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木材含水率问题及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实木门板含水率标准

实木门板含水率标准

实木门板含水率标准
实木门是指门材料为实木制作的门。

由于实木含水率直接影响门
板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因此实木门板含水率是门板质量的一个重要
指标。

实木门板的含水率标准,通常应该在8%~12%之间。

含水率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到门板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含水率过高,会导致门板干燥缩水;在高温环境下会容易开裂脱漆;而在潮湿环境下则容易吸潮发霉。

含水率过高也容易导致门板变形,使门板不再平整,影响到门的开闭效果。

含水率过低,则会导致门板出现开裂、变形等问题,也会影响门
的使用寿命。

在实际生产中,应该通过科学的制作和质检流程,严格控制门板
的含水率。

对于原材料进行干燥处理,将含水率控制在正确范围内是
关键所在。

在制作过程中,应该控制好机器的温度和湿度,尽量避免
门板水分挥发速率不均匀导致变形、开裂等问题出现。

实木门板是高品质实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不同的实木品种
和门板规格对门板含水率的限制也会有所不同,但是从企业角度来看,能够在合适的含水率范围内控制好实木门板的制作,是确保实木门板
质量的一个关键环节。

木材含水率和世界各地木材平衡含水率年平均值

木材含水率和世界各地木材平衡含水率年平均值

木材含水率和世界各地木材平衡含水率年平均值1、木材含水率正常状态下的木材及其制品,都会有一定数量的水分。

我国把木材中所含水分的质量与绝干后木材质量的百分比,定义为木材含水率。

2、木材为什么要干燥新鲜木材含有大量的水分,在特定环境下水分会不断蒸发。

水分的自然蒸发会导致木材出现干缩、开裂、弯曲变形、霉变等缺陷,严重影响木材制品的品质,因此木材在制成各类木制品之前必须进行强制(受控制)干燥处理。

正确的干燥处理可以克服上述木材缺陷,提高木材的力学强度,改善木材的加工性能。

它是合理利用木材,使木材增值的重要技术措施,也是木制品生产不可缺少的首要工序。

3、木材干燥,应该干燥到什么程度木材置于一定的环境下,在足够长的时间后,其含水率会趋于一个平衡值,称为该环境的平衡含水率。

当木材含水率高于环境的平衡含水率时,木材会排湿收缩,反之会吸湿膨胀。

例如,广州地区年平均的平衡含水率为15.1%,北京地区却为11.4%。

干燥到11%勺木材用于北京是合适的,可用于广州将会吸湿膨胀,产生变形。

所以说,木材干燥要适当,并非越干越好。

不同地区、不同用途,对木材含水率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4、含水率测量的方法生产中一般采用烘干法和电测法。

烘干法就是计量木材试片烘干前和烘干后(绝干)含水量差异来测出含水率的方法,此方法精确度高,但费时繁琐,一般适用于实验室。

电测法是根据木材的某些电学特性与含水率的关系,设计成含水率测量仪器直接测量木材含水率的方法,快速方便,精度不如烘干法,但能满足生产工艺要求,适合于大批量木竹制品生产等方面应用。

1)烘干法测量(绝干实验法)首先在被测的木材中锯取大约20mmX20mmX20mm的有代表性的含水率试片。

所谓代表性就是这块试片的干湿程度与整块木材相一致,并没有夹皮、节疤、腐朽、虫蛀等缺陷。

一般应在距离锯材端头250〜300mmt截取。

将含水率试片刮净毛刺和锯屑后,应立即在精确度为0.01g,量程不小于200g的天平上称其质量,将该质量记为M,然后将试片放入温度为103土2c的恒温箱中烘6h左右,再取出称质量,并作记录,然后再放回烘箱中继续烘干。

木材的平衡含水率

木材的平衡含水率

木材的平衡含水率引言木材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具有很高的韧性和耐用性。

然而,由于木材的生长环境和加工过程的影响,木材的含水率会受到影响。

平衡含水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影响着木材的质量和使用性能。

本文将探讨木材的平衡含水率的概念、测量方法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什么是平衡含水率?平衡含水率是指木材在一定湿度和温度条件下,与周围环境中水分的平衡状态。

具体来说,当木材处于特定的湿度和温度条件下,它会吸收或释放空气中的水分,直到达到平衡状态。

在平衡含水率下,木材中的含水量不会进一步增加或减少,这种状态称为木材的平衡含水率。

如何测量平衡含水率?测量木材的平衡含水率是很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木材的质量和性能。

一般来说,有两种主要的方法可以用于测量木材的平衡含水率。

1. 重量法重量法是一种直接测量木材含水量的方法。

它通过称量木材在特定条件下的质量,再与干燥后的质量对比,计算出木材的含水量。

重量法可以提供准确的含水率数据,但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和特殊的设备。

2. 非破坏性测量法非破坏性测量法是一种间接测量木材含水率的方法。

它通过使用电子设备或仪器,测量木材的电导率、电容率或其他相关物理性质,从而推断木材的含水率。

非破坏性测量法需要短时间且无需破坏木材,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更为常用。

平衡含水率的意义平衡含水率对木材的质量和使用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平衡含水率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1. 建筑领域在建筑领域中,木材的平衡含水率对于保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非常重要。

如果木材的含水率过高或过低,会导致木材膨胀或收缩,从而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和外观。

因此,在选择和使用木材时,需要考虑木材的平衡含水率,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

2. 家具制造平衡含水率也对家具制造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木材的含水率不平衡,可能导致家具变形、龟裂或损坏。

因此,在家具制造过程中,需要选择含水率平衡的木材,并在加工过程中注意控制湿度和温度,以确保家具的质量。

木材的含水率详细介绍以及全国含水率表

木材的含水率详细介绍以及全国含水率表

关于木材含水率1、什么是木材的含水率?正常状态下的木材及其制品,都会有一定数量的水分。

我国把木材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绝干后木材重量的百分比,定义为木材含水率。

含水率可以用全干木材的重量作为计算基准,算出的数值叫做绝对含水率,并简称为含水率(W,%)。

计算公式:W=(Gs-Ggo)/ Ggo×100%其中:W——木材绝对含水率;Gs——湿木材重量;Ggoo——绝干材重量。

2、掌握木材含水率的重要性为什么有些木门、木地板、木制家具等木制品销售出去以后会出现开裂、变形等质量问题呢?怎样减少这些问题对木业企业的损失呢?木制品制作完成后,造型、材质都不会再改变,此时决定木制品内在质量的关键因素主要就是木材含水率和干燥应力。

