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压的计算

合集下载

渗透压计算公式和第二维里系数

渗透压计算公式和第二维里系数

渗透压计算公式和第二维里系数渗透压计算的常用公式用于渗透压计算的常用公式与参考值(mmol/L)①(C1-+HC03-+20) ×2=mmo1/L 正常值280~310mmol/L(平均300)<280mmo1/L为低渗,>310mmo1/L为高渗②(Na++K+) ×2+BS+BUN=mmol/L(正常人:BS为3.9~6.1mmol/L BUN为1.78~7.14mmol/L)正常值280~310mmol/L<280mmol/L为低渗,>310mmol/L为高渗③MCV(平均红细胞体积μm3)=红细胞比积×1000除以红细胞数(N/L)正常值82~96μm3,>96μm3为低渗,<82μm3为高渗④血清钠正常130~150mmol/L(平均140)<130mmo1/L为低渗,>150mmo1/L为高渗⑤(Na++10)×2,正常280~310mmol/L(平均300)<280mmol/L为低渗,>310mmol/L为高渗⑥C1-+HC03-=120-140mmol/L<120mmol/L为低渗,>140mmol/L为高渗⑦血浆胶体渗透压有关计算公式:血浆总蛋白g/L×2.41×2=289.2~385.6mmol/L<289.2mmol/L为低渗,>385.6mmol/L为高渗1.74×Ag/L+1.205×Gg/L=85~131.85mmo1/L例如白蛋白50g/L,则1.74×50+220=307mmo1/L(白蛋白50g/L,分子量为69000,渗透压=50×1000/69000=0.725mmol/L)3.5×(A+G/L)除以7.5=18.99kPa<18.99kPa为低渗补充血浆ml数=血浆蛋白(正常值一病人值)×8×体重(kg)按8ml/kg输入,可提高血浆蛋白10g/L。

渗透压计算的常用公式

渗透压计算的常用公式

用于渗透压计算的常用公式与参考值(mmol/L)-+20〕×2=mmol/L①〔Cl-+HCO3正常值280~310mmol/L(平均300)<280mmol/L为低渗,>310mmol/L为高渗②〔Na++K+〕×2+BS+BUN=mmol/L(正常人:BS为3.9~6.1mmol/L BUN为1.78~7.14mmol/L)正常值280~310mmol/L<280mmol/L为低渗,>310mmol/L为高渗③MCV〔平均红细胞体积μm3〕=红细胞比积×1000除以红细胞数〔N/L〕正常值82~96μm3,>96μm3为低渗,<82μm3为高渗④血清钠正常130~150mmol/L〔平均140〕<130mmol/L为低渗,>150mmol/L为高渗⑤〔Na++10〕×2,正常280~310mmol/L〔平均300〕<280mmol/L为低渗,>310mmol/L为高渗-=120-140mmol/L⑥Cl-+HCO3<120mmol/L为低渗,>140mmol/L为高渗⑦血浆胶体渗透压有关计算公式:血浆总蛋白g/L×2.41×2=289.2~385.6mmol/L<289.2mmol/L为低渗,>385.6mmol/L为高渗1.74×Ag/L+1.205×Gg/L=85~131.85mmol/L例如白蛋白50g/L,那么1.74×50+220=307mmol/L〔白蛋白50g/L,分子量为69000,渗透压=50×1000/69000=0.725mmol/L〕3.5×(A+G/L)除以7.5=18.99kPa<18.99kPa为低渗补充血浆ml数=血浆蛋白〔正常值一病人值〕×8×体重(kg)按8ml/kg输入,可提高血浆蛋白10g/L。

一般10~25g/d,可连续补给。

渗透压计算的常用公式

渗透压计算的常用公式

用于渗透压计算的常用公式与参考值(mmol/L)-+20)×2=mmol/L①(Cl—+HCO3正常值280~310mmol/L(平均300)<280mmol/L为低渗,>310mmol/L为高渗②(Na++K+)×2+BS+BUN=mmol/L(正常人:BS为3。

