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品德《我的一家人》教学设计
小学道德与法治_《我的一家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道德与法治_《我的一家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6fcb015f524ccbff021849d.png)
《我的一家》教学设计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1.师讲故事,引起学生兴趣师:孩子们,上课之前,老师先给你讲个故事好不好?有一天,阳光普照,小鸡、小鱼、黄鹂鸟还有小蝴蝶一起去山上玩,它们玩得可开心了,突然大公鸡提议,今天天气这么好,我们一起来玩个猜字游戏吧!大公鸡一提议啊,可高兴坏了小伙伴们,于是,他们几个每人都摆出了一个笔画,就凑成了一个字,小朋友们,你来猜猜,这个字是什么呢?生:家2.朗诵小诗,激发情感我们还学过一首诗《家》,我们一起来美美地朗读一下吧!(生朗读)白云、小鸟、鱼儿、种子都有自己的家,我们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家,家是我们幸福的港湾,都在家人的呵护下快乐地长大。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我的一家人”,好不好?课件出示课题《我的一家人》二、展示交流,走近家人1.每个人的家里都有爸爸、妈妈;有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还会有叔叔、伯伯、姑姑、舅舅、阿姨等等好多的家人。
每个人的家庭都是幸福的!那你的家里都有谁呢?快来给我们介绍一下吧。
(出示学生家人照片)评价:无论是家里有多少人,无论能否看到爸爸妈妈的面容,老师都能感觉到你们家庭的幸福。
2.今天我们每个同学都带来了全家福,赶紧介绍给你的同桌认识一下吧。
(生介绍全家福)三、了解家人关系,明晰长幼有序1.今天啊,老师还把一些神秘嘉宾“请”到了我们的教室里,快来看看这是谁?出示神秘家人的照片,让孩子起来说说这是谁?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姑姑、伯伯、叔叔、阿姨、舅舅。
知道他(她)和你的爸爸妈妈之间是什么关系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其了解家人间的称谓关系)生:这是我的爸爸(爸爸的称谓贴到黑板上)生:这是我的爸爸(妈妈的称谓贴到黑板上)师:爸爸和妈妈生下了小小的我(把“我”贴到黑板上)生:这是我的伯伯、叔叔、姑姑、阿姨、舅舅师总结:爸爸伯伯叔叔姑姑是爷爷奶奶生的,妈妈阿姨舅舅是外公外婆生的。
都记住了吗?师:我们一起来拍着手熟悉一下家人之间的称谓吧?师示范:我说爸爸的爸爸叫什么,你们就说爸爸的爸爸叫爷爷好吗?(音乐起)师:爸爸的爸爸叫什么。
小学一年级下册道德与生活教案1我的一家人
![小学一年级下册道德与生活教案1我的一家人](https://img.taocdn.com/s3/m/aa61165e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49.png)
第一单元我的家人与伙伴学情分析:许多学生在家庭中都能感受到父母的爱,但对于“家”仍是缺乏必然的意识,本单元旨在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家,明白家庭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
帮忙学生从家人对自己的关爱中了解到“家人爱我,我也要爱家人,让家人快乐”。
第1课我的一家人教学目标:一、知道家庭的含义和家庭成员间的称号、关系。
二、了解家人的工作、爱好、习惯,对家人产生敬爱之情。
3、为自己的家人感到骄傲。
教学重点和难点:正确介绍自己家人的情况。
课前准备:一、观察并了解自己家人的职业、兴趣、爱好、生活习惯。
二、准备一张家庭生活照。
3、教师准备一张自己童年的家庭生活照教学进程:一、导入谈话引入:咱们都有自己的家,谁能告知大家你的家里都有谁?请哪位同窗介绍,就把事前收上来的照片放在投影上,全班都能看到。
(若是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把临时居住在自己家的亲戚也算作自己的家人,教师要及时给与指导,从而明确家庭的含义。
)二、学习新课(一)教师投影出示自己童年时的家庭生活照。
一、介绍:“这是老师和你们一样大时,和我的家人一路照的照片,大家猜一猜,哪个是老师?”“猜一猜其他几个人是谁?”二、老师介绍:你们想了解照片上这些人的情况吗?那老师来为你们介绍一下。
教师指着照片介绍“爸爸妈妈都是农人。
他们特别会种庄稼……工作之余,爸爸喜欢坐在树荫下和他人下棋,妈妈却喜欢看电视剧,有时还会随着电视一路哭、一路笑……姐姐上小学四年级,她学习超级好,姐姐喜欢读课外书……妈妈怀里抱着的小朋友是我的小妹妹,那时她方才会走路……3、老师一边介绍一边把画好的图片贴在黑板上。
(爸爸妈妈种田,爸爸在树下和他人下棋,妈妈在看电视,姐姐在念书,妹妹在玩耍等)4、小结:适才老师都向大家介绍了哪些内容?板书:工作爱好习惯(学生对老师的童年生活都是超级感兴趣的,通过猜一猜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既了解了老师的童年生活,熟悉了老师的家人,在不知不觉中也学会了介绍家人的方式。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我的一家人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我的一家人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45b862a33d4b14e842468ce.png)
