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常用穴位详解PPT课件

合集下载

教材图文版-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及特定穴_PPT课件

教材图文版-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及特定穴_PPT课件
中指端揉,称揉乳根。 【次数】揉50~100次。 【功用】宣肺理气、化痰止
咳。
图1-4-18 按揉乳根
胸腹部穴位
4、膻中
【位置】在胸骨上,平第四肋 间隙处,相当于两乳头连线 之中点,属任脉。
【操作】医者用中指指端揉, 称揉膻中;两手拇指自穴中 向两旁分推至乳头,称分推 膻中;用示指、中指自胸骨 切迹向下推至剑突,称推膻 中。
胸腹部穴位
﹡ 1、天突 【位置】在胸骨切迹上缘正中凹陷处。 【操作】①按揉天突,用中指指端按或
揉,称按天突或揉天突,或先按继而 揉之称按揉天突。②点天突,以示指 或中指指端微屈,向下用力点之。③ 捏挤天突,用两手拇、示指捏挤天突 穴。 【次数】按揉30次;点3〜5次;捏挤至 皮下瘀血呈红紫色为止。 【功用】理气化痰、降逆止呕,止咳平 喘。
图1-4-16 按揉天突
胸腹部穴位
﹡ 2、乳旁 【位置】乳头外侧旁开0.2寸。 【操作】医者以两手四指扶患
儿之两胁,再以两拇指于穴 位上揉之,称为揉乳旁。 【次数】揉50~100次。 【功用】宽胸理气、止咳化痰。
图1-4-17 按揉乳旁
胸腹部穴位
﹡ 3、乳根 【位置】乳头直下0.2寸,平
第五肋间隙。 【操作】医者用两手食指或
梢分推,称推坎宫,亦称分头 阴阳。 【次数】30~50次。 【功用】疏风解表、醒脑明目、 止头痛。
图1-4-6 推坎宫
头面部穴位
3、太阳
【位置】眉梢与外眼角中点,向 后约1寸凹陷处。
【操作】两拇指桡侧自前向后直 推,称推太阳;用中指端揉或 运,称揉太阳或运太阳。向眼 方向揉运为补,向耳方向揉运 为泻。
﹡5、山根
【位置】印堂之下,两目内 眦之间。
【操作】用拇指指甲掐,称 掐山根。

小儿推拿穴位课件PPT课件

小儿推拿穴位课件PPT课件

12、内八卦: 位置:手掌面,以掌心 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 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所 作圆周,或掌心内劳宫 的周围。 操作:按顺时针方向或 逆时针方向用运法,称 运内八卦,或掐运八卦, 掐 3—5 次 ; 运 100—300 次。
主治:咳嗽痰喘,胸闷纳呆,腹用呕吐
等。 临床应用: 运内八卦能宽胸利膈,理气化 痰,外滞消食,多用于乳食内伤,腹胀 纳呆等症。临床上常与推脾经,推肺经, 揉板门,揉中脘配合应用。
6、大肠: 位置:食指桡侧缘, 自食指尖至虎口成一 直线。 操作:从食指尖直推 向虎口为补,从虎口 向指尖推为清。操作 100—300次。 主治:腹泻,脱肛, 痢疾,便秘。
临床运用:
补大肠能涩肠因脱,温中 止泻,用于虚寒腹泻,脱肛等病症。 清大肠能清利肠腑,除湿 热,导积滞,多用于湿热,积食滞 留肠道,身热腹痛,痢下赤白,大 便秘结等症。
主治:外感内伤诸证。
临床运用:推攒竹疏风解表,开窍
醒神,镇静,对于外感发热,头痛 等症,多与推坎宫,揉太阳合用。 烦躁者与清肝经,按揉百会合用以 镇静安神。
2、坎宫: 位 置 : 在 两 眉 上 , 自 眉头至眉梢成一线。 操 作 : 两 拇 指 自 眉 心 向眉梢作分推,称推 坎宫,30—50次。 主 治 : 外 感 发 热 , 惊 风,头痛,目赤痛。
主治:急惊风。
临床应用:
掐老龙主要用于急救,有 醒神开窍的作用。
15、三关: 位置:前臂桡侧,阳池至曲池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桡侧面或食中指面自腕推向 肘,称推三关。或屈患儿拇指,自拇指外 侧端推向肘称大推三关。100—300次。
主治:腹痛,腹泻,畏寒怕冷,疹
出不透,及外感证和一切虚寒证。 临床应用: 推三关性温热,能补气 行气,温阳散寒,发汗解表。

