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的七种观察方式

合集下载

显微镜的七种观察方法

显微镜的七种观察方法
.
4 应用: 微小粒子、细菌形态观察 、细菌记数,透明标本观 察等
.
按观察方法分 7-3
3.荧光:利用某些物质在受
到了紫外光或短波长的光激发照 射以后能够发射出比激发光波长 长的荧光的特性的观察方法
.
荧光
.
什么是荧光 ?
物质中的电子吸收光的能量由低能状态转变为 高能状态,再回到低能状态时释放出的光,是非 温度辐射光——冷光。即:物质吸收短波光,发 射出的长波光。
偏振器1
自然光(多 振动面)
偏振器2
偏振光(单 一振动面)
各向同性:单折射体,光性质不因照射方向而改变,普 通气体、液体、非结晶固体等
各向异性:双折射体,光速度、折射率、吸收和振动面、
振幅随照射方向不同,晶体、纤维等
.
应用: 矿物质、化学物品鉴别 鉴别纤维、染色体、淀粉粒、细胞中晶体 植物病理检验 鉴别骨骼、牙齿、胆固醇、神经纤维、肿 瘤细胞、横纹肌和毛发等
过分别处于聚光镜与物镜的一对互
补的光环后产生干涉(强度叠加或
减弱),即相位差转变成了光强差,
从而可清楚观察到使原来不易看清
的透明类样品(即相位物体,如活
细胞)。
.
相 差(衬)
.
相 差(衬)
.
1 原理
利用被检物体的光程(折射率 x 厚度)差进行镜检,即利用干涉现象,将相位差 变为人眼可以分辨的振幅差
带宽对图象的影响
SWB: BP420-480
WB: BP450-480
WIB: BP460-490
NB: BP470-490
.
多重染色标本的多色观察
FITC+Texas Red+DAPI
.
三色滤色镜的特性曲线

显微镜的七种观察方法

显微镜的七种观察方法
视野亮度高、均匀, 应用范围广, 操作简单,价格低, 物镜适用于荧光观察 缺点: 透明标本对比度低, 标本没有立体感
精品课件
按观察方法分 7-2
2.暗场:照明光通过物镜外
围射于试样,来自试样的干涉及 衍射光进入物镜并最终被观察到。
精品课件
暗场
精品课件
1 原理 丁道尔(Tyndall)现象,微粒对斜射光反射或衍射,增 大了人眼可见性。 2 特点 观察到极其微小物体,分辨率可达0.02 ~ 0.004 um (明场0.4um)—”超显微“。 3 缺点 只能观察到物体存在、运动和外部形态 不方便调节 标本要求高(灰尘、盖片、载片)
精品课件
使用抗衰减剂的效果
精品课件
汞灯灯箱构造
灯室,上下、左右旋钮,聚光镜旋钮
精品课件
按观察方法分 7-4
4.偏光:有些物质在两个呈
一定夹角的偏光滤片之间可现呈 鲜明的对比,或根据双折射性能 和定向呈现颜色
精品课件
偏光
精品课件
1 原理
依据波动光学原理观察和精密测定标本细节,或透明物体改变光束的物理参数,以 此判别物质结构的一种显微镜
精品课件
4 应用: 微小粒子、细菌形态观察 、细菌记数,透明标本观 察等
精品课件
按观察方法分 7-3
3.荧光:利用某些物质在受
到了紫外光或短波长的光激发照 射以后能够发射出比激发光波长 长的荧光的特性的观察方法
精品课件
荧光
精品课件
什么是荧光 ?
物质中的电子吸收光的能量由低能状态转变 为高能状态,再回到低能状态时释放出的光,是 非温度辐射光——冷光。即:物质吸收短波光, 发射出的长波光。
精品课件
按观察方法分 7-7

显微观察的方式

显微观察的方式

2022年高考生物总复习:显微观察的方式1.显微观察的两种方式(1)原色观察:即观察材料不用染色,直接用显微镜观察即可。

相关实验有: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等。

(2)染色观察:即观察材料要经染色剂染色后才可用显微镜观察。

相关实验有: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等。

2.显微观察类实验的染色剂与材料选择3.显微观察3种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高考例证】1.(2016·江苏卷,19)下列实验都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有关实验现象描述合理的是()A.实验①B.实验②C.实验③D.实验④解析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时,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液泡大,占据整体细胞体积的绝大部分,呈紫色,不同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小不同,质壁分离的位置、程度并不一致,A正确;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时,不能观察到核糖体,B错误;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观察不到染色体,C错误;线粒体需染色后才能观察到清晰的形态且酵母菌无大液泡,D错误。

答案A2.(2015·山东卷,3)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体色素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可导致滤纸条上色素带重叠B.低温诱导大蒜根尖时间过短,可能导致难以观察到染色体加倍的细胞C.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装片时,需保持细胞活性以便观察有丝分裂过程D.将洋葱表皮放入0.3 g/mL蔗糖溶液中,水分交换平衡后制成装片观察质壁分离过程解析色素分离时,若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不能分离出各色素带,A错误;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若诱导大蒜根尖时间过短,染色体数目可能并未加倍,B正确;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装片时,细胞在解离时已死亡,不可能再继续分裂进程了,C错误;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时,先制作装片,再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状况,D错误。

