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题
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解析
![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f1e514549649b6649d74734.png)
变形:
在讨论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问题时,一定要分清图像中X、Y轴所 表示的具体含义,因为变换了X、Y轴的内容,所对应的图像就会 出现不同的情形。如果X轴表示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 Y轴表示 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一定量的不同金属与足量的酸进行反应,如 图所示。假设三种金属分别为铝、镁、铁,你能找出其中代表铁 的线条吗?
例1:将等质量的铁和锌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 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中正确的是 ( )(铁-56,锌-65)
A.铁产生的氢气多 B.锌产生的氢气多 C.产生的氢气一样多 D.无法比较
如图3,假定A,B均为+2价,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金属A的活动性要比金属B的活动性强。 金属B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金属A的相对原子质量。
练一练 图11表示Fe、Zn、Mg、Al分别跟稀盐 酸反应制取氢气的质量(m)与所用的金属质 量(M)之间的关系图,其中正确的是 ( )
课堂总结
看图像 分析 金属和酸的反应
一看坐标 二看点 三看线
生成物的量与反应物的量 有关系
反应速度与金属的活动性、 酸的浓度有关系
A.铝粉、铁粉和硫酸均有剩余
B.铝粉、铁粉均反应完,硫酸有剩余
C.硫酸、铝粉均反应完,铁粉有剩余
D.硫酸、铁粉均反应完,铝粉有剩余
(2009普陀二模)45、X是某种金属,在化合物中显 +2价,相同质量的X和Mg与足量同浓度的酸反应, 产生气体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由此不能得到的结 论是………(C )
练一练 :将质量相等的A、B、C三种金属,同时分别 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稀盐酸中,反应 生 中成 所H提2供的的质信量息与,反得应出时的间结的论关正系确如的图是8所(示。)根据图
2020-2021备战中考化学 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综合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0-2021备战中考化学 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综合试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a13a6f0a8956bec0875e398.png)
一、中考初中化学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 1.如图表所示4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的是A .足量镁和铝分别放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B .镁在空气中加热C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D .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22Mg+2HCl=24MgCl +3H 72↑,325421961872Al +6HCl =2AlCl +3H 32↑可知 ,足量的镁和铝分别放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酸能完全反应,因此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相同,产生相同质量的氢气,消耗镁的质量大于 铝的质量,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B 、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质量应该等于生成物质量,因此固体的质量不断增加,图像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符合题意;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了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固体的质量减小,锰元素的质量不变,因此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应当增加,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D、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质量不变,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硝酸铜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B.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足量的稀硫酸反应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pH=3的稀盐酸D.向一定量的含有盐酸的氯化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比镁弱,向一定量的硝酸铜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铁不能与硝酸镁溶液反应,铁能与硝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铜,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小于生成铜的质量,则溶液的质量应减少,故错误;B、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横坐标是硫酸的量,故等量的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相等,当金属全部参加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2价的金属),则镁产生的氢气的质量大于铁,故正确;C、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pH=3的稀盐酸,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随着反应进行,溶液碱性减弱,pH减小,恰好完全反应时pH=7,继续加入稀盐酸时,溶液pH小于7,但是不能减小到3,更不能小于3,故错误;D、向含有盐酸的氯化铜溶液中滴加烧碱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稀盐酸反应,后和氯化铜反应,因此开始不能产生沉淀,故错误。
金属与酸的反应不同横坐标的图像
![金属与酸的反应不同横坐标的图像](https://img.taocdn.com/s3/m/53c5a491524de518964b7d96.png)
金属与酸的反应图像一、质量与m 的金属与足量的酸反应(1)质量为m 的铁粉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求产生氢气的质量? 设:产生氢气的质量为X H 2SO 4 + Fe = FeSO 4 + H 2↑ 98 56 152 2 m x256 = xm得:X =562m 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562m。
(2)质量为m 的锌粉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求产生氢气的质量? 设:产生氢气的质量为X H 2SO 4 + Zn = ZnSO 4 + H 2↑ 98 65 161 2 m x265 = x m 得:X =652m 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652m。
(3)质量为m 的镁粉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求产生氢气的质量? 设:产生氢气的质量为X H 2SO 4 + Mg = MgSO 4 + H 2↑ 98 24 120 2 m x224 = x m 得:X =242m 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242m。
