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旋转》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图形的旋转(一)-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图形的旋转(一)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图形旋转的概念,掌握图形旋转的基本性质,能通过具体实例描述图形旋转的运动。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推理和想象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图形变换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和空间观念。
教学内容1. 图形旋转的定义:介绍图形旋转的概念,强调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
2. 图形旋转的性质: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引导学生发现旋转前后图形的形状、大小不变,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间的夹角为旋转角。
3. 应用图形旋转: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图案、分析实际生活中的旋转现象。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图形旋转的概念、性质,以及如何应用图形旋转解决问题。
2. 难点:图形旋转的性质推导,特别是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的夹角与旋转角度的关系。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几何画板、模型等。
学具:直尺、量角器、硬纸板剪制的图形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旋转实例引入新课,如时钟的指针运动、旋转木马等。
2. 新授:介绍图形旋转的定义,通过动画演示和实物操作,让学生直观感受旋转的三要素。
3. 探究: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图形旋转的性质,并在黑板上展示和讲解。
4. 实践: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图形旋转,并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板书将包括图形旋转的定义、性质、应用等要点,并通过图表、示例来直观展示。
作业设计设计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包括基本概念的回顾和应用题,以及探索性的问题。
课后反思教师将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效果,特别是学生对图形旋转理解和应用的掌握程度。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本教案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设计,使学生深入理解图形旋转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同时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数学思维。
教学过程1. 导入生活实例:以学生熟悉的场景引入,如询问学生是否玩过旋转木马,或者观察过时钟的指针是如何随时间旋转的。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3.1《图形的旋转(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3.1《图形的旋转(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3.1《图形的旋转(一)》教材内容是旋转的概念和性质。
本节课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感受旋转现象,探究旋转的性质,理解旋转的对称性,以及掌握旋转的度量方法。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逐渐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旋转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为后续图形的变换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对于图形的变换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旋转的概念和性质,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旋转现象,引导学生探究旋转的性质,理解旋转的对称性,以及掌握旋转的度量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旋转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能够运用旋转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旋转的概念和性质,旋转的对称性,旋转的度量方法。
2.教学难点:旋转的性质的理解和运用,旋转的对称性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旋转现象,引导学生探究旋转的性质。
2.问题驱动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旋转模具、图形卡片、投影仪等。
2.学具准备:学生手册、练习本、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如旋转门、风车等,引导学生关注旋转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具体的例子,介绍旋转的概念和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旋转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运用旋转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巩固学生对旋转的理解和掌握。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第一课时《图形的旋转(一)》 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第一课时《图形的旋转(一)》教学目标1.了解图形的旋转概念2.熟悉图形的三种基本变换3.能将图形按一定角度旋转教学重点图形旋转的概念和技能教学难点图形旋转的操作和计算教学法及教学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演示-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教学手段:教师课件、黑板、尺子、圆规、直尺、橡皮等教学流程第一步:导入新课1.用生活中旋转的例子引出图形旋转的概念2.介绍本节课学习的目标3.操练学习目标中涉及到的几何图形的名称和基本属性第二步:讲解图形的旋转1.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以不同的角度旋转后的几何图形,并引出旋转的概念2.介绍图形旋转的三种基本变换:顺时针旋转、逆时针旋转、旋转180度3.比较三种基本变换的不同,介绍旋转角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第三步:演示图形的旋转1.教师示范图形旋转的操作,如使用圆规确定旋转中心、使用尺子和直尺作图2.引导学生跟随教师操作,创建两个具有对称性的几何图形并旋转它们第四步:练习图形的旋转1.按照教师的指示,进行一系列图形旋转的操作,在黑板上练习2.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几何图形,并在纸上进行旋转操作第五步: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2.帮助学生进行查漏补缺3.帮助学生总结知识点并解决遗留问题教学反思本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法和教学手段,充分利用了现代教育技术。