生产制造企业需要正确掌握木制品的含水率。

当木制品使用时达到平衡含水率以后,这个时候的木材最不容易开裂变形。

销售木制品的经销商,也应该对所销售的产品的含水率进行检测,掌握所销售产品的质量状态。

选择产品质量好的厂家,凡是注重产品质量的生产厂家,都会对其产品的含水率进行检测。

对于高素质的采购木制品的部门,随着专业知识的不断增长,也越来越多地注重木制品的含水率指标。

过去国外的采购商就很注重这一指标,许多做出口产品和半成品的木业厂家对此深有体会。

3、木材干燥,越干越好吗?应该干燥到什么程度呢?木材置于一定的环境下,在足够长的时间后,其含水率会趋于一个平衡值,称为该环境的平衡含水率EMC。

当木材含水率高于环境的平衡含水率时,木材会排湿收缩,反之会吸湿膨胀。

例如,广州地区年平均的平衡含水率为15.1%,北京地区却为11.4%。

干燥到11%的木材用于北京是合适的,可用于广州将会吸湿膨胀,产生变形。

所以说,木材干燥要适当,并非越干越好。

不同地区、不同用途,对木材含水率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4、木材平衡含水率:木材在一定的空气状态下,最后达到的吸湿稳定含水率或解吸稳定含水率,叫做木材的平衡含水率(木材水分稳定状态)。

板材选择:含水率、材质

板材选择:含水率、材质

板材选择:含水率、材质
(1)含水率:刚伐倒不久的木材会比较潮湿,潮湿的木材制成的产品,会由于干缩产生开裂,翘曲等现象;而存放时间过久的木材,又容易产生腐朽.虫蛀.因此,在家具制作过程中,一般选用储存期不太长,经过干处理的木材,将含水率降到最低,再加工使用.因为含水率对家具的影响很大,所以在鉴别木材质量时须掌握好木材的含水率.如拼接部件的木材最高含水率为:西北地区8%,东北.华北地区为10%,西南地区为15%,华东地区为18%,中南地区为20%;其他部件的含水率为:西北地区为12%,华北地区为14%,东北地区为15%,西南地区为18%,华东地区为20%,中南地区为22%.木材只有干燥到这些标准,其收缩性小,做成的家具,形状才会保持稳定,不会发生开裂,翘曲现象.
(2)疵病:各种树种由于自身的生长规律,会在木材加工过程中产生一些天然的疵病,常见的疵病有节子,裂缝,翘曲,绕扭等,优质的木材有少量的疵病是难免的,但不能有大量的疵病.
(3)木质:木质坚硬,又容易加工,锯.刨.凿等切削性好,也是衡量优质木材的因素.
另外,木质结构细密,纹理漂亮,整齐,直顺,没有扭曲的斜纹,木材色泽悦目;质量适中不过重,也不太轻;容易胶接.着色.涂饰性好的木材才是适合制作家具的好木材.。

全国各地木材含水率大全及干燥解决方案

全国各地木材含水率大全及干燥解决方案

全国各地木材含水率大全及干燥解决方案1、什么是木材含水率?正常状态下的木材及其制品,都会有一定数量的水分。

我国把木材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绝干后木材重量的百分比,定义为木材含水率。

含水率以全干木材的重量作为计算基准,算出的数值叫做绝对含水率,简称为含水率(W,%),计算公式为:W=(Gs-Ggo)/Ggo x100%其中:W——木材绝对含水率;Gs——湿木材重量;Ggo——绝干材重量2、木材越干越好吗?应该干燥到什么程度呢?为什么有些木门、木地板、木质家具等木质品销售出去以后会出现开裂、变形等质量问题呢?怎样减少这些问题对木业企业的损失呢?木制品制作完成后,造型、材质都不会再改变,此时决定木制品内在质量的关键因素主要就是木材含水率和干燥应力。

生产制造企业需要正确掌握木制品的含水率。

当木制品使用时大道平衡含水率以后,这个时候的木材最不容易开裂变形。

销售木制品的经销商,也应该对所销售的超的含水率进行检测,掌握所销售产品的质量状态。

选择产品质量好的厂家,凡是注重产品质量的生产厂家,都会对其产品的含水率进行检测。

对于高素质的采购木制品的部门,随着专业知识的不断增长,也越来越多地注重木制品的含水率指标,许多做出口产品和半成品的木业厂家对此深有体会。

3、掌握木材含水率的重要性木材置于一定的环境下,在足够厂的时间后,其含水率会趋于一个平衡值,称为该环境的平衡含水率EMC。

当木材含水率高于环境的平衡含水率时,木材会排湿收缩,反之会吸湿膨胀。

例如,广州地区年平均的平衡含水率为15.1%,北京地区却为11.4%。

干燥到11%的木材用于北京是合适的,可用于广州将会吸湿膨胀,产生变形。

所以说,木材干燥要适当,并非越干越好。

不同地区、不同用途,对木材含水率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4、含水率实验室测量的方法测量木材含水率的方法有烘干法、电测法、干馏法、滴定法和湿度法,在木材加工领域里,烘干法是测量木材含水率最常用的基础方法。