9~6。

1mmol/L BUN为1.78~7.14mmol/L)正常值280~310mmol/L<280mmol/L为低渗,>310mmol/L为高渗③MCV(平均红细胞体积μm3)=红细胞比积×1000除以红细胞数(N/L)正常值82~96μm3,>96μm3为低渗,<82μm3为高渗④血清钠正常130~150mmol/L(平均140)<130mmol/L为低渗,>150mmol/L为高渗⑤(Na++10)×2,正常280~310mmol/L(平均300)<280mmol/L为低渗,>310mmol/L为高渗-=120-140mmol/L⑥Cl-+HCO3<120mmol/L为低渗,>140mmol/L为高渗⑦血浆胶体渗透压有关计算公式:血浆总蛋白g/L×2。

41×2=289.2~385。

6mmol/L<289。

2mmol/L为低渗,>385.6mmol/L为高渗1。

74×Ag/L+1。

205×Gg/L=85~131.85mmol/L例如白蛋白50g/L,则1.74×50+220=307mmol/L(白蛋白50g/L,分子量为69000,渗透压=50×1000/69000=0.725mmol/L)3。

5×(A+G/L)除以7。

5=18。

99kPa<18。

99kPa为低渗补充血浆ml数=血浆蛋白(正常值一病人值)×8×体重(kg)按8ml/kg输入,可提高血浆蛋白10g/L。

一般10~25g/d,可连续补给。

渗透压的计算

渗透压的计算

溶液的张力,是以它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正常值(280~320mosm/L,计算时取平均值300mosm/L)相比所得的比值,它是一个没有单位但却能够反映物质浓度的一个数值。

溶液渗透压=(百分比浓度×10×1000×每个分子所能离解的离子数)/分子量。

如0.9%NaCl溶液渗透压=(0.9×10×1000×2)/58.5=308mOsm/L(794.2kPa)该渗透压与血浆正常渗透压相比,比值约为1,故该溶液张力为1 张。

又如5%NaHCO3 溶液渗透压=(5×10×1000×2)/84=1190.4mOsm/L(3069.7kPa)该渗透压与血浆正常渗透压相比,比值约为4,故该溶液张力为4 张。

对以上复杂的计算过程,不要求学生掌握,但要记住张力是物质浓度的一种表达方式,其换算自然亦遵循稀释定律:C1×V1=C2×V2。

下面列出课本上已标明相应张力的几种常用溶液:10%(NaCl)11 张(临床上可按10 张计算)0.9%(NaCl)1 张5%(NaHCO3)4 张10%(KCl)9 张10%(GS)0 张(无张力,相当于水)临床上多数情况下就是用以上几种溶液配制成其它所需的液体进行治疗,只需记住此几种溶液的张力,便可灵活自如地进行配制与计算所需溶液及张力;而不必去研究为什么10%NaCl张力是10 张这一复杂的计算过程。

4、举例说明混合溶液张力的计算例1、10%NaCl(10ml)+10%GS(90ml),请问该组溶液张力。

同学们很快能够根据C1×V1=C2×V2 列出算式:10×10=X×100,X=1 张例2、10%NaCl(20ml)+5%NaHCO3(25ml)+10%GS(255ml),请问该组溶液张力。

10×20+4×25=X×300,X=1 张。

渗透压的计算

渗透压的计算

溶液的张力,是以它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正常值(280〜320mosm /L,计算时取平均值300mosm / L)相比所得的比值,它是一个没有单位但却能够反映物质浓度的一个数值。

溶液渗透压=(百分比浓度X 10X 10005个分子所能离解的离子数)/分子量。

女口0.9%NaCl 溶液渗透压=(0.9X 10X 1000X 28.5=308mOsm /L( 794.2kPa) 该渗透压与血浆正常渗透压相比,比值约为1,故该溶液张力为 1 张。