我的一家人教课目的:1.知道家庭的含义和家庭成员间的称号、关系。
2.认识家人的工作、喜好、习惯,对家人产生尊敬之情。
3.为自己的家人感觉骄傲。
教课要点和难点:正确介绍自己家人的状况。
课前准备:1.察看并认识自己家人的职业、兴趣、喜好、生活习惯。
2.准备一张家庭生活照。
3.教师准备一张自己童年的家庭生活照教课方案:流程图:表格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明确家庭的含义认识老师的家人状况,学习表述方式相互介绍自己的家人,相互分享家庭的幸福快乐让全班同学认识我的家人总结,进行尊敬一般劳动者的教育介绍自己家里人看老师童年时的家庭生活照,认识老师的家人状况小组介绍自己家人状况请同学到前边介绍,其余同学看照片和老师共同总结本课的收获1.联合讲话状况进行指导、总结2.联合照片进行介绍3.老师巡视指导4.老师指导并对说的好的同学给与夸奖5.进行爱家人教育教课过程设计:一、导入讲话引入:我们都有自己的家,谁能告诉大家你的家里都有谁?请哪位同学介绍,就把预先收上来的照片放在投影上,全班都能看到。
( 假如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把暂时居住在自己家的亲戚也算作自己的家人,教师要实时给与指导,进而明确家庭的含义。
)二、学习新课( 一 ) 教师投影出示自己童年时的家庭生活照。
1.介绍: " 这是老师和你们同样大时,和我的家人一同照的照片,大家猜一猜,哪个是老师? "" 猜一猜其余几个人是谁? "2.老师介绍:你们想认识照片上这些人的状况吗?那老师来为你们介绍一下。
教师指着照片介绍 " 爸爸妈妈都是农民。
他们特别会种庄稼 ...... 工作之余,爸爸喜爱坐在树荫下和别人下棋,妈妈却喜爱看电视剧,有时还会随着电视一同哭、一同笑 ...... 姐姐上小学四年级,她学习特别好,姐姐喜爱读课外书 ...... 妈妈怀里抱着的小朋友是我的小妹妹,那时她刚才会走路 ......3. 老师一边介绍一边把画好的图片贴在黑板上。
一年级下品德与生活教案-我的一家人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品德与生活教案-我的一家人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6c46d94d14791711cc7917aa.png)
第一单元:我爱我家一、教学内容:1、我的一家人。
2、我家的故事。
3、学做家务当帮手。
4、我为家庭添欢乐。
二、教学要求:1、知道家庭构成的血缘关系、辈分关系,与家人一起体会家庭的亲情,学会尊老爱幼。
2、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引导学生爱自己的家人,爱自己的家庭。
3、懂得自己是家庭的一员,也要承担力所能及的责任和义务,并通过简单的家务劳动体验劳动的乐趣。
4、引导学生从小懂得尊重自己的长辈,愿意为家人奉献自己的爱心。
三、教学时间:八课时(可机动)四、主题教案:主题一:我的一家人一、教学内容:说说我的一家人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家庭的成员,初步感知家庭血缘关系。
2、回味和家人在一起的心情,体会家庭亲情。
3、知道一般家庭关系中的人员称谓、辈分关系。
尊老敬长。
三、教学重点:清楚知道家庭血缘关系,尊老敬长。
四、教学难点:体会感知亲情五、EPD渗透点:学会承担责任,学会爱亲人。
六、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1)了解本班学生的家庭结构,安排好学生课前的参与活动,包括准备家庭活动照片和相关资料。
关注三口之家、三代之家、单亲家庭等不同家庭结构的典型例子。
(2)准备1~2份孩子与家长外貌特别相似的照片,或是声音酷似的录音以及其他父子(女)母子(女)相近之处的资料。
(3)准备展板一块。
2、学生准备:(1)自己家庭成员的合影,或自己画的关于家庭成员的介绍。
(2)准备介绍自己的一家人。
七、教学过程:(一)导入部分:听音乐:想要有个家师:同学们,你听过这首歌吗?你从歌词中知道了什么呢?生:我知道了……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引出学习内容“家”(板书课题:我…..家)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每人的家里的人就是我们自己的家人,你能说说你的家人都有谁吗?生:我的家人有…..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板书补充完整“我的一家人”(二)说说我的一家人师:同学们,课前我们都准备了自己家庭的图片资料,谁愿意把自己的家人介绍给老师和同学们呢?1、找提前准备好的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人(三口之家、三代之家)(1)用展板的方式,学生将照片和图片展示出来并做介绍讲解,也可以用实物投影展示介绍。
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我的一家人》教案_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我的一家人》教案_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82557c0d43323968011c92e5.png)
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第一单元《我的一家人》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说说我的一家人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家庭的成员,初步感知家庭血缘关系。
2.回味和家人在一起的心情,体会家庭亲情。
