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交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前轴心时代背景下的中华文化
前轴心时代背景下的中华文化茹素2007/6前轴心时代背景下的中华文化张永华李彦武摘要:中华文化有着非同寻常的弹性和张力,在前轴心时代背景下,这种文化的哲学源头可归结为《易》.《易》的因顺执守,通变包容和贴近人性的人文内涵,奠定了中华文化后世的儒道对立互补,刚柔相济的韧性特质,使得中华文化得以传承延续,并形成张弛有度,兼收并蓄的最有生命力的韧性和平文化.关键词:前轴心时代;中华文化;韧性;儒道互补中图分类号:G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90X(2007)6—056—02作者:张永华,张家口教育学院宣化分院副教授/李彦武,张家口教育学院宣化分院;河北,张家口,075100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重点课题[DLA06015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经久不衰是因为它有着非同寻常的弹性和张力.对待外来文化它有一种海纳百川,协和万邦,天下一家的胸襟,对待本土文化它有一种可屈可伸,执守固本,开放求变的"集体无意识",对待人事万物它有一种非宗教的贴近人性进取的"天人合一"情结.这就是中华文化的哲学特质——韧性哲学,而这种韧性哲学基因早在前轴心时代就已具备了.前轴心时代"前轴心时代"是针对雅斯贝尔斯提出的"轴心时代"而提出的.最早黑格尔以基督教为核心,第一次提出"轴心"的概念,他认为基督教的出现象征人类文明的"轴心"出现了.而雅斯贝尔斯则更全面地从整个人类历史的视野来审视人类文明,对黑格尔的片面历史观作了批判与矫正,承认不同地域不同文明的应有价值,提出"轴心时代"的观点.雅斯贝尔斯把人类历史分为四个时期:(一)远古时期或称为"普罗米修斯"时代,即语言的运用,工具的发明及引火用火的时代.(二)文明诞生的时代.从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在美索不达米亚和印度河流域及黄河流域出现了古代的高级文明.(三)轴心时代.从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间在中国,印度,波斯,巴勒斯坦和希腊开始奠定人类精神文明基础.(四)科学与技术时代.它是中世纪末萌芽,l7世纪建立理论基础,18世纪广泛发展,并在最近几十年以急速步伐迈进.雅斯贝尔斯认为第三时期是人类发展的轴心时期,"在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间所发生的精神过程, 似乎建立了这样一个轴心.在这时候,我们今日生活中的人开始出现.让我们把这个时期称为'轴心时代'.……这都是在几个世纪之内单独地也差不多同时地在中国,印度和西方出现的"④.人类此时才形成自己的精神轴心,开始进行哲学思考,历史体认和美学追求,开始有了宗教信仰和价值体系. 开始为种种问题寻求答案,力图建立社会秩序,在知识和精神两方面都显示出了巨大的创造力.此时印度处于优波尼沙和佛陀时代;西方出现荷马,巴门尼德,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哲人;巴勒斯坦诞生了以利亚,以塞亚等先知;中国也出现了孔子,老子,墨子,庄子等先哲.人类共同进入一个璀璨的精神时代——"轴心时代".而"前轴心时代"是指在"轴心时代"之前,诸文明之哲学基因在日常生产劳动过程中已逐渐孕育发展,积累沉淀,并开始从蒙昧走向纷呈,由混沌变得澄清的一段时期.在中国, "前轴新时代"主要指就是夏,商,周三代.韧性文化夏,商,周三代的文化已是非常璀璨,严格意义上说孔子"述而不作"的经典都属三代文化,但这其中《易》,《礼》是核心.在这两部经典中,"礼"的社会性历史性更强一些,"易"的思辨性哲学性更多一些,若"礼"是三代(周)文化的躯身(建筑层面),那么,"易"就是三代文化的灵魂(文化层面).而三代文化中的"礼"又是不下庶人的,相反"易"却尊卑皆宜,历史更久,影响深远(甚至可追溯到上古文字出现以前的懵懂时代),所以中华文化的源头应是"易"文化,中华文化的精神就是"易"之精神.《易》的哲学思想可以看作是中华文化的本原.而早在三代之前,《易》就已经出现.《汉书?艺文志》日:"易道深,人更三圣(伏羲,周公,孔子),世历三古(上古,中古,近古)".据一些文献记载,在《易经》之前就存有《连山》, 《归藏》两易,只是两书现已散佚无存,其中《连山易》以"艮"卦为首卦,象征山之出云连绵不绝;《归藏易》以"坤卦为首卦",象征万物莫不归藏其中;而《乾坤易》(《周易》)是以"乾" 卦为首卦的,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之意.《周立?春官?太卜》就明确记载:"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日《连山》,二日《归藏》,三日《周易》."《周礼?答人》亦载:"答人掌三易,一目《连山》,二日《归藏》,三日《周易》."关于三易的说法很多, 其中有一种说法认为《连山》为夏代易,《地藏》为殷代易,《乾坤》为周代易.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这是三个不同的系统,伏羲作《连山》,神农作《归藏》,黄帝作《乾坤》,《周易》.但不管"易"如何流变,"易"之本体哲学,就是一个字:"易",即钱钟书所谓的"易之三名"(或叫"一名三义")②:日:"不易""变易"和"简易".这种思想早在郑玄的《易赞》中就有清晰阐述,而在《易经?系辞》中也可以找到明证,如:"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形而下的去解释:"不易"就是指隐藏于事物背后的万古不变的"普适原理",东方的"三才"(天地人) 之"道",西方的定律公理,这是全宇宙都通用的,此乃不易; "变易"是指宇宙万物,人事沧桑,阴阳(正负)交换,具体时空具体环境的法术势是时刻在变的,这叫变易;"简易"是指小宇宙中的人的动向是可以预设和规范的,自然规律是有据可寻的,是可以被普通人知晓运用的,按这种规律做事就万事简单了,这可以看作简易.所以"易"文化本身就具有一种执本固源,开放求变和平易人性的韧性特质.易文化的这一哲学特质决定了中华文化应是一种坚守民族文化合理内核不断吸收外来先进文化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最贴近生活的包容的人性文化.这一点在对待印度的佛家文化中体现得最鲜明,所以孔子忧叹《易经》咸卦"九四"的爻辞"憧憧往来,朋从尔思."时说:"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又说:"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而《易经》豫卦"六二"的爻辞也说:"介于石,不终日,贞吉".所以中华文化要求灵活,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中华文化即注重本体的修为,又绝不排他,其即尊重"人性",又尊重"神性".故而,中华文化是开放的,同时又是有底蕴的,以人为本的,这样才是健康的状态.而一旦这种文化被闭封或全盘否定,其必将导致严重的萎靡与断裂,虽最终可以复苏,但却要付出惨重代价.所以中华文化一直处在调整变化中,也正基此人性化的执本包容的韧性,才使华夏文化虽屡有波折,却又长久不衰.这也是为什么曾经辉煌的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玛雅文明等相继衰落,湮灭或消失,而华夏文明却渊远流长得以延续的原因.中华文化的这种韧性特质,在社会上层建筑领域就具体形式化为"礼"的"因革损益".从夏到商,从殷到周,伟大的中华终于迎来了理性的"轴心时代",进入了灿烂的"百家争鸣" 时期,这是中华文化的第一次伟大复兴.儒道纷呈"前轴心时代"不存在"六家","九流",更没有理性的儒道之分,各类思想是一个混淆的整体,是一个以"易礼"为核心的"天人之学",是名副其实的明德道术兼容的杂学,这一脉络可一直延续到轴心时代的齐稷下学.因齐稷下学本身就是开放的容纳百家之学,只是它生于理性的轴心时代,所以幻化出理性时代的异彩.东汉徐干所着《中论?亡国》栽:"齐桓公(田午)立稷下之官,设大夫之号,招致贤士而尊宠之".甚至一定意义上说,苟子就是这一脉络发展到齐稷下学的集大成者,同时也是终结者(苟子非儒家之大成).因为无论是从苟子被逐出孔庙②还是从苟子之"言"(黄老之术)"行"(师教韩,李),他都是一个名副其实闪着理性光芒的"杂家",而不属于儒,道,墨,法等任何一家.他在稷下"最为老师,三为祭酒",把百家分流合而为一并加以批判,把前轴心时代的文化推向巅峰,甚至是对儒道的"人伦"与"天道"的超越,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现代批判思维.在稷下学之外,才是纷呈巨细的百家之学,而在百家之学中,又以"儒""道"对后世影响最大,对前轴心时代的文化秉承性也最深.南朝刘勰曾在他的着作《刘子?九流》中说:"道者玄化为本,儒者德教为宗,九流之中,二化为最."从轴心时代起,正式形成了中华文化"儒""道"共持的主体格局,而"儒"与"道"又都与前轴心时代保持着浓厚的血脉联系.儒家文化以《易》为经典,"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甚至称周公(姬)旦为"元圣",孟子称"周公,仲尼之道".因周初周公就已提出"敬德","保民","明德慎罚","作稽中德","孝养父母"等以德辅天思想了,所以儒家文化在前轴心时代,一些基本思想就已见雏形了.道家文化在前轴心时代与"易"文化的亲缘关系更密切一些,其"阴阳之论","天道之说"皆源于"易".从尧舜之禅让,到"黄老之学","道德之术",都体现一种"虚无为本,因循为用","无为而无不为"的遵循应变的"南面之术",所以道家与前轴心时代也有着根深蒂固的渊源.在这一点上,"儒""道"的确可以说是同源共祖的,"儒道纷呈"是前轴心时代文化在理性的"轴心时代"的具象理性反映,是在混乱的社会背景下,由前轴心时代的"天人之学",经"轴心时代"孔孟,老庄等先哲的各自理性发挥,才产生的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治世方法与处世哲学.儒家强调官能的,情感的正常满足和抒发,为社会政治服务的实用功利主义,追求省悟修身德高望重,主张积极入仕, 力求进取.所以儒家讲:"不舍昼夜"(《论语?子罕》),"三军可得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见利思义"(《论语?宪问》), "言忠信,行笃敬""杀身以成仁""当仁不让与师"(《论语?卫灵公》),"陈力就列"(《论语?