通过活动的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参与中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本节课讲解的重点难点未被学生完全掌握,需要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应进一步增强学生参与感和自觉性,促进学生成为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人才。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第3单元图形的旋转(一) 教案
图形的旋转(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下册第28—29页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通过对钟表的观察,使学生理解顺时针旋转与逆时针旋转的含义,并会画出线段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后的图形。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学习过程中,初步掌握画线段旋转后的图形,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难点:能在方格上画出线段通过旋转后的图形。
教学难点:能在方格纸上把线段旋转90°。
教学准备:课件、飞天飞盘。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旋转(一)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旋转(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图形旋转的概念,掌握图形旋转的基本方法,能运用图形旋转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图形旋转的兴趣,感受图形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意识和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图形旋转的概念:图形绕某一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叫作图形的旋转。
2. 图形旋转的性质: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只改变图形的位置和方向。
3. 图形旋转的基本方法:确定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
4. 图形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时钟、风扇、地球自转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图形旋转的概念、性质和基本方法。
2. 教学难点:确定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运用图形旋转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2. 学具:三角板、直尺、圆规、量角器、彩纸、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如时钟、风扇等,引导学生发现图形旋转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图形旋转的实例,理解图形旋转的概念和性质。
(3)设计实例,让学生运用图形旋转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3. 实践操作(1)让学生利用学具进行图形旋转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竞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六、板书设计1. 图形旋转的概念、性质和基本方法。
2. 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的确定方法。
3. 图形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图形旋转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提升题:设计一道实际应用题,让学生运用图形旋转的性质解决问题。
3. 拓展题: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并尝试运用图形旋转的知识进行解释。
六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图形的旋转∣新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图形的旋转∣新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旋转概念。
2.掌握图形绕定点旋转的方法及规律。
3.能够实现图形的旋转,并进行变化。
二、教学重点1.旋转的概念。
2.图形绕定点旋转的基础知识。
三、教学难点1.了解图形绕定点旋转的方法及规律。
2.能够实现图形的旋转,并进行变化。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计算机、投影仪等教具。
2.学生准备半格纸、铅笔等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现各种图形,让学生了解旋转的概念。
5.2 学生自学预先安排一些图形,让学生尝试绕定点旋转,从而体验绕定点旋转的规律性,并总结出旋转的基础知识。
5.3 教师讲解通过多媒体演示,讲解图形绕定点旋转的基础知识及方法。
5.4 学生练习放上练习题目,让学生进行自学和思考,随时帮助解答疑惑。
5.5 教师归纳通过多媒体提供更多的图形进行思考,并归纳出旋转规律。
5.6 学生巩固让学生再次进行自学和练习,巩固对旋转的理解及掌握绕定点旋转的方法。
5.7 扩展在此基础上,引入更多图形进行讲解,不仅仅局限于平面内的旋转,同时增加空间旋转的知识。
5.8 总结通过多媒体展现真实场景,让学生感受到旋转在现实中的应用,达到亲近生活、感悟生活的目的。
六、教学措施通过学生自学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图形绕定点旋转的方法和规律,进而实现图形的旋转。
七、教学反思1.在导入新课的环节,教师应该通过多种形式和角度介绍旋转,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逐渐理解其概念。
2.在讲解环节,教师应该采用多媒体辅助演示,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图形旋转的基础知识和规律。
3.在练习环节,教师应该放开手脚,让学生自由练习,鼓励他们发挥创造性并相互学习。
4.在巩固和拓展环节,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职业素养,用各种形式刺激学生的潜力,使其在学习中有所收获。
图形的旋转(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
图形的旋转(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图形的旋转概念及特点。
2.通过图形旋转的操作认识图形翻转、对称。
3.学会使用透明图形或者其他图形制作旋转图形。
二、教学重难点1.图形的旋转操作2.图形旋转后的特点及变化三、教学内容与过程(一)导入与激发学习兴趣1.教师用PPT展示多种颜色的基础图形,并穿插一些超出学生认知范畴的图形。
2.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提问学生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点?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二)学习新知识1.通过讲解来介绍图形的旋转操作及原型。
2.让学生自主尝试通过图形旋转操作产生几个新的图形,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沉浸在操作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拓展知识1.让学生用透过玻璃看到的图形,通过手的旋转操作,做一个旋转图形。
2.让学生理解并画出图形的平移、翻转、对称和旋转的公共特点。
