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设计原理教学大纲修改

合集下载

《工程结构设计原理》教学大纲

《工程结构设计原理》教学大纲

《工程结构设计原理》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是专业课程,旨在介绍工程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学生能够掌握结构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将来的工程实践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了解工程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工程结构设计的基本计算方法;3.了解常见工程结构的设计要求和规范;4.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结构设计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工程结构设计概述1.1工程结构设计的定义和分类1.2工程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1.3工程结构设计的基本步骤2.结构荷载和荷载组合2.1结构荷载的分类和计算方法2.2结构荷载组合的原理和方法2.3结构荷载的概率分析方法3.结构材料与截面设计3.1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质3.2结构截面的设计原理3.3结构材料与截面设计的计算方法4.框架结构设计4.1框架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4.2框架结构的荷载计算和设计方法4.3框架结构的节点设计与构造方法5.梁和柱的设计5.1梁的设计原理和方法5.2柱的设计原理和方法5.3梁和柱的连接设计和构造方法6.平面结构设计6.1平面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6.2平面结构的荷载计算和设计方法6.3平面结构的节点设计和构造方法7.盖板和壳体的设计7.1盖板的设计原理和方法7.2壳体的设计原理和方法7.3盖板和壳体的连接设计和构造方法8.结构稳定与抗震设计8.1结构稳定的基本概念和原理8.2结构稳定分析和设计方法8.3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四、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讲解和阐述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工程实例,加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计算实践:通过结构设计软件或编程,进行结构设计的计算实践;4.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五、教学评价与考核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2.实验报告:根据计算实践内容编写实验报告;3.期末考试:考核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工程结构设计原理》教学大纲

《工程结构设计原理》教学大纲

《工程结构设计原理》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工程结构设计原理》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工程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本课程主要介绍工程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总体设计原理、负荷计算方法、结构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等内容,旨在为学生提供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应用这些理论和方法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掌握工程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理解和掌握工程结构的总体设计原理和方法;3.能够进行结构的负荷计算和分析;4.理解并能够选择适当的结构材料;5.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1.工程结构设计基本概念与原理(2周)1.1工程结构设计的定义和分类1.2工程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3结构控制原理和应力分析的基本原理2.工程结构总体设计原理与方法(3周)2.1结构形式选择与优化设计原理2.2属性设计与平衡设计原理2.3结构刚度和稳定性设计原理2.4结构的动力特性与振动设计原理3.结构的负荷计算与分析(3周)3.1常见负荷类型与计算方法3.2建筑物加载与地震荷载计算3.3桥梁和隧道结构的负荷计算与分析4.结构材料的选择与使用(2周)4.1钢材、混凝土和木材等结构材料的特点与选择原则4.2结构材料的耐久性与维修保养5.工程结构设计的实践与创新(2周)5.1工程结构设计的规范与标准5.2工程实践案例的分析与评价5.3结构设计的创新思维和技术应用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以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理论讲解、实例分析、课堂讨论、案例研究等形式进行教学。

同时,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计算机仿真、虚拟实验等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

五、考核方式与评分标准1.平时成绩(4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及参与讨论等。

2.期中考试(30%):对前半学期的知识进行考核。

3.期末考试(30%):对全年的知识进行考核。

4.评分标准:90-100分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70-79分为中等,60-69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

结构设计原理教学大纲

结构设计原理教学大纲

《结构设计原理(2)》教学大纲第一部分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1.《结构设计原理》(2)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工科土建类土木工程专业(专升本)本科一门必修课程。

本课程针对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专科)学生具有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理解结构设计理论,掌握构件计算方法。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1)理解结构设计理论,掌握构件设计计算方法。

2)了解现行《公路桥规》对结构构件计算的有关规定。

2.《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是在已开设的《建筑材料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先修课程的基础上设置的专业基础课,后续课程是《桥梁工程》。