季氏》),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中庸》),"以德服人"(《孟子?公孙丑上》),"舍我其谁"(《孟子?公孙丑下》),"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孟子?滕文公上》),"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孟子?离娄上》),"人有所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告子上》)等等.终于形成了一套以"血缘"为纽带,以"忠孝"为核心,以"中庸(忠恕)"为方法的"仁"学体系.而道家讲强调内在的精神的实质之美,对灵魂个体慰藉的理想主义,追求物我两忘的自由放达,主张怡然出世,道法自然.所以道家讲:"圣人处无为之事"(《老子》),"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老子》),"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谷"(《老子》),"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不敢为天下先"(《老子》),"不争之德"(《老子》),"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庄子?养生主》),"附离不以胶漆,约束不以绳索"(《庄子?骈拇》),"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庄子?肱箧》),"君子不得已而莅天下,莫若无为"(《庄子?在宥》),"直木先伐, 甘泉先竭"(《庄子?山木》),等等.终于形成了另一套以"虚无"为本求,以"逍遥"为境界,以"超然"为方法的"道"学体系.儒家取有为刚健之"仁"德;道家取无为柔顺之"道"德.儒家重节制,心性知天,五伦之教,非道不受,非义不取;道家重逍遥,法自然,等长短,齐万物,一生死,泯是(下转60页)第三,推行科学文化,要真正地实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追求社会物质财富的同时,要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在极端重要的位置.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这里的"人",既不是指以抽象的所谓"仁人"为本,也不是以社会的个别团体或集团为本,更不是以"官人"为本,而是这个社会的一切公民为本,以"广大的人民群众"为本."以人为本"的落脚点在于使全体人民共享社会进步的成果.我们创造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其目的是为创造一种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的环境.和谐社会,以人为本,首先就是人的和谐,人的和谐就是追求共同利益,共同的生存发展空间,只有这样,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才是真正的和谐.其次就是文化的和谐.文化和谐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现实关怀和终极关怀,从理论上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人民需要和谐文化,和谐文化为了人民.第三是全社会利益关系的和谐,尤其是劳资关系的和谐.只有劳资关系的和谐才能决定不同利益集团的根本关系是和谐的;只有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是和谐的,整个社会性才是和谐的.第四是政治和经济的和谐,只有政治的和谐,才能使社会制度和谐,而社会制度的和谐,才能推进社会经济的正常高效发展,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和科学文化的显着提升.推进科学文化从而彰显先进文化;倡导科学发展观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从而推进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这三者之间是从精神到文化,从物质到利益之间的协调,平衡关系,是小康社会,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基本路线,因此,需要我们在这三个方面深入研究和坚持,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一条全新的道路.参考文献:[1]杨叔子:《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见路甬祥主编,《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团报告集》(第一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2]陆大道:《实施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同上.[3]编写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解析》,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7月版.[4]于炳贵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8月版.[5]胡光华,颜峰:《论技术创新与文化的相互建构》,《求索》,2007年第4期.[6]张国清着:《和谐社会研究从政治学到政治科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版.[7]成兆文:《"弘扬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综述》,《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8]唐晋主编:《大国崛起》,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版. (责任编辑:南桥)(上接57页)非.儒家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道家是天道自然无为.儒家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事功思想;道家是一种怡然自得的养生之"道".至此,儒道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两个分支,共同支撑起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儒道互补尽管儒家和道家在社会人生各个方面作出不同的选择与阐释,孔子以经验论把其哲学思想引向以"人性"为核心的伦理学;老子以思维论(辩证法)把其哲学引向以"天道"为核心的形而上学.张岱年说:"孔子善言人道,奠定了中国论理思想的基础.老子善言天道,开创了中国古代本体论学说".但在哲学中他们又是互含互补的.而也正是这种阴阳互动互补的灵活选择方式,才给华夏文明留下一片张弛有度,进退有踞的生存空间,增强了中华文明的张力和弹性.中华文化讲天人合一:天道通人性,人性符天道."天人合一"是前轴心时代文化的精髓,又是轴心时代儒道共遵的思想:儒家讲人性知天,通过人的精神追求,道德体验省悟世界宇宙的本质;道家讲天道养人,人要遵循天道,发现天道来指导社会人生实践.所以,儒,道在中华文化的精神意识中更多的不是对立而是互补,华夏子孙的历代知识分子入世则儒,出世则道.道和儒不是水火相分的而是阴阳互补,骨肉相连. 《易》既是儒家之经典,又是道家之本源.统治者即用儒,也用道;知识分子即尊儒又学道.所以中国人清世时则"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浊世时则"功成身退,吃亏是福,难得糊涂".入世时"齐家治国","心怀天下","功成名就";出世时"超然物外","虚静逍遥","恰然自得".人格上一方面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另一方面又町"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正是这种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韧性文化才使得"兼济天下"和"独善其身"没有相互矛盾,而"慷慨悲歌"和"愤事嫉俗","恬然淡远"和"心存魏阙"同样并存于中华文化的审美之中.同时这种韧性特质也奠定了后世在建筑,绘画,书法,文学等艺术中的刚柔相济的平行互补文化:出现了像南方园林和北方宫殿;吴带当风和泼墨山水;颜筋与柳骨;浪漫与现实等互补风格.在文化心理上,又形成"南老北孔"的格调,所谓:"杏花春雨江南,骏马秋风冀北","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吴越少女,执红牙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所以儒道之分不仅没有让前轴心时代的韧性特质断裂,而且更理性地发挥出新时代的韧性特质,进一步加强了其顽强固本的进取性与和谐开放的兼容性.直到今天,包括新文化时期的人生派和艺术派,周氏(树人和作人)兄弟的写作风格,论战中的"矫枉"派和"国粹"派, 以及对待"私有"与"公有"经济模式的认识,对待"道德"和"科技"的观念态度,都在体现诠释着源远流长的具有可调配性的中华文化.也使得华夏文化始终处在不断的更新调整中,拥有了一种和谐进取的人性.而一旦它调整到一个恰当的黄金分割点后,其必将飞速发展,在短时间内就可以追越时代,并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影响其他文化.注:①田汝康,金重远选编:《现代西方史学流派文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②钱钟书:《管锥篇》,中华书局,1986年版.③张岱年:《笔谈老子研究》,《求索》,1986年1期. (责任编辑:南桥)。