3.知道一般家庭关系中的人员称谓、辈分关系。
尊老敬长。
三、教学重点:清楚知道家庭血缘关系,尊老敬长。
四、教学难点:体会感知亲情。
五、德育渗透点:学会承担责任,学会爱亲人。
六、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1)了解本班学生的家庭结构,安排好学生课前的参与活动,包括准备家庭活动照片和相关资料。
关注三口之家、三代之家、单亲家庭等不同家庭结构的典型例子。
(2)准备1~2份孩子与家长外貌特别相似的照片,或是声音酷似的录音以及其他父子(女)母子(女)相近之处的资料。
(3)准备展板一块。
2、学生准备:(1)自己家庭成员的合影,或自己画的关于家庭成员的介绍。
(2)准备介绍自己的一家人。
七、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新课:听音乐:想要有个家师:同学们,你听过这首歌吗?你从歌词中知道了什么呢?生:我知道了……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引出学习内容“家”(板书课题:我…..家)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每人的家里的人就是我们自己的家人,你能说说你的家人都有谁吗?生:我的家人有…..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板书补充完整“我的一家人”(二)新课探究活动一:亲亲一家人师:同学们,课前我们都准备了自己家庭的图片资料,谁愿意把自己的家人介绍给老师和同学们呢?1.找提前准备好的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人(三口之家、三代之家)(1)用展板的方式,学生将照片和图片展示出来并做介绍讲解,也可以用实物投影展示介绍。
(2)介绍完毕后教师要给予表扬性的评价,寻找孩子发言中的闪光点,给学生感到自豪和骄傲的体验。
2.小组成员相互介绍展示自己的家人资料。
(1)把你的家人介绍给小组的同学好吗?让同伴也来羡慕你吧!生在四人小组中相互介绍自己的家人,为每个学生创造发言的机会,教师巡视、倾听,并去发现特殊家庭的学生,为下面的小组汇报做准备。
小学道德与法治_《我的一家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道德与法治_《我的一家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6fcb015f524ccbff021849d.png)
《我的一家》教学设计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1.师讲故事,引起学生兴趣师:孩子们,上课之前,老师先给你讲个故事好不好?有一天,阳光普照,小鸡、小鱼、黄鹂鸟还有小蝴蝶一起去山上玩,它们玩得可开心了,突然大公鸡提议,今天天气这么好,我们一起来玩个猜字游戏吧!大公鸡一提议啊,可高兴坏了小伙伴们,于是,他们几个每人都摆出了一个笔画,就凑成了一个字,小朋友们,你来猜猜,这个字是什么呢?生:家2.朗诵小诗,激发情感我们还学过一首诗《家》,我们一起来美美地朗读一下吧!(生朗读)白云、小鸟、鱼儿、种子都有自己的家,我们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家,家是我们幸福的港湾,都在家人的呵护下快乐地长大。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我的一家人”,好不好?课件出示课题《我的一家人》二、展示交流,走近家人1.每个人的家里都有爸爸、妈妈;有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还会有叔叔、伯伯、姑姑、舅舅、阿姨等等好多的家人。
每个人的家庭都是幸福的!那你的家里都有谁呢?快来给我们介绍一下吧。
(出示学生家人照片)评价:无论是家里有多少人,无论能否看到爸爸妈妈的面容,老师都能感觉到你们家庭的幸福。
2.今天我们每个同学都带来了全家福,赶紧介绍给你的同桌认识一下吧。
(生介绍全家福)三、了解家人关系,明晰长幼有序1.今天啊,老师还把一些神秘嘉宾“请”到了我们的教室里,快来看看这是谁?出示神秘家人的照片,让孩子起来说说这是谁?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姑姑、伯伯、叔叔、阿姨、舅舅。
知道他(她)和你的爸爸妈妈之间是什么关系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其了解家人间的称谓关系)生:这是我的爸爸(爸爸的称谓贴到黑板上)生:这是我的爸爸(妈妈的称谓贴到黑板上)师:爸爸和妈妈生下了小小的我(把“我”贴到黑板上)生:这是我的伯伯、叔叔、姑姑、阿姨、舅舅师总结:爸爸伯伯叔叔姑姑是爷爷奶奶生的,妈妈阿姨舅舅是外公外婆生的。
都记住了吗?师:我们一起来拍着手熟悉一下家人之间的称谓吧?师示范:我说爸爸的爸爸叫什么,你们就说爸爸的爸爸叫爷爷好吗?(音乐起)师:爸爸的爸爸叫什么。
人教版小学品德一年级下册1我的一家人word教案(1)
![人教版小学品德一年级下册1我的一家人word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cac6f19b6c175f0e7cd137d0.png)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案第一单元我的家人与我的伙伴第一课我的一家人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道家庭的含义和家庭成员间的称呼、关系。
2.了解家人的工作、爱好、习惯,对家人产生敬爱之情。
3.为自己的家人感到骄傲。
教学重点和难点:正确介绍自己家人的情况。
二、课前准备:1.观察并了解自己家人的职业、兴趣、爱好、生活习惯。
2.准备一张家庭生活照。
