参考书:[1] 薛素铎、赵均、高向宇编著,建筑抗震设计(第三版),科学出版社,2012年[2] 郭继武编著,建筑抗震设计(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3] 吕西林等编著,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理论与实例(第三版),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年[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0年[5]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2010年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

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抗震设计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使其具备进行一般结构抗震设计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了解地震作用的机理,熟悉结构抗震基本知识,掌握建筑抗震计算方法和设计要求,能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常规建筑的结构抗震设计。

本课程主要讲解地震对建筑结构的动力作用以及结构抗震设计的理论与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地震与抗震概论;建筑场地与地基基础;地震作用与结构抗震验算;砌体结构房屋、单层厂房、多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和多高层钢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隔震与消能减震设计;以及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和非弹性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等。

二、课程地位与教学目标课程地位: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综合性专业课,课程综合了结构概念设计、力学分析与计算、结构抗震设计等方面的相关内容,是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和从事结构设计必须具备的知识。

课程教学目标:总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建筑抗震设计”中的地震作用机理、抗震设计基本概念、地震响应计算方法和设计要求。

课程目标可以进行如下分解:✧了解地震作用的机理,为学习抗震计算方法和抗震设计提供基础;✧掌握结构地震响应计算的基本方法,具备手算和电算分析结构地震响应的能力;✧结合抗震设计概念讲解,使学生掌握抗震构造设计的方法,具备完成常规结构抗震设计能力。

结合汶川地震对《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课程的几点教改思索

结合汶川地震对《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课程的几点教改思索

结合汶川地震对《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课程的几点教改思索徐赵东;张香成;朱俊涛
【期刊名称】《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年(卷),期】2010(000)009
【摘要】据灾后调查,汶川地震对该地区建筑物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伤.通过总结地震中建筑物破坏特点,从地震灾害的角度分析了现有教材的优缺点.指出现有<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教学实践经验,积极探索该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结构抗震设计意识,提高学生的结构抗震设计能力.
【总页数】1页(P125)
【作者】徐赵东;张香成;朱俊涛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精品课程"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建设的经验
2.基于长江雨课堂平台的线上教学——以《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专业课程为例
3.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课程教学改革及疫情期教学实践分析
4.汶川地震后对我国结构工程抗震的几点思考
5.基于实际震害的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课程教学改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教学大纲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教学大纲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课程教学大纲1.课程概况第一章地震工程基本知识1.教学要求(1)了解地震的主要类型及其成因;(2)了解世界及我国地震活动性以及地震成灾机制;(3)掌握地震波的运动规律和震级、地震烈度等地震强度度量指标;(4)掌握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抗震设防目标和抗震设计方法;(5)理解工程结构抗震概念设计基本要求;(6)了解地震预警与救援的原则与意义。

2.教学重点地震基础知识,地震活动与地震分布,地震特征描述,工程结构抗震设防,工程结构抗震概念设计。

3.教学难点里氏震级和矩震级的定义和区别,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设计特征周期、设计地震分组运用,工程结构概念设计的把握与理解。

第二章场地、地基与基础抗震1.教学要求(1)理解工程地质条件对结构震害的影响,(2)掌握场地与场地土的概念,场地与场地土的分类以及场地条件对工程结构抗震的影响;(3)掌握天然地基、基础的抗震验算方法;(4)掌握场地土液化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5)了解场地土液化的判别方法、可液化地基与软弱地基的抗震处理措施。

2.教学重点场地与场地土的概念及分类,天然地基、基础的抗震验算方法,砂土液化的概念与判别方法等。

3.教学难点场地土与场地的分类及区别,天然地基、基础的抗震验算方法中地基抗震承载力提高的原因。

第三章地震作用与结构抗震验算1.教学要求(1)掌握结构的动力地震反应的特性。

(2)掌握反应谱的概念,地震系数、动力系数、地震影响系数、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概念。

(3)掌握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多自由度弹性体系地震反应的方法。

(4)掌握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5)理解结构竖向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

(6)了解结构的扭转效应的概念。

(7)了解结构时程分析法的概念。

(8)理解和掌握结构构件抗震承载力验算、多遇地震下结构抗震变形验算及罕遇地震下结构抗震变形验算的概念与方法。

2.教学重点地震影响系数和反应谱的概念与表达式,振型分解的概念,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底部剪力法,结构构件抗震承载力验算及变形验算等。

结构工程的安全性分析及设计对策 韩杨

结构工程的安全性分析及设计对策 韩杨

结构工程的安全性分析及设计对策韩杨摘要:由于结构工程的重要地位,对整个建筑项目的质量和安全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必须要树立严格的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保障建筑的安全性,对建筑设计进行优化。