论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论科学与人文的融合论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创造的巨大生产力和开发自然界的“胜利”,科学主义、科学教育、科学文化与人文主义、人文教育、人文文化相比,已成为主流,在当代,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变的严重不协调,科学与人文的矛盾,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一对深层的矛盾。
面对在许多情况下人文精神可怕的完全缺席,无论是科学工作者,还是人文学者,都应树立使科学与人文双赢和交融的目标。
本文从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研究背景出发,探讨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现状,并且分析了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必要性,提出了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对策,最后展望了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前景。
关键词:科学;人文;融合科学与人文源远流长。
它们都是人类最富有创造性的活动,本身有着深刻的关联。
充分认识和理解科学与人文的关联,消除两者之间的分离和对立,促进其相互融合,无论是对于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共同繁荣和发展,或是对于经济与社会的全面进步,还是对于人自身的全面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科学与人文融合研究的背景分析1.1理论背景:17世纪以来,在牛顿一笛卡尔的思想模式以及培根的科学方法论基础上形成的机械论科学观把世界乃至整个宇宙视为由彼此孤立的客体组成的毫无生气的世界图景,与其相对应,科学则被视为纯客观的知识,科学活动被视为与价值无涉的求真活动,由此,事实与价值被割裂开来,工具理性失去了价值理性的引导和规范与此同时,由于自身的进步以及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获得的巨大成功,使科学理性倍受推崇,自然科学获得独尊地位,人文科学或人文学科却因不能创造出有力的“实际成果”而逐渐遭到积压和吞曦。
直到维也纳学派提出“拒斥形而上学”的口号,科学与哲学彻底分裂,表明了科学与人文的彻底分野。
但是19世纪自然科学上的三大发现使得机械论世界观被打破,辨证的、普遍联系的世界图景得以形成,尤其进入2侧世纪以来,随着量子力学、宇宙科学、系统科学以及生态科学的兴起,整体的、综合的、动态开放的系统观念的提出则进一步表明在有机整体的复杂世界,系统的各元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科学的认知主体和客体是不可分割的,因此,人的因素、人文精神和人文价值被看作是科学的重要因素,人文价值因素是内涵于科学的。
简论杨叔子“绿色教育观”的思想政治教育蕴涵.doc
简论杨叔子“绿色教育观”的思想政治教育蕴涵作者:邵军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8年第11期[摘要]杨叔子提出“绿色教育观”有深刻的国际、国内历史背景。
“绿色教育观”主要由理念、体制和实践三个层面的内容构成,并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蕴涵。
思想政治教育蕴涵集中体现在关于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在文化素质教育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走中国特色文化素质教育之路等方面。
[关键词]杨叔子绿色教育观思想政治教育[作者简介]邵军(1968- ),男,安徽郎溪人,安庆师范学院副教授,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办公室副主任,华中科技大学在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
(安徽安庆 246011)[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17-0108-02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杨叔子先生长期致力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他的文化素质教育思想在我国具有一定的影响。
他率先提出的“绿色教育观”不仅直接指导着我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而且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蕴涵。
一长期以来,科学与人文之争是国际高等教育的重要问题之一。
19世纪以前,人文科学知识体系仍然一统天下,科学与人文的争论也就无从谈起。
①19世纪以后,自然科学迅速发展,成为人类征服自然、造福大众、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推动了学科的分化和社会的分工,于是“专业教育”应运而生,改变了大学神学、文学、法学、医学四科专业设置,大学的教育内容由人文教育逐渐向科学教育转变。
20世纪以来,伴随着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和社会作用的日益凸显,科学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心,不断挤压人文教育的生存空间。
社会学科、人文学科似乎只能栖身于“科学化”的名义下才能找到生存之根。
但随着解释学的兴起, 实证科学的权威受到严重的挑战, 人文学科的独立意识不断增强,与自然学科的分界日益明显,形成了两种不同规范和风格的话语体系,科学与人文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由此而生,②并演变成C.P.斯诺1959年在剑桥大学里演讲“两种文化和科学革命”中提出的“两种文化”的对立,即以自然科学知识及技术操作为核心的“科学文化”和围绕人文研究所展开的“人文文化”的对立。
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统一
内容摘要
在当今时代,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融汇与整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首先, 科技创新需要更多的跨学科合作,而人文文化可以为科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方 法。同时,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人们越来越科技发展所带来的伦理、文 化和社会问题,这需要人文文化的引导和干预。此外,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融 合也有助于推动教育的普及和提高人类的文化素质。
Hale Waihona Puke 一、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定义 和关系
一、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定义和关系
科学文化是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识、理解和探索的成果,它涵盖了数学、物 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领域,也包括工程、技术等应用科学领域。科学文化 的发展使人类对自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一、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定义和关系
内容摘要
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都源于古代,但在近现代以来,随着人类社会的变革和 科技的发展,两个文化领域的相互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在科学领域,人文精神 的引入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的社会价值和意义,促进科技的可持续发展。 在人文领域,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为人文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工具, 推动了人文学科的发展和创新。
三、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融
三、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融
1、打破文化界限:为了实现两种文化的交融,首先需要打破彼此之间的界限。 这可能涉及到推动学科交叉、鼓励跨领域研究和消除学术地位不平衡等现象。
三、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融
2、兼容并蓄:在打破界限的基础上,我们需要进一步实现两种文化的兼容并 蓄。这意味着科学家需要人文精神,而人文主义者也需要了解科学知识。这种跨 文化的视野将有助于两种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二、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
二、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
科学人文和而不同杨叔子
杨叔子:科学人文和而不同囗文/杨叔子共生互动科学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研究和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是求真。
科学是一个知识体系、认识体系,是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体系、认识体系,是逻辑的、实证的、一元的,是独立于人的精神世界之外的。
