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官疾病mr诊断 SS
五官的MRI诊断
![五官的MRI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bd327e0408a1284ac95043ac.png)
扫描平面及层厚的选择
• 横断、矢状及冠状面可从不同视角显示眼及眼眶 的解剖结构与病灶,但多数根据病情需要选择2个 平面进行检查。最常用的成像平面是横断面,辅 以冠状面或矢状面扫描。与视神经平行的倾斜面 扫描主要用于检查视神经的病变。横断面及矢状 面可显示眶内视神经及眼外肌的全程,而冠状面 则有利于显示位于眼眶上下壁的病变。
色素瘤和血管畸形等,此MRI有利于定性。 缺点:MRI对较小钙化、新鲜出血及骨质改变方面的显
示不如CT,眼内有金:
• 眼球及眼眶外伤 MRI对眶壁骨折及急性期 出血的显示不如CT,但MRI显示眼眶内病 变较清楚,如眶内血肿、视神经损伤(尤其 是管内段及颅内段)等,但外伤有顺磁性金 属异物者禁忌做MRI检查。
五官的MRI诊断
眼及眼眶
适应症
MRI是一种较理想的眼部疾病检查方法。 优点 • 无辐射损伤,无痛苦,尤其适用于小儿及多次随访者。 • 软组织对比好,显示眼眶解剖结构清楚。 • 可作任意平面成像,如平行于视神经的倾斜面扫描。 • 较少使用造影剂。 • 某些眼部疾患具有特征性信号强度,如皮样囊肿、黑
正常MRI影像表现(图3-1)
• 正常眼部MRI信号强度一般以大脑皮质作为 信号参照,但有时为描述病变的信号改变, 常将病变与眼外肌信号做比较。
眼眶 • 在MRI图像上致密骨所含活动氢质子极少,
T1及T2加权像均呈低信号,而松质骨内含红 骨髓,因而T1及T2加权像均呈高信号。正常 眶缘骨质坚厚,除致密骨外,尚有较少的松 质骨,T1及T2加权像为高信号。而眼眶四壁 主要由较薄而致密骨板构成,T1及T2加权像 为低信号,加上眶壁旁的副鼻窦内的气体亦 为低信号,因而MRI对眼眶轮廓和形态的显 示远不如CT敏感和准确。
• 眼眶炎性疾病 如眼眶蜂窝织炎与脓肿、眼 眶炎性假瘤等,MRI可明确病变范围,做出 定性诊断。
五官的MRI诊断[深度分析]
![五官的MRI诊断[深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fb2b7504a7302768e9939a7.png)
16
眼及眼眶病变
• 眼眶隔前病变——蜂窝织炎、基底细胞癌、肉
芽肿(Wegener’s、TB、结节病)
• 肌锥外病变
– 眶骨——骨瘤、骨肉瘤、骨纤、巨细胞瘤、软 骨肉瘤、转移瘤
– 副鼻窦——额筛窦炎、黏液囊肿、鳞癌、淋巴
瘤、黑色素瘤、浆细胞瘤、纤维肉瘤、横纹肌 肉瘤、平滑肌肉瘤、肉芽肿、霉菌感染波及
• 视神经及鞘病变——胶质瘤、脑膜瘤、视神经炎 • 眼球病变——儿童:视网膜母细胞瘤
成人:黑色素瘤
详尽讲解
18
视网膜母细胞瘤 (Retinoblastoma)
详尽讲解
19
概述
• 本病为起源于视网膜的胚胎性恶性肿 瘤,是儿童眼球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多见于3岁以下幼儿,偶可见于成年人, 多数为单眼发病,约1/4病人双眼先后 发病。本病常有家族遗传史。
金属异物者禁忌检查,以防金属异物在磁 场中移动而损伤眼球。 • 眼部肌但I检查时一般要求闭眼,眼球固定 不动,尽可能避免眼险启闭,减少眼球及 眼险运动所致的伪影。
详尽讲解
6
线圈的选择 • 眼部MRI检查通常可采用标准的头颅线圈或特殊