(四)巩固与扩展1.让学生再次自主操作,将刚刚自己所做的旋转图形,按照序号排列,形成一些与旋转图形相关联的图形序列。
2.在对图形的自由排列中,教师动手与学生讲解排列的原则。
四、教学方法1.引导教学法2.示范法3.学生自主操作法五、教学过程的评价1.评价学生能否准确掌握图形旋转的概念及特点。
2.评价学生能否自主操作制作图形旋转图。
3.评价学生能否理解和画出图形的平移、翻转、对称和旋转的公共特点。
六、教学资源1.样板图形2.透明图形或其他材料3.黑板、粉笔、彩笔、白纸等七、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学生自己尝试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图形旋转的真正特点,课堂气氛积极热烈,效果良好。
2.课堂组织有序,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自主思考操作,学生学习主动性强。
3.下一次课应该在大屏幕上展示更多丰富的图形,加强学生的视觉感受。
3.2图形的旋转(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3.2图形的旋转(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2图形的旋转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六章第二节“图形的旋转”。
学生将学习图形的旋转概念,了解旋转的性质,学会用旋转的方式改变图形的位置和大小。
具体内容包括:1. 认识旋转:了解旋转的概念,理解旋转的意义。
2. 旋转的性质:学习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3. 旋转的实际应用:通过实际例子,学会用旋转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旋转的概念,掌握旋转的性质,能够运用旋转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旋转的概念,掌握旋转的性质。
难点:如何运用旋转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教学卡片、实物模型。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如电风扇、地球仪等,引导学生发现它们都是通过旋转来运动的。
2. 自主探究: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旋转的概念,掌握旋转的性质。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理解和发现,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4. 教师讲解:通过实例讲解,引导学生学会用旋转解决实际问题。
5.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旋转的概念2. 旋转的性质3. 旋转的实际应用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根据题目要求,画出给定角度的旋转图形。
2. 选择一个生活中的实例,用旋转的方式进行解决。
答案:1. 略2. 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对旋转的概念和性质有了深入的理解。
在实际应用环节,学生能够运用旋转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但仍有部分学生在理解旋转的性质上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练习。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3.1图形的旋转(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3.1 图形的旋转(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图形的旋转,并掌握通过旋转确定旋转后图形和旋转中心的方法;2.能够通过简单的实例,感受图形旋转的过程和结果;3.发现图形的简单对称规律,提高图像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1.图形的旋转基本概念;2.通过旋转确定旋转中心和旋转后图形的方法;3.图形旋转的实例操作。
教学过程1. 准备与导入(5分钟)•准备好教材和课件,提前设置好所需的动画和图像。
•引导学生回忆小学数学学过的基本几何知识,如点、线、面等,为本节课的主题做引子。
2. 感性认识图形的旋转(10分钟)•利用课件上的动画和实物演示,让学生感受图形的旋转过程,并带领学生观察旋转前后的变化。
•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如旋转的中心在哪里?旋转前和旋转后图形有何异同?3. 基本概念讲解(25分钟)•讲解图形的旋转定义及相关术语,如旋转中心、旋转角度、正向旋转和逆向旋转等;•通过PPT等多媒体教具让学生了解旋转与对称、平移等运动的联系,提高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感性认识和理解。
4. 旋转后图形的确定方法(30分钟)•通过教材中的案例和实物讲解,指导学生通过确定旋转中心和旋转角度来确定旋转后的图形;•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黑板上练习,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5. 端午节题材联想(15分钟)•以“端午节龙舟比赛”为例,引导学生基于旋转的思想,对龙舟比赛图案进行变形和变化;•提高学生发现图形简单对称规律的能力,加强学生的图像思维能力。
6. 总结(5分钟)•通过板书或PPT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逐步建立对几何图形旋转规则的认识和掌握;•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运用图形旋转的知识。
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时的情况,提供指导和帮助;2.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图像理解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进行综合评价;3.收集学生所做的练习题和作业,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考评。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了解了几何图形的旋转,懂得了通过旋转角度与旋转中心来确定旋转后的图形。
《图形的旋转》(一)(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图形的旋转》(一)(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和掌握旋转的含义,并能够找出旋转的中心、旋转角和旋转方向。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旋转的定义: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O旋转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
2. 旋转的要素:旋转中心(点O)、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3. 旋转的性质:旋转前后,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相等,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4. 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旋转的定义、要素和性质。
2. 教学难点:找出旋转的中心、旋转角和旋转方向,并运用旋转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
2. 学具:三角板、量角器、直尺、圆规。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引导学生发现旋转的普遍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旋转的定义、要素和性质,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操练: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旋转的过程,找出旋转的中心、旋转角和旋转方向。