(4)质量为m 的铝粉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求产生氢气的质量? 设:产生氢气的质量为X 3H 2SO 4 + 2Al = Al 2(SO 4)3 + 3H 2↑ 294 54 342 6m x654 = x m 得:X =546m =273m 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273m。
总结:当足量的酸与一定质量m 的金属反应时,产生氢气的质量要通过金属来求。
且产生的氢气的质量为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化合价M×,(M 为金属的实际质量)。
在同一坐标图中(横坐标是时间,纵坐标是产生氢气的质量)表示反应情况:单独比较Mg 、Fe 、Zn 三种等质量m 的金属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发现规律: ①金属越活跃,曲线越陡;②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大产生的氢气越少,消耗的酸越少在同一坐标图中(横坐标是稀硫酸质量,纵坐标是产生氢气质量)表示反应情况:求四种金属消耗的硫酸的质量Fe +H 2SO 4 = FeSO 4 + H 2↑ Zn + H 2SO 4= ZnSO 4 + H 2↑ 56 98 65 98 m X m X9856 = x m 得: X =5698m 9865=x m 得:X =6598mMg + H 2SO 4= MgSO 4 + H 2↑ 2Al +3H 2SO 4= Al 2(SO 4)3 + 3H 2↑ 24 98 54 294 m X m X9824=x m 得: X =2498m 29454=x m 得: X =54294m =1898m由此可见等质量的金属消耗的酸的量不一样。
2020人教版化学高考复习:金属与酸(盐)反应图像 (共32张PPT)
![2020人教版化学高考复习:金属与酸(盐)反应图像 (共3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2c57ebc59eef8c75ebfb342.png)
• 步骤2: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先:
;
• 后:
。
11
考点突破
• (1)反应过程中溶液中溶质成分、固体成分变化
• 步骤1: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Zn>Cu>Ag。
• 步骤2: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先:
;
• 后:
。
12
考点突破
步骤3:分析反应过程
反应 顺序
①
②
金属锌 质量
少量 (用完)
少量 (用完)
图4
18
专项训练
2.将质量相等的铝粉和铁粉分别与同体积、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反应情况如 图5所示。反应结束时,下列可能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
A.铝粉、铁粉和硫酸均有剩余 B.铝粉、铁粉均反应完,硫酸有剩余 C.硫酸、铝粉均反应完,铁粉有剩余 D.硫酸、铁粉均反应完,铝粉有剩余
图5
19
专项训练
2.将质量相等的铝粉和铁粉分别与同体积、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反应情况如 图5所示。反应结束时,下列可能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D )
32
1.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除了认真学 习,提 高自己 的知识 水平之 外,社 会上的 一些热 点问题 也不容 忽视, 这是我 们应该 思考探 究的。 2.在钓鱼岛问题上,中国政府一直奉 行尽量 和平交 谈,但 不放弃 武力保 护的主 张,表 现出了 对历史 遗留问 题有理 有利有 节的策 略。 3.这种新研制的牙膏香气浓郁,清新 爽口, 去污洁 齿力强 ,而且 不损伤 牙釉质 ,能保 持牙齿 洁白光 亮,深 受消费 者所喜 爱。 4.我们只有在重大集会、节日庆典与 外交场 合穿具 有中国 范儿的 “国服”,才能 有利于 在世界 上树立 充满文 化自信 的中国 形象。 5.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其实就是利用 自然地 理系统 中的某 些要素 ,从而 对自然 地理环 境产生 影响。 6.不可更新资源的利用,需要其他资 源的配 合,也 影响其 他环境 要素。
中考化学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综合题含详细答案
![中考化学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综合题含详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663917cf84b9d528ea7ade.png)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相同质量的Zn、Fe分别与足量稀盐酸作用,由于稀硫酸过量,因此充分反应后放出氢气的质量大小由金属决定,根据化学方程式 ,每56g铁生成2g氢气,又根据化学方程式 ,每65g锌生成2g氢气,所以相同质量的Zn、Fe分别与足量稀盐酸作用,铁比锌生成氢气量多;根据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关系锌>铁,可判断锌与稀硫酸反应快,铁与稀硫酸反应慢,锌反应完所用的时间短,图像先出现拐点。
D.三种金属与稀H2SO4反应后溶液的质量:Mg<Fe<Zn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图中信息不能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三种金属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盐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是+2,生成氢气质量越小,金属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由图中信息可知,生成氢气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是锌、铁、镁,因此三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Mg<Fe<Zn,该选项说法正确;
C、稀H2SO4加入足量金属时,生成氢气的质量决定于稀硫酸,因此等质量等浓度的稀H2SO4加入足量金属时,最终生成氢气质量相等,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D、FeCl3和H2SO4混合液中加入NaOH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后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D.曲线a中A点压强最大,表明此时反应己结束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盐酸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相同时间内产生的气体多,压强大,完全反应需要的时间短,故曲线b对应的盐酸浓度较小,不符合题意;
B、镁条的质量相等,盐酸过量, ,故反应结束后,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不符合题意;
金属与酸反应的图象(含答案)
![金属与酸反应的图象(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51bbaba6c30c2259019efd.png)
金属与酸反应的图象一、单选题(共8道,每道10分)1.如图是等质量的Mg、Al、Zn分别与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请据图判断,三种金属X、Y、Z分别是( )A.Mg、Zn、AlB.Mg、Al、ZnC.Al、Mg、ZnD.Zn、Mg、Al答案:C解题思路:金属与酸反应时,若图象表示的是氢气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则金属活动性越强,图象斜率越大,产生氢气越快。
Mg、Al、Zn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Mg Al Zn,图象中斜率的关系为Y X Z,所以Y 为Mg、X为Al、Z为Zn,故选C。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金属与酸的反应2.足量的镁和锌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盐酸反应,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A. B.C. D.答案:B解题思路:金属与酸反应时,若图象表示的是氢气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则金属活动性越强,图象斜率越大,产生氢气越快。
Zn、Mg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Mg Zn,则图象中斜率关系应为Mg Zn,A、D均错误。
