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学》课程教学大纲
刑事诉讼法学教学大纲
![刑事诉讼法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d33367b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a9.png)
刑事诉讼法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法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刑事诉讼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制度,以及相关的法律知识和应用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刑事诉讼的基本流程和规则,掌握刑事诉讼的基本原理和理论,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法律职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掌握刑事诉讼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制度,了解刑事诉讼的基本流程和规则;2.理解刑事诉讼的基本原理和理论,掌握刑事诉讼法律规范的精神实质;3.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刑事诉讼中的实际问题;4.培养法律职业素养,为今后的法律职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1.刑事诉讼法总论(1)刑事诉讼法的概念、性质和任务;(2)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与现状;(3)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4)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5)刑事诉讼中的管辖、回避和辩护制度。
2.刑事诉讼程序论(1)立案、侦查和起诉程序;(2)第一审程序;(3)第二审程序;(4)执行程序;(5)审判监督程序。
3.证据制度与证明论(1)证据的概念、种类和审查方式;(2)证据规则和证据标准;(3)证明的概念、种类和责任;(4)证明过程和证明标准。
4.刑事强制措施与附带民事诉讼(1)刑事强制措施的概念、种类和适用条件;(2)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适用范围和程序。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课堂讲授:系统讲解刑事诉讼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制度,分析典型案例,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刑事诉讼的实际操作流程和法律规范的适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模拟法庭:通过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刑事诉讼的实际操作,了解刑事诉讼的过程和程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5.法律文书写作:通过写作法律文书,让学生掌握法律文书的格式和要点,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和写作能力。
(刑事诉讼法学)课程教学大纲
![(刑事诉讼法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a044caa700abb68a982fb58.png)
(刑事诉讼法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差不多信息1.课程代码:BLaw30202.课程名称:刑事诉讼法学3.课程英文名称:CriminalProcedualofLaw4.课程性质:必修课5.课程适用层次:本科6.课程适用对象:法学专业7.总学时:72学时8.学分:4【二】课程概述本课程内容包括刑事诉讼概述;刑事诉讼的差不多原理;刑事案件的管辖;刑事证据的差不多理论及运用;立案与侦查;起诉程序;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死刑复核程序;刑事判决的执行。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理论和具体制度,能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学时分配建议【四】要紧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概述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和熟悉诉讼、刑事诉讼、刑事诉讼本质的历史类型、刑事诉讼形式的历史类型跟刑事诉讼法的概念;明确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要紧区别,明确弹劾式、纠问式和混合式诉讼的不同特点,明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本质、要紧特点及刑事诉讼法与刑法等相关法律的本质。
讲授学时:2学时要紧教学内容:第一节刑事诉讼【一】刑事诉讼的概念【二】刑事诉讼阶段第二节刑事诉讼法【一】刑事诉讼法的概念、性质【二】刑事诉讼法的渊源。
