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用例八大设计方法和实例
测试用例八大设计方法和实例
测试用例设计方法等价类划分理论知识等价类划分是一种典型的黑盒测试方法。
这一方法完全不考虑程序的内部结构,只依据程序的规格说明来设计测试用例。
等价类是指某个输入域的子集合。
在该子集合中,各个输入数据对于揭示程序中的错误都是等效的。
等价类合理地假设:某个等价类的代表值,与该等价类的其他值,对于测试来说是等价的。
因此,可以把全部的输入数据划分成若干的等价类,在每一个等价类中取一个数据来进行测试。
这样就能以较少的具有代表性的数据进行测试,而取得较好的测试效果。
等价类划分是把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即程序的输入域划分成若干部分(子集),然后从每一个子集中选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数据作为测试用例.该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常用的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1) 分类:划分等价类: 等价类是指某个输入域的子集合.在该子集合中,各个输入数据对于揭露程序中的错误都是等效的.并合理地假定:测试某等价类的代表值就等于对这一类其它值的测试.因此,可以把全部输入数据合理划分为若干等价类,在每一个等价类中取一个数据作为测试的输入条件,就可以用少量代表性的测试数据.取得较好的测试结果.等价类划分可有两种不同的情况: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有效等价类:是指对于程序的规格说明来说是合理的,有意义的输入数据构成的集合.利用有效等价类可检验程序是否实现了规格说明中所规定的功能和性能.无效等价类:与有效等价类的定义恰巧相反.设计测试用例时,要同时考虑这两种等价类.因为,软件不仅要能接收合理的数据,也要能经受意外的考验.这样的测试才能确保软件具有更高的可靠性.2)划分等价类的方法:下面给出六条确定等价类的原则:①在输入条件规定了取值范围或值的个数的情况下,则可以确立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两个无效等价类.②在输入条件规定了输入值的集合或者规定了“必须如何”的条件的情况下,可确立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③在输入条件是一个布尔量的情况下,可确定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④在规定了输入数据的一组值(假定n个),并且程序要对每一个输入值分别处理的情况下,可确立n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⑤在规定了输入数据必须遵守的规则的情况下,可确立一个有效等价类(符合规则)和若干个无效等价类(从不同角度违反规则).⑥在确知已划分的等价类中各元素在程序处理中的方式不同的情况下,则应再将该等价类进一步的划分为更小的等价类.3)原则:设计测试用例:在确立了等价类后,可建立等价类表,列出所有划分出的等价类:输入条件有效等价类无效等价类... ... ...... ... ...然后从划分出的等价类中按以下三个原则设计测试用例:①为每一个等价类规定一个唯一的编号.②设计一个新的测试用例,使其尽可能多地覆盖尚未被覆盖地有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直到所有的有效等价类都被覆盖为止.③设计一个新的测试用例,使其仅覆盖一个尚未被覆盖的无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直到所有的无效等价类都被覆盖为止.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程序中对于某一个错误输入的检查,往往会屏蔽对于其他错误输入的检查。
单元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单元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在软件开发中,单元测试是一种对软件系统中最小实体(通常是函数、方法或类)进行测试的方法。
单元测试用例设计是确保软件系统的各个单元在不同情况下都能正常工作的关键。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单元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1. 边界值分析法:
边界值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测试方法,通过测试系统在取最小、最大和边界值时的行为来检测错误。
例如,对于一个接受整数参数的函数,可以选择最小值、最大值和边界值作为测试用例。
2. 等价类划分法:
等价类划分法是将输入条件划分为一组等效的类别,并选择代表这些类别的测试用例。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测试用例数量,同时保证了覆盖各个等效类别的能力。
3. 错误猜测法:
错误猜测法是一种基于错误猜测的测试方法,通过假设系统中可能存在的错误场景来设计测试用例。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测试人员集中精力关注可能导致错误的操作或条件。
4. 边界条件测试法:
边界条件测试法是对特殊值和边界情况下的行为进行测试的方法。
例如,对于一个接受字符串参数的函数,可以设计测试用例来测试空字符串、长度边界情况等。
5. 正交试验法:
正交试验法是一种通过设计正交表来进行测试的方法,能够有效地避免冗余的测试用例。
正交表能够覆盖各种可能的参数组合,从而提高测试用例的效率。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单元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优劣势。
在实际项目中,测试人员可以根据需求和资源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设计测试用例,确保软件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
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有哪些
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有哪些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有很多种。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1. 等价类划分法:将输入条件或输出条件划分为若干个等价类,从每个等价类中选取一个典型值作为测试用例。
例如,对于一个账号注册的系统,可以将用户名输入划分为长度不超过10个字符和超过10个字符两个等价类,然后选取一个符合条件的测试用例进行测试。
2. 边界值分析法:测试用例中包含一些边界值,例如最大值、最小值、临界值等。
边界值往往比一般的值更容易引发错误。
例如,对于一个计算器的系统,在测试除法功能时,可以设计测试用例为除数为0、除数为1和除数为-1的情况。
3. 错误推测法:根据错误推测的原理,假设程序的某个部分可能发生错误,并设计测试用例来验证。
例如,对于一个在线商城的系统,在提交订单时,在错误推测的基础上,设计测试用例验证逻辑错误(如用户未登录时无法下单)或输入错误(如购买数量为负数时无法提交)。
