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中考考点测试23 人的健康与环境 浙教版
浙教版中考科学专题人体健康与环境
人体健康与环境一.选择题1.艾滋病是人类感染了艾滋病病毒(HIV)所导致的传染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HIV是单细胞生物,可独立生活B.HIV通过分裂进行繁殖C.艾滋病的病原体是艾滋病患者D.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等2.2011年4月12日,卫生部公布了3月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死亡人数居前5位的传染病如表所示.下列有关这5种传染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A.都是由病原体引起的B.都可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C.死亡率最高的是艾滋病 D.居室消毒可以切断传播途径3.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不包括(C)A.传染源B.传播途径 C.病原体D.易感人群4.5月份,苏州疾病控制中心在网上发布公告,号召全体市民一旦发现钉螺一定要及时打电话上报,识螺、报螺有奖.控制中心如此重视查灭钉螺的原因是(D)A.钉螺是血吸虫病的病原体B.钉螺里有血吸虫的成虫C.钉螺是血吸虫病的传染源D.钉螺是血吸虫的中间宿主5.幽门螺旋杆菌能损伤胃赫膜造成胃炎和胃溃疡,可通过饮食等途径传播给健康人,对此正确的认识是(C)A.幽门螺旋杆菌与酵母菌都属于细菌B.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胃炎不是传染病C.聚餐使用“公筷”可以防止传染幽门螺旋杆菌D.抗生素对抑制幽门螺旋杆菌没有效果6.下列有关健康和急救的认识或做法,你认为正确的是(D)A.目前预防艾滋病采取的普遍措施是接种艾滋病疫苗B.H7N9禽流感、血吸虫病的病原体都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C.青春期性意识的萌动,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属于不正常的心理现象D.抢救溺水者实施人工呼吸之前,要先清除其口鼻内的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7.如火如荼的“阳光体育”活动,目的是增强我们的体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这属于(D)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A、B、C都是8.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给健康人注射卡介苗,能够有效的预防此病的流行,这种预防措施是(D)A.消灭病原体B.控制传染源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人群9.症疾由侵入人体的疟原虫引起,主要通过蚊子叮咬进行传播.疟疾传播速度快、范围广、致死率高,我国科学家屠呦呦研制的青蒿素能有效抑制患者体内疟原虫的发育,治疗疟疾效果显著,将疟疾致死率降低了一半.屠呦呦因此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面有关说法错误的是(C)A.隔离并用青蒿素治疗患者属控制传染源B.消灭传染疟疾的蚊子属切断传播途径C.疟原虫是疟疾的传染源D.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属保护易感人群10.人在被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咬伤后,应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同时将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击毙并就地焚毁.以上过程体现了预防传染病流行的哪些措施(B)A.控制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B.保护易感人群和控制传染源C.保护易感人群和切断传播途径D.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11.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接种过乙肝疫苗的人能抵抗乙肝病毒的侵袭,其原因是(A)A.该人体内产生了能抵抗乙肝病毒的抗体B.该人体内产生了能抵抗乙肝病毒的抗原C.该人体已获得了非特异性免疫的能力D.乙肝病毒已不能再次侵入该人体的体内12.某犬先后接种同种抗狂犬病毒疫苗,血液中抗体含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错误的判断是(D)A.狂犬病毒疫苗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B.再次注射疫苗,短时间能够产生大量抗体C.第一次注射疫苗,两周后产生抗体D.第一次注射疫苗后,抗体能持续保护机体13.体检发现小王体内没有乙肝抗体,医生建议他注射乙肝疫苗.注射的乙肝疫苗和免疫方式分別是(C)A.抗体、特异性免疫 B.抗体、非特异性免疫C.抗原、特异性免疫 D.抗原、非特异性免疫14.下列关于人体内抗原与抗体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A.抗体与抗原结合后,还需吞噬细胞才能将抗原清除B.当抗原侵入人体时,淋巴细胞可以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C.一种抗体可针对多种抗原作用D.当抗原被清除后,机体还将保持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15.水痘是一种春季多发的呼吸道传染病,常用接种水痘疫苗的方法来进行预防.接种的水痘疫苗所属的免疫类型分别是(B)A.抗体特异性免疫B.抗原特异性免疫C.抗体非特异性免疫D.抗原非特异性免疫二.填空题16.