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_分析化学总复习
分析化学考研华东理工大(602分析化学)考研真题集
分析化学考研华东理工大(602分析化学)考研真题集一、华东理工大学602分析化学考研真题一、选择题(共20个,40分)比较基础,多为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题目。
二、填空题(40分)多为仪器分析的概念和相应知识点填写,化学分析计算不多。
1、伏安分析法,极谱法的定义,极谱法定性定量原理,单极扫描极谱法灵敏度高的原因2、溶剂效应的,包括定义3、库仑分析法,写法拉第电解,该方法的关键4、加支持电解质的作用5、荧光定义6、原子吸收调制方式的作用7、对于速率理论,毛细管色谱的特点,根据分离对象写出不同类型的液相色谱,分别是分离阴离子混合物,大分子蛋白质8、关于数字运算的9、关于络合滴定中掩蔽剂10、关于沉淀条件的选择,好像是讲陈化的11、分光光度法参比液的选择,还有透射比吸光度的换算三、计算题(共3个,20分)包括氧化还原计算、电化学,用HCl对NaOH和Na2CO3混合滴定判定各组分的含量。
四、简答题(共6个,40分)1、写出两种氧化还原方法的原理,指示剂,酸度等。
2、写出质谱的方框图,并简要说明每部分作用。
3、从原理和用途上比较AES和AAS的异同点。
4、分离度R为什么是总分离效能指标?怎样进行提高?5、设计测定血液中Pb含量的方法,包括前处理、定性、定量分析等。
6、关于电位分析法中误差来源,温度和电动势测量误差分别是怎样影响测量结果的?五、综合解析题(1个,10分)给出红外、氢谱、碳谱数据,进行波谱解析。
二、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考研真题一、选择题1用挥发法测定某试样的吸湿水时,结果偏高,可能是由于()。
[北京科技大学2013研]A.加热的温度过低B.加热的时间不足C.试样加热后没有冷到室温就称量D.加热后的称量时间过长【答案】C ~~【解析】加热后未冷却至室温就称量会导致试样水分未完全挥发,进而使得实际值小于测量值,即结果偏高。
2欲测定石英中的Fe、Al、Ca、Mg的含量,溶解试样最简便的溶剂是()。
[华南理工大学2011研]A.HF+H2SO4B.H2SO4+HNO3C.H2SO4+H3PO4D.HClO4+HNO3【答案】A ~~【解析】石英只有在氢氟酸存在的条件下才能溶解。
华东理工大学_分析化学总复习
总复习
第二章 误差及分析数据统计处理
第三章 滴定分析
第四章 酸碱滴定
内 第五章 配位滴定
化学分析
容 第六章 氧化还原滴定
第八章 电位分析法
第九章 吸光光度法 第十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 仪器分析
第十一章色谱分析法
第二章 误差及分析数据统计处理
掌握内容:
误差和偏差:定义、表示、 计算、 来源、减免方法、相互关系
滴定曲线:一般了解
指示剂:变色原理、具备条件、常用指示剂 (铬黑T、二甲酚橙)、封闭、僵化、选择
第五章 配位滴定法
[Y]总
[Y ] Y[H]
4
K
O 稳
KK稳OO稳
Y [YH[H] ]
[MY] [M] [Y]总
lg
K
O 稳
lg
K
O 稳
lgY [ H ]
lg
K
O 稳
lgCM0
6
第五章 配位滴定法
第11章 色谱分析法
一般性了解:
气相色谱分离操作条件的选择
高效液相固定相与流动相的选择、仪器 及检测器原理和选择
滴定条件: 一元:cKa≥10-8 多元:cKa1≥10-8 Ka1/Ka2≥104
会判断能否滴定、有几个突跃
第四章 酸碱滴定法 不做要求:
P93: 非水溶液中的酸碱滴定
第五章 配位滴定法
掌握内容:
EDTA性质:弱酸(在强酸介质中为六元酸) 配位性质(M:Y=1:1)
M与Y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 K稳、αY[H]、 K’稳、滴定的适宜pH条件
第9章 吸光光度法
掌握内容:
吸光光度法基本原理: 可见光与颜色、物质吸收光谱
光吸收基本定律:透光率与吸光度概念、
分析化学(四川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第六版)总结
第二章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第一节误差—、系统误差定义:由于某种确定的原因引起的误差,也称可测误差二、偶然误差定义: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原因所引起的误差,也叫随机误差.偶然误差的出现服从统计规律,呈正态分布。
三、过失误差1、过失误差:由于操作人员粗心大意、过度疲劳、精神不集中等引起的。
其表现是出现离群值或异常值。
