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王吉文
急性心肌梗死30例院前急救护理干预
急性心肌梗死30例院前急救护理干预
高海娟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
【年(卷),期】2011(9)25
【摘要】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0 例心肌梗死患者,分别于发病1~12h 内,接到患者或亲友呼叫电话,立即驱车到达现场,予以急救治疗和护理处置.结果现场救护,救治成功率达96.7%.结论院前急救护理有助于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死率.
【总页数】2页(P14-15)
【作者】高海娟
【作者单位】河南省商丘市中医院,河南,商丘,47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5
【相关文献】
1.针对心理弹性的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J], 柳晓琴;王水娟
2.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配合介入治疗的疗效及护理干预分析 [J], 潘明
3.优化8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J], 刘知江
4.针对心理弹性的院前急救护理干预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J], 姜丽
5.院前急救联合护理干预施措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近期预后的影响 [J], 王云霞;韩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院前急救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效果分析
[ 摘
要] 目的 : 探讨社 区护理对维持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稳定的干预作用 。方法 : 3 对 O例≥6 O岁老年糖尿病患 者进行社
区护理干预 , 观察干预前后患者血糖的变化 情况 。结果 : 经过社 区护理 干预后 ,0例 老年糖尿病 患者血糖 控制 良好 , 3 糖尿 病并发 症显著降低 。结论 : 加强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老年糖尿病患者 的病情发展 , 提高其生活质量。
了给予患者心理安慰外 , 要适 当给予镇 静 、 痛药物 , 镇 如吗 啡 、
地西泮等 , 同时让患者 口服肠 溶阿 司匹林 等。对 于医生 下达 的口头 医嘱 , 护理 人员 必 须坚 持 “ 清一 复核 ” 三 的原 则 , 三 “ 清” 即听清、 问清 、 看清 , 一复核” “ 即药物名称 、 剂量 、 浓度与 医 师复核 , 切忌 出现 用药差错 … 。由于心 肌梗死 患者 可能存 在
的表现 , 嘱其随身携带饼 干、 糖果 等食 物以便应 急处理 。
12 3 药物治 疗 : .. 饮食 及 运是 控制血糖 的有效 方法 。首 选 口服 降糖 药 1 1 一般资料 : . 选择本社区 2 0 05年 5月 一 09年 1 20 2月老年 糖尿病患者 3 O例 , 中男 2 例 , 9例 , 其 1 女 年龄 6 7 岁 , 1— 5 平均 6. , 7 3岁 病程 2~1 。诊 断均符合 19 3年 9 9年 WHO的 2型糖 尿病诊 断标 准。合并糖 尿病视 网膜 病变 1 , 例 糖尿 病 四肢 神 经病变 3例 , 尿病足 2例 。3 糖 0例患者 的病情均处 于 医院治
恐惧心 理 、 神紧张 、 精 焦虑等 不 良情 绪 , 重影 响病情 和急救 严
效果 , 在护理 时要不断 安慰患者 , 给予 其心理 支持 , 以消除患
急性心梗应急预案范文
一、目的为提高我院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内所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急性心肌梗死救治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本预案,协调各部门开展救治工作。
2. 急性心肌梗死救治小组负责具体实施救治措施,包括:医生、护士、药剂师、心电图师等。
3. 急救转运小组负责患者转运工作,确保患者安全、及时送达医院。
四、应急处置流程1. 发现患者(1)医护人员发现疑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时,应立即通知救治领导小组。
(2)救治领导小组接到通知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评估病情(1)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判断是否为急性心肌梗死。
(2)如确认患者为急性心肌梗死,立即进行以下救治措施。
3. 救治措施(1)立即给予患者吸氧,维持氧气吸入45L/min。
(2)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做心电图,观察心电图变化。
(3)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输液速度宜慢,遵医嘱给予吗啡或哌替啶,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4)准备抢救药品及抢救用物。
(5)发病6小时之内,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做好溶栓前的准备工作。
(6)溶栓后定期做心电图、抽血查心肌酶,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出血倾向。
(7)注意观察有无心衰、心源性休克、急性肺水肿的表现,观察心率、尿量的变化,严格记录出入液量。
(8)持续心电监护,监测心电图等变化,室早或室速者可用利多卡因,缓慢心律失常可用阿托品,II度或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可用阿托品、异丙肾或安装临时起搏器治疗,突发室颤的应尽快采用非同步直流电除颤。
