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作业资料

合集下载

刑法学作业

刑法学作业

《刑法学》作业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

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

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1、我国刑法中的犯罪主体划分为两种类型( B )A、一般主体和特殊主体B、自然人主体和单位主体C、成年人主体和未成年人主体D、法人主体和非法人主体2、刑法上的不作为是指( C )A、消极行为B、无意识行为C、消极地不实施应当实施的行为D、危害不大的行为3、判决宣告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又犯新罪的并罚方法是( A )A、先减后并B、限制加重C、绝对相加D、先并后减4、甲携带凶器拦路抢劫,黑夜中遇到乙便实施暴力,乙发现是自己的熟人甲,便告之自己的名字,甲一听便住手,还向乙道歉说:“对不起,认错人了。

”甲的行为属于哪种犯罪形态?( A )A、实行终了的未遂B、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C、未实行终了的未遂D、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

5、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判处死刑缓期执行2年后,减为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D )A、有认罪表现B、有悔改表现C、悔改并有立功表现D、没有故意犯罪6、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经过一次或几次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 A )A、1/2B、1/3C、2/3D、1/47、国家工作人员肖某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某公司的回扣40000元,归个人所有,肖某的行为构成(B )A、贪污罪B、受贿罪C、介绍贿赂罪D、贪污罪和受贿罪8、背叛国家罪的主体是(A )A、中国公民B、外国人C、无国籍人D、任何人9、伪造信用卡的,构成伪造金融票证罪;先伪造信用卡,然后使用伪造的信用卡进行信用卡诈骗犯罪的,应(A )A、二罪并罚B、按牵连犯从一重罪处断C、吸收犯,重罪吸收轻罪D、连续犯原则处理10、我国刑法规定,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 B )A、14周岁B、16周岁C、18周岁D、15周岁11、农民孙某深夜偷割正在使用的通讯电缆,被偷割电缆价值500多元,中断通讯持续12小时。

刑法总论作业(第1~6章)

刑法总论作业(第1~6章)

1.行为人实施不纯正不作为犯罪时,其罪过()。

A 只能是故意B 只能是过失C 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D 只能是间接故意正确答案:C2.甲国公民从乙国劫持丙国的飞机到丁国,后逃至我国领域内,我国司法机关对该人追究刑事责任,这体现了()。

A 保护原则B 属地原则C 普遍原则D 折中原则正确答案:C3.甲因流氓罪于1996年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8年。

2001年,甲提出申诉,要求改判无罪,理由是现行刑法无此罪名。

法院应当如何处理()。

A 撤销原判,改判无罪B 释放并给予国家赔偿C 驳回申诉,维持原判D 改判为有期徒刑5年并予释放正确答案:C4.在以下情况中,危害行为方面具有刑法意义的是()。

A 甲某因精神病发作用刀砍死了自己的丈夫B 仓库保管员甲某被歹徒捆绑并堵住嘴,眼看歹徒偷走巨额物资C 甲某梦游中打伤了夜晚赶路的行人D 甲菜农在公共汽车秘密窃取邻座的钱包,内有人民币2000元正确答案:D5.《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的规定》属于()。

A 狭义刑法B 单行刑法C 附属刑法D 普通刑法正确答案:B6.下列不属于罪刑法定原则的积极要求的是()。

A 罪刑法定化B 罪刑实定化C 罪刑明确化D 禁止有罪类推正确答案:D7.我国刑法第13条“但书”,即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应理解为()。

A 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B 是犯罪不以犯罪处罚C 不构成犯罪D 是缩小打击面的特殊策略正确答案:C8.下列哪一个不是犯罪的基本特征()。

A 一定的社会危害性B 刑事违法性C 刑罚处罚性D 主观恶性正确答案:D9.甲1994年5月1日因犯绑架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至2002年12月仍在狱中服刑,对甲能否适用假释()。

A 适用新刑法,可以假释B 适用旧刑法,不得假释C 适用新刑法,不得假释D 适用旧刑法,符合规定的可以假释正确答案:D10.甲男和乙女于某日在公园发生性关系,引起游客的极大愤慨,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刑法学(1)作业1参考答案

刑法学(1)作业1参考答案

《刑法学(1)》作业1参考答案:分析案例(每小题50分)第一题:【案情】山本XX,女,42岁,日本国籍。

马XX,男,35岁……答:1、他们的行为构成犯罪。

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走私毒品的,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本案中的可卡因属于毒品的一种。

山本某某违反我国的出入境管理制度,携带毒品进入我国境内,不向海关申报而选择绿色通道,意图逃避海关监管,其行为构成走私行为,构成走私毒品罪;马某某携款接货的行为属于走私行为,构成走私毒品罪。

2、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处,都适用我国刑法;只要犯罪行为或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犯罪。

山本某某和马某某的走私行为开始于我国境外,但完成于我国境内,属于在我国境内犯罪。

同时,山本某某虽然是外国国籍,但并非是享有外交特权和外交豁免权的外国人,而马某某虽然是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公民,但其行为并不是发生在香港区域内,因而二人的行为均不属于法律有特别规定的情形,因而适用我国刑法管辖。

对山本某某和马某某的行为应适用我国刑法关于走私毒品罪的规定予以处罚,毒品的数量应以查证属实的数量计算,不进行纯度考虑。

并以此作为刑事定罪量刑的依据。

第二题:【案情】王XX,男,17岁,某校高三学生。

王XX与陈XX(13岁)系邻居,平素关系甚好……答:1、王某的行为与陈某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2、王某的行为构成了不作为形式的过失杀人罪。

从客观方面看,王某的行为构成不作为犯罪。

王某负有实施保护陈某安全的特定义务,这种特定义务是由王某先行的行为使陈某处于危险状态所产生的。

陈某是儿童,王某答应他将他带到离河岸七米多远处的深水处游泳,这无疑使陈某的生命处于危险状态,因而就产生了王某应当保护陈某的特定义务。

王某有履行保护陈某的特定义务的可能而未能履行。

王某的不作为行为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客体和对象,即陈某的生命权。

刑法学-综合作业

刑法学-综合作业

综合作业1. (单选题) 某罪的法定最高刑为3年有期徒刑,该罪的追诉时效期限为()年。

A、4年B、5年C、6年D、7年"标准答案:B2. (单选题) 在我国,有权决定对犯罪分子适用刑罚的国家机关是()。

A、公安机关B、检察机关C、人民法院D、监狱"标准答案:C3. (单选题) 被判处()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每月可以回家1至2天。

A、拘役B、没收财产C、有期徒刑D、无期徒刑"标准答案:A4. (单选题) 危害国家安全罪与其他犯罪区别的关键是()。

A、犯罪主体不同B、犯罪的主观方面不同C、犯罪客体不同D、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标准答案:C5. (单选题) 某国家工作人员甲盗窃了国有档案后,转卖给了非国家工作人员乙,甲的行为同时触犯了窃取国有档案罪和擅自出卖、转让国有档案罪,甲属于()。