此式表示的是绝对含水率,也是在木材加工上通常所说的木材含水率。

木材的含水率与干燥工艺

木材的含水率与干燥工艺

测定方法:烘干法、电测法、 化学法等
控制目标:根据木材种类和用 途确定合适的含水率范围
控制措施:采用干燥设备、调 节温度和湿度等
效果评估:通过检测木材的含 水率、变形率和强度等指标来 评估控制效果
含水率标准:根据 木材种类、用途和 地区气候等因素确 定
控制方法:自然干 燥、人工干燥、化 学干燥等
干燥设备类型:蒸汽干燥、热风干燥、真空干燥等 技术参数:温度、湿度、风速、时间等 干燥效果:木材含水率、变形率、开裂率等 干燥工艺优化:根据木材种类、厚度、湿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干燥设备和技术参数
木材含水率与干燥 工艺的关系
含水率过高,干燥时 间延长,能耗增加
含水率适中,干燥效 果最佳,能耗最低
影响木材的化学性能: 含水率过高或过低都会 影响木材的耐腐蚀性、 耐久性等化学性能。
影响木材的加工性能: 含水率过高或过低都会 影响木材的加工性能, 如锯切、刨削、钻孔等。
影响木材的装饰性能: 含水率过高或过低都 会影响木材的装饰性 能,如涂饰、贴面等。
影响木材的环保性能: 含水率过高或过低都 会影响木材的环保性 能,如甲醛释放量等。
人工干燥的缺点:能耗高、成本高、对设 备要求高
自然干燥:利用自然 环境进行干燥,如阳
光、空气等
化学干燥:利用化学 药剂进行干燥,如防
腐剂、防霉剂等
人工干燥:利用人工 设备进行干燥,如干
燥室、干燥机等
物理干燥:利用物理 方法进行干燥,如真 空干燥、冷冻干燥等
预热阶段:将木材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使木材中的水分逐渐蒸发 等速干燥阶段:在恒定的温度和湿度下,木材中的水分迅速蒸发 降速干燥阶段:随着木材中的水分减少,蒸发速度逐渐降低 平衡干燥阶段:当木材中的水分达到一定的平衡状态时,干燥过程结束

实木家具——关于实木含水率小知识

实木家具——关于实木含水率小知识

关于实木含水率之小知识实木浴室柜已经成为了现代家庭中浴室柜的主要角色,尤其占据高档消费的主战场,然而大多数人在选购实木浴室柜时,往往只看样式和板材,而对其他关乎家具质量的细节一知半解抑或漠不关心。

其实,选购实木家具时,木材含水率、漆膜的加工、榫结构的连接等等都是应多加注意的地方。

尤其当消费者在选用异地木材的时候,应该说,木材的含水率与家具的内在质量有很大的关系。

有消费者反映,自家的实木地板还没用够一年,就发生了开裂现象,然而自己平时也挺注重保护的,怎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造成这种现象最直接的原因便是木材的含水率。

通常情况下,木材本身都含有一定的水分,因此在制作家具之前都会进行烘干处理,这点是被大家熟知的,但是,烘干却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即使家具用材的含水率与使用地区大气的平均含水率保持一致。

在选购实木家具的时候,如果没有专业的检测仪,消费者很难了解该木制家具是否达到规定的标准。

然而,我们却不能因为含水率不能被直观地体现出来就忽视了它的重要性。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实木开裂的原因:木材未彻底干燥如果生产厂家的木材干燥质量不高,或者干燥后的陈放时间不足便用于生产,会导致家具不同部位的含水率不同。

在遇到环境变化时,家具会在残留于木材内部的应力作用下,发生木材自身开裂现象。

使用环境湿度变化大木材即便制作成家具,仍会与所处环境中的空气交换水分,并随着相对湿度变化收缩和膨胀。

当空气极度干燥时,家具会流失水分并收缩,家具表面可能会出现裂缝。

相反,当湿度增加时,家具便会吸收水分微微膨胀,从而恢复原状。

后期保养在排除了产品本身质量问题后,要想让实木家具常保新颜、长效使用,平时的清洁、保养工作必不可少。

在购买家具时,应向厂商询问所购买的实木家具是否需要上油或打蜡。

当家具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建议每个月做一次保养工作。

如果需采用打蜡保养,则最好选购浓度高的固态蜡,在保养家具的同时,它还可以填平家具上的小缺陷。

此外,喷雾蜡也是不错的选择。

木材的含水率详细介绍以及全国含水率表

木材的含水率详细介绍以及全国含水率表

关于木材含水率1、什么是木材的含水率?正常状态下的木材及其制品,都会有一定数量的水分。

我国把木材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绝干后木材重量的百分比,定义为木材含水率。

含水率可以用全干木材的重量作为计算基准,算出的数值叫做绝对含水率,并简称为含水率(W, %)。

计算公式:W=(Gs-Ggo)/ Ggo X00%其中:W――木材绝对含水率;Gs ---- 湿木材重量;Ggoo ---- 绝干材重量。

2、掌握木材含水率的重要性为什么有些木门、木地板、木制家具等木制品销售出去以后会出现开裂、变形等质量问题呢?怎样减少这些问题对木业企业的损失呢?木制品制作完成后,造型、材质都不会再改变,此时决定木制品内在质量的关键因素主要就是木材含水率和干燥应力。

生产制造企业需要正确掌握木制品的含水率。

当木制品使用时达到平衡含水率以后,这个时候的木材最不容易开裂变形。

销售木制品的经销商,也应该对所销售的产品的含水率进行检测,掌握所销售产品的质量状态。

选择产品质量好的厂家,凡是注重产品质量的生产厂家,都会对其产品的含水率进行检测。

对于高素质的采购木制品的部门,随着专业知识的不断增长,也越来越多地注重木制品的含水率指标。

过去国外的采购商就很注重这一指标,许多做出口产品和半成品的木业厂家对此深有体会。

3、木材干燥,越干越好吗?应该干燥到什么程度呢?木材置于一定的环境下,在足够长的时间后,其含水率会趋于一个平衡值,称为该环境的平衡含水率EMC。

当木材含水率高于环境的平衡含水率时,木材会排湿收缩,反之会吸湿膨胀。

例如,广州地区年平均的平衡含水率为%,北京地区却为%。

干燥到11%的木材用于北京是合适的,可用于广州将会吸湿膨胀,产生变形。

所以说,木材干燥要适当,并非越干越好。

不同地区、不同用途,对木材含水率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4、木材平衡含水率:木材在一定的空气状态下,最后达到的吸湿稳定含水率或解吸稳定含水率,叫做木材的平衡含水率(木材水分稳定状态)。

木材含水率标准

木材含水率标准

木材含水率标准木材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它的含水率直接影响着木材的质量和使用性能。

因此,对木材含水率的标准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

木材含水率是指木材中所含水分的百分比。

通常情况下,木材在采伐后会含有大量的水分,需要经过干燥处理才能达到标准的含水率。

下面我们将对木材含水率的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木材的含水率标准是根据不同的木材种类和用途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木材的含水率标准分为室内木材和室外木材两种。