3.教师准备一张自己童年的家庭生活照三、教学设计:四、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谈话引入:我们都有自己的家,谁能告诉大家你的家里都有谁?请哪位同学介绍,就把事先收上来的照片放在投影上,全班都能看到。
(如果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把临时居住在自己家的亲戚也算作自己的家人,教师要及时给与指导,从而明确家庭的含义。
)2. 学习新课(一)教师投影出示自己童年时的家庭生活照:1.介绍:“这是老师和你们一样大时,和我的家人一起照的照片,大家猜一猜,哪个是老师?”“猜一猜其他几个人是谁?”2.老师介绍:你们想了解照片上这些人的情况吗?那老师来为你们介绍一下。
教师指着照片介绍“爸爸妈妈都是农民。
他们特别会种庄稼……工作之余,爸爸喜欢坐在树荫下和别人下棋,妈妈却喜欢看电视剧,有时还会跟着电视一起哭、一起笑……姐姐上小学四年级,她学习非常好,姐姐喜欢读课外书……妈妈怀里抱着的小朋友是我的小妹妹,那时她刚刚会走路……3.老师一边介绍一边把画好的图片贴在黑板上。
(爸爸妈妈种田,爸爸在树下和别人下棋,妈妈在看电视,姐姐在读书,妹妹在玩耍等)4.小结:刚才老师都向大家介绍了哪些内容?5.板书:工作爱好习惯(学生对老师的童年生活都是非常感兴趣的,通过猜一猜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既了解了老师的童年生活,熟悉了老师的家人,在不知不觉中也学会了介绍家人的方法。
)(二)介绍自己的家人:1.谈话:你们愿不愿意把你的家人介绍给同学们?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家人的情况介绍给同学们,可以把自己知道的情况告诉大家,小组的同学如果想了解什么,也可以请她给介绍一下。
一年级思品我的一家人教案
![一年级思品我的一家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ac58d6804d2b160a4ec00b.png)
主题一我的一家人(第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介绍自己家的成员,使他们感知到:家是由好多成员组成,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成员间有长幼辈分之分,回味和家人在一起的心情,体会家庭的亲情。
2、通过学生在长相、声音、爱好、性格等方面与父母相近的特点,初步感知家庭的血缘关系。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向班主任了解本班学生的家庭结构。
(2)准备自己的家庭成员合影。
(3)准备一份孩子与母亲外貌特别相似的照片,一份声音与父亲相似的录音带,一份言谈举止与父母相似的资料。
学生准备:(1)自己家庭成员的合影、家庭活动的照片。
(2)准备介绍自己的一家人。
教学用具:实物投影录音机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教师出示一张“全家福”照片(本班学生的),提问:照片中的一家人生活的怎样?你们猜猜照片中的小朋友是谁?他会对我们说什么?(请照片中的学生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并说说他们做什么?自己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候心情怎样?)教师小结:看,多么幸福的一家呀!其实我们每个家庭都是幸福的。
谁愿意介绍自己的家庭?二、巩固深化1、请几位同学介绍自己的家庭。
2、同学在小组内介绍自己的家庭。
3、教师请典型家庭的学生介绍。
4、教师介绍自己的家庭,同学可以对照片提问。
教师小结:我们是教师之家,我们祖孙四代生活在一起,是个大家庭,我们之间的关系很融洽。
三、活动1、学生说说自己的长相、爱好、性格等方面与父母有那些相近的特点?(同学可以猜猜),初步感知家庭的血缘关系。
教师小结:因为你们是爸爸妈妈的骨肉,血管里流淌着他们的血液,他们是你最亲近的人。
你们一家人平时都在家里做些什么?教师:是啊!我的家、你的家、他的家都是那么平凡、普通,我们一起做事,一起游戏,谁生了病,大家都着急、担心,这是为什么呢?2、说说我的家人。
教师引导:我们是一家人,我们血管里流着一样的血,我们相互关心。
不管怎样,大家总是互相关心,互相惦记,因为我们爱自己的家,爱家里的每一个人.3、出示调查表,谈感想。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我的一家人》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我的一家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6ef20e647d27284a73510e.png)
在我们每个人的家里,都会发生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让人难忘的故事。谁愿意给大家讲讲你家的故事?请同学到前边讲自己家的故事。
老师播放班上某位同学带来的家庭生活录像带,全班同学欣赏。
放《可爱的家庭》歌曲,把自己准备的和家人一起活动的照片贴在书上。
在小组间讲讲自家的故事,同时放轻音乐
小结:进行爱家庭教育。
反思:
一、导入
谈话引入:我们都有自己的家,谁能告诉大家你的家里都有谁?请哪位同学介绍,就把事先收上来的照片放在投影上,全班都能看到。(如果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把临时居住在自己家的亲戚也算作自己的家人,教师要及时给与指导,从而明确家庭的含义。)
二、学习新课
(一)教师投影出示(或自己)童年时的家庭生活照。
1.介绍:“这是老师和你们一样大时,和我的家人一起照的照片,大家猜一猜,哪个是老师?”“猜一猜其他几个人是谁?”