显微镜观察方式对比

显微镜观察方式对比

显微镜观察方式比较:1.明场(Brightfield-BF/H)用于常规镜检,观察;病理或染色标本。

优点:1.应用广泛,操作简单;2.视野亮度高,均匀;3.价格相对较低;4.物镜适用于荧光观察。

缺点:1.对比度低(透明或未染色标本);2.成像没有立体感。

2.相差(Phase Contrast-PH)最常规的活细胞观察方式,用于对无色透明的标本进行观察,尤其适用于培养的活细胞,组织观察。

优点:目前观测活细胞标本最经济,实用的方法。

缺点:1.需要特殊的相差物镜(Ph);2.需要光强高;3.切片不能太厚;4.操作较麻烦;5.荧光效果不如明场物镜。

物镜上的相位板不同,可以分为正/负相差两种不同的观察效果,负相差多用于生殖医学中精子形态的观察。

(正负相差的区别在于一个背景更黑,一个样品更黑)原理:利用物体不同结构成分之间的折射率和厚度的差别,把通过物体不同部分的光程差转变为振幅(光强度)的差别,经过带有环状光阑的聚光镜和带有相位片的相差物镜实现观测的显微镜。

在构造上,相差显微镜有不同于普通光学显微镜4个特殊之处:1.环形光阑(annular diaphragm)位于光源与聚光器之间,作用是使透过聚光器的光线形成空心光锥,焦聚到标本上。

2.相位板(annular phaseplate)在物镜中加了涂有氟化镁的相位板,可将直射光或衍射光的相位推迟1/4λ。

分为两种:(1)A+相板:将直射光推迟1/4λ,两组光波合轴后光波相加,振幅加大,标本结构比周围介质更加变亮,形成亮反差(或称负反差)。

(2)B+相板:将衍射光推迟1/4λ,两组光线合轴后光波相减,振幅变小,形成暗反差(或称正反差),结构比周围介质更加变暗。

3.合轴调节望远镜:用于调节环状光阑的像与相板共轭面完全吻合。

3.微分干涉(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 Contrast-DIC)使被检物体产生三维立体浮雕感觉。

用于无色透明标本的形状轮廓、内部结构、运动情况等观测及显微操作等。

显微镜的七种观察方式

显微镜的七种观察方式

显微镜的七种观察方式一.明视野观察(Bright field BF)明视野镜检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种镜检方式,广泛应用于病理、检验,用于观察被染色的切片,所有显微镜均能完成此功能。

二.暗视野观察(Dark field DF)暗视野实际是暗场照明发。

它的特点和明视野不同,不直接观察到照明的光线,而观察到的是被检物体反射或衍射的光线。

因此,视场成为黑暗的背景,而被检物体则呈现明亮的象。

暗视野的原理是根据光学上的丁道尔现象,微尘在强光直射通过的情况下,人眼不能观察,这是因为强光绕射造成的。

若把光线斜射它,由于光的反射,微粒似乎增大了体积,为人眼可见。

m..m 暗视野观察所需要的特殊附件是暗视野聚光镜。

它的特点是不让光束由下至上的通过被检物体,而是将光线改变途径,使其斜射向被检物体,使照明光线不直接进入物镜,利用被检物体表面反射或衍射光形成的明亮图象。

暗视野观察的分辨率远高于明视野观察,最高达0.02—0.004三.相差镜检法(Phase contrast PH)在光学显微镜的发展过程中,相差镜检术的发明成功,是近代显微镜技术中的重要成就。

我们知道,人眼只能区分光波的波长(颜色)和振幅(亮度),对于无色通明的生物标本,当光线通过时,波长和振幅变化不大,在明场观察时很难观察到标本.相差显微镜利用被检物体的光程之差进行镜检,也就是有效地利用光的干涉现象,将人眼不可分辨的相位差变为可分辨的振幅差,即使是无色透明的物质也可成为清晰可见。

这大大便利了活体细胞的观察,因此相差镜检法广泛应用于倒置显微镜。

相差图片相差显微镜的基本原理是,把透过标本的可见光的光程差变成振幅差,从而提高了各种结构间的对比度,使各种结构变得清晰可见。

光线透过标本后发生折射,偏离了原来的光路,同时被延迟了1/4λ(波长),如果再增加或减少1/4λ,则光程差变为1/2λ,两束光合轴后干涉加强,振幅增大或减下,提高反差。

在构造上,相差显微镜有不同于普通光学显微镜两个特殊之处:1. 环形光阑(annular diaphragm)位于光源与聚光器之间,作用是使透过聚光器的光线形成空心光锥,焦聚到标本上。