2、过失误差的判断——离群值的舍弃在重复多次测试时,常会发现某一数据与平均值的偏差大于其他所有数据,这在统计学上称为离群值或异常值。
离群值的检验方法:X离群_ X相邻(1 ) Q检验法:该方法计算简单,但有时欠准确。
Q = --- --------- -X max - X milln x.X . .X .X X X设有个数据,其递增的顺序为1 2 ••- n-1 n,其中1或n可能为离群值。
当测量数据不多(n=3〜10 )时,根据测定次数和要求的置信度,查表得到Q表值;若Q >Q 表,则舍去可疑值,否则应保留。
(2 ) G检验法:该方法计算较复杂,但比较准确。
小_ X离群- X若G>G表,则舍去可疑值,否则应保留S第二节测量值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准确度与误差1.准确度:指测量结果与真值的接近程度,反映了测量的正确性,越接近准确度越高。
系统误差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2.误差:准确度的高低可用误差来表示。
误差有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之分。
(1 )绝对误差:测量值x与真实值p之差(2 )相对误差:绝对误差占真实值的百分比二、精密度与偏差1 .精密度:平行测量值之间的相互接近程度,反映了测量的重现性,越接近精密度越高。
偶然误差影响分析结果的精密度。
2.偏差精密度的高低可用偏差来表示。
偏差的表示方法有(1 )绝对偏差:单次测量值与平均值之差:d = &E Xi - X(2)平均偏差:绝对偏差绝对值的平均值d二--------n一d (3 )相对平均偏差:平均偏差占平均值的百分比:dr ==K100%X检验步骤:_ Si?>计算两组数据方差的比值 F, F 一§了 (S1 > S 2)查单侧临界临界值F f ,f 比较判断:",2F < F尸尸>a ,f ,,f2两组数据的精密度不存在显著性差别, Si 与S2相当。
分析化学复习纲要重点复习
分析化学复习纲要第三章误差分析及数据处理本章重点:1.准确度和精密度的表示方法和二者之间的关系2.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免办法3.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4.有效数字的表示方法和运算规则5.偶然误差的正态分布和t分布6.显著性检验(t检验和F检验)的目的和方法7.可疑值的取舍方法(Q检验法和格鲁布斯检验)一、有关误差的基本概念1)系统误差2)随机误差3)相对误差4)真值5)偏差6)平均偏差7)相对平均偏差8)标准偏差(样本标准偏差、总体标准偏差、平均值的标准偏差)9)相对标准偏差10)中位值 11)准确度 12)精密度二、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1)正态分布N(μ,σ2)呈现对称性、单峰性和有界性三个特征。
2)标准正态分布N(0,1)也成为u分布, u=(x-μ)/σ。
3)随机误差的区间概率:标准正态分布的区间概率可以查u分布表。
三、对有限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的初步方法:1)总体和样本的概念2)t分布和正态分布的区别和联系3)描述测定值集中趋势(平均值和中位值)和分散性(偏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和极差)的有关计算4)置信度和置信区间的含义,真值的置信区间的计算5)显著性检验的含义(判断差异是由系统误差还是由随机误差所引起)和方法(t检验-准确度检验,F检验-精密度检验)6)可疑值的取舍(区分可疑值是由随机误差引起还是由过失所引起)和方法(Q检验和格鲁布斯检验)四、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1)对分析数据进行处理时,要按“四舍六入五成双”的规则合理保留各步计算中的有效数字位数。
2)分析数据计算时,对数据要先修约再计算。
3)加减法运算,以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的(即绝对误差最大的)那个数为依据来修约,然后再计算。
乘除法运算时,以有效数字最少的(即相对误差最大的)那个数为依据来修约,然后再计算。