4. 救治记录(1)救治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详细记录患者病情变化、救治措施、用药情况等。
(2)救治结束后,及时将患者转至相应科室继续治疗。
5. 救治总结(1)救治结束后,救治小组应进行总结,分析救治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不断提高救治水平。
五、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1.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知识的培训,提高救治水平。
抢救心梗病人成功后写简报
抢救心梗病人成功后写简报
急性心肌梗死是最危重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特点是发病急、进展快、病情重,在数分钟内即可发展为心跳呼吸骤停。
近日,我院急诊科医护人员以快速的应急能力、过硬的急救技能,与心内科、ICU密切配合,成功挽救了一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命。
凌晨两点多钟,随着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急诊科接警员接到通知,在韩集乡有人突发胸痛,已经意识不清。
情况十分危急,急诊一线人员迅速出发,直奔报警地点。
经过十几分钟的车程,一线人员来到患者家中,通过简单的查体,发现患者意识不清、口唇紫绀、全身大汗、呼吸急促、脉搏微弱,已经处在休克边缘。
病情危急,刻不容缓,医护人员与患者家属将患者平稳地抬上救护车。
救护车迅速启动,一路飞驰奔向医院。
转运途中,医护人员快速合作,吸氧、监护、建立静脉通道一气呵成。
通过车载心电图提示患者可能为急性心肌梗死,医护人员立即联系科室做好心内科会诊准备,并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当救护车稳稳地停医院时,急诊科门口已经汇集了心内科、重症监护室的专家,患者被得到有效救治。
北方的四月春意盎然,但在漆黑的深夜,气温仍然非常低。
虽然急诊科一线医护人员身穿棉大衣,但仍然无法抵挡刺骨的寒气。
从患者突发胸痛到平稳进入抢救室,只用了短短三十分钟,为后续治疗赢得了宝贵时间。
看着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大家换下已被汗水浸湿的棉衣,等待下一场抢救生命的战役。
急性心肌梗死不同方式的院前急救效果差异及对预后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不同方式的院前急救效果差异及对预后的影响文申英【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同方式的院前急救的效果及对预后影响。
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急诊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50例,根据院前急救方式将其分为三组,A 组44例,由家属送诊;B组49例,救护人员先转院后救治;C 组57例,救护人员先救治后转运,比较各组间患者救治效果及预后。
结果:C组患者开始救治时间、溶栓时间及病死率明显低于A组( P<0.01),病情好转率高于A组( P<0.01)。
C组患者开始救治时间、溶栓时间及病死率低于B组,病情好转率高于B组(P<0.05)。
结论:采取先救治后转运的方式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明显缩短救治时间,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
【期刊名称】《陕西医学杂志》【年(卷),期】2016(045)008【总页数】2页(P993-994)【关键词】心肌梗塞;预后;急救【作者】文申英【作者单位】陕西省商洛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商洛72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4主题词心肌梗塞预后急救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的缺血缺氧造成心肌的部分坏死[1]。
院前急救是通过对急诊患者进行早期干预治疗,提供必要的生命支持[2],尽快将患者运送至医院,缩短救治时间,提高治愈率并减少病死率[3]。
本研究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采用不同方式的院前急救,探讨其救治效果及对预后影响。
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 3月至 2015年4月我院急诊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50例,根据不同院前急救方式将患者分为三组,A组44例由家属送诊,部分院前给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男24例,女20例,年龄51~83,平均年龄68.12±5.34 岁,前壁19例,前间壁16 例,高侧壁9例;B组49例患者为先转院后救治,男28例,女21 例,年龄50~85 岁,平均年龄71.23±5.74岁,前壁 15例,前间壁 17例,高侧壁 12例;C组57例救护人员先救治后转运,男32例,女25 例,年龄48~88岁,平均年龄73.35±6.57岁,前壁25例,间壁18例,高侧壁14例,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4]中的诊断标准,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梗死部位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急性心肌梗死应急演练预案