足量的金属与等质量等浓度的同种酸反应,产生氢气的多少由酸决定,即产生氢气的质量相等,B正确,C错误,故选B。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金属与酸的反应3.等质量的甲、乙两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等浓度的盐酸反应(已知甲、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生成氢气的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金属中较活泼的是乙B.产生氢气的速率:甲乙C.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D.相对原子质量较大的是乙答案:D解题思路:金属与酸反应时,若图象表示的是氢气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则金属活动性越强,图象斜率越大,产生氢气越快。
由图象可知,斜率关系为甲>乙,则产生氢气的速率为甲乙,金属活动性为甲乙,甲较活泼,A、B均错误。
由图象可知,产生氢气的质量为甲乙,C错误。
金属与足量酸反应时,产生氢气的多少由金属决定,产生氢气的质量为(其中,a代表金属在生成物中的化合价数,m代表金属的质量,A r代表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
中考化学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中考化学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综合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c77f4c04a1b0717fd5dddb.png)
B.向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直至过量,NaOH溶液会先与稀硫酸发生反应:2NaOH+ H2SO4=Na2SO4+2H2O,没有沉淀产生,直到硫酸完全反应,再发生2NaOH+ CuSO4= Na2SO4+Cu(OH)2 反应,这时才有氢氧化铜沉淀生成,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向足量的锌粉、铁粉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 , ,从方程式可以看出,氢气中的氢元素全部来自硫酸,因为锌粉、铁粉是足量的,所以他们生成的氢气质量是相等的,又因为锌的活动性比铁强,所以在变量控制是金属种类,其他因素都相同时,锌比铁反应剧烈快速,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一、中考初中化学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
1.如图表所示4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的是
A. 足量镁和铝分别放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
B. 镁在空气中加热
C.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D. 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 , 可知,足量的镁和铝分别放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酸能完全反应,因此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相同,产生相同质量的氢气,消耗镁的质量大于 铝的质量,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将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溶剂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会逐渐减小,不符合题意;
2020-2021中考化学 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 综合题及详细答案
![2020-2021中考化学 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 综合题及详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df66a6cc175527072208c6.png)
一、中考初中化学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1.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B .镁条在氧气中燃烧C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D .用一氧化碳气体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铁【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的活动性强于铁,故锌的反应速率大于铁,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2442=F Fe+H SO SO +H e ↑2442=Z Zn+H SO SO +H n ↑,每生成2g 氢气,需要消耗的锌、铁的质量分布为65g 、56g ,所以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最终是铁产生的氢气的质量大于锌产生的氢气的质量,故选项错误;B 、镁燃烧生成氧化镁,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质量不断增大,但是开始时固体质量不是0,故选项错误;C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反应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选项正确;D、一氧化碳气体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铁粉末除了生成二氧化碳外还会生成一定质量的铁,最终固体的质量不会为0,故选项错误。
故选C。
2.如图所示曲线正确的是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B.一定量的Fe加到AgNO3溶液中C.等质量的Mg和Zn分别加足量盐酸D.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答案】C【解析】【分析】A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当加热一段时间,达到一定温度后,高锰酸钾才开始分解生成氧气,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质量逐渐增加,待高锰酸钾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故不是一开始就产生氧气,不符合题意;B 、一定量的Fe 加到AgNO 3溶液中,332=Fe Fe+2AgNO NO ()+2Ag ,56份的铁置换出216份的银,固体质量不断增加,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C 、等质量的Mg 和Zn 分别加足量盐酸,镁与盐酸反应:22Mg+2HCl=MgCl +H ↑,锌与稀盐酸反应:22Zn+2HCl=ZnCl +H ↑,锌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镁,故最后,镁生成氢气的质量大,符合题意;D 、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氢氧化钠浓度变小,pH 值逐渐减小至无限接近于7 ,但是不会小于7,不符合题意。
中考化学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含详细答案
![中考化学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含详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2da17449649b6649d74749.png)
一、中考初中化学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1.在两只烧杯中分别放入相同质量的镁、锌两种金属,然后向两只烧杯中分别倒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消耗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