室内木材的含水率标准一般在8%~12%之间,而室外木材的含水率标准则要求稍低一些,一般在6%~10%之间。

这是因为室外木材更容易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含水率过高会导致木材容易腐烂和变形。

其次,木材的含水率标准还与木材的用途有关。

例如,用于家具制作的木材对含水率的要求会更高一些,一般在8%~10%之间。

而用于建筑结构的木材对含水率的要求则相对较低,一般在12%~15%之间。

这是因为家具制作对木材的稳定性和表面光滑度有着更高的要求,而建筑结构主要考虑木材的承重和稳定性。

另外,木材的含水率标准还受到地区和气候的影响。

通常来说,湿润的地区对木材的含水率要求会更高一些,而干燥的地区则要求相对较低。

这是因为湿润的环境会导致木材吸水,而干燥的环境则会导致木材失水。

因此,木材的含水率标准需要根据具体的地区和气候条件进行调整。

最后,为了确保木材的含水率符合标准,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干燥处理措施。

常见的干燥方法包括空气干燥、烘干和蒸汽干燥等。

在进行干燥处理时,需要根据木材的种类、用途和环境条件来选择合适的干燥方法和时间。

同时,还需要使用专业的木材含水率检测仪器对木材的含水率进行检测,确保木材达到标准的含水率要求。

总之,木材的含水率标准是根据木材种类、用途、地区和气候等因素来确定的。

合理控制木材的含水率,不仅可以提高木材的质量和使用性能,还可以延长木材的使用寿命,降低木材的变形和开裂的风险。

因此,对木材的含水率标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木材的平衡含水率及其应用

木材的平衡含水率及其应用

木材的平衡含水率及其应用我国的一些家具厂生产的家具与制品,造形美观,制造工艺精良,在当地使用并没有什么质量问题,但出口到国外,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产生开裂、变形,严重的引起索赔。

还有些锯材经过窑干后,含水率完全符合要求,干燥质量很好,但做成木制品后,含水率却超标了。

以上这些质量问题,都与木材的平衡含水率有关。

只有真正理解并正确应用木材的平衡含水率,才能生产出符合用户要求的木制品。

1 木材平衡含水率的概念及其影响因子木材由多种细胞组成。

细胞又有细胞壁和细胞腔。

在细胞腔和细胞间隙中的水分,受到木材组织的束缚力很小,甚至无束缚力,这类水分称为自由水;而细胞壁中的水分受到的束缚力较大,因此称为吸着水。

湿材置于干燥的环境中,木材的水分会向周围空气中蒸发。

首先蒸发自由水,当细胞腔内液态的自由水蒸发殆尽,而细胞壁内的吸着水仍处于饱和状态时,这时木材的含水率状态叫纤维饱和点。

在纤维饱和点以下,每当周围空气状态(温度、相对湿度)发生变化,木材细胞壁中的吸着水含量也相应地变化。

若周围空气的相对湿度较低,细胞壁中的水蒸气分压比空气中的大,则水分由木材向空气中蒸发,使得吸着水含量减少,此现象叫解吸。

解吸过程初期,木材的水分蒸发很强烈,即吸着水下降很快;随着时间的延续,解吸过程逐渐缓慢,最后达到动态平衡或稳定,此时木材的含水率叫解吸稳定含水率。

相反,当周围空气的相对湿度较高时,细胞壁中的水蒸气分压比空气中的小,则水蒸气从空气向细胞壁中渗透,即木材从空气中吸湿,使得吸着水含量增大,此现象叫吸湿。

木材含水率在吸湿过程中达到的稳定值叫吸湿稳定含水率。

细薄木料在一定的空气状态下,最后达到的解吸稳定含水率或吸湿稳定含水率,叫平衡含水率。

但是,干锯材在吸湿时达到的稳定含水率,总是低于同样气候条件下湿锯材在解吸时的稳定含水率,此现象叫吸湿滞后。

在相对湿度范围为60%~90%时,多种锯材的吸湿滞后平均值约为2.5%。

细薄木料及气干材的吸湿滞后很小,生产上可忽略。

木制含水率检验要求

木制含水率检验要求

木制含水率检验要求《嘿,说说木制含水率检验要求那点事儿》嘿,大伙们!今天咱来唠唠关于木制含水率检验要求这点事儿。

你们晓得不,这木制含水率可不是能随便糊弄的。

就好比去买个西瓜,你得拍拍听听,看看熟没熟透,这含水率就跟判断西瓜好坏差不多重要呢!要是没做好检验,那后果可就有意思咯。

想象一下哈,你花大价钱买了个漂亮的木桌子,嘿,结果没几天就开始变形啦,歪歪扭扭得跟那喝醉酒的人似的。

为啥呀?还不就是因为一开始没好好检验含水率嘛!这检验要求啊,就像是给木头设了个关卡。

你得严格把关,不能让那些“水分超标的家伙”蒙混过关。

不然,它们到了你家里,就是个“定时炸弹”,随时可能搞出些麻烦来。

而且哦,这检验还得细心。

不能马马虎虎看一眼就算了,那可不行。

得像侦探找线索一样,仔细地瞧瞧,摸摸,测测。

就说这手感吧,有经验的人一摸就知道个大概。

太湿啦?那可不好;太干啦?也不太行。

这就跟找对象似的,得找到那个“刚刚好”的才行。

我记得有一次,有个朋友不听我的劝,买了个含水率没过关的木椅子。

没过多久,那椅子就开始嘎吱嘎吱响,好像在跟他抱怨呢。

他这才后悔莫及,直说当初应该听我的。

哈哈,叫他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吧!其实啊,这木制含水率检验要求虽然看似麻烦,但真做好了,那好处也是大大的。

你的家具能更耐用,用起来也更舒心。

咱花钱买了木头玩意儿,不就是图个用得长久嘛。

所以啊,大家可别小瞧了这检验要求。

要认真对待,当成一件重要的事情来做。

不然,等出了问题再后悔,那可就来不及啦。

下次你们去买木质东西的时候,可得瞪大眼睛,好好检验一番哦,别被那些“水分骗子”给骗啦!总之呢,记住这句话:做好含水率检验,家具才能更“美丽”!让我们一起和那些不合格的木头说拜拜吧!。

我国各省区、直辖市平均平衡木材含水率、木门窗安装及验收标准(一)