中国的残疾人艺术团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享益中外,演员们优雅曼妙的舞姿、美轮美奂的造型给观众带来了视觉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因为21位演员都是聋哑人,所以在演出现场有4位手语老师位于舞台四角进行指挥.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演员们完成复杂的舞蹈动作,是由于受到传来的刺激而收缩时,牵引绕着活动产生的.(2)演员们完成复杂的舞蹈动作,主要依靠的调节,其调节的基本方式是.答案:(1)骨骼肌;神经;骨;关节;(2)神经系统;反射17.如表是2000年我国HIV通过血液传播的数据统计表,请根据数据,画一个柱形统计图或者曲线图.并回答问题.血液传播途径例数(人)静脉注射毒品3460输血107血液制品8这组数据表明,艾滋病在血液传播的三种途径中,是主要的途径.因此,我们必须拒绝,并积极宣传的危害.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如果非法获得、占有、或毒品,就构成了犯罪.答案:静脉注射毒品;毒品;毒品;出售;使用.18.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青少年尤其要自觉抵制吸烟、酗酒和吸毒的诱惑.①吸烟会降低,分散注意力,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和学习;长期大量吸烟不仅会影响循环系统功能,造成,引发等,还会诱发多种系统疾病,诱发肺癌.②酗酒伤害最大最直接的是;还会使处于过度兴奋或麻痹,进而引起神经衰弱和记忆力减退.长期酗酒会造成甚至死亡.③吸毒会损害人的系统,降低人的,严重会导致死亡.答案:①记忆力;血液凝结加快;心肌梗塞、中风、心肌缺氧等心血管疾病;呼吸;②神经系统;大脑;脑处于过度或麻痹状态;③神经;免疫功能.19.人类对艾滋病目前还没有找到可以治愈的方法,请分析以下几个题目:(1)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A、性接触传播B、握手、共同用餐传播C、蚊虫叮咬传播D、共用毛巾(2)在非洲有极少数人天生不会感染艾滋病,他们具有的这种免疫力是属于A、先天性免疫B、后天性免疫(3)HIV在免疫学上称为,它不具备细胞结构,只有组成的外壳和内部的分子.(4)如果你是一位科学家,从事计划免疫工作,你选择艾滋病毒的外壳还是选择病毒体内的RNA作为疫苗?为什么?.答案:(1)A(2)A(3)病原体;蛋白质;核酸(4)外壳,因为外壳具备病原体的抗原特性且不会有感染的危险20.资料分析资料一:中国疾控卫生应急中心倪大新指出:任何地方传染病引起的健康威胁都是全球性的.“埃博拉”病毒是人类有史以来所知道的最可怕的病毒之一,致病率极高.预防埃博拉病毒的疫苗已经通过了灵长类动物的安全检测,志愿者已陈成功接受了实验性疫苗的早期测试.某科研所在测试埃博拉疫苗对灵长类动物的免疫效果实验中,用身体状况相当的20只猴子平均分成A、B两组,进行了如下的实验:组别第一次处理第二次处理处理情况结果处理情况结果A组注射埃博拉实验性疫苗不患病注射埃博拉病毒不患病B组不注射埃博拉实验性疫苗不患病注射埃博拉病毒患病材料二:埃博拉疫情还没结束,肆虐美洲和非洲的塞卡病毒又席卷而来,并已陆续进入我国境内,截至2016年5月28日,我国境内共确诊了8例患者.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埃博拉病毒是引起埃博拉传染病的(2)2016年3月19日,山东警方破获了一起特大假疫苗案件,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假疫苗对传染病的预防会带来极大的危害,如果在资料一的实验中给A组猴子第一次处理时注射的是假疫苗,则在经过第二次处理后,A组猴子和B组猴子一样会患病,原因是(3)我国某边境口岸发现了输入性塞卡病毒感染案例,疾控防疫部门立即对该病人进行隔离治疗,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中属于.(4)志愿者接受埃博拉实验性疫苗注射,则其所注射的物质和免疫类型是A.抗原特异性免疫B.抗体特异性免疫C.抗原非特异性免疫D.抗体非特异性免疫.答案:(1)病原体;(2)A组猴子第一次处理时注射的是假疫苗,不会促使人体内产生抵抗埃博拉病毒的抗体,因此则在经过第二次处理后,A组猴子和B组猴子一样会患病;(3)控制传染源;(4)A.三.解答题21.阅读下列材料,请你回答问题.自1981年艾滋病被发现以来,就以惊人的速度传播者.现在,每天将近有1.7万人被发现感染艾滋病病毒,全球患病总人数更达数亿.病原体存在于艾滋病患者和带病毒者的血液、精液、唾液、泪液、乳汁和尿液中,主要通过静脉注射毒品、不安全性行为传播,也可以通过输入含艾滋病病毒的血液和血液制品或使用未消毒的、病人用过的注射器等而传播.(1)艾滋病的病原体是,它的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由外壳和内部的组成.(2)目前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约为100万,在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中,约有55.3%是因静脉注射毒品而感染,原因是.(3)由于目前还没有艾滋病疫苗,因此所有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到传染源的健康人都属于易感人群,如何科学预防艾滋病,请谈谈你的看法.(4)请设计一句预防艾滋病公益广告语.答案:(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蛋白质;遗传物质;(2)共用病人用过的注射器而传染的.(3)严禁注射毒品,尤其是共用针具注射毒品;不共用牙具或剃须刀;不到非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及治疗.(4)“珍爱生命,拒绝毒品”22.有人作了如下的实验:A实验:取活的禽流感病毒注射在一只鸡的体内,不久,此鸡死亡.B实验:取灭活的禽流感病毒注射在另一只鸡的体内,经过几周后,让此鸡的体内产生抗体,然后,再取活的禽流感病毒注射在它的体内,结果它存活下来.据上述实验回答:(1)B实验中说明鸡产生了抵抗禽流感病毒的,鸡产生的这种免疫是免疫.(2)将另一种病毒注射经过B实验处理的鸡体内,鸡是否存活?为什么?.(3)人类的计划免疫,相当于上述实验中的.(4)A实验中的鸡在实验中的作用是.(5)带病毒的鸡对健康的人来说是,病鸡焚烧或深埋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的.