综合以上信息得到以下结论,合理的是A .从图象可以看出,金属镁比金属锌的活动性强B .若两种金属都有剩余,二者得到的氢气质量相同C .若硫酸有剩余,二者得到氢气的质量相同D .若两种金属完全溶解,二者消耗硫酸的质量相同【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 、图像体现的是产生氢气质量与消耗硫酸质量之间的关系,没有体现时间关系,无法比较镁、锌反应的速率,无法得出镁和锌的活动性强弱,说法错误;B 、若两种金属都有剩余,则消耗的硫酸质量相等,根据氢元素质量守恒,产生的氢气均来自硫酸中的氢元素,故二者得到的氢气质量相同,说法正确;C 、若硫酸有剩余,根据2442Mg H SO MgSO H 242+=+↑,2442Zn H SO ZnSO H 652+=+↑可知,相同质量的镁、锌产生氢气的质量为:镁>锌,说法错误;D 、若两种金属完全溶解,根据2442Mg H SO MgSO H 2498+=+↑,2442Zn H SO ZnSO H 6598+=+↑可知,相同质量的镁、锌与硫酸反应,消耗硫酸的质量为:镁>锌,说法错误。
故选:B 。
2.下列图像能正确反应其对应关系的是()A.向一定体积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B.向足量的镁和铁中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C.向硫酸镁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氢氧化钠溶液D.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答案】B【解析】【详解】A、向一定体积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pH应该是由小于7逐渐升高,直至等于或大于7,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B、向足量的镁和铁中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最终生成氢气质量相等,由于镁比铁活泼,反应需要时间短,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C、向硫酸镁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后和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D、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硝酸钾不能溶解,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2020-2021中考化学 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综合试题及详细答案
![2020-2021中考化学 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综合试题及详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f1b75cf705cc17552709c6.png)
一、中考初中化学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1.如图表所示4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的是A .足量镁和铝分别放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B .镁在空气中加热C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D .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22Mg+2HCl=24MgCl +3H 72↑,325421961872Al +6HCl =2AlCl +3H 32↑可知 ,足量的镁和铝分别放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酸能完全反应,因此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相同,产生相同质量的氢气,消耗镁的质量大于 铝的质量,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B 、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质量应该等于生成物质量,因此固体的质量不断增加,图像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符合题意;C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了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固体的质量减小,锰元素的质量不变,因此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应当增加,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D 、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质量不变,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2.如图所示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过程,其中不正确的是A .向一定量的锌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B .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铁C .足量锌、铁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D .等质量的锌和铁中分别加入足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 、向一定量的锌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锌完全反应后质量为0,不符合题意;B 、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铁,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44=Fe+CuSO FeSO +Cu ,每56g 固体铁加入置换出64g 铜单质,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溶液的质量减小,反应完后不再减小,符合题意;C 、足量锌、铁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锌的活动性强,在相同的时间内生成的氢气多,稀硫酸的质量相同,完全反应后生成的氢气相同,不符合题意; D 、等质量的锌和铁中分别加入足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相同的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相同,根据反应方程式:22Zn+2HCl=ZnCl +H ↑22Fe+2HCl=FeCl +H ↑每生成2g 氢气需要锌的质量为65g ,需要铁的质量为56g ,等质量的锌和铁中分别加入足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完全反应后,铁生成的氢气多,不符合题意。
2020-2021中考化学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综合题含详细答案
![2020-2021中考化学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综合题含详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d419fce518964bcf847ce2.png)
一、中考初中化学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1.如图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图甲表示向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B.图乙表示镁在氧气中燃烧C.图丙表示等质量的锌、铁分别与质量分数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反应D.图丁表示用“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实验过程中密封集气瓶内的气压变化【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所以在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氧气量不断增加,但是开始时氧气为0,故错误;B、参加反应的镁和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随着反应的进行,镁和氧气的质量减少,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增加,但是反应过程中消耗的镁的质量大于消耗的氧气的质量,所以最终剩余镁的质量较少,故错误;,C、锌比铁活泼,反应速率快,需要时间短,最终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多,故正确;D、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开始时放出大量的热,所以压强会变大,最后压强变小,小于初始值,故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是过程与图象结合题,是对学生识图能力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能正确的分析各个反应的过程并能结合图象分析问题。