4. 应用:运用旋转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旋转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层次性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图形的旋转》2. 旋转的定义、要素和性质。
3. 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
4. 课后作业。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判断下列图形是否为旋转,若是,请找出旋转中心、旋转角和旋转方向。
2. 提高题:运用旋转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 拓展题:研究旋转与其他图形变换(如平移、翻折)的关系。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旋转的定义、要素和性质的理解程度,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力。
2.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地运用了教具和学具,以及学生的参与度。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3.1图形的旋转(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3.1图形的旋转(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
1.了解图形的旋转概念及相关术语;
2.根据要求完成图形的旋转;
3.学会使用纸和圆规、直尺等绘制旋转图形。
二、教学重点
1.图形的旋转概念及相关术语的理解;
2.给定图形经旋转后的图形的绘制。
三、教学难点
1.图形的旋转概念的理解;
2.未知角度下如何绘制经旋转后的图形。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实例、图片等引导学生了解旋转的现象和常见的旋转图形。
2. 讲授
1.学生了解图形的旋转概念及相关术语,如旋转中心、旋转轴、旋转角度、顺时针旋转、逆时针旋转等,了解旋转的种类;
2.学生了解图形在旋转中的变化规律,如顶点、边的位置的变化等。
3. 练习
1.给出指令,学生利用纸和圆规、直尺等工具完成已知旋转角度的图形的绘制;
2.用一个或多个示例,演示如何完成未知旋转角度下的图形绘制练习。
4. 巩固
1.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图形,并旋转到所需位置;
2.小组内互相检查答案,或上课时集体检查。
3.老师可适时为学生提供正确的作图方法和指导。
5. 课堂小结
教师将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总结,并对重难点进行强调。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未知旋转角度下的图形制作中,测量失误导致图形不完整或者角度错误。
因此教师应该多跟学生强调角度的测量方法,并在课后布置练习,让学生多多练习提高准确度。
此外,教师在引入此概念的时候应该结合生活中常见的旋转图形进行讲解,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能够将所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加深印象。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图形的旋转(一)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图形的旋转(一)——北师大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理解图形旋转的基本概念,掌握图形旋转的特征。
2. 学生能够运用旋转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如确定旋转后的图形位置。
3.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识别和描述旋转后的图形。
过程与方法1.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几何直观。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 培养学生面对挑战的积极态度和解决问题的信心。
教学内容旋转的概念定义:围绕一个点按一定方向旋转一定角度的图形变换。
特点:图形的大小、形状不变,位置和方向改变。
旋转的性质旋转中心:图形旋转的固定点。
旋转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
旋转角度:图形旋转的角度,通常以度为单位。
旋转作图利用旋转的性质进行图形的作图。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旋转的概念和性质。
旋转作图的方法。
教学难点旋转作图的实践操作。
旋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物投影仪。
学具:直尺、圆规、量角器、三角板、模型或图片。
教学过程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如风车、钟表等,引发学生兴趣。
提问学生:什么是旋转?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新课导入讲解旋转的定义和性质。
演示旋转作图的基本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探索旋转的特征。
活动与探究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图形进行旋转作图。
学生分享作图过程和结果,讨论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教师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小结与提升强调旋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设计图案、解决空间定位问题等。
板书设计图形的旋转(一)副旋转的概念、性质与作图主要内容:旋转的定义和性质旋转作图的方法旋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作业设计完成课本练习题,巩固旋转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设计一个简单的图案,通过旋转作图展示出来。
观察生活中的旋转现象,记录下来并解释其旋转特征。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一)》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一)》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一)》教学设计3,主要围绕图形的旋转进行设计。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图形的平移、缩放等基本变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旨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图形的变换,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索图形的旋转特征,使他们能够理解和掌握图形旋转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对于图形的平移、缩放等基本变换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图形的旋转,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图形旋转的概念,理解图形旋转的基本特征。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图形旋转的概念和特征。
2.图形旋转的实际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例,理解图形旋转的概念和特征。
2.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