又如5%NaHCO 3 溶液渗透压=(5X 10X 1000) 24=1190.4mOsm /L( 3069.7 kPa )该渗透压与血浆正常渗透压相比,比值约为4,故该溶液张力为4张。

对以上复杂的计算过程,不要求学生掌握,但要记住张力是物质浓度的一种表达方式,其换算自然亦遵循稀释定律:C g 仁C 2W 2。

下面列出课本上已标明相应张力的几种常用溶液:10% (NaCl) 11张(临床上可按10 张计算)0.9%(NaCl) 1 张5% (NaHCO 3) 4 张10% (KC1) 9 张10% (GS) 0张(无张力,相当于水)临床上多数情况下就是用以上几种溶液配制成其它所需的液体进行治疗,只需记住此几种溶液的张力,便可灵活自如地进行配制与计算所需溶液及张力;而不必去研究为什么10%NaC1张力是10张这一复杂的计算过程。

4、举例说明混合溶液张力的计算例1、10%NaC1( 10ml) +10%GS( 90ml ),请问该组溶液张力。

同学们很快能够根据C 1 &仁C 2&2列出算式:10X 10弐X 100C =1张例2、10%NaC1( 20m1) +5%NaHCO 3(25m1) +10%GS(255m1),请问该组溶液张力。

10X 20+4X 25= X 300,X =1 张。

例3、欲配制一组300ml, 2/3张液体,现已使用5%NaHCO 3 (15ml),还需10%NaCl多少毫升。

有效胶体渗透压计算公式

有效胶体渗透压计算公式

有效胶体渗透压计算公式
胶体渗透压是指溶液在渗透作用下通过半透膜向纯水方向的压力差。

在胶体溶液中,溶质分子的大小与半透膜相当,因此渗透压不仅与溶液浓度有关,还与胶体粒子的分散状态有关。

有效胶体渗透压是指胶体溶液中能够通过半透膜的胶体颗粒所产生的渗透压。

下面是有效胶体渗透压的计算公式:
π = 2RTc
其中,π表示有效胶体渗透压,R表示气体常数,T表示绝对温度,c表示溶液中有效胶体颗粒的浓度。

该公式是根据胶体溶液中溶质和溶剂之间的化学平衡推导而来的。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测定胶体颗粒的浓度以及温度等参数,才能够准确计算出有效胶体渗透压。

- 1 -。

孔隙水的渗透压计算公式

孔隙水的渗透压计算公式

孔隙水的渗透压计算公式引言。

在地下水文学中,孔隙水是指地下岩石或土壤中的水分。

孔隙水的存在对地下水循环和水文地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而孔隙水的渗透压则是描述孔隙水在地下岩石或土壤中渗透运动的重要参数。

本文将介绍孔隙水的渗透压计算公式,以及其在地下水文学中的应用。

孔隙水的渗透压计算公式。

孔隙水的渗透压是由孔隙水的离子浓度和温度共同决定的。

其计算公式为:Π = iCRT。

其中,Π表示渗透压,i表示渗透系数,C表示孔隙水中的溶质浓度,R表示理想气体常数,T表示温度。

渗透系数i是指溶液相对于纯水的渗透能力,通常在地下水文学中取值为1.0。

溶质浓度C是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浓度,通常以mol/L为单位。

理想气体常数R 取值为8.314 J/(mol·K),温度T通常以开尔文(K)为单位。

根据上述公式,可以计算出孔隙水的渗透压。

在地下水文学研究中,通常会对孔隙水的渗透压进行测量和计算,以了解地下水的运动规律和水文地质特征。

孔隙水的渗透压在地下水文学中的应用。

孔隙水的渗透压是地下水文学研究中的重要参数,其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地下水运动规律研究。

孔隙水的渗透压可以描述孔隙水在地下岩石或土壤中的渗透运动规律。

通过对孔隙水的渗透压进行测量和计算,可以了解地下水在地下岩石或土壤中的运动速度和方向,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重要参考。