小儿推拿穴位精品PPT课件

小儿推拿穴位精品PPT课件

3、 龟尾: ❖位置:尾椎骨端(相当于长强穴)。 ❖操作:拇指端或中指端揉,称揉龟尾
,。100—300次。
❖主治:泄泻,便秘,脱肛,遗尿等。
❖临床运用:
揉龟尾能通调督脉之气,调理大 肠的功能。揉龟尾,揉脐,推上七节 骨合用:腹泻便秘。“龟尾七节,摩腹 揉脐”乃小儿腹泻之通法。
上肢部穴位
1、脾经:
❖临床运用:摩腹,分推腹阴阳能健脾 和胃,理气消食,在临床中摩腹,按 揉足三里,捏脊全用还可用于小儿保 健,起经壮身体,健脾和胃,消食的 作用。
3 脐:
❖位置:肚脐。
❖操作:用中指端或掌根揉,称揉脐, 指摩或掌摩称摩脐。揉100—300次 ,摩5分钟。
❖主治:腹胀,腹痛,食积,便秘,肠 鸣,吐泻。
❖临床运用:
捏脊法可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 ,通经络,培元气,具有强身健体的功 能。与补脾经,推三关,摩腹,按揉足 三里配合,可疗小儿疳积,脾虚泄泻, 便秘,四肢无力面黄肌瘦及先后天发育 不足的慢性病症。
推脊法从上 至下,配天河水 ,退六腑,推涌 泉穴合用可起清 热的作用。
2、七节骨
❖位置:第四腰椎至尾椎骨端(长强)成 一直线。
3 耳后高骨:
❖位置:耳后入发际 骨下凹陷中。
❖操作:拇指按或揉 ,称按或揉耳后高 骨,30—50次。
❖主治:头痛,惊风,烦躁不安。
❖临床应用:按高骨能疏风解表,治 感冒头痛。推攒竹、推坎宫、揉太 阳、推调用:安神除烦,治神昏烦 躁。
4 天柱骨:
❖位置:颈后发际正中 至大椎穴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 指自上而下直推,称 推天柱。100—500 次或用汤匙边蘸水自 上向下刮。
❖操作:用拇指桡侧面或食中二指面自下 向上或自上而下推,分别称为推上七节 和推下七节。100—300次。

《小儿推拿》PPT课件(2024)

《小儿推拿》PPT课件(2024)

02
病理特点
01
生理特点
2024/1/30
小儿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 清灵、易趋康复。
6
推拿手法对小儿作用机制
01
调整脏腑功能
通过推拿手法刺激相应穴位和 部位,可以调整脏腑功能,促 进气血流通,达到治病养生的
目的。
2024/1/30
02
缓解病痛
推拿手法可以舒筋活络、行气 止痛,对于小儿常见的感冒、 咳嗽、腹泻等病症有较好的缓
解作用。
03
增强免疫力
推拿手法可以刺激小儿免疫系 统,提高机体抵抗力,预防疾
病的发生。
7
适应症与禁忌症介绍
适应症
小儿推拿适用于感冒、咳嗽、哮喘、 腹泻、便秘、遗尿、夜啼等多种常见 病症。
禁忌症
对于有严重器质性病变或局部皮肤破 损、炎症等患儿,不宜进行推拿治疗 。同时,对于高热、抽搐等急症患儿 ,也应谨慎选择推拿治疗。
31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2024/1/30
小儿推拿将更加普及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对中医的认可,小儿推拿作为一种绿色、安全、有效的治疗 方法,将会越来越受到家长们的青睐。
小儿推拿将与现代医学相结合
未来,小儿推拿有望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形成综合性的治疗体系,为宝宝们提供更加全面 、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小儿推拿将更加注重个体差异
一起揉动
03
按法
用拇指或中指、食指、无名指 指端或指腹按压穴位,逐渐用
力深压
04
摩法
用食、中、无名、小指指面或 掌面着力,附着于一定部位或 穴位上,以腕关节连同前臂, 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环形移
动摩擦
10
各类手法操作要领示范