人文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满足个人与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是求善。
我们的活动越符合社会、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就越人文,就越善。
所以,人文不仅是一个知识体系,认识体系,还是一个价值体系,伦理体系;因而人文不同于科学,人文往往是非逻辑的、非实证的、非一元的,是同人的精神世界密切相关的。
科学是求真,但科学不能保证其本身方向正确,这既包括研究方向,也包研究成果应用的方向。
20世纪科技的高度与迅速发展,不仅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福利,同时也产生了许多众所周知的严重的负面影响。
例如,采用基因技术,将人与黑猩猩进行某种杂交,肯定会出现一种新的生物,这种新的生物是否比人更聪明、更健康?这绝对是一个科学问题,但绝对不能进行,绝对比起克隆人还更反“应该”、反伦理、反人类。
显然,科学需要人文导向,求真需要求善导向。
人文是求善,但人文不能保证其本身基础正确,可能事与愿违。
“应该是什么”的“应该”一定要合乎“真”。
据说,过去在我国某沙漠地区进行绿化,绿化自然“应该”;然而,当时并没有弄清沙漠下面水的情况,谁知该处水不多,树种下去,开始有水,蓬勃生长,一旦此水吸尽,树全死了,比绿化前还糟,沙漠下面的水都没有了。
显然,人文需要科学奠基,求善需要求真奠基。
然而,科学与人文是共生的,是互动的,有以人文导向的科学,也有以科学奠基的人文,这就是“是什么”与“应该是什么”的“交集”,即数学上所谓的“交集”。
既善又真,是“交集”。
不处于“交集”中的“是什么”,有两类:一类反善、反伦理、反“应该”,就决不能做;一类不反善、不反伦理、不反“应该”,就应该按实际情况去处理,而决不能采取“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态度来对待,因为其中不少是十分基础性的研究。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的伦理思考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的伦理思考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人类文明的发展,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融合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一大趋势。
科学文化强调理性、客观、实证的特点,而人文文化则强调人的主观感受、情感与精神追求。
当这两种文化相互融合时,可以促进人类全面发展并推动社会进步,但同时也要注意保持伦理思考,避免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与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首先,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有助于提升人类文明的智慧。
科学文化注重理性思维和实证验证,揭示事物的客观规律。
而人文文化注重主观感受和情感体验,强调人类精神世界的价值和意义。
当科学与人文相结合时,能够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和理解世界,提供全面、深入的认知。
科学的技术手段能够支持人文的情感体验,让人们在科技的辅助下更好地欣赏艺术、文学等人文作品,促进人类智慧的开拓。
比如,虚拟现实技术使人们能够身临其境地参与到艺术作品中,增强了人们对艺术的感受和理解。
其次,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能够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人类全面发展。
科学的技术创新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升,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然而,单纯追求科技进步而忽视人文关怀和社会价值的引导,可能会导致技术对社会和人类的负面影响。
只有将科学技术与人文价值相结合,才能真正满足人类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并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比如,生物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创造了更多的健康和幸福,但同时也需要伦理法律的引导,保护人类的尊严和权益。
然而,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也需要注意伦理思考。
科技的快速发展往往伴随着道德观念的滞后和法律体系的不完善,可能会引发一些伦理难题。
比如,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带来自动驾驶、机器人等应用的普及,但同时也产生了隐私保护、人机关系等伦理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在推动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的同时,加强伦理思考,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道德准则,以确保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损害人类的尊严和权益。
综上所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
科技与人文分离的问题研究
科技与人文分离的问题研究董 艺 谌洪腾(通讯作者) 云南农业大学摘 要:在人类近百年的历史中,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成为人类进步的主要推动力量。
但是,与之相对应的人文精神发展却呈现出固守、缓慢的格局,二者之间的差距日益增大,矛盾也愈发激烈,冲突不断升级,各种问题频现。
纵观全局,要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协调二者关系,重视人文精神在理论探讨、政府重视、群众认知中的重拾,将科技发展与人文精神融合、统一,为走出现代困境、提升人文环境探寻途径。
关键词:科技发展 人文精神 融合统一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人文科学相对迟缓,二者呈现分离的状态。
这种状态,是从历史上某个阶段开始至今,一直呈现该种情况。
科学与人文的分离,作为一种由来已久的现象,不仅受社会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学科细化及教育专业化影响。
一、社会历史和现实的因素科学与人文的分离只是一定历史时期内的分离,经历了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
这种分离的萌芽则早在公元前就已经出现,以柏拉图代表的理智主义即科学思维传统与以普罗泰戈注重人本的哲学思维传统展开交锋。
17世纪,传统的自然科学开始了革命,这次革命将在实践上、经验上可证实的自然科学与在实践上无法证实或暂时无法证实的人文社会科学分离开来,至此开始了科学与人文分离的局面,近代自然科学开始比较独立,并在整个文化中越来越占主导地位。
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将科学技术作为统一的自然规律,并期待或努力让其贯穿应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以推动社会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它是科学兴盛的时代,科学与人文学形式上开始分离。
英国史学家布洛克通过对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的考查提供给我们重要的线索:分家是在科学不仅趋于更加专业化和专门化,并且开始出现一些关于人的明确科学观点后才发生的,这种关于人的明确的科学观点正是兴起于19-20世纪,发展于20世纪的人文科学。
再后来,科学主义者在突出强调科学实在认识上或技术上唯一有意义、因而也是唯一有价值的知识和文化,突出其对人、自然和社会的巨大影响的同时,人文知识和人文文化的意义和价值就被大大地贬低、甚至被否定,从而导致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分离和对立。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与交融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与交融一、本文概述Overview of this article《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与交融》旨在探讨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相互影响与关系。
科学文化以实证、逻辑、量化为核心,追求客观真理和实用性;而人文文化则强调价值、意义、情感,追求主观体验和人文精神。
这两种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既存在冲突,又有交融的可能,共同塑造着我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The conflict and integration of scientific culture and humanistic culture aims to explore the mutual influence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scientific culture and humanistic culture in social development. Scientific culture focuses on empirical, logical, and quantitative aspects, pursuing objective truth and practicality; Humanistic culture emphasizes value, meaning, and emotions, pursuing subjective experiences and humanistic spirit. These two cultures have both conflicts and the possibility of blending in modern society, jointly shaping our worldview and values.本文将首先分析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内涵及其发展历程,阐述两者在知识体系、价值观、方法论等方面的差异。