答案:(1)抗体;特异性免疫;(2)不能;抗体具有专一性,抵抗禽流感的病毒对其他的病的病原体无效;(3)B实验;(4)对照;(5)传染源;控制传染源.23.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AIDS),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它的病原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存在于艾滋病患者和HIV携带者的血液、精液或乳汁、唾液、泪液和尿液中,主要通过性行为、血液和母婴等途径传播.目前还没有可临床使用的艾滋病疫苗,因此所有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到传染源的人都属于易感人群.请分析回答:(1)HIV的结构简单,由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2)从传染病的角度看,艾滋病患者和HIV携带者属于.(3)目前,科学家正致力于艾滋病疫苗的研究,艾滋病疫苗在免疫中属于,注射疫苗后获得的免疫属于免疫.如果研制成功,这种疫苗对艾滋病患者和HIV携带者有效吗?.(4)与艾滋病患者握手、拥抱以及共用学习用具等日常生活行为(填“会”或“不会”)感染艾滋病.答案:(1)蛋白质的外壳;(2)传染源;(3)抗原;特异性;无效;(4)不会.24.病毒性感冒通常一周左右可痊愈,若未治愈也可能引发细菌性肺炎等其它疾病.回答下列问题:(1)对病毒性感冒缺乏免疫力的人群称为.(2)注射疫苗可以使人体产生抵抗相应病毒的特殊蛋白质,叫做.这个过程属于人体免疫类型中的.(3)肺炎球菌是能导致肺炎的一种细菌,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菌性肺炎发生时,人体内的(填一种血细胞)数量会增加.答案:(1)易感人群;(2)抗体;特异性免疫(后天性免疫);(3)细胞核;白细胞.25.分析资料,回答相关问题:资料一:每年的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结核病是伴随人类历史最长,造成人类死亡最多的慢性传染病,由结核杆菌导致,患者多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接种卡介苗可以有效预防该病,按医嘱规范用药,结核病人可以得到有效治疗并治愈.资料二:近几年,西非多国爆发了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该病毒变异非常快,不断出现新的属种,通常通过血液和其它体液等途径传播.疫情发生后,许多国家先后开展了疫苗的研制工作,目前疫情已得到了有效控制.(1)资料一中的结核杆菌与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资料二中埃博拉病毒的结构简单,由组成.(2)从传染病角度分析,结核杆菌和埃博拉病毒属于,结核病人和埃博拉出血热患者属于.(3)接种卡介苗后,能剌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抵抗结核杆菌,但它不能对埃博拉出血热病毒发挥作用的原因是.(4)为了更好的控制埃博拉疫情的扩散,各地采取了多项措施:①用紫外线、福尔马林等对室内外环境进行消毒②规范睡眠,提高身体抵抗力③对有出血症状的可疑病人隔离观察④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遮掩口鼻,用过的纸巾应该妥善弃置等上述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填写序号).答案:(1)成形的细胞核;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2)病原体;传染源(3)抗体;卡介苗只针对结核杆菌起作用(4)①④。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10:人、健康与环境(II)卷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10:人、健康与环境(II )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 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B . 非特异性免疫出现快、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出现慢、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C . 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D . 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2. (2分)下列措施中,属于计划免疫的是()A . 注射青霉素B . 注射抗生素C . 口服消炎药D . 口服脊髓灰质炎糖丸3. (2分)基本盖的研实小组利用基因“魔剪”CRISPR/Cas9编辑核术,开发出一种有效方法,能破坏艾滋病毒(HIV-1)的基因,成功抑制感染细胞内HIV-1的增殖。
根据上述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艾滋病病毒是一种单细胞生物B . 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艾滋病病毒是它的传染源C . 从免疫学角度判断,艾滋病病毒属于抗体D . “魔剪”技术的应用可以改变艾滋病病毒的遗传物质4. (2分)小李同学为了宣传安全用药,草拟了四条宣传标语,其中不恰当的是()A . 只用中药,不用西药B . 安全用药,重于泰山C . 科学用药,安全用药D . 是药三分毒,用药遵医嘱5. (2分)与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关系不大的是()A . 改变吸烟、偏食等不良习惯B . 少食用含高蛋白的食物C . 不食用含黄曲霉素的霉变食物D . 少食用烧烤烟熏的食物6. (2分)下列不属于人体免疫器官的是()A . 脾脏B . 淋巴结C . 胰脏D . 胸腺7. (2分)为了防止艾滋病传入我国,政府决定停止一切血液制品的进口、其目的是()A . 控制传染源B . 保护易感者C . 消灭病原体D . 切断传播途径8. (2分)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植物黄花蒿的提取物)可用于治疗疟疾而获得诺贝尔奖疟疾是由单细胞动物疟原虫引发的疾病.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 对黄花蒿适当增强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其对无机盐的吸收B . 疟疾属于传染性疾病是因为该病是由病原体引起,同时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免疫性C . 让人患疟疾的疟原虫是该病的传染源D . 疟原虫的细胞结构与黄花蒿的细胞结构相同9. (2分)科学家做社会调查时发现边远山村村民的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现代慢性病的发病率普遍较低,分析发现村民的膳食结构以植物性食物(尤其是各种蔬菜)为主。