4. 因果图法:将输入条件和输出条件按照因果关系进行组合,从而得到覆盖所有可能情况的测试用例。
例如,对于一个购物车功能的系统,因果图法可设计测试用例组合为加入商品、减少商品、删除商品、结算等操作之间的组合情况。
5. 结构化测试方法:根据软件的内部结构,设计测试用例以覆盖各个模块、分支和路径。
常用的结构化测试方法有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路径覆盖等。
例如,对于一个条件判断的系统,可以设计测试用例来验证每个条件的真假时不同分支的执行情况。
6. 随机测试方法:通过随机生成测试用例的方式进行测试。
随机测试可以覆盖较大的输入空间,但可能无法覆盖所有的边界条件和特殊情况。
例如,对于一个随机生成数字的系统,可以设计测试用例来验证生成的数字是否在指定范围内,并验证系统对于边界情况的处理。
7. 场景测试方法:根据实际使用场景,设计测试用例来模拟真实环境下的操作和交互。
场景测试可以更好地模拟用户的实际使用情况和需求。
例如,对于一个电子邮件系统,可以设计场景测试用例来模拟用户注册、发送邮件、收取邮件等真实操作。
软件测试用例实例(非常详细)
1、兼容性测试在大多数生产环境中,客户机工作站、网络连接和数据库服务器的具体硬件规格会有所不同。
客户机工作站可能会安装不同的软件例如,应用程序、驱动程序等而且在任何时候,都可能运行许多不同的软件组合,从而占用不同的资源。
测试目的配置说明操作系统系统软件外设应用软件结果服务器Window2000(S)WindowXpWindow2000(P)Window2003用例编号TestCase_LinkWorks_WorkEvaluate项目名称LinkWorks模块名称WorkEvaluate模块项目承担部门研发中心-质量管理部用例作者完成日期2005-5-27本文档使用部门质量管理部评审负责人审核日期批准日期注:本文档由测试组提交,审核由测试组负责人签字,由项目负责人批准。
历史版本:版本/状态作者参与者起止日期备注V1.11.1. 疲劳强度测试用例强度测试也是性能测试是的一种,实施和执行此类测试的目的是找出因资源不足或资源争用而导致的错误。
如果内存或磁盘空间不足,测试对象就可能会表现出一些在正常条件下并不明显的缺陷。
而其他缺陷则可能由于争用共享资源(如数据库锁或网络带宽)而造成的。
强度测试还可用于确定测试对象能够处理的最大工作量。
测试目的测试说明前提条件连续运行8小时,设置添加10用户并发功能1 2小时4小时6小时8小时功能1 2小时4小时6小时8小时一、功能测试用例此功能测试用例对测试对象的功能测试应侧重于所有可直接追踪到用例或业务功能和业务规则的测试需求。
这种测试的目标是核实数据的接受、处理和检索是否正确,以及业务规则的实施是否恰当。
主要测试技术方法为用户通过GUI(图形用户界面)与应用程序交互,对交互的输出或接受进行分析,以此来核实需求功能与实现功能是否一致。
二、性能测试性能测试是一种对响应时间、事务处理速率和其他与时间相关的需求进行测试和评估。
性能测试的目标是核实性能需求是否都已满足。
可以分为以下几种进方式来组织进行测试。
系统测试设计用例设计方法三篇
系统测试设计用例设计方法三篇篇一:系统测试设计用例设计方法目录一、等价类分析法 (2)二、边界值分析 (2)三、错误猜测法 (3)四、判定表法 (3)五、流程分析方法 (4)六、正交试验设计法 (4)七、状态迁移法 (6)一、等价类分析法等价类划分方法针对手机状态大致可以归几个大类:1.按键类(等价法):有效输入和无效输入(有效输入指UM和菜单指示;无效输入指测试菜单功能此时没有定义的按键和用户动作);2.外部中断类(等价法):常用、不常用及无效2.1.常用:来电和来消息(短信、彩信、push消息);掀合盖;侧键;耳机&FM;情景模式;电量不足2.2.不常用:充电;闹钟&记事本&关机时间&整点报时提示;Icon&动画显示;Icon&动画刷新;编辑界面&pop显示框输入为空或满;编辑界面&pop 显示框状态输入法默认&字符编码默认;失效SIM卡;大容量等SIM卡兼容;排序;号码识别;2.3.无效:“资料读取中…”;“复制中…”;“请稍后再试”3.存储器类3.1.等价法分类:读或写;不读或不写。
3.2.因果法分类:先SIM卡后手机;先手机后SIM卡;提示用户选择存储器(对比Nokia)。
3.3.操作分类:读;写;新增;删除;复制(先删除后新增;先新增后删除)状态类:正确;错误;变更;用户设定变更举例一,短消息发送功能:英文:Default7-bitalphabet(over160characters)合法等价类:0~160非法等价类::>160Thequickfoxjumpsoverthelazybrowndog中文:UCS-2alphabet(over70characters)合法等价类:0~70非法等价类::>70诺基亚(英文):Extendeddefault7-bitalphabet(over140Bytes),智慧短信,可以携带黑白图片。
合法等价类:0~140非法等价类::>140在写字板里面输入“联通”二字,保存后,再打开,即出现乱码。
优秀的测试用例案例
优秀的测试用例案例一、正常登录情况。
1. 测试用例名称:使用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
测试步骤:打开登录页面。
在用户名输入框中输入已经注册好的正确用户名,比如说“超级飞侠”。
在密码输入框中输入对应的正确密码,就像给超级飞侠输入它的秘密指令“123456abc”。
点击登录按钮。
预期结果:页面成功跳转到用户的个人主页,能看到类似“欢迎回来,超级飞侠!”这样的欢迎语,并且可以看到个人信息、功能菜单等只有登录后才能看到的东西。
二、边界值情况。
1. 测试用例名称:使用最短允许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
测试步骤:进入登录页面。
输入系统允许的最短用户名,假如是3个字符的“abc”。
输入系统允许的最短密码,比如6个字符的“123456”。
点击登录按钮。
预期结果:成功登录,进入到和正常登录一样的个人主页,显示欢迎语等相关信息。
2. 测试用例名称:使用最长允许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
测试步骤:打开登录界面。
输入最长可接受的用户名,假设是20个字符的“这个用户名超级超级超级长1234567890”。
输入最长可接受的密码,像是30个字符的“这个密码超级超级长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123”。
按下登录按钮。
预期结果:顺利登录,显示个人主页和欢迎信息,没有任何报错提示。
三、异常情况。
1. 测试用例名称:用户名不存在登录。
测试步骤:来到登录页面。
在用户名框里输入一个根本没注册过的名字,例如“不存在的大侠”。
在密码框里随便输入一串字符,像“888888”。
点击登录按钮。
预期结果:页面弹出提示框,上面写着“用户名不存在,请重新输入或者注册”之类的话,并且停留在登录页面,不允许进入个人主页。
2. 测试用例名称:密码错误登录。
测试步骤:打开登录窗口。
输入一个正确注册过的用户名,比如“勇敢小战士”。
但是在密码框里输入错误的密码,像是“错误密码123”。
点击登录按钮。
预期结果:弹出提示框,显示“密码错误,请重新输入”,页面保持在登录界面,不能进入个人主页。
测试用例的几种设计方法
2)根据控制流图设计出场景; 3)根据场景设计测试用例。 中间可能会要计算环路复杂度 V(G),计算公式如下: V(G)=e-n+2 其中 e 是边的数目,n 是结点的数目。 测试用例设计策略: 1、任何都要用边界值法; 2、用等价类划分补充测试用例; 3、根据测试设计人员经验用错误推测法追加测试用例; 4、根据程序逻辑追加逻辑测试用例; 5、根据程序情况,选择使用因果图法设计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设计步骤: 1、根据设计规格设计基本的功能测试用例; 2、边界值测试用例; 3、状态转换测试用例; 4、错误推测测试用例; 5、异常测试用例; 6、性能测试用例。 另外还需反复利用八种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对测试用例进行分解与合并,利用发散思维追 加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的几种设计方法