3.《结构设计原理》课程内容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混凝土与砌体结构、钢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二、课程的目的与要求1.《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研究各种结构构件的设计计算理论、截面应力应变、承载力计算方法。

通过对材料力学性能、截面受力性能的分析、结合试验,给出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应力、位移、裂缝计算方法。

本课程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结构设计计算理论、截面受力分析、承载力计算方法。

2.《结构设计原理》课程,在了解材料力学性能、本构关系、掌握受力分析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了解结构试验方法、观察试验过程、能将试验结果应用到承载力计算中。

3.《结构设计原理》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一方面各种构件计算方法都有试验分析作为基础,同时截面设计要考虑构造要求;另一方面设计计算为工程实际服务。

要求学生加强实践性环节:如观摩受弯构件正截面试验分析、受压构件强度试验、预应力施工技术等。

了解《公路桥规》有关构造要求。

4.通过习题练习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三.课程教学要求层次教学环节中,基本概念、定义、截面性质、受力性能等概念,由低到高分为“知道、了解、掌握”三个层次。

有关截面承载力计算、应力计算、连接计算、变形、裂缝计算等公式及其设计计算方法,由低到高分为“会、掌握、熟练掌握”三个层次。

《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教学提纲

《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教学提纲

《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教学提纲第一篇:《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教学提纲《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Course Design for the Principle of Structural Design课程编号:总学时数:2周学分数:2 授课学期:5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一、所涉及的课程及知识点涉及的课程:《结构设计原理》;知识点:作用效应组合、主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主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全梁承载力校核、施工阶段的应力验算、使用阶段裂缝宽度和变形验算、绘制主梁钢筋构造施工图。

二、目的与任务目的:该课程设计以钢筋混凝土T梁结构设计为对象,讲授工程结构设计的一般方法和要求、荷载与作用的有关概念、梁结构的分析设计方法;主要学习钢筋混凝土T梁的内力分析、设计方法、基本构造及规范的有关具体要求,施工图的绘制等内容。

任务:完成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一片主梁设计,包含设计计算说明书和一片T形梁配筋图。

三、内容与要求模块一:计算书(一)课题内容作用效应组合、主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主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全梁承载力校核、施工阶段的应力验算、使用阶段裂缝宽度和变形验算。

(二)课题要求计算书要程序分明,文字通顺,书写工整,引出资料来源。

(三)考核及报告要求 1.考核本模块由学生书写完成后,按50%计入总评成绩。

2.报告要求课题名称: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一片主梁设计计算书目的:掌握工程结构设计的一般方法和要求、荷载与作用的有关概念、梁结构的分析设计方法;主要学习钢筋混凝土T梁的内力分析、设计方法、基本构造及规范的有关具体要求任务:完成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一片主梁配筋设计课题内容:作用效应组合、主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主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全梁承载力校核、施工阶段的应力验算、使用阶段裂缝宽度和变形验算。

过程描述:逐步完成各部分计算,通过复核校验设计结果。

模块二:一片T形梁配筋图(一)课题内容根据设计书设计结果绘制T梁配筋图。

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修改

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修改

河南城建学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班级0724091/2专业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课程名称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指导教师宋帅奇、罗从双、吕大为交通工程系2011年11月《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编写:宋帅奇审核:罗从双、吕大为一、设计时间及地点1、设计时间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第15-16周(12月5日~12月16日)2、设计地点十号教学楼B609(0724091班)、B610(0724092班)二、设计目的和要求1、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通过一个常用、典型的钢筋混凝土T型梁的设计,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设计方法运用于具体的设计实践中,提高专业设计能力及创造性思维能力,使所学知识能够融会贯通。