一、目的为提高我院医护人员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降低死亡率,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医护人员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应急处理。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应急指挥部(1)指挥长:由院长担任。
(2)副指挥长:由分管副院长担任。
(3)成员:各科室主任、护士长、医技科室负责人、药剂科负责人等。
2.现场救援组(1)组长:由心内科主任担任。
(2)成员:心内科医生、护士、护士长、医技科室相关人员等。
3.后勤保障组(1)组长:由后勤保障部负责人担任。
(2)成员:后勤保障部相关人员。
4.宣传培训组(1)组长:由护理部负责人担任。
(2)成员:护理部相关人员。
四、应急响应流程1.接诊(1)患者或家属发现患者出现胸痛、胸闷等症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2)接诊医生接到电话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现场评估(1)评估患者意识、生命体征、疼痛程度等。
(2)对患者进行初步检查,判断是否为急性心肌梗死。
3.现场救援(1)若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立即进行抢救。
(2)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药物治疗等。
(3)在抢救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转运(1)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
(2)转运过程中,确保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5.医院内部转运(1)患者到达医院后,立即送往心内科。
(2)心内科医生接诊后,立即对患者进行抢救。
6.救治(1)根据患者病情,制定治疗方案。
(2)进行溶栓治疗、PCI手术等。
(3)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7.康复(1)患者病情稳定后,转入康复科。
(2)康复科医生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五、应急演练内容1.现场救援演练(1)模拟患者突发胸痛、胸闷等症状,医护人员进行现场评估、抢救。
(2)检查医护人员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流程的掌握程度。
2.转运演练(1)模拟患者从现场转运至医院的过程。
(2)检查医护人员对转运流程的掌握程度。
3.医院内部转运演练(1)模拟患者从急诊科转运至心内科的过程。
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_1
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2-05-16T08:57:27.754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5期作者:吴警奇王丽晨[导读]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医疗干预的临床价值。
吴警奇王丽晨滨州市博兴县人民医院山东滨州 256500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医疗干预的临床价值。
方法:将84例住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2例。
观察组进行院前急救医疗干预;对照实验进行基本的急救护理。
结果:观察组的出院运送时间、急诊科抢救时间、总住院时间、满意率、院外运送不良反应均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
结果: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院前急救干预,可以减少院外运送的不良反应,减少运输时间和抢救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院前急救;护理路径;急性心肌梗死;应用;引言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常见的亚急性心脑血管疾病。
最主要的原因是患者冠状动脉亚急性阻塞,导致血液突然减少或终止,导致部分供血区心肌坏死。
该病的患病率非常高。
一旦病情危重,病死率极高。
过度劳累、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严重便秘、长期过量饮酒、吸烟、严重的感冒刺激都会引起AMI;多项统计显示,1/2的AMI患者有院外疾病。
1小时内就会发生猝死,猝死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是心律失常。
因此,给予即时、高效的院外护理和医疗护理,以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1月我院急诊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
根据床位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
所有患者均经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胸痛发作时间小于12小时;患者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胸痛、呼吸不畅和下腹部不适;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较严重的心、肝、肾等严重疾病;没有昏迷或精神疾病。
观察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54~87岁,平均(72.4±4.9)岁;对照实验中男26人,女19人,年龄53-91岁,平均年龄(74.9)。
心血管内科常见急危重症患者的急救配合要点