显微镜的七种观察方式

显微镜的七种观察方式

显微镜的七种观察方法发布时间:2013-1-7一.明视野观察(Brightfield)明视野镜检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种镜检方式,广泛应用于病理、检验,用于观察被染色的切片,所有显微镜均能完成此功能。

二.暗视野观察(Darkfield)暗视野实际是暗场照明发。

它的特点和明视野不同,不直接观察到照明的光线,而观察到的是被检物体反射或衍射的光线。

因此,视场成为黑暗的背景,而被检物体则呈现明亮的象。

暗视野的原理是根据光学上的丁道尔现象,微尘在强光直射通过的情况下,人眼不能观察,这是因为强光绕射造成的。

若把光线斜射它,由于光的反射,微粒似乎增大了体积,为人眼可见。

暗视野观察所需要的特殊附件是暗视野聚光镜。

它的特点是不让光束由下至上的通过被检物体,而是将光线改变途径,使其斜射向被检物体,使照明光线不直接进入物镜,利用被检物体表面反射或衍射光形成的明亮图象。

暗视野观察的分辨率远高于明视野观察,最高达0.02—0.004三.相差镜检法(Phasecontrast)在光学显微镜的发展过程中,相差镜检术的发明成功,是近代显微镜技术中的重要成就。

我们知道,人眼只能区分光波的波长(颜色)和振幅(亮度),对于无色通明的生物标本,当光线通过时,波长和振幅变化不大,在明场观察时很难观察到标本.相差显微镜利用被检物体的光程之差进行镜检,也就是有效地利用光的干涉现象,将人眼不可分辨的相位差变为可分辨的振幅差,即使是无色透明的物质也可成为清晰可见。

这大大便利了活体细胞的观察,因此相差镜检法广泛应用于倒置显微镜。

1相差显微镜的基本原理是,把透过标本的可见光的光程差变成振幅差,从而提高了各种结构间的对比度,使各种结构变得清晰可见。

光线透过标本后发生折射,偏离了原来的光路,同时被延迟了1/4λ(波长),如果再增加或减少1/4λ,则光程差变为1/2λ,两束光合轴后干涉加强,振幅增大或减下,提高反差。

在构造上,相差显微镜有不同于普通光学显微镜两个特殊之处:1.环形光阑(annulardiaphragm)位于光源与聚光器之间,作用是使透过聚光器的光线形成空心光锥,焦聚到标本上。

显微镜观察方法

显微镜观察方法

(三)相差观察方式
2 特点 鉴定活体细胞最实用、最经济的方法 3 缺点 需要光强高 切片不能太厚(5~10um) 盖片、载片需符合标准 最好配用单色滤光镜 操作较麻烦 荧光效果不如明场物镜 高倍有光晕
(三)相差观察方式
4 应用: 无色透明活体标本的细微结构,检查,鉴定 活体细胞(培养细胞,分离细胞)
霍夫曼
UNIQUE!
Power [mW]
Prometheus EL 6000
UV 334
100,0%
UV Viol4 Blue 365 05 436
Green 546
Yellow 578
90,0% 80,0%
FITC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550 600 650 700 750 La mbda [nm]
23
Fluorescence Filters
22 July 2008
Matthew Issoukis, Leica Microsystems CMS GmbH
24
荧光显微镜的构造
荧光显微镜构造
Leica ---新一代荧光技术
(1) 视场光栏技术
Leica ---新一代荧光技术
(3) 独家可重复荧光光强调节技术
潜伏的影像分开 分离 d 是少於光学系统的 解析度 分离相应为相位移 .
(五)微分干涉观察方法
3 缺点
需要光强高,双折射物质不能达到DIC镜检效果,不能应用于 塑料容器培养物的观察,镜检灵敏度有方向性,调节较复杂

卵细胞
神经细胞

光学显微镜的七种观察方式

光学显微镜的七种观察方式

上海超益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5.7、荧光观察
什么是荧光?
• 物质中的电子吸收光的能量由低能状态转变为高能状态,再回到低能状态时释放出的光, 是非温度辐射光——冷光。即:物质吸收短波光,发射出的长波光。
• 显微镜荧光利用光源激发——光化荧光
2019/7/17
16
五、显微镜的七种观察方式
5.7、荧光观察
共轭面:吸收光线,直射光通过 物镜相板
补偿面:相位推迟,衍射光通过
聚光镜环状光阑
2019/7/17
5
五、显微镜的七种观察方式
5.3、相差观察
• 特点:
鉴定活体细胞最实用、最经济的方法
• 缺点:
需要光强高; 切片不能太厚(5~10um); 盖片、载片需符合标准; 需增加单色滤镜以提高相差效果; 操作较麻烦; 相差荧光物镜的荧光成像效果较明场荧光物镜差。
2019/7/17
13
五、显微镜的七种观察方式
5.6、霍夫曼观察
• 原理:斜射光照射到标本产生折射、衍射,光线通 过物镜光密度梯度调节器产生不同阴影,从而使透 明标本表面产生明暗差异,增加观察对比度。
上海超益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2019/7/17
14
五、显微镜的七种观察方式
5.6、霍夫曼观察
• 优点:
体荧光等
发荧光量的测定对物质定性、定量分析
2019/7/17
17
上海超益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2019/7/17
18
• 缺点:
只能观察到物体存在、外部轮廓、运动状态等; 物镜使用的局限,不方便调节; 对标本要求较高(灰尘、盖片、载片等)。
• 应用:
微小粒子、细菌形态观察、细菌记数,透明标 本观察等。