小儿推拿学PPT课件

小儿推拿学PPT课件
24
四肢部穴位
21.萁门 定位:大腿内侧,膝盖上缘至腹股沟部成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自膝盖内上缘至腹股沟部作直推法,称
推萁门。 应用:用于小便赤涩不利,有较好的利尿作用。 22.百虫 定位:膝上内侧肌肉丰厚处。 操作:可用按法或拿法,分别称按百虫、拿百虫。 应用:多用于下肢瘫痪及痹痛等症。
25
4
头面部穴位
3. 耳后高骨* 定位:耳后入发际高骨下凹陷中。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按于穴位上揉之,称揉耳后高骨。按揉
30—50次。 应用:疏风解表,安神除烦。与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合
用称为“四大手法”,专治感冒、头痛等。 4. 天柱骨 定位: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二指自上而下直推,称推天柱骨。推
(2)本法宜清不宜补。若气血不足而见心烦不安,睡 卧露睛等症,需用补法时,可补后加清,或以补脾经代之。
15
四肢部穴位
4.肺经* 定位:无名指末节罗纹面。 操作:旋推为补,称补肺经;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肺
经。补肺经和清肺经统称推肺经。推100—500次。 应用: (1)补肺经能补益肺气。用于肺气虚损,咳嗽气喘,
小儿推拿学
1
概论
• 早期小儿推拿是随着整个中医推拿一起发展的。晋·葛洪 《肘后备急方》中“治卒腹痛…沾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 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这与小儿捏脊极为相似。
• 小儿推拿形成独特体系是在明清时期。明·陈氏著《小儿按 摩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小儿推拿著作。
• 治疗特点:1.讲究补泻;2.轻快柔和;3.多为特定穴。这些 穴位不仅有“点状”、“线状”,还有“面状”,并多分 布在头面和两肘以下。
27
便秘
一,病因病机(1)饮食不节,过食辛热厚 味,肠胃积热,气滞不行。 (2)身体虚弱,气血亏虚。

2024版小儿推拿完整PPT课件

2024版小儿推拿完整PPT课件
皮肤破损或炎症部位禁止推拿。 严重心脏病、血液病等患者禁止推拿。
2024/1/29
传染性疾病如肺结核、肝炎等禁止推拿。 恶性肿瘤局部禁止推拿。
8
02
小儿推拿基础理论
2024/1/29
9
中医经络学说
03
经络定义及功能
阐述经络在中医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解 释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 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
经络与脏腑关系
分析经络与脏腑之间的内在联系,说明经 络在调节脏腑功能、维持人体内外环境平 衡中的重要作用。
经络在小儿推拿中的应用
探讨经络学说在小儿推拿中的指导意义, 通过刺激特定穴位以调整经络气血运行, 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024/1/29
10
脏腑辨证施治原则
脏腑功能特点
概述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及相互之间 的关系,阐述脏腑功能失调是导致疾 病发生的内在原因。
脏腑施治原则
根据脏腑功能失调的不同表现,提出 相应的治疗原则和选穴方法,如补虚 泻实、调整阴阳等。
脏腑辨证方法
介绍脏腑辨证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包 括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以及八 纲辨证、脏腑辨证等具体内容。
2024/1/29
11
五行养生法在小儿推拿中应用
1 2
五行养生法基本原理 解释五行养生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五行相 生相克关系及在人体健康中的应用。
21
操作过程中注意事项
保持小儿处于舒适、放松的 状态,避免其哭闹或挣扎。
推拿师要保持良好的姿势和 呼吸,避免自身疲劳。
在推拿过程中,要注意保护 小儿的皮肤和骨骼,避免过
度牵拉或压迫。
避免在小儿过饱或过饿的状 态下进行推拿。
01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及穴位(ppt)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及穴位(ppt)