课题:第一课:我的一家人设计:慈母小学:左迪飞
教学目的:1.知道家庭的含义和家庭成员间的称呼、关系。
2.了解家人的工作、爱好、习惯,对家人产生敬爱之情。
3.为自己的家人感到骄傲。
教学重点:正确介绍自己家人的情况。知道家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讲述亲情故事,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四、拓展(课件出示:一家人图片)
1.老师展示有长辈头像的家庭成员表。看表,自己小声说说家人之间如何称呼,怎样称呼最有礼貌?小组间互相说一说。
2.出示儿歌,大家回答。“爷爷是爸爸的爸爸,奶奶是爸爸的妈妈,姥姥是妈妈的妈妈,姥爷是妈妈的爸爸,姑姑是爸爸的姐妹……“进行抢答练习后,发散学生的思维,补充练习“叔叔是爸爸的什么?舅舅是妈妈的什么?……
《我的一家人》教案
![《我的一家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88eced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9e.png)
姥姥、爸爸、妈妈和我。
[设计意图]歌曲短小有趣,画面丰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开展
本课的讨论活动做好准备。通过出示家庭的主要家庭成员帮助学生形成对
家的初步认识,了解主要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活动二、儿歌竞猜,加深了解
1.猜一猜:出示一张全家福照片,请学生猜一猜每个人的称呼或每个
人之间的关系。
2.填写“家族数”:在师生的讨论中填写“家族树”的成员表格,让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通过讲述家庭生活中的亲情故事,进一步感受家庭生活的温
馨。
2.行为与习惯:将自己对家人的爱转化到日常生活的行为之中,对家人产生
敬爱之情。
3.知识与技能:知道家庭成员间的称呼、关系,了解家人的工作、爱好、习
惯。
教学重点 知道家庭成员间的称呼、关系,了解家人的工作、爱好、习惯。
教学难点 进一步了解家人情况,能够讲述家庭生活中的亲情故事,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
学生对家人的称呼、关系有一个严格区分和深入的了解。 3.听听唱唱《家族歌》,开展竞猜问答游戏: 男生问“爸爸的爸爸是什么?” 女生答:“爸爸的爸爸是爷爷!” 可以是师生间问答、生生间问答等,变换各种形式,增强游戏的趣味
性。 [设计意图] 通过区分照片中人物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对“家人”这
一概念有了新的认识,并开展儿歌竞猜的游戏活动,全面了解家人间的关 系,让每名学生都懂得家人间该如何称呼,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
活动三、写写画画夸夸“他” 1.开展“夸夸他” 的交流活动,让学生介绍一位自己最喜欢、最佩 服或者很有特点的一位家人。教师适时引导,鼓励学生从“职业、品质、 爱好、生活习惯”等多角度去介绍一位家人。 2.利用书中留白,融入绘画元素,请学生参考书中第四页内容,通过 写写、画画的方式介绍家人,鼓励创新。 3.播放范例(光盘中自带),以此范例,请学生边看自己的图画边讲 给自己听、同学听,完整介绍自己的家人。 4.补充:提醒学生每个人都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家,你的家人总在用自 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对你的爱,以此来启发学生讲一讲自己和家人的难忘故 事,快乐的事,分享故事中体现的浓浓亲情和家庭生活的温馨。 [设计意图]为了唤醒学生们关爱他人的能力,注意观察身边亲人的一 切,开展了“夸夸他”的活动,让学生对家人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更有 针对性,并通过范例演示开展交流活动让学生们对家庭成员有一个整体认 识,这既是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一次指导训练,也鼓励学生在平日里要 对家人留心观察,多多关心。 总结:希望大家平日里也能细心观察家人,多了解家人,用自己的实 际行动去关心、关爱他们。
一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我的一家
![一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我的一家](https://img.taocdn.com/s3/m/689c7247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bf.png)
一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我的一家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的基本组成,明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尊敬父母,关心家人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在家庭中承担适当的责任。
二、教学重点1. 家庭的基本组成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和互相支持。
2. 引导学生学会在家庭中承担适当的责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展示、故事讲解、小组讨论等方法进行教学。
2. 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
五、教学内容1. 家庭的基本组成:父亲、母亲、兄弟姐妹等。
2.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兄弟姐妹之间的互助等。
3. 家庭中的责任:学生如何在家庭中承担适当的责任,如帮助家务、关心家人等。
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回答家庭的基本组成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2. 学生表现出对家庭的热爱和尊敬父母的态度。
3. 学生能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不同的家庭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基本组成。
2. 讲解家庭的基本组成,如父亲、母亲、兄弟姐妹等。
3. 讲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如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兄弟姐妹之间的互助等。