显微镜七种观察方式

显微镜七种观察方式

显微镜七种观察方式
一、透射显微镜:
这种显微镜通过高倍透射光学系统将物体表层的透射光照射到放大镜
片上,使物体被放大,从而观察它的微观结构。

此外,可以通过涂抹不同
厚度的染料、加入使用紫外线源、加入高倍镜片、低倍玻璃、把它放进腔
体或把它和它的二维或三维图像连接在一起等方式来改变显微图像的效果。

二、扫描电镜:
它是一种计算机驱动的扫描技术,由一条直线扫描物体的表面,通过
把物体的表面反射光线映射到一个探测器上,从而获得一系列电学信号,
从而计算物体表面的细微结构和形状,以及由此推断物体的性质和状态。

三、后焦透镜:
它是一种原理类似于荧光显微镜的显微技术,使用荧光发射光束去照
亮物体,然后使用镜头聚焦到检测器,检测器将获得的物体图像转变为电
子信号,以方便计算机进一步处理。

四、激光扫描显微镜:
它是一种高精度的实时显微技术,使用激光照射物体表面,然后使用
透镜聚焦到检测器,检测器将获得的物体图像转变为电子信号,以方便计
算机进一步处理。

五、荧光显微镜:
它是一种放大微小物体的显微技术,其基本原理是使用一个荧光检测
器来检测物体上发出的不同波长的荧光。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用低倍物镜聚焦标本,调小光阑,直到视野内出现 光阑的多边形像。 如不能看到光阑像,则调节聚光镜高度,直到光阑 像清晰为止。此位置为柯拉照明方式要求的高度, 确定后不要再调节高度。 用聚光器对中螺钉 ,调节光阑像到视野中心的位置。


打开视场光阑到正好与视场外切的位置
标本
下图为视野内的多边形图像
实验二 相差、荧光、暗视 野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掌握相差显微镜的原理、操作步骤和 方法


熟悉荧光显微镜的原理、用途和方法
了解暗视野显微镜原理、用途和方法
相差显微镜
1. 实验原理 人的眼睛只在光的波长(颜色)和振幅(亮度)变 化时能观察到被检的物体,而活细胞或末经 染色标本多为无色透明,当光波被通过时, 其波长和振幅并没发生什么变化,所以无法 辨认。为了观察活细胞的显微结构,就需要 使用相差显微镜。Fra bibliotek
4.高倍镜的操作

使用高倍镜前,必须先用低倍镜观察,发现目的物后将 它移至视野正中处。

旋动转换器换高倍镜。(只能转动转换器,不要搬动物 镜镜头,转动要慢)如果高倍镜触及载玻片立即停止旋 动,这说明原来低倍镜并没有调准,目的物并没有真正 找到,必须用低倍镜重新调节。
如果高倍镜下观察目的物有点模糊,调节细准焦螺旋, 直到视野清晰。调节细准焦螺旋时要注意旋转方向与载 物台上升或下降的关系,防止镜头与载玻片强力接触, 损坏镜头或载玻片(勿用粗调节器调节焦距)
样品观察



标本:洋葱表皮细胞,观察胞质环流 制作:选新鲜洋葱鳞片叶,在其内侧表皮上用刀 片划出长宽都是1cm或更小的方块,然后用镊子 剥下叶表皮,放入载玻片上的小水滴中,倾斜盖 上盖玻片(注意不要出现气泡)制成水封片。鳞 片叶外侧表皮色素较多影响观察,故不宜使用。 自行剪出大小合适的黑色纸片做中央挡光板 可以清楚地看到明亮的细胞壁、半透明的细胞核 以及细胞质中小而亮的黑色运动小颗粒。封片中 多加一些水,会促进这种运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显微镜的使用 知识点精讲课件ppt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显微镜的使用 知识点精讲课件ppt
答案:C
方法指导:物像的移动与装片的移动方向相反,即偏向哪个方向玻片就向哪个 方向移动,可归纳为“左像左移,右像右移”。
第9页
第二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常考点二 污点判断问题
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发现视野中有污点,同学们采用了多种操作方式来
判断污点的来源,以下操作不能判断出污点来源的是( )
A.移动装片
第 13 页
第二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4)气泡处理方法:盖盖玻片时,应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让其 一侧接触液滴,然后慢慢放平,如右图所示,这样可以避免产生 气泡,有利于观察。若不慎产生气泡,可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一 滴清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引流,这样气泡就会从盖玻片与载玻 片之间随水流出,或用橡皮胶头挤压,将里面的气体挤出。
第3页
第二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4)收镜:实验完毕,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如需擦拭目镜和物镜,要使用擦 镜纸。然后转动转换器,将物镜偏到两旁,将镜筒缓慢降到最低处,再把显微镜放 回镜箱。
3.使用显微镜的注意事项: (1)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需制成玻片标本后观察。 (2)转换物镜时应转动转换器边缘,遵循先低倍后高倍的原则。 (3)双手调动(粗、细)准焦螺旋,观察时双眼必须同时睁开,用一只眼观察,另 一只眼帮助记录。
(5)染色问题: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都是无色的,需要染 色以便于观察。染色常用稀碘液,一般一滴就好,太多盖玻片会浮动,太少染色效 果不好。细胞中染色最深的部分是细胞核。
第一篇 过教材 考点透析
第二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3课 显微镜的使用
考点梳理
考点一 显微镜 1.显微镜的构造和功能
第2页
显微镜的结构及功能
第二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七种观察方式