3.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图形旋转的知识解决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例,如旋转一个图形,使学生初步感受图形旋转的效果。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让学生初步理解图形旋转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图形旋转的实例,让学生进一步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总结图形旋转的特征。
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图形旋转的现象,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图形旋转的基本概念。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动手操作,运用图形旋转的知识解决问题。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3.1《图形的旋转(一)》北师大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3.1《图形的旋转(一)》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图形的旋转(一)》是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旋转的概念,掌握图形旋转的方法和性质,以及运用旋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直观的图形,引导学生探索图形的旋转规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平面几何知识,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但是,对于图形的旋转,部分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实践活动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图形的旋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可能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来引导学生感受旋转的魅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旋转的概念,掌握图形旋转的方法和性质,能够运用旋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旋转的概念,图形旋转的方法和性质。
2.难点:图形旋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感受旋转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图形旋转的变化,加深对旋转概念的理解。
3.交流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察和发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问题解决法:设置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旋转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旋转的实例和图形变化。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的物品,如图片、模型等,用于展示和操作。
3.分组讨论:提前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名组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如风扇、旋转门等,引导学生关注旋转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图形的旋转(一)(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教案:图形的旋转(一)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图形旋转的概念,掌握图形旋转的基本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图形旋转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图形旋转的概念。
2. 图形旋转的基本性质。
3. 图形旋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图形旋转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图形旋转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
2. 学具:直尺、圆规、量角器、三角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图形旋转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讲解图形旋转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图形旋转的基本性质。
3. 案例分析: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图形旋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 练习:让学生运用图形旋转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图形旋转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六、板书设计1. 图形的旋转(一)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正文:按照教学过程逐步展开,重点突出图形旋转的概念、基本性质和实际应用。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让学生运用图形旋转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提高题:让学生设计一个图形旋转的实例,并分析其应用价值。
3. 思考题:引导学生探讨图形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图形旋转的概念和基本性质,能够运用图形旋转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练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改进措施:针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提高教学效果。
总结:本节课通过讲解图形旋转的概念、基本性质和实际应用,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运用图形旋转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图形的旋转(一)》|北师大版(2023秋)
1.教学重点
(1)理解和掌握旋转的定义及基本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
(2)学会通过观察和操作,识别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并能用数学语言描述。
(3)掌握简单图形(如线段、角、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的旋转特征和性质,能够准确地绘制旋转后的图形。
(4)运用旋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旋转对称的图案等。