【三】刑事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的异同第三节刑事诉讼法学【一】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二】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方法第四节刑事诉讼法的差不多理念【一】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相结合【二】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动态并重【三】控审分离、控辩平等对抗和审判中立【四】追求诉讼效率第五节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依照和任务【一】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二】刑事诉讼法的依照【三】刑事诉讼法的任务第二章刑事诉讼法的历史进展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刑诉法的进展脉胳,中外刑事诉讼法历史沿革中的精华与糟粕,以及当今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和进展;领会弹劾式诉讼制度、纠问式诉讼制度的概念和要紧特点,资本主义国家辩论式的刑事诉讼程序的要紧变革表现,中国古代刑事诉讼制度的要紧特征;掌握大陆法系职权主义诉讼程序和英美法系当事人主义诉讼程序的差不多状况,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和补充的要紧内容。
刑事诉讼法学课程教学大纲
![刑事诉讼法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b14574ded630b1c58eeb55a.png)
《刑事诉讼法学》课程教学大纲(Criminal Procedure Law)适用专业:法学专业课程学时:68学时课程学分:4学分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刑事诉讼法学是法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是教育部确定的法学专业14门主干课程之一,是为培养和检验学生的刑事诉讼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专业基础课程。
刑事诉讼法学主要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及其它法律中有关刑事程序的规定,研究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以及律师等进行刑事诉讼的实践经验,研究有关刑事诉讼的一些基本理论。
刑事诉讼法属于刑事程序法,是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进行刑事诉讼活动所应遵循的操作规范。
刑事诉讼法学的任务就是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使学生掌握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具体的诉讼程序,熟悉刑事诉讼法律条文,领会刑事诉讼法的精神实质,树立诉讼公正、民主的现代法律意识。
二、课程的内容与基本要求1、理论教学基本内容第一章刑事诉讼法的概念第一节刑事诉讼第二节刑事诉讼法第三节刑事诉讼法与宪法、相邻部门法的关系第四节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第二章刑事诉讼法的沿革第一节外国刑事诉讼法的沿革第二节中国刑事诉讼法的沿革第三章刑事诉讼的基本原理第一节刑事诉讼价值第二节刑事诉讼目的第三节刑事诉讼结构第四节刑事诉讼职能第五节刑事诉讼阶段第六节刑事诉讼法律关系第四章刑事诉讼法的效力范围第一节刑事诉讼法关于时的效力范围第二节刑事诉讼法关于人的效力范围第三节刑事诉讼法关于地的效力范围第五章刑事诉讼法的目的和任务第一节刑事诉讼法的目的和根据第二节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方针第三节刑事诉讼法的任务第六章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第一节公安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第二节人民检察院第三节人民法院第七章诉讼参与人第一节诉讼参与人概述第二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第三节被害人第四节法人参与人第八章刑事诉讼原则第一节刑事诉讼原则概述第二节我国刑事诉讼的一般原则第三节我国刑事诉讼的特有原则第四节国际通行的刑事诉讼原则第九章辩护与代理第一节辩护第二节辩护人第三节代理第十章管辖第一节管辖的概念和意义第二节职能管辖第三节审判管辖第十一章回避第一节回避的概念和意义第二节回避的种类、理由和人员范围第三节回避的程序第十二章强制措施第一节强制措施概述第二节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第三节拘留第四节逮捕第十三章刑事证据的一般理论第一节刑事证据的概念和意义第二节刑事证据的种类第三节刑事证据的分类第十四章刑事诉讼证明第一节证明责任第二节证明对象第三节证明要求第四节国外主要证据规则简介第十五章期间、送达和诉讼文书第一节期间第二节送达第三节诉讼文书第十六章立案第一节立案的概念和意义第二节立案的材料来源和条件第三节立案的程序第十七章侦查第一节侦查的一般理论第二节侦查行为第三节侦查终结第四节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案件的侦查第五节补充侦查第十八章公诉第一节公诉的一般理论第二节审查起诉第三节提起公诉第四节不起诉第十九章刑事审判的一般理论第一节审判的概念和任务第二节审判的模式第三节审判的原则第二十章公诉案件的第一审程序第一节对公诉案件的审查第二节开庭审判前的准备第三节法庭审判第四节简易程序第五节判决、裁定和决定第二十一章自诉案件的第一审程序第一节自诉的概念和意义第二节自诉案件的范围第三节自诉的提起第四节自诉案件的审判第二十二章第二审程序第一节审级制度第二节提起上诉、抗诉的程序第三节上诉、抗诉案件的审判第四节上诉不加刑第二十三章死刑复核程序第一节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和意义第二节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第三节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第二十四章刑事诉讼的中止、终止第一节刑事诉讼的中止第二节刑事诉讼的终止第二十五章审判监督程序第一节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和意义第二节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和决定第三节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的重新审判程序第二十六章执行第一节执行的概念和意义第二节各种判决、裁定的执行和程序第三节变更执行程序第二十七章附带民事诉讼第一节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和意义第二节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第三节附带民事诉讼的程序2、实践教学的基本内容刑事诉讼法学在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的同时,辅之以对实践问题和具体案例的课堂讨论、分析,并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让学生练习有关诉讼文书的写作,在学期中间组织一次模拟审判和观摩审判。