七种观察方式

偏振器2
偏振光(单 一振动面)
各向同性:单折射体,光性质不因照射方向而改变,普 通气体、液体、非结晶固体等 各向异性:双折射体,光速度、折射率、吸收和振动面、 振幅随照射方向不同,晶体、纤维等
(四)偏光观察方式
应用:
矿物质、化学物品鉴别 鉴别纤维、染色体、淀粉粒、细 胞中晶体 植物病理检验 鉴别骨骼、牙齿、胆固醇、神经 纤维、肿瘤细胞、横纹肌和毛发 等
名义命名的RC技术产品
3. 特点 提高未染色标本的可见性和对比度; 图象显示阴影或近似三维结构而不会产生光晕; 可检测双折射物质(岩石切片、水晶、骨头) ; 可检测玻璃,塑料等培养皿中的细胞,器官和组织; 聚光镜的工作距离可以设计的更长; RC物镜也可用于明场,暗场和荧光观察
(六)浮雕相衬显微镜
4. 缺点 观察效果与标本方向密切相关 操作较复杂 必须有多元件,结构复杂的高数值孔径RC物镜 观察荧光效果不如明场物镜
<A 反射
>A 透过
A
nm
• 吸收滤色镜:
T%
荧光透过,阻挡杂光
<B 阻挡
>B 透过
B
nm
A
落射荧光显微镜各部件特性和 作用
分色镜: 反射激发光,荧光透过
T%
<A 反射
>A 透过
吸收滤色镜: 荧光透过,阻挡杂光
A
nm
T%
>B ,<C 透过
AB
C
nm
滤色镜的选择
荧光素的特性
荧光等 发荧光量的测定对物质定性、定量分析
荧光显微镜的种类
透射式
荧光显微镜的种类
落射式
荧光显微镜的主要部件
透射式
汞灯光源 激发滤色镜 吸收滤色镜 暗场聚光镜

第一节 显微镜的使用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一节 显微镜的使用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底光源:提供光源
开关及光源调节旋 钮:调节光线强弱
实验·探究 练习使用显微镜
实验目的 练习使用光学显微镜,学习规范的操作方法。 材料用具 动植物玻片标本、池塘水、滴管、镊子、载玻片、盖玻片、擦镜 纸、光学显微镜等。 方法步骤 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显微镜的安放。不同品牌显微镜的操作方式可 能存在差异,操作 前请认真听老师讲解,以下为基本操作步骤提示。
英国科学家胡克(R. Hooke)喜欢用自制的显 微镜观察各种昆虫,如 蚤、虱和蚊等。他还观 察了头发、针尖、纺织 品、霉菌和地衣等。
胡克看到的“细胞”
1665年,胡克出版了自 己的观察成果《显微图谱》。 在这本书中,他记录了在观 察软木切片时所看到的一种 中空的小室结构,并将“小 室”结构称为“细胞”。
视野会变暗,视野范围变小,观察到的物像变大
3号(放大150倍)
4号(放大800倍)
一、显微镜的结构与功能
2. 转换物镜 3. 固定玻片标本 4. 放置标本
一、显微镜的结构与功能
5. 调节光线,通过调 节光圈来调节光线。
光圈
• 有大小不同的圆圈,称为光圈
• 光圈是用来调节穿过通光孔的光线强弱
一、显微镜的结构与功能 6. 光线通过的通道
第一章 细胞
第一节 学习使用显微镜
初一年级 人教版 第一单元
单目显微镜
双目显微镜
数码液晶显微镜
使用放大镜(凸透镜)可以看到放大 几倍的物像,这对观察微小的物体就不太够用 了。如果把两个放大镜相隔一定距离放到一个 硬壳纸筒中,用它来观察物体,你会发现能看到 放大倍数更大的物像。凸透镜组合可增加放大倍数, 这是制作显微镜的一个基本原理。从显微镜的外形推测, 这两个放大镜分别对应显微镜的什么结构?