2. 地下水质量评价。

孔隙水中的溶质浓度对地下水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对孔隙水的渗透压进行测量和计算,可以了解孔隙水中的溶质浓度,从而评价地下水的水质状况。

这对于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3. 水文地质特征分析。

孔隙水的渗透压可以反映地下岩石或土壤的孔隙结构和物理特征。

通过对孔隙水的渗透压进行测量和计算,可以分析地下岩石或土壤的水文地质特征,为地下水资源的勘探和评价提供重要依据。

结论。

孔隙水的渗透压是地下水文学研究中的重要参数,其计算公式为Π = iCRT。

渗透压计算的常用公式

渗透压计算的常用公式

渗透压计算的常用公式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用于渗透压计算的常用公式与参考值(mmol/L)-+20)×2=mmol/L①(Cl-+HCO3正常值280~310mmol/L(平均300)<280mmol/L为低渗,>310mmol/L为高渗②(Na++K+)×2+BS+BUN=mmol/L(正常人:BS为~L BUN为~L)正常值280~310mmol/L<280mmol/L为低渗,>310mmol/L为高渗③MCV(平均红细胞体积μm3)=红细胞比积×1000除以红细胞数(N/L)正常值82~96μm3,>96μm3为低渗,<82μm3为高渗④血清钠正常130~150mmol/L(平均140)<130mmol/L为低渗,>150mmol/L为高渗⑤(Na++10)×2,正常280~310mmol/L(平均300)<280mmol/L为低渗,>310mmol/L为高渗-=120-140mmol/L⑥Cl-+HCO3<120mmol/L为低渗,>140mmol/L为高渗⑦血浆胶体渗透压有关计算公式:血浆总蛋白g/L××2=~L<L为低渗,>L为高渗×Ag/L+×Gg/L=85~L例如白蛋白50g/L,则×50+220=307mmol/L(白蛋白50g/L,分子量为69000,渗透压=50×1000/69000=L)×(A+G/L)除以=<为低渗补充血浆ml数=血浆蛋白(正常值一病人值)×8×体重(kg)按8ml/kg输入,可提高血浆蛋白10g/L。

一般10~25g/d,可连续补给。

关于渗透压的计算

关于渗透压的计算

关于渗透压的计算:树汁浓度0.20mol/L,在树汁的半透膜外的水中含非电解质浓度0.01mol/L,试估计298K下,树汁上升的高度。

R=8.314kpa.L/mol.K请给出计算过程用于渗透压计算的常用公式与参考值(mmol/L)①(Cl-+HCO3-+20)×=mmol/L 正常值280~310mmol/L(平均300) <280mmol/L为低渗,>310mmol/L为高渗②(Na++K+)×2+BS+BUN=mmol/L (正常人:BS为3.9~6.1mmol/L BUN为1.78~7.14mmol/L) 正常值280~310mmol/L <280mmol/L为低渗,>310mmol/L为高渗③MCV(平均红细胞体积μm3)=红细胞比积×1000除以红细胞数(N/L)正常值82~96μm3,>96μm3为低渗,<82μm3为高渗④血清钠正常130~150mmol/L(平均140)<130mmol/L为低渗,>150mmol/L为高渗⑤(Na++10)×2,正常280~310mmol/L(平均300)<280mmol/L为低渗,>310mmol/L为高渗⑥Cl-+HCO3-=120-140mmol/L <120mmol/L为低渗,>140mmol/L为高渗⑦血浆胶体渗透压有关计算公式:血浆总蛋白g/L×2.41×2=289.2~385.6mmol/L <289.2mmol/L为低渗,>385.6mmol/L为高渗1.74×Ag/L+1.205×Gg/L=85~131.85mmol/L 例如白蛋白50g/L,则1.74×50+220=307mmol/L(白蛋白50g/L,分子量为69000,渗透压= 50×1000 =0.725mmol/L)690003.5×(A+G/L)除以7.5=18.99kPa <18.99kPa为低渗补充血浆ml数=血浆蛋白(正常值一病人值)×8×体重(kg) 按8ml/kg输入,可提高血浆蛋白10g/L。