刑事诉讼法学教学大纲
![刑事诉讼法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132c77e27284b73f242501b.png)
《刑事诉讼法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52301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必修学时32学分2适用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法方向)Ⅰ大纲本文一、课程内容(一)刑事诉讼法(学)概述:1.刑事诉讼法学研究对象、方法与体系2.形式诉讼法制定目的与任务3.中外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二)刑事诉讼基本原则1.刑事程序法定原则2.司法独立原则3.无罪推定原则4.辩护原则5.诉讼效率原则6.禁止重复追究原则7.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原则(三)刑事诉讼证据1.刑事诉讼证据概念、特征与分类2.证据规则3.刑事诉讼证明(四)辩护与刑事代理1.辩护制度的演变、内容与完善2.刑事代理的种类与内容(五)附带民事诉讼1.附带民事诉讼概述2.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3.附带民事诉讼提起和审判(六)立案与管辖1.立案的条件和程序2.管辖的分类(七)侦查与强制措施1.侦查行为与侦查程序2.强制措施(八)起诉1.提起公诉2.不起诉3.自诉(九)审判1.一审程序2.二审程序3.死刑复核程序4.审判监督程序(十)执行程序1.执行的意义、主体与客体2.各种刑罚的执行3.变更执行的程序(十一)特别程序1.未成年案件诉讼程序2.涉外刑事诉讼程序与刑事司法协助3.刑事赔偿程序二、建议选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刑事诉讼法》(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龙宗智杨建广著,高教出版社,2003年版参考书:《刑事诉讼法教学案例》(高等院校法学案例丛书)陈光中法律出版社 2003年版《诉讼法学·司法制度》(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近5年相关法律文件Ⅱ大纲说明一、课程的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刑事诉讼法理论和具体诉讼制度,并能实际运用。
二、课程的具体要求(一)刑事诉讼法(学)概述:通过对刑事诉讼法学研究对象、方法与体系、刑事诉讼法制定目的与任务以及中外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学科性质与地位。
(二)刑事诉讼基本原则:通过对刑事程序法定原则、司法独立原则、无罪推定原则、辩护原则、诉讼效率原则、禁止重复追究原则、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原则的讲解,要求学生掌握各原则的内容与法律意义。
《刑事诉讼法》教学大纲
![《刑事诉讼法》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7dab9ecec3a87c24128c444.png)
一、本原则的法律依据和主要内容
二、正确理解和贯彻执行该原则
第七节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一、本原则的法律依据和基本含义
二、刑事诉讼法中贯彻这项原则的重要意义
第八节对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
一、本原则的法律依据和基本含义
二、刑事诉讼法中贯彻这项原则的重要意义
第九节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
一、审查起诉
二、提起公诉
三、不起诉
第三节提起自诉的程序
一、自诉案件的范围
二、自诉案件的提起条件
三、提起自诉的程序
第十八章第一审程序(4学时,其中实践教学2学时)
第一节第一审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一、第一审程序的概念
二、第一审程序的任务和意义
三、第一审程序的改革和发展
第二节公诉案件的第一审普通程序
一、对公诉案件的审查
第一节
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特点和意义
一、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和任务
二、审判监督程序的特点和意义
第二节
申诉材料与审查处理
9
一、申诉材料的来源
二、申诉的法律效力和申诉的理由
三、审查处理
第三节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
一、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主体
二、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理由
三、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方式
第四节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的重新审判
《刑事诉讼法》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刑事诉讼法