2、设计要求(1)学生需认真阅读课程设计任务书,熟悉有关设计资料及参考资料,熟悉各种设计规范的有关内容,认真完成任务书规定的设计内容。

(2)学生均应在教师指导下、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规定的内容和工作量。

(3)课程设计的成果为计算书和2号手工绘图图纸2张左右。

要求计算书计算准确、文字通顺、书写工整。

要求图纸、图面布置合理、正确清晰、符合制图标准及有关规定,用工程字注文。

图纸中应包含梁的跨中、支点横截面配筋图;半跨纵向力筋、弯起钢筋、架立钢筋的配筋图;以及半跨全部钢筋的配筋图。

(4)课设期间严格考勤,出勤率低于80%者不给成绩。

三、设计题目和内容 1、设计题目钢筋混凝土简支T 形梁桥一片主梁的设计 2、设计资料(1)某公路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主梁结构尺寸 标准跨径:20.00m ; 计算跨径:19.50m ; 主梁全长:19.96m ;梁的截面尺寸如右图(单位mm ):1~30号学生梁高1300h m m =,·f 1580b m m =,31~60号以后的同学梁高1500h m m =,·f 1600b m m =。

(2)计算内力 ① 使用阶段的内力 跨中截面计算弯矩(标准值)结构重力弯矩:1/2*+M kN m ⋅恒=790.72+班号尾号10学号后两位;汽车荷载弯矩:1/2*+M kN m ⋅汽=490.28+班号尾号10学号后两位;(未计入汽车冲击系数)。

《工程结构设计原理》教学大纲

《工程结构设计原理》教学大纲

《工程结构设计原理》教学大纲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与现行国家有关规范、规程等有关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土木工程结构(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为继续学习《建筑结构设计》、《桥梁工程》、《地下结构工程》等专业课程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的教学要求1、绪论掌握钢结构、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的一般概念和特点;了解钢结构、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在国内外的应用发展概况。

2、荷载及设计方法了解荷载及结构抗力的有关概念,理解作用效应和结构抗力的随机性;掌握结构的功能、极限状态等基本概念,掌握结构结构可靠度的基本原理;掌握结构上的作用及作用效应的计算方法,了解荷载的代表值;理解设计基本表达式,了解荷载、材料强度等分项系数。

3、工程结构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掌握钢材单轴受力下的工作性能,了解钢材在单轴反复应力下的工作性能;了解钢材在复杂应力下的工作性能,了解钢材的疲劳性能;了解钢材的冷加工性能和结构对钢材的要求;了解影响钢材性能的一般因素和工程结构用钢材(筋)的分类。

掌握单轴受力混凝土各强度指标及关系,了解复合受力混凝土的强度特点;掌握单轴受力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理解弹性模量和变形模量等概念;掌握混凝土徐变、收缩和膨胀等概念,了解其对结构的影响;了解块材、砂浆以及砌体的类型和选择原则;掌握砌体在压、拉、弯和剪作用下的破坏特征及强度。

4、构件的连接了解结构构件的常用连接形式;了解焊缝连接的形式及应力特点,掌握焊缝的设计计算方法;掌握螺栓、铆钉连接的受力特点和计算方法;掌握膨胀螺栓连接的受力特点和计算方法。