的眼眶表面线圈,或两者结合使用。头部线圈检 查的视野大,可同时包括双眼、眼眶及颅内结构, 显示病变与邻近结构的关系较好,且眼球运动伪 影相对较少,但眼部图像偏小,显示眼部精细结 构欠清晰。眼表面线圈分单眼或双眼表面线圈, 检查视野小,信噪比高,能更清晰地显示眼眶内 容的解剖细节,尤其是对眼球的结构显示更佳, 但对眼球运动敏感,特别是加权像有较多运动伪 影。此外,由于信号强度与距线圈的距离成反比, 因而会影响球后、眶尖及颅内病变的显示。一般 对眼险及眼球内病变可选择表面线圈,而对球后 及眶周病变则可选用头部线圈或眼线圈加头部线 圈。
五官的MRI诊断PPT课件
![五官的MRI诊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835bcd5763231126fdb11dd.png)
眼及眼眶MRI检查的适应证有:
• 眼球及眼眶外伤 MRI对眶壁骨折及急性期出血的显示不如CT,但MRI显示眼眶内病变较清楚,如眶内血肿、 视神经损伤(尤其是管内段及颅内段)等,但外伤有顺磁性金属异物者禁忌做MRI检查。
• 眼眶炎性疾病 如眼眶蜂窝织炎与脓肿、眼眶炎性假瘤等,MRI可明确病变范围,做出定性诊断。
颅内结构、显示视神经等结构明显优于CT。
鉴别诊断
• 本病需与其他有“白瞳症 "的眼病鉴别,如原始玻璃体增生症、眼内炎、 Coat’s病等,一般上述病变发病 年龄较本病大,病灶均无钙化。
• Coat’s病又称渗出性视网膜炎,多见于 6~8岁儿童,视网膜呈半月形或 V形剥离,无钙化。值得注意的是 弥漫型视网膜细胞瘤与视网膜剥离及Coat’s病表现相似,但增强扫描后肿瘤有强化,而 Coat’s 病仅增 厚的视网膜轻度强化。
正常MRI影像表现(图3-1)
• 正常眼部MRI信号强度一般以大脑皮质作为信号参照,但有时为描述病变的信号改变,常将病变与眼外肌信号做 比较。
眼眶 • 在MRI图像上致密骨所含活动氢质子极少,T1及T2加权像均呈低信号,而松质骨内含红骨髓,因而T1及T2加权
像均呈高信号。正常眶缘骨质坚厚,除致密骨外,尚有较少的松质骨,T1及T2加权像为高信号。而眼眶四壁主 要由较薄而致密骨板构成,T1及T2加权像为低信号,加上眶壁旁的副鼻窦内的气体亦为低信号,因而MRI对眼 眶轮廓和形态的显示远不如CT敏感和准确。
• 眼外肌病变——Grave’s眼病(下内外上)、眼眶 肌炎(内外上下)、横纹肌肉瘤(小儿)、淋巴瘤
• 肌锥内病变——海绵状血管瘤、炎性假瘤、血 管畸形、淋巴瘤、脂肪瘤、转移瘤
• 视神经及鞘病变——胶质瘤、脑膜瘤、视神经炎 • 眼球病变——儿童:视网膜母细胞瘤
口腔主治医师资格考试各种症和征
![口腔主治医师资格考试各种症和征](https://img.taocdn.com/s3/m/e34ac0f0102de2bd96058899.png)
口腔主治医师资格考试各种症和征!医学教育网整理了一些口腔主治医师考试中经常出现的“各种症和征”,帮助大家理顺考点,助力医考!梅-罗综合征(Melkersson-Rosenthal syndrome)又称肉芽肿性唇炎综合征或唇肿、面瘫、裂舌三联症。
最早由瑞士Melkersson和德国Rosenthal报告的面部血管神经性水肿伴有面瘫和沟纹舌的综合征,简称MRS。
其典型特征为:①面部反复发作的肿胀,最终形成永久性的肉芽肿性病变;②反复发作的面神经麻痹;③出现沟纹舌。
干燥综合征(Sjogren syndrome,SS)是一种侵犯外分泌腺体尤以侵犯唾液腺和泪腺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主要表现为口、眼干燥,也可有多器官、多系统损害。
受累器官中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血清中多种自身抗体阳性。
本综合征也称为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病(autoimmune exocrine gldisease)、斯约格伦综合征、口眼干燥关节炎综合征。