【心血管内科常见急危重症患者的急救配合要点】心血管内科是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致力于研究和治疗心血管系统的疾病。
在临床工作中,心血管内科常见急危重症患者的急救配合要点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三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心肌梗死1、急救要点:心血管内科急危重症患者的急救工作中,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情况。
急救人员在接诊心肌梗死患者时,应第一时间解除疼痛和抢救生命。
首先要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保持供氧;其次要及时进行静脉通道建立,补液并联合进行抗凝等治疗;在临床急救中应注意相关心电监护,及时观察心电图的变化。
2、急救配合:在急救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密切协作,配合默契,共同实施相关急救措施。
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要紧密,确保急救过程的连贯性和有效性。
3、临床护理:心肌梗死患者在急救之后,需要进行临床护理,包括心电监测、心功能支持和局部心肌再灌注等方面的治疗,同时要注意治疗后的并发症预防和护理工作。
二、心力衰竭1、急救要点:心力衰竭是心血管内科急危重症患者中的另一个常见病症。
在急救过程中,首先要对患者出现的急性呼吸困难、气息急促等症状进行及时评估,然后进行有效的吸氧、呼吸支持及药物治疗等。
2、急救配合:医护人员在急救心力衰竭患者时,要配合紧密,确保医疗措施的连贯性。
同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病情的不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临床护理:心力衰竭患者在急救之后,需要进行有效的临床护理。
包括心功能评估和支持、充分的营养和康复训练,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等。
三、心律失常1、急救要点:心血管内科急危重症患者中,心律失常也是一个常见的临床情况。
在急救过程中,医护人员应通过密切的心电监护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识别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并进行有效的治疗。
2、急救配合:在心律失常的急救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协调配合,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电图和病情变化,紧急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治疗方案。
3、临床护理:心律失常患者在急救之后,需要得到系统的临床护理。
突发心肌梗塞急救方法
突发心肌梗塞急救方法之邯郸勺丸创作(1)宁静:保证病人宁静休息, 首先让病人平卧, 稳定情绪, 尽量少挪动转移.切不成啼哭、喊叫, 以免安慰病人, 加重病情.烦躁不安者可给镇静剂口服.另外家里人要及时拨打120, 准确说落发庭地址.(2)密切观察病情演变:注意心率、心律、血压的变动, 可摸脉搏, 注意脉搏的快慢与规则.如有条件, 最好屡次丈量血压, 以观察其变动.(3)镇痛:发病时有剧烈心绞痛症状者, 应尽量设法止痛, 可给病人舌下含硝酸甘油或麝香保心丸、或复方丹参滴丸等.需要时可吸入硝酸异山梨酯气雾剂(异舒吉).(4)吸氧:如病人有明显紫绀或胸闷症状, 而家中备有氧气袋的,可立刻给病人吸入氧气.(5)预防休克:如病人有面色苍白、年夜汗淋漓、四肢冷厥、脉搏细弱、血压下降, 提示可能发生休克, 应轻轻地将病人头部放底, 足部抬高以增加头部血流量, 并可针刺人中、合谷和涌泉穴, 口服独参汤(野山参).注意保暖.如果病人突然意识丧失, 脉搏消失, 应立即口对口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1、发现病人突然发病后切忌慌乱紧张, 应坚持镇静, 让病人平卧在床上, 尽快与医院或急救中心联系.2、中风可分为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 在诊断未明确时, 不要用药, 因为分歧类型的中风用药各异.3、掌握正确搬运病人的方法.首先, 不要急于从地上把病人扶起, 最好2~3人同时把病人平托到床上, 头部略抬高, 以防止震动;其次, 松开病人衣领, 取出假牙, 呕吐病人应将头部偏向一侧, 以免呕吐物梗塞气管而窒息;再次, 如果有抽搐发作, 可用筷子或小木条裹上纱布垫在上下牙间, 以防咬破舌头;最后, 病人呈现气急、咽喉部痰鸣等症状时, 可用塑料管或橡皮管拔出到病人咽喉部, 从另一端用口吸出痰液.4、在送医院前尽量减少移动患者.转送病人时要用担架卧式搬抬.如果从楼上抬下病人, 要头部朝上脚朝下, 这样可以减少脑部充血.在送医院途中, 家属可双手轻轻托住患者头部, 防止头部波动.5、对昏迷较深、呼吸不规则的危重病人, 可先请医生抵家里治疗, 待病情稳定后再送往医院.6、缺血性中风的病人年夜大都神志清醒, 应防止病人过度哀思和焦虑不安.。
急性心肌梗死实施院前急救的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实施院前急救的护理体会
李淑丽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年(卷),期】2011(014)006
【摘要】目的对通过实施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的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效果进行比较. 方法对同一时期实施院前急救(急救组)和自行来院就诊(对照组)2组AMI 患者的治疗效果分别统计. 结果院前急救组症状缓解率、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院前急救对于AMI患者能够迅速改善心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存活率,降低病死率.