A、牵连犯B、想象竞合犯C、法条竞合犯D、状态犯"标准答案:B6. (单选题) 刑法第151条第4款规定:“犯第1款、第2款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本规定的罪状属于()。

A、简单罪状B、叙明罪状C、引证罪状D、空白罪状"标准答案:C7. (单选题) 甲犯A罪,其法定刑为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8年后的某一天,甲又犯B罪。

A罪的追诉时效期限应当从()之日起计算。

A、犯A罪B、 3年C、 7年D、犯B罪"标准答案:D8. (单选题)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的()。

A、适用我国刑法B、可以适用我国刑法C、有条件地适用我国刑法D、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不适用我国刑法" 标准答案:A9. (单选题) 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主观方面()。

A、既有故意也有过失B、只能是故意C、只能是直接故意D、只能是过失"标准答案:A10. (单选题) 在单位犯罪中,能够对单位适用的刑罚方法是()。

A、吊销营业执照B、没收财产C、罚金D、剥夺政治权利"标准答案:C11. (单选题) 我国刑法规定,故意犯罪()。

刑法总论作业(第12~18章)

刑法总论作业(第12~18章)

1.某罪的法定刑为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某甲因犯该罪被判处6年有期徒刑,而如果他不具有某种量刑情节,他应当被判处7年有期徒刑。

这说明他具有()情节。

A 从轻处罚B 减轻处罚C 免除处罚D 从重处罚正确答案:A单选题2.在我国,特赦由()决定。

A 最高人民法院B 最高人民检察院C 公安部D 全国人大常委会正确答案:D单选题3.刑法第81条第1款规定:“……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期限的限制。

”这里的特殊情况,是指()。

A 国家政治、国防、外交等方面特殊需要的情况B 犯罪分子年老或身体残疾C 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犯D 服刑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的正确答案:A单选题4.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依法不适用死刑。

对这一规定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 关押期间人工流产的,属于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B 关押期间自然流产的,属于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C 不适用死刑,是指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但可适用死缓D 不适用死刑,既包括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也包括不适用死缓单选题5.王某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在刑罚执行2年后又发现他在判决前犯有故意杀人罪,应判处有期徒刑10年。

王某尚需执行的刑期最高为()。

A 18年B 20年C 23年D 25年正确答案:A单选题6.判处有期徒刑.拘役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之日计算。

A 判决执行之日B 主刑执行完毕之日或者假释之日C 判决确定之日D 判决生效之日正确答案:B单选题7.关于缓刑的适用,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再犯罪的,应当数罪并罚,且不得再次宣告缓刑B 对于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可以同时禁止其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C 对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的首要分子,不得适用缓刑D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配合正确答案:D单选题8.一般预防的对象不包括()A 具有犯罪危险的人B 容易犯罪的人C 已经犯罪的人D 犯罪被害人正确答案:C单选题9.魏某因犯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

刑法学期末作业

刑法学期末作业

考试题型:10道单选题,每题1分;5道多选题,每题2分5道名词解释,每题5分;2道简答,每题10分;1道大题,15分。

刑法学学期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规定了——法定原则,——法定原则的经典表述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刑法同时规定了——相适应原则,即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和承担——的——相适应;死刑只适用于——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这段话的空格中:A.2处填写“罪刑”,4处填写“罪行”B.3处填写“罪刑”,3处填写“罪行”C.4处填写“罪刑”,2处填写“罪行”D.3处填写“罪刑”,2处填写“罪行”2.张某乘坐我国船舶经过新加坡时与邻座一乘客发生口角,争执中张某掏出一三角刮刀,猛地向该乘客刺去,遂将邻座刺死,张某的行为()A.适用新加坡刑法B.适用中国刑法C.可适用中国刑法,也可适用新加坡刑法D.适用第三国刑法3.犯罪行为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种形式。

即()A.故意行为与过失行为B.实行行为与非实行行为C.作为与不作为D.明知行为与不明知行为4.从一般意义而言,犯罪客观方面的选择要件包括()A.犯罪的行为、犯罪的结果B.犯罪的动机、犯罪的目的C.犯罪的故意、犯罪的过失D.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5.某甲(男)平日喜欢邻居2岁的男孩乙,一日,将乙抱起跑商天空玩耍,甲的妻子丙要甲小心,不要摔着孩子,甲说没事。

当再次抛弃乙时,甲没有借助,掉在水泥地上摔死。

从刑法理论上看,甲对乙的死亡结果在主观要件上所持的心理态度是什么?()A.间接故意B.疏忽大意的过失C.过于自信的过失D。

意外事件6.甲某的邻居乙某患有严重的精神病,某日乘家人看管不严之机,溜出家门。

持菜刀追砍甲某,甲某情急之中,顺手拿起一根铁棍,将乙某打倒在地,致乙某重伤。

贾某的行为应当属于:()A.正当防卫B.紧急避险C.防卫过当D。

避险过当7.关于故意犯罪形态,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故意犯罪形态只存在于故意犯罪中B.间接故意不可能有犯罪预备、未遂、中止形态C.对过失犯罪而言,只有犯罪成立与否的问题,没有既遂未遂的问题D.在犯罪预备阶段只能出现犯罪预备形态,不可能出现犯罪中止形态8.甲某(男)深夜遇到一单身女子乙,遂起歹意将乙强奸,时候怕乙报案欲杀人灭口,乙苦苦哀求说“我不会报警”,甲将乙放走。

刑法2作业答案

刑法2作业答案

2,答案要点;
(1)2001年9月初,胡某通过国外网站邮购到一些淫 秽光盘具有走私淫秽物品的行为,如果数量在50张以 上的则构成走私淫秽物品罪。 (2)胡某用光盘刻录机进行复制,之后在网上登出广 告开展邮购服务,并卖出1600余张,从中牟利1万余元。 说明胡某构成复制,贩卖淫秽物品牟利罪。 (3)胡某制作了网站将其制作的淫秽光盘中的部分内 容上网供人免费欣赏。此行为胡某构成组织播放淫秽 音像制品罪。 (4)胡某制作的网站点击率高达5万余人次。“情节 严重”应以传播淫秽物品罪论处。 综上所述胡某应数罪并罚,另外胡某1999年的判刑又 构成累犯,所以应对胡某从严处罚。
构成了受贿罪,两罪“数罪并罚”。 (3)方某的行为;方某送给陈某和朱某 财物折合人民币17万余元,现金人民币 12万余元,美元1万余元,并使陈某越 权操作放纵方某公司偷税8238万元,方 某行为构成了行贿罪,根据刑法典第 390条规定,犯行贿的情节严重的处6年 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 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 没收财产。
案情:许某,男,38岁某市委办公室主任。…… 分析:对许某的行为应如何认定和处理(处理原 则)?为什么?
许某身份:某市委办公室主任,是国家工作人员 许某行为表现: 一, 收受3人的价值16万余元
的高档消费品和现金;二,给有关人士打招呼 使3人违规升职;三,许某没有把收受的财物 分给有关人士;四,许某已婚但有陈某同居, 邻居都认为他们是夫妻关系。
用自己照片以吴女士名义制作一张假身份证;用身份 证办同名信用卡,然后持卡消费5600元。) 用别人的钱用于自己消费
4,胡某触犯了几个罪名。
(伪造居民身份证;信用卡诈骗)
5,胡某1998年的行为对本案有何影响? 6,如何定罪?