用活度计算渗透压公式

用活度计算渗透压公式

用活度计算渗透压公式渗透压这玩意儿,在咱们的学习中可有着不小的分量呢!尤其是那个用活度计算渗透压的公式,听起来好像挺复杂,其实啊,只要咱们搞清楚了其中的门道,也就没那么难啦。

先来说说啥是渗透压。

咱们想象一下,有一个半透膜,就像一个神奇的筛子,只允许小分子通过,大分子过不去。

如果一边是溶液,一边是纯溶剂,小分子就会从纯溶剂这边往溶液那边跑。

为啥呢?因为溶液里的粒子多呀,浓度大,它们就会产生一种压力,让溶剂往溶液里渗透,这种压力就是渗透压。

那活度又是啥呢?活度可以理解为溶液中粒子实际发挥作用的“有效浓度”。

比如说,在很浓的溶液中,粒子之间会相互干扰,这时候它们的实际作用就不像理想状态下那么强,活度就小于浓度啦。

咱们来看用活度计算渗透压的公式:π = CRTγ 。

这里的π就是渗透压,C 是物质的量浓度,R 是气体常数,T 是热力学温度,γ 就是活度系数。

我给大家讲个事儿啊,有一次我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就是研究这个渗透压的。

当时我准备了两种溶液,一种浓度比较低,一种浓度比较高。

按照理论,浓度高的渗透压应该大。

可一开始测出来的数据却有点不对劲,怎么都对不上公式。

我那叫一个着急呀,后来仔细一想,哦,原来是没有考虑活度的问题。

浓度高的溶液里粒子相互干扰厉害,活度系数变小了,所以实际的渗透压就没那么大。

经过一番调整和计算,终于得到了正确的结果,那一刻,我心里别提多有成就感了!再来说说这个公式的应用。

在生物体内,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就和渗透压密切相关。

如果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太高或者太低,细胞可就不好受啦,会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

在工业生产中,比如食品加工、制药,也都要考虑渗透压的问题,不然产品的质量可就没法保证喽。

对于咱们学生来说,掌握这个公式可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能得分,更是为了理解很多实际的现象和问题。

比如说,为什么我们输液的时候要用生理盐水,而不是随便什么浓度的溶液?这就是因为生理盐水的渗透压和人体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差不多,不会对细胞造成伤害。

渗透浓度计算公式

渗透浓度计算公式

渗透浓度计算公式
渗透浓度计算公式一般有以下几种:
渗透压公式:
Δπ= cRT
其中,Δπ表示渗透压,c 表示溶液浓度,R 表示气体常数,T 表示温度。

渗透率公式:
J = Δπ/ (Δπ+ π)
其中,J 表示渗透率,Δπ表示渗透压,π表示纯物质的渗透压。

渗透系数公式:
K = J / c
其中,K 表示渗透系数,J 表示渗透率,c 表示溶液浓度。

以上是渗透浓度计算的常用公式。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公式通常是在特定的条件下适用的,如果条件发生变化,公式的适用性也可能发生变化。

所以在使用这些公式计算渗透浓度时,要注意确认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下面是一个使用渗透压公式计算渗透浓度的例子:
假设某种溶液在25℃温度下的渗透压为 1.0atm,气体常
数R 为8.31J/mol·K,则该溶液的浓度 c 可以用渗透压
公式计算得到:
c = Δπ/ RT = 1.0atm / (8.31J/mol·K * 298K) =
0.028mol/L
这样就可以得到该溶液的浓度为0.028mol/L。