2023年浙教版初中科学中考真题分类汇编人健康与环境解析卷
浙教版初中科学中考真题分类汇编:人、健康与环境一、选择题1. (嘉兴)2月6日,台州市禁毒办开展禁毒“流动课堂”宣传教育活动。
毒品具有很强旳成瘾性,严重影响人体健康。
如下对毒品危害认识错误旳是()A. 吸毒会损害人体免疫系统B. 吸毒会影响人旳心理健康C. 吸毒、贩毒严重危害社会D. 经济容许时,可以偶尔吸一次【答案】D【考点】健康生活方式;【解析】毒品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均有很大旳损害,可产生异常旳兴奋、克制等作用,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如失眠、烦躁、惊厥、麻痹、记忆力下降、积极性减少、性格孤僻、意志消沉、周围神经炎等,毒品具有很强旳成瘾性,一旦沾染,很难戒除,严重危害人体身心健康,危害社会,可见D错误。
2. (湖州)下列传染病中,病原体是病毒且重要是通过性接触传播旳是()A. 艾滋病B.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C. 肺结核D. 疟疾【答案】A【考点】传染病;【解析】艾滋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艾滋病旳传播途径有三个: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A对旳;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属于呼吸道传染病,有细菌引起旳,B错误;肺结核属于呼吸道传染病,有细菌引起旳,C错误;疟疾属于消化道传染病,有细菌引起旳,D错误。
3. (湖州)在人体针对病原体旳抵御中,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旳是()A. 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B. 皮肤旳角质层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C. 鼻黏膜分泌黏液消灭病原体D. 吞噬细胞从血管进入组织吞噬和消化病原体【答案】A【考点】免疫系统;【解析】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属于特异性免疫,A对旳;皮肤旳角质层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鼻黏膜分泌黏液消灭病原体、吞噬细胞从血管进人组织吞噬和消化病原体都是生来就有旳,由遗传原因决定旳免疫,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CD错误。
4.(杭州)接种疫苗可以防止疾病旳重要原因是疫苗可以促使人体()A.T 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从而产生大量特定抗体消灭病原体B.接受大量抗体或淋巴因子,立即获得针对特定传染病旳免疫力C.在健康状况下获得对特定传染病旳免疫力,从而保护易感人群D.产生针对特定传染病旳抗原,从而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答案】C【考点】特异性免疫;传染病旳防护措施;【解析】抗体是由 B 淋巴细胞产生旳,A 错误;疫苗中不具有抗体或者淋巴因子,具有旳是抗原,注入人体后,刺激人体旳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进行特异性免疫,B 错误;注射疫苗属于防止传染病途径中旳保护易感染人群,C 对旳;D 抗原是由疫苗注入旳,产生旳是特定抗体,D 错误。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人的健康与环境 练习
精品资料--生命科学部分)科学考点分类汇编之十:人、健康与环境汇编说明:目前各大网站都收录了初中物理、初中化学、初中生物、初中地理的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分类汇编,给广大下载者带来了福音。
但争对浙江省科学学业考试的分类汇编没有,因为全国各地的试题分类汇编对浙江省的《考试说明》的试题要求过高、有很多知识点不作要求、因此本人对照2011年浙江省的《考试说明》的考点重新进行汇编,精选了全国各地的100多份试题中的一些典型试题、原创试题、新型试题,按浙江省学业考试的题型进行汇编,相信对2012年的浙江省科学学业考试的复习、备考有很大的帮助。
考点要求:与生态环境2.生态平衡解释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现象和意义 b 3.保护生物多样性列举我国生物保护与自然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a一、选择题1.(淄博)近期,山东省红十字会对外宣布,已将某县冯某捐献的多个器官成功移植给了五名等待移植的重病患者,使他们得到了及时的救治。