一、等价类划分 等价类划分主要适用于单个输入条件,输入为数值型的情况,如果输入规定了输入区间,
可划分出一个有效等价类,两个无效等价类;如果输入只规定了输入范围,可划分出一个有 效等价类,一个无效等价类。
二、边界值 边界值方法也是适用于单个输入条件的情况,输入类型可以数值、字符等,要测试的边 界包括上点、下点、离点。 三、错误推测法 错误推测法主要是测试设计人员的测试经验相关,测试经验不同,设计出来的测试用例也 区别很大。 四、因果图法 因果图方法考虑输入的组合,特别适用于多个输入条件相关有关联又相互约束的情况。 设计步骤: 1)罗列出输入与输出; 2)根据输入与输出画出因果图; 3)标出约束跟限制; 4)把因果图转化成判定表; 5)根据判定表的每一列设计测试用例。 五、判定表驱动法 判定表适合于解决多个逻辑条件的组合。将各种逻辑的组合罗列出来,避免遗漏。不能 表达重复的操作。 判定表包括条件桩、条件项、动作桩、动作项。 条件桩:列出所有条件,次序无关; 条件项:列出所对应条件的所有可能情况下的取值; 动作桩:列出可能采取的操作,次序无关; 动作项:列出条件项各种取值情况下采取的操作。
测试用例设计--场景法
测试⽤例设计--场景法1、为什么⽤场景法设计测试⽤例?⼤多数业务软件由后台管理(⽐如:⽤户管理、⾓⾊管理、权限管理等等各种管理)和⼯作流等⼏个部分组成。
终端⽤户,期望软件能够实现业务需求,⽽不是简单的功能的组合。
对于单点功能利⽤等价类、边界值、判定表⽤例设计⽅法能够解决⼤部分问题。
涉及业务流程的软件系统,采⽤场景法⽐较合适。
2、什么是场景法?场景业务流通常分为基本流、备选流、异常流程基本流:基本流表⽰通过业务流程时输⼊都正确,能达到⽬标的流程。
(插卡--》输⼊正确密码--》输⼊⾦额--》取款--》取卡)备选流:备选流表⽰通过业务流程时输⼊错误(或者操作错误)导致流程存在反复,但是经过纠正后仍能达到能达到⽬标的流程.(插卡-->输⼊错误密码--》输⼊正确密码--》输⼊⾦额--》取款--》取卡)异常流:异常流表⽰通过业务流程时输⼊错误(或者操作错误)产⽣异常终⽌流程(插卡-->输⼊3次错误密码--》吞卡) .⼀个流程⽤户期望:⼊度唯⼀,出度唯⼀。
每⼀个流程都包含⼀个从未⾛过的流程节点。
3、场景法设计测试⽤例的步骤?步骤⼀:理解需求,确定业务流程(基本流程、备选流程、异常流程)步骤⼆:绘制流程图,再次确认流程路径步骤三:根据业务流程图,抽取测试路径(每⼀路径需含⼀个未⾛过得路径)步骤四:细化路径,利⽤等价类边界值⽅法细化路径,抽取测试⽤例4、场景法设计测试⽤例的优缺点?优点:涉及倒业务流程的业务需求适合⽤场景法缺点:只验证业务流程,不验证单点功能,⼀般先采⽤先⽤等价类,边界值,错误推断,判定表等⽅法对单点功能进⾏验证,验证通过后再采⽤场景法进⾏业务流程的验证。
5、场景法测试⽤例设计⽰例实例⼀:需求:流程图:测试⽤例:(根据流程图抽取路径时最好从最后⼀个判定条件抽取)1-》2-》3-》4-》5-》6-》7:进⼊发送⼦程序,有空闲缓冲写⼊空闲缓冲,写⼊成功启动发送命令,发送消息成功。
1-》2-》8-》10:进⼊发送⼦程序,⽆空闲缓冲发送失败消息。
八大质量模型写测试用例
八大质量模型写测试用例
1、适用性:软件是否提供了相应的功能。
2、可靠性: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3、易用性:在指定使用条件下,产品被理解、学习、使用和吸引用户的能力。
4、效率性:在规定的条件下,相对于所用资源的数量,软件产品可提供适当性能的能力
5、软件维护性:“四规”,在规。
定条件下,规定的时间内,使用规定的工具或方法修复规定功能的能力。
6、软件可移植性:从一种环境迁移到另一种环境的能力。
7、兼容性:产品在不同平台,不同设备,不同仪器上运行情况,是否稳定。
8、安全性:产品在数据安全,网络安全方面是否有相应的防护措施。
测试用例格式包括十大特点
1)用例编号。
2)测试项。
3)测试标题。
4)用例属性。
5)重要级别:高中低。
6)预置条件。
7)测试输入。
8)操作步骤。
9)预期结果。
10)实际结果。
(完整word版)测试用例设计
举例1、保险费率计算(按照输入域划分等价类的例子):✓某保险公司承担人寿保险,该公司保费计算方式为:保费=投保额*保险率,保险率依点数不同而有别,10点以上(含10点)费率为0.6%,10点以下费率为0.1% ✓点数的计算是年龄、性别、婚姻、抚养人数所得的点数的总和✓输入:年龄、性别、婚姻、抚养人数✓输出:保险率输入数据说明:解答:第一步:输入和输出变量确认✓输入:年龄、性别、婚姻、抚养人数✓输出:保险率✓等价类划分原则:按照输入变量来确认等价类(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第二步:等价类划分第三步:设计测试用例1、设计测试用例,尽可能的覆盖尚未覆盖的有效等价类。
➢(1)(8)(10)(12)➢(2)(9)(11)(13)➢(3)(8)(10)(14)2、设计测试用例,使得每一个新设计的测试用例只包含一个无效等价类,其他的选择有效等价类。
➢(4)(8)(10)(12)➢(5)(9)(11)(13)➢(6)(8)(10)(14)➢(7)(8)(10)(14)➢(1)(8)(10)(15)➢(2)(9)(11)(16)➢(3)(8)(10)(16)说明:在设计无效部分的测试用例的时候,有效等价类部分,可以任意选择。
思考:若使用边界值法可以增加哪些用例?是否可以用判定表方法设计测试用例?举例2(因果图法设计测试用例):某电力公司有A、B、C、D四类收费标准,其规定如下图用电类别用电额度用电期间收费类型居民用电<100度/月——A类>=100度/月B类动力用电<10000度/月非高峰期B类>=10000度/月非高峰期C类<10000度/月高峰期C类>=10000度/月高峰期D类第一步:分析题目,列出原因和结果,并编号;输入条件(原因)输出动作(结果)1:居民用电A:A类计费2:动力用电B:B类计费3:<100度/月C:C类计费4:<10000度/月D:D类计费5:用电高峰期第二步:画出因果图,所有原因结点在左边,所有结果结点在右边,并建立四个中间结点,表示处理的中间状态第三步:把因果图转换为判定表;第四步:为判定表每一列设计一个测试用例;一、程序如下:Int A.B;Double X;if (A > 1 && B == 0)X = X/A;if (A == 2 || X > 1)X = X + 1;cout<<A<<B<<X;要求:1、画出程序流程图;2、分别使用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方式设计测试用例;3、在TD上编写出测试用例二、有一个员工管理系统,现对其录入模块进行测试。
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有哪些
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有哪些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有以下几种:1. 等价类划分法(Equivalence Partitioning):根据输入数据的特征,将输入数据集划分成若干个等价类,从每个等价类中选取一个代表作为测试用例。
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测试用例的数量,同时保证覆盖了不同输入数据的情况。