刑法总则作业答案

刑法总则作业答案

刑法总则作业答案刑法总则作业、答案刑法运作(一)一、单项选择题我国刑法的溯及力原则是()。

a.从新原则b.从旧原则c.从新兼从轻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2.根据刑法第13条的规定,犯罪是指危害社会,应当依法惩处,但情节明显轻微,危害不大的行为,()。

a、不被视为犯罪B.它也应该作为犯罪受到惩罚c.可以认定为犯罪也可以不认为是犯罪d.可以判处刑罚也可以免予刑罚处罚3.建立我国刑法分则制度的重要依据是()。

a.犯罪对象b.犯罪的同类客体c.犯罪的一般客体d.犯罪的直接客体4.未遂犯中的“未遂犯”是指()。

a、犯罪结果尚未发生。

B.犯罪行为尚未完成c.犯罪目的没有达到d.行为没有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5.甲误以失效的农药投毒杀乙,未发生乙死亡的结果。

甲的认识错误属于()。

a、对法律的错误理解B.对因果关系的错误理解C.对犯罪手段的错误理解D.错误行为6.某甲贩运假烟,驾车路过一检查站时,被工商部门拦住检查,检查人员朱某正登车检查时,甲突在发动汽车夺路而逃,朱抓住汽车把手不放,甲为摆脱朱某,在疾驶后突然急刹车,朱某被摔在地,头部着地死亡。

甲对朱某死亡的心理态度是()。

a、直接意图B.间接意图C.过度自信过失D.疏忽7.甲乙丙三人共同去盗窃。

甲负责望风,乙入室行窃,丙负责接应转运赃物,甲、乙、丙三人的共同犯罪属于()。

a.简单的共同犯罪b.复杂的共同犯罪c.必要的共同犯罪d.有组织的共同犯罪8.犯罪人基于以犯罪意图为主的几种不同的犯罪而实施有害行为,实施两种以上不同犯罪的犯罪形式称为()。

a、牵连犯罪吸收犯罪想象竞合犯罪异质数罪。

过度避险,()。

a.应当从轻处罚b.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可以从轻处罚。

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10.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在二年期满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条件是()。

a、无故意犯罪B.遵守监狱规定C.有重大立功表现D.接受劳动改造二、多项选择题21.中国刑法明确规定的刑法基本原则是()。

刑法作业1

刑法作业1

一、名词解释简答题1.犯罪的基本特征(1)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

(2)犯罪是触犯刑法的行为。

(3)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2.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区别刑法第23条第1款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 犯罪未遂具备三个特征:1、已经着手实行犯罪;2、犯罪未得逞;3、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原因。

刑法第24条第1款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中止犯罪或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构成犯罪中止,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必须在犯罪过程中停止犯罪;2、必须自动地放弃犯罪或自动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3、必须彻底地停止犯罪或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生。

刑法理论通说认为,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主要区别在于:犯罪未完成是否由于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

由于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使犯罪未完成的是犯罪未遂,不属于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着手实行犯罪或未得逞的是犯罪中止。

总而言之,能达目的而不欲时,为犯罪中止;欲达目的而不能时,为犯罪未遂。

3.疏忽大意过失与过于自信过失的区别过于自信的过失与疏忽大意的过失都是过失,两者对危害结果的出现都是持反对的、否定的态度的,结果出现都是意料之外、没有想到的。

关键区别在于行为当时是否认识到其行为可能导致到某种危害结果的发生,过于自信的过失在行为时行为人已经预见到其行为可能导致某种危害结果的发生,凭借一定的条件而轻信可以避免,而疏忽大意的过失根本没有预见。

所以过于自信的过失又称之为“有认识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称之为“无认识的过失”。

过于自信的过失与疏忽大意过失的区别,关键是行为人当时对其行为所导致的结果有没有认识到。

如果有所认识,则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

另外,过于自信的判断还要确定行为人有没有凭借一定的依据。

三、论述题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1.罪行法定原则2。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3。

罪则刑相适应原则四、案例题A国公民甲在中国留学期间利用暑假外出旅游,途中为勒索财物,将B国在中国的留学生乙从中国东北某市绑架到C国,对A的绑架行为,哪些国家具有刑事管辖权?答:我国对A国公民有刑事管辖权,C国对在C国的犯罪行为也有刑事管辖权。

刑法总论在线作业10200题

刑法总论在线作业10200题

应当从轻、减轻处罚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29853D 可以从轻、减轻处罚 正确答案:C29841 29841单选题105.我国刑法典第18条第3款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 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 )处罚。

106.某甲在犯故意杀人罪时刚满15岁,按照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的划分,某甲属于108.精神病人只有在实施危害行为时, ()自己的行为的,才属于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A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109.甲15周岁,系我国某边镇中学生。

甲和乙一起上学,在路上捡到一手提包。

打开后,发现内有1000元钱和4小袋白粉末。

甲说:这袋上有中文海洛因’和英文’heroin及‘50g'的字样。

我在电视上看过,这东西就是白粉,我们把它卖了,还能发一笔财。

”二人遂将4袋白粉均分。

甲先将一袋白粉卖与他人,后在学校组织去邻国旅游时,携带另一袋白粉并在境外出售。

甲的行为110.路某(15岁)先后唆使张某(15岁)盗窃他人财物折价1万余元;唆使李某(19岁)绑架他人勒索财物计2000余元;唆使王某(15岁)抢劫他人财物计1500元。

路某的行为构成何罪?111.行为人误用空枪射杀他人,这种情况在刑法理论上属于A因果关系的错误112.某甲与某乙有仇,欲置某乙于死地。

某甲趁某乙熟睡,用性能良好,子弹上膛之手枪对准其脑后贴近射击。

某甲的心理态度是29873113.行为人在法律上认识的错误对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正确答案:A29852单选题2985229865 29865单选题|115.某甲与某乙有仇,欲杀害某乙,而在夜间误认某丙为某乙加以杀害,未造成某丙死亡。