接着,通过历史与现实案例,揭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在实践中的冲突表现,如科技发展与道德伦理的冲突、科学理性与人文关怀的失衡等。
科技与人文的交融与发展
科技与人文的交融与发展科技与人文是两个看似独立却又息息相关的领域。
科技作为一门应用自然科学的学科,旨在创造新的工具和方法以改善人类生活。
而人文则关注人类文化、价值观念和情感表达等方面。
然而,科技和人文领域之间的界限正在逐渐模糊,两者之间的交融和发展正在为人类社会带来深远的影响。
首先,科技与人文的交融使得人类文化和艺术领域拥有更广阔的创作和表达方式。
例如,在艺术创作中,数字技术的应用使得艺术家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表达和展示自己的创作。
虚拟现实技术使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艺术作品,而人工智能在音乐创作中的应用使得音乐家能够创作出更加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音乐作品。
这些技术的发展不仅丰富了人类的文化传承,也提升了人们的艺术鉴赏水平。
其次,科技与人文的交融促进了社会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等研究者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来研究社会现象和经济趋势,从而对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准确的预测和决策。
同时,人文学科也借助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和探索,例如,文本挖掘技术使得语言学家能够更深入地研究不同语言之间的联系和变化。
此外,科技的发展也为人文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工具。
在线学习平台和教育应用程序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和教育。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也使得教育机构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习惯,从而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这种科技与人文的结合不仅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共享,也为人们的终身学习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便利。
然而,科技与人文交融也面临一些挑战和争议。
一方面,科技的快速发展有可能导致人文价值的忽视和失去。
例如,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娱乐和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人文精神和文化传统可能因此受到挤压。
另一方面,科技的应用也可能带来一些道德和伦理问题。
例如,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引发人类就业和隐私安全的问题,虚拟现实技术的过度应用可能使人们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弱。
杨叔子: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杨叔子: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作者:admin 时间:2006年3月20日声明:《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报告集》(第一辑)已于2005年5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为扩大中国科学院“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团巡讲报告活动的影响,特授权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在中国科学院网站上全文刊载。
未经许可,其他网站和公众媒体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刊载、转载或抄袭本书之部分或全部内容。
杨叔子: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这是江泽民同志1998年在一次讲话中的精辟论述。
国力竞争之所以激烈,就是由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而知识经济之所以初见端倪,是由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归根结底,当今时代发展的关键就是由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2001年,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深刻地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世界生产力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
”众所周知,基础研究是科学之本与技术之源,技术的重大进展直接来自基础科学的进展,亦即来自科学文化的进展。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这是客观世界的辩证法。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能赐福于民,也可造祸于民,问题在于人如何去认识、去把握。
两三百年来,科技给人类带来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极为严重的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社会问题与精神问题以及科技本身发展问题。
而且,科技发展的速度正越来越快,科技成果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由此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美国未来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1999年出版的《高科技•高思维——科技与人性意义的追寻》一书中忧虑此事。
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交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交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人文教育主要是人文文化教育,科学化的前提是人文化。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血肉相依,一切为人,这就是人文的问题,人文的问题就是对人的高度关心。
一个科学家的想象力主要来源于人文。
多读一些人文书多一些人文知识,起码有几点好处:树立民族责任感,知识渊博、视野开阔、想象力丰富,学人文知识可以提升精神境界放开想象力。
跟紧密结合起来,这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全面的教育发展趋势。
从科学家到大学生到中学生到小学生,人文科学是起巨大作用的,里面也包括学习人文科学的人,应该适当的了解数理化知识,了解自然科学情况。
时代呼唤我们将科学文化跟人文文化交融起来。
科学文化是客观规律,人办事肯定要学习科学文化。
科学文化跟人文文化是同源的,共生的,互通的,互补的,不可分割的,交融能够提高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科学文化跟人文文化交融就是从根本上提高国民素质。
日本发展快,跟教育的飞速发展有关系。
提高人的素质,就是提高国力。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对科学技术成果的作用不看未来是非常危险的。
当今发展的特别快,信息科学技术正在改变着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甚至改变人本身,科学技术给人类送来了神奇的创新,同时带来了潜在毁灭性的后果。
科学技术要有,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人,一个是,一个是灵性,对负责。
科学文化跟人文文化起着不同的作用,科学文化要回答的问题,就是认识客观世界,要了解客观世界,使我们做的事情符合客观世界规律。
这是求真的问题,也是世界发展下去的原因。
一个人五岁时的创新能力最强,小孩子的好奇心强,创新最大的动力就是好奇,但是小孩的好奇心要善加引导。
人文主要涉及到精神世界的问题,涉及到人与人终极关怀的问题。
一切人文活动的基础是科学,人文为科学导向,一切科学必须要以人文为指导方向。
人文文化是确定为人之本。
要放在第一位,提高国民素质,才能改变社会风气,才能办好其他事情。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两种文化的提出英国学者查尔斯·帕希·斯诺(C.P.Snow,1905-1980)1959年在剑桥大学的讲演中指出现代社会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种文化,一种是人文文化,一种是科学文化。