五、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1)减小测量的相对误差2)检验和消除系统误差(对照实验、空白实验、校准仪器、辅助方法)3)适当增加平行测定次数,减小随机误差4)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第四、五章酸碱滴定法本章重点:1. 质子条件的书写2. 分布分数的概念和相关计算3. 酸碱溶液pH的计算(根据质子平衡式进行数学处理)4. 缓冲溶液pH的计算和配制5. 酸碱指示剂变色原理、变色范围、变色点及选择指示剂的原则6. 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包括酸碱滴定的滴定曲线、突跃范围、终点pH的计算、指示剂的选择和滴定的终点误差计算)7. 各种酸、碱准确滴定和多元酸、碱分步滴定的判断条件。
华东理工大学分析化学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2. 掌握常用分析化学仪器的基本操作和数据处理方法;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2. 常用分析化学仪器的基本操作和数据处理方法。
教学难点:1. 复杂样品的分析与分离;2. 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教学内容:一、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1. 分析化学的定义、分类和特点;2. 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结构分析;3. 定量分析方法:滴定法、重量法、光谱法等;4. 定性分析方法:色谱法、电化学分析法等。
二、常用分析化学仪器的基本操作1. 酸碱滴定仪:滴定原理、滴定操作、滴定终点判断;2. 重量分析仪器:天平、滴定管、容量瓶等;3. 光谱分析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光谱仪等;4. 色谱分析仪器: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
三、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1. 数据处理方法: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等;2. 误差分析: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相对误差等;3. 误差处理方法:减小误差、修正误差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回顾上节课内容,引导学生复习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二、讲解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1. 讲解分析化学的定义、分类和特点;2. 讲解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结构分析;3. 讲解定量分析方法:滴定法、重量法、光谱法等;4. 讲解定性分析方法:色谱法、电化学分析法等。
三、讲解常用分析化学仪器的基本操作1. 讲解酸碱滴定仪:滴定原理、滴定操作、滴定终点判断;2. 讲解重量分析仪器:天平、滴定管、容量瓶等;3. 讲解光谱分析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光谱仪等;4. 讲解色谱分析仪器: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
四、讲解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1. 讲解数据处理方法: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等;2. 讲解误差分析: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相对误差等;3. 讲解误差处理方法:减小误差、修正误差等。
华东理工大学 分析化学 总复习 2012
[H ][ A ] [HA ]
+
Kb( A- )
[HA ][OH ] = [A- ]
Ka Kb = Kw pKa + pKb = pKw= 14.00
e.多元酸碱的解离反应
Ka2 Ka1 K 2- a3 PO 3H3PO4 H2PO4 HPO4 4 Kb3 Kb2 Kb1
pKb1 + pKa3 = 14.00
X n X n 1 X 2 X1 Q 或 Q X n X1 X n X1
若Q > Q表 舍弃该数据
(3) 格鲁布斯(Grubbs)检验法
基本步骤:
(a) 由小到大排序:X1,
(b) 求X和标准偏差s (c) 计算G值:
X 2,
X 3,
X4……
G计算
Xn X X X1 或 G计算 S S
第一章绪论 掌握内容:
1) 分析化学的定义和作用 2) 分析方法的分类 3) 定量分析流程
1) 分析化学方法的分类