5、钢受弯构件计算原理掌握钢受弯构件的受力全过程、破坏特征;掌握钢受弯构件强度计算方法;掌握钢受弯构件整体稳定计算方法;掌握钢受弯构件局部稳定计算方法。

6、混凝土受弯构件计算原理掌握砼受弯构件截面正应力分布的特点,受力全过程、破坏特征;掌握砼受弯构件正截面计算的基本假设和承载力计算方法。

《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专业方向课。 【适用专业】
土木工程专业(交通土建方向)。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在桥梁及道路工程中常用的基本构件,例如钢筋混凝土, 预应力混凝土等构件设计的基本原理,为以后学习桥梁工程和其它道路构造物的设计计算奠 定理论基础。 【先修课程要求】
材料力学、土木工程材料。 【能力培养要求】
488
第六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与短暂状况构件的应力验算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混凝土裂缝出现的原因,掌握裂缝宽度计算和挠度计算,掌握应力验算。 【内容提要】
第一节 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第二节 短暂状况构件的应力验算 【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
教学重点:最大裂缝宽度计算,构件等代刚度计算,应力验算。 教学难点:构件等代刚度。 【自主学习的任务与检查方式】 参考算例,自主完成裂缝宽度、挠度、应力计算。检查方式为课堂考核。
第一节 极限状态与极限状态方程;第二节 公路桥涵上的作用、作用标准值和作用效应; 第三节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原则;第四节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原则;第五节 混凝土 结构的耐久性设计。 【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
教学重点:永久作用,可变作用,极限状态方程,作用效应组合。 教学难点:结构的可靠性、可靠度,极限状态方程。 【自主学习的任务与检查方式】 查阅有关公路桥涵规范和规程,对公路桥涵涉及的国家标准和规范有初步的了解和认 识。检查方式为对学生在课上提问。
第四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钢筋混凝土梁的破坏形态,工作阶段,掌握单筋矩形截面正截面抗弯计算,熟悉双 筋矩形截面、T 型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 【内容提要】
第一节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原则;第二节 单筋矩形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第三节 双筋矩形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第四节 T 型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 【教学重点与难点问题】

最新《结构设计原理》教学大纲及教材编写大纲

最新《结构设计原理》教学大纲及教材编写大纲

《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结构设计原理》是道桥与市政工程专业及其专业群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要求而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专业必修课程。

是研究各种结构构件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设计各种构件的能力,使学生具备工程结构的基本知识,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圬工结构和钢结构的各种基本构件的受力特性及其变形规律,并能根据有关设计规范和资料进行构件的设计,为其桥梁课程学习、桥梁结构设计以及道桥与市政工程施工打下一个牢固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学习情境1结构设计基础知识1.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知识点:(1)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

(2)结构上的作用及其代表值。

(3)极限状态的基本概念及其荷载效应组合。

(4)钢材、混凝土及圬工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5)钢筋和混凝土共同工作的机理。

了解: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及相关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理解:钢筋和混凝土共同工作的机理;极限状态法的基本概念。

掌握:极限状态法计算原则及其荷载效应组合。

2.重点和难点重点:结构上的作用及其代表值;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及其共同工作机理;极限状态法的基本概念及其计算原则。

难点:运用极限状态法的计算原则计算由荷载对结构产生的组合效应值。

使学生了解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熟悉钢材、混凝土及圬工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理解理解极限状态法的基本概念,掌握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计算原则。

能够确定作用在结构上的荷载,合理选择其代表值,并运用极限状态法的计算原则计算出由荷载产生对结构的组合效应值。

学习情境2钢筋混凝土结构1.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知识点:(1)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2)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

(3)钢筋混凝土受拉构件。

(4)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

(5)钢筋混凝土应力、裂缝及变形验算。

了解:受弯、压、拉及扭构件的截面形式与基本构造要求。

理解:受弯、压、拉及扭构件受力的全过程、破坏特征及其承载力计算原则;受弯、压、拉及扭构件的计算公式、适用条件及计算方法;受弯构件的应力、裂缝和变形计算的方法。

《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Design Philosophy of Structure课程编码:080720009总学时:40 实验学时:0 学分:2.5适用对象:道桥与渡河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先修课程:工程制图、材料力学、建筑材料等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般工程结构基本构件的设计计算理论与方法,为学习有关专业课程以及在今后工作中进行一般土木工程的设计计算打下必要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结构设计计算的基本方法,熟悉所用材料的物理力学特性;对工程中常见的钢筋混凝土受弯、受压等构件的受力过程、破坏形态有明确的认识,并能进行设计计算。

