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动物学第二章 原生动物门
2原生动物门
有性生殖——接合生殖
1.条件:环境条件差,食物少,温度低,水质 改变时具有接合生殖。
2.过程: (1)接合生殖时,两虫体以口沟面彼此粘合,
表膜溶解,胞质相连. (2)大核消失,小核分裂两次形成四个小核. (3)四个小核其中三个消失,剩下一个小核. (4)这个小核分裂成一个大核和一个小核,
二.肉足纲(Sarcodina)
(一)代表动物——大变形虫:生活在不大流动的浅水中,通常可在浸没在水中 的植物上找到. 1.大小:200—600微米 2.形态:不固定。最大的特点:随着原生质的流动,体形经常变化。 3.结构:如图
(二).主要特征 1.具伪足(Pseudopodium): 可做变形运动,均为异养生活。 2 .质膜极薄,体表无坚固表膜 3.细胞质分化为内质与外质 4.繁殖:繁殖是二分法,为典型的二分裂 5.可普遍形成包囊,有些种类具有各种骨骼。
两个虫体互换小核且与对方大核融合. (5)虫体分开,融合核分裂三次,形成四个大
核和四个小核.三个小核解体. (6)这个小核分裂二次,形成四个小核,两个
虫体分裂二次,形成八个新个体.
2.1.6 协调与应邀性
原生动物可以对外界 刺激作出反应:趋向 或避开某些物质、光 线等刺激。
眼点是光感受器。 如:草履虫对0.2%的
(二). 主要特征
1.全部寄生生活,多为胞内寄生 2.没有运动胞器,缺乏胞口和胞肛 3.具有顶复合器(顶环,类锥体,棒状体和微丝组成) 4.生活史复杂。繁殖力强,具有孢子生殖和裂体生殖,有世代交替 现象。
代表动物: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 1、寄生在人体内的有四种疟原虫:间日疟原虫,三
醋酸有趋集性,会避 开高浓度的盐水。
2.1.7包囊(Encyst)形成
普通动物学第二章原生动物
第二章原生动物门目的和要求:掌握原生动物门、纲及代表动物的形态结构特征,了解原生动物的系统发生。
重点、难点:门的特征、眼虫、变形虫和草履虫的特征、孢子虫纲的生活史。
第一节鞭毛纲一、代表动物——绿眼虫1、体形:长梭形,前端钝圆、后端尖。
2、结构:由表膜、胞质和细胞核组成,胞质内有叶绿体、副淀粉粒。
前端有胞口、鞭毛、储蓄泡、眼点、伸缩泡等。
鞭毛与基体和根丝体相连鞭毛的结构3、营养方式:光合营养(有光的条件下)渗透营养(无光的条件下)4、呼吸(分有氧和无氧)5、繁殖方式:纵二分裂、包囊方式二、鞭毛纲的主要特征1、具有鞭毛2、营养方式:光合营养,也称自养。
如:眼虫渗透营养:寄生种类或无光条件下。
吞噬营养:吞食固体的食物颗粒或微小生物3、繁殖无性繁殖:纵二分裂.出芽生殖。
有性生殖:同配、异配。
产生包囊三、鞭毛纲的重要类群1、植鞭亚纲:常具色素体,单体或群体。
(1)腰鞭目:两条鞭毛,如:夜光虫、角薄虫(2)隐滴虫目:大多数为淡水产,如:隐滴虫(3)眼虫目:眼虫(4)植滴虫目:衣滴虫、盘藻、团藻(5)金滴虫目:合尾滴虫、钟罩虫2、动鞭亚纲:无色素体,异养,不少为寄生种类。
(1)领鞭毛目:在鞭毛基部有一领口(2)根鞭目:既有鞭毛又有伪足,如变形鞭毛虫(3)动体目:如:锥虫、利什曼原虫(4)曲滴虫目:寄生,1-4跟鞭毛。
如唇鞭毛虫(5)双滴虫目:如贾滴虫(6)毛滴虫目:如毛滴虫、阴道滴虫(7)超鞭目:鞭毛很多,而核只有一个,如披发虫四、群体鞭毛虫的生殖和进化群体鞭毛虫既可进行无性生殖,又可进行有性生殖。
第二节肉足纲(Sarcodina)一、代表动物—大变形虫变形虫2.AVI1、形态结构:由质膜、细胞质、细胞核、伸缩泡、食物泡等组成。
胞质分为外质和内质,后者又分凝胶质和溶胶质。
2、运动胞器:伪肉运动方式:变形运动3、繁殖方式无性繁殖:二分裂、包囊4、营养方式吞噬作用:当接触到食物时,伸出伪足把食物和少量水一起裹进细胞内部形成食物泡的过程。
西农 普通动物学课件 原生动物门
痢疾阿米巴 (E. histolytica)
痢疾阿米巴成熟包囊(三色染色) (Mature cyst of E. histolytica) N: Nucleolus 核仁
包囊的形成
不良环境 缩回伪足或脱落鞭毛与纤毛 身体缩成球形
细胞向外分泌胶质 形成坚厚的外膜 降低代谢 不停止繁殖 条件改善
包裹身体
透明 无颗粒 不流动
➢ 生物学特性:
借伪足进行变形运动,伪足是运动器官; 营养方式为借助伪足进行吞噬作用; 呼吸主要通过体表完成,水分调节通过伸缩泡来实现; 繁殖方式是二分裂。
2.肉足虫纲的主要特征
体表仅有极薄的质膜(无坚韧 的表膜); 具伪足,为运动和摄食类器官; 细胞质常分为外质和内质,内 质包括凝胶质和溶胶质; 繁殖方式是二分裂,多数形成 包囊; 营养方式为异养; 自由生活在海水、淡水中。
原生动物的形态结构特征 原生动物的生物学特征
一.原生动物的形态结构特征
原生动物多数由单细胞构成,但少数由多个细胞构成的 群体。
●细胞膜:原生动物的体表为细胞膜,称表膜或质膜。
质膜: 极薄,不定形
表膜: 较硬、有弹性,形状固定