4.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关爱。
5. 讲解学生如何在家庭中承担适当的责任,如帮助家务、关心家人等。
6. 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在家庭中承担责任的情景。
7.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和互相支持的重要性。
8.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表达自己的爱和关心。
六、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邀请学生的家长来课堂分享他们的家庭故事和家庭价值观,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家庭的重要性。
2. 开展家庭主题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家庭主题活动,如家庭照片展示、家庭手工艺品制作等,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家庭特色和家庭文化。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一年级下册我的一家人教学设计和反思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一年级下册我的一家人教学设计和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a2be1c6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0f.png)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一年级下册我的一家人教学设计和反思教材分析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家庭,每个家庭构成情况各不相同。
这一课侧重于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庭成员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
通过看家庭成员表,让学生说出家人之间如何称呼,目的是让学生结合自己家庭的生活实际了解自己与父母、祖辈间的血缘关系及其称呼方法。
学情分析“我的一家人〞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一年级下册第—单元第—课,由于学生思维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较低,口头表达一家人的成员有一点难度,需要老师渐渐引导。
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的含义和家庭成员间的称呼、关系。
2、了解家人的工作、爱好、习惯,对家人产生敬爱之情。
3、为自己的家人感到骄傲。
教学重点和难点正确介绍自己家人的情况。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一)谈话导入导入〔二〕学习理解家庭成员〔三〕理解一家人的工作生活等…… 1、结合发言情况进行指导、总结2、结合照片进行介绍3、老师巡视指导4、老师指导并对说的好的同学给与表扬5、进行爱家人教育让每位学生直接参与到主题活动,在游戏和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们得到感想。
一、激发学生人人参与活动二、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并援助他们如何解决问题三、通过商量活动,使学生区别亲人和一家人的不同理念四、教学活动的总结和反响板书设计我的一家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哥哥我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介绍自己家里人看老师童年时的家庭生活照,了解老师的家人情况小组介绍自己家人情况请同学到前边介绍,其他同学看照片听和老师共同总结本课的收获教学反思这一课的题目为我的一家人。
一个题目就能引起大家的思考。
介绍我的家人对于小朋友来是很愉快的一件事。
孩子们都想让别人更多的了解自己,都情愿把自己了解的情况展示给大家。
所以,课堂教学气氛很生动。
但对一年级同学来说有条理的讲述有肯定的难度,所以老师的讲述起着非常关键的引导作用。
其它,老师对学生言语表述的指导也很重要。
上好这节课,不仅能到达品德与生活方面的训练,也能对学生进行思维和言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小学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我一的家人》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我一的家人》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dd567ac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71.png)
小学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我一的家人》教学设
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认识家人间的感情和关心。
2.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关爱家人的情感体验和品质。
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真切感受到家庭中的温暖和关爱。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关爱家人的情感体验和品质。
教学准备:
PPT、图片、故事书籍。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观看短片或播放相关的歌曲,引起学生对家庭的形象和温馨氛围的留意。
二、新课呈现(10分钟)
1. 在课堂上播放一段关于家庭的小短片,引发学生对话题的兴趣。
2. 制作一张PPT,简单介绍自己的家人,包括家庭成员的姓名、年龄、外貌等,并配以相关的图片。
三、讲授(15分钟)
1. 联系自己的家庭,让学生观察图片和自己的家人,谈论自己家庭成员的特点和关系。
2. 设计一副简单情感图,图中有几颗心,分别代表学生对不同家庭成员的情感。
让学
生选图,并解释选图的理由。
四、练习(20分钟)
1.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设计和表演一个小小的家庭故事。
2. 用《我一的家人》为题,设计一幅画,画出自己与家人一起快乐的样子。
五、总结(5分钟)
1. 学生分享自己设计的小小故事和画作,并表达对家庭的感悟。