(二)坎宫 定位:自眉头起沿眉梢成一横线。
(线状) 操作:推坎宫,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作
分推,推30—50次。 主治:外感发热、惊风、头痛、目赤痛。
坎 宫
(三)耳后高骨 定位:耳后入发际高骨下凹陷中。 操作:揉耳后高骨,用两拇指或中指端揉。
揉30—50次。 主治:头痛、惊风、烦躁不安。
(四)风池 定位: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平风府
当然,依患儿病情的不同,可灵活掌 握。
常用手法
(一)推法 以拇指桡侧或指面,或食中二指指面在穴
位上作直线推动。分直推、旋推、分推。 (二)揉法 以中指或拇指指端,或掌根,或大鱼际,
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作顺时针或逆时针 方向旋转揉动。分鱼际揉、掌根揉、指揉。
(三)按法 以拇指或掌根在一定的部位或穴
丹 田
肚 角
常用穴位
二.腰背部穴位
(一)脊柱: 定位:大椎至长强成一直线。 操作:推脊,用食中二指自上而下直
推,推100—300次;捏脊,用三指捏或二 指捏,自下而上,捏3—5遍。
主治:感冒、腹痛、腹泻、便秘、发热、 呕吐、疳积、厌食等
脊 柱
(二)七节骨 定位:第四腰椎至尾椎骨端成一直线。 操作:推上七节骨,用食中二指或拇
大 肠
(四)小肠 定位:小指尺侧边缘,自指尖到指根成一直线。 操作:补小肠,自指尖直推向指根;清小肠,自
指根直推向指尖。补清均为100—300次。 主治:本穴多用清法,主治小便赤涩、水泻、遗
尿、尿闭。 (五)肾顶
定位:小指顶端。 操作:揉肾顶,以拇指或中指端按揉。揉100— 500次。 主治:自汗、盗汗、解颅(脑积水)。
以拇指或中指指端在一定穴位上由此往 彼作弧形或环形推动。
常用穴位

《小儿推拿》PPT课件(完整版)

《小儿推拿》PPT课件(完整版)
《小儿推拿》PPT课 件(完整版)
2024/1/26
1
contents
目录
2024/1/26
• 小儿推拿概述 • 常用手法介绍 • 常见病症治疗 • 操作注意事项 • 实践经验分享与案例分析 • 推广普及与教育培训建议
2
01
小儿推拿概述
2024/1/26
3
定义与发展历程
2024/1/26
定义
小儿推拿是一种以手法治疗为主要手段,通过刺激小儿体表 特定穴位或部位,以调整脏腑、经络、气血功能,达到防治 疾病目的的中医外治法。
推广成功案例
将成功应用小儿推拿的案例进行整理和分享,让家长更加 直观地了解小儿推拿的实际效果和应用价值。
27
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支持
01
制定小儿推拿行业 标准
明确小儿推拿的定义、范围、操 作规范等,为行业发展提供基本 保障。
02
加强政策扶持力度
03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 小儿推拿行业的发展,如提供资 金支持、减免税收等。
案例三
针对小儿夜啼的推拿治疗,分享如何通过推拿改善宝宝的睡眠质量。
2024/1/26
22
失败案例剖析
案例一
分析推拿治疗小儿咳嗽 失败的原因,可能是诊 断不准确、手法不熟练 或穴位选择不当等。
2024/1/26
案例二
探讨推拿治疗小儿消化 不良未达到预期效果的 教训,如未注意调整饮 食、治疗时机不当等。
手法力度掌握
2024/1/26
轻柔为主
小儿推拿手法应以轻柔为主,避免过度用力造成宝宝不适。
力度适中
根据宝宝的年龄和体质,选择合适的力度进行推拿,以达到舒适 的效果。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PPT课件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PPT课件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内八卦
位置:掌中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根横纹 约2/3处为半径画一圆圈,八卦穴即在此圆圈 上
操作:运 次数:100~500次 作用:宽胸理气、止咳化痰、行滞消食。 应用:善理气机。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二扇门
位置:在手背中指本节两旁陷中。 操作:揉二扇门、掐二扇门。 次数:揉100~500次;掐3~5次中。 作用:发汗透表、退热平喘。 应用:伤风、感冒、发热无汗等。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心经
位置:手中指末节螺纹面。 操作:向心推--补心经;离心推--清心经 次数: 100~500次。 作用:清热退心火 应用:高热面赤、神昏烦躁、口舌生疮、小
便短赤、惊风、惊吓
本穴宜清不宜补。需补时可补后加清,或以补脾
经代之,以防扰动心火。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肺经
应用:外感发热、内热、潮热、烦躁不安、口 渴、弄舌、惊风、口舌生疮、咳嗽、痰喘、咽 痛等症。
清天河水清热而不伤阴,善清卫分、气分之热,虚、 实热皆可用。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六腑
位置:前臂尺侧自肘关节至掌根成一直线。 操作:自肘关节推至掌根--称退六腑。 次数:100~500次。 作用:清热、凉血、解毒。 应用:高热、烦渴、惊风等一切实热证。
小儿推拿常用穴 位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及特点
十四经穴及经外奇穴 特定穴位。
小儿推拿专用 多分布在四肢的肘膝关节以下,以手掌与手背为
多,----“小儿百脉汇于两掌” 点、线、面形状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天门
位置:眉中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操作:自眉心向额上交替直推,称为“开天
门”。 次数: 30~50次。 作用:疏风解表,开窍醒脑,镇静安神。