常与其他风湿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重叠.莱特尔综合征是一种具有高产复发性常导致功能障碍的严重风湿病。
除典型的关节炎、尿道炎和结膜炎三联征外,口腔炎,皮疹、宫颈炎等皮肤粘膜病变是常见的临床表现。
患者多为年轻男性。
突发严重的性大关节炎主和韧带肌腱附着点炎症是最宰出的症状。
多数RS患者发病前有性病型尿道炎史,因此被认为是病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莱氏综合征莱氏综合征(Lyell Syndrome):重型药物过敏可发生全身广泛性的大疱,类似烫伤,并波及所有的体窍粘膜和内脏称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征。
症状:急性发病全身症状重高热、昏迷皮肤大疱性损害,多窍性损害感染,肝肾功能障碍,内脏出血而死斯-约综合征多形性红斑型Stevens-Johnson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一名患者只有一种表现。
局部病变的直径常<3cm,所累及的皮肤区域不超过20%。
该型病变发病突然,常出现在手脚的背侧和前臂、腿、脚掌、足底表面。
其早期表现为环形红斑和丘疹,并能继发靶器官的损伤。
五官疾病影像诊断学
![五官疾病影像诊断学](https://img.taocdn.com/s3/m/6ab45bd383c4bb4cf7ecd1fe.png)
(二)造影检查
(2)泪囊泪道造影 ① 滴注法造影:眼 结合膜囊内缓滴 0 . 5 ml 碘 对 比 剂 , 观 察泪道排空功能。
② 灌注法造影:使 用16号注射针头经泪 点注射碘化油 0 .5 ~2 ml,观察 泪囊 泪道功能和形态。
精品ppt
(二)CT检查
扫描平面采用横断面和冠状面,横断面以人体基线或 听眦线为扫描基线,层厚3~5mm连续扫描,范围包 括眼眶上、下壁,分别摄软组织窗和骨窗照片。对可 疑血管性病变或需鉴别诊断时可做CT增强扫描。
MRI: T1WI或T2WI 肌锥和视神经呈中等信号 强度,球后脂肪呈均匀高信号强度,血管信号流 空。USG检查肌锥呈低回声区,视神经呈无回声 带,球后脂肪呈“W”形或三角形强回声团。
精品ppt
眼及眼眶疾病影像诊断
眶内肿瘤 炎性假瘤 眼眶外伤和眶内异物
精品ppt
眼及眼眶疾病影像诊断
眼及眼眶肿瘤
粘液腺囊肿系窦内粘液腺口堵塞,引起腺管内粘液潴留形 成,囊内为含有蛋白成份粘液,多见于上颌窦。
粘液囊肿系炎症使鼻窦开口阻塞,致粘液潴留而成,鼻窦 粘膜为囊壁,囊内含黄绿色或棕黄色粘稠液,发生感染时 可为脓液,多见于额窦和筛窦,少见于上颌窦和蝶窦。
粘膜下囊肿和粘液腺囊肿较小时一般无症状,较大时局部 有胀感,头痛。粘液囊肿早期多无症状,病变进展可致窦 腔膨胀扩大压迫周围组织器官引起局部隆起,眼球突出移 位,溢泪、头痛等症状,检查局部可触及肿块。
精品ppt
右侧上颌窦炎症 左侧上颌窦炎症
(体层摄影)
精品ppt
双 侧 上 颌 窦 慢 性 炎 症
精品ppt
右 侧 上 颌 窦 粘 膜 增 厚
精品ppt
化脓性鼻窦炎CT表现
耳鼻喉科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与评估
![耳鼻喉科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与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59742666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3a.png)