2.分析下列图像与对应的实验操作,合理的是()A.向两只装有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镁与铁,则图中a线表示的是加入镁对应的变化B.用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制取氧气,a线表示的是没有加入二氧化锰的变化图,b线表示的是加入二氧化锰的变化图C.将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该图表示的是生成沉淀与加入氢氧化钠的关系D.向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的氧化铜,该图表示的是烧杯中溶液总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Mg+H SO= MgSO+H↑A、因为稀硫酸的质量相同,设溶质硫酸的质量为98g,根据2442 Fe + H SO=FeSO+H↑计算可知,镁与稀硫酸反应后溶液增加的质量为22g,铁与和2442硫酸反应后溶液增加的质量为54g,故铁与稀硫酸反应后溶液增加的质量大,故A正确;B、加入催化剂二氧化锰会加快反应速率,则b线表示的是没有加入二氧化锰的变化图,a 线表示的是加入二氧化锰的变化图,故B错误;C、将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氢氧化钠优先与盐酸反应,当盐酸反应完后,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沉淀,则沉淀不是一开始就生成的,故C错误;D、烧杯中原本有溶液,则溶液质量起点不可能为零,故D错误。
专题复习 金属与酸、盐溶液反应的图像分析
![专题复习 金属与酸、盐溶液反应的图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e78c2e5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ce.png)
( B)
6.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D )
A.向一定量的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B.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铁粉至过量 C.向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不断加入锌粉 D.向铁片(足量)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
7.下列图像与对应叙述不相符的是( B )
A.将等质量的镁片和锌片分别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 B.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锌中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稀硫酸 C.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铁粉和锌粉至过量 D.铁和硝酸银溶液反应
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关于甲、乙两金属判断
合理的
(C )
A.铁、镁 C.铁、锌
B.锌、铁 D.锌、镁
4.取一定量打磨后的铝片于某容器中,再逐渐加入稀盐酸。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有关量的变化关系图错误的是 ( B )
5.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足量
的锌粒,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注意 从上述两个图中不能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二、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图像
图1
图2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后溶液及固体质量的变化与两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化学计量数有关。
举例:
固体+ 溶液 —→溶液 + 固体
2Al + 3CuCl2═══2AlCl3+ 3Cu
54
405
267
192
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小,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固体质量增大,变化
等量金属,足量酸 (等金不等氢)
足量金属,等量酸 (等酸等氢)
图像
酸足量,生成氢气的质量由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决定,由化学方
分
反应后金属的化合价
析 程式可知,生成氢气的质量=金属的质量×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
备战中考化学 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 培优易错试卷练习(含答案)及答案解析
![备战中考化学 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 培优易错试卷练习(含答案)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1579c88b14e852458fb57e7.png)
一、中考初中化学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 1.如图所示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过程,其中不正确的是A .向一定量的锌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B .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铁C .足量锌、铁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D .等质量的锌和铁中分别加入足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 、向一定量的锌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锌完全反应后质量为0,不符合题意;B 、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铁,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44=Fe+CuSO FeSO +Cu ,每56g 固体铁加入置换出64g 铜单质,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溶液的质量减小,反应完后不再减小,符合题意;C 、足量锌、铁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锌的活动性强,在相同的时间内生成的氢气多,稀硫酸的质量相同,完全反应后生成的氢气相同,不符合题意;D 、等质量的锌和铁中分别加入足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相同的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相同,根据反应方程式:22Zn+2HCl=ZnCl +H ↑22Fe+2HCl=FeCl +H ↑每生成2g 氢气需要锌的质量为65g ,需要铁的质量为56g ,等质量的锌和铁中分别加入足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完全反应后,铁生成的氢气多,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硝酸铜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B.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足量的稀硫酸反应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pH=3的稀盐酸D.向一定量的含有盐酸的氯化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比镁弱,向一定量的硝酸铜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铁不能与硝酸镁溶液反应,铁能与硝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铜,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小于生成铜的质量,则溶液的质量应减少,故错误;B、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横坐标是硫酸的量,故等量的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相等,当金属全部参加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2价的金属),则镁产生的氢气的质量大于铁,故正确;C、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pH=3的稀盐酸,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随着反应进行,溶液碱性减弱,pH减小,恰好完全反应时pH=7,继续加入稀盐酸时,溶液pH小于7,但是不能减小到3,更不能小于3,故错误;D、向含有盐酸的氯化铜溶液中滴加烧碱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稀盐酸反应,后和氯化铜反应,因此开始不能产生沉淀,故错误。