内 质
伸缩泡 质膜
●细胞质:分化为外质和内质。外质均匀而透明,致
密无颗粒;内质多颗粒,易流动。
热带利什曼原虫
墨西哥利什曼原虫
巴西利什曼原虫
二.肉足虫纲
1. 代表动物—大变形虫
食物泡
伪足
外质
内质 表膜
胞核 伸缩泡
➢ 形态结构
生态:水质较清、藻类 丰富的浅水里
形态:不固定 构造:简单
体表:为一层极薄的质膜。 细胞质:外质 + 内质 核:一个,扁平。 伸缩泡、食物泡、伪足等。
2原生动物门
盘藻的鞭毛
•鞭毛结构由胞膜和两组微管 组成,中央微管是两个单独的 维管,四周维管是九个双联体 维管,形成 “9+2”结构。
•鞭毛的运动机 制:维管滑动,由 于双联体维管 的彼此相对滑 动的结果,由臂 上的ATP酶分 解ATP提供能 量.运动分为划 动和波动.
眼虫的运动
痢疾内变形虫生活史
第四节 孢子纲
一.代表动物: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 1、寄生在人体内的有四种疟原虫 :间日疟原虫 , 三日疟原虫 , 恶性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 . 世界性 分布. 2、疟原虫需要两个寄主:
( 1)人是中间寄主 ,进行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开 始. (2)按蚊为终末宿主,完成有性生殖.
团藻
空球藻 盘藻
杜氏利什曼原虫的无鞭毛体主要寄生在肝、脾、骨髓、淋巴结等器官的巨噬细胞内, 常引起全身症状,如发热、肝脾肿大、贫血等。在印度,患者皮肤上常有暗的色素沉 着,并有发热,故又称Kala-azar,即黑热的意思。因其致病力较强很少能够自愈, 如不治疗常因并发病而死亡。
第三节 肉足纲(Sarcodina)
呼吸和排泄依靠体表, 无性繁殖:二分裂 运动和摄食:伪足
伪足是变形虫体表临时形成的原生质突起。 吞噬作用:变形虫用伪足将食物包围,摄进胞内, 形成食物泡.
胞饮作用:在液体环境中的一些大分子化合 物或离子吸附到质膜表面,使膜发生反应,凹 陷形成管道 , 然后在管道内端下形成一些液 泡进入胞质内.
第二章 原生动物门(Protozoa)
动物界里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
主要内容 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鞭毛纲(Mastigophora) 肉足纲(Sarcodina) 孢子纲(Sporovoa) 纤毛纲(Ciliata) 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原生动物系统发展
第2章 原生动物门
–组成群体的细胞数目由少到多 –细胞由没分化到有分化 –常以团藻作为单细胞与多细胞动物之间的一个过渡形态的例 子;团藻对研究多细胞动物的起源问题有重要意义。
利什曼原虫 热带利什曼原虫
巴西利什曼原虫
在人 体内
杜氏利什曼原虫(我国流行)
在白蛉子体内
杜氏利什曼原虫(黑热 病原虫) 生活史有2个阶段
–人的肝细胞、红细胞:为无性世代 –按蚊的消化道:为有性世代
分布及危害:遍及全世界,在我国主要流行区在
长江以南,以海南、台湾等地最严重。除临床的 疾病发作外,能大量破坏红细胞,造成贫血,使 肝脾肿大。恶性虐原虫可造成以昏睡为症状的脑 型疟,脑血管里充满了含有虐原虫的红细胞,如 不及时处理,病人1—3天死亡
第2章
原生动物门(Protozoa)
原生动物的主要特征
原生动物的分类简介和经济意义
一、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一)最原始的单细胞动物 原生动物虽然是单个细胞组成,但不同于 高等动物体内的细胞,而和整个高等动物 体相当,是一个有独立生活的有机体 原生动物除单个细胞的个体外,也有由多 个个体聚合形成的群体
(二)营养
(二)营养
食物泡
食物泡的形成
变 形 虫 吞 噬 食 物 的 过 程
(三)呼吸和排泄
细胞膜 伸缩泡源自草履虫伸 缩泡的细 微结构
(四)感应性
原生动物是一个独立完整的有机体,对外
界环境的变化能产生一定的反应,这种特 性称感应性
(五)生殖方式
无性生殖
– 二裂生殖:纵二裂,横二裂 – 出芽生殖:实质是二分裂,只是两个子体大小 不同,大的为母体,小的为芽体 – 多分裂(裂殖生殖):细胞核先分裂多次,形 成多个子核,随后细胞质分裂,最后形成多个 子细胞 – 质裂:见于多核的种类,分裂时核不分裂,细 胞质分裂并围绕部分核,形成若干个多核的子 体,子体分开再恢复为多核的新虫体
03-原生动物门
锥 虫
肉足纲代表动物——大变形虫 大变形虫 肉足纲代表动物
结构 运动 摄食和 消化 排泄 繁殖
细胞核
食物泡
凝胶质 内质 溶胶质
外质
伸缩泡