英文名称:Criminal Procedure Law
课程代码:2DA3A0090
学分:3分
总学时:54学时
适用专业: 法学专业
先修课程: 宪法学、法理学、刑法学
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
刑事诉讼法教学大纲
![刑事诉讼法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054cc077b7360b4c2f3f6424.png)
《刑事诉讼法学》教学大纲编制说明《刑事诉讼法学》是按照公安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要求开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刑事诉讼中公检法机关的办案程序与办案理念。
通过本课程学习,力求使学生掌握刑事办案程序中的现代诉讼理念和具体办案程序的法律要求。
本课程主要采用课堂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公安工作实践,重点突出应用性和公安特色。
本大纲由孟璐起草,张桂霞审核,经法律系批准,于2017年9月实施。
一、课程代码:07004二、课程名称:《刑事诉讼法学》三、课程类型:公安基础课四、适用对象:本科各相关公安专业五、课程学时:68,讲授学时:60,实践学时:8。
六、教学内容:第一章刑事诉讼法概论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刑事诉讼法的基本概念;掌握刑事诉讼法历史类型的特点、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制定和修改。
第一部分学生自学知识一、诉讼的概念二、刑事诉讼法的任务三、刑事诉讼法与相邻部门法的关系第二部分教师讲授重点第一节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法一、诉讼二、刑事诉讼(一)刑事诉讼的特征(二)刑事诉讼阶段三、刑事诉讼法(一)刑事诉讼法的概念(二)刑事诉讼法的性质(三)三大诉讼的区别第二节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一、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一)刑事诉讼法律规范(二)研究刑事诉讼的基本理论(三)刑事诉讼实务---实践中的经验与教训(四)外国刑事诉讼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二、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方法(一)辩证思维(二)理论联系实际(三)比较借鉴法第三节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念一、刑事诉讼目的——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一)惩罚犯罪(二)人权保障(三)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之辩证关系二、司法公正——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三、控审分离、控辩对抗和审判中立四、诉讼效率第四节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根据和任务一、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二、刑事诉讼法的制定依据三、刑事诉讼法的任务第五节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一、外国刑事诉讼的历史沿革(一)奴隶社会的刑事诉讼法的主要特点(二)封建社会的刑事诉讼法的主要特点(三)资本主义社会的刑事诉讼法的特点二、中国刑事诉讼的历史发展(一)奴隶社会的刑事诉讼法的主要特点(二)封建社会的刑事诉讼法的特点(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制定和修改第二部分思考与练习仔细研读本章内容,重在理解。
《刑事诉讼法学》课程教学大纲
![《刑事诉讼法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d3d0734bcfc789eb162dc837.png)
《刑事诉讼法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法律事务适用层次:高起专适用教育形式: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考核形式:考试所属学院:法学院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高等学校法学专业的必修课。
通过刑事诉讼法学的教学,可使同学们了解刑事诉讼的法律规范;刑事诉讼理论的前沿问题;刑事诉讼法律实务.从而达到法条理论实践的密切结合,刑事实体法与程序法的结合。
深刻理解程序法的价值及其在法治国家中的地位。
二、课程学习目标通过教学,掌握刑事诉讼法学基本概念、理论、法律规范,熟悉刑事诉讼法律实务。
系统地掌握刑事诉讼法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掌握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程序规则;熟练掌握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所规定的条文内容;正确运用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与诉讼理论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三、与其他相关课程的关系先修课程:刑法学后续课程:民事诉讼法学、行政诉讼法学四、课程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单元刑事诉讼概述『知识点』什么是诉讼;什么是刑事诉讼;刑事诉讼之简史;刑事诉讼的基本理念;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研究方法『重点』刑事诉讼的界定『基本要求』1、识记:诉讼、刑事诉讼、自由心证、司法独立、程序正义2、领会:程序法定、程序正义3、实践应用:刑事诉讼案件的运行过程第二单元刑事诉讼基本理论