耳鼻喉科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与评估一、引言耳鼻喉科(Otorhinolaryngology)是一门专注于研究耳、鼻与咽喉相关疾病的医学分支。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迅速发展,影像学在耳鼻喉科疾病的诊断与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就耳鼻喉科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和评估进行探讨,并介绍常用的影像学方法及其在不同疾病中的应用。
二、常见耳鼻喉科疾病的影像学诊断1. 耳部疾病的影像学诊断耳部疾病主要包括耳廓和耳道疾病、中耳疾病、内耳疾病等。
常用的影像学方法有耳部X线摄影、CT(Computed Tomography)和MRI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1)耳廓和耳道疾病的影像学诊断耳廓和耳道疾病主要包括外耳道炎、耳道肿物等。
耳廓和耳道的X 线摄影能够直观显示病变的位置和范围,有助于确定炎症或肿物的存在。
(2)中耳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中耳疾病常见的包括中耳炎、鼓膜穿孔等。
CT和MRI可以提供更详细的中耳结构图像,能够判断中耳腔的积液、炎症和结构异常等情况。
(3)内耳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内耳疾病主要包括内耳炎、耳聋等。
MRI是评估内耳疾病的首选方法,能够观察内耳结构的异常,如内淋巴囊肿、内淋巴水肿等。
2. 鼻部疾病的影像学诊断鼻部疾病主要包括鼻窦炎、鼻咽癌等。
常用的影像学方法有鼻部X 线摄影、CT和MRI。
(1)鼻窦炎的影像学诊断鼻窦炎的影像学诊断主要依靠CT扫描。
CT能够清晰地显示鼻窦的炎症情况及鼻窦腔的积液等,对鼻窦炎的诊断和评估非常有帮助。
(2)鼻咽癌的影像学诊断鼻咽癌的影像学诊断主要依靠MRI。
MRI能够提供鼻咽部肿瘤的大小、位置以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鼻咽癌的定位和分期具有重要意义。
3. 咽喉部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咽喉部疾病主要包括扁桃体炎、喉癌等。
常用的影像学方法有咽喉部X线摄影、CT和MRI。
(1)扁桃体炎的影像学诊断扁桃体炎的影像学诊断主要依靠咽喉部X线摄影。
X线摄影可显示扁桃体的炎症情况及扁桃体腔的积脓等,有助于扁桃体炎的诊断。
五官疾病影像诊断学
![五官疾病影像诊断学](https://img.taocdn.com/s3/m/7d6ede5167ec102de2bd8992.png)
平扫:T1WI见肿瘤呈均匀中等信号强度肿块, T2WI信号强度均匀,增高明显,肿瘤显著强 化。
眼眶肿瘤CT表现 (血管瘤)
眼眶血管瘤
平扫
增强
炎症性假瘤
为眼眶非特异性炎症,较常见,占突眼病50%,可分为弥 漫炎症型,泪腺炎型、血管炎型、肌炎型、脂肪坏死型、 肉芽肿型、纤维硬化型。眼部不适、疼痛、红肿、突眼、 复视、视力下降、。可触及质硬边界不清肿块。
CT:平扫病变初期见窦腔粘膜增厚,后渗出物充满窦腔时 见窦腔密度增高,如窦口通畅可见脓气液平面存在;慢性 期窦壁粘膜增厚明显,窦壁骨质吸收密度减低;晚期窦壁 骨质硬化增厚,并向腔内突出隔嵴,粘膜增厚,窦腔变小, 或伴息肉肿物形成。CT增强见炎症粘膜强化明显。