2. 边界值分析法(Boundary Value Analysis):在等价类中,选取边界值进行测试,因为通常边界值处更容易出现错误。
对于输入数据,选取它的最小值、最大值和边界值的前后一个值作为测试用例。
3. 错误推测法(Error Guessing):根据过去的经验和直觉,识别潜在的错误和缺陷,并设计测试用例来验证这些错误和缺陷。
这种方法主要依赖测试人员的经验和判断力。
4. 因果图法(Cause-Effect Graphing):根据系统或软件的功能和逻辑关系绘制因果图,然后从中选择特定的情况进行测试。
这种方法可以确保覆盖到所有可能的输入和条件组合。
5. 决策表测试法(Decision Table Testing):根据系统的规则和条件,建立一个决策表,表中包含各种可能的输入和对应的输出。
然后选择不同的条件组合进行测试,确保覆盖了所有的规则。
6. 认知测试方法(Cognitive Testing):根据用户使用软件的心理逻辑和思维方式,设计测试用例。
测试人员需要理解用户的需求和预期行为,从而设计出符合用户思维方式的测试用例。
7. 数据驱动测试方法(Data-Driven Testing):根据系统或软件的逻辑关系和各种输入数据,设计测试用例。
可以使用测试数据生成工具来生成测试用例,或者利用现有的数据进行测试。
8. 状态迁移法(State Transition Testing):适用于测试涉及状态转换的系统或软件。
根据系统的状态图或状态转换图,设计测试用例来覆盖不同的状态转换路径。
9. 随机测试方法(Random Testing):随机选择输入数据进行测试,以发现可能被疏忽的错误和缺陷。
测试用例的8种方法
测试用例的8种方法一、等价类划分法。
这就像是把东西分类啦。
比如说,测试一个输入框能输入数字,那我们就可以把数字分成好多类,像正整数、负整数、零这些。
这样,我们从每个类里挑一个代表来测试,就不用把每个数字都试一遍啦,多省事呀。
就好像一群小动物,我们按种类挑几只看看情况就大概知道整个群体的情况了,是不是很机智呢?二、边界值分析法。
这个方法可有趣啦。
它就专门盯着边界的地方。
还是说输入数字的例子,如果规定只能输入1到100的数字,那1和100就是边界值呀。
往往这些边界的地方最容易出问题呢。
就像住在房子边缘的人可能会遇到一些独特的情况,比如靠近路边可能会吵一点。
在测试的时候,边界值可不能放过,它们就像调皮的小鬼,最容易捣乱啦。
三、决策表法。
这就像是做选择题的一个大表格。
有很多条件,每个条件又有不同的选项,组合起来就像一个超级大的菜单。
比如说,要测试一个购物系统,根据用户是否是会员、购买金额多少、是否是促销商品这些条件,来决定最后的折扣或者赠品。
我们就把这些条件和结果都列在决策表里,然后按照表格一个一个测试,就像按照菜单点菜一样,明明白白的。
四、因果图法。
这个有点像找因果关系呢。
比如说,输入某个值会导致某个结果,那我们就把这个因果关系画出来。
如果输入错误密码会导致登录失败,那错误密码就是因,登录失败就是果。
把这些因果关系都整理好,就像在整理一个故事的情节一样,这样能更好地发现问题,就像把故事里不合理的情节找出来一样好玩。
五、正交试验法。
这是一种很高效的方法哦。
就像是从很多因素里挑选出一些有代表性的组合来测试。
假如有好几个变量影响一个结果,像颜色、大小、材质影响一个产品的受欢迎程度。
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组合都试一遍,那就用正交试验法,挑出一些关键的组合,就像从很多宝藏里挑出最有价值的那几颗宝石一样。
六、场景法。
想象一下一个完整的场景哦。
比如测试一个在线旅游系统,从用户开始搜索旅游目的地,到选择酒店、预订机票,再到最后的旅行体验。
编写测试用例的方法
编写测试用例的方法编写测试用例是软件测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编写测试用例可以确保对软件的功能进行全面、系统和准确的测试。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来编写测试用例。
1. 边界值分析法:这种方法是通过考察输入的边界值和特殊值来设计测试用例。
例如,对于一个输入范围为0到100的数字输入框,可以设计以下测试用例:- 输入0,验证是否可以正常接受- 输入100,验证是否可以正常接受- 输入-1,验证是否给出相应的错误提示- 输入101,验证是否给出相应的错误提示- 输入50,验证是否可以正常接受2. 等价类划分法:这种方法将输入域划分为若干个等价类,每个等价类代表一类输入的特性。
例如,对于一个用户登录的测试用例,可以设计以下测试用例:- 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验证是否登录成功- 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错误的密码,验证是否登录失败- 输入不存在的用户名,验证是否登录失败- 输入正确的密码和错误的用户名,验证是否登录失败- 输入空的用户名和正确的密码,验证是否登录失败- 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空的密码,验证是否登录失败3. 错误推测法:这种方法是通过推测软件可能存在的错误来设计测试用例。
例如,对于一个日期选择的测试用例,可以设计以下测试用例:- 输入一个未来的日期,验证是否给出相应的错误提示- 输入一个过去的日期,验证是否可以正常接受- 输入一个格式不正确的日期,验证是否给出相应的错误提示- 输入一个不存在的日期,验证是否给出相应的错误提示4. 因果图法:这种方法使用因果关系图来设计测试用例,通过分析软件内部的逻辑关系来确定各个测试用例之间的依赖性。
例如,对于一个购物车结算的测试用例,可以设计以下测试用例:- 添加商品到购物车后,验证购物车中是否正确显示商品信息- 从购物车中删除一个商品后,验证购物车中是否正确更新商品列表- 修改商品数量后,验证购物车中总价是否正确更新- 选择使用优惠券后,验证购物车中总价是否正确更新- 选择使用积分抵扣后,验证购物车中总价是否正确更新5. 用户故事法:这种方法是根据用户故事来编写测试用例,以模拟用户在实际使用软件时的操作。
功能测试常用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功能测试常用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功能测试是软件测试中的一种重要测试方法,主要用来验证软件系统是否符合用户需求,并且功能是否正常运行。
在功能测试中,测试用例的设计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合理的测试用例设计可以提高测试的效率和覆盖率。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功能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1. 等价类划分法(Equivalence Partitioning)等价类划分法是将输入条件分成若干个不相交的等价类,选择一个代表性的测试用例来代表每个等价类。
这是因为对于每个等价类,如果能覆盖到代表性的测试用例,则可以推断这个等价类中的其他测试用例也能覆盖到。
这样可以减少测试用例的数量,提高测试效率。
例如,一个输入范围为1-100的整数验证功能,我们可以选择一个代表性的测试用例,比如输入50,其他的等价类可以是小于1的数、大于100的数以及1-100之间的数。
2. 边界值分析法(Boundary Value Analysis)边界值分析法是基于等价类划分法的基础上,对边界情况进行特殊测试,因为边界值常常是软件出错的地方。
在边界值分析法中,选择最小边界值、最大边界值以及这些边界值的前后值作为测试用例。
例如,一个输入为1-100的整数验证功能,选择测试用例为0、1、2、99、100、101。