小儿推拿常用穴部课件

小儿推拿常用穴部课件
详细描述
宝宝感冒咳嗽时,家长可以给宝宝进行小儿推拿,重点按摩手太阴肺经、手阳明 大肠经等穴位,以缓解咳嗽、气喘等症状。同时,家长需要注意给宝宝保暖,多 喂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案例二:消化不良
总结词
小儿消化不良是常见问题,通过小儿推拿可以促进肠胃蠕动,缓解症状。
详细描述
当宝宝出现消化不良时,家长可以给宝宝进行小儿推拿,重点按摩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等穴位,以促进肠胃 蠕动,缓解腹胀、腹泻等症状。同时,家长需要注意宝宝的饮食卫生和规律,避免过度喂养和强迫进食。
四肢部穴位
曲泽穴
位于肘横纹内侧,主治心悸、 胸闷等。
足三里穴
位于膝眼下三寸,主治腹胀、 腹泻等。
三阴交穴
位于内踝上三寸,主治痛经、 月经不调等。
阳陵泉穴
位于膝外侧下缘,主治膝关节 疼痛、下肢麻木等。
03
小儿推拿手法介绍
推法
总结词
用拇指或食指、中指的指腹沿直线推动穴位,是最常用的一种手法。
详细描述
操作技巧
掌握正确的推拿手法和力度,避免过 度用力或操作不当对小儿造成伤害。
适应症选择
根据小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推拿 穴位和手法,避免盲目操作。
注意事项遵循
在推拿过程中,遵循医生或专业人士 的指导,如有任何不适或疑虑,及时 停止操作并咨询专业人士。
禁忌症
严重疾病
如有高热、急性传染病、皮肤破损等严重疾 病的小儿,不宜进行推拿治疗。
案例三:夜惊夜啼
总结词
夜惊夜啼是小儿常见睡眠问题,通过小儿推拿可以安神定志,改善睡眠质量。
详细描述
当宝宝出现夜惊夜啼时,家长可以给宝宝进行小儿推拿,重点按摩心经、肝经等穴位,以安神定志, 缓解宝宝的不安情绪。同时,家长需要注意宝宝的睡眠环境和作息规律,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