在新课讲授后的实践活动环节,我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实验操作,旨在让他们在实践中加深对旋转原理的理解。但从学生的讨论和操作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小组在解决问题时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在将旋转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因此,我计划在后续的教学中,增加一些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旋转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对旋转知识的应用能力。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图形旋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六年级下册数教案-《图形的旋转(一)》|北师大版(2023秋)
一、教学内容
《图形的旋转(一)》|北师大版(2023秋)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理解旋转的定义,掌握旋转的基本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
2.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识别生活中常见的旋转现象。
3.掌握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够正确绘制简单图形的旋转图形。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图形旋转的基本概念。图形旋转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着某个固定点(旋转中心)按一定方向转动一个角度。它是几何变换的一种,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旋转(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旋转(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图形旋转的概念,掌握图形旋转的基本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图形旋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图形旋转的概念及意义。
2. 图形旋转的基本性质。
3. 运用图形旋转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图形旋转的概念、基本性质及运用。
2. 教学难点:图形旋转的性质推导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
2. 学具:直尺、圆规、量角器、剪刀、彩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如旋转木马、风扇等,引导学生发现旋转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讲解图形旋转的概念及意义,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旋转的概念。
(2)引导学生发现旋转的基本性质,如旋转前后图形的大小、形状不变,对应点、线、面的位置关系不变等。
(3)运用多媒体演示图形旋转的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旋转变化。
3. 案例分析(1)呈现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旋转的性质解决问题。
(2)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合作完成例题。
4. 巩固练习(1)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学生互评,交流解题心得。
5. 课堂小结(2)强调图形旋转的概念、基本性质及运用。
六、板书设计1. 图形的旋转(一)2. 目录:(1)图形旋转的概念及意义(2)图形旋转的基本性质(3)运用图形旋转解决实际问题3. 教学重点与难点4. 教学过程七、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图形旋转的基本性质。
2. 提高练习:布置一些综合性的题目,让学生运用图形旋转解决实际问题。
3. 拓展阅读:推荐相关书籍或网站,让学生了解更多图形旋转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是本册教材中一个重要的内容。
通过学习图形的旋转,学生能够理解旋转的概念,掌握旋转的性质,并能够运用旋转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旋转的定义、旋转的性质以及旋转的应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旋转的规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对图形的变换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图形的平移、对称等变换,对图形的变换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旋转的概念和性质,他们可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旋转的现象,理解旋转的性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旋转的概念,掌握旋转的性质,并能够运用旋转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对数学产生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旋转的概念,掌握旋转的性质。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旋转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旋转的现象。
2.探索教学法:通过问题和任务的设计,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旋转的规律。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包括图片、实例和动画等,直观地展示旋转的现象。
2.学具:准备一些图形和教具,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操作。
3.练习题:准备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如风扇、车轮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提问: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它们是如何运动的?通过观察和思考,学生能够初步理解旋转的概念。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3.1 图形的旋转(一) 教案
第1课时图形的旋转(一)课时目标导航教学导航一、教学内容认识图形的旋转、旋转的要素及特征。
(教材第28页)二、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实例认识图形的旋转,体会和掌握图形旋转的基本要素。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绕线段的一个端点旋转90°后的线段。
3.在活动中培养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三、重点难点重点:图形旋转的基本要素。
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出绕线段的一个端点旋转90°后的线段。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师:同学们去过游乐场吗?游乐场里有摩天轮、旋转木马、滑梯、推车、小火车等游乐项目,你们玩过其中的摩天轮和旋转木马吗?它们是怎样运动的?(课件出示摩天轮和旋转木马的图片)学生交流讨论。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运动——旋转。
(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1.初步认识旋转。
(1)旋转现象。
(课件出示教材第28页第一部分)组织学生先独立观察思考,再小组内交流讨论。
(点名学生回答)学生反馈:①时针、分针、秒针都在绕着中心点旋转;②分针1时旋转一周,时针1时旋转一大格。