3. 错误推测法(Error Guessing)错误推测法是一种基于经验和直觉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测试人员通过自己的经验来猜测可能出错的地方,并且设计相应的测试用例。
这种方法不依赖于具体的测试方法,主要靠测试人员的经验和直觉来发现问题。
例如,对于一个输入用户注册功能的测试,测试人员可能会猜测到可能出错的地方有用户名重复、密码长度不符合要求、验证码错误等,然后设计相应的测试用例来验证这些猜测。
4. 因果图法(Cause-Effect Graphing)因果图法是一种基于图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测试人员通过构建因果图来表示软件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因果关系,然后根据因果关系选择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七大方法
测试⽤例七⼤⽅法测试⽤例七⼤⽅法:1、等价类测试⽤例设计⽅法定义:等价类是把所有可能的输⼊数据,即程序的输⼊域划分成若⼲部分(⼦集),然后从每⼀个⼦集中选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数据作为测试⽤例。
逻辑学的⾓度⽽⾔:输⼊----》中间处理----〉输出等价类:就是针对被测对象输⼊的数据,可以分为有效数据与⽆效数据被测对象可以分为两个维度的测试:1、正常流程需要测试的数据可以理解为有效数据2、异常流程中需要测试的数据可以理解为⽆效数据saas化:微服务架构 Software AS A Servicepaas化:平台即服务 Platform As A Service2、边界值分析⽅法定义:边界值分析法就是对输⼊或输出的边界值进⾏测试的⼀种⿊盒测试⽅法。
通常边界值分析法是作为对等价类划分法的补充,这种情况下,其测试⽤例来⾃等价类的边界。
例如发红包:要发出200元的红包,需要测0元、1元、199元、200元、201元边界值分析⽅法案例优化:结论:7个优化为5个点上点:必选(不考虑开闭区间)内点:必选(建议选择中间范围)离点:开内闭外(考虑开闭区间,开区间选择内部离点,闭区间选择外部离点)⽰例:6<=qq<=10 →[6,10]→开内闭外→5、11进⾏测试(7、9)去除。
3、因果图⽅法定义:是⼀种利⽤图解法分析输⼊的各种组合情况,从⽽设计测试⽤例的⽅法,它适合于检查程序输⼊条件的各种组合情况。
因果图:简单的理解就是被测对象有多个输⼊条件,根据排列组合的数学概念,把多个条件结合逻辑的关系(并且,或者)进⾏组合,得到⼀个输出的结果信息。
==:等于! = :不等于or :或者and:和⾮:等于关系:或者关系:满⾜其中⼀个条件就可以并且关系:同时满⾜两个或以上条件4、正交实验分解法:利⽤因果图来设计测试⽤例时, 作为输⼊条件的原因与输出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有时很难从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中得到。
往往因果关系⾮常庞⼤,以⾄于据此因果图⽽得到的测试⽤例数⽬多的惊⼈,给软件测试带来沉重的负担,为了有效地,合理地减少测试的⼯时与费⽤,可利⽤正交实验设计⽅法进⾏测试⽤例的设计。
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有哪些
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有哪些
1. 边界值分析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根据输入参数的最小和最大边界值以及边界内的其他值,构造测试用例,以检验系统在边界值情况下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2. 等价类划分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将输入参数划分为若干个等价类,选择典型的代表性测试用例,用以验证每个类别的功能是否正常。
3. 因果图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根据系统功能组成和功能之间的因果关系,构建因果图并选择相关的测试用例,以验证系统在各种因果关系下的正确性。
4. 场景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根据用户使用系统的不同场景和流程,设计相关的测试用例,以验证系统在各种使用场景下的正确性和用户友好程度。
5. 错误猜测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根据常见的错误猜测和用户的非正常操作,设计相应的测试用例,以验证系统对错误输入和异常情况的处理能力。
6. 性能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根据系统的性能要求和用户加载的负载情况,设计相应的测试用例,以验证系统在高负载、并发访问的情况下的性能表现。
7. 安全性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根据系统的安全要求和潜在的安全漏洞,设计相应的测试用例,以验证系统在各种攻击和安全威胁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8. 兼容性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根据系统的兼容性要求和不同的操作系统、浏览器、设备等组合情况,设计对应的测试用例,以验证系统在不同环境下的兼容性和一致性。
9. 复杂业务流程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根据系统的复杂业务流程,
设计相关的测试用例,以验证系统在复杂业务流程下的功能完整性、数据一致性和算法正确性。
10. 用户界面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根据系统的用户界面设计和交互方式,设计相应的测试用例,以验证系统的用户友好性和界面美观程度。
测试用例八大设计方法和实例
测试用例八大设计方法和实例测试用例设计是软件测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用于检测软件是否符合预期的要求以及发现潜在的缺陷。
在测试用例设计过程中,常常会使用到八大设计方法,包括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错误猜测法、因果图法、决策表测试法、状态转换测试法、路径测试法和场景测试法。
下面将对这八大设计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并给出相应的实例。
1.等价类划分法:等价类划分法是根据输入值的有效类别来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根据输入值的特征和限制条件,将输入值划分为等价类,每个等价类中的输入值具有相同的功能和行为,只需选择一个典型的输入值进行测试即可。
例如,对一个要求输入0-100之间的整数的程序,可以划分为三个等价类:小于0的整数、0-100之间的整数以及大于100的整数。
2.边界值分析法:边界值分析法是根据输入值的边界情况进行测试用例设计的方法。
通常在输入值的边界处可能存在错误和异常的情况,因此需要特别关注这些边界条件。
例如,对一个要求输入1-100之间的整数的程序,可以选择1、100两个边界值以及1和100之间的数作为测试用例。
3.错误猜测法:错误猜测法是通过猜测可能存在的错误,设计测试用例来验证系统是否能正常处理这些错误情况。