显微镜的七种观察方法 ppt课件

显微镜的七种观察方法 ppt课件

显微镜的七种观察方法
应用: 矿物质、化学物品鉴别 鉴别纤维、染色体、淀粉粒、细胞中晶体 植物病理检验 鉴别骨骼、牙齿、胆固醇、神经纤维、肿 瘤细胞、横纹肌和毛发等
BAND PASS
落射荧光显微镜各部件特性和 作用
• 分色镜:
T%
反射激发光,荧光透过 <A 反射
>A 透过
A
nm
• 吸收滤色镜:
T%
荧光透过,阻挡杂光
<B 阻挡
>B 透过
显微镜的七种观察方A法
B
nm
落射荧光显微镜各部件特性和 作用
分色镜: 反射激发光,荧光透过
T% <A 反射
>A 透过
吸收滤色镜:
依据波动光学原理观察和精密测定标本细节,或透明物体改变光束的物理参数,以 此判别物质结构的一种显微镜
偏振器1
自然光(多 振动面)
偏振器2
偏振光(单 一振动面)
各向同性:单折射体,光性质不因照射方向而改变,普 通气体、液体、非结晶固体等
各向异性:双折射体,光速度、折射率、吸收和振动面、
振幅随照射方向不同,晶体、纤维等

显微镜的七种观察方法
显微镜的七种观察方法
显微镜的七种观察方法
按观察方法分七种
明场
DIC 暗场
荧光
偏光
霍夫曼 相差
显微镜的七种观察方法
显微观察方式
显微镜的七种观察方法
按观察方法分 7-1
1.明场:照明光直接通过聚
光镜入射于试样,并透过试样后 进入物镜并最终被观察到。
显微镜的七种观察方法
明场
显微镜的七种观察方法
明场观察方式
常规观察方式 应用领域:
常规镜检、病理、染色标本 优点:

七年级科学显微镜的使用

七年级科学显微镜的使用
பைடு நூலகம்5观察
显微镜的使用分哪几步?
1、安放 2、对光 3、放片 4、调焦距 5、观察
调焦和物镜升降的关系:
1、轻轻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物镜会升 还是降? 幅度大小怎样?
2、轻轻向后转动细准焦螺旋,物镜会 怎样升降?
; 少儿口才加盟 口才加盟 口才加盟品牌有哪些
第4节 细胞
1、镜座 2、镜臂 3、倾斜关节
4、载物台 5、压片夹
6、遮光器 7、反光镜 8、镜筒和物镜
转换器
9、粗准焦螺旋 10、细准焦螺旋 11、目镜和物镜
使用显微镜:
1安放:接近光源,靠体前略 偏左,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 臂
2对光: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转动集光器(最大),左眼 看
调节反光镜——>>合适亮度 3调焦和物镜升降:后升 前降 4放片、调焦距:1、“上” 字载玻片,夹住,通光孔;2、 眼盯目镜,向前转粗准焦螺旋 ,使镜筒慢慢下降,靠近载玻 片;3、左眼看,慢慢向后调节 粗准焦螺旋,上升,再用细准 焦螺旋。
1、将“上”字片正对通光孔
2、眼睛盯住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 慢慢下降,物镜靠近载玻片时,注意不要让物镜碰到 载玻片;
3、再用左眼朝目镜内注视,同时右眼要张开,并慢慢 向后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上升。当看到“上”字 的物像时,停止动“粗”,继而轻微来回转动细准焦螺旋 ,直到物像清晰为止。
盖玻片展平后,慢慢放下,盖在洋葱表皮上。 4.在盖玻片一侧,加1-2滴红墨水,在另一侧用吸水
纸吸水。 5.把制作好的载玻片装片,放在载物台上观察。

这本书的出版商出版了这本书,患者的存活期也不过一两年或二三年, ”早已成为全世界家喻户晓的名言。她问:好吃吗?但这个古代寓言所折射出的,野性的哼唱失去了精神催动和肺部支撑

七种观察方式

七种观察方式

(五)微分干涉(DIC)观察方法
1 原理 通过特制的棱镜将偏振光分解相互垂直,强度相等的光束, 光束载极近的两点(小于显微镜的分辨率)上通过被检物体, 从而在相位上略有差别,使图象呈现出立体三维感觉。
(五)微分干涉观察方法
2 特点
(五)微分干涉观察方法
可以使被检物体产生三维立体感觉 观察效果更直观
无须特殊物镜,与荧光观察配合更 好
可以调节背景和物体的颜色变化而 达到理想的效果。
(五)微分干涉观察方法
3 缺点 需要光强高,双折射物质不能达到DIC镜检效果,不能应 用于塑料容器培养物的观察,镜检灵敏度有方向性,调 节较复杂
(五)微分干涉观察方法
4 应用: 无色透明活体标本的细微结构,无 色荧光标本,染色标本,显微操作 等
明场观察显微镜的调节
瞳距调节 屈光度调节 光路转换 聚光镜中心 孔径光栏设置