【总页数】2页(P28-29)
【作者】李淑丽
【作者单位】河南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商丘,476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5
【相关文献】
1.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护理体会 [J], 李满娣;陈秋莲
2.64例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与院内护理体会 [J], 石晓丽
3.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及护理体会 [J], 吕东清;王波;邢彩虹
4.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体会 [J], 林海妹;
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体会 [J], 林海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急性心肌梗死24例院前急救护理干预
急性心肌梗死24例院前急救护理干预
张海红
【期刊名称】《齐鲁护理杂志》
【年(卷),期】2010(016)022
【摘要】@@ 2008年5月~2009年5月,我们对2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院前急救并进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2页(P68-69)
【作者】张海红
【作者单位】德州市立医院,山东,德州,25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针对心理弹性的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2.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配合介入治疗的疗效及护理干预分析
3.优化8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4.针对心理弹性的院前急救护理干预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5.院前急救联合护理干预施措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近期预后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超急性期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转运
超急性期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转运
张秀兰;马光山
【期刊名称】《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5(22)4
【总页数】1页(P492-492)
【关键词】超急性期心肌梗死;转运;2004年6月;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处理;2002年;院前抢救;并发症;病死率
【作者】张秀兰;马光山
【作者单位】济南市急救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2.22;R363
【相关文献】
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救与安全转运 [J], 周雄斌
2.社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救与安全转运 [J], 丁利华; 李静
3.急性心肌梗死的优化院前急救转运分析 [J], 韦延军
4.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与转运的护理体会 [J], 房海辉
5.探析改良院前急救及转运方式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影响效果 [J], 王红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7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与转运
7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与转运
吴芳;段惠玲
【期刊名称】《吉林医学》
【年(卷),期】2012(033)014
【摘要】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致部分心肌因严重的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
据统计,急性心肌梗死50%~60%死亡患者死于发病后1 h内,但从发病到医院就诊的平均时间为4~6 h,因此,缩短起病至开始救治的这段时间对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及其患者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总页数】2页(P3121-3122)
【作者】吴芳;段惠玲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5
【相关文献】
1.院前急救和转运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探讨 [J], 胡冬梅
2.院前急救护理和转运途中的安全管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J], 许文君
3.院前急救和转运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J], 苍红英;于伟红
4.优化院前急救转运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与成效 [J], 邹雅;熊海燕;李
娜;冷梅芳
5.社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救与安全转运 [J], 丁利华; 李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院前急救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研究