变形虫在运动时, 变形虫在运动时,由体表任何部位都可形成临时性的 细胞质突起,称为伪足 它是变形虫的临时运动器。 伪足, 细胞质突起,称为伪足,它是变形虫的临时运动器。 伪足形成时.外质向外凸出呈指状,内质流入其中, 伪足形成时.外质向外凸出呈指状,内质流入其中, 即溶胶质向运动的方向流动, 即溶胶质向运动的方向流动,流动到临时的突起前端 后又向外分开,接着又变为凝胶质 凝胶质, 后又向外分开,接着又变为凝胶质,同时后边的凝胶 质又转变为溶胶质 不断地向前流动, 溶胶质, 质又转变为溶胶质,不断地向前流动,这样虫体不断 变形运动。 向伪足伸出的方向移动。这种现象叫做变形运动 向伪足伸出的方向移动。这种现象叫做变形运动。
第一节 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类群
• 鞭毛纲: 鞭毛纲: 代表动物——眼虫(裸藻) 眼虫( 代表动物 眼虫 裸藻) • 肉足纲: 肉足纲: 代表动物——变形虫 代表动物 变形虫 • 孢子纲: 孢子纲: 代表动物——间日疟原虫 代表动物 间日疟原虫 • 纤毛纲: 纤毛纲: 代表动物——草履虫 代表动物 草履虫
第二章 原生动物门(Protozoa) 原生动物门(Protozoa)
最原始的单细胞动物
单细胞动物——由单个细胞组成, 单细胞动物 由单个细胞组成,既具有一般细胞特点如胞 由单个细胞组成 膜和胞质等,也具有一切生物有机体的 膜和胞质等, 特性,如运动和取食等。 特性,如运动和取食等。 由原生动物的原生质分化而形成, 细 胞 器——由原生动物的原生质分化而形成,能执行一 由原生动物的原生质分化而形成 定的生理功能。如鞭毛司运动。 定的生理功能。如鞭毛司运动。 原生动物是动物界最原始、最低等、最微小、 原生动物是动物界最原始、最低等、最微小、最简单的单 细胞动物。 细胞动物。
第二章原生动物门
五.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一)对人类造成危害 1.危害人体健康的病原体
寄生部位 引起疾病 症状 传播媒介 痢疾内变形虫 肠道 阿米巴痢疾 大便血多脓少 经口 利什曼原虫 巨噬细胞 黑热病 肝脾肿大、发烧 白蛉 锥虫 脑、脊髓 非洲睡眠病 昏睡、致死 舌蝇 阴道滴虫 泌尿生殖系统 滴虫性阴道炎:白带增多,外阴瘙痒,月经不调 滴虫性尿道膀胱炎:尿频、血尿,排尿灼样疼痛
四.分类 分类依椐:运动胞器、营养方式 1.鞭毛虫纲 Mastigophora: 以鞭毛为运动器官
植 鞭 亚 纲
眼 虫
四.分类 1.鞭毛虫纲 Mastigophora 植鞭亚纲
夜 光 虫
四.分类 1.鞭毛虫纲 Mastigophora
植 鞭 亚 纲
角鞭毛虫Ceratium sp.
Ceratium furca
二 . 代表动物:草履虫– –结构和功能 原生动物的纤毛、鞭毛与高等动物精子的鞭毛 具有相同的结构:由9+2双联体微管纤维组成。
人精子
人精子鞭毛 9+2微管系统
原生动物鞭毛 9+2微管系统 鞭毛虫
二 . 代表动物:草履虫– –结构和功能 9+2 双联体微管纤维亚显微结构
二 . 代表动物:草履虫– –结构和功能 口沟:从草履虫身体后半端开始,在表膜上一 条伸向身体中部的斜沟,沟的未端为口(胞 口)。
笫二章
原生动物门
一 . 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1.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组成 原生动物即单细胞动物 具有一般细胞所有的基本结构: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细胞器(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等)
《II原生动物门》PPT课件
三、肉足纲的重要类群
根足亚纲 根据伪足形态不同 辐足亚纲
(一)根足亚纲:伪足叶状、指状、丝状或根状。如大变形虫、痢疾内变形虫
间日疟原虫-间日疟 恶性疟原虫-恶性疟
三日疟原虫 卵形疟原虫
我国常见
间日疟原虫有2个寄主:人和按蚊。生活史复杂,有世代交替现象。
(一)在人体内(进行裂体生殖)
在肝细胞 内发育
A、红细胞前期(pre-erythrocytic stage):病理上的
潜伏期。子孢子、滋养体、裂殖体、裂殖子
B、红细胞外期(exo-erythrocytic stage):该期的存
分裂生殖;形成包囊
(六)应用
理论研究 环境监测
眼 虫 纵 二 分 裂
二分裂: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为二个,染色体均等的分 布在两个子核中,随后细胞质也分别包围两个细胞核,形成 两个大小、形状相等的子体。二分裂可有纵二分裂(如眼虫) 和横二分裂(草履虫)
环 境 条 件 不 良 时 眼 虫 形 成 包 囊 过 程
2、形态结构
质膜:极薄
细胞质
外质 内质
凝胶质 溶胶质
细胞核、伸缩泡、食物泡 等
图2-14 大变形 虫
图2-16 变形虫吞噬食物的过程
图2-18 变形虫胞饮示意 图
排泄:伸缩泡 呼吸:通过体表 繁殖:二分裂(有丝分裂)、出芽、孢子