『知识点』刑事诉讼主体;辩护制度;辩护权;证据种类;证据资格;证明力;法院制度『重点』辩护制度、证据能力、证明力『难点』刑事诉讼主体与辩护、证据的内在关系『基本要求』1、识记:法院、检察院、侦查机关、辩护、证据、证明能力、证明力2、领会:中国刑事司法体制3、实践应用:法院、检察院与侦查机关之间的权力界限第三单元侦查程序『知识点』侦查的概念;侦查的基本原则;强制措施;侦查手段;侦查终结;补充侦查『重点』侦查任意性原则、侦查比例原则『基本要求』1、识记:侦查的概念、侦查的基本特征、比例性原则、侦查的开始、侦查终结2、领会:侦查行为3、实践应用:技术侦查的限度第四单元公诉程序『知识点』刑事起诉、审查起诉、提起公诉、不起诉『重点』不起诉『基本要求』1、识记:审查起诉、不起诉2、领会:不起诉制度3、实践应用:法定不起诉与酌定不起诉的界限第五单元审判程序『知识点』法院立案、庭前审查、庭前准备、法庭审理、刑事判决、简易程序『重点』刑事合议『基本要求』1、识记:立案、法院立案、庭前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判决、裁定、决定2、领会:刑事第一审程序、简易程序3、实践应用:刑事第一审程序的运行第六单元特别程序『知识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刑事和解程序、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重点』刑事和解程序『基本要求』1、识记: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刑事和解程序、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2、领会: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刑事和解程序3、实践应用:刑事和解程序与法院调解的关系五、课程学习的方法及特点1.坚持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教学内容安排要突出重点和难点,全面应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尽可能把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的案例、图表,使复杂的理论变得简单、直观,力求化难为易,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趣。
刑事诉讼法教学大纲
![刑事诉讼法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f7ecf3a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fd.png)
刑事诉讼法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刑事诉讼法是法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制度、程序和操作方式。
本课程将结合理论和实践,帮助学生掌握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掌握刑事诉讼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制度和程序;2、理解刑事诉讼各阶段的具体操作方式;3、熟悉刑事诉讼中的证据制度及证据规则;4、了解刑事诉讼的最新发展和改革动态;5、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刑事诉讼中的实际问题。
三、课程内容1、刑事诉讼法概述:介绍刑事诉讼法的概念、性质、任务、基本原则等;2、刑事诉讼制度:详细介绍刑事诉讼中的各项制度,如管辖、回避、辩护、代理等;3、刑事诉讼程序:分别介绍刑事诉讼的各种程序,如立案、侦查、起诉、审判等;4、证据制度:介绍刑事诉讼中的证据种类、证明标准、证据规则等;5、刑事诉讼实务:结合实践案例,介绍刑事诉讼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四、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讲解、分析、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论;2、案例教学: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法庭等形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刑事诉讼的实际操作;3、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法律援助、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考核方式1、课堂表现:根据学生的出勤率、课堂参与度等方面进行评估;2、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包括论文、案例分析等,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3、期末考试:通过闭卷考试的形式,检验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刑事诉讼法》教学大纲标题: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典型案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因为这不仅关系到他们的学习成绩,更关系到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未来的人生道路。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展示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小李是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他平时学习成绩优秀,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然而,他在家庭中却经常表现出一些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刑事诉讼法学》教学大纲.