例如,在一个登录系统中,可以猜测用户输入错误的用户名或密码,然后设计对应的测试用例来测试系统是否能正确地处理这些错误情况。
4.因果图法:5.决策表测试法:决策表测试法是通过建立决策表,来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决策表是一种用于描述系统决策逻辑的表格,其中包含了系统所有的输入条件和相应的输出结果。
通过对决策表进行覆盖分析,设计出相应的测试用例。
例如,在一个银行系统中,可以根据不同的账户类型、账户余额和交易金额等因素,设计测试用例来测试不同交易类型的处理逻辑。
6.状态转换测试法:状态转换测试法是适用于状态机模型的一种测试方法。
状态机是描述系统行为的一种图形化表示方法,通过对状态之间的转换进行测试用例设计。
软件测试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软件测试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软件测试是确保软件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而测试用例是软件测试的核心。
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则是指定测试用例的过程和技术。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软件测试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一、黑盒测试黑盒测试是一种功能性测试方法,它主要关注软件的输入和输出,而不考虑软件的实现细节。
在黑盒测试中,测试人员不需要了解软件的内部结构和代码,只需根据软件的规格说明书设计测试用例。
常见的黑盒测试方法包括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和决策表等。
1. 等价类划分法等价类划分法是一种常用的黑盒测试设计方法。
在等价类划分法中,将输入数据分为不同的等价类,从每个等价类中选择一个有效值和一个无效值作为测试用例。
例如,对于一个要求输入年龄的软件,可以将输入数据划分为小于0、0到200和大于200三个等价类,从每个等价类中选择一个测试用例进行测试。
2. 边界值分析法边界值分析法也是一种常用的黑盒测试设计方法。
它关注的是软件的边界条件。
在边界值分析法中,将输入数据的边界情况作为测试用例。
例如,对于一个要求输入1到100之间的数字的软件,可以选择1、100和2个边界值进行测试。
3. 决策表决策表是一种用于描述输入条件、输出条件和规则的表格。
它可以帮助测试人员全面地设计测试用例。
在使用决策表设计测试用例时,可以先列出所有可能的条件和规则,并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测试用例进行测试。
二、白盒测试白盒测试是一种结构性测试方法,它需要测试人员了解软件的内部结构和代码。
在白盒测试中,测试人员会根据软件的内部逻辑结构设计测试用例。
常见的白盒测试方法包括语句覆盖、路径覆盖和判定覆盖等。
1. 语句覆盖语句覆盖是一种简单直观的白盒测试设计方法。
它要求测试用例能够覆盖软件中的每一个语句。
测试人员需要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使得每一个语句都至少执行一次。
2. 路径覆盖路径覆盖是一种更为复杂的白盒测试设计方法。
它要求测试用例能够覆盖软件中的每一条路径。
测试人员需要了解软件的控制流图和程序逻辑,设计能够覆盖所有路径的测试用例。
11种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11种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测试用例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合理设计测试用例,可以全面覆盖软件的各种功能和场景,有效提高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11种常用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帮助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更好地进行测试工作。
一、等价类划分法等价类划分法是一种基于等价类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它将输入域划分为多个等价类,每个等价类代表了一组具有相同功能和特性的输入。
测试用例应该从每个等价类中选择一个合适的输入进行测试,以覆盖不同的情况和可能的错误。
二、边界值分析法边界值分析法是一种基于边界值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它将输入域的边界值作为测试用例,包括最小值、最大值以及接近边界的值。
通过测试这些边界值,可以检测到因边界条件引起的错误和异常。
三、错误推测法错误推测法是一种基于开发人员或测试人员经验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通过预测可能出现的错误和异常情况,设计相应的测试用例来验证这些情况。
这需要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具备丰富的经验和对软件系统的深入了解。
四、因果图法因果图法是一种基于因果关系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通过分析系统的功能和组成部分之间的因果关系,构建因果图,找出潜在的错误和异常情况,并设计相应的测试用例进行验证。
五、决策表法决策表法是一种基于决策规则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通过将系统的各种可能的输入和条件组合列成表格,设计相应的测试用例来验证系统在不同条件下的行为和输出。
六、状态转换法状态转换法是一种基于系统状态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通过分析系统在不同状态下的行为和转换条件,设计相应的测试用例来验证系统在状态转换时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七、路径覆盖法路径覆盖法是一种基于程序执行路径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通过分析程序的控制流图,选择一组测试用例,能够覆盖程序中的每个执行路径,从而验证程序的各种场景和可能的错误。
八、接口测试法接口测试法是一种专注于系统接口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通过分析和设计针对系统接口的测试用例,包括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外部接口等,验证不同接口之间的兼容性和一致性。
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有哪些
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有哪些测试用例的设计是软件测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好的测试用例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测试效率和覆盖率,保证软件质量。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1. 等价类划分法。