把每个环节都进行监督把控,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以及使用寿命。

为了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和质量,不仅需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管理人员的专业性,施工工人的专业性,还需要从建筑措施、结构措施等多个方面出发去进行综合提升,保证结构工程的安全性。

关键词:结构工程;安全性;设计对策引言建筑项目结构安全性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以及设计当中人为的失误;结构的可靠性理论属于较为先进的一种理论,已经在成功应用在不少领域,然而也有其局限性存在;为了确保结构设计安全性,有关的设计人员需要依据规范标准指导,然而规范标准不能取代工程师的良知、创造性以及能力。

1结构工程的安全性分析1.1设计人员专业素养不足,安全意识淡薄设计人员的专业性是决定最终的设计方案是否可行,是否具有较高安全性的关键。

目前,许多设计人员综合素养不足,专业水平过低,导致在进行结构设计时无法达到专业水平,对于风险因素不能正确的掌握,也无法对结构安全有深入的认知,安全意识淡薄,直接导致最终的设计方案不合理,在方案被应用时,就会出现各种问题,不仅影响工程的正常建设进度,影响工程的质量,也会让工程处于安全风险之下,事故频发。

再加上一些设计人员是刚出校门的学生,或者是未经过专业培训的个体,缺乏实战经验,安全意识薄弱,看待问题缺乏整体性,在设计上会出现许多的漏洞,对于建筑物的防水性,以及渗透问题,不均匀沉降问题无法进行全面掌握,最终导致建筑的安全问题。

1.2轻视前期勘察工作,勘察不到位勘察作为一项基础性的工作环节,对于后期的建设工作有着极大的影响,尽管目前大多数的工程建设中对于相关的问题研究占比较小,但就是这一板块却对后期的开发环节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在进行工程建设时,会不可避免的受到环境的影响,受到地下水、地质地貌的作用。

设防地震时基于保持建筑正常使用功能的幼儿园减隔震方案对比分析

设防地震时基于保持建筑正常使用功能的幼儿园减隔震方案对比分析

设防地震时基于保持建筑正常使用功能的幼儿园减隔震方案对
比分析
韩阳
【期刊名称】《建材发展导向》
【年(卷),期】2024(22)7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对建筑的抗震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教育类建筑因其使用人群的特殊性,其抗震防灾能力一直备受人们关注。

国内外多次地震灾后调查结果显示,减隔震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地消耗地震能量,提升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该文以太原市某幼儿园为例,对该幼儿园在设防地震下的消能减震方案及隔震方案进行对比分析。

【总页数】4页(P81-84)
【作者】韩阳
【作者单位】太原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375
【相关文献】
1.多级设防水准下大跨连续梁桥减隔震方案优化研究
2.建筑隔震设计对工程造价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隔震实证案例的工程造价对比研究
3.建筑工程减隔震设计对比分析--基于《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
4.高烈度区某教学楼基础隔震分析——
基于《建筑隔震设计标准》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对比5.某医院建筑基于设防烈度地震正常使用要求的消能减震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结构抗震与防灾》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
学制:三年
学时:36
制定时间:2011年9月1日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性质: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必修的技术专业课。

它以混凝土结构设计、基础工程等课程为基础,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了解建筑结构抗震的基本知识,场地、地基与基础,建筑结构抗震计算方法;重点掌握结构抗震概念设计原则及各类结构抗震设计。

是学习有关后继课程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基础。

地位:《建筑结构抗震与防灾》是一门比较重要的专业课
任务: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了解建筑结构抗震的基本知识,场地、地基与基础,建筑结构抗震计算方法;重点掌握结构抗震概念设计原则及各类结构抗震设计。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知识要求:本课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基本理论的讲授以实际应用和后续专业课程的要求为目的,教学內容以必需够用为度,讲授建筑结构抗震的基本知识,场地、地基与基础,结构抗震概念设计原则及各类结构抗震设计等基本知识,重点讲授结构抗震概念设计原则及各类结构抗震设计。

能力要求:
1、掌握建筑结构抗震基本知识;
2、掌握场地、地基与基础;
3、了解建筑结构抗震计算;
4、掌握结构抗震概念设计
5、掌握砌体与砖混结构抗震设计;
6、掌握建筑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
7、了解钢结构抗震设计
8、了解隔震与消能减震设计
9、基本掌握建筑结构抗风设计
10、基本掌握建筑结构抗火设计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在建筑结构抗震与防灾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混凝土结构设计,基础工程等先修课程的知识,因此,在学习中应根据需要对上述课程进行必要的复习,并在运用中得到巩固和提高。