如果要使用渗透率公式或渗透系数公式计算渗透浓度,也可以使用类似的方法。

渗透压计算的常用公式

渗透压计算的常用公式

用于渗透压计算的常用公式与参考值(mmol/L) -+20)×2=mmol/L①(Cl-+HCO3正常值280~310mmol/L(平均300)<280mmol/L为低渗,>310mmol/L为高渗②(Na++K+)×2+BS+BUN=mmol/L(正常人:BS为~L BUN为~L)正常值280~310mmol/L<280mmol/L为低渗,>310mmol/L为高渗③MCV(平均红细胞体积μm3)=红细胞比积×1000除以红细胞数(N/L)正常值82~96μm3,>96μm3为低渗,<82μm3为高渗④血清钠正常130~150mmol/L(平均140)<130mmol/L为低渗,>150mmol/L为高渗⑤(Na++10)×2,正常280~310mmol/L(平均300)<280mmol/L为低渗,>310mmol/L为高渗-=120-140mmol/L⑥Cl-+HCO3<120mmol/L为低渗,>140mmol/L为高渗⑦血浆胶体渗透压有关计算公式:血浆总蛋白g/L××2=~L<L为低渗,>L为高渗×Ag/L+×Gg/L=85~L例如白蛋白50g/L,则×50+220=307mmol/L(白蛋白50g/L,分子量为69000,渗透压=50×1000/69000=L)×(A+G/L)除以=<为低渗补充血浆ml数=血浆蛋白(正常值一病人值)×8×体重(kg)按8ml/kg输入,可提高血浆蛋白10g/L。

一般10~25g/d,可连续补给。

渗透压计算的常用公式

渗透压计算的常用公式

用于渗透压计算的常用公式与参考值( m m o l / L )--①( Cl +HCO3+20)× 2=mmol/L正常值 280~310mmol/L(均匀 300)<280mmol/L 为低渗,> 310mmol/L 为高渗②( Na++K+)× 2+BS+BUN=mmol/L( 正常人: BS为 3.9~6.1mmol/L BUN 为 1.78~7.14mmol/L)正常值 280~310mmol/L<280mmol/L 为低渗,> 310mmol/L 为高渗3除以红细胞数( N/L)③MCV(均匀红细胞体积μm)=红细胞比积× 1000333正常值 82~96μm, >96μm为低渗,< 82μm为高渗④血清钠正常 130~150mmol/L(均匀 140)<130mmol/L 为低渗,> 150mmol/L 为高渗⑤( Na++10)× 2,正常 280~310mmol/L(均匀 300)<280mmol/L 为低渗,> 310mmol/L 为高渗--⑥Cl +HCO3=120-140mmol/L< 120mmol/L 为低渗,> 140mmol/L 为高渗⑦血浆胶体浸透压相关计算公式:血浆总蛋白 g/L ×2.41 ×2=289.2~385.6mmol/L<289.2mmol/L 为低渗,> 385.6mmol/L 为高渗1.74 ×Ag/L+1.205 ×Gg/L=85~131.85mmol/L比如白蛋白 50g/L ,则 1.74 ×50+220=307mmol/L(白蛋白 50g/L, 分子量为 69000, 浸透压 =50×1000/69000=0.725mmol/L )3.5 ×(A+G/L) 除以 7.5=18.99kPa<18.99kPa 为低渗增补血浆 ml 数=血浆蛋白(正常值一病人值)×8×体重 (kg)按 8ml/kg 输入,可提升血浆蛋白10g/L 。