(1) 按原理
分析化学
仪器分析
化学分析
光学分析方法
电化学分析法
色谱法
其他
(2) 按分析任务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结构分析
(3) 按分析对象
无机分析,有机分析,
生物分析,环境分析等
(3) 按试样用量及操作规模
(d) 由测定次数和要求的置信度,查表得G (e) 比较 若G计算> G 表,弃去可疑值,反之保留。
由于格鲁布斯(Grubbs)检验法引入了标准偏差,故 准确性比Q 检验法高。
5) 显著性检验
x-μ ①平均值与标准值()的比较 t n 计算 = a. 计算t 值 s b. 由要求的置信度和测定次数,查表,得: t表 c. 比较 t计 > t表 , 表示有显著性差异,存在系统误差,被检验方法需要改 进 t计 < t表 , 表示无显著性差异,被检验方法可以采用。
分析化学总复习纲要
《分析化学》总复习纲要第一章 定量分析化学概论一、1、误差分类1)定义:又分系统中固定原因造成的误差。
特征:单项重现性,与分析人员操作无关。
来源:方法、仪器、试剂、主观习惯。
2)、偶然误差定义:由分析过程中某种偶然因素造成的误差。
特征:大小、方向不定;在分析过程中随机发生的,与分析人员操作粗细有关。
2衡量尺度:误差 受系统误差影响。
3、精密度:多侧平行测定值的相互接近程度。
1)受偶然误差影响2)意义:表示分析数据可靠程度,衡量分析人员操作熟练程度。
4、精密度和准确度之间的关系:精密度高的准确度不一定好,准确度高的要求精密度也要好。
二、 有关有效数字要掌握的内容:1、 什么叫有效数字?2、 有效数字位数如何确定?特别注意对数位数确定。
3、 有效数字加减乘除运算规则如何?4、 分析结果的习惯表达方法。
三、 滴定分析概论1、 基准物的基本条件是什么?2、 标准溶液有几种配制方法?过程如何?标准溶液浓度标定如何计算?3、 标准溶液浓度表示方法:物质的量浓度C 、滴定度T 、 特定组合单元浓度T 与C 关系: aA + bB = cC + dDA -标准物B -被测物 则 T B/A =b/aC A .M B .10-3 4、 分析结果计算:滴定物与被测物之间的物量关系。
第二章 酸碱滴定一、 酸碱溶液的分布系数表示及应用对于H n A 弱酸溶液,有n+1种型体共存,任一种型体H n-x A x-的分布系数为:CKa Ka Ka H Ka H H Ka ka Ka n n nxn x A H x xn .] [.....................][][][.......211121δδ=+++=-++-+--注意:1、δ只与溶液酸度有关,与C 无关; 2、n 元酸,δ-pH 曲线上就有n 个交点,交点对应的pH =pKa,如:pH=pKa1 pH=pKa2 pHH 2A 溶液分布系数图二、 溶液pH 计算1、 质子条件建立—pH 计算基础零水准法应用:a 、选零水准物;b 、找得失电子产物;c 、写质子条件。
分析化学(华东理工大学分析化学教研室)PPT课件
电导分析法
电位分析法
电解分析法
电化学分析法 电泳分析法
极谱与伏安分析法
库仑分析法
色谱分析法的分类
气相色谱法
超临界色谱法 色谱分析法
液相色谱法
电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 激光色谱法
光分析法的分类
原子吸收法
紫外可见法 光分析法
原子发射法
荧光法
分子光谱 原子光谱 红外法
核磁法
其他分析法的分类
质谱分析法 核磁共振 热分析法
课程的任务和要求课程的任务和要求掌握基本的分析方法及其原理掌握基本的分析方法及其原理掌握各种分析方法的有关计算初步掌握各种分析方法的有关计算初步具备数据评价能力具备数据评价能力初步具备查阅文献选择分析方法初步具备查阅文献选择分析方法拟订实验方案的能力拟订实验方案的能力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111前言前言1212定量分析化学概述定量分析化学概述1313滴定分析法概述滴定分析法概述1111前言前言分析化学分析化学是是研究分析方法的科学或学科研究分析方法的科学或学科是是化学的一个分支化学的一个分支是是一门人们赖以获得物质组成一门人们赖以获得物质组成结结构和形态的信息的科学构和形态的信息的科学是是科学技术的眼睛科学技术的眼睛尖兵尖兵侦察员侦察员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学科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学科分析化学的定义任务和作用分析化学的定义任务和作用分析化学理论方法对象科学技术生产高校和科研单位仪器制造部门和生产单位分析化学与社会分析化学与社会生命信息医药质量环境监测化学工业物证分析兴奋剂检测空间探测分析化学与社会分析化学与社会环境
• 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