(四)教学时数分配表
本课程总学时为36,各部分学时分配如下表:
适用专业章



教学环节
学时
名称
课堂
讲授


实训
实习


课程
设计


建筑工程技术第1章建筑结构抗震基本知识 4 4 第2章场地、地基与基础 4 4 第3章建筑结构抗震计算 2 2 第4章结构抗震概念设计 4 4 第5章砌体与砖混结构抗震设计 2 2 4 第6章
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抗
震设计
2 2 4 第7章钢结构抗震设计 2 2 第8章隔震与消能减震设计 4 4 第9章建筑结构抗风设计 2 2 4 第10章建筑结构抗火设计 4 4 合计30 4 2 36
二、大纲内容
理论部分
(一)建筑结构抗震基本知识
1、地震基本知识
2、地震的灾害
3、地震的基本术语
4、地震动特性
5、建筑结构的抗震设防
重点:地震的灾害、地震的基本术语、建筑结构的抗震设防难点:地震的基本术语、地震动特性
(二)场地、地基与基础
1、场地
2、天然地基与基础的抗震验算
3、地基土液化及其防治
4、桩基的抗震设计
重点:建筑场地选用、场地类别、地基土液化及其防治
难点:天然地基与基础的抗震验算、桩基的抗震设计
(三)建筑结构抗震计算
1、概述
2、单质点弹性体系的水平地震反应
3、单质点弹性体系水平地震作用计算的反应谱法
4、多质点弹性体系的水平地震反应
5、多质点弹性体系水平地震作用计算的反应谱法
6、多质点弹性体系水平地震作用计算的底部剪力法
7、考虑水平地震作用扭转影响的计算
8、考虑地基与结构的相互作用的楼层地震剪力调整
9、竖向地震作用的计算
10、结构自振周期和振型的近似计算
11、地震作用计算的一般规定
12、结构的抗震验算
重点:单质点弹性体系的水平地震反应、单质点弹性体系水平地震作用计算的反应谱法
难点:本章各章节均为难点
(四)结构抗震概念设计
1、选择有利于抗震的场地
2、选择有利的房屋抗震体型
3、进行合理的抗震结构布置
4、选择合理的结构材料
5、提高结构抗震性能的措施
6、控制结构变形,确保结构整体性
7、减轻房屋自重
8、妥善处理非结构构件
重点:选择有利的房屋抗震体型、进行合理的抗震结构布置、提高结构抗震性能的措施
难点:选择有利的房屋抗震体型、进行合理的抗震结构布置、提高结构抗震性能的措施
(五)砌体与砖混结构抗震设计
1、砌体与砖混结构主要类型和震害
2、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
3、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抗震设计
4、内框架砌体房屋抗震设计
5、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抗震墙房屋抗震设计
重点:砌体与砖混结构主要类型和震害、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抗震设计
难点:砌体与砖混结构主要类型和震害、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抗震设计
(六)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
1、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震害特点
2、抗震设计的一般要求
3、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
4、框架-抗震墙结构的抗震设计
5、抗震墙结构的抗震设计
6、高强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计要求
重点: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震害特点、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框架-抗震墙结构的抗震设计、抗震墙结构的抗震设计
难点: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震害特点、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框架-抗震墙结构的抗震设计、抗震墙结构的抗震设计
(七)钢结构抗震设计
1、钢结构震害及抗震
2、多高层钢结构抗震设计
3、高柔、大跨度钢结构抗震设计
4、高层钢结构建筑抗震设计方法的发展
重点:钢结构震害及抗震
难点:多高层钢结构抗震设计、高柔、大跨度钢结构抗震设计
(八)隔震与消能减震设计
1、概述
2、隔震设计
3、消能减震设计
重点:隔震设计、消能减震设计
难点:隔震设计、消能减震设计
(九)建筑结构抗风设计
1、建筑结构抗风基本知识
2、高层结构抗风设计
3、高耸结构抗风设计
4、结构抗风设计的发展方向
重点:建筑结构抗风基本知识、高层结构抗风设计
难点:风荷载及其计算
(十)建筑结构抗火设计
1、火灾及其成因
2、结构抗火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3、建筑材料的高温性能
4、结构构件的耐火性能
5、钢筋混凝土构件抗火计算与设计
6、钢结构构件抗火计算与设计
重点:火灾及其成因、结构抗火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建筑材料的高温性能、结构构件的耐火性能
难点:钢筋混凝土构件抗火计算与设计、钢结构构件抗火计算与设计
三、考核方式及要求
1、考试形式采用开卷。

2、成绩的计算方法:平时作业15%+考勤15%+期末考试70%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教材:
《建筑结构抗震与防灾》刘海卿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
1,《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