形成包囊(环境不良时)
二、肉足纲的主要特征
有无色素体 营养方式
生活方式
代表动物
植鞭
有
亚纲
普通动物学-原生动物门
红血细胞外期 肝细胞 裂体生殖 裂殖体 肝脏 血液 人体 红血细胞 子 子 人 体 子 大 子 裂殖子 破坏肝细胞 红血细胞 红 大 环状体 血 细 胞 大滋养体 内 期 裂殖体 裂殖子 、 小 配 子 母 细 胞
期
①营寄生生活,无运动器或只在生活史的 营寄生生活, 某一阶段出现鞭毛或伪足。 某一阶段出现鞭毛或伪足。 ②生活史复杂,多数在2个寄主内进行世代交替。 生活史复杂,多数在 个寄主内进行 ③繁殖: 繁殖: 无性生殖——裂体生殖、 裂体生殖、 无性生殖 裂体生殖 孢子生殖; 孢子生殖; 有性生殖——配子生殖。 配子生殖。 有性生殖 配子生殖
鞭毛虫纲知识要点
代表: 代表:绿眼虫 主要运动胞器是鞭毛 无性繁殖方式为纵二分裂 根据营养方式又分为二个亚纲: 根据营养方式又分为二个亚纲: 植鞭亚纲 动鞭亚纲。 动鞭亚纲。
动鞭亚纲 虫体一般无色素体,为异养型,多数种 类与多细胞动物共生或寄生。 常见种类:利什曼原虫
被杜氏利什曼原虫感 染的脾脏细动物(人 体内 在脊椎动物 人)体内 进行裂体生殖(形成裂殖 进行裂体生殖 形成裂殖 产生裂殖子)完成无 体,产生裂殖子 完成无 产生裂殖子 性世代; 性世代;在无脊椎动物 (按蚊 体内先配子生殖 按蚊)体内先配子生殖 按蚊 完成有性世代,后孢子生 完成有性世代 后孢子生 殖。 注:电镜观察到: 电镜观察到: ⑴疟原虫以胞口摄取营 养, 并非体表吸取营养. 并非体表吸取营养 红细胞凹陷,虫体被包 ⑵红细胞凹陷 虫体被包 进, 并非疟原虫穿过细 进入.(并非细胞 胞膜 进入 并非细胞 内寄生) 内寄生
细胞内消化
二、原生动物门的分类
将原生动物分为5个纲 主要依据运动胞器将原生动物分为 个纲 1、鞭毛虫纲:植鞭亚纲;动鞭亚纲 、鞭毛虫纲:植鞭亚纲; 2、肉足虫纲:根足亚纲;辐足亚纲 、肉足虫纲:根足亚纲; 3、孢子虫纲:晚孢子亚纲;焦虫亚纲 、孢子虫纲:晚孢子亚纲; 4、丝孢子虫纲:粘孢子亚纲;微孢子亚纲 、丝孢子虫纲:粘孢子亚纲; 5、纤毛虫纲:动片亚纲;寡毛亚纲;多膜亚纲 、纤毛虫纲:动片亚纲;寡毛亚纲;
《原生动物门》PPT课件
鞭毛更长(5-200μm)
纤毛较短(3-20μm)
数目较少
数目很多
摆动是对称的
运课件
15
4.营养方式
1.植物性营养 植鞭毛虫类,含有色素体,色素体中含有叶绿素; 叶黄素等,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碳水化 合物,(光合作用)
2.腐生性营养(渗透营养) 孢子虫类及其他一些寄生或自由生活的种类,能通过 体表的渗透作用从周围环境中摄取溶于水中的有机物 质而获得营养
ppt课件
12
F.寄生生活的种类 或者失去了鞭毛,如利什曼原虫 或者鞭毛借原生质膜与身体相连形成波动膜 以增加鞭毛在血液或体液中运动的能力,如锥虫
利什曼原虫
锥虫
ppt课件
13
一些原生动物能 分泌一些物质形成 外壳或骨骼
表 壳 虫
ppt课件
14
3.运动及运动细胞器
1.鞭毛及纤毛:结构与机能上两者没有明显的区别
眼虫的包囊形成
ppt课件
23
9.分布
海水,淡水和潮湿的土壤中 营共生和寄生生活的种类也不少
ppt课件
24
10.分类
运动器官 营养方式
代表动物
鞭毛纲 鞭毛 植鞭亚纲,自养 眼虫
动鞭亚纲,异养 锥虫
(渗透、吞食)
纤毛纲 纤毛 异养
草履虫
肉足纲 伪足 异养
变形虫
孢子纲 无
异养
疟原虫
丝孢子虫纲无
异养
无论是形态结构还是生理功能,原生动物在
1.无性生殖:存在于所有的原生动物 二分裂 (binary fission) 出芽生殖(budding reproduction) 多分裂(multiplefission) 质裂(plasmotomy)
第二章 原生动物门
的不断变化。故称为变形运动。
③伪足与变形运动
2013-8-7
24
第二章 原生动物门
④营养:主要以单细胞小型生物为食。取食时, 伸出伪足,先将猎物包裹起来,然后形成食物泡, 这一过程称为吞噬作用。另外,某些大分子物质 吸附到质膜上时,可刺激质膜下陷形成管道,然 后断裂成小的食物泡。这一过程能摄入一些液体
原生动物类群。虫体死后,其外壳或骨骼参与海
底沉积物的形成。根据其化石可以寻找地下矿藏 和确定地层的地质年代。
2013-8-7
31
第二章 原生动物门
(二)辐足亚纲:具有轴伪足,一般体呈球形,多营漂浮生活,生
活在淡 水或海水中,常见的如太阳虫、放射虫。
太阳虫
2013-8-7 32
第二章 原生动物门
三、
包
囊:原虫不摄取营养阶段,4核胞囊为感染阶段。
滋养体:指原生动物摄取营养阶段,能活动、摄取养 料、生长和繁殖,是寄生原虫的寄生阶段。
2013-8-7 28
第二章 原生动物门
包囊
2013-8-7
滋养体
29
第二章 原生动物门
痢疾内变形虫的生活史:
2013-8-7
30
第二章 原生动物门