我国各省区、直辖市平均平衡木材含水率、木门窗安装及验收标准(一)

我国各省区、直辖市平均平衡木材含水率、木门窗安装及验收标准(一)近年来,消费者对于木门窗的质量和安全问题越来越关注,对于木材含水率的检测也越来越重视。

同时,不同省区直辖市的气候和环境等差异也会影响到木门窗安装和验收的标准。

因此,本文将从我国各省区、直辖市平均平衡木材含水率、木门窗安装及验收标准三方面进行讨论。

一、我国各省区、直辖市平均平衡木材含水率据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数据,我国规定的标准室内环境温度为18到28摄氏度,相对湿度应该控制在40%到75%之间,这是木材含水率不会超过12%的环境条件。

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不同省区、直辖市的平均平衡木材含水率也有所不同。

如华北地区大部分为干燥气候,平均平衡木材含水率在8%~10%之间;而南方湿润地区平均平衡木材含水率则在10%~12%之间。

因此,消费者在选购木门窗时,可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平均平衡木材含水率进行选择。

二、木门窗安装标准1. 前期准备在安装木门窗前,需要对门窗的尺寸进行准确测量和设计,确保门窗能够准确地安装到窗洞中,并且门窗与墙壁间的缝隙不能过大。

2. 安装过程门窗安装应该遵循以下程序:(1)先进行门窗框的安装,确保框体水平平稳,同时在框体的四周加入隔音、密封条等措施。

(2)安装门窗扇,确保门窗能够正常开关,门窗运行不应该出现不平稳、卡滞等情况。

(3)进行门窗的调试,包括调整门窗角度、门窗与门框的密封效果等。

3. 施工要求门窗安装施工应该符合以下要求:(1)门窗的安装应该在施工完成后进行,确保门窗不会被损坏或覆盖。

(2)门窗应该安装牢固,门窗的玻璃、五金配件等应该符合国家标准。

(3)门窗的安装需要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标准,保证安全施工。

三、木门窗验收标准对于安装完成的木门窗,需要进行严格的验收,以确保木门窗质量达到国家相关标准。

验收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尺寸规格安装后的木门窗应该符合尺寸规格要求,门窗与窗口之间的间隙应该符合国家标准,并且门窗应该能够正常开关。

含水率控制

含水率控制

实木含水率控制要求1.黑胡桃取用必须依据订单数量到抽湿房领取,领取时检测木材含水率,木材含水率必须低于8%(含8%)。

超过8%(含8%)不能领出使用,需要继续在抽湿房抽湿。

2.材料领到车间后,备料及加工过程不允许木材着地,所需加工工序完成后,必须及时将加工好的部件放入养生房。

若有余料必须及时退库返回抽湿房,禁止放于车间。

实木板拼接前必须测量每块需拼接板的含水率。

含水率应控制在9%(含9%)以下。

相邻两块拼接板的含水率只差不能大于1%(含1%),超出范围不能加工。

需将含水率高的木材放进养生房待其含水率达到上述要求后再进行拼接。

拼接作业完成后将拼接好的板材放入养生房24小时以上再进行下工序加工。

加工完成的部件再进行含水率测试,含水率在9%(含9%)以下转下工序,含水率在9%(不含9%)以上放回养生房,待含水率达标后转下工序。

3.白坯组装接到上工序转下来的部件时,先检测含水率。

含水率在9%(含9%)以下时接收。

含水率在9%(不含9%)以上时不接收部件退回上工序。

若部件接收时合格,但不会立马加工会放一段时间的物料也要先暂放于养生房内,加工时再取出。

白坯组装时检查相邻部件的含水率,相邻两块拼接部件的含水率只差不能大于1%(含1%)。

超出1%同上述退回养生房。

组装完成后送养生房放48小时后才能流到下工序。

4.打磨完成的部件必须及时喷底漆,喷底漆前同样先检测含水率。

含水率在9%(含9%)以下时才能进行喷漆5.成品组装时,接到上工序做好油漆的部件在检验油漆质量的同时也需要检测含水率。

含水率在10%(含10%)以下时接收进行组装,反之退回上工序。

制表:陈仁美审核:批准:。

实木家具生产过程中含水量控制

实木家具生产过程中含水量控制

关于实木家具生产过程中含水率的控制木家具的含水率是考验木制品耐久质量的重要指标。

如果在实木家具的制作过程中对含水率的控制不严或不合理,实木家具在使用过程经常出现了很多问题,如:某些构件发生变形、弯曲,拼板和拼方处开裂,接合部位松动造成结构失效等,从而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使用和寿命。

同时易引起质量和技术纠纷,影响商业信誉,造成物质浪费与经济损失。

木家具在生产过程中对含水率的控制应贯彻在生产过程中的始末,要保证产品的含水率达到规定的要求,除了提高认识、建立完整的控制体系外,还必须强化对含水率的控制。

实木家具生产的基本工艺是木材干燥-配料-机加工-木工组装-油漆-包装。

综合整个生产工艺流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来控制含水率——一、严格控制木材干燥的终含水率木材干燥是含水率控制的源头,只有干燥的终含水率达到要求的木材,才能在加工过程中有效的控制。

用于生产实木拼拼或家具的木材,必须严格控制干燥基准,确保整个材堆的木材含水率均匀一致,这是确保其不出现变形和开裂的首要因素。

1、根据家具的销售地点来确定木材用料的含水率由于不同地区的湿度差异,对木材含水率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对在江浙等南方地区销售的实木家具,干燥后的终含水率宜控制在15 %及以下;销往北方的木材,干燥后的终含水率宜控制在12%及以下。

2、制订合理的干燥基准,实施规范的干燥工艺3、木材干燥平衡与养生(1)、木材干燥后陈放一般对实木类用料的初含水率控制,木材干燥后不能立即投入生产,必须放置在干料棚内进行陈放。