对某甲+ A应负杀人未遂的刑事责任属于意外事件构成犯罪,但因无实际危害,应免除刑事责任因无危害结果,不负刑事责任正确答案:A116.李某持猎枪上山打猎,见草丛中响动,以为是野兔。

急忙开枪,将一上山采药的少年打死,李某的行为是118.朱某因婚外恋产生杀害妻子李某之念。

刑法学作业(补修)

刑法学作业(补修)

《刑法学》(补修)作业(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与其他部门法相比,刑法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二是。

2、犯罪对象是指犯罪行为所直接作用的具体和具体。

3、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属于犯罪的间接故意。

4、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并对直接负责的和判处刑罚。

5、为了犯罪,、的,是犯罪预备。

6、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7、牵连犯,是指行为人实施某种犯罪(本罪),而或又触犯其他罪名(他罪)的犯罪形态。

8、无期徒刑是指剥夺犯罪分子的终身自由,强制其并接受的刑罚方法。

9、人民法院对犯罪人裁量刑罚时,必须遵循、的原则。

10、假释的对象是被叛处、的犯罪分子。

二、选择题(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填入题目括号内。

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20分)1、各国刑法解决刑法空间效力的原则有()。

A.属地原则 B.属地原则C.保护原则D.普遍原则2、在犯罪客观方面的诸多事实特征中,只有()才是一切犯罪构成的必要条件。

A.危害行为 B.危害结果 C.犯罪的时间、地点 D.犯罪的方法3、构成犯罪的不作为以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义务为前提。

这种特定义务来源于() A.社会公德的要求 B.职务上或者业务上的要求C.法律的明文规定 D.行为人先行的行为导致的危险状态4、下列人员中,实施危害行为造成危害结果而不负刑事责任的有()。

A.聋哑人和盲人 B.精神正常时的间歇性的精神病人C.生理醉酒的人 D.故意伤害他人致人轻伤的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5、我国刑法规定()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A.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 B.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C.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 D.不满18周岁6、犯罪既遂的类型有()。

A.行为犯B.危险犯 C.结果犯 D.举动犯7、我国刑法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处罚。

201311 刑法学作业(高起本)

201311 刑法学作业(高起本)

《刑法学》作业一、单选题1、下列不属于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刑法基本原则的是()A.罪刑法定原则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C.在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D.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2、刑法的有权解释是指()A.学理解释B.文理解释C.论理解释D.立法与司法解释3、犯罪的手段,在犯罪构成中是()A.一切犯罪构成都必须具备的要件B.构成某些罪所必须具备的要件C.仅作为量刑情节考虑D.对一切罪都不作为犯罪构成的要件4、根据某一犯罪行为所侵犯社会关系的单复将犯罪客体分为()A.一般客体与同类客体B.一般客体与单一客体C.直接客体与一般客体D.单一客体与复杂客体5、我国刑法理论上将危害行为的基本形式概括为()A.主行为与从行为B.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C.故意行为与过失行为D.作为与不作为6、对于又聋又哑的人犯罪的处罚原则是()A.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B.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D.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7、我国刑法规定,死刑只适用于()A.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B.罪刑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C.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犯罪分子D.屡教不改的犯罪分子8、甲为杀乙,误将白糖视为砒霜,投入乙碗中,未发生任何结果,甲的行为()A.构成投放毒害物罪B.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犯)C.构成故意杀人罪(预备犯)D.构成意外事件9、下列哪个概念不是我国刑法的法定概念()A.犯罪集团B.聚众犯罪C.主犯D.组织犯10、出于同一故意或概括的故意,连续实施数个性质相同的犯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是()A.惯犯B.结合犯C.吸收犯D.连续犯11、下列哪个刑种属于资格刑()A.管制B.剥夺政治权利C.罚金D.驱逐出境12、我国刑法规定,判决宣告后刑罚执行完毕前,又犯新罪的,采取()A.先并后减的方法并罚B.先减后并的方法并罚C.限制加重的方法并罚D.吸收的方法并罚13、无期徒刑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A.不少于3年B.不少于5年C.不少于7年D.不少于10年14、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属于()A.吸收犯B.牵连犯C.连续犯D.继续犯15、下列哪个罪只能由过失构成()A.伪证罪B.放火罪..C.妨碍公务罪D.重大责任事故罪16、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刑罚的量刑制度()A.立功B.累犯C.自首D.减刑17、我国刑法中的一般累犯的构成条件是()A.前后罪都是故意犯罪B.前后罪判处或应判处的刑罚都是有期徒刑以上刑罚C.后罪发生在前罪刑罚执行完毕后5年内D.以上条件都必须同时具备18、叛逃罪的犯罪主体是()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B.武装部队人员C.人民警察D.民兵19、劫持航空器罪的犯罪对象是()A.民用航空器B.军用航空器..C.警用航空器D.一切航空器20、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国家禁止进口物品数额较大的,构成()A.走私罪B.销售伪装产品罪C.非法经营罪D.偷税罪21、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诈骗银行数额较大的行为,构成()A.货款诈骗罪B.诈骗罪C.经济合同诈骗罪恶D.贪污罪22、虐待老人,致老人死亡的,应定()A.故意杀人罪B.非法拘禁罪C.虐待罪D.虐待罪与故意杀人并罚23、绑架他人并杀害被绑架人的()A.定绑架罪处死刑B.按故意杀人罪论处C.定绑架罪从重处罚D.按绑架罪与故意杀人罪并罚24、聚众哄抢罪主体是()A.一般主体B.首要分子C.抢夺罪D.首要分子及从犯25、王某是农民,冒充企业负责人员,到处招摇撞骗,骗取大量数额财物。

刑法总论在线作业(1-100题)

刑法总论在线作业(1-100题)

1.药店营业员李某与王某有仇。

某日王某之妻到药店买药为王某治病,李某将一包砒霜混在药中交给王妻。

后李某后悔,于第二天到王家欲取回砒霜,而王某谎称已服完。

李某见王某没有什么异常,就没有将真相告诉王某。

几天后,王某因服用李某提供的砒霜而死亡。

李某的行为属于A 犯罪中止B 犯罪既遂C 犯罪未遂D 犯罪预备正确答案:D单选题2.甲、乙二人系某厂锅炉工。

一天,甲的朋友多次打电话催其赴约,但离交班时间还有15分钟。

甲心想,乙一直以来都是提前15分钟左右来接班,今天也快来了。

于是,在乙到来之前,甲就离开了岗位。

恰巧乙这天也有要事。

乙心想,平时都是我去后甲才离开,今天迟去15分钟左右,甲不会有什么意见的。

于是,乙过了正常交接班时间15分钟左右才赶到岗位。

结果,由于无人看管,致使锅炉发生爆炸,损失惨重。

甲、乙的行为A 属共同犯罪B 属共同过失犯罪C 各自构成故意犯罪D 应按照甲、乙所犯的罪分别处罚正确答案:D单选题3.下列案例中哪一项成立犯罪未遂?A 甲对胡某实施诈骗行为,被胡某识破骗局。