2. 教师总结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关爱家人。
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我的一家人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我的一家人教学设计》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cada74bf78a6529647d5392.png)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我的一家人》教学设计钦南区那彭镇中心小学李振婵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家庭的含义和家庭成员间的称呼、关系。
2.了解家人的工作、爱好、习惯,对家人产生敬爱之情。
3.为自己的家人感到骄傲。
教学重点和难点:正确介绍自己家人的情况。
课前准备:1、.观察并了解自己家人的职业、兴趣、爱好、生活习惯。
2.准备一张家庭生活照。
3.教师准备一张自己童年的家庭生活照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谈话引入:我们都有自己的家,谁能告诉大家,你的家里都有谁?请哪位同学介绍,就把事先收上来的照片贴到黑板上,全班都能看到。
(如果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把临时居住在自己家的亲戚也算作自己的家人,教师要及时给与指导,从而明确家庭的含义。
)二、学习新课(一)教师出示自己童年时的家庭生活照。
1、介绍:“这是老师和你们一样大时,和我的家人一起照的照片,大家猜一猜,哪个是老师?”“猜一猜其他几个人是谁?”2、老师介绍:你们想了解照片上这些人的情况吗?3、老师一边介绍一边把画好的图片贴在黑板上。
4、小结:刚才老师都向大家介绍了哪些内容?板书:工作爱好习惯(二)介绍自己的家人1、谈话:你们愿不愿意把你的家人介绍给同学们?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家人的情况介绍给同学们,可以把自己知道的情况告诉大家,小组的同学如果想了解什么,也可以请她给介绍一下。
2、小组介绍。
3、小组选举一位介绍最好的同学到前边来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家人的情况。
老师对介绍的好的同学及时进行表扬。
三、总结:通过今天对家人的介绍,你有什么想法?。
品德与生活人教一年级下册《我的一家人》教案2
![品德与生活人教一年级下册《我的一家人》教案2](https://img.taocdn.com/s3/m/eeb8dbcae009581b6ad9eb25.png)
《我的一家人》教案教学课题:《我的一家人》(小学一年级思品下册)教材分析1.初步知道家庭的基本构成以及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2.从家人对自己生活上的照顾、学习上的关心、品德上的严格要求等,体会家人对自己的爱。
3.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关爱父母长辈,表达对爱人的的感谢。
4.喜欢和小朋友交往,懂得与伙伴交往的基本原则,如要友好相处、公平对待、犯了错误勇于承认,能尝试用协商的方法处理与伙伴间的问题。
教学目标1.知道家庭的含义和结构,家庭成员间的称呼、关系。
2.了解家人的工作、爱好、习惯,对家人产生敬爱之情。
3.通过讲述家庭生活中的亲情故事,进一步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
教学难点:体会家长对自己严格要求背后深藏的爱。
家人对自己是怎样爱护的。
教学过程让同学们多互动提供他们情景让他们表达对家人的爱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活动一:介绍我的家人1.教师向学生展示自己童年时的家庭生活照,让学生猜一猜哪个是自己。
然后介绍照片中的人物与自己的关系、家人的职业、爱我、生活习惯等。
2.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以老师的介绍方式为范例,学生根据自己事先对家人的观察与了解,互相介绍自己的家人,彼此分享家庭生活的幸福愉快。
3.对能清楚明白的介绍自己家人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肯定与表扬。
学生自由回答。
了解家人的工作、爱好、习惯,对家人产生敬爱之情。
活动二:看谁答得对1.教师展示画有长辈头像的家庭成员表,让学生说出家人之间如何称呼。
怎样称呼是礼貌的。
2.出示儿歌:“爷爷是爸爸的爸爸,奶奶是爸爸的……,姥姥(外婆)是妈妈的……,姥爷(外公)是妈妈的……,姑姑是爸爸的……”让学生回答,看谁答的又对又快。
3.让学生依循这样的思路互相提问抢答。
比如“姑姑是爸爸的什么?叔叔是爸爸的什么?舅舅是妈妈的什么?”等,通过你问我答的游戏方式,熟悉家庭成员的关系。
学生思考回答。
了解家庭的含义和结构,家庭成员之间的称呼、关系。
小学品德教案我的一家人
![小学品德教案我的一家人](https://img.taocdn.com/s3/m/3042a815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26.png)
小学(xiǎoxué)品德教案我的一家人小学品德(pǐndé)教案我的一家人课题我的一家人单元课时1.11、知识与技能:知道家庭的含义和家庭成员间的称呼、关系。
教学目标2、过程与方法:了解家人的工作、爱好、习惯,对家人产生敬爱之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自己的家人感到骄傲。
教材重点知道家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分析难点正确介绍自己家人的情况。
教法三疑三探学法(xué fǎ)自学、合作、探究教具学具家庭照片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谈话引入:我们都有自己的家,谁能告诉大家你的家里都有谁?请哪位(nǎ wèi)同学介绍,就把事先收上来的照片给全班同学看一下。
〔如果(rúguǒ)学生在答复这个问题时,把临时居住在自己家的亲戚也算作自己的家人,教师要及时给与指导,从而明确家庭的含义。
〕教师点评:家是夏天的空调,大雪天的一个酒壶;家是月光下的倾诉,家是夕阳里的搀扶;家是远行的一声声叮嘱,家是重逢时滚落的泪珠;家是前进的风帆,家是人生永远品尝不完的一本长书。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我的一家人。
〔二〕根据课题,提出问题同学们看到这个课题,你的小脑袋里一定会有许多小问号?请提出来。
〔预设:什么是一家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同学们提的问题真好,大多都是我们本节应该学习的知识,老师将大家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补充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希望能为大家本节的学习提供帮助。