院前急救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研究
卫志天
【期刊名称】《山西医药杂志》
【年(卷),期】2006(35)6
【摘要】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内科危重症之一。
猝死率较高。
院前急救成为AMI转归的一个重要因素。
而院前急救溶栓则为院前急救的主要方法,对AMI的预后具有十分明显的影响,本研究1998-2005年对30例AMI患者实施了院前急救溶栓治疗,并进行了相应的临床研究。
现总结如下。
【总页数】2页(P530-531)
【作者】卫志天
【作者单位】临汾市第二人民医院,04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院前急救与住院救治过程中使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研究 [J], 耿战秋
2.静脉溶栓治疗不同时间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分析与临床研究 [J], 张婕;凌云;荣阳;荣根满
3.院前急救抢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J], 何华锋
4.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J], 邓庆中
5.养心通痹汤联合常规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研究 [J], 闫明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急救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急救护理
李双枝
【期刊名称】《全科护理》
【年(卷),期】2011(9)7
【摘要】@@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发生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临床上表现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增高及心电图出现特征性和进行性改变[1],同时可发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等,病死率很高.因此,一旦确诊,应及时有效的救治和护理,以降低心肌梗死病人的病死率.现结合临床实践,介绍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急救护理.【总页数】2页(P625-626)
【作者】李双枝
【作者单位】032400,山西省交口县妇幼保健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5
【相关文献】
1.1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及电风暴病人的急救护理
2.基于综合评估策略下院内急救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预后的影响
3.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中的应用
4.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中的应用
5.优化急救护理流程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抢救及预后效果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2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
12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
沈文风;高文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
【年(卷),期】2009(007)021
【摘要】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效果.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兖州市人民医院急救中心接诊并确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122例患者经过院前急救护理后,113例安全的送入专科病房治疗,1例现场救治无效死亡、2例转院途中死亡,4例住院期间经多次抢救无效死亡,病死率为5.7%,抢救成功率为94.3%.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重视院前急救和正确的急救护理方法,对减少并发症、下一步正确治疗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页数】2页(P135-136)
【作者】沈文风;高文
【作者单位】山东省究州市人民医院,272200;山东省究州市人民医院,27220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5
【相关文献】
1.1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 [J], 侯妹冬
2.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与效果观察 [J], 翟晓容
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98例 [J], 王见菊
4.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院前急救护理观察 [J], 任春菊;杨燕清;郑娜冬;梁梅连
5.优化8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J], 刘知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急性心肌梗死的家庭急救
急性心肌梗死的家庭急救
陈文贵
【期刊名称】《家庭护士》
【年(卷),期】2017(0)6
【摘要】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最严重的一种表现,冠心病死亡病人中,半数病人死于急性心肌梗死;而死于心肌梗死的病人中,约三分之二的病人是死于发病至住院前的短时间内。