![《刑事诉讼法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08f8e53a26925c52cc5bf5a.png)
《刑事诉讼法学》教学大纲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同学了解并掌握刑事诉讼法的主要原则、重要制度以及刑事诉讼的程序设置。
教学重点与难点:对基本原则的理解、主要制度的把握和重要程序设置的学习。
教学对象:法学院99级本科生教学方式:课堂讲授69学时、讨论和习题课21学时。
教学时数: 90学时教学的具体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刑事诉讼法概述 (2学时)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刑事诉讼法的概念、特点和刑事诉讼法的历史类型以及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概念、刑事诉讼法的宗旨和任务。
教学重点和难点:刑事诉讼的涵义教学方式:(课堂讲授2学时)一、诉讼二、刑事诉讼三、刑事诉讼法四、刑事诉讼法的体系复习与思考1.刑事诉讼法与刑法的关系。
2刑事诉讼法的多种价值。
3刑事诉讼法的宗旨和任务。
第二章外国刑事诉讼法的发展历史(4学时)教学目标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使学生掌握刑事诉讼活动的主体,要了解公、检、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权力、作用,掌握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
教学重点和难点:证据制度教学方式:(课堂讲授4学时)一、外国刑诉模式的沿革二、外国刑诉证据制度的沿革复习与思考弹劾式、纠问式、混合式诉讼的特点。
第三章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3学时)教学目标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使学生掌握刑事诉讼活动的主体,要了解公、检、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权力、作用,掌握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
教学重点和难点:专门机关的性质和组织体系教学方式:(课堂讲授3学时)第一节人民法院(1学时)一、性质二、组织体系及领导体制三、审判组织四、陪审制度第二节人民检察院(1学时)一、性质:司法机关、法律监督机关二、权利:法律监督权三、在刑诉中的地位四、人民检察院的组织体系及领导体制第三节公安机关(0.5学时)一、性质二、组织体系和领导体制三、司法警察同检察官的关系第四节国家安全机关(0.5学时)复习与思考刑事诉讼中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的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刑事诉讼法学》课程教学大纲(Criminal Procedure Law)适用专业:法学专业课程学时:70学时课程学分:4学分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刑事诉讼法学》课程是国家教育部指定的法学本科专业十四门主干核心课程之一。
刑事诉讼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三大程序法之一,它是规定刑事诉讼程序的部门法,是法科学生必修的专业课之一。
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刑事诉讼的基本原理、基本制度和程序,熟悉刑事诉讼法律条文,领会刑事诉讼法的精神实质,树立诉讼公正、民主的现代法律意识。
学习侧重于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司法工作或法律服务工作奠定基础。
教学系统性与知识点讲解相结合,在有限的学时内,按照刑事诉讼程序的前后次序展开进行教学,将刑事诉讼的价值、原则、目的、构造、行为、阶段等理论贯穿于刑事诉讼各程序之中。
本课程的体系有三个部分,即绪论(包括刑事诉讼原则、理论、刑事诉讼史等)、刑事诉讼各论(立案、侦查、审查起诉、一审程序、二审程序以及刑事特别程序等)、刑事诉讼证据论。
二、课程的内容与学习目标和要求(一)理论教学内容与学习目的和要求第一章绪论【学习目的和要求】着重掌握刑事诉讼法的概念,掌握刑事诉讼法的渊源及刑事诉讼法与宪法及刑法的关系;掌握刑事诉讼目的及目的理论,明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和立法根据,重点掌握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以及各项任务之间的关系;重点掌握刑事诉讼构造的概念、原理;掌握中外刑事诉讼法的历史沿革,重点掌握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的主要内容。
理解刑事诉讼法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理解刑事诉讼法学的科学体系。
【本章内容】第一节刑事诉讼一、诉讼及刑事诉讼概念、特征二、刑事诉讼的概念、特征三、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异同第二节刑事诉讼法一、刑事诉讼法的概念、特征二、刑事诉讼法的渊源和内容三、刑事诉讼法与刑法、宪法的关系四、刑事诉讼法的适用范围第三节中外刑事诉讼法的历史沿革一、外国刑事诉讼法的历史沿革二、中国刑事诉讼法的历史沿革第四节刑事诉讼价值、目的和构造一、刑事诉讼价值二、刑事诉讼目的三、刑事诉讼构造第五节刑事诉讼法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一、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二、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方法第二章刑事诉讼基本原则【学习目标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概念、地位和意义,掌握刑事诉讼的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原则,司法独立原则,辩护原则,比例原则,禁止重复追究原则,程序参与原则等原则的含义与要求。