度脓M,液RI积信:脓号M时强RI脓度平液增扫呈高T1低明W显—I病。—变晚中早期等期增信粘厚号膜粘强增膜度厚、;呈息T中2W肉等I肉增偏芽厚低组粘信织膜号和强 T信1W号I强呈度偏。低M信R号I增强强度增,厚T2粘W膜I呈强高化信明号显强。度;增生骨质呈低
右侧上颌窦炎症 左侧上颌窦炎症
(体层摄影)
双 侧 上 颌 窦 慢
性
炎
症
右 侧 上 颌 窦 粘 膜 增 厚
化脓性鼻窦炎CT表现
化脓性鼻窦炎MRI表现
四、鼻窦囊肿
鼻窦囊肿(cyst of paranasal sinuses)可分为粘膜下囊肿、 粘液腺囊肿和粘液囊肿。这些囊肿非真正的肿瘤,其与炎 症有关,为鼻窦炎的合并症。粘膜下囊肿系鼻窦炎时液体 潴留于粘膜下疏松结缔组织中形成,又称间质囊肿,囊内 液体含有蛋白成份,多见于上颌窦。
3.MRI: 平扫常规扫描包括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扫描, T1WI显示解剖结构较清楚,T2WI显示病变特性较好,层厚5mm。 增强扫描有助于区别肿瘤与炎症,确定肿瘤的侵犯范围,并有 助于鉴别肿瘤复发与纤维疤痕。
五官的MRI诊断
![五官的MRI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bd327e0408a1284ac95043ac.png)
成像序列 • 一次完整的MRI检查必须同时包括T1加权像及T2
加权像,观察病灶在T1及T2加权像的信号改变, 以作出正确的诊断。自旋回波(SE)序列是临床上 最常用的脉冲序列,目前己部分被快速自旋回波 序列如Turbo,FSE取代,后者图像与SE序列图 像相仿,但成像速度明显加快,适合眼部检查; 脂肪抑制技术在眼部检查是较常用的技术,因高 信号的球后脂肪易掩盖对病灶的观察,脂肪抑制 后可降低球后脂肪的高信号,有利于病灶的观察。 增强扫描 • 眼球及眼眶结构在MRI平扫T1及T2加权像上有良 好的信号差别,一般不需增强扫描,但有时为了 鉴别诊断,增强扫描仍有一定的价值。
扫描平面及层厚的选择
• 横断、矢状及冠状面可从不同视角显示眼及眼眶 的解剖结构与病灶,但多数根据病情需要选择2个 平面进行检查。最常用的成像平面是横断面,辅 以冠状面或矢状面扫描。与视神经平行的倾斜面 扫描主要用于检查视神经的病变。横断面及矢状 面可显示眶内视神经及眼外肌的全程,而冠状面 则有利于显示位于眼眶上下壁的病变。
炎症——泪腺炎、炎性假瘤
– 其他——淋巴瘤、皮样囊肿、脂肪瘤、血管畸形、 颈动脉海绵窦瘘
• 眼外肌病变——Grave’s眼病(下内外上)、眼眶
肌炎(内外上下)、横纹肌肉瘤(小儿)、淋巴瘤
• 肌锥内病变——海绵状血管瘤、炎性假瘤、血
管畸形、淋巴瘤、脂肪瘤、转移瘤
• 视神经及鞘病变——胶质瘤、脑膜瘤、视神经炎 • 眼球病变——儿童:视网膜母细胞瘤
眼球 • 由眼球壁(眼环)及其内容物组成: • 眼球壁 厚约2mn,分为外、中、内三层。①外膜或纤维膜,
五官MRI诊断
![五官MRI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aede3e015ef7ba0d4b733b39.png)
精选ppt
50
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 of Choroid)
概述
脉络膜黑色素瘤是成年人最常见的眼球 内恶性肿瘤,起源于葡萄膜色素细胞, 常见于中、老年人,平均年龄为50岁, 多单侧发病。
精选ppt
51
精选ppt
52
病理
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生长方式分局限型及弥漫型。 局限型:受巩膜、玻璃膜限制早期呈扁平梭形,