中考化学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含答案
![中考化学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4855ee804d2b160a4ec017.png)
一、中考初中化学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1.如图表所示4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的是A .足量镁和铝分别放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B .镁在空气中加热C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D .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22Mg+2HCl=24MgCl +3H 72↑,325421961872Al +6HCl =2AlCl +3H 32↑可知 ,足量的镁和铝分别放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酸能完全反应,因此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相同,产生相同质量的氢气,消耗镁的质量大于 铝的质量,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B 、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质量应该等于生成物质量,因此固体的质量不断增加,图像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符合题意;C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了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固体的质量减小,锰元素的质量不变,因此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应当增加,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D 、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质量不变,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2.如图所示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过程,其中不正确的是A .向一定量的锌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B .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铁C .足量锌、铁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D .等质量的锌和铁中分别加入足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 、向一定量的锌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锌完全反应后质量为0,不符合题意;B 、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铁,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44=Fe+CuSO FeSO +Cu ,每56g 固体铁加入置换出64g 铜单质,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溶液的质量减小,反应完后不再减小,符合题意;C 、足量锌、铁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锌的活动性强,在相同的时间内生成的氢气多,稀硫酸的质量相同,完全反应后生成的氢气相同,不符合题意;D、等质量的锌和铁中分别加入足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相同的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相同,根据反应方程式:22Zn+2HCl=ZnCl+H↑22Fe+2HCl=FeCl+H↑每生成2g氢气需要锌的质量为65g,需要铁的质量为56g,等质量的锌和铁中分别加入足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完全反应后,铁生成的氢气多,不符合题意。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之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备战中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及答案解析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之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备战中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0d71158e009581b6ad9eb46.png)
一、中考初中化学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1.现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均显+2价)。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完全反应所需时间:丙>甲>乙B.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C.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由题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与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反应,金属完全反应,根据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可知,金属乙反应的氢气质量最先达到最大值,其次是金属甲,最后是金属丙,即金属乙最先反应完,其次是金属甲,金属丙最后反应完,因此完全反应所需时间的关系为丙>甲>乙,A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如图所示曲线平行于x轴时,生成的氢气质量达到最大值,三种金属生成氢气的质量甲最大,其次是乙,最小的是丙,即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B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由题意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均显+2价,若金属元素的符号为M,与稀硫酸反应的通式为2442M+H SO=MSO+H↑,设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金属的质量为m金属,生成氢气的质量为m氢气,根据方程式可知m=2mx金属氢气,则有2m=mx金属氢气,已知甲、乙、丙三种金属的质量相等,则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x与生成氢气的质量成反比,如图所示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为甲>乙>丙,三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关系为甲<乙<丙,C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由题意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均显+2价,若金属元素的符号为M,与稀硫酸反应的通式为2442M+H SO=MSO+H↑,由方程式可知生成的氢气中的氢元素全部来自于硫酸,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元素守恒,生成的氢气质量越大,消耗的硫酸质量越大,如图所示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为甲>乙>丙,消耗硫酸的质量关系为甲>乙>丙,D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分析