⑫、辐足亚纲:Βιβλιοθήκη 轴状伪足。常见的有: ①太阳虫:胞体泡状,不具中央囊;见于淡水。 ②放射虫:全部海产。它同有孔虫都是古老的
⑪、生态概述:寄生于人体的有间日疟原虫、三
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四种,都引
起人的疟疾。这是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我国
动物学教学课件:第二章 原生动物门 (Protozoa)
2、细胞质:外质+内质
3、细胞核:1核或2核
内
质
大核与代谢有关 小核与生殖有关
重要概念
类器官是原生动物特有的构造,它 是由细胞中的部分细胞质分化成的若干 特殊的结构,执行着类似于高等动物某 些器官的功能,故叫类器官。
原生动物虽是最简单、原始、低等的动 物,但绝不意味着它的细胞构造简单,恰恰 相反,某些原生动物(如:草履虫)的细胞构 造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许多高等动的或临时性的水域和生物体内 的特殊水域)和潮湿的土壤中
• 五、大多数在环境恶劣的条件下能形成包 囊
• 大多数原生动物在缺食、干旱、低温等不良生活条件
下能缩回伪足或脱落鞭毛与纤毛,身体缩得呈球形,同时 细胞向外分泌物质,形成坚厚的外膜包裹身体,形成包囊.
• 包囊是原生动物对环境的适应,也为原生动物的传播提 供了适当的途径.
作为动物体 最简单
作为细 胞 最复杂
• 二.个体微小,是最小的真核生物.
• 一般在10-200微米之间.
• 三.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的原始性及多样性
• 一)营养方式
• 1.有三种
• 1)光合营养(又称植物性营养)具有色素体的植鞭毛虫, 能进行光合作用.反映原生动物的原始性。
• 2)吞噬营养(又称动物性营养)吞食固体有机食物,在体内 消化吸收.在原生动物最普遍.
• 3)渗透营养(又称腐生性营养)以体表吸收外界的溶解有 机物
• 吞噬营养和渗透营养都为异养营养,光合营养为自养营 养
• 2.原生动物具有一种、两种甚至同时兼有三种营养方式. 如金黄滴虫能集三种方式于一身,也说明了原生动物的 原始性.
漂眼虫
◆对个体而言: 从外界获取食物叫摄食 把残渣排出体外叫排遗
普通动物学 第二章 原生动物门
第二章原生动物门(刘凌云读书笔记)第一节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原生动物是动物界里最原始、最低等的一类动物,它们大多是单细胞的有机体。
从细胞结构上看,原生动物的单细胞相似于多细胞动物身体中的一个细胞。
从机能上看,原生动物的这个细胞又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它能完成多细胞动物所具有的生命机能,如运动、营养、呼吸、排泄、感应、生殖等。
它没有像高等动物那样的器官、系统,而是由细胞分化出不同的部分来完成各种生活机能。
如鞭毛或纤毛完成运动的机能,胞口,胞咽,摄取食物形成食物泡进行消化等。
原生动物的身体微小,分布很广,生活在淡水、海水以及潮湿的土壤中,也有不少种类是寄生的。
第二节鞭毛纲一、代表动物——眼虫眼虫体呈绿色,梭形,前端钝圆,后端尖。
在虫体中部稍后有一个大而圆的核,生活时是透明的。
体表覆以具弹性的、带斜纹的表膜。
经电子显微镜研究,表膜就是质膜。
表膜是由许多螺旋状的条纹联结而成,沟与嵴是表膜条纹的重要结构。
表膜覆盖整个体表、胞咽、储蓄泡、鞭毛等,使眼虫保持一定形状,又能作收缩变形运动。
体前端有一胞口,向后连一个膨大的储蓄泡,从胞口中伸出一条鞭毛,鞭毛是能动的细胞表面的突起。
鞭毛下连有2条细的轴丝。
每一轴丝在储蓄泡底部和一个基体相连,由它产生出鞭毛。
基体对虫体分裂起着中心粒的作用。
从一个基体连一条细丝至核,这表明鞭毛受核的控制。
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鞭毛的结构,最外为细胞膜,其内由纵行排列的微管组成。
周围有9对联合的微管(双联体),中央有2个微管。
每个双联体上有2个短臂,对着下一个双联体。
在双联体之间又有具弹性的连丝。
微管由微管蛋白组成,微管上的臂是由动力蛋白组成,具有ATP酶的活性。
一般认为臂能使微管滑动,臂上的ATP酶分解ATP提供能量。
眼虫借鞭毛的摆动进行运动。
眼虫在运动中有趋光性,这是因为在鞭毛基部紧贴着储蓄泡有一红色眼点,靠近眼点近鞭毛基部有一膨大部分,能接受光线,称光感受器。
眼点呈浅杯状,光线只能从杯的开口面射到光感受器上,因此,眼虫必须随时调整运动方向,趋向适宜的光线。
普通动物学—— 2 原生动物
分裂生殖---由一个亲体通过有丝分裂直接生成2个或
多个子体,见于原生动物。
表壳虫
横二分裂
鳞壳虫
纵二分裂
锥虫Biblioteka 眼虫10出芽生殖---在亲体的某一部位长出与自身相似但形体
较小的子体,称为芽体,有芽体脱离亲体而发育长大的, 如水螅;也有不脱离亲体而形成群体的,如多数珊瑚虫、 管足虫。