优质实用课件精选小儿推拿PPT课件

优质实用课件精选小儿推拿PPT课件
小儿推拿
位常用穴 概述:在小儿推拿穴位中,一 为经络学说中的十四经穴和奇穴, 二为小儿推拿本身所具有的特定 穴位。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
(1)小儿推拿特定穴位大多数分布 在头面和四肢(双手居多)。
(2)小儿特定穴位不象十四经穴那 样有线路相连丰经络系统。
(3)小儿推拿特定穴位不仅有如孔 穴点状的特点,还有线状(如三关, 六腑)和面状(如腹,五指节)等。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指自 上而下直推,称推天柱。 100—500次或用汤匙边蘸 水自上向下刮。
主治:呕恶,项强,发热, 惊风,咽痛等。
临床运用:推、刮天柱骨能 降逆止呕,祛风寒。推板门, 揉中脘,推天柱骨:呕恶。 拿风池,掐揉二扇门合用: 外感发热,颈项强痛。
胸腹部穴位
1、胁肋 位 置 : 从 腋 下 两 胁 至 天 枢
2、坎宫:
位置:在两眉上,自眉头至眉 梢成一线。
操作: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作 分推,称推坎宫,30—50次。
主治:外感发热,惊风,头痛, 目赤痛。
临床运用:推坎宫能疏风解表, 醒脑明目,止头痛。
推攒竹,推坎宫,揉太阳合用: 治疗外感发热,头痛,推坎 宫,清肝经,掐揉小天心, 清天河水合用:目赤肿痛。
等。 7、根据哲学名称:如阴阳、八卦。
头面部穴位:
1、攒竹:(天门) 位置: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
线。 操作: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
称推攒竹,又叫开天门,次数 30—50 次 , 若 自 眉 心 推 至 囟 门 , 则称为“大开天门”。
主治:外感内伤诸证。
临床运用:推攒竹疏风解表, 开窍醒神,镇静,对于外感 发热,头痛等症,多与推坎 宫,揉太阳合用。烦躁者与 清肝经,按揉百会合用以镇 静安神。
3、山根:(山风,二门) 位置:两目眦之中。 操作:拇指甲掐,称掐山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
.
1
第一节
一、概述
在穴位上推拿,是中医推拿的特点之一,被推
拿的穴位可以分为三类:
1、十二经和任脉、督脉的穴位,这类穴位共
有三百多个,在这些穴位中,有的禁用针刺,但
却可以用适当的推拿手法。推拿某个穴位,既可
以起到与针刺或灸相类似的效果,又会产生不同
的作用,这与推拿手法的刺激方式、频率、强度、
若自眉心退至囟门,则称大开天门
▪ 次数:30-50次。 ▪ 作用:疏风解表,开窍醒脑,镇静安神。
▪ 临床应用:常用于外感发热,头痛等 症,多与推坎宫、揉太阳穴等合用;若惊 惕不安,烦躁不宁多与清肝经、按揉百会 等合用。 ▪ 体质虚弱、出汗较多、佝偻病患儿慎用
.
11
【操作步骤】 医者与患者面对面,医者用左 右手之食指、中指或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 指,分别置于患者头部的右侧面及左侧面,以扶 持头部;然后用两手拇指的掌面作为接触面,自 患者的眉心穴交互往上推至前发际。手法应柔和。
.
14
4.印堂(眉心)
▪ 位置:两眉内侧端连线中点出。
▪ 操作:用拇指甲在眉心处掐,称掐印堂;用拇食 端揉,称揉眉心。
▪ 次数:掐3~5次,揉20~30次。 ▪ 主治:惊风、感冒、头痛。 ▪ 【临床应用】
▪ 掐印堂治疗惊风常与掐十宣、掐人中、掐承浆等 合用,揉眉心能治疗感冒,头痛,常与外感“四 大手法”等配合使用。
在推额天门时,可以根据病情,分别选用水、 酒精或葱姜汁,蘸于穴位处进行推拿。. Nhomakorabea12
2.坎宫(眉弓、鱼腰)
▪ 位置:自眉心起沿眉向眉梢成一横线。
▪ 操作:两拇指自眉头向眉梢成分推,称推坎 宫,亦称分头阴阳。
▪ 次数: 30-50次。 ▪ 作用:疏风解表,醒脑明目,止头痛。
▪ 临床应用:推坎宫能疏风解表,醒脑明目,止 头痛。常用于外感发热、头痛,多与开天门、揉太 阳、揉耳后高骨等合用;若用于治疗目赤痛,多和
.
16
【操作步骤】 婴儿皮肤娇嫩,山根穴处皮肤 易于破损,因而在操作时手法必须十分轻柔。
【配 伍】 与天庭、眉心、承浆、准头、人 中等穴配伍,治疗惊痫。
.