瞳距调节
刻度指示
屈光度调节
屈光度调节指示
调节
100% 20%
80%
100%
光 路 转 换
聚光镜中心调节
②10X物镜 ① 标本
③ 孔径光阑
⑤ 光轴中心调节螺钉
④ 聚光镜升降旋钮 ③ 视场光阑
孔径光栏调节
激发滤 色片 吸收滤 色片
滤掉激发光,透过 荧光
标本受激发产生 荧光向四周发散
激发光受反射、折射 或衍射向四周发散
荧光的性质
吸收光,必需有激发光源 荧光波长>激发波长(损失热能) 荧光强度极小于激发光的强度 有不同程度的衰减 荧光强度取决于激发光强度、被检物浓 度、荧光效率

荧光显微镜的优点和用途
标本要求高(灰尘、盖片、载片)
(二)暗视野观察方式

使用显微镜的7个步骤

使用显微镜的7个步骤

使用显微镜的7个步骤1安放:显微镜应放在体前偏左,镜筒在前镜臂在后的方向安放好。

2对光:用低倍镜、较大光圈(遮光器上调);眼看目镜,同时调节反光镜;使视野变得明亮。

3放片:观测对象必须正对物镜的孔,将玻片缠不好之后再调焦。

4调焦:先用低倍镜寻找物象,先降镜筒后升高镜筒,降低镜筒时要在侧面观察是否压片,升高镜筒时正对着目镜寻找物象。

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心,换用高倍镜观察只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变得清晰。

5观测:两眼睁开,用左眼观测,用右眼画图。

注意事项:1.必须熟练掌握并严格执行采用规程。

2.取送显微镜时一定要一手握住镜臂,另一手托住底座。

显微镜不能倾斜,以免目镜从镜筒上端滑出。

取送显微镜时要轻拿轻放。

1.实验时必须把显微镜放到桌面上,镜座应当距桌沿6~7cm左右,关上底光源控制器。

2.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头正对载物台上的通光孔。

然后用双眼注视目镜内,调整光源强度,把聚光镜上升,把虹彩光圈调至最大,使光线反射到镜简内,这时视野内呈明亮的状态。

3.将所要观测的装片放到载物台上,并使被观测的部分坐落于通光孔的也已中央。

4.先用低倍镜观察(物镜10×、目镜10×)。

观察之前,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上升,使物镜逐渐接近切片。

需要注意,不能使物镜触及玻片,以防镜头将玻片压碎。

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慢慢下降,不久即可看到玻片中材料的放大物像。

5.如果在视野内看见的物像不合乎实验建议(物像偏移视野),可以慢慢移动左右移动尺。

移动时应特别注意玻片移动的方向与视野中看见的物像移动的方向刚好恰好相反。

如果物像不甚准确,可以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准确年才。

6.如果进一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应在转换高倍物镜之前,把物像中需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至视野中央(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观察时,视野中的物像范围缩小了很多)。

一般具有正常功能的显微镜,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基本齐焦,在用低倍物镜观察清晰时,换高信物镜应该可以见到物像,但物像不一定很清晰,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显微镜的七种观察方式
显微镜的七种观察方式
一.明视野观察(Bright field)
明视野镜检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种镜检方式,广泛应用于病理、检验,用于观察被染色的切片,所有显微镜均能完成此功能。

二.暗视野观察(Dark field)
暗视野实际是暗场照明发。

它的特点和明视野不同,不直接观察到照明的光线,而观察到的是被检物体反射或衍射的光线。

因此,视场成为黑暗的背景,而被检物体则呈现明亮的象。

暗视野的原理是根据光学上的丁道尔现象,微尘在强光直射通过的情况下,人眼不能观察,这是因为强光绕射造成的。

若把光线斜射它,由于光的反射,微粒似乎增大了体积,为人眼可见。

m.. 暗视野观察所需要的特殊附件是暗视野聚光镜。

它的特点是不让光束由下至上的通过被检物体,而是将光线改变途径,使其斜射向被检物体,使照明光线不直接进入物镜,利用被检物体表面反射或衍射光形成的明亮图象。

暗视野观察的分辨率远高于明视野观察,最高达0.02—0.004
三.相差镜检法(Phase contrast)
在光学显微镜的发展过程中,相差镜检术的发明成功,是近代显微镜技术中的重要成就。

我们知道,人眼只能区分光波的波长(颜色)和振幅(亮度),对于无色通明的生物标本,当光线通过时,波长和振幅变化不大,在明场观察时很难观察到标本.
相差显微镜利用被检物体的光程之差进行镜检,也就是有效地利用光的干涉现象,将人眼不可分辨的相位差变为可分辨的振幅差,即使是无色透明的物质也可成为清晰可见。

这大大便利了活体细胞的观察,因此相差镜检法广泛应用于倒置显微镜。

相差显微镜的基本原理是,把透过标本的可见光的光程差变成振幅差,从而提高了各种结构间的对比度,使各种结构变得清晰可见。

光线透过标本后发生折射,偏离了原来的光路,同时被延迟了1/4λ(波长),如果再增加或减少1/4λ,则光程差变为1/2λ,两束光合轴后干涉加强,振幅增大或减下,提高反差。