可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的物质,应具备的条件: 1. 物质必须具有足够的纯度,即含量≥99.9%; 2. 物质的组成与化学式应完全符合; 3. 稳定。
大学分析化学总复习知识要点
第二章 误差及数据处理
二、数据处理 1、可疑值得取舍 4d法 Grubbs法
Q检验法 2、平均值与标准值得比较:t检验法
3、两个平均值的比较: 先F检验再t检验法 有效数字 三、有效数字 修约规则 计算规则
第三章 滴定分析
一、几个概念
2.铵盐中氮含量的测定
第五章 配位滴定法
一、配合平衡 K 、 β 二、EDTA及其配合物
EDTA的性质 配合物的特点
Y(H)
三、副反应及条件稳定常数 酸效应系数α EDTA的副反应系数α 共同离子效应系数αY(M) 配位效应系数αM(L) 金属离子的副反应系数αM 水解效应系数αM(OH) 条件稳定常数K' lg K ' = lg K – lgαY - lgαM
一元弱酸溶液pH计算公式的推导、近似公式的应用 两性溶液pH值得计算
三、酸碱指示剂 作用原理、指示剂的用量、指示剂的选择原则
第四章 酸碱滴定法
四、酸碱滴定基本原理 强碱——强酸 强碱——一元弱酸 强碱——多元弱酸 五、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1、混合碱的分析 1.双指示剂法 2.BaCl2法 特点、影响突跃的因素、 准确滴定的判断条件
参比电极: 指示电极:
甘汞电极: 饱和甘汞电极 玻璃膜电极 电极构造、电 极反应、作用 氟离子选择电极 原理
离子选择性电极
直接电位法
电位滴定法
pH的测定 氟离子含量的测定
第九章 吸光光度法
一、吸光光度法基本原理 1.朗伯-比尔定律; A= k bc 适合于平行单色光 溶液 2.比尔定律的偏离及其原因
注意写出配平的氧化还原方程式
第七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华东理工大学分析化学总复习
(2) Q 检验法
步骤:
(a) 数据排列 X1 X2 …… Xn
(b) 求极差
Xn - X1
(c) 求可疑数据与相邻数据之差
Xn - Xn-1 或 X2 -X1 (d) 计算: Q X n X n1
Xn X1
或 Q X2 X1 Xn X1
若Q > Q表 舍弃该数据
分布分数-一元弱酸
δHAc = [H+] [H+] + Ka
δAc- =
Ka
[H+] + Ka
HnAH++Hn-1A- … … H++HA(n+1)- H++An-
δ0
[H+]n = [H+]n + [H+]n-1Ka1 +…+Ka1 Ka2..Kan
δ1
=
[H+]n-1 Ka1 [H+]n + [H+]n-1Ka1 +…+Ka1 Ka2..Kan
b. 弱酸的解离反应及平衡常数
HA
A- + H+
[H+ ][A- ] Ka(HA) = [HA]
c. 弱碱的解离反应及平衡常数
A- + H2O
HA + OH-
[HA][OH- ]
Kb(A- ) =
[A- ]
d.共轭酸碱对的平衡常数
HA A- +H+
[H+ ][A- ] Ka(HA) = [HA]
2.4 数据处理 1) 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一般了解) 2) 总体和样本 容量为n的样本平均值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配位滴定法
Y[ H ]
[Y]总 4 [Y ]
OO K稳 稳
K
O 稳
K [MY ] [YHH ] [M ] [Y]总 Y []
O 稳 O 稳
lg K lg K lg Y [ H ]
lg K
O 稳
lg C M 0 6
第五章 配位滴定法
掌握内容:
掌握内容:
基本理论:分布曲线(理解)、质子条件、 H+浓度计算(简化计算)、缓冲溶液 指示剂:变色原理、变色范围、常用指示剂 (甲基橙、甲基红、酚酞)、选择 滴定曲线:规律、特征、计算、条件 应用:硼酸测定、铵盐测定、混合碱测定 计算:pH计算、含量计算
第四章 酸碱滴定法
规律:突跃长短与c和K均有关 计算:所有的计量点计算和单元酸突跃计算 滴定条件: 一元:cK ≥10-8 a
总复习
总复习
第二章 误差及分析数据统计处理 第三章 滴定分析 第四章 酸碱滴定 化学分析 第五章 配位滴定 第六章 氧化还原滴定 第八章 电位分析法 第九章 吸光光度法 仪器分析 第十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十一章色谱分析法
内 容
第二章 误差及分析数据统计处理
掌握内容:
误差和偏差:定义、表示、 计算、 来源、减免方法、相互关系
第11章 色谱分析法
一般性了解:
气相色谱分离操作条件的选择
高效液相固定相与流动相的选择、仪器 及检测器原理和选择