请看:〔三〕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
自探提示:1、同学们对一家人是怎样理解的?2、你的家庭成员都有谁、你知道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吗?3、你家人有哪些生活习惯,爱好?4、你的家人从事什么工作?5、同学之间互相讲讲家人的故事。
二、解疑合探.小组合探。
1、.教师出示展示与评价分工。
问题展示小组评价小组14口答221口答332口答443口答1评价要求:1、声音洪亮,条理清晰,突出重点,语言简练2、点评解题方法及思路,重点点评优缺点及总结方法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一家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通过对家人的工作、爱好、习惯的了解,产生对家人的敬爱之情。
行为与习惯:用适当的方式与家庭成员进行良好的交流和沟通。
知识与技能:知道家庭成员间的称呼、关系。
过程与方法:讲述家庭生活中的亲情故事,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小学一年级学生健康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亲情的哺(bǔ)育,他们爱家里每一个成员,但还不太懂得家的含义。
他们乐于跟家人交流沟通,但还不知道用适当的方式与家庭成员进行良好的交流和沟通。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他们的健康成长与家庭生活环境有很大关系。
农村大家庭的结构关系,使得农村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对于家庭成员间的称呼、相互关系相比城市孩子,可能认识要好,这是学生学习本课的良好生活基础。
同时,农村孩子的家长往往承担着繁(fán)重的体力劳动,他们与孩子们交流沟通的时间与精力可能要少得多,方式方法也有待进一步改善,致使部分孩子对家人的工作、爱好、习惯等了解较少,感受家庭生活温馨的机会也较少。
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有一部分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使得农村出现留守儿童。
针对这些对家庭亲情需要更多的一年级留守儿童,教师要关注这些孩子对家庭亲情的需求,保护他们的脆弱心灵,将他们对父母的思念之情引导升华为敬爱之情。
因此,本课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知道家庭成员间的称呼、关系,了解家人的工作、爱好、习惯。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对家人产生敬爱之情。
针对学生实际,要想突破重难点,让学生有所收获,教师就要从生活实际入手,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会、感悟。
通过“亲亲一家人”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家庭成员间的称呼、关系。
并通过活动“画家庭树”加深学生对家庭成员间的称呼、关系的认识。
通过讲述“家人的故事”,使学生在交流中了解家人的工作、爱好、习惯,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离不开家人,在家人的关怀和呵护下,自己才渐渐长大。
让学生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
通过活动“远离父母的日子”,保护留守儿童那颗稚(zhì)嫩的心,让他们明白父母的远离也是为了自己更好地生活,从而学会体谅父母、感谢父母。
教学重点
知道家庭成员间的称呼、关系,了解家人的工作、爱好、习惯。
教学难点
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对家人产生敬爱之情。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准备自己与家人的生活照片和与家人的幸福生活故事;收集有代表性的学生家庭生活照片若干张;歌曲《让爱住我家》;课前与学生交谈,帮助其发现与家人生活中的幸福时刻;家庭人物图片和相应的家庭称呼卡片。
学生准备:准备自己与家人的生活照片(或自画图片)及与家人的幸福生活故事;了解家族中对家人的不同称呼;观察并了解自己家人的职业、爱好、生活习惯。
课时安排
1课时。
完成话题“亲亲一家人”“家人的故事”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活动一亲亲一家人
1.[播放视频:让爱住我家]
(1)提出问题:听到这首歌,你会想到些什么?你的家里都有谁?
(2)小结:我们都有一个温馨的家,在这个家里住着我的一家人。
(板书课题:我的一家人)
2.我的家庭树:
(1)提问:你的家里都有谁?和你的爸爸妈妈是什么关系?
(2)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把课前准备的家庭成员头像图片,按辈份关系,以树状图的形式摆在黑板上,
3.学唱《家族歌》。
(1)[播放动画:家族歌]
(2)组织学生学唱《家族歌》。
(3)趣味抢答:老师提问,如“爸爸的哥哥称什么?”,请学生抢答,看谁答得又对又快。
小结:我们都有一个家,在这个家里我们和我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等家人生活在一起,我们是亲亲一家人。
(板书:一家人)
【设计意图:知道家庭成员间的称呼、关系,以及本地区不同的称呼方式。
】
活动二介绍我的家人
1.[播放动画:家人的故事]
(1)提问:这些同学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家人的?
(2)讨论:你想从哪些方面介绍你的家人?
(3)介绍:请学生到前面进行介绍,可以借助自己的家庭照片进行介绍。
2.贴一贴,画一画。
(1)请学生在教材中贴上自己和家人在一起的照片或画一画自己的家人。
(2)讲述:请学生把照片中或者图画中的故事讲给同学听一听。
小结:我们的家充满温暖,我和我的家人相亲相爱生活在一起。
(板书:相亲相爱)【设计意图:通过对家人的性格、爱好、职业等方面的了解,及温馨的家庭小故事,帮助学生体会家庭生活的温暖与幸福。
】
活动三父母远离的日子
1.[播放动画:刚刚家的故事]
2.提问:看到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如果学校里有父母外出的孩子,可以请这样的孩子谈谈自己的感受,注意引导孩子认识到:父母外出打工,是为了让我们的家庭生活更美好。
)
【设计意图:关注个案,引导留守儿童感受家人的爱。
】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