移植的器官相当于()A.病原体B.抗体C.抗原D.传染源2.(十堰)乙肝是乙肝病毒所致的传染病。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肝病毒具有细胞结构B.乙肝病毒是乙肝的传染源C.注射到人体的乙肝疫苗属于抗体D.注射乙肝疫苗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3.(十堰)十堰市创建安全卫生城市活动中,各部门和市民大力整顿环境,大搞卫生扫除,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米看,“创卫”活动主要起到了哪项预防措施()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以上都是4.(舟山)下列措施与保护易感人群没有直接关系的是()A.给新生儿接种卡介苗B.讲究个人卫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C.在传染病流行期间,有针对性地服用预防药D.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并开窗通风5.(衢州)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病人大多为5岁以下的婴幼儿,患者的症状为手、足和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对患者实施隔离治疗的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B.人体的皮肤能阻挡病原体的侵入属于特异性免疫C.能引起婴幼儿患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属于病原体D.对病人使用过的物品进行消毒的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6.(杭州)白化病是人类的一种遗传病,它是由于细胞内缺乏促使黑色素形成的酶造成的。
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第12讲 人、健康与环境(课件39张)
考点扫描
重点能力突提升破
诊断自测
例3 将减毒处理的蛇毒注射到马体内,每隔一段时间进行重复 注射。重复注射若干次后,可从这些马的血液中获得抗蛇毒血 清。被毒蛇咬伤的患者,医生会注射抗蛇毒血清到患者体内, 以减轻蛇毒的毒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C ) A.给患者注射抗蛇毒血清的方式称为预防接种 B.抗蛇毒血清本质上是一种高效的蛇毒疫苗 C.上述治疗毒蛇咬伤的方式属于人工免疫 D.注射抗蛇毒血清的目的是引发患者产生抗蛇毒抗体
考点扫描
重点能力突提升破
诊断自测
变式1 (2023,杭州)罂粟开花结果后,其果汁可制成鸦片等毒品 ,我国法律规定严禁种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鸦片、吗啡和XXX因都是常见的毒品 B.鸦片等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一旦吸食很难戒除 C.罂粟能开花结果,可判断它属于被子植物 D.罂粟开花结果的过程属于有性生殖,其果实由胚珠发育而成
考点扫描
重点突破
诊断自测
③_易__感__人__群__: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传染源与病原体的区分:能引起人生病的微生物(细菌、真菌、病 毒等)和寄生虫为病原体;传染源是病原体携带者。 (4)预防措施:控制_传__染__源__、切断__传__播__途__径__、保护__易__感__人__群__。
会跟其他营养物质一样主要在消化道的________内被人体吸取
。
保护易感人群
(3)预防流感的有效方法是接种疫苗。从预防传染病措施来看,
这属于___变__异_______________。
(4)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种,这是因为流感病毒在繁育过程中容
3.免疫与免疫功能
考点扫描
重点能力突提升破
诊断自测
判断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有以下几种方法:①如果 是针对特定病原体的免疫就是特异性免疫,否则属非特异性免疫 ;②如果是淋巴细胞或者抗体起作用的免疫就是特异性免疫,如 果是皮肤、干扰素、溶菌酶起作用的则为非特异性免疫。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人、健康和环境 (共47张PPT)
典例分析
例3 春末夏初是流行性感冒易发时期。我市主要流行的是甲型流行性感冒和乙型流行性感冒,其传播速度快, 易在校园中传播。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医生要求患流行性感冒的同学马上就医,并治愈后才能上学,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___________。 (2)学校使用“84 消毒液”对教室进行消毒,是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_____________。 (3)流行性感冒与普通寒热性感冒不同的是,已经患有流感的同学可能成为传染病三个基本环节中的_________, 其带有的流感病毒可以通过____________途径传播。 (4)HIV(艾滋病病毒)主要破坏人体的_______(选填“特异”或“非特异”)性免疫,使人成为流感的易感人群。
27
针对训练
6.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新华社斯德哥尔摩10月1日电,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詹姆斯·艾利森 和日本科学家本庶佑,以表彰他们在癌症免疫治疗方面所做出的贡献。评奖委员会说,今年的获奖者 “创立了癌症疗法的一个全新理念”,“通过激发我们免疫系统内在的能力来攻击肿瘤细胞”,他们的发现 是“我们在与癌症战斗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此前的治疗方法集中在肿瘤细胞上,新的研究主要针对免 疫系统,这提高了治疗效率。 材料二 9月8-9日,“2018世界流感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主题为“纪念流感大流行100年 防患于未 然”。春季往往是流感的高发季节,H7N9型流感就是其中的一种,感染该病毒的早期出现发热等症状, 类似普通流感。对季节性的流感,疫苗是最主要的干预工具。
毒的
,当H7N9禽流感病毒再次入侵时,该物质就会迅速发生作用消灭它们,这种免疫过程是后天获得的,
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因而叫
免疫。这是人保卫自身的第
浙教版九年级中考复习科学同步测试试题:第11课时 人、健康与环境
第11课时人、健康与环境1.(2019·台州中考)2018年2月6日,台州市禁毒办开展禁毒“流动课堂”宣传教育活动。