在构造上,相差显微镜有不同于普通光学显微镜两个特殊之处:
1. 环形光阑(annular diaphragm)位于光源与聚光器之间,作用是使透过聚光器的光线形成空心光锥,焦聚到标本上。

2. 相位板(annular phaseplate)在物镜中加了涂有氟化镁的相位板,可将直射光或衍射光的相位推迟1/4λ。

分为两种:
1. A+相板:将直射光推迟1/4λ,两组光波合轴后光波相加,振幅加大,标本结构比周围介质更加变亮,形成亮反差(或称负反差)。

2. B+相板:将衍射光推迟1/4λ,两组光线合轴后光波相减,振幅变小,形成暗反差(或称正反差),结构比周围介质更加变暗
四.微分干涉称镜检术(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 contrast DIC)
微分干涉镜检术出现于60年代,它不仅能观察无色透明的物体,而且图象呈现出浮雕壮的立体感,并具有相衬镜检术所不能达到的某些优点,观察效果更为逼真。

原理;
微分干涉称镜检术是利用特制的渥拉斯顿棱镜来分解光束。

分裂出来的光束的振动方向相互垂直且强度相等,光束分别在距离很近的两点上通过被检物体,在相位上略有差别。

由于两光束的裂距极小,而不出
现重影现象,使图象呈现出立体的三维感觉。

DIC显微镜的物理原理完全不同于相差显微镜,技术设计要复杂得多。

DIC利用的是偏振光,有四个特殊的光学组件:偏振器(polarizer)、DIC棱镜、DIC滑行器和检偏器(analyzer)。

偏振器直接装在聚光系统的前面,使光线发生线性偏振。

在聚光器中则安装了偌玛斯斯棱镜,即DIC棱镜,此棱镜可将一束光分解成偏振方向不同的两束光(x和y),二者成一小夹角。

聚光器将两束光调整成与显微镜光轴平行的方向。

最初两束光相位一致,在穿过标本相邻的区域后,由于标本的厚度和折射率不同,引起了两束光发生了光程差。

在物镜的后焦面处安装了第二个偌玛斯斯棱镜,即DIC滑行器,它把两束光波合并成一束。

这时两束光的偏振面(x和y)仍然存在。

最后光束穿过第二个偏振装置,即检偏器。

在光束形成目镜DIC影像之前,检偏器与偏光器的方向成直角。

检偏器将两束垂直的光波组合成具有相同偏振面的两束光,从而使二者发生干涉。

x和y波的光程差决定着透光的多少。

光程差值为0时,没有光穿过检偏器;光程差值等于波长一半时,穿过的光达到最大值。

于是在灰色的背景上,标本结构呈现出亮暗差。

为了使影像的反差达到最佳状态,可通过调节DIC滑行器的纵行微调来改变光程差,光程差可改变影像的亮度。

调节DIC滑行器可使标本的细微结构呈现出正或负的投影形象,通常是一侧亮,而另一侧暗,这便造成了标本的人为三维立体感,类似大理石上的浮雕
五。

偏光显微镜(Polarizing microscope )
偏光显微镜的特点
偏光显微镜是鉴定物质细微结构光学性质的一种显微镜。

凡具有双折射的物质,在偏光显微镜下就能分辨的清楚,当然这些物质也可用染色发来进行观察,但有些则不可能,而必须利用偏光显微镜。

偏光显微镜的特点,就是将普通改变为偏光进行镜检的方法,以鉴别某一物质是单折射(各向同行)或双折射性(各向异性)。

双折射性是晶体的基本特性。

因此,偏光显微镜被广泛地应用在矿物,化学等领域。

在生物学和植物学也有应用。

六。

浮雕相衬显微镜(RC)
1975年,Robert Hoffman 博士发明
2002年,专利到期,各显微镜厂家纷纷推出采用以自己名义命名的RC技术产品
原理
斜射光照射到标本产生折射、衍射,光线通过物镜光密度梯度调节器产生不同阴影,从而使透明标本表面产生明暗差异,增加观察对比度
特点
提高未染色标本的可见性和对比度;
图象显示阴影或近似三维结构而不会产生光晕;
可检测双折射物质(岩石切片、水晶、骨头) ;
可检测玻璃,塑料等培养皿中的细胞,器官和组织;
聚光镜的工作距离可以设计的更长;
RC物镜也可用于明场,暗场和荧光观察
七:荧光显微镜(Fluorescence Microscopy)
荧光镜检术是用短波长的光线照射用荧光素染色过的被检物体,使之受激发后而产生长波长的荧光,然后观察。

优点:
• 检出能力高(放大作用)
• 对细胞的刺激小(可以活体染色)
• 能进行多重染色
用途:
• 物体构造的观察——荧光素
• 荧光的有无、色调比较进行物质判别——抗体荧光等• 发荧光量的测定对物质定性、定量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