但胡某觉得甲穷困潦倒,实在可怜,就给其3000元钱,甲得款后离开现场B 乙为了杀死刘某,持枪尾随刘某,行至偏僻处时,乙向刘某开了一枪,没有打中;在还可以继续开枪的情况下,乙害怕受刑罚处罚,没有继续开枪C 丙绑架赵某,并要求其亲属交付100万元。

在提出勒索要求后,丙害怕受刑罚处罚,将赵某释放D 丁抓住妇女李某的手腕,欲绑架李某然后出卖。

李为脱身,便假装说:“我有性病,不会有人要。

”丁信以为真,于是垂头丧气地离开现场正确答案:A单选题4.甲、乙共谋杀害在博物馆工作的丙,两人潜入博物馆同时向丙各开一枪,甲击中丙身边的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文物,造成文物毁损的严重后果;乙未击中任何对象。

关于甲、乙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 甲成立故意毁损文物罪,因为毁损文物的结果是甲故意开枪的行为造成的B 甲、乙成立故意杀人罪的共犯C 对甲应以故意杀人罪和过失损毁文物罪实行数罪并罚D 甲的行为属于一行为触犯数罪名,成立牵连犯正确答案:B单选题5.药店营业员李某与王某有仇。

刑法总论作业(主观题)

刑法总论作业(主观题)

刑法总论作业(主观题)第一章刑法概述一、名词解释1.刑法2.狭义刑法4.广义刑法5.单行刑法6.附属刑法7.刑法的体系8.立法解释9.司法解释10.学理解释11.文理解释12.论理解释二、简答题刑法和其他部门法相比,其性质有何特点?三、案例题被告人王某于1998年3月7日手持一张信用卡到自动取款机上取款,卡上存在500元人民币,王某欲取300元。

在取款时由于操作失误多加了一个零,取300元变成取3000元。

没想到,自动取款机并未因操作失误而拒付,而是果然吐出3000元,使王某大为意外。

王某出于好奇,又操作一遍,结果自动取款机又吐出3000元。

此时,王某已经知道自动取款机出现故障,但出于贪心,王某又先后从自动取款机取出人民币2万元,占为己有。

案发后,王某认为又不是我到银行去偷钱,是自动取款机把钱主动送给我,王某的辩护律师也认为这是一个不当得利的问题,属于民法调整的行为,不构成刑法中的犯罪。

问:本案到底是民法中的不当得利还是刑法中的犯罪呢?第二章刑法的基本原则一、名词解释1.刑法的基本原则2.罪刑法定原则3.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4.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二、简答题1.罪刑法定原则的内容包括哪些?2.罪刑法定原则在刑法中的体现有哪些?3.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4.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立法体现在哪里?三、案例题1.2003年1月至8月,被告人李某为营利,先后与他人预谋,采取张贴广告.登报的方式招聘“公关先生”,并制定了公关人员管理制度,指使他人对“公关先生”进行管理,并在其经营的酒吧内将“公关先生”介绍给男性嫖客从事同性卖淫活动。

问:李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果构成,构成何罪?2.甲某在公共汽车上扒窃了一名乘客的钱包,内有人民币800元,盗窃刚得手即被乘客发现,后群众将其扭送公安机关。

检察院对其提起公诉后,法院最后定罪量刑时,以此时正处在“严打”时期、社会治安不好为由,以盗窃罪从重判处甲某有期徒刑5年。

刑法学作业四

刑法学作业四

一、判断(共计50分,每题2.5分)1、犯罪故意的意志因素表现为行为人对危害结果抱着积极追求的态度,这种态度明显而坚决。

()A. 正确B. 错误错误:【B】2、刑法理论上将事前避险和事后避险统称为“避险不适时”,避险不适时是一种特殊情形下的紧急避险。

()A. 正确B. 错误错误:【B】3、正当防卫是为了保护合法权益而派生的一种辅助性权利,它不仅不具有社会危险性,相反还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家公力救济的不足,其目的具有合法性。

()A. 正确B. 错误错误:【A】4、从认识因素上看,直接故意是认识到结果必然发生,而间接故意是认识到危害结果可能发生。

()A. 正确B. 错误错误:【B】5、刑法是统治阶级根据自己意志和利益制定的,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的工具。

()A. 正确B. 错误错误:【A】6、紧急避险的起因条件仅限于人的不法侵害。

()A. 正确B. 错误错误:【B】7、对于同一犯罪人可以对其仅适用主刑,也可以对其同时适用主刑和附加刑,但不可独立适用附加刑。

()A. 正确B. 错误错误:【B】8、立法中没有明确规定废止旧法,但因为旧法的规定和新的刑法规定相抵触,所以旧的刑法自然废止。

()A. 正确B. 错误错误:【A】9、张某欲杀李某,于是用枪对着李某瞄准,突然发现李某和王某肩并肩、手拉手走着。

张某心想:我一定要打死李某,可千万不能打死王某。

结果子弹还是打着了王某。

张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A. 正确B. 错误错误:【A】10、未遂的教唆犯又称教唆未遂,其与被教唆者有共同犯罪关系,他应当对实行犯的犯罪未遂负刑事责任。

()A. 正确B. 错误错误:【B】11、抢劫公私财务的行为,构成抢劫罪,其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

()A. 正确B. 错误错误:【B】12、无论行为人主观上是否认为自己供述的是犯罪的事实,只要根据刑法的规定并结合其供述的事实能够认定其行为构成犯罪的,都属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在具备自首其他条件时,就成立自首。

《刑法学》(1)平时作业(一)

《刑法学》(1)平时作业(一)