第六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方法及计算 高锰酸钾法、碘法
有关反应方程式,配平
滴定方案、滴定条件
结果计算、wX还原滴定法
不做要求: 不做要求: P150:氧化还原滴定法中的预处理
第8章 电位分析
掌握内容:
电位分析:基本原理(定义) 参比电极:作用、名称、原理 指示电极:作用、pH玻璃电极基本构 造、膜电位概念及电极电位的产生 直接电位法测定pH(离子活度测定): 原理、方法 离子选择性电极选择系数:定义、作 用、计算
第8章 电位分析 第9章 吸光光度法
一般性了解:
Beer定律的偏离及其原因 显示反应及显色条件的选择 示差法 不做要求:
吸光度法的其他应用(除示差法) 紫外吸收光谱法
第10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
掌握内容:
基本概念: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的原理 及应用范围、基态原子、共振吸收及吸 收轮廓线、积分吸收与峰值吸收、定律 关系式 原子化器:作用、分类、特点 干扰的种类及抑制(消除)
沉淀掩蔽法
Ca2+、Mg2+混合液中Ca2+的含量测定
氧化还原掩蔽法
Fe3+、Bi3+混合液中,Bi3+的含量测定。
第五章 配位滴定法
不做要求:
P119: 其他指示终点的方法
第六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掌握内容:
基本原理:电极电位及其影响因素 滴定条件: lg K = 3(n1 + n2)
'
φ
θ'
(+)
第8章 吸光光度法 第10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9章 电位分析
一般性了解:
原子吸收分光度计的其他基本部件
分析测定条件的选择
定量分析方法
不做要求: 原子分光光度计仪器类型 灵敏度、检出极限 原子发射光谱
第11章 色谱分析法
掌握内容:
基本概念:色谱法的定义(特征)、分类、 仪器流程、分配系数、保留时间、调整保 留时间、相对保留值,半峰宽及基线峰宽, 塔板数、分离度 色谱定性和定量的基本方法 气相色谱分离原理及固定相选择原则 气相色谱检测器(TCD\FID)原理及操作条件 气相色谱与液相色谱的比较 高效液相色谱种类:名称、原理、适用样品
多元:cKa1≥10-8 Ka1/Ka2≥104
会判断能否滴定、有几个突跃
第四章 酸碱滴定法
不做要求:
P93: 非水溶液中的酸碱滴定
第五章 配位滴定法
掌握内容:
EDTA性质:弱酸(在强酸介质中为六元酸) 配位性质(M:Y=1:1) M与Y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 K稳、αY[H]、 K’稳、滴定的适宜pH条件 滴定曲线:一般了解 指示剂:变色原理、具备条件、常用指示剂 (铬黑T、二甲酚橙)、封闭、僵化、选择
有效数字及其计算:位数确定、取舍、 运算
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可疑数据的取 舍 、 t 检验法、F检验法、置信度和 置信区间
第二章 误差及分析数据统计处理
不做要求: P16 公差 P21 误差的传递 P24 标准曲线的回归分析
第三章 滴定分析
掌握内容:
滴定反应的要求
滴定的计算:c的计算、T的计算
第四章 酸碱滴定法
第8章 电位分析
一般性了解:
其他离子选择性电极 直接电位法测定影响因素
电位滴定:原理、特点、终点确定方法
第9章 吸光光度法
掌握内容:
吸光光度法基本原理: 可见光与颜色、物质吸收光谱 光吸收基本定律:透光率与吸光度概念、
Lambert-Beer定律、摩尔吸光系数,吸光度 加和性
光度计基本部件 吸光度测量条件的选择
-φ
θ'
(-)
3(n1 + n2 ) ×0.059 ≥ n1 ×n2
加快速度方法:浓度、温度、催化剂
第六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滴定曲线 变化规律
化学计量点
n1 1θ +n2 2θ n1+n2
sp
θ + 2
突跃范围:
0.059 3 n2
0.059 3 n1
θ 1
-
指示终点方法:指示原理、三类指示剂
滴定的应用:直接滴定、返滴定、置换滴定、 间接滴定等 混合离子的滴定:分别滴定的条件、控制酸 度法、掩蔽法 滴定条件 掩蔽法 滴定计算:
Δ lg K
' 稳
≥ 5
lg c M K
' 稳 ,MY
≥ 6
第五章 配位滴定法
配合掩蔽法
名称 KCN NH4F 三乙醇胺 (TEA) pH范围 >8 4~6 10 10 11~12 被掩蔽离子 Cu2+、Zn2+等 Al3+等 稀土等 Al3+、Fe3+等 Fe3+、Al3+等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