以进一步平衡木材内的含水率,使木材的含水率趋于一致;同时木材保持一定时间的陈放,可以使木材内的应力得到释放,有效地降低木材内应力。

养生期存放的时间与树种、厚度、干燥基准软硬程度,有无中间处理和平衡处理以及干燥质量要求等因素有关,因此,养生期不宜作硬性规定。

木材干燥后用于实木家具生产时的硬木养身期宜长,陈放时间应不少于15天。

(2)、木材强制含水率平衡强制含水率平衡是快速平衡木材含水率和降低内部应力。

木材的含水率详细介绍以及全国含水率表

木材的含水率详细介绍以及全国含水率表

关于木材含水率1、什么是木材的含水率?正常状态下的木材及其制品,都会有一定数量的水分。

我国把木材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绝干后木材重量的百分比,定义为木材含水率。

含水率可以用全干木材的重量作为计算基准,算出的数值叫做绝对含水率,并简称为含水率(W, %)。

计算公式:W=(Gs-Ggo)/ Ggo X00%其中:W——木材绝对含水率;Gs ---- 湿木材重量;Ggoo ---- 绝干材重量。

2、掌握木材含水率的重要性为什么有些木门、木地板、木制家具等木制品销售出去以后会出现开裂、变形等质量问题呢?怎样减少这些问题对木业企业的损失呢?木制品制作完成后,造型、材质都不会再改变,此时决定木制品内在质量的关键因素主要就是木材含水率和干燥应力。

生产制造企业需要正确掌握木制品的含水率。

当木制品使用时达到平衡含水率以后,这个时候的木材最不容易开裂变形。

销售木制品的经销商,也应该对所销售的产品的含水率进行检测,掌握所销售产品的质量状态。

选择产品质量好的厂家,凡是注重产品质量的生产厂家,都会对其产品的含水率进行检测。

对于高素质的采购木制品的部门,随着专业知识的不断增长,也越来越多地注重木制品的含水率指标。

过去国外的采购商就很注重这一指标,许多做出口产品和半成品的木业厂家对此深有体会。

3、木材干燥,越干越好吗?应该干燥到什么程度呢?木材置于一定的环境下,在足够长的时间后,其含水率会趋于一个平衡值,称为该环境的平衡含水率EMC 。

当木材含水率高于环境的平衡含水率时,木材会排湿收缩,反之会吸湿膨胀。

例如,广州地区年平均的平衡含水率为%,北京地区却为%。

干燥到11%的木材用于北京是合适的,可用于广州将会吸湿膨胀,产生变形。

所以说,木材干燥要适当,并非越干越好。

不同地区、不同用途,对木材含水率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4、木材平衡含水率:木材在一定的空气状态下,最后达到的吸湿稳定含水率或解吸稳定含水率,叫做木材的平衡含水率(木材水分稳定状态) 。

木材的含水率与干燥方法

木材的含水率与干燥方法

自然干燥法的缺点是干燥速 度慢,干燥效果不稳定,容 易受到天气和季节的影响。
自然干燥法适用于小型木材 加工企业和家庭作坊。
人工干燥法
01
蒸汽干燥法:利用蒸汽的热量将木 材中的水分蒸发出来
03
微波干燥法:利用微波的热效应, 使木材中的水分迅速蒸发出来
真空干燥法:在真空环境中,利用 木材中的水分蒸发出来的压力差,
含水率过高会导致木材变 形、开裂
含水率过低会导致木材干 燥、脆性增加
含水率会影响木材的强度、 硬度和耐磨性
含水率会影响木材的加工 性能,如刨削、锯切等
含水率会影响木材的涂饰 性能,如涂装、着色等
含水率对木材加工的影响
含水率过高,木材容易变形、开裂 含水率过低,木材容易干燥、收缩 含水率影响木材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含水率影响木材的强度和稳定性
电测法:利用木 材的电导率与含 水率的关系来检
测含水率
微波法:通过测 量木材的微波吸 收率来检测含水

核磁共振法:利 用核磁共振技术 来检测木材的含
水率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含水率的标准与要求
含水率标准:不同树种、不同用途的木材,其含水率标准不同 含水率要求:一般要求木材的含水率在8%-12%之间,以确保木材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检测方法:可以通过干燥箱法、电测法、称重法等方法检测木材的含水率 控制方法:可以通过干燥、通风、密封等方法控制木材的含水率
干燥前的准备
检查木材的含水率,确保 在干燥范围内
清理木材表面的污垢和杂 质
检查木材的干燥程度,避 免过度干燥
准备干燥设备,确保设备 正常运行
确定干燥时间和温度,避 免过度干燥或干燥不足

木材的保养与维护技巧有哪些

木材的保养与维护技巧有哪些

木材的保养与维护技巧有哪些木材是一种天然的材料,具有独特的质感和美观度,被广泛应用于家具、建筑、装饰等领域。

然而,木材在使用过程中,如果保养和维护不当,容易出现变形、开裂、腐朽等问题,影响其使用寿命和美观度。

因此,掌握正确的木材保养与维护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接下来,我将为您详细介绍木材的保养与维护技巧。

一、控制木材的含水率木材的含水率是影响其性能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木材的含水率应该控制在 8% 12%之间。

如果含水率过高,木材容易变形、开裂;如果含水率过低,木材则容易干燥、脆化。

因此,在使用木材之前,应该对其进行干燥处理,使其含水率达到合适的范围。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环境湿度较大,可以使用除湿器等设备来降低室内湿度;如果环境湿度较小,可以使用加湿器等设备来增加室内湿度,以保持木材含水率的稳定。

二、避免木材受到阳光直射阳光中的紫外线会使木材的颜色变淡,表面出现龟裂,影响木材的美观度和使用寿命。

因此,应该避免木材长时间受到阳光直射。

如果木材制成的家具等物品无法避免阳光直射,可以使用窗帘、百叶窗等物品来遮挡阳光。

此外,还可以定期为木材表面涂抹防护油或蜡,以增强其抗紫外线的能力。

三、保持木材表面的清洁木材表面的灰尘、污垢等会影响其美观度,还可能会腐蚀木材表面。

因此,应该定期清洁木材表面。

清洁木材表面时,应该使用柔软的干布轻轻擦拭,避免使用湿布或过于粗糙的布料,以免刮伤木材表面。

如果木材表面有污渍,可以使用温和的清洁剂进行清洁,但要注意清洁剂的酸碱度,避免使用强酸强碱的清洁剂。

四、防止木材受到化学物质的侵蚀木材容易受到化学物质的侵蚀,如酸、碱、盐等。

因此,在使用木材时,应该避免其接触到化学物质。

如果木材表面不小心沾上了化学物质,应该及时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擦干。

在厨房等容易接触到化学物质的场所,应该对木材表面进行特殊的防护处理,如涂抹防水、防油的涂层。

五、定期为木材进行保养定期为木材进行保养,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保持其美观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木材含水率问题及注意事项天然的树木经过锯解,烘干后成为制造家具用的木材,木材离开干燥炉以后它的含水率并不是不变的,在运输、储存、制作过程中它会不断的吸湿和解吸,甚至经过完善的油漆涂装成为一件家具吸湿和解吸的行为仍然不会停止,只是由于油漆的阻隔作用,使得吸湿和解吸变得相对缓慢,不再那么强烈地造成家具尺寸变化,引起结构和木材质及表面涂层开裂。