一方是文学知识分子,一方是科学家,并犹以物理学家最有代表性。
斯诺认为,科学是一种文化,属于这种文化的科学家们彼此之间尽管也有许多互不理解之处,但是总的来说,他们具有共同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
科学作为一种文化,其约束力甚至比宗教、政治和阶级的模式更强。
科学文化可比喻为日神阿波罗文化,人文文化又称为酒神文化。
人文文化“人文”一词的英文humanity来源于拉丁文humanitas(人性、教养),有这样一些含义:人道或仁慈的性质或状态,慈爱或慷慨的行为或性情。
人道指对人和人类福利的关心;博爱指对人和人类的广泛的爱;人本主义指与神本主义相对立,主张人是宇宙万物的主宰。
人文文化是以人道、博爱和人本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它兴起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它与科学文化追求真实理性至上不同,追求首先是美与善。
并对理性之外的意志、信仰、情感和潜意识给予了很大的关注。
两种文化的对立从历史上讲,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并不是一开始就对立的。
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共同反对至高无上的神权。
与神学不同,这两种文化都推崇人,认为人和动物区别在于有理性。
理性是人的本质。
要冲破神学的束缚就要唤醒人的理性。
显然近代科学是在人文主义的帮助下诞生的。
只是在科学主义把理性推崇至极,而人文主义对非理性或反理性顶礼膜拜时,两种文化的鸿沟才越来越深。
斯诺认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分裂的原因,最主要是我们对专业化教育的过分推崇和我们的社会模式固定下来的倾向。
我们总是希望一个人能很快地在某个领域达到深入的境界,而且认为专业化教育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最有效的捷径。
我们也是总是不由自主地希望我们现存的社会模式永久不变,力图使它固定下来,按这个模式发展下去,而这却是一种保守僵化的倾向。
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交融
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交融Revised by Hanlin on 10 January 2021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所反映的实质:钱学森的为什么中国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答案是很简单的。
学校里,关心科技发展的人已成少数----没氛围;提得出又打创新性研究成果的人已成少数----没数量;关心的往往是创业问题并非科学研究----没火候;现在社会,人人祈求安贫乐道,不搞也不敢搞科技创新----没手段..............总之,一般的,传统的,不打破常规的思维是绝不可能造就出像,牛顿,冯,特斯拉,诺贝尔,这种伟人的!“从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1世纪的漫长岁月中,中国人,在应用自然知识于满足人的需要方面,曾经胜过欧洲人,那么,为什么近代科学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呢?”换个角度提出也就是钱学森之问,欧洲能从中世纪的千年落后背景下创建近现代科技,为何近代落后的我国却不能急起直追,培养出自主创新型杰出人才,从而再度成为创造发明的强国呢?为何落后?封建的自然经济,官办的手工业,大一统的封建专制主义,周期性的战乱,崇尚宋明理学,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直觉的思维方式,表意性质的中国文字。
追根溯源,说到底,可以归结为文化问题,说明我们的文化是有缺陷的。
1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原始的和谐;近代的分离;现代的融合古希腊时期,哲学和科学并没有明确的界限,甚至可以说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不少哲学家在潜心研究哲学之外,仍然致力于研究自然界的各种现象。
比如毕达哥拉斯提出“数是万物的本质”,把万物的本原解释成数,一切由数组成。
用今天的眼光看,他不仅是一位哲学家,还是一位数学家。
而后文艺复兴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科学的发展,这也是科学与人文紧密联系的有力证据。
文艺复兴不仅表现为文学与艺术的复兴,同时也表现为科学的高涨。
人文主义的出现与传播使人开始重新认识自己的人生目的,并开始颂扬人的尊严,激发了诗人、画家和其他人成为“巨人”的热情。
2023年4月自考00481现代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真题
2023年4月自考00481现代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路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价值观和自觉选择。
这反映技术具有()。
A.自然属性B.工具性C.社会属性D.价值负载性2.“日心说”的提出者是()。
A.托勒密B.哥白尼C.开普敦D.柏拉图3.首先开始进行第一次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国家是()。
A.英国B.法国C.荷兰D.西班牙4.被认为是自牛顿力学以后的科学发展的第二次大综合的是()。
A.热力学第一定律B.万有引力定律C.热力学第二定律D.能量守恒定律5.第二次产业革命的核心是()。
A.电力技术革命B.物理学革命C.钢铁技术革命D.生物学革命6.狭义相对论的创立者是()。
A.麦克斯韦B.庞加莱C.爱因斯坦D.洛伦兹7.关于太阳系的起源,目前大多数科学家倾向于()。
A.聚变说B.灾变说C.俘获说D.星云说8.牛顿建立的经典力学体系的基础是()。
A.“质点”概念B.“核点”概念C.“电子”概念D.“量子”概念9.20世纪,用力学的方法研究全球构造,使地球科学开始摆脱描述阶段的科学家是()。
A.李四光B.玻恩C.杨振宁D.泰勒10.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是()。
A.摩尔根B.孟德尔C.艾弗里D.克里克11.从神经系统的结构来看,其基本组成单元是()。
A.细胞体B.细胞C.神经元D.树突1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控制论与信息论的基本概念的是()。
A.沟通B.控制C.反馈D.信息13.那些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政治和军事等各方面的进步产生深远影响,并能形成产业的先进技术群落,叫()。
A.新技术B.新材料技术C.高技术D.新能源技术14.决定制造ENIAC的巨大动力来源于()。
A.经济上的迫切需要B.政治上的迫切需要C.文化上的迫切需要D.军事上的迫切需要15.社会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是()。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与交融共3篇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与交融共3篇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与交融1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关系也逐渐成为社会热点话题。
对于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和交融,人们的看法不同,但无疑的是,两者都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首先,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表现在一些具体的方面。
科学文化追求的是真实、客观、可证实的事实和规律,而人文文化关注的则是人性、道德、情感、艺术等方面。
在科学与人文的发展过程中,的确发生过一些不同观点的冲突,比如科学家们因为技术上的进步而挑战了许多传统信仰,这也引发了一些文化上的分歧和矛盾。
但是,仔细审视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并不是全面的,因为两者交融的方面也很多。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科学和人文文化的发展对彼此相互促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学发展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从而促进了人文文化的蓬勃发展。
其次,人文文化中的一些思想和精神也在推动科学的发展,譬如人道主义、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等等,这些都是人文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科学的发展也需要受这些价值观的约束,比如科学研究必须以人类的福祉为中心,保障个人权利和自由等等。
在现代社会,科学和人文文化的交融变得越来越普遍。
人们已经认识到,科学和人文文化之间是不可分割的,两者的合理发展相辅相成,互相推动。
比如,许多传统文化元素已经被纳入了科学研究的范畴,许多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了艺术和文化的重要部分。
还有更多的学者和文化人士积极探索科学和人文文化的交融之处,并尝试把二者融合在一起。
对于我们来说,既要看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也要看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交融。