《刑法学》(1)平时作业(一)一、单项选择题:1.制定刑法的法律根据是()a.宪法b.民法c.行政法d.人民法院组织法2.广义的刑法就是指()a.《刑法》b.刑法和刑事诉讼法c.《刑法》和单行刑事法律、决定、规定d.《刑法》和单行刑事法律、同意、规定以及非刑事法律中的刑法规范3.我国刑法中,抒发刑法规范的基本单位就是()a.章b.节c.条d.款4.下列那一种情况不属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a.行为地在我国,而结果地不在我国b.行为地在我国领域之外,结果地也在我国领域之外,但被害人是中国公民c.行为地不在我国,但结果在我国d.行为地和结果都在我国5.以下诸特征中,哪一个不属于犯罪的基本特征()a.一定的社会危害性b.刑事违法性c.主观恶性d.应予惩罚性6.犯罪构成的要件就是指()a.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b.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惩罚性c.犯罪行为,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主观方面d.犯罪主体、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和犯罪客体7.某甲盗窃正使用中的电话线,数额不大,构成破坏通讯设备罪;某乙盗窃放在仓库里的电话线,数额较大,构成盗窃罪,对甲、乙定性不同的原因在于()a.实行犯罪行为的地点相同b.犯罪数额大小相同c.犯罪对象所彰显的社会关系的性质相同8.区分同类客体相同的犯罪,主要是根据犯罪的()a.客体b.客观要件c.主体d.主观要件9.以下各罪中,哪一种就可以由不能做为方式形成()a.故意杀人罪b.偷税罪c.遗弃罪d.过错爆炸罪10.我国刑法规定已经开始正数刑事责任的最高年龄就是()a.14岁b.16岁c.18岁d.已八十14岁反感16岁11.甲想枪杀乙,某日晚趁乙返家途中,甲隔小河射击,由于光线不好,距离较远,甲的射击技术又不甚好,因而他对能否射杀乙没有把握,但他不愿放过这个机会,并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实施射杀行为,甲的主观心理态度是()a.轻易故意b.间接故意c.疏忽大意过失d.过于自信过失12.丈夫甲为了杀掉妻子乙,在妻子饭碗里导入毒药,所为小丙可能将因分食而中毒,由于杀妻无心而罔顾孩子的非要,甲对乙的心理态度和对丙的心理态度的分别就是()a.均为直接故意b.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c.直接故意和疏忽大意的过失d.轻易故意和过于自信的过错13.冬季某日,爆炸工甲误认为一个装有雷管的铝盒是他同事的饭盒,把它放在炉上烤,以致发生爆炸事故,甲对爆炸事故的发生的主观方面是()a.间接故意b.疏忽大意的过错c.过于自信的过错d.意外事件14.某汽车司机在雨夜行车,从马路中间的一塑料布上驶过,司机以为塑料布下是附近农民的稻谷,结果压死了塑料布下睡着的一个精神病人,司机对精神病人的死亡其主观心理态度为()a.间接故意b.疏忽大意的过错c.过于自信的过错d.意外事故15.犯罪目的存有于()a.故意犯罪中b.直接故意犯罪中c.间接故意犯罪中d.故意犯罪以及过于自信过失犯罪中16.按照我国刑法规定,过错犯罪行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形成过失犯罪()a.造成危害结果的b.导致较重危害结果的c.导致通常危害结果的d.导致严重危害的结果的17.对正在进行中的下列哪一种行为可以进行正当防卫()a.殴打行为b.诽谤行为c.诬告陷害行为d.贪污行为18.甲上开着一辆抢来的油车向正在驶进去的一列客车跳回去,乙见状用步枪将甲射杀,油车因无人驾驶而滑出路边小河核爆焚毁,乙的犯罪行为就是()a.正当防卫b.紧急避险c.防卫过当d.避险过当19.某甲将他人的一台彩电偷走回家,经其父、兄劝告,某甲悔过,在被盗者未发觉的情况下,又偷偷把彩电送到原处,甲的犯罪行为就是()a.犯罪中止b.犯罪既遂c.不当作犯罪处理20.医生甲疏忽大意走错药方,司药乙没特别注意检查,误照错方李丽静,并致婴儿服药后丧生,对甲、乙的犯罪行为()a.应按共同犯罪处理b.分别处理c.属于意外事故21.甲要盗窃部队的枪支弹药库,用刀胁迫掌控库房钥匙的乙逼使其取回钥匙,甲用钥匙关上枪支弹药库,抢走了一些枪支弹药,乙属()a.从犯b.胁从犯c.不构成犯罪22.甲为逼使债务人乙偿还债务,将乙关在地下室超过一个星期,甲的犯罪行为属()a.连续犯b.继续犯c.徐行犯d.结合犯23.甲为枪杀乙,将炸药包放到乙睡觉的床下,并在夜晚点燃炸药包,以致乙被击毙,同时家中3人被炸伤,乙及邻居家被摧毁,对甲应当()a.以故意杀人罪与爆炸罪数罪并罚b.从一重罪行政处罚、手段犯罪行为与目的犯罪行为的株连c.从一重罪行政处罚、想象竞合犯下24.甲意图毒死乙,误将白糖当作砒霜拌入乙所要吃的食物内,乙吃了该食物后平安无事,甲的行为是()a.故意杀人密谋b.故意杀人trainedc.意外事件二、多项选择:1.按《刑法》溯大连友谊的从旧并任从轻原则,以下哪种情况,《刑法》有溯大连友谊()a.当时的法律、法令、政策不认为是犯罪,而刑法认为是犯罪的b.当时的法律、法令、政策认为是犯罪,而刑法不认为是犯罪的c.当时的法律、法令、政策和刑法都指出就是犯罪,并且当时的法律、法令、政策处死比刑法重d.当时的法律、法令、政策和刑法都认为是犯罪,并且当时的法律、法令、政策处刑比刑法重2.意外事件就是由于()引发的。

刑法作业含答案

刑法作业含答案

作业名称刑法学第(2)次作业作业总分100起止时间2020-10-20至2020-11-30 23:59:00通过分数60标准题总分100题号:1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刁某花5000元从人贩子手中买来一名受骗的四川姑娘作妻子,姑娘知道真相后欲逃跑,刁某将其手脚捆住,强行与其同房,发生性关系,事后为防止其逃跑将其锁在屋内,一个月后女方哥哥领公安人员前来解救,刁某持械堵住屋门不许公安人员进入,相持一个多小时,致使全村的许多人前来围观,后公安人员制服刁某使该四川姑娘得救,两名公安人员在与刁某搏斗时受轻伤。

本案刁某的行为构成下列哪些犯罪?( )•A、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罪•B、强奸罪•C、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D、非法拘禁罪、妨害公务罪标准答案:bcd说明:题号:2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陈某趁珠宝柜台的售货员接待其他顾客时,伸手从柜台内拿出一个价值2300元的戒指,握在手中。

然后继续在柜台边假装观看。

几分钟后售货员发现少了一个戒指并怀疑陈某,便立即报告保安人员。

陈某见状,速将戒指扔回柜台内后逃离。

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陈某的盗窃行为已经既遂•B、陈某的盗窃行为属于未遂•C、陈某将戒指扔回柜台内不属于中止行为•D、陈某将戒指扔回柜台内属于犯罪既遂后返还财物的行为标准答案:acd说明:题号:3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派出所长陈某在“追逃”专项斗争中,为得到表彰,在网上通缉了7名仅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并且已受过治安处罚的人员。