等价类划分法是一种常用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它将输入数据划分为若干个等价类,然后从每个等价类中选择一个代表性的值作为测试用例。
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测试用例的数量,同时保证覆盖了不同的情况。
例如,对于一个要求输入1到100之间的数字的输入框,可以将输入数据划分为小于1、1到100之间、大于100这三个等价类,然后分别选择一个代表性的值进行测试。
2. 边界值分析法。
边界值分析法是在等价类划分法的基础上,对边界值进行重点测试。
因为很多软件错误往往发生在边界值处,所以对边界值进行充分的测试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对于一个要求输入1到100之间的数字的输入框,边界值为1和100,我们需要分别测试这两个边界值及其附近的值。
3. 因果图法。
因果图法是一种基于因果关系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它通过分析系统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构建因果图,然后根据因果图来设计测试用例。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测试人员更好地理解系统的功能和结构,从而设计出更全面的测试用例。
4. 判定表方法。
判定表方法是一种将不同的输入条件和其对应的输出结果进行组合,形成一个判定表,然后根据判定表来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输入条件较多、相互之间存在组合关系的情况,可以帮助测试人员全面地测试不同的组合情况。
5. 状态转换法。
状态转换法适用于测试有状态的系统,它通过分析系统中不同状态之间的转换关系,设计测试用例。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测试人员充分地测试系统在不同状态下的行为,发现潜在的错误。
总结。
以上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特点。
在实际测试工作中,测试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项目需求和测试目标选择合适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从而设计出高效、全面的测试用例,保证软件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试用例设计方法1等价类划分1.1 理论知识等价类划分是一种典型的黑盒测试方法。
这一方法完全不考虑程序的内部结构,只依据程序的规格说明来设计测试用例。
等价类是指某个输入域的子集合。
在该子集合中,各个输入数据对于揭示程序中的错误都是等效的。
等价类合理地假设:某个等价类的代表值,与该等价类的其他值,对于测试来说是等价的。
因此,可以把全部的输入数据划分成若干的等价类,在每一个等价类中取一个数据来进行测试。
这样就能以较少的具有代表性的数据进行测试,而取得较好的测试效果。
等价类划分是把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即程序的输入域划分成若干部分(子集),然后从每一个子集中选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数据作为测试用例.该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常用的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1) 分类:划分等价类: 等价类是指某个输入域的子集合.在该子集合中,各个输入数据对于揭露程序中的错误都是等效的.并合理地假定:测试某等价类的代表值就等于对这一类其它值的测试.因此,可以把全部输入数据合理划分为若干等价类,在每一个等价类中取一个数据作为测试的输入条件,就可以用少量代表性的测试数据.取得较好的测试结果.等价类划分可有两种不同的情况: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有效等价类:是指对于程序的规格说明来说是合理的,有意义的输入数据构成的集合.利用有效等价类可检验程序是否实现了规格说明中所规定的功能和性能.无效等价类:与有效等价类的定义恰巧相反.设计测试用例时,要同时考虑这两种等价类.因为,软件不仅要能接收合理的数据,也要能经受意外的考验.这样的测试才能确保软件具有更高的可靠性.2)划分等价类的方法:下面给出六条确定等价类的原则:①在输入条件规定了取值范围或值的个数的情况下,则可以确立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两个无效等价类.②在输入条件规定了输入值的集合或者规定了“必须如何”的条件的情况下,可确立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③在输入条件是一个布尔量的情况下,可确定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④在规定了输入数据的一组值(假定n个),并且程序要对每一个输入值分别处理的情况下,可确立n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⑤在规定了输入数据必须遵守的规则的情况下,可确立一个有效等价类(符合规则)和若干个无效等价类(从不同角度违反规则).⑥在确知已划分的等价类中各元素在程序处理中的方式不同的情况下,则应再将该等价类进一步的划分为更小的等价类.3)原则:设计测试用例:在确立了等价类后,可建立等价类表,列出所有划分出的等价类:输入条件有效等价类无效等价类... ... ...... ... ...然后从划分出的等价类中按以下三个原则设计测试用例:①为每一个等价类规定一个唯一的编号.②设计一个新的测试用例,使其尽可能多地覆盖尚未被覆盖地有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直到所有的有效等价类都被覆盖为止.③设计一个新的测试用例,使其仅覆盖一个尚未被覆盖的无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直到所有的无效等价类都被覆盖为止.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程序中对于某一个错误输入的检查,往往会屏蔽对于其他错误输入的检查。
因此,必须针对每一个无效等价类分别设计测试用例1.2 实例1、保险费率计算人人保险公司承担人寿保险已有多年历史,该公司保费计算方式为投保额*保险率,保险率又依点数不同而有别, 10 点以上费率为 0.6 % , 10 点以下费率为0.1 % :输入数据说明一、分析输入数据型式。
年龄:一或两位数字。
性别:以英文「 Male 」、 Female 」、「 M 」、「 F 」表示。
婚姻:「已婚」、「未婚」。
扶养人数:空白或一位数字。
保险费率: 10 点以上, 10 点以下。
二、划分输入数据三、设计输入数据。
四、根据以上分析设计测试用例:2边界值分析法2.1 理论知识边界值分析方法是对等价类划分方法的补充,也是一种黑盒测试方法,适度等价类分析方法的一种补充,由长期的测试工作经验得知,大量的错误是发生在输入或输出的边界上。
因此针对各种边界情况设计测试用例,可以查出更多的错误。