通过课程设计,掌握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的设计计算方法。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总论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掌握钢筋混凝土的定义以及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缺点熟悉钢筋和混凝土有效工作的原因了解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发展概况重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缺点难点:预应力混凝土知识点第1章:钢筋混凝土结构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1-1掌握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和轴心抗压强度的表示方法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熟悉混凝土的变形性能和混凝土的变形模量1-2掌握钢筋的划分掌握钢筋的应力-应变曲线熟悉钢筋的塑性性能和松弛了解钢筋的接头、弯钩和弯折1-3 了解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黏结破坏机理了解钢筋与混凝土黏结强度的影响因素重点:钢筋的应力-应变曲线、钢筋的屈服强度难点:钢筋的应力-应变曲线、钢筋标准强度的确定第2章: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2.1熟悉结构的可靠性2.2掌握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2.4掌握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参数熟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公式2.5 熟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结构抗力了解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公式2.6 了解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的定义以及影响因素了解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原则了解桥梁结构使用环境了解结构混凝土耐久性的基本要求重点: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难点: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公式的解释第3章: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授课学时:6基本要求:3.1掌握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基本形式掌握钢筋混凝土梁的构造熟悉钢筋混凝土板的构造3.2 掌握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破坏状态3.3 掌握最大配筋率和最小配筋率限制熟悉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基本假设3.4 掌握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3.5 熟悉双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3.6 掌握T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重点: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破坏状态、T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难点:T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第4章: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4.2 掌握斜截面剪切破坏状态分析4.3 掌握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4.4 了解变高度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4.5 掌握斜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4.6掌握全梁承载能力校核4.7 熟悉例题重点:斜截面剪切破坏状态分析、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难点: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第5章: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5.1 掌握轴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5.2 熟悉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的一般问题5.3 掌握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5.5 掌握圆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重点:轴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圆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难点:圆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第8章:钢筋混凝土构件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8.1掌握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分类8.2掌握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宽度计算8.3掌握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变形计算重点: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分类、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宽度、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变形计算难点: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宽度、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变形计算第8章:钢筋混凝土构件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8.1掌握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分类8.2掌握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宽度计算8.3掌握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变形计算重点: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分类、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宽度、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变形计算难点: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宽度、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变形计算第9章:钢筋混凝土结构短暂状况应力验算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9.1掌握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短暂状况正截面应力验算9.2熟悉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短暂状况斜截面应力验算重点: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短暂状况正截面应力验算难点: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短暂状况正截面应力验算第11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一般问题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11.1熟悉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原理11.2掌握预加力的实施方法11.3熟悉预应力钢筋的锚固11.4 掌握预应力损失11.5 熟悉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各受力阶段分析重点:预加力的实施方法、预应力损失难点:预应力损失第12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分析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12.1掌握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12.2熟悉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重点: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难点: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第13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13.1熟悉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抗裂性验算13.2熟悉部分预应力混凝土B类构件的裂缝宽度计算13.3 熟悉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变形计算重点: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抗裂性验算、部分预应力混凝土B类构件的裂缝宽度计算难点: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抗裂性验算、部分预应力混凝土B类构件的裂缝宽度计算第14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持久状况和短暂状况构件的应力计算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14.1熟悉全预应力混凝土及部分预应力混凝土A类构件使用阶段的应力验算14.3 熟悉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短暂状况应力验算重点:全预应力混凝土及部分预应力混凝土A类构件使用阶段的应力验算难点:全预应力混凝土及部分预应力混凝土A类构件使用阶段的应力验算第15章: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设计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15.1 熟悉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设计的主要内容和计算步骤15.2掌握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的截面设计15.3 掌握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的配筋设计重点: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的截面设计、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的配筋设计难点: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的配筋设计三、学时分配课程总学时为40,其中理论学时40。

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刚概要

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刚概要

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刚土木工程专业本科适用一、课程设计的任务、目的《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技术基础课《结构设计原理》的实践性课程。

本课程设计主要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技术基础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结构问题的基本方法。

本课程设计是在学过《结构设计原理》中各种构件设计分散的、基本的知识后,对其中比较有代表的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梁)的正截面抗弯强度、斜截面抗剪强度(包括斜截面抗弯强度)、裂缝宽度、挠度等方面知识的综合运用。