眶内肿瘤;位置及其周围结构的关系,眶内血管瘤, 视神经胶质瘤,视神经脑膜瘤,神经鞘瘤,淋巴瘤, 泪腺肿瘤,转移瘤等。
眼眶血管畸形;眼眶静脉曲张,动静脉畸形,颈动脉 -海绵窦瘘、眶内动脉瘤;
突眼的查因;
眶周及全身疾病累及眼眶;鼻窦,颅骨,颅内及颅底。
精选ppt
4
MRI检查方法与技术
检查注意事项 检查前应取下患者身上的一切金属物品,
精选ppt
67
精选ppt
68
临床表现
肿瘤80%肌锥内,早期即可出现眼球突出, 若肿瘤位于眶尖部则早期出血视力减退, 肿瘤较大时可出现眼球运动障碍、眼球 移位,视力下降等。
精选ppt
69
精选ppt
70
MRI表现
多数可见视神经受压移位或肿瘤包绕视神 经,眼外肌移位,冠状位扫描有利于判断 肿瘤与视神经的位置关系。
Coat's病:Coat's病并视网膜下出血时,由 于出血信号复杂,急性期高铁血红蛋白T1WI高 信号,T2WI低信号,较难与黑色素瘤鉴别,但 增强扫描后黑色素瘤有强化。
脉络膜血管瘤:常合并视网膜剥离,T1WI呈中 等信号,T2WI呈中等或高信号。
精选ppt
65
眶内血管瘤(Angioma of the Orbit)
五官疾病影像诊断与特点(眼、耳、鼻、咽喉、面颈)
![五官疾病影像诊断与特点(眼、耳、鼻、咽喉、面颈)](https://img.taocdn.com/s3/m/20de33e7af45b307e9719779.png)
正常眼球、视神经、眼外肌
五官疾病影像诊断和特点(眼、耳、 鼻、咽喉、面颈)
正常眼球、视神经、眼外肌
五官疾病影像诊断和特点(眼、耳、 鼻、咽喉、面颈)
正常眼球、眼外肌
五官疾病影像诊断和特点(眼、耳、 鼻、咽喉、面颈)
正常眼球、视神经、眼外肌
五官疾病影像诊断和特点(眼、耳、 鼻、咽喉、面颈)
正常影像表现
一、X线
眼眶壁:后前位,眼眶呈稍椭圆的四方形, 两侧对称,眼眶投影致密浓白,边缘清晰。
正常两侧透光度相同,密度较鼻窦低
眼球:X线平片显示两眶内眼球密度相同, 不能分辨眼球的形态和结构。
球后组织:X线平片不能分辨球后组织形态 结构,仅能显示视神经管,直径4-5mm。
泪器:X线平片不能分辨泪器
眼及眼眶
正常影像解剖
三、球后组织
肌锥:上、下、内、外直肌,上、下斜肌, 提上睑肌
球后脂肪:
视神经:球内段,球后段,管内段,颅内段
眼动脉和眼上静脉:
四、泪器
泪腺:位于眶上壁泪腺窝内; 泪道:由泪点、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组成。
圆孔 无名线/眶斜线
眶上裂
五官疾病影像诊断和特点(眼、耳、 鼻、咽喉、面颈)
眼,减少运动, 去除金属物品
五官疾病影像诊断和特点(眼、耳、 鼻、咽喉、面颈)
眼及眼眶
正常影像解剖
一、眼眶壁 二、眼球 三、眼后组织 四、泪器
•肌锥内间隙 •肌锥外间隙 •骨膜外间隙
正常影像解剖
一、眼眶:锥形 顶壁:前颅凹底,前为额骨水平板,
后由蝶骨小翼组成,外上方有泪腺窝。 内壁:前由上颌骨额突和泪骨,后为筛骨纸
五官疾病影像诊断和特点(眼、耳、 鼻、咽喉、面颈)
五官MRI诊断ppt课件
![五官MRI诊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7c6f4e2de80d4d8d05a4f73.png)
8
精选ppt课件最新
9
精选ppt课件最新
10
精选ppt课件最新
11
视神经的解剖
由视网膜神经节 细胞的轴突集中 形成的神经束
自视乳头到视交 叉长40~50mm, 其中球内段 1~2mm,眶内段 25~30mm,管内 段5~6mm,颅内 10mm;有脑膜 和小的脑脊液间 隙围绕
精选ppt课件最新
眼的静脉:眼上静脉和眼下静脉,前者起源于眼 眶前内侧鼻根部,向后穿过肌锥行走于上直肌下, 经眶上裂入海绵窦;后者起源于眶底前内侧,向 后行于下直肌之上,一支入眼上静脉,t课件最新