应该注意到:无论吸湿和解潮同样都会引起家具结构和木质及表面涂层开裂,都不是我们所愿意出现而肯定会出现的。

如果片面地追求木材含水率低,甚至把吸湿涨裂也当作不够干引起的,这是很大很危险的误解。

况且木材太干了切削,砂磨,成型,雕刻都不好做,干—脆,干—枯是因果关系。

通常对木材含水率标准有三种不同的要求,(1)木材的干燥标准,是指木材在干燥炉内停止干燥作业时的最终含水率,家具用材通常会选择6 ~ 9%。

(2)木材进行加工时的含水率,国内外都是“不高于加工地区的年平均木材平衡含水率”。

(3)成品家具的木材含水率则又要求“不高于使用地区的年平均木材平衡含水率”。

这三个标准应如何统一呢。

我们的经验是毫不含糊地做到(1),这样实际基本上也做到了(2),必要时在油漆前通过用恒温脱湿室把制品的含水率控制到可满足(3)。

有厂商说:他的美国客户要求木材含水率为6 ~ 9%。

其实这是指(1)。

我们的国家标准也是这样要求的。

要成品家具的含水率为6 ~ 9%,不但很困难,成本很高,也不一定有这个必要,因为这可能产生质量过剩的浪费,另方面又会引起一些新的质量不稳定的因素。

例如木材是从美国进口的OAK,它一定能达到(1),交货状态美国进口的OAK含水率是12%,这不会高于我国东南沿海大多数地区的年平均木材平衡含水率,能够满足(2)的条件。

假如买回来的木材吸湿严重,那就应该先对木材干燥处理,然后才进行制作加工。

很多工厂都会有脱湿处理室用来满足(3)。

要做到产品含水率“不高于使用地区的年平均木材平衡含水率”,就必须知道使用地区的年平均木材平衡含水率。

这是很重要的工作,平衡含水率是一个变数,随相对湿度—温度变化而变化,要想用一个不变的平衡含水率去包打天下所有未知气候情况的地区的销售市场,是不现实的。

假如产品出厂时含水率是12% ,卖去美国的阿特兰大或者落杉矶,当地的年户外平均平衡含水率是13%和13.7%,那不会有问题。

但是卖去菲尼克斯就会有问题,因为那里的年户外平均平衡含水率是7.2 %,虽然室内可能会没那么干燥,但还是有很大机会出问题。

同理,卖去阿拉斯加州朱诺市,那里的年户外平均平衡含水率是16 %,那就要特别加强对家具的封闭处理,必要时还应该采取一些特殊的尺寸稳定工艺,防止吸湿膨胀引起结构变形开裂。

了解和把握着这个原则,签合同之前不妨先问一问货品的销售地区,在对方不愿意提供销售地区的情况下,就应该以商品进口国的年户外平均平衡含水率为准了。

如果遇到因为木材含水率问题的质量投诉、索赔时也可以据此来思考对应,在我帮助过的厂家中此类事情屡见不鲜,因此我想这不仅仅是产品的质量问题,也还关系到企业自己的商业安全,因为确实是有些无良的客商利用这一点设置质量陷阱,并以此为由来索赔或拒付。

含水率是木材的重要参数之一,木材还有许多重要的物理力学参数指标:抗拉、抗弯、剪切的强度、刚度、弹性模量,握钉力,冷热缩胀系数,和电、热、声、方面的参数。

上述参数几乎都与含水率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木材手册上所提供各种木材的这些参数基本上都是在含水率12%的条件下取得的。

见GB 1929—91及它所等效使用的ISO3129—1957。

因此国际木材贸易大多数都标定含水率不大于12%的条件下交货。

我国是家具出口大国,每年有大量家具销往世界各地,2003年仅出口到美国的家具就达到68亿万美元。

为了自身的生产制造过程的需要,也为了牢牢地占领已经开发了的市场,我们很有必要尽快收集市场所在地的相关标准和气候资料。

生产上最常见的问题有效地控制木材含水率的确是木制品生产厂家的一件大事。

我们知道木质开裂和木材的含水率有着很密切的关系,但只是盯住含水率是不够的,要知道木材干燥的质量指标不仅仅是含水率一项,其他指标例如含水率的均匀度、内应力同样不可忽视。

否则很容易忽略了真正的原因。

认为木材是越干越好,只要够干就不会裂,不但白白加大干燥成本而且会带来更多的质量事故。

是很无知和荒谬的错误。

应该循应力—应变的思路来分析具体现象,寻找答案,解决问题。

经验告诉我们,单一块干燥到8%含水率的木板,放在仓库里几经寒暑反复干湿它不会开裂,因为它的膨胀收缩没有约束。

用多块干燥到8%含水率的木板按合理的工艺胶合成一批板件做以下的试验观察:全部砂光好,分成三份;将其中二份,一面按家具表面作完好的油漆另一面不做认真的油漆;把经过油漆的板件,再拿其中的一半,在没有经过认真油漆的那一面上,垂直于胶合线安上(胶合加圆木榫)两到三条强劲的木枋。

然后让工件上下两个表面在基本相同的条件与大气接触,那么我们可以观察到:A组砂光,B组砂光+油漆,C组砂光+油漆+木枋增强,在几经冷热反复干湿之后,A表面失去平整,几何尺寸变化很大,木板的端面有裂纹,整体仍然保持形状。