芽体
11
配子生殖:
接合生殖:
① 二虫口沟相接,接触部位表膜融合。 ② 小核减数分裂形成2个单倍体小核,大核开始 消失。 ③ 2个单倍体小核有丝分裂形成4个原核,其中 3个消失。 ④ 剩下的 1个原核有丝分裂形成1个雄核(小核) 和1个雌核(大核)。 ⑤ 2个雄核互换,并与对方的雌核融合成为合 子核。 ⑥ 二虫体分离。 ⑦ 合子核经3次有丝分裂成8个核。 ⑧ 4个成为大核,4个成为小核,其中3小核消 失。 ⑨ 剩余小核有丝分裂1次,同时虫体横分裂为2 个,每一个子体有2个大核,1个小核。 ⑩ 小核再分裂1次,虫体再横分裂1次,每个子 体形成2个新虫。这样,通过接合生殖,2个草 履虫形成了8个新虫。
36
9、肉足纲的代表动物大变形虫,以伪足为运动胞器, 伪足亦有摄食功能。
调节水分 平衡
无颗粒、均 质透明
极薄
固定
液态
37
草履虫
复分裂
出芽生殖:管足虫
配子生殖:有孔虫、团藻
有性生殖 接合生殖:草履虫
8
3.1.5 生殖方式多样性
无性生殖
由一个亲体直接产生下一代的生殖方式(亲体 不通过两性细胞的结合而产生后代个体的生殖 方式),多见于原生生物、低等无脊椎动物。
有性生殖 由两个生殖细胞(或亲体)相互融合或交换遗传 物质而产生新个体的方式。
第2章-原生动物门-精选文档105页
• 繁殖: • 无性繁殖:一般为纵二裂。 • 有性繁殖:配子结合或整个个体结合。 • 在不良环境下能形成包囊。
① 掌握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② 掌握草履虫、眼虫、变形虫及孢子虫的形态结构
和生理特点; ③ 基本掌握原生动物各纲及代表动物的特征及其与
人类的关系、生态分布和防治原则等。 难点:原生动物的呼吸、营养、排泄;
寄生原生动物的生活史。
1 原生动物的主要特征
主要特征概述
是动物界最原始、最低等的单细胞动物;基本结构相似于多细胞动 物的一个细胞;但结构和功能上分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是多细胞动 物体任何一个细胞所无法比拟的。
眼点和光感受器
• 眼点(stigma):由埋在无色 基质中的类胡萝卜素的小颗 粒组成。
• 光感受器(photoreceptor): 靠近 红色眼点鞭毛基部膨 大部分,能接受光线。
• 眼点是吸收光的“遮光 物”(light absorbing “shade”)。
营养
• 光合营养(phototrophy):叶绿体(chloroplast),内 含有叶绿素(chlorophyll)。眼虫主要通过叶绿素在 有光的条件下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把CO2和水 合成糖类。
与多细胞动物体内的细胞不同,原生动物是与外界环境直接联系、 在生理上独立的单细胞有机体(和整个高等动物体相当);多细胞 聚合群体各细胞间具有独立性。
细胞内有完成各种生理功能的细胞器。具备生物各种营养类型:光 合自养性营养(植物性营养)、吞噬性营养(动物性营养)、腐生 性营养。出现了基本的酶系。出现了在水中行动的运动器。具有无 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种生殖方式。有些种类有特有的外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原生动物门(Protozoa)第一节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原生动物是动物界里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
它们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由单个细胞构成的,因此也称为单细胞动物。
构成原生动物体的单个细胞,既具有一般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又具有一般动物所表现的各种生活机能,如运动、消化、呼吸、排泄、感应、生殖等。
因此它和高等动物体内的一个细胞不同,而和整个高等动物体相当,是一个能营独立生活的有机体。
它没有像高等动物那样的器官、系统,而是由细胞分化出不同的部分来完成各种生活机能。
如有些种类分化出鞭毛或纤毛完成运动的机能,有些种类分化出胞口、胞咽,摄取食物后,在体内形成食物泡进行消化,完成营养的机能等。
完成这些机能的部分和高等动物体内的器官相当,因此称为细胞的器官,简称为细胞器(organelle)。
原生动物除单细胞的个体外,也有由几个以上的个体聚合形成的群体,很像多细胞动物,但是它又不同于多细胞动物,这主要在于细胞分化程度不同。
多细胞动物体内的细胞一般分化成为组织,或再进一步形成器官、系统,协调活动成为统一的整体,组成群体的各个个体,细胞一般没有分化,最多只有体细胞与生殖细胞的分化。