通过本设计,使学生巩固所学的结构设计的基本知识,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并学会如何将各相关内容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本设计要求学生完成以下任务:1、根据已知条件计算截面内力(弯矩和剪力)2、根据设计弯矩选择截面尺寸、设计纵向受力钢筋3、根据设计剪力设计腹筋(箍筋和弯起钢筋)4、绘弯矩包罗图和材料图,检查各截面的正截面抗弯强度5、检查斜截面抗弯强度6、裂缝宽度验算7、挠度验算二、课程设计内容(一)课堂学习1、简要复习结构设计原理有关内容2、讲解课程设计任务3、重点介绍梁、板钢筋布置要点(二)课程设计作业1、计算荷载标准值、荷载设计值2、根据荷载设计值计算设计内力(弯矩和剪力)3、根据设计弯矩,由正截面抗弯计算并选配纵向受力钢筋4、根据设计剪力,由斜截面抗剪计算并选配腹筋5、绘弯矩包罗图和材料图,检查各截面的正截面抗弯强度6、检查斜截面抗弯强度的构造要求7、用荷载标准值验算裂缝宽度8、用荷载标准值验算梁的挠度三、应交设计文件1、设计计算书2、板、梁钢筋配置图四、说明1、本课程设计应安排在《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之后;2、教材:《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李乔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

《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结构设计原理(Principle of Structure Design)课程代码:04410035学分:2.5学时:40 (其中:课堂教学学时:40实验学时:0上机学时:0课程实践学时:0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建筑材料、工程力学、结构力学适用专业:交通工程教材:《结构设计原理》,叶见曙,人民交通出版社,2014年7月第3版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交通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方向选修课程,其任务是介绍各种结构构件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设计各种构件的能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各种构件的受力分析、构件配筋计算、配筋布置等方面的能力,为桥梁课程学习和桥梁结构设计打下一个牢固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知识方面1.1掌握结构设计中的规范要求,熟悉所用材料的物理力学特性;1.2掌握各种结构型式的受力分析和计算方法;1.3掌握各种构件的构造要求及配筋方式;2.能力与素质方面2.1能跟踪相关规范的最新设计要求,根据给定资料进行构件的设计和校核;2.2能运用或编制计算程序对设计过程进行计算;2.33能根据计算结果进行一般构件的配筋和布置。