(1)边界值分析方法的考虑:长期的测试工作经验告诉我们,大量的错误是发生在输入或输出范围的边界上,而不是发生在输入输出范围的内部.因此针对各种边界情况设计测试用例,可以查出更多的错误.使用边界值分析方法设计测试用例,首先应确定边界情况.通常输入和输出等价类的边界,就是应着重测试的边界情况.应当选取正好等于,刚刚大于或刚刚小于边界的值作为测试数据,而不是选取等价类中的典型值或任意值作为测试数据.(2)基于边界值分析方法选择测试用例的原则:1)如果输入条件规定了值的范围,则应取刚达到这个范围的边界的值,以及刚刚超越这个范围边界的值作为测试输入数据.2)如果输入条件规定了值的个数,则用最大个数,最小个数,比最小个数少一,比最大个数多一的数作为测试数据.3)根据规格说明的每个输出条件,使用前面的原则1).4)根据规格说明的每个输出条件,应用前面的原则2).5)如果程序的规格说明给出的输入域或输出域是有序集合,则应选取集合的第一个元素和最后一个元素作为测试用例.6)如果程序中使用了一个内部数据结构,则应当选择这个内部数据结构的边界上的值作为测试用例.7)分析规格说明,找出其它可能的边界条件.2.2 实例找零钱最佳组合假设商店货品价格 (R) 皆不大于 100 元(且为整数),若顾客付款在 100 元内 (P) ,求找给顾客之最少货币个(张)数?(货币面值 50 元 (N50) , 10 元 (N10) , 5 元 (N5) , 1 元 (N1) 四种)一、分析输入的情形。
R > 1000 < R < = 100R <= 0P > 100R<= P <= 100P < R二、分析输出情形。
N50 = 1N50 = 04 > N10 >= 1N10 = 0N5 = 1N5 = 04 > N1 >= 1N1 = 0三、分析规格中每一决策点之情形,以 RR1, RR2, RR3 表示计算要找 50, 10, 5 元货币数时之剩余金额。
R > 100R <= 0P > 100P < RRR1 >= 50RR2 >= 10RR3 >= 5四、由上述之输入/输出条件组合出可能的情形。
R > 100R <= 00 < R <= 100, P > 1000 < R <= 100, P < R0 < R <= 100, R <= P <= 100, RR = 500 < R <= 100, R <= P <= 100, RR = 490 < R <= 100, R <= P <= 100, RR = 100 < R <= 100, R <= P <= 100, RR = 90 < R <= 100, R <= P <= 100, RR = 50 < R <= 100, R <= P <= 100, RR = 40 < R <= 100, R <= P <= 100, RR = 10 < R <= 100, R <= P <= 100, RR = 0五、为满足以上之各种情形,测试资料设计如下:1. 货品价格 = 1012. 货品价格 = 03.货品价格 = -14. 货品价格 = 100, 付款金额 = 1015. 货品价格 = 100, 付款金额 = 996. 货品价格 = 50, 付款金额 = 1007. 货品价格 = 51, 付款金额 = 1008. 货品价格 = 90, 付款金额 = 1009. 货品价格 = 91, 付款金额 = 10010. 货品价格 = 95, 付款金额 = 10011. 货品价格 = 96, 付款金额 = 10012. 货品价格 = 99, 付款金额 = 10013. 货品价格 = 100, 付款金额 = 1003错误推测法1、定义:基于经验和直觉推测程序中所有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 从而有针对性的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2、错误推测方法的基本思想:列举出程序中所有可能有的错误和容易发生错误的特殊情况,根据他们选择测试用例。
1)例如, 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为0的情况;输入表格为空格或输入表格只有一行。
这些都是容易发生错误的情况。
可选择这些情况下的例子作为测试用例。
2)例如,前面例子中成绩报告的程序,采用错误推测法还可补充设计一些测试用例:I.程序是否把空格作为回答II.在回答记录中混有标准答案记录III.除了标题记录外,还有一些的记录最后一个字符即不是2也不是3IV.有两个学生的学号相同V.试题数是负数。
3)再如,测试一个对线性表(比如数组)进行排序的程序,可推测列出以下几项需要特别测试的情况:I.输入的线性表为空表;II.表中只含有一个元素;III.输入表中所有元素已排好序;IV.输入表已按逆序排好;V.输入表中部分或全部元素相同。
4因果图方法4.1 理论知识前面介绍的等价类划分方法和边界值分析方法,都是着重考虑输入条件,但未考虑输入条件之间的联系, 相互组合等. 考虑输入条件之间的相互组合,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情况. 但要检查输入条件的组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即使把所有输入条件划分成等价类,他们之间的组合情况也相当多. 因此必须考虑采用一种适合于描述对于多种条件的组合,相应产生多个动作的形式来考虑设计测试用例. 这就需要利用因果图(逻辑模型).因果图方法最终生成的就是判定表. 它适合于检查程序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情况.利用因果图生成测试用例的基本步骤:(1) 分析软件规格说明描述中, 那些是原因(即输入条件或输入条件的等价类),那些是结果(即输出条件), 并给每个原因和结果赋予一个标识符.(2) 分析软件规格说明描述中的语义.找出原因与结果之间, 原因与原因之间对应的关系. 根据这些关系,画出因果图.(3) 由于语法或环境限制, 有些原因与原因之间,原因与结果之间的组合情况不不可能出现. 为表明这些特殊情况, 在因果图上用一些记号表明约束或限制条件.(4) 把因果图转换为判定表.(5) 把判定表的每一列拿出来作为依据,设计测试用例.从因果图生成的测试用例(局部,组合关系下的)包括了所有输入数据的取TRUE与取FALSE的情况,构成的测试用例数目达到最少,且测试用例数目随输入数据数目的增加而线性地增加.前面因果图方法中已经用到了判定表.判定表(Decision Table)是分析和表达多逻辑条件下执行不同操作的情况下的工具.在程序设计发展的初期,判定表就已被当作编写程序的辅助工具了.由于它可以把复杂的逻辑关系和多种条件组合的情况表达得既具体又明确.判定表通常由四个部分组成.条件桩(Condition Stub):列出了问题得所有条件.通常认为列出得条件的次序无关紧要.动作桩(Action Stub):列出了问题规定可能采取的操作.这些操作的排列顺序没有约束.条件项(Condition Entry):列出针对它左列条件的取值.在所有可能情况下的真假值.动作项(Action Entry):列出在条件项的各种取值情况下应该采取的动作.规则:任何一个条件组合的特定取值及其相应要执行的操作.在判定表中贯穿条件项和动作项的一列就是一条规则.显然,判定表中列出多少组条件取值,也就有多少条规则,既条件项和动作项有多少列.判定表的建立步骤:(根据软件规格说明)①确定规则的个数.假如有n个条件.每个条件有两个取值(0,1),故有种规则.②列出所有的条件桩和动作桩.③③填入条件项.④④填入动作项.等到初始判定表.⑤⑤简化.合并相似规则(相同动作).B. Beizer 指出了适合使用判定表设计测试用例的条件:①规格说明以判定表形式给出,或很容易转换成判定表.②条件的排列顺序不会也不影响执行哪些操作.③规则的排列顺序不会也不影响执行哪些操作.④每当某一规则的条件已经满足,并确定要执行的操作后,不必检验别的规则.⑤如果某一规则得到满足要执行多个操作,这些操作的执行顺序无关紧要..4.2 符号4.3 实例4.3.1实例一某软件规格说明中包含这样的要求:第一列字符必须是A或B,第二列字符必须是一个数字,在此情况下进行文件的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