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严重影响人体健康。
以下对毒品危害认识错误的是( )A.吸毒会损害人体免疫系统B.吸毒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C.吸毒、贩毒严重危害社会D.经济允许时,可以偶尔吸一次2.(2019·温州中考)为了预防麻疹、风疹的流行,卫生部门与学校共同采取下列措施,其中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是( )A.保持教室清洁与通风B.要求饭前便后勤洗手C.注射麻疹、风疹疫苗D.要求发烧时及时就医3.(2019·玉林中考)吸烟有害健康,吸烟对以下系统危害最大的是( ) A.消化系统B.循环系统C.神经系统D.呼吸系统4.(2019·宜兴中考)糖类是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之一,糖类在人体中的主要作用是( )A.为生命活动提供所需能量,是主要的供能物质B.是构建身体与修复细胞的重要原料C.是人体内重要的储存能量的物质D.是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5.(2019·宁波中考)水痘是一种春季多发的呼吸道传染病,常用接种水痘疫苗的方法来进行预防。
接种的水痘疫苗和所属的免疫类型分别是( )A.抗体,特异性免疫B.抗原,特异性免疫C.抗体,非特异性免疫D.抗原,非特异性免疫6.(2019·绍兴中考)近年来,寨卡病毒在许多国家暴发和流行。
寨卡病毒可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科学家们正致力于新型疫苗研发,以有效地控制该传染病的流行。
(1)对疫区进行灭蚊是预防该传染病措施的____________。
(2)人们可通过注射疫苗来提高对该病的免疫能力,这种免疫属于__________(选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7.(2019·衢州中考)当侵入人体的病原体超过人体的抵抗力时,就会引发疾病。
小柯用如图漫画表示人体受到某种病原体感染时,发生的免疫反应。
(1)侵入人体之后,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________,从而获得相应的免疫力。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10:人、健康与环境B卷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10:人、健康与环境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下列关于抗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 抗原主要是指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和异物B . 抗原可引起人体产生抗体C . 抗原与抗体结合后可被白细胞吞噬D . 抗原的类型不同,但促进人体产生的抗体相同2. (2分)人体第三道防线的免疫器官主要有()A . 皮肤、肌肉和骨骼B . 胸腺、脾脏和淋巴结C . 血液、淋巴和心脏D . 垂体、肝脏和黏膜3. (2分)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 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B . 非特异性免疫出现快、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出现慢、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C . 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D . 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4. (2分)小明患感冒,去药店购买“阿司匹林”,该药品包装上印有哪种标志?()A . “A级”B . “OTC”C . “QS”D . “AA级”5. (2分)“过劳死”是一种未老先衰、猝然死亡的生命现象,在对“过劳死”人群深入研究时发现,猝死直接死因的前5位是冠状动脉疾病、主动脉瘤、心瓣膜病、心肌病和脑出血。
上述病因归结起来都属于()A . 恶性肿瘤B . 烈性传染病C . 遗传病D . 心血管疾病6. (2分)人体的免疫功能是指()A . 防御感染B . 保持自我稳定C . 免疫监视D . 以上都是7. (2分)对消化道传染病的预防重点是()A . 注射有关疫苗B . 搞好个人和环境卫生C . 尽量不接触血液制品D . 不与病人谈话8. (2分)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得力的控制措施和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的关键。
下列关于传染病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 冬春季节是流行感冒的高发期,应尽量避免前往空气不流畅的场所B . 夏秋季节是细菌性痢疾高发期,应注意灭蝇和养成勤洗手的习惯C . 艾滋病的发生没有季节性,洁身自好和避免输入含艾滋病毒的血液和血液制品是关键D . 易感人群没有明显的年龄的差异,可通过预防接种获得对传染病的非特异性免疫9. (2分)科学家做社会调查时发现边远山村村民的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现代慢性病的发病率普遍较低,分析发现村民的膳食结构以植物性食物(尤其是各种蔬菜)为主。
2024年中考浙教版科学(真题重组)选择题题型训练:22人的健康
题型训练:22人的健康一、单选题1.(2020·湖州)新冠肺炎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的,如图所示,所以在疫情期间外出时提倡戴口罩。
新冠肺炎的罪魁祸首是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 )A. 属于单细胞生物B. 能离开生物体独立生活C. 是新冠肺炎的传染源D. 发生变异的根本原因是遗传物质的改变2.(2020·宁波)“关爱生命,健康生活”。