教师指出:时针、分针、秒针绕着中心点不停地转动,这种运动现象就是旋转。
(课件出示)(2)旋转的方向。
师: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你能说说时针和分针旋转的方向吗?(点名学生说一说)教师指出:时针、分针旋转的方向就是顺时针方向,相反的就是逆时针方向。
(板书)(3)旋转的三要素。
师:如果分针从1旋转走到2,我们怎么描述分针的运动?组织学生小组讨论。
(教师巡视指导)点名学生说一说,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出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板书)教师指出:物体旋转时围绕的固定点或轴就是旋转中心,注意旋转中心的位置是不动的。
师:前面我们已经明确,分针的旋转方向是顺时针方向,那么旋转的角度怎么确定呢?引导学生明确:可通过周角及钟面格数计算出旋转的角度。
学生计算旋转角度,点名学生描述旋转过程。
教师强调:描述物体的旋转时,一定要把旋转的三要素都说清楚。
图形的旋转(一)-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图形的旋转(一)-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说明图形旋转的定义和方法。
2.能够知道图形旋转的特殊情况,并应用于实际场景。
3.能够将一个图形沿某一点旋转指定角度后,得出旋转后的新图形。
二、教学重点1.图形旋转的定义和方法。
2.将一个图形沿某一点旋转指定角度后,得出新图形。
三、教学难点1.图形旋转的特殊情况,如图形旋转180度后仍能重合。
2.图形旋转后,如何描述旋转后的新图形。
四、教学方法1.经验感悟法。
2.案例法。
五、教学过程1、引入新知识(5分钟)1.老师出示两张相同形状的图形卡片,请学生观察并发现有哪些不同。
2.分类讨论,得出结论:这两张图形有一个不同的地方,就是它们方向不同。
3.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如果让这两个图形重叠,应该怎样做?2、发现问题(5分钟)1.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法,并慢慢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发现“旋转”这个方法。
2.老师出示旋转的示意图,以及图形重叠后的效果图,让学生对旋转有更深的理解。
3、讲解新知识(10分钟)1.老师向学生介绍旋转的定义及方法,以及在坐标系中如何描述一个图形旋转后的新图形。
2.老师向学生展示图形旋转180度后能够重合的特殊情况,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
4、练习应用(20分钟)1.老师出示一个有关图形旋转的实际场景,比如旋转木马的案例,让学生尝试在坐标系中模拟旋转情景。
2.引导学生用刚才所学知识,得出旋转后的新图形。
5、总结归纳(5分钟)1.老师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旋转后的图形有哪些特点?旋转角度对旋转后的图形有何影响?2.合理使用学过的知识,总结图形旋转的规律及相关方法。
六、课堂作业1.回顾课上所学知识,思考并描述一次图形沿某一点(−1,1)逆时针旋转30度后的新图形。
2.回答问题:经过旋转后, 三角形ABC可以重合于此前位置, 此时旋转角度是多少?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案例法和经验感悟法,让学生在带着问题思考的情况下获取了学习图形旋转的新知识,课堂气氛活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旋转》教案教学设计图形的旋转(一)。
(教材第28~29页)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变换,探索它的特征和性质。
2.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旋转90°。
3.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重点:理解图形旋转变换的含义。
难点:在方格纸上将线段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并能画出旋转后的线段。
课件、钟表模型等。
师:在2005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有一台特殊的舞蹈,这个舞蹈中的有些动作还用到了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呢?请大家再次欣赏《千手观音》。
(多媒体播放视频)生:数学中的旋转!师: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旋转现象?生:风扇、陀螺、旋转木马、钟表、车轮、收费站的横杆……(动画出示几种旋转现象)师:生活中像这样的旋转现象还有很多,你想学习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图形的旋转。
〔板书课题:图形的旋转(一)〕1.认识运动方向。
师:我们就从与我们关系最密切的钟表开始研究吧!首先我们来认识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
(出示钟表,先把分针指向“12”,然后顺次指向1、2、3……12)师:刚才分针旋动的方向就是顺时针方向。
(板书:顺时针方向)谁来说一说逆时针方向是如何旋转的?生:与分针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就是逆时针方向。
(板书:逆时针方向)2.认识按角度旋转。
(老师分别演示,让学生观察后回答)(动画出示:指针从12指向1)师:谁能用一句话完整地描述一下刚才的这个旋转过程?生:指针从“12”绕点O顺时针旋转30°到“1”。
(板书:指针从“12”绕点O顺时针旋转30°到“1”)(动画出示:指针从1指向3 )师:这次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生:指针从“1”绕点O顺时针旋转60°到“3”。
(动画出示:指针从3指向6)师:同桌互相说一说。
师:如果指针从“6”继续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会指向几呢?生:12。
(动画出示:指针从6指向12 )3.从生活中认识图形的旋转。
师:刚才同学们提到收费站的横杆(出示主题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图,说一说横杆是怎样旋转的?生1:当横杆升起时,横杆是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旋转了90°。
生2:当横杆落下时,横杆是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旋转了90°。
师:我们描述了这么多旋转现象,想想看,要想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应该说哪些方面?生:旋转物体、起止位置、旋转点、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板书:点方向角度)师:对!要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不仅要说清楚是什么在旋转,它的起止位置在哪里,更重要的是要说清楚旋转点、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
4.线段的旋转。
师:我们能够清楚地描述指针的旋转了,如果把指针看作一条线段,用AB来表示,想想看,线段能旋转吗?可以怎么旋转?出示教材第28页“画一画”方格图。
学生在方格纸上完成。
师:谁愿意来展示一下你的作品?说说你是怎么画的?(实物投影出示)生1:第一幅图首先要确定它围绕点B旋转,然后把线段AB绕着点B顺时针旋转90°,画出线段A'B即可。
生2:第二幅图要先确定它围绕点A旋转,然后把线段AB绕着点A逆时针旋转90°,画出线段AB'即可。
师:通过动手操作与练习,掌握了图形的旋转方法,并能根据要求进行旋转,大家来总结一下吧。
生1:认识了顺时针方向与逆时针方向。
生2:图形进行旋转时,首先要确定旋转点,然后确定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
图形的旋转(一)顺时针方向逆时针方向指针从“12”绕点O顺时针旋转30°到“1”。
点方向角度线段的旋转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这时已经由生活中的旋转现象上升到图形的旋转。