渗透压计算的常用公式

渗透压计算的常用公式

用于渗透压计算的常用公式与参考值(mmol/L)-+20)×2=mmol/L①(Cl-+HCO3正常值280~310mmol/L(平均300)<280mmol/L为低渗,>310mmol/L为高渗②(Na++K+)×2+BS+BUN=mmol/L(正常人:BS为3.9~6.1mmol/L BUN为1.78~7.14mmol/L)正常值280~310mmol/L<280mmol/L为低渗,>310mmol/L为高渗③MCV(平均红细胞体积μm3)=红细胞比积×1000除以红细胞数(N/L)正常值82~96μm3,>96μm3为低渗,<82μm3为高渗④血清钠正常130~150mmol/L(平均140)<130mmol/L为低渗,>150mmol/L为高渗⑤(Na++10)×2,正常280~310mmol/L(平均300)<280mmol/L为低渗,>310mmol/L为高渗-=120-140mmol/L⑥Cl-+HCO3<120mmol/L为低渗,>140mmol/L为高渗⑦血浆胶体渗透压有关计算公式:血浆总蛋白g/L×2.41×2=289.2~385.6mmol/L<289.2mmol/L为低渗,>385.6mmol/L为高渗1.74×Ag/L+1.205×Gg/L=85~131.85mmol/L例如白蛋白50g/L,则1.74×50+220=307mmol/L(白蛋白50g/L,分子量为69000,渗透压=50×1000/69000=0.725mmol/L)3.5×(A+G/L)除以7.5=18.99kPa<18.99kPa为低渗补充血浆ml数=血浆蛋白(正常值一病人值)×8×体重(kg)按8ml/kg输入,可提高血浆蛋白10g/L。

一般10~25g/d,可连续补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液的张力,是以它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正常值(280~320mosm/L,计算时取平
均值300mosm/L)相比所得的比值,它是一个没有单位但却能够反映物质浓度的一
个数值。

溶液渗透压=(百分比浓度×10×1000×每个分子所能离解的离子数)/分子量。

如0.9%NaCl溶液渗透压=(0.9×10×1000×2)/58.5=308mOsm/L(794.2kPa)该渗透压与血浆正常渗透压相比,比值约为1,故该溶液张力为1 张。

又如5%NaHCO3 溶液渗透压=(5×10×1000×2)/84=1190.4mOsm/L(3069.7
kPa)该渗透压与血浆正常渗透压相比,比值约为4,故该溶液张力为4 张。

对以上复杂的计算过程,不要求学生掌握,但要记住张力是物质浓度的一种表达方式,其换算自然亦遵循稀释定律:C1×V1=C2×V2。

下面列出课本上已标明相应张力的几种常用溶液:10%(NaCl)11 张(临床上可按10 张计算)
0.9%(NaCl)1 张
5%(NaHCO3)4 张
10%(KCl)9 张
10%(GS)0 张(无张力,相当于水)
临床上多数情况下就是用以上几种溶液配制成其它所需的液体进行治疗,只需记住此几种溶液的张力,便可灵活自如地进行配制与计算所需溶液及张力;而不必去研究为什么10%NaCl张力是10 张这一复杂的计算过程。

4、举例说明混合溶液张力的计算
例1、10%NaCl(10ml)+10%GS(90ml),请问该组溶液张力。

同学们很快能够根据C1×V1=C2×V2 列出算式:10×10=X×100,X=1 张
例2、10%NaCl(20ml)+5%NaHCO3(25ml)+10%GS(255ml),
请问该组溶液张力。

10×20+4×25=X×300,
X=1 张。

例3、欲配制一组300ml,2/3 张液体,现已使用5%NaHCO3(15ml),还
需10%NaCl多少毫升。

10×X+4×15=2/3×300,
X=14ml
那么,再加入10%GS271(270)ml后即可配制成所需液体(300-15-14=271ml,
GS为0 张)
5、2∶1 等张液是抢救休克时扩容的首选溶液,其有固定组份,由2 份等渗盐溶液+1
份等渗碱溶液配制而成。

学生对配制2∶1液感到十分困难,为了便于学生记忆,快速计算、配制,便给出一个简单的计算公式(推导过程较为复杂,不必阐述)配制2∶1 液Mml,则需
10%NaCl=M/15ml————a
5%NaHCO3=M/12ml———b
10%GS=M-a-bml
例5、配制2∶1 液300ml,需10%NaCl、5%NaHCO3、10%GS各多少毫升。

10%NaCl=300/15=20ml
5%NaHCO3=300/12=25ml
10%GS=300-20-25=255ml这样,似乎很玄的2∶1 液通过一个简单的
公式便可快速配
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