重点掌握分工负责、互相监督、互相制约原则,程序法定原则,无罪推定原则的含义和要求。
【本章内容】第一节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概述一、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概念、地位和特征二、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确定第二节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一、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二、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三、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原则第三节国际通行的刑事诉讼基本原则一、程序法定原则二、无罪推定原则三、司法独立原则四、辩护原则五、比例原则六、禁止重复追诉原则七、程序参与原则第三章刑事诉讼证据【学习目标与要求】着重掌握刑事证据的概念和意义;着重掌握证据裁判主义与自由心证主义的概念和含义;掌握证据的种类、证据的分类。
掌握证据的收集和审查判断的原则和程序,掌握诉讼证明的概念和特征,掌握证明对象的含义及内容,掌握证明责任的概念及承担;了解证明要求和证据规则。
【本章内容】第一节证据的概念与意义一、概念二、特征三、证据的意义第二节证据的种类一、物证二、书证三、证人证言四、被害人陈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六、鉴定意见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第三节证据的分类一、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二、有罪证据和无罪证据三、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四、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第四节证明一、刑事证明的概念与特征二、证明对象三、证明标准四、证明责任第五节证据的收集、审查和判断一、收集证据二、审查判断证据三、运用证据认定案情第六节证据规则一、概念二、关联性规则三、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四、传闻证据规则五、补强证据规则第四章刑事诉讼中的国家专门机关与诉讼参与人【学习目标与要求】通过本章学校,重点掌握刑事诉讼中的各国家专门机关的性质、任务和职权,掌握各国家机关的组织体系。
掌握诉讼参与人的概念和分类,掌握诉讼参与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以及各自的权利与义务,重点掌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权利和义务。
【本章内容】第一节刑事诉讼中的国家专门机关一、刑事诉讼中的公安机关二、刑事诉讼中的人民检察院三、刑事诉讼中的人民法院第二节刑事诉讼中的诉讼参与人一、刑事诉讼的当事人二、其他诉讼参与人第五章刑事辩护与代理【学习目标与要求】掌握辩护、辩护权、辩护制度的概念,重点掌握辩护人的范围、诉讼地位、权利与义务。
掌握刑事诉讼代理的种类。
了解刑事诉讼代理的权限。
第一节辩护制度一、刑事辩护制度概述二、辩护人的范围和辩护的种类三、辩护人的权利与义务第二节刑事代理一、刑事代理概述二、刑事代理的种类第六章刑事回避【学习目标与要求】掌握刑事回避的概念、意义,重点掌握回避适用的人员和回避的理由,掌握回避的种类,理解回避的程序。
【本章内容】第一节刑事回避概述一、刑事回避的概念二、回避制度的意义第二节刑事回避的种类、理由和适用人员一、刑事回避的种类二、刑事回避的理由三、刑事回避制度适用的人员或对象第三节回避的程序一、回避的期间二、回避的申请、审查和决定第七章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学习目标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重点掌握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性质和提起条件,掌握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的构成条件及范围,掌握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期间、方式及提起范围,掌握附带民事诉讼的审判程序。
【本章内容】第一节附带民事诉讼概述一、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性质二、附带民事诉讼的意义第二节附带民事诉讼的成立条件一、必须以刑事诉讼的成立为前提条件二、一般而言原告人是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害人三、有明确的被告人,有赔偿的具体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第三节附带民事诉讼的程序一、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的期间和方式二、附带民事诉讼的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三、附带民事诉讼的审判第八章管辖与立案【学习目标与要求】掌握管辖的概念和意义;了解划分管辖的根据,着重掌握立案管辖、级别管辖、地区管辖的概念及其法律规定;掌握专门管辖的概念及其法律规定;了解管辖异议或管辖不明的处理。