17
6.人中(水沟)
▪ 位置:人中沟正中线上1/3与下2/3交界处。
▪ 操作:拇指指甲掐,称掐人中。
▪ 次数:3~5次或醒后即止。 ▪ 主治:惊风、昏厥、抽搐。
.
9
头面部尚有著名的经外奇穴,它与推拿特定 穴位相混淆。推拿或针灸同一穴位,两者的作用 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除眼球以外,头面部的其它表面部分都可以 应用推拿手法,而不管它是十四经穴位,还是推 拿特定穴位,或经外奇穴。
.
10
1. 天门(攒竹)
▪ 位置:眉心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 操作:两拇指自下而上的交替直推, 称开天门,又称推攒竹。
深浅、持续时间、角度和方向有关。
.
2
2、有古代文献为依据的经外奇穴
目前,所谓“经外奇穴”越来越多,如果 人体的“经外奇穴”数以千计,那么,它本身 也就不“奇”了。为了处理这一复杂而棘手的 问题,必须有个尺度。这个尺度就是“古代文 献”。
.
3
3、小儿推拿特定穴位
这类穴位共有一百多个,随着对古代文献的 发掘、整理、研究,它的数目还会增多。但是, 关于推拿特定穴位的起源、发展,目前尚不十 分清楚。
.
19
8.牙关(颊车)
▪ 位置: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咬牙时咬肌隆起处。
▪ 操作:拇指按或中指揉,名按牙关或揉牙关。
▪ 次数:按3~5次,揉30~50次。 ▪ 主治:牙关紧闭,口眼歪斜。 ▪ 临床应用:按牙关主要用于牙关紧闭, 多于掐人中、掐十宣合用;若口眼歪斜, 则多用揉牙关,多配合揉迎香、揉地仓、 揉四白。
清肝经、掐揉小天心、清河水合用。
.
13
3.太阳
▪ 位置: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寸凹陷处。
▪ 操作:两拇指自前向后直推,名推太阳。用中指 揉该穴,称揉太阳。向眼方向揉为补,向耳方向揉 为泻。
▪ 次数: 30-50次。 ▪ 主治:发热、头痛、惊风。
▪ 临床应用:推、揉太阳能疏风解表、清热、明目、 止头痛。推太阳主要用于外感风热。若揉太阳主要 用于外感头痛,外感表实头痛用泻法;若外感表虚、 内伤头痛用补法。
▪ 临床应用:掐人中能醒神开窍。 ▪ 主要用于急救。
.
18
7.迎香(井灶、洗皂、宝瓶)
▪ 位置:鼻翼旁0.5寸,鼻唇沟中。
▪ 操作:用食中二指按揉称揉迎香。
▪ 次数:20-50次。 ▪ 主治:鼻塞流涕。
▪ 临床应用:鼻为肺窍,穴居两侧, 揉之能宣肺气、通鼻窍。用于感冒或 慢性鼻炎等引起的鼻塞流涕、呼吸不 畅效果较好,多与清肺经、拿风池合用。
.
15
5.山根(山风、二门)
▪ 位置:印堂之下,两目内眦联线之中, 鼻根低洼处。
▪ 操作:拇指甲掐,称掐山根。
▪ 次数:3~5次。 ▪ 主治:惊风、抽搐。
▪ 临床应用: (1)常用于诊断,如见山根色青 为惊为痛,蓝色为喘为咳。 (2)掐山根有开关窍、醒目安神的作用, 对惊风、昏迷、抽搐等症多与掐人中、掐老龙等合用。
.
6
三、穴位特点
特点一:这些穴位不仅有“点”状,而且还具有“线” 状及“面”状。 特点二:相当多穴位都聚结在两手,正所谓“小儿百 脉汇于两掌” 。 特点三:穴位散在分布,不像十四经穴有经络线相 连。
.
7
第二节 头面部特定穴位
.
8
一、头面部穴位特点 头面部的十四经穴位很多,其中有手三阳经 的穴位、足三阳经的穴位、任脉和督脉的穴位。
.
20
9.囟门(泥丸)
▪ 位置:发际正中直上2寸,百会前骨陷中。
▪ 操作:两手扶儿头,两拇指自前发际向该穴轮换推之(囟门未合时, 仅推至边缘),称推囟门。拇指端轻揉本穴,称揉囟门。指摩本穴,称为摩囟 门。
次数:推或揉30~50次,摩3分钟。 ▪ 主治:头痛、惊风。
▪ 临床应用:推、揉囟门能镇惊安神通窍。 多用于头痛、惊风、鼻塞等症。正常儿前 囟在生后12~18个月闭合,故临床操 作时手法需注意,不可用力按压。
.
4
二、命名 1、 根据脏腑命名——大肠、心经等 2、 根据人体部位——腹、胁、脊、五指节 3、根据作用功能——精宁,端正,止泻 4、 根据阴阳学说——阴池、阳池
.
5
5、根据五行学说——肝木、肺金、肾水 6、根据动物名称——老龙、黄蜂、百虫、龟尾 7、根据山谷河流——山根、洪池、天河水、水

8、根据建筑物体——天庭、天门、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