我们应该提倡把两者结合起来,推动人文科学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要更加注重人文精神的保持和传承,维护传统文化的特色和价值。
同时,我们也要更加注重科学精神的培养和发扬,推进科技的创新和发展,让科学和人文文化共同推动人类进步。
综上所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和交融是一个双向的、复杂的过程。
浅谈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融合论文
浅谈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融合论文浅谈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融合论文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两个重要方面。
1959年,英国著名学者C。
P。
斯诺在剑桥大学演讲中提出,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由于科学家与人文学者在教育背景、学科训练、研究对象以及所使用的方法和工具等诸多方面的差异,他们关于文化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判断经常处于相互对立的位置,并且还相互鄙视、甚至不屑于去尝试理解对方的立场。
这一现象被称为“斯诺命题”。
斯诺认为两种文化的分裂必然会妨碍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
一、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概念科学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各种科学成果与财富的总和,大致可划分为物质、规范、精神三个基本层次。
物质文化是指科学文化的物质,主要是科学能够被人类所利用其改造世界的物质成果。
科学的规范文化是科学文化的服务中介,包括科学的伦理规范、科学的法律规范和科学的政治、组织规范。
科学的精神文化主要是指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方式。
科学文化是关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它所追求的目标主要是研究、认识与掌握客观事物及其本质与规律的,是求真,研究“是什么”的问题。
人文文化是人类对自身精神世界的探索、体认和追求的结晶,它关注对象是“人”,而人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强烈的情感、意志等非理性是人作为社会存在物的特征。
人文文化活动充分体现人的主体性,侧重于人类生存意义、方式与价值的关怀与维护;其文化体系的主体内容是人文学科知识体系及体现人的道德情操、理想信念、价值理性、精神境界的价值观念体系。
人文文化是关于精神世界的,它所追求的目标主要是满足人的精神世界的需要,满足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是求善,研究这个世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融,实质是真与善的交融。
李政道博士曾深刻指出二者的关系:科学与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个面。
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和普遍性。
科学文化的本质是求真,但是科学文化本身并不能保证科技发展的方向是正确的,造福于人类和社会,引导这一发展方向的是人文文化。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谈话首先从预测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融的发展走势开始,对此杨院士毫不犹豫地做了肯定回答。
时代呼唤科学与人文相融,这种融合既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自身发展的必然需要。
人原本就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不仅需要物质产品来维系自身的发展、同时还需要精神上的满足。
但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所造成的工业文明,其根本宗旨是强调无限地开发自然.以最短时间和最少耗费生产越来越多的物质新产品。
这样,一方而导致了人去片面追求物质的享受和满足,从而造成人在心理情感方面的失落。
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越来越快,理论研究越来越深,科学研究的方向及科技成果的应用也越来越难以控制。
事情均是“一分为二”的,“智慧出,有大伪”,一种研究及其成果可以带来福,也可以带来祸,可以带来还不知道的福,也可以带来还不知道的祸。
高科技.特别是生物科技,例如基因工程,更是如此。
“塞翁得马,安知非祸”?高级人才如果仅有非凡的灵性,而没有高尚的人性,后果如何,难以设想。
正因为如此,对科技发展的趋势及其后果的预测就越来越重要。
世界著名的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就是怀着这一心情,于1999年写出他的名著《高科技,高情感——科技与人性意义的追寻》。
他清楚地看到高科技,特别是信息科技,更特别是生物科技,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周围的世界,改变着人同周围世界的关系,乃至改变着人的自身。
他忧虑未来:是福?是祸?正因为如此,他在“中文版序”中明确指出,科技“给人们送来神奇的创新,然而也带来具有潜在毁灭性的后果”。
接着他说:“能对科技作最有成效的思索的角度,就是人性的角度:我们是谁?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应该怎样去实现?”并且他强调指出,中国在灵性、伦理、哲学和人际关系中遗产丰富,“天人合一”的思想启示了在高科技时代寻求人性的意义。
杨院士据此而深深思索,他认为科学教育,主要给人以灵性,而人文教育,既给人以灵性,更赋予人以人性。
只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教育才能正确回应时代的呼唤。
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交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春山茂雄
左脑:个人脑 储存出生后所得到的信息。
右脑:祖先脑 人依赖右脑决策而生存, 右脑储存的信息量是左脑 的百万倍以上。
7. 关系到事业成败
个人,集体,国家,民族。 “一个篱笆三个桩, 一个好汉三个帮。” 团队精神,人气。
丢失人文,就丢失人, 就丢失一切!
人文文化(教育)是整体的:
人文知识(教育), 人文思维(教育), 人文方法(教育), 人文精神(教育)。
交融提高人的“素质”:
1. 精神:形成正确的人生追求; 2. 知识:形成完备的知识基础; 3. 思维:形成优秀的思维品质; 4. 方法:形成有效的工作方法; 5. 整体:形成和谐的对外关系; 6. 整体:形成健康的身心状态。
1.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追求
求真——负责 求善——负责
全面负责。
责任感→动力→激情,
苏轼《留侯论》,张良, “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
《贾谊论》, 贾谊, “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大雄宝殿
弥勒佛像对联:
腹大能容, 容天下一切难容之事;
颜慈常笑, 笑天下一切可笑之人。
6. 关系到思维智愚
(美)斯佩里,1982,获奖
左脑:逻辑思维,科技活动; 右脑:形象思维,文艺活动; 右脑的记忆量是左脑的百万倍。
人文教育,既能给灵性, 更能给人性。
人应自由而全面发展
二、人文文化, 确立为人之本
教育,首先是教做人。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提高国民素质。
人,人格,人性。 荀子:“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
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人文:“为人之本”
1. 民族存亡 2. 国家强弱 3. 社会进退 4. 人格高低 5. 涵养深浅 6. 思维智愚 7. 事业成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交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杨叔子人文教育主要是人文文化教育,科学化的前提是人文化。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血肉相依,一切为人,这就是人文的问题,人文的问题就是对人的高度关心。
一个科学家的想象力主要来源于人文。
多读一些人文书多一些人文知识,起码有几点好处:树立民族责任感,知识渊博、视野开阔、想象力丰富,学人文知识可以提升精神境界放开想象力。
科学教育跟人文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这是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全面的教育发展趋势。
从科学家到大学生到中学生到小学生,人文科学文化是起巨大作用的,里面也包括学习人文科学的人,应该适当的了解数理化知识,了解自然科学情况。
时代呼唤我们将科学文化跟人文文化交融起来。
科学文化是客观规律,人办事肯定要学习科学文化。
科学文化跟人文文化是同源的,共生的,互通的,互补的,不可分割的,交融能够提高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科学文化跟人文文化交融就是从根本上提高国民素质。
日本发展快,跟教育的飞速发展有关系。
提高人的素质,就是提高国力。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对科学技术成果的作用不看未来是非常危险的。