在方格纸上画图是一种特殊的操作活动,它在图形变换初步认识的教学过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因为学会画图是学生必须达成的学习目标,同时它又是反映学生是否理解有关概念,掌握有关特征的表现形式与检测手段。
教师在方格纸上画出线段旋转90°后的图形,让学生先模拟“转”再“画”。
通过操作,看清楚旋转后图形的位置,再讨论怎样画,由此可以找到画图的方法。
线段的旋转既承载了对旋转要素的深化理解,又为后继学习面的旋转打下了坚实基础。
A类1.如右图所示,指针从12开始,旋转会转到3;指针从6开始,旋转会转到9;指针从3开始,逆时针旋转90°会转到;指针从9 开始,逆时针旋转90°会转到。
2.钟面上指针从“12”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度到“”,接着绕点O逆时针旋转到“9”。
(考查知识点:理解图形旋转的含义;能力要求:明确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会确定旋转的度数)B类画出将线段AB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后的线段;画出将线段MN绕点M逆时针旋转90°后的线段。
A B M N(考查知识点:图形的旋转;能力要求: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将线段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后的线段)课堂作业新设计A 类:1.顺时针90°顺时针90°1262.3180°B类:教材第29页“练一练”1.(1)2时到4时3时到6时第2个钟面上的时针旋转角度大(2)90°120°2.顺时针90°3、4.略图形的旋转(二)。
(教材第30~31页)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理解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的含义,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将简单的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2.让学生进一步积累旋转的学习经验,更充分地感受观察、操作、实验、探索等活动本身的独特价值,增强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3.让学生在认识旋转的过程中,产生对图形与变换的兴趣,并进一步地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理解图形旋转变换的含义,掌握图形旋转的三要素:旋转点、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出将图形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方格纸、课件、风车、装有小红旗和长方形纸片的信封、水彩笔、可旋转三角形纸片等。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美丽图案,它们有的是由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得来的,大家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出示课件)看到这些图案你有什么想法?(提问学生)师:你想知道这些图案是怎样设计的吗?要想知道这些图案是怎样设计的,我们就要进一步研究——图形的旋转(二)。
师: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个图形旋转的过程,想不想自己试着画一画呢?1.小旗的旋转。
出示教材第30页第1个问题。
师:这个问题告诉了我们什么?生:图中的小旗绕点M顺时针旋转90°。
师:要我们做什么?生: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学生在方格纸上完成。
师:谁愿意来展示一下你的作品?说说你是怎么画的?生1:在画一个旋转图形时,首先要确定它的旋转点M。
生2:根据前面学习的线段的旋转方法,找到旗杆,在旗杆绕点M顺时针旋转90°后的位置画出这条线段。
生3:最后根据小旗中旗杆与旗面的位置关系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2.三角形的旋转。
课件出示教材第36页第2个问题。
(画出三角形ABC旋转90°后的图形)师:你能画出三角形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吗?剪一个三角形标上各点转一转。
学生操作后小组交流,老师巡视、指导。
师:谁能说说你是怎样画三角形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的?生1:先画线段AB的对应线段AB'。
以旋转点A为垂足,在线段AB的右侧作线段AB的垂线。
因为点B到点A的距离为2小格,所以以点A为起点,在线段AB的垂线上数出2小格,此点即为点B的对应点B',线段A B'就是线段AB的对应线段。
生2:再画线段AC的对应线段AC'。
以旋转点A为垂足,在线段AC的下侧作线段AC的垂线。
因为点C到点A的距离为3小格,所以以点A为起点,在线段AC的垂线上数出3小格,此点即为点C的对应点C',线段AC'就是线段AC的对应线段。
生3:最后连接BC,三角形A B'C'就是三角形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师:如果三角形ABC绕B点逆时针旋转90°,你能画出它的图形吗?独立完成,小组交流、汇报。
生1:先画线段BA的对应线段BA'。
以旋转点B为垂足,在BA的右侧作线段BA的垂线。
因为点A到点B的距离为2小格,所以以点B为起点,在线段BA的垂线上数出2小格,此点即为点A的对应点A',线段BA'就是线段BA的对应线段。
生2:再画线段BC的对应线段BC'。
以旋转点B为垂足,在BC的上侧借助直角三角板作线段BC的垂线(让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和线段BC重合,直角顶点和点B重合,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即为线段BC的垂线)。
在线段BC的垂线上量出与线段BC相等长度,找到点C的对应点C'。
生3:最后画AC的对应线段A'C'。
连接A'C',三角形B A'C'就是三角形ABC绕点B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师:旋转后的图形发生了什么变化?生1:图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生2:图形的形状、大小没有变。
生3:旋转点的位置没有变。
生4:对应线段的长度没有变。
师:通过动手操作,掌握了图形的旋转方法,并能根据要求进行旋转,大家来总结一下吧。
生1:掌握了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画法,并能正确画出。
生2:基本图形旋转后的形状、大小没有变。
图形的旋转(二)绕点A顺时针旋转90°绕点B逆时针旋转90°图形的旋转有方向、角度、中心三个要素,从这三个要素又可引申很多知识。
例如,顺时针旋转90度等于逆时针旋转270度;一个图形可以有不同的旋转中心,只要一点固定不动就可以定为旋转中心等。
在开始我将这些都设计了进去,因为我的理解是应该将教材进行拓展,后来的实践我发现不应该把学生看成是万能的,应考虑他们的接受能力,所以在本节课中,我将知识目标定位在90度的旋转上,而旋转180度、270度准备放到单元复习课上进行,这样灵活地处理学生接受起来就容易多了。
考虑到学生的好奇心,教学时既不能脱离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只有这样才能使知识变幻无穷,使学生思维灵活。
在掌握图形旋转90°后得到图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知识,激发了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欲望,也使每一位同学都能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A类1.看图填空。
(1)图形B可以看作图形A绕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的。
(2)图形C可以看作图形B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的。
(3)图形B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80°得到图形()。
(4)图形D可以看作图形A按逆时针旋转()得到的。
2.图形旋转后,()、()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