(三)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也要求指标点如下:1.毕业要求4-1:能够对相应问题进行研究方案设计;.毕业要求5-2:能够运用计算机软件和仿真技术对交通工程复杂问题进行设计与仿真,并了解其优势及局限性;2.毕业要求6-3:能正确认识交通工程领域新标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毕业要求12-2: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第一章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及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课程内容(1)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2)混凝土: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的变形(3)钢筋:钢筋的强度与变形、钢筋的成分、级别和品种(4)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粘结的作用、粘结机理及影响粘结强度的因素(二)教学要求了解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和材料特性;(2)掌握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机理及受力破坏机理(3)掌握粘结的影响因素及钢筋构造要求;(三)重点与难点L重点钢筋与混凝土的受力破坏机理2.难点约束混凝土的受力破坏第二章结构按极限状态法设计的原则(-)课程内容(1)结构的功能要求、结构的极限状态、结构的失效概率与可靠指标(2)我国现行公路桥涵设计规范的计算原则: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3)材料的设计强度与荷载效应组合:材料的设计强度、荷载效应组合(二)教学要求(1)掌握结构的可靠性要求;了解设计规范的计算原则;(3)掌握荷载效应组合关系;(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可靠性的要求、荷载效应组合2.难点荷载效应的组合与设计要求的关系第三章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一)课程内容(1)受弯构件的截面形式与构造;(2)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力全过程和破坏特征;(3)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的基本原则;(4)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设计计算;(5)双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设计计算;T形截面受弯构件设计计算;(二)教学要求(1)掌握受弯构件的构造要求;(2)了解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力全过程;(3)掌握受弯构件正截面设计计算的方法;(4)能运用现有程序或自己编写计算程序对受弯构件进行设计计算;(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单筋矩形截面梁、双筋矩形截面梁和T形截面梁的正截面受弯计算2.难点界限配筋率的确定,T形截面梁与矩形截面梁的等效计算第四章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一)课程内容(1)受弯构件斜截面的受力特点和破坏形态;(2)影响受弯构件斜截面抗剪能力的主要因素;(3)受弯构件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4)受弯构件的斜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5)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能力校核与构造要求;(二)教学要求(1)了解受弯构件斜截面的受力特点和破坏形态;(2)掌握受弯构件斜截面抗弯、抗剪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方法;(3)掌握受弯构件斜截面配筋构造要求;(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的设计计算;2.难点有腹筋梁开裂后的受力状态,抗剪承载力的计算;第五章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一)课程内容(1)纯扭构件的受力特征和强度计算;(2)纯扭构件的承载力计算;(3)弯剪扭构件的承载力计算;(二)教学要求(3)了解纯扭构件的破坏特征,强度计算理论;(2)掌握纯扭构件承载力计算方法;(3)掌握弯剪扭构件承载力计算方法;(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纯扭构件的破坏特征及承载力计算方法;2.难点弯剪扭复合受力情况下的承载力计算;第六章轴心受压构件的强度计算(一)课程内容(1)配有纵向钢筋和普通箍筋的轴心受压构件受力计算;(2)配有纵向钢筋和螺旋箍筋的轴心受压构件受力计算;(二)教学要求(1)掌握配备普通箍筋的轴心受压构件的设计计算;(2)掌握配备螺旋箍筋的轴心受压构件的设计计算;(三)重点与难点3.重点配备箍筋的受压柱的受力分析;4.难点螺旋箍筋的等效受力分析;第七章偏心受压构件的强度计算(一)课程内容(1)正截面受力特点和破坏形态;(2)长柱的纵向弯曲;(3)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计算方法;(4)工字形和T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强度计算;(5)圆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强度计算;(二)教学要求(1)了解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力时的破坏特征;(2)掌握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的正截面强度计算方法;(3)掌握工字形和T形截面偏心受压正截面强度计算方法;(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的正截面强度设计计算;2,难点其他截面形式的构件与矩形截面构件的等效计算;第八章受拉构件的强度计算(-)课程内容(1)轴心受拉构件的强度计算(2)偏心受拉构件的强度计算(二)教学要求(1)掌握偏心受拉构件的强度计算方法;(2)掌握大偏心受拉与小偏心受拉构件的计算的区别;(三)重点与难点2.重点偏心受拉构件的强度设计计算方法3.难点小偏心受拉构件的计算第九章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应力、裂缝和变形计算(一)课程内容(1)换算截面的原理;(2)应力的设计计算;(4)受弯构件裂缝宽度验算;(5)受弯构件的变形(挠度)验算;(二)教学要求了解换算截面的理论基础;(2)掌握应力、裂缝、变形的验算方法;(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受弯构件变形的验算;2.难点裂缝宽度要求对钢筋承载能力的约束;第十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及其材料(一)课程内容(1)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原理、加筋混凝土结构的分类、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优缺点; (2)预加应力的方法与设备;(3)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材料;(二)教学要求(1)了解施加预应力的基本方法和加筋混凝土结构的分类;(2)了解预加应力的设备和夹具;(3)掌握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所使用的材料;(三)重点与难点.重点施加预应力的方法和设备;.难点无三、学时分配及教学方法五' 参考书目及学习资料(书名,主编,出版社,出版时间及版次)[1]《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舒士霖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年[2]《结构设计原理计算示例》,赵志蒙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设计原理》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2108318 学分-学时 4.5-96)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是为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交通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
专业技术基础课、必修课,也是道桥渡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