当今信息技术发展的特别快,信息科学技术正在改变着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甚至改变人本身,科学技术给人类送来了神奇的创新,同时带来了潜在毁灭性的后果。
科学技术要有人性,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人,一个是人性,一个是灵性,对工作负责。
科学文化跟人文文化起着不同的作用,科学文化要回答的问题,就是认识客观世界,要了解客观世界,使我们做的事情符合客观世界规律。
这是求真的问题,也是世界发展下去的原因。
一个人五岁时的创新能力最强,小孩子的好奇心强,创新最大的动力就是好奇,但是小孩的好奇心要善加引导。
人文主要涉及到精神世界的问题,涉及到人与人终极关怀的问题。
一切人文活动的基础是科学,人文为科学导向,一切科学必须要以人文为指导方向。
人文文化是确定为人之本。
教育要放在第一位,提高国民素质,才能改变社会风气,才能办好其他事情。
教育、教人,是人文化的问题,是最根本的问题。
荀子曾经说过好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素质,小人学习的话比禽兽还不如。
人文化决定了一个民族的存亡,严重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强大与弱小,关系着一个社会的进步与退步。
人文化决定一个人涵养的高低,人文化决定着一个人人格的高低,决定一个人的思维是聪明还是笨蛋,人文化严重影响事业的成败,决定一个民族的存亡。
中华民族发展到今天,依靠的是四个优秀传统:团结统、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
人文精神就是民族精神,一是爱国,二是有骨气。
培养学生有三件事很重要。
一英语要好;二计算机要好;三要有人性。
人文关系到民族强弱、人格高低,同时也关系到人的思维智力。
科学家的想象力主要来自于人文,人的左脑是个人脑,而右脑存储着人发展的历史。
很多战略决策是右脑做的。
人文化严重关系到事业的成败。
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好的人文化,必定有好的团体,一个好的人气。
丢掉人文,就是丢掉了一切,人文是为人之本。
而科学奠定历史之基。
真正的科学研究是系统研究客观世界,西方科学文化大的毛病就是分科不综合,局部不全面。
普及科学知识,宣传科学思想,推广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没有生产力的发展就没有社会进步,科学知识是重要的,创新最基础的是知识创新,没有知识创新就没有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进步,科学思维是重要的,科学思维是保证正确思维,逻辑思维保证前后的一致性,是正确思维的基础。
西方有系统的逻辑思维,有严密的实证方法。
科学精神是求真的精神,精神就是人文的,求真非常重要,因为科学知识要符合客观规律,假的不行,科学方法要对,要实证。
如果不能求真,就是对科学文化的核心没有掌握到。
科学、人文,都来源于实践,来源于大脑的加工,来源于外在世界跟内在精神世界的统一。
都要承认客观实际,都要提炼客观实际本身,都要遵循客观实际的规律。
一个严肃的文艺工作者绝对不能闭门造车,绝对是到实践中去了。
不但要看客观实际,还要看事物的本质。
剧作家知道,抓住本质,抓住科学的本质不变量。
人文不一定是一元的,思维不一定是逻辑的,形象的,直觉的,灵感的都可以。
人文不仅仅是一个知识体系,而且是一个价值体系。
人文与科学是互补的,科学里面有人文,几何定律里说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不证自明,这就是客观规律。
科学知识不等于客观规律,而是人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如果人的认识等于客观规律,人就穷尽了真理。
爱因斯坦广义论的前提是光速不变,现在证明光速也是可变的。
知识是人的认识,但是融合了人文的色彩,所以知识的里面也包含了人文。
科学是讲逻辑的,但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直觉。
体验要实证,方法要实证,但是体验在科学方法里很重要的。
太史公写《史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因此人文里渗透了科学。
人文的科学有三大功能。
一是科学导向,科学方向走向何方,人文引导。
第二为科学提供动力,精神动力,不管是求真求善,精神是人文的。
第三,为科学开创原创性的源头,原创性的东西一定是灵感人性的。
还有为科学技术应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科学对人文也有三大作用:一是为人文奠定基础,一切人文活动必须以客观规律为基础;二是为人文提供素材;第三为人文保证正确的道路。
你有了原创性的突破,到了新的领域,一定要合乎逻辑,而且人文科学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战场和舞台,科学为人文的表达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没有人文的科学也是残缺的。
情感重于智力,做人先于做事,文艺优于科技。
关键是做人做在前面。
做人一定先于做事。
人文科学、人性灵性是不可分的,一定要高度重视人性,高度重视做人。
科学与做人的关系,在形而下是一样的,但是一个是关心客观规律,一个是关心人的精神世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在反思的基础上批判怀疑,才能得到发展。
追求更深刻更朴实更永恒。
艺术与科学在山顶是完全一致的事,都是追求更永恒更朴实,学科学的应该接受人文教育,学人文的应该适当的接受科学教育。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交融,形成正确的人生追求。
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交融,形成完备的知识基础。
科学思维与人文思维交融,形成优秀的思维品质。
科学的工作方法跟人文的工作方法交融,形成有效的工作方法。
科学方法与人的和谐交融,形成和谐的对外关系。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融形成现在的科学状态。
正确的人生追求,是最根本的。
知识、思维、方法、健康是一个人的能力,是能力基础,是能耐,只有理想没有能耐不行。
一个人有理想,有能耐一定要适应和外界和谐共处,才能成就大事。
有责任感,才能有动力,才能有激情。
没有激情就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就不能在忘我的境界中创造出奇迹,一切奇迹,一切原创性的东西往往都是在忘我的境界里创造出来的。
没有忘我的精神,原创性的东西很难出来。
有理想是最根本的东西,因为有理想对科学求真,对人民务善,求真务善才能完美,真善美新是一体的。
有利形成完备的知识基础,科学知识是客观的,人文是讲精神世界的,两者交融形成完备的知识基础。
知识是文化的载体,没有知识谈不上思维,没有知识谈不上工程方法,没有知识谈不上精神,因此好好学习就是学科学文化知识,没有知识就没有基础。
文理可以分科,但是不能隔绝。
要形成优秀的思维品质。
首先是正确,不能胡说八道,还要有原创性,要正确,要符合逻辑思维,要有原创性,一定要有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是重要的。
亚力士多德第一个提出了形式逻辑,解决了什么是正确思维的问题,解决正确思维的模式,了不起。
但是逻辑思维是有缺点的,逻辑以前提为条件,结论不过是前提的展开而已,前提不改变,绝对没有任何新的结论。
改变前提靠直觉、情感、顿悟。
爱因斯坦说过,物理给我知识,艺术给我想象力,艺术开拓的想象力是无限的。
逻辑是解决证明的问题,而直觉解决发现的问题。
过去培养学生说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不出问题就没有原创性。
形象思维解决了原创性的问题,科学是讲道理的,人文讲的是对人的关心,只通情不达理没有原则性是不行的。
科学讲究承认客观世界,人文是关怀客观世界,既承认又关怀才能和谐,世界是有差异的,但是世界比较和谐,社会是有差异的,社会必须和谐,系统里面讲元素讲关系,关系才讲和谐,中国人非常懂得这一点,关系好是不错的,所以世界当中要形成差异,没有差异就没有世界,但是差异当中必须要和谐,没有和谐绝对不行。
真心真意的尊重别人,公开承认别人的劳动,时时刻刻为别人着想。
花花轿子人抬人,不是人踩人。
形成健康的身心状态。
科学要按照科学规律办事,人文追求心理的健康,一句话就是大脑健康,心理健康往往占主导地位。
科学人文交融就是天人合一,我认为天人合一有三点,一学习是基础,二思考是关键,三实践是根本。
天天向上,《论语》第一篇学而时习之,人是人,不是动物,人能够思考。
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是人类智慧独立思考的精神,人一定要独立思考,而且要有实践来检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最大最丰富的教科书,能力来源于实践。
通过实践可以将知识化为能力、品德,科技竞争和高科技竞争是高级人才竞争,是高级人才素质竞争,人才素质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竞争。
高等教育是教育的龙头,教育要优先发展的,一个是基础教育,一个是抓一批重点大学。
抓科学技术,根本是人才,基础是教育,科学与人文交融,就是提高人的素质,要有高度的人性,有爱国主义的人文精神,高度灵性。
不能丢掉科学文化,丢掉为人之本,扼杀了灵性,不能丢掉民族精神,丢掉民族文化的经典,丢掉文化精神的源泉。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高度发达,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先进科学,没有现代技术就是落后,一打即垮,痛苦的任人宰割,但是在现在的情况下,没有人文文化,就等于是没有身份证,就是不打自垮,当了三等公民还很高兴,我是你们国家的人,还更高兴。
因此十六大讲的好,必须把培养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有些地方讲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是不对的,从长远讲文化是根本的,流传下来的是文化,人类的文化是永恒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