18
精选ppt课件最新
19
精选ppt课件最新
20
精选ppt课件最新
21
眼球:眼环壁及其内容物组成:
眼球壁:厚约2mm,分为外、中、内三层。 ①外膜或纤维膜(巩膜和角膜):由坚韧的纤
维结缔组织构成,前1/6为角膜,后5/6为巩膜, MRI:T1WI及T2WI均为低信号。 ②中膜或血管膜(脉络膜、睫状体和虹膜): 后2/3为脉络膜,中部为睫状体,其前份有许多 睫状突,发出睫状小带与晶状体相连;中膜最 前部为虹膜,中央有圆形的瞳孔。MRI:T1WI 及T2WI均为中等信号; ③内膜或视网膜:可分为外层的色素部和内层 的神经部。MRI图像上脉络膜和视网膜难以区分, MRI:T1WI及T2WI均为低信号。
精选ppt课件最新
15
眼外肌的解剖
1.眼球 2.晶体 3.视神经 4.内直肌 5.外直肌 6.泪腺 7.视神经管8.眶外 壁 9.眶内壁 10.眶上裂 11.下直肌 12.眼上静脉 13.上斜肌 14.眶下裂
精选ppt课件最新
16
正常
MRI解剖 (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眼部肿瘤:视网膜母细胞瘤
病理
. 肿瘤可呈结节状突向玻璃体(内生型); 也可向视网膜下生长(外生型); 或沿视网膜呈弥漫型生长(平面型)。 . 本病的特征病理改变为常发生钙化(8090%)。
眼部肿瘤:视网膜母细胞瘤
MRI诊断
眼球内见不规则形异常信号之肿块 T1WI上呈低,等混合信号;较正常玻璃体
正常鼻窦
正常上颌窦
由于窦腔内 气体及窦壁 骨皮质均呈 黑色,二者 很难区分。 因此鼻窦主 要由中等信 号强度的粘 膜层衬托面 显示。
正常鼻及鼻窦(冠状面)
冠状面显示鼻甲 与鼻道的关系、 眶底、筛窦及上 颌窦底清楚。
鼻及鼻窦疾病:副鼻窦炎
概述
. 鼻窦炎为最常见的鼻疾病,分急性和 慢性 . 上颌窦发病率最高,其次是筛窦,常多发 . 若一侧或双侧各鼻窦均发炎,称全组鼻窦炎 . 临床表现:鼻塞,流脓涕,局部压痛,甚
均匀 3 增强扫描呈中等度强化 4 肿瘤位于肌圆锥外,眼球向前内下方突出,外直
肌向内侧推移,肿块较大时泪腺窝扩大,眶骨变 形 5 恶性者:肿块形状不规则,信号不均匀,边界不 清楚,强化不均匀,眶壁破坏,侵入颅内
左侧泪腺混合瘤(横断T1)
左侧泪腺混合瘤(冠状面)
第二节 鼻及鼻窦
正常MRI表现(T1WI像)
T1WI
炎性假瘤
T2WI
增强
眼部肿瘤:泪腺肿瘤
概述:
. 是原发眶内肌圆锥外最常见的肿瘤,多起 源于泪腺窝内,以泪腺混合瘤最常见 (50%),泪腺癌次之,占30% . 泪腺混合瘤多数为良性,起病缓慢,约 20%为恶性,多见于中年人。 . 泪腺癌又称圆柱状腺癌,多见于女性,病 程快,发展快。
眼部肿瘤:泪腺肿瘤
眼部肿瘤:眼眶血管瘤
MRI诊断
多发生在球后肌圆锥内,圆形、类圆形或 分叶状肿块,边界清楚。 与眶内脂肪相比,肿块在T1WI上呈低信 号; T2WI呈高信号。信号可均匀,或不均匀 增强扫描肿瘤呈现明显均匀一致性强化, 延迟扫描强化更明显。 多数可见视神经受压移位或肿瘤包绕,眼 外肌移位。冠状面更有利于显示。 肿瘤较大时可压迫骨壁使其凹陷变薄,但 无破坏。
五官疾病mr诊断
1.眼及眼眶 2.鼻及鼻窦 3.咽喉部 4.耳部 5.腮腺
第一节 眼及眼眶
适应证:
1 眼球及眼眶外伤 2 眼眶炎性疾病 3 眼球疾病 4 眶内肿瘤 5 眼眶血管畸形 6 突眼查因 7 眶周及全身疾病累及眼眶
第一节 眼及眼眶
正常眼眼眶MR表现
1眼眶:骨皮质T1、T2像均呈低信号 2眼球及球内结构:球壁,晶状体,房水及玻璃体。