B全部出现弯曲,油漆的一面凹下没油漆的一面有裂缝,C情况最严重,虽然弯曲的情况略好于B,但是相当多的工件在油漆的一面出现裂纹。

对于上述的试验大致上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本试验中引起木材变形开裂的不是木材含水率过高,吸湿胀裂是主要的,油漆封闭很重要,在尺寸变化不受到约束的情况下如A,应力—应变可以顺其自然;当应力不均匀如B,应变又被约束着的时候如C,就会出现应力集中并且找到薄弱的地方以其最容易的实现方式—裂开—把应变表达出来。

看看变形的B就可以想象得到C忍受着多大的应力。

木板在纵剖时都会出现顺锯的弯曲,锯开后摆上24小时,弯曲会更明显,如果在干燥的末期没有做消除内应力的处理,则弯曲会非常严重,我们把一些木板直接用单片锯纵剖,放上几天之后观察和测量它的变形量,再把几块这些木板并合起来,那么施加的夹紧力会等于克服全部弯曲变形使所有木板变直的力加上胶合压力,因为首先要使木板变直然后才会在胶合面形成胶合压力,于是一连串问题随之而来,木板在宽度方向上弯曲要费很大的力量,多块木板在宽度方向上弯曲例如并合桌面板或椅坐板,所需的力更大,并板机提供的夹紧力能满足吗?—不能,就造成并板胶合不良甚至失败。

—能,那么虽然胶合成功,但是迫使木板变形的力将作为预应力留在了木板里面,它在以后的日子里说不定什么时候会让木板裂开。

现在大多数工厂都会以最短的生产周期来安排生产,纵剖—修边面—胶合一气呵成,当时胶合会成功,但应力却没有释放,存在着木板开裂的隐患,或者当时虽然胶合好象是成功的,卸去夹紧器后,在养生期内胶合还没有达到预定的强度,而木板的变形却开始破坏胶合,使并板在胶缝处裂开。

我处理过几家工厂,他们长时间出现上述的情况,不幸的是他们老是在含水率上找原因,多次更换胶粘剂,而买方验货又把重点定在含水率上,验货员拿着测湿计对成品和在制品实行严格的测控,结果木材成本搞得高高的,尽管木材已经很干,问题还是不断出现,外商总在抱怨,索赔了一次又一次。

后来给工厂整顿工艺调整生产节奏,问题就解决了,接着又适度地放宽含水率的要求,制造过程中锯、铣、车、雕刻、装配、运输时的崩损、折断大大减少,而制品的表面加工质量却有了明显的改善,成本下降生产畅顺。

我国木材市场供应是有季节性的,一些使用国产木材的工厂常常在冬春季时会遇到材料供应不足的情况,到了四、五月新锯的板材进厂,就立即把它放入干燥窑里烘干,其后又把刚刚干燥好的木材,还在暖乎乎的时候就锯解、并接,车铣……造成家具,整个制造过程都问题不断,买出去的产品投诉多多;集中在变形,开裂两项。

以后的几个月情况逐步好转,八、九月趋于平静,到了第二年又来闹腾一次。

企业的质量报表统计显示,不同年度相同月份会有相似的质量波动,(出口产品信息会滞后一到两个月)。

有几个我很熟悉的工厂都遇到了上述的困扰,在和他们一起分析研究原因时,我看了他们的干燥质量检验记录,几乎都是只测查含水率一项,而真正存在着的主要干燥质量问题是:普遍含水率不均匀,同一块木板上不同点的含水率偏差很大,有些点上含水率略偏高。

干燥结束前的平衡热湿处理时间不够。

也没有做内应力叉齿试验。

对这些木板做内应力叉齿试验会立即表现出很大的内应力,把那些开裂的工件(如椅子的坐板)顺着裂纹方向每隔15MM 剖锯一条,大多数锯下来的木条条都会马上变弯。

后来这些工厂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来控制干燥质量,问题也就自然解决了。

在南方有一种情况每年都会出现多次,生产工厂对它既头疼又无奈,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冬季大气中的相对湿度是比较低的,但是在寒流到来时,北风一吹,昼夜之间气温下降七八度或十多度,不管寒流带来的天气是阴湿还是干晴,工厂里都会有一些产成品出现端裂;胚料,在制品,无论涂装与否概莫能免。

是干、冷收缩裂吗?不能简单下这个结论,因为这样形态的端裂也同时出现在吸湿情况下的木材。

这里冷收缩是肯定的,干缩却是或然的。

出问题的零件的外尺寸大都没有缩小,含水率并不一定是下降,也有上升的,变化大约在±1-2% 之间,假如木材的含水率下降了的话,按干、冷收缩系数来计算,其总收缩量远远小于裂缝的宽度。

大多数情况下当按干、冷收缩系数来计算,其总收缩量小于(各条)裂缝宽度的总和时,基本上可以判定这(些)裂缝产生的原因不一定完全是干、冷收缩引起的,必须小心地寻找和排除其他可能引起开裂的因素。

我在不同地点,不同的木工厂观察过许多个冬季,特别集中观察在制的零件,我有以下的观点:这种缺陷的产生与原质木材的含水率关系不大,也不是吸湿和解吸引起的,撇开温度下降的因素,对木材来说在相同的时间里,有着同样含水率变化的别的时候,例如吸湿和解吸都很强烈的夏天,就不会产生这种缺陷。

缺陷产生的部位在端面和其他一些约束条件比较弱的地方。

产生缺陷的零件几乎都是新近加工的在线产品,如果产品所用的木材是干燥后贮存时间不长或者木材制造前因含水率过高经过返烘的,那么产生这种缺陷的几率会高许多。

以下的现象和实验会有助于解释内应力在引起上述缺陷时是如何行为的。

理论上木材的弦向收缩率大于径向收缩率,那是用20MM*20MM*20MM的小试块作实验得到的结论,这个结论无疑是正确的。

但是在木材干燥的实际生产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实木板材不管它是弦切还是径切,在完成干燥后表现出来的却是厚度方向上的收缩率大于宽度方向上的收缩率。

这是因为木材干燥是由外而里逐渐变干的,伴随着干燥而产生的收缩不是均匀地同时的进行,木材内部还没有收缩的物质对已收缩的和正在收缩的物质有强烈的抗抑作用,厚度方向上参与这种对抗的物质总量小于宽度方向上参与这种对抗的物质总量;结果厚度方向上的收缩得完全一些,宽度方向上的收缩就很不完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