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
在桥梁工程、道路工程等基础设施中常用的基本构件,其中包括钢筋混凝土构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圬工结构构件及钢结构连接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后续学习《桥梁工程》、《基础工程》课程和其它道路构造物的设计奠定理论基础。

二、课程内容的教学要求
学生在学完《结构设计原理》课程后应达到下述基本要求:
1.掌握钢筋、混凝土、钢材及圬工材料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能;
2.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计算原理和方法,能够进行桥梁结构中常用钢筋混凝土
构件的设计。

3.掌握预应力混凝土和部分预应力结构的基本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能够进行桥梁结构中一般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设计,并对构造要求有一定的了解。

4.能够掌握圬工结构的基本构件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

能够进行桥梁圬工结构各种
基本构件的设计。

5.掌握桥梁钢结构的常用联结方式及其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

6.能够运用现行行业规范-《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进行桥梁常用构件及结构的设计与分析。

7.学生应对桥梁工程中常用的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基本构件的制做与施工方
法有一基本了解。

8.为学习《桥梁工程》、《基础工程》等后续专业课程奠定理论基础。

三、能力培养的要求
1. 分析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包括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受力形态及破
坏机理、配筋构造及其配筋设计方法的能力培养,同时也要注意培养简支梁板结构的设计能
力的培养。

2. 计算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备对各种结构进行计算或确定计
算步骤的能力和对计算结果的正确性进行判断或校核的能力。

3. 自学能力的培养: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概
括、消化吸收的能力,以及围绕课堂教学内容,阅读参考书籍和资料,自我扩充知识领域的
能力。

4. 表达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作业,清晰、整洁地表达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步骤的能力。

5. 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钻研问题的习惯,和对问题提出多种解
决方案、选择不同计算方法,以及对计算进行简化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四、实践环节安排
(一)实验(8个学时)
本课程包括3个试验:
1.混凝土简支梁正截面抗弯承载力实验
2.混凝土简支梁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实验
3.混凝土偏心受压柱承载力实验
(二)课程设计(1周)
题目: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桥主梁设计课程设计
设计说明书一份,A2图纸一张(手工绘图)。

(三)课外大作业
题目: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桥的主梁设计计算
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四)上机
本课程尚安排了16小时的课外上机时间,使用辅助教学软件。

1、观看钢筋混凝土梁的破坏模拟实验或相关光盘、录像片40分钟。

2、配合各章节的教学设置习题22道,并配合课堂讨论,解答疑难问题。

学生上机计算,课外学时20机时,可自编部分计算程序。

五、建议学时分配
课程内容讲课习题课或课堂讨论实验上机第一篇钢筋混凝土结构42 4
课程总论及钢筋混凝土结构

的基本概念和材料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计算

原则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10 2 2
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8
轴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2
偏心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6 2
正常使用条件下钢筋混凝土
受弯构件的应力验算、裂缝宽度

及变形验算
局部承压2
第二篇预应力混凝土结构33 2
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概念及
4
材料
张拉控制与预应力损失及预
5
应力混凝土结构受力阶段分析
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设
14 2
计与计算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 4
无粘结预应力和体外预应力
4
简介
第三篇圬工结构 4
圬工结构所用材料的物理力
1
学性能
砖石与混凝土结构计算 3
第四篇钢结构10
钢结构基本概念 2
钢结构的材料 2
钢结构的连接( 6
合计9689 6 2
六、考核方式
总评成绩=平时成绩+大作业成绩+结构试验成绩+期末考试成绩
平时成绩占10%
大作业占10%
结构试验成绩占10%
期末考试成绩占70%
七、教材、教学参考书
1.推荐教材
叶见曙主编,《结构设计原理》(第2版),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年5月。

2.参考书
1)张树仁、黄侨:《结构设计原理》(第二版),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年9月;
2)黄侨、王永平:《桥梁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计算示例》,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年1月;
3)李国平:《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二版),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年11月;
4)叶见曙、郝宪武、安琳、白青侠、张娟秀:《结构设计原理计算示例》,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