信号高,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较玻璃体 信号低。T1WI/T2WI低信号提示为钙化区, 钙化较小时MR不易显示。 早期肿瘤局限于球内,眼球大小正常。 后期引起眼球增大/突出,形态不规则,肿 瘤沿视神经向后生长,引起视神经增粗 ⑤ 增强扫描肿瘤体明显强化。
眼部肿瘤:视网膜母细胞瘤
鉴别诊断:
渗出性视网膜炎(Coat`s病):年龄较 大,无钙化,MR信号较均匀
左眼眶内血管瘤1
平扫
增强
左眼眶内血管瘤1
眼眶内血管瘤2
眼眶内血管瘤3
T1WI
T2WI
T2WI
增强
眼部肿瘤:眼眶血管瘤
鉴别诊断
炎性假瘤:眼球突出不随静脉压变 化,强化不如血管瘤
视神经胶质瘤:包饶视神经,信号 较均匀
脑膜瘤:信号均匀,强化明显 淋巴血管瘤:临床罕见,常发生于
儿童,边界不清,周 边强化为主。
视网膜剥离:
比较:
. CT较MRI更易发现肿瘤内钙化,故对本 病
诊断,CT较MRI好。 . 但MRI在肿瘤蔓延、侵及颅内结构、显
示视神经等结构优于CT
眼部肿瘤:恶性黑色素瘤
概述
恶性黑色素瘤是成人最常见的球内恶性 肿瘤。平均发病年龄为50岁,性别差别不 大, 几乎都为单眼发病,极少累及双眼。
85%左右发生于脉络膜。由于肿瘤好发于 脉络膜外层后极部,故病人较早出现视物变 形、变小及相应部位的视野缺损
正常眼眶(T1WI)横断面
正常眼部(T1WI冠状面)
T
脂正 肪常 抑眼 制部
( 1斜 加矢 权状 像面
)
眼部肿瘤:视网膜母细胞瘤
概述
. 视网膜母细胞瘤为起源于视网膜的胚胎性 恶性肿瘤 . 为儿童最常见的眼内肿瘤,绝大多数见于 三岁以内的儿童, . 多数为单眼起病,少数为双眼先后发病。 . 临床表现为视力下降,突眼及眼球运动障 碍,体检见有白瞳孔和黄光反射。眼部肿瘤:眼眶Fra bibliotek管瘤概述
为眶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为先天发育异 常所致,因发展缓慢,在20~40岁时才发病。
临床上以眼球突出为主要症状,尤以静脉 压增加时眼球突出明显为其特点,当肿瘤较 大时可出现眼球运动障碍,移位及视力下降。
眼部肿瘤:眼眶血管瘤
病理
以海绵状血窦型最常见;由充满血液 的血窦和纤维间质构成,缺乏肌层及 弹力纤维,血流缓慢,海绵状血管瘤 具有完整的包膜。
视网膜与脉络膜紧密相连不易区分,巩膜T1及 T2WI均为低信号,可区分 3视神经:T1及T2WI均为软组织等信号,3-4mm 4眼外肌:T1及T2WI均为中等信号 5眶内脂肪:多位于球后,T1及T2像均为高信号 6 血管:T1及T2WI均呈管状低信号 7 泪腺:外上象限,T1中等信号,T2略高信号。
至头疼。 急性期还可出现全身症状如畏 寒,发热等。
鼻及鼻窦疾病:鼻窦炎
病理
急性期主要病理变化为粘膜充血水肿,炎 细胞浸润,同时分泌大量分泌物(浆液性, 粘液性及脓性),少部分还可并发骨髓炎或 眶内及颅内炎症。
眼部肿瘤:恶性黑色素瘤
MRI诊断
信号具特征性,在T1WI呈高信号,T2WI 呈低信号,是因为黑色素的顺磁性致T1、 T2值缩短。少数不含黑色素T1及T2像均 为中等信号。 肿瘤较小时呈扁平状,眼环局限性增厚; 较大时突入玻璃体,形成‘磨菇云’征 增强扫描肿瘤均匀一致强化。
恶性黑色素瘤1
恶性黑色素瘤2
临床表现:
1 早期可无症状 2 眼球向鼻下向突出,向上转及外转受限制 3 眼眶外上方可触及一质地坚硬,表面呈结
节状肿块 4 圆柱癌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眼球突出、眼
球运动障碍、视力下降迅速出现。
眼部肿瘤:泪腺肿瘤
MRI诊断:
1 眼眶外上方象限泪腺窝内边界清楚、结节状肿块 2 与眼肌相比,T1WI等信号,T2WI高信号,信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