虽然陈某通知本派出所人员不要“抓获”这7名人员,但仍有5名人员被外地公安机关“抓获”后关押。

关于陈某行为的性质,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 )•A、陈某的行为构成滥用职权罪•B、陈某的行为构成玩忽职守罪•C、陈某的行为构成非法拘禁罪•D、陈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标准答案:bcd说明:题号:4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4陈某在街上趁刘莱不备,将其手机(价值2590元)夺走。

2024年春季学期刑法学(1)第3次平时作业-1-参考资料-电大一体化平台

2024年春季学期刑法学(1)第3次平时作业-1-参考资料-电大一体化平台

电大一体化平台-2024年春季学期刑法学(1)第3次平时作业-1-参考资料温馨提示:本文档从网络收集整理而来!请仔细核对是不是您需要的题目再下载!!预祝您取得好成绩百!一、单选题(共5题,共30分)1、某甲意图毒死某乙,误将白糖当作砒霜拌入某乙所要吃的食物内,某乙吃后平安无事。

在这种情况下,某甲的行为属于()。

A : 犯罪预备B : 犯罪未遂C : 犯意表示D : 犯罪中止参考答案是:B2、某甲同()的人共同实施抢夺行为构成共同犯罪。

A : 未满14周岁B :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C : 已满16周岁D : 不满18周岁参考答案是:C3、故意犯罪在犯罪人产生和确立犯意以后,从其开始犯罪活动,到完成犯罪,有一个纵向的()。

A : 犯罪过程B : 时间过程C : 行为过程D : 预备过程参考答案是:B4、被告人甲实施盗窃时,因被他人察觉而未得逞,仓皇逃跑。

甲的行为是()。

A : 犯罪预备B : 犯罪未遂C : 不构成犯罪D : 犯罪中止参考答案是:B5、对于犯罪既遂的概念()做了直接的规定。

A : 只有少数立法例B : 多数立法例C : 立法机关D : 有关机关全面的参考答案是:A二、多选题(共5题,共40分)1、在司法实践中具有不同程度的阻碍犯罪意志和犯罪活动完成作用而有可能被认定为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的因素包括()。

A : 犯罪人本人以外的原因B : 行为人自身方面对完成犯罪有不利影响的因素C : 行为人主观上对犯罪对象情况、犯罪工具性能以及犯罪结果是否已发生或必然发生等的错误认识D : 犯罪人自身不想完成犯罪参考答案是:A B C2、共同犯罪对犯罪主体的要求有()。

A : 必须是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构成B : 各犯罪人都必须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C : 可以是自然人和单位共同犯罪D : 可以是两个以上单位构成共同犯罪参考答案是:A B3、行为人自身方面对完成犯罪有不利影响的因素,如其()等的缺乏或不佳情况。

2022年刑法总论在线满分作业

2022年刑法总论在线满分作业

2022年刑法总论在线满分作业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100分单选题1.【第01章】刑法第65条第1款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

”其中的“但书”表示的情况是对前段的()。

A例外B补充C限制D特别正确答案:A多选题2.【第01章】在我国对刑法的立法解释的方式有()。

A刑法中用条文明确规定的解释B国家立法机关在法律的起草说明中所作的解释C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刑法实施中发生的歧义所进行的解释D国家立法机关工作人员撰写的刑法释义正确答案:ABC判断题3.【第01章】只要含有剥夺人身自由的内容的法律规范,均属于广义的刑法。

正确错误正确答案:错单选题4.【第02章】罪刑法定原则排斥的刑法解释是()。

A限制解释B类推解释C文理解释D扩张解释正确答案:B单选题5.【第02章】甲男和乙女于某日在公园发生性关系,引起游客的极大愤慨,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对甲乙的行为如何认定()。

A聚众淫乱罪B组织淫秽表演罪C寻衅滋事罪D无罪正确答案:D单选题6.【第02章】刑法分则中对故意杀人罪规定了比虐待罪更高的法定刑,这体现了()。

A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B罪刑法定原则C罪责自负原则D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正确答案:D多选题7.【第02章】下列哪种情形体现出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A对累犯从重处罚B对自首、立功的从宽处罚C对中止犯的处罚宽大于未遂犯、预备犯D对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正确答案:ABCD多选题8.【第02章】下列选项中,体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刑罚制度有()。

A累犯B自首C缓刑D减刑正确答案:ABCD多选题9.【第02章】下列关于罪刑相适应原则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法不溯及既往B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事立法制定合理的刑罚体系C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罚与犯罪性质.犯罪情节和罪犯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D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在行刑中合理地运用减刑.假释等制度正确答案:BCD多选题10.【第02章】刘某,17岁,因犯盗窃罪被公安机关逮捕,法院根据刑法第17条第3款的规定,对其从轻处罚,符合刑法的()。

《刑法学》第2次作业

《刑法学》第2次作业
正确答案:C
8. 下列量刑情节中,可在法定刑范围以外裁量刑罚的是( )
A. 从轻处罚情节
B. 从重处罚情节
C. 减轻处罚情节
D. 免除处罚情节
正确答案:C
9. 我国刑法规定,凡在我国领域内犯罪的,( )。
A. 一律适用我国刑法
B. 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我国刑法
C. 我国公民适用我国刑法,外国人不适用
D. 我国公民适用我国刑法,外国人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正确答案:B
10. 李某欲到王家盗窃,正在翻箱倒柜时,忽听到屋外有多人脚步声,只好仓皇逃走。李某的行为属于( )。
A. 犯罪预备
B. 犯罪未遂
C. 犯罪中止
D. 犯罪既遂
正确答案:B
11. 甲在1998年5月5日实施了一个犯罪行为,对这个犯罪行为,旧刑法规定的刑罚较轻,新刑法规定的刑罚较重,根据有关规定,甲的犯罪行为适用:( )。
A. 为了犯罪,事先调查被害人行踪的行为
B. 尾随被害人的行为
C. 守候被害人的行为
D. 着手实施某罪构成的实行行为
正确答案:ABC
11. 以下关于犯罪中止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在某钟表店购物时,乘营业员不注意之机,从柜台内将一只价值高昂的手表拿出偷偷握在手中,然后在柜台边假装和其朋友选购其他钟表。在营业员高呼“有人偷手表”之后,甲马上将手表交给钟表店保安,并说了一声“开个玩笑”,就试图离开,但被保安拦住。甲的行为属于盗窃罪未遂
A. 犯罪的主体不同
B. 犯罪的结果不同
C. 犯罪行为不同
D. 犯罪未果的原因不同
正确答案:D
21. 犯罪的本质特征是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判决书:判决书称于欢在警察已经来了的情况下,拿刀子桶人,于欢和其母生命健康权利被侵犯的现实危险性较小,不存在防卫的紧迫性,所以于欢持尖刀捅刺被害人不存在正当防卫意义的不法侵害前提,不构成正当防卫。