体细胞没有什么分化,而且群体内的各个个体各自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原生动物的身体微小,一般必需用显微镜才能看见。
这类动物分布很广,生活在淡水、海水以及潮湿的土壤中,也有不少种类是寄生的。
一般认为约有30 000种。
也有人认为有 44 000多种(其中化石种类20 000种,营自由生活的17 000多种;寄生的约6 800种)。
原生动物的分类较为复杂,近些年来在一些教科书和专著中意见颇不一致。
自60年代以来,在国际上不断地出现一些专家集体参与修订原生动物分类系统。
1964年以B.M.Honigberg为首的原生动物学家协会分类学及分类学问题委员会11名委员对原生动物分类进行修正,这一修正系统仍视原生动物为动物界的一门,下设4个亚门(肉足鞭毛亚门、孢子亚门、丝孢子亚门和纤毛亚门),其下又分若干总纲和纲。
1980年以N.D.Levine为首的原生动物学家协会进化分类学委员会的16名委员,基于1964年以后的研究进展和新的发现,又对原生动物分类加以修正,这次修正,视原生动物为一亚界,按生物三界系统应属于动物界的一个亚界,按五界系统应属于原生生物界的一个亚界。
分为7个门(肉足鞭毛门、盘蜷门、顶复体门、微孢子门、精细孢子门、腹虫门和纤毛门),其下又设若干亚门、总纲及纲、亚纲等。
1985年,由于几年来对原生动物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超微结构和分子分类方面的研究,J.J.Lee等3人主编的由5个国家23名原生动物学家合著的《原生动物图解指南》(An Illustrated Guide to the Protozoa)一书,分为6个门,其中有5个门与1980年的分类系统相同,只是去掉了精细孢子门,因该门下属的类群归属一直有争议而未被纳入。
但对纤毛门动物,由于近年对其超微结构研究较细,电镜证实各类纤毛虫的纤毛毛基体(动体)存在3种形式(单动胞器、双动胞器、复动胞器),大量工作证明,动胞器类型及其微管带的类型为分类依据,对纤毛虫的系统发生关系有了全新的看法,这次修正在亚门水平有较大变动。
对原生动物的系统分类,尽管有上述学者们集体的见解,但在一些专著和教材中仍程度不同的存在着不一致的分类系统,有的仍将原生动物视为动物界中的一门,其下分为4个纲:鞭毛、肉足、孢子和纤毛纲,这四大类群可以说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作为基础课的教学,为了便于学习和掌握,我们仍以这四类动物为重点学习内容。
第二节鞭毛纲(Mastigophora)一、代表动物——眼虫(Euglena)生活在有机物质丰富的水沟、池沼或缓流中。
温暖季节可大量繁殖,常使水呈绿色。
眼虫(图2-1)体呈绿色,梭形,长约60μm,前端钝圆,后端尖。
在虫体中部稍后有一个大而圆的核,生活时是透明的。
体表覆以具弹性的、带斜纹的表膜(pellicle)。
过去很多人认为表膜是由原生质分泌的角质膜,经电子显微镜研究,表膜就是质膜,即分成三部分的质膜或称三分质膜(tripartite Plasmalemma)。
表膜是由许多螺旋状的条纹联结而成。
每一个表膜条纹的一边有向内的沟(groove),另一边有向外的嵴(crest)。
一个条纹的沟与其邻接条纹的嵴相关联(似关节)(图2—2)。
沟与嵴是表膜条纹的重要结构。
眼虫生活时,表膜条纹彼此相对移动,可能是由于嵴在沟中滑动的结果。
表膜下的粘液体(mucusbody)外包以膜,与体表膜相连续,有粘液管通到嵴和沟。
粘液对沟嵴联结的“关节”可能有滑润作用。
表膜覆盖整个体表、胞咽、储蓄泡、鞭毛等。
使眼虫保持一定形状,又能作收缩变形运动。
表膜条纹是眼虫科的特征,其数目多少是种的分类特征之一。
体前端有一胞口(cytostome),向后连一膨大的储蓄泡(reservoir),从胞口中伸出一条鞭毛(flagellum)。
鞭毛是能动的细胞表面的突起。
鞭毛下连有2条细的轴丝(axoneme)。
每一轴丝在储蓄泡底部和一基体(basal body)70000034_0037_0相连,由它产生出鞭毛。
基体对虫体分裂起着中心粒的作用。
从一个基体连一细丝(根丝体rhizoplast)至核,这表明鞭毛受核的控制。
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鞭毛的结构(图2—3),最外为细胞膜,其内由纵行排列的微管(micro-tubule)组成。
周围有9对联合的微管(双联体doublets),中央有2个微管。
每个双联体上有2个短臂(arms),对着下一个双联体,各双联体有放射辐(radial spokes)伸向中心。
在双联体之间又有具弹性的连丝(links)。
微管由微管蛋白(tubulin)组成,微管上的臂是由动力蛋白(dynein)组成,具有A TP酶的活性。
过去曾认为一侧微管收缩,使鞭毛向一侧弯曲,又由于外层胞质的弹性使其恢复原位。
现已有实验证明,鞭毛的弯曲,不是由于微管的收缩,而是由于双联体微管彼此相对滑动的结果,如图2-3E所示,在弯曲的内、外侧放射辐的间隔不改变,弯曲是由于弯曲的外侧微管和放射辐对于弯曲内侧的微管和放射辐的相对滑动。