下列行为不利于健康的是()A. 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B. 拒绝吸烟、酗酒、吸毒C. 参加体育锻炼D. 沉湎网络游戏3.(2020·嘉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人类普遍易感。
在没有疫苗和特效药的情况下,切断传播途径是控制新冠病毒流行最为有效的方法。
下列做法不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A. 定期消毒B. 测量体温C. 勤于洗手D. 隔开餐桌4.(2020·杭州)2020年初以来,世界多地先后暴发了严重的“新冠肺炎”疫情。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新冠肺炎”是一种高致病性的遗传病B. 勤洗手对“新冠肺炎”的传染没有预防效果C. 研制“新冠肺炎”疫苗的目的是有效切断传播途径D. 对确诊病例进行强制医学隔离的目的是控制传染源5.(2019·温州)研制出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我国科学家顾方舟,曾将疫苗接种到自己体内进行试验。
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角度分析,接种疫苗属于()A. 控制传染源B. 切断传播途径C. 保护易感染D. 非特异性免疫6.(2019·绍兴)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它通过飞沫、空气传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流感病毒是流行性感冒的传染源B. 患流行性感冒的病人是病原体C. 流行性感冒是一种遗传性疾病D. 接种流感疫苗可以保护易感人群7.(2019·杭州)将减毒处理的蛇毒注射到马体内,每隔一段时间进行重复注射,重复注射若干次后,可从这些马的血液中获得抗蛇毒血清。
被毒蛇咬伤的患者,医生会注射抗蛇毒血清到患者体内,以减轻蛇毒的毒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师点拨系列—2010年科学中考考点测试23 人的健康与环境一、选择题1.青少年应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下列各项不属于健康的生活习惯的是 ( ) A.生活有规律 B.合理膳食C.合理用药 D.适量烟酒2.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可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到血液,供新生儿生命活动需要,这里的免疫球蛋白指 ( ) A.抗原 B.抗体 C.酶 D.激素3.食品卫生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对人体有害的是 ( )①香肠中添加过量的亚硝酸钠②烧鱼时加点食醋③白酒中掺人工业酒精④食品原料中添加“苏丹红一号”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4.下列免疫活动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 A.白细胞吞噬病菌B.溶菌酶杀死细菌C.抗体抵抗麻疹病毒D.皮肤和黏膜的保护屏障作用5.艾滋病是一种性传播疾病,在生物的分类上,艾滋病的病原体属于 ( ) A.病毒 B.原核生物 C.真菌 D.动物6.在传染病流行期间,保护易感人群的一项主要而又有效的措施是 ( ) A.不让易感者与传染源接触B.预防接种C.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D.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7.一切人员入境时都要进行检疫,其目的是 ( ) A.保护易感人群 B.控制传染源C.切断传播途径 D.计划免疫8.患过麻疹的人体内会产生一种抗病毒的蛋白质,该蛋白质和麻疹病毒分别称为 ( ) A.抗体、抗原 B.抗原、抗体C.抗原、抗原 D.抗体、抗体9.非传染性疾病是造成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
下列属于非传染性疾病的是 ( ) A.恶性肿瘤 B.流感C.非典型肺炎 D.乙型肝炎10.艾滋病已成为世界流行的传染病.死亡率高。
它主要通过性行为、血液和母婴传播。
下列行为可能使人感染艾滋病的是 ( ) A.和艾滋病患者握手B.和艾滋病患者一起吃饭C.剃须刀、牙刷等自备专用D.混用注射器11.据报道,全国目前患活动性肺结核病的人约有450万,每年新增发病的人数约为145万,约有l3万人死于结核病。
结核病已成为影响公众健康的一柄“利剑”。
肺结核病是一种 ( ) A.呼吸道传染病 B.消化道传染病C.血液传染病 D.性传播疾病12,某病人全身浮肿,经过检验发现病人血液中蛋白质含量较低,需要输血浆。
已知该病人是AB型血,则病人应输入哪种血型的血浆 ( ) A.A型的 B.B型的C.AB型的 D.O型的13.下列措施中与预防性传播疾病的关系不是很大的是 ( ) A.不共用内裤 B.不共用浴具和坐便器C.坚持一夫一妻制 D.大力消灭“四害”14.下列现象与人体自身免疫无关的是 ( ) A.某些人对青霉素有过敏反应B.某些人容易患类风湿性关节炎C.出过天花的人就不会再出天花了D.有个高血压病人,突然腑溢血引起了中风15.人体的器官移植手术中,碰到的最大的难题是,移入的器官受人体的“排异作用”而不容易成活,即意味着器官移植的失败。
这种“排异作用”主要受哪种细胞的影响()A.红细胞 B.血小板C.T淋巴细胞 D.B淋巴细胞二、分析填空题16.吸毒严重危害身心健康。
由于毒品具有_________性,一旦吸毒后就极难戒除。
海洛因吸毒者采用静脉注射方式吸毒,由于混用注射器,致使_________等传染病在吸毒者中传播。
17.癌症是严重危害人体生命和健康的疾病。
(1)图1—23—1是根据调查所获得的引起癌症的因素所占比例的示意图。
由图可知,我们应采取的最重要的预防癌症的措施是良好的饮食习惯和_________。
(2)癌症属于_________________(填“非传染性疾病”或“传染性疾病”)。
三、实验探究题18.新华社北京2004年12月5日电,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完成了SARS病毒灭活疫苗一期临床研究。
36位志愿受试者均末出现异常反应。