![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2b67209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c9.png)
1.0~m1阶段,酸过量,产生氢气的质量由金属决定。对于Mg、Fe、Zn三种 金属,生成等质量的氢气,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小,消耗的金属越少(有铝 时,铝的消耗量最少)。 2.金属的质量大于m2之后,金属足量,酸不足,产生氢气的质量由酸决定。
专题精练
1.(2021·日照)现将等质量且形状相同的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 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 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7.(2022·重庆)学会识图能发展科学思维,一小块未打磨的铝片和一定质量的
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的快慢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下列猜想正确的有
( D)
①0~t1阶段,可能是铝表面有层氧化膜
②t1~t2阶段,可能是铝和稀盐酸反应放出热量
③t3时刻,可能是稀盐酸过量
④t3时刻,可能是稀盐酸不足
A.1项
横坐标是时间时,曲线的倾斜程度越大,反应速率越___大_______,金属活动 性越___强_______。等量的金属与足量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由金属的质量决
定,计算公式:氢气的质量=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
×
金属在生成盐中的化合价 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
。所以当金属元素的化合价相同时,相对原子质
量越小,生成氢气的质量越___大_____。
4.(2023·广西)向三个烧杯中分别放入足量的Mg、Al、Fe粉末,同时加入质 量分数相同的100 g稀盐酸,充分反应。反应的有关图像错误的是( D )
5.(2022·怀化)现有质量相等的X、Y、Z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 数相等的足量稀硫酸中,X不发生反应,Y、Z在生成物中均显+2价,Y、Z 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题一般情况下,活泼金属可以与稀盐酸、稀硫酸等稀酸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氢气。
涉及金属与酸反应问题的图像题,侧重于考查金属的活动性、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氢气的质量(或体积)、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分数等相关量的变化关系。
解答这类题的关键是,读懂图像本意,审清图像内涵。
准确理解并应用图像中的相关信息,正确解题。
如图1,图xx横坐标代表时间,纵坐标代表生成氢气的质量。
当金属与稀酸溶液反应时,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氢气的质量越来越大,此时在图像上表现为一条上升的直线(如图1xxOAxx所示),且生成氢气越快,这条直线的斜率越大(即“坡度越陡”)。
因此,从图像上看生成氢气的快慢只须看“坡度陡、坡度缓”,“坡度越陡”表示生成氢气越快,线xxOA的斜率与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有关。
金属活动性越强,线xx斜率越大。
“坡度越缓”表示生成氢气越慢,金属活动性越弱,线xx斜率越小。
当金属与稀酸溶液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将不再变化,此后在图像上表现为一条水平直线(如图1xx的ABxx所示)。
生成氢气越多,这条直线表现在图像上就越高。
因此,从图像上看生成氢气的多少,只须看“线高、线低”,“线越高”表示生成氢气越多,“线越低”表示生成氢气越少。
综上所述,解决这类问题时,一般需要用到下列规律:1.在温度、金属颗粒大小和稀酸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条件下,金属的活动性越强,生成氢气就越快;生成氢气越快,说明金属的活动性就越强。
2.当金属的化合价相同时,对于相同质量的金属,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生成的氢气越少;生成的氢气越多,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小。
例1.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几次实验的锌的用量不等,但稀硫酸的用量相同。
锌的用量(X轴),生在氢气的体积(Y轴)(在同温同压下测定)关系如图2,下列关于实验结果描述错误的是()A.线段AB(包括A点)表示锌过量、硫酸已耗尽B.线段AB(不包括A点)表示锌过量、硫酸已耗尽C.线段OA(包括A点)表示锌和过量的硫酸反应D.线段OA(不包括A点)表示锌和过量的硫酸反应解析:一定质量的锌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图2xxA点表示某一时刻,反应刚好停止。
线段OA(包括点A)表示金属和过量的稀硫酸反应。
线段AB(不包括点A)表示金属已经反应完,而稀硫酸过量。
不过,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如果是足量的锌与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时,那么线段OA(包括点A)则表示过量的金属和稀硫酸反应。
线段AB(不包括点A)表示稀硫酸已经消耗完,而锌过量。
解答:B、D如图3,金属A的活动性要比金属B的活动性强。
如果金属A、B与相同质量分数的酸溶液反应后生成的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相同(如同为+2价等)那么,生成氢气的体积越多或质量越大,则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小。
图3中金属B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金属A的相对原子质量。
足量的A、B两种金属同时分别放入两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少量稀盐酸中,如果反应后出现一种金属有剩余或两种金属都有剩余,而稀盐酸完全消耗了,那么它们生成氢气的体积(或质量)相等,如图4所示。
xx 将物质的量相等的铝粉和铁粉分别与同体积、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
反应情况如图5所示。
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铝粉、铁粉和硫酸均有剩余B.铝粉、铁粉均反应完,硫酸有剩余C.硫酸、铝粉均反应完,铁粉有剩余D.硫酸、铁粉均反应完,铝粉有剩余例2. 某探究小组的同学对金属的性质很感兴趣,探究金属的活泼性。
取等质量的A、B金属,分别投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的盐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6(已知A、B元素在生成物中的化合价相同)1.由图6分析,甲、乙、丙三位同学的对话正确的是()甲:时间t1时,产生氢气的质量A<B乙:到时间t2时,金属均有剩余丙:两种金属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A<B2.结论:金属A、B的活泼性强弱关系是()解析:金属与酸反应涉及的量有:①金属的质量;②金属元素在反应中显示的化合价;③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④金属的活动性;⑤产生氢气的量;⑥产生氢气的时间;⑦酸的量。
这些量之间存在如下关系:1.当金属的化合价相同时,对于相同质量的金属,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生成的氢气越少;生成的氢气越多,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小。