一般认为臂能使微管滑动(很像肌肉收缩时,横桥在粗、细肌丝间的滑动),臂上的ATP酶分解A TP提供能量。
眼虫借鞭毛的摆动进行运动。
眼虫在运动中有趋光性,这是因为在鞭毛基部紧贴着储蓄泡有一红色眼点(stigma),靠近眼点近鞭毛基部有一膨大部分,能接受光线,称光感受器(photoreceptor)。
眼点是由埋在无色基质中的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的小颗粒组成的。
也有人认为是由胡萝卜素(carotene)组成的,或是由β-红萝卜素与血红素组成的。
眼点呈浅杯状,光线只能从杯的开口面射到光感受器上,因此,眼虫必须随时调整运动方向,趋向适宜的光线。
现在有些学者认为,眼点是吸收光的“遮光物”(light absorbing“shade”),在眼点处于光源和光感受器之间时,眼点遮住了光感受器,并切断了能量的供应,于是在虫体内又形成另一种调节,使鞭毛打动,调整虫体运动,让光线能连续地照到光感受器上。
这样连续调节使眼虫趋向光线(图2-4)。
眼点和光感受器普遍存在于绿色鞭毛虫,这与它们进行光合作用的营养方式有关。
在眼虫的细胞质内有叶绿体(chloroplast)。
叶绿体的形状(如卵圆形、盘状、片状、带状、星状等)、大小、数量及其结构(有无蛋白核及副淀粉鞘)为眼虫属、种的分类特征。
在叶绿体内含有叶绿素(chlorophyll)。
眼虫主要通过叶绿素在有光的条件下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这种营养方式(与一般绿色植物相同),称为光合营养(phototrophy)。
制造的过多食物形成一些半透明的副淀粉粒(pararmylum granule)储存在细胞质中。
副淀粉粒与淀粉相似,是糖类的一种,但与碘作用不呈蓝紫色。
副淀粉粒是眼虫类特征之一,其形状大小也是其分类的依据。
在无光的条件下,眼虫也可通过体表吸收溶解于水中的有机物质,这种营养方式称为渗透营养(osmotrophy)。
眼虫前端的胞口,是否取食固体食物颗粒还有异议。
但是已肯定经过胞口可以排出体内过多的水分。
在储蓄泡旁边有一个大的伸缩泡(contractile vacuole),它的主要功能是调节水分平衡,收集细胞质中过多的水分(其中也有溶解的代谢废物),排入储蓄泡,再经胞口排出体外。
眼虫和其他动物一样,必须借呼吸(氧化)作用产生能量来维持各种生命活动,因此需要不断供给游离氧及不断排出二氧化碳。
眼虫在有光的条件下,利用光合作用所放出的氧进行呼吸(氧化)作用,呼吸作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又被利用来进行光合作用。
在无光的条件下,通过体表吸收水中的氧,排出二氧化碳。
眼虫的生殖方法一般是纵二分裂(图2—5甲),这也是鞭毛虫纲的特征之一。
先是核进行有丝分裂,在分裂时核膜不消失,基体复制为二,继之虫体开始从前端分裂,鞭毛脱去,同时由基体再长出新的鞭毛,或是一个保存原有的鞭毛,另一个产生新的鞭毛。
胞口也纵裂为二,然后继续由前向后分裂,断开成为2个个体。
在环境不良的条件下,如水池干涸,眼虫体变圆,分泌一种胶质形成包囊,将自己包围起来(图2—5乙)。
刚形成的包囊,可见有眼点,绿色,以后逐渐变为黄色,眼点消失,代谢降低,可以生活很久,随风散布于各处。
当环境适合时,虫体破囊而出,在出囊前进行一次或几次纵分裂。
包囊形成对眼虫度过不良环境是一种很好的适应性(很多原生动物都能形成包囊)。
多年来用眼虫进行基础理论的研究取得不少成果。
如把小眼虫(Euglena gracilis)培养在黑暗条件下,几周就失去叶绿素,这样连续培养在黑暗条件下,甚至长达15年,一旦放回阳光下,在几小时后又重新变绿。
但有的种如梅氏眼虫(Euglena mesnili)则不能变绿。
也有用高温(如35℃)和链霉素等抗菌素或紫外光处理眼虫,使其丧失绿色,变为永远“漂白”的眼虫,这样人工创造的无色眼虫如豆形眼虫(Euglena pisciformis),即或再放回阳光下,也会因饥饿而死亡。
有人用小眼虫获得了无色眼虫与自然界存在的无色类型漂眼虫(Astasia longa)极为相似。
这些实验不仅对遗传变异理论的探讨有意义,而且对了解有色、无色鞭毛虫类动物间的亲缘关系,对了解动、植物的亲缘关系都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也有用眼虫作为有机物污染环境的生物指标,用以确定有机污染的程度,如绿眼虫为重度污染的指标。
此外,由于眼虫有耐放射性的能力,许多种放射性核素(radionuclide)对眼虫生活无什么影响。
如把小眼虫密集的群体放在多达25.8×102C/kg(60Co)的条件下,不影响其死亡率,也没损伤其繁殖率,因此眼虫对净化水的放射性物质也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