因此,急性心肌梗死的家庭急救,对挽救病人的生命有重要意义。
快速而准确的诊断,可为急性心肌梗死后有效地抢救和治疗争得宝贵的时间,是家庭急救的第一步。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典型症状为剧烈胸痛,持续时间多在20~30分钟以上。
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片不能缓解,
【总页数】2页(P42-43)
【作者】陈文贵
【作者单位】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2.22
【相关文献】
1.急性心肌梗死的家庭急救及急诊护理 [J], 包腊月;侯达古拉
2.急性心肌梗死的家庭急救护理体会 [J], 傅顺娇
3.浅谈急性心肌梗死的家庭急救及急诊护理 [J], 林琳
4.急性心肌梗死的家庭急救与护理 [J], 韩军慧
5.急性心肌梗死的家庭急救护理体会 [J], 傅顺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电图表现
病理性Q波传统标准 时限≥40ms 振幅≥同导联的1/4R波
病理性Q波新标准 时限≥30ms 振幅≥1mm
病理性Q波
T波倒置
定位诊断
定位诊断
据特征性改变,尤其是病理性Q波
下壁—— Ⅱ Ⅲ aVF 侧壁—— Ⅰ aVL V6 前壁 —— V2-4 前间壁——V1-3 广泛前壁—V1-5 正后壁——V7-9 右室 ——V4R-V5R
)
分类
旧分类:Q波性和非Q波性
新分类:STEMI和NSTEMI
病理生理
血流动力学变化
左心室舒张和收缩功能障碍所致
EF值 、SV 、CO 、Bp 、心律失常
心室重塑(remodeling)
心壁变薄、体积增大、形状改变 、对心室的收缩效应 及电活动均有持续不断的影响。
泵衰竭 ( Killip分级 )
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识别
胸痛的病因
1.胸壁疾病: 急性皮炎、皮下蜂窝织炎、带状疱疹、 流行性胸痛、肌炎、非化脓性肋软骨炎、肋间神经 炎、肋骨骨折、急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
2.心血管疾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 急性心包炎、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病变、主动脉瘤、 主动脉窦瘤破裂、夹层动脉瘤、肺梗塞:肺动脉高 压和心脏神经官能症等。
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识别
心力衰竭
发生率30%~40%,一般左心室梗死范围>20%, 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可在发病最初数小时、数天 内发生或在疼痛、休克好转阶段出现,也可突然发 生肺水肿为最初表现。
右心室心肌梗死者可一开始即出现右心衰竭表现, 伴血压下降。
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识别
体征
心界轻至中度增大、心率多增快,少数可减慢; 第一心音减弱; 可出现第四心音奔马律;心包摩擦 音;收缩期杂音
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识别
胸痛的病因
3.呼吸系统疾病:胸膜炎、胸膜肿瘤、自发性气胸、 肺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肺癌等。
4.纵隔疾病:纵隔炎、纵隔脓肿、纵隔肿瘤,及食 管炎、食管裂孔疝、食管癌等。
5.其他:膈下脓肿、肝脓肿、脾梗塞等。
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识别
全身症状
发热,伴有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红细胞沉 降率增快等,由于坏死物质吸收所引起。
为心肌广泛坏死>40%,心排血量急剧下降所致 6. 心力衰竭: 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32%~48%。严重者可发
生肺水肿
体征
心脏体征: 心界轻至中度增大、心率多增快,少数可减慢; 第一心音减弱; 可出现第四心音奔马律;心包摩擦 音;收缩期杂音
血 压: 一般都降低,且可能不再恢复 其 他: 可有与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有关的其他体征
前壁心肌梗死若发生房室传导阻滞时,说明梗死范 围广泛,预后较差。
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识别
低血压和休克
疼痛期中常见血压下降。 若无微循环衰竭的表现仅能称之为低血压状态 。如疼痛缓解而收缩压仍低于80mmHg,病人烦躁
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而快、大汗淋漓、 尿量减少(<20ml/h)、神志迟钝、甚至昏厥者则为休 克的表现。
心前区疼痛
病史、体检和系列心电图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持续ST段抬高
ST段不抬高
TnI(TnT)升高 TnI(TnT)升高 TnI(TnT)不升高
STEMI
NSTEMI
UA
心肌梗死鉴别诊断
心绞痛 急性主动脉夹层 急性肺动脉栓塞 急性心包炎 急腹症
心绞痛与AMI的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项目 心绞痛
疼痛
新定义:缺血引起任何大小的心肌 坏死,均为 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识别
院前如何早期识别?
症状 :疼痛、胃肠道 症状、心律失常、低血 压和休克、心力衰竭 心电图:典型的ST改变和病理性Q波
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识别
疼痛
最先出现和最突出的症状, 典型的部位为胸骨后直到咽部或 在心前区,向左肩、左臂放射。
冠状动脉内溶栓治疗者)
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近端95%狭窄
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后狭窄消失
消除心律失常
必须及时消除,以免引起猝死