2.在温度、金属颗粒大小和稀酸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条件下,金属的活动性越强,生成氢气就越快;生成氢气越快,说明金属的活动性就越强。
可通过曲线的斜率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斜率越大,反应的速率越快,则金属的活动性越强。
解决这类问题有时要讨论两种情况:1.如果酸足量,由于A、B的相对原子质量不同,则产生氢气的量不同;2.如果酸不足,产生氢气的量相同,相对原子质量小的金属一定过量,相对原子质量较大的金属可能过量,也可能正好完全反应。
本题中等质量的A、B金属,分别投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的盐酸中。
由图示产生氢气的量不相等,属于第一种情况解答:1、甲、丙 2、 A<Bxx 等质量的镁、锌、铁分别跟足量的稀硫酸在室温下起反应,图7xx能够正确反映产生氢气质量m与反应时间t关系的图像为()xx 将质量相等的A、B、C三种金属,同时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8所示。
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B、C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A.放出H2的质量是A>B>CB.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B>CC.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D.相对原子质量是C>B>Axx 将等质量的镁、铁、锌,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的H2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9所示。
根据图中的信息,作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图线x表示镁的反应情况B.铁消耗的稀盐酸质量最大C.镁、锌一定过量,铁可能反应完D.镁一定过量,锌、铁可能反应完我们在讨论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问题时,一定要分清图像xxX、Y轴所表示的具体含义,因为变换了X、Y轴的内容,所对应的图像就会出现不同的情形。
如果X轴表示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 Y轴表示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一定量的不同金属与足量的酸进行反应,如图10所示。
假设三种金属分别为铝、镁、铁,你能找出其xx代表铁的线条吗?这时,我们可采取以下方法:1、在图像上画一条平行于X轴的直线与三个线条交于不同的三个点,比较这三个点的横坐标数值的大小,数值越大,表示产生等质量的氢气时,消耗的金属质量越多,数值越小,表示产生等质量的氢气时,消耗的金属质量越少;2、在图像上画一条平行于Y轴的直线与三个线条交于不同的三个点,比较这三个点的纵坐标数值的大小,数值越大,表示相等质量的金属完全反应后,产生的氢气越多;数值越小,表示相等质量的金属完全反应后,产生的氢气越少。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线条C表示的金属是铁。
xx 图11表示Fe、Zn、Mg、Al分别跟稀盐酸反应制取氢气的质量(m)与所用的金属质量(M)之间的关系图,其中正确的是()刚才提到,我们在讨论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问题时,一定要分清图像xxX、Y轴所表示的具体含义,因为变换了X、Y轴的内容,所对应的图像就会出现不同的情形。
进行变式训练时,有时还会出现如下的情况。
例3.向一定量的铁粉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图12是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Y 随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则Y不可能表示()A.消耗铁粉的质量B.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C.溶液的总质量D.生成氢气的质量解析: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原理与过程,图中确定了X轴的含义,表示稀硫酸的质量,那么一段时间后,消耗铁粉的质量从无到有,渐渐增多,完全消耗后,不再变化。
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也是从无到有,渐渐增多,反应停止后,不再变化。
生成氢气的质量也是从无到有,渐渐增多,反应停止后,不再变化。
而溶液的质量一开始不应该是0,并且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直在增加。
所以Y轴有可能是消耗铁粉的质量、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生成氢气的质量,Y轴不可能表示溶液的总质量。
解答:Cxx 如图13表示等质量的金属Mg和Al分别与足量且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表示反应所用时间,Y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B.X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Y表示反应所用时间C.X表示滴加稀硫酸的质量,Y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D.X表示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Y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提示:质量相等的Mg和Al与足量且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反应,Al产生氢气的质量比Mg产生氢气的质量多,同时Al消耗的硫酸质量也比Mg消耗的硫酸质量多。
因为两种金属的活动性不相同,所以它们反应所需的时间也不相同。
例4.白铁是镀锌的铁,将白铁投入到稀硫酸溶液中,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14,写出不同时间的化学方程式:1.0-t1间不产生氢气:2.t1-t2间产生氢气速度快:3.t2后产生氢气较慢:解析:因为白铁是镀锌的铁,白铁最外层的锌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锌。
将白铁投入到稀硫酸中,刚开始应是氧化锌与硫酸反应,此时没有气泡产生。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ZnO+H2SO4=ZnSO4+H2O ,除去氧化锌后,锌与稀硫酸接触,快速反应产生氢气,化学方程式是:Zn+H2SO4=ZnSO4+H2↑,镀锌层消耗后,铁与稀硫酸接触,缓慢地产生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H2SO4=FeSO4+H2↑。
解答:1.ZnO+H2SO4=ZnSO4+H2O2.Zn+H2SO4=ZnSO4+H2↑3.Fe+H2SO4=FeSO4+H2↑xx 将相等质量的锌粒(X)与锌粉(Y)投入到相同体积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中,充分反应。
图15中能正确表示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的时间的关系的是()提示:等质量的锌粒与锌粉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氢气的质量应该项相等。
反应物的颗粒大小影响了反应的速率,也就是反应所需的时间有区别,颗粒越小反应就越快,所需要的时间就越短。
xx:1、C 2、A 3、A D 4、C 5、D 6、C 7、A一、金属不足,酸过量1、等质量的Mg、Al、Zn、Fe和等质量等浓度且过量的稀硫酸反应,比较生成氢气的质量和速率,完成下表。
(提示:假设金属质量均为1xx,稀硫酸中溶质H2SO4质量98xx)核心:过量,用完Mg Al Z n Fe产生氢气的质量由大到小排列产生氢气的速率由大到小排列Mg+H2SO4 = MgSO4+H2↑2Al+3H2SO4 = Al2(SO4) 3+3H2↑2498254 2946Zn+H2SO4 = ZnSO4+H2↑Fe+H2SO4 = FeSO4+H2↑65 98256 9822、向等质量的Al、Fe(均已打磨)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等浓度且过量的稀硫酸,在右图中分别画出两者产生氢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3、向等质量的Zn、Fe(均已打磨)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等浓度且过量的稀硫酸,画出两者产生氢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