其中12位注射的是安慰剂(没有药物成分,对人体小会产生任何作用),另外24位接种疫苗的受试者全部产生抗体,初步证明了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请同答:(1)从可以使人患传染病的角度分析,SARS病毒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接种SARS疫苗,使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获得免疫,这种免疫叫做_________免疫。
(3)36位受试者注射疫苗还是安慰剂,由专门人员通过电脑随机编号决定。
l2位受试者注射安慰剂,在这个试验中起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4)北京交通大学的研究生梁忠益就是36位受试者中的一员,当他得知白己是第一个接受试验时,显得异常紧张,手心冒汗。
这种反射属于_______________。
(“条件反射”或“非条件反射”)(5)北京化工大学的大学生兰万里第一次注射SARS疫苗28天后,又进行了第二次注射。
假设图1—23—2中的甲是他第一次注射疫苗后体内产生抗体变化的示意图,请在图乙中绘出你猜想他第二次注射疫苗后产生抗体变化的示意图。
19.2005年的诺儿尔医学与生理学奖颁发给了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以表彰他们发现幽门螺杆菌是引起胃炎和胃溃疡等疾病的主要原因。
沃伦获奖后说:“当时的医学教科书认为,由于胃酸的存在,在胃内不可能有什么东西生长,因此根本就没有人想到这些疾病与细菌感染有关。
”为了验证他们提出的细菌致病理论,马歇尔曾服用了一杯含有幽门螺杆菌的液体,一周后,他患了严重的胃病,检查证明已被这种细菌感染。
两位科学家的发现,使全世界数以亿计的胃炎、胃溃疡疾病患者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
(1)胃壁分泌的胃酸除了激活和维持胃蛋白酶的活性外,还可杀死随食物进入胃的一些病菌。
胃酸的这一作用属于__________________(填“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
(2)用唾液淀粉酶探究pH对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可以用图l—23—3所示的曲线表示。
若换成胃蛋白酶,曲线在水平位置上将会如何移动? ___________(填“向左”或“向右”)。
20.“某些传染病可以通过握手进行传播而常洗手叫以减少手沾染病原菌的数量”,为了验证这一结论,甲乙二位同学进行丁如图l—23—4的实验。
实验前,在培养皿内放入经灭菌处理的酵母菌培养基;甲乙都清洗并消毒自己的手。
每次握手前,乙均用无菌棉醮取含酵母菌的培养液,擦遍自己的手。
第一步:甲与乙握手,清洗手后用大拇指在1号培养基上按三下,立即盖上盖子。
第二步:甲再次与乙握手后,不洗手直接用大拇指在2号培养基上按三下,立即盖上盖子。
第三步:把两个培养皿同时放人培养箱中,在28℃条件下培养24小时,并观察。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培养24小时后,如果在________号培养皿内的培养基上酵母菌菌落数较多,则结论得以验证。
(2)本实验用酵母菌代替致病微生物来验证这一结论,其目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不是立刻观察甲予上的酵母菌,而是在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再进行观察,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_________________。
21.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指出:不科学的生活方式会影响人体健康,甚至会引发癌症、心血管病、糖尿病等疾病。
(1)2006年5月,法国研究机构对市场出售的200多种染发剂进行了试验,结果证明90%有致癌性,染发的人群与不染发的人群相比患乳腺癌的危险性高出5倍。
癌症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性疾病(填“传染”或“非传染’’)。
(2)近年来,碳酸类和果汁类等软饮料备受人们的喜爱。
小明妈妈也酷爱软饮料,下表是她血浆、尿液成份化验的部分数据,请据表回答:①与血浆相比,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为0,是因为肾小球的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②胰岛分泌的____________能调节人体血糖含量,使其维持在0 1%。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知小明妈妈可能患有_____________病。
名师点拨系列——2010年科学中考考点测试23 人的健康与环境一、选择题1.D 点拨:烟酒对青少年有危害。
2.B 点拨:免疫球蛋白也叫抗体。
3.B 点拨:亚硝酸钠、“苏丹红一号”是致癌物质,工业酒精有剧毒。
4.C 点援:有抗体参与的一定是特异性免疫。
5.A 点拨: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
6.B 点拨:预防接种是有效的保护易感人群的一项措施。
7.B 点拨:早发现是控制传染源的一项措施。
8.A9.A 点拨:流感和非典型肺炎是呼吸道传染病,乙型肝炎可以通过血液、唾液、性接触等传播。
恶性肿瘤是不会传染的。
10.D 点拨:通过混用注射器可以引起血液传染。
11.A 点拨:肺是属于呼吸器官,肺结核又是一种传染病,所以,肿结核应该属于呼吸道传染病。
12.C 点拨:AB型的红细胞内含A、B凝集原,血浆中没有凝集素。
给病人输人血浆时主要考虑受血者的红细胞内的凝集原和献血者血浆中凝集素是否会发生凝集反应。
血浆和血清相比只是多了种纤维蛋白原。
13.D 14.D 15.C二、分析填空题16.毒瘾或上瘾艾滋病17.行为或生活方式非传染性疾病三、实验探究题18.(1)病原体(2)人工(体液、特异性)(3)对照(4)条件反射(5)见答图l一23—1第二次注射疫苗答图l一23—119.(1)非特异性免疫 (2)向左点拔:胃蛋白酶在pH约为l.8的强酸环境中催化能力最强。
20.(1)2 (2)防止致病微生物侵入人体引起疾病(合理答案均给分) (3)便于观察21.(1)非传染(2)①滤过②胰岛素糖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