VPBs/VT:Lidocaine 立即iv Vf:非同步直流电除颤 缓慢性心律失常:Atropine/起搏
控制休克
补液/升压药/IABP+PTCA or CA缩感、烧灼样 疼痛,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有濒死感。 持续时间长,含服硝酸甘油一般不能缓解。
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识别
疼痛
少数病人无疼痛,而是以心功能不全、休克、 猝死及心律失常等为首发症状。
无疼痛症状也可见于以下情况:①伴有糖尿病 的病人;②老年人;③手术麻醉恢复后发作急性心 肌梗死者;④伴有脑血管病的病人;⑤脱水、酸中 毒的病人。
再灌注疗法: 是一种积极的治疗措施。 消除心律失常 控制低血压、休克 治疗心力衰竭
心肌梗死的再灌注治疗
ST段抬高心肌梗死
溶栓
PCI
溶栓后PCI
CABG
介入治疗
发病时间在12小时以内,伴心源性休克 者可延长到18-36小时
Door-to-ballon在90min 直接PCI ,补救性PCI和溶栓治疗再通者的
二级预防应全面综合考虑,为便于记忆归 纳为A、B、C、D、E为符号的5个方面:
A Aspirin 抗血小板聚集(或氯吡格雷) Anti-anginals 抗心绞痛硝酸类制剂
B Betaloe– 预防心律失常,减轻心脏负荷等 Blood pressure--控制好血压
C Cholesterol 控制血脂水平 Cigarette 戒烟
急性心肌梗死的
院前急救
重症医学科
院前工作的核心内容
挽救生命 缓解症状 稳定病情 安全转运
院前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核心
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识别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 院前急救中的注意事项
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识别
定义: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 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得心肌严重而持久的缺 血导致心肌坏死。
外膜
斑块破裂、血栓形成 并扩展进入管腔
lipi脂d c核ore
→
外膜
血栓
破裂的斑块
二 诱因
6Am~12Am 交感活性增加时 饱餐 重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或用力大便时 休克、脱水、出血等 AMI可发生在无心绞痛病史的患者
病理
冠状动脉病变 AS + 闭塞性血栓( 96% )
病理演变
心肌病变: 20~30min → 心肌开始坏死 1~2h → 心肌凝固性坏死 1~2 w → 开始吸收、纤维化 6~8 w → 瘢痕愈合(OMI或愈合性心梗
1、部位
胸骨上、中段后
2、性质
压榨样或窒息性
3、诱因
劳力、情绪激动
4、时限
短、15分内
5、频率
频繁发作
6、NTG疗效
显著
急性心肌梗死
可稍低或上腹部 更剧烈 不常有 长、数小时或1-2天 不频繁
无效
心肌梗死并发症
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 高达50%, 二尖瓣脱垂并关闭不全
心脏破裂 <1周 ,少见 心包填塞—心室游离壁 室间隔缺损—室间隔破裂
一般在疼痛发生后24~48h出现,程度与梗死范 围常呈正相关,体温一般在38℃上下,很少超过 39℃,持续1周左右。
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识别
胃肠道症状
伴有频繁的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与迷走神 经受坏死心肌刺激和心排血量降低,组织灌注不足 等有关。肠胀气亦不少见。重症者可发生呃逆。
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识别
心电图表现
ST段抬高的传统标准
V1-V3ST段抬高≥0.2mv或0.3mv 其他导联(aVR除外) ST段抬高≥0.1mv
ST段抬高的新标准
V1-V3ST段抬高≥0.2mv 其他导联(aVR除外) ST段抬高≥0.1mv 需要在相邻的两个导联出现。
心电图表现
ST段抬高
急性广泛前壁、侧壁心肌梗死心电图
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识别
心电图
心界轻至中度增大、心率多增快,少数可减慢; 第一心音减弱; 可出现第四心音奔马律;心包摩擦 音;收缩期杂音
病例汇报
主诉 现病史 既往史 个人史 婚育史
体格检查
辅助检查
心电图 心肌坏死标志物:TNI(+)
诊断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陈旧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PCI
溶栓治疗时间窗口
➢起病时间<12小时,最佳时间<6小时。
➢溶栓时间越早,冠脉再通率越高。
1)适应证:
①病后12h内,相邻两个导联ST段抬高≥0.1mv, 年龄≤75岁。
②发病虽超过12h(6~18h之间),但朐痛持 续不缓解,ST段仍持续抬高者。
③年龄虽>75岁,但一般情况好且无溶栓禁忌证 者。
2)禁忌证
绝对禁忌证
①活动性内出血和出血倾向。 ②怀疑主动脉夹层 ③长时间或创伤性心肺复苏。 ④近期脑外伤和出血性脑血管意外病史。 ⑤孕妇 ⑥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⑦血压>200/120mmHg ⑧糖尿病出血性视网膜病或其他出血性眼疾病。
3)常用药物及用法
1. 尿 激 酶 : 静 脉 给 药 , 100 ~ 150 万 U , 30min~1h滴注完;
实验室检查
一般化验检查
白细胞 血沉
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
MYO
肌红蛋白
CK-MB
肌酸激酶同功酶
TnI / TnT 肌钙蛋白I/T
血清心肌酶含量增高
CK AST/GOT LDH
肌酸激酶 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 乳酸脱氢酶
血清心肌酶及坏死标记物水平的动态变化
其他检查
超声心动图
了解室壁活动(节段性运动异常)、左室功能 诊断室壁瘤 / 乳头肌功能不全
2.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 脉给药,先推注10mg,继而50mg 1h滴完, 再40mg 2h滴完