防卫前提
一般防卫特殊防卫
讨论的问题:
(1)正当防卫的适用原则及适用条件。

(2)被害人过错及其程序的深入分析。

(3)被告人精神高度紧张之下的“激愤犯罪”的归责与量刑。

陈光中:陈光中:于欢案定罪量刑明显不公
陈光中认为,最高检察院应查清舆论关注的几个复杂问题。

一个是该案中放高利贷者及催债人是否涉黑,调查该问题要慎重,要符合刑法规定的犯罪要件;另一个是警察是否渎职。

赵秉志:于欢防卫过当应显著减轻处罚
赵秉志解释说,按照一审判决书的描述和认定,于欢和他的母亲实际上受到了三种正在进行的违法犯罪行为的侵害,第一是限制乃至剥夺他们的人身自由,这是一种非法拘禁的违法犯罪行为;第二是侮辱行为,包括语言侮辱和行动的侮辱,这种侮辱也是违法犯罪行为;还有第三种情况,就是警察离开房间时对方不让于欢和他母亲走,还殴打他。

而且,警察来了也没有采取有效措施。

在于欢母亲受到违法犯罪行为现实侵害的情况下,他感到情势比较危险亦义愤填膺,他基于保护自己母亲合法权益和制止不法侵害的目的,对围在自己身边要群殴他的几个违法犯罪分子展开反击,刺死刺伤了他们。

这完全是基于正当防卫目的的反击违法犯罪行为的案件,不能否认其正当防卫的前提存在。

赵秉志进一步表示,至于在这种情况下于欢拿起武器进行防卫,不能说因为对方没有凶器,他就不能用武器。

因为对方人多势众,而且对方已实施多种违法犯罪行为。

但是,于欢的防卫行为导致了对方死亡一人、重伤两人、轻伤一人这样的严重后果,应该说,尽管有防卫的前提,但于欢的行为还是明显超过了必要限度,造成了重大损害,符合《刑法》第20条第2款防卫过当的规定,因而应当以防卫过当构成的故意伤害罪定性,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那么,究竟应当选择适用减轻处罚还是免除处罚?本案在一死二重伤一轻伤的情况下,如果免除刑事处罚,也许会失之过宽;而适用减轻处罚,较为稳妥与公正。

但一审判决只是略为从轻处罚,只考虑对方的过错,没有考虑到防卫因素,没有给予减轻处罚,显然是处罚过重了。

”赵秉志表示,“按照法律规定,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应该判处10年以上
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那么减轻处罚就是要低于10年有期徒刑,而且我主张可以考虑较为显著地减轻处罚。


阮齐林:
正当防卫紧迫性的核心是,公民遭到侵害不能得到公权力救济时,允许公民武力自救(自卫)。

报警求助且警察已到,但无济于事。

想借警察到场之机继续求助受到阻拦,此时诉诸武力自救,具有紧迫性。

自对方而言,自始自终对于欢母子实行非法拘禁侮辱殴打逼债,且看不到结束和逐步升级正在进行中,对此不法侵害之徒,实施打击是对不法侵害的打击,也符合防卫的前提条件。

不法侵害人人数众多,处于绝对优势,所以导致被侵害方更加激烈的反击。

说简单点,这帮恶人恶行应当被评价为不法侵害,属于可以实施防卫的范围。

我认为于欢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过当,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于欢致人死伤后,交出刀子、随警察到派出所接受进一步调查,符合办理自首立功案意见第一条规定的地(二)项规定,知道有人报案留在现场接受调查的情形,成立自首。

另,为索债而扣押人质,属于非法拘禁犯罪行为,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

邱兴隆:本案被告人是在具有一般防卫的前提条件下采取了只有在特殊防卫的情况下才可阻却刑事责任的防卫行为,因不符合特殊防卫的成立条件而不属于正当防卫。

但正由于其具备一般防卫的前提条件,所实施
的行为具有防卫的性质,却造成了超过必要限度的伤亡后果,因此,其同时符合防卫过当的成立条件。

相应地,将被告人的行为定性为防卫过当情况下的故意伤害罪,当是一个不争的结论。

一审在认定被告人构成故意伤害罪,否认其属于正当防卫同时,没有将其是否构成防卫过当纳入考量范围,显属一种不应有的疏忽。

逻辑:按照刑法的规定与死刑司法惯例,在不具备法定与酌定从轻情节的情况下,对于造成1死2重伤的故意伤害案,判处死刑是常例,判处死缓是例外。

在本案中,一审基于被告人坦白认罪与被害人具有重大过错,而对从轻判处无期徒刑,表面看来似无不当。

然而,正由于一审在否认被告人构成正当防卫的同时,没有认定其构成防卫过当,因而在量刑时根本没有以被告人具备防卫过当这一法定情节为由依法对其减轻或免除处罚,所做的无期徒刑判决明显罚不当罪,因量刑畸重而失当。

陈瑞华:
多年来,我们学的正当防卫理论是,行为人必须是为制止正在发生的不法侵害,才构成正当防卫。

但是,当行为人或者其近亲属正在遭受令人难以忍受的凌辱时,行为人奋起反抗,造成一定的危害后果,这究竟算不算正当防卫?
对此,刑法理论是不予承认的。

具体到本案,当行为人亲自目睹自己的母亲受到极端凌辱时,法官是否应扪心自问:任何人在此情形下,会平心静气的忍受凌辱吗,刑法究竟是在鼓励人们依法抗暴,还是逼着人们忍受凌辱,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被辱也不反抗?即使是防卫过当,判得是不是太重了。

李翔:抄判决书如下:“虽然当时其人身自由权利受到限制,也遭到对方辱骂和侮辱,但对方未有人使用工具,在派出所已经出警的情况下,被告人和其母亲的生命健康权利被侵犯的现实危险性较小,不存在防卫的紧迫性,所以被告人持尖刀捅刺被害人不存在正当防卫意义上的不法侵害前提。

这段表述,至少存在以下疑问:
1、如前文所述,正当防卫权的行使,不需要以不法侵害人使用工具为前提;
2、既然承认被告人(但未提到其母亲)的人身自由权利受到限制,且遭到辱骂及侮辱,即表明被告人的权利受到了不法侵害,但结论却又认为不存在不法侵害,自相矛盾;
3、强调生命健康权利被侵害的解释不适当的限制或者缩小了正当防卫适用的前提条件,正当防卫在法律和刑法理论上均从来没有要求不法侵
害仅仅只能针对生命健康权利遭受侵害,只有在无限防卫权的行使上,法律才表明要求以“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为前提;
王强军:
笔者认为对于正当防卫还是国家赋予社会公众同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权利,因此,应当尽可能鼓励正当防卫的实施。

而对正当防卫鼓励的具体路径就是:应当对正当防卫成立的条件尽可能做有利于行为人的解释,而不是应当是有利于加害人的解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