掌握立案的概念和意义;明确立案的材料来源;着重掌握立案的程序。
【本章内容】第一节管辖概述一、概念二、确定管辖的原则三、管辖的意义第二节立案管辖一、公安机关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二、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三、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四、关于执行立案管辖的几个问题第三节审判管辖一、级别管辖二、地区管辖三、指定管辖四、专门管辖五、几种特殊案件的审判管辖第四节立案概述一、概念二、特征三、立案的意义第五节立案的材料来源和条件一、材料来源二、立案的条件第六节立案的程序一、对立案材料的接受二、对立案材料的审查三、对立案材料审查后的处理四、立案监督第九章侦查程序【学习目标与要求】侦查是公诉案件的必经程序。
本章要求通过掌握侦查的概念、原则和任务,明确侦查是同犯罪做斗争的重要手段,也是进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有力措施。
了解侦查模式、掌握各种侦查活动及其程序;掌握侦查终结的概念、条件和程序;了解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
【本章内容】第一节侦查的概念、特征与任务一、概念二、特征三、任务第二节法定的侦查措施一、讯问犯罪嫌疑人二、询问证人、被害人三、勘验、检查四、搜查五、扣押物证、书证六、鉴定七、辨认八、通缉九、技术侦查措施第三节律师在侦查阶段的工作一、犯罪嫌疑人聘请律师的程序二、律师在侦查阶段的权利第四节侦查终结一、侦查终结的条件及处理二、侦查羁押期限三、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第五节补充侦查一、审判前的补充侦查二、审判中的补充侦查三、其他规定第六节侦查监督第七节强制措施一、拘传二、取保候审三、监视居住四、拘留五、逮捕第十章起诉程序【学习目标与要求】掌握起诉的概念、意义和种类,着重掌握公诉的概念和意义;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的内容和提起公诉、不起诉的条件;了解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方法;掌握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和不起诉的程序。
【本章内容】第一节概述一、概念及分类二、起诉的任务和意义第二节审查起诉一、审查内容二、审查步骤与方法三、审查期限第三节提起公诉一、概念和条件二、案件的移送第四节不起诉一、不起诉的类型二、不起诉的程序第五节提起自诉一、自诉案件的范围二、提起自诉的条件三、提起自诉的程序第十一章第一审程序【学习目标与要求】通过学习掌握审判的概念和特征,着重掌握审判的原则和审判构造;理解审判的任务和意义。
着重掌握第一审程序的概念和意义;掌握公诉案件的法庭审判程序和自诉案件的审判程序;掌握开庭前的准备和法庭审判程序,掌握延期审理的情形;掌握自诉案件的范围和简易程序适用,掌握判决、裁定和决定的适用。
【本章内容】第一节审判概述一、审判的概念和特征二、审判的任务和意义三、审判原则四、审判构造五、第一审程序的概念和意义第二节公诉案件的第一审程序一、对公诉案件的审查二、开庭审判前的准备三、法庭审判的阶段四、与法庭审判有关的几个问题第三节自诉案件的第一审程序一、自诉案件的概念和范围二、自诉案件的提起和受理三、自诉案件审判程序第四节简易程序一、简易程序的概念和意义二、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三、简易审判程序的特点第五节判决、裁定、决定一、判决二、裁定三、决定第十二章第二审程序【学习目标与要求】着重掌握第二审程序的概念和意义;掌握提起上诉、抗诉的主体和程序;掌握第二审人民法院审判上诉、抗诉案件的原则以及审理后的处理;重点掌握上诉不加刑原则及第二审程序的审理方式。
【本章内容】第一节概述一、两审终审制二、第二审程序的概念和特点三、第二审程序的意义第二节第二审程序的提起一、提起第二审程序的主体二、上诉、抗诉的理由三、上诉、抗诉的期限四、上诉、抗诉的方式与程序第三节第二审程序的审判一、第二审程序的全面审查二、第二审案件的审理方式和程序三、第二审程序后的处理四、第二审案件的审理期限五、对扣押、冻结在案财物的处理六、自诉案件第二审审判程序的有关规定第四节上诉不加刑原则一、上诉不加刑原则的概念和适用条件二、上诉不加刑意义三、上诉不加刑的适用第十三章死刑复核程序【学习目标与要求】掌握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和意义;着重掌握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掌握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
【本章内容】第一节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和意义一、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和特点二、死刑复核程序的意义第二节死刑核准的权限和程序•••• 一、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核准权限和程序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案件的核准权限和程序第十四章审判监督程序【学习目标与要求】掌握